fbpx
维基百科

木卫三

木卫三又稱為「蓋尼米德[9]GanymedeΓανυμήδης),是围绕木星运转的一颗卫星[10]公转周期约为7天。按距离木星从近到远排序,木卫三在木星的所有卫星中排第七,在伽利略卫星中排第三。它与木卫二木卫一保持着1:2:4的轨道共振关系。木卫三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其直径甚至大于水星,而质量约只为水星的一半。[11]

木衛三(Ganymede)「蓋尼米德」
朱諾相機於2021年6月7日拍摄的真實色彩影像,顯示木衛三表面有許多水冰所形成的亮區。
发现
發現者伽利略
發現日期1610年1月7日
軌道參數
近心點1,069,200 km
(0.007147 AU[b]
遠心點1,071,600 km
(0.007163 AU[a]
半長軸1,070,400 km
(0.007155 AU[1]
離心率0.0013[1]
軌道週期7.15455296
(0.019588[1]
平均軌道速度10.880 km/s
軌道傾角2.21°(黃道夾角)
0.20°(木星赤道夾角)[1]
隸屬天体木星
物理特徵
平均半徑2634.1±0.3 km
(地球的0.413倍)[2]
表面積8700万km2
(地球的0.171 倍)[c]
體積7.6 × 1010 km3
(地球的0.0704 倍)[d]
質量1.4819 × 1023 kg
(地球的0.025 倍)[2]
平均密度1.936 g/cm3[2]
表面重力1.428 m/s2
(0.146倍G力[e]
2.741 km/s[f]
自轉週期同步自转
轉軸傾角0–0.33°[3]
反照率0.43±0.02[4]
表面溫度 最低 平均 最高
K 70[6] 110[6] 152[7]
視星等4.61([4]
4.38(1951年)[5]
大氣特徵
表面氣壓极小
成分氧气[8]

木卫三主要由硅酸盐岩石和冰体构成,星体分层明显,拥有一个富铁的、流动性的内核。人们推测在木卫三表面之下200公里处存在一个被夹在两层冰体之间的咸水海洋。[12]木卫三表面存在两种主要地形。其中较暗的地区约占星体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其间密布着撞击坑,地质年龄估计有40亿年之久;其余地区较为明亮,纵横交错着大量的槽沟和山脊,其地质年龄较前者稍小。明亮地区的破碎地质构造的产生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有可能是潮汐热所导致的构造活动造成的。[2]

木卫三是太阳系中已知的唯一一颗拥有磁圈的卫星,其磁圈可能是由富铁的流动内核的对流运动所产生的。[13] 其中的少量磁圈与木星的更为庞大的磁场相交迭,从而产生了向外扩散的场线。木卫三拥有一层稀薄的含氧大气层,其中含有原子氧氧气臭氧[8]同时原子氢也是大气的构成成分之一。而木卫三上是否拥有电离层还尚未确定。[14]

一般认为木卫三是由伽利略·伽利莱在1610年首次观测到的。[15]后来天文学家西门·马里乌斯建议以希腊神话中神的斟酒者、宙斯的爱人蓋尼米德为之命名。[16]先驱者10号开始,多艘太空船曾近距离掠过木卫三。[17]旅行者号太空船曾经精确地测量了该卫星的大小,伽利略号探测器则发现了它的地下海洋和磁场。此外,一个被称为“木衛二-木星系統任務”的全新的探测木星的冰卫星的计划,原定于2020年前后发射,但最终未能实施,该任务被即将于2023年发射的木星冰月探测器取代。

发现与命名

1610年1月11日,伽利略·伽利莱观测到三颗靠近木星的星体;第二天晚上,他注意到这三颗星体发生了位移。接着,他又发现了第四颗星体,即后来的木卫三。至1月15日晚,伽利略确定这些星体是围绕木星运行的。[18]他声称有权为这些卫星命名,并曾考虑过“科斯米安卫星”(Cosmian Stars)的名字,但最终将之命名为“美第奇卫星”(Medicean Stars)。[16]

法国天文学家尼古拉斯-克劳迪·法布里·德·佩瑞斯特英语Nicolas-Claude Fabri de Peiresc建议为美第奇卫星家族的各颗卫星分别命名,但是其建议未被采纳。[16] 原本宣称其最初发现伽利略卫星的西门·马里乌斯曾试图将这几颗卫星命名为“朱庇特的萨图尔努斯”(Saturn of Jupiter)、“朱庇特的朱庇特”(Jupiter of Jupiter,即指木卫三)、“朱庇特的维纳斯”(Venus of Jupiter)和“朱庇特的墨丘利”(Mercury of Jupiter),但也从未被采用。后来在约翰内斯·开普勒的建议下,马里乌斯又提出了一种命名法:[16]

这种命名法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并没有被普遍接受,直至20世纪中期才得到普遍使用。在早期的天文学文献中,该卫星均以罗马数字作为指代(该体系由伽利略提出),即被称为木卫三(Jupiter III )或“朱庇特的第三颗卫星”(third satellite of Jupiter)。后来随着土星的卫星群的发现,基于开普勒和马里乌斯建议的命名系统开始被用于指称木星的卫星。[16]木卫三是伽利略卫星中唯一一颗以男性人物名字命名的。

另外,中国科学史学家天文学家席泽宗认为,这颗卫星早在前364年就由东周战国时代的天文学家甘德发现,比伽利略和马里乌斯早了两千多年。[19]不过这种说法没有得到国际普遍的认可。

轨道

木卫三的轨道距离木星107万400公里,是伽利略卫星中距离木星第三近的,[10]公转周期为7天3小时。和大部分已知的木星卫星一样,木卫三也为木星所锁定,永远都以同一面面向木星。[20]它的轨道离心率很小,轨道倾角也很小,接近于木星赤道,同时在数百年的周期里,轨道的离心率和倾角还会以周期函数的形式受到太阳和木星引力摄动的影响。变化范围分别为0.0009-0.0022和0.05-0.32°。[21]这种轨道的变化使得其转轴倾角在0-0.33°之间变化。[3]

 
木卫一、木卫二和木卫三三者之间的拉普拉斯共振状态

木卫三和木卫二木卫一保持着轨道共振关系:即木卫三每公转一周,木卫二即公转两周、木卫一公转四周。[21][22]当木卫二位于近拱点、木卫一位于远拱点时,两者之间会出现上合现象;而当木卫二位于近拱点时,它和木卫三之间也会出现上合现象。[21]木卫一-木卫二和木卫二-木卫三的上合位置会以相同速率移动,遂三者之间没有可能出现三星合现象。这种复杂的轨道共振被称为拉普拉斯共振[23]

现今的拉普拉斯共振并无法将木卫三的轨道离心率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值。[23] 0.0013的离心率值可能是早期残留下来的——当时轨道离心率的提升是有可能的。[22]但是木卫三的轨道离心率仍然让人困惑:如果在现阶段其离心率值无法提升,则必然得表明在其内部的潮汐耗散作用下,它的离心率值正在逐渐损耗。[23]这意味着离心率值的最后一次损耗就发生在数亿年之前。[23]由于现今木卫三轨道的离心率相对较低——平均只有0.0015,所以现今木卫三的潮汐热也应该相应的十分微弱。[23]但是在过去,木卫三可能已经经历过了一种或多种类拉普拉斯共振[i] ,从而使得其轨道离心率能达到0.01-0.02的高值。[2][23]这可能在木卫三内部引起了显著的潮汐热效应;而这种多阶段的内部加热最终造成了现今木卫三表面的槽沟地形。

人们还无法确切知晓木卫一、木卫二和木卫三之间的拉普拉斯共振是如何形成的。现今存在两种假说:一种认为这种状态在太阳系形成之初即已存在;[24]另一种认为这种状态是在太阳系形成之后才发展出来的。一种可能的形成过程如下:首先是由于木星的潮汐效应,致使木卫一的轨道向外推移,直至某一点与木卫二发生2:1的轨道共振;之后其轨道继续向外推移,同时将部分的旋转力矩转移给木卫二,从而也引起了后者的轨道向外推移;这个过程持续进行,直到木卫二到达某一点,与木卫三形成2:1的轨道共振。[23]最终三者之间的两对上合现象的位置移动速率保持一致,形成拉普拉斯共振。[23]

物理特性

 
木卫三内部构造說明
 
木卫三内部结构

构成

木卫三的平均密度为1.936g/cm3,表明它是由近乎等量的岩石构成的,后者主要以体形式存在。[2]冰体的质量占卫星总质量的46-50%,比之木卫四稍低。[25]此外可能还存在某些不稳定的冰体,如的冰体。[25][26]木卫三岩石的确切构成还不为人知,但是很可能接近于L型LL型普通球粒陨石,这两类陨石较之H球粒陨石,所含的全铁和金属铁较少,而铁氧化物较多。在木卫三上,以质量计,丰度比为1.05-1.27,而在太阳中,则为1.8。[25]

木卫三表面的反照率约为0.43。[27]冰体水广泛存在于其表面,比重达到50-90%,[2]高出整体比重许多。利用近红外光谱学,科学家们在1.04、1.25、1.5、2.0和3.0微米波长段发现了强烈的冰体水的吸附带[27]明亮地带的槽沟构造可能含有较多的冰体,故显得较为明亮。[28]除了水外,对伽利略号和地基观测站拍摄的高分辨率近红外光谱和紫外线光谱结果的分析也显示了其他物质的存在,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也可能还包括硫酸氢盐和多种有机化合物[2][29]此外伽利略号还在木卫三表面发现了硫酸镁硫酸钠等物质。[20][30]这些盐类物质可能来自于地表之下的海洋。[30]

木卫三的表面是不对称的:其同轨道方向的一面要亮于逆轨道方向的一面。[27]这种状况类似于木卫二,而和木卫四的状况正好相反。[27]此外,木卫三同轨道方向一面似乎富含二氧化硫。[31][32] 而二氧化碳在两个半球的分布则相对均匀,尽管在极地地区并未观测到它的存在。[29][33]木卫三上的撞击坑(除了一个之外)并不富含二氧化碳,这点也与木卫四不同。木卫三的二氧化碳可能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已经被消耗殆尽了的说法不确切。[33]

内部结构

木卫三的地层结构已经充分分化,它含有一个由硫化亚铁和铁构成的内核、由硅酸盐构成的内层地函和由冰体构成的外层地函。[2][34]这种结构得到了由伽利略号在数次飞掠中所测定的木卫三本身较低的无量纲转动惯量[g]——数值为0.3105± 0.0028——的支持。[2][34] 事实上,木卫三是太阳系中转动惯量最小的固态天体。伽利略号探测到的木卫三本身固有的磁场则与其富铁的、流动的内核有关。拥有高电导率的液态铁的对流是产生磁场的最合理模式。[13]

 
较暗的尼克尔森区和较亮的哈帕吉亚槽沟之间可谓泾渭分明。

木卫三内部不同层次的厚度取决于硅酸盐的构成成分(其中部分为橄榄石辉石)以及内核中元素的数量。[25][34]最可能的情况是其内核半径达到700-900公里,外层冰质地涵厚度达800-1000公里,其余部分则为硅酸盐质地涵。[34][35][36][37]内核的密度达到了5.5–6g/cm3,硅酸盐质地涵的密度为3.4–3.6g/cm3[25][34][35][36]与地球内核结构类似,某些产生磁场的模型要求在铁-硫化亚铁液态内核之中还存在着一个纯铁构成的固态内核。若是这种类型的内核,则其半径最大可能为500公里。[35] 木卫三内核的温度可能高达1500-1700K,压力高达100千(100亿)。[34][35]

表面特征

 
特洛斯撞擊坑一帶有大量水冰存在,形成白色的地表外觀。
 
旅行者2号拍摄的的木卫三背向木星一面的照片拼接图。较为古老的暗区——伽利略区位于右上方。它和另外一个较小的暗区——马里乌斯区之间隔着较为明亮也较为年轻的乌鲁克沟带。从相对较为年轻的奥里西斯陨石坑中喷出的冰体形成了图像底部明亮的辐射带。

木卫三的表面主要存在两种类型的地形:一种是非常古老的、密布撞击坑的暗区,另一种是较之前者稍微年轻(但是地质年龄依旧十分古老)、遍布大量槽沟和山脊的明区。暗区的面积约占球体总面积的三分之一,[38]其间含有粘土和有机物质,这可能是由撞击木卫三的陨石带来的。[39]

而产生槽沟地形的加热机制则仍然是行星科学中的一大难题。现今的观点认为槽沟地形从本质上说主要是由构造活动形成的;[2]而如果冰火山在其中起了作用的话,那也只是次要的作用。[2]为了引起这种构造活动,木卫三的岩石圈必须被施加足够强大的压力,而造成这种压力的力量可能与过去曾经发生的潮汐热作用有关——这种作用可能在木卫三处于不稳定的轨道共振状态时发生。[2][40]引力潮汐对冰体的挠曲作用会加热星体内部,给岩石圈施加压力,并进一步导致裂缝、地垒地堑的形成,这些地形取代了佔木卫三表面积70%的古老暗区。[2][41]槽沟地形的形成可能还与早期内核的形成过程及其后星体内部的潮汐热作用有关,它们引起的冰体的相变热胀冷缩作用可能导致木卫三发生了微度膨胀,幅度为1-6%。[2] 随着星体的进一步发育,热水喷流被从内核挤压至星体表面,导致岩石圈的构造变形。[42]星体内部的放射性衰变产生的热能是最可能的热源,木卫三地下海洋的形成可能就有赖于它。通过研究模型人们发现,如果过去木卫三的轨道离心率值较现今高很多(事实上也可能如此),那么潮汐热能就可能取放射性衰变热源而代之,成为木卫三最主要的热源。[43]

 
槽沟地形区中新近形成的撞击坑。上為古拉撞擊坑,下為阿克洛奧斯撞擊坑。

撞击坑在两种地形中均可见到,但是在暗区中分布的更为密集:这一区域遭遇过大规模的陨石轰击,因而撞击坑的分布呈饱和状态。[2]较为明亮的槽沟地形区分布的撞击坑则较少,在这里由于构造变形而发育起来的地形成为了主要地质特征。[2]撞击坑的密度表明暗区的地质年龄达到了40亿年,接近于月球上的高地地形的地质年龄;而槽沟地形则稍微年轻一些(但是无法确定其确切年龄)。[44] 和月球类似,在35-40亿年之前,木卫三经历过一个陨石猛烈轰击的时期。[44]如果这种情况属实,那么这个时期在太阳系内曾经发生了大规模的轰击事件,而这个时期之后轰击率又大为降低。[11] 在亮区中,既有撞击坑覆盖于槽沟之上的情况,也有槽沟切割撞击坑的情况,这说明其中的部分槽沟地质年龄也十分古老。木卫三上也存在相对年轻的撞击坑,其向外发散的辐射线还清晰可见。[11] [45]木卫三的撞击坑深度不及月球和水星上的,这可能是由于木卫三的冰质地层质地薄弱,会发生位移,从而能够转移一部分的撞击力量。许多地质年代久远的撞击坑的坑体结构已经消失不见,只留下一种被称为变餘结构(英語:palimpsest)的残迹。[11]

木卫三的显著特征包括一个被称为伽利略区的较暗平原,这个区域内的槽沟呈同心环分布,可能是在一个地质活动时期内形成的。[46]另外一个显著特征则是木卫三的两个极冠,其构成成分可能是体。这层霜体延伸至纬度为40°的地区。[20]旅行者号首次发现了木卫三的极冠。目前有两种解释极冠形成的理论,一种认为是高纬度的冰体扩散所致,另一种认为是外空间的等离子态冰体轰击所产生的。伽利略号的观测结果更倾向于后一种理论。[47]

大气层和电离层

1972年,一支在印度尼西亚的博斯查天文台工作的印度英国美国天文学家联合团队宣称他们在一次掩星现象中探测到了木卫三的大气,当时木星正从一颗恒星之前通过。[48]他们估计其大气压约为1微巴(0.1帕)。[48]1979年旅行者1号在飞掠过木星之时,借助当时的一次掩星现象进行了类似的观测,但是得到了不同的结果。[49]旅行者1号的掩星观测法使用短于200纳米波长远紫外线光谱进行观测,这比之1972年的可见光谱观测法,在测定气体存在与否方面要精确得多。旅行者1号的观测数据表明木卫三上并不存在大气,其表面的微粒数量密度最高只有1.5 × 109 cm−3,对应的压力小于2.5 × 10−5微巴[49]后一个数据较之1972年的数据要小了5个数量级,说明早期的估计太过于乐观了。[49]

 
木卫三表面的假色温度图

不过1995年哈勃空间望远镜发现了木卫三上存在稀薄的、以氧为主要成分的大气,这点类似于木卫二的大气。[8][50]哈勃望远镜在130.4纳米到135.6纳米段的远紫外线光谱区探测到了原子氧大气光。这种大气光是分子氧遭受电子轰击而离解时所发出的,[8]这表明木卫三上存在着以O2分子为主的中性大气。其表面微粒数量密度在 1.2–7 × 108 cm−3范围之间,相应的表面压力为0.2–1.2 × 10−5微巴[8][h] 这些数值在旅行者号1981年探测的数值上限之内。这种微量级的氧气浓度不足以维持生命存在;其来源可能是木卫三表面的冰体在辐射作用下分解为氢气氧气的过程,其中氢气由于其原子量较低,很快就逃逸出木卫三了。木卫三上观测到的大气光并不像木卫二上的同类现象一般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均一性。哈柏望遠鏡在木卫三的南北半球发现了数个亮点,其中两个都处于纬度50°地区——即木卫三磁圈的扩散场线和聚集场线的交界处。[51]同时也有人认为亮点可能是等离子体在下落过程中切割扩散场线所形成的极光[52]

 
木卫三上的亮点

中性大气层的存在着木卫三上也应该存在电离层,因为氧分子是在遭受来自磁圈[53]和太阳远紫外辐射的高能电子轰击之后而电离的。[14]但是和大气层一样,木卫三电离层的性质也引发了争议。伽利略号的部分观测发现在木卫三表面的电子密度较高,表明其存在电离层,但是其他观测则毫无所获。[14]通过各种观测所测定的木卫三表面的电子密度处于400–2,500 cm−3范围之间。及至2008年,木卫三电离层的各项参数仍未被精确确定。

证明木卫三含氧大气存在的另一种方法是对藏于木卫三表层冰体中的气体进行测量。1996年,科学家们公布了针对臭氧的测量结果。[54] 1997年,光谱分析揭示了分子氧的二聚体(或双原子分子)吸收功能,即当氧分子处于浓相状态时,就会出现这种吸收功能,而如果分子氧藏于冰体之中,则吸收功能最佳。二聚体的吸收光谱位置更多的取决于纬度经度,而非表面的反照率——随着纬度的提高,吸收光谱的位置就会上移。而相反的,随着纬度的提高,臭氧的吸收光谱则会下移。[55]实验室的模拟试验表明,在木卫三上表面温度高于100K的地区,O2并不会聚合在一起,而是扩散至冰体中。[56]

当在木卫二上发现了元素之后,科学家们便开始在木卫三的大气中寻找这种物质,但是到了1997年都一无所获。据估计,钠在木卫三上的丰度比木卫二小13倍,这可能是因为其表面原本就缺乏该物质或磁圈将这类高能原子挡开了。[57]木卫三大气层中存在的另一种微量成分是原子氢,在距该卫星表面3000公里的太空即已能观测到氢原子的存在。其在星体表面的数量密度约为1.5 × 104 cm−3[58]

磁層

 
木卫三磁圈示意图

1995年至2000年间,伽利略号共6次近距离飞掠过木卫三,发现该卫星有一个独立于木星磁场之外的、长期存在的、其本身所固有的磁矩[59]其大小估计为1.3 × 1013 T·m3,比水星的磁矩大三倍。[13]磁偶极子与木卫三自转轴的交角为176°,这意味着其磁极正对着木星磁场。[13] 磁層的北磁极位于轨道平面之下。由这个长期磁矩创造的偶极磁场在木卫三赤道地区的强度为719±2纳特斯拉,[13] 超过了此处的木星磁场强度——后者为120纳特斯拉。木卫三赤道地区的磁场正对着木星磁场,这使其场线有可能重新聚合。而其南北极地区的磁场强度则是赤道地区的两倍,为1440纳特斯拉。[13]

长期存在的磁矩在木卫三四周划出一个空间,形成了一个嵌入木星磁场的小型磁層。木卫三是太阳系中已知的唯一一颗拥有磁層的卫星。[59] 其磁層直径达4-5RG (RG=2,631.2公里)。[60]在木卫三上纬度低于30°的地区,其磁層的场线是闭合的,在这个区域,带电粒子(如电子离子)均被捕获,进而形成辐射带[60] 磁層中所含的主要离子为单个的离子化的氧原子——O+[61]——这点与木卫三含氧大气层的特征相吻合。而在纬度高于30°的极冠地区,场线则向外扩散,连接着木卫三和木星的电离层。[60]在这些地区已经发现了高能(高达数十甚至数百千伏)的电子和离子,[53]可能由此而形成了木卫三极地地区的极光现象。[51]另外,在极地地区不断下落的重离子则发生了溅射运动,最终使木卫三表面的冰体变暗。[53]

木卫三磁層和木星磁场的相互影响与太阳风地球磁场的相互作用在很多方面十分类似。[60][62]如绕木星旋转的等离子体对木卫三逆轨道方向磁層的轰击就非常像太阳风对地球磁场的轰击。主要的不同之处是等离子体流的速度——在地球上为超音速,而在木卫三上为亚音速。由于其等离子体流速度为亚音速,所以在木卫三逆轨道方向一面的磁场并未形成弓形激波[62]

除了其本身固有的磁層外,木卫三还拥有一个感应产生的偶极磁场,其存在与木卫三附近木星磁场强度的变化有关。[13]该感应磁场随着木卫三本身固有磁層方向的变化,交替呈放射状面向木星或背向木星。该磁场的强度较之木卫三本身之磁场弱了一个数量级——前者磁赤道地区的场强为60纳特斯拉,只及木星此处场强的一半。[13]木卫三的感应磁场和木卫四的以及木卫二的感应磁场十分相似,这表明该卫星可能也拥有一个高电导率的地下海洋。[13]

由于木卫三的内部结构已经是彻底的分化型,且拥有一颗金属内核,[2][35]所以其本身固有的磁層的产生方式可能与地球磁场的产生方式类似:即是内核物质运动的结果。[13][35]如果磁场是基于发电机原理的产物,[35]那么木卫三的磁層就可能是由其内核的成分对流运动所造成的。[13][63]

尽管已知木卫三拥有一个铁质内核,但是其磁層仍然显得很神秘,特别是为何其他与之大小相同的卫星都不拥有磁層。[2]一些研究认为在木卫三这种相对较小的体积下,其内核应该早已被充分冷却以致内核的流动和磁场的产生都无以为继。一种解释声称能够引起星体表面构造变形的轨道共振也能够起到维持磁層的作用:即木卫三的轨道离心率和潮汐热作用由于某些轨道共振作用而出现增益,同时其地幔也起到了绝缘内核,阻止其冷却的作用。[41]另一种解释认为是地幔中的硅酸盐岩石中残留的磁性造成了这种磁層。如果该卫星在过去曾经拥有基于发电机原理产生的强大磁场,那么该理论就很有可能行得通。[2]

形成和演化

木卫三可能由木星次星云——即在木星形成之后环绕于其四周的、由气体尘埃组成的圆盘——的吸积作用所产生。[64] 木卫三的吸积过程持续了大约1万年,[65]相较于木卫四的10万年短得多。当木卫四开始形成之际,木星次星云中所含的气体成分已经相对较少;这导致了木卫四较长的吸积时间。[64]相反,由于木卫三是紧接木星之后形成的,这时的次星云还比较浓密,所以其吸积作用所耗时间较短。[65]相对较短的形成时间使得吸积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较少逃逸,这些未逃逸的热量导致了冰体的融化和木卫三内部结构的分化:即岩石和冰体相互分开,岩石沉入星体中心形成内核。在这方面,木卫三与木卫四不同,后者由于其较长的形成时间而导致吸积热逃逸殆尽,从而无法在初期融化冰体以及分化内部结构。[66]这一假说揭示了为何质量和构成物质如此接近的两颗卫星看起来却如此得不同。[37][66]

在其形成之后,木卫三的内核还保存了大部分在吸积过程和分化过程中形成的热量,它只是缓慢的将少量热量释放至冰质地幔层中,就如同热电池的运作一般。[66]接着,地幔又通过对流作用将热量传导至星体表面。[37]不久岩石中蕴含的放射性元素开始衰变,产生的热量进一步加热了内核,从而加剧了其内部结构的分化,最终形成了一个铁-硫化亚铁内核和一个硅酸盐地幔。[35][66]至此,木卫三内部结构彻底分化。与之相比较,未经内部结构分化的木卫四所产生的放射性热能只能导致其冰质内部的对流,这种对流有效地冷却了星体,并阻止了大规模的冰体融化和内部结构的快速分化,[67]同时其最多只能引起冰体与岩石的部分分化。[67]现今,木卫三的冷却过程仍十分缓慢。[35]从起内核和硅酸盐地幔所释放出的热量使得木卫三上的地下海洋得以存在,[26]同时只是缓慢冷却的流动的铁-硫化亚铁内核仍在推动星体内的热对流,并维持着磁圈的存在。[35]现在木卫三的对外热通量很可能高于木卫四。[66]

探测

 
「旅行者号」太空探測船

数个飞掠过或绕木星运行的探测器对木卫三进行了仔细勘查。其中的第一批是先驱者10号先驱者11号[17]两者传回的关于木卫三的信息较少。[68]之后旅行者1号旅行者2号于1979年飞掠过木卫三。它们精确测定了它的大小,最终证明它的体积要大于土卫六,后者曾被认为大于前者。[69]此外,这两艘飞船还发现了木卫三上的槽沟地形。[70]

1995年,伽利略号进入环木星轨道。[20]在1996年至2000年间,它共6次近距离飞掠过木卫三。[20]这6次飞掠被命名为G1,G2,G7,G8,G28,G29。[13]在最接近的一次飞掠——G2——中,伽利略号距离木卫三表面仅264公里。[13]在1996年的G1飞掠中,它发现了木卫三的磁场。[71]后来又发现了木卫三的地下海洋,并于2001年对外公布。[13][20]伽利略号传回了大量的光谱图像,并在木卫三表面发现了数种非冰化合物。[29]最近前往近距离探测木卫三的探测器是新视野号,它于2007年在前往冥王星的途中飞掠过了木卫三,并在加速过程中拍摄了木卫三的地形图和构成图。[72][73]

美国航空航天局欧洲空间局合作的一项旨在探测木星卫星的计划——“木衛二-木星系統任務”原定于2020年实施。2009年2月,美国航空航天局和欧洲空间局确认该计划将优先于“土卫六-土星系统任务”得以实施。[74] 但是欧洲空间局的计划资金仍然面临来自该局其他计划的竞争。[75]“木衛二-木星系統任務”包括美国航空航天局主持的“木星-木卫二轨道飞行器”和欧洲空间局主持的“木星-木卫三轨道飞行器”,可能还包括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主持的“木星磁场探测器”。“木衛二-木星系統任務”最终被取消,其组成部分“木卫二轨道飞行器”和“木卫三轨道飞行器”分别被“欧罗巴快船”以及“木星冰月探测器”取代。

已被取消的环木卫三轨道探测计划还包括木星冰月轨道器。原计划使用核裂变反应堆作为其动力来源,这将使其能够对木卫三进行详细勘查。[76]但是由于预算裁剪,该计划于2005年被取消。[77]另外还有一个被取消的计划被称为“宏伟的木卫三”(The Grandeur of Ganymede)。[39]

参见

注释

  1. ^ 远拱点可依据轨道长半轴a和轨道离心率e得出: 
  2. ^ 近拱点可依据轨道长半轴a和轨道离心率e得出: 
  3. ^ 表面积可依据星体半径r得出: 
  4. ^ 体积v可依据星体半径r得出: 
  5. ^ 表面重力可依据星体质量m万有引力常数G和半径r得出: 
  6. ^ 逃逸速度可依据星体质量m、万有引力常数G和半径r得出: 
  7. ^ 无量纲转动惯量的单位是I/(mr²),其中的I表示转动惯量,m表示质量,r表示最大半径。当无量纲转动惯量的数值为0.4时,即表示该星体是一个质地均匀的球体,而如果数值小于0.4,则表示该星体的物质密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加大。
  8. ^ 该表面数量密度和压力是依据哈尔等人1998年公布的柱密度计算出来的,当时他们把大气标高假定为20公里,把温度假定为120K。
  9. ^ 类拉普拉斯共振和现今伽利略卫星的拉普拉斯共振十分相似,唯一的不同是当处于类拉普拉斯共振时,木卫一-木卫二和木卫二-木卫三的上合位置的移动速率不是同一的,而是成一定的比率——且这个比率一定是有理数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1.3 Planetary Satellite Mean Orbital Parameters.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9-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2).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Showman, Adam P.; Malhotra, Renu. (PDF). Science. 1999, 286: 77–84 [2009-05-09]. PMID 10506564. doi:10.1126/science.286.5437.7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5-14). 
  3. ^ 3.0 3.1 Bills, Bruce G. Free and forced obliquities of the Galilean satellites of Jupiter. Icarus. 2005, 175: 233–247 [2009-05-09]. doi:10.1016/j.icarus.2004.10.028. (原始内容于2016-06-04). 
  4. ^ 4.0 4.1 Yeomans, Donald K. Planetary Satellite Physical Parameters. JPL Solar System Dynamics. 2006-07-13 [2007-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8). 
  5. ^ Yeomans and Chamberlin. Horizon Online Ephemeris System for Ganymede (Major Body 503).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2010-04-14]. (原始内容于2014-02-02).  (4.38 on 1951-Oct-03)
  6. ^ 6.0 6.1 Delitsky, Mona L.; Lane, Arthur L. (PDF). J.of Geophys. Res. 1998, 103 (E13): 31,391–31,403. Bibcode:1998JGR...10331391D. doi:10.1029/1998JE90002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10-03). 
  7. ^ Orton, G.S.; Spencer, G.R.; et al. Galileo Photopolarimeter-radiometer observations of Jupiter and the Galilean Satellites. Science. 1996, 274 (5286): 389–391. Bibcode:1996Sci...274..389O. doi:10.1126/science.274.5286.389. 
  8. ^ 8.0 8.1 8.2 8.3 8.4 Hall, D.T.; Feldman, P.D.; McGrath, M.A. et.al. The Far-Ultraviolet Oxygen Airglow of Europa and Ganymede.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98, 499: 475–481 [2009-05-09]. doi:10.1086/305604. (原始内容于2016-06-04). 
  9. ^ 希臘神話方面的名稱通常譯為「伽倪墨得斯」;在天文學方面的名稱通常譯為「蓋尼米德」,也可以叫作「甘尼米德」。
  10. ^ 10.0 10.1 . The Planetary Society. [2007-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31). 
  11. ^ 11.0 11.1 11.2 11.3 . nineplanets.org. October 31, 1997 [2008-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04). 
  12. ^ Solar System's largest moon likely has a hidden ocean.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NASA. 2000-12-16 [2008-01-11]. (原始内容于2008-01-12). 
  13. ^ 13.00 13.01 13.02 13.03 13.04 13.05 13.06 13.07 13.08 13.09 13.10 13.11 13.12 13.13 Kivelson, M.G.; Khurana, K.K.; Coroniti, F.V. et.al. The Permanent and Inductive Magnetic Moments of Ganymede (pdf). Icarus. 2002, 157: 507–522 [2009-05-09]. doi:10.1006/icar.2002.6834. (原始内容 (PDF)于2009-03-27). 
  14. ^ 14.0 14.1 14.2 Eviatar, Aharon; Vasyliunas, Vytenis M.; Gurnett, Donald A. et.al. The ionosphere of Ganymede (ps). Plan.Space Sci. 2001, 49: 327–336 [2009-05-09]. doi:10.1016/S0032-0633(00)00154-9. (原始内容于2011-05-14). 
  15. ^ Sidereus Nuncius. Ea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 [2008-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02-23). 
  16. ^ 16.0 16.1 16.2 16.3 16.4 Satellites of Jupiter. The Galileo Project. [2007-11-24]. (原始内容于2007-11-12). 
  17. ^ 17.0 17.1 . Solar System Exploration. [2008-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02). 
  18. ^ 18.0 18.1 . Views of the Solar System. Space Research Institut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2007-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18). 
  19. ^ Zezong, Xi, "The Discovery of Jupiter's Satellite Made by Gan De 2000 years Before Galileo," Chinese Physics 2 (3) (1982): 664–67.
  20.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Miller, Ron; William K. Hartmann. The Grand Tour: A Traveler's Guide to the Solar System 3rd. Thailand: Workman Publishing. May 2005: 108–114. ISBN 0-7611-3547-2. 
  21. ^ 21.0 21.1 21.2 Musotto, Susanna; Varadi, Ferenc; Moore, William; Schubert, Gerald.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the Orbits of the Galilean Satellites. Icarus. 2002, 159: 500–504 [2009-05-09]. doi:10.1006/icar.2002.6939. (原始内容于2007-10-24). 
  22. ^ 22.0 22.1 . SPACE.com. [2007-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2-10-17). 
  23. ^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Showman, Adam P.; Malhotra, Renu. Tidal Evolution into the Laplace Resonance and the Resurfacing of Ganymede (pdf). Icarus. 1997, 127: 93–111 [2009-05-09]. doi:10.1006/icar.1996.5669. (原始内容 (PDF)于2011-05-14). 
  24. ^ Peale, S.J.; Lee, Man Hoi. A Primordial Origin of the Laplace Relation Among the Galilean Satellites. Science. 2002, 298: 593–597 [2009-05-09]. PMID 12386333. doi:10.1126/science.1076557. (原始内容于2016-06-04). 
  25. ^ 25.0 25.1 25.2 25.3 25.4 Kuskov, O.L.; Kronrod, V.A. Internal structure of Europa and Callisto. Icarus. 2005, 177: 550–369 [2009-05-09]. doi:10.1016/j.icarus.2005.04.014. (原始内容于2016-06-04). 
  26. ^ 26.0 26.1 Spohn, T.; Schubert, G. (PDF). Icarus. 2003, 161: 456–467. doi:10.1016/S0019-1035(02)00048-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2-27). 
  27. ^ 27.0 27.1 27.2 27.3 Calvin, Wendy M.; Clark, Roger N.;Brown, Robert H.; and Spencer John R. Spectra of the ice Galilean satellites from 0.2 to 5 µm: A compilation, new observations, and a recent summary. J.of Geophys. Res. 1995, 100: 19,041–19,048 [2009-05-09]. doi:10.1029/94JE03349. (原始内容于2016-06-04). 
  28. ^ . Wayne RESA. [2007-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02). 
  29. ^ 29.0 29.1 29.2 McCord, T.B.; Hansen, G.V.; Clark, R.N. et.al. Non-water-ice constituents in the surface material of the icy Galilelean satellites from Galileo near-infrared mapping spectrometer investigation. J. Of Geophys. Res. 1998, 103 (E4): 8,603–8,626 [2009-05-09]. doi:10.1029/98JE00788. (原始内容于2016-06-04). 
  30. ^ 30.0 30.1 McCord, Thomas B.; Hansen, Gary B.; Hibbitts, Charles A. Hydrated Salt Minerals on Ganymede’s Surface: Evidence of an Ocean Below. Science. 2001, 292: 1523–1525 [2009-05-09]. PMID 11375486. doi:10.1126/science.1059916. (原始内容于2016-06-04). 
  31. ^ Domingue, Deborah; Lane, Arthur; Moth, Pimol. Evidence from IUE for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in the Surface Composition of the Icy Galilean Satellites.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 1996, 28: 1070 [2009-05-09]. (原始内容于2016-06-04). 
  32. ^ Domingue, Deborah L.; Lane, Arthur L.; Beyer, Ross A. IEU’s detection of tenuous SO2 frost on Ganymede and its rapid time variability. Geophys. Res. Lett. 1998, 25 (16): 3,117–3,120 [2009-05-09]. doi:10.1029/98GL02386. (原始内容于2016-06-04). 
  33. ^ 33.0 33.1 Hibbitts, C.A.; Pappalardo, R.; Hansen, G.V.; McCord, T.B. Carbon dioxide on Ganymede. J.of Geophys. Res. 2003, 108 (E5): 5,036 [2009-05-09]. doi:10.1029/2002JE001956. (原始内容于2016-06-04). 
  34. ^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Sohl, F.; Spohn, T; Breuer, D.; Nagel, K. Implications from Galileo Observations on the Interior Structure and Chemistry of the Galilean Satellites. Icarus. 2002, 157: 104–119 [2009-05-09]. doi:10.1006/icar.2002.6828. (原始内容于2016-06-04). 
  35. ^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Hauk, Steven A.; Aurnou, Jonathan M.; Dombard, Andrew J. (PDF). J. Of Geophys. Res. 2006, 111: E09008. doi:10.1029/2005JE00255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2-27). 
  36. ^ 36.0 36.1 Kuskov, O.L.; Kronrod, V.A.; Zhidicova, A.P. Internal Structure of Icy Satellites of Jupiter (pdf). Geophysical Research Abstracts (European Geosciences Union). 2005, 7: 01892 [2009-05-09]. (原始内容 (PDF)于2009-03-27). 
  37. ^ 37.0 37.1 37.2 Freeman, J. (PDF). Planetary and Space Science. 2006, 54: 2–14. doi:10.1016/j.pss.2005.10.00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8-24). 
  38. ^ Petterson, Wesley; Head, James W.; Collins, Geoffrey C. et.al. A Global Geologic Map of Ganymede (pdf).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2007,. XXXVIII: 1098 [2009-05-10]. (原始内容 (PDF)于2009-03-27). 
  39. ^ 39.0 39.1 Pappalardo, R.T.; Khurana, K.K.; Moore, W.B. The Grandeur of Ganymede: Suggested Goals for an Orbiter Mission (pdf).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2001, XXXII: 4062 [2009-05-10]. (原始内容 (PDF)于2009-03-27). 
  40. ^ Showman, Adam P.; Stevenson, David J.; Malhotra, Renu. (PDF). Icarus. 1997, 129: 367–383 [2009-05-10]. doi:10.1006/icar.1997.577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06-03). 
  41. ^ 41.0 41.1 Bland; Showman, A.P.; Tobie, G. Ganymede's orbital and thermal evolution and its effect on magnetic field generation (pdf). Lunar and Planetary Society Conference. March 2007, 38: 2020 [2009-05-10]. (原始内容 (PDF)于2009-03-27). 
  42. ^ Barr, A.C.; Pappalardo, R. T. et. al. Rise of Deep Melt into Ganymede's Ocean and Implications for Astrobiology (pdf).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Conference. 2001, 32: 1781 [2009-05-10]. (原始内容 (PDF)于2009-03-27). 
  43. ^ Huffmann, H.; Sohl, F. et al. Internal Structure and Tidal Heating of Ganymede (PDF). European Geosciences Union, Geophysical Research Abstracts. 2004, 6 [2009-05-10]. (原始内容 (PDF)于2009-03-27). 
  44. ^ 44.0 44.1 Zahnle, K.; Dones, L. (PDF). Icarus. 1998, 136: 202–222. doi:10.1006/icar.1998.60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2-27). 
  45. ^ Ganymede. Lunar and Planetary Institute. 1997 [2009-05-10]. (原始内容于2017-02-11). 
  46. ^ Casacchia, R.; Strom, R.G. Geologic evolution of Galileo Regio.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984, 89: B419–B428 [2009-05-10]. Bibcode:1984LPSC...14..419C. doi:10.1029/JB089iS02p0B419. (原始内容于2016-06-04). 
  47. ^ Khurana, Krishan K.; Pappalardo, Robert T.; Murphy, Nate; Denk, Tilmann. The origin of Ganymede's polar caps. Icarus. 2007, 191 (1): 193–202 [2009-05-10]. doi:10.1016/j.icarus.2007.04.022. (原始内容于2016-06-04). 
  48. ^ 48.0 48.1 Carlson, R.W.; Bhattacharyya, J.C.; Smith, B.A. et.al. Atmosphere of Ganymede from its occultation of SAO 186800 on 7 June 1972. Science. 1973, 53: 182 [2009-05-10]. (原始内容于2016-06-04). 
  49. ^ 49.0 49.1 49.2 Broadfoot, A.L.; Sandel, B.R.; Shemansky, D.E. et.al. Overview of the Voyager Ultraviolet Spectrometry Results through Jupiter Encounter (pdf). Science. 1981, 86: 8259–8284 [2009-05-10]. (原始内容 (PDF)于2009-03-27). 
  50. ^ .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NASA. October 1996 [2008-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04). 
  51. ^ 51.0 51.1 Feldman, Paul D.; McGrath, Melissa A.; Strobell, Darrell F. et.al. HST/STIS Ultraviolet Imaging of Polar Aurora on Ganymede.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0, 535: 1085–1090 [2009-05-10]. doi:10.1086/308889. (原始内容于2016-06-04). 
  52. ^ Johnson, R.E. Polar “Caps” on Ganymede and Io Revisited. Icarus. 1997, 128 (2): 469–471 [2009-05-10]. doi:10.1006/icar.1997.5746. (原始内容于2016-06-04). 
  53. ^ 53.0 53.1 53.2 Paranicas, C.; Paterson, W.R.; Cheng, A.F. et.al. Energetic particles observations near Ganymede. J.of Geophys.Res. 1999, 104 (A8): 17,459–17,469 [2009-05-10]. doi:10.1029/1999JA900199. (原始内容于2016-06-04). 
  54. ^ Noll, Keith S.; Johnson, Robert E. et al. Detection of Ozone on Ganymede. Science. July 1996, 273 (5273): 341–343 [2008-01-13]. PMID 8662517. doi:10.1126/science.273.5273.341. (原始内容于2008-10-06). 
  55. ^ Calvin, Wendy M.; Spencer, John R. Latitudinal Distribution of O2on Ganymede: Observations with the Hubble Space Telescope. Icarus. December 1997, 130 (2): 505–516 [2009-05-10]. doi:10.1006/icar.1997.5842. (原始内容于2016-06-04). 
  56. ^ Vidal, R. A.; Bahr, D. et al. Oxygen on Ganymede: Laboratory Studies. Science. 1997, 276 (5320): 1839–1842 [2009-05-10]. PMID 9188525. doi:10.1126/science.276.5320.1839. (原始内容于2016-06-04). 
  57. ^ Brown, Michael E. A Search for a Sodium Atmosphere around Ganymede. Icarus. 1997, 126 (1): 236–238 [2009-05-10]. doi:10.1006/icar.1996.5675. (原始内容于2016-06-04). 
  58. ^ Barth, C.A.; Hord, C.W.; Stewart, A.I. et.al. Galileo ultraviolet spectrometer observations of atomic hydrogen in the atmosphere of Ganymede. Geophys. Res. Lett. 1997, 24 (17): 2147–2150 [2009-05-10]. doi:10.1029/97GL01927. (原始内容于2016-06-04). 
  59. ^ 59.0 59.1 Kivelson, M.G.; Khurana, K.K.; Coroniti, F.V. et.al. The magnetic field and magnetosphere of Ganymede (pdf). Geophys. Res. Lett. 1997, 24 (17): 2155–2158 [2009-05-10]. doi:10.1029/97GL02201. (原始内容 (PDF)于2009-03-27). 
  60. ^ 60.0 60.1 60.2 60.3 Kivelson, M.G.; Warnecke, J.; Bennett, L. et.al. Ganymede’s magnetosphere: magnetometer overview (pdf). J.of Geophys. Res. 1998, 103 (E9): 19,963–19,972 [2009-05-10]. doi:10.1029/98JE00227. (原始内容 (PDF)于2009-03-27). 
  61. ^ Eviatar, Aharon; Vasyliunas, Vytenis M.; Gurnett, Donald A. et.al. The ionosphere of Ganymede. Plan. Space Sci. 2001, 49: 327–336 [2009-05-10]. doi:10.1016/S0032-0633(00)00154-9. (原始内容于2017-08-31). 
  62. ^ 62.0 62.1 Volwerk, M.; Kivelson, M.G.; Khurana, K.K.; McPherron, R.L. Probing Ganymede’s magnetosphere with field line resonances (pdf). J.of Geophys. Res. 1999, 104 (A7): 14,729–14,738 [2009-05-10]. doi:10.1029/1999JA900161. (原始内容 (PDF)于2009-03-27). 
  63. ^ Hauck, Steven A. Internal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ore convection on Ganymede (pdf).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2002, XXXIII: 1380 [2009-05-10]. (原始内容 (PDF)于2009-03-27). 
  64. ^ 64.0 64.1 Canup, Robin M.; Ward, William R. Formation of the Galilean Satellites: Conditions of Accretion (pdf).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2002, 124: 3404–3423 [2009-05-10]. doi:10.1086/344684. (原始内容 (PDF)于2019-06-15). 
  65. ^ 65.0 65.1 Mosqueira, Ignacio; Estrada, Paul R. Formation of the regular satellites of giant planets in an extended gaseous nebula I: subnebula model and accretion of satellites. Icarus. 2003, 163: 198–231 [2009-05-10]. doi:10.1016/S0019-1035(03)00076-9. (原始内容于2016-06-04). 
  66. ^ 66.0 66.1 66.2 66.3 66.4 McKinnon, William B. On convection in ice I shells of outer Solar System bodies, with detailed application to Callisto. Icarus. 2006, 183: 435–450 [2009-05-10]. doi:10.1016/j.icarus.2006.03.004. (原始内容于2007-10-24). 
  67. ^ 67.0 67.1 Nagel, K.A; Breuer, D.; Spohn, T. A model for the interior structure, evolu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Callisto. Icarus. 2004, 169: 402–412 [2009-05-10]. doi:10.1016/j.icarus.2003.12.019. (原始内容于2016-06-04). 
  68. ^ . Terraformers Society of Canada. [2008-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19). 
  69. ^ . ThinkQuest. [2008-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6). 
  70. ^ . Views of the Solar System. [2008-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03). 
  71. ^ New Discoveries From Galileo.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2008-01-06]. (原始内容于2007-10-30). 
  72. ^ Pluto-Bound New Horizons Spacecraft Gets A Boost From Jupiter. Space Daily. [2008-01-06]. (原始内容于2008-01-05). 
  73. ^ Grundy, W.M.; Buratti, B.J.; Cheng, A.F. et.al. New Horizons Mapping of Europa and Ganymede. Science. 2007, 318: 234–237 [2009-05-10]. PMID 17932288. doi:10.1126/science.1147623. (原始内容于2015-07-05). 
  74. ^ Rincon, Paul. Jupiter in space agencies' sights. BBC News. 2009-02-20 [2009-02-20]. (原始内容于2009-02-21). 
  75. ^ Cosmic Vision 2015–2025 Proposals. ESA. 2007-07-21 [2009-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5). 
  76. ^ Jupiter Icy Moons Orbiter (JIMO). The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2008-01-06]. (原始内容于2008-02-11). 
  77. ^ . Planet Surveyor. [2008-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外部链接

木卫三,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或未查证内容, 2017年4月12日, 请协助補充参考资料以改善这篇条目, 详细情况请参见讨论页, 又稱為, 蓋尼米德, ganymede, Γανυμήδης, 是围绕木星运转的一颗卫星, 公转周期约为7天, 按距离木星从近到远排序, 在木星的所有卫星中排第七, 在伽利略卫星中排第三, 它与木卫二及木卫一保持着1, 4的轨道共振关系, 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 其直径甚至大于水星, 而质量约只为水星的一半, 木衛三, ganymede, 蓋尼米德, 朱諾相機於2021年6月7日拍摄的.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或未查证内容 2017年4月12日 请协助補充参考资料以改善这篇条目 详细情况请参见讨论页 木卫三又稱為 蓋尼米德 9 Ganymede Ganymhdhs 是围绕木星运转的一颗卫星 10 公转周期约为7天 按距离木星从近到远排序 木卫三在木星的所有卫星中排第七 在伽利略卫星中排第三 它与木卫二及木卫一保持着1 2 4的轨道共振关系 木卫三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 其直径甚至大于水星 而质量约只为水星的一半 11 木衛三 Ganymede 蓋尼米德 朱諾相機於2021年6月7日拍摄的真實色彩影像 顯示木衛三表面有許多水冰所形成的亮區 发现發現者伽利略發現日期1610年1月7日軌道參數近心點1 069 200 km 0 007147 AU b 遠心點1 071 600 km 0 007163 AU a 半長軸1 070 400 km 0 007155 AU 1 離心率0 0013 1 軌道週期7 15455296天 0 019588年 1 平均軌道速度10 880 km s軌道傾角2 21 黃道夾角 0 20 木星赤道夾角 1 隸屬天体木星物理特徵平均半徑2634 1 0 3 km 地球的0 413倍 2 表面積8700万km2 地球的0 171 倍 c 體積7 6 1010 km3 地球的0 0704 倍 d 質量1 4819 1023 kg 地球的0 025 倍 2 平均密度1 936 g cm3 2 表面重力1 428 m s2 0 146倍G力 e 逃逸速度2 741 km s f 自轉週期同步自转轉軸傾角0 0 33 3 反照率0 43 0 02 4 表面溫度 最低 平均 最高K 70 6 110 6 152 7 視星等4 61 冲 4 4 38 1951年 5 大氣特徵表面氣壓极小成分氧气 8 木卫三主要由硅酸盐岩石和冰体构成 星体分层明显 拥有一个富铁的 流动性的内核 人们推测在木卫三表面之下200公里处存在一个被夹在两层冰体之间的咸水海洋 12 木卫三表面存在两种主要地形 其中较暗的地区约占星体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其间密布着撞击坑 地质年龄估计有40亿年之久 其余地区较为明亮 纵横交错着大量的槽沟和山脊 其地质年龄较前者稍小 明亮地区的破碎地质构造的产生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 有可能是潮汐热所导致的构造活动造成的 2 木卫三是太阳系中已知的唯一一颗拥有磁圈的卫星 其磁圈可能是由富铁的流动内核的对流运动所产生的 13 其中的少量磁圈与木星的更为庞大的磁场相交迭 从而产生了向外扩散的场线 木卫三拥有一层稀薄的含氧大气层 其中含有原子氧 氧气和臭氧 8 同时原子氢也是大气的构成成分之一 而木卫三上是否拥有电离层还尚未确定 14 一般认为木卫三是由伽利略 伽利莱在1610年首次观测到的 15 后来天文学家西门 马里乌斯建议以希腊神话中神的斟酒者 宙斯的爱人蓋尼米德为之命名 16 从先驱者10号开始 多艘太空船曾近距离掠过木卫三 17 旅行者号太空船曾经精确地测量了该卫星的大小 伽利略号探测器则发现了它的地下海洋和磁场 此外 一个被称为 木衛二 木星系統任務 的全新的探测木星的冰卫星的计划 原定于2020年前后发射 但最终未能实施 该任务被即将于2023年发射的木星冰月探测器取代 目录 1 发现与命名 2 轨道 3 物理特性 3 1 构成 3 2 内部结构 3 3 表面特征 3 4 大气层和电离层 3 5 磁層 4 形成和演化 5 探测 6 参见 7 注释 8 参考文献 9 外部链接发现与命名 编辑1610年1月11日 伽利略 伽利莱观测到三颗靠近木星的星体 第二天晚上 他注意到这三颗星体发生了位移 接着 他又发现了第四颗星体 即后来的木卫三 至1月15日晚 伽利略确定这些星体是围绕木星运行的 18 他声称有权为这些卫星命名 并曾考虑过 科斯米安卫星 Cosmian Stars 的名字 但最终将之命名为 美第奇卫星 Medicean Stars 16 法国天文学家尼古拉斯 克劳迪 法布里 德 佩瑞斯特 英语 Nicolas Claude Fabri de Peiresc 建议为美第奇卫星家族的各颗卫星分别命名 但是其建议未被采纳 16 原本宣称其最初发现伽利略卫星的西门 马里乌斯曾试图将这几颗卫星命名为 朱庇特的萨图尔努斯 Saturn of Jupiter 朱庇特的朱庇特 Jupiter of Jupiter 即指木卫三 朱庇特的维纳斯 Venus of Jupiter 和 朱庇特的墨丘利 Mercury of Jupiter 但也从未被采用 后来在约翰内斯 开普勒的建议下 马里乌斯又提出了一种命名法 16 伽倪墨得斯 特洛斯国王的英俊儿子 被化身为鹰的朱庇特掳走 才华横溢的诗人 其光辉是其中第三辉煌的 伽倪墨得斯 18 这种命名法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并没有被普遍接受 直至20世纪中期才得到普遍使用 在早期的天文学文献中 该卫星均以罗马数字作为指代 该体系由伽利略提出 即被称为木卫三 Jupiter III 或 朱庇特的第三颗卫星 third satellite of Jupiter 后来随着土星的卫星群的发现 基于开普勒和马里乌斯建议的命名系统开始被用于指称木星的卫星 16 木卫三是伽利略卫星中唯一一颗以男性人物名字命名的 另外 中国科学史学家 天文学家席泽宗认为 这颗卫星早在前364年就由东周战国时代的天文学家甘德发现 比伽利略和马里乌斯早了两千多年 19 不过这种说法没有得到国际普遍的认可 轨道 编辑木卫三的轨道距离木星107万400公里 是伽利略卫星中距离木星第三近的 10 其公转周期为7天3小时 和大部分已知的木星卫星一样 木卫三也为木星所锁定 永远都以同一面面向木星 20 它的轨道离心率很小 轨道倾角也很小 接近于木星赤道 同时在数百年的周期里 轨道的离心率和倾角还会以周期函数的形式受到太阳和木星引力摄动的影响 变化范围分别为0 0009 0 0022和0 05 0 32 21 这种轨道的变化使得其转轴倾角在0 0 33 之间变化 3 木卫一 木卫二和木卫三三者之间的拉普拉斯共振状态 木卫三和木卫二 木卫一保持着轨道共振关系 即木卫三每公转一周 木卫二即公转两周 木卫一公转四周 21 22 当木卫二位于近拱点 木卫一位于远拱点时 两者之间会出现上合现象 而当木卫二位于近拱点时 它和木卫三之间也会出现上合现象 21 木卫一 木卫二和木卫二 木卫三的上合位置会以相同速率移动 遂三者之间没有可能出现三星合现象 这种复杂的轨道共振被称为拉普拉斯共振 23 现今的拉普拉斯共振并无法将木卫三的轨道离心率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值 23 0 0013的离心率值可能是早期残留下来的 当时轨道离心率的提升是有可能的 22 但是木卫三的轨道离心率仍然让人困惑 如果在现阶段其离心率值无法提升 则必然得表明在其内部的潮汐耗散作用下 它的离心率值正在逐渐损耗 23 这意味着离心率值的最后一次损耗就发生在数亿年之前 23 由于现今木卫三轨道的离心率相对较低 平均只有0 0015 所以现今木卫三的潮汐热也应该相应的十分微弱 23 但是在过去 木卫三可能已经经历过了一种或多种类拉普拉斯共振 i 从而使得其轨道离心率能达到0 01 0 02的高值 2 23 这可能在木卫三内部引起了显著的潮汐热效应 而这种多阶段的内部加热最终造成了现今木卫三表面的槽沟地形 人们还无法确切知晓木卫一 木卫二和木卫三之间的拉普拉斯共振是如何形成的 现今存在两种假说 一种认为这种状态在太阳系形成之初即已存在 24 另一种认为这种状态是在太阳系形成之后才发展出来的 一种可能的形成过程如下 首先是由于木星的潮汐效应 致使木卫一的轨道向外推移 直至某一点与木卫二发生2 1的轨道共振 之后其轨道继续向外推移 同时将部分的旋转力矩转移给木卫二 从而也引起了后者的轨道向外推移 这个过程持续进行 直到木卫二到达某一点 与木卫三形成2 1的轨道共振 23 最终三者之间的两对上合现象的位置移动速率保持一致 形成拉普拉斯共振 23 物理特性 编辑 木卫三内部构造說明 木卫三内部结构 构成 编辑 木卫三的平均密度为1 936g cm3 表明它是由近乎等量的岩石和水构成的 后者主要以冰体形式存在 2 冰体的质量占卫星总质量的46 50 比之木卫四稍低 25 此外可能还存在某些不稳定的冰体 如氨的冰体 25 26 木卫三岩石的确切构成还不为人知 但是很可能接近于L型或LL型普通球粒陨石 这两类陨石较之H球粒陨石 所含的全铁和金属铁较少 而铁氧化物较多 在木卫三上 以质量计 铁和硅的丰度比为1 05 1 27 而在太阳中 则为1 8 25 木卫三表面的反照率约为0 43 27 冰体水广泛存在于其表面 比重达到50 90 2 高出整体比重许多 利用近红外光谱学 科学家们在1 04 1 25 1 5 2 0和3 0微米波长段发现了强烈的冰体水的吸附带 27 明亮地带的槽沟构造可能含有较多的冰体 故显得较为明亮 28 除了水外 对伽利略号和地基观测站拍摄的高分辨率近红外光谱和紫外线光谱结果的分析也显示了其他物质的存在 包括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也可能还包括氰 硫酸氢盐和多种有机化合物 2 29 此外伽利略号还在木卫三表面发现了硫酸镁 硫酸钠等物质 20 30 这些盐类物质可能来自于地表之下的海洋 30 木卫三的表面是不对称的 其同轨道方向的一面要亮于逆轨道方向的一面 27 这种状况类似于木卫二 而和木卫四的状况正好相反 27 此外 木卫三同轨道方向一面似乎富含二氧化硫 31 32 而二氧化碳在两个半球的分布则相对均匀 尽管在极地地区并未观测到它的存在 29 33 木卫三上的撞击坑 除了一个之外 并不富含二氧化碳 这点也与木卫四不同 木卫三的二氧化碳可能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已经被消耗殆尽了的说法不确切 33 内部结构 编辑 木卫三的地层结构已经充分分化 它含有一个由硫化亚铁和铁构成的内核 由硅酸盐构成的内层地函和由冰体构成的外层地函 2 34 这种结构得到了由伽利略号在数次飞掠中所测定的木卫三本身较低的无量纲转动惯量 g 数值为0 3105 0 0028 的支持 2 34 事实上 木卫三是太阳系中转动惯量最小的固态天体 伽利略号探测到的木卫三本身固有的磁场则与其富铁的 流动的内核有关 拥有高电导率的液态铁的对流是产生磁场的最合理模式 13 较暗的尼克尔森区和较亮的哈帕吉亚槽沟之间可谓泾渭分明 木卫三内部不同层次的厚度取决于硅酸盐的构成成分 其中部分为橄榄石和辉石 以及内核中硫元素的数量 25 34 最可能的情况是其内核半径达到700 900公里 外层冰质地涵厚度达800 1000公里 其余部分则为硅酸盐质地涵 34 35 36 37 内核的密度达到了5 5 6g cm3 硅酸盐质地涵的密度为3 4 3 6g cm3 25 34 35 36 与地球内核结构类似 某些产生磁场的模型要求在铁 硫化亚铁液态内核之中还存在着一个纯铁构成的固态内核 若是这种类型的内核 则其半径最大可能为500公里 35 木卫三内核的温度可能高达1500 1700K 压力高达100千巴 100亿帕 34 35 表面特征 编辑 特洛斯撞擊坑一帶有大量水冰存在 形成白色的地表外觀 旅行者2号拍摄的的木卫三背向木星一面的照片拼接图 较为古老的暗区 伽利略区位于右上方 它和另外一个较小的暗区 马里乌斯区之间隔着较为明亮也较为年轻的乌鲁克沟带 从相对较为年轻的奥里西斯陨石坑中喷出的冰体形成了图像底部明亮的辐射带 木卫三的表面主要存在两种类型的地形 一种是非常古老的 密布撞击坑的暗区 另一种是较之前者稍微年轻 但是地质年龄依旧十分古老 遍布大量槽沟和山脊的明区 暗区的面积约占球体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38 其间含有粘土和有机物质 这可能是由撞击木卫三的陨石带来的 39 而产生槽沟地形的加热机制则仍然是行星科学中的一大难题 现今的观点认为槽沟地形从本质上说主要是由构造活动形成的 2 而如果冰火山在其中起了作用的话 那也只是次要的作用 2 为了引起这种构造活动 木卫三的岩石圈必须被施加足够强大的压力 而造成这种压力的力量可能与过去曾经发生的潮汐热作用有关 这种作用可能在木卫三处于不稳定的轨道共振状态时发生 2 40 引力潮汐对冰体的挠曲作用会加热星体内部 给岩石圈施加压力 并进一步导致裂缝 地垒和地堑的形成 这些地形取代了佔木卫三表面积70 的古老暗区 2 41 槽沟地形的形成可能还与早期内核的形成过程及其后星体内部的潮汐热作用有关 它们引起的冰体的相变和热胀冷缩作用可能导致木卫三发生了微度膨胀 幅度为1 6 2 随着星体的进一步发育 热水喷流被从内核挤压至星体表面 导致岩石圈的构造变形 42 星体内部的放射性衰变产生的热能是最可能的热源 木卫三地下海洋的形成可能就有赖于它 通过研究模型人们发现 如果过去木卫三的轨道离心率值较现今高很多 事实上也可能如此 那么潮汐热能就可能取放射性衰变热源而代之 成为木卫三最主要的热源 43 槽沟地形区中新近形成的撞击坑 上為古拉撞擊坑 下為阿克洛奧斯撞擊坑 撞击坑在两种地形中均可见到 但是在暗区中分布的更为密集 这一区域遭遇过大规模的陨石轰击 因而撞击坑的分布呈饱和状态 2 较为明亮的槽沟地形区分布的撞击坑则较少 在这里由于构造变形而发育起来的地形成为了主要地质特征 2 撞击坑的密度表明暗区的地质年龄达到了40亿年 接近于月球上的高地地形的地质年龄 而槽沟地形则稍微年轻一些 但是无法确定其确切年龄 44 和月球类似 在35 40亿年之前 木卫三经历过一个陨石猛烈轰击的时期 44 如果这种情况属实 那么这个时期在太阳系内曾经发生了大规模的轰击事件 而这个时期之后轰击率又大为降低 11 在亮区中 既有撞击坑覆盖于槽沟之上的情况 也有槽沟切割撞击坑的情况 这说明其中的部分槽沟地质年龄也十分古老 木卫三上也存在相对年轻的撞击坑 其向外发散的辐射线还清晰可见 11 45 木卫三的撞击坑深度不及月球和水星上的 这可能是由于木卫三的冰质地层质地薄弱 会发生位移 从而能够转移一部分的撞击力量 许多地质年代久远的撞击坑的坑体结构已经消失不见 只留下一种被称为变餘结构 英語 palimpsest 的残迹 11 木卫三的显著特征包括一个被称为伽利略区的较暗平原 这个区域内的槽沟呈同心环分布 可能是在一个地质活动时期内形成的 46 另外一个显著特征则是木卫三的两个极冠 其构成成分可能是霜体 这层霜体延伸至纬度为40 的地区 20 旅行者号首次发现了木卫三的极冠 目前有两种解释极冠形成的理论 一种认为是高纬度的冰体扩散所致 另一种认为是外空间的等离子态冰体轰击所产生的 伽利略号的观测结果更倾向于后一种理论 47 大气层和电离层 编辑 1972年 一支在印度尼西亚的博斯查天文台工作的印度 英国和美国天文学家联合团队宣称他们在一次掩星现象中探测到了木卫三的大气 当时木星正从一颗恒星之前通过 48 他们估计其大气压约为1微巴 0 1帕 48 1979年旅行者1号在飞掠过木星之时 借助当时的一次掩星现象进行了类似的观测 但是得到了不同的结果 49 旅行者1号的掩星观测法使用短于200纳米波长的远紫外线光谱进行观测 这比之1972年的可见光谱观测法 在测定气体存在与否方面要精确得多 旅行者1号的观测数据表明木卫三上并不存在大气 其表面的微粒数量密度最高只有1 5 109 cm 3 对应的压力小于2 5 10 5微巴 49 后一个数据较之1972年的数据要小了5个数量级 说明早期的估计太过于乐观了 49 木卫三表面的假色温度图 不过1995年哈勃空间望远镜发现了木卫三上存在稀薄的 以氧为主要成分的大气 这点类似于木卫二的大气 8 50 哈勃望远镜在130 4纳米到135 6纳米段的远紫外线光谱区探测到了原子氧的大气光 这种大气光是分子氧遭受电子轰击而离解时所发出的 8 这表明木卫三上存在着以O2分子为主的中性大气 其表面微粒数量密度在 1 2 7 108 cm 3 范围之间 相应的表面压力为0 2 1 2 10 5微巴 8 h 这些数值在旅行者号1981年探测的数值上限之内 这种微量级的氧气浓度不足以维持生命存在 其来源可能是木卫三表面的冰体在辐射作用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过程 其中氢气由于其原子量较低 很快就逃逸出木卫三了 木卫三上观测到的大气光并不像木卫二上的同类现象一般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均一性 哈柏望遠鏡在木卫三的南北半球发现了数个亮点 其中两个都处于纬度50 地区 即木卫三磁圈的扩散场线和聚集场线的交界处 51 同时也有人认为亮点可能是等离子体在下落过程中切割扩散场线所形成的极光 52 木卫三上的亮点 中性大气层的存在着木卫三上也应该存在电离层 因为氧分子是在遭受来自磁圈 53 和太阳远紫外辐射的高能电子轰击之后而电离的 14 但是和大气层一样 木卫三电离层的性质也引发了争议 伽利略号的部分观测发现在木卫三表面的电子密度较高 表明其存在电离层 但是其他观测则毫无所获 14 通过各种观测所测定的木卫三表面的电子密度处于400 2 500 cm 3范围之间 及至2008年 木卫三电离层的各项参数仍未被精确确定 证明木卫三含氧大气存在的另一种方法是对藏于木卫三表层冰体中的气体进行测量 1996年 科学家们公布了针对臭氧的测量结果 54 1997年 光谱分析揭示了分子氧的二聚体 或双原子分子 吸收功能 即当氧分子处于浓相状态时 就会出现这种吸收功能 而如果分子氧藏于冰体之中 则吸收功能最佳 二聚体的吸收光谱位置更多的取决于纬度和经度 而非表面的反照率 随着纬度的提高 吸收光谱的位置就会上移 而相反的 随着纬度的提高 臭氧的吸收光谱则会下移 55 实验室的模拟试验表明 在木卫三上表面温度高于100K的地区 O2并不会聚合在一起 而是扩散至冰体中 56 当在木卫二上发现了钠元素之后 科学家们便开始在木卫三的大气中寻找这种物质 但是到了1997年都一无所获 据估计 钠在木卫三上的丰度比木卫二小13倍 这可能是因为其表面原本就缺乏该物质或磁圈将这类高能原子挡开了 57 木卫三大气层中存在的另一种微量成分是原子氢 在距该卫星表面3000公里的太空即已能观测到氢原子的存在 其在星体表面的数量密度约为1 5 104 cm 3 58 磁層 编辑 木卫三磁圈示意图 1995年至2000年间 伽利略号共6次近距离飞掠过木卫三 发现该卫星有一个独立于木星磁场之外的 长期存在的 其本身所固有的磁矩 59 其大小估计为1 3 1013 T m3 比水星的磁矩大三倍 13 其磁偶极子与木卫三自转轴的交角为176 这意味着其磁极正对着木星磁场 13 磁層的北磁极位于轨道平面之下 由这个长期磁矩创造的偶极磁场在木卫三赤道地区的强度为719 2纳特斯拉 13 超过了此处的木星磁场强度 后者为120纳特斯拉 木卫三赤道地区的磁场正对着木星磁场 这使其场线有可能重新聚合 而其南北极地区的磁场强度则是赤道地区的两倍 为1440纳特斯拉 13 长期存在的磁矩在木卫三四周划出一个空间 形成了一个嵌入木星磁场的小型磁層 木卫三是太阳系中已知的唯一一颗拥有磁層的卫星 59 其磁層直径达4 5RG RG 2 631 2公里 60 在木卫三上纬度低于30 的地区 其磁層的场线是闭合的 在这个区域 带电粒子 如电子和离子 均被捕获 进而形成辐射带 60 磁層中所含的主要离子为单个的离子化的氧原子 O 61 这点与木卫三含氧大气层的特征相吻合 而在纬度高于30 的极冠地区 场线则向外扩散 连接着木卫三和木星的电离层 60 在这些地区已经发现了高能 高达数十甚至数百千伏 的电子和离子 53 可能由此而形成了木卫三极地地区的极光现象 51 另外 在极地地区不断下落的重离子则发生了溅射运动 最终使木卫三表面的冰体变暗 53 木卫三磁層和木星磁场的相互影响与太阳风和地球磁场的相互作用在很多方面十分类似 60 62 如绕木星旋转的等离子体对木卫三逆轨道方向磁層的轰击就非常像太阳风对地球磁场的轰击 主要的不同之处是等离子体流的速度 在地球上为超音速 而在木卫三上为亚音速 由于其等离子体流速度为亚音速 所以在木卫三逆轨道方向一面的磁场并未形成弓形激波 62 除了其本身固有的磁層外 木卫三还拥有一个感应产生的偶极磁场 其存在与木卫三附近木星磁场强度的变化有关 13 该感应磁场随着木卫三本身固有磁層方向的变化 交替呈放射状面向木星或背向木星 该磁场的强度较之木卫三本身之磁场弱了一个数量级 前者磁赤道地区的场强为60纳特斯拉 只及木星此处场强的一半 13 木卫三的感应磁场和木卫四的以及木卫二的感应磁场十分相似 这表明该卫星可能也拥有一个高电导率的地下海洋 13 由于木卫三的内部结构已经是彻底的分化型 且拥有一颗金属内核 2 35 所以其本身固有的磁層的产生方式可能与地球磁场的产生方式类似 即是内核物质运动的结果 13 35 如果磁场是基于发电机原理的产物 35 那么木卫三的磁層就可能是由其内核的成分对流运动所造成的 13 63 尽管已知木卫三拥有一个铁质内核 但是其磁層仍然显得很神秘 特别是为何其他与之大小相同的卫星都不拥有磁層 2 一些研究认为在木卫三这种相对较小的体积下 其内核应该早已被充分冷却以致内核的流动和磁场的产生都无以为继 一种解释声称能够引起星体表面构造变形的轨道共振也能够起到维持磁層的作用 即木卫三的轨道离心率和潮汐热作用由于某些轨道共振作用而出现增益 同时其地幔也起到了绝缘内核 阻止其冷却的作用 41 另一种解释认为是地幔中的硅酸盐岩石中残留的磁性造成了这种磁層 如果该卫星在过去曾经拥有基于发电机原理产生的强大磁场 那么该理论就很有可能行得通 2 形成和演化 编辑木卫三可能由木星次星云 即在木星形成之后环绕于其四周的 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圆盘 的吸积作用所产生 64 木卫三的吸积过程持续了大约1万年 65 相较于木卫四的10万年短得多 当木卫四开始形成之际 木星次星云中所含的气体成分已经相对较少 这导致了木卫四较长的吸积时间 64 相反 由于木卫三是紧接木星之后形成的 这时的次星云还比较浓密 所以其吸积作用所耗时间较短 65 相对较短的形成时间使得吸积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较少逃逸 这些未逃逸的热量导致了冰体的融化和木卫三内部结构的分化 即岩石和冰体相互分开 岩石沉入星体中心形成内核 在这方面 木卫三与木卫四不同 后者由于其较长的形成时间而导致吸积热逃逸殆尽 从而无法在初期融化冰体以及分化内部结构 66 这一假说揭示了为何质量和构成物质如此接近的两颗卫星看起来却如此得不同 37 66 在其形成之后 木卫三的内核还保存了大部分在吸积过程和分化过程中形成的热量 它只是缓慢的将少量热量释放至冰质地幔层中 就如同热电池的运作一般 66 接着 地幔又通过对流作用将热量传导至星体表面 37 不久岩石中蕴含的放射性元素开始衰变 产生的热量进一步加热了内核 从而加剧了其内部结构的分化 最终形成了一个铁 硫化亚铁内核和一个硅酸盐地幔 35 66 至此 木卫三内部结构彻底分化 与之相比较 未经内部结构分化的木卫四所产生的放射性热能只能导致其冰质内部的对流 这种对流有效地冷却了星体 并阻止了大规模的冰体融化和内部结构的快速分化 67 同时其最多只能引起冰体与岩石的部分分化 67 现今 木卫三的冷却过程仍十分缓慢 35 从起内核和硅酸盐地幔所释放出的热量使得木卫三上的地下海洋得以存在 26 同时只是缓慢冷却的流动的铁 硫化亚铁内核仍在推动星体内的热对流 并维持着磁圈的存在 35 现在木卫三的对外热通量很可能高于木卫四 66 探测 编辑 旅行者号 太空探測船 数个飞掠过或绕木星运行的探测器对木卫三进行了仔细勘查 其中的第一批是先驱者10号和先驱者11号 17 两者传回的关于木卫三的信息较少 68 之后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于1979年飞掠过木卫三 它们精确测定了它的大小 最终证明它的体积要大于土卫六 后者曾被认为大于前者 69 此外 这两艘飞船还发现了木卫三上的槽沟地形 70 1995年 伽利略号进入环木星轨道 20 在1996年至2000年间 它共6次近距离飞掠过木卫三 20 这6次飞掠被命名为G1 G2 G7 G8 G28 G29 13 在最接近的一次飞掠 G2 中 伽利略号距离木卫三表面仅264公里 13 在1996年的G1飞掠中 它发现了木卫三的磁场 71 后来又发现了木卫三的地下海洋 并于2001年对外公布 13 20 伽利略号传回了大量的光谱图像 并在木卫三表面发现了数种非冰化合物 29 最近前往近距离探测木卫三的探测器是新视野号 它于2007年在前往冥王星的途中飞掠过了木卫三 并在加速过程中拍摄了木卫三的地形图和构成图 72 73 美国航空航天局和欧洲空间局合作的一项旨在探测木星卫星的计划 木衛二 木星系統任務 原定于2020年实施 2009年2月 美国航空航天局和欧洲空间局确认该计划将优先于 土卫六 土星系统任务 得以实施 74 但是欧洲空间局的计划资金仍然面临来自该局其他计划的竞争 75 木衛二 木星系統任務 包括美国航空航天局主持的 木星 木卫二轨道飞行器 和欧洲空间局主持的 木星 木卫三轨道飞行器 可能还包括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主持的 木星磁场探测器 木衛二 木星系統任務 最终被取消 其组成部分 木卫二轨道飞行器 和 木卫三轨道飞行器 分别被 欧罗巴快船 以及 木星冰月探测器 取代 已被取消的环木卫三轨道探测计划还包括木星冰月轨道器 原计划使用核裂变反应堆作为其动力来源 这将使其能够对木卫三进行详细勘查 76 但是由于预算裁剪 该计划于2005年被取消 77 另外还有一个被取消的计划被称为 宏伟的木卫三 The Grandeur of Ganymede 39 参见 编辑木星的卫星 木星冰月轨道器 伽利略卫星 甘德注释 编辑 远拱点可依据轨道长半轴a和轨道离心率e得出 a 1 e displaystyle a 1 e 近拱点可依据轨道长半轴a和轨道离心率e得出 a 1 e displaystyle a 1 e 表面积可依据星体半径r得出 4 p r 2 displaystyle 4 pi r 2 体积v可依据星体半径r得出 4 p r 3 3 displaystyle 4 pi r 3 3 表面重力可依据星体质量m 万有引力常数G和半径r得出 G m r 2 displaystyle Gm r 2 逃逸速度可依据星体质量m 万有引力常数G和半径r得出 2 G m r displaystyle sqrt frac 2Gm r 无量纲转动惯量的单位是I mr 其中的I表示转动惯量 m表示质量 r表示最大半径 当无量纲转动惯量的数值为0 4时 即表示该星体是一个质地均匀的球体 而如果数值小于0 4 则表示该星体的物质密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加大 该表面数量密度和压力是依据哈尔等人1998年公布的柱密度计算出来的 当时他们把大气标高假定为20公里 把温度假定为120K 类拉普拉斯共振和现今伽利略卫星的拉普拉斯共振十分相似 唯一的不同是当处于类拉普拉斯共振时 木卫一 木卫二和木卫二 木卫三的上合位置的移动速率不是同一的 而是成一定的比率 且这个比率一定是有理数 参考文献 编辑 1 0 1 1 1 2 1 3 Planetary Satellite Mean Orbital Parameters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9 05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8 22 2 00 2 01 2 02 2 03 2 04 2 05 2 06 2 07 2 08 2 09 2 10 2 11 2 12 2 13 2 14 2 15 2 16 2 17 2 18 2 19 Showman Adam P Malhotra Renu The Galilean Satellites PDF Science 1999 286 77 84 2009 05 09 PMID 10506564 doi 10 1126 science 286 5437 77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1 05 1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3 0 3 1 Bills Bruce G Free and forced obliquities of the Galilean satellites of Jupiter Icarus 2005 175 233 247 2009 05 09 doi 10 1016 j icarus 2004 10 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6 04 4 0 4 1 Yeomans Donald K Planetary Satellite Physical Parameters JPL Solar System Dynamics 2006 07 13 2007 11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1 18 Yeomans and Chamberlin Horizon Online Ephemeris System for Ganymede Major Body 503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2010 04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2 02 4 38 on 1951 Oct 03 6 0 6 1 Delitsky Mona L Lane Arthur L Ice chemistry of Galilean satellites PDF J of Geophys Res 1998 103 E13 31 391 31 403 Bibcode 1998JGR 10331391D doi 10 1029 1998JE900020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6 10 03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Orton G S Spencer G R et al Galileo Photopolarimeter radiometer observations of Jupiter and the Galilean Satellites Science 1996 274 5286 389 391 Bibcode 1996Sci 274 389O doi 10 1126 science 274 5286 389 8 0 8 1 8 2 8 3 8 4 Hall D T Feldman P D McGrath M A et al The Far Ultraviolet Oxygen Airglow of Europa and Ganymede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98 499 475 481 2009 05 09 doi 10 1086 305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6 0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在希臘神話方面的名稱通常譯為 伽倪墨得斯 在天文學方面的名稱通常譯為 蓋尼米德 也可以叫作 甘尼米德 10 0 10 1 Jupiter s Moons The Planetary Society 2007 12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2 31 11 0 11 1 11 2 11 3 Ganymede nineplanets org October 31 1997 2008 02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3 04 Solar System s largest moon likely has a hidden ocean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NASA 2000 12 16 2008 01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1 12 13 00 13 01 13 02 13 03 13 04 13 05 13 06 13 07 13 08 13 09 13 10 13 11 13 12 13 13 Kivelson M G Khurana K K Coroniti F V et al The Permanent and Inductive Magnetic Moments of Ganymede pdf Icarus 2002 157 507 522 2009 05 09 doi 10 1006 icar 2002 6834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9 03 27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14 0 14 1 14 2 Eviatar Aharon Vasyliunas Vytenis M Gurnett Donald A et al The ionosphere of Ganymede ps Plan Space Sci 2001 49 327 336 2009 05 09 doi 10 1016 S0032 0633 00 00154 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5 1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Sidereus Nuncius Ea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 2008 01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 02 23 16 0 16 1 16 2 16 3 16 4 Satellites of Jupiter The Galileo Project 2007 11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1 12 17 0 17 1 Pioneer 11 Solar System Exploration 2008 01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9 02 18 0 18 1 The Discovery of the Galilean Satellites Views of the Solar System Space Research Institut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2007 11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1 18 Zezong Xi The Discovery of Jupiter s Satellite Made by Gan De 2000 years Before Galileo Chinese Physics 2 3 1982 664 67 20 0 20 1 20 2 20 3 20 4 20 5 Miller Ron William K Hartmann The Grand Tour A Traveler s Guide to the Solar System 3rd Thailand Workman Publishing May 2005 108 114 ISBN 0 7611 3547 2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21 0 21 1 21 2 Musotto Susanna Varadi Ferenc Moore William Schubert Gerald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the Orbits of the Galilean Satellites Icarus 2002 159 500 504 2009 05 09 doi 10 1006 icar 2002 693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0 2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22 0 22 1 High Tide on Europa SPACE com 2007 12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2 10 17 23 0 23 1 23 2 23 3 23 4 23 5 23 6 23 7 Showman Adam P Malhotra Renu Tidal Evolution into the Laplace Resonance and the Resurfacing of Ganymede pdf Icarus 1997 127 93 111 2009 05 09 doi 10 1006 icar 1996 5669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1 05 1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Peale S J Lee Man Hoi A Primordial Origin of the Laplace Relation Among the Galilean Satellites Science 2002 298 593 597 2009 05 09 PMID 12386333 doi 10 1126 science 107655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6 0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25 0 25 1 25 2 25 3 25 4 Kuskov O L Kronrod V A Internal structure of Europa and Callisto Icarus 2005 177 550 369 2009 05 09 doi 10 1016 j icarus 2005 04 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6 0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26 0 26 1 Spohn T Schubert G Oceans in the icy Galilean satellites of Jupiter PDF Icarus 2003 161 456 467 doi 10 1016 S0019 1035 02 00048 9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8 02 27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27 0 27 1 27 2 27 3 Calvin Wendy M Clark Roger N Brown Robert H and Spencer John R Spectra of the ice Galilean satellites from 0 2 to 5 µm A compilation new observations and a recent summary J of Geophys Res 1995 100 19 041 19 048 2009 05 09 doi 10 1029 94JE0334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6 0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Ganymede the Giant Moon Wayne RESA 2007 12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2 02 29 0 29 1 29 2 McCord T B Hansen G V Clark R N et al Non water ice constituents in the surface material of the icy Galilelean satellites from Galileo near infrared mapping spectrometer investigation J Of Geophys Res 1998 103 E4 8 603 8 626 2009 05 09 doi 10 1029 98JE0078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6 0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30 0 30 1 McCord Thomas B Hansen Gary B Hibbitts Charles A Hydrated Salt Minerals on Ganymede s Surface Evidence of an Ocean Below Science 2001 292 1523 1525 2009 05 09 PMID 11375486 doi 10 1126 science 1059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6 0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Domingue Deborah Lane Arthur Moth Pimol Evidence from IUE for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in the Surface Composition of the Icy Galilean Satellites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 1996 28 1070 2009 05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6 0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Domingue Deborah L Lane Arthur L Beyer Ross A IEU s detection of tenuous SO2 frost on Ganymede and its rapid time variability Geophys Res Lett 1998 25 16 3 117 3 120 2009 05 09 doi 10 1029 98GL0238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6 0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33 0 33 1 Hibbitts C A Pappalardo R Hansen G V McCord T B Carbon dioxide on Ganymede J of Geophys Res 2003 108 E5 5 036 2009 05 09 doi 10 1029 2002JE00195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6 0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34 0 34 1 34 2 34 3 34 4 34 5 Sohl F Spohn T Breuer D Nagel K Implications from Galileo Observations on the Interior Structure and Chemistry of the Galilean Satellites Icarus 2002 157 104 119 2009 05 09 doi 10 1006 icar 2002 6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6 0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35 0 35 1 35 2 35 3 35 4 35 5 35 6 35 7 35 8 35 9 Hauk Steven A Aurnou Jonathan M Dombard Andrew J Sulfur s impact on core evolution and magnetic field generation on Ganymede PDF J Of Geophys Res 2006 111 E09008 doi 10 1029 2005JE002557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8 02 27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36 0 36 1 Kuskov O L Kronrod V A Zhidicova A P Internal Structure of Icy Satellites of Jupiter pdf Geophysical Research Abstracts European Geosciences Union 2005 7 01892 2009 05 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9 03 27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37 0 37 1 37 2 Freeman J Non Newtonian stagnant lid convection and the thermal evolution of Ganymede and Callisto PDF Planetary and Space Science 2006 54 2 14 doi 10 1016 j pss 2005 10 003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7 08 24 Petterson Wesley Head James W Collins Geoffrey C et al A Global Geologic Map of Ganymede pdf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2007 XXXVIII 1098 2009 05 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9 03 27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39 0 39 1 Pappalardo R T Khurana K K Moore W B The Grandeur of Ganymede Suggested Goals for an Orbiter Mission pdf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2001 XXXII 4062 2009 05 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9 03 27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Showman Adam P Stevenson David J Malhotra Renu Coupled Orbital and Thermal Evolution of Ganymede PDF Icarus 1997 129 367 383 2009 05 10 doi 10 1006 icar 1997 5778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9 06 03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41 0 41 1 Bland Showman A P Tobie G Ganymede s orbital and thermal evolution and its effect on magnetic field generation pdf Lunar and Planetary Society Conference March 2007 38 2020 2009 05 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9 03 27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Barr A C Pappalardo R T et al Rise of Deep Melt into Ganymede s Ocean and Implications for Astrobiology pdf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Conference 2001 32 1781 2009 05 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9 03 27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Huffmann H Sohl F et al Internal Structure and Tidal Heating of Ganymede PDF European Geosciences Union Geophysical Research Abstracts 2004 6 2009 05 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9 03 27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44 0 44 1 Zahnle K Dones L Cratering Rates on the Galilean Satellites PDF Icarus 1998 136 202 222 doi 10 1006 icar 1998 6015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8 02 27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Ganymede Lunar and Planetary Institute 1997 2009 05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2 11 Casacchia R Strom R G Geologic evolution of Galileo Regio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984 89 B419 B428 2009 05 10 Bibcode 1984LPSC 14 419C doi 10 1029 JB089iS02p0B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6 0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Khurana Krishan K Pappalardo Robert T Murphy Nate Denk Tilmann The origin of Ganymede s polar caps Icarus 2007 191 1 193 202 2009 05 10 doi 10 1016 j icarus 2007 04 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6 0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48 0 48 1 Carlson R W Bhattacharyya J C Smith B A et al Atmosphere of Ganymede from its occultation of SAO 186800 on 7 June 1972 Science 1973 53 182 2009 05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6 0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49 0 49 1 49 2 Broadfoot A L Sandel B R Shemansky D E et al Overview of the Voyager Ultraviolet Spectrometry Results through Jupiter Encounter pdf Science 1981 86 8259 8284 2009 05 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9 03 27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Hubble Finds Thin Oxygen Atmosphere on Ganymede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NASA October 1996 2008 01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5 04 51 0 51 1 Feldman Paul D McGrath Melissa A Strobell Darrell F et al HST STIS Ultraviolet Imaging of Polar Aurora on Ganymede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0 535 1085 1090 2009 05 10 doi 10 1086 30888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6 0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Johnson R E Polar Caps on Ganymede and Io Revisited Icarus 1997 128 2 469 471 2009 05 10 doi 10 1006 icar 1997 574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6 04 53 0 53 1 53 2 Paranicas C Paterson W R Cheng A F et al Energetic particles observations near Ganymede J of Geophys Res 1999 104 A8 17 459 17 469 2009 05 10 doi 10 1029 1999JA90019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6 0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Noll Keith S Johnson Robert E et al Detection of Ozone on Ganymede Science July 1996 273 5273 341 343 2008 01 13 PMID 8662517 doi 10 1126 science 273 5273 34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10 06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Calvin Wendy M Spencer John R Latitudinal Distribution of O2on Ganymede Observations with the Hubble Space Telescope Icarus December 1997 130 2 505 516 2009 05 10 doi 10 1006 icar 1997 584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6 0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Vidal R A Bahr D et al Oxygen on Ganymede Laboratory Studies Science 1997 276 5320 1839 1842 2009 05 10 PMID 9188525 doi 10 1126 science 276 5320 183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6 0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Brown Michael E A Search for a Sodium Atmosphere around Ganymede Icarus 1997 126 1 236 238 2009 05 10 doi 10 1006 icar 1996 567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6 04 Barth C A Hord C W Stewart A I et al Galileo ultraviolet spectrometer observations of atomic hydrogen in the atmosphere of Ganymede Geophys Res Lett 1997 24 17 2147 2150 2009 05 10 doi 10 1029 97GL01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6 0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59 0 59 1 Kivelson M G Khurana K K Coroniti F V et al The magnetic field and magnetosphere of Ganymede pdf Geophys Res Lett 1997 24 17 2155 2158 2009 05 10 doi 10 1029 97GL022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9 03 27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60 0 60 1 60 2 60 3 Kivelson M G Warnecke J Bennett L et al Ganymede s magnetosphere magnetometer overview pdf J of Geophys Res 1998 103 E9 19 963 19 972 2009 05 10 doi 10 1029 98JE002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9 03 27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Eviatar Aharon Vasyliunas Vytenis M Gurnett Donald A et al The ionosphere of Ganymede Plan Space Sci 2001 49 327 336 2009 05 10 doi 10 1016 S0032 0633 00 00154 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8 31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62 0 62 1 Volwerk M Kivelson M G Khurana K K McPherron R L Probing Ganymede s magnetosphere with field line resonances pdf J of Geophys Res 1999 104 A7 14 729 14 738 2009 05 10 doi 10 1029 1999JA900161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9 03 27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Hauck Steven A Internal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ore convection on Ganymede pdf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2002 XXXIII 1380 2009 05 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9 03 27 64 0 64 1 Canup Robin M Ward William R Formation of the Galilean Satellites Conditions of Accretion pdf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2002 124 3404 3423 2009 05 10 doi 10 1086 344684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9 06 15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65 0 65 1 Mosqueira Ignacio Estrada Paul R Formation of the regular satellites of giant planets in an extended gaseous nebula I subnebula model and accretion of satellites Icarus 2003 163 198 231 2009 05 10 doi 10 1016 S0019 1035 03 00076 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6 0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66 0 66 1 66 2 66 3 66 4 McKinnon William B On convection in ice I shells of outer Solar System bodies with detailed application to Callisto Icarus 2006 183 435 450 2009 05 10 doi 10 1016 j icarus 2006 03 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0 24 67 0 67 1 Nagel K A Breuer D Spohn T A model for the interior structure evolu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Callisto Icarus 2004 169 402 412 2009 05 10 doi 10 1016 j icarus 2003 12 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6 0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Exploration of Ganymede Terraformers Society of Canada 2008 01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3 19 Voyager 1 and 2 ThinkQuest 2008 01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2 26 The Voyager Planetary Mission Views of the Solar System 2008 01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2 03 New Discoveries From Galileo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2008 01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0 30 Pluto Bound New Horizons Spacecraft Gets A Boost From Jupiter Space Daily 2008 01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1 05 Grundy W M Buratti B J Cheng A F et al New Horizons Mapping of Europa and Ganymede Science 2007 318 234 237 2009 05 10 PMID 17932288 doi 10 1126 science 1147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7 05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Rincon Paul Jupiter in space agencies sights BBC News 2009 02 20 2009 02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2 21 Cosmic Vision 2015 2025 Proposals ESA 2007 07 21 2009 02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8 25 Jupiter Icy Moons Orbiter JIMO The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2008 01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2 11 Jupiter Icy Moons Orbiter Victim of Budget Cut Planet Surveyor 2008 01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05 外部链接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木卫三黃一農 裸眼也能看到木衛 Ganymede Profil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NASA s Solar System Exploratio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anymede pag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n The Nine8 Planets Jupiter s Moon Ganymed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n Views of the Solar System Ganymede Crater Database Lunar and Planetary Institute 木卫三图片集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木卫三 amp oldid 76764723,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