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晉明帝

晉明帝司馬紹(299年-325年10月18日),字道畿東晉的第二代皇帝,晉元帝司馬睿長子。母親是豫章郡君荀氏。在位不足三年,但在位期間平定了王敦之亂

晉明帝
統治323年1月4日-325年10月18日(2年287天)
出生299年
逝世325年10月18日(325歲-10-18)(25-26歲)
安葬
全名
司馬紹
年號
太宁:323年三月-326年正月
谥号
明皇帝
庙号
肅祖(一作肅宗)[註 1]
政权晉朝东晋

生平

司馬紹自小聰慧,故此特別受父親司馬睿所寵愛。後於永嘉元年(307年)隨父親一同移鎮建業(後改建康,今江蘇南京市)。建興元年(313年),司馬睿升任左丞相,拜司馬紹為東中郎將,鎮守廣陵。316年,晉愍帝所在的長安前趙攻陷,晉愍帝出降,西晋灭亡。有鉴于此,317年,司馬睿稱晉王,建元建武,並立司馬紹為晉王太子。318年,司馬睿即位称帝,改元太興,司馬紹被立為皇太子。

永昌元年(322年)發生王敦之亂大將軍王敦領兵進攻建康並佔領石頭城,晉元帝派王導等人進攻石頭城但都被王敦擊敗,司馬紹於是打算率領將士與王敦決一死戰,即將出發時因遭太子中庶子溫嶠極力勸阻而沒有實行。隨後王敦自任丞相並掌握朝政,見司馬紹勇而有謀,而且朝野中亦有很高名望,於是打算誣陷他不孝而將他廢掉,但因溫嶠等大臣支持司馬紹,王敦終也不能廢掉司馬紹。

晉元帝因王敦之亂而憂憤成疾,於當年閏十一月己丑日(323年1月3日)病逝,司馬紹在次日繼位,为晉明帝,並由司空王導輔政。

王敦雖於永昌元年(322年)就回到武昌遙控朝廷,但因為圖謀篡位,於太寧元年(323年)暗示要朝廷徵召自己入朝,晉明帝於是以手詔徵召王敦。同年,王允之乘酒宴而知道王敦的圖謀,於是回京告訴其父王舒,王舒於是與王導一同報告晉明帝,得以早作防備。

次年,晉明帝既心知王敦意圖,於是騎馬微服去視察王敦於于湖的營地,但遭到軍人發現,並派五名騎兵追捕。晉明帝逃走時,用水浸濕所騎馬匹的粪便来使其降温,又拿出七寶鞭交給路旁賣食物的婆婆,並要她出示給追來的騎兵。晉明帝走後不久,追兵就來到,並詢問婆婆,婆婆於是取出七寶鞭,並稱那人已經走得很遠。騎兵們顧著傳玩七寶鞭而在那裏停留了很久,而且見馬糞已冷,以為追不及了,於是都沒有再追,晉明帝因此成功逃脫。

及後,晉明帝積極準備京師建康的防護,最終於當年成功擊敗王敦派來進攻的軍隊,平定了王敦之亂。王敦之亂後,晉明帝下令不再問罪於王敦一眾官屬,又分別以應詹江州刺史、劉遐徐州刺史、陶侃荊州刺史、王舒為湘州刺史,重整各州形勢,消除王敦以王氏宗族各領諸州以凌弱帝室的失衡情形[註 2]

太寧三年閏八月戊子(325年10月18日),司馬紹病逝於東堂,年僅二十七歲。葬於武平陵,廟號肅祖[註 1]

性格特徵

  • 司馬紹年少聰明,小時候便曾經與父親就「太陽與長安孰近」的問題作出不同答案的爭辯。長大後聰明有機斷,精於事理,於是能讓國家從王敦之亂的亂局回復平定。
  • 司馬紹性至孝,有文武才略,敬重賢人,素好文辭,於是當時如王導、庾亮、溫嶠、桓彝阮放等名臣都親待他。而因他習武藝,善於安撫將士,於是任太子時東宮聚集很多人,亦得遠近各人歸心。

軼事

  • 司馬紹任太子時,想修建池苑樓臺,但元帝不許。司馬紹於是命手下的武士在一晚之間修好太子西池。[1]
  • 司馬紹有寵妃宋禕,褘國色天香,善吹笛,乃石崇綠珠之女弟子,不久司馬紹病篤,群臣进谏,请出宋袆,最後宋褘被送給吏部尚书阮孚[2]
  • 司馬紹在位時,曾問晉室得天下的事。王導於是告訴他司馬懿當日發動高平陵之變誅除曹爽,樹立蔣濟等與自己同心的大臣;又說道曹髦司馬昭親信賈充所命的成濟弒殺一事。司馬紹聽後,將面龐伏在牀上,說:「若真的像你所說,晉室國祚又怎能夠長遠!」[3]

評價

  • 唐代房玄齡於《晉書》的「史臣曰」評論說:「維揚作宇,憑帶洪流,楚江恆戰,方城對敵,不得不推誠將相,以總戎麾。樓船萬計,兵倍王室,處其利而無心者,周公其人也。威權外假,嫌隙內興,順流之師,此無強籓之援。商逢九亂,堯止八音,明皇(案:晉明帝)負圖,屬在茲日。運龍韜於掌握,起天旆於江靡,燎其餘燼,有若秋原。去縗絰而踐戎場,斬鯨鯢而拜園闕。鎮削威權,州分江漢,覆車不踐,貽厥孫謀。其後七十餘年,終罹敬道之害。或曰:『興亡在運,非止上流。』豈創制不殊,而弘之者異也。」
  • 唐代某貴族「公子[註 3]虞世南的對話:「公子曰:『東晉自元帝已下,何為賢主?』先生曰:『晉自遷都江左,強臣擅命,(天子)垂拱南面,政非己出。王敦以磐石之宗,居上流之地,負才矜地,志懷沖問鼎,非明帝之雄斷,王導之忠誠,則晉祚其移於他族矣。若使降年永久,佐任群賢,因洛、澗之遺黎,乘之衰運,興復中原,不難圖也。』」[4]
  •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称:“明帝不夭,中原其复矣乎!天假五胡以乱中夏,气数之穷也,帝乃早世!王敦之横,元帝惴惴而崩,帝以幼冲当多难,举动伟然出人意表,可不谓神武哉?”

學術考證

因王敦曾称呼晋明帝为:「黄鬚鲜卑奴」,黃鬚為西部鮮卑人常有特徵,陳寅恪認為其母出身燕,此地多有鮮卑人。

其母荀氏為司馬睿之婢女,出身微賤,司馬睿曾起意更換太子,為王導所阻。[5]

各家所記的晉明帝廟號

肅祖

  • 「廟號肅祖」(房玄齡《晉書·明帝紀》)、「昔我中宗(晉元帝廟號)、肅祖(晉明帝廟號)之基中興也」(《晉書·王導傳》載晉成帝冊曰)
  • 「惟中宗元皇帝、肅祖明皇帝、明穆皇后之靈」(《宋書·禮志三》成帝告先帝后曰)、「「晉景帝之於世祖,肅祖之於孝武,皆傍尊也」「晉世祖宗祠顯宗、烈宗、肅祖」(《宋書·禮志四》韓賁、孫緬議)、「歌肅祖明皇帝:明明肅祖,闡弘帝胙」云云(《宋書·樂志二》)
  • 「肅祖遺詔」云云(《世說新語·容止》劉孝標注引徐廣《晉紀》)
  • 「中宗元皇及肅祖明帝、丞相王茂弘、太尉庾元規並欽其風德,友而敬焉。及中宗肅祖升遐,王、庾又薨,乃隱跡剡山,以避當世」(《高僧傳》卷4)
  • 「成帝以太寧三年閏八月己丑即位,上明帝尊謚,廟曰肅祖」(《冊府元龜》卷29)

肅宗

  • 「肅宗明皇帝」(《資治通鑑》卷92、卷93)
  • 「肅宗」(《資治通鑑考異》卷4、《資治通鑑目錄》卷9)
  • 「肅宗明皇帝」(《建康實錄》卷6)
  • 「肅宗,中宗長子也」、「肅宗欲使庾亮為中書監」、「肅宗之在東宮,孔演領太子中庶子」(《太平御覽》卷148、卷220、卷245引何法盛《晉中興書》)
  • 「晉代祖宗孝宗、顯宗、烈宗、肅宗,並是晉帝之伯」(《通典》卷47注左丞孫緬議)

家世

晉明帝家族
 
 
 
 
 
 
 
 
 
 
 
 
 
 
 
 
 
 
高祖父:(追尊)高祖宣皇帝司马懿
 
 
 
 
 
 
 
曾祖父:琅邪武王司马伷
 
 
 
 
 
 
 
 
 
 
 
高祖母:扶风太妃伏氏
 
 
 
 
 
 
 
祖父:琅邪恭王司馬覲
 
 
 
 
 
 
 
 
 
 
 
 
 
 
外高祖父:高平侯诸葛诞
 
 
 
 
 
 
 
曾祖母:琅邪武王妃诸葛氏
 
 
 
 
 
 
 
 
 
 
 
外高祖母:高平侯夫人
 
 
 
 
 
 
 
父: 中宗元皇帝司马睿
 
 
 
 
 
 
 
 
 
 
 
 
 
 
 
 
 
外高祖父:清明穆侯夏侯威
 
 
 
 
 
 
 
外曾祖父:清明亭侯夏侯庄
 
 
 
 
 
 
 
 
 
 
 
外高祖母:清明穆侯夫人
 
 
 
 
 
 
 
祖母:琅邪恭王妃夏侯光姬
 
 
 
 
 
 
 
 
 
 
 
 
 
 
外曾祖母:清明亭侯夫人
 
 
 
 
 
 
 
 
 
 
 
肅宗明皇帝司馬紹
 
 
 
 
 
 
 
 
 
 
 
 
 
 
 
 
 
 
 
 
母:豫章君荀氏
 
 
 
 
 
 
 
 
 
 
 
 
 
 
 
 

皇后

  • 庾文君,庾亮妹,生晋成帝、晋康帝。

子女

影視形象

注釋

  1. ^ 1.0 1.1 《晉書·明帝紀》寫「廟號肅祖」,《晉書·王導傳》亦載晉成帝冊曰:「昔我中宗(晉元帝廟號)、肅祖(晉明帝廟號)之基中興也」,沈約《宋書》、徐廣《晉紀》同,佚文亦言「肅祖遺詔」云云;然而《資治通鑑·卷九十二》及《建康實錄·卷第六》皆題為「肅宗明皇帝」,何法盛《晉中興書》同,佚文亦云「肅宗,中宗長子也」「肅宗欲使庾亮為中書監」「肅宗之在東宮,孔演領太子中庶子」。
  2. ^ 王敦王邃為徐州刺史、王舒為荊州刺史、王彬為江州刺史。湘州在司馬承被殺後不明,王舒前任刺史劉顗不知何時上任。
  3. ^ 學者李錦繡懷疑此公子實指唐太宗,陳虎則認為就是太宗無誤,不過是登基前的秦王李世民與虞世南的對話紀錄,見李錦繡,〈读敦煌P2636《帝王略论》文書札记〉,《论史传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唐)虞世南撰、陳虎譯註,《帝王略論》(北京:中華書局,2008)卷一

参考文献

  1. ^ 《世說新語·豪爽》
  2. ^ 沈約《俗說》
  3. ^ 《晉書·宣帝紀》及《世說新語·尤悔篇》
  4. ^ 《唐文拾遺》卷十三;亦收入(唐)虞世南 撰、陳虎譯 註,《帝王略論》(北京:中華書局,2008)
  5. ^ 張程 <魏晉原來是這樣> P257起

外部链接

延伸阅读

[]

  《晉書·卷006》,出自房玄齡晉書
晉明帝
東晉
出生于:299年逝世於:325年
統治者頭銜
前任:
晉元帝
司馬睿
(父親)
晉朝皇帝
323年-325年
繼任:
晉成帝
司馬衍
(長子)
中國南部君主
323年-325年

晉明帝, 司馬紹, 299年, 325年10月18日, 字道畿, 東晉的第二代皇帝, 晉元帝司馬睿長子, 母親是豫章郡君荀氏, 在位不足三年, 但在位期間平定了王敦之亂, 統治323年1月4日, 325年10月18日, 2年287天, 出生299年逝世325年10月18日, 325歲, 26歲, 安葬武平陵全名司馬紹年號太宁, 323年三月, 326年正月谥号明皇帝庙号肅祖, 一作肅宗, 政权晉朝, 东晋, 目录, 生平, 性格特徵, 軼事, 評價, 學術考證, 各家所記的廟號, 肅祖, 肅宗, 家世, 皇后, 子. 晉明帝司馬紹 299年 325年10月18日 字道畿 東晉的第二代皇帝 晉元帝司馬睿長子 母親是豫章郡君荀氏 在位不足三年 但在位期間平定了王敦之亂 晉明帝統治323年1月4日 325年10月18日 2年287天 出生299年逝世325年10月18日 325歲 10 18 25 26歲 安葬武平陵全名司馬紹年號太宁 323年三月 326年正月谥号明皇帝庙号肅祖 一作肅宗 註 1 政权晉朝 东晋 目录 1 生平 2 性格特徵 3 軼事 4 評價 5 學術考證 6 各家所記的晉明帝廟號 6 1 肅祖 6 2 肅宗 7 家世 7 1 皇后 7 2 子女 8 影視形象 9 注釋 10 参考文献 11 外部链接 12 延伸阅读生平 编辑司馬紹自小聰慧 故此特別受父親司馬睿所寵愛 後於永嘉元年 307年 隨父親一同移鎮建業 後改建康 今江蘇南京市 建興元年 313年 司馬睿升任左丞相 拜司馬紹為東中郎將 鎮守廣陵 316年 晉愍帝所在的長安被前趙攻陷 晉愍帝出降 西晋灭亡 有鉴于此 317年 司馬睿稱晉王 建元建武 並立司馬紹為晉王太子 318年 司馬睿即位称帝 改元太興 司馬紹被立為皇太子 永昌元年 322年 發生王敦之亂 大將軍王敦領兵進攻建康並佔領石頭城 晉元帝派王導等人進攻石頭城但都被王敦擊敗 司馬紹於是打算率領將士與王敦決一死戰 即將出發時因遭太子中庶子溫嶠極力勸阻而沒有實行 隨後王敦自任丞相並掌握朝政 見司馬紹勇而有謀 而且朝野中亦有很高名望 於是打算誣陷他不孝而將他廢掉 但因溫嶠等大臣支持司馬紹 王敦終也不能廢掉司馬紹 晉元帝因王敦之亂而憂憤成疾 於當年閏十一月己丑日 323年1月3日 病逝 司馬紹在次日繼位 为晉明帝 並由司空王導輔政 王敦雖於永昌元年 322年 就回到武昌遙控朝廷 但因為圖謀篡位 於太寧元年 323年 暗示要朝廷徵召自己入朝 晉明帝於是以手詔徵召王敦 同年 王允之乘酒宴而知道王敦的圖謀 於是回京告訴其父王舒 王舒於是與王導一同報告晉明帝 得以早作防備 次年 晉明帝既心知王敦意圖 於是騎馬微服去視察王敦於于湖的營地 但遭到軍人發現 並派五名騎兵追捕 晉明帝逃走時 用水浸濕所騎馬匹的粪便来使其降温 又拿出七寶鞭交給路旁賣食物的婆婆 並要她出示給追來的騎兵 晉明帝走後不久 追兵就來到 並詢問婆婆 婆婆於是取出七寶鞭 並稱那人已經走得很遠 騎兵們顧著傳玩七寶鞭而在那裏停留了很久 而且見馬糞已冷 以為追不及了 於是都沒有再追 晉明帝因此成功逃脫 及後 晉明帝積極準備京師建康的防護 最終於當年成功擊敗王敦派來進攻的軍隊 平定了王敦之亂 王敦之亂後 晉明帝下令不再問罪於王敦一眾官屬 又分別以應詹為江州刺史 劉遐為徐州刺史 陶侃為荊州刺史 王舒為湘州刺史 重整各州形勢 消除王敦以王氏宗族各領諸州以凌弱帝室的失衡情形 註 2 太寧三年閏八月戊子 325年10月18日 司馬紹病逝於東堂 年僅二十七歲 葬於武平陵 廟號肅祖 註 1 性格特徵 编辑司馬紹年少聰明 小時候便曾經與父親就 太陽與長安孰近 的問題作出不同答案的爭辯 長大後聰明有機斷 精於事理 於是能讓國家從王敦之亂的亂局回復平定 司馬紹性至孝 有文武才略 敬重賢人 素好文辭 於是當時如王導 庾亮 溫嶠 桓彝 阮放等名臣都親待他 而因他習武藝 善於安撫將士 於是任太子時東宮聚集很多人 亦得遠近各人歸心 軼事 编辑司馬紹任太子時 想修建池苑樓臺 但元帝不許 司馬紹於是命手下的武士在一晚之間修好太子西池 1 司馬紹有寵妃宋禕 褘國色天香 善吹笛 乃石崇妾綠珠之女弟子 不久司馬紹病篤 群臣进谏 请出宋袆 最後宋褘被送給吏部尚书阮孚 2 司馬紹在位時 曾問晉室得天下的事 王導於是告訴他司馬懿當日發動高平陵之變誅除曹爽 樹立蔣濟等與自己同心的大臣 又說道曹髦被司馬昭親信賈充所命的成濟弒殺一事 司馬紹聽後 將面龐伏在牀上 說 若真的像你所說 晉室國祚又怎能夠長遠 3 評價 编辑唐代房玄齡於 晉書 的 史臣曰 評論說 維揚作宇 憑帶洪流 楚江恆戰 方城對敵 不得不推誠將相 以總戎麾 樓船萬計 兵倍王室 處其利而無心者 周公其人也 威權外假 嫌隙內興 彼有順流之師 此無強籓之援 商逢九亂 堯止八音 明皇 案 晉明帝 負圖 屬在茲日 運龍韜於掌握 起天旆於江靡 燎其餘燼 有若秋原 去縗絰而踐戎場 斬鯨鯢而拜園闕 鎮削威權 州分江漢 覆車不踐 貽厥孫謀 其後七十餘年 終罹敬道之害 或曰 興亡在運 非止上流 豈創制不殊 而弘之者異也 唐代某貴族 公子 註 3 與虞世南的對話 公子曰 東晉自元帝已下 何為賢主 先生曰 晉自遷都江左 強臣擅命 天子 垂拱南面 政非己出 王敦以磐石之宗 居上流之地 負才矜地 志懷沖問鼎 非明帝之雄斷 王導之忠誠 則晉祚其移於他族矣 若使降年永久 佐任群賢 因洛 澗之遺黎 乘劉 石之衰運 興復中原 不難圖也 4 王夫之在 读通鉴论 中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 称 明帝不夭 中原其复矣乎 天假五胡以乱中夏 气数之穷也 帝乃早世 王敦之横 元帝惴惴而崩 帝以幼冲当多难 举动伟然出人意表 可不谓神武哉 學術考證 编辑因王敦曾称呼晋明帝为 黄鬚鲜卑奴 黃鬚為西部鮮卑人常有特徵 陳寅恪認為其母出身燕代 此地多有鮮卑人 其母荀氏為司馬睿之婢女 出身微賤 司馬睿曾起意更換太子 為王導所阻 5 各家所記的晉明帝廟號 编辑肅祖 编辑 廟號肅祖 房玄齡 晉書 明帝紀 昔我中宗 晉元帝廟號 肅祖 晉明帝廟號 之基中興也 晉書 王導傳 載晉成帝冊曰 惟中宗元皇帝 肅祖明皇帝 明穆皇后之靈 宋書 禮志三 成帝告先帝后曰 晉景帝之於世祖 肅祖之於孝武 皆傍尊也 晉世祖宗祠顯宗 烈宗 肅祖 宋書 禮志四 韓賁 孫緬議 歌肅祖明皇帝 明明肅祖 闡弘帝胙 云云 宋書 樂志二 肅祖遺詔 云云 世說新語 容止 劉孝標注引徐廣 晉紀 中宗元皇及肅祖明帝 丞相王茂弘 太尉庾元規並欽其風德 友而敬焉 及中宗肅祖升遐 王 庾又薨 乃隱跡剡山 以避當世 高僧傳 卷4 成帝以太寧三年閏八月己丑即位 上明帝尊謚 廟曰肅祖 冊府元龜 卷29 肅宗 编辑 肅宗明皇帝 資治通鑑 卷92 卷93 肅宗 資治通鑑考異 卷4 資治通鑑目錄 卷9 肅宗明皇帝 建康實錄 卷6 肅宗 中宗長子也 肅宗欲使庾亮為中書監 肅宗之在東宮 孔演領太子中庶子 太平御覽 卷148 卷220 卷245引何法盛 晉中興書 晉代祖宗孝宗 顯宗 烈宗 肅宗 並是晉帝之伯 通典 卷47注左丞孫緬議 家世 编辑晉明帝家族 高祖父 追尊 高祖宣皇帝司马懿 曾祖父 琅邪武王司马伷 高祖母 扶风太妃伏氏 祖父 琅邪恭王司馬覲 外高祖父 高平侯诸葛诞 曾祖母 琅邪武王妃诸葛氏 外高祖母 高平侯夫人 父 中宗元皇帝司马睿 外高祖父 清明穆侯夏侯威 外曾祖父 清明亭侯夏侯庄 外高祖母 清明穆侯夫人 祖母 琅邪恭王妃夏侯光姬 外曾祖母 清明亭侯夫人 肅宗明皇帝司馬紹 母 豫章君荀氏 皇后 编辑 庾文君 庾亮妹 生晋成帝 晋康帝 子女 编辑 司马衍 太寧三年立為太子 後為晋成帝 司马岳 初封吳王 後徙琅琊王 晉成帝死後被立為晋康帝 南康公主司马兴男 嫁桓溫 庐陵公主司马南弟 嫁劉惔 南郡悼公主 嫁羊賁影視形象 编辑电视剧 书圣王羲之 张子文饰晉明帝注釋 编辑 1 0 1 1 晉書 明帝紀 寫 廟號肅祖 晉書 王導傳 亦載晉成帝冊曰 昔我中宗 晉元帝廟號 肅祖 晉明帝廟號 之基中興也 沈約 宋書 徐廣 晉紀 同 佚文亦言 肅祖遺詔 云云 然而 資治通鑑 卷九十二 及 建康實錄 卷第六 皆題為 肅宗明皇帝 何法盛 晉中興書 同 佚文亦云 肅宗 中宗長子也 肅宗欲使庾亮為中書監 肅宗之在東宮 孔演領太子中庶子 王敦以王邃為徐州刺史 王舒為荊州刺史 王彬為江州刺史 湘州在司馬承被殺後不明 王舒前任刺史劉顗不知何時上任 學者李錦繡懷疑此公子實指唐太宗 陳虎則認為就是太宗無誤 不過是登基前的秦王李世民與虞世南的對話紀錄 見李錦繡 读敦煌P2636 帝王略论 文書札记 论史传经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唐 虞世南撰 陳虎譯註 帝王略論 北京 中華書局 2008 卷一参考文献 编辑 世說新語 豪爽 沈約 俗說 晉書 宣帝紀 及 世說新語 尤悔篇 唐文拾遺 卷十三 亦收入 唐 虞世南 撰 陳虎譯 註 帝王略論 北京 中華書局 2008 張程 lt 魏晉原來是這樣 gt P257起外部链接 编辑 维基文库中的相關文獻 晋书 卷006延伸阅读 编辑 编 晉書 卷006 出自房玄齡 晉書 晉明帝東晉出生于 299年 逝世於 325年統治者頭銜前任 晉元帝司馬睿 父親 晉朝皇帝323年 325年 繼任 晉成帝司馬衍 長子 中國南部君主323年 325年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晉明帝 amp oldid 74464887,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