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商周十供

商周十供亦称“商周十器”,是十件时期的青铜器,距今三千年左右。1771年,乾隆帝为表对孔子崇敬,赐给孔府用于国祭。包括商代的“木工册”(也叫木(工)鼎)、“册父乙”yǒu(也叫父已卣、册卣)、兽面纹(也叫亚弓觚、亚),周代的牺尊、“伯彝”(guǐ)(也叫伯簋)、窃曲纹簋(也叫pán kuí)、龙纹(也叫宝簠)、饕餮tāo tièyǎnkuí(纹)、(四足)方鼎(也叫四足[1][2]。孔府敬藏“十供”多年,现移至新建成的孔子博物馆

断代争议 编辑

这套青铜器习称“周十供”或“十供”。经专家多次审定,其中“木工册”鼎、兽面纹觚、“册父乙”卣为商代青铜器,其余六件为周朝,尊为仿(存疑)。[1]随着近年来考古学家的鉴定,最终确定这套文物名为“商周十供”。

历史 编辑

赐给孔府 编辑

为维护统治,历朝皇帝都尊崇孔子、推崇儒学,常驾临曲阜祭孔。到曲阜祭孔的帝王共十二位,始于西汉汉高祖刘邦,至清高宗乾隆[3],其中乾隆次数最多(有七到九次多种说法)[a],据《孔府档案》记载,乾隆皇帝即位后曾八次亲祀孔子,分别为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并御书孔庙孔府孔林主要的门坊、匾联,从孔庙外墙的“万仞宫墙”到大成殿内的“与天地参”匾联,无不彰显出乾隆皇帝尊孔的虔诚。[3]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2月,不同以往,乾隆第六次曲阜祭孔场面宏大,其母崇庆皇太后同行,且正值皇太后八旬大寿。曲阜的大路两旁修接驾亭、搭戏台,衍圣公孔昭焕率所属官员、族人一百多人,庙户二百多人出城远迎。乾隆到孔庙举行隆重的祭孔大典,向孔子行三跪九叩头大礼,命大学士于敏中祭崇圣祠,同时发现孔庙中所陈祭祀礼器多为汉代所造,不足以显示孔子“帝师”身份。于是乾隆仿照曾颁赐给京师太学“周范铜鼎尊等十事”,同样颁赐阙里孔庙,[4]特令将皇宫内府所藏的商周铜器挑出十件赐给孔府,以“供列庙庭”。[1]衍圣公孔昭焕叩谢领赏,感激涕零。此后,孔府以御赐“商周十供”为无上荣耀,敬谨收藏于礼器库[b]内秘不示人,祭祀则恭陈于大成殿中。[c]

屡遭大乱 编辑

“商周十供”18世纪初一直保存在礼器库(专门用来存放祭祀礼器的内库),后衍圣公将其移入孔府[5],在孔府保存的200余年里,“商周十供”历尽患难艰险。 光绪十一年(1885年),孔府失火,多亏戏班子在前上房唱戏,武生翻跟头上后堂楼救出“十供”。为妥当保存,清末孔府令三代府内医师刘梦瀛协助衍圣公孔令贻保管“十供”。

1937年,日军侵占曲阜,多次居心叵测地询问“十供”的下落,当时府内代理奉祀官孔霅光说:“十供让奉祀官孔德成离开曲阜时带走了。”实际上“十供”已迁埋至后堂楼地下。1948年,解放军进攻山东国民党撤退时,孔府总管家孔灵叔奉奉祀官孔德成之命将“十供”及其他古物运往兖州,暂存天主教堂,准备南逃。由于解放军围困兖州,切断了南段铁路,火车不通,十供才没有被运走。不久兖州、曲阜相继解放,十供被收至省文管会。1949年3月,曲阜成立了古物保管委员会,隶属省文管会。1952年10月,毛泽东来曲阜视察前,省政府决定“曲阜的东西归还曲阜保管”,十供被运回曲阜。后藏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现在入藏孔子博物馆。

介绍 编辑

“商周十供”典俗古朴的造型及清楚精美、富有光泽的纹饰反映了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锻造优良、纹饰图案丰硕多彩、造型华丽堂皇、雍荣华贵。每一供原或无盖或无座,后乾隆吩咐内务府造办处配底座和盖子,并在座上都刻款篆文“乾隆御赏”。共2件盛酒器、1件饮酒器、3件烹煮器、4件盛食器[6],重量在2.1千克至5.6千克之间[7]

名称 展出名 用途 年代 外形 铭文 光泽 配座
“木工册”鼎(也叫木工鼎、木鼎) “木工册”款兽面纹铜鼎 烹煮器 商代 青铜质,圆口鼓腹,立耳圜底,三柱形足。口沿下(鼓腹上)饰六组兽面纹,下腹素面无纹饰。三个柱形足上部与器底承接处饰兽面纹,腹底部有三条范铸留下的合缝。 器内腹壁有两行铭文,共七字,文曰:“作父戊鼎,木工册。”[8] 通体温润光泽,遍生碧绿翠斑 下配紫檀木座。
兽面纹觚(也叫亚弓觚、亚尊) 兽面纹铜觚 盛酒器 商代 青铜质,圆筒形,侈口,收腹,喇叭形高圈足。腹部与圈足由四道扉棱等分,其间饰乳丁兽面纹;颈下部与腹、腹与圈足以两道凸弦纹相隔,颈部素面。圈足上缘有两个十字镂孔。 圈足内壁铸有铭文,释作“亚弓”[9](原认为为“亚尊”,因此亦称“亚尊”) 遍体朱紫,温润光泽 紫檀木座
四足方鼎(也叫四足鬲、方鼎) 双立耳方形四足铜鬲 烹煮器 周代 口长径21.5厘米,短径16.5厘米;高24.5厘米,重5.6千克。青铜质,长方形,剑口,平折沿,双立耳,腹微鼓,下有四蹄形足。器腹一周饰有八个凸起的矩形图案。器底有四条内凹弧线相交而成的长方形合范铸印迹。[10] 清代配镂空玉钮紫檀木盖和木座,盖内刻款“乾隆御赏”,座底刻款“周四足鬲”。 遍体红绿斑彩,温润光泽。
饕餮(tāo tiè)纹甗(yǎn)(也叫饕餮甗) 饕餮纹双立耳铜甗 蒸饭的烹煮器 周代 青铜质,上甑下鬲,连铸。甑为侈口,双立耳,腹直深,底有十字形箅孔。鬲分裆,上部母口,圆形柱足三。甑口沿下饰一周乳丁云雷纹,腹部素面。鬲腹饰三个浮雕饕餮纹[11] 清代配玉钮木盖,檀木座。
牺尊 铜牺尊 盛酒器 周代 青铜质,形(或认为通体为小形),双耳向后竖立,身体肥壮,短尾,腿较粗壮,四蹄形足。背上有一小椭圆形盖,可开合,酒自牛背注入,由牛口倾出。器身素面无纹饰。[12] 通体温润,暗黄如玉,由于传世年深日久,因氧化出现红斑,美丽壮观。 清代配镶雕玉虎牌檀木座,座面刻款“乾隆御赏”,座底刻款“周牺尊”[7]
“册父乙”卣(yǒu)(也叫父已卣、册卣) “册父乙”卣 盛酒器 商代 口长径14.5厘米,短径11.3厘米;高33厘米、宽25厘米、重5.3千克。青铜质,椭圆体状,口颈微敛,鼓腹下垂,圈足外撇,有盖,菌状盖钮。器、盖为子母口,器腹两侧有环耳,衔绳纹提梁,口沿下饰一周菱形雷纹,中间浮雕一兽首,腹部素面,圈足饰两道凸弦纹。 器盖内壁和器底内壁竖行对铭三字,文曰:“册父乙”。 [13]器物铜色泛红,为传世久远所致。 清代配紫檀木座,座上刻款“乾隆御赏”,座底刻款“周册卣”。
“伯彝”簋(也叫伯彝、伯簋) “伯彝”款兽面纹铜簋 五谷的盛食器 周代 口径23.2厘米,底径14.8厘米,高15.7厘米,重2.1千克。青铜质,呈杯形,侈口,圆腹,圜底,圈足。腹有二兽首象鼻耳,垂珥。器腹纹饰以带纹分割成上下两部分,上部饰四组变形兽面纹,下部饰两组变形兽面纹。圈足饰四组变形兽面纹 器内底壁铸有四行铭文二十字,可辨者六字,文曰:“伯作尊彝用(缺字不详)永(缺字不详)。”[14]缺盖 清代配雕龙斑纹玉钮、檀木盖和檀木座,盖内刻款“乾隆御赏”,座底刻款“周伯彝”。
夔龙纹簠(fǔ)(也叫宝簠) 夔龙纹簠 盛五谷的盛食器 周代 口长径28.5厘米,短径22.0厘米;高8.6厘米,重3.4千克。青铜质,长方形,口外侈折沿,兽首形双耳,腹斜收,下有四矩形短足,口沿下饰一周乳丁云雷纹,器腹饰顾首夔龙纹。 器内底铸有三行铭文,共十一字,文曰:“□自作□簠,其子孙永宝用。”[15]缺盖。 刻“乾隆御赏”四字,座底刻“周宝簠”三字。 配有紫檀木座,
窃曲纹簋(也叫蟠夔(pán kuí)敦) 窃曲纹铜簋 盛五谷的盛食器 周代 通高22.3厘米,口径19.5厘米,足径21.8厘米。青铜质,弇口(方形母口),圆腹,圜底,圈足下有三短兽首蹄形足,碗状盖。腹有双兽耳,垂珥。盖饰瓦纹和窃曲纹,器身上部饰窃曲纹(原称带状蟠夔纹),下部为瓦纹(原称凸弦纹)。圈足饰垂鳞纹,三蹄形足上部浮雕兽面纹。[16] 色泽青碧,光润异常 下配紫檀木座
夔(kuí)凤纹豆(也叫夔凤豆) 错金银夔凤纹铜豆 盛肉类的盛食器 东周战国 青铜质,圆体,有盖,盖作覆碗状,子母口,上有捉手,深腹微鼓,收腰,双环耳,喇叭形圆圈足。盖饰三角卷云纹及凤鸟纹,腹部饰凤鸟纹和鸱枭纹,圈足饰变形动物纹饰及夔纹。通体错金银,大部分已脱落[17] 通体温润光泽 下配以木座

评价 编辑

“十供”里以“木工册”鼎和兽面纹觚最为珍贵。“十供”多次出现在学者、官员的笔记文集之中,也有人将其摹绘成图,以供欣赏。

清代文物鉴定专家冯云鹏赞叹“木工册”鼎:“望之有光,夺目惊人,真希世至宝,允为古器之冠”,兽面纹觚:“可与木鼎相伯仲”。

民国风云人物袁克文评“木工册”鼎:“为十器之冠,真奇宝也”,兽面纹觚:“朱紫灿烂,古器盎然”[18]

注释 编辑

  1. ^ 民间传说是因乾隆钟爱的与孝贤纯皇后所生女儿下嫁孔府。据说此公主脸上黑痣,相术认为主灾,破灾须嫁比王公大臣更显贵的人家,则只有曲阜孔家。因为只有衍圣公可在皇宫御道与皇帝并行,而皇帝到曲阜也要向衍圣公的祖先孔子行三跪九叩之礼,这是别的王公贵族无法企及的。因而乾隆第一次到孔府就说定将公主下嫁,但清廷规定满汉不能通婚,于是乾隆将女儿寄养在汉族大臣于敏中家,再以于家闺秀的名义嫁给第72代衍圣公孔宪培,孔府后人称之为于夫人。公主婚后每逢庆生,乾隆均派官员贺寿,有厚赐。于敏中一家随之搬入孔府,并世代居住于此。按孔府家规,衍圣公的兄弟都不能住孔府,成年后要搬至外面的十二府。而于家因公主下嫁,故作为外姓人家有此特权。孔家家族墓地孔林内北侧著名的“于氏坊”,就是孔宪培与其妻于氏之墓,还专为于夫人立了“鸾音褒德”的牌坊,规模宏大。孔府每年数十次祭祀,且皇帝有时亲临,因此孔府里戏班技艺高超。虽然每年至少演出百余场京剧,但有两出戏禁演:《打严嵩》(因严嵩孙女嫁64代衍圣公孔尚贤)和《打金枝》,后者就是因于夫人是“金枝玉叶”而禁演。乾隆嫁女的真伪众说不一,至今无定论,因此成谜,但于夫人与皇家存在特殊关系是无庸置疑的。[1]
  2. ^ 专门用来存放祭祀礼器的内库,位于孔庙东路诗礼堂,与之相对的还有孔庙西路金丝堂西庑的乐器库。
  3. ^ 据《孔府档案》第5094卷及乾隆年间的《曲阜县志》记载:“乾隆三十六年,皇上临幸释奠,特降圣谕:前岁修缮太学乐成,因念阙里庙堂设有牺象诸尊,爰择镌藏周范铜鼎、尊等十事陈之大成殿,用备礼器。兹临幸曲阜,祗谒先师,阅视所列各器不过汉时所造,且光彩亦不能甚古。惟兹昌平圣里宜陈法物,认为不雅美,著仿太学之例颁内府所藏姬朝铜器十事,备列庙庭,用惬从周素志,俟朕回銮后,慎选邮收,交与衍圣公孔昭焕,世守勿替,以副朕则古称先至意,钦此。后于冬十仲春遣官赍到,以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为次,陈以花梨多少一张,又有图册一本,每图册有印章,厥后各有图说。衍圣公孔昭焕率其族属恭迎,祗领具折,伸谢敬藏礼器库内,祭祀则恭陈于殿中。”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文雨. 孔府里的商周十供,都是皇帝赏赐的. 看点快报. 旅游世界杂志. [2020-12-26]. [失效連結]
  2. ^ 《国家宝藏》走进孔子博物馆,感受跨越千年的儒家文化. 中国日报网. [2020-12-28]. 
  3. ^ 3.0 3.1 帝王亲祀孔子与孔庙祭器浅说. 孔子博物馆. [2020-12-28]. 
  4. ^ 张依盟. 乾隆与“商周十供”那些事儿. 东方财富网. 大众日报. [2020-12-26]. 
  5. ^ 孔维亮. “商周十供”命运的历史变迁. 文物天地. 2020, (6): 48–51 [2020-12-28]. 
  6. ^ 冯斌; 孔纯; 屈勇. 解码孔子博物馆:镇馆之宝——商周十供. 济宁新闻网. [2020-12-26]. 
  7. ^ 7.0 7.1 周倜. 煌煌商周五供:周倜分享孔子博物馆抢鲜看之青铜器. 网易. 我乐艺会. 2019-05-16 [2020-12-28]. 
  8. ^ 商“木工册”款兽面纹铜鼎. 孔子博物馆. [2020-12-28]. (原始内容于2022-01-28). 
  9. ^ 商兽面纹铜觚. 孔子博物馆. [2020-12-28]. 
  10. ^ 周双立耳方形四足铜鬲. 孔子博物馆. [2020-12-28]. (原始内容于2022-01-12). 
  11. ^ 周饕餮纹双立耳铜甗. 孔子博物馆. [2020-12-28]. 
  12. ^ 周铜牺尊. 孔子博物馆. [2020-12-28]. 
  13. ^ 商“册父乙”卣. 孔子博物馆. [2020-12-28]. 
  14. ^ 周“伯彝”款兽面纹铜簋. 孔子博物馆. [2020-12-28]. 
  15. ^ 周夔龙纹簠. 孔子博物馆. [2020-12-28]. 
  16. ^ 周窃曲纹铜簋. 孔子博物馆. [2020-12-28]. 
  17. ^ 东周错金银夔凤纹铜豆. 孔子博物馆. [2020-12-28]. 
  18. ^   辛丙秘苑. 维基文库. 

外部链接 编辑

  • 孔府档案研究中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潘相. 《曲阜县志》. 哈佛燕京图书馆-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020-12-28]. 
  • 《曲阜縣志》(清)潘相.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商周十供, 亦称, 商周十器, 是十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 距今三千年左右, 1771年, 乾隆帝为表对孔子崇敬, 赐给孔府用于国祭, 包括商代的, 木工册, 也叫木, 册父乙, yǒu, 也叫父已卣, 册卣, 兽面纹觚, 也叫亚弓觚, 亚尊, 周代的牺尊, 伯彝, guǐ, 也叫伯簋, 窃曲纹簋, 也叫蟠夔, pán, kuí, 夔龙纹簠, 也叫宝簠, 饕餮, tāo, tiè, yǎn, kuí, 四足, 方鼎, 也叫四足鬲, 孔府敬藏, 十供, 多年, 现移至新建成的孔子博物馆, 目录, 断代争议, 历史, 赐. 商周十供亦称 商周十器 是十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 距今三千年左右 1771年 乾隆帝为表对孔子崇敬 赐给孔府用于国祭 包括商代的 木工册 鼎 也叫木 工 鼎 册父乙 卣 yǒu 也叫父已卣 册卣 兽面纹觚 也叫亚弓觚 亚尊 周代的牺尊 伯彝 簋 guǐ 也叫伯簋 窃曲纹簋 也叫蟠夔 pan kui 敦 夔龙纹簠 fǔ 也叫宝簠 饕餮 tao tie 纹 甗 yǎn 夔 kui 凤 纹 豆 四足 方鼎 也叫四足鬲 1 2 孔府敬藏 十供 多年 现移至新建成的孔子博物馆 目录 1 断代争议 2 历史 2 1 赐给孔府 2 2 屡遭大乱 3 介绍 4 评价 5 注释 6 参考文献 7 外部链接断代争议 编辑这套青铜器习称 周十供 或 十供 经专家多次审定 其中 木工册 鼎 兽面纹觚 册父乙 卣为商代青铜器 其余六件为周朝 牺尊为宋仿 存疑 1 随着近年来考古学家的鉴定 最终确定这套文物名为 商周十供 历史 编辑赐给孔府 编辑 为维护统治 历朝皇帝都尊崇孔子 推崇儒学 常驾临曲阜祭孔 到曲阜祭孔的帝王共十二位 始于西汉汉高祖刘邦 至清高宗乾隆 3 其中乾隆次数最多 有七到九次多种说法 a 据 孔府档案 记载 乾隆皇帝即位后曾八次亲祀孔子 分别为乾隆十三年 公元1748年 二十一年 公元1756年 二十二年 公元1757年 二十七年 公元1762年 三十六年 公元1771年 四十一年 公元1776年 四十九年 公元1784年 五十五年 公元1790年 并御书孔庙 孔府 孔林主要的门坊 匾联 从孔庙外墙的 万仞宫墙 到大成殿内的 与天地参 匾联 无不彰显出乾隆皇帝尊孔的虔诚 3 乾隆三十六年 1771年 2月 不同以往 乾隆第六次曲阜祭孔场面宏大 其母崇庆皇太后同行 且正值皇太后八旬大寿 曲阜的大路两旁修接驾亭 搭戏台 衍圣公孔昭焕率所属官员 族人一百多人 庙户二百多人出城远迎 乾隆到孔庙举行隆重的祭孔大典 向孔子行三跪九叩头大礼 命大学士于敏中祭崇圣祠 同时发现孔庙中所陈祭祀礼器多为汉代所造 不足以显示孔子 帝师 身份 于是乾隆仿照曾颁赐给京师太学 周范铜鼎尊等十事 同样颁赐阙里孔庙 4 特令将皇宫内府所藏的商周铜器挑出十件赐给孔府 以 供列庙庭 1 衍圣公孔昭焕叩谢领赏 感激涕零 此后 孔府以御赐 商周十供 为无上荣耀 敬谨收藏于礼器库 b 内秘不示人 祭祀则恭陈于大成殿中 c 屡遭大乱 编辑 商周十供 18世纪初一直保存在礼器库 专门用来存放祭祀礼器的内库 后衍圣公将其移入孔府 5 在孔府保存的200余年里 商周十供 历尽患难艰险 光绪十一年 1885年 孔府失火 多亏戏班子在前上房唱戏 武生翻跟头上后堂楼救出 十供 为妥当保存 清末孔府令三代府内医师刘梦瀛协助衍圣公孔令贻保管 十供 1937年 日军侵占曲阜 多次居心叵测地询问 十供 的下落 当时府内代理奉祀官孔霅光说 十供让奉祀官孔德成离开曲阜时带走了 实际上 十供 已迁埋至后堂楼地下 1948年 解放军进攻山东 国民党撤退时 孔府总管家孔灵叔奉奉祀官孔德成之命将 十供 及其他古物运往兖州 暂存天主教堂 准备南逃 由于解放军围困兖州 切断了南段铁路 火车不通 十供才没有被运走 不久兖州 曲阜相继解放 十供被收至省文管会 1949年3月 曲阜成立了古物保管委员会 隶属省文管会 1952年10月 毛泽东来曲阜视察前 省政府决定 曲阜的东西归还曲阜保管 十供被运回曲阜 后藏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现在入藏孔子博物馆 介绍 编辑 商周十供 典俗古朴的造型及清楚精美 富有光泽的纹饰反映了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锻造优良 纹饰图案丰硕多彩 造型华丽堂皇 雍荣华贵 每一供原或无盖或无座 后乾隆吩咐内务府造办处配底座和盖子 并在座上都刻款篆文 乾隆御赏 共2件盛酒器 1件饮酒器 3件烹煮器 4件盛食器 6 重量在2 1千克至5 6千克之间 7 名称 展出名 用途 年代 外形 铭文 光泽 配座 木工册 鼎 也叫木工鼎 木鼎 木工册 款兽面纹铜鼎 烹煮器 商代 青铜质 圆口鼓腹 立耳圜底 三柱形足 口沿下 鼓腹上 饰六组兽面纹 下腹素面无纹饰 三个柱形足上部与器底承接处饰兽面纹 腹底部有三条范铸留下的合缝 器内腹壁有两行铭文 共七字 文曰 作父戊鼎 木工册 8 通体温润光泽 遍生碧绿翠斑 下配紫檀木座 兽面纹觚 也叫亚弓觚 亚尊 兽面纹铜觚 盛酒器 商代 青铜质 圆筒形 侈口 收腹 喇叭形高圈足 腹部与圈足由四道扉棱等分 其间饰乳丁兽面纹 颈下部与腹 腹与圈足以两道凸弦纹相隔 颈部素面 圈足上缘有两个十字镂孔 圈足内壁铸有铭文 释作 亚弓 9 原认为为 亚尊 因此亦称 亚尊 遍体朱紫 温润光泽 紫檀木座 四足方鼎 也叫四足鬲 方鼎 双立耳方形四足铜鬲 烹煮器 周代 口长径21 5厘米 短径16 5厘米 高24 5厘米 重5 6千克 青铜质 长方形 剑口 平折沿 双立耳 腹微鼓 下有四蹄形足 器腹一周饰有八个凸起的矩形图案 器底有四条内凹弧线相交而成的长方形合范铸印迹 10 清代配镂空玉钮紫檀木盖和木座 盖内刻款 乾隆御赏 座底刻款 周四足鬲 遍体红绿斑彩 温润光泽 饕餮 tao tie 纹甗 yǎn 也叫饕餮甗 饕餮纹双立耳铜甗 蒸饭的烹煮器 周代 青铜质 上甑下鬲 连铸 甑为侈口 双立耳 腹直深 底有十字形箅孔 鬲分裆 上部母口 圆形柱足三 甑口沿下饰一周乳丁云雷纹 腹部素面 鬲腹饰三个浮雕饕餮纹 11 清代配玉钮木盖 檀木座 牺尊 铜牺尊 盛酒器 周代 青铜质 羊形 或认为通体为小牛形 双耳向后竖立 身体肥壮 短尾 腿较粗壮 四蹄形足 背上有一小椭圆形盖 可开合 酒自牛背注入 由牛口倾出 器身素面无纹饰 12 通体温润 暗黄如玉 由于传世年深日久 因氧化出现红斑 美丽壮观 清代配镶雕玉虎牌檀木座 座面刻款 乾隆御赏 座底刻款 周牺尊 7 册父乙 卣 yǒu 也叫父已卣 册卣 册父乙 卣 盛酒器 商代 口长径14 5厘米 短径11 3厘米 高33厘米 宽25厘米 重5 3千克 青铜质 椭圆体状 口颈微敛 鼓腹下垂 圈足外撇 有盖 菌状盖钮 器 盖为子母口 器腹两侧有环耳 衔绳纹提梁 口沿下饰一周菱形雷纹 中间浮雕一兽首 腹部素面 圈足饰两道凸弦纹 器盖内壁和器底内壁竖行对铭三字 文曰 册父乙 13 器物铜色泛红 为传世久远所致 清代配紫檀木座 座上刻款 乾隆御赏 座底刻款 周册卣 伯彝 簋 也叫伯彝 伯簋 伯彝 款兽面纹铜簋 盛五谷的盛食器 周代 口径23 2厘米 底径14 8厘米 高15 7厘米 重2 1千克 青铜质 呈杯形 侈口 圆腹 圜底 圈足 腹有二兽首象鼻耳 垂珥 器腹纹饰以带纹分割成上下两部分 上部饰四组变形兽面纹 下部饰两组变形兽面纹 圈足饰四组变形兽面纹 器内底壁铸有四行铭文二十字 可辨者六字 文曰 伯作尊彝用 缺字不详 永 缺字不详 14 缺盖 清代配雕龙斑纹玉钮 檀木盖和檀木座 盖内刻款 乾隆御赏 座底刻款 周伯彝 夔龙纹簠 fǔ 也叫宝簠 夔龙纹簠 盛五谷的盛食器 周代 口长径28 5厘米 短径22 0厘米 高8 6厘米 重3 4千克 青铜质 长方形 口外侈折沿 兽首形双耳 腹斜收 下有四矩形短足 口沿下饰一周乳丁云雷纹 器腹饰顾首夔龙纹 器内底铸有三行铭文 共十一字 文曰 自作 簠 其子孙永宝用 15 缺盖 刻 乾隆御赏 四字 座底刻 周宝簠 三字 配有紫檀木座 窃曲纹簋 也叫蟠夔 pan kui 敦 窃曲纹铜簋 盛五谷的盛食器 周代 通高22 3厘米 口径19 5厘米 足径21 8厘米 青铜质 弇口 方形母口 圆腹 圜底 圈足下有三短兽首蹄形足 碗状盖 腹有双兽耳 垂珥 盖饰瓦纹和窃曲纹 器身上部饰窃曲纹 原称带状蟠夔纹 下部为瓦纹 原称凸弦纹 圈足饰垂鳞纹 三蹄形足上部浮雕兽面纹 16 色泽青碧 光润异常 下配紫檀木座 夔 kui 凤纹豆 也叫夔凤豆 错金银夔凤纹铜豆 盛肉类的盛食器 东周 战国 青铜质 圆体 有盖 盖作覆碗状 子母口 上有捉手 深腹微鼓 收腰 双环耳 喇叭形圆圈足 盖饰三角卷云纹及凤鸟纹 腹部饰凤鸟纹和鸱枭纹 圈足饰变形动物纹饰及夔纹 通体错金银 大部分已脱落 17 通体温润光泽 下配以木座评价 编辑 十供 里以 木工册 鼎和兽面纹觚最为珍贵 十供 多次出现在学者 官员的笔记文集之中 也有人将其摹绘成图 以供欣赏 清代文物鉴定专家冯云鹏赞叹 木工册 鼎 望之有光 夺目惊人 真希世至宝 允为古器之冠 兽面纹觚 可与木鼎相伯仲 民国风云人物袁克文评 木工册 鼎 为十器之冠 真奇宝也 兽面纹觚 朱紫灿烂 古器盎然 18 注释 编辑 民间传说是因乾隆钟爱的与孝贤纯皇后所生女儿下嫁孔府 据说此公主脸上黑痣 相术认为主灾 破灾须嫁比王公大臣更显贵的人家 则只有曲阜孔家 因为只有衍圣公可在皇宫御道与皇帝并行 而皇帝到曲阜也要向衍圣公的祖先孔子行三跪九叩之礼 这是别的王公贵族无法企及的 因而乾隆第一次到孔府就说定将公主下嫁 但清廷规定满汉不能通婚 于是乾隆将女儿寄养在汉族大臣于敏中家 再以于家闺秀的名义嫁给第72代衍圣公孔宪培 孔府后人称之为于夫人 公主婚后每逢庆生 乾隆均派官员贺寿 有厚赐 于敏中一家随之搬入孔府 并世代居住于此 按孔府家规 衍圣公的兄弟都不能住孔府 成年后要搬至外面的十二府 而于家因公主下嫁 故作为外姓人家有此特权 孔家家族墓地孔林内北侧著名的 于氏坊 就是孔宪培与其妻于氏之墓 还专为于夫人立了 鸾音褒德 的牌坊 规模宏大 孔府每年数十次祭祀 且皇帝有时亲临 因此孔府里戏班技艺高超 虽然每年至少演出百余场京剧 但有两出戏禁演 打严嵩 因严嵩孙女嫁64代衍圣公孔尚贤 和 打金枝 后者就是因于夫人是 金枝玉叶 而禁演 乾隆嫁女的真伪众说不一 至今无定论 因此成谜 但于夫人与皇家存在特殊关系是无庸置疑的 1 专门用来存放祭祀礼器的内库 位于孔庙东路诗礼堂东庑 wǔ 与之相对的还有孔庙西路金丝堂西庑的乐器库 据 孔府档案 第5094卷及乾隆年间的 曲阜县志 记载 乾隆三十六年 皇上临幸释奠 特降圣谕 前岁修缮太学乐成 因念阙里庙堂设有牺象诸尊 爰择镌藏周范铜鼎 尊等十事陈之大成殿 用备礼器 兹临幸曲阜 祗谒先师 阅视所列各器不过汉时所造 且光彩亦不能甚古 惟兹昌平圣里宜陈法物 认为不雅美 著仿太学之例颁内府所藏姬朝铜器十事 备列庙庭 用惬从周素志 俟朕回銮后 慎选邮收 交与衍圣公孔昭焕 世守勿替 以副朕则古称先至意 钦此 后于冬十仲春遣官赍到 以甲 乙 丙 丁 戊 已 庚 辛 壬 癸为次 陈以花梨多少一张 又有图册一本 每图册有印章 厥后各有图说 衍圣公孔昭焕率其族属恭迎 祗领具折 伸谢敬藏礼器库内 祭祀则恭陈于殿中 参考文献 编辑 1 0 1 1 1 2 1 3 文雨 孔府里的商周十供 都是皇帝赏赐的 看点快报 旅游世界杂志 2020 12 26 失效連結 国家宝藏 走进孔子博物馆 感受跨越千年的儒家文化 中国日报网 2020 12 28 3 0 3 1 帝王亲祀孔子与孔庙祭器浅说 孔子博物馆 2020 12 28 张依盟 乾隆与 商周十供 那些事儿 东方财富网 大众日报 2020 12 26 孔维亮 商周十供 命运的历史变迁 文物天地 2020 6 48 51 2020 12 28 冯斌 孔纯 屈勇 解码孔子博物馆 镇馆之宝 商周十供 济宁新闻网 2020 12 26 7 0 7 1 周倜 煌煌商周五供 周倜分享孔子博物馆抢鲜看之青铜器 网易 我乐艺会 2019 05 16 2020 12 28 商 木工册 款兽面纹铜鼎 孔子博物馆 2020 12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1 28 商兽面纹铜觚 孔子博物馆 2020 12 28 周双立耳方形四足铜鬲 孔子博物馆 2020 12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1 12 周饕餮纹双立耳铜甗 孔子博物馆 2020 12 28 周铜牺尊 孔子博物馆 2020 12 28 商 册父乙 卣 孔子博物馆 2020 12 28 周 伯彝 款兽面纹铜簋 孔子博物馆 2020 12 28 周夔龙纹簠 孔子博物馆 2020 12 28 周窃曲纹铜簋 孔子博物馆 2020 12 28 东周错金银夔凤纹铜豆 孔子博物馆 2020 12 28 nbsp 辛丙秘苑 维基文库 外部链接 编辑孔府档案研究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清 潘相 曲阜县志 哈佛燕京图书馆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020 12 28 曲阜縣志 清 潘相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商周十供 amp oldid 8017532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