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大碰撞說

大碰撞說英語giant impact hypothesis),有時被稱為大飛濺Big Splash)或忒亚撞擊Theia Impact),是行星地质学上用来解释月球的起源的一个科学假说,最早由加拿大地质学家雷金纳德·戴利于1946年提出。大碰撞说认为月球是由早期地球和一个火星大小的同轨道矮行星之間发生碰撞造成的噴出物再次吸积形成的,时间大約在45億年前的冥古宙初期,即太陽系凝聚成后約2,000萬至1億年[1]。这个撞地球的天体有時被以希腊神话中月亮女神塞勒涅之母的泰坦——忒亚命名[2],稱為忒伊亚(Theia)。2016年一份報告中發表的對月球岩石的分析表明,忒伊亚很可能是个源自拉格朗日点特洛伊体,收到木星金星的引力影响发生摄动后偏离稳定轨道,最后是直接正面撞击地球,導致兩個行星的地幔碎裂并且行星核心徹底混合[3]

藝術家對兩顆行星體碰撞的描繪。地球和火星大小的物體之間的這種撞擊很可能形成了月球。
地球(蓝色)和忒伊亚(黑色)的碰撞轨迹模拟动画

大碰撞說是現時备受推崇的解释月球形成的熱門假說[4]。有證據支持這一假設:

  • 月球公轉方向與地球的自轉方向相似。[5]
  • 地月系統包含異常高的角動量,這意味著地球自轉、月球自轉和月球繞地球公轉所包含的動量明顯高於其他類地行星。巨大的撞擊可能提供了這種多餘的動量。
  • 月球樣本表明月球曾經熔融到相當大但未知的深度。這可能需要比預測的更多的能量,很难从月球大小的天體的质量中通过吸積獲得。一個非常有能量的過程,比如巨大的撞擊,可以提供這種能量。
  • 月球有一個相對較小的核,這使月球的密度低於地球。火星大小的物體與地球的巨大撞擊電腦模型表明,撞擊體的核心可能會穿透地球並與地核融合。這使得月球拥有比其它行星體更少的金屬鐵,因为形成月球的噴出物是被喷过洛希极限因此没有落回地球重新熔入地表的地壳地幔碎片,含铁量和密度都不高。
  • 與地球相比,月球的揮發性元素减少了。在相對較低的溫度下蒸發,它們可能會在高能事件中遺失,月球較小的引力無法在地球捕獲它們的時候捕獲它們。
  • 在其它恆星系統中也有類似碰撞的證據,導致岩屑盤
  • 巨大碰撞符合太陽系生成的主要理論
  • 月球岩石和地球岩石的穩定同位素比例相同,這意味著有一個共同的起源[6]

然而,關於巨大撞擊假說現時的最佳模型,仍然存在幾個問題[7]。據預測,這樣一次巨大撞擊的能量會加熱地球,產生一個全球性的岩漿海洋英语Magma ocean,有證據表明,較重的物質下沉到地函中,從而導致行星分化[8]。然而,沒有一個獨立的模型從巨大撞擊事件開始,並遵循碎片演變成單一個月球的過程。其他懸而未決的問題包括月球何時失去了揮發性元素的份額,以及為什麼金星在形成過程中經歷了巨大的撞擊 – 它在形成過程中經歷了巨大的撞擊[來源請求] – 沒有類似的衛星。

歷史 编辑

1898年,喬治·達爾文提出地球和月球曾經是一個整體。達爾文的假設是,熔融的月球是由於離心力而從地球上旋轉出來的,這成為了主流的學術解釋[9]。利用牛頓力學,他計算出月球過去的軌道距離要近得多,並且正在遠離地球。這種漂移後來被美國蘇聯的實驗證實,這些實驗使用了放置在月球上的雷射測距目標

然而,達爾文的計算無法解决追溯到月球從地球表面拋離所需的力學問題。在1946年,哈佛大學地質學系退休的系主任雷金纳德·奥德沃思·戴利對達爾文的解釋提出了質疑,將其調整為假設月球的形成是由撞擊而非離心力引起的[10]。但戴利教授的挑戰很少受到關注,直到1974年的一次衛星會議上,這個想法才被重新提出,直到1975年威廉·肯尼斯·哈特曼(William Kenneth Hartmann)和唐納德·達韋斯英语Donald R. Davis (astronomer)兩位在《伊卡路斯》(太陽系研究期刊)上發表論文,這個想法才重新受到注意。他們的模型表明,在行星形成期結束時,已經形成了幾個衛星大小的天體,這些天體可能與行星碰撞或被捕獲。他們提出,其中一個物體可能與地球相撞,噴出耐高溫、揮發性差的塵埃,這些塵埃可以結合形成月球。這次碰撞可能解釋月球獨特的地質和地球化學特性[11]

加拿大天文學家Alastair G.W.Cameron英语Alastair G.W.Cameron和和美國天文學家William R.Ward英语William Ward (astronomer)也提出了類似的假說,他們認為月球是由火星大小的物體[[切線|側面撞擊地球形成的。據推測,碰撞體的大部分外層矽酸鹽會被蒸發,而金屬核則不會。因此,大多數被送入軌道的碰撞物質都是由矽酸鹽組成的,這使得聚集而成的月球缺乏鐵。碰撞過程中釋放出的強揮發性物質可能會逃離太陽系,而矽酸鹽則傾向於合併成團[12]

在1969年10月,關於月球起源的會議召開的18個月前,比爾·哈特曼(英語:Bill Hartmann)、羅傑·菲利普斯(英語:Roger Phillips和傑夫·泰勒(英語:Jeff Taylor)向其他月球科學家提出了挑戰:「你有十八個月的時間。回到你的阿波羅數據,回到你的電腦,做任何你必須做的事情,但下定决心。除非你對月球的誕生有什麼要說的,否則不要來參加我們的會議。」1969年在夏威夷科納舉行的會議上,巨大撞擊假說成為最受歡迎的假說。1969年在夏威夷科納舉行的會議上,巨大撞擊假說成為最受歡迎的假說。

在會議之前,有三種「傳統」理論的支持者,還有一些人開始認真對待這一巨大撞擊的假說,還有一些冷漠的中間派,他們認為這場辯論永遠不會得到結論。會後,基本上只有兩個群體:巨大撞擊陣營和不可知論者[13]

特亞 编辑

特亞名稱取自古希臘泰坦神話中的泰坦女神忒亚,她是塞勒涅(月亮女神)的母親[6][2]。這個名稱最初由英國的地球化學家亞力克斯.N.哈利德在2000年提出,並且已被科學界接受[2][14]。依據現行的行星形成理論,特亞是一顆存在於45億年前的原行星,大小與火星相似。地球形成的過程中,曾與數十個原行星發生過碰撞,特亞與地球產生月球的「大碰撞」只是這些碰撞中的其中一次。

假設的原行星的名字源於古希臘泰坦神話中的泰坦女神特亞 /ˈθə/,她生下了月亮女神塞勒涅(英語:Selene)。這一名稱最初由英國地球化學家亞力克斯.N.哈利德英语Alexander Halliday於2000年提出,並已被科學界所接受[2][14]。根據現代行星形成理論,特亞是45億年前存在於太陽系的火星大小天體群的成員之一。大碰撞假說的一個吸引人的特徵是,月球和地球的形成是一起的;在其形成過程中,地球被認為經歷了數十次與行星大小的物體的碰撞。形成月球的碰撞可能只是一次這樣的「巨大撞擊」,但肯定是最後一次重大撞擊事件。小得多的小天體的后期重轰炸期發生在大約39億年前的 – 後期。

基本模型 编辑

 
大碰撞說的簡單表述。

天文學家認為地球和特亞之間的碰撞發生在大約44到44.5億年;在太陽系開始形成後約1億年[15][16]。從天文學的角度來看,撞擊的速度是溫和的。特亞被認為是在地球幾乎完全形成時以斜角撞擊地球的。對這種「後期撞擊」場景的電腦模擬表明,撞擊器的初始速度在「無窮遠」處(足够遠,引力不是一個因素)低於4公里每秒(2.5英里每秒),在撞擊時隨著接近而增加至9.3公里每秒(5.8英里每秒),撞擊角約為45°[17]。然而,月球岩石同位素的豐度表明特亞和地球「劇烈混合」,表明撞擊角度陡峭[3][18]。特亞的鐵會沉入年輕的地核,而特亞的大部分地函則會附著在地球的地函上。然而,來自特亞和地球的地函物質的很大一部分會被噴出進入繞地球軌道(如果以軌道速度脫離速度之間的速度噴出)或進入繞太陽的獨立軌道(如果噴出速度更高)。

建模[19]假設繞地球軌道上的物質可能在三個連續階段吸積形成月球;吸積首先來自最初存在於地球洛希極限之外的天體,這將內盤物質限制在洛希極限內。內部圓盤緩慢而粘稠地擴散回地球的洛希極限,通過共振相互作用沿著外部物體推動。幾十年後,該圓盤擴散到洛希極限之外,並開始產生新的物體,這些物體繼續著月球的生長,直到數百年後內圓盤的質量耗盡。因此,穩定的克卜勒軌道中的物質很可能在稍後的某個時候撞擊地月系統(因為地月系統繞太陽的克卜勒軌道也保持穩定)。基於電腦模擬對這一事件的估計表明,特亞原始質量的大約20%最終會成為繞地球運行的碎片環,其中大約一半的物質會合併到月球上。地球會從這樣的碰撞中獲得大量的角動量質量。無論撞擊前地球自轉的速度和傾角如何,撞擊後地球將經歷大約五個小時的一天,地球赤道和月球軌道將變成共面[20]

並非所有的環資料都需要立即清理:月球背面增厚的地殼表明,在月球的拉格朗日點形成了直徑約為1,000公里(620英里)的第二個月球的可能性。較小的月球可能已經在軌道上停留了數千萬年。當這兩顆衛星從地球向外遷移時,太陽潮汐效應會使拉格朗日軌道不穩定,導致低速碰撞,將較小的月球「覆蓋」到現在的月球背面,為其地殼增加物質[21][22]。 月球岩漿無法穿透背面的厚地殼,導致月海减少,而正面的薄地殼顯示出從地球上可以看到的大片月海[23]

巨大撞擊造成月球形成的模擬。

在模擬的高解析度閾值的情况下,2022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巨大的撞擊可以立即將質量和鐵含量與月球相似的月球送入地球洛希極限之外的軌道。即使是最初通過洛希極限的衛星,也可以通過部分剝離,然後扭轉到更寬、穩定的軌道上,可靠地、可預測地存活下來。此外,這些直接形成的衛星外層在較冷的內部熔化,由大約60%的原地球資料組成。這可以緩解月球類地球同位素組成與撞擊器預期的不同特徵之間的緊張關係。立即形成為月球的早期軌道和演化開闢了新的選擇,包括使用高度傾斜的軌道來解釋月球傾斜的可能性,並為月球的起源提供了一個更簡單的單階段場景[24]

組成 编辑

2001年,華府卡內基研究所的一個團隊報告稱,阿波羅計畫的岩石攜帶的同位素特徵英语Isotopic signature地球岩石相同,與太陽系中幾乎所有其他天體都不同[6]

2014年,德國的一個團隊報告稱,阿波羅計畫的樣本的同位素特徵與地球岩石略有不同[25]。差異雖然小,但具有統計學意義。一種可能的解釋是特亞是在地球附近形成的[26]

經驗顯示,這些成分非常相似的數據只能用標準的巨大撞擊假說來解釋,因為在碰撞之前,兩個物體的成分極不可能如此相似。

平衡假說 编辑

2007年,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表明,特亞與地球具有相同同位素特徵的可能性很小(不到1%)[27]。他們提出,在大碰撞之後,當地球和原月球盤熔化和蒸發時,這兩者間由存在著一個共用的矽酸鹽蒸汽大氣層連結,當地球-月球系統以連續流體的形式存在時,地球-月球體系通過對流攪拌而變得均勻。撞擊後地球和原月盤之間的這種「平衡」是唯一一種解釋阿波羅岩石與地球內部岩石同位素相似性的方案。然而,為了使這種情況可行,原始月盤必須持續大約100年。確定這是否可能的工作仍在進行中。

直接碰撞假設 编辑

根據物理學家安德烈亞斯·路透英语Andreas Reufer及其同事在伯尔尼大学進行的模擬研究(2012年),為了解釋地球和月球的相似組成,特亞直接與地球相撞,而不是幾乎擦過地球。碰撞速度可能比最初假設的要高,而這個更高的速度可能已經完全摧毀了特亞。根據該修改,特亞的組成不受任何限制,使得高達50%的水冰的組成成為可能[28]

聯合體假說 编辑

2018年,為了使碰撞產物均勻化,一項努力是通過更高的碰撞前轉速為原地球提供能量。通過這種管道,來自主體的更多物質將被剝離出來形成月球。進一步的電腦建模確定,觀測結果可以通過讓前地球天體快速旋轉來獲得,旋轉速度如此之快,以至於它形成了一個新的天體,並被命名為「聯合體」(英語:synestia)。這是一種不穩定的狀態,可能是由再一次碰撞產生的,以使旋轉足够快。對這種瞬態結構的進一步建模表明,作為甜甜圈形狀物體旋轉的主體(聯合體),在它冷卻並誕生地球和月球之前,存在了大約一個世紀(很短的時間)[來源請求][29][30]

陸地岩漿海洋假說 编辑

2019年,另一個解釋地球和月球組成相似性的模型假設,在地球形成後不久,它仍被岩漿海英语Magma ocean覆蓋,而撞擊物體很可能由固體物質組成。建模表明,這將導致撞擊對岩漿的加熱遠遠超過撞擊的固體物體,導致更多的物質從原地球噴出,因此約80%的月球形成碎片來自原地球。而許多先前的模型表明,月球80%來自撞擊體[31][32]

碰撞的證據 编辑

巨大撞擊場景的間接證據來自阿波羅登月期間收集的岩石,這些岩石顯示同位素的比率與地球的比率幾乎相同。月球地殼的高度斜長岩成分,以及富含克里普礦物樣本的存在,表明月球的大部分曾經是熔融的;巨大的撞擊場景很容易提供形成這樣一個岩漿海洋所需的能量。幾條證據表明,如果月球有一個富含的核心,那麼它一定是一個小核心。特別是,月球的平均密度、慣性矩、旋轉特徵和磁感應響應都表明,其核心半徑小於月球半徑的約25%,而其它大多數類地天體的核心半徑比約為50%。從碰撞的各種條件可以發現,月球的成分主要來自地球和撞擊體的地函,而撞擊體的核心與地球結合,這假設能滿足地球-月球系統的角動量分配[33]。地球是太陽系中密度最高的行星[34];考慮到早期地球和特亞的擬議性質,撞擊體核心的吸收解釋了這一觀測結果。

月球樣品的同位素組成與地球和火星岩石的同位素組成的比較,為撞擊假說提供了進一步的證據[35]。行星岩石中的成分揮發時,有著强烈的同位素分餾英语Isotope fractionation[36][37],但不是在正常的火成過程中[38],因此,鋅的豐度和同位素組成可以區分這兩種地質過程。與相應的火成地球或火星岩石相比,月球岩石含有更多的重鋅同位素,總體上鋅含量更少,這與巨大撞擊起源所預期的鋅通過蒸發從月球中耗盡一致[35]

逃離地球引力的噴出物和小行星之間的碰撞會在石質隕石中留下撞擊加熱特徵;基於假設存在這種影響的分析已被用於確定撞擊事件的日期為44.7億年前,與通過其它管道獲得的日期一致[39]

溫暖的富含二氧化矽的塵埃和豐富的二氧化矽氣體,是岩石體之間高速撞擊10公里每秒(6.2英里每秒)的產物,已被史匹哲太空望遠鏡在附近(距離29pc)的繪架座β移動星群中,年輕的(約1,200萬歲)恆星HD 172555周圍探測到[40]昴宿星團中年輕的恆星HD 23514,在0.25AU到2AU之間的區域內有一條暖塵帶,這似乎與特亞與胚胎地球碰撞的預測結果相似,並被解釋為行星大小的物體相互碰撞的結果[41]。在BD+20°307(HIP 8920,SAO 75016)也有相似的暖塵埃帶被檢測到[42]

在2023年11月1日,科學家們報告說,根據電腦模擬,在地球內部仍然可以看到特亞的殘餘,這是地函的兩個巨大異常[43][44]

困難點 编辑

目前主流的月球起源假說有一些困難尚未解决。例如,大碰撞假說意味著撞擊後會形成一個覆蓋表面的岩漿海。然而,沒有證據表明地球曾經有過這樣的岩漿海,而且地球上存在一些從未受岩漿海影響的物質[45]

結構 编辑

需要解决一些組成上不一致的問題。

  • 巨大撞擊假說無法解釋月球揮發性元素的比例。如果巨大撞擊假說是正確的,那麼這些比率一定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45]
  • 如果月球是由高溫撞擊引起的,那麼月球玄武岩中的水和月球表面的碳排放等揮發物的存在就更難解釋了[46][47]
  • 月球的氧化鐵(FeO)含量(13%)介於火星(18%)和地球的地函(8%)之間,排除了大部分原月球物質來自地球地函的可能性[48]
  • 如果大部分原月球物質來自撞擊體,那麼月球應該富含親鐵元素英语Goldschmidt classification#Siderophile elements,而事實上,月球缺乏這些元素[49]
  • 月球的氧同位素比例與地球的基本相同[6]。氧同位素比率可以非常精確地量測,為每個太陽系天體產生唯一而獨特的特徵[50]。如果存在一顆單獨的原行星特亞,它可能會有與地球不同的氧同位素特徵,噴出的混合物質也是如此[51]
  • 月球的鈦同位素比率(50Ti/47Ti)看起來離地球如此之近(在4ppm以內),以至於碰撞物體的質量幾乎不可能是月球的一部分[52][53]

欠缺衛星的金星 编辑

如果月球是由這樣的撞擊形成的,那麼其它內行星也可能受到類似的撞擊。通過這個過程在金星周圍形成的衛星不太可能逃脫。如果在那裡發生了這樣的衛星形成事件,那麼金星為什麼沒有這樣的衛星,可能的解釋是可能發生了第二次碰撞,抵消了第一次碰撞產生的角動量[54]。另一種可能性是,來自太陽的强大潮汐力往往會破壞近距離行星周圍衛星的軌道穩定。因此,如果金星的緩慢自轉速度在其歷史早期就開始了,任何直徑超過幾公里的衛星都可能向內盤旋並與金星相撞[55]

對類地行星形成的混亂時期的模擬表明,像那些被假設形成衛星的撞擊是常見的。對於質量為0.5至1地球質量的典型類地行星來說,這種撞擊通常會導致單顆衛星的質量僅占宿主行星質量的4%。由此產生的衛星軌道的傾斜是隨機的,但這種傾斜會影響系統隨後的動態演化。例如,一些軌道可能會導致衛星以螺旋返回行星。同樣的,行星與恆星的距離也會影響軌道的演化。淨效應是,當撞擊產生的衛星圍繞更遠的類地行星運行並與行星軌道均衡時時,它們更有可能存活下來[56]

特亞可能的來源 编辑

 
從南極方向看,有一條建議的大碰撞路徑(不按比例繪製)。

2004年,普林斯頓大學數學家愛德華·貝爾布魯諾英语Edward Belbruno和天體物理學家约翰·理查德·戈特(英語:J.Richard Gott III)提出,特亞類似於特洛伊小行星[5],在相對於地球的{L4}}或{L5}}拉格朗日點處(在大約相同的軌道上,前後大約60°)聚結[57][58]。二維電腦模型表明,當特亞的質量增長至超過地球質量約10%的閾值(火星質量)時,他提議的特洛伊軌道穩定性會受到影響[57]。在這種情況下,星子的引力擾動導致特亞偏離其穩定的拉格朗日位置,隨後與原地球的相互作用導致兩個天體之間的碰撞[57]

2008年,有證據表明,碰撞發生的時間可能比公認的45.3億前晚,大約為44.8億年前[59]。2014年的一項電腦模擬與地函元素豐度量測結果的比較表明,碰撞發生在太陽系形成後約9,500萬年[60]

有人認為,撞擊可能還產生了其它重要物體,這些物體可能留在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軌道上,卡在拉格朗日點和地球之間。這些物體可能在地月系統內停留了1億年之久,直到其它行星的引力牽引破壞了系統的穩定,才得以釋放這些物體[61]。2011年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隨後月球與其中一個較小天體之間的碰撞導致了月球兩半球物理特徵的顯著差異[62]。模擬支持,這次碰撞的速度足够低,不會形成隕石坑; 相反的,來自較小天體的物質會在月球上擴散,在月球的背面新增一層厚厚的高地地殼[63]。由此產生的質量不規則性隨後會產生重力梯度,導致月球的潮汐鎖定。因此,今天從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然而,GRAIL任務繪製的地圖已經排除了這種情況[來源請求]

2019年,明斯特大學的一個團隊報告稱,地球原始地函中的鉬同位素組成來源於外太陽系,暗示了地球上的水的來源。一種可能的解釋是特亞起源於外太陽系[64]

其它的假說 编辑

在不同時期提出的月球起源的其它機制是,月球是由離心力從地球熔融表面旋轉出來的[9];它是在其它地方形成,隨後被地球引力場捕獲[65];或者地球和月球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由同一個吸積盤形成。這些假設都無法解釋地月系統的高角動量[20]

另一種假設將月球的形成歸因於一顆大型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時間比之前想像的要晚得多,這顆衛星主要是由地球碎片形成的。根據這一假設,月球的形成發生在太陽系形成後的6,000萬至1.4億年(相較於假設的特亞撞擊在45.27±0.1億年前)[66]。在這種情況下,小行星撞擊將在地球和原月球上形成一個岩漿海洋,兩個物體共亯一個共同的電漿金屬蒸汽大氣層。共享的金屬蒸氣橋將使來自地球和原月球的物質交換並平衡成更常見的成分[67][68]

還有一種假說認為,月球和地球是一起形成的,而不是由來自遙遠處的天體碰撞形成的。該模型於2012年由羅賓·克納(英語:Robin Canup)發表,表明月球和地球是由兩個行星體的大規模碰撞形成的,每個行星體都比火星大,然後它們再次碰撞形成了現在的地球[69][70]。在再次碰撞後,地球被一個物質盤包圍,這些物質被吸積形成了月球。這個假設可以解釋其它假說不能解釋的證據[70]

月球 – 風暴洋
 
古代裂谷–矩形結構(可見–地形– GRAIL重力梯度)(2014年10月1日)。
 
古代裂谷的背景。
 
古代裂谷的特寫(藝術家的概念)。

相關條目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註解 编辑

  1. ^ Angier, Natalie. Revisiting the Moon. The New York Times (New York City). September 7, 2014 [2023-11-13]. (原始内容于2020-05-17). 
  2. ^ 2.0 2.1 2.2 2.3 Halliday, Alex N. Terrestrial accretion rates and the origin of the Moon.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February 28, 2000, 176 (1): 17–30. Bibcode:2000E&PSL.176...17H. doi:10.1016/S0012-821X(99)00317-9. 
  3. ^ 3.0 3.1 Young, Edward D.; Kohl, Issaku E.; Warren, Paul H.; Rubie, David C.; Jacobson, Seth A.; Morbidelli, Alessandro. Oxygen isotopic evidence for vigorous mixing during the Moon-forming giant impact. Science (Washington DC: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2016-01-29, 351 (6272): 493–496. Bibcode:2016Sci...351..493Y. ISSN 0036-8075. PMID 26823426. S2CID 6548599. arXiv:1603.04536 . doi:10.1126/science.aad0525 (英语). 
  4. ^ Moon - Origin and Evolution.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9 June 2022 [14 May 2023]. (原始内容于2023-10-03). 
  5. ^ 5.0 5.1 Mackenzie, Dana. The Big Splat, or How The Moon Came To Be . John Wiley & Sons. 2003. ISBN 978-0-471-15057-2. 
  6. ^ 6.0 6.1 6.2 6.3 Wiechert, U.; et al. Oxygen Isotopes and the Moon-Forming Giant Impact. Science. October 2001, 294 (12): 345–348. Bibcode:2001Sci...294..345W. PMID 11598294. S2CID 29835446. doi:10.1126/science.1063037. 
  7. ^ Clery, Daniel. Impact Theory Gets Whacked. Science (Washington DC: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October 11, 2013, 342 (6155): 183–85. Bibcode:2013Sci...342..183C. PMID 24115419. doi:10.1126/science.342.6155.183. 
  8. ^ Rubie, D. C.; Nimmo, F.; Melosh, H. J. Formation of Earth's Core A2 – Schubert, Gerald. Amsterdam: Elsevier. 2007: 51–90. ISBN 978-0444527486. 
  9. ^ 9.0 9.1 Binder, A. B. On the origin of the Moon by rotational fission. The Moon. 1974, 11 (2): 53–76. Bibcode:1974Moon...11...53B. S2CID 122622374. doi:10.1007/BF01877794. 
  10. ^ Daly, Reginald A. Origin of the Moon and Its Topography. PAPS. 1946, 90 (2): 104–119. JSTOR 3301051. 
  11. ^ Hartmann, W. K.; Davis, D. R. Satellite-sized planetesimals and lunar origin. Icarus. April 1975, 24 (4): 504–514. Bibcode:1975Icar...24..504H. doi:10.1016/0019-1035(75)90070-6. 
  12. ^ Cameron, A. G. W.; Ward, W. R. The Origin of the Moon. Abstracts of the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Conference. March 1976, 7: 120–122. Bibcode:1976LPI.....7..120C. 
  13. ^ Mackenzie, Dana. The Big Splat, or How Our Moon Came to Be . John Wiley & Sons. 21 July 2003: 166–168 [11 June 2019]. ISBN 978-0-471-48073-0. (原始内容于17 June 2020). 
  14. ^ 14.0 14.1 Gray, Denis, Book Review: The big splat or how our moon came to be / John Wiley & Sons, 2003, Journal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Canada, December 2003, 97 (6): 299, Bibcode:2003JRASC..97..299G 
  15. ^ Freeman, David. How Old Is The Moon? 100 Million Years Younger Than Once Thought, New Research Suggests. The Huffington Post. New York City: Huffington Post Media Group. September 23, 2013 [September 25, 2013]. (原始内容于2017-04-06). 
  16. ^ Soderman. Evidence for Moon-Forming Impact Found Inside Meteorites. NASA-SSERVI. [7 July 2016]. (原始内容于2023-07-16). 
  17. ^ Canup, Robin M., Simulations of a late lunar-forming impact, Icarus, April 2004, 168 (2): 433–456, Bibcode:2004Icar..168..433C, doi:10.1016/j.icarus.2003.09.028 
  18. ^ Wenz, John. The Earth and Moon Both Contain Equal Parts of an Ancient Planet. Popular Mechanics (New York City: Hearst Corporation). January 28, 2016 [April 30, 2016]. (原始内容于2023-10-10). 
  19. ^ Jacobson, Seth A., Lunar accretion from a Roche-interior fluid disk.,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November 2021, 760 (1): 83 
  20. ^ 20.0 20.1 Stevenson, D. J. Origin of the moon–The collision hypothesis. 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1987, 15 (1): 271–315. Bibcode:1987AREPS..15..271S. doi:10.1146/annurev.ea.15.050187.001415. 
  21. ^ Lovett, Richard. Early Earth may have had two moons. Nature.com. 2011-08-03 [2013-09-25]. (原始内容于2012-11-03). 
  22. ^ Was our two-faced moon in a small collision?. Theconversation.edu.au. 3 August 2011 [2013-09-25]. (原始内容于2013-01-30). 
  23. ^ Phil Plait, Why Do We Have a Two-Faced Moon?, Slate: Bad Astronomy blog, July 1, 2014. [2023-11-15]. (原始内容于2018-10-03). 
  24. ^ Kegerreis, J.A.; et al. Immediate Origin of the Moon as a Post-impact Satellite.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4 October 2022, 937 (L40): L40. Bibcode:2022ApJ...937L..40K. S2CID 249267497. arXiv:2210.01814 . doi:10.3847/2041-8213/ac8d96 . 
  25. ^ Herwartz, D.; Pack, A.; Friedrichs, B.; Bischoff, A. Identification of the giant impactor Theia in lunar rocks. Science. 2014, 344 (6188): 1146–1150. Bibcode:2014Sci...344.1146H. PMID 24904162. S2CID 30903580. doi:10.1126/science.1251117. 
  26. ^ Traces of another world found on the Moon. BBC News. 2014-06-06 [2022-04-08]. (原始内容于2021-11-20). 
  27. ^ Pahlevan, Kaveh; Stevenson, David. Equilibration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Lunar-forming Giant Impact.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October 2007, 262 (3–4): 438–449. Bibcode:2007E&PSL.262..438P. S2CID 53064179. arXiv:1012.5323 . doi:10.1016/j.epsl.2007.07.055. 
  28. ^ Dambeck, Thorsten. Retuschen an der Entstehungsgeschichte des Erdtrabanten [Retouches on the genesis of Earth's moon]. 11 September 2012 [23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于23 September 2012) (德语). 
  29. ^ Boyle, Rebecca. Huge impact could have smashed early Earth into a doughnut shape. New Scientist. 25 May 2017 [7 June 2017]. (原始内容于2023-04-04). 
  30. ^ Lock, Simon J.; Stewart, Sarah T.; Petaev, Michail I.; Leinhardt, Zoe M.; Mace, Mia T.; Jacobsen, Stein B.; Ćuk, Matija. The origin of the Moon within a terrestrial synestia.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2018, 123 (4): 910. Bibcode:2018JGRE..123..910L. S2CID 119184520. arXiv:1802.10223 . doi:10.1002/2017JE005333. 
  31. ^ Puiu, Tibi. Ocean of magma blasted into space may explain how the moon formed. ZME Science. 2019-04-30 [12 May 2019]. (原始内容于2023-07-16). 
  32. ^ Hosono, Natsuki; Karato, Shun-ichiro; Makino, Junichiro; Saitoh, Takayuki R. Terrestrial magma ocean origin of the Moon. Nature Geoscience. 29 Apr 2019, 12 (6): 418–423. Bibcode:2019NatGe..12..418H. S2CID 155215215. doi:10.1038/s41561-019-0354-2. 
  33. ^ Canup, R.; Asphaug, E. (PDF). Nature. 2001, 412 (6848): 708–712 [2011-12-10]. Bibcode:2001Natur.412..708C. PMID 11507633. S2CID 4413525. doi:10.1038/350890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07-30). 
  34. ^ Williams, David R. Dr. NASA Space Science Data Coordinated Archive. NSSDCA. [15 December 2020]. (原始内容于2019-08-26). 
  35. ^ 35.0 35.1 Paniello, R. C.; Day, J. M. D.; Moynier, F. Zinc isotopic evidence for the origin of the Moon. Nature. 2012, 490 (7420): 376–379. Bibcode:2012Natur.490..376P. PMID 23075987. S2CID 4422136. doi:10.1038/nature11507. 
  36. ^ Moynier, F.; Albarède, F.; Herzog, G. F.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zinc, copper, and iron in lunar samples.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2006, 70 (24): 6103. Bibcode:2006GeCoA..70.6103M. doi:10.1016/j.gca.2006.02.030. 
  37. ^ Moynier, F.; Beck, P.; Jourdan, F.; Yin, Q. Z.; Reimold, U.; Koeberl, C. Isotopic fractionation of zinc in tektites (PD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09, 277 (3–4): 482. Bibcode:2009E&PSL.277..482M. doi:10.1016/j.epsl.2008.11.020. hdl:20.500.11937/39896 . 
  38. ^ Ben Othman, D.; Luck, J. M.; Bodinier, J. L.; Arndt, N. T.; Albarède, F. Cu–Zn isotopic variations in the Earth's mantle.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2006, 70 (18): A46. Bibcode:2006GeCAS..70...46B. doi:10.1016/j.gca.2006.06.201. 
  39. ^ Bottke, W. F.; Vokrouhlicky, D.; Marchi, S.; Swindle, T.; Scott, E. R. D.; Weirich, J. R.; Levison, H. Dating the Moon-forming impact event with asteroidal meteorites. Science. 2015, 348 (6232): 321–323. Bibcode:2015Sci...348..321B. PMID 25883354. doi:10.1126/science.aaa0602 . 
  40. ^ Lisse, Carey M.; et al. Abundant Circumstellar Silica Dust and SiO Gas Created by a Giant Hypervelocity Collision in the ~12 Myr HD172555 System.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9, 701 (2): 2019–2032. Bibcode:2009ApJ...701.2019L. S2CID 56108044. arXiv:0906.2536 . doi:10.1088/0004-637X/701/2/2019. 
  41. ^ Rhee, Joseph H.; Song, Inseok; Zuckerman, B. Warm dust in the terrestrial planet zone of a sun-like Pleiad: collisions between planetary embryos?.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7, 675 (1): 777–783. Bibcode:2008ApJ...675..777R. S2CID 15836467. arXiv:0711.2111v1 . doi:10.1086/524935. 
  42. ^ Song, Inseok; et al. Extreme collisions between planetesimals as the origin of warm dust around a Sun-like star. Nature. 21 July 2005, 436 (7049): 363–365. Bibcode:2005Natur.436..363S. PMID 16034411. S2CID 4390247. doi:10.1038/nature03853. 
  43. ^ Chang, Kenneth. A ‘Big Whack’ Formed the Moon and Left Traces Deep in Earth, a Study Suggests - Two enormous blobs deep inside Earth could be remnants of the birth of the moon.. The New York Times. 1 November 2023 [2 November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1 November 2023). 
  44. ^ Yuan, Qian; et al. Moon-forming impactor as a source of Earth’s basal mantle anomalies. Nature. 1 November 2023, 623: 95–99 [2 November 2023]. doi:10.1038/s41586-023-06589-1. (原始内容存档于2 November 2023). 
  45. ^ 45.0 45.1 Jones, J. H. Tests of the Giant Impact Hypothesis (PDF).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Origin of the Earth and Moon Conference. Monterey, California. 1998 [2006-06-10]. (原始内容 (PDF)于2016-06-11). 
  46. ^ Saal, Alberto E.; et al. Volatile content of lunar volcanic glasses and the presence of water in the Moon's interior. Nature. July 10, 2008, 454 (7201): 192–195. Bibcode:2008Natur.454..192S. PMID 18615079. S2CID 4394004. doi:10.1038/nature07047. 
  47. ^ Yokota, Shoichiro; Kentaro Terada; Yoshifumi Saito; Daiba Kato; Kazushi Asamura; Masaki N. Nishino; Hisayoshi Shimizu; Futoshi Takahashi; Hidetoshi Shibuya; Masaki Matsushima; Hideo Tsunakawa. KAGUYA observation of global emissions of indigenous carbon ions from the Moon. Science Advances. 6 May 2020, 6 (19): eaba1050. Bibcode:2020SciA....6.1050Y. ISSN 2375-2548. PMC 7202878 . PMID 32494721. doi:10.1126/sciadv.aba1050 . 
  48. ^ Taylor, Stuart R. The Bulk Composition of the Moon (PDF). Meteoritics and Planetary Science Supplement. 1997, 37: A139 [2010-03-21]. Bibcode:2002M&PSA..37Q.139T. (原始内容 (PDF)于2020-12-02). 
  49. ^ Galimov, E. M.; Krivtsov, A. M. Origin of the Earth-Moon System (PDF). Journal of Earth System Science. December 2005, 114 (6): 593–600 [2011-12-10]. Bibcode:2005JESS..114..593G. CiteSeerX 10.1.1.502.314 . S2CID 56094186. doi:10.1007/BF02715942. (原始内容 (PDF)于2019-05-28). 
  50. ^ Scott, Edward R. D. Oxygen Isotopes Give Clues to the Formation of Planets, Moons, and Asteroids. Planetary Science Research Discoveries Report. December 3, 2001: 55 [2010-03-19]. Bibcode:2001psrd.reptE..55S. (原始内容于2019-06-05). 
  51. ^ Nield, Ted. Moonwalk (PDF). 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8. September 2009 [2010-03-01]. (原始内容于2012-02-29). 
  52. ^ Zhang, Junjun; Nicolas Dauphas; Andrew M. Davis; Ingo Leya; Alexei Fedkin. The proto-Earth as a significant source of lunar material. Nature Geoscience. 25 March 2012, 5 (4): 251–255. Bibcode:2012NatGe...5..251Z. doi:10.1038/ngeo1429. 
  53. ^ Koppes, Steve. Titanium paternity test fingers Earth as moon's sole parent. UChicagoNews. March 28, 2012 [August 13, 2012]. (原始内容于2012-09-01). 
  54. ^ Alemi, Alex; Stevenson, D., Why Venus has No Moon,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 September 2006, 38: 491, Bibcode:2006DPS....38.0703A 
  55. ^ Sheppard, Scott S.; Trujillo, Chadwick A., A survey for satellites of Venus, Icarus, July 2009, 202 (1): 12–16, Bibcode:2009Icar..202...12S, S2CID 15252548, arXiv:0906.2781 , doi:10.1016/j.icarus.2009.02.008 
  56. ^ Lewis, K., Bouchy, F.; Díaz, R.; Moutou, C. , 编, From the book "Detection and Dynamics of Transiting Exoplanets", Moon formation and orbital evolution in extrasolar planetary systems - A literature review, EPJ Web of Conferences, February 2011, 11: 04003, Bibcode:2011EPJWC..1104003L, doi:10.1051/epjconf/20101104003  
  57. ^ 57.0 57.1 57.2 Belbruno, E.; Gott III, J. Richard. Where Did The Moon Come From?.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2005, 129 (3): 1724–1745. Bibcode:2005AJ....129.1724B. S2CID 12983980. arXiv:astro-ph/0405372 . doi:10.1086/427539. 
  58. ^ Howard, E., The effect of Lagrangian L4/L5 on satellite formation, Meteoritics & Planetary Science, July 2005, 40 (7): 1115, Bibcode:2005M&PS...40.1115H, doi:10.1111/j.1945-5100.2005.tb00176.x  
  59. ^ Halliday, Alex N. A young Moon-forming giant impact at 70–110 million years accompanied by late-stage mixing, core formation and degassing of the Earth.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A. November 28, 2008, 366 (1883): 4163–4181. Bibcode:2008RSPTA.366.4163H. PMID 18826916. S2CID 25704564. doi:10.1098/rsta.2008.0209. 
  60. ^ Jacobson, Seth A., Highly siderophile elements in Earth's mantle as a clock or the Moon-forming impact, Nature, April 2014, 508 (7494): 84–87, Bibcode:2014Natur.508...84J, PMID 24695310, S2CID 4403266, arXiv:1504.01421 , doi:10.1038/nature13172 
  61. ^ Than, Ker. Did Earth once have multiple moons?. New Scientist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Ltd). May 6, 2008 [2011-12-10]. (原始内容于2015-04-27). 
  62. ^ Jutzi, M.; Asphaug, E., Forming the lunar farside highlands by accretion of a companion moon, Nature, August 4, 2011, 476 (7358): 69–72, Bibcode:2011Natur.476...69J, PMID 21814278, S2CID 84558, doi:10.1038/nature10289 
  63. ^ Choi, Charles Q., Earth Had Two Moons That Crashed to Form One, Study Suggests, Yahoo News, August 3, 2011 [2012-02-24], (原始内容于2023-02-03) 
  64. ^ Budde, Gerrit; Burkhardt, Christoph; Kleine, Thorsten. Molybdenum isotopic evidence for the late accretion of outer Solar System material to Earth. Nature Astronomy. 2019-05-20, 3 (8): 736–741. Bibcode:2019NatAs...3..736B. ISSN 2397-3366. S2CID 181460133. doi:10.1038/s41550-019-0779-y (英语). 
  65. ^ Mitler, H. E. Formation of an iron-poor moon by partial capture, or: Yet another exotic theory of lunar origin. Icarus. 1975, 24 (2): 256–268. Bibcode:1975Icar...24..256M. doi:10.1016/0019-1035(75)90102-5. 
  66. ^ Taylor, G. Jeffrey, Origin of the Earth and Moon, Planetary Science Research Discoveries (University of Hawaii), December 31, 1998 [2012-12-08], (原始内容于2010-06-10) 
  67. ^ Touboul, Mathieu, Late formation and prolonged differentiation of the Moon inferred from W isotopes in lunar metals, Nature, December 20, 2007, 450 (7173): 1206–1209, Bibcode:2007Natur.450.1206T, PMID 18097403, S2CID 4416259, doi:10.1038/nature06428 
  68. ^ Lovett, Richard A., Earth-Asteroid Collision Formed Moon Later Than Thought, National Geographic News, December 19, 2007 [2012-02-24], (原始内容于2007-12-21) 
  69. ^ Canup, Robin M. Forming a Moon with an Earth-like Composition via a Giant Impact. Science. 2012-11-23, 338 (6110): 1052–1055. Bibcode:2012Sci...338.1052C. PMC 6476314 . PMID 23076098. doi:10.1126/science.1226073. 
  70. ^ 70.0 70.1 . NASA Press Release (NASA). 2012-10-30 [2012-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3). 

進階讀物 编辑

Academic articles

  • William K. Hartmann and Donald R. Davis, Satellite-sized planetesimals and lunar origi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Colloquium on Planetary Satellites, Cornell University, Ithaca, NY, Aug. 18–21, 1974) Icarus, vol. 24, April 1975, pp. 504–515
  • Alastair G. W. Cameron and William R. Ward, The Origin of the Mo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bstracts of the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Conference, volume 7, p. 120, 1976
  • Canup, R. M.; Asphaug, E. An impact origin of the Earth-Moon system. Abstract #U51A-02.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Fall 2001. Bibcode:2001AGUFM.U51A..02C. 
  • R. Canup; K. Righter (编). Origin of the Earth and Moon.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Tucson. 2000: 555. 
  • Shearer, C. K.; 15 coauthors. Thermal and magmatic evolution of the Moon. Reviews in Mineralogy and Geochemistry. 2006, 60 (1): 365–518. Bibcode:2006RvMG...60..365S. doi:10.2138/rmg.2006.60.4. 
  • Galimov, Erik M.; Krivtsov, Anton M. Origin of the Moon. New Concept. Geochemistry and Dynamics. De Gruyter. [2014-12-03]. (原始内容于2013-09-27).  Berlin 2012, ISBN 978-3-11-028640-3.

Non-academic books

  • Dana Mackenzie, The Big Splat, or How Our Moon Came to Be, 2003, John Wiley & Sons, ISBN 0-471-15057-6.
  • G. Jeffrey Taylor. Origin of the Earth and Moon. Planetary Science Research Discoveries. December 31, 1998 [2012-12-08]. (原始内容于2010-06-10). 

外部連結 编辑

  • Planetary Science Institute: Giant Impact Hypothesi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Origin of the Mo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Prof. AGW Cameron
  • Klemperer rosette and Lagrangian point simulations using JavaScrip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SwRI giant impact hypothesis simul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mv and .mov)
  • Moon Archiv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Including articles about the giant impact hypothesis
  • Planet Smash-Up Sends Vaporized Rock, Hot Lava Flying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12-02-07. (2009-08-10 JPL News)
  • How common are Earth–Moon planetary system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rXiv:1105.4616
    : 23 May 2011
  • The Surprising State of the Earth after the Moon-Forming Giant Impac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Sarah Stewart (SETI Talks), Jan 28, 2015

大碰撞說, 英語, giant, impact, hypothesis, 有時被稱為大飛濺, splash, 或忒亚撞擊, theia, impact, 是行星地质学上用来解释月球的起源的一个科学假说, 最早由加拿大地质学家雷金纳德, 戴利于1946年提出, 大碰撞说认为月球是由早期地球和一个火星大小的同轨道矮行星之間发生碰撞造成的噴出物再次吸积形成的, 时间大約在45億年前的冥古宙初期, 即太陽系凝聚成后約2, 000萬至1億年, 这个撞地球的天体有時被以希腊神话中月亮女神塞勒涅之母的泰坦, 忒亚命名, 稱為忒伊. 大碰撞說 英語 giant impact hypothesis 有時被稱為大飛濺 Big Splash 或忒亚撞擊 Theia Impact 是行星地质学上用来解释月球的起源的一个科学假说 最早由加拿大地质学家雷金纳德 戴利于1946年提出 大碰撞说认为月球是由早期地球和一个火星大小的同轨道矮行星之間发生碰撞造成的噴出物再次吸积形成的 时间大約在45億年前的冥古宙初期 即太陽系凝聚成后約2 000萬至1億年 1 这个撞地球的天体有時被以希腊神话中月亮女神塞勒涅之母的泰坦 忒亚命名 2 稱為忒伊亚 Theia 2016年一份報告中發表的對月球岩石的分析表明 忒伊亚很可能是个源自拉格朗日点的特洛伊体 收到木星或金星的引力影响发生摄动后偏离稳定轨道 最后是直接正面撞击地球 導致兩個行星的地幔碎裂并且行星核心徹底混合 3 藝術家對兩顆行星體碰撞的描繪 地球和火星大小的物體之間的這種撞擊很可能形成了月球 地球 蓝色 和忒伊亚 黑色 的碰撞轨迹模拟动画 大碰撞說是現時备受推崇的解释月球形成的熱門假說 4 有證據支持這一假設 月球公轉方向與地球的自轉方向相似 5 地月系統包含異常高的角動量 這意味著地球自轉 月球自轉和月球繞地球公轉所包含的動量明顯高於其他類地行星 巨大的撞擊可能提供了這種多餘的動量 月球樣本表明月球曾經熔融到相當大但未知的深度 這可能需要比預測的更多的能量 很难从月球大小的天體的质量中通过吸積獲得 一個非常有能量的過程 比如巨大的撞擊 可以提供這種能量 月球有一個相對較小的鐵核 這使月球的密度低於地球 火星大小的物體與地球的巨大撞擊電腦模型表明 撞擊體的核心可能會穿透地球並與地核融合 這使得月球拥有比其它行星體更少的金屬鐵 因为形成月球的噴出物是被喷过洛希极限因此没有落回地球重新熔入地表的地壳和地幔碎片 含铁量和密度都不高 與地球相比 月球的揮發性元素减少了 在相對較低的溫度下蒸發 它們可能會在高能事件中遺失 月球較小的引力無法在地球捕獲它們的時候捕獲它們 在其它恆星系統中也有類似碰撞的證據 導致岩屑盤 巨大碰撞符合太陽系生成的主要理論 月球岩石和地球岩石的穩定同位素比例相同 這意味著有一個共同的起源 6 然而 關於巨大撞擊假說現時的最佳模型 仍然存在幾個問題 7 據預測 這樣一次巨大撞擊的能量會加熱地球 產生一個全球性的岩漿海洋 英语 Magma ocean 有證據表明 較重的物質下沉到地函中 從而導致行星分化 8 然而 沒有一個獨立的模型從巨大撞擊事件開始 並遵循碎片演變成單一個月球的過程 其他懸而未決的問題包括月球何時失去了揮發性元素的份額 以及為什麼金星在形成過程中經歷了巨大的撞擊 它在形成過程中經歷了巨大的撞擊 來源請求 沒有類似的衛星 目录 1 歷史 2 特亞 3 基本模型 4 組成 4 1 平衡假說 4 2 直接碰撞假設 4 3 聯合體假說 4 4 陸地岩漿海洋假說 5 碰撞的證據 6 困難點 6 1 結構 6 2 欠缺衛星的金星 7 特亞可能的來源 8 其它的假說 9 相關條目 10 參考資料 11 註解 11 1 進階讀物 12 外部連結歷史 编辑1898年 喬治 達爾文提出地球和月球曾經是一個整體 達爾文的假設是 熔融的月球是由於離心力而從地球上旋轉出來的 這成為了主流的學術解釋 9 利用牛頓力學 他計算出月球過去的軌道距離要近得多 並且正在遠離地球 這種漂移後來被美國和蘇聯的實驗證實 這些實驗使用了放置在月球上的雷射測距目標 然而 達爾文的計算無法解决追溯到月球從地球表面拋離所需的力學問題 在1946年 哈佛大學地質學系退休的系主任雷金纳德 奥德沃思 戴利對達爾文的解釋提出了質疑 將其調整為假設月球的形成是由撞擊而非離心力引起的 10 但戴利教授的挑戰很少受到關注 直到1974年的一次衛星會議上 這個想法才被重新提出 直到1975年威廉 肯尼斯 哈特曼 William Kenneth Hartmann 和唐納德 達韋斯 英语 Donald R Davis astronomer 兩位在 伊卡路斯 太陽系研究期刊 上發表論文 這個想法才重新受到注意 他們的模型表明 在行星形成期結束時 已經形成了幾個衛星大小的天體 這些天體可能與行星碰撞或被捕獲 他們提出 其中一個物體可能與地球相撞 噴出耐高溫 揮發性差的塵埃 這些塵埃可以結合形成月球 這次碰撞可能解釋月球獨特的地質和地球化學特性 11 加拿大天文學家Alastair G W Cameron 英语 Alastair G W Cameron 和和美國天文學家William R Ward 英语 William Ward astronomer 也提出了類似的假說 他們認為月球是由火星大小的物體 切線 側面撞擊地球形成的 據推測 碰撞體的大部分外層矽酸鹽會被蒸發 而金屬核則不會 因此 大多數被送入軌道的碰撞物質都是由矽酸鹽組成的 這使得聚集而成的月球缺乏鐵 碰撞過程中釋放出的強揮發性物質可能會逃離太陽系 而矽酸鹽則傾向於合併成團 12 在1969年10月 關於月球起源的會議召開的18個月前 比爾 哈特曼 英語 Bill Hartmann 羅傑 菲利普斯 英語 Roger Phillips 和傑夫 泰勒 英語 Jeff Taylor 向其他月球科學家提出了挑戰 你有十八個月的時間 回到你的阿波羅數據 回到你的電腦 做任何你必須做的事情 但下定决心 除非你對月球的誕生有什麼要說的 否則不要來參加我們的會議 1969年在夏威夷科納舉行的會議上 巨大撞擊假說成為最受歡迎的假說 1969年在夏威夷科納舉行的會議上 巨大撞擊假說成為最受歡迎的假說 在會議之前 有三種 傳統 理論的支持者 還有一些人開始認真對待這一巨大撞擊的假說 還有一些冷漠的中間派 他們認為這場辯論永遠不會得到結論 會後 基本上只有兩個群體 巨大撞擊陣營和不可知論者 13 特亞 编辑主条目 忒伊亚 特亞名稱取自古希臘泰坦神話中的泰坦女神忒亚 她是塞勒涅 月亮女神 的母親 6 2 這個名稱最初由英國的地球化學家亞力克斯 N 哈利德在2000年提出 並且已被科學界接受 2 14 依據現行的行星形成理論 特亞是一顆存在於45億年前的原行星 大小與火星相似 地球形成的過程中 曾與數十個原行星發生過碰撞 特亞與地球產生月球的 大碰撞 只是這些碰撞中的其中一次 假設的原行星的名字源於古希臘泰坦神話中的泰坦女神特亞 ˈ 8 iː e 她生下了月亮女神塞勒涅 英語 Selene 這一名稱最初由英國地球化學家亞力克斯 N 哈利德 英语 Alexander Halliday 於2000年提出 並已被科學界所接受 2 14 根據現代行星形成理論 特亞是45億年前存在於太陽系的火星大小天體群的成員之一 大碰撞假說的一個吸引人的特徵是 月球和地球的形成是一起的 在其形成過程中 地球被認為經歷了數十次與行星大小的物體的碰撞 形成月球的碰撞可能只是一次這樣的 巨大撞擊 但肯定是最後一次重大撞擊事件 小得多的小天體的后期重轰炸期發生在大約39億年前的 後期 基本模型 编辑 nbsp 大碰撞說的簡單表述 天文學家認為地球和特亞之間的碰撞發生在大約44到44 5億年 在太陽系開始形成後約1億年 15 16 從天文學的角度來看 撞擊的速度是溫和的 特亞被認為是在地球幾乎完全形成時以斜角撞擊地球的 對這種 後期撞擊 場景的電腦模擬表明 撞擊器的初始速度在 無窮遠 處 足够遠 引力不是一個因素 低於4公里每秒 2 5英里每秒 在撞擊時隨著接近而增加至9 3公里每秒 5 8英里每秒 撞擊角約為45 17 然而 月球岩石中氧同位素的豐度表明特亞和地球 劇烈混合 表明撞擊角度陡峭 3 18 特亞的鐵核會沉入年輕的地核 而特亞的大部分地函則會附著在地球的地函上 然而 來自特亞和地球的地函物質的很大一部分會被噴出進入繞地球軌道 如果以軌道速度和脫離速度之間的速度噴出 或進入繞太陽的獨立軌道 如果噴出速度更高 建模 19 假設繞地球軌道上的物質可能在三個連續階段吸積形成月球 吸積首先來自最初存在於地球洛希極限之外的天體 這將內盤物質限制在洛希極限內 內部圓盤緩慢而粘稠地擴散回地球的洛希極限 通過共振相互作用沿著外部物體推動 幾十年後 該圓盤擴散到洛希極限之外 並開始產生新的物體 這些物體繼續著月球的生長 直到數百年後內圓盤的質量耗盡 因此 穩定的克卜勒軌道中的物質很可能在稍後的某個時候撞擊地月系統 因為地月系統繞太陽的克卜勒軌道也保持穩定 基於電腦模擬對這一事件的估計表明 特亞原始質量的大約20 最終會成為繞地球運行的碎片環 其中大約一半的物質會合併到月球上 地球會從這樣的碰撞中獲得大量的角動量和質量 無論撞擊前地球自轉的速度和傾角如何 撞擊後地球將經歷大約五個小時的一天 地球赤道和月球軌道將變成共面 20 並非所有的環資料都需要立即清理 月球背面增厚的地殼表明 在月球的拉格朗日點形成了直徑約為1 000公里 620英里 的第二個月球的可能性 較小的月球可能已經在軌道上停留了數千萬年 當這兩顆衛星從地球向外遷移時 太陽潮汐效應會使拉格朗日軌道不穩定 導致低速碰撞 將較小的月球 覆蓋 到現在的月球背面 為其地殼增加物質 21 22 月球岩漿無法穿透背面的厚地殼 導致月海减少 而正面的薄地殼顯示出從地球上可以看到的大片月海 23 source source source source source 巨大撞擊造成月球形成的模擬 在模擬的高解析度閾值的情况下 2022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 巨大的撞擊可以立即將質量和鐵含量與月球相似的月球送入地球洛希極限之外的軌道 即使是最初通過洛希極限的衛星 也可以通過部分剝離 然後扭轉到更寬 穩定的軌道上 可靠地 可預測地存活下來 此外 這些直接形成的衛星外層在較冷的內部熔化 由大約60 的原地球資料組成 這可以緩解月球類地球同位素組成與撞擊器預期的不同特徵之間的緊張關係 立即形成為月球的早期軌道和演化開闢了新的選擇 包括使用高度傾斜的軌道來解釋月球傾斜的可能性 並為月球的起源提供了一個更簡單的單階段場景 24 組成 编辑2001年 華府卡內基研究所的一個團隊報告稱 阿波羅計畫的岩石攜帶的同位素特徵 英语 Isotopic signature 地球岩石相同 與太陽系中幾乎所有其他天體都不同 6 2014年 德國的一個團隊報告稱 阿波羅計畫的樣本的同位素特徵與地球岩石略有不同 25 差異雖然小 但具有統計學意義 一種可能的解釋是特亞是在地球附近形成的 26 經驗顯示 這些成分非常相似的數據只能用標準的巨大撞擊假說來解釋 因為在碰撞之前 兩個物體的成分極不可能如此相似 平衡假說 编辑 2007年 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表明 特亞與地球具有相同同位素特徵的可能性很小 不到1 27 他們提出 在大碰撞之後 當地球和原月球盤熔化和蒸發時 這兩者間由存在著一個共用的矽酸鹽蒸汽大氣層連結 當地球 月球系統以連續流體的形式存在時 地球 月球體系通過對流攪拌而變得均勻 撞擊後地球和原月盤之間的這種 平衡 是唯一一種解釋阿波羅岩石與地球內部岩石同位素相似性的方案 然而 為了使這種情況可行 原始月盤必須持續大約100年 確定這是否可能的工作仍在進行中 直接碰撞假設 编辑 根據物理學家安德烈亞斯 路透 英语 Andreas Reufer 及其同事在伯尔尼大学進行的模擬研究 2012年 為了解釋地球和月球的相似組成 特亞直接與地球相撞 而不是幾乎擦過地球 碰撞速度可能比最初假設的要高 而這個更高的速度可能已經完全摧毀了特亞 根據該修改 特亞的組成不受任何限制 使得高達50 的水冰的組成成為可能 28 聯合體假說 编辑 2018年 為了使碰撞產物均勻化 一項努力是通過更高的碰撞前轉速為原地球提供能量 通過這種管道 來自主體的更多物質將被剝離出來形成月球 進一步的電腦建模確定 觀測結果可以通過讓前地球天體快速旋轉來獲得 旋轉速度如此之快 以至於它形成了一個新的天體 並被命名為 聯合體 英語 synestia 這是一種不穩定的狀態 可能是由再一次碰撞產生的 以使旋轉足够快 對這種瞬態結構的進一步建模表明 作為甜甜圈形狀物體旋轉的主體 聯合體 在它冷卻並誕生地球和月球之前 存在了大約一個世紀 很短的時間 來源請求 29 30 陸地岩漿海洋假說 编辑 2019年 另一個解釋地球和月球組成相似性的模型假設 在地球形成後不久 它仍被岩漿海 英语 Magma ocean 覆蓋 而撞擊物體很可能由固體物質組成 建模表明 這將導致撞擊對岩漿的加熱遠遠超過撞擊的固體物體 導致更多的物質從原地球噴出 因此約80 的月球形成碎片來自原地球 而許多先前的模型表明 月球80 來自撞擊體 31 32 碰撞的證據 编辑巨大撞擊場景的間接證據來自阿波羅登月期間收集的岩石 這些岩石顯示氧同位素的比率與地球的比率幾乎相同 月球地殼的高度斜長岩成分 以及富含克里普礦物樣本的存在 表明月球的大部分曾經是熔融的 巨大的撞擊場景很容易提供形成這樣一個岩漿海洋所需的能量 幾條證據表明 如果月球有一個富含鐵的核心 那麼它一定是一個小核心 特別是 月球的平均密度 慣性矩 旋轉特徵和磁感應響應都表明 其核心半徑小於月球半徑的約25 而其它大多數類地天體的核心半徑比約為50 從碰撞的各種條件可以發現 月球的成分主要來自地球和撞擊體的地函 而撞擊體的核心與地球結合 這假設能滿足地球 月球系統的角動量分配 33 地球是太陽系中密度最高的行星 34 考慮到早期地球和特亞的擬議性質 撞擊體核心的吸收解釋了這一觀測結果 月球樣品的鋅同位素組成與地球和火星岩石的同位素組成的比較 為撞擊假說提供了進一步的證據 35 行星岩石中的成分揮發時 鋅有著强烈的同位素分餾 英语 Isotope fractionation 36 37 但不是在正常的火成過程中 38 因此 鋅的豐度和同位素組成可以區分這兩種地質過程 與相應的火成地球或火星岩石相比 月球岩石含有更多的重鋅同位素 總體上鋅含量更少 這與巨大撞擊起源所預期的鋅通過蒸發從月球中耗盡一致 35 逃離地球引力的噴出物和小行星之間的碰撞會在石質隕石中留下撞擊加熱特徵 基於假設存在這種影響的分析已被用於確定撞擊事件的日期為44 7億年前 與通過其它管道獲得的日期一致 39 溫暖的富含二氧化矽的塵埃和豐富的二氧化矽氣體 是岩石體之間高速撞擊10公里每秒 6 2英里每秒 的產物 已被史匹哲太空望遠鏡在附近 距離29pc 的繪架座b移動星群中 年輕的 約1 200萬歲 恆星HD 172555周圍探測到 40 昴宿星團中年輕的恆星HD 23514 在0 25AU到2AU之間的區域內有一條暖塵帶 這似乎與特亞與胚胎地球碰撞的預測結果相似 並被解釋為行星大小的物體相互碰撞的結果 41 在BD 20 307 HIP 8920 SAO 75016 也有相似的暖塵埃帶被檢測到 42 在2023年11月1日 科學家們報告說 根據電腦模擬 在地球內部仍然可以看到特亞的殘餘 這是地函的兩個巨大異常 43 44 困難點 编辑目前主流的月球起源假說有一些困難尚未解决 例如 大碰撞假說意味著撞擊後會形成一個覆蓋表面的岩漿海 然而 沒有證據表明地球曾經有過這樣的岩漿海 而且地球上存在一些從未受岩漿海影響的物質 45 結構 编辑 需要解决一些組成上不一致的問題 巨大撞擊假說無法解釋月球揮發性元素的比例 如果巨大撞擊假說是正確的 那麼這些比率一定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 45 如果月球是由高溫撞擊引起的 那麼月球玄武岩中的水和月球表面的碳排放等揮發物的存在就更難解釋了 46 47 月球的氧化鐵 FeO 含量 13 介於火星 18 和地球的地函 8 之間 排除了大部分原月球物質來自地球地函的可能性 48 如果大部分原月球物質來自撞擊體 那麼月球應該富含親鐵元素 英语 Goldschmidt classification Siderophile elements 而事實上 月球缺乏這些元素 49 月球的氧同位素比例與地球的基本相同 6 氧同位素比率可以非常精確地量測 為每個太陽系天體產生唯一而獨特的特徵 50 如果存在一顆單獨的原行星特亞 它可能會有與地球不同的氧同位素特徵 噴出的混合物質也是如此 51 月球的鈦同位素比率 50Ti 47Ti 看起來離地球如此之近 在4ppm以內 以至於碰撞物體的質量幾乎不可能是月球的一部分 52 53 欠缺衛星的金星 编辑 如果月球是由這樣的撞擊形成的 那麼其它內行星也可能受到類似的撞擊 通過這個過程在金星周圍形成的衛星不太可能逃脫 如果在那裡發生了這樣的衛星形成事件 那麼金星為什麼沒有這樣的衛星 可能的解釋是可能發生了第二次碰撞 抵消了第一次碰撞產生的角動量 54 另一種可能性是 來自太陽的强大潮汐力往往會破壞近距離行星周圍衛星的軌道穩定 因此 如果金星的緩慢自轉速度在其歷史早期就開始了 任何直徑超過幾公里的衛星都可能向內盤旋並與金星相撞 55 對類地行星形成的混亂時期的模擬表明 像那些被假設形成衛星的撞擊是常見的 對於質量為0 5至1地球質量的典型類地行星來說 這種撞擊通常會導致單顆衛星的質量僅占宿主行星質量的4 由此產生的衛星軌道的傾斜是隨機的 但這種傾斜會影響系統隨後的動態演化 例如 一些軌道可能會導致衛星以螺旋返回行星 同樣的 行星與恆星的距離也會影響軌道的演化 淨效應是 當撞擊產生的衛星圍繞更遠的類地行星運行並與行星軌道均衡時時 它們更有可能存活下來 56 特亞可能的來源 编辑 nbsp 從南極方向看 有一條建議的大碰撞路徑 不按比例繪製 2004年 普林斯頓大學數學家愛德華 貝爾布魯諾 英语 Edward Belbruno 和天體物理學家约翰 理查德 戈特 英語 J Richard Gott III 提出 特亞類似於特洛伊小行星 5 在相對於地球的 L4 或 L5 拉格朗日點處 在大約相同的軌道上 前後大約60 聚結 57 58 二維電腦模型表明 當特亞的質量增長至超過地球質量約10 的閾值 火星質量 時 他提議的特洛伊軌道穩定性會受到影響 57 在這種情況下 星子的引力擾動導致特亞偏離其穩定的拉格朗日位置 隨後與原地球的相互作用導致兩個天體之間的碰撞 57 2008年 有證據表明 碰撞發生的時間可能比公認的45 3億年前晚 大約為44 8億年前 59 2014年的一項電腦模擬與地函元素豐度量測結果的比較表明 碰撞發生在太陽系形成後約9 500萬年 60 有人認為 撞擊可能還產生了其它重要物體 這些物體可能留在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軌道上 卡在拉格朗日點和地球之間 這些物體可能在地月系統內停留了1億年之久 直到其它行星的引力牽引破壞了系統的穩定 才得以釋放這些物體 61 2011年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 隨後月球與其中一個較小天體之間的碰撞導致了月球兩半球物理特徵的顯著差異 62 模擬支持 這次碰撞的速度足够低 不會形成隕石坑 相反的 來自較小天體的物質會在月球上擴散 在月球的背面新增一層厚厚的高地地殼 63 由此產生的質量不規則性隨後會產生重力梯度 導致月球的潮汐鎖定 因此 今天從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 然而 GRAIL任務繪製的地圖已經排除了這種情況 來源請求 2019年 明斯特大學的一個團隊報告稱 地球原始地函中的鉬同位素組成來源於外太陽系 暗示了地球上的水的來源 一種可能的解釋是特亞起源於外太陽系 64 其它的假說 编辑主条目 月球的起源 在不同時期提出的月球起源的其它機制是 月球是由離心力從地球熔融表面旋轉出來的 9 它是在其它地方形成 隨後被地球引力場捕獲 65 或者地球和月球在同一時間 同一地點由同一個吸積盤形成 這些假設都無法解釋地月系統的高角動量 20 另一種假設將月球的形成歸因於一顆大型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時間比之前想像的要晚得多 這顆衛星主要是由地球碎片形成的 根據這一假設 月球的形成發生在太陽系形成後的6 000萬至1 4億年 相較於假設的特亞撞擊在45 27 0 1億年前 66 在這種情況下 小行星撞擊將在地球和原月球上形成一個岩漿海洋 兩個物體共亯一個共同的電漿金屬蒸汽大氣層 共享的金屬蒸氣橋將使來自地球和原月球的物質交換並平衡成更常見的成分 67 68 還有一種假說認為 月球和地球是一起形成的 而不是由來自遙遠處的天體碰撞形成的 該模型於2012年由羅賓 克納 英語 Robin Canup 發表 表明月球和地球是由兩個行星體的大規模碰撞形成的 每個行星體都比火星大 然後它們再次碰撞形成了現在的地球 69 70 在再次碰撞後 地球被一個物質盤包圍 這些物質被吸積形成了月球 這個假設可以解釋其它假說不能解釋的證據 70 月球 風暴洋 nbsp 古代裂谷 矩形結構 可見 地形 GRAIL重力梯度 2014年10月1日 nbsp 古代裂谷的背景 nbsp 古代裂谷的特寫 藝術家的概念 相關條目 编辑外行星盤 英语 Circumplanetary disk 地質年代 月球地質 地球歷史 月球地質年代 月球的起源 洛希極限 法厄同星參考資料 编辑註解 编辑 Angier Natalie Revisiting the Moon The New York Times New York City September 7 2014 2023 11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5 17 2 0 2 1 2 2 2 3 Halliday Alex N Terrestrial accretion rates and the origin of the Moon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February 28 2000 176 1 17 30 Bibcode 2000E amp PSL 176 17H doi 10 1016 S0012 821X 99 00317 9 3 0 3 1 Young Edward D Kohl Issaku E Warren Paul H Rubie David C Jacobson Seth A Morbidelli Alessandro Oxygen isotopic evidence for vigorous mixing during the Moon forming giant impact Science Washington DC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2016 01 29 351 6272 493 496 Bibcode 2016Sci 351 493Y ISSN 0036 8075 PMID 26823426 S2CID 6548599 arXiv 1603 04536 nbsp doi 10 1126 science aad0525 英语 Moon Origin and Evolution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9 June 2022 14 May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 10 03 5 0 5 1 Mackenzie Dana The Big Splat or How The Moon Came To Be nbsp John Wiley amp Sons 2003 ISBN 978 0 471 15057 2 含有內容需登入查看的頁面 link 6 0 6 1 6 2 6 3 Wiechert U et al Oxygen Isotopes and the Moon Forming Giant Impact Science October 2001 294 12 345 348 Bibcode 2001Sci 294 345W PMID 11598294 S2CID 29835446 doi 10 1126 science 1063037 Clery Daniel Impact Theory Gets Whacked Science Washington DC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October 11 2013 342 6155 183 85 Bibcode 2013Sci 342 183C PMID 24115419 doi 10 1126 science 342 6155 183 Rubie D C Nimmo F Melosh H J Formation of Earth s Core A2 Schubert Gerald Amsterdam Elsevier 2007 51 90 ISBN 978 0444527486 9 0 9 1 Binder A B On the origin of the Moon by rotational fission The Moon 1974 11 2 53 76 Bibcode 1974Moon 11 53B S2CID 122622374 doi 10 1007 BF01877794 Daly Reginald A Origin of the Moon and Its Topography PAPS 1946 90 2 104 119 JSTOR 3301051 Hartmann W K Davis D R Satellite sized planetesimals and lunar origin Icarus April 1975 24 4 504 514 Bibcode 1975Icar 24 504H doi 10 1016 0019 1035 75 90070 6 Cameron A G W Ward W R The Origin of the Moon Abstracts of the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Conference March 1976 7 120 122 Bibcode 1976LPI 7 120C Mackenzie Dana The Big Splat or How Our Moon Came to Be nbsp John Wiley amp Sons 21 July 2003 166 168 11 June 2019 ISBN 978 0 471 48073 0 原始内容存档于17 June 2020 含有內容需登入查看的頁面 link 14 0 14 1 Gray Denis Book Review The big splat or how our moon came to be John Wiley amp Sons 2003 Journal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Canada December 2003 97 6 299 Bibcode 2003JRASC 97 299G Freeman David How Old Is The Moon 100 Million Years Younger Than Once Thought New Research Suggests The Huffington Post New York City Huffington Post Media Group September 23 2013 September 25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4 06 Soderman Evidence for Moon Forming Impact Found Inside Meteorites NASA SSERVI 7 Jul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 07 16 Canup Robin M Simulations of a late lunar forming impact Icarus April 2004 168 2 433 456 Bibcode 2004Icar 168 433C doi 10 1016 j icarus 2003 09 028 Wenz John The Earth and Moon Both Contain Equal Parts of an Ancient Planet Popular Mechanics New York City Hearst Corporation January 28 2016 April 30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 10 10 Jacobson Seth A Lunar accretion from a Roche interior fluid disk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November 2021 760 1 83 20 0 20 1 Stevenson D J Origin of the moon The collision hypothesis 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1987 15 1 271 315 Bibcode 1987AREPS 15 271S doi 10 1146 annurev ea 15 050187 001415 Lovett Richard Early Earth may have had two moons Nature com 2011 08 03 2013 09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11 03 Was our two faced moon in a small collision Theconversation edu au 3 August 2011 2013 09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1 30 Phil Plait Why Do We Have a Two Faced Moon Slate Bad Astronomy blog July 1 2014 2023 11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10 03 Kegerreis J A et al Immediate Origin of the Moon as a Post impact Satellite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4 October 2022 937 L40 L40 Bibcode 2022ApJ 937L 40K S2CID 249267497 arXiv 2210 01814 nbsp doi 10 3847 2041 8213 ac8d96 nbsp Herwartz D Pack A Friedrichs B Bischoff A Identification of the giant impactor Theia in lunar rocks Science 2014 344 6188 1146 1150 Bibcode 2014Sci 344 1146H PMID 24904162 S2CID 30903580 doi 10 1126 science 1251117 Traces of another world found on the Moon BBC News 2014 06 06 2022 04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11 20 Pahlevan Kaveh Stevenson David Equilibration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Lunar forming Giant Impact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October 2007 262 3 4 438 449 Bibcode 2007E amp PSL 262 438P S2CID 53064179 arXiv 1012 5323 nbsp doi 10 1016 j epsl 2007 07 055 Dambeck Thorsten Retuschen an der Entstehungsgeschichte des Erdtrabanten Retouches on the genesis of Earth s moon 11 September 2012 23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3 September 2012 德语 Boyle Rebecca Huge impact could have smashed early Earth into a doughnut shape New Scientist 25 May 2017 7 June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 04 04 Lock Simon J Stewart Sarah T Petaev Michail I Leinhardt Zoe M Mace Mia T Jacobsen Stein B Cuk Matija The origin of the Moon within a terrestrial synestia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2018 123 4 910 Bibcode 2018JGRE 123 910L S2CID 119184520 arXiv 1802 10223 nbsp doi 10 1002 2017JE005333 Puiu Tibi Ocean of magma blasted into space may explain how the moon formed ZME Science 2019 04 30 12 May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 07 16 Hosono Natsuki Karato Shun ichiro Makino Junichiro Saitoh Takayuki R Terrestrial magma ocean origin of the Moon Nature Geoscience 29 Apr 2019 12 6 418 423 Bibcode 2019NatGe 12 418H S2CID 155215215 doi 10 1038 s41561 019 0354 2 Canup R Asphaug E Origin of the Moon in a giant impact near the end of the Earth s formation PDF Nature 2001 412 6848 708 712 2011 12 10 Bibcode 2001Natur 412 708C PMID 11507633 S2CID 4413525 doi 10 1038 35089010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0 07 30 Williams David R Dr NASA Space Science Data Coordinated Archive NSSDCA 15 December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8 26 35 0 35 1 Paniello R C Day J M D Moynier F Zinc isotopic evidence for the origin of the Moon Nature 2012 490 7420 376 379 Bibcode 2012Natur 490 376P PMID 23075987 S2CID 4422136 doi 10 1038 nature11507 Moynier F Albarede F Herzog G F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zinc copper and iron in lunar samples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2006 70 24 6103 Bibcode 2006GeCoA 70 6103M doi 10 1016 j gca 2006 02 030 Moynier F Beck P Jourdan F Yin Q Z Reimold U Koeberl C Isotopic fractionation of zinc in tektites PD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09 277 3 4 482 Bibcode 2009E amp PSL 277 482M doi 10 1016 j epsl 2008 11 020 hdl 20 500 11937 39896 nbsp Ben Othman D Luck J M Bodinier J L Arndt N T Albarede F Cu Zn isotopic variations in the Earth s mantle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2006 70 18 A46 Bibcode 2006GeCAS 70 46B doi 10 1016 j gca 2006 06 201 Bottke W F Vokrouhlicky D Marchi S Swindle T Scott E R D Weirich J R Levison H Dating the Moon forming impact event with asteroidal meteorites Science 2015 348 6232 321 323 Bibcode 2015Sci 348 321B PMID 25883354 doi 10 1126 science aaa0602 nbsp Lisse Carey M et al Abundant Circumstellar Silica Dust and SiO Gas Created by a Giant Hypervelocity Collision in the 12 Myr HD172555 System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9 701 2 2019 2032 Bibcode 2009ApJ 701 2019L S2CID 56108044 arXiv 0906 2536 nbsp doi 10 1088 0004 637X 701 2 2019 Rhee Joseph H Song Inseok Zuckerman B Warm dust in the terrestrial planet zone of a sun like Pleiad collisions between planetary embryos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7 675 1 777 783 Bibcode 2008ApJ 675 777R S2CID 15836467 arXiv 0711 2111v1 nbsp doi 10 1086 524935 Song Inseok et al Extreme collisions between planetesimals as the origin of warm dust around a Sun like star Nature 21 July 2005 436 7049 363 365 Bibcode 2005Natur 436 363S PMID 16034411 S2CID 4390247 doi 10 1038 nature03853 Chang Kenneth A Big Whack Formed the Moon and Left Traces Deep in Earth a Study Suggests Two enormous blobs deep inside Earth could be remnants of the birth of the moon The New York Times 1 November 2023 2 November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1 November 2023 Yuan Qian et al Moon forming impactor as a source of Earth s basal mantle anomalies Nature 1 November 2023 623 95 99 2 November 2023 doi 10 1038 s41586 023 06589 1 原始内容存档于2 November 2023 45 0 45 1 Jones J H Tests of the Giant Impact Hypothesis PDF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Origin of the Earth and Moon Conference Monterey California 1998 2006 06 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6 06 11 Saal Alberto E et al Volatile content of lunar volcanic glasses and the presence of water in the Moon s interior Nature July 10 2008 454 7201 192 195 Bibcode 2008Natur 454 192S PMID 18615079 S2CID 4394004 doi 10 1038 nature07047 Yokota Shoichiro Kentaro Terada Yoshifumi Saito Daiba Kato Kazushi Asamura Masaki N Nishino Hisayoshi Shimizu Futoshi Takahashi Hidetoshi Shibuya Masaki Matsushima Hideo Tsunakawa KAGUYA observation of global emissions of indigenous carbon ions from the Moon Science Advances 6 May 2020 6 19 eaba1050 Bibcode 2020SciA 6 1050Y ISSN 2375 2548 PMC 7202878 nbsp PMID 32494721 doi 10 1126 sciadv aba1050 nbsp Taylor Stuart R The Bulk Composition of the Moon PDF Meteoritics and Planetary Science Supplement 1997 37 A139 2010 03 21 Bibcode 2002M amp PSA 37Q 139T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0 12 02 Galimov E M Krivtsov A M Origin of the Earth Moon System PDF Journal of Earth System Science December 2005 114 6 593 600 2011 12 10 Bibcode 2005JESS 114 593G CiteSeerX 10 1 1 502 314 nbsp S2CID 56094186 doi 10 1007 BF02715942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9 05 28 Scott Edward R D Oxygen Isotopes Give Clues to the Formation of Planets Moons and Asteroids Planetary Science Research Discoveries Report December 3 2001 55 2010 03 19 Bibcode 2001psrd reptE 55S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6 05 Nield Ted Moonwalk PDF 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8 September 2009 2010 03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2 29 Zhang Junjun Nicolas Dauphas Andrew M Davis Ingo Leya Alexei Fedkin The proto Earth as a significant source of lunar material Nature Geoscience 25 March 2012 5 4 251 255 Bibcode 2012NatGe 5 251Z doi 10 1038 ngeo1429 Koppes Steve Titanium paternity test fingers Earth as moon s sole parent UChicagoNews March 28 2012 August 13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9 01 Alemi Alex Stevenson D Why Venus has No Moon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 September 2006 38 491 Bibcode 2006DPS 38 0703A Sheppard Scott S Trujillo Chadwick A A survey for satellites of Venus Icarus July 2009 202 1 12 16 Bibcode 2009Icar 202 12S S2CID 15252548 arXiv 0906 2781 nbsp doi 10 1016 j icarus 2009 02 008 Lewis K Bouchy F Diaz R Moutou C 编 From the book Detection and Dynamics of Transiting Exoplanets Moon formation and orbital evolution in extrasolar planetary systems A literature review EPJ Web of Conferences February 2011 11 04003 Bibcode 2011EPJWC 1104003L doi 10 1051 epjconf 20101104003 nbsp 57 0 57 1 57 2 Belbruno E Gott III J Richard Where Did The Moon Come From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2005 129 3 1724 1745 Bibcode 2005AJ 129 1724B S2CID 12983980 arXiv astro ph 0405372 nbsp doi 10 1086 427539 Howard E The effect of Lagrangian L4 L5 on satellite formation Meteoritics amp Planetary Science July 2005 40 7 1115 Bibcode 2005M amp PS 40 1115H doi 10 1111 j 1945 5100 2005 tb00176 x nbsp Halliday Alex N A young Moon forming giant impact at 70 110 million years accompanied by late stage mixing core formation and degassing of the Earth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A November 28 2008 366 1883 4163 4181 Bibcode 2008RSPTA 366 4163H PMID 18826916 S2CID 25704564 doi 10 1098 rsta 2008 0209 Jacobson Seth A Highly siderophile elements in Earth s mantle as a clock or the Moon forming impact Nature April 2014 508 7494 84 87 Bibcode 2014Natur 508 84J PMID 24695310 S2CID 4403266 arXiv 1504 01421 nbsp doi 10 1038 nature13172 Than Ker Did Earth once have multiple moons New Scientist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Ltd May 6 2008 2011 12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4 27 Jutzi M Asphaug E Forming the lunar farside highlands by accretion of a companion moon Nature August 4 2011 476 7358 69 72 Bibcode 2011Natur 476 69J PMID 21814278 S2CID 84558 doi 10 1038 nature10289 Choi Charles Q Earth Had Two Moons That Crashed to Form One Study Suggests Yahoo News August 3 2011 2012 02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 02 03 Budde Gerrit Burkhardt Christoph Kleine Thorsten Molybdenum isotopic evidence for the late accretion of outer Solar System material to Earth Nature Astronomy 2019 05 20 3 8 736 741 Bibcode 2019NatAs 3 736B ISSN 2397 3366 S2CID 181460133 doi 10 1038 s41550 019 0779 y 英语 Mitler H E Formation of an iron poor moon by partial capture or Yet another exotic theory of lunar origin Icarus 1975 24 2 256 268 Bibcode 1975Icar 24 256M doi 10 1016 0019 1035 75 90102 5 Taylor G Jeffrey Origin of the Earth and Moon Planetary Science Research Discoveries University of Hawaii December 31 1998 2012 12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6 10 Touboul Mathieu Late formation and prolonged differentiation of the Moon inferred from W isotopes in lunar metals Nature December 20 2007 450 7173 1206 1209 Bibcode 2007Natur 450 1206T PMID 18097403 S2CID 4416259 doi 10 1038 nature06428 Lovett Richard A Earth Asteroid Collision Formed Moon Later Than Thought National Geographic News December 19 2007 2012 02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2 21 Canup Robin M Forming a Moon with an Earth like Composition via a Giant Impact Science 2012 11 23 338 6110 1052 1055 Bibcode 2012Sci 338 1052C PMC 6476314 nbsp PMID 23076098 doi 10 1126 science 1226073 70 0 70 1 NASA Lunar Scientists Develop New Theory on Earth and Moon Formation NASA Press Release NASA 2012 10 30 2012 12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2 23 進階讀物 编辑 Academic articles William K Hartmann and Donald R Davis Satellite sized planetesimals and lunar origi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Colloquium on Planetary Satellites Cornell University Ithaca NY Aug 18 21 1974 Icarus vol 24 April 1975 pp 504 515 Alastair G W Cameron and William R Ward The Origin of the Moo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bstracts of the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Conference volume 7 p 120 1976 Canup R M Asphaug E An impact origin of the Earth Moon system Abstract U51A 02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Fall 2001 Bibcode 2001AGUFM U51A 02C R Canup K Righter 编 Origin of the Earth and Moon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Tucson 2000 555 Shearer C K 15 coauthors Thermal and magmatic evolution of the Moon Reviews in Mineralogy and Geochemistry 2006 60 1 365 518 Bibcode 2006RvMG 60 365S doi 10 2138 rmg 2006 60 4 Galimov Erik M Krivtsov Anton M Origin of the Moon New Concept Geochemistry and Dynamics De Gruyter 2014 12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9 27 Berlin 2012 ISBN 978 3 11 028640 3 Non academic books Dana Mackenzie The Big Splat or How Our Moon Came to Be 2003 John Wiley amp Sons ISBN 0 471 15057 6 G Jeffrey Taylor Origin of the Earth and Moon Planetary Science Research Discoveries December 31 1998 2012 12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6 10 外部連結 编辑Planetary Science Institute Giant Impact Hypothesi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rigin of the Moo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Prof AGW Cameron Klemperer rosette and Lagrangian point simulations using JavaScript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wRI giant impact hypothesis simulatio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mv and mov Origin of the Moon computer model of accretion Moon Archiv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cluding articles about the giant impact hypothesis Planet Smash Up Sends Vaporized Rock Hot Lava Flying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2 02 07 2009 08 10 JPL News How common are Earth Moon planetary system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rXiv 1105 4616 23 May 2011 The Surprising State of the Earth after the Moon Forming Giant Impact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arah Stewart SETI Talks Jan 28 2015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大碰撞說 amp oldid 8242553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