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巴黎

巴黎(法語:Paris法语发音:[paʁi]  聆聽)是法國首都最大都市,同時是法蘭西島大區首府,為法國的政治文化中心,隸屬法蘭西島大區之下的巴黎省(編號第75;範圍重疊)。目前的巴黎市轄區範圍大致為舊巴黎城牆內(環城大道內側),依照發展歷史共分成20個,自從1860年代開始就沒有重大變化。截至2019年為止,巴黎市内人口超過216萬[4]巴黎都會區的人口則逾1,300萬[3],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5]

巴黎
Paris
 法國首都
巴黎意象:從上方依序為: 艾菲爾鐵塔與巴黎天際線、香榭丽舍大街西端的凱旋門巴黎歌劇院塞纳河奧賽博物館西堤島聖心殿龐畢度中心羅浮宮及宫外的金字塔

旗幟

徽章
格言:“漂浮而不沉没”
拉丁語Fluctuat nec mergitur
巴黎的位置
巴黎
巴黎
坐标:48°51′24″N 2°21′08″E / 48.856613°N 2.352222°E / 48.856613; 2.352222坐标48°51′24″N 2°21′08″E / 48.856613°N 2.352222°E / 48.856613; 2.352222
国家 法國
大区 法蘭西島大區
领土集体 巴黎
区划20个区
政府
 • 市长 (2020–2026) 安娜·伊达尔戈社会党
面积1
 • 市镇105.4 平方公里(40.7 平方英里)
 • 市區 (2020年)2,853.5 平方公里(1,101.7 平方英里)
 • 都會區 (2020)18,940.7 平方公里(7,313.0 平方英里)
人口(2018年1月)[1]
 • 市镇2,175,601人
 • 密度20,641人/平方公里(53,461人/平方英里)
 • 市区 (2017年1月[2])10,785,092
 • 市区密度3,780人/平方公里(9,789人/平方英里)
 • 都會區 (2017年1月[3])13,024,518
 • 都會區密度688人/平方公里(1,781人/平方英里)
居民称谓Parisien (男), Parisienne (女)
时区CETUTC+01:00
 • 夏时制CESTUTC+02:00
邮政编码75001-75020, 75116
INSEE75056
海拔28-131米(92-430英尺)
(平均:79.5米)
網站www.paris.fr
1法國統計部門在計算土地面積時,不計算面積大於1平方公里的湖泊、池塘、冰川和河口。 2人口不重複計算」:擁有多重居住地的居民(如:學生和軍人)僅計算一次。

巴黎在近1,000年的時間内是西方最大的城市,也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16世紀至19世紀期间)[6][7][8]。目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之一,在教育娛樂時尚科學媒體藝術金融政治等方面皆有重大影響力,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大都会之一[9][10][11][12],許多國際組織都將總部設立在巴黎,包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際商會巴黎俱樂部等。巴黎也是歐洲綠化程度最高[13]與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之一[14],也是世界上生活費用最高的城市之一[15][16]。巴黎與法蘭西島大区大約貢獻法國4分之1的國內生產總值,在2009年為5,521歐元[17]。根據估計,巴黎是歐洲第一大[18]城市經濟體,也是世界上第六大城市經濟體[19]〈按購買力平價PPP調整〉。總共有33間財富世界500強企業的總部設立在巴黎都會區[20],是歐洲最集中的地區。巴黎市轄區範圍外的商業區拉德芳斯是歐洲最大的中央商務辦公區[21]。巴黎的高等教育機構是歐盟最集中的地區[22],高等教育研究與發展支出也是歐洲最高的地區。巴黎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適合研發創新的城市之一[23]。每年有4,200萬人造訪巴黎與鄰近都會區,也讓巴黎成為世界上最多觀光客造訪的城市[22]。巴黎與鄰近都會區總共有3,800个法国历史遗迹與4個世界遺產[22]。巴黎也是1989年的歐洲文化之城。巴黎在2014年全球城市排名中排名第3位。

地名

“Paris”一词源自古代高盧的一個分支:巴黎西人英语Parisii (Gaul)(Parisii),該部落於公元前3世紀於塞納河一帶聚居。有說“巴黎西”(Parisii)這個名稱源自荷馬史詩伊利亞特》中的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法语:Pâris,古希腊语:Πάρις),在羅馬人來到此地後,將其命名為盧泰西亞拉丁語Lutetialutetja)或Lutetia Parisiorum),也就是後來的呂泰斯(法文:Lutèce[lytɛs][24]。另一種說法則認為帕里斯是是來自凱爾特語中的parisio,意為「工作中的人」或「工匠」[25]。如果是女生的名字則寓意「公主」。當時的呂得斯只是一個河邊的小鎮,僅佔今日巴黎範圍中心的一小部分而已[25]。後來在君士坦丁王朝羅馬皇帝尤利安在位(360年至363年)時,這座城市改名為巴黎[26]

巴黎有許多暱稱,但是最有名的稱呼是「光城」(La Ville-Lumière)[27] ,因為巴黎是啟蒙時代教育及文化中心,而且很早就開始使用街燈。法國歌手雷诺·塞尚發明的黑話將巴黎稱為Paname[28] 。他的歌曲從70年代至今在法語世界有深刻持續的影響,尤其在青少年族群中廣受歡迎。

居住在巴黎地區的人通常被稱為Parisiens,有時更被戲稱為ParigotsParigots這個名稱是由居住在巴黎地區以外的人在1900年發明的[29]

歷史

早期

巴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根據考古資料,巴黎地區在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四萬年前,已經有先民定居,另外又發現了公元前4200年左右的村莊遺址. [30]凱爾特人當中的高盧人分支巴黎西人在公元前250年就已經居住在塞納河沿岸[31][32] ,所以巴黎市的核心就位於塞納河上的西提島(又譯為「西岱島」或「城島」,Île de la Cité)。

公元前52年,羅馬人征服了巴黎地區[30]。此前,巴黎是一個名為巴黎西(Parisii)的凱爾特高盧人部落的聚居地。公元358年,羅馬人开始在此建造宮殿,這一年被視為巴黎建城的開始。羅馬人起初將該這座城市命名為卢泰西亚(Lutetia)并于四世紀時改名為巴黎。羅馬時期高盧行省的中心位于法国南方的里昂,而巴黎是一個低規模的人類聚居地,人口集中在塞納河左岸。巴黎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中持續擴張,成為一個擁有宮殿、競技場浴場花園的繁華城市[33]

中古時代

 
文森城堡建於14至17世紀之間

公元508年,法蘭克人佔領了巴黎,國王克洛維一世將巴黎定為墨洛溫王朝的首都,法蘭克人用木板在這裡开始建造教堂和宮殿。但是此時的法蘭克王國只是一個部落的聚合體,政治体系仍不稳定。克洛維一世死後,法蘭克王國被其后代瓜分,巴黎因此再度淪為地方性城市。加洛林王朝時期,法蘭克王國的首都一直在亞琛等城市之間变换,巴黎當時由「強者」羅貝爾來統治。公元9世紀,維京人入侵法國,並於公元845年進攻巴黎,於是巴黎人在城市周圍建起了城牆抵禦維京人侵略。因為加洛林王朝的最後一個國王胖子查理軟弱無能,於是在抵抗維京人進攻中享有盛譽的巴黎伯爵、羅貝爾之子奧多(Odo),在公元888年由大領主們推選為西法蘭克王國的國王。奧多的曾孫雨果·卡佩於987年加冕為法蘭西國王,创立了卡佩王朝,同時巴黎也首次成為西法蘭克王國的首都[34]

從公元11世紀開始,巴黎開始向塞納河右岸發展。路易六世在右岸地區建立了市場和道路。腓力二世(奧古斯都)建設了首座環繞巴黎的城牆,還拓寬了城市道路,建設公共噴泉,同時修建了羅浮宮。巴黎於公元1348年遭到黑死病襲擊,當時巴黎約有200,000人居住[35],而這次黑死病曾經在一天之內就造成800人死亡,並在1466年再度造成40,000人死亡[36] 。巴黎在百年戰爭中被英國勃艮第公國的軍隊佔領,但是後來瓦盧瓦王朝國王查理七世收复巴黎,在1453年結束了百年戰爭。1356年巴黎修建了第二道城牆。

1356年,王太子查理召开三级会议,筹备军资和赎金,却无意应答巴黎市民代表要求扩大三级会议权限、限制王权。1358年2月,巴黎市民在艾蒂安·馬賽爾领导下起义,冲入王宫,查理出逃。后起义者联合扎克雷起义未果,查理调军围困巴黎,起义者遭镇压。

1436年,查理七世收復了巴黎。巴黎恢復了首都的地位,但是法國真正的權力中心仍然在羅亞爾河流域[37]

 
1657年的巴黎地圖

16世紀初(1528年),弗朗索瓦一世在巴黎周邊建造了眾多的城堡,法國的權力中心因此变为巴黎。1564年,凱瑟琳·德·美第奇王太后下令在城市中央修建杜伊勒里宮花園,並將它與盧浮宮連接起來。1572年8月24日的圣巴托罗缪之夜,巴黎发生了天主教勢力對基督新教雨格諾派的大屠杀,屠杀從巴黎擴散到其他一些城市,持續了幾個月之久[38][39]波旁王朝時期,巴黎繼續向四周發展,直到後來路易十四興建凡爾賽宮,並將宮廷和行政機構遷往凡爾賽宮。此時的巴黎環境骯髒,道路曲折,街道狹窄,房屋稠密,且多為木結構,是一座典型的中世紀城市,擁有近50萬人口和25,000間房屋。鼠疫在16及17世紀又多次侵襲巴黎,奪走許多人的生命[40]

18至19世紀

 
攻占巴士底狱

1789年7月14日,法國大革命爆發,起义军攻占巴士底狱[41]。大量巴黎的旧地名因此被更改:路易十五廣場被更名為協和廣場巴黎聖母院被更名為「理性堂」,傑出的哥特式建築聖雅克教堂被夷平,旺多姆廣場的路易十四銅像、新橋的亨利四世銅像和巴黎其他各處的國王銅像被推翻。法國大革命結束後,拿破侖對巴黎進行新的擴建工作,興建巴黎凱旋門和盧浮宮的南北兩翼,整修塞納河兩岸,疏浚河道,並修建大批古典主義[42]的宮殿、大廈、公寓。1814年3月13日,拿破侖兵败滑铁卢,巴黎被俄羅斯及聯軍勢力佔領,這是巴黎四百年來首次被他国佔領[43]

 
第二帝國與第三共和時期的巴黎街道

此後的巴黎歷經反法同盟佔領、1830年七月革命1848年革命霍亂在1832年與1849年兩度侵襲巴黎,造成巴黎人口嚴重下降。單單1832年這次霍亂大流行就造成20,000人死亡,當時巴黎的人口也只有650,000人[44]。到拿破侖三世時期,巴黎自中世紀沿革而成的市街風貌,糟糕的卫生环境及古老狹隘的城市動線已不符合十九世紀西方對於一國之都的期待及需求。1859年,法国规模最大的都市规划事业——奥斯曼工程正式启动,奥斯曼工程让巴黎成为现代都市的模范,也极大地改变巴黎的规划格局。奧斯曼工程拆除巴黎的外城牆,建設環城路,在舊城區開闢出許多筆直的林蔭大道,並建設眾多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廣場、公園、住宅區、醫院、火車站、圖書館、學校,以及公共噴泉和街心雕塑,還利用巴黎地下縱橫交錯的舊石礦建造城市供水及排水系統。但他也拆掉許多珍貴的歷史遺產和文物,對巴黎舊城的破壞一直存在歷史爭議。奧斯曼男爵在沒有提供暫時住所的情況下拆除巴黎市區所有貧民區,將貧民全趕到城外,另外為避免革命再起,將許多運河地下化,讓軍方的瞭望塔沒有死角,使反抗人士無法躲在河堤開槍與政府軍對抗。

1870年普法戰爭和1871年巴黎公社期間,巴黎再一次遭到戰爭的破壞。1871年5月24日,巴黎公社放火燒燬巴黎的大量主要建築[45]。此後巴黎經歷第二次大規模發展時期。作為法國大革命一百週年紀念,同時為了迎接1889年世界博覽會,巴黎政府於1889年修建埃菲爾鐵塔,這次世界博覽會也讓巴黎成為世界上重要的觀光與貿易中心[46]。埃菲爾鐵塔直到1930年帝國大廈落成之前都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巴黎政府為迎接1900年世界博覽會修建巴黎地鐵,同時建造大皇宮小皇宮

20世紀

 
1944年巴黎解放時,群眾遊行越過凱旋門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巴黎都沒有遭到嚴重破壞。巴黎在戰間期文化及藝術迅速發展,並吸引許多著名藝術家音樂家與文學家聚集,例如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萨尔瓦多·达利海明威巴勃羅·畢卡索等人[46]

1919年,法國作為協約國的陸戰主力,與盟友在巴黎進行第一次世界大戰勝利大閱兵。1940年6月14日,巴黎在法國戰役後遭到德軍佔領。當時德軍從凱旋門通過,紀念拿破崙於1800年馬倫哥戰役勝利140週年[47]。1944年巴黎解放前夕,希特勒曾經下令徹底摧毀這座城市,但是指挥官迪特里希·馮·寇爾蒂茨最後並沒有執行這個命令[48]。德軍最后在1944年8月25日被自由法國軍隊全員俘虜,巴黎終於獲得解放[49],法國人在戴高樂領導群眾下能越過凱旋門,慶祝戰爭的勝利。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巴黎繼續朝向四周發展,並於1970年代停止盲目擴張,改為發展郊區衛星城。1970年代末開始,法國政府在巴黎西郊的上塞纳省(Hauts de Seine)建設了拉德芳斯中心商務區環城大道區域快鐵的完成讓巴黎與鄰近地區可以緊密連結,使得巴黎的大眾運輸系統更加完善[50][51][52]

從1970年代開始,巴黎內部許多地區已經進行限制工業化程序,而許多外來移民也持續移入巴黎地區,失業者與外來移民造成許多社會問題[53][54]。在此同時,巴黎與西方及南方的郊區已經從傳統製造業成功轉型為服務業高科技製造業,居民的所得也晉升歐洲的頂尖行列[55][56][57]。這種結果也導致區域之間產生社會鴻溝[58],特別是從1980年代中期開始,例如2005年法國騷亂就是發生在巴黎東北郊區。

21世紀

為了去降低巴黎內部社會的緊張並促進經濟發展,巴黎政府正在進行許多計劃。首都地區拓展事務國務秘書克里斯蒂安·布朗(Christian Blanc)於2008年就任,負責法國總統尼古拉·薩科齊的大巴黎計畫(Grand Paris)。在此同時,幾棟摩天大樓於2006年獲得政府批准,準備建造在拉德芳斯商業區,並預計於2010年代初完工。這項計劃也是巴黎自從蒙帕納斯大樓在1973年完成後,首次進行的大規模摩天大樓興建計劃。

如今巴黎作為法國的首都和政治、文化、商業中心,仍然發揮著無可取代的功能。

地理

位置

 
巴黎位於法國北部巴黎盆地(Bassin parisien)的中央

巴黎處於法國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市區位於塞納河沿岸。河上的西堤島聖路易島是巴黎最古老的地區。狹義的巴黎市只包括原巴黎城牆內的20個區,面積為86.928平方公里 [59],人口超過220萬。大巴黎地區還包括分佈在巴黎城牆周圍、由同巴黎連成一片的市區組成的上塞纳省马恩河谷省塞纳-圣但尼省。巴黎市、上述三個省以及伊夫林省瓦兹河谷省塞纳-马恩省埃松省共同组成巴黎大區。这片地區在古代就被稱作法蘭西島

巴黎市區地形相對平緩。最低點海拔為35公尺。最高點位於北方的蒙馬特,海拔為130公尺[60]。市區內有幾座小山丘。

受到北大西洋洋流的影響,巴黎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盛行西風。冬天的巴黎,難得見到太陽,水比較充沛,氣較多。夏天平均溫度介於攝氏15至25度之間,但是最高溫有時也會超過30度(例如2003年歐洲熱浪期間)。最近幾年來,巴黎7月的平均溫度是攝氏17.6度,平均低溫是攝氏12.9度,平均高溫則是攝氏23.7度[61]

巴黎整年都會降雨,但是巴黎並不是非常多雨的城市,偶發性的大雨反而比較常見。巴黎每年降雨量為652公厘,每個月份都十分平均。巴黎有史以來記錄到的最高溫出現在2019年7月25日(攝氏43.6度),最低溫則出現在1879年12月10日(攝氏-23.9度)[62]

巴黎(蒙蘇里公園,海拔75公尺,平均數據 1981-2010年,極端數據 1872-現在)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 16.1
(61.0)
21.4
(70.5)
25.7
(78.3)
30.2
(86.4)
34.8
(94.6)
37.6
(99.7)
42.6
(108.7)
39.5
(103.1)
36.2
(97.2)
28.9
(84.0)
21.6
(70.9)
17.1
(62.8)
42.6
(108.7)
平均最高温 °C(°F) 7.2
(45.0)
8.3
(46.9)
12.2
(54.0)
15.6
(60.1)
19.6
(67.3)
22.7
(72.9)
25.2
(77.4)
25.0
(77.0)
21.1
(70.0)
16.3
(61.3)
10.8
(51.4)
7.5
(45.5)
16.0
(60.8)
日均气温 °C(°F) 4.9
(40.8)
5.6
(42.1)
8.8
(47.8)
11.5
(52.7)
15.2
(59.4)
18.3
(64.9)
20.5
(68.9)
20.3
(68.5)
16.9
(62.4)
13.0
(55.4)
8.3
(46.9)
5.5
(41.9)
12.4
(54.3)
平均最低温 °C(°F) 2.7
(36.9)
2.8
(37.0)
5.3
(41.5)
7.3
(45.1)
10.9
(51.6)
13.8
(56.8)
15.8
(60.4)
15.7
(60.3)
12.7
(54.9)
9.6
(49.3)
5.8
(42.4)
3.7
(38.7)
8.8
(47.8)
历史最低温 °C(°F) −14.6
(5.7)
−14.7
(5.5)
−9.1
(15.6)
−3.5
(25.7)
−0.1
(31.8)
3.1
(37.6)
2.7
(36.9)
6.3
(43.3)
1.8
(35.2)
−3.8
(25.2)
−14
(7)
−23.9
(−11.0)
−23.9
(−11.0)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51.0
(2.01)
41.2
(1.62)
47.6
(1.87)
51.8
(2.04)
63.2
(2.49)
49.6
(1.95)
62.3
(2.45)
52.7
(2.07)
47.6
(1.87)
61.5
(2.42)
51.1
(2.01)
57.8
(2.28)
637.4
(25.09)
平均降水天数(≥ 1.0 mm) 9.9 9.0 10.6 9.3 9.8 8.4 8.1 7.7 7.8 9.6 10.0 10.9 111.1
平均降雪天数 3.0 3.9 1.6 0.6 0 0 0 0 0 0 0.7 2.1 11.9
平均相對濕度(%) 83 78 73 69 70 69 68 71 76 82 84 84 76
月均日照時數 62.5 79.2 128.9 166.0 193.8 202.1 212.2 212.1 167.9 117.8 67.7 51.4 1,661.6
数据来源:Météo France Infoclimat.fr (relative humidity 1961–1990)

人口

大巴黎地區的人口分布
(根據2008年INSEE的資料)
 
本圖顯示1999年巴黎市區與巴黎都會區的人口密度資料
法蘭西島大區
區域 人口
2008年的人口普查
面積
人口密度
1999年-2008年
人口增加率
巴黎市區
(75
2,211,297 105 km2(41 sq mi) 20169人/平方公里 +0.45%/年
內環
(近郊三省)
929394省)
4,366,961 657 km2(254 sq mi) 6647人/平方公里 +0.89%/年
外環
(远郊四省)
77789195省)
5,081,002 11,250 km2(4,344 sq mi) 452人/平方公里 +0.68%/年
法蘭西島
(法蘭西島全境)
11,659,260 12012/平方公里 971/平方公里 +0.71%/年
統計區域(2008年的人口普查)
區域 人口
2008年的人口普查
面積 人口密度
1999年-2008年
人口增加率200000
市區
(巴黎agglomeration
10,354,675 2,845 km2(1,098 sq mi) 3640人/平方公里 +0.70%/年
都會區
巴黎都會區)
12,089,098 17,175 km2(6,631 sq mi) 704人/平方公里 +0.71%/年

巴黎在1921年時人口為290萬人,達到歷史新高,此後人口逐漸減少。截至2009年為止,巴黎市内人口超過223万人。在1962年至1975年之間,大量人口從市區往郊區移動,主因為高房價、工業化程度下降、人口士紳化及大眾運輸系統發展所造成的。人口流失對於巴黎造成負面影響,不過在市政府的努力下,2004年7月的人口自從1954年以來首次出現正成長。

巴黎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如果將文森森林布洛涅森林排除在外的話,巴黎市區的人口密度達到每平方公里24,448人(根據1999年人口普查),與亞洲的人口稠密地带相當。即使包含文森森林布洛涅森林,巴黎市區的人口密度仍然有每平方公里20,164人,位居法國第5位,僅次於勒普雷圣热尔韦万塞讷勒瓦盧瓦-佩雷聖芒代,這些地區都位在巴黎附近。

巴黎市西邊的區域人口較為稀少,巴黎十一區每平方公里有40,672人(1999年),而東部與北部的區域每平方公里則高達100,000人。

法蘭西島以巴黎為中心,因此俗稱為大巴黎地區,包括巴黎省(75省)、上塞納省(92省)、塞納-聖但尼省(93省)、马恩河谷省(94省)、塞納-馬恩省(77省)、伊夫林省(78省)、埃松省(91省)和瓦兹河谷省(95省)。巴黎市區相當緊密,遠比郊區還要小。巴黎郊區的面積廣達2,845平方公里,幾乎是市區的27倍大[63]。巴黎都會區的人口自從法國宗教戰爭於16世紀結束後就一直穩定成長,雖然法國大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戰阻礙人口增加。巴黎都会区的人口於近年來快速增加,目前已經有超过1200万人居住,法蘭西島的人口成長率快速上升[64][65]

 
1800年至2011年間,巴黎市區、都會區與大都會區的人口變化
巴黎1801年1926年之間的人口變遷
1801年 1851年 1881年 1926年
547 800 1 053 000 2 240 000 2 871 000

移民

2011年大巴黎地区人口普查[66][67]
出生国家/海外领土 人口
  法國本土 9,112,301
  阿尔及利亚 285,703
  葡萄牙 240,445
  摩洛哥 224,787
  突尼西亞 107,549
  瓜德罗普 80,265
  馬提尼克 74,565
  土耳其 68,703
  中国 59,734
  義大利 55,443
  马里 54,525
  西班牙 46,486
  科特迪瓦 45,870
  塞内加尔 44,356
  刚果民主共和国 41,497
  波蘭 39,307
  喀麦隆 36,538
  越南 36,008
  羅馬尼亞 35,495
  斯里蘭卡 34,702
  刚果共和国 32,718
  柬埔寨 32,270
  海地 32,017
  留尼汪 30,824
  塞爾維亞 27,373
  德國 23,334
  印度 23,232
  黎巴嫩 19,769
  模里西斯 19,646
  英国 19,583
  马达加斯加 17,723
  美國 17,596
  俄羅斯 15,483
  巴基斯坦 15,312
  比利時 15,146
  其他国家/领土 785,821

巴黎與巴黎都会区是歐洲最大的多元文化區域之一。在2011年的人口普查中,23.1%的人口出生於法國本土以外的地區[68]。2009年的人口普查也顯示巴黎都会区4.2%的人口是新移民(1990年至1999年間移入巴黎)[69],主要從亞洲與非洲移入[70] [71]。37%的法國移民居住在巴黎都会区。

首波國際移民潮出現在1820年代,當時德國人因為農業危機而移居巴黎。接下來持續有幾波移民潮出現,義大利人與歐洲中部的猶太人於19世紀移居巴黎,許多俄羅斯人1917年俄國革命結束後離開蘇聯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讓大量的亞美尼亞人逃進法國[72],居住在殖民地的法國人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返回法國,大量的波蘭人於兩次世界大戰間前往法國,葡萄牙人、義大利人與北非人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之間移居巴黎,北非的猶太人在北非脫離殖民國家統治後也紛紛前往巴黎[73]

巴黎都會區估計有170萬戶穆斯林家庭,大約佔10%–15%的人口。但是這個數據是以出生國來估計的,所以很可能有誤,因為有些出生在穆斯林家庭或回教國家的居民被認為是「潛在的穆斯林」[74]。根據北美的猶太人銀行估計,大約有310,000猶太人居住在巴黎與法蘭西島。巴黎從以前開始就吸引許多外來移民,是歐洲最大的移民區之一[75][76][77]

根據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的研究顯示,居住在巴黎的居民中有20%是外來移民,20歲以下的居民中有41.3%至少有一位雙親是外來移民[78]。在18歲以下的居民中,12.1%是馬格里布人、9.9%來自撒哈拉以南非洲、4.0%則有南歐的血統。35%的法蘭西島居民,大約有400萬人不是外來移民(17%)就是雙親中至少有一位是外來移民(18%)[79]

根據不完全統計,大約30萬華人居住在大巴黎地區,其中大約有15萬生活在巴黎市區。主要集中在第三區第十三區第十九區美麗城附近。[80]

外來移民 20歲以下的居民至少有一位雙親是外來移民
人數 百分比(省) 百分比(法蘭西島) 人數 百分比(省) 百分比(法蘭西島)
巴黎 (75) 436'576 20 22.4 162'635 41.3 15.4
塞纳-圣但尼省 (93) 394'831 26.5 20.2 234'837 57.1 22.2
上塞纳省 (92) 250'190 16.3 12.8 124'501 34 11.8
马恩河谷省 (94) 234'633 18.1 12 127'701 40 12.1
瓦兹河谷省 (95) 185'890 16.1 9.5 124'644 38.5 11.8
伊夫林省 (78) 161'869 11.6 8.3 98'755 26.4 9.3
埃松省 (91) 150'980 12.6 7.7 94'003 29.6 8.9
塞纳-马恩省 (77) 135'654 10.7 7 90'319 26 8.5
法蘭西島大區 1'950'623 16.9 100 1'057'394 37.1 100

經濟

 
巴黎地区毎年平均所得分布圖[81]

巴黎商會是歐洲第一大商會,巴黎也是法國多數國際大企業的總部所在地,巴黎主要的商業區為拉德芳斯。巴黎在2012年3月英國智庫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中名列世界第22位,也是歐洲第7位,法國首位[82]。巴黎在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指數中排名世界第7位[83]

巴黎都會區在2009年的GDP約為5521億歐元[17],這使得巴黎成為世界經濟的「發動機」之一,巴黎的GDP也是歐洲最高的地區之一。巴黎如若是一個國家的話,它將排到世界第十七大經濟體的位置,幾近於荷蘭全國的經濟總量[84][85]。巴黎是法國經濟的中心,儘管它只占法國都會人口的18.8%[17],但其GDP量卻占法國都會的29.5%(2009年)[86]。儘管巴黎都會區的經濟活動多種多樣,卻沒有一個特別突出的專門製造業(比如洛杉磯娛樂業的中心,而東京倫敦紐約除其它活動相當興盛之外,還是金融中心,但是巴黎卻不是這樣的城市)。近幾年來,巴黎的經濟活動開始轉向高附加值的服務業(例如金融與資訊科技等)和高科技製造業。

巴黎都會區最高密度的商業活動聚集在嘉尼葉宮(Palais Garnier,即巴黎歌剧院)、拉德芳斯與塞纳河畔商業區之間的三角地區,其中拉德芳斯商业区是歐洲最大中心商務辦公區。雖然巴黎以第三產業為主,但是仍是歐洲重要的第二產業中心,特別是航空業汽車業與電子業。

根據1999年的人口普查顯示,巴黎都會区有5,089,170名就業人口,其中16.5%從事商業活動,13.0%從事零售業活動,12.3%從事製造業活動,10.0%從事公共行政國防工業,8.7%從事醫療相關活動,8.2%從事運輸活動,6.6%從事教育活動而24.7%則從事其他各種產業(其中觀光業為6.2%)[87]。電子業的員工是所有產業中最多的一種,出版業印刷業也佔相當大的比例。根據許多資料顯示,移入居民居住的郊區失業率介於20至40%之間[71]。高所得的居民集中在巴黎西部地區(尤其是第六區、第八區、第七區與第十六區),而收入較低的移入居民則多半居住在東部及北部地區(尤其是第十區、第十八區、第十九區與第二十區)[88]

行政

即使人口持續增加,巴黎的行政區從1860年以來就沒有重大變化。目前「大巴黎」計劃仍然持續受到矚目,該計畫將巴黎市區持續延伸,納入更多巴黎郊區[89]

行政機關

巴黎是法國的首都,也是中央政府的所在地。法國總統的官邸愛麗舍宮位於巴黎第八區法國總理的官邸馬提尼翁府則位於巴黎第七區。其他政府機構則散佈在市區各處,其中許多機關都位在巴黎第七區,靠近馬提尼翁府。

法國兩個國會都位在塞納河左岸盧森堡宮上議院法國參議院的所在地,位於巴黎第六區盧森堡公園內,而下議院法國國民議會則位於巴黎塞納河畔的波旁宮

法國最高法院也設置在巴黎市區,翻案法院法国是民事和刑事案件的最终上诉法院,位於西堤島上的司法宫(Palais de Justice)。国务委员会則位於巴黎皇家宮殿內部。

市政府

 

巴黎在法國大革命期間(1790年至1795年)被歸類為市镇,並從1834年起再度被分類市镇,當時規模只有目前的一半。巴黎從1860年開始擴張城市範圍,並以順時針方向分別劃分成20個

法國政府在1790年設立塞納省,巴黎為其轄區。後來塞納省在1968年撤銷,拆分為巴黎省(1市鎮)、上塞納省(27市鎮)、塞納-聖但尼省(24市鎮)和瓦勒德馬恩省(29市鎮)。20個都擁有一個直選議會,負責選出該區的區長。這些區長有些則會成為巴黎議會(conseil de Paris)的成員,並選出巴黎市長。

大區

巴黎後來被劃分為一個更大的行政區域,這個行政區域被稱為大區。後來這個大區在1976年被改稱為法蘭西島,範圍包含巴黎與鄰近7個省份。巴黎省的行政長官同時也是法蘭西島大區的行政長官。

文化

 
雙叟咖啡館是巴黎一個著名咖啡館[90],也是巴黎文學家和知識精英聚集地,位於左岸的聖日爾曼德佩區

娛樂

巴黎最大的歌劇院分別是19世紀建造的巴黎歌劇院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任內建造的巴士底歌劇院。巴黎在19世紀中葉就已經擁有2座歌劇院,分別是法国喜歌剧院(Opera Comique)與國家歌劇院(Théâtre Lyrique)。許多法國著名歌手都曾經在音樂廳演出,例如莫里斯·舍瓦利耶(Maurice Chevalier)、喬治·布拉森斯(Georges Brassens)、夏尔·阿兹纳武尔(Charles Aznavour)與艾迪特·皮雅芙。巴黎每年都會舉辦一些慶典,例如塞納河搖滾節。

電影

 
在法國電影《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中出現的商店

許多巴黎電影對世界各地產生巨大影響,許多著名導演對於法國電影發展產生巨大影響,例如尚盧·高達克勞德·雷路許(Claude Lelouch)、法蘭索瓦·杜魯福克劳德·夏布洛吕克·贝松等。巴黎也擁有十分巨大的電影院網路,因為許多舞廳與音樂廳從1930年代開始改建成電影院。

許多著名電影也在巴黎拍攝或以巴黎為故事背景,例如美國導演伍迪·艾倫執導的《午夜巴黎》、澳大利亞導演巴茲·雷曼執導的《紅磨坊》、羅恩·霍華德執導的《達文西密碼》與奧黛莉·朵杜主演的《艾蜜莉的異想世界》。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製作的動畫電影料理鼠王》也以巴黎為故事背景[91]

觀光

 
羅浮宮每年可以吸引超過800萬人參觀,是世界上最多觀光客造訪的藝術博物館[92]

自從1848年開始,巴黎就逐漸成為法國鐵路網的中心。艾菲爾鐵塔於1889年世界博覽會完工後,法國成為國際矚目的焦點之一。每年有2,800萬人造訪巴黎市(巴黎都會區則有4,200萬人)[93],其中包括1,700萬名國際觀光客[94][95],也讓巴黎成為世界上最多觀光客造訪的城市。博物館與紀念性建築都吸引許多觀光客造訪,羅浮宮每年可以吸引超過800萬人參觀,是世界上最多觀光客造訪的藝術博物館。教堂也是巴黎著名景點之一,聖母院聖心堂每年分別可以吸引1,200萬與800萬人次造訪。艾菲爾鐵塔每年可以吸引超過600萬人次造訪,自從開幕以來已經有2億人次參觀。巴黎迪士尼樂園也吸引世界各地的觀光客前往,每年可以吸引1,450萬人次造訪。凡爾賽宮位於法國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會凡爾賽鎮,從1682年至1789年之間曾是法國的王宮,並於1979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96]

羅浮宮是世界上最大與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展出許多著名藝術品,包括蒙娜麗莎斷臂維納斯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羅丹美術館與分別展出西班牙畫家巴勃羅·畢卡索雕刻家奧古斯特·羅丹的作品。法國國立現代藝術美術館(Musée National d'Art Moderne)位於龐畢度中心的內部,展出許多現代藝術品。

克魯尼美術館(Musée de Cluny)與奧賽博物館則分別展出中世紀印象派畫家作品,包括《情人與獨角獸》(The Lady and the Unicorn)、《煎餅磨坊的舞會》、《隆河上的星夜》與《拾穗》等著名藝術品。麗都(Le Lido)的舞孃表演與紅磨坊康康舞也都吸引許多觀光客前往。蒙馬特區位於十八區,名稱來自蒙馬特山丘,以歷史悠久的教堂及夜店、酒店、俱樂部聞名。山頂上的聖心堂是巴黎北部著名的地標,1914年建造完成,也是該市的天主教宗座聖殿,整體建築風格有濃厚的羅馬拜占庭色彩。

2014年美國全球語言觀察機構(GLM)公布最新調查指出,根據過去三年透過字詞使用分析趨勢,巴黎排名落後紐約,成為全球排名第二的時尚城市。[97] 2014年3月大巴黎區地方旅遊委員會(Île-de-France Regional Tourism Committee)根據旅館住房率統計,2013年近1550萬外國遊客造訪巴黎,巴黎再度榮登2013年全球旅遊目的地首選。[98]

體育

巴黎著名體育運動隊包括職業足球巴黎聖日耳門足球會、職業籃球隊(Paris-Levallois Basket)與職業橄欖球隊法蘭西斯隊(Stade Français)。法蘭西體育場(Stade de France)位於法國巴黎市郊的聖丹尼,可容納8萬名觀眾。法蘭西體育場是為1998年世界盃足球賽而興建的,並曾作為1998年世界盃決賽舉行場地。法蘭西體育場也是一個多種用途的大型運動場地,也可以提供橄欖球與田徑比賽來使用。法國國家橄欖球隊法國國家足球隊六國錦標賽都在這個運動場進行比賽。除了職業足球隊巴黎聖日耳門足球俱樂部外,巴黎還擁有巴黎足球俱樂部红星足球俱乐部、RCF 巴黎隊與法蘭西斯巴黎隊(Stade Français Paris)等業餘足球隊。巴黎聖日耳門在90年代中期曾經是一直強隊,近年來有下滑的趨勢。朗拿甸奴在加盟巴塞羅拿隊之前就效力於該隊。2007年該隊成績達到低谷,甚至面臨著歷史上第一次降級的危險。

巴黎目前在職業橄欖球聯盟Top 14擁有兩支隊伍,分別是法蘭西斯隊與Racing Métro 92。巴黎分別在1900年1924年兩度成功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並將於2024年三度舉辦奧運會,也在1938年與1998年兩度成功舉辦世界盃足球賽,2007年世界盃橄欖球賽也在巴黎舉行。2006年歐洲聯賽冠軍盃決賽也在巴黎法蘭西體育場舉行,冠軍是西班牙足球勁旅巴塞隆納足球會

環法自由車賽公路自由車運動中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國際自由車大賽,終點站也設置在巴黎。從1975年開始,環法自由車賽的終點都是在凱旋門,此外還有舉辦巴黎–尼斯,巴黎–魯貝等自行車賽。網球在巴黎與法國也相當盛行,法國公開賽是四大滿貫賽之一,也是唯一一個紅土賽事。法國公開賽每年都在布洛涅森林附近的羅蘭·加洛斯球場舉行。

供水與衛生系統

 
塞納河沿岸

巴黎早期的歷史僅限於塞納河與比耶夫尔河(Bièvre)周圍。後來羅馬人在1世紀時將輸水管從南方連接巴黎地區,11世紀時則從右岸山丘建造輸水管至巴黎地區。烏爾克運河(Canal de l'Ourcq)從1809年提供巴黎地區比較乾淨的用水。巴黎從19世紀晚期才首次獲得豐富且穩定的飲用水來源。

歐仁·貝爾格朗(Eugène Belgrand)擔任巴黎行政長官喬治-歐仁·奧斯曼(Georges Eugène Haussmann)男爵巴黎都市改造計畫的總工程師,建造了一系列巴黎供水系統。從那個時候開始,一個嶄新的蓄水池系統成為巴黎地區的飲用水來源,而老舊系統則用來清洗巴黎的街道。這個系統仍然是目前巴黎供水系統網路的一部分,而巴黎的下水道長度超過2,400公里[99]

在1982年,當時的巴黎市長雅各·席哈克引進一種特殊機車來清理街道上的糞便[100]。巴黎後來在2002年停止此項作法,改為對狗主人開出最高500歐元的罰款。這項改革是因為使用這種特殊機車只能清理巴黎街道上20%的狗糞便,但是每年卻需要花費300萬歐元[101]

城市景观

规划

巴黎不像伦敦曾经被1666年伦敦大火所摧毁,或里斯本被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破壞,巴黎在自中世纪以来的发展中,一面保留了过去的印记,甚至是历史最悠久的某些街道的布局,一面形成了统一的风格,并且实现了现代化的基础设施。19世纪时,巴黎从12个扩张到了20个。

当代巴黎的大部分城市面貌是19世纪中叶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奥斯曼男爵对巴黎进行大规模城市改造的结果。在许多世纪中,该市一直是迷宫般的狭窄街道和半木架房屋,但是从1852年开始,奥斯曼男爵的大规模都市计划,使得整片整片的区域让位给宽阔大道两侧的新古典主义的中产阶级石砌建筑;大部分的“新”巴黎就是今天看到的巴黎。今日受欢迎的圣日耳曼大道塞瓦斯托波尔大道等都在那时开辟。巴黎经常用作“对齐”(alignement)法规的同义词,沿着林荫大道两侧,预先确定的街道宽度,确定外墙位置,然后修建同样高度的建筑物,大楼的高度根据所面临街道的宽度界定。建筑物外立面富于韵律,设计了二楼阳台和五楼的装饰。

长期以来,巴黎一直遵守严格的城市规划,特别是限制建筑物的高度。法兰西第二帝国的规划在许多情况下今天仍然适用。今天,对于高度超过37米的新建楼宇只在特殊的例外情形下才会被允许,而在许多地区,对于高度的限制甚至更低[102]。1973年修建的蒙帕纳斯大楼曾經是法国的最高建筑,不过这个局面逐漸发生改变,拉德芳斯区的摩天大楼将成倍增加:Tour AXA将達到225公尺,但是又将會被300公尺高的Tour Phare和318公尺高的Tour Generali超过,當它完成時將成为西歐的最高建筑物。

道路

巴黎市共有6088条公共或私人道路(1997年)。其中最宽的道路是十六区福煦大街,宽达120公尺,第八区的Selves大街(Avenue de Selves)是巴黎最短的道路,全长只有110公尺,而沃日拉爾路則是巴黎最长的街道,横跨第六区十五区,全长4360公尺。第二区的角度街(Rue des Degrés)是巴黎最短的街道,只有5.75公尺;而第五区的貓釣魚街(Rue du Chat-qui-Pêche)为巴黎最窄的正式街道,宽1.8公尺(雖然有些资料来源显示,十二区的Sentier des Merisiers不足1公尺宽,而二十区的Passage de la Duée,虽然右边现在被毁,周围有栅栏,經過测量後發現只有80公分宽。最后,巴黎最陡峭的道路是二十区的Rue Gasnier-Guy,斜率达到17 %[103]

建筑

巴黎的许多重要机构都设在城市边界以外,包括拉德芳斯金融商务区、主要粮食批发市场(Rungis)、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巴黎高等商业研究学院(HEC)、高等经济商业学院(ESSEC)、ESCP欧洲商学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世界著名的研究实验室(位在萨克雷埃夫利)、最大的体育场(法兰西体育场)以及交通部都位于城市的郊区。

巴黎市

  • 巴士底广场(第4、第11和第12区,右岸)是一个不仅对巴黎,而且对整个法国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的地区,由于其历史价值,广场常常被用于政治示威,其中包括2006年3月大规模的劳工抗议。
  • 香榭丽舍大街(第8区,右岸) 连接协和广场和凱旋門,由17世纪花园式散步道改建的大道。它是巴黎的众多旅游景点之一和主要的购物街。
  • 协和广场 (第8区,右岸)位于香榭丽舍大街东端, 初建时称为“路易十五广场”,臭名昭著的断头台的地点。埃及方尖碑是巴黎“最古老的古迹”。广场上,皇家路的两侧,有两座相同的石头建筑:东面的一座是法国海军部,西面的一座是豪华的克里雍大饭店(Hôtel de Crillon)。附近的旺多姆广场以时尚和豪华酒店著称,拥有巴黎里兹酒店(Hôtel Ritz)和旺多姆大饭店法语Hôtel de Vendôme (place Vendôme, Paris)(Hôtel de Vendôme)及其珠宝店,许多著名时装设计师在广场上拥有他们的沙龙
  • 巴黎大堂(第1区,右岸)过去是巴黎的中央肉类产品市场,自1970年代后期以来,在欧洲最大的地铁联络站(Châtelet - Les Halles)周围形成主要购物中心。从前的商场已经在1971年拆除,代之以大堂广场(Forum des Halles)。现在的中央市场位于南郊的Rungis。
  • 沼泽区是右岸的一個著名区域(第3和第4区),也是一个在文化方面非常开放的區域。
  • 蒙田大街 (第八区)毗邻香榭丽舍大街,奢侈品牌聚集地,包括香奈儿路易威登克里斯汀·迪奥纪梵希(Givenchy)。
  • 蒙马特(第18区,右岸)在历史上經常是艺术家聚集的区域,在这个区域有许多艺术家工作室和咖啡馆,圣心圣殿位於此區。
  • 蒙帕纳斯 (第14区)是左岸一个历史性地区,以艺术家工作室、音乐厅和咖啡馆生活著称。这里有巨大的蒙帕纳斯-比耶维纽地铁 站和摩天大楼 蒙帕纳斯大楼
  • 歌剧院大街 (第9区,右岸)是巴黎歌剧院的周围地区,也是巴黎百货公司和写字楼最密集的地區,包括春天百货巴黎老佛爷百货公司以及金融巨头里昂信贷银行和美国运通银行巴黎总部。

名勝古蹟

巴黎塞纳河畔
世界遗产
 
从巴黎圣母院上远望
官方名稱Paris, Banks of the Seine(英文)
Paris, rives de la Seine(法文)
位置  法國欧洲和北美地区
標準 (i)(ii)(iv)
登录年份1991(第15屆會議
網站UNESCO的记录(英文)

巴黎三个最有名的地标分别是:西岱岛上12世纪的主教座堂巴黎圣母院拿破仑一世兴建的凯旋门,和19世纪的艾菲尔铁塔。艾菲尔铁塔是一座“临时”建筑,由 居斯塔夫·埃菲尔为1889年世界博览会而建,此后一直没有拆除,现在成了巴黎的一个持久象征。巴黎的历史轴是一条从市中心笔直向西的直线,由文物古迹、建筑、街道组成,这条轴线的东端开始于卢浮宫,然后经过杜樂麗花园协和广场香榭丽舍大街,到达戴高乐广场中央的凯旋门。20世纪60年代以后,轴线继续向西延伸到拉德芳斯商务区,其核心是方形的拉德芳斯區新凱旋門;这一区域拥有巴黎都市区大多数的摩天大楼。榮軍院博物馆埋葬了许多伟大的法国军人,其中包括拿破仑,而萬神殿教堂是许多法国杰出男女的安葬地点。一些“旧政权”著名成员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死亡之前,曾被关押在昔日的司法大厦(Conciergerie)古监狱。另一个革命的标志物是位于塞纳河上的天鹅岛(Île des Cygnes)和卢森堡公园的两尊自由女神像。较大的雕像于1886年被作为礼物送往美国,目前安置在纽约市的港口。巴黎歌剧院兴建于第二帝国后期,驻有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而从前的卢浮宫 现在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索邦大學巴黎大学最著名的部分,坐落在拉丁区的中心。在巴黎圣母院之外,其他的教堂建筑杰作包括13世纪哥特式的宫廷教堂圣礼拜堂马德莱娜教堂。1991年巴黎塞纳河沿岸众多的名胜古迹被一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教育

在9世紀時,查理曼命令所有的教堂對自己管轄的教區教授基礎數學、閱讀與書寫,而座堂則進一步教導語言的藝術、物理學音樂神學。巴黎在當時已經是主要的宗教中心,並開始成為學術中心。到了13世紀初,巴黎聖母院學校已經擁有許多著名的教師。另外有些人則1257年在圣女日南斐法山丘(Montagne Sainte-Geneviève)上成立索邦大学

在12世紀後期,法蘭西島大區已經有330,000人從事教育工作,其中有170,000名教師與教授教導290萬名孩童,並有9,000所學校與教育機構[104]

根據2004年至2005年的資料顯示,巴黎目前有17所大學,並有359,749名學生[105],是歐洲大學生最集中的區域[106]。巴黎的大学校及擁有大學同等學位的私人與公立學校則有240,778名在籍學生。所以巴黎的高等教育學生總共有600,527名[105]

高等學院預備班(classes préparatoires aux grandes écoles,CPGE)通常為期二或三年,學生在完成學業後可以有機會進入大學校就讀。許多優秀的大學校都位在巴黎,包括路易大帝中学(Lycée Louis le Grand)、亨利四世中学(Lycée Henri IV)、聖路易高中(Lycée Saint-Louis)、詹森薩伊中學(Lycée Janson de Sailly)與斯坦尼斯勞斯高中(Lycée Stanislas)[107]

大學

巴黎大學(Université de Paris)於12世紀成立之前,巴黎聖母院是巴黎的高等教育中心。卡佩王朝國王腓力二世 (法兰西)在1200年創造了「大學」(universitas)一詞,認為大學是一個聚集教師與學生的團體,而且有權利獨立運作,不受國王法律稅法干擾的組織。

到了13世紀時,已經相當著名的巴黎大學吸引來自歐洲各地的學生。巴黎左岸经院哲学中心(後來被稱為拉丁區)重新聚集在1257年成立的索邦大學周圍。19世紀的巴黎大學已經擁有六種學科組織:法律、科學藥學醫學文學與神學。

1968年春天的五月風暴讓巴黎大學的組織型態持續改革,並逐漸分散其集中化的學術主體。巴黎大學後來在1971年拆分成13所大学,分散在市區與郊區各地。每一所新的大學(巴黎第一大學巴黎第二大學巴黎第三大學巴黎第四大學巴黎第五大學巴黎第六大學巴黎第七大學巴黎第八大學巴黎第九大學巴黎第十大學巴黎第十一大學巴黎第十二大學巴黎第十三大學)都只保有舊巴黎大學的一小部分。

1991年,四所新大學成立於巴黎郊區,於是法蘭西島大區總共有17所大學。這四所新設立的大學分別是賽爾齊—蓬多瓦茲大學(Université de Cergy-Pontoise)、埃夫利-瓦爾岱索納大學(Université d'Évry-Val-d'Essonne)、馬恩河谷大學(Université Paris-Est-Marne-la-Vallée)與圣康丁昂伊夫利纳-凡尔赛大学(Université de Versailles-Saint-Quentin-en-Yvelines)。

圖書館

法國國家圖書館是法國的國家圖書館,也是法國最重要的圖書館之一。其他位於巴黎的圖書館還有密特朗圖書館(François-Mitterrand Library)、黎塞留圖書館(Richelieu Library)、盧瓦圖書館(Louvois)、歌劇院圖書館(Opéra Library)與阿森納圖書館(Arsenal Library)[108]

美國圖書館於1920年開幕,屬於一個私人且非營利性質的組織[109]。當代圖書館收藏的書籍是由美國圖書館協會送給居住在法國境內的美國士兵所構成的[110],前身在1850年代就已經出現[111]

列表

以下列出巴黎著名大學與高等學院:

社會

巴黎西部是法國最富裕的地區,許多上流社會人士都居住在這裡,就像紐約上東城洛杉磯市比佛利山倫敦五月墟市等地[112]。巴黎西部大致是以巴黎的歷史軸為中心,沿途有羅浮宮杜樂麗花園協和廣場戴高樂廣場一直通到塞納河畔訥伊。法國作家巴爾扎克的巨著《人間喜劇》與法國作家馬塞爾·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也都對巴黎西區的居民有許多描述。

在法國歷史上,巴黎西區對於法國的文化、經濟與社會都有指標性的地位[113] 。巴黎西區並不只是一個地理名詞,也是一種社會現象,代表法國上流社會人士的生活方式與習慣[114]

左岸通常指巴黎在塞納河左岸的部分,具有濃厚的文化或意識形態意味,有許多的學院及文化教育機構聚集在此。右岸通常是指塞納河流經巴黎市區河段的右岸,現在可以用來指在波希米亞的左岸所不具有的優雅的水平和複雜的程度。右岸最著名的街道包括香榭麗舍大街(Champs-Élysées)、和平街(Rue de la Paix)、里窩利街(Rue de Rivoli)和蒙田大街(Avenue Montaigne)。

交通

 
巴黎北站是歐洲最繁忙鐵路車站[115]
 
從巴黎到歐洲各地的(鐵路)交通時間(2007年)

巴黎是塞納河重要貨運與客運中心,也是法國第四大港口,僅次於馬賽、勒阿弗尔敦克爾克。巴黎也是法國主要的高速公路、鐵路與航空運輸中心。巴黎目前有兩個國際機場:位於巴黎東北方的夏爾·戴高樂國際機場以及南方的奧利機場

巴黎的交通網路十分龐大,而且持續發展進步當中。法蘭西島運輸聯合會負責法蘭西島各種交通運輸系統。

巴黎地鐵是巴黎市內交通的主力軍,開幕於1900年,總共有14條主線、2條支線,地鐵站遍佈市內,共有300個車站,總長度為214公里。其中于1998年建成的14號線非常現代化,是第一條全自動無人駕駛的線路。巴黎市內的公交線路則有316條。連接市區與法蘭西島其他地區的交通服務則由1960年代開張的區域快鐵Réseau Express Régional, RER)和遠郊鐵路(Transilien)來負責,其中區域快鐵亦貫穿巴黎市內。巴黎市區的四周還圍著4條有軌電車線路(Tramway):巴黎路面電車1號線聖德尼努瓦西勒塞克)、巴黎路面電車2號線拉德芳斯商業區至凡爾賽門)、巴黎路面電車3號線(加利格里亞諾橋至伊夫里門)與巴黎路面電車4號線(奧奈叢林至邦迪),目前也有6條路線正在計劃當中。

巴黎水上巴士于2008年开通,是巴黎塞纳河和马恩河上的水上運輸服务,连接巴黎市区东南方的奥斯特里茨车站和东南郊的阿福居(Maisons-Alfort)。

巴黎是法國的鐵路中心,故旅客從此前往法國各地極為方便。巴黎目前有7個鐵路車站,分別是巴黎北站巴黎圣拉扎尔车站巴黎里昂车站巴黎蒙帕纳斯车站巴黎东站巴黎贝尔西站巴黎奥斯特里茨车站,並提供法国高速列车、Corail與法蘭西島區域鐵路等服務。法國國家鐵路公司目前已經建成多條高速鐵路線(TGV)連接巴黎與其他地區,從巴黎前往里昂只需2小時,抵達馬賽需要3小時。2007年4月巴黎與斯特拉斯堡之間的TGV也部分通車。

從巴黎乘坐高速鐵路前往其他歐洲國家也很方便。例如從巴黎開往比利時的布魯塞爾高速火車(大力士高速列車)每天會從巴黎北站開出25班,行車時間僅為1小時22分鐘。而從巴黎開往阿姆斯特丹的火車則每日開出約八班,行車時間為4小時13分;巴黎來往科隆的列車班次則每天六班,車行時間為3小時50分。

巴黎目前也提供「Vélib'」城市單車自由租用計劃,在1,450個單車站準備超過20,000輛單車提供遊客使用。巴黎也是法國最重要的高速公路網路中心,三條環狀高速公路圍繞在巴黎四周。環城大道興建於1970年代初期,完成於1973年4月25日,也是巴黎市區(約200萬居民)和郊區(超过1200萬居民)之間被普遍接受的分界線,因為它的大部分路段是沿着巴黎市的行政邊界建造。A86高速公路,又稱巴黎超級環城大道,是巴黎第二條繞城道路,以市中心的巴黎聖母院為起點。杜弗羅德高速公路(Francilienne)是巴黎第三條繞城道路,環繞巴黎外側的市區。

城市交流

巴黎與許多世界各地的城市都有頻繁的接觸[116][117] ,但是巴黎只有一個友好城市,就是義大利首都羅馬市,就像一句格言所說的一樣「只有巴黎配得上羅馬,只有羅馬配得上巴黎」[118][119][120]

夥伴城市

参见

參考資料

  1. ^ Populations légales 2018. 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 2020年12月28日. 
  2. ^ Comparateur de territoire: Unité urbaine 2020 de Paris (00851). INSEE. [10 February 2021]. (原始内容于2021-01-19) (法语). 
  3. ^ 3.0 3.1 Comparateur de territoire: Aire d'attraction des villes 2020 de Paris (001). INSEE. [10 February 2021]. (原始内容于2021-01-20). 
  4. ^ Populations légales 2019: Commune de Paris (75056). INSEE. 29 December 2021 [3 February 2022]. (原始内容于22 January 2022). 
  5. ^ Stefan Helders, World Gazetteer. . [2007-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01). 
  6. ^ Josef Gugler, World cities beyond the West: globalization, development, and inequality, 2004 (p. 396)
  7. ^ Frederick Converse Beach, George Edwin Rines, The Americana, Volume 16, 1912.
  8. ^ Frannie Léautier, World Bank, Cities in a globalizing world: governance, performance, and sustainability, 2006. (p. 115)
  9. ^ 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GaWC) Study Group and Network,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WC 2010. [2010-04-19]. (原始内容于2013-02-02). 
  10. ^ PricewaterhouseCoopers Media Centre – Emerging market city economies set to rise rapidly in global GDP rankings says PricewaterhouseCoopers LLP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12-03-10.. Ukmediacentre.pwc.com (2009-11-02). Retrieved on 2010-12-16.
  11. ^ Global Power City Index 2009 (PDF). [2011-09-25]. (原始内容 (PDF)于2014-06-29). 
  12. ^ The Wealth Report 2010 | Knight Frank | Citi Private Bank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Knight Frank. Retrieved on 2010-12-16.
  13. ^ Greenest cities in Europ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ity Mayors (2010-03-03). Retrieved on 2010-12-16.
  14. ^ . Monocle.com. 2010-03-26 [2011-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6). 
  15. ^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2012-04-13]. (原始内容于2017-09-27). 
  16. ^ ECA-international.com. [2012-04-13]. (原始内容于2010-09-12). 
  17. ^ 17.0 17.1 17.2 (法文)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tatistique et des Études Économiques. Produits Intérieurs Bruts Régionaux (PIBR) en valeur en millions d'euros (XLS). [2010-11-09]. (原始内容于2012-05-21). 
  18. ^ According to Eurosta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490,946 million PPS for Île-de-France ; 376,451 million PPS for Greater London (Inner and Outer London)
  19. ^ According to PricewaterhouseCooper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13-05-31.
  20. ^ Fortune. Global Fortune 500 by countries: France. CNN. [2011-07-22]. (原始内容于2021-03-16). 
  21. ^ Logistics-in-Europe.com, Vertical Mail. . [2007-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02). 
  22. ^ 22.0 22.1 22.2 Martine Delassus, Florence Humbert, Christine Tarquis, Julie Veaute. Paris Region Key Figures (PDF). Paris Reg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gency. February 2011 [2011-07-21]. [永久失效連結] (PDF file)
  23. ^ Innovation Cities Top 100 Index 2011: City Rankings. 2 Think Now. October 2011 [2011-10-21]. (原始内容于2011-10-23). 
  24. ^ 《全視野世界旅行圖鑑:巴黎》,P.18,英文原版:Dorling Kindersley出版(倫敦,1993年),中文版:遠流出版公司出版(台北,1995年)
  25. ^ 25.0 25.1 (法文) Georges Dottin. La Langue Gauloise : Grammaire, Textes et Glossaire. Paris: C. Klincksieck. 1920. isbn = 2051002088. 
  26. ^ The City of Antiquity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08-12-12., official history of Paris by The Paris Convention and Visitors Bureau
  27. ^ . [2009-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06). 
  28. ^ . Linguistik-online.com. [2010-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6). 
  29. ^ Dictionnaire de la langue française, Larousse étymologique, Librairie Larousse, Paris, 1971, p. 535
  30. ^ 30.0 30.1 Mairie de Paris. Paris, Roman City – Chronology. [2006-07-16]. (原始内容于2017-06-19). 
  31. ^ Arbois de Jubainville, Henry; Georges Dottin. Les premiers habitants de l'Europe at 133. E. Thorin. 1889 [2012-04-13]. (原始内容于2015-03-21). 
  32. ^ Cunliffe, Barry. Iron Age communities in Britain : an account of England, Scotland and Wales from the seventh century BC until the Roman conquest 4th ed. London: Routledge. 2004 [2012-04-13]. ISBN 9780415347792. (原始内容于2021-03-16). 
  33. ^ Mairie de Paris. Paris, Roman City – The City. [2006-07-16]. (原始内容于2008-09-14). 
  34. ^ Schmidt 2009,第210–211頁.
  35. ^ The Role of Trade in Transmitting the Black Death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12-01-11.. TED Case Studies.
  36. ^ Plague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13-06-07.. 1911 Edition of the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37. ^ Loire Valley: Land of a thousand chateaux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NN.com
  38. ^ Massacre of Saint Bartholomew's Da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ritannica Online Encyclopedia
  39. ^ Bayrou, François, Henri IV, le roi libre, Flammarion, Paris, 1994, pp. 121–130, (French).
  40. ^ Vanessa Harding (2002). "The dead and the living in Paris and London, 1500–167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 25. ISBN 978-0-521-81126-2.
  41. ^ Consulted 29 November 2008. The Victorian Web. 2007-08-10 [2009-05-05]. (原始内容于2017-06-11). 
  42. ^ . [2007-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13). 
  43. ^ Battle of Paris 1814. Napoleonistyka.atspace.com. [2009-05-05]. (原始内容于2010-09-23). 
  44. ^ Amicale Généalogie, La Petite Gazette Généalogique. . [2006-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23) (法语). 
  45. ^ In Benedict Anderson. . New Left Review. July–August 2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0-10). :

    "In March 1871, the Commune took power in the abandoned city and held it for two months. Then Versailles seized the moment to attack and, in one horrifying week, executed roughly 20,000 Communards or suspected sympathizers, a number higher than those killed in the recent war or during Robespierre’s ‘Terror’ of 1793–94. More than 7,500 were jailed or deported to places like New Caledonia. Thousands of others fled to Belgium, England, Italy, Sp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1872, stringent laws were passed that ruled out all possibilities of organizing on the left. Not until 1880 was there a general amnesty for exiled and imprisoned Communards. Meantime, the Third Republic found itself strong enough to renew and reinforce Napoleon III's imperialist expansion — in Indochina, Africa, and Oceania. Many of France’s leading intellectuals and artists had participated in the Commune (Gustave Courbet was its quasi-minister of culture, Rimbaud and Pissarro were active propagandists) or were sympathetic to it. The ferocious repression of 1871 and after was probably the key factor in alienating these milieux from the Third Republic and stirring their sympathy for its victims at home and abroad."

  46. ^ 46.0 46.1 Jones, Colin (2005) Paris: The Biography of a City (New York, NY: Penguin Viking), p. 334.
  47. ^ Humphrys, Julian. BBC History magazine. Bristol Magazines Ltd. June 2010. ISSN 1469-8552. 
  48. ^ Bell, Kelly. . www.TheHistoryNet.com. [2007-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27). 
  49. ^ Overy, Richard. Why the Allies Won. Pimlico. 2006: 215–216. ISBN 1845950658. 
  50. ^ (法文) Émilie Willaert, professor of History and Geography. . [2008-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07). 
  51. ^ (法文) Jérome Toulza, Université de Marne-la-Vallée. (PDF). [2008-08-0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8-09). 
  52. ^ Mathieu Flonneau. . The Journal of Transport History. 2006 [2008-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24). 
  53. ^ (法文) Thomas Sauvadet. Les jeunes de la cité – Processus de ghettoïsation et mode de socialisation (PDF). Université Paris 8. [2008-08-03]. (原始内容 (PDF)于2013-08-14). 
  54. ^ (法文) Hervé Vieillard-Baron,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é Paris 8. Les quartiers sensibles, entre disqualification visible et réseaux invisibles. [2008-08-03]. (原始内容于2010-05-26). 
  55. ^ (法文) Roland de Laage (Devoteam) : "L'Ouest parisien, ce sont des départements technologiques à haute valeur ajoutée". Journal du net. 16 January 2006 [2008-08-03]. (原始内容于2021-01-17). 
  56. ^ (法文) Pierre Beckouche. Une région parisienne à deux vitesses – L'accroissement des disparités spatiales dans l'Île-de-France des années 1980. Strates – Matériaux pour la recherche en sciences sociales. [2008-08-03]. (原始内容于2008-10-01). 
  57. ^ . Eurostat. [2008-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17). 
  58. ^ Special Report: Riots in France. BBC News. 2005-11-09 [2007-11-17]. (原始内容于2008-12-02). 
  59. ^ Mairie de Paris. . Paris.fr. 2007-11-15 [2009-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06). 
  60. ^ Montmartre. Paris-walking-tours.com. [2009-01-06]. (原始内容于2019-01-06). 
  61. ^ Météo gratuite, prévisions météo de Météorologic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eteorologic.net. Retrieved on 2010-12-16.
  62. ^ (法文)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tatistique et des Études Économiques. Géographie de la capitale – Le climat. [2006-05-24]. (原始内容于2006-10-03). 
  63. ^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tatistique et des Études Économiques. [2011-10-20]. (原始内容于2015-12-31) (法语). 
  64. ^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tatistique et des Études Économiques. Enquêtes annuelles de recensement 2004 et 2005 (PDF). [2006-04-10]. (原始内容 (PDF)于2008-06-24). 
  65. ^ Enquêtes annuelles de recensement: premiers résultats de la collecte 2004 (PDF).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tatistique et des Études Économiques. [2006-04-10]. (原始内容 (PDF)于2008-06-24) (法语). 
  66. ^ (法文) INSEE. Fichier Données harmonisées des recensements de la population de 1968 à 2011. [2014-10-25]. 
  67. ^ (法文) INSEE. IMG1B - Les immigrés par sexe, âge et pays de naissance (Pays de naissance détaillé). [2014-10-25]. 
  68. ^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tatistique et des Études Économiques. . [2014-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5) (法语). 
  69. ^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tatistique et des Études Économiques. . [2006-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0-04) (法语). 
  70. ^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tatistique et des Études Économiques. Flux d'immigration permanente par motif en 2003. [2006-06-25]. (原始内容于2006-06-02) (法语). 
  71. ^ 71.0 71.1 Paris Riots in Perspectiv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BC News. 4 November 2005.
  72. ^ "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III. French Government and the Refuge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James E. Hassell (1991). P. 22. ISBN 978-0-87169-817-9.
  73. ^ Cité Nationale de l'Histoire de l'Immigration. Histoire de l'immigration en France. [2006-06-25]. (原始内容于2006-11-16) (法语). 
  74. ^ Yves Charles Zarka, L'Islam en France, "Les contours d'une population susceptible d'être musulmane d'après la filiation", Michèle Tribalat, p.27
  75. ^ Muslims and city politics: When town halls turn to Mecc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Economist (2008-12-04). Retrieved on 2010-12-16.
  76. ^ World Jewish Population | Latest Statistic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impleToRemember.com. Retrieved on 2010-12-16.
  77. ^ Muslim population in European citi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3 November 2007
  78. ^ Les immigrés et leur famille en Île-de-France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11-10-28., Note rapide Société, n° 552, Juin 2011
  79. ^ Les descendants d'immigrés vivant en Île-de-France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11-10-28., IAU Idf, Note rapide Société, n° 531
  80. ^ 巴黎华人知多少[永久失效連結]
  81. ^ INSEE - À Paris, les ménages les plus aisés voisins des plus modestes. [2012-04-13]. (原始内容于2020-05-14). 
  82. ^ (PDF). Z/Yen. [2012-03-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3-19). 
  83. ^ Xinhua-Dow Jones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s Development Index (PDF). Xinhua and Dow Jones. [2011-07-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7-17). 
  84. ^ Banque Mondiale. PIB 2008 (PDF). [2010-02-10]. (原始内容 (PDF)于2019-06-11). 
  85. ^ World Bank. Gross domestic product 2008 (PDF). [2010-11-09]. (原始内容 (PDF)于2019-06-11). 
  86. ^ Population des régions au 1er janvier.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tatistique et des Études Économiques. [2010-11-09]. (原始内容于2010-11-18) (法语). 
  87. ^ Les emplois dans les activités liées au tourisme: un sur quatre en Île-de-France (PDF).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tatistique et des Études Économiques. [2006-04-10]. (原始内容 (PDF)于2006-03-24) (法语). 
  88. ^ INSEE - À Paris, les ménages les plus aisés voisins des plus modestes. [2012-04-13]. (原始内容于2019-04-03). 
  89. ^ (法文) 20mins.fr. . [2008-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11). 
  90. ^ Bidding goodbye to the Gauloises. [2012-04-13]. (原始内容于2008-11-29). 
  91. ^ Allocine - Ratatouille: les secrets du tournage. [2012-04-13]. (原始内容于2011-10-16). 
  92. ^ 人氣最旺博物館 羅浮宮5連霸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12-03-30.
  93. ^ Comité Régional du Tourisme Paris Île-de-France (CRT), Paris-Ile-de-France, retrieved 4 March 2022
  94. ^ Chiffres clés - Office du Tourisme et des Congrès, éd.2011 p.3. [2021-09-25]. (原始内容于2013-10-24). 
  95. ^ Mairie de Paris - Une dynamique pour Paris p.2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12-01-19.
  96. ^ UNESCO - Palais et parc de Versailles. [2012-04-13]. (原始内容于2021-03-16). 
  97. ^ 蔡佳伶,《全球時尚霸主 紐約擠下巴黎》,中央社,2014/02/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8. ^ 巴黎榮登全球旅遊目的地首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央社 2014-03-11
  99. ^ Mairie de Paris. . [2006-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0-03) (法语). 
  100. ^ 100 MOTOCROTTES !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avi.univ-paris3.fr. Retrieved on 2010-12-16.
  101. ^ Henley, Jon. Merde most foul. The Guardian (UK). 12 April 2002 [29 July 2010]. (原始内容于2012-06-20). 
  102. ^ 分区的最高高度限制见site de la mairi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3. ^ index des rues de Pari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07-07-12. extrait du site municipal officiel de Paris.
  104. ^ (法文) La Préfecture de la Région d'Île-de-France. . [2007-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8月24日). 
  105. ^ 105.0 105.1 Reg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Paris – Île-de-France. (PDF). 2006 [2006-07-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年7月22日). 
  106. ^ (法文) Céline Rozenblat, Patricia Cicille, Delegation for Spatial Planning and Regional Action (Datar). (PDF). 2006 [2006-07-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12-01). 
  107. ^ L'étudiant League Table 2008. Letudiant.fr. [2009-05-05]. (原始内容于2021-03-16). 
  108. ^ "How to find u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 Retrieved on 21 January 2009.
  109. ^ "History of the Library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07-11-02.." American Library in Paris. Retrieved on 21 January 2009.
  110. ^ "The American Library in Pari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New York Times. 29 June 1930. Retrieved on 21 January 2009.
  111. ^ "American Library in Pari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New York Times. 23 March 1855. Retrieved on 21 January 2009.
  112. ^ eyes of an American-born on one of the district of the area: the exclusive 16th arrondissemen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13. ^ For instance, Paris is the world's fashion design capital thanks to Paris Ouest's customers who historically make it up
  114. ^ Sociologists Michel and Monique Pinçon-Charlot's works highlight that trend
  115. ^ Recherche. LeMonde.fr. [2011-09-15]. (原始内容于2021-03-16). 
  116. ^ . Mairie de Paris. [2007-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1). 
  117. ^ . Mairie de Paris. [2007-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5). 
  118. ^ Twinning with Rome. [2010-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25). 
  119. ^ . Mairie de Paris. [2007-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1). 
  120. ^ . Mairie de Paris. [2007-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5). 

来源

  • Schmidt, Joël. Lutèce: Paris, des origines à Clovis. Perrin. 2009 [25 October 2015]. ISBN 978-2-262-03015-5. (原始内容于1 January 2016) (法语). 

延伸閱讀

  • Vincent Cronin. Paris on the Eve, 1900–1914.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1989. ISBN 0-312-04876-9. 
  • Vincent Cronin. Paris:City of Light, 1919–1939.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1994. ISBN 0-00-215191-X. 
  • Jean Favier. Paris. Fayard. 1997-04-23. ISBN 2-213-59874-6 (法语). 
  • Jacques Hillairet. Connaissance du Vieux Paris. Rivages. 2005-04-22. ISBN 2-86930-648-2 (法语). 
  • Colin Jones. Paris: The Biography of a City. New York: Penguin Viking. 2004. ISBN 0670033936. 
  • Bernard Marchand. Paris, histoire d'une ville : XIXe-XXe siècle. Paris: Le Seuil. 1993. ISBN 978-2020128643 (法语). 
  • Rosemary Wakeman. The Heroic City: Paris, 1945–1958.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9. ISBN 9780226870236. 

外部链接

巴黎, 此条目的主題是一個法国城市, 关于与, 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条目, 請見, 消歧義, 提示, 此条目的主题不是峇厘, 法語, paris, 法语发音, paʁi, 聆聽, 是法國的首都及最大都市, 同時是法蘭西島大區首府, 為法國的政治與文化中心, 隸屬法蘭西島大區之下的省, 編號第75省, 範圍重疊, 目前的市轄區範圍大致為舊城牆內, 環城大道內側, 依照發展歷史共分成20個區, 自從1860年代開始就沒有重大變化, 截至2019年為止, 市内人口超過216萬, 都會區的人口則逾1, 300萬, 是歐洲最大的. 此条目的主題是一個法国城市 关于与 巴黎 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条目 請見 巴黎 消歧義 提示 此条目的主题不是峇厘 巴黎 法語 Paris 法语发音 paʁi 聆聽 是法國的首都及最大都市 同時是法蘭西島大區首府 為法國的政治與文化中心 隸屬法蘭西島大區之下的巴黎省 編號第75省 範圍重疊 目前的巴黎市轄區範圍大致為舊巴黎城牆內 環城大道內側 依照發展歷史共分成20個區 自從1860年代開始就沒有重大變化 截至2019年為止 巴黎市内人口超過216萬 4 巴黎都會區的人口則逾1 300萬 3 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 5 巴黎 Paris 法國首都巴黎意象 從上方依序為 艾菲爾鐵塔與巴黎天際線 香榭丽舍大街西端的凱旋門 巴黎歌劇院 塞纳河与奧賽博物館 西堤島 聖心殿 龐畢度中心 羅浮宮及宫外的金字塔旗幟徽章格言 漂浮而不沉没 拉丁語 Fluctuat nec mergitur 巴黎的位置巴黎显示法国的地图巴黎显示巴黎的地图坐标 48 51 24 N 2 21 08 E 48 856613 N 2 352222 E 48 856613 2 352222 坐标 48 51 24 N 2 21 08 E 48 856613 N 2 352222 E 48 856613 2 352222国家 法國大区 法蘭西島大區领土集体 巴黎区划20个区政府 市长 2020 2026 安娜 伊达尔戈 社会党 面积1 市镇105 4 平方公里 40 7 平方英里 市區 2020年 2 853 5 平方公里 1 101 7 平方英里 都會區 2020 18 940 7 平方公里 7 313 0 平方英里 人口 2018年1月 1 市镇2 175 601人 密度20 641人 平方公里 53 461人 平方英里 市区 2017年1月 2 10 785 092 市区密度3 780人 平方公里 9 789人 平方英里 都會區 2017年1月 3 13 024 518 都會區密度688人 平方公里 1 781人 平方英里 居民称谓Parisien 男 Parisienne 女 时区CET UTC 01 00 夏时制CEST UTC 02 00 邮政编码75001 75020 75116INSEE75056海拔28 131米 92 430英尺 平均 79 5米 網站www wbr paris wbr fr1法國統計部門在計算土地面積時 不計算面積大於1平方公里的湖泊 池塘 冰川和河口 2 人口不重複計算 擁有多重居住地的居民 如 學生和軍人 僅計算一次 巴黎在近1 000年的時間内是西方最大的城市 也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16世紀至19世紀期间 6 7 8 目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 在教育 娛樂 時尚 科學 媒體 藝術 金融 政治等方面皆有重大影響力 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大都会之一 9 10 11 12 許多國際組織都將總部設立在巴黎 包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國際商會 巴黎俱樂部等 巴黎也是歐洲綠化程度最高 13 與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之一 14 也是世界上生活費用最高的城市之一 15 16 巴黎與法蘭西島大区大約貢獻法國4分之1的國內生產總值 在2009年為5 521億歐元 17 根據估計 巴黎是歐洲第一大 18 城市經濟體 也是世界上第六大城市經濟體 19 按購買力平價PPP調整 總共有33間財富世界500強企業的總部設立在巴黎都會區 20 是歐洲最集中的地區 巴黎市轄區範圍外的商業區拉德芳斯是歐洲最大的中央商務辦公區 21 巴黎的高等教育機構是歐盟最集中的地區 22 高等教育研究與發展支出也是歐洲最高的地區 巴黎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適合研發創新的城市之一 23 每年有4 200萬人造訪巴黎與鄰近都會區 也讓巴黎成為世界上最多觀光客造訪的城市 22 巴黎與鄰近都會區總共有3 800个法国历史遗迹與4個世界遺產 22 巴黎也是1989年的歐洲文化之城 巴黎在2014年全球城市排名中排名第3位 目录 1 地名 2 歷史 2 1 早期 2 2 中古時代 2 3 18至19世紀 2 4 20世紀 2 5 21世紀 3 地理 3 1 位置 4 人口 4 1 移民 5 經濟 6 行政 6 1 行政機關 6 2 市政府 6 3 大區 7 文化 7 1 娛樂 7 2 電影 7 3 觀光 8 體育 8 1 供水與衛生系統 9 城市景观 9 1 规划 9 2 道路 9 3 建筑 9 3 1 巴黎市 9 4 名勝古蹟 10 教育 10 1 大學 10 2 圖書館 10 3 列表 11 社會 12 交通 13 城市交流 13 1 夥伴城市 14 参见 15 參考資料 15 1 来源 16 延伸閱讀 17 外部链接地名 编辑 Paris 一词源自古代高盧的一個分支 巴黎西人 英语 Parisii Gaul Parisii 該部落於公元前3世紀於塞納河一帶聚居 有說 巴黎西 Parisii 這個名稱源自荷馬史詩 伊利亞特 中的特洛伊王子帕里斯 法语 Paris 古希腊语 Paris 在羅馬人來到此地後 將其命名為盧泰西亞 拉丁語 Lutetia lutetja 或Lutetia Parisiorum 也就是後來的呂泰斯 法文 Lutece lytɛs 24 另一種說法則認為帕里斯是是來自凱爾特語中的parisio 意為 工作中的人 或 工匠 25 如果是女生的名字則寓意 公主 當時的呂得斯只是一個河邊的小鎮 僅佔今日巴黎範圍中心的一小部分而已 25 後來在君士坦丁王朝的羅馬皇帝尤利安在位 360年至363年 時 這座城市改名為巴黎 26 巴黎有許多暱稱 但是最有名的稱呼是 光城 La Ville Lumiere 27 因為巴黎是啟蒙時代教育及文化中心 而且很早就開始使用街燈 法國歌手雷诺 塞尚發明的黑話將巴黎稱為Paname 28 他的歌曲從70年代至今在法語世界有深刻持續的影響 尤其在青少年族群中廣受歡迎 居住在巴黎地區的人通常被稱為Parisiens 有時更被戲稱為Parigots Parigots這個名稱是由居住在巴黎地區以外的人在1900年發明的 29 歷史 编辑主条目 巴黎歷史 早期 编辑 巴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根據考古資料 巴黎地區在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四萬年前 已經有先民定居 另外又發現了公元前4200年左右的村莊遺址 30 凱爾特人當中的高盧人分支巴黎西人在公元前250年就已經居住在塞納河沿岸 31 32 所以巴黎市的核心就位於塞納河上的西提島 又譯為 西岱島 或 城島 Ile de la Cite 公元前52年 羅馬人征服了巴黎地區 30 此前 巴黎是一個名為巴黎西 Parisii 的凱爾特高盧人部落的聚居地 公元358年 羅馬人开始在此建造宮殿 這一年被視為巴黎建城的開始 羅馬人起初將該這座城市命名為卢泰西亚 Lutetia 并于四世紀時改名為巴黎 羅馬時期高盧行省的中心位于法国南方的里昂 而巴黎是一個低規模的人類聚居地 人口集中在塞納河左岸 巴黎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中持續擴張 成為一個擁有宮殿 競技場 浴場與花園的繁華城市 33 中古時代 编辑 文森城堡建於14至17世紀之間 公元508年 法蘭克人佔領了巴黎 國王克洛維一世將巴黎定為墨洛溫王朝的首都 法蘭克人用木板在這裡开始建造教堂和宮殿 但是此時的法蘭克王國只是一個部落的聚合體 政治体系仍不稳定 克洛維一世死後 法蘭克王國被其后代瓜分 巴黎因此再度淪為地方性城市 加洛林王朝時期 法蘭克王國的首都一直在亞琛等城市之間变换 巴黎當時由 強者 羅貝爾來統治 公元9世紀 維京人入侵法國 並於公元845年進攻巴黎 於是巴黎人在城市周圍建起了城牆抵禦維京人侵略 因為加洛林王朝的最後一個國王胖子查理軟弱無能 於是在抵抗維京人進攻中享有盛譽的巴黎伯爵 羅貝爾之子奧多 Odo 在公元888年由大領主們推選為西法蘭克王國的國王 奧多的曾孫雨果 卡佩於987年加冕為法蘭西國王 创立了卡佩王朝 同時巴黎也首次成為西法蘭克王國的首都 34 從公元11世紀開始 巴黎開始向塞納河右岸發展 路易六世在右岸地區建立了市場和道路 腓力二世 奧古斯都 建設了首座環繞巴黎的城牆 還拓寬了城市道路 建設公共噴泉 同時修建了羅浮宮 巴黎於公元1348年遭到黑死病襲擊 當時巴黎約有200 000人居住 35 而這次黑死病曾經在一天之內就造成800人死亡 並在1466年再度造成40 000人死亡 36 巴黎在百年戰爭中被英國和勃艮第公國的軍隊佔領 但是後來瓦盧瓦王朝國王查理七世收复巴黎 在1453年結束了百年戰爭 1356年巴黎修建了第二道城牆 1356年 王太子查理召开三级会议 筹备军资和赎金 却无意应答巴黎市民代表要求扩大三级会议权限 限制王权 1358年2月 巴黎市民在艾蒂安 馬賽爾领导下起义 冲入王宫 查理出逃 后起义者联合扎克雷起义未果 查理调军围困巴黎 起义者遭镇压 1436年 查理七世收復了巴黎 巴黎恢復了首都的地位 但是法國真正的權力中心仍然在羅亞爾河流域 37 1657年的巴黎地圖 16世紀初 1528年 弗朗索瓦一世在巴黎周邊建造了眾多的城堡 法國的權力中心因此变为巴黎 1564年 凱瑟琳 德 美第奇王太后下令在城市中央修建杜伊勒里宮和花園 並將它與盧浮宮連接起來 1572年8月24日的圣巴托罗缪之夜 巴黎发生了天主教勢力對基督新教雨格諾派的大屠杀 屠杀從巴黎擴散到其他一些城市 持續了幾個月之久 38 39 波旁王朝時期 巴黎繼續向四周發展 直到後來路易十四興建凡爾賽宮 並將宮廷和行政機構遷往凡爾賽宮 此時的巴黎環境骯髒 道路曲折 街道狹窄 房屋稠密 且多為木結構 是一座典型的中世紀城市 擁有近50萬人口和25 000間房屋 鼠疫在16及17世紀又多次侵襲巴黎 奪走許多人的生命 40 18至19世紀 编辑 攻占巴士底狱 1789年7月14日 法國大革命爆發 起义军攻占巴士底狱 41 大量巴黎的旧地名因此被更改 路易十五廣場被更名為協和廣場 巴黎聖母院被更名為 理性堂 傑出的哥特式建築聖雅克教堂被夷平 旺多姆廣場的路易十四銅像 新橋的亨利四世銅像和巴黎其他各處的國王銅像被推翻 法國大革命結束後 拿破侖對巴黎進行新的擴建工作 興建巴黎凱旋門和盧浮宮的南北兩翼 整修塞納河兩岸 疏浚河道 並修建大批古典主義 42 的宮殿 大廈 公寓 1814年3月13日 拿破侖兵败滑铁卢 巴黎被俄羅斯及聯軍勢力佔領 這是巴黎四百年來首次被他国佔領 43 第二帝國與第三共和時期的巴黎街道 此後的巴黎歷經反法同盟佔領 1830年七月革命 1848年革命 霍亂在1832年與1849年兩度侵襲巴黎 造成巴黎人口嚴重下降 單單1832年這次霍亂大流行就造成20 000人死亡 當時巴黎的人口也只有650 000人 44 到拿破侖三世時期 巴黎自中世紀沿革而成的市街風貌 糟糕的卫生环境及古老狹隘的城市動線已不符合十九世紀西方對於一國之都的期待及需求 1859年 法国规模最大的都市规划事业 奥斯曼工程正式启动 奥斯曼工程让巴黎成为现代都市的模范 也极大地改变巴黎的规划格局 奧斯曼工程拆除巴黎的外城牆 建設環城路 在舊城區開闢出許多筆直的林蔭大道 並建設眾多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廣場 公園 住宅區 醫院 火車站 圖書館 學校 以及公共噴泉和街心雕塑 還利用巴黎地下縱橫交錯的舊石礦建造城市供水及排水系統 但他也拆掉許多珍貴的歷史遺產和文物 對巴黎舊城的破壞一直存在歷史爭議 奧斯曼男爵在沒有提供暫時住所的情況下拆除巴黎市區所有貧民區 將貧民全趕到城外 另外為避免革命再起 將許多運河地下化 讓軍方的瞭望塔沒有死角 使反抗人士無法躲在河堤開槍與政府軍對抗 1870年普法戰爭和1871年巴黎公社期間 巴黎再一次遭到戰爭的破壞 1871年5月24日 巴黎公社放火燒燬巴黎的大量主要建築 45 此後巴黎經歷第二次大規模發展時期 作為法國大革命一百週年紀念 同時為了迎接1889年世界博覽會 巴黎政府於1889年修建埃菲爾鐵塔 這次世界博覽會也讓巴黎成為世界上重要的觀光與貿易中心 46 埃菲爾鐵塔直到1930年帝國大廈落成之前都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 巴黎政府為迎接1900年世界博覽會修建巴黎地鐵 同時建造大皇宮和小皇宮 20世紀 编辑 1944年巴黎解放時 群眾遊行越過凱旋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巴黎都沒有遭到嚴重破壞 巴黎在戰間期文化及藝術迅速發展 並吸引許多著名藝術家 音樂家與文學家聚集 例如伊戈尔 费奥多罗维奇 斯特拉文斯基 萨尔瓦多 达利 海明威與巴勃羅 畢卡索等人 46 1919年 法國作為協約國的陸戰主力 與盟友在巴黎進行第一次世界大戰勝利大閱兵 1940年6月14日 巴黎在法國戰役後遭到德軍佔領 當時德軍從凱旋門通過 紀念拿破崙於1800年馬倫哥戰役勝利140週年 47 1944年巴黎解放前夕 希特勒曾經下令徹底摧毀這座城市 但是指挥官迪特里希 馮 寇爾蒂茨最後並沒有執行這個命令 48 德軍最后在1944年8月25日被自由法國軍隊全員俘虜 巴黎終於獲得解放 49 法國人在戴高樂領導群眾下能越過凱旋門 慶祝戰爭的勝利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 巴黎繼續朝向四周發展 並於1970年代停止盲目擴張 改為發展郊區衛星城 1970年代末開始 法國政府在巴黎西郊的上塞纳省 Hauts de Seine 建設了拉德芳斯中心商務區 環城大道與區域快鐵的完成讓巴黎與鄰近地區可以緊密連結 使得巴黎的大眾運輸系統更加完善 50 51 52 從1970年代開始 巴黎內部許多地區已經進行限制工業化程序 而許多外來移民也持續移入巴黎地區 失業者與外來移民造成許多社會問題 53 54 在此同時 巴黎與西方及南方的郊區已經從傳統製造業成功轉型為服務業與高科技製造業 居民的所得也晉升歐洲的頂尖行列 55 56 57 這種結果也導致區域之間產生社會鴻溝 58 特別是從1980年代中期開始 例如2005年法國騷亂就是發生在巴黎東北郊區 21世紀 编辑 為了去降低巴黎內部社會的緊張並促進經濟發展 巴黎政府正在進行許多計劃 首都地區拓展事務國務秘書克里斯蒂安 布朗 Christian Blanc 於2008年就任 負責法國總統尼古拉 薩科齊的大巴黎計畫 Grand Paris 在此同時 幾棟摩天大樓於2006年獲得政府批准 準備建造在拉德芳斯商業區 並預計於2010年代初完工 這項計劃也是巴黎自從蒙帕納斯大樓在1973年完成後 首次進行的大規模摩天大樓興建計劃 如今巴黎作為法國的首都和政治 文化 商業中心 仍然發揮著無可取代的功能 地理 编辑位置 编辑 主条目 巴黎地理 巴黎位於法國北部巴黎盆地 Bassin parisien 的中央 巴黎處於法國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 市區位於塞納河沿岸 河上的西堤島與聖路易島是巴黎最古老的地區 狹義的巴黎市只包括原巴黎城牆內的20個區 面積為86 928平方公里 59 人口超過220萬 大巴黎地區還包括分佈在巴黎城牆周圍 由同巴黎連成一片的市區組成的上塞纳省 马恩河谷省和塞纳 圣但尼省 巴黎市 上述三個省以及伊夫林省 瓦兹河谷省 塞纳 马恩省和埃松省共同组成巴黎大區 这片地區在古代就被稱作法蘭西島 巴黎市區地形相對平緩 最低點海拔為35公尺 最高點位於北方的蒙馬特 海拔為130公尺 60 市區內有幾座小山丘 受到北大西洋洋流的影響 巴黎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 終年盛行西風 冬天的巴黎 難得見到太陽 雨水比較充沛 霧氣較多 夏天平均溫度介於攝氏15至25度之間 但是最高溫有時也會超過30度 例如2003年歐洲熱浪期間 最近幾年來 巴黎7月的平均溫度是攝氏17 6度 平均低溫是攝氏12 9度 平均高溫則是攝氏23 7度 61 巴黎整年都會降雨 但是巴黎並不是非常多雨的城市 偶發性的大雨反而比較常見 巴黎每年降雨量為652公厘 每個月份都十分平均 巴黎有史以來記錄到的最高溫出現在2019年7月25日 攝氏43 6度 最低溫則出現在1879年12月10日 攝氏 23 9度 62 巴黎 蒙蘇里公園 海拔75公尺 平均數據 1981 2010年 極端數據 1872 現在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历史最高温 C F 16 1 61 0 21 4 70 5 25 7 78 3 30 2 86 4 34 8 94 6 37 6 99 7 42 6 108 7 39 5 103 1 36 2 97 2 28 9 84 0 21 6 70 9 17 1 62 8 42 6 108 7 平均最高温 C F 7 2 45 0 8 3 46 9 12 2 54 0 15 6 60 1 19 6 67 3 22 7 72 9 25 2 77 4 25 0 77 0 21 1 70 0 16 3 61 3 10 8 51 4 7 5 45 5 16 0 60 8 日均气温 C F 4 9 40 8 5 6 42 1 8 8 47 8 11 5 52 7 15 2 59 4 18 3 64 9 20 5 68 9 20 3 68 5 16 9 62 4 13 0 55 4 8 3 46 9 5 5 41 9 12 4 54 3 平均最低温 C F 2 7 36 9 2 8 37 0 5 3 41 5 7 3 45 1 10 9 51 6 13 8 56 8 15 8 60 4 15 7 60 3 12 7 54 9 9 6 49 3 5 8 42 4 3 7 38 7 8 8 47 8 历史最低温 C F 14 6 5 7 14 7 5 5 9 1 15 6 3 5 25 7 0 1 31 8 3 1 37 6 2 7 36 9 6 3 43 3 1 8 35 2 3 8 25 2 14 7 23 9 11 0 23 9 11 0 平均降水量 mm 英寸 51 0 2 01 41 2 1 62 47 6 1 87 51 8 2 04 63 2 2 49 49 6 1 95 62 3 2 45 52 7 2 07 47 6 1 87 61 5 2 42 51 1 2 01 57 8 2 28 637 4 25 09 平均降水天数 1 0 mm 9 9 9 0 10 6 9 3 9 8 8 4 8 1 7 7 7 8 9 6 10 0 10 9 111 1平均降雪天数 3 0 3 9 1 6 0 6 0 0 0 0 0 0 0 7 2 1 11 9平均相對濕度 83 78 73 69 70 69 68 71 76 82 84 84 76月均日照時數 62 5 79 2 128 9 166 0 193 8 202 1 212 2 212 1 167 9 117 8 67 7 51 4 1 661 6数据来源 Meteo France Infoclimat fr relative humidity 1961 1990 人口 编辑主条目 巴黎人口 大巴黎地區的人口分布 根據2008年INSEE的資料 本圖顯示1999年巴黎市區與巴黎都會區的人口密度資料法蘭西島大區區域 人口2008年的人口普查 面積 人口密度 1999年 2008年人口增加率巴黎市區 75省 2 211 297 105 km2 41 sq mi 20169人 平方公里 0 45 年內環 近郊三省 92 93 94省 4 366 961 657 km2 254 sq mi 6647人 平方公里 0 89 年外環 远郊四省 77 78 91 95省 5 081 002 11 250 km2 4 344 sq mi 452人 平方公里 0 68 年法蘭西島 法蘭西島全境 11 659 260 12012 平方公里 971 平方公里 0 71 年統計區域 2008年的人口普查 區域 人口2008年的人口普查 面積 人口密度 1999年 2008年人口增加率200000市區 巴黎agglomeration 10 354 675 2 845 km2 1 098 sq mi 3640人 平方公里 0 70 年都會區巴黎都會區 12 089 098 17 175 km2 6 631 sq mi 704人 平方公里 0 71 年巴黎在1921年時人口為290萬人 達到歷史新高 此後人口逐漸減少 截至2009年為止 巴黎市内人口超過223万人 在1962年至1975年之間 大量人口從市區往郊區移動 主因為高房價 工業化程度下降 人口士紳化及大眾運輸系統發展所造成的 人口流失對於巴黎造成負面影響 不過在市政府的努力下 2004年7月的人口自從1954年以來首次出現正成長 巴黎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如果將文森森林與布洛涅森林排除在外的話 巴黎市區的人口密度達到每平方公里24 448人 根據1999年人口普查 與亞洲的人口稠密地带相當 即使包含文森森林與布洛涅森林 巴黎市區的人口密度仍然有每平方公里20 164人 位居法國第5位 僅次於勒普雷圣热尔韦 万塞讷 勒瓦盧瓦 佩雷與聖芒代 這些地區都位在巴黎附近 巴黎市西邊的區域人口較為稀少 巴黎十一區每平方公里有40 672人 1999年 而東部與北部的區域每平方公里則高達100 000人 法蘭西島以巴黎為中心 因此俗稱為大巴黎地區 包括巴黎省 75省 上塞納省 92省 塞納 聖但尼省 93省 马恩河谷省 94省 塞納 馬恩省 77省 伊夫林省 78省 埃松省 91省 和瓦兹河谷省 95省 巴黎市區相當緊密 遠比郊區還要小 巴黎郊區的面積廣達2 845平方公里 幾乎是市區的27倍大 63 巴黎都會區的人口自從法國宗教戰爭於16世紀結束後就一直穩定成長 雖然法國大革命與第二次世界大戰阻礙人口增加 巴黎都会区的人口於近年來快速增加 目前已經有超过1200万人居住 法蘭西島的人口成長率快速上升 64 65 1800年至2011年間 巴黎市區 都會區與大都會區的人口變化 巴黎 在1801年至1926年之間的人口變遷1801年 1851年 1881年 1926年547 800 1 053 000 2 240 000 2 871 000 移民 编辑 2011年大巴黎地区人口普查 66 67 出生国家 海外领土 人口 法國本土 9 112 301 阿尔及利亚 285 703 葡萄牙 240 445 摩洛哥 224 787 突尼西亞 107 549 瓜德罗普 80 265 馬提尼克 74 565 土耳其 68 703 中国 59 734 義大利 55 443 马里 54 525 西班牙 46 486 科特迪瓦 45 870 塞内加尔 44 356 刚果民主共和国 41 497 波蘭 39 307 喀麦隆 36 538 越南 36 008 羅馬尼亞 35 495 斯里蘭卡 34 702 刚果共和国 32 718 柬埔寨 32 270 海地 32 017 留尼汪 30 824 塞爾維亞 27 373 德國 23 334 印度 23 232 黎巴嫩 19 769 模里西斯 19 646 英国 19 583 马达加斯加 17 723 美國 17 596 俄羅斯 15 483 巴基斯坦 15 312 比利時 15 146 其他国家 领土 785 821巴黎與巴黎都会区是歐洲最大的多元文化區域之一 在2011年的人口普查中 23 1 的人口出生於法國本土以外的地區 68 2009年的人口普查也顯示巴黎都会区4 2 的人口是新移民 1990年至1999年間移入巴黎 69 主要從亞洲與非洲移入 70 71 37 的法國移民居住在巴黎都会区 首波國際移民潮出現在1820年代 當時德國人因為農業危機而移居巴黎 接下來持續有幾波移民潮出現 義大利人與歐洲中部的猶太人於19世紀移居巴黎 許多俄羅斯人於1917年俄國革命結束後離開蘇聯 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讓大量的亞美尼亞人逃進法國 72 居住在殖民地的法國人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返回法國 大量的波蘭人於兩次世界大戰間前往法國 葡萄牙人 義大利人與北非人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之間移居巴黎 北非的猶太人在北非脫離殖民國家統治後也紛紛前往巴黎 73 巴黎都會區估計有170萬戶穆斯林家庭 大約佔10 15 的人口 但是這個數據是以出生國來估計的 所以很可能有誤 因為有些出生在穆斯林家庭或回教國家的居民被認為是 潛在的穆斯林 74 根據北美的猶太人銀行估計 大約有310 000猶太人居住在巴黎與法蘭西島 巴黎從以前開始就吸引許多外來移民 是歐洲最大的移民區之一 75 76 77 根據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的研究顯示 居住在巴黎的居民中有20 是外來移民 20歲以下的居民中有41 3 至少有一位雙親是外來移民 78 在18歲以下的居民中 12 1 是馬格里布人 9 9 來自撒哈拉以南非洲 4 0 則有南歐的血統 35 的法蘭西島居民 大約有400萬人不是外來移民 17 就是雙親中至少有一位是外來移民 18 79 根據不完全統計 大約30萬華人居住在大巴黎地區 其中大約有15萬生活在巴黎市區 主要集中在第三區 第十三區 第十九區和美麗城附近 80 省 外來移民 20歲以下的居民至少有一位雙親是外來移民人數 百分比 省 百分比 法蘭西島 人數 百分比 省 百分比 法蘭西島 巴黎 75 436 576 20 22 4 162 635 41 3 15 4塞纳 圣但尼省 93 394 831 26 5 20 2 234 837 57 1 22 2上塞纳省 92 250 190 16 3 12 8 124 501 34 11 8马恩河谷省 94 234 633 18 1 12 127 701 40 12 1瓦兹河谷省 95 185 890 16 1 9 5 124 644 38 5 11 8伊夫林省 78 161 869 11 6 8 3 98 755 26 4 9 3埃松省 91 150 980 12 6 7 7 94 003 29 6 8 9塞纳 马恩省 77 135 654 10 7 7 90 319 26 8 5法蘭西島大區 1 950 623 16 9 100 1 057 394 37 1 100經濟 编辑主条目 巴黎經濟 巴黎地区毎年平均所得分布圖 81 巴黎商會是歐洲第一大商會 巴黎也是法國多數國際大企業的總部所在地 巴黎主要的商業區為拉德芳斯 巴黎在2012年3月英國智庫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中名列世界第22位 也是歐洲第7位 法國首位 82 巴黎在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指數中排名世界第7位 83 巴黎都會區在2009年的GDP約為5521億歐元 17 這使得巴黎成為世界經濟的 發動機 之一 巴黎的GDP也是歐洲最高的地區之一 巴黎如若是一個國家的話 它將排到世界第十七大經濟體的位置 幾近於荷蘭全國的經濟總量 84 85 巴黎是法國經濟的中心 儘管它只占法國都會人口的18 8 17 但其GDP量卻占法國都會的29 5 2009年 86 儘管巴黎都會區的經濟活動多種多樣 卻沒有一個特別突出的專門製造業 比如洛杉磯是娛樂業的中心 而東京 倫敦和紐約除其它活動相當興盛之外 還是金融中心 但是巴黎卻不是這樣的城市 近幾年來 巴黎的經濟活動開始轉向高附加值的服務業 例如金融與資訊科技等 和高科技製造業 巴黎都會區最高密度的商業活動聚集在嘉尼葉宮 Palais Garnier 即巴黎歌剧院 拉德芳斯與塞纳河畔商業區之間的三角地區 其中拉德芳斯商业区是歐洲最大中心商務辦公區 雖然巴黎以第三產業為主 但是仍是歐洲重要的第二產業中心 特別是航空業 汽車業與電子業 根據1999年的人口普查顯示 巴黎都會区有5 089 170名就業人口 其中16 5 從事商業活動 13 0 從事零售業活動 12 3 從事製造業活動 10 0 從事公共行政或國防工業 8 7 從事醫療相關活動 8 2 從事運輸活動 6 6 從事教育活動而24 7 則從事其他各種產業 其中觀光業為6 2 87 電子業的員工是所有產業中最多的一種 出版業與印刷業也佔相當大的比例 根據許多資料顯示 移入居民居住的郊區失業率介於20至40 之間 71 高所得的居民集中在巴黎西部地區 尤其是第六區 第八區 第七區與第十六區 而收入較低的移入居民則多半居住在東部及北部地區 尤其是第十區 第十八區 第十九區與第二十區 88 行政 编辑主条目 巴黎行政 法國總統的官邸愛麗舍宮位於巴黎第八區 即使人口持續增加 巴黎的行政區從1860年以來就沒有重大變化 目前 大巴黎 計劃仍然持續受到矚目 該計畫將巴黎市區持續延伸 納入更多巴黎郊區 89 行政機關 编辑 巴黎是法國的首都 也是中央政府的所在地 法國總統的官邸愛麗舍宮位於巴黎第八區 法國總理的官邸馬提尼翁府則位於巴黎第七區 其他政府機構則散佈在市區各處 其中許多機關都位在巴黎第七區 靠近馬提尼翁府 法國兩個國會都位在塞納河左岸 盧森堡宮是上議院法國參議院的所在地 位於巴黎第六區的盧森堡公園內 而下議院法國國民議會則位於巴黎塞納河畔的波旁宮 法國最高法院也設置在巴黎市區 翻案法院是法国是民事和刑事案件的最终上诉法院 位於西堤島上的司法宫 Palais de Justice 国务委员会則位於巴黎皇家宮殿內部 市政府 编辑 巴黎前市長貝特朗 德拉諾埃 巴黎在法國大革命期間 1790年至1795年 被歸類為市镇 並從1834年起再度被分類市镇 當時規模只有目前的一半 巴黎從1860年開始擴張城市範圍 並以順時針方向分別劃分成20個區 法國政府在1790年設立塞納省 巴黎為其轄區 後來塞納省在1968年撤銷 拆分為巴黎省 1市鎮 上塞納省 27市鎮 塞納 聖但尼省 24市鎮 和瓦勒德馬恩省 29市鎮 20個區都擁有一個直選議會 負責選出該區的區長 這些區長有些則會成為巴黎議會 conseil de Paris 的成員 並選出巴黎市長 大區 编辑 巴黎後來被劃分為一個更大的行政區域 這個行政區域被稱為大區 後來這個大區在1976年被改稱為法蘭西島 範圍包含巴黎與鄰近7個省份 巴黎省的行政長官同時也是法蘭西島大區的行政長官 文化 编辑 雙叟咖啡館是巴黎一個著名咖啡館 90 也是巴黎文學家和知識精英聚集地 位於左岸的聖日爾曼德佩區 主条目 巴黎文化 娛樂 编辑 巴黎最大的歌劇院分別是19世紀建造的巴黎歌劇院與法國總統弗朗索瓦 密特朗任內建造的巴士底歌劇院 巴黎在19世紀中葉就已經擁有2座歌劇院 分別是法国喜歌剧院 Opera Comique 與國家歌劇院 Theatre Lyrique 許多法國著名歌手都曾經在音樂廳演出 例如莫里斯 舍瓦利耶 Maurice Chevalier 喬治 布拉森斯 Georges Brassens 夏尔 阿兹纳武尔 Charles Aznavour 與艾迪特 皮雅芙 巴黎每年都會舉辦一些慶典 例如塞納河搖滾節 電影 编辑 在法國電影 艾蜜莉的異想世界 中出現的商店 許多巴黎電影對世界各地產生巨大影響 許多著名導演對於法國電影發展產生巨大影響 例如尚盧 高達 克勞德 雷路許 Claude Lelouch 法蘭索瓦 杜魯福 克劳德 夏布洛與吕克 贝松等 巴黎也擁有十分巨大的電影院網路 因為許多舞廳與音樂廳從1930年代開始改建成電影院 許多著名電影也在巴黎拍攝或以巴黎為故事背景 例如美國導演伍迪 艾倫執導的 午夜巴黎 澳大利亞導演巴茲 雷曼執導的 紅磨坊 羅恩 霍華德執導的 達文西密碼 與奧黛莉 朵杜主演的 艾蜜莉的異想世界 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製作的動畫電影 料理鼠王 也以巴黎為故事背景 91 觀光 编辑 羅浮宮每年可以吸引超過800萬人參觀 是世界上最多觀光客造訪的藝術博物館 92 自從1848年開始 巴黎就逐漸成為法國鐵路網的中心 艾菲爾鐵塔於1889年世界博覽會完工後 法國成為國際矚目的焦點之一 每年有2 800萬人造訪巴黎市 巴黎都會區則有4 200萬人 93 其中包括1 700萬名國際觀光客 94 95 也讓巴黎成為世界上最多觀光客造訪的城市 博物館與紀念性建築都吸引許多觀光客造訪 羅浮宮每年可以吸引超過800萬人參觀 是世界上最多觀光客造訪的藝術博物館 教堂也是巴黎著名景點之一 聖母院與聖心堂每年分別可以吸引1 200萬與800萬人次造訪 艾菲爾鐵塔每年可以吸引超過600萬人次造訪 自從開幕以來已經有2億人次參觀 巴黎迪士尼樂園也吸引世界各地的觀光客前往 每年可以吸引1 450萬人次造訪 凡爾賽宮位於法國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會凡爾賽鎮 從1682年至1789年之間曾是法國的王宮 並於1979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96 羅浮宮是世界上最大與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 展出許多著名藝術品 包括蒙娜麗莎 斷臂維納斯與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 羅丹美術館與分別展出西班牙畫家巴勃羅 畢卡索與雕刻家奧古斯特 羅丹的作品 法國國立現代藝術美術館 Musee National d Art Moderne 位於龐畢度中心的內部 展出許多現代藝術品 克魯尼美術館 Musee de Cluny 與奧賽博物館則分別展出中世紀與印象派畫家作品 包括 情人與獨角獸 The Lady and the Unicorn 煎餅磨坊的舞會 隆河上的星夜 與 拾穗 等著名藝術品 麗都 Le Lido 的舞孃表演與紅磨坊的康康舞也都吸引許多觀光客前往 蒙馬特區位於十八區 名稱來自蒙馬特山丘 以歷史悠久的教堂及夜店 酒店 俱樂部聞名 山頂上的聖心堂是巴黎北部著名的地標 1914年建造完成 也是該市的天主教宗座聖殿 整體建築風格有濃厚的羅馬拜占庭色彩 2014年美國全球語言觀察機構 GLM 公布最新調查指出 根據過去三年透過字詞使用分析趨勢 巴黎排名落後紐約 成為全球排名第二的時尚城市 97 2014年3月大巴黎區地方旅遊委員會 Ile de France Regional Tourism Committee 根據旅館住房率統計 2013年近1550萬外國遊客造訪巴黎 巴黎再度榮登2013年全球旅遊目的地首選 98 體育 编辑巴黎著名體育運動隊包括職業足球隊巴黎聖日耳門足球會 職業籃球隊 Paris Levallois Basket 與職業橄欖球隊法蘭西斯隊 Stade Francais 法蘭西體育場 Stade de France 位於法國巴黎市郊的聖丹尼 可容納8萬名觀眾 法蘭西體育場是為1998年世界盃足球賽而興建的 並曾作為1998年世界盃決賽舉行場地 法蘭西體育場也是一個多種用途的大型運動場地 也可以提供橄欖球與田徑比賽來使用 法國國家橄欖球隊 法國國家足球隊與六國錦標賽都在這個運動場進行比賽 除了職業足球隊巴黎聖日耳門足球俱樂部外 巴黎還擁有巴黎足球俱樂部 红星足球俱乐部 RCF 巴黎隊與法蘭西斯巴黎隊 Stade Francais Paris 等業餘足球隊 巴黎聖日耳門在90年代中期曾經是一直強隊 近年來有下滑的趨勢 朗拿甸奴在加盟巴塞羅拿隊之前就效力於該隊 2007年該隊成績達到低谷 甚至面臨著歷史上第一次降級的危險 巴黎目前在職業橄欖球聯盟Top 14擁有兩支隊伍 分別是法蘭西斯隊與Racing Metro 92 巴黎分別在1900年和1924年兩度成功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 並將於2024年三度舉辦奧運會 也在1938年與1998年兩度成功舉辦世界盃足球賽 2007年世界盃橄欖球賽也在巴黎舉行 2006年歐洲聯賽冠軍盃決賽也在巴黎法蘭西體育場舉行 冠軍是西班牙足球勁旅巴塞隆納足球會 環法自由車賽是公路自由車運動中規模最大 影響最廣的國際自由車大賽 終點站也設置在巴黎 從1975年開始 環法自由車賽的終點都是在凱旋門 此外還有舉辦巴黎 尼斯 巴黎 魯貝等自行車賽 網球在巴黎與法國也相當盛行 法國公開賽是四大滿貫賽之一 也是唯一一個紅土賽事 法國公開賽每年都在布洛涅森林附近的羅蘭 加洛斯球場舉行 供水與衛生系統 编辑 塞納河沿岸 巴黎早期的歷史僅限於塞納河與比耶夫尔河 Bievre 周圍 後來羅馬人在1世紀時將輸水管從南方連接巴黎地區 11世紀時則從右岸山丘建造輸水管至巴黎地區 烏爾克運河 Canal de l Ourcq 從1809年提供巴黎地區比較乾淨的用水 巴黎從19世紀晚期才首次獲得豐富且穩定的飲用水來源 歐仁 貝爾格朗 Eugene Belgrand 擔任巴黎行政長官喬治 歐仁 奧斯曼 Georges Eugene Haussmann 男爵巴黎都市改造計畫的總工程師 建造了一系列巴黎供水系統 從那個時候開始 一個嶄新的蓄水池系統成為巴黎地區的飲用水來源 而老舊系統則用來清洗巴黎的街道 這個系統仍然是目前巴黎供水系統網路的一部分 而巴黎的下水道長度超過2 400公里 99 在1982年 當時的巴黎市長雅各 席哈克引進一種特殊機車來清理街道上的狗糞便 100 巴黎後來在2002年停止此項作法 改為對狗主人開出最高500歐元的罰款 這項改革是因為使用這種特殊機車只能清理巴黎街道上20 的狗糞便 但是每年卻需要花費300萬歐元 101 城市景观 编辑规划 编辑 香榭麗舍大街 瑪大肋納教堂 凯旋门 埃菲爾鐵塔 协和广场 圣心圣殿 巴黎 巴黎不像伦敦曾经被1666年伦敦大火所摧毁 或里斯本被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破壞 巴黎在自中世纪以来的发展中 一面保留了过去的印记 甚至是历史最悠久的某些街道的布局 一面形成了统一的风格 并且实现了现代化的基础设施 19世纪时 巴黎从12个区扩张到了20个 当代巴黎的大部分城市面貌是19世纪中叶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奥斯曼男爵对巴黎进行大规模城市改造的结果 在许多世纪中 该市一直是迷宫般的狭窄街道和半木架房屋 但是从1852年开始 奥斯曼男爵的大规模都市计划 使得整片整片的区域让位给宽阔大道两侧的新古典主义的中产阶级石砌建筑 大部分的 新 巴黎就是今天看到的巴黎 今日受欢迎的圣日耳曼大道 塞瓦斯托波尔大道等都在那时开辟 巴黎经常用作 对齐 alignement 法规的同义词 沿着林荫大道两侧 预先确定的街道宽度 确定外墙位置 然后修建同样高度的建筑物 大楼的高度根据所面临街道的宽度界定 建筑物外立面富于韵律 设计了二楼阳台和五楼的装饰 长期以来 巴黎一直遵守严格的城市规划 特别是限制建筑物的高度 法兰西第二帝国的规划在许多情况下今天仍然适用 今天 对于高度超过37米的新建楼宇只在特殊的例外情形下才会被允许 而在许多地区 对于高度的限制甚至更低 102 1973年修建的蒙帕纳斯大楼曾經是法国的最高建筑 不过这个局面逐漸发生改变 拉德芳斯区的摩天大楼将成倍增加 Tour AXA将達到225公尺 但是又将會被300公尺高的Tour Phare和318公尺高的Tour Generali超过 當它完成時將成为西歐的最高建筑物 道路 编辑 巴黎市共有6088条公共或私人道路 1997年 其中最宽的道路是十六区的福煦大街 宽达120公尺 第八区的Selves大街 Avenue de Selves 是巴黎最短的道路 全长只有110公尺 而沃日拉爾路則是巴黎最长的街道 横跨第六区和十五区 全长4360公尺 第二区的角度街 Rue des Degres 是巴黎最短的街道 只有5 75公尺 而第五区的貓釣魚街 Rue du Chat qui Peche 为巴黎最窄的正式街道 宽1 8公尺 雖然有些资料来源显示 十二区的Sentier des Merisiers不足1公尺宽 而二十区的Passage de la Duee 虽然右边现在被毁 周围有栅栏 經過测量後發現只有80公分宽 最后 巴黎最陡峭的道路是二十区的Rue Gasnier Guy 斜率达到17 103 建筑 编辑 巴黎的许多重要机构都设在城市边界以外 包括拉德芳斯金融商务区 主要粮食批发市场 Rungis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 巴黎高等商业研究学院 HEC 高等经济商业学院 ESSEC ESCP欧洲商学院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 世界著名的研究实验室 位在萨克雷和埃夫利 最大的体育场 法兰西体育场 以及交通部都位于城市的郊区 巴黎市 编辑 巴士底广场 第4 第11和第12区 右岸 是一个不仅对巴黎 而且对整个法国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的地区 由于其历史价值 广场常常被用于政治示威 其中包括2006年3月大规模的劳工抗议 香榭丽舍大街 第8区 右岸 连接协和广场和凱旋門 由17世纪花园式散步道改建的大道 它是巴黎的众多旅游景点之一和主要的购物街 协和广场 第8区 右岸 位于香榭丽舍大街东端 初建时称为 路易十五广场 臭名昭著的断头台的地点 埃及方尖碑是巴黎 最古老的古迹 广场上 皇家路的两侧 有两座相同的石头建筑 东面的一座是法国海军部 西面的一座是豪华的克里雍大饭店 Hotel de Crillon 附近的旺多姆广场以时尚和豪华酒店著称 拥有巴黎里兹酒店 Hotel Ritz 和旺多姆大饭店 法语 Hotel de Vendome place Vendome Paris Hotel de Vendome 及其珠宝店 许多著名时装设计师在广场上拥有他们的沙龙 巴黎大堂 第1区 右岸 过去是巴黎的中央肉类产品市场 自1970年代后期以来 在欧洲最大的地铁联络站 Chatelet Les Halles 周围形成主要购物中心 从前的商场已经在1971年拆除 代之以大堂广场 Forum des Halles 现在的中央市场位于南郊的Rungis 沼泽区是右岸的一個著名区域 第3和第4区 也是一个在文化方面非常开放的區域 蒙田大街 第八区 毗邻香榭丽舍大街 奢侈品牌聚集地 包括香奈儿 路易威登 克里斯汀 迪奥 和纪梵希 Givenchy 蒙马特 第18区 右岸 在历史上經常是艺术家聚集的区域 在这个区域有许多艺术家工作室和咖啡馆 圣心圣殿位於此區 蒙帕纳斯 第14区 是左岸一个历史性地区 以艺术家工作室 音乐厅和咖啡馆生活著称 这里有巨大的蒙帕纳斯 比耶维纽地铁 站和摩天大楼 蒙帕纳斯大楼 歌剧院大街 第9区 右岸 是巴黎歌剧院的周围地区 也是巴黎百货公司和写字楼最密集的地區 包括春天百货 巴黎老佛爷百货公司以及金融巨头里昂信贷银行和美国运通银行巴黎总部 名勝古蹟 编辑 巴黎塞纳河畔世界遗产 从巴黎圣母院上远望官方名稱Paris Banks of the Seine 英文 Paris rives de la Seine 法文 位置 法國 欧洲和北美地区 標準文 i ii iv 登录年份1991 第15屆會議 網站UNESCO的记录 英文 主条目 巴黎旅游景点列表 巴黎三个最有名的地标分别是 西岱岛上12世纪的主教座堂巴黎圣母院 拿破仑一世兴建的凯旋门 和19世纪的艾菲尔铁塔 艾菲尔铁塔是一座 临时 建筑 由 居斯塔夫 埃菲尔为1889年世界博览会而建 此后一直没有拆除 现在成了巴黎的一个持久象征 巴黎的历史轴是一条从市中心笔直向西的直线 由文物古迹 建筑 街道组成 这条轴线的东端开始于卢浮宫 然后经过杜樂麗花园 协和广场 香榭丽舍大街 到达戴高乐广场中央的凯旋门 20世纪60年代以后 轴线继续向西延伸到拉德芳斯商务区 其核心是方形的拉德芳斯區新凱旋門 这一区域拥有巴黎都市区大多数的摩天大楼 榮軍院博物馆埋葬了许多伟大的法国军人 其中包括拿破仑 而萬神殿教堂是许多法国杰出男女的安葬地点 一些 旧政权 著名成员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死亡之前 曾被关押在昔日的司法大厦 Conciergerie 古监狱 另一个革命的标志物是位于塞纳河上的天鹅岛 Ile des Cygnes 和卢森堡公园的两尊自由女神像 较大的雕像于1886年被作为礼物送往美国 目前安置在纽约市的港口 巴黎歌剧院兴建于第二帝国后期 驻有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 而从前的卢浮宫 现在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 索邦大學是巴黎大学最著名的部分 坐落在拉丁区的中心 在巴黎圣母院之外 其他的教堂建筑杰作包括13世纪哥特式的宫廷教堂圣礼拜堂和马德莱娜教堂 1991年巴黎塞纳河沿岸众多的名胜古迹被一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旅遊景點 艾菲爾鐵塔 La Tour Eiffel 巴黎凱旋門 Arc de triomphe de l Etoile 巴黎歌劇院 Le Palais Garnier 或又稱L Opera Garnier 加尼埃宮 聖心聖殿 又名 聖心堂 Le Sacre Cœur 巴黎圣母院 Notre Dame de Paris 巴黎市政廳 Hotel de Ville 盧森堡公園 Jardin du Luxembourg 法國參議院 Senat 所在地 波旁宮 Palais Bourbon 法國國民議會所在地 博物館和展覽館 羅浮宮 Musee du Louvre 遠古和古代藝術 奧塞美術館 Musee d Orsay 近代藝術 龐比度中心 Centre Georges Pompidou 現代藝術 巴黎格雷萬蠟像館 Musee Grevin 羅丹美術館 Musee Rodin 畢加索博物館 Musee Picasso 巴黎達利蒙馬特空間 L Espace Dali 超現實主義藝術 克呂尼博物館 L Hotel de Cluny 蒙帕納斯博物館 Musee du Montparnasse 大皇宮 Le Grand Palais 1900年世界博覽會展館 小皇宮 Le Petit Palais 1900年世界博覽會展館 夏佑宮 Palais de Chaillot 1937年世界博覽會展館 街道 廣場 里沃利路 Rue de Rivoli 巴黎塞納河左岸 Rive gauche 孚日廣場 Place des Vosges 亞歷山大三世桥 Pont Alexandre III 新橋 Pont Neuf 拉雪茲神父公墓 Cimetiere du Pere Lachaise 左岸咖啡 les cafes de la Rive gauche 夜生活 紅磨坊夜總會 Bal du Moulin Rouge 蒙馬特高地 Montmartre 瘋馬 Crazy horse 拉丁天堂 大巴黎地區 凡爾賽宮 Chateau de Versailles 楓丹白露宮 Chateau de Fontainebleau 巴黎迪士尼樂園度假區 Disneyland Resort Paris 教育 编辑主条目 巴黎教育 在9世紀時 查理曼命令所有的教堂對自己管轄的教區教授基礎數學 閱讀與書寫 而座堂則進一步教導語言的藝術 物理學 音樂與神學 巴黎在當時已經是主要的宗教中心 並開始成為學術中心 到了13世紀初 巴黎聖母院學校已經擁有許多著名的教師 另外有些人則1257年在圣女日南斐法山丘 Montagne Sainte Genevieve 上成立索邦大学 在12世紀後期 法蘭西島大區已經有330 000人從事教育工作 其中有170 000名教師與教授教導290萬名孩童 並有9 000所學校與教育機構 104 根據2004年至2005年的資料顯示 巴黎目前有17所大學 並有359 749名學生 105 是歐洲大學生最集中的區域 106 巴黎的大学校及擁有大學同等學位的私人與公立學校則有240 778名在籍學生 所以巴黎的高等教育學生總共有600 527名 105 高等學院預備班 classes preparatoires aux grandes ecoles CPGE 通常為期二或三年 學生在完成學業後可以有機會進入大學校就讀 許多優秀的大學校都位在巴黎 包括路易大帝中学 Lycee Louis le Grand 亨利四世中学 Lycee Henri IV 聖路易高中 Lycee Saint Louis 詹森薩伊中學 Lycee Janson de Sailly 與斯坦尼斯勞斯高中 Lycee Stanislas 107 大學 编辑 索邦大學 在巴黎大學 Universite de Paris 於12世紀成立之前 巴黎聖母院是巴黎的高等教育中心 卡佩王朝國王腓力二世 法兰西 在1200年創造了 大學 universitas 一詞 認為大學是一個聚集教師與學生的團體 而且有權利獨立運作 不受國王法律與稅法干擾的組織 到了13世紀時 已經相當著名的巴黎大學吸引來自歐洲各地的學生 巴黎左岸的经院哲学中心 後來被稱為拉丁區 重新聚集在1257年成立的索邦大學周圍 19世紀的巴黎大學已經擁有六種學科組織 法律 科學 藥學 醫學 文學與神學 1968年春天的五月風暴讓巴黎大學的組織型態持續改革 並逐漸分散其集中化的學術主體 巴黎大學後來在1971年拆分成13所大学 分散在市區與郊區各地 每一所新的大學 巴黎第一大學 巴黎第二大學 巴黎第三大學 巴黎第四大學 巴黎第五大學 巴黎第六大學 巴黎第七大學 巴黎第八大學 巴黎第九大學 巴黎第十大學 巴黎第十一大學 巴黎第十二大學與巴黎第十三大學 都只保有舊巴黎大學的一小部分 1991年 四所新大學成立於巴黎郊區 於是法蘭西島大區總共有17所大學 這四所新設立的大學分別是賽爾齊 蓬多瓦茲大學 Universite de Cergy Pontoise 埃夫利 瓦爾岱索納大學 Universite d Evry Val d Essonne 馬恩河谷大學 Universite Paris Est Marne la Vallee 與圣康丁昂伊夫利纳 凡尔赛大学 Universite de Versailles Saint Quentin en Yvelines 圖書館 编辑 法國國家圖書館是法國的國家圖書館 也是法國最重要的圖書館之一 其他位於巴黎的圖書館還有密特朗圖書館 Francois Mitterrand Library 黎塞留圖書館 Richelieu Library 盧瓦圖書館 Louvois 歌劇院圖書館 Opera Library 與阿森納圖書館 Arsenal Library 108 美國圖書館於1920年開幕 屬於一個私人且非營利性質的組織 109 當代圖書館收藏的書籍是由美國圖書館協會送給居住在法國境內的美國士兵所構成的 110 前身在1850年代就已經出現 111 列表 编辑 以下列出巴黎著名大學與高等學院 继承巴黎大学 1896年 的大学 巴黎第一大学 Universite Pantheon Sorbonne 巴黎第二大学 Universite Pantheon Assas 巴黎第三大学 Universite Sorbonne Nouvelle 索邦大学 Sorbonne Universite 包含原巴黎第四大学和巴黎第六大学 巴黎大学 2019年成立 Universite de Paris 包含原巴黎第五大学和巴黎第七大学 巴黎第八大学 Universite Vincennes Saint Denis 巴黎第九大学 Universite Paris Dauphine 巴黎第十大学 Universite Nanterre 巴黎 萨克雷大学 Universite Paris Saclay 包含原巴黎第十一大学 巴黎第十二大学 Universite Val de Marne 巴黎第十三大学 Universite Paris Nord 大學校 Grandes Ecoles 巴黎高等師範學校 Ecole normale superieure de Paris ENS 巴黎政治學院 Institut d Etudes Politique de Paris Sciences Po 國家行政學院 Ecole nationale d administration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 Ecole Polytechnique 通常简称X 位于巴黎远郊 实行准军事化教育 全法顶尖的工程师和军事学院 国立巴黎高等矿业学校 Ecole des Mines de Paris 巴黎中央理工学院 Ecole Centrale de Paris 高等电力学院 Ecole Superieure d electricite 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Inalco 旧称Langues O 包含119种外国语言及文学课程 法国国家外语语种最全外语文化学院 国立巴黎高等化学学院 Ecole Nationale Superieure de Chimie de Paris 简称ENSCP 或者Chimie Paris 位于巴黎第5区居里夫妇街 法国最好的化学学院 巴黎高等物理化工学院 Ecole superieure de physique et de chimie industrielles de la ville de Paris 简称ESPCI 法国最好的物理化学学院 居里夫妇在这里发现了镭 国立高等石油和发动机学院 Ecole Nationale Superieure du Petrole et des Moteurs 简称ENSPM 位于巴黎郊区Rueil Malmaison 拿破仑 约瑟芬的宫殿所在地 下属于法国石油研究院 Institut Francais de Petrole 简称IFP 通常只招收外国本科以上 或者法国工程师学院毕业的工程师学生 实行面向石油行业和汽车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 国立高等先进技术学院 ENSTA Ecole Nationale Superieure de Techniques Avancees 国立桥路学校 ENPC Ecole Nationale des Ponts et Chaussees 法国国立高等电信学校 ENST Ecole Nationale Superieure des Telecommunications 巴黎高科电信学院 Telecom ParisTech 是一所法国知名公立工程师学校 建立于1878年 该校在法国信息及通信领域享有盛誉 高等工程技术学院 Ecole nationale superieure des Arts et Metiers 巴黎高等商业研究学院 HEC ESCP欧洲商学院 ESCP EAP 社会科学高等学院 EHESS 高等研究应用学院 EPHE 行政与管理预备学院 IPAG 艺术学院 国立美术学院 俗称巴黎美院 les Beaux Arts de Paris 简称ENSBA 前巴黎皇家美术学院 国家高等装潢艺术学院 Ecole nationale superieure d art decorative 世界应用艺术最杰出的学校之一 简称ENSAD 也是雕刻家罗丹 Rodin 所毕业的学校 GOBELINS图像学院 GOBELINS ecole d image 位于巴黎市第13区 并在诺瓦齐 Noisy 有一校园 它是属于巴黎工商会 CCIP 的众多学校之一 巴黎国立高等音乐舞蹈学院 Conservatoire National Superieur de Musique et de Danse de Paris 社會 编辑巴黎西部是法國最富裕的地區 許多上流社會人士都居住在這裡 就像紐約的上東城 洛杉磯市的比佛利山或倫敦的五月墟市等地 112 巴黎西部大致是以巴黎的歷史軸為中心 沿途有羅浮宮 杜樂麗花園 協和廣場 戴高樂廣場一直通到塞納河畔訥伊 法國作家巴爾扎克的巨著 人間喜劇 與法國作家馬塞爾 普魯斯特的 追憶逝水年華 也都對巴黎西區的居民有許多描述 在法國歷史上 巴黎西區對於法國的文化 經濟與社會都有指標性的地位 113 巴黎西區並不只是一個地理名詞 也是一種社會現象 代表法國上流社會人士的生活方式與習慣 114 左岸通常指巴黎在塞納河左岸的部分 具有濃厚的文化或意識形態意味 有許多的學院及文化教育機構聚集在此 右岸通常是指塞納河流經巴黎市區河段的右岸 現在可以用來指在波希米亞的左岸所不具有的優雅的水平和複雜的程度 右岸最著名的街道包括香榭麗舍大街 Champs Elysees 和平街 Rue de la Paix 里窩利街 Rue de Rivoli 和蒙田大街 Avenue Montaigne 交通 编辑主条目 巴黎交通 巴黎北站是歐洲最繁忙鐵路車站 115 從巴黎到歐洲各地的 鐵路 交通時間 2007年 巴黎是塞納河重要貨運與客運中心 也是法國第四大港口 僅次於馬賽 勒阿弗尔與敦克爾克 巴黎也是法國主要的高速公路 鐵路與航空運輸中心 巴黎目前有兩個國際機場 位於巴黎東北方的夏爾 戴高樂國際機場以及南方的奧利機場 巴黎的交通網路十分龐大 而且持續發展進步當中 法蘭西島運輸聯合會負責法蘭西島各種交通運輸系統 巴黎地鐵是巴黎市內交通的主力軍 開幕於1900年 總共有14條主線 2條支線 地鐵站遍佈市內 共有300個車站 總長度為214公里 其中于1998年建成的14號線非常現代化 是第一條全自動無人駕駛的線路 巴黎市內的公交線路則有316條 連接市區與法蘭西島其他地區的交通服務則由1960年代開張的區域快鐵 Reseau Express Regional RER 和遠郊鐵路 Transilien 來負責 其中區域快鐵亦貫穿巴黎市內 巴黎市區的四周還圍著4條有軌電車線路 Tramway 巴黎路面電車1號線 聖德尼至努瓦西勒塞克 巴黎路面電車2號線 拉德芳斯商業區至凡爾賽門 巴黎路面電車3號線 加利格里亞諾橋至伊夫里門 與巴黎路面電車4號線 奧奈叢林至邦迪 目前也有6條路線正在計劃當中 巴黎水上巴士于2008年开通 是巴黎塞纳河和马恩河上的水上運輸服务 连接巴黎市区东南方的奥斯特里茨车站和东南郊的阿福居 Maisons Alfort 巴黎是法國的鐵路中心 故旅客從此前往法國各地極為方便 巴黎目前有7個鐵路車站 分別是巴黎北站 巴黎圣拉扎尔车站 巴黎里昂车站 巴黎蒙帕纳斯车站 巴黎东站 巴黎贝尔西站與巴黎奥斯特里茨车站 並提供法国高速列车 Corail與法蘭西島區域鐵路等服務 法國國家鐵路公司目前已經建成多條高速鐵路線 TGV 連接巴黎與其他地區 從巴黎前往里昂只需2小時 抵達馬賽需要3小時 2007年4月巴黎與斯特拉斯堡之間的TGV也部分通車 從巴黎乘坐高速鐵路前往其他歐洲國家也很方便 例如從巴黎開往比利時的布魯塞爾高速火車 大力士高速列車 每天會從巴黎北站開出25班 行車時間僅為1小時22分鐘 而從巴黎開往阿姆斯特丹的火車則每日開出約八班 行車時間為4小時13分 巴黎來往科隆的列車班次則每天六班 車行時間為3小時50分 巴黎目前也提供 Velib 城市單車自由租用計劃 在1 450個單車站準備超過20 000輛單車提供遊客使用 巴黎也是法國最重要的高速公路網路中心 三條環狀高速公路圍繞在巴黎四周 環城大道興建於1970年代初期 完成於1973年4月25日 也是巴黎市區 約200萬居民 和郊區 超过1200萬居民 之間被普遍接受的分界線 因為它的大部分路段是沿着巴黎市的行政邊界建造 A86高速公路 又稱巴黎超級環城大道 是巴黎第二條繞城道路 以市中心的巴黎聖母院為起點 杜弗羅德高速公路 Francilienne 是巴黎第三條繞城道路 環繞巴黎外側的市區 城市交流 编辑巴黎與許多世界各地的城市都有頻繁的接觸 116 117 但是巴黎只有一個友好城市 就是義大利首都羅馬市 就像一句格言所說的一樣 只有巴黎配得上羅馬 只有羅馬配得上巴黎 118 119 120 夥伴城市 编辑 加拿大魁北克 中国北京 中国上海 中国西安 日本京都 日本東京 俄羅斯莫斯科 俄羅斯聖彼德堡 埃及開羅 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美國芝加哥 美國三藩市 约旦安曼 葉門沙那 德國柏林 韩国首爾 黎巴嫩貝魯特 印度尼西亞雅加達 智利聖地牙哥 格鲁吉亚第比利斯 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得 捷克布拉格 葡萄牙里斯本 保加利亚索非亚 澳大利亚悉尼 亞美尼亞埃里温 墨西哥墨西哥城 波蘭華沙 西班牙馬德里 希臘雅典 英国倫敦 瑞士日內瓦 阿尔及利亚阿爾及爾 加拿大蒙特利爾 巴西聖保羅参见 编辑大巴黎都会区 巴黎區域快鐵車站列表 埃菲尔铁塔 香榭丽舍大街 省 法国 法国行政区划參考資料 编辑 Populations legales 2018 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 2020年12月28日 Comparateur de territoire Unite urbaine 2020 de Paris 00851 INSEE 10 February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1 19 法语 3 0 3 1 Comparateur de territoire Aire d attraction des villes 2020 de Paris 001 INSEE 10 February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1 20 Populations legales 2019 Commune de Paris 75056 INSEE 29 December 2021 3 February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2 January 2022 Stefan Helders World Gazetteer World Metropolitan Areas 2007 01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0 01 Josef Gugler World cities beyond the West globalization development and inequality 2004 p 396 Frederick Converse Beach George Edwin Rines The Americana Volume 16 1912 Frannie Leautier World Bank Cities in a globalizing world governance performance and sustainability 2006 p 115 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GaWC Study Group and Network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WC 2010 2010 04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2 02 PricewaterhouseCoopers Media Centre Emerging market city economies set to rise rapidly in global GDP rankings says PricewaterhouseCoopers LLP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2 03 10 Ukmediacentre pwc com 2009 11 02 Retrieved on 2010 12 16 Global Power City Index 2009 PDF 2011 09 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4 06 29 The Wealth Report 2010 Knight Frank Citi Private Bank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Knight Frank Retrieved on 2010 12 16 Greenest cities in Europ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ity Mayors 2010 03 03 Retrieved on 2010 12 16 Monocle Issue June 2010 Monocle com 2010 03 26 2011 09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9 26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2012 04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9 27 ECA international com 2012 04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9 12 17 0 17 1 17 2 法文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tatistique et des Etudes Economiques Produits Interieurs Bruts Regionaux PIBR en valeur en millions d euros XLS 2010 11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5 21 According to Eurostat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90 946 million PPS for Ile de France 376 451 million PPS for Greater London Inner and Outer London According to PricewaterhouseCooper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3 05 31 Fortune Global Fortune 500 by countries France CNN 2011 07 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16 Logistics in Europe com Vertical Mail Paris Ile de France a head start in Europe 2007 10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7 02 22 0 22 1 22 2 Martine Delassus Florence Humbert Christine Tarquis Julie Veaute Paris Region Key Figures PDF Paris Reg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gency February 2011 2011 07 21 永久失效連結 PDF file Innovation Cities Top 100 Index 2011 City Rankings 2 Think Now October 2011 2011 10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10 23 全視野世界旅行圖鑑 巴黎 P 18 英文原版 Dorling Kindersley出版 倫敦 1993年 中文版 遠流出版公司出版 台北 1995年 25 0 25 1 法文 Georges Dottin La Langue Gauloise Grammaire Textes et Glossaire Paris C Klincksieck 1920 isbn 2051002088 The City of Antiquity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08 12 12 official history of Paris by The Paris Convention and Visitors Bureau English Version of Presentation of the City 2009 04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3 06 M Abecassis French of the present and the past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Parisian vernacular in Maurice Chevalier s songs Linguistik online com 2010 06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0 16 Dictionnaire de la langue francaise Larousse etymologique Librairie Larousse Paris 1971 p 535 30 0 30 1 Mairie de Paris Paris Roman City Chronology 2006 07 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6 19 Arbois de Jubainville Henry Georges Dottin Les premiers habitants de l Europe at 133 E Thorin 1889 2012 04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3 21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Cunliffe Barry Iron Age communities in Britain an account of England Scotland and Wales from the seventh century BC until the Roman conquest 4th ed London Routledge 2004 2012 04 13 ISBN 978041534779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16 引文格式1维护 冗余文本 link Mairie de Paris Paris Roman City The City 2006 07 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9 14 Schmidt 2009 第210 211頁 The Role of Trade in Transmitting the Black Death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2 01 11 TED Case Studies Plague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3 06 07 1911 Edition of the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Loire Valley Land of a thousand chateaux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NN com Massacre of Saint Bartholomew s Day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ritannica Online Encyclopedia Bayrou Francois Henri IV le roi libre Flammarion Paris 1994 pp 121 130 French Vanessa Harding 2002 The dead and the living in Paris and London 1500 1670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 25 ISBN 978 0 521 81126 2 Consulted 29 November 2008 The Victorian Web 2007 08 10 2009 05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6 11 古典主義 2007 08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8 13 Battle of Paris 1814 Napoleonistyka atspace com 2009 05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9 23 Amicale Genealogie La Petite Gazette Genealogique Le Cholera 2006 04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2 23 法语 In Benedict Anderson In the World Shadow of Bismarck and Nobel New Left Review July August 2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10 10 In March 1871 the Commune took power in the abandoned city and held it for two months Then Versailles seized the moment to attack and in one horrifying week executed roughly 20 000 Communards or suspected sympathizers a number higher than those killed in the recent war or during Robespierre s Terror of 1793 94 More than 7 500 were jailed or deported to places like New Caledonia Thousands of others fled to Belgium England Italy Sp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1872 stringent laws were passed that ruled out all possibilities of organizing on the left Not until 1880 was there a general amnesty for exiled and imprisoned Communards Meantime the Third Republic found itself strong enough to renew and reinforce Napoleon III s imperialist expansion in Indochina Africa and Oceania Many of France s leading intellectuals and artists had participated in the Commune Gustave Courbet was its quasi minister of culture Rimbaud and Pissarro were active propagandists or were sympathetic to it The ferocious repression of 1871 and after was probably the key factor in alienating these milieux from the Third Republic and stirring their sympathy for its victims at home and abroad 46 0 46 1 Jones Colin 2005 Paris The Biography of a City New York NY Penguin Viking p 334 Humphrys Julian BBC History magazine Bristol Magazines Ltd June 2010 ISSN 1469 8552 Bell Kelly Dietrich von Choltitz Saved of Paris From Destruction During World War II www TheHistoryNet com 2007 11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0 27 Overy Richard Why the Allies Won Pimlico 2006 215 216 ISBN 1845950658 法文 Emilie Willaert professor of History and Geography La region parisienne en chantier 2008 08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10 07 法文 Jerome Toulza Universite de Marne la Vallee La conception du RER PDF 2008 08 03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8 08 09 Mathieu Flonneau City infrastructures and city dwellers Accommodating the automobile in twentieth century Paris The Journal of Transport History 2006 2008 08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7 24 法文 Thomas Sauvadet Les jeunes de la cite Processus de ghettoisation et mode de socialisation PDF Universite Paris 8 2008 08 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3 08 14 法文 Herve Vieillard Baron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e Paris 8 Les quartiers sensibles entre disqualification visible et reseaux invisibles 2008 08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5 26 法文 Roland de Laage Devoteam L Ouest parisien ce sont des departements technologiques a haute valeur ajoutee Journal du net 16 January 2006 2008 08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1 17 法文 Pierre Beckouche Une region parisienne a deux vitesses L accroissement des disparites spatiales dans l Ile de France des annees 1980 Strates Materiaux pour la recherche en sciences sociales 2008 08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10 01 Disposable income per NUTS level 2 regions in Europe Eurostat 2008 08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9 17 Special Report Riots in France BBC News 2005 11 09 2007 11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12 02 Mairie de Paris Note 100 ha 1 km2 Paris fr 2007 11 15 2009 05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3 06 Montmartre Paris walking tours com 2009 01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1 06 Meteo gratuite previsions meteo de Meteorologic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eteorologic net Retrieved on 2010 12 16 法文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tatistique et des Etudes Economiques Geographie de la capitale Le climat 2006 05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10 03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tatistique et des Etudes Economiques 2011 10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2 31 法语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tatistique et des Etudes Economiques Enquetes annuelles de recensement 2004 et 2005 PDF 2006 04 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8 06 24 Enquetes annuelles de recensement premiers resultats de la collecte 2004 PDF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tatistique et des Etudes Economiques 2006 04 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8 06 24 法语 法文 INSEE Fichier Donnees harmonisees des recensements de la population de 1968 a 2011 2014 10 25 法文 INSEE IMG1B Les immigres par sexe age et pays de naissance Pays de naissance detaille 2014 10 25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tatistique et des Etudes Economiques Fichier Donnees harmonisees des recensements de la population de 1968 a 2011 2014 10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10 25 法语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tatistique et des Etudes Economiques Aire urbaine 99 Paris Migrations caractere demographique selon le lieu de residence au 01 01 90 2006 07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10 04 法语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tatistique et des Etudes Economiques Flux d immigration permanente par motif en 2003 2006 06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6 02 法语 71 0 71 1 Paris Riots in Perspectiv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BC News 4 November 2005 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III French Government and the Refugee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James E Hassell 1991 P 22 ISBN 978 0 87169 817 9 Cite Nationale de l Histoire de l Immigration Histoire de l immigration en France 2006 06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11 16 法语 Yves Charles Zarka L Islam en France Les contours d une population susceptible d etre musulmane d apres la filiation Michele Tribalat p 27 Muslims and city politics When town halls turn to Mecca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Economist 2008 12 04 Retrieved on 2010 12 16 World Jewish Population Latest Statistic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impleToRemember com Retrieved on 2010 12 16 Muslim population in European citie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3 November 2007 Les immigres et leur famille en Ile de France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1 10 28 Note rapide Societe n 552 Juin 2011 Les descendants d immigres vivant en Ile de France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1 10 28 IAU Idf Note rapide Societe n 531 巴黎华人知多少 永久失效連結 INSEE A Paris les menages les plus aises voisins des plus modestes 2012 04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5 14 The 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 11 PDF Z Yen 2012 03 19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2 03 19 Xinhua Dow Jones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s Development Index PDF Xinhua and Dow Jones 2011 07 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3 07 17 Banque Mondiale PIB 2008 PDF 2010 02 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9 06 11 World Bank Gross domestic product 2008 PDF 2010 11 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9 06 11 Population des regions au 1er janvier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tatistique et des Etudes Economiques 2010 11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11 18 法语 Les emplois dans les activites liees au tourisme un sur quatre en Ile de France PDF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tatistique et des Etudes Economiques 2006 04 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6 03 24 法语 INSEE A Paris les menages les plus aises voisins des plus modestes 2012 04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4 03 法文 20mins fr Sarkozy relance le projet d un Grand Paris 2008 04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4 11 Bidding goodbye to the Gauloises 2012 04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11 29 Allocine Ratatouille les secrets du tournage 2012 04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10 16 人氣最旺博物館 羅浮宮5連霸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2 03 30 Comite Regional du Tourisme Paris Ile de France CRT Paris Ile de France retrieved 4 March 2022 Chiffres cles Office du Tourisme et des Congres ed 2011 p 3 2021 09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10 24 Mairie de Paris Une dynamique pour Paris p 2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2 01 19 UNESCO Palais et parc de Versailles 2012 04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16 蔡佳伶 全球時尚霸主 紐約擠下巴黎 中央社 2014 02 05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巴黎榮登全球旅遊目的地首選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央社 2014 03 11 Mairie de Paris Les egouts parisiens 2006 05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10 03 法语 100 MOTOCROTTE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avi univ paris3 fr Retrieved on 2010 12 16 Henley Jon Merde most foul The Guardian UK 12 April 2002 29 Jul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6 20 分区的最高高度限制见site de la mairi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dex des rues de Pari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07 07 12 extrait du site municipal officiel de Paris 法文 La Prefecture de la Region d Ile de France L enseignement 2007 10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8月24日 105 0 105 1 Reg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Paris Ile de France Paris Region key figures 2006 PDF 2006 2006 07 04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6年7月22日 法文 Celine Rozenblat Patricia Cicille Delegation for Spatial Planning and Regional Action Datar Les villes europeennes Analyse comparative page 42 PDF 2006 2006 07 04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7 12 01 L etudiant League Table 2008 Letudiant fr 2009 05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16 How to find u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ibliotheque nationale de France Retrieved on 21 January 2009 History of the Library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07 11 02 American Library in Paris Retrieved on 21 January 2009 The American Library in Pari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New York Times 29 June 1930 Retrieved on 21 January 2009 American Library in Pari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New York Times 23 March 1855 Retrieved on 21 January 2009 eyes of an American born on one of the district of the area the exclusive 16th arrondissement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or instance Paris is the world s fashion design capital thanks to Paris Ouest s customers who historically make it up Sociologists Michel and Monique Pincon Charlot s works highlight that trend Recherche LeMonde fr 2011 09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16 Les pactes d amitie et de cooperation Mairie de Paris 2007 10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0 11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pecial partners Mairie de Paris 2007 10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12 25 Twinning with Rome 2010 05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5 25 Les pactes d amitie et de cooperation Mairie de Paris 2007 10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0 11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pecial partners Mairie de Paris 2007 10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12 25 来源 编辑 Schmidt Joel Lutece Paris des origines a Clovis Perrin 2009 25 October 2015 ISBN 978 2 262 03015 5 原始内容存档于1 January 2016 法语 延伸閱讀 编辑Vincent Cronin Paris on the Eve 1900 1914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1989 ISBN 0 312 04876 9 Vincent Cronin Paris City of Light 1919 1939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1994 ISBN 0 00 215191 X Jean Favier Paris Fayard 1997 04 23 ISBN 2 213 59874 6 法语 Jacques Hillairet Connaissance du Vieux Paris Rivages 2005 04 22 ISBN 2 86930 648 2 法语 Colin Jones Paris The Biography of a City New York Penguin Viking 2004 ISBN 0670033936 Bernard Marchand Paris histoire d une ville XIXe XXe siecle Paris Le Seuil 1993 ISBN 978 2020128643 法语 Rosemary Wakeman The Heroic City Paris 1945 1958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9 ISBN 9780226870236 外部链接 编辑从维基百科的姊妹计划了解更多有关 巴黎 的内容 维基词典上的字词解释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多媒体资源 维基新闻上的新闻 维基语录上的名言 维基文库上的原始文献 维基教科书上的教科书和手册 维基学院上的學習资源巴黎市政府官方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法文 英文 西班牙文 巴黎 Webcam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巴黎 照片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巴黎 照片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Paris Pag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巴黎 1840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巴黎 amp oldid 75254485,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