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會稽郡

會稽郡[註 1],中國古名。始置,郡治在吳縣(今江蘇蘇州城區),轄春秋長江以南的吳國越國故地。初曾為韓信楚國、劉賈荊國、劉濞吳國領地。七國之亂後復置會稽郡。西漢末年,會稽郡轄境大致相當於今江蘇南部、上海西部、浙江大部以及福建地區,是當時轄境最為廣闊的一郡[1]。隸屬于揚州刺史部東漢中期,分會稽郡浙江以北諸縣置吳郡。會稽郡治所移至山陰縣(在今浙江紹興城區),領十五縣[2]三國時分會稽郡置臨海郡(今浙江東南部)、建安郡(今福建)、東陽郡(今浙江衢州金華一帶)。西晉南朝末年,會稽郡僅轄今紹興、寧波一帶。隋文帝,廢會稽郡,置吳州隋煬帝改吳州為越州,後又改為會稽郡。初置越州,玄宗改越州為會稽郡,肅宗時復為越州。

历代变更
設置 秦朝
使用状况 江苏省苏州市
浙江省紹興市
秦朝 會稽郡
西漢 會稽郡
新朝 會稽郡
東漢 會稽郡
三國 會稽郡(孫吳)
西晉 會稽郡
東晉/十六國 會稽郡
南北朝 會稽郡(宋)
會稽郡(齊)
會稽郡(梁)
會稽郡(陳)
隋朝 越州→會稽郡(607年)
改稱為越州(621年)
唐朝 越州→會稽郡(742年)
改稱為越州(758年)

郡名起源

會稽郡因會稽山得名。相傳夏禹時即有會稽山之名,會稽即會計之意。《史記》記載了漢時流行的說法:“或言禹會諸侯江南,計功而崩,因葬焉,命曰會稽。會稽者,會計也”[3]。《越絕書》外傳記地傳:“禹始也,憂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會計,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會稽。”會稽人王充論衡》書虛篇中引吳君高之語:“會稽本山名。夏禹巡狩,會計於此山,因以名郡,故曰會稽。”

史記載少康之庶子無餘封于會稽(在今紹興市一帶),為越國之始祖[4]。戰國後期,楚國滅越國,殺越王無彊,佔據江東。越國王族分散于會稽一帶,自立為君長,臣服于楚國。

建置沿革

秦代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滅楚。二十五年(前222年),秦將王翦“定荊江南[5],降越君,置會稽郡”[6]。此為會稽郡首見於史籍。會稽郡初置時,領有吳、越兩國之地,大致相當於今江蘇長江以南、安徽東南、上海西部以及浙江北部。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分會稽郡西部置故鄣郡[7],其轄境略同于漢代之丹陽郡,大致相當於今南京市、浙江西北一隅及安徽東南之地。

西漢

漢初會稽郡又稱吳郡。漢五年(前202年)正月,劉邦徙齊王韓信為楚王,以秦之東海郡、會稽郡、泗水郡[8]薛郡陳郡置楚國,都下邳,次年廢韓信為淮陰侯。漢高帝六年(前201年)正月,立劉賈為荊王,置荊國,領“故東陽郡、鄣郡[9]、吳郡(會稽)五十三縣”,相當於今江蘇省淮河以南、上海市以及浙江省北部。高帝十一年(前196年),荊王賈為淮南王英布兵所殺。次年,立劉濞為吳王,置吳國,領劉賈荊國故地。景帝三年(前154年),平七國之亂,吳王濞兵敗身死,吳國除。景帝徙汝南王劉非為江都王,分吳國之東陽郡、鄣郡置江都國。會稽郡則屬漢[10]

漢初,“會稽東接于海,南近諸越,北枕大江,間者濶焉”[11],領二十餘縣。其南有閩越,即秦代閩中郡。高帝五年封無諸為閩越王,其領地在今福建一帶。惠帝三年(前192年)封閩君為東海王,建都東甌,故又稱東甌王,統轄今浙江南部地區。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吳王濞之子劉駒煽動閩越北擊東甌,武帝遣中大夫嚴助發會稽郡兵渡海往救。漢兵未至,閩越已退兵。東甌王請求擧國內遷,武帝將其人口安置於長江、淮河之閒。建元六年(前135年),閩越王反,漢發兵滅閩越,立無諸之孫繇君為粵繇王,又立郢之弟餘善為東越王。元鼎六年(前111年),東越王餘善反。元封元年(前110年)漢兵平定東越,遷其部眾于江淮閒。其後逃遁山谷的閩越遺民復出,故於閩越故都東冶之地置冶縣(在今福州市[12]。又有東甌遺民出,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乃於東甌故地置回浦縣[13]

領縣

成帝元延綏和之際(約前8年),會稽郡領二十六縣,其轄境大致相當於今江蘇省長江以南的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四市,上海市西部,浙江省除安吉縣臨安市西部、淳安縣的其餘地區,以及福建省中部沿海一帶。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將今福建省全境畫入會稽郡。但福建西南部,即會稽、南海豫章三郡之間一帶,原為高帝十二年所封南海王所領[14],未聞有所建置。福建北部地區亦無法證實為會稽郡所轄[15]

西漢會稽郡領縣
縣名 守尉治所 縣治所在地[16] 王莽改名 備註
吳縣 郡治 江蘇省蘇州市市區内 泰德 順帝時入吳郡。
曲阿縣 江蘇省丹陽市一帶[17] 風美 舊為雲陽縣,順帝時入吳郡。
烏傷縣 浙江省金華市境内 烏孝
毗陵縣 江蘇省常州市境内 毗壇 舊為延陵縣[18],順帝時入吳郡。
餘暨縣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境内 餘衍
陽羡縣 江蘇省宜興市境内 順帝時入吳郡。
諸暨縣 浙江省諸暨市境内 疏虜
無錫縣 江蘇省無錫市境內 有錫 順帝時入吳郡。
山陰縣 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境内 故越王句踐之都城,在會稽山之北,故名山陰。東漢移郡治于此。
丹徒縣 江蘇省鎮江市京口區丹徒鎮[19] 順帝時入吳郡。
餘姚縣 浙江省餘姚市境内
婁縣 江蘇省昆山市一帶 婁治 順帝時入吳郡。
上虞縣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境内 會稽
海鹽縣 浙江省平湖市一帶 展武 舊為武原鄉,有鹽官。順帝時入吳郡。
剡縣 浙江省嵊州市新昌縣境内 盡忠
由拳縣 浙江省嘉興市境内[20] 順帝時入吳郡。
大末縣 浙江省衢州市境内 末治
烏程縣 浙江省湖州市境内 順帝時入吳郡。
句章縣 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区慈城鎮王家壩村
餘杭縣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 進睦 順帝時入吳郡。
鄞縣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区境内
錢唐縣 西部都尉治 浙江省杭州市市區内 泉亭 有武林山、武林水。順帝時入吳郡。
鄮縣 浙江省寧波市境内 海治
富春縣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区境内 誅歲 順帝時入吳郡。
冶縣 福建省福州市市區内 閩越故地。
回浦縣 東部都尉治[21] 浙江省台州市境内 東甌故地。

古越語稱“鹽”為“餘”[22]。會稽郡有餘暨、餘杭、餘姚,大概都與鹽業有關。

東漢

漢光武帝建武中改冶縣為東冶,又析置候官[23]章帝章和元年,析鄞縣回浦鄉為章安縣,即西漢之回浦縣[24][25][26]順帝永建中,陽羡人周嘉等人因會稽郡轄境廣大,屬縣偏遠,上書求分郡而治[27]。永建四年(129年),析會稽北部十三縣置吳郡。會稽郡治吳縣屬吳郡,故移治于山陰縣永和三年(138年),釐章安縣東甌鄉置永寧縣[28]。此時會稽郡領十五縣:山陰、鄮、烏傷、諸暨、餘暨、太末、上虞、剡、餘姚、句章、鄞、章安、東冶、永寧、候官。

獻帝時,劉繇孫策一族先後割據江東,于會稽郡內析置十餘縣。初平三年(192年),分太末縣置新安縣[29],分烏傷縣南鄉置長山縣[30]興平二年(195年),分諸暨縣置吳寧縣[31]建安元年(196年),孫策分章安縣南鄉置松陽縣[32],又分候官置建安、漢興、南平三縣[33][34]。建安四年,分太末縣置豐安縣[35]。建安十年(205年),分建安縣、上饒縣地置建平縣[36]。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析太末縣置遂昌縣[35],析新安縣置定陽縣[37]。至建安末年,會稽郡至少領有二十六縣。

六朝

三國吳時析置始寧縣、永康縣。太平二年(257年),釐東部臨海之地置臨海郡;治章安縣[38]永安三年(260年),釐會稽郡南部置建安郡,治建安縣[39]孫皓寳鼎元年(266年),又釐諸暨、剡縣以南置東陽郡,治長山縣[40]。改會稽之餘暨縣為永興縣[41]

晉武帝泰始六年(270年),封孫吳降將孫秀為會稽公。太康元年(280年),滅吳,改會稽郡為會稽國。[42][43]西晉時,會稽國僅轄十縣:山陰、上虞、餘姚、句章、鄞、鄮、始寧、剡、永興、諸暨。轄境大致相當於今紹興市寧波市寧海象山的其餘地區及杭州市蕭山區一帶[44]晉元帝建武元年(317年),封司馬裒為琅邪王,改食會稽、宣城邑五萬二千戶,會稽郡成為琅邪國的支郡,太守改稱內史。晉安帝義熙十三年(417年),會稽悼王司馬脩之薨,無子,國除,內史改稱太守。[45]

劉宋南齊兩代無所改置,會稽郡仍領十縣[46]。梁、陳于會稽郡置東揚州。

隋唐

開皇九年(589年),滅,改東揚州為吳州。省併山陰、上虞、始寧、永興四縣置會稽縣,省併餘姚縣、鄞縣、鄮縣入句章縣。大業初改為越州。大業三年(607年)改越州為會稽郡,領四縣:會稽、句章、剡、諸暨。

武德四年(621年)復置越州,領會稽、諸暨、山陰三縣。武德七年,以姚州之餘姚縣來屬。次年(625年),廢鄞州為鄮縣,廢嵊州為剡縣,併入越州,又省山陰縣。儀鳳二年(677年),分會稽、諸暨二縣復置永興縣,天寶元年改為蕭山縣。垂拱二年(686年),分會稽縣復置山陰縣,與會稽縣同城而治。天寶元年(742年),改越州爲會稽郡,領七縣:會稽、山陰、諸暨、餘姚、剡、蕭山、上虞。乾元元年(758年)復為越州。

人口

秦漢時,會稽郡是人口密度較低的地區。秦始皇曾徙天下罪人于山陰。七國之亂中,吳王劉濞徵發吳國14歲以上、62歲以下的男子從軍,得二十餘萬[47]。景帝令諸將“擊反虜者,深入多殺為功。斬首捕虜比三百石以上皆殺,無有所置”[47]。漢軍擊敗七國叛軍時,已經“斬首十餘萬級” [48],其中多半是吳軍。故此時會稽郡人口應有不小的損失。

據今人葛劍雄推算,包括會稽郡在內的原劉濞吳國地區,自景帝三年至平帝元始二年的156年間,人口增長了0.88倍,年平均增長率約為4‰,在全國處於較低水平。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會稽郡26縣共有223038戶,1032604人,佔全國總人口的1.79%。平均每縣39716人,每戶4.63人。除回浦縣、冶縣之外24縣,人口密度約為每平方千米14.28人[49]

新莽、東漢之際,不少中原移民避亂遷入會稽。順帝永和五年分置吳郡前,會稽郡大約有287254戶,1181978人。人口較西漢末年增加了近十五萬人。順帝永和五年(140年),吳郡13縣析出,會稽郡戶口減少了一半以上,有123090戶,481196人。平均每縣32080人,每戶3.91人。經過漢末三國戰亂,又因臨海、建安、東陽三郡分出,西晉太康初年,會稽郡戶數僅有三萬。五胡亂華時,中原人口大量遷入吳越之地,會稽人口有所增加,但在晉末孫恩之亂中又有所損失。劉宋大明八年(464年),全郡有52228戶,348014人,平均每縣34801人,每戶6.66人。隋大業三年(607年),戶數為20271。唐天寶元年(742年),有90279戶,529589人。

地志

書名 成書年代 作者 備註
越絕書 戰國至東漢 袁康
吳平
原書十六卷,今本十五卷。
吳越春秋 東漢 趙曄 原書十二卷,今本十卷。
會稽土地記 朱育 隋書經籍志一卷。舊、新唐書經籍志作會稽記,四卷。
會稽先賢傳 謝承 隋志七卷。兩唐志五卷。
會稽典錄 虞預 原書二十四卷。
會稽記 賀循 隋志一卷。兩唐志不載。
會稽後賢傳記 鍾離岫 隋志二卷。兩唐志並作會稽後賢傳三卷。
會稽先賢像讚 不詳 賀氏 隋志五卷。兩唐志四卷,新唐志題作會稽先賢像傳讚。
會稽記 孔靈符[50] 不見著錄。
會稽郡十城志 [51] 佚名 不見著錄。
會稽地志 梁、陳時 夏侯曾先 不見著錄。

行政長官

會稽守(前222年—前148年)

會稽太守(前148年—9年)

會稽大尹(9年—25年)

會稽太守(25年—258年)

會稽相(258年—260年)

會稽太守(260年—280年)

  • 郭誕,吳孫皓時會稽太守,鳳凰三年(274年)免官。[40]
  • 戴昌,廣陵人,孫吳後期在任。[82]

會稽相(280年—310年代)

會稽太守(310年代—317年)

  • 庾琛,字子美,潁川鄢陵人,晉懷帝、愍帝之際在任。[85]
  • 諸葛恢,字道明,琅邪陽都人,晉愍帝建兴二年(314年)出任,晉元帝建武元年(317年)改為內史。[86]

會稽內史(317年—402年)

  • 諸葛恢,字道明,琅邪陽都人,晉元帝建武元年(317年)由太守改稱,同年離任。[86]
  • 紀瞻,字思遠,丹楊秣陵人,晉元帝建武元年(317年)在任。[84]
  • 熊遠,字孝文,豫章南昌人,晉明帝太宁二年(324年)離任。[87]
  • 鄧攸,字伯道,平陽襄陵人,晉明帝太宁二年(324年)在任。[88]
  • 周札,字宣季,義興陽羨人,晉明帝太宁二年(324年)出任,同年被殺。[89]
  • 虞潭,字思奧,會稽餘姚人,晉明帝太宁二年(324年)出任。[90]
  • 諸葛恢,字道明,琅邪陽都人,晉明帝時在任。[86]
  • 王舒,字處明,琅邪臨沂人,晉成帝咸和三年(328年)在任。[91]
  • 庾冰,字季堅,潁川鄢陵人,晉成帝時在任。[91]
  • 何充,字次道,廬江灊人,晉成帝時在任。[86]
  • 孔愉,字敬康,會稽山陰人,晉成帝咸康五年(339年)出任,八年(342年)卒官。[92]
  • 王恬,字敬豫,琅邪臨沂人,東晉時在任。[93]
  • 庾羲,潁川鄢陵人,東晉時在任。[94]
  • 王允之,字淵猷,琅邪臨沂人,東晉時除,未到,卒。[90]
  • 王羲之,字逸少,琅邪臨沂人,晉穆帝時在任。[95]
  • 王述,字懷祖,太原晉陽人,晉穆帝永和十年(354年)二月離任。[96]
  • 江虨,字思玄,陳留圉人,晉穆帝升平元年(357年)離任。[97]
  • 郗愔,字方回,高平金鄉人,晉哀帝時在任。[98]
  • 王彪之,字叔武,琅邪臨沂人,晉廢帝興寧三年(365年)十二月離任。[96]
  • 郗愔,字方回,高平金鄉人,晉廢帝太和二年(367年)九月離任。[96]
  • 司馬道子,字道子,河內溫人,琅邪王,晉簡文帝咸安二年(372年)七月出領。[99]
  • 王薈,字敬文,琅邪臨沂人,東晉時在任。[93]
  • 王蘊,字叔仁,太原晉陽人,晉孝武帝時在任。[85]
  • 謝玄,字幼度,陳郡陽夏人,晉孝武帝太元十三年(388年)卒官。[100]
  • 謝琰,字瑗度,陳郡陽夏人,晉孝武帝太元十三年(388年)出任。[100]
  • 孔安國,字安國,會稽山陰人,晉安帝隆安初在任。[92]
  • 謝輶,晉安帝隆安初伏誅。[101]
  • 王凝之,字叔平,琅邪臨沂人,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十一月甲寅為孫恩所殺。[102]
  • 謝琰,字瑗度,陳郡陽夏人,晉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五月丙寅為帳下都督張猛所殺。[102]
  • 王愉,太原晉陽人,晉安帝時在任。[103]
  • 虞嘯父,會稽餘姚人,晉安帝時在任。[104]

會稽太守(402年—405年)

會稽內史(405年—417年)

  • 孔靖,字季恭,會稽山陰人,晉安帝義熙元年(405年)在任。[104]
  • 何無忌,東海郯人,晉安帝義熙元年(405年)到二年(406年)在任。[106]
  • 司馬休之,字季預,河內溫人,晉安帝義熙七年(411年)被免官。[107]
  • 孔靖,字季恭,會稽山陰人,晉安帝義熙八年(412年)到十年(414年)在任。[104]
  • 劉懷敬,彭城人,晉安帝義熙中在任,十三年(417年)改為太守。[108]

會稽太守(417年—586年)

  • 劉懷敬,彭城人,晉安帝義熙十三年(417年)由內史改稱。[105]
  • 褚淡之,字仲源,河南陽翟人,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年)出任,宋文帝元嘉二年(425年)卒官。[109]
  • 謝方明,陳郡陽夏人,宋文帝元嘉二年(425年)出任,三年(426年)卒官。[110]
  • 張裕,字茂度,吳郡吳人,宋文帝元嘉十八年(441年)出任,十九年(442年)卒官。[110]
  • 孟顗,字彦重,平昌安丘人,宋文帝時在任。[111]
  • 劉思考,彭城人,宋文帝時在任。[112]
  • 羊玄保,太山南城人,宋文帝元嘉後期在任。[104]
  • 孔山士,會稽山陰人,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卒官。[104]
  • 劉褘,字休秀,東海王,彭城人,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到二十九年(452年)在任。[113]
  • 劉誕,字休文,隋郡王,彭城人,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到三十年(453年)在任。[113]
  • 顧琛,字弘瑋,吳郡吳人,劉劭太初元年(453年)在任。[114]
  • 劉褘,字休秀,東海王,彭城人,宋孝武帝元嘉三十年(453年)到孝建元年(454年)在任。[113]
  • 劉昶,字休道,義陽王,彭城人,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七月離任。[115][116]
  • 張暢,字少微,吳郡吳人,宋孝武帝孝建二年(455年)出任,大明元年(457年)卒官。[117]
  • 孔靈符,會稽山陰人,宋孝武帝時在任。[104]
  • 王鴻,琅邪臨沂人,宋時在任。[118]
  • 王翼之,字季弼,琅邪臨沂人,宋時在任。[113]
  • 何尚之,字彥德,廬江灊人,宋孝武帝大明四年(460年)卒官。[119]
  • 劉子尚,字孝師,豫章王,彭城人,宋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年)到八年(464年)領。[120]
  • 劉子房,字孝良,尋陽王,彭城人,宋前廢帝景和元年(465年)到宋明帝泰始元年(465年)在任。[120]
  • 劉休若,巴陵王,彭城人,宋明帝泰始元年(465年)到二年(466年)在任。[115]
  • 張永,字景雲,吳郡吳人,宋明帝泰始三年(467年)出任,四年(468年)五月離任。[110][121]
  • 王僧虔,琅邪臨沂人,宋明帝時在任。[122]
  • 蔡興宗,濟陽考城人,宋明帝泰始六年(470年)到泰豫元年(472年)在任。[123]
  • 王琨,琅邪臨沂人,宋明帝泰豫元年(472年)出任。[124]
  • 王延之,字希季,琅邪臨沂人,宋後廢帝時在任。[124]
  • 劉躋,字仲升,江夏王,彭城人,宋末在任。[125]
  • 蕭子良,字雲英,竟陵王,蘭陵人,宋順帝昇明三年(479年)到齊高帝建元二年(480年)在任。[126]
  • 蕭曅,字宣照,武陵王,蘭陵人,齊高帝建元二年(480年)到四年(482年)在任。[127]
  • 王敬則,晉陵南沙人,齊武帝永明三年(485年)免官,以尋陽公的身份領郡,四年(486年)離任。[128]
  • 沈文季,字仲達,吳興武康人,齊武帝永明四年(486年)在任。[129]
  • 孫泓,齊武帝永明四年(486年)由唐寓之任命。[129]
  • 蕭子隆,字雲興,隋郡王,蘭陵人,齊武帝永明四年(486年)出任。[126]
  • 蕭緬,字景業,蘭陵人,齊武帝永明六年(488年)到八年(490年)七月在任。[130][131]
  • 蕭昭冑,字景胤,竟陵王世子,蘭陵人,齊武帝永明八年(490年)到十年(492年)在任。[126]
  • 蕭子明,字雲光,西陽王,蘭陵人,齊武帝永明十年(492年)到齊鬱林王隆昌元年(494年)在任。[126]
  • 王敬則,晉陵南沙人,齊鬱林王隆昌元年(494年)到齊海陵王延兴元年(494年)在任。[128]
  • 王敬則,晉陵南沙人,齊明帝永泰元年(498年)四月舉兵反。[132]
  • 蕭寶源,字智淵,廬陵王,蘭陵人,齊明帝永泰元年(498年)到齊和帝中興二年(502年)在任。[133]
  • 蕭伯游,字士仁,永陽嗣王,蘭陵人,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四月出任,五年(506年)卒官。[134]
  • 蕭機,字智通,安成國世子,蘭陵人,梁武帝天监六年(507年)出任。[135]
  • 蕭元簡,字熙遠,衡陽嗣王,蘭陵人,梁武帝天监十三年(514年)離任。[134]
  • 蕭續,字世訢,廬陵王,蘭陵人,梁武帝天监十三年(514年)到十六年(517年)在任。[136]
  • 蕭綸,字世調,邵陵王,蘭陵人,梁武帝天监十六年(517年)到十八年(519年)在任。[136]
  • 蕭繹,字世誠,湘東王,蘭陵人,梁武帝天监十八年(519年)出任。[137]
  • 蕭紀,字世詢,武陵王,蘭陵人,梁武帝普通五年(524年)六月離任。[138]
  • 蕭詧,字理孫,岳陽王,蘭陵人,梁武帝中大同元年(546年)解領。[139]
  • 陳霸先,字興國,吳興長城人,梁元帝太清五年(551年)十一月到六年(552年)七月領。[140]
  • 張彪,梁敬帝紹泰元年(555年)被陳霸先誅殺。[141]
  • 陳蒨,字子華,吳興長城人,梁敬帝紹泰二年(556年)到陳武帝永定元年(557年)在任。[142]
  • 陳寶應,晉安候官人,陳武帝永定元年(557年)到三年(559年)領。[143]
  • 沈恪,字子恭,吳興武康人,陳武帝永定三年(559年)到陳文帝天嘉二年(561年)在任。[144]
  • 徐度,字孝節,安陸人,陳文帝天嘉二年(561年)除,未行。[144]
  • 沈欽,吳興武康人,陳文帝天嘉二年(561年)出任。[145]
  • 蔡景歷,字茂世,濟陽考城人,陳宣帝太建元年(569年)出任。[146]
  • 陳伯山,字靜之,鄱陽王,吳興長城人,陳朝時在任。[147]

會稽內史(586年—589年)

  • 陳伯智,字策之,永陽王,吳興長城人,陳後主時領。[148]

會稽郡太守(607年—621年)

會稽郡太守(742年—758年)

  • 秦昌舜(742年—747年)
  • 杜庭诫(747年—748年)
  • 张守信(748年)
  • 李处祐(750年)
  • 于幼卿(754年)
  • 王师虔(天宝年间)
  • 崔寓(757年)
  • 李希言(758年)[149]

國主

孫吳會稽國(258年—260年)

會稽國(258年—260年)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會稽王 孫亮 258年—260年
降封候官侯

西晉會稽國(270年—310年代)

會稽國(270年—310年代)[42][43]
以歸降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會稽公 孫秀 270年—301年或302年
2 會稽公 ?—310年代
沒于劉聰,國絕

東晉會稽國(317年—402年,405年—417年)

會稽國(317年—402年,405年—417年)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琅邪王(食会稽) 孝王 司馬裒 317年 司馬睿子
琅邪王(食会稽) 哀王 司馬安國 318年 司馬裒子
琅邪王(食会稽) 悼王 司馬煥 318年 司馬睿子
琅邪王(食会稽) 司馬昱 322年—327年 司馬睿子
1 會稽王 司馬昱 327年—365年
2 會稽王 司馬曜 365年—372年 司馬昱子
琅邪王(食会稽) 司馬道子 372年—392年 司馬昱子
3 會稽王 文孝王 司馬道子 392年—402年
國除,後復
4 會稽王 悼王 司馬脩之 405年—417年 司马宝子
無子,國除

南朝陳會稽國(586年—589年)

會稽國(586年—589年)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會稽郡王 陳莊 586年—589年 陳後主第八子
陳亡,國除

相關條目

註釋

  1. ^ 「會注音=ㄍㄨㄟˋ」,古外吳語讀若

徵引文獻

  1. ^ 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40頁
  2. ^ 今本《後漢書》郡國志載十四縣,楊守敬侯官一縣。李曉傑謂侯官當作候官
  3. ^ 《史記》夏本紀
  4. ^ 《史記》越王句踐世家
  5. ^ 荊江南地,史記正義云:“楚及江南地。”
  6. ^ 史記》秦始皇本紀
  7. ^ 史記集解作鄣郡。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第五節考證其應作故鄣郡。
  8. ^ 辛德勇謂其當作四川郡
  9. ^ 即辛德勇所謂之故鄣郡,見上。
  10. ^ 《漢書》地理志會稽郡下注云:“景帝四年屬江都”,誤。廣陵國廣陵縣下注:“江都易王非、广陵厲王胥皆都此,併得鄣郡,而不得吳。”
  11. ^ 11.0 11.1 11.2 漢書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
  12. ^ 宋書州郡志建安太守
  13. ^ 太平御覽引張勃《吳地記》、陸廣微吳地記
  14. ^ 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第二章第四節
  15. ^ 宋書州郡志建安郡下云:“(郡)去州水(路)二千三百八十(里),去京都水三千四十,並無陸。”可知遲至劉宋時,閩中之地尚無陸路與其它郡縣相通,故漢時會稽郡不得領有閩北一帶。
  16. ^ 除註明出處者,均依《中國歷史地圖集》所示
  17. ^ . [2009-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9). 
  18. ^ 顏師古
  19. ^ . [2009-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30). 
  20. ^ 光緒《嘉興府志》
  21. ^ 漢書地理志下注誤為南部都尉。虞預《會稽典錄》引吳孫權時人朱育語作東部都尉。
  22. ^ 越絕書:“朱餘者,越鹽官也。越人謂鹽曰餘。”
  23. ^ 楊守敬《三國郡縣表補正》以為當作侯官三國志吳志賀齊傳作候官。李曉傑云:“然其中侯官,實應作候官,其性質與西北張掖屬國及上郡中之候官相同。”
  24. ^ 楊守敬《三國郡縣表補正》
  25. ^ 續漢書郡國志章安縣下劉昭注引《晉太康記》
  26. ^ 元和郡縣圖志臺州
  27. ^ 水經注卷40:永建中,陽羨周嘉上書,以縣遠,赴會至難,求得分置,遂以浙江西爲吳,以東爲會稽。
  28. ^ 續漢書郡國志
  29. ^ 續漢書郡國志劉昭注、宋書州郡志
  30. ^ 續漢書郡國志劉昭注引《英雄交爭記》
  31. ^ 續漢書郡國志劉昭注引越絕書、宋書州郡志
  32. ^ 太平寰宇記卷九九處州白龍縣
  33. ^ 三國志吳志賀齊傳
  34. ^ 太平寰宇記卷百一建安縣下云:“地本孫策于建安初分東侯官之地立此邑,即以年號為名,屬會稽南部都尉。”
  35. ^ 35.0 35.1 續漢書郡國志劉昭注
  36. ^ 太平寰宇記卷百一建陽縣
  37. ^ 宋書州郡志東陽太守
  38. ^ 三國志孫亮傳
  39. ^ 三國志孫休傳
  40. ^ 40.0 40.1 三國志孫皓傳
  41. ^ 宋書州郡志永興令下
  42. ^ 42.0 42.1 《晉書 卷三 帝紀第三》
  43. ^ 43.0 43.1 《晋诸公赞》
  44. ^ 晉書地理志
  45. ^ 《晉書 卷六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
  46. ^ 宋書州郡志、南齊書州郡志
  47. ^ 47.0 47.1 漢書荊燕吳傳
  48. ^ 漢書景帝紀
  49. ^ 葛劍雄,《西漢人口地理》,98頁
  50. ^ 宋書孔季恭傳作孔靈符。諸書又引作孔曄。疑曄是其名,字靈符。
  51. ^ 劉緯毅《漢唐方志輯佚》
  52. ^ 漢書陳勝項籍傳
  53. ^ 漢書儒林傳
  54. ^ 漢書百官公卿表
  55. ^ 後漢書儒林傳,太平御覽卷二五三引鍾離意別傳
  56. ^ 御覽卷二五三引鍾離意別傳
  57. ^ 後漢書第五倫傳、鄭弘傳
  58. ^ 58.0 58.1 58.2 後漢書獨行傳
  59. ^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
  60. ^ 60.0 60.1 後漢書循吏傳
  61. ^ 後漢書郭杜孔張廉王蘇羊賈陸傳
  62. ^ 後漢書張霸傳
  63. ^ 後漢書馬援傳
  64. ^ 後漢書孝明八王傳注引三輔決錄注
  65. ^ 漢豫州從事尹宙碑
  66. ^ 水經注清水引《太公廟碑》
  67. ^ 御覽卷六六引《會稽記》,王十朋《會稽風俗賦》。嚴耕望太守表失載。
  68. ^ 通志氏族略,雍正浙江通志繫之于順帝時。
  69. ^ 後漢書循吏傳、獨行傳
  70. ^ 隸釋魯相韓勅造孔廟禮器碑
  71. ^ 後漢書劉祐傳
  72. ^ 後漢書朱雋傳劉昭注引《會稽典錄》
  73. ^ 73.0 73.1 73.2 後漢書朱雋傳
  74. ^ 後漢書皇后紀,隸續成陽令唐扶頌,新唐書宰相世系表
  75. ^ 隸續劉寬門生題名碑
  76. ^ 三國志魏志華歆王朗傳,吳志虞翻傳注引《會稽典錄》
  77. ^ 三國志吳志孫策傳
  78. ^ 三國志吳志孫權傳
  79. ^ 三國志吳志陸遜傳
  80. ^ 氏族典四三五引《萬姓統譜》
  81. ^ 《晉書 卷八十三 列傳第五十三》
  82. ^ 《晉書 卷六十九 列傳第三十九》
  83. ^ 《北堂書鈔》卷六十三引《晉彔》
  84. ^ 84.0 84.1 84.2 84.3 84.4 《晉書 卷六十八 列傳第三十八》
  85. ^ 85.0 85.1 《晉書 卷九十三 列傳第六十三》
  86. ^ 86.0 86.1 86.2 86.3 《晉書 卷七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87. ^ 《晉書 卷七十一 列傳第四十一》
  88. ^ 《晉書 卷九十 列傳第六十》
  89. ^ 《晉書 卷五十八 列傳第二十八》
  90. ^ 90.0 90.1 《晉書 卷七十六 列傳第四十六》
  91. ^ 91.0 91.1 《晉書 卷八 帝紀第八》
  92. ^ 92.0 92.1 《晉書 卷七十八 列傳第四十八》
  93. ^ 93.0 93.1 《晉書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
  94. ^ 94.0 94.1 《晉書 卷八十四 列傳第五十四》
  95. ^ 《晉書 卷八十 列傳第五十》
  96. ^ 96.0 96.1 96.2 《晉書 卷八 帝紀第八》
  97. ^ 《晉書 卷五十六 列傳第二十六》
  98. ^ 《晉書 卷六十七 列傳第三十七》
  99. ^ 《晉書 卷九 帝紀第九》
  100. ^ 100.0 100.1 《晉書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101. ^ 《晉書 卷一百 列傳第七十》
  102. ^ 102.0 102.1 《晉書 卷十 帝紀第十》
  103. ^ 《宋書 卷九十二 列傳第五十二》
  104. ^ 104.0 104.1 104.2 104.3 104.4 104.5 《宋書 卷五十四 列傳第十四》
  105. ^ 105.0 105.1 《宋書 卷四十七 列傳第七》
  106. ^ 《晉書 卷八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
  107. ^ 《宋書 卷二 本紀第二》
  108. ^ 《宋書 卷五十八 列傳第十八》
  109. ^ 《宋書 卷五十二 列傳第十二》
  110. ^ 110.0 110.1 110.2 《宋書 卷五十三 列傳第十三》
  111. ^ 《宋書 卷一百 列傳第六十》
  112. ^ 《宋書 卷五十一 列傳第十一》
  113. ^ 113.0 113.1 113.2 113.3 《宋書 卷七十九 列傳第三十九》
  114. ^ 《宋書 卷八十一 列傳第四十一》
  115. ^ 115.0 115.1 《宋書 卷七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116. ^ 《宋書 卷六 本紀第六》
  117. ^ 《宋書 卷五十九 列傳第十九》
  118. ^ 《宋書 卷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
  119. ^ 《宋書 卷六十六 列傳第二十六》
  120. ^ 120.0 120.1 《宋書 卷八十 列傳第四十》
  121. ^ 《宋書 卷八 本紀第八》
  122. ^ 《南齊書 卷三十三 列傳第十四》
  123. ^ 《宋書 卷五十七 列傳第十七》
  124. ^ 124.0 124.1 《南齊書 卷三十二 列傳第十三》
  125. ^ 《宋書 卷六十一 列傳第二十一》
  126. ^ 126.0 126.1 126.2 126.3 《南齊書 卷四十 列傳第二十一》
  127. ^ 《南齊書 卷三十五 列傳第十六》
  128. ^ 128.0 128.1 《南齊書 卷六 本紀第六》
  129. ^ 129.0 129.1 《南齊書 卷四十四 列傳第二十五》
  130. ^ 《南齊書 卷四十五 列傳第二十六》
  131. ^ 《南齊書 卷三 本紀第三》
  132. ^ 《南齊書 卷六 本紀第六》
  133. ^ 《南齊書 卷五十 列傳第三十一》
  134. ^ 134.0 134.1 《梁書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七》
  135. ^ 《梁書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六》
  136. ^ 136.0 136.1 《梁書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三》
  137. ^ 《梁書 卷五 本紀第五》
  138. ^ 《梁書 卷三 本紀第三》
  139. ^ 《北史 卷九十三 列傳第八十一》
  140. ^ 《陳書 卷一 本紀第一》
  141. ^ 《陳書 卷八 列傳第二》
  142. ^ 《陳書 卷三 本紀第三》
  143. ^ 《陳書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九》
  144. ^ 144.0 144.1 《陳書 卷十二 列傳第六》
  145. ^ 《陳書 卷七 列傳第一》
  146. ^ 《陳書 卷十六 列傳第十》
  147. ^ 《舊唐書 卷一百九十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上》
  148. ^ 《陳書 卷二十八 列傳第二十二》
  149. ^ 《唐刺史考全编》

參考文獻

  1. 王先謙:《漢書補注》,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2. 王先謙:《後漢書集解》,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3. 晉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4. 宋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5. 南齊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6. 陳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7. 隋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8. 舊唐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9. 嚴耕望(1948):《兩漢太守刺史表》,上海:商務印書館
  10. 譚其驤 等(1974):《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11. 葛劍雄(1986):《西漢人口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12. 周振鶴(1987):《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13. 李曉傑(1999):《東漢政區地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14. 《魯迅輯錄古籍叢編》,1999,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5. 周振鶴(2006):《漢書地理志匯釋》,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6. 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文史》2006年第1期

會稽郡, 中國古郡名, 秦始置, 郡治在吳縣, 今江蘇蘇州城區, 轄春秋時長江以南的吳國, 越國故地, 漢初曾為韓信楚國, 劉賈荊國, 劉濞吳國領地, 七國之亂後復置, 西漢末年, 轄境大致相當於今江蘇南部, 上海西部, 浙江大部以及福建地區, 是當時轄境最為廣闊的一郡, 隸屬于揚州刺史部, 東漢中期, 分浙江以北諸縣置吳郡, 治所移至山陰縣, 在今浙江紹興城區, 領十五縣, 三國吳時分置臨海郡, 今浙江東南部, 建安郡, 今福建, 東陽郡, 今浙江衢州, 金華一帶, 西晉至南朝末年, 僅轄今紹興, 寧波一帶, 隋. 會稽郡 註 1 中國古郡名 秦始置 郡治在吳縣 今江蘇蘇州城區 轄春秋時長江以南的吳國 越國故地 漢初曾為韓信楚國 劉賈荊國 劉濞吳國領地 七國之亂後復置會稽郡 西漢末年 會稽郡轄境大致相當於今江蘇南部 上海西部 浙江大部以及福建地區 是當時轄境最為廣闊的一郡 1 隸屬于揚州刺史部 東漢中期 分會稽郡浙江以北諸縣置吳郡 會稽郡治所移至山陰縣 在今浙江紹興城區 領十五縣 2 三國吳時分會稽郡置臨海郡 今浙江東南部 建安郡 今福建 東陽郡 今浙江衢州 金華一帶 西晉至南朝末年 會稽郡僅轄今紹興 寧波一帶 隋文帝滅陳 廢會稽郡 置吳州 隋煬帝改吳州為越州 後又改為會稽郡 唐初置越州 玄宗改越州為會稽郡 肅宗時復為越州 历代变更設置 秦朝使用状况 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紹興市秦朝 會稽郡西漢 會稽郡新朝 會稽郡東漢 會稽郡三國 會稽郡 孫吳 西晉 會稽郡東晉 十六國 會稽郡南北朝 會稽郡 宋 會稽郡 齊 會稽郡 梁 會稽郡 陳 隋朝 越州 會稽郡 607年 改稱為越州 621年 唐朝 越州 會稽郡 742年 改稱為越州 758年 会稽重定向于此 关于同名县份 参见 会稽县 目录 1 郡名起源 2 建置沿革 2 1 秦代 2 2 西漢 2 2 1 領縣 2 3 東漢 2 4 六朝 2 5 隋唐 3 人口 4 地志 5 行政長官 5 1 會稽守 前222年 前148年 5 2 會稽太守 前148年 9年 5 3 會稽大尹 9年 25年 5 4 會稽太守 25年 258年 5 5 會稽相 258年 260年 5 6 會稽太守 260年 280年 5 7 會稽相 280年 310年代 5 8 會稽太守 310年代 317年 5 9 會稽內史 317年 402年 5 10 會稽太守 402年 405年 5 11 會稽內史 405年 417年 5 12 會稽太守 417年 586年 5 13 會稽內史 586年 589年 5 14 會稽郡太守 607年 621年 5 15 會稽郡太守 742年 758年 6 國主 6 1 孫吳會稽國 258年 260年 6 2 西晉會稽國 270年 310年代 6 3 東晉會稽國 317年 402年 405年 417年 6 4 南朝陳會稽國 586年 589年 7 相關條目 8 註釋 9 徵引文獻 10 參考文獻郡名起源 编辑會稽郡因會稽山得名 相傳夏禹時即有會稽山之名 會稽即會計之意 史記 記載了漢時流行的說法 或言禹會諸侯江南 計功而崩 因葬焉 命曰會稽 會稽者 會計也 3 越絕書 外傳記地傳 禹始也 憂民救水 到大越 上茅山 大會計 爵有德 封有功 更名茅山曰會稽 會稽人王充 論衡 書虛篇中引吳君高之語 會稽本山名 夏禹巡狩 會計於此山 因以名郡 故曰會稽 史記載夏帝少康之庶子無餘封于會稽 在今紹興市一帶 為越國之始祖 4 戰國後期 楚國滅越國 殺越王無彊 佔據江東 越國王族分散于會稽一帶 自立為君長 臣服于楚國 建置沿革 编辑秦代 编辑 秦王政二十四年 前223年 秦滅楚 二十五年 前222年 秦將王翦 定荊江南地 5 降越君 置會稽郡 6 此為會稽郡首見於史籍 會稽郡初置時 領有吳 越兩國之地 大致相當於今江蘇長江以南 安徽東南 上海西部以及浙江北部 秦始皇二十六年 前221年 分天下為三十六郡 分會稽郡西部置故鄣郡 7 其轄境略同于漢代之丹陽郡 大致相當於今南京市 浙江西北一隅及安徽東南之地 西漢 编辑 漢初會稽郡又稱吳郡 漢五年 前202年 正月 劉邦徙齊王韓信為楚王 以秦之東海郡 會稽郡 泗水郡 8 薛郡 陳郡置楚國 都下邳 次年廢韓信為淮陰侯 漢高帝六年 前201年 正月 立劉賈為荊王 置荊國 領 故東陽郡 鄣郡 9 吳郡 會稽 五十三縣 相當於今江蘇省淮河以南 上海市以及浙江省北部 高帝十一年 前196年 荊王賈為淮南王英布兵所殺 次年 立劉濞為吳王 置吳國 領劉賈荊國故地 景帝三年 前154年 平七國之亂 吳王濞兵敗身死 吳國除 景帝徙汝南王劉非為江都王 分吳國之東陽郡 鄣郡置江都國 會稽郡則屬漢 10 漢初 會稽東接于海 南近諸越 北枕大江 間者濶焉 11 領二十餘縣 其南有閩越 即秦代閩中郡 高帝五年封無諸為閩越王 其領地在今福建一帶 惠帝三年 前192年 封閩君搖為東海王 建都東甌 故又稱東甌王 統轄今浙江南部地區 武帝建元三年 前138年 吳王濞之子劉駒煽動閩越北擊東甌 武帝遣中大夫嚴助發會稽郡兵渡海往救 漢兵未至 閩越已退兵 東甌王請求擧國內遷 武帝將其人口安置於長江 淮河之閒 建元六年 前135年 閩越王郢反 漢發兵滅閩越 立無諸之孫繇君丑為粵繇王 又立郢之弟餘善為東越王 元鼎六年 前111年 東越王餘善反 元封元年 前110年 漢兵平定東越 遷其部眾于江淮閒 其後逃遁山谷的閩越遺民復出 故於閩越故都東冶之地置冶縣 在今福州市 12 又有東甌遺民出 昭帝始元二年 前85年 乃於東甌故地置回浦縣 13 領縣 编辑 成帝元延 綏和之際 約前8年 會稽郡領二十六縣 其轄境大致相當於今江蘇省長江以南的蘇州 無錫 常州 鎮江四市 上海市西部 浙江省除安吉縣 臨安市西部 淳安縣的其餘地區 以及福建省中部沿海一帶 譚其驤主編的 中國歷史地圖集 將今福建省全境畫入會稽郡 但福建西南部 即會稽 南海 豫章三郡之間一帶 原為高帝十二年所封南海王織所領 14 未聞有所建置 福建北部地區亦無法證實為會稽郡所轄 15 西漢會稽郡領縣 縣名 守尉治所 縣治所在地 16 王莽改名 備註吳縣 郡治 江蘇省蘇州市市區内 泰德 順帝時入吳郡 曲阿縣 江蘇省丹陽市一帶 17 風美 舊為雲陽縣 順帝時入吳郡 烏傷縣 浙江省金華市境内 烏孝毗陵縣 江蘇省常州市境内 毗壇 舊為延陵縣 18 順帝時入吳郡 餘暨縣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境内 餘衍陽羡縣 江蘇省宜興市境内 順帝時入吳郡 諸暨縣 浙江省諸暨市境内 疏虜無錫縣 江蘇省無錫市境內 有錫 順帝時入吳郡 山陰縣 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境内 故越王句踐之都城 在會稽山之北 故名山陰 東漢移郡治于此 丹徒縣 江蘇省鎮江市京口區丹徒鎮 19 順帝時入吳郡 餘姚縣 浙江省餘姚市境内婁縣 江蘇省昆山市一帶 婁治 順帝時入吳郡 上虞縣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境内 會稽海鹽縣 浙江省平湖市一帶 展武 舊為武原鄉 有鹽官 順帝時入吳郡 剡縣 浙江省嵊州市 新昌縣境内 盡忠由拳縣 浙江省嘉興市境内 20 順帝時入吳郡 大末縣 浙江省衢州市境内 末治烏程縣 浙江省湖州市境内 順帝時入吳郡 句章縣 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区慈城鎮王家壩村餘杭縣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内 進睦 順帝時入吳郡 鄞縣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区境内 謹錢唐縣 西部都尉治 浙江省杭州市市區内 泉亭 有武林山 武林水 順帝時入吳郡 鄮縣 浙江省寧波市境内 海治富春縣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区境内 誅歲 順帝時入吳郡 冶縣 福建省福州市市區内 閩越故地 回浦縣 東部都尉治 21 浙江省台州市境内 東甌故地 古越語稱 鹽 為 餘 22 會稽郡有餘暨 餘杭 餘姚 大概都與鹽業有關 東漢 编辑 漢光武帝建武中改冶縣為東冶 又析置候官 23 章帝章和元年 析鄞縣回浦鄉為章安縣 即西漢之回浦縣 24 25 26 順帝永建中 陽羡人周嘉等人因會稽郡轄境廣大 屬縣偏遠 上書求分郡而治 27 永建四年 129年 析會稽北部十三縣置吳郡 會稽郡治吳縣屬吳郡 故移治于山陰縣 永和三年 138年 釐章安縣東甌鄉置永寧縣 28 此時會稽郡領十五縣 山陰 鄮 烏傷 諸暨 餘暨 太末 上虞 剡 餘姚 句章 鄞 章安 東冶 永寧 候官 獻帝時 劉繇及孫策一族先後割據江東 于會稽郡內析置十餘縣 初平三年 192年 分太末縣置新安縣 29 分烏傷縣南鄉置長山縣 30 興平二年 195年 分諸暨縣置吳寧縣 31 建安元年 196年 孫策分章安縣南鄉置松陽縣 32 又分候官置建安 漢興 南平三縣 33 34 建安四年 分太末縣置豐安縣 35 建安十年 205年 分建安縣 上饒縣地置建平縣 36 建安二十三年 218年 析太末縣置遂昌縣 35 析新安縣置定陽縣 37 至建安末年 會稽郡至少領有二十六縣 六朝 编辑 三國吳時析置始寧縣 永康縣 太平二年 257年 釐東部臨海之地置臨海郡 治章安縣 38 永安三年 260年 釐會稽郡南部置建安郡 治建安縣 39 孫皓寳鼎元年 266年 又釐諸暨 剡縣以南置東陽郡 治長山縣 40 改會稽之餘暨縣為永興縣 41 晉武帝泰始六年 270年 封孫吳降將孫秀為會稽公 太康元年 280年 滅吳 改會稽郡為會稽國 42 43 西晉時 會稽國僅轄十縣 山陰 上虞 餘姚 句章 鄞 鄮 始寧 剡 永興 諸暨 轄境大致相當於今紹興市 寧波市除寧海 象山的其餘地區及杭州市蕭山區一帶 44 晉元帝建武元年 317年 封司馬裒為琅邪王 改食會稽 宣城邑五萬二千戶 會稽郡成為琅邪國的支郡 太守改稱內史 晉安帝義熙十三年 417年 會稽悼王司馬脩之薨 無子 國除 內史改稱太守 45 劉宋 南齊兩代無所改置 會稽郡仍領十縣 46 梁 陳于會稽郡置東揚州 隋唐 编辑 隋開皇九年 589年 滅陳 改東揚州為吳州 省併山陰 上虞 始寧 永興四縣置會稽縣 省併餘姚縣 鄞縣 鄮縣入句章縣 大業初改為越州 大業三年 607年 改越州為會稽郡 領四縣 會稽 句章 剡 諸暨 唐武德四年 621年 復置越州 領會稽 諸暨 山陰三縣 武德七年 以姚州之餘姚縣來屬 次年 625年 廢鄞州為鄮縣 廢嵊州為剡縣 併入越州 又省山陰縣 儀鳳二年 677年 分會稽 諸暨二縣復置永興縣 天寶元年改為蕭山縣 垂拱二年 686年 分會稽縣復置山陰縣 與會稽縣同城而治 天寶元年 742年 改越州爲會稽郡 領七縣 會稽 山陰 諸暨 餘姚 剡 蕭山 上虞 乾元元年 758年 復為越州 人口 编辑秦漢時 會稽郡是人口密度較低的地區 秦始皇曾徙天下罪人于山陰 七國之亂中 吳王劉濞徵發吳國14歲以上 62歲以下的男子從軍 得二十餘萬 47 景帝令諸將 擊反虜者 深入多殺為功 斬首捕虜比三百石以上皆殺 無有所置 47 漢軍擊敗七國叛軍時 已經 斬首十餘萬級 48 其中多半是吳軍 故此時會稽郡人口應有不小的損失 據今人葛劍雄推算 包括會稽郡在內的原劉濞吳國地區 自景帝三年至平帝元始二年的156年間 人口增長了0 88倍 年平均增長率約為4 在全國處於較低水平 漢平帝元始二年 公元2年 會稽郡26縣共有223038戶 1032604人 佔全國總人口的1 79 平均每縣39716人 每戶4 63人 除回浦縣 冶縣之外24縣 人口密度約為每平方千米14 28人 49 新莽 東漢之際 不少中原移民避亂遷入會稽 順帝永和五年分置吳郡前 會稽郡大約有287254戶 1181978人 人口較西漢末年增加了近十五萬人 順帝永和五年 140年 吳郡13縣析出 會稽郡戶口減少了一半以上 有123090戶 481196人 平均每縣32080人 每戶3 91人 經過漢末三國戰亂 又因臨海 建安 東陽三郡分出 西晉太康初年 會稽郡戶數僅有三萬 五胡亂華時 中原人口大量遷入吳越之地 會稽人口有所增加 但在晉末孫恩之亂中又有所損失 劉宋大明八年 464年 全郡有52228戶 348014人 平均每縣34801人 每戶6 66人 隋大業三年 607年 戶數為20271 唐天寶元年 742年 有90279戶 529589人 地志 编辑書名 成書年代 作者 備註越絕書 戰國至東漢 袁康吳平 原書十六卷 今本十五卷 吳越春秋 東漢 趙曄 原書十二卷 今本十卷 會稽土地記 吳 朱育 隋書經籍志一卷 舊 新唐書經籍志作會稽記 四卷 會稽先賢傳 吳 謝承 隋志七卷 兩唐志五卷 會稽典錄 晉 虞預 原書二十四卷 會稽記 晉 賀循 隋志一卷 兩唐志不載 會稽後賢傳記 晉 鍾離岫 隋志二卷 兩唐志並作會稽後賢傳三卷 會稽先賢像讚 不詳 賀氏 隋志五卷 兩唐志四卷 新唐志題作會稽先賢像傳讚 會稽記 宋 孔靈符 50 不見著錄 會稽郡十城志 宋 51 佚名 不見著錄 會稽地志 梁 陳時 夏侯曾先 不見著錄 行政長官 编辑會稽守 前222年 前148年 编辑 殷通 秦二世元年 前209年 時 假 會稽守 代理郡守職務 52 會稽太守 前148年 9年 编辑 莊助 後世避漢明帝諱改為嚴助 會稽吳人 武帝建元 元光之際任會稽太守 在職三年 11 朱買臣 會稽吳人 元朔六年 前123年 任會稽太守 11 魯伯 琅邪人 約宣帝 元帝時在任 53 劉交 字遊君 沛人 成帝永始中在任 54 會稽大尹 9年 25年 编辑 會稽太守 25年 258年 编辑 黃讜 汝南人 光武帝建武初年在任 55 竇翔 建武初年在任 56 第五倫 字伯魯 京兆長陵人 建武二十九年 53年 在任 明帝永平中免職 57 尹興 永平中去職 58 李就 東漢初年在任 59 黃兢 約章帝時在任 60 慶鴻 河南洛陽人 約在章帝 和帝之際在任 61 張霸 字伯饒 蜀郡成都人 和帝永元中在任 62 馬棱 字伯威 扶風茂陵人 馬援族孫 永元中在任 63 趙牧 字仲師 長安人 和帝 安帝之際在任 64 尹 其名失載 潁川鄢陵人 和帝 安帝之際在任 65 徐丹 安帝時在任 60 杜宣 河內汲人 順帝時在任 66 陳重 字景公 豫章宜春人 順帝時在任 58 成公浮 順帝 桓帝之際在任 58 馬臻 字叔薦 順帝時在任 修築鑒湖 67 苦灼 不知何時在任 68 劉寵 字祖榮 東萊牟平人 約在桓帝時為會稽太守 與漢末豫章太守劉寵同名 69 傅世起 魯人 桓帝初在任 70 梁旻 梁冀從弟 約桓帝時在任 71 唐鳳 潁川人 桓帝 靈帝之際在任 72 韋毅 靈帝初在任 73 尹端 熹平二年去職 73 徐珪 熹平中在任 73 唐瑁 潁川人 約在靈帝 獻帝之際任會稽太守 74 郭異 字元平 南陽順陽人 中平中為會稽太守 75 王朗 東海郯人 獻帝初平中在任 初平四年 190年 為孫策所逐 76 孫策 獻帝興平中自任會稽太守 建安五年卒 77 孫權 建安五年繼孫策自任會稽太守 78 淳于式 漢末建安中孫權所置會稽太守 79 左恢 吳郡曲阿人 不知何時在任 80 濮陽興 陳留人 吳孫權時會稽太守 車浚 南平人 孫吳時在任 81 會稽相 258年 260年 编辑 會稽太守 260年 280年 编辑 郭誕 吳孫皓時會稽太守 鳳凰三年 274年 免官 40 戴昌 廣陵人 孫吳後期在任 82 會稽相 280年 310年代 编辑 朱則 晉武帝太康中在任 83 丁乂 晉武帝太康中在任 84 張景 晉惠帝太安二年 303年 被李辰別帥石冰驅逐 84 程超 晉惠帝太安二年 303年 由石冰任命 84 賀循 字彥先 會稽山陰人 晉懷帝永嘉元年 307年 領 84 會稽太守 310年代 317年 编辑 庾琛 字子美 潁川鄢陵人 晉懷帝 愍帝之際在任 85 諸葛恢 字道明 琅邪陽都人 晉愍帝建兴二年 314年 出任 晉元帝建武元年 317年 改為內史 86 會稽內史 317年 402年 编辑 諸葛恢 字道明 琅邪陽都人 晉元帝建武元年 317年 由太守改稱 同年離任 86 紀瞻 字思遠 丹楊秣陵人 晉元帝建武元年 317年 在任 84 熊遠 字孝文 豫章南昌人 晉明帝太宁二年 324年 離任 87 鄧攸 字伯道 平陽襄陵人 晉明帝太宁二年 324年 在任 88 周札 字宣季 義興陽羨人 晉明帝太宁二年 324年 出任 同年被殺 89 虞潭 字思奧 會稽餘姚人 晉明帝太宁二年 324年 出任 90 諸葛恢 字道明 琅邪陽都人 晉明帝時在任 86 王舒 字處明 琅邪臨沂人 晉成帝咸和三年 328年 在任 91 庾冰 字季堅 潁川鄢陵人 晉成帝時在任 91 何充 字次道 廬江灊人 晉成帝時在任 86 孔愉 字敬康 會稽山陰人 晉成帝咸康五年 339年 出任 八年 342年 卒官 92 王恬 字敬豫 琅邪臨沂人 東晉時在任 93 庾羲 潁川鄢陵人 東晉時在任 94 王允之 字淵猷 琅邪臨沂人 東晉時除 未到 卒 90 王羲之 字逸少 琅邪臨沂人 晉穆帝時在任 95 王述 字懷祖 太原晉陽人 晉穆帝永和十年 354年 二月離任 96 江虨 字思玄 陳留圉人 晉穆帝升平元年 357年 離任 97 郗愔 字方回 高平金鄉人 晉哀帝時在任 98 王彪之 字叔武 琅邪臨沂人 晉廢帝興寧三年 365年 十二月離任 96 郗愔 字方回 高平金鄉人 晉廢帝太和二年 367年 九月離任 96 司馬道子 字道子 河內溫人 琅邪王 晉簡文帝咸安二年 372年 七月出領 99 王薈 字敬文 琅邪臨沂人 東晉時在任 93 王蘊 字叔仁 太原晉陽人 晉孝武帝時在任 85 謝玄 字幼度 陳郡陽夏人 晉孝武帝太元十三年 388年 卒官 100 謝琰 字瑗度 陳郡陽夏人 晉孝武帝太元十三年 388年 出任 100 孔安國 字安國 會稽山陰人 晉安帝隆安初在任 92 謝輶 晉安帝隆安初伏誅 101 王凝之 字叔平 琅邪臨沂人 晉安帝隆安三年 399年 十一月甲寅為孫恩所殺 102 謝琰 字瑗度 陳郡陽夏人 晉安帝隆安四年 400年 五月丙寅為帳下都督張猛所殺 102 王愉 太原晉陽人 晉安帝時在任 103 虞嘯父 會稽餘姚人 晉安帝時在任 104 會稽太守 402年 405年 编辑 劉牢之 字道堅 彭城人 晉安帝元興元年 402年 由桓玄任命 自縊而死 94 105 會稽內史 405年 417年 编辑 孔靖 字季恭 會稽山陰人 晉安帝義熙元年 405年 在任 104 何無忌 東海郯人 晉安帝義熙元年 405年 到二年 406年 在任 106 司馬休之 字季預 河內溫人 晉安帝義熙七年 411年 被免官 107 孔靖 字季恭 會稽山陰人 晉安帝義熙八年 412年 到十年 414年 在任 104 劉懷敬 彭城人 晉安帝義熙中在任 十三年 417年 改為太守 108 會稽太守 417年 586年 编辑 劉懷敬 彭城人 晉安帝義熙十三年 417年 由內史改稱 105 褚淡之 字仲源 河南陽翟人 宋武帝永初三年 422年 出任 宋文帝元嘉二年 425年 卒官 109 謝方明 陳郡陽夏人 宋文帝元嘉二年 425年 出任 三年 426年 卒官 110 張裕 字茂度 吳郡吳人 宋文帝元嘉十八年 441年 出任 十九年 442年 卒官 110 孟顗 字彦重 平昌安丘人 宋文帝時在任 111 劉思考 彭城人 宋文帝時在任 112 羊玄保 太山南城人 宋文帝元嘉後期在任 104 孔山士 會稽山陰人 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 450年 卒官 104 劉褘 字休秀 東海王 彭城人 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 450年 到二十九年 452年 在任 113 劉誕 字休文 隋郡王 彭城人 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 452年 到三十年 453年 在任 113 顧琛 字弘瑋 吳郡吳人 劉劭太初元年 453年 在任 114 劉褘 字休秀 東海王 彭城人 宋孝武帝元嘉三十年 453年 到孝建元年 454年 在任 113 劉昶 字休道 義陽王 彭城人 宋孝武帝孝建元年 454年 七月離任 115 116 張暢 字少微 吳郡吳人 宋孝武帝孝建二年 455年 出任 大明元年 457年 卒官 117 孔靈符 會稽山陰人 宋孝武帝時在任 104 王鴻 琅邪臨沂人 宋時在任 118 王翼之 字季弼 琅邪臨沂人 宋時在任 113 何尚之 字彥德 廬江灊人 宋孝武帝大明四年 460年 卒官 119 劉子尚 字孝師 豫章王 彭城人 宋孝武帝大明五年 461年 到八年 464年 領 120 劉子房 字孝良 尋陽王 彭城人 宋前廢帝景和元年 465年 到宋明帝泰始元年 465年 在任 120 劉休若 巴陵王 彭城人 宋明帝泰始元年 465年 到二年 466年 在任 115 張永 字景雲 吳郡吳人 宋明帝泰始三年 467年 出任 四年 468年 五月離任 110 121 王僧虔 琅邪臨沂人 宋明帝時在任 122 蔡興宗 濟陽考城人 宋明帝泰始六年 470年 到泰豫元年 472年 在任 123 王琨 琅邪臨沂人 宋明帝泰豫元年 472年 出任 124 王延之 字希季 琅邪臨沂人 宋後廢帝時在任 124 劉躋 字仲升 江夏王 彭城人 宋末在任 125 蕭子良 字雲英 竟陵王 蘭陵人 宋順帝昇明三年 479年 到齊高帝建元二年 480年 在任 126 蕭曅 字宣照 武陵王 蘭陵人 齊高帝建元二年 480年 到四年 482年 在任 127 王敬則 晉陵南沙人 齊武帝永明三年 485年 免官 以尋陽公的身份領郡 四年 486年 離任 128 沈文季 字仲達 吳興武康人 齊武帝永明四年 486年 在任 129 孫泓 齊武帝永明四年 486年 由唐寓之任命 129 蕭子隆 字雲興 隋郡王 蘭陵人 齊武帝永明四年 486年 出任 126 蕭緬 字景業 蘭陵人 齊武帝永明六年 488年 到八年 490年 七月在任 130 131 蕭昭冑 字景胤 竟陵王世子 蘭陵人 齊武帝永明八年 490年 到十年 492年 在任 126 蕭子明 字雲光 西陽王 蘭陵人 齊武帝永明十年 492年 到齊鬱林王隆昌元年 494年 在任 126 王敬則 晉陵南沙人 齊鬱林王隆昌元年 494年 到齊海陵王延兴元年 494年 在任 128 王敬則 晉陵南沙人 齊明帝永泰元年 498年 四月舉兵反 132 蕭寶源 字智淵 廬陵王 蘭陵人 齊明帝永泰元年 498年 到齊和帝中興二年 502年 在任 133 蕭伯游 字士仁 永陽嗣王 蘭陵人 梁武帝天监元年 502年 四月出任 五年 506年 卒官 134 蕭機 字智通 安成國世子 蘭陵人 梁武帝天监六年 507年 出任 135 蕭元簡 字熙遠 衡陽嗣王 蘭陵人 梁武帝天监十三年 514年 離任 134 蕭續 字世訢 廬陵王 蘭陵人 梁武帝天监十三年 514年 到十六年 517年 在任 136 蕭綸 字世調 邵陵王 蘭陵人 梁武帝天监十六年 517年 到十八年 519年 在任 136 蕭繹 字世誠 湘東王 蘭陵人 梁武帝天监十八年 519年 出任 137 蕭紀 字世詢 武陵王 蘭陵人 梁武帝普通五年 524年 六月離任 138 蕭詧 字理孫 岳陽王 蘭陵人 梁武帝中大同元年 546年 解領 139 陳霸先 字興國 吳興長城人 梁元帝太清五年 551年 十一月到六年 552年 七月領 140 張彪 梁敬帝紹泰元年 555年 被陳霸先誅殺 141 陳蒨 字子華 吳興長城人 梁敬帝紹泰二年 556年 到陳武帝永定元年 557年 在任 142 陳寶應 晉安候官人 陳武帝永定元年 557年 到三年 559年 領 143 沈恪 字子恭 吳興武康人 陳武帝永定三年 559年 到陳文帝天嘉二年 561年 在任 144 徐度 字孝節 安陸人 陳文帝天嘉二年 561年 除 未行 144 沈欽 吳興武康人 陳文帝天嘉二年 561年 出任 145 蔡景歷 字茂世 濟陽考城人 陳宣帝太建元年 569年 出任 146 陳伯山 字靜之 鄱陽王 吳興長城人 陳朝時在任 147 會稽內史 586年 589年 编辑 陳伯智 字策之 永陽王 吳興長城人 陳後主時領 148 會稽郡太守 607年 621年 编辑 會稽郡太守 742年 758年 编辑 秦昌舜 742年 747年 杜庭诫 747年 748年 张守信 748年 李处祐 750年 于幼卿 754年 王师虔 天宝年间 崔寓 757年 李希言 758年 149 國主 编辑孫吳會稽國 258年 260年 编辑 會稽國 258年 260年 代數 封爵 謚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1 會稽王 孫亮 258年 260年降封候官侯西晉會稽國 270年 310年代 编辑 會稽國 270年 310年代 42 43 以歸降封代數 封爵 謚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1 會稽公 孫秀 270年 301年或302年2 會稽公 310年代沒于劉聰 國絕東晉會稽國 317年 402年 405年 417年 编辑 會稽國 317年 402年 405年 417年 代數 封爵 謚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琅邪王 食会稽 孝王 司馬裒 317年 司馬睿子琅邪王 食会稽 哀王 司馬安國 318年 司馬裒子琅邪王 食会稽 悼王 司馬煥 318年 司馬睿子琅邪王 食会稽 司馬昱 322年 327年 司馬睿子1 會稽王 司馬昱 327年 365年2 會稽王 司馬曜 365年 372年 司馬昱子琅邪王 食会稽 司馬道子 372年 392年 司馬昱子3 會稽王 文孝王 司馬道子 392年 402年國除 後復4 會稽王 悼王 司馬脩之 405年 417年 司马宝子無子 國除南朝陳會稽國 586年 589年 编辑 會稽國 586年 589年 代數 封爵 謚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1 會稽郡王 陳莊 586年 589年 陳後主第八子陳亡 國除相關條目 编辑吳郡 丹陽郡 山陰縣 吳縣註釋 编辑 會注音 ㄍㄨㄟˋ 古外切 吳語讀若貴 徵引文獻 编辑 周振鶴 西漢政區地理 40頁 今本 後漢書 郡國志載十四縣 楊守敬補侯官一縣 李曉傑謂侯官當作候官 史記 夏本紀 史記 越王句踐世家 荊江南地 史記正義云 楚及江南地 史記 秦始皇本紀 史記集解作鄣郡 辛德勇 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 第五節考證其應作故鄣郡 辛德勇謂其當作四川郡 即辛德勇所謂之故鄣郡 見上 漢書 地理志會稽郡下注云 景帝四年屬江都 誤 廣陵國廣陵縣下注 江都易王非 广陵厲王胥皆都此 併得鄣郡 而不得吳 11 0 11 1 11 2 漢書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 宋書州郡志建安太守 太平御覽引張勃 吳地記 陸廣微吳地記 周振鶴 西漢政區地理 第二章第四節 宋書州郡志建安郡下云 郡 去州水 路 二千三百八十 里 去京都水三千四十 並無陸 可知遲至劉宋時 閩中之地尚無陸路與其它郡縣相通 故漢時會稽郡不得領有閩北一帶 除註明出處者 均依 中國歷史地圖集 所示 丹陽縣志 2009 08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5 19 顏師古注 鎮江市志 2009 08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8 30 光緒 嘉興府志 漢書地理志下注誤為南部都尉 虞預 會稽典錄 引吳孫權時人朱育語作東部都尉 越絕書 朱餘者 越鹽官也 越人謂鹽曰餘 楊守敬 三國郡縣表補正 以為當作侯官 三國志吳志賀齊傳作候官 李曉傑云 然其中侯官 實應作候官 其性質與西北張掖屬國及上郡中之候官相同 楊守敬 三國郡縣表補正 續漢書郡國志章安縣下劉昭注引 晉太康記 元和郡縣圖志臺州 水經注卷40 永建中 陽羨周嘉上書 以縣遠 赴會至難 求得分置 遂以浙江西爲吳 以東爲會稽 續漢書郡國志 續漢書郡國志劉昭注 宋書州郡志 續漢書郡國志劉昭注引 英雄交爭記 續漢書郡國志劉昭注引越絕書 宋書州郡志 太平寰宇記卷九九處州白龍縣 三國志吳志賀齊傳 太平寰宇記卷百一建安縣下云 地本孫策于建安初分東侯官之地立此邑 即以年號為名 屬會稽南部都尉 35 0 35 1 續漢書郡國志劉昭注 太平寰宇記卷百一建陽縣 宋書州郡志東陽太守 三國志孫亮傳 三國志孫休傳 40 0 40 1 三國志孫皓傳 宋書州郡志永興令下 42 0 42 1 晉書 卷三 帝紀第三 43 0 43 1 晋诸公赞 晉書地理志 晉書 卷六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 宋書州郡志 南齊書州郡志 47 0 47 1 漢書荊燕吳傳 漢書景帝紀 葛劍雄 西漢人口地理 98頁 宋書孔季恭傳作孔靈符 諸書又引作孔曄 疑曄是其名 字靈符 劉緯毅 漢唐方志輯佚 漢書陳勝項籍傳 漢書儒林傳 漢書百官公卿表 後漢書儒林傳 太平御覽卷二五三引鍾離意別傳 御覽卷二五三引鍾離意別傳 後漢書第五倫傳 鄭弘傳 58 0 58 1 58 2 後漢書獨行傳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 60 0 60 1 後漢書循吏傳 後漢書郭杜孔張廉王蘇羊賈陸傳 後漢書張霸傳 後漢書馬援傳 後漢書孝明八王傳注引三輔決錄注 漢豫州從事尹宙碑 水經注清水引 太公廟碑 御覽卷六六引 會稽記 王十朋 會稽風俗賦 嚴耕望太守表失載 見通志氏族略 雍正浙江通志繫之于順帝時 後漢書循吏傳 獨行傳 隸釋魯相韓勅造孔廟禮器碑 後漢書劉祐傳 後漢書朱雋傳劉昭注引 會稽典錄 73 0 73 1 73 2 後漢書朱雋傳 後漢書皇后紀 隸續成陽令唐扶頌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 隸續劉寬門生題名碑 三國志魏志華歆王朗傳 吳志虞翻傳注引 會稽典錄 三國志吳志孫策傳 三國志吳志孫權傳 三國志吳志陸遜傳 氏族典四三五引 萬姓統譜 晉書 卷八十三 列傳第五十三 晉書 卷六十九 列傳第三十九 北堂書鈔 卷六十三引 晉彔 84 0 84 1 84 2 84 3 84 4 晉書 卷六十八 列傳第三十八 85 0 85 1 晉書 卷九十三 列傳第六十三 86 0 86 1 86 2 86 3 晉書 卷七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晉書 卷七十一 列傳第四十一 晉書 卷九十 列傳第六十 晉書 卷五十八 列傳第二十八 90 0 90 1 晉書 卷七十六 列傳第四十六 91 0 91 1 晉書 卷八 帝紀第八 92 0 92 1 晉書 卷七十八 列傳第四十八 93 0 93 1 晉書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 94 0 94 1 晉書 卷八十四 列傳第五十四 晉書 卷八十 列傳第五十 96 0 96 1 96 2 晉書 卷八 帝紀第八 晉書 卷五十六 列傳第二十六 晉書 卷六十七 列傳第三十七 晉書 卷九 帝紀第九 100 0 100 1 晉書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晉書 卷一百 列傳第七十 102 0 102 1 晉書 卷十 帝紀第十 宋書 卷九十二 列傳第五十二 104 0 104 1 104 2 104 3 104 4 104 5 宋書 卷五十四 列傳第十四 105 0 105 1 宋書 卷四十七 列傳第七 晉書 卷八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 宋書 卷二 本紀第二 宋書 卷五十八 列傳第十八 宋書 卷五十二 列傳第十二 110 0 110 1 110 2 宋書 卷五十三 列傳第十三 宋書 卷一百 列傳第六十 宋書 卷五十一 列傳第十一 113 0 113 1 113 2 113 3 宋書 卷七十九 列傳第三十九 宋書 卷八十一 列傳第四十一 115 0 115 1 宋書 卷七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宋書 卷六 本紀第六 宋書 卷五十九 列傳第十九 宋書 卷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 宋書 卷六十六 列傳第二十六 120 0 120 1 宋書 卷八十 列傳第四十 宋書 卷八 本紀第八 南齊書 卷三十三 列傳第十四 宋書 卷五十七 列傳第十七 124 0 124 1 南齊書 卷三十二 列傳第十三 宋書 卷六十一 列傳第二十一 126 0 126 1 126 2 126 3 南齊書 卷四十 列傳第二十一 南齊書 卷三十五 列傳第十六 128 0 128 1 南齊書 卷六 本紀第六 129 0 129 1 南齊書 卷四十四 列傳第二十五 南齊書 卷四十五 列傳第二十六 南齊書 卷三 本紀第三 南齊書 卷六 本紀第六 南齊書 卷五十 列傳第三十一 134 0 134 1 梁書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七 梁書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六 136 0 136 1 梁書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三 梁書 卷五 本紀第五 梁書 卷三 本紀第三 北史 卷九十三 列傳第八十一 陳書 卷一 本紀第一 陳書 卷八 列傳第二 陳書 卷三 本紀第三 陳書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九 144 0 144 1 陳書 卷十二 列傳第六 陳書 卷七 列傳第一 陳書 卷十六 列傳第十 舊唐書 卷一百九十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上 陳書 卷二十八 列傳第二十二 唐刺史考全编 參考文獻 编辑王先謙 漢書補注 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王先謙 後漢書集解 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晉書 中華書局點校本 宋書 中華書局點校本 南齊書 中華書局點校本 陳書 中華書局點校本 隋書 中華書局點校本 舊唐書 中華書局點校本 嚴耕望 1948 兩漢太守刺史表 上海 商務印書館 譚其驤 等 1974 中國歷史地圖集 北京 中国地图出版社 葛劍雄 1986 西漢人口地理 北京 人民出版社 周振鶴 1987 西漢政區地理 北京 人民出版社 李曉傑 1999 東漢政區地理 濟南 山東教育出版社 魯迅輯錄古籍叢編 1999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周振鶴 2006 漢書地理志匯釋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辛德勇 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 文史 2006年第1期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會稽郡 amp oldid 7598092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