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大碰撞說

大碰撞說英語Giant impact hypothesis,又稱大飛濺特亞撞擊)是天文学界一種用来解釋月球起源過程的假說,也可用於探討金星火星类地行星衛星的生成[1]。該假說認為在大約45億年前的冥古宙[2],刚刚形成不久的早期地球和同轨道一顆火星大小的矮行星發生撞擊,两者熔合后重新组成了地球,而早期地球的一部分地壳地幔被撞击撕离送到了稳定轨道,在随后独立吸积形成了月球。這顆撞擊地球的天體被稱為忒伊亞,名字源自希臘神話裡月神塞勒涅泰坦母親之名。

若相當於地球和火星大小的兩天體發生這樣的碰撞,可能會形成衛星。

大碰撞說是目前最受青睞的科學假說[2],支持的證據包括:地球自轉和月球公轉方向相同[3]、月球曾擁有熔融態的表面、月球擁有較小的鐵核且其密度比地球低、月球的体积比例远大于太阳系其它星球的卫星、由其他行星系統發生類似碰撞所得到的證據(即導致岩屑盤)、符合主流的太陽系形成理論。最後,月球和地球岩石擁有的穩定同位素比率是相同的,這意味著相同的起源[4]

儘管為目前最佳的月球形成假說,大碰撞說仍存在一些缺陷[5]。理論上,大碰撞產生的高溫會形成全球性的岩漿海,然而,沒有證據能證明較重的物質因此沉入地幔。目前,沒有模型能對於從發生大碰撞到形成月球的過程作出完美解釋。其他問題包括,月球何時開始失去揮發性物質、以及同樣發生過碰撞的金星為何沒有衛星。

歷史 编辑

在1898年,喬治·達爾文提出月球和地球曾是一體的說法。他認為由於離心力作用,月球從熔融態的地球脫離出去。這說法成為當時學術界的主流[6]。此外,達爾文經過牛頓力學計算,得出月球過去的運行軌道比現在更接近地球,且隨著時間流逝,月球漸漸遠離地球。這個現象已由美國蘇聯,經由月球激光测距实验得到證實。不過,達爾文無法解釋為何月球總是以同一面朝向地球。1946年,哈佛大學地质学系退休系主任的雷金纳德·奥德沃思·戴利改进了達爾文的假設,認為月球的形成是經由撞擊而非離心力造成[7]。然而在1974年之前,戴利的解釋並不受重視,直到1975年威廉·肯尼斯·哈特曼和唐納德·達韋斯(Donald R. Davis)兩位博士在《伊卡路斯》(太陽系研究期刊)上發表論文,這個想法才重新受到注意。他們認為,行星形成末期形成好幾個衛星大小的星體,其中之一與地球相撞,碰撞過程中噴射出大量塵埃,而其中缺乏揮發性的塵埃在日後形成月球。這個理論可以解釋月球獨特的地質和化學性質[8]

加拿大及美國天文學家阿拉斯泰爾·G·W·卡梅倫和威廉·R·沃德也提出類似的假設,認為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和地球切向撞擊並形成月球。這個假說裡,碰撞導致天體外部大部分的矽酸鹽被氣化。然而金屬的核心不會氣化,因此因碰撞而被氣化並送入地球軌道的物質幾乎都是矽酸鹽類,且月球在日後形成時因而缺乏鐵。此外,揮發性更大的物質可能在碰撞之後離開太陽系,而矽酸鹽類則傾向於聚合成天體[9]

特亞 编辑

特亞名稱取自古希臘泰坦神話中的泰坦女神特亞,她是塞勒涅(月亮女神)的母親[4][10]。這個名稱最初由英國的地球化學家亞力克斯.N.哈利德在2000年提出,並且已被科學界接受[10][11]。依據現行的行星形成理論,特亞是一顆存在於45億年前的原行星,大小與火星相似。地球形成的過程中,曾與數十個原行星發生過碰撞,特亞與地球產生月球的「大碰撞」只是這些碰撞中的其中一次。

基本模型 编辑

 
大碰撞过程的简单图示

天文學家認為大碰撞發生在約44億到44.5億年前,大約是太陽系開始形成後3,000萬年至5,000萬年。在天文學的術語中,這次撞擊的速度是溫和的,忒伊亞以傾斜角撞擊地球,而當時的地球幾乎已經完全成形。電腦模擬“後撞擊”的結果显示,撞擊的角度大約是45°,初始速度低於4公里/秒[12]。忒伊亞的鐵沉入了早期地球的地核,同時,兩者的地函互相混合。然而,地球和忒伊亞的地函有很大一部分被拋擲進入環繞地球的軌道(當速度介於軌道速度與逃逸速度之間)。這些物質很快的合併形成月球(所花的時間可能不會少於一個月,但也不會超過一個世紀)。一些物質進入環繞太陽的軌道,並且穩定的待在它們的克卜勒軌道上,地球-月球系統之後很可能撞上它們。(因為地球-月球系統也是固定運行在繞太陽的克卜勒軌道上。)

計算機模擬的結果估計,忒伊亞的物質有大約20%會成為環繞地球的碎屑,而這些碎屑中的半數會合併形成月球。地球從這次撞擊獲得巨大的角動量質量。無論撞擊前地球的自轉速度和傾角是如何,撞擊後地球上的一天只有五小時長,且地球的赤道和月球軌道形成共平面[13]

模擬巨大撞擊造成的月球形成。

並非只有月球形成,由於月球背面的地殼較厚,表示直徑大約1,000公里的第二顆衛星可能曾存在於月球與地球的拉格朗日點;數千萬年後,這兩顆衛星離地球越來越遠,太陽的潮汐力使得拉格朗日軌道變得不穩定,這顆小衛星最後以緩慢的速度撞擊到月球背面[14][15]

組成 编辑

於2001年,華盛頓卡內基研究所的一個團隊檢測阿波羅計畫所採集到的月球岩石,結果發現它的同位素特徵與地球上的完全相同,而不同於來自於太陽系的其它物體。[4]因為以往認為大部分形成月球的物質是來自特亞,所以這是個出乎意料的結果。

2007年,來自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的研究顯示,忒伊亞與地球有同樣同位素的可能性很低。(少於1%)[16]他們建議大碰撞過後,地球與原月球處於熔融態,且兩者之間存在矽酸鹽蒸汽組成的大氣,地-月系統藉由這片大氣的對流進行物質交換。這是唯一能解決"同位素相同"此一問題的假設,然而條件是此過程必須維持至少100年。 2014年,一份德國的研究報告顯示,兩者(阿波羅計畫與地球)的岩石同位素特徵確有微小差異[17]。儘管差異微小,在統計上仍是十分顯著 。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忒伊亞是在靠近地球的地方形成的。[18]

平衡假說 编辑

直接碰撞假設 编辑

聯絲論假說 编辑

陸地岩漿海洋假說 编辑

碰撞的證據 编辑

大碰撞的間接證據來自阿波羅計畫採集到的月球岩石,其中的同位素比例與地球上的完全相同。除此之外,月球的地殼擁有高比例的斜長岩,以及豐富的克里普礦物,這表示大部分的月球可能曾經是熔融態的,而大碰撞產生的高能量很容易就能形成這種岩漿海。若干證據顯示,如果月球有一個核心,那麼這個核心肯定很小。就月球的平均密度、轉動慣量、自轉特徵和磁感應的回應等因素推測,月球的核心半徑可能小於月球半徑的25%,相較之下,大多數天體的比率是50%。碰撞的各種條件可以發現,月球的成分主要來自地球和撞擊體的地幔,而撞擊體的核心與地球結合,這假設能滿足地球-月球系統的角動量分配[2]

對月球、地球及火星的岩石樣本作鋅同位素組成比較,提供大碰撞說更進一步的證據。[19]行星岩石在揮發時,鋅的同位素之間會被明顯的分餾,[20][21]但一般的火成岩不會有這個現象[22]— 因此,鋅的含量與同位素組成能清楚的分辨這兩種地質過程。與地球和火星的火成岩做比較,月球的岩石含有較多鋅的重同位素,且含有較少的鋅;這表示鋅自月球上蒸發而被耗盡,且大碰撞說的起源一致。[19]

在距離29秒差距,年輕(大約1,200萬歲)的繪架座β移動星團內的恆星HD 172555附近,史匹哲太空望遠鏡觀測到了溫暖富含矽的塵埃和大量的氧化矽(SiO)氣體,它們是岩石之間高速度(> 10 km/s)撞擊的結果。[23]昴宿星團的年輕恆星HD 23514也被觀測到距離恆星0.25AU和2AU之間存在有溫暖的塵埃帶,它們被解釋為行星大小的物體互相碰撞的結果,而且碰撞的天體可能就是忒伊亞與原始地球[24]。在BD +20°307英语BD +20°307(HIP 8920, SAO 75016)這顆恆星也檢測到另一個相似的溫暖塵埃帶環繞著該恆星[25]

難點 编辑

這個解釋月球起源的假說還有一些尚未解決的困難,例如,大碰撞所產生的高能量理應形成岩漿海。然而,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地球曾經有過這種岩漿海洋,而且地球上存在一些從未受岩漿海影響的物質[26]

結構 编辑

一些成分上的不一致需要提及。

  • 大碰撞說不能解釋月球上揮發物質的比率。如果大碰撞說是正確的,就必須要有其他解釋[26]
  • 現存的揮發性物質是大碰撞說很難解釋的,像是月球岩石玄武岩中的水。如果月球是經由大碰撞形成,會引起災難性的加熱事件[27]
  • 月球的氧化鐵含量高達13%,介於火星的18%和地球地函的8%之間,大大減少了原始月球的可能的物質來源[28]
  • 如果原始月球的物質來自大碰擊,大部分的月球物質應是親鐵元素,但月球卻缺乏這類元素[29]
  • 氧同位素的比率可以非常精確的測量,且太陽系的每個天體都有獨特的比率[30]。如果忒伊亞曾經是一顆獨立的原行星,它的比率很可能和地球不同,這差異應該在月球上顯現[31]。然而月球的氧同位素比率基本上卻與地球相同[4]
  • 月球的鈦同位素比率(50Ti/47Ti)和地球的非常接近(在4 ppm以內),這表示忒伊亞的物質僅能極少量的存在在月球上[32][33]

金星欠缺衛星 编辑

金星同地球為类地行星,它可能也遭遇過類似「大碰撞」的撞擊,並產生一顆衛星,但實際上,金星卻沒有衛星。一種可能性是發生了第二次的碰撞抵消了第一次撞擊所產生的角動量[34];另一則是太陽強大的潮汐力也會破壞靠近行星的衛星軌道。基於以上理由,如果金星早期的自轉速度又足夠緩慢,則大小超過數公里的衛星可能早已落入這顆行星的表面了[35]

混沌期的類地行星進行模擬,表明類似「大碰撞」的撞擊是很常見的。對於擁有0.5-1倍地球質量的典型類地行星,這樣的撞擊通常會形成擁有行星質量4%左右的單一衛星。這顆衛星的軌道傾角是隨機的,但是會影響到後續的演變。例如,一些軌道可能導致衛星螺旋的回到行星內。同樣的,恆星與行星的距離也會影響到軌道的演變[36]。若距離類地行星越遙遠且與其軌道對齊,將能增加衛星穩定環繞軌道的機會[36]

忒伊亞可能的來源 编辑

 
大撞擊的可能路徑。視角從南極。

在2004年,普林斯頓大學的數學家愛德華·貝爾布魯諾英语Edward Belbruno和天文物理學家约翰·理查德·戈特提出忒伊亞在相對地球的L4或L5拉格朗日點(在與地球相同軌道上的前方或後方60°的位置)發生撞擊[37][38],類似於一顆特洛伊小行星[3]。 二維的電腦模擬顯示忒伊亞的特洛伊軌道在忒伊亞的質量累積到地球質量的10%時將會失去穩定[37]。此時,忒伊亞的引力攝動將使其從穩定的拉格朗日位置離開,並且隨後就和原始地球產生交互作用,導致這兩個天體的碰撞[37]

在2008年,新證據顯示大碰撞可能不是發生在以往所認知的45.3億年前,而在約44.8億年前[39]

大碰撞可能還創造出了其它值得注意的天體,它們在地球和月球之間的拉格朗日點上堆積。這些天體可能停留在地球-月球系統內一億年,直到其他的行星引力打破了這個系統平衡,使它成為自由天體[40]。在2011年的一項研究推測,月球與其中一個小天體發生碰撞,造成月球兩半球之間的顯著物理差異[41]。由於這些碰撞的速度夠低,因此不會形成坑洞。否則這些小天體的物質會遍佈在月球上(自其背面開始),為月球增添一層厚厚的地殼[42]。質量的不均勻隨後產生重力梯度,並導致月球的潮汐鎖定,於是今日,從地球上只能看見月球的同一面。

修正後的假說 编辑

典型的大碰撞說不能完美解釋地球和月球在物質成分上的相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Andreas Reufer和她同事們提出其他可能,忒伊亞可能是直接與地球面對面的碰撞,而不是勉強的擦撞。碰撞的速度可能遠高於先前的估計,而且可以完全的摧毀掉忒伊亞。經過這樣的修改,忒伊亞的組成成分不再有那麼多的限制,即使忒伊亞有50%是由冰組成也有可能[43]

其它的假說 编辑

其他關於月球起源的假說有:月球是因為離心力從熔融的地球表面剝離[6];月球是來自其他地方,然後被地球引力場捕捉[44];或是地球和月球在相同的時間和地點從同一個吸積盤形成。這些假說沒有一個可以解釋地球-月球系統的高角動量[13]

一個假說認為,月球的形成時間點比以往所認為的久,大約在太陽系形成後6,000萬年至1億4,000萬年之間,月球的年齡在45.27億±1,000萬年間[45]。這個假設會在地球上產生岩漿海,讓地球和原始月球可以藉由金屬蒸氣的交換以達到成分的平衡[46][47]

另一個由羅賓·克納提出的假說認為月球和地球是一起形成的。在這個假說裡,兩顆有火星5倍大小的小行星互相碰撞,產生了兩顆大小相似的行星。這兩顆行星再碰撞,然後產生我們現在的地球。再碰撞之後的地球被物質環包圍著,而這些物質環聚合起來形成原始的月球。這個新假說能解釋地球和月球相似的成分[48]

月球 – 風暴洋
 
可見光拍攝 – 地形圖(紅色代表高,藍色低。) – GRAIL繪製的重力圖
 
古裂谷
 
古裂谷的特寫 (藝術作品)。

參見見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科学家发现火星的两颗卫星可能是被撞出来的. 腾讯网. 2016-04-10. (原始内容于2016-04-22). 
  2. ^ 2.0 2.1 2.2 Canup, Robin M.; Asphaug, Erik. Origin of the Moon in a giant impact near the end of the Earth's formation. Nature. 2001-08, 412 (6848): 708–712 [2022-04-08]. Bibcode:2001Natur.412..708C. ISSN 0028-0836. PMID 11507633. doi:10.1038/35089010. (原始内容于2022-03-31) (英语). 
  3. ^ 3.0 3.1 Mackenzie, Dana. The Big Splat, or How The Moon Came To Be. John Wiley & Sons. 2003. ISBN 978-0-471-15057-2. 
  4. ^ 4.0 4.1 4.2 4.3 Wiechert, U.; Halliday, A. N.; Lee, D.-C.; Snyder, G. A.; Taylor, L. A.; Rumble, D. Oxygen Isotopes and the Moon-Forming Giant Impact. Science. 2001-10-12, 294 (5541): 345–348 [2022-04-08]. Bibcode:2001Sci...294..345W. ISSN 0036-8075. PMID 11598294. doi:10.1126/science.1063037. (原始内容于2022-02-12) (英语). 
  5. ^ Clery, Daniel. . Science. 2013-10-11, 342 (6155): 183–185 [2022-04-08]. Bibcode:2013Sci...342..183C. ISSN 0036-8075. doi:10.1126/science.342.6155.18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8) (英语). 
  6. ^ 6.0 6.1 Binder, Alan B. On the origin of the moon by rotational fission. The Moon. 1974-09, 11 (1-2): 53–76. Bibcode:1974Moon...11...53B. ISSN 0027-0903. doi:10.1007/BF01877794 (英语). 
  7. ^ Daly, Reginald A. Origin of the Moon and Its Topography. PAPS. 1946, 90 (2). JSTOR 3301051. doi:10.2307/3301051. 
  8. ^ Hartmann, William K.; Davis, Donald R. Satellite-sized planetesimals and lunar origin. Icarus. 1975-04, 24 (4): 504–515 [2022-04-08]. doi:10.1016/0019-1035(75)90070-6. (原始内容于2023-02-08) (英语).  已忽略未知参数|\bibcode= (帮助)
  9. ^ Cameron, A. G. W.; Ward, W. R. The Origin of the Moon. Abstracts of the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Conference. March 1976, 7: 120–122. Bibcode:1976LPI.....7..120C. 
  10. ^ 10.0 10.1 Halliday, Alex N. Terrestrial accretion rates and the origin of the Moon.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00-02, 176 (1): 17–30 [2022-04-08]. Bibcode:2000E&PSL.176...17H. doi:10.1016/S0012-821X(99)00317-9. (原始内容于2022-07-05) (英语). 
  11. ^ Gray, Denis. Book Review: The Big Splat or How Our Moon Came to Be / John Wiley & Sons, 2003. Journal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Canada. 2003-12-01, 97: 299–300 [2022-04-08]. ISSN 0035-872X. (原始内容于2022-07-06). 
  12. ^ Canup, Robin M. Simulations of a late lunar-forming impact. Icarus. 2004-04, 168 (2): 433–456 [2022-04-08]. Bibcode:2004Icar..168..433C. doi:10.1016/j.icarus.2003.09.028. (原始内容于2023-03-08) (英语). 
  13. ^ 13.0 13.1 Stevenson, D J. Origin of the Moon-The Collision Hypothesis. 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1987-05, 15 (1): 271–315 [2022-04-08]. Bibcode:1987AREPS..15..271S. ISSN 0084-6597. doi:10.1146/annurev.ea.15.050187.001415. (原始内容于2022-04-23) (英语). 
  14. ^ 存档副本. [2012-12-08]. (原始内容于2017-10-01). 
  15. ^ . [2012-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30). 
  16. ^ Pahlevan, Kaveh; Stevenson, David J. Equilibration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lunar-forming giant impact.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07-10, 262 (3-4): 438–449 [2022-04-08]. Bibcode:2007E&PSL.262..438 请检查|bibcode=值 (帮助). doi:10.1016/j.epsl.2007.07.055. (原始内容于2022-10-06) (英语). 
  17. ^ Herwartz, Daniel; Pack, Andreas; Friedrichs, Bjarne; Bischoff, Addi. . Science. 2014-06-06, 344 (6188): 1146–1150 [2022-04-08]. ISSN 0036-8075. doi:10.1126/science.125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0) (英语). 
  18. ^ . BBC News. 2014-06-05 [2022-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0) (英国英语). 
  19. ^ 19.0 19.1 Paniello, Randal C.; Day, James M. D.; Moynier, Frédéric. . Nature. 2012-10, 490 (7420): 376–379 [2018-04-02]. ISSN 0028-0836. doi:10.1038/nature11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9) (英语). 
  20. ^ Moynier, F.; Albarède, F.; Herzog, G.F. .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2006-12, 70 (24): 6103–6117 [2022-04-08]. doi:10.1016/j.gca.2006.02.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5) (英语). 
  21. ^ Moynier, Frederic; Beck, Pierre; Jourdan, Fred; Yin, Qing-Zhu; Reimold, Uwe; Koeberl, Christian. .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09-01, 277 (3-4): 482–489 [2022-04-08]. doi:10.1016/j.epsl.2008.1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5) (英语). 
  22. ^ Ben Othman, D.; Luck, J.M.; Bodinier, J.L.; Arndt, N.T.; Albarède, F. .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2006-08, 70 (18): A46 [2020-10-05]. doi:10.1016/j.gca.2006.06.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5) (英语). 
  23. ^ Lisse, C. M.; Chen, C. H.; Wyatt, M. C.; Morlok, A.; Song, I.; Bryden, G.; Sheehan, P. ABUNDANT CIRCUMSTELLAR SILICA DUST AND SiO GAS CREATED BY A GIANT HYPERVELOCITY COLLISION IN THE ∼12 MYR HD172555 SYSTEM.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9-08-20, 701 (2): 2019–2032 [2022-04-08]. Bibcode:2009ApJ...701.2019L. ISSN 0004-637X. arXiv:0906.2536 . doi:10.1088/0004-637X/701/2/2019. (原始内容于2022-04-08). 
  24. ^ Rhee, Joseph H.; Song, Inseok; Zuckerman, B. Warm dust in the terrestrial planet zone of a sun-like Pleiad: collisions between planetary embryos?.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7, 675 (1): 777–783. Bibcode:2008ApJ...675..777R. arXiv:0711.2111v1 . doi:10.1086/524935. 
  25. ^ Song, Inseok; Zuckerman, B.; Weinberger, Alycia J.; Becklin, E. E. Extreme collisions between planetesimals as the origin of warm dust around a Sun-like star. Nature. 2005-07, 436 (7049): 363–365 [2022-04-08]. Bibcode:2005Natur.436..363S. ISSN 0028-0836. PMID 16034411. doi:10.1038/nature03853. (原始内容于2023-02-12) (英语). 
  26. ^ 26.0 26.1 Jones, J. H. Tests of the Giant Impact Hypothesis (PDF).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Origin of the Earth and Moon Conference. Monterey, California. 1998 [2006-06-10]. (原始内容 (PDF)于2016-06-11). 
  27. ^ Saal, Alberto E.; et al. Volatile content of lunar volcanic glasses and the presence of water in the Moon's interior. Nature. 2008-07-10, 454 (7201): 192–195. Bibcode:2008Natur.454..192S. PMID 18615079. doi:10.1038/nature07047. 
  28. ^ Taylor, S. R.; Khan, A. The Bulk Composition of the Moon. Meteoritics and Planetary Science Supplement. 2002-07-01, 37: A139 [2023-03-29]. (原始内容于2020-08-01). 
  29. ^ Galimov, E. M.; Krivtsov, A. M. Origin of the Earth—Moon system. Journal of Earth System Science. 2005-12, 114 (6): 593–600. Bibcode:2005JESS..114..593G. ISSN 0253-4126. doi:10.1007/BF02715942 (英语). 
  30. ^ Scott, Edward R. D. Oxygen Isotopes Give Clues to the Formation of Planets, Moons, and Asteroids. Planetary Science Research Discoveries (PSRD). December 3, 2001 [2010-03-19]. Bibcode:2001psrd.reptE..55S. (原始内容于2019-06-05). 
  31. ^ Nield, Ted. (PDF). 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8. September 2009 [2010-03-0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6-05). 
  32. ^ Zhang, Junjun; Dauphas, Nicolas; Davis, Andrew M.; Leya, Ingo; Fedkin, Alexei. . Nature Geoscience. 2012-04, 5 (4): 251–255 [2022-04-08]. Bibcode:2012NatGe...5..251Z. ISSN 1752-0894. doi:10.1038/ngeo1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8) (英语). 
  33. ^ Koppes, Steve. Titanium paternity test fingers Earth as moon’s sole parent. Zhang, Junju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March 28, 2012 [August 13, 2012]. (原始内容于2012-09-01). 
  34. ^ Alemi, Alex; Stevenson, D. Why Venus has No Moon 38: 07.03. 2006-09-01 [2022-04-08]. (原始内容于2020-08-01). 
  35. ^ Sheppard, Scott S.; Trujillo, Chadwick A. A survey for satellites of Venus. Icarus. 2009-07, 202 (1): 12–16 [2022-04-08]. Bibcode:2009Icar..202...12S. arXiv:0906.2781 . doi:10.1016/j.icarus.2009.02.008. (原始内容于2022-10-10) (英语). 
  36. ^ 36.0 36.1 Lewis, K. Moon formation and orbital evolution in extrasolar planetary systems - A literature review. EPJ Web of Conferences. 2011, 11: 04003. Bibcode:2011EPJWC..1104003L. ISSN 2100-014X. doi:10.1051/epjconf/20101104003. 
  37. ^ 37.0 37.1 37.2 Belbruno, Edward; Gott III, J. Richard. Where Did the Moon Come From?.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2005-03, 129 (3): 1724–1745 [2022-04-08]. Bibcode:2005AJ....129.1724B. ISSN 0004-6256. arXiv:astro-ph/0405372 . doi:10.1086/427539. (原始内容于2023-03-07) (英语). 
  38. ^ Howard, Edson. The effect of Lagrangian L4/L5 on satellite formation. Meteoritics & Planetary Science. 2005-07, 40 (7): 1115–1115 [2022-04-08]. Bibcode:2005M&PS...40.1115H. doi:10.1111/j.1945-5100.2005.tb00176.x. (原始内容于2023-02-12) (英语). 
  39. ^ Halliday, Alex N. A young Moon-forming giant impact at 70–110 million years accompanied by late-stage mixing, core formation and degassing of the Earth.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A: Mathematical, Physical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 2008-11-28, 366 (1883): 4163–4181 [2022-04-08]. Bibcode:2008RSPTA.366.4163H. ISSN 1364-503X. PMID 18826916. doi:10.1098/rsta.2008.0209. (原始内容于2022-10-10) (英语). 
  40. ^ Than, Ker. Did Earth once have multiple moons?. New Scientist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Ltd). May 6, 2008 [2011-12-10]. (原始内容于2008-05-10). 
  41. ^ Jutzi, M.; Asphaug, E. Forming the lunar farside highlands by accretion of a companion moon. Nature. 2011-08, 476 (7358): 69–72 [2022-04-08]. Bibcode:2011Natur.476...69J. ISSN 0028-0836. doi:10.1038/nature10289. (原始内容于2022-05-20) (英语). 
  42. ^ Earth Had Two Moons That Crashed to Form One, Study Suggests. news.yahoo.com. [2022-04-08]. (原始内容于2023-02-03) (美国英语). 
  43. ^ Dambeck, Thorsten. Retuschen an der Entstehungsgeschichte des Erdtrabanten [Retouches on the genesis of Earth's moon] (HTML). 11 September 2012 [23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于2012-10-24) (德语). 
  44. ^ Mitler, H.E. Formation of an iron-poor Moon by partial capture, or: Yet another exotic theory of lunar origin. Icarus. 1975-02, 24 (2): 256–268 [2022-04-08]. Bibcode:1975Icar...24..256M. doi:10.1016/0019-1035(75)90102-5. (原始内容于2022-02-12) (英语). 
  45. ^ Taylor, G. Jeffrey. Origin of the Earth and Moon. Planetary Science Research Discoveries. University of Hawaii. December 31, 1998 [2012-12-08]. (原始内容于2001-03-05). 
  46. ^ Touboul, M.; Kleine, T.; Bourdon, B.; Palme, H.; Wieler, R. Late formation and prolonged differentiation of the Moon inferred from W isotopes in lunar metals. Nature. 2007-12, 450 (7173): 1206–1209 [2022-04-08]. Bibcode:2007Natur.450.1206T. ISSN 0028-0836. PMID 18097403. doi:10.1038/nature06428. (原始内容于2022-12-09) (英语). 
  47. ^ Lovett, Richard A. Earth-Asteroid Collision Formed Moon Later Than Thought. National Geographic News. December 19, 2007 [2012-02-24]. (原始内容于2009-04-18). 
  48. ^ NASA Lunar Scientists Develop New Theory on Earth and Moon Formation. NASA Press Release (NASA). 2012-10-30 [2012-12-05]. (原始内容于2019-02-23). 

進階讀物 编辑

學術論文
  • Hartmann, William K.; Davis, Donald R. Satellite-sized planetesimals and lunar origin. Icarus. 1975-04, 24 (4): 504–515. ISSN 0019-1035. doi:10.1016/0019-1035(75)90070-6 (英语). 
  • Cameron, A. G. W.; Ward, W. R. . Abstracts of the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Conference. 1976-03-01, 7: 120 [2022-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1). 
  • Canup, R. M.; Asphaug, E. 2001: U51A–02. 2001-12-01 [2022-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8). 
  • R. Canup and K. Righter, editors. Origin of the Earth and Moon.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Tucson. 2000: 555 pp. 
  • Shearer, C. K. . Reviews in Mineralogy and Geochemistry. 2006-01-01, 60 (1): 365–518 [2022-04-08]. ISSN 1529-6466. doi:10.2138/rmg.2006.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1) (英语). 
  • Galimov, Erik. M; Krivtsov, Anton M. Origin of the moon. New concept: geochemistry and dynamics. 2012. ISBN 978-3-11-028640-3. OCLC 821198762. 


一般圖書
  • Dana Mackenzie, The Big Splat, or How Our Moon Came to Be, 2003, John Wiley & Sons, ISBN 978-0-471-15057-2.
  • G. Jeffrey Taylor. Origin of the Earth and Moon. Planetary Science Research Discoveries. December 31, 1998 [2012-12-08]. (原始内容于2010-06-10). 
  • Peter D. Ward和Donald Brownlee,《地球是孤獨的:從天文物理學、太空生物學、行星科學探索生命誕生之謎》,貓頭鷹書房,2007年第二版,ISBN 978-986-7001-39-9

外部連結 编辑

  • 行星科學研究所:大碰撞假說(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关于大碰撞假设的页面,哈特曼和达韦斯属于该所。该页还包含了哈特曼本人绘制的碰撞图像。
  • Origin of the Mo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Prof. AGW Cameron
  • Klemperer Rosette simulations using Java applet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UCSC西南研究所的大碰撞假說模擬(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wmv和.mov)
  • UCSC西南研究所的研究者证实形成月球的碰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西南研究所出版文章(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讨论了查龙的碰撞成因假说。
  • 罗塞特(Klemperer Rosette)的Java applets模拟(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另外还有一些小程序模拟了某体位于拉格朗日点的多体问题,并且展示了轨道的混沌特性,这与假说中特伊亚对地球的碰撞轨道的混沌不稳性是相似的。
  • Moon Archiv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Including articles about the giant impact hypothesis
  • Planet Smash-Up Sends Vaporized Rock, Hot Lava Flyin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9-08-10 JPL News)
  • How common are Earth-Moon planetary system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arXiv:1105.4616: 23 May 2011)
  • 形成月球的大碰撞後,地球出乎意料的狀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Sarah Stewart (SETI Talks), Jan 28, 2015

大碰撞說, 英語, giant, impact, hypothesis, 又稱大飛濺或特亞撞擊, 是天文学界一種用来解釋月球起源過程的假說, 也可用於探討金星及火星等类地行星的衛星的生成, 該假說認為在大約45億年前的冥古宙, 刚刚形成不久的早期地球和同轨道一顆火星大小的矮行星發生撞擊, 两者熔合后重新组成了地球, 而早期地球的一部分地壳和地幔被撞击撕离送到了稳定轨道, 在随后独立吸积形成了月球, 這顆撞擊地球的天體被稱為忒伊亞, 名字源自希臘神話裡月神塞勒涅的泰坦母親之名, 若相當於地球和火星大小的兩天體發生這樣. 大碰撞說 英語 Giant impact hypothesis 又稱大飛濺或特亞撞擊 是天文学界一種用来解釋月球起源過程的假說 也可用於探討金星及火星等类地行星的衛星的生成 1 該假說認為在大約45億年前的冥古宙 2 刚刚形成不久的早期地球和同轨道一顆火星大小的矮行星發生撞擊 两者熔合后重新组成了地球 而早期地球的一部分地壳和地幔被撞击撕离送到了稳定轨道 在随后独立吸积形成了月球 這顆撞擊地球的天體被稱為忒伊亞 名字源自希臘神話裡月神塞勒涅的泰坦母親之名 若相當於地球和火星大小的兩天體發生這樣的碰撞 可能會形成衛星 大碰撞說是目前最受青睞的科學假說 2 支持的證據包括 地球自轉和月球公轉方向相同 3 月球曾擁有熔融態的表面 月球擁有較小的鐵核且其密度比地球低 月球的体积比例远大于太阳系其它星球的卫星 由其他行星系統發生類似碰撞所得到的證據 即導致岩屑盤 符合主流的太陽系形成理論 最後 月球和地球岩石擁有的穩定同位素比率是相同的 這意味著相同的起源 4 儘管為目前最佳的月球形成假說 大碰撞說仍存在一些缺陷 5 理論上 大碰撞產生的高溫會形成全球性的岩漿海 然而 沒有證據能證明較重的物質因此沉入地幔 目前 沒有模型能對於從發生大碰撞到形成月球的過程作出完美解釋 其他問題包括 月球何時開始失去揮發性物質 以及同樣發生過碰撞的金星為何沒有衛星 目录 1 歷史 2 特亞 3 基本模型 4 組成 4 1 平衡假說 4 2 直接碰撞假設 4 3 聯絲論假說 4 4 陸地岩漿海洋假說 5 碰撞的證據 6 難點 6 1 結構 6 2 金星欠缺衛星 7 忒伊亞可能的來源 8 修正後的假說 9 其它的假說 10 參見見 11 參考文獻 11 1 進階讀物 12 外部連結歷史 编辑在1898年 喬治 達爾文提出月球和地球曾是一體的說法 他認為由於離心力作用 月球從熔融態的地球脫離出去 這說法成為當時學術界的主流 6 此外 達爾文經過牛頓力學計算 得出月球過去的運行軌道比現在更接近地球 且隨著時間流逝 月球漸漸遠離地球 這個現象已由美國和蘇聯 經由月球激光测距实验得到證實 不過 達爾文無法解釋為何月球總是以同一面朝向地球 1946年 哈佛大學地质学系退休系主任的雷金纳德 奥德沃思 戴利改进了達爾文的假設 認為月球的形成是經由撞擊而非離心力造成 7 然而在1974年之前 戴利的解釋並不受重視 直到1975年威廉 肯尼斯 哈特曼和唐納德 達韋斯 Donald R Davis 兩位博士在 伊卡路斯 太陽系研究期刊 上發表論文 這個想法才重新受到注意 他們認為 行星形成末期形成好幾個衛星大小的星體 其中之一與地球相撞 碰撞過程中噴射出大量塵埃 而其中缺乏揮發性的塵埃在日後形成月球 這個理論可以解釋月球獨特的地質和化學性質 8 加拿大及美國天文學家阿拉斯泰爾 G W 卡梅倫和威廉 R 沃德也提出類似的假設 認為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和地球切向撞擊並形成月球 這個假說裡 碰撞導致天體外部大部分的矽酸鹽被氣化 然而金屬的核心不會氣化 因此因碰撞而被氣化並送入地球軌道的物質幾乎都是矽酸鹽類 且月球在日後形成時因而缺乏鐵 此外 揮發性更大的物質可能在碰撞之後離開太陽系 而矽酸鹽類則傾向於聚合成天體 9 特亞 编辑主条目 忒伊亞特亞名稱取自古希臘泰坦神話中的泰坦女神特亞 她是塞勒涅 月亮女神 的母親 4 10 這個名稱最初由英國的地球化學家亞力克斯 N 哈利德在2000年提出 並且已被科學界接受 10 11 依據現行的行星形成理論 特亞是一顆存在於45億年前的原行星 大小與火星相似 地球形成的過程中 曾與數十個原行星發生過碰撞 特亞與地球產生月球的 大碰撞 只是這些碰撞中的其中一次 基本模型 编辑 nbsp 大碰撞过程的简单图示天文學家認為大碰撞發生在約44億到44 5億年前 大約是太陽系開始形成後3 000萬年至5 000萬年 在天文學的術語中 這次撞擊的速度是溫和的 忒伊亞以傾斜角撞擊地球 而當時的地球幾乎已經完全成形 電腦模擬 後撞擊 的結果显示 撞擊的角度大約是45 初始速度低於4公里 秒 12 忒伊亞的鐵核沉入了早期地球的地核 同時 兩者的地函互相混合 然而 地球和忒伊亞的地函有很大一部分被拋擲進入環繞地球的軌道 當速度介於軌道速度與逃逸速度之間 這些物質很快的合併形成月球 所花的時間可能不會少於一個月 但也不會超過一個世紀 一些物質進入環繞太陽的軌道 並且穩定的待在它們的克卜勒軌道上 地球 月球系統之後很可能撞上它們 因為地球 月球系統也是固定運行在繞太陽的克卜勒軌道上 計算機模擬的結果估計 忒伊亞的物質有大約20 會成為環繞地球的碎屑 而這些碎屑中的半數會合併形成月球 地球從這次撞擊獲得巨大的角動量和質量 無論撞擊前地球的自轉速度和傾角是如何 撞擊後地球上的一天只有五小時長 且地球的赤道和月球軌道形成共平面 13 source source source source 模擬巨大撞擊造成的月球形成 並非只有月球形成 由於月球背面的地殼較厚 表示直徑大約1 000公里的第二顆衛星可能曾存在於月球與地球的拉格朗日點 數千萬年後 這兩顆衛星離地球越來越遠 太陽的潮汐力使得拉格朗日軌道變得不穩定 這顆小衛星最後以緩慢的速度撞擊到月球背面 14 15 組成 编辑於2001年 華盛頓卡內基研究所的一個團隊檢測阿波羅計畫所採集到的月球岩石 結果發現它的同位素特徵與地球上的完全相同 而不同於來自於太陽系的其它物體 4 因為以往認為大部分形成月球的物質是來自特亞 所以這是個出乎意料的結果 2007年 來自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的研究顯示 忒伊亞與地球有同樣同位素的可能性很低 少於1 16 他們建議大碰撞過後 地球與原月球處於熔融態 且兩者之間存在矽酸鹽蒸汽組成的大氣 地 月系統藉由這片大氣的對流進行物質交換 這是唯一能解決 同位素相同 此一問題的假設 然而條件是此過程必須維持至少100年 2014年 一份德國的研究報告顯示 兩者 阿波羅計畫與地球 的岩石同位素特徵確有微小差異 17 儘管差異微小 在統計上仍是十分顯著 一個可能的解釋是 忒伊亞是在靠近地球的地方形成的 18 平衡假說 编辑 直接碰撞假設 编辑 聯絲論假說 编辑 陸地岩漿海洋假說 编辑碰撞的證據 编辑大碰撞的間接證據來自阿波羅計畫採集到的月球岩石 其中的氧同位素比例與地球上的完全相同 除此之外 月球的地殼擁有高比例的斜長岩 以及豐富的克里普礦物 這表示大部分的月球可能曾經是熔融態的 而大碰撞產生的高能量很容易就能形成這種岩漿海 若干證據顯示 如果月球有一個鐵核心 那麼這個核心肯定很小 就月球的平均密度 轉動慣量 自轉特徵和磁感應的回應等因素推測 月球的核心半徑可能小於月球半徑的25 相較之下 大多數天體的比率是50 碰撞的各種條件可以發現 月球的成分主要來自地球和撞擊體的地幔 而撞擊體的核心與地球結合 這假設能滿足地球 月球系統的角動量分配 2 對月球 地球及火星的岩石樣本作鋅同位素組成比較 提供大碰撞說更進一步的證據 19 行星岩石在揮發時 鋅的同位素之間會被明顯的分餾 20 21 但一般的火成岩不會有這個現象 22 因此 鋅的含量與同位素組成能清楚的分辨這兩種地質過程 與地球和火星的火成岩做比較 月球的岩石含有較多鋅的重同位素 且含有較少的鋅 這表示鋅自月球上蒸發而被耗盡 且大碰撞說的起源一致 19 在距離29秒差距 年輕 大約1 200萬歲 的繪架座b移動星團內的恆星HD 172555附近 史匹哲太空望遠鏡觀測到了溫暖富含矽的塵埃和大量的氧化矽 SiO 氣體 它們是岩石之間高速度 gt 10 km s 撞擊的結果 23 昴宿星團的年輕恆星HD 23514也被觀測到距離恆星0 25AU和2AU之間存在有溫暖的塵埃帶 它們被解釋為行星大小的物體互相碰撞的結果 而且碰撞的天體可能就是忒伊亞與原始地球 24 在BD 20 307 英语 BD 20 307 HIP 8920 SAO 75016 這顆恆星也檢測到另一個相似的溫暖塵埃帶環繞著該恆星 25 難點 编辑這個解釋月球起源的假說還有一些尚未解決的困難 例如 大碰撞所產生的高能量理應形成岩漿海 然而 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地球曾經有過這種岩漿海洋 而且地球上存在一些從未受岩漿海影響的物質 26 結構 编辑 一些成分上的不一致需要提及 大碰撞說不能解釋月球上揮發物質的比率 如果大碰撞說是正確的 就必須要有其他解釋 26 現存的揮發性物質是大碰撞說很難解釋的 像是月球岩石玄武岩中的水 如果月球是經由大碰撞形成 會引起災難性的加熱事件 27 月球的氧化鐵含量高達13 介於火星的18 和地球地函的8 之間 大大減少了原始月球的可能的物質來源 28 如果原始月球的物質來自大碰擊 大部分的月球物質應是親鐵元素 但月球卻缺乏這類元素 29 氧同位素的比率可以非常精確的測量 且太陽系的每個天體都有獨特的比率 30 如果忒伊亞曾經是一顆獨立的原行星 它的比率很可能和地球不同 這差異應該在月球上顯現 31 然而月球的氧同位素比率基本上卻與地球相同 4 月球的鈦同位素比率 50Ti 47Ti 和地球的非常接近 在4 ppm以內 這表示忒伊亞的物質僅能極少量的存在在月球上 32 33 金星欠缺衛星 编辑 金星同地球為类地行星 它可能也遭遇過類似 大碰撞 的撞擊 並產生一顆衛星 但實際上 金星卻沒有衛星 一種可能性是發生了第二次的碰撞抵消了第一次撞擊所產生的角動量 34 另一則是太陽強大的潮汐力也會破壞靠近行星的衛星軌道 基於以上理由 如果金星早期的自轉速度又足夠緩慢 則大小超過數公里的衛星可能早已落入這顆行星的表面了 35 混沌期的類地行星進行模擬 表明類似 大碰撞 的撞擊是很常見的 對於擁有0 5 1倍地球質量的典型類地行星 這樣的撞擊通常會形成擁有行星質量4 左右的單一衛星 這顆衛星的軌道傾角是隨機的 但是會影響到後續的演變 例如 一些軌道可能導致衛星螺旋的回到行星內 同樣的 恆星與行星的距離也會影響到軌道的演變 36 若距離類地行星越遙遠且與其軌道對齊 將能增加衛星穩定環繞軌道的機會 36 忒伊亞可能的來源 编辑 nbsp 大撞擊的可能路徑 視角從南極 在2004年 普林斯頓大學的數學家愛德華 貝爾布魯諾 英语 Edward Belbruno 和天文物理學家约翰 理查德 戈特提出忒伊亞在相對地球的L4或L5拉格朗日點 在與地球相同軌道上的前方或後方60 的位置 發生撞擊 37 38 類似於一顆特洛伊小行星 3 二維的電腦模擬顯示忒伊亞的特洛伊軌道在忒伊亞的質量累積到地球質量的10 時將會失去穩定 37 此時 忒伊亞的引力攝動將使其從穩定的拉格朗日位置離開 並且隨後就和原始地球產生交互作用 導致這兩個天體的碰撞 37 在2008年 新證據顯示大碰撞可能不是發生在以往所認知的45 3億年前 而在約44 8億年前 39 大碰撞可能還創造出了其它值得注意的天體 它們在地球和月球之間的拉格朗日點上堆積 這些天體可能停留在地球 月球系統內一億年 直到其他的行星引力打破了這個系統平衡 使它成為自由天體 40 在2011年的一項研究推測 月球與其中一個小天體發生碰撞 造成月球兩半球之間的顯著物理差異 41 由於這些碰撞的速度夠低 因此不會形成坑洞 否則這些小天體的物質會遍佈在月球上 自其背面開始 為月球增添一層厚厚的地殼 42 質量的不均勻隨後產生重力梯度 並導致月球的潮汐鎖定 於是今日 從地球上只能看見月球的同一面 修正後的假說 编辑典型的大碰撞說不能完美解釋地球和月球在物質成分上的相似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Andreas Reufer和她同事們提出其他可能 忒伊亞可能是直接與地球面對面的碰撞 而不是勉強的擦撞 碰撞的速度可能遠高於先前的估計 而且可以完全的摧毀掉忒伊亞 經過這樣的修改 忒伊亞的組成成分不再有那麼多的限制 即使忒伊亞有50 是由冰組成也有可能 43 其它的假說 编辑主条目 月球的起源 其他關於月球起源的假說有 月球是因為離心力從熔融的地球表面剝離 6 月球是來自其他地方 然後被地球引力場捕捉 44 或是地球和月球在相同的時間和地點從同一個吸積盤形成 這些假說沒有一個可以解釋地球 月球系統的高角動量 13 一個假說認為 月球的形成時間點比以往所認為的久 大約在太陽系形成後6 000萬年至1億4 000萬年之間 月球的年齡在45 27億 1 000萬年間 45 這個假設會在地球上產生岩漿海 讓地球和原始月球可以藉由金屬蒸氣的交換以達到成分的平衡 46 47 另一個由羅賓 克納提出的假說認為月球和地球是一起形成的 在這個假說裡 兩顆有火星5倍大小的小行星互相碰撞 產生了兩顆大小相似的行星 這兩顆行星再碰撞 然後產生我們現在的地球 再碰撞之後的地球被物質環包圍著 而這些物質環聚合起來形成原始的月球 這個新假說能解釋地球和月球相似的成分 48 月球 風暴洋 nbsp 可見光拍攝 地形圖 紅色代表高 藍色低 GRAIL繪製的重力圖 nbsp 古裂谷 nbsp 古裂谷的特寫 藝術作品 參見見 编辑環繞行星盤 英语 Circumplanetary disk 地質年代 月球地質 地球歷史 月球地質年代 月球的起源 洛希極限 法厄同星 nbsp 天文学主题參考文獻 编辑 科学家发现火星的两颗卫星可能是被撞出来的 腾讯网 2016 04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4 22 2 0 2 1 2 2 Canup Robin M Asphaug Erik Origin of the Moon in a giant impact near the end of the Earth s formation Nature 2001 08 412 6848 708 712 2022 04 08 Bibcode 2001Natur 412 708C ISSN 0028 0836 PMID 11507633 doi 10 1038 35089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3 31 英语 3 0 3 1 Mackenzie Dana The Big Splat or How The Moon Came To Be John Wiley amp Sons 2003 ISBN 978 0 471 15057 2 4 0 4 1 4 2 4 3 Wiechert U Halliday A N Lee D C Snyder G A Taylor L A Rumble D Oxygen Isotopes and the Moon Forming Giant Impact Science 2001 10 12 294 5541 345 348 2022 04 08 Bibcode 2001Sci 294 345W ISSN 0036 8075 PMID 11598294 doi 10 1126 science 106303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2 12 英语 Clery Daniel Impact Theory Gets Whacked Science 2013 10 11 342 6155 183 185 2022 04 08 Bibcode 2013Sci 342 183C ISSN 0036 8075 doi 10 1126 science 342 6155 18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4 08 英语 6 0 6 1 Binder Alan B On the origin of the moon by rotational fission The Moon 1974 09 11 1 2 53 76 Bibcode 1974Moon 11 53B ISSN 0027 0903 doi 10 1007 BF01877794 英语 Daly Reginald A Origin of the Moon and Its Topography PAPS 1946 90 2 JSTOR 3301051 doi 10 2307 3301051 Hartmann William K Davis Donald R Satellite sized planetesimals and lunar origin Icarus 1975 04 24 4 504 515 2022 04 08 doi 10 1016 0019 1035 75 90070 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 02 08 英语 已忽略未知参数 bibcode 帮助 Cameron A G W Ward W R The Origin of the Moon Abstracts of the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Conference March 1976 7 120 122 Bibcode 1976LPI 7 120C 10 0 10 1 Halliday Alex N Terrestrial accretion rates and the origin of the Moon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00 02 176 1 17 30 2022 04 08 Bibcode 2000E amp PSL 176 17H doi 10 1016 S0012 821X 99 00317 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7 05 英语 Gray Denis Book Review The Big Splat or How Our Moon Came to Be John Wiley amp Sons 2003 Journal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Canada 2003 12 01 97 299 300 2022 04 08 ISSN 0035 872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7 06 Canup Robin M Simulations of a late lunar forming impact Icarus 2004 04 168 2 433 456 2022 04 08 Bibcode 2004Icar 168 433C doi 10 1016 j icarus 2003 09 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 03 08 英语 13 0 13 1 Stevenson D J Origin of the Moon The Collision Hypothesis 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1987 05 15 1 271 315 2022 04 08 Bibcode 1987AREPS 15 271S ISSN 0084 6597 doi 10 1146 annurev ea 15 050187 001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4 23 英语 存档副本 2012 12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10 01 Was our two faced moon in a small collision 2012 12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1 30 Pahlevan Kaveh Stevenson David J Equilibration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lunar forming giant impact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07 10 262 3 4 438 449 2022 04 08 Bibcode 2007E amp PSL 262 438 请检查 bibcode 值 帮助 doi 10 1016 j epsl 2007 07 05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10 06 英语 Herwartz Daniel Pack Andreas Friedrichs Bjarne Bischoff Addi Identification of the giant impactor Theia in lunar rocks Science 2014 06 06 344 6188 1146 1150 2022 04 08 ISSN 0036 8075 doi 10 1126 science 125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11 20 英语 Traces of another world found on the Moon BBC News 2014 06 05 2022 04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11 20 英国英语 19 0 19 1 Paniello Randal C Day James M D Moynier Frederic Zinc isotopic evidence for the origin of the Moon Nature 2012 10 490 7420 376 379 2018 04 02 ISSN 0028 0836 doi 10 1038 nature11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5 29 英语 Moynier F Albarede F Herzog G F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zinc copper and iron in lunar samples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2006 12 70 24 6103 6117 2022 04 08 doi 10 1016 j gca 2006 02 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8 05 英语 Moynier Frederic Beck Pierre Jourdan Fred Yin Qing Zhu Reimold Uwe Koeberl Christian Isotopic fractionation of zinc in tektites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09 01 277 3 4 482 489 2022 04 08 doi 10 1016 j epsl 2008 11 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8 05 英语 Ben Othman D Luck J M Bodinier J L Arndt N T Albarede F Cu Zn isotopic variations in the Earth s mantle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2006 08 70 18 A46 2020 10 05 doi 10 1016 j gca 2006 06 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8 05 英语 Lisse C M Chen C H Wyatt M C Morlok A Song I Bryden G Sheehan P ABUNDANT CIRCUMSTELLAR SILICA DUST AND SiO GAS CREATED BY A GIANT HYPERVELOCITY COLLISION IN THE 12 MYR HD172555 SYSTEM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9 08 20 701 2 2019 2032 2022 04 08 Bibcode 2009ApJ 701 2019L ISSN 0004 637X arXiv 0906 2536 nbsp doi 10 1088 0004 637X 701 2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4 08 Rhee Joseph H Song Inseok Zuckerman B Warm dust in the terrestrial planet zone of a sun like Pleiad collisions between planetary embryos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7 675 1 777 783 Bibcode 2008ApJ 675 777R arXiv 0711 2111v1 nbsp doi 10 1086 524935 Song Inseok Zuckerman B Weinberger Alycia J Becklin E E Extreme collisions between planetesimals as the origin of warm dust around a Sun like star Nature 2005 07 436 7049 363 365 2022 04 08 Bibcode 2005Natur 436 363S ISSN 0028 0836 PMID 16034411 doi 10 1038 nature0385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 02 12 英语 26 0 26 1 Jones J H Tests of the Giant Impact Hypothesis PDF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Origin of the Earth and Moon Conference Monterey California 1998 2006 06 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6 06 11 Saal Alberto E et al Volatile content of lunar volcanic glasses and the presence of water in the Moon s interior Nature 2008 07 10 454 7201 192 195 Bibcode 2008Natur 454 192S PMID 18615079 doi 10 1038 nature07047 Taylor S R Khan A The Bulk Composition of the Moon Meteoritics and Planetary Science Supplement 2002 07 01 37 A139 2023 03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8 01 Galimov E M Krivtsov A M Origin of the Earth Moon system Journal of Earth System Science 2005 12 114 6 593 600 Bibcode 2005JESS 114 593G ISSN 0253 4126 doi 10 1007 BF02715942 英语 Scott Edward R D Oxygen Isotopes Give Clues to the Formation of Planets Moons and Asteroids Planetary Science Research Discoveries PSRD December 3 2001 2010 03 19 Bibcode 2001psrd reptE 55S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6 05 Nield Ted Moonwalk PDF 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8 September 2009 2010 03 01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1 06 05 Zhang Junjun Dauphas Nicolas Davis Andrew M Leya Ingo Fedkin Alexei The proto Earth as a significant source of lunar material Nature Geoscience 2012 04 5 4 251 255 2022 04 08 Bibcode 2012NatGe 5 251Z ISSN 1752 0894 doi 10 1038 ngeo1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4 18 英语 Koppes Steve Titanium paternity test fingers Earth as moon s sole parent Zhang Junju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March 28 2012 August 13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9 01 Alemi Alex Stevenson D Why Venus has No Moon 38 07 03 2006 09 01 2022 04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8 01 Sheppard Scott S Trujillo Chadwick A A survey for satellites of Venus Icarus 2009 07 202 1 12 16 2022 04 08 Bibcode 2009Icar 202 12S arXiv 0906 2781 nbsp doi 10 1016 j icarus 2009 02 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10 10 英语 36 0 36 1 Lewis K Moon formation and orbital evolution in extrasolar planetary systems A literature review EPJ Web of Conferences 2011 11 04003 Bibcode 2011EPJWC 1104003L ISSN 2100 014X doi 10 1051 epjconf 20101104003 37 0 37 1 37 2 Belbruno Edward Gott III J Richard Where Did the Moon Come From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2005 03 129 3 1724 1745 2022 04 08 Bibcode 2005AJ 129 1724B ISSN 0004 6256 arXiv astro ph 0405372 nbsp doi 10 1086 42753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 03 07 英语 Howard Edson The effect of Lagrangian L4 L5 on satellite formation Meteoritics amp Planetary Science 2005 07 40 7 1115 1115 2022 04 08 Bibcode 2005M amp PS 40 1115H doi 10 1111 j 1945 5100 2005 tb00176 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 02 12 英语 Halliday Alex N A young Moon forming giant impact at 70 110 million years accompanied by late stage mixing core formation and degassing of the Earth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A Mathematical Physical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 2008 11 28 366 1883 4163 4181 2022 04 08 Bibcode 2008RSPTA 366 4163H ISSN 1364 503X PMID 18826916 doi 10 1098 rsta 2008 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10 10 英语 Than Ker Did Earth once have multiple moons New Scientist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Ltd May 6 2008 2011 12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5 10 Jutzi M Asphaug E Forming the lunar farside highlands by accretion of a companion moon Nature 2011 08 476 7358 69 72 2022 04 08 Bibcode 2011Natur 476 69J ISSN 0028 0836 doi 10 1038 nature1028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5 20 英语 Earth Had Two Moons That Crashed to Form One Study Suggests news yahoo com 2022 04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 02 03 美国英语 Dambeck Thorsten Retuschen an der Entstehungsgeschichte des Erdtrabanten Retouches on the genesis of Earth s moon HTML 11 September 2012 23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10 24 德语 Mitler H E Formation of an iron poor Moon by partial capture or Yet another exotic theory of lunar origin Icarus 1975 02 24 2 256 268 2022 04 08 Bibcode 1975Icar 24 256M doi 10 1016 0019 1035 75 90102 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2 12 英语 Taylor G Jeffrey Origin of the Earth and Moon Planetary Science Research Discoveries University of Hawaii December 31 1998 2012 12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 03 05 Touboul M Kleine T Bourdon B Palme H Wieler R Late formation and prolonged differentiation of the Moon inferred from W isotopes in lunar metals Nature 2007 12 450 7173 1206 1209 2022 04 08 Bibcode 2007Natur 450 1206T ISSN 0028 0836 PMID 18097403 doi 10 1038 nature06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12 09 英语 Lovett Richard A Earth Asteroid Collision Formed Moon Later Than Thought National Geographic News December 19 2007 2012 02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4 18 NASA Lunar Scientists Develop New Theory on Earth and Moon Formation NASA Press Release NASA 2012 10 30 2012 12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2 23 進階讀物 编辑 學術論文Hartmann William K Davis Donald R Satellite sized planetesimals and lunar origin Icarus 1975 04 24 4 504 515 ISSN 0019 1035 doi 10 1016 0019 1035 75 90070 6 英语 Cameron A G W Ward W R The Origin of the Moon Abstracts of the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Conference 1976 03 01 7 120 2022 04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8 01 Canup R M Asphaug E An impact origin of the Earth Moon system 2001 U51A 02 2001 12 01 2022 04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4 08 R Canup and K Righter editors Origin of the Earth and Moon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Tucson 2000 555 pp Shearer C K Thermal and Magmatic Evolution of the Moon Reviews in Mineralogy and Geochemistry 2006 01 01 60 1 365 518 2022 04 08 ISSN 1529 6466 doi 10 2138 rmg 2006 60 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3 11 英语 Galimov Erik M Krivtsov Anton M Origin of the moon New concept geochemistry and dynamics 2012 ISBN 978 3 11 028640 3 OCLC 821198762 一般圖書Dana Mackenzie The Big Splat or How Our Moon Came to Be 2003 John Wiley amp Sons ISBN 978 0 471 15057 2 G Jeffrey Taylor Origin of the Earth and Moon Planetary Science Research Discoveries December 31 1998 2012 12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6 10 Peter D Ward和Donald Brownlee 地球是孤獨的 從天文物理學 太空生物學 行星科學探索生命誕生之謎 貓頭鷹書房 2007年第二版 ISBN 978 986 7001 39 9外部連結 编辑行星科學研究所 大碰撞假說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关于大碰撞假设的页面 哈特曼和达韦斯属于该所 该页还包含了哈特曼本人绘制的碰撞图像 Origin of the Moo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Prof AGW Cameron Klemperer Rosette simulations using Java applet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CSC西南研究所的大碰撞假說模擬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mv和 mov UCSC西南研究所的研究者证实形成月球的碰撞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西南研究所出版文章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讨论了查龙的碰撞成因假说 罗塞特 Klemperer Rosette 的Java applets模拟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另外还有一些小程序模拟了某体位于拉格朗日点的多体问题 并且展示了轨道的混沌特性 这与假说中特伊亚对地球的碰撞轨道的混沌不稳性是相似的 月球起源 電腦的吸積模型 Moon Archiv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cluding articles about the giant impact hypothesis Planet Smash Up Sends Vaporized Rock Hot Lava Flying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9 08 10 JPL News How common are Earth Moon planetary system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rXiv 1105 4616 23 May 2011 形成月球的大碰撞後 地球出乎意料的狀態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arah Stewart SETI Talks Jan 28 2015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大碰撞說 amp oldid 7862858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