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地磁场

地磁場是源自於地球內部,並延伸到太空的磁場。磁場在地表上的強度在25-65微特斯拉(即0.25至0.65高斯)之間。[3]粗略地說,地磁場是一個與地球自轉軸呈11°夾角的磁偶極子,相當於在地球中心放置了一個傾斜了的磁棒。目前的地磁北極位於北半球格陵蘭附近,實際上它是地磁場的南極,而地磁南極則是地磁場的北極。地核向外散發熱量時,引起外核中熔融鐵的對流運動,進而產生電流,地磁場即是此電流所致。這種形成天體磁場的原理,稱為發電機理論

非逆轉期間地球磁場的電腦模擬。[1]線條表示磁場線,從地核伸出時為黃色,回入地核時為藍色。地球自轉軸位於正中,垂直於圖中。濃密的線團位於地核之內。[2]

南北磁極通常位於地理極附近,但其位置在地質時間尺度上可以有較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極其緩慢,不足以干預指南針的日常使用。不過,平均每幾十萬年會發生一次地磁逆轉,即南北磁極突然(與地質時間尺度相比較)互相換位。每次逆轉都會在岩石中留下印跡,這對古地磁學研究十分重要。以此所得的數據有助科學家了解大陸和海床的板塊運動

磁層指的是地磁場在電離層以上的影響範圍。它能夠向太空延伸幾萬公里,並且阻止太陽風宇宙射線中的帶電粒子損毀地球大氣上層,因此使得阻擋紫外線臭氧層不致消失。

重要性 编辑

地磁場能夠使大部分太陽風偏轉方向。沒有了地磁場,太陽風中的帶電粒子就會剝去阻擋紫外線的臭氧層,生物體也就會受到紫外線的侵害。[4]其中一個大氣剝離原理是,氣體粒子被困在一個磁場泡之中,磁場泡再被太陽風「吹走」。[5]火星大氣二氧化碳因太陽風流失的速度推算,可推斷火星大氣層所剩無幾,是由它磁場的喪失直接導致的。[6][7]

古地磁學是對地球過去磁場的研究。[8]地磁場的極向會在火成岩中留下印記,所以當海底擴張時,每次地磁逆轉的印記會從中洋脊向外移動,在海床上形成多條與中洋脊平行的條狀結構。古地磁學家能夠利用非逆轉期間較為穩定的地磁極向,推測大陸漂移的歷史。科學家還可以利用地磁逆轉來判斷岩石和沉積物的年代,這種研究稱為磁性地層學[9]地磁場會使地殼礦物磁化,其所造成的磁異常可用於勘探金屬礦藏。[10]

人類最早在公元11世紀便已能利用磁性指南針判斷方向,並在12世紀更進一步用指南針導航。[11]雖然地磁偏角會隨時間漂移,但這種移動的速度十分緩慢,不足以干擾普通指南針的導航作用。諸多生物物種都具有磁場感知英语magnetoreception的能力,包括鴿子和某些細菌,並用之判定方向和導航。

主要特點 编辑

數學描述 编辑

在任何空間點上的地磁場可用一個三維矢量來描述。測量矢量方向的最基本方法,是用指南針判斷磁北極的方向。該方向與正北方之間的夾角稱為「偏角」(D),與地平面之間的夾角則稱為「傾角」(I)。磁場的強度(F)與磁鐵所受的磁力成正比。另一種描述方法是北(X)、東(Y)、下(Z)坐標。[12]

 
用於描述磁場的兩種常用坐標系

強度 编辑

磁場強度的常用單位包括高斯(G)和納特斯拉(nT),互換公式為1 G = 100,000 nT。一個納特斯拉亦稱伽馬(γ)。[13]特斯拉是量度磁場強度的國際單位制單位。地磁場的強度在25,000至65,000 nT(0.25至0.65 G)之間(一個磁力较强的冰箱磁贴英语Refrigerator magnet的磁场強度約為10,000,000納特斯拉(100高斯))。[14]

磁場強度的等高線圖稱為「力線圖」。世界地磁模型顯示,地磁場強度的整體趨勢是從兩極至赤道逐漸減弱,強度最低處位於南美洲一帶的南大西洋異常區,最高處則位於加拿大北部、西伯利亞以及澳洲以南的南極海岸。[15]

傾角 编辑

地磁傾角的數值在−90°(上)和90°(下)之間。地磁場在北半球向下傾,在地磁北極指向正下方,並隨緯度下降而逐漸向上,至「地磁赤道」處完全與地表平行(0°)。往南,傾角繼續向上,直到地磁南極處指向正上方。

地磁傾角的等高線圖請見下文

偏角 编辑

地磁場相對正北方向東偏時,偏角數值為正,往西偏時則為負。其中一個測量方法是比較指南針的指向和天極的方向。

地磁偏角的等高線圖請見下文

地域差異 编辑

地磁場三個坐標分量的地域分佈圖,世界地磁模型英语World Magnetic Model2015年數據。[15]

偶極子近似 编辑

 
磁北極(Nm)與正北(Ng

地表附近的磁場可以較準確地近似為一個位於地心,與地球自轉軸呈11°夾角的磁偶極子[13]這個磁偶極子可以由一個強力磁鐵來實現,其南極指向地磁北極。[16]之所以有這種似乎南北顛倒的說法,是因為磁鐵的北極會與另一塊磁鐵的南極相吸。因此如果把地核想象為一個大磁鐵,那麼指南針北極所指向的,其實是「地核磁鐵」的南極。[12]

地磁極 编辑

 
地磁北極在加拿大北極圈內的移動路徑

人類是先根據地球兩極的方位定義磁鐵的南北兩極,而不是相反:磁鐵的北極是指南針在自由旋轉時轉向地磁北極的一端。由於兩塊磁鐵的南北兩極相吸,這意味著地磁北極其實是地磁場的南極(即地磁場線指向地心之處)。[17][18][19][20]

地磁兩極的位置有局部和全球兩種定義。[21]局部定義是磁場線垂直於地表之處,[22]這可以通過測量地磁傾角來判斷:地磁北極的地磁傾角為90°(正下),地磁南極則為−90°(正上)。兩極各自會獨立移動,並不一定在地球的對蹠點上。移動速度時快時慢,地磁北極在2003年達到每年40公里的移動速度。自1830年代起,地磁北極一直向西北方移動,從1931年的加拿大布西亞半島開始,至2001年剛毅灣以外600公里處。[23]「地磁赤道」是地磁傾角為零的一條線,即地磁場完全平行於地表之處。

全球定義利用數學模型:設想一條直線穿過地心,平行於地磁場的最佳擬合磁偶極子,這條線穿出地表的南北兩點便分別是地磁南北兩極。如果地磁場為一完美磁偶極子,那麼全球定義的地磁極點就會與局部定義的吻合。然而,地磁場有較大的非偶極成分,所以這兩種定義的地磁極點並不吻合。

磁層 编辑

 
磁層結構:(1)弓形震波、(2)磁鞘、(3)磁層頂、(4)磁層、(5)北磁尾腔、(6)南磁尾腔、(7)等離子層

地磁場在地表近似於磁偶極子,但在大氣層以上會在太陽風的影響下變形。太陽風是來自日冕、速度為每秒200至1000公里的帶電粒子。伴隨著太陽風的磁場稱為行星際磁場[24]

太陽風可以施加壓力,一旦抵達地球大氣會對它進行侵蝕。不過,地磁場也會施加壓力,它對太陽風所施加的壓力可保護大氣免受直接衝擊。磁層頂是太陽風壓力和地磁場壓力相互平衡之處,這是磁層的邊緣。磁層的形狀並不對稱,其面對太陽的部分向外延伸約10個地球半徑,背對太陽的部分則是一條延伸超過200個地球半徑的磁尾[25]磁層頂面對太陽的部分是一個弓形震波,此處的太陽風速度驟然降低。[24]

位於磁層以內的是呈圓環形、含低能帶電粒子(即等離子)的等離子層。等離子層從60公里的高度開始,延續至3到4個地球半徑,其中包含電離層。這個區域會隨地球公轉。[25]另有兩個含高能離子(能量在0.1至10 MeV之間)的同心車胎形區域,稱范艾倫輻射帶。內帶在1至2個地球半徑以外,外帶在4至7個地球半徑以外。等離子層和范艾倫輻射帶之間有些重疊,重疊的程度會隨太陽的活躍度而大幅波動。[26]

除了太陽風以外,地磁場還會阻擋宇宙射線。宇宙射線含高能帶電粒子,主要來自太陽系以外,其中不少成分已被太陽的磁場阻擋在太陽圈(太陽的磁場影響範圍)以外。[27]

一部分帶電粒子能夠進入磁層。它們繞著磁場線做螺旋運動,在兩極之間每秒來回反彈幾次。陽離子往西緩慢漂流,陰離子往東漂流,形成環狀電流。這一電流會減弱地表的磁場。[24]在穿透電離層時,帶電粒子會與那裡的原子發生碰撞,從而產生極光並發出X光[25]

磁層的變化狀態主要是被太陽活動所驅動,這就是所謂的太空天氣。太陽風弱,則磁層就會擴張;反之,太陽風強,則磁層會受到擠壓,更多的帶電粒子因此能夠通過磁層。在太陽特別活躍期間,比如當日冕大量拋射使衝擊波橫掃太陽系時,在地球上就會發生磁暴。這樣的衝擊波只須兩天就會抵達地球。磁暴可以造成大規模破壞,如2003年的「萬聖節太陽風暴」就損壞了美國太空總署超過三分之一的人造衛星。有記錄以來最大規模的磁暴發生在1859年,所產生的電流使電報線短路,緯度低至古巴都能看到極光。[24][28]

變化 编辑

對澳洲古太古代熔岩和南非礫岩的研究顯示,地磁場在34.5億年前就已存在。[29][30][31]

短期 编辑

 
背景:各地地磁觀測站所錄得的2003年磁暴數據。
球體:地磁觀測站地點,線條為磁場強度等高線,兩條線之間的差異為1 μT

地磁場變化的時間尺度短至毫秒,長至百萬年。較短的變化主要來自電離層和磁層中電流的日常波動和磁暴。時長在一年以上的變化反映地球內部的變化,特別是富含鐵的內核[12]

地球磁層時常會受到太陽耀斑的侵襲,引發磁暴,並產生極光。地磁場的短期不穩定性可以通過K-指標來測量。[32]

THEMIS英语THEMIS任務所獲得的數據顯示,當太陽和地球的磁場相互對齊時,地磁場的強度會減弱。該結果與此前的假說相反。[33]

長期 编辑

 
地磁偏角估值等高線圖從1590年至1990年的變化
 
地磁場沿自轉軸的偶極分量從1600年至2020年間的變化

「長期變化」指的是時長在一年以上的地磁場變化。地磁偏角在過去幾百年來偏移了幾十度,[12]右圖動畫顯示出變化的趨勢。[34]

地磁場偶極子的方向和強度都會隨時間變化。過去200年間,磁偶極強度以每百年6.3%的速率減弱。[12]目前的強度和變化速率在過去7000年間並無偏離常規。[35]

在長期變化中,一種不可用磁偶極子描述的顯著特色是,地磁場以每年0.2度的速率向西漂移。[36]全球各地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漂移程度都有所不同。全球平均的漂移方向自公元1400年起向西,1000年至1400年間則向東。[37]

在有地磁觀測站記錄之前的地磁場變化可以通過考古和地質勘探推算出來。這種變化稱為「古長期變化」。記錄顯示,地磁場在長時間內變化較小,但偶爾會發生大幅度的地磁偏移和逆轉。[38]

地磁逆轉 编辑

 
新生代晚期的地磁極向。黑色區間的極向和今天的極向相同,白色區間的極向則和今天的相反。

地磁場可以大致近似為與地球自轉軸對齊的磁偶極子,有時候,地磁南北極會互換位置。在一些玄武岩、海床沉積物和海床磁異常中,可以找到「地磁逆轉」現象的證據。[39]逆轉並無週期性,兩次逆轉之間的時長從10萬年至5000萬年不等。離當今最近的一次地磁逆轉發生在78萬年前,稱為布容尼斯-松山逆轉[23][40]地磁偏移是一種類似的現象,但逆轉無法完全發生,最終極向不變,[41][42]如41,000年前冰河時期期間發生的拉尚事件

過去的地磁場主要記錄在具有永久磁矩的強磁性礦物之中,特別是磁鐵礦氧化鐵礦物。這種剩磁的原理不止一種。當熔岩逐漸冷卻時,其中的磁性礦物會將當時的磁場方向凝固下來,這稱為「熱剩磁英语thermoremanent magnetization」。當沉積物在海床或湖底積累的時候,磁性粒子的方向會稍稍傾向和地磁場對齊的方向,這稱為「岩屑剩磁」。[8]

熱剩磁是中洋脊兩旁地磁異常的主要形成原理。海床在擴張時,從地幔湧出的岩漿冷卻,在中洋脊兩旁形成新的玄武岩地殼。海床的擴張使新的地殼不斷向外緩慢移動。玄武岩會記錄下冷卻凝固時的地磁場方向,因此在千古以來的多番地磁逆轉後,已在海床上留下了一系列與中洋脊平行、在脊的兩旁對稱的條狀結構。用船在海底拖動磁力儀,所得數據可用來推斷海床的年齡,以及過去海床的擴張速率。[8]

對熔岩進行放射性定年,可建立地磁極向時間線(如圖所示),這是磁性地層學的基礎。磁性地層學是一種在地質數據之間建立相關性的方法,可以用來判斷沉積物、火成岩地層以及海床磁異常的年齡。[8]

對美國俄勒岡州斯廷斯山英语Steens Mountain熔岩流的研究顯示,地磁場在地球歷史上曾經有過每天6度的偏移速度,這與人們對地磁場的普遍認識大相徑庭。[43]然而,參與這項研究的其中一位科學家後來表示,該現象應歸咎於這條熔岩流本身特殊的磁特性,而與地磁場的快速偏移無關。[44]

地磁場磁偶極子軸有時會傾斜到越過赤道,然後返回到原來的極向。這一現象稱為「地磁偏移」。[42]

未來 编辑

 
虛擬自轉軸偶極矩(VADM,即一個與地球自轉軸對齊的假想磁偶極子,在採樣點產生所測量到的磁場強度時的偶極矩)自上一次逆轉至今的變化

目前的地磁場正在整體減弱。在過去150年間,地磁場強度下降了10%至15%,且在過去幾年有加快的趨勢。地磁場在2千年前達到比目前強度高35%的最高值,並自此幾乎持續減弱至今。和岩石中的古地磁場記錄相比,今天的地磁場強度和減弱的速率都在正常波動範圍以內。

地磁北極正從加拿大北部往西伯利亞方向漂移,速度正在加快:20世紀初速度為每年10公里,2003年已升至每年40公里,[23]目前仍在上升。[45]

地磁場的變化屬於一種異方差波動,意味著在當下做測量,甚至在數十年或數百年的區間內做重複測量,都不足以推斷出磁場強度的整體趨勢。地磁場在過去有過多次原因不明的上下波動。再者,由於地磁場不是一個完美的磁偶極子,在一個單獨地點做的測量(磁場的強度或波動)亦無法用來推斷地磁場的整體狀況。就算磁場的總強度保持不變或上升,其偶極分量也有可能降低。

來源 编辑

地核的熱量在向外逃逸時,會促使地核內部的導電物質做對流運動,因此產生電流,進而形成地磁場。

地核發電機原理 编辑

 
導電流體在科里奧利效應下的流動形成多個卷狀物,所產生的磁場如圖所示[46]

包括地球在內的大部分太陽系行星以及包括太陽在內的所有恆星,都會因導電流體的運動而產生磁場。[47]地球的磁場源於半徑為3400公里(地球半徑為6370公里)、由鐵合金組成的地核。地核分為半徑為1220公里的固態內核和液態外核[48]內核(溫度約為6,000 K(5,730 °C;10,340 °F))的熱量向核幔邊界(溫度約為3,800 K(3,530 °C;6,380 °F))傳導時,會推動液態外核的流動。[49]內核的高溫來自於行星分異期間較重物質下沉時釋放的引力勢能,以及核內放射性元素衰變時釋放的熱能。外核流動的形狀與地球的自轉及固態的內核有關。[50]

地球產生磁場的原理稱為發電機理論[47]電流及其所產生的磁場之間存在一種反饋作用:電流迴路產生磁場(安培定律),磁場的變化產生電場(法拉第定律),磁場和電場又反過來對電流中的電荷施力(洛倫茲力)。[51]綜合起來,可用一條稱為「磁感應方程」的偏微分方程來描述如此形成的磁場:

 

其中u為流體的速度,B為磁場,η=1/σμ磁擴散率(與電導率σ磁導率μ之積成反比)。[52]B/∂t是磁場的時間導數,2拉普拉斯算子∇×旋度算子

磁感應方程右邊的第一項描述的是擴散。在靜止不動的流體當中,磁場會減弱,聚集的磁場也會擴散開來。一旦地球發電機在某天停止運動,地磁場的偶極分量就會在幾萬年內慢慢消失。[52]

在一個完美電導體(σ=∞)裡不可能發生擴散。根據楞次定律,磁場的任何變動會產生抵抗這一改變的電流,因此進出一個給定體積流體的磁通量不會改變。流體在移動時,磁場會與其一同移動。這一現象稱為「磁凍結定理」。就算流體不是完美電導體,其流動時也會拉長磁場線,並產生新的磁場。若不是因為磁場在加強時會抵抗流體的運動,這一過程會無止境地產生新磁場。[52]

浮力所致的對流使得外核流體可以持續運動。在地球內部,越往深處,溫度越高。越高溫的流體浮力越大。另外,所謂的「成分對流」現象有加強浮力的作用:當地核冷卻時,其中一些熔融鐵會凝固並沉積在內核表面,流體中留下較輕的元素,因此密度降低。地球自轉所產生的科里奧利效應會使流體的運動形成南北軸向的卷狀物。[50][52]

發電機可以加強磁場,但整個過程最開始的時候需有初始磁場。[52]地球的初始磁場可能來自地球以外:太陽在其形成初期曾經經歷過一個金牛T星階段,此時的太陽風所致磁場可能比今天強幾個數量級。[53]但是,一大部分來自太陽的磁場可能會被地幔阻擋。初始磁場也有可能來自核幔邊界上的化學反應,或來自導熱性和導電性的變化。[54]

根據計算,地球外核的平均磁場強度為25高斯,是地表強度的50倍。[55]

數值模型 编辑

要模擬地球發電機,就要對地球內部的磁流體力學非線性偏微分方程做數值求解。方程可以在一個三維網格的點上求解,網格越細,結果就越接近現實,但細度主要受到電腦計算能力所限制。數十年來,理論學家只能建立所謂的「動力發動機」模型:預先指定流體的運動方式,然後計算它對磁場的影響。此類模型的主要用途是測試不同流體幾何是否能夠維持發電機運作。[56]

1995年,位於日本和美國的兩個研究團隊分別建立了「自洽」發電機模型,也就是能夠同時計算流體運動和磁場的模型。[57][1][58]美國團隊的模型成功推算出地磁場的一些特性,包括地磁逆轉,因此受到廣泛重視。[56]

電離層和磁層中的電流 编辑

電離層中的電流也會生成磁場(電離層發電機區)。這樣的磁場只出現在大氣層面向太陽的一方,所以在一天的時間以內可以使地表地磁場最多偏移1度。磁場強度在一天內的波動一般在25納特(nT)左右,即2千分之一;在幾秒鐘內的波動一般在1納特左右,即5萬分之一。[59]

測量與分析 编辑

勘察 编辑

1832年,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測量地球磁場。[60]在之後150年的重複測量中,地磁場錄得10%的整體減弱。[61]包括Magsat在內的一系列衛星利用三軸矢量磁力儀測量地磁場的三維結構。奧斯特衛星英语Ørsted (satellite)的數據顯示,存在一個動力地球發電機,使得在南非以西大西洋底下出現一個額外的磁極。[62]

各國政府往往會通過地質調查所在各地的觀測站對地磁場進行系統性的勘察,如英國地質調查所英语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埃斯克代爾繆爾觀測站英语Eskdalemuir Observatory。這些觀測站可以測量和預測磁暴等地磁場狀況。

國際實時磁場觀測站網絡由遍佈全球的一百多座地磁場觀測站所組成,自1991年起一直保持對地磁場的監察。

在軍事方面,預先測量地磁場背景有助於探測大型金屬物體,如水下潛艇,所產生的不尋常磁場擾動。通常這些磁異常探測器英语magnetic anomaly detector由飛機或船隻承載前往不同地點,例如英國的「獵迷」反潛巡邏機

在商業上,地質勘探公司會利用磁力儀尋找由礦藏產生的自然異常,例如庫爾斯克磁異常英语Kursk Magnetic Anomaly

地殼磁異常 编辑

 
岩石圈磁異常所產生的短波長特徵模型[63]

在考古方面,磁力儀可以用來探測鐵制考古遺物、窯、某些石建築結構、溝渠和貝塚等在地磁場中引致的細微偏差。科學家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用於探測潛艇的磁異常探測器進行改良,[64]已測繪出整個地球海床的磁場差異。玄武岩是組成海床、富含鐵的火山岩,[65]它含有強磁性的磁鐵礦,能夠在小範圍內使指南針偏向。冰島水手早在18世紀末就已發現這一現象。[66]科學家可以利用玄武岩的磁性來研究深海海床:當熔岩冷卻形成玄武岩時,會記錄下當時的地磁場。[66]

統計模型 编辑

每一次測量地磁場,都只局限於某個時間和地點。如果要從此數據對其他時間和地點的地磁場進行估算,就必須利用模型做預測。

球諧函數 编辑

 
球諧函數在球面上的示意圖。Ym在穿過兩極的m大圓上以及在ℓ-m條緯線上為零。每次越過這些線,函數都會正負變換
 
四極場示意圖。用兩個靠近的偶極,亦能形成四極子

球諧函數來擬合地磁場的測量數據,是分析全球地磁場變化的最常用方法,最早由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發明。[67]球諧函數是一組在球面上波動的函數,每一個都是分別以經度和緯度為變量的兩個函數之積(Ym(θ, φ) = Θm(θ) Φm(φ))。以經度為變量的函數Φm在零個或以上穿過南北極的大圓上為零,這樣的大圓共有|m|個;以緯度為變量的函數Θm在零個或以上圓形緯線上為零,這樣的緯線的數量加上之前的大圓的數量等於球諧函數的「階」。每一個球諧函數所描述的磁場都對應於地球中心的一組磁荷分佈:=0對應於在自然中從未被探測到的磁單極子=1對應於由兩個相反磁單極子組成的磁偶極子=2對應於由兩個磁偶極子組成的磁四極子[12]

球諧函數可以用來描述球面上任何符合某些條件的純量場(即位置函數)。雖然磁場本身是向量場,但在笛卡爾坐標X, Y, Z下,它的每個分量都是一個稱為磁純量勢的純量場的導數,而磁純量勢可以用球諧函數來描述。利用最小平方法對全球各地地磁場的測量數值進行擬合,可將整個磁純量勢寫成一系列球諧函數之和,其中每個球諧函數都乘以擬合所得出的「高斯係數」,記作gmhm[12]

最低階高斯係數g00描述的是一個磁單極子對地磁場的貢獻,由於自然界中尚未發現磁單極子的存在,因此這一項必須為零。接下來,第一階共有三項:g10g11h11,分別描述三個正交方向的磁偶極子對磁場的貢獻。用此方法得出的磁偶極子方向與地球的自轉軸(地理南北方向)夾角約為10°,詳見上文。[12]

半徑關係 编辑

如果在不同海拔對地磁場進行測量(如地表和衛星),再利用球諧函數分析,就可以分辨出磁場是源自地球內部還是外部。每一個高斯係數gmhm都會分成兩項:一項隨半徑依1/r+1降低,另一項隨半徑依r上升。後者的存在是因為有外在磁場源,如電離層和磁層中的電流。不過,外在磁場源的貢獻在多年數據的平均下會最終趨向零。[12]

如果把對應於外在磁場源的項忽略不計,餘下的多極展開項說明,一個磁偶極子(=1)所產生的磁純量勢隨半徑依1/r2降低。磁場是勢的導數,所以它依1/r3降低。磁四極子所產生的磁場則依1/r4降低。更高階項隨半徑的降低速度會越來越快。地球外核的半徑約為地球半徑的一半,如果以核幔邊界作為球面用球諧函數來擬合地磁場,那麼在地表上,偶極磁場就只有核幔邊界處的八分之一,四極磁場則只有十六分之一,如此類推。因此,只有低階項(亦即波長較短的磁場)才能在地表上探測得到。再加上其他的種種原因,科學家通常假設只有第14階及以下的磁場來自於地核,相應的波長在2千公里以下。比這更小的磁場變化是由地殼的磁異常所致。[12]

全球模型 编辑

國際地磁參考場英语International Geomagnetic Reference Field國際地磁學與高空科學協會英语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eomagnetism and Aeronomy彙編的標準全球地磁場模型,每五年修訂一次。第12代模型IGRF12的數據來源包括奧斯特英语Ørsted (satellite)、CHAMP和SAC-C等衛星以及遍佈全球的地磁觀測站。[68]2000年之前的模型中,球諧函數展開截至第10階,共含120個係數;新模型截至第13階,共含195個係數。[69]

世界地磁模型英语World Magnetic Model由美國國家環境資訊中心英语國家環境資訊中心(前身為國家地球物理數據中心)和英國地質調查所英语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共同彙編。該模型的球諧函數展開截至第12階,共含168個係數,空間解析度約為3千公里。採用此模型的包括美國國防部英國國防部美國聯邦航空總署北約組織及許多民用導航系統。[70]

除此之外,由高達德太空飛行中心丹麥空間研究所英语Danish Space Research Institute彙編的地磁模型採取一種「全面性建模」方法,目的是把時間和空間解析度差別巨大的多組地表和衛星數據融合起來。[71]

精度更高的還有美國國家環境資訊中心所彙編的增強地磁模型(英語:Enhanced Magnetic Model),其球諧函數展開截至第790階,對磁異常的解析度達到56公里的波長。數據取自衛星、海上、航空、地表等地磁觀測站。截至2018年 (2018-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的最新版本EMM2017包含由歐洲太空總署Swarm任務英语Swarm (spacecraft)所錄得的數據。[72]

生物對磁場的感知 编辑

不少動物可以感知地磁場,例如某些鳥類會在遷徙過程中用地磁場來導航。[73]研究也發現,牛和野鹿往往會把身體與南北方向對齊,但在高壓電線底下卻不會,意味著這種行為和磁場相關。[74][75]然而,2011年的一項研究通過分析Google地球圖像,並沒有觀察到這種現象。[76]

科學家發現,歐亞鴝及其他鳴禽的地磁導航能力正受到微弱電磁場的干擾。這種干擾並非來自電纜或手提電話訊號,[77]而是一種頻率介乎2 kHz至5 MHz的訊號。這包括調幅廣播訊號以及普通商用和家用的電子設備。[78]

參見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Glatzmaier, Gary A.; Roberts, Paul H. A three-dimensional self-consistent computer simulation of a geomagnetic field reversal. Nature. 1995, 377 (6546): 203–209. Bibcode:1995Natur.377..203G. doi:10.1038/377203a0. 
  2. ^ Glatzmaier, Gar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2013-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29). 
  3. ^ Finlay, C. C.; Maus, S.; Beggan, C. D.; Bondar, T. N.; Chambodut, A.; Chernova, T. A.; Chulliat, A.; Golovkov, V. P.; Hamilton, B.; Hamoudi, M.; Holme, R.; Hulot, G.; Kuang, W.; Langlais, B.; Lesur, V.; Lowes, F. J.; Lühr, H.; Macmillan, S.; Mandea, M.; McLean, S.; Manoj, C.; Menvielle, M.; Michaelis, I.; Olsen, N.; Rauberg, J.; Rother, M.; Sabaka, T. J.; Tangborn, A.; Tøffner-Clausen, L.; Thébault, E.; Thomson, A. W. P.; Wardinski, I.; Wei, Z.; Zvereva, T. I. International Geomagnetic Reference Field: the eleventh generation.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2010-12, 183 (3): 1216–1230. Bibcode:2010GeoJI.183.1216F. doi:10.1111/j.1365-246X.2010.04804.x. 
  4. ^ Shlermeler, Quirin. Solar wind hammers the ozone layer. News@nature. 2005-03-03 [2018-06-29]. doi:10.1038/news050228-12. (原始内容于2017-12-14). 
  5. ^ . Cosmos Online. 2008-11-25 [2013-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6. ^ Luhmann, Johnson & Zhang 1992
  7. ^ Structure of the Earth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cign.jpl.nasa.gov. Retrieved on 2012-01-27.
  8. ^ 8.0 8.1 8.2 8.3 McElhinny, Michael W.; McFadden, Phillip L. Paleomagnetism: Continents and Oceans. Academic Press. 2000. ISBN 0-12-483355-1. 
  9. ^ Opdyke, Neil D.; Channell, James E. T. Magnetic Stratigraphy. Academic Press. 1996. ISBN 978-0-12-527470-8. 
  10. ^ Mussett, Alan E.; Khan, M. Aftab. Looking into the Earth: An introduction to Geological Geophys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0-521-78085-3. 
  11. ^ Temple, Robert. The Genius of China. Andre Deutsch. 2006. ISBN 0-671-62028-2.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Merrill, McElhinny & McFadden 1996,Chapter 2
  13. ^ 13.0 13.1 Geomagnetism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National Geophysical Data Center. [2013-10-21]. (原始内容于2019-06-27). 
  14. ^ Palm, Eric. . National High Magnetic Field Laboratory. 2011 [2013-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1). 
  15. ^ 15.0 15.1 Chulliat, A.; Macmillan, S.; Alken, P.; Beggan, C.; Nair, M.; Hamilton, B.; Woods, A.; Ridley, V.; Maus, S.; Thomson, A. The US/UK World Magnetic Model for 2015-2020 (PDF) (报告). National Geophysical Data Center. 2015 [2016-02-21]. (原始内容 (PDF)于2016-12-27). 
  16. ^ Casselman, Anne. The Earth Has More Than One North Pole. Scientific American. 2008-02-28 [2013-05-21]. (原始内容于2012-11-15). 
  17. ^ Serway, Raymond A.; Chris Vuille. Essentials of college physics. USA: Cengage Learning. 2006: 493 [2018-06-29]. ISBN 0-495-10619-4. (原始内容于2019-05-15). 
  18. ^ Emiliani, Cesare. Planet Earth: Cosmology, Geology, and the Evolution of Life and Environment.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228 [2018-06-29]. ISBN 0-521-40949-7. (原始内容于2019-05-14). 
  19. ^ Manners, Joy. Static Fields and Potentials. USA: CRC Press. 2000: 148 [2018-06-29]. ISBN 0-7503-0718-8. (原始内容于2019-05-14). 
  20. ^ Nave, Carl R. Bar Magnet. Hyperphysics. Dept.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Georgia State Univ. 2010 [2011-04-10]. (原始内容于2017-09-27). 
  21. ^ Campbell, Wallace A. "Magnetic" pole locations on global charts are incorrect. Eos, Transactions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1996, 77 (36): 345 [2018-06-29]. Bibcode:1996EOSTr..77..345C. doi:10.1029/96EO00237. (原始内容于2017-12-05). 
  22. ^ . 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 [2013-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19). 
  23. ^ 23.0 23.1 23.2 Phillips, Tony. . Science@Nasa. 2003-12-29 [2009-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25). 
  24. ^ 24.0 24.1 24.2 24.3 Merrill 2010, pages 126–141
  25. ^ 25.0 25.1 25.2 Parks, George K. Physics of space plasmas : an introduction. Redwood City, Calif.: Addison-Wesley. 1991. ISBN 0201508214. 
  26. ^ Darrouzet, Fabien; De Keyser, Johan; Escoubet, C. Philippe. Cluster shows plasmasphere interacting with Van Allen belts (新闻稿). European Space Agency. 2013-09-10 [2013-10-22]. (原始内容于2013-10-29). 
  27. ^ Shields Up! A breeze of interstellar helium atoms is blowing through the solar system. Science@NASA. 2004-09-27 [2013-10-23]. (原始内容于2013-06-21). 
  28. ^ Odenwald, Sten. . Technology through time (NASA). 2010, 70 [2013-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9). 
  29. ^ McElhinney, T. N. W.; Senanayake, W. E. Paleomagnetic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Geomagnetic Field 3.5 Ga Ago.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980, 85: 3523 [2018-06-29]. Bibcode:1980JGR....85.3523M. doi:10.1029/JB085iB07p03523. (原始内容于2017-12-11). 
  30. ^ Usui, Yoichi; Tarduno, John A.; Watkeys, Michael; Hofmann, Axel; Cottrell, Rory D. Evidence for a 3.45-billion-year-old magnetic remanence: Hints of an ancient geodynamo from conglomerates of South Africa. Geochemistry Geophysics Geosystems. 2009, 10 (9). Bibcode:2009GGG....1009Z07U. doi:10.1029/2009GC002496. 
  31. ^ Tarduno, J. A.; Cottrell, R. D.; Watkeys, M. K.; Hofmann, A.; Doubrovine, P. V.; Mamajek, E. E.; Liu, D.; Sibeck, D. G.; Neukirch, L. P.; Usui, Y. Geodynamo, Solar Wind, and Magnetopause 3.4 to 3.45 Billion Years Ago. Science. 2010-03-04, 327 (5970): 1238–1240. Bibcode:2010Sci...327.1238T. PMID 20203044. doi:10.1126/science.1183445. 
  32. ^ . Space Weather Prediction Center. [2013-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2). 
  33. ^ Steigerwald, Bill. Sun Often "Tears Out A Wall" In Earth's Solar Storm Shield. THEMIS: Understanding space weather. NASA. 2008-12-16 [2011-08-20]. (原始内容于2010-03-16). 
  34. ^ Jackson, Andrew; Jonkers, Art R. T.; Walker, Matthew R. Four centuries of Geomagnetic Secular Variation from Historical Record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A. 2000, 358 (1768): 957–990. Bibcode:2000RSPTA.358..957J. JSTOR 2666741. doi:10.1098/rsta.2000.0569. 
  35. ^ Constable, Catherine. Dipole Moment Variation. Gubbins, David; Herrero-Bervera, Emilio (编). Encyclopedia of Geomagnetism and Paleomagnetism. Springer-Verlag. 2007: 159–161. ISBN 978-1-4020-3992-8. doi:10.1007/978-1-4020-4423-6_67. 
  36. ^ Secular variation. Geomagnetism. Canadian Geological Survey. 2011 [2011-07-18]. (原始内容于2008-07-25). 
  37. ^ Dumberry, Mathieu; Finlay, Christopher C. (PD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07, 254: 146–157 [2018-06-29]. Bibcode:2007E&PSL.254..146D. doi:10.1016/j.epsl.2006.11.02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10-23). 
  38. ^ Tauxe 1998,Chapter 1
  39. ^ Vacquier, Victor. Geomagnetism in marine geology 2nd. Amsterdam: Elsevier Science. 1972: 38. ISBN 9780080870427. 
  40. ^ Merrill, McElhinny & McFadden 1996,Chapter 5
  41. ^ Ice Age Polarity Reversal Was Global Event: Extremely Brief Reversal of Geomagnetic Field,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Super Volcano. ScienceDaily. 2012-10-16 [2013-03-21]. Bibcode:2012E&PSL.351...54N. doi:10.1016/j.epsl.2012.06.050. (原始内容于2013-02-20). 
  42. ^ 42.0 42.1 Merrill, McElhinny & McFadden 1996,第148–155頁
  43. ^ Coe, R. S.; Prévot, M.; Camps, P. New evidence for extraordinarily rapid change of the geomagnetic field during a reversal. Nature. 1995-04-20, 374 (6524): 687–692 [2018-06-29]. Bibcode:1995Natur.374..687C. doi:10.1038/374687a0. (原始内容于2016-06-03).  (also available online at es.ucsc.edu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4. ^ Coe, R. S.; Jarboe, N. A.; Le Goff, M.; Petersen, N. Demise of the rapid-field-change hypothesis at Steens Mountain: The crucial role of continuous thermal demagnetization.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14-08-15, 400: 302–312. Bibcode:2014E&PSL.400..302C. doi:10.1016/j.epsl.2014.05.036. 
  45. ^ Lovett, Richard A. North Magnetic Pole Moving Due to Core Flux. 2009-12-24 [2018-06-29]. (原始内容于2016-03-04). 
  46. ^ . USGS FAQs.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2013-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8). 
  47. ^ 47.0 47.1 Weiss, Nigel. Dynamos in planets, stars and galaxies. Astronomy and Geophysics. 2002, 43 (3): 3.09–3.15. Bibcode:2002A&G....43c...9W. doi:10.1046/j.1468-4004.2002.43309.x. 
  48. ^ Jordan, T. H. Structural Geology of the Earth's Interior.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79, 76 (9): 4192–4200. Bibcode:1979PNAS...76.4192J. PMC 411539 . PMID 16592703. doi:10.1073/pnas.76.9.4192. 
  49. ^ European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 Earth's Center Is 1,000 Degrees Hotter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Synchrotron X-Ray Experiment Shows. ScienceDaily. 2013-04-25 [2013-10-21]. (原始内容于2013-09-06). 
  50. ^ 50.0 50.1 Buffett, B. A. Earth's Core and the Geodynamo. Science. 2000, 288 (5473): 2007–2012. Bibcode:2000Sci...288.2007B. doi:10.1126/science.288.5473.2007. 
  51. ^ Feynman, Richard P. The Feynman lectures on physics New millennium. New York: BasicBooks. 2010: 13–3,15–14,17–2. ISBN 9780465024940. 
  52. ^ 52.0 52.1 52.2 52.3 52.4 Merrill, McElhinny & McFadden 1996,Chapter 8
  53. ^ Merrill, McElhinny & McFadden 1996,Chapter 10
  54. ^ Merrill, McElhinny & McFadden 1996,Chapter 11
  55. ^ Buffett, Bruce A. Tidal dissipation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Earth's internal magnetic field. Nature. 2010, 468 (7326): 952–954 [2018-06-29]. Bibcode:2010Natur.468..952B. PMID 21164483. doi:10.1038/nature09643. (原始内容于2010-12-22). 简明摘要 – Science 20. 
  56. ^ 56.0 56.1 Kono, Masaru; Roberts, Paul H. Recent geodynamo simulations and observations of the geomagnetic field. Reviews of Geophysics. 2002, 40 (4): 1–53. Bibcode:2002RvGeo..40.1013K. doi:10.1029/2000RG000102. 
  57. ^ Kageyama, Akira; Sato, Tetsuya; the Complexity Simulation Group. Computer simulation of a magnetohydrodynamic dynamo. II. Physics of Plasmas. 1995-01-01, 2 (5): 1421–1431. Bibcode:1995PhPl....2.1421K. doi:10.1063/1.871485. 
  58. ^ Glatzmaier, Gary A.; Roberts, Paul H. A three-dimensional convective dynamo solution with rotating and finitely conducting inner core and mantle. 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Interiors. 1995, 91 (1–3): 63–75. Bibcode:1995PEPI...91...63G. doi:10.1016/0031-9201(95)03049-3. 
  59. ^ Stepišnik, Janez. Spectroscopy: NMR down to Earth. Nature. 2006, 439 (7078): 799–801. Bibcode:2006Natur.439..799S. doi:10.1038/439799a. 
  60. ^ Gauss, C.F. The Intensity of the Earth's Magnetic Force Reduced to Absolute Measurement (PDF). 1832 [2009-10-21]. (原始内容 (PDF)于2016-12-30). 
  61. ^ Courtillot, Vincent; Le Mouel, Jean Louis. Time Variations of the Earth's Magnetic Field: From Daily to Secular. 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1988, 1988 (16): 435. Bibcode:1988AREPS..16..389C. doi:10.1146/annurev.ea.16.050188.002133. 
  62. ^ Hulot, G.; Eymin, C.; Langlais, B.; Mandea, M.; Olsen, N. Small-scale structure of the geodynamo inferred from Oersted and Magsat satellite data. Nature. 2002-04, 416 (6881): 620–623. Bibcode:2002Natur.416..620H. PMID 11948347. doi:10.1038/416620a. 
  63. ^ Frey, Herbert. Satellite Magnetic Models. Comprehensive Modeling of the Geomagnetic Field. NASA. [2011-10-13]. (原始内容于2016-03-04). 
  64. ^ William F. Hanna. Geologic Applications of Modern Aeromagnetic Surveys (PDF). USGS. 1987: 66 [2017-05-03]. (原始内容 (PDF)于2017-02-22). 
  65. ^ G. D. Nicholls. (PDF). Mineralogical Magazine (Mineralogical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1965, 34: 373–388 [2017-05-03]. Bibcode:1965MinM...34..373N. doi:10.1180/minmag.1965.034.268.3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7-16). 
  66. ^ 66.0 66.1 Jacqueline W. Kious; Robert I. Tilling. This Dynamic Earth: The Story of Plate Tectonics. USGS. 1996: 17 [2017-05-03]. ISBN 978-0160482205. (原始内容于2017-03-12). 
  67. ^ Campbell 2003, p. 1.
  68. ^ Thébault, E.; Finlay, C. C.; Beggan, C. D.; et al. International Geomagnetic Reference Field: the 12th generation. Earth, Planets and Space. 2015-05-27, 67 (79) [2018-06-29]. (原始内容于2018-06-30). 
  69. ^ The International Geomagnetic Reference Field: A "Health" Warning. National Geophysical Data Center. 2010-01 [2011-10-13]. (原始内容于2016-03-03). 
  70. ^ The World Magnetic Model. National Geophysical Data Center. [2011-10-14]. (原始内容于2015-11-17). 
  71. ^ Herbert, Frey. . NASA. [2018-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20). 
  72. ^ The Enhanced Magnetic Model. United States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2018-06-29]. (原始内容于2018-10-16). 
  73. ^ Deutschlander, M.; Phillips, J.; Borland, S. The case for light-dependent magnetic orientation in animal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1999, 202 (8): 891–908. PMID 10085262. 
  74. ^ Burda, H.; Begall, S.; Cerveny, J.; Neef, J.; Nemec, P. Extremely low-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s disrupt magnetic alignment of ruminant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9, 106 (14): 5708–13. Bibcode:2009PNAS..106.5708B. PMC 2667019 . PMID 19299504. doi:10.1073/pnas.0811194106. 
  75. ^ Biology: Electric cows. Nature. 2009, 458 (7237): 389. Bibcode:2009Natur.458Q.389.. doi:10.1038/458389a. 
  76. ^ Hert, J; Jelinek, L; Pekarek, L; Pavlicek, A. No alignment of cattle along geomagnetic field lines found.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ysiology. 2011, 197 (6): 677–682 [2018-06-29]. doi:10.1007/s00359-011-0628-7. (原始内容于2018-06-30). 
  77. ^ Engels, Svenja; Schneider, Nils-Lasse; Lefeldt, Nele; Hein, Christine Maira; Zapka, Manuela; Michalik, Andreas; Elbers, Dana; Kittel, Achim; Hore, P. J. Anthropogenic electromagnetic noise disrupts magnetic compass orientation in a migratory bird. Nature. 2014-05-15, 509 (7500): 353–356 [2018-06-29]. ISSN 0028-0836. doi:10.1038/nature13290. (原始内容于2018-12-08) (英语). 
  78. ^ Hsu, Jeremy.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Disrupts Bird Navigation, Hints at Quantum Action. IEEE Spectrum. 2014-05-09 [2015-05-31]. (原始内容于2016-03-24). 

延伸閱讀 编辑

  • Campbell, Wallace H. Introduction to geomagnetic fields 2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978-0-521-52953-2. 
  • Comins, Neil F. Discovering the Essential Universe Fourth. W. H. Freeman. 2008. ISBN 978-1-4292-1797-2. 
  • Herndon, J. M. Substructure of the inner core of the Earth. PNAS. 1996-01-23, 93 (2): 646–648. Bibcode:1996PNAS...93..646H. PMC 40105 . PMID 11607625. doi:10.1073/pnas.93.2.646. 
  • Hollenbach, D. F.; Herndon, J. M. Deep-Earth reactor: Nuclear fission, helium, and the geomagnetic field. PNAS. 2001-09-25, 98 (20): 11085–90. Bibcode:2001PNAS...9811085H. PMC 58687 . PMID 11562483. doi:10.1073/pnas.201393998. 
  • Love, Jeffrey J. (PDF). Physics Today. 2008, 61 (2): 31–37 [2018-06-29]. Bibcode:2008PhT....61b..31H. doi:10.1063/1.288390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10-15). 
  • Luhmann, J. G.; Johnson, R. E.; Zhang, M. H. G. Evolutionary impact of sputtering of the Martian atmosphere by O+ pickup ion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1992, 19 (21): 2151–2154. Bibcode:1992GeoRL..19.2151L. doi:10.1029/92GL02485. 
  • Merrill, Ronald T. Our Magnetic Earth: The Science of Geomagnetis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0. ISBN 0-226-52050-1. 
  • Merrill, Ronald T.; McElhinny, Michael W.; McFadden, Phillip L. The magnetic field of the earth: paleomagnetism, the core, and the deep mantle. Academic Press. 1996. ISBN 978-0-12-491246-5. 
  • . NEWTON Ask a Scientist. 1999 [2018-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08). 
  • Tauxe, Lisa. Paleomagnetic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Kluwer. 1998. ISBN 0-7923-5258-0. 
  • Towle, J. N. The Anomalous Geomagnetic Variation Field and Geoelectric Structure Associated with the Mesa Butte Fault System, Arizona.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1984, 9 (2): 221–225. Bibcode:1984GSAB...95..221T. doi:10.1130/0016-7606(1984)95<221:TAGVFA>2.0.CO;2. 
  • Wait, James R.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elluric currents and the earth's magnetic field. Geophysics. 1954, 19 (2): 281–289. Bibcode:1954Geop...19..281W. doi:10.1190/1.1437994. 
  • Walt, Martin. Introduction to Geomagnetically Trapped Radi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ISBN 978-0-521-61611-9. 

外部連結 编辑

地磁场, 地磁場是源自於地球內部, 並延伸到太空的磁場, 磁場在地表上的強度在25, 65微特斯拉, 即0, 25至0, 65高斯, 之間, 粗略地說, 地磁場是一個與地球自轉軸呈11, 夾角的磁偶極子, 相當於在地球中心放置了一個傾斜了的磁棒, 目前的地磁北極位於北半球的格陵蘭附近, 實際上它是地磁場的南極, 而地磁南極則是地磁場的北極, 地核向外散發熱量時, 引起外核中熔融鐵的對流運動, 進而產生電流, 地磁場即是此電流所致, 這種形成天體磁場的原理, 稱為發電機理論, 非逆轉期間地球磁場的電腦模擬, 線條表示. 地磁場是源自於地球內部 並延伸到太空的磁場 磁場在地表上的強度在25 65微特斯拉 即0 25至0 65高斯 之間 3 粗略地說 地磁場是一個與地球自轉軸呈11 夾角的磁偶極子 相當於在地球中心放置了一個傾斜了的磁棒 目前的地磁北極位於北半球的格陵蘭附近 實際上它是地磁場的南極 而地磁南極則是地磁場的北極 地核向外散發熱量時 引起外核中熔融鐵的對流運動 進而產生電流 地磁場即是此電流所致 這種形成天體磁場的原理 稱為發電機理論 非逆轉期間地球磁場的電腦模擬 1 線條表示磁場線 從地核伸出時為黃色 回入地核時為藍色 地球自轉軸位於正中 垂直於圖中 濃密的線團位於地核之內 2 南北磁極通常位於地理極附近 但其位置在地質時間尺度上可以有較大的變化 這種變化極其緩慢 不足以干預指南針的日常使用 不過 平均每幾十萬年會發生一次地磁逆轉 即南北磁極突然 與地質時間尺度相比較 互相換位 每次逆轉都會在岩石中留下印跡 這對古地磁學研究十分重要 以此所得的數據有助科學家了解大陸和海床的板塊運動 磁層指的是地磁場在電離層以上的影響範圍 它能夠向太空延伸幾萬公里 並且阻止太陽風和宇宙射線中的帶電粒子損毀地球大氣上層 因此使得阻擋紫外線的臭氧層不致消失 目录 1 重要性 2 主要特點 2 1 數學描述 2 1 1 強度 2 1 2 傾角 2 1 3 偏角 2 2 地域差異 2 3 偶極子近似 2 4 地磁極 3 磁層 4 變化 4 1 短期 4 2 長期 4 3 地磁逆轉 4 4 未來 5 來源 5 1 地核發電機原理 5 1 1 數值模型 5 2 電離層和磁層中的電流 6 測量與分析 6 1 勘察 6 2 地殼磁異常 6 3 統計模型 6 3 1 球諧函數 6 3 1 1 半徑關係 6 3 2 全球模型 7 生物對磁場的感知 8 參見 9 參考資料 10 延伸閱讀 11 外部連結重要性 编辑地磁場能夠使大部分太陽風偏轉方向 沒有了地磁場 太陽風中的帶電粒子就會剝去阻擋紫外線的臭氧層 生物體也就會受到紫外線的侵害 4 其中一個大氣剝離原理是 氣體粒子被困在一個磁場泡之中 磁場泡再被太陽風 吹走 5 從火星大氣二氧化碳因太陽風流失的速度推算 可推斷火星大氣層所剩無幾 是由它磁場的喪失直接導致的 6 7 古地磁學是對地球過去磁場的研究 8 地磁場的極向會在火成岩中留下印記 所以當海底擴張時 每次地磁逆轉的印記會從中洋脊向外移動 在海床上形成多條與中洋脊平行的條狀結構 古地磁學家能夠利用非逆轉期間較為穩定的地磁極向 推測大陸漂移的歷史 科學家還可以利用地磁逆轉來判斷岩石和沉積物的年代 這種研究稱為磁性地層學 9 地磁場會使地殼礦物磁化 其所造成的磁異常可用於勘探金屬礦藏 10 人類最早在公元11世紀便已能利用磁性指南針判斷方向 並在12世紀更進一步用指南針導航 11 雖然地磁偏角會隨時間漂移 但這種移動的速度十分緩慢 不足以干擾普通指南針的導航作用 諸多生物物種都具有磁場感知 英语 magnetoreception 的能力 包括鴿子和某些細菌 並用之判定方向和導航 主要特點 编辑數學描述 编辑 在任何空間點上的地磁場可用一個三維矢量來描述 測量矢量方向的最基本方法 是用指南針判斷磁北極的方向 該方向與正北方之間的夾角稱為 偏角 D 與地平面之間的夾角則稱為 傾角 I 磁場的強度 F 與磁鐵所受的磁力成正比 另一種描述方法是北 X 東 Y 下 Z 坐標 12 nbsp 用於描述磁場的兩種常用坐標系強度 编辑 磁場強度的常用單位包括高斯 G 和納特斯拉 nT 互換公式為1 G 100 000 nT 一個納特斯拉亦稱伽馬 g 13 特斯拉是量度磁場強度的國際單位制單位 地磁場的強度在25 000至65 000 nT 0 25至0 65 G 之間 一個磁力较强的冰箱磁贴 英语 Refrigerator magnet 的磁场強度約為10 000 000納特斯拉 100高斯 14 磁場強度的等高線圖稱為 力線圖 世界地磁模型顯示 地磁場強度的整體趨勢是從兩極至赤道逐漸減弱 強度最低處位於南美洲一帶的南大西洋異常區 最高處則位於加拿大北部 西伯利亞以及澳洲以南的南極海岸 15 傾角 编辑 主条目 地磁傾角 地磁傾角的數值在 90 上 和90 下 之間 地磁場在北半球向下傾 在地磁北極指向正下方 並隨緯度下降而逐漸向上 至 地磁赤道 處完全與地表平行 0 往南 傾角繼續向上 直到地磁南極處指向正上方 地磁傾角的等高線圖請見下文 偏角 编辑 主条目 地磁偏角 地磁場相對正北方向東偏時 偏角數值為正 往西偏時則為負 其中一個測量方法是比較指南針的指向和天極的方向 地磁偏角的等高線圖請見下文 地域差異 编辑 地磁場三個坐標分量的地域分佈圖 世界地磁模型 英语 World Magnetic Model 2015年數據 15 nbsp 強度 nbsp 傾角 nbsp 偏角偶極子近似 编辑 nbsp 磁北極 Nm 與正北 Ng 地表附近的磁場可以較準確地近似為一個位於地心 與地球自轉軸呈11 夾角的磁偶極子 13 這個磁偶極子可以由一個強力磁鐵來實現 其南極指向地磁北極 16 之所以有這種似乎南北顛倒的說法 是因為磁鐵的北極會與另一塊磁鐵的南極相吸 因此如果把地核想象為一個大磁鐵 那麼指南針北極所指向的 其實是 地核磁鐵 的南極 12 地磁極 编辑 主条目 地磁北極和地磁南極 nbsp 地磁北極在加拿大北極圈內的移動路徑人類是先根據地球兩極的方位定義磁鐵的南北兩極 而不是相反 磁鐵的北極是指南針在自由旋轉時轉向地磁北極的一端 由於兩塊磁鐵的南北兩極相吸 這意味著地磁北極其實是地磁場的南極 即地磁場線指向地心之處 17 18 19 20 地磁兩極的位置有局部和全球兩種定義 21 局部定義是磁場線垂直於地表之處 22 這可以通過測量地磁傾角來判斷 地磁北極的地磁傾角為90 正下 地磁南極則為 90 正上 兩極各自會獨立移動 並不一定在地球的對蹠點上 移動速度時快時慢 地磁北極在2003年達到每年40公里的移動速度 自1830年代起 地磁北極一直向西北方移動 從1931年的加拿大布西亞半島開始 至2001年剛毅灣以外600公里處 23 地磁赤道 是地磁傾角為零的一條線 即地磁場完全平行於地表之處 全球定義利用數學模型 設想一條直線穿過地心 平行於地磁場的最佳擬合磁偶極子 這條線穿出地表的南北兩點便分別是地磁南北兩極 如果地磁場為一完美磁偶極子 那麼全球定義的地磁極點就會與局部定義的吻合 然而 地磁場有較大的非偶極成分 所以這兩種定義的地磁極點並不吻合 磁層 编辑 nbsp 磁層結構 1 弓形震波 2 磁鞘 3 磁層頂 4 磁層 5 北磁尾腔 6 南磁尾腔 7 等離子層主条目 磁層 地磁場在地表近似於磁偶極子 但在大氣層以上會在太陽風的影響下變形 太陽風是來自日冕 速度為每秒200至1000公里的帶電粒子 伴隨著太陽風的磁場稱為行星際磁場 24 太陽風可以施加壓力 一旦抵達地球大氣會對它進行侵蝕 不過 地磁場也會施加壓力 它對太陽風所施加的壓力可保護大氣免受直接衝擊 磁層頂是太陽風壓力和地磁場壓力相互平衡之處 這是磁層的邊緣 磁層的形狀並不對稱 其面對太陽的部分向外延伸約10個地球半徑 背對太陽的部分則是一條延伸超過200個地球半徑的磁尾 25 磁層頂面對太陽的部分是一個弓形震波 此處的太陽風速度驟然降低 24 位於磁層以內的是呈圓環形 含低能帶電粒子 即等離子 的等離子層 等離子層從60公里的高度開始 延續至3到4個地球半徑 其中包含電離層 這個區域會隨地球公轉 25 另有兩個含高能離子 能量在0 1至10 MeV之間 的同心車胎形區域 稱范艾倫輻射帶 內帶在1至2個地球半徑以外 外帶在4至7個地球半徑以外 等離子層和范艾倫輻射帶之間有些重疊 重疊的程度會隨太陽的活躍度而大幅波動 26 除了太陽風以外 地磁場還會阻擋宇宙射線 宇宙射線含高能帶電粒子 主要來自太陽系以外 其中不少成分已被太陽的磁場阻擋在太陽圈 太陽的磁場影響範圍 以外 27 一部分帶電粒子能夠進入磁層 它們繞著磁場線做螺旋運動 在兩極之間每秒來回反彈幾次 陽離子往西緩慢漂流 陰離子往東漂流 形成環狀電流 這一電流會減弱地表的磁場 24 在穿透電離層時 帶電粒子會與那裡的原子發生碰撞 從而產生極光並發出X光 25 磁層的變化狀態主要是被太陽活動所驅動 這就是所謂的太空天氣 太陽風弱 則磁層就會擴張 反之 太陽風強 則磁層會受到擠壓 更多的帶電粒子因此能夠通過磁層 在太陽特別活躍期間 比如當日冕大量拋射使衝擊波橫掃太陽系時 在地球上就會發生磁暴 這樣的衝擊波只須兩天就會抵達地球 磁暴可以造成大規模破壞 如2003年的 萬聖節太陽風暴 就損壞了美國太空總署超過三分之一的人造衛星 有記錄以來最大規模的磁暴發生在1859年 所產生的電流使電報線短路 緯度低至古巴都能看到極光 24 28 變化 编辑對澳洲古太古代熔岩和南非礫岩的研究顯示 地磁場在34 5億年前就已存在 29 30 31 短期 编辑 nbsp 背景 各地地磁觀測站所錄得的2003年磁暴數據 球體 地磁觀測站地點 線條為磁場強度等高線 兩條線之間的差異為1 mT 地磁場變化的時間尺度短至毫秒 長至百萬年 較短的變化主要來自電離層和磁層中電流的日常波動和磁暴 時長在一年以上的變化反映地球內部的變化 特別是富含鐵的內核 12 地球磁層時常會受到太陽耀斑的侵襲 引發磁暴 並產生極光 地磁場的短期不穩定性可以通過K 指標來測量 32 從THEMIS 英语 THEMIS 任務所獲得的數據顯示 當太陽和地球的磁場相互對齊時 地磁場的強度會減弱 該結果與此前的假說相反 33 長期 编辑 nbsp 地磁偏角估值等高線圖從1590年至1990年的變化 nbsp 地磁場沿自轉軸的偶極分量從1600年至2020年間的變化 長期變化 指的是時長在一年以上的地磁場變化 地磁偏角在過去幾百年來偏移了幾十度 12 右圖動畫顯示出變化的趨勢 34 地磁場偶極子的方向和強度都會隨時間變化 過去200年間 磁偶極強度以每百年6 3 的速率減弱 12 目前的強度和變化速率在過去7000年間並無偏離常規 35 在長期變化中 一種不可用磁偶極子描述的顯著特色是 地磁場以每年0 2度的速率向西漂移 36 全球各地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漂移程度都有所不同 全球平均的漂移方向自公元1400年起向西 1000年至1400年間則向東 37 在有地磁觀測站記錄之前的地磁場變化可以通過考古和地質勘探推算出來 這種變化稱為 古長期變化 記錄顯示 地磁場在長時間內變化較小 但偶爾會發生大幅度的地磁偏移和逆轉 38 地磁逆轉 编辑 nbsp 新生代晚期的地磁極向 黑色區間的極向和今天的極向相同 白色區間的極向則和今天的相反 主条目 地磁逆轉 地磁場可以大致近似為與地球自轉軸對齊的磁偶極子 有時候 地磁南北極會互換位置 在一些玄武岩 海床沉積物和海床磁異常中 可以找到 地磁逆轉 現象的證據 39 逆轉並無週期性 兩次逆轉之間的時長從10萬年至5000萬年不等 離當今最近的一次地磁逆轉發生在78萬年前 稱為布容尼斯 松山逆轉 23 40 地磁偏移是一種類似的現象 但逆轉無法完全發生 最終極向不變 41 42 如41 000年前冰河時期期間發生的拉尚事件 過去的地磁場主要記錄在具有永久磁矩的強磁性礦物之中 特別是磁鐵礦等氧化鐵礦物 這種剩磁的原理不止一種 當熔岩逐漸冷卻時 其中的磁性礦物會將當時的磁場方向凝固下來 這稱為 熱剩磁 英语 thermoremanent magnetization 當沉積物在海床或湖底積累的時候 磁性粒子的方向會稍稍傾向和地磁場對齊的方向 這稱為 岩屑剩磁 8 熱剩磁是中洋脊兩旁地磁異常的主要形成原理 海床在擴張時 從地幔湧出的岩漿冷卻 在中洋脊兩旁形成新的玄武岩地殼 海床的擴張使新的地殼不斷向外緩慢移動 玄武岩會記錄下冷卻凝固時的地磁場方向 因此在千古以來的多番地磁逆轉後 已在海床上留下了一系列與中洋脊平行 在脊的兩旁對稱的條狀結構 用船在海底拖動磁力儀 所得數據可用來推斷海床的年齡 以及過去海床的擴張速率 8 對熔岩進行放射性定年 可建立地磁極向時間線 如圖所示 這是磁性地層學的基礎 磁性地層學是一種在地質數據之間建立相關性的方法 可以用來判斷沉積物 火成岩地層以及海床磁異常的年齡 8 對美國俄勒岡州斯廷斯山 英语 Steens Mountain 熔岩流的研究顯示 地磁場在地球歷史上曾經有過每天6度的偏移速度 這與人們對地磁場的普遍認識大相徑庭 43 然而 參與這項研究的其中一位科學家後來表示 該現象應歸咎於這條熔岩流本身特殊的磁特性 而與地磁場的快速偏移無關 44 地磁場磁偶極子軸有時會傾斜到越過赤道 然後返回到原來的極向 這一現象稱為 地磁偏移 42 未來 编辑 nbsp 虛擬自轉軸偶極矩 VADM 即一個與地球自轉軸對齊的假想磁偶極子 在採樣點產生所測量到的磁場強度時的偶極矩 自上一次逆轉至今的變化目前的地磁場正在整體減弱 在過去150年間 地磁場強度下降了10 至15 且在過去幾年有加快的趨勢 地磁場在2千年前達到比目前強度高35 的最高值 並自此幾乎持續減弱至今 和岩石中的古地磁場記錄相比 今天的地磁場強度和減弱的速率都在正常波動範圍以內 地磁北極正從加拿大北部往西伯利亞方向漂移 速度正在加快 20世紀初速度為每年10公里 2003年已升至每年40公里 23 目前仍在上升 45 地磁場的變化屬於一種異方差波動 意味著在當下做測量 甚至在數十年或數百年的區間內做重複測量 都不足以推斷出磁場強度的整體趨勢 地磁場在過去有過多次原因不明的上下波動 再者 由於地磁場不是一個完美的磁偶極子 在一個單獨地點做的測量 磁場的強度或波動 亦無法用來推斷地磁場的整體狀況 就算磁場的總強度保持不變或上升 其偶極分量也有可能降低 來源 编辑主条目 發電機理論 當地核的熱量在向外逃逸時 會促使地核內部的導電物質做對流運動 因此產生電流 進而形成地磁場 地核發電機原理 编辑 nbsp 導電流體在科里奧利效應下的流動形成多個卷狀物 所產生的磁場如圖所示 46 包括地球在內的大部分太陽系行星以及包括太陽在內的所有恆星 都會因導電流體的運動而產生磁場 47 地球的磁場源於半徑為3400公里 地球半徑為6370公里 由鐵合金組成的地核 地核分為半徑為1220公里的固態內核和液態外核 48 內核 溫度約為6 000 K 5 730 C 10 340 F 的熱量向核幔邊界 溫度約為3 800 K 3 530 C 6 380 F 傳導時 會推動液態外核的流動 49 內核的高溫來自於行星分異期間較重物質下沉時釋放的引力勢能 以及核內放射性元素衰變時釋放的熱能 外核流動的形狀與地球的自轉及固態的內核有關 50 地球產生磁場的原理稱為發電機理論 47 電流及其所產生的磁場之間存在一種反饋作用 電流迴路產生磁場 安培定律 磁場的變化產生電場 法拉第定律 磁場和電場又反過來對電流中的電荷施力 洛倫茲力 51 綜合起來 可用一條稱為 磁感應方程 的偏微分方程來描述如此形成的磁場 B t h 2 B u B displaystyle frac partial mathbf B partial t eta nabla 2 mathbf B nabla times mathbf u times mathbf B nbsp 其中u 為流體的速度 B 為磁場 h 1 sm 為磁擴散率 與電導率s 和磁導率m 之積成反比 52 B t 是磁場的時間導數 2 是拉普拉斯算子 是旋度算子 磁感應方程右邊的第一項描述的是擴散 在靜止不動的流體當中 磁場會減弱 聚集的磁場也會擴散開來 一旦地球發電機在某天停止運動 地磁場的偶極分量就會在幾萬年內慢慢消失 52 在一個完美電導體 s 裡不可能發生擴散 根據楞次定律 磁場的任何變動會產生抵抗這一改變的電流 因此進出一個給定體積流體的磁通量不會改變 流體在移動時 磁場會與其一同移動 這一現象稱為 磁凍結定理 就算流體不是完美電導體 其流動時也會拉長磁場線 並產生新的磁場 若不是因為磁場在加強時會抵抗流體的運動 這一過程會無止境地產生新磁場 52 浮力所致的對流使得外核流體可以持續運動 在地球內部 越往深處 溫度越高 越高溫的流體浮力越大 另外 所謂的 成分對流 現象有加強浮力的作用 當地核冷卻時 其中一些熔融鐵會凝固並沉積在內核表面 流體中留下較輕的元素 因此密度降低 地球自轉所產生的科里奧利效應會使流體的運動形成南北軸向的卷狀物 50 52 發電機可以加強磁場 但整個過程最開始的時候需有初始磁場 52 地球的初始磁場可能來自地球以外 太陽在其形成初期曾經經歷過一個金牛T星階段 此時的太陽風所致磁場可能比今天強幾個數量級 53 但是 一大部分來自太陽的磁場可能會被地幔阻擋 初始磁場也有可能來自核幔邊界上的化學反應 或來自導熱性和導電性的變化 54 根據計算 地球外核的平均磁場強度為25高斯 是地表強度的50倍 55 數值模型 编辑 要模擬地球發電機 就要對地球內部的磁流體力學非線性偏微分方程做數值求解 方程可以在一個三維網格的點上求解 網格越細 結果就越接近現實 但細度主要受到電腦計算能力所限制 數十年來 理論學家只能建立所謂的 動力發動機 模型 預先指定流體的運動方式 然後計算它對磁場的影響 此類模型的主要用途是測試不同流體幾何是否能夠維持發電機運作 56 1995年 位於日本和美國的兩個研究團隊分別建立了 自洽 發電機模型 也就是能夠同時計算流體運動和磁場的模型 57 1 58 美國團隊的模型成功推算出地磁場的一些特性 包括地磁逆轉 因此受到廣泛重視 56 電離層和磁層中的電流 编辑 電離層中的電流也會生成磁場 電離層發電機區 這樣的磁場只出現在大氣層面向太陽的一方 所以在一天的時間以內可以使地表地磁場最多偏移1度 磁場強度在一天內的波動一般在25納特 nT 左右 即2千分之一 在幾秒鐘內的波動一般在1納特左右 即5萬分之一 59 測量與分析 编辑勘察 编辑 1832年 卡爾 弗里德里希 高斯測量地球磁場 60 在之後150年的重複測量中 地磁場錄得10 的整體減弱 61 包括Magsat在內的一系列衛星利用三軸矢量磁力儀測量地磁場的三維結構 奧斯特衛星 英语 Orsted satellite 的數據顯示 存在一個動力地球發電機 使得在南非以西大西洋底下出現一個額外的磁極 62 各國政府往往會通過地質調查所在各地的觀測站對地磁場進行系統性的勘察 如英國地質調查所 英语 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 的埃斯克代爾繆爾觀測站 英语 Eskdalemuir Observatory 這些觀測站可以測量和預測磁暴等地磁場狀況 國際實時磁場觀測站網絡由遍佈全球的一百多座地磁場觀測站所組成 自1991年起一直保持對地磁場的監察 在軍事方面 預先測量地磁場背景有助於探測大型金屬物體 如水下潛艇 所產生的不尋常磁場擾動 通常這些磁異常探測器 英语 magnetic anomaly detector 由飛機或船隻承載前往不同地點 例如英國的 獵迷 反潛巡邏機 在商業上 地質勘探公司會利用磁力儀尋找由礦藏產生的自然異常 例如庫爾斯克磁異常 英语 Kursk Magnetic Anomaly 地殼磁異常 编辑 nbsp 岩石圈磁異常所產生的短波長特徵模型 63 在考古方面 磁力儀可以用來探測鐵制考古遺物 窯 某些石建築結構 溝渠和貝塚等在地磁場中引致的細微偏差 科學家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用於探測潛艇的磁異常探測器進行改良 64 已測繪出整個地球海床的磁場差異 玄武岩是組成海床 富含鐵的火山岩 65 它含有強磁性的磁鐵礦 能夠在小範圍內使指南針偏向 冰島水手早在18世紀末就已發現這一現象 66 科學家可以利用玄武岩的磁性來研究深海海床 當熔岩冷卻形成玄武岩時 會記錄下當時的地磁場 66 統計模型 编辑 每一次測量地磁場 都只局限於某個時間和地點 如果要從此數據對其他時間和地點的地磁場進行估算 就必須利用模型做預測 球諧函數 编辑 参见 多極展開 nbsp 球諧函數在球面上的示意圖 Ymℓ 在穿過兩極的m 個大圓上以及在ℓ m 條緯線上為零 每次越過這些線 函數都會正負變換 nbsp 四極場示意圖 用兩個靠近的偶極 亦能形成四極子用球諧函數來擬合地磁場的測量數據 是分析全球地磁場變化的最常用方法 最早由卡爾 弗里德里希 高斯發明 67 球諧函數是一組在球面上波動的函數 每一個都是分別以經度和緯度為變量的兩個函數之積 Ymℓ 8 f 8mℓ 8 Fm f 以經度為變量的函數Fm 在零個或以上穿過南北極的大圓上為零 這樣的大圓共有 m 個 以緯度為變量的函數8mℓ 在零個或以上圓形緯線上為零 這樣的緯線的數量加上之前的大圓的數量等於球諧函數的 階 ℓ 每一個球諧函數所描述的磁場都對應於地球中心的一組磁荷分佈 ℓ 0 對應於在自然中從未被探測到的磁單極子 ℓ 1 對應於由兩個相反磁單極子組成的磁偶極子 ℓ 2 對應於由兩個磁偶極子組成的磁四極子 12 球諧函數可以用來描述球面上任何符合某些條件的純量場 即位置函數 雖然磁場本身是向量場 但在笛卡爾坐標X Y Z 下 它的每個分量都是一個稱為磁純量勢的純量場的導數 而磁純量勢可以用球諧函數來描述 利用最小平方法對全球各地地磁場的測量數值進行擬合 可將整個磁純量勢寫成一系列球諧函數之和 其中每個球諧函數都乘以擬合所得出的 高斯係數 記作gmℓ 和hmℓ 12 最低階高斯係數g00 描述的是一個磁單極子對地磁場的貢獻 由於自然界中尚未發現磁單極子的存在 因此這一項必須為零 接下來 第一階共有三項 g10 g11 和h11 分別描述三個正交方向的磁偶極子對磁場的貢獻 用此方法得出的磁偶極子方向與地球的自轉軸 地理南北方向 夾角約為10 詳見上文 12 半徑關係 编辑 如果在不同海拔對地磁場進行測量 如地表和衛星 再利用球諧函數分析 就可以分辨出磁場是源自地球內部還是外部 每一個高斯係數gmℓ 或hmℓ 都會分成兩項 一項隨半徑依1 rℓ 1 降低 另一項隨半徑依rℓ 上升 後者的存在是因為有外在磁場源 如電離層和磁層中的電流 不過 外在磁場源的貢獻在多年數據的平均下會最終趨向零 12 如果把對應於外在磁場源的項忽略不計 餘下的多極展開項說明 一個磁偶極子 ℓ 1 所產生的磁純量勢隨半徑依1 r2 降低 磁場是勢的導數 所以它依1 r3 降低 磁四極子所產生的磁場則依1 r4 降低 更高階項隨半徑的降低速度會越來越快 地球外核的半徑約為地球半徑的一半 如果以核幔邊界作為球面用球諧函數來擬合地磁場 那麼在地表上 偶極磁場就只有核幔邊界處的八分之一 四極磁場則只有十六分之一 如此類推 因此 只有低階項 亦即波長較短的磁場 才能在地表上探測得到 再加上其他的種種原因 科學家通常假設只有第14階及以下的磁場來自於地核 相應的波長在2千公里以下 比這更小的磁場變化是由地殼的磁異常所致 12 全球模型 编辑 國際地磁參考場 英语 International Geomagnetic Reference Field 是國際地磁學與高空科學協會 英语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eomagnetism and Aeronomy 彙編的標準全球地磁場模型 每五年修訂一次 第12代模型IGRF12的數據來源包括奧斯特 英语 Orsted satellite CHAMP和SAC C等衛星以及遍佈全球的地磁觀測站 68 2000年之前的模型中 球諧函數展開截至第10階 共含120個係數 新模型截至第13階 共含195個係數 69 世界地磁模型 英语 World Magnetic Model 由美國國家環境資訊中心 英语 國家環境資訊中心 前身為國家地球物理數據中心 和英國地質調查所 英语 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 共同彙編 該模型的球諧函數展開截至第12階 共含168個係數 空間解析度約為3千公里 採用此模型的包括美國國防部 英國國防部 美國聯邦航空總署 北約組織及許多民用導航系統 70 除此之外 由高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和丹麥空間研究所 英语 Danish Space Research Institute 彙編的地磁模型採取一種 全面性建模 方法 目的是把時間和空間解析度差別巨大的多組地表和衛星數據融合起來 71 精度更高的還有美國國家環境資訊中心所彙編的增強地磁模型 英語 Enhanced Magnetic Model 其球諧函數展開截至第790階 對磁異常的解析度達到56公里的波長 數據取自衛星 海上 航空 地表等地磁觀測站 截至2018年 2018 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 month update 的最新版本EMM2017包含由歐洲太空總署Swarm任務 英语 Swarm spacecraft 所錄得的數據 72 生物對磁場的感知 编辑主条目 磁場感知 不少動物可以感知地磁場 例如某些鳥類會在遷徙過程中用地磁場來導航 73 研究也發現 牛和野鹿往往會把身體與南北方向對齊 但在高壓電線底下卻不會 意味著這種行為和磁場相關 74 75 然而 2011年的一項研究通過分析Google地球圖像 並沒有觀察到這種現象 76 科學家發現 歐亞鴝及其他鳴禽的地磁導航能力正受到微弱電磁場的干擾 這種干擾並非來自電纜或手提電話訊號 77 而是一種頻率介乎2 kHz至5 MHz的訊號 這包括調幅廣播訊號以及普通商用和家用的電子設備 78 參見 编辑 nbsp 地球科学主题 nbsp 物理学主题 范艾倫輻射帶 月球磁場 木星的磁層參考資料 编辑 1 0 1 1 Glatzmaier Gary A Roberts Paul H A three dimensional self consistent computer simulation of a geomagnetic field reversal Nature 1995 377 6546 203 209 Bibcode 1995Natur 377 203G doi 10 1038 377203a0 Glatzmaier Gary The Geodynam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2013 10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0 29 Finlay C C Maus S Beggan C D Bondar T N Chambodut A Chernova T A Chulliat A Golovkov V P Hamilton B Hamoudi M Holme R Hulot G Kuang W Langlais B Lesur V Lowes F J Luhr H Macmillan S Mandea M McLean S Manoj C Menvielle M Michaelis I Olsen N Rauberg J Rother M Sabaka T J Tangborn A Toffner Clausen L Thebault E Thomson A W P Wardinski I Wei Z Zvereva T I International Geomagnetic Reference Field the eleventh generation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2010 12 183 3 1216 1230 Bibcode 2010GeoJI 183 1216F doi 10 1111 j 1365 246X 2010 04804 x Shlermeler Quirin Solar wind hammers the ozone layer News nature 2005 03 03 2018 06 29 doi 10 1038 news050228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12 14 Solar wind ripping chunks off Mars Cosmos Online 2008 11 25 2013 10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04 Luhmann Johnson amp Zhang 1992 Structure of the Earth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cign jpl nasa gov Retrieved on 2012 01 27 8 0 8 1 8 2 8 3 McElhinny Michael W McFadden Phillip L Paleomagnetism Continents and Oceans Academic Press 2000 ISBN 0 12 483355 1 Opdyke Neil D Channell James E T Magnetic Stratigraphy Academic Press 1996 ISBN 978 0 12 527470 8 Mussett Alan E Khan M Aftab Looking into the Earth An introduction to Geological Geophys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0 521 78085 3 Temple Robert The Genius of China Andre Deutsch 2006 ISBN 0 671 62028 2 12 0 12 1 12 2 12 3 12 4 12 5 12 6 12 7 12 8 12 9 Merrill McElhinny amp McFadden 1996 Chapter 2 13 0 13 1 Geomagnetism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National Geophysical Data Center 2013 10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6 27 Palm Eric Tesla National High Magnetic Field Laboratory 2011 2013 10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3 21 15 0 15 1 Chulliat A Macmillan S Alken P Beggan C Nair M Hamilton B Woods A Ridley V Maus S Thomson A The US UK World Magnetic Model for 2015 2020 PDF 报告 National Geophysical Data Center 2015 2016 02 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6 12 27 Casselman Anne The Earth Has More Than One North Pole Scientific American 2008 02 28 2013 05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11 15 Serway Raymond A Chris Vuille Essentials of college physics USA Cengage Learning 2006 493 2018 06 29 ISBN 0 495 10619 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5 15 Emiliani Cesare Planet Earth Cosmology Geology and the Evolution of Life and Environment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228 2018 06 29 ISBN 0 521 40949 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5 14 Manners Joy Static Fields and Potentials USA CRC Press 2000 148 2018 06 29 ISBN 0 7503 0718 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5 14 Nave Carl R Bar Magnet Hyperphysics Dept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Georgia State Univ 2010 2011 04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9 27 Campbell Wallace A Magnetic pole locations on global charts are incorrect Eos Transactions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1996 77 36 345 2018 06 29 Bibcode 1996EOSTr 77 345C doi 10 1029 96EO0023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12 05 The Magnetic North Pole 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 2013 10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8 19 23 0 23 1 23 2 Phillips Tony Earth s Inconstant Magnetic Field Science Nasa 2003 12 29 2009 12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4 25 24 0 24 1 24 2 24 3 Merrill 2010 pages 126 141 25 0 25 1 25 2 Parks George K Physics of space plasmas an introduction Redwood City Calif Addison Wesley 1991 ISBN 0201508214 Darrouzet Fabien De Keyser Johan Escoubet C Philippe Cluster shows plasmasphere interacting with Van Allen belts 新闻稿 European Space Agency 2013 09 10 2013 10 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10 29 Shields Up A breeze of interstellar helium atoms is blowing through the solar system Science NASA 2004 09 27 2013 10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6 21 Odenwald Sten The great solar superstorm of 1859 Technology through time NASA 2010 70 2013 10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10 29 McElhinney T N W Senanayake W E Paleomagnetic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Geomagnetic Field 3 5 Ga Ago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980 85 3523 2018 06 29 Bibcode 1980JGR 85 3523M doi 10 1029 JB085iB07p03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12 11 Usui Yoichi Tarduno John A Watkeys Michael Hofmann Axel Cottrell Rory D Evidence for a 3 45 billion year old magnetic remanence Hints of an ancient geodynamo from conglomerates of South Africa Geochemistry Geophysics Geosystems 2009 10 9 Bibcode 2009GGG 1009Z07U doi 10 1029 2009GC002496 Tarduno J A Cottrell R D Watkeys M K Hofmann A Doubrovine P V Mamajek E E Liu D Sibeck D G Neukirch L P Usui Y Geodynamo Solar Wind and Magnetopause 3 4 to 3 45 Billion Years Ago Science 2010 03 04 327 5970 1238 1240 Bibcode 2010Sci 327 1238T PMID 20203044 doi 10 1126 science 1183445 The K index Space Weather Prediction Center 2013 10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10 22 Steigerwald Bill Sun Often Tears Out A Wall In Earth s Solar Storm Shield THEMIS Understanding space weather NASA 2008 12 16 2011 08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3 16 Jackson Andrew Jonkers Art R T Walker Matthew R Four centuries of Geomagnetic Secular Variation from Historical Record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A 2000 358 1768 957 990 Bibcode 2000RSPTA 358 957J JSTOR 2666741 doi 10 1098 rsta 2000 0569 Constable Catherine Dipole Moment Variation Gubbins David Herrero Bervera Emilio 编 Encyclopedia of Geomagnetism and Paleomagnetism Springer Verlag 2007 159 161 ISBN 978 1 4020 3992 8 doi 10 1007 978 1 4020 4423 6 67 Secular variation Geomagnetism Canadian Geological Survey 2011 2011 07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7 25 Dumberry Mathieu Finlay Christopher C Eastward and westward drift of the Earth s magnetic field for the last three millennia PD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07 254 146 157 2018 06 29 Bibcode 2007E amp PSL 254 146D doi 10 1016 j epsl 2006 11 026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3 10 23 Tauxe 1998 Chapter 1 Vacquier Victor Geomagnetism in marine geology 2nd Amsterdam Elsevier Science 1972 38 ISBN 9780080870427 Merrill McElhinny amp McFadden 1996 Chapter 5 Ice Age Polarity Reversal Was Global Event Extremely Brief Reversal of Geomagnetic Field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Super Volcano ScienceDaily 2012 10 16 2013 03 21 Bibcode 2012E amp PSL 351 54N doi 10 1016 j epsl 2012 06 05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2 20 42 0 42 1 Merrill McElhinny amp McFadden 1996 第148 155頁 Coe R S Prevot M Camps P New evidence for extraordinarily rapid change of the geomagnetic field during a reversal Nature 1995 04 20 374 6524 687 692 2018 06 29 Bibcode 1995Natur 374 687C doi 10 1038 374687a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6 03 also available online at es ucsc edu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oe R S Jarboe N A Le Goff M Petersen N Demise of the rapid field change hypothesis at Steens Mountain The crucial role of continuous thermal demagnetization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14 08 15 400 302 312 Bibcode 2014E amp PSL 400 302C doi 10 1016 j epsl 2014 05 036 Lovett Richard A North Magnetic Pole Moving Due to Core Flux 2009 12 24 2018 06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04 How does the Earth s core generate a magnetic field USGS FAQs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2013 10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1 18 47 0 47 1 Weiss Nigel Dynamos in planets stars and galaxies Astronomy and Geophysics 2002 43 3 3 09 3 15 Bibcode 2002A amp G 43c 9W doi 10 1046 j 1468 4004 2002 43309 x Jordan T H Structural Geology of the Earth s Interior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79 76 9 4192 4200 Bibcode 1979PNAS 76 4192J PMC 411539 nbsp PMID 16592703 doi 10 1073 pnas 76 9 4192 European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 Earth s Center Is 1 000 Degrees Hotter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Synchrotron X Ray Experiment Shows ScienceDaily 2013 04 25 2013 10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9 06 50 0 50 1 Buffett B A Earth s Core and the Geodynamo Science 2000 288 5473 2007 2012 Bibcode 2000Sci 288 2007B doi 10 1126 science 288 5473 2007 Feynman Richard P The Feynman lectures on physics New millennium New York BasicBooks 2010 13 3 15 14 17 2 ISBN 9780465024940 52 0 52 1 52 2 52 3 52 4 Merrill McElhinny amp McFadden 1996 Chapter 8 Merrill McElhinny amp McFadden 1996 Chapter 10 Merrill McElhinny amp McFadden 1996 Chapter 11 Buffett Bruce A Tidal dissipation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Earth s internal magnetic field Nature 2010 468 7326 952 954 2018 06 29 Bibcode 2010Natur 468 952B PMID 21164483 doi 10 1038 nature0964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12 22 简明摘要 Science 20 56 0 56 1 Kono Masaru Roberts Paul H Recent geodynamo simulations and observations of the geomagnetic field Reviews of Geophysics 2002 40 4 1 53 Bibcode 2002RvGeo 40 1013K doi 10 1029 2000RG000102 Kageyama Akira Sato Tetsuya the Complexity Simulation Group Computer simulation of a magnetohydrodynamic dynamo II Physics of Plasmas 1995 01 01 2 5 1421 1431 Bibcode 1995PhPl 2 1421K doi 10 1063 1 871485 Glatzmaier Gary A Roberts Paul H A three dimensional convective dynamo solution with rotating and finitely conducting inner core and mantle 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Interiors 1995 91 1 3 63 75 Bibcode 1995PEPI 91 63G doi 10 1016 0031 9201 95 03049 3 Stepisnik Janez Spectroscopy NMR down to Earth Nature 2006 439 7078 799 801 Bibcode 2006Natur 439 799S doi 10 1038 439799a Gauss C F The Intensity of the Earth s Magnetic Force Reduced to Absolute Measurement PDF 1832 2009 10 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6 12 30 Courtillot Vincent Le Mouel Jean Louis Time Variations of the Earth s Magnetic Field From Daily to Secular 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1988 1988 16 435 Bibcode 1988AREPS 16 389C doi 10 1146 annurev ea 16 050188 002133 Hulot G Eymin C Langlais B Mandea M Olsen N Small scale structure of the geodynamo inferred from Oersted and Magsat satellite data Nature 2002 04 416 6881 620 623 Bibcode 2002Natur 416 620H PMID 11948347 doi 10 1038 416620a Frey Herbert Satellite Magnetic Models Comprehensive Modeling of the Geomagnetic Field NASA 2011 10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04 William F Hanna Geologic Applications of Modern Aeromagnetic Surveys PDF USGS 1987 66 2017 05 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7 02 22 G D Nicholls Basalts from the Deep Ocean Floor PDF Mineralogical Magazine Mineralogical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1965 34 373 388 2017 05 03 Bibcode 1965MinM 34 373N doi 10 1180 minmag 1965 034 268 32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7 07 16 66 0 66 1 Jacqueline W Kious Robert I Tilling This Dynamic Earth The Story of Plate Tectonics USGS 1996 17 2017 05 03 ISBN 978 0160482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3 12 Campbell 2003 p 1 Thebault E Finlay C C Beggan C D et al International Geomagnetic Reference Field the 12th generation Earth Planets and Space 2015 05 27 67 79 2018 06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6 30 The International Geomagnetic Reference Field A Health Warning National Geophysical Data Center 2010 01 2011 10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03 The World Magnetic Model National Geophysical Data Center 2011 10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1 17 Herbert Frey Comprehensive Modeling of the Geomagnetic Field NASA 2018 06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10 20 The Enhanced Magnetic Model United States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2018 06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10 16 Deutschlander M Phillips J Borland S The case for light dependent magnetic orientation in animal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1999 202 8 891 908 PMID 10085262 Burda H Begall S Cerveny J Neef J Nemec P Extremely low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s disrupt magnetic alignment of ruminant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9 106 14 5708 13 Bibcode 2009PNAS 106 5708B PMC 2667019 nbsp PMID 19299504 doi 10 1073 pnas 0811194106 Biology Electric cows Nature 2009 458 7237 389 Bibcode 2009Natur 458Q 389 doi 10 1038 458389a Hert J Jelinek L Pekarek L Pavlicek A No alignment of cattle along geomagnetic field lines found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ysiology 2011 197 6 677 682 2018 06 29 doi 10 1007 s00359 011 0628 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6 30 Engels Svenja Schneider Nils Lasse Lefeldt Nele Hein Christine Maira Zapka Manuela Michalik Andreas Elbers Dana Kittel Achim Hore P J Anthropogenic electromagnetic noise disrupts magnetic compass orientation in a migratory bird Nature 2014 05 15 509 7500 353 356 2018 06 29 ISSN 0028 0836 doi 10 1038 nature1329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12 08 英语 Hsu Jeremy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Disrupts Bird Navigation Hints at Quantum Action IEEE Spectrum 2014 05 09 2015 05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24 延伸閱讀 编辑Campbell Wallace H Introduction to geomagnetic fields 2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978 0 521 52953 2 Comins Neil F Discovering the Essential Universe Fourth W H Freeman 2008 ISBN 978 1 4292 1797 2 Herndon J M Substructure of the inner core of the Earth PNAS 1996 01 23 93 2 646 648 Bibcode 1996PNAS 93 646H PMC 40105 nbsp PMID 11607625 doi 10 1073 pnas 93 2 646 Hollenbach D F Herndon J M Deep Earth reactor Nuclear fission helium and the geomagnetic field PNAS 2001 09 25 98 20 11085 90 Bibcode 2001PNAS 9811085H PMC 58687 nbsp PMID 11562483 doi 10 1073 pnas 201393998 Love Jeffrey J Magnetic monitoring of Earth and space PDF Physics Today 2008 61 2 31 37 2018 06 29 Bibcode 2008PhT 61b 31H doi 10 1063 1 2883907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1 10 15 Luhmann J G Johnson R E Zhang M H G Evolutionary impact of sputtering of the Martian atmosphere by O pickup ion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1992 19 21 2151 2154 Bibcode 1992GeoRL 19 2151L doi 10 1029 92GL02485 Merrill Ronald T Our Magnetic Earth The Science of Geomagnetis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0 ISBN 0 226 52050 1 Merrill Ronald T McElhinny Michael W McFadden Phillip L The magnetic field of the earth paleomagnetism the core and the deep mantle Academic Press 1996 ISBN 978 0 12 491246 5 Temperature of the Earth s core NEWTON Ask a Scientist 1999 2018 06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9 08 Tauxe Lisa Paleomagnetic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Kluwer 1998 ISBN 0 7923 5258 0 Towle J N The Anomalous Geomagnetic Variation Field and Geoelectric Structure Associated with the Mesa Butte Fault System Arizona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1984 9 2 221 225 Bibcode 1984GSAB 95 221T doi 10 1130 0016 7606 1984 95 lt 221 TAGVFA gt 2 0 CO 2 Wait James R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elluric currents and the earth s magnetic field Geophysics 1954 19 2 281 289 Bibcode 1954Geop 19 281W doi 10 1190 1 1437994 Walt Martin Introduction to Geomagnetically Trapped Radi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ISBN 978 0 521 61611 9 外部連結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地磁场National Geomagnetism Program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美國地質調查局國家地磁計劃 英文 BGS Geomagnetism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國地質調查局有關監測地磁場和建模的資訊 英文 When North Goes South 地磁逆轉的電腦模擬 英文 International Geomagnetic Reference Field 12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第12版國際地磁參考場 英文 全球地磁場變化及異常 數據點間隔為10經度 每次取值相隔10年 數據來自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地磁场 amp oldid 7672200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