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光电效应

光電效應英语Photoelectric Effect)是指光束照射物體時會使其發射出電子的物理效應。發射出來的電子稱為「光電子」。[1]:1060-1063[2]:1240-1246

光電效應示意圖:來自左上方的光子衝擊到金屬板,將電子逐出金屬板,並且向右上方移去。

1887年,德國物理學家海因里希·赫兹發現,紫外線照射到金屬電極上,可以幫助產生電火花[3]1905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發表論文《關於光產生和轉變的一个啟發性觀點》,給出了光電效應實驗數據的理論解釋。愛因斯坦主張,光的能量並非均匀分布,而是負載於離散的光量子(光子),而這光子的能量和其所組成的光的頻率有關。這個突破性的理論不但能夠解釋光電效應,也推動了量子力學的誕生。由於「他對理論物理學的成就,特別是光電效應定律的發現」,愛因斯坦獲頒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4]

在研究光電效應的過程中,物理學者對光子的量子性質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這對波粒二象性概念的提出有重大影響。[2]:1240-1246除了光電效應以外,在其它現象裡,光子束也會影響電子的運動,包括光電導效應光生伏打效應光電化學效應

根據波粒二象性,光電效應也可以用波動概念來分析,完全不需用到光子概念。威利斯·蘭姆與馬蘭·斯考立(Marlan Scully)於1969年使用半經典方法證明光電效應,這方法將電子的行為量子化,又將光視為純粹經典電磁波,完全不考慮光是由光子組成的概念。[5][6]:27-28

简述

通常把在光的照射作用下,物质材料中电子逸出其表面形成光电流的现象叫做外光电效应。相对应的,把在光照射的作用下,物质吸收光子能量并激发自由电子的现象称为内光电效应。

理論概述

光束裏的光子所擁有的能量與光的頻率成正比。假若金屬裏的電子吸收了一個光子的能量,而這能量大於或等於某个与金属相关的能量阈值(称为这种金屬的逸出功),則此電子因为拥有了足够的能量,會从金属中逃逸出来,成為光電子;[註 1]若能量不足,則電子会释出能量,能量重新成为光子离开,电子能量恢复到吸收之前,無法逃逸離開金屬。增加光束的輻照度(光束的強度)會增加光束裏光子的密度,在同一段时间内激發更多的電子,但不會使得每一個受激發的電子因吸收更多的光子而獲得更多的能量。换言之,光電子的能量與輻照度無關,只與光子的能量、頻率有關。

被光束照射到的電子會吸收光子的能量,但是其中机制遵照的是一種非全有即全無的準則,光子所有能量都必須被吸收,用來克服逸出功,否則這能量會被釋出。假若電子所吸收的能量能夠克服逸出功,並且還有剩餘能量,則這剩餘能量會成為電子在被發射後的動能。[1]:1060-1063

逸出功   是從金屬表面發射出一個光電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如果转换到频率的角度来看,光子的頻率必須大於金屬特徵的極限頻率,才能給予電子足夠的能量克服逸出功。逸出功與極限頻率   之間的關係為

 

其中, 普朗克常數  是光頻率為   的光子的能量。

克服逸出功之後,光電子的最大動能  

 

其中,  是光頻率為   的光子所帶有並且被電子吸收的能量。

實際物理要求動能必須是正值,因此,光頻率必須大於或等於極限頻率,光電效應才能發生。[7]:18-21[8]

歷史

光電效應首先由德國物理學家海因里希·赫茲於1887年發現,對發展量子理論及提出波粒二象性的设想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菲利普·莱纳德用實驗發現了光電效應的重要規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則提出了正確的理論機制。

十九世紀

1839年,年僅19歲的亚历山大·贝克勒(Alexandre Becquerel),在協助父親研究将光波照射到電解池所產生的效應時,發現了光生伏打效應[9]雖然這不是光學效應,但對於揭示物質的電性質與光波之間的密切關係有很大的作用。威勒畢·史密斯(Willoughby Smith)於1873年在進行與水下電纜相關的一項任務,測試硒圓柱電阻性質時,發現其具有光電導性,即照射光束於硒圓柱會促使其電導增加。[10]

 
海因里希·赫茲

1887年,德國物理學者海因里希·赫茲做實驗觀察到光電效應、電磁波的發射與接收。在赫茲的發射器裏有一個火花間隙(spark gap),可以藉著製造火花來生成與發射電磁波。在接收器裏有一個線圈與一個火花間隙,每當線圈偵測到電磁波,火花間隙就會出現火花。由於火花不很明亮,為了更容易觀察到火花,他將整個接收器置入一個不透明的盒子內。他注意到最大火花長度因此減小。為了釐清原因,他將盒子一部分一部分拆掉,發現位於接收器火花與發射器火花之間的不透明板造成了這屏蔽現象。假若改用玻璃來分隔,也會造成這屏蔽現象,而石英則不會。經過用石英棱鏡按照波長將光波分解,仔細分析每個波長的光波所表現出的屏蔽行為,他發現是紫外線造成了光電效應。赫茲將這些實驗結果發表於《物理年鑑》,他沒有对该效應做進一步的研究。[11]

紫外線入射於火花間隙會幫助產生火花,这个发现立刻引起了物理學者們的好奇心,其中包括威廉·霍爾伐克士(Wilhelm Hallwachs)、[12]奧古斯圖·里吉(Augusto Righi)、[13]亞歷山大·史托勒托夫(Aleksandr Stoletov)等等。[14]他們進行了一系列關於光波對於帶電物體所產生效應的研究調查,特別是紫外線。這些研究調查證實,剛剛清潔乾淨的鋅金屬表面,假若帶有負電荷,不論數量有多少,當被紫外線照射時,會快速地失去這負電荷;假若電中性的鋅金屬被紫外線照射,則會很快地變為帶有正電荷,而電子會逃逸到金屬週圍的氣體中,假若吹拂強風於金屬,則可以大幅度增加帶有的正電荷數量。[15]:61ff

約翰·艾斯特 (Johann elster)和漢斯·蓋特爾(Hans Geitel),首先發展出第一個實用的光電真空管,能夠用來量度輻照度。[16]:458[17]艾斯特和蓋特爾将其用于研究光波照射到帶電物體產生的效應,獲得了巨大成果。他們將各種金屬依光電效應放電能力從大到小順序排列:、鈉鉀合金。對於,普通光波造成的光電效應很小,無法測量到任何效應。上述金屬排列順序與亞歷山德羅·伏打電化學排列相同,越具正電性的金屬給出的光電效應越大。[15]:63

 
湯姆森量度粒子電荷質量比的光電效應實驗裝置。[註 2]

当时研究「赫茲效應」的各種實驗还伴随着「光電疲勞」的现象,让研究变得更加複雜。光電疲勞指的是從乾淨金屬表面觀察到的光電效應逐漸衰微的現象。根據霍爾伐克士的研究結果,在這現象裏,臭氧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可是,其它因素,例如氧化、濕度、拋光模式等等,都必須納入考量。[18]:239

1888至1891年间,史托勒托夫完成了很多關於光電效應的實驗與分析。他設計出一套實驗裝置,特別適合於定量分析光電效應。借助此實驗裝置,他發現了輻照度與感應光電流的直接比例。另外,史托勒托夫和里吉還共同研究了光電流與氣壓之間的關係,他們發現氣壓越低,光電流變越大,直到最優氣壓為止;低於這最優氣壓,则氣壓越低,光電流變越小。[15]:68, 70

約瑟夫·湯姆森於1897年4月30日在大不列顛皇家研究院(Royal Institution of Great Britain)的演講中表示,通过觀察在克魯克斯管裏的陰極射線所造成的螢光輻照度,他發現陰極射線在空氣中透射的能力遠超一般原子尺寸的粒子。[註 3],因此,他主張陰極射線是由帶負電荷的粒子組成,後來稱為電子。[19]:404-405此後不久,通过觀察陰極射線因電場與磁場作用而產生的偏轉,他测得了陰極射線粒子的電荷質量比。1899年,他用紫外線照射鋅金屬,又测得發射粒子的電荷質量比   為7.3×106emu/g,與先前實驗中测得的陰極射線粒子的數值7.8×106emu/g大致符合。他因此正確推斷這兩種粒子是同一種粒子,即電子。[20][21]:184-185[22]:28他還測出這粒子所載有的負電荷   。從這兩個數據,他成功計算出了電子的質量:大約是氫離子質量的千分之一。電子是當時所知質量最小的粒子。[21]:189

二十世紀

 
匈牙利物理學家菲利普·萊納德

菲利普·萊納德於1900年發現紫外線會促使氣體發生電離作用。由於這效應廣泛發生於好幾公分寬區域的空氣,並且製造出很多大顆的正離子與小顆的負離子,這現象很自然地被詮釋為光電效應發生於在氣體中的固體粒子或液體粒子,湯姆森就是如此詮釋這現象。[18]1902年,萊納德又發佈了幾個關於光電效應的重要實驗結果。第一,藉著變化紫外光源與陰極之間的距離,他發現,從陰極發射的光電子數量每單位時間與入射的輻照度成正比。第二,使用不同的物質為陰極材料,可以顯示出,每一種物質所發射出的光電子都有其特定的最大動能(最大速度),換句話說,光電子的最大動能與光波的光譜組成有關。[註 4]第三,藉著調整陰極與陽極之間的電壓差,他觀察到,光電子的最大動能與截止電壓成正比,與輻照度無關。[21]:212-220

由於光電子的最大速度與輻照度無關,萊納德認為,光波並沒有給予這些電子任何能量,這些電子本來就已擁有這能量,光波扮演的角色好似觸發器,一觸即發地選擇與釋出束縛於原子裏的電子,這就是萊納德著名的「觸發假說」(triggering hypothesis)。[23]:74-75在那時期,學術界廣泛接受觸發假說為光電效應的機制。可是,這假說遭遇到一些嚴峻問題,例如,假若電子本來在原子裏就已擁有了逃逸束縛與發射之後的動能,那麼,將陰極加熱應該會給予更大的動能,但是物理學者做實驗並沒有測量到任何不同結果。[24]

 
愛因斯坦在1905年(愛因斯坦奇蹟年)發表了六篇劃時代的論文。

1905年,愛因斯坦在論文《關於光的產生和轉變的一個啟發性觀點》裏,重新解釋光電效應,他提出光量子假設,光束是由一群離散的能量粒子組成,稱為光量子,而不是連續性波動。這光量子後來簡稱為光子。對於馬克斯·普朗克先前在研究黑體輻射中所發現的普朗克關係式,愛因斯坦給出另一種詮釋:頻率為   的光量子擁有的能量為   ;其中,  因子是普朗克常數[註 5][25]愛因斯坦認為,組成光束的每一個光量子所擁有的能量等於頻率乘以普朗克常數。假若光量子的頻率大於某極限頻率,則這光子擁有足夠能量來使得一個電子逃逸(稱為光電子),造成光電效應。愛因斯坦的論述解釋了為甚麼光電子的能量只與頻率有關,而與輻照度無關。雖然光束的輻照度很微弱,只要頻率足夠高,必會產生一些高能量的光量子來促使束縛電子逃逸。儘管光束的輻照度很強勁,假若頻率低於極限頻率,則仍舊無法給出任何高能量的光量子來促使束縛電子逃逸。

愛因斯坦的論述極具想像力與說服力,但卻遭遇到學術界強烈的抗拒,這是因為它與詹姆斯·馬克士威所表述,而且經過嚴格理論檢驗、通過精密實驗證明的光的波動理論相互矛盾,它無法解釋光波的折射性相干性,更一般而言,它與物理系統的能量「無窮可分性假說」相互矛盾。甚至在實驗證實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方程式正確無誤之後,強烈抗拒仍舊延續多年。愛因斯坦的發現開啟了量子物理的大門,愛因斯坦因為「對理論物理學的成就,特別是光電效應定律的發現」榮獲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26]

 
圖為密立根做光電效應實驗得到的最大能量與頻率關係線。豎軸是能夠阻止最大能量光電子抵達陽極的截止電壓,P是逸出功,PD是電勢差(potential difference)。

愛因斯坦的論文很快地引起美國物理學者羅伯特·密立根的注意,但他也不贊同愛因斯坦的理論。之後十年,他花費很多時間做實驗研究光電效應。他發現,增加陰極的溫度,光電子最大能量不會跟著增加。他又證實光電疲勞現象是因氧化作用所產生的雜質造成,假若能夠將清潔乾淨的陰極保存於高真空內,就不會出現這種現象了。[23]:2381916年,他證實了愛因斯坦的理論正確無誤,並且應用光電效應直接計算出普朗克常數。[25]密立根因為「關於基本電荷以及光電效應的工作」獲頒19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實驗結果分析

 
光電效應電路圖。

如左圖所示,在一個真空的玻璃或石英封閉容器內,裝置了金屬發射極與集電極,將兩個電極連結至可變電源兩端,用可變電源調整發射極與集電極之間的電壓  ,用電流表測量兩個電極之間的電流。假設沒有照射任何光束於發射極,則由於發射極與集電極之間呈斷路狀況,電流表量度到的電流為零。假設照射光束於發射極,給予適當光頻率、電壓條件,則電流表會量度到電流。[2]:1240-1246

截止電壓(遏制电压)

 
不同輻照度的光束照射於金屬表面,電流   隨電壓   的關係曲線圖。三條曲線按照輻照度從大至小順序排列為a、b、c。

從電壓表與電流表讀取的數值,可以繪得右邊所示的曲線圖。按照這曲線圖做分析推論,給定適當光頻率,給定輻照度,正電壓   越大,使得發射極的電勢越低於集電極的電勢,則越多從發射極發射出的光電子會因電場力被吸引至集電極,因此電流   跟著增大,直到所有發射出來的光電子都被聚集於集電極為止,這時,電流會達到飽和值,稱為「飽和電流」   ,再增加正電壓也不會增加電流。[1]:1060

如右圖所示,給定適當光頻率與適當電壓,調整輻照度,則輻照度越大,電流越大,飽和電流也越大。

現在假設電壓   是負值,負電壓   越負,使得發射極的電勢越高於集電極的電勢,則越多從發射極發射出的光電子會因電場力被集電極排斥,無法抵達集電極,因此電流會跟著減小,直到變為零為止,沒有任何光電子會抵達集電極,這使得電流變為零的負電壓,其絕對值   稱為「截止電壓」(遏制电压)。

如右圖所示,給定光頻率,截止電壓(遏制电压)   與輻照度無關。理論而言,截止電壓(遏制电压)   與光電子的最大動能有關。這論點可以很容易推導出來。最大動能以方程式表示為

 

其中,  是電子質量,  是光電子的最大速度。

由於負電壓作用,光電子的速度從   變為零,負電壓阻止光電子抵達集電極所做的功為

 

其中, 基本電荷

所以,最大動能與截止電壓(遏制电压)之間的關係為

 

當電流等於零時,量度截止電壓(遏制电压),就可以得到光電子的最大動能。

最大動能

前段內容推論出一個結果,給定光頻率,截止電壓   與輻照度無關。從這結果,可以更進一步推論,給定光頻率,光電子的最大動能與輻照度無關。不論光束是多麼的明亮,或是多麼的黯淡,光電子的最大動能不會改變。

應用古典物理學,無法對此一結果給出恰當的解釋。根據古典物理學,入射光束是一種電磁波,在金屬表面的電子感受到電磁波的電場力,會跟著電磁波振動。假若電磁波的振輻越大,則電子也會越激烈、更具能量地振動,因此,發射出的光電子也會擁有更大的動能。[7]:18-21

量子物理學引用光子的概念來解釋這現象,  是光頻率為   的光子所帶有的能量。在金屬表面的任意一個電子所能從光束得到的能量是一個光子的能量。增加輻照度會增多在光束裏的光子數量,這會增多光電子數量,但不會使得每一個光電子因吸收光子而獲得的能量增加。所以,光電子的最大動能與輻照度無關,只與光頻率有關。

極限頻率

 
照射光束於金屬表面,光電子最大動能與光頻率之間的關係曲線。注意到當光頻率低於極限頻率10.4×1014Hz時,最大動能為零,電子無法逃逸出金屬表面。鋅金屬的逸出功為4.3 eV。

對於某金屬(例如鋅金屬)做實驗,將測得的最大動能與光頻率之間的關係數據繪成曲線圖,如右圖所示,則可察覺,不論入射光束的輻照度為何,光頻率必須高過某最低頻率,否則不會出現光電效應,這最低頻率是這金屬的特徵頻率,稱為「極限頻率」,對應的波長稱為「極限波長」。[1]:1060-1061

根據古典物理學,不應該存在極限頻率,入射光束的輻照度越大,傳輸給電子的能量更大,電子應該更容易逃逸出金屬表面,這完全與光頻率無關。

根據量子物理學,每一種金屬都有其特徵的逸出功   。電子從光子得到的能量必須大於逸出功,否則無法逃逸出金屬表面,因此,光頻率必須大於極限頻率   ,而逸出功與極限頻率的關係為

 

光頻率必須大於或等於極限頻率,光電效應才能發生。

幾乎瞬時發射

古典電磁學預測從開啟入射光束到光電子發射應該需要一段有限時間間隔,這是因為電子必須吸收累積入射光束的能量,直到獲得足夠能量才能逃逸離開金屬表面,假若輻照度很微弱,這可能需要幾個小時的時間間隔。但是,實際實驗結果並非這樣,所需的時間間隔小於3×10−9秒,這是非常微小的時間間隔,幾乎可以用瞬時發射來形容。[2]:1240-1246[7]:18-21

應用量子物理學,不論輻照度的大小,只要入射光子的能量大於或等於逸出功,一旦這能量被金屬表面的電子吸收,就可以逃逸出金屬表面,成為光電子,所以,開啟入射光束後,在非常微小的時間間隔內,就有可能觀察到光電效應。

偏振方向

假設照射平面偏振光束於金屬表面,則光電子的發射方向分佈的高峰是入射光束的偏振方向(電場方向)。[27]

實際應用

光電倍增管

 
光電倍增管與閃爍體(scintillator)耦合工作示意圖。

光電倍增管是一種極為靈敏的感光真空管,內部裝置了一個光電陰極 (photocathode)、幾個倍增極(dynode)與一個陽極。位於真空管一端窗口的光電陰極是具有特別低逸出功性質的沉積薄膜,每當光子穿過窗口入射於光電陰極時,會因光電效應很容易地發射出光電子。藉著一系列電勢越來越高的倍增極,光電子會被加速,並且通過二次發射,電子數量會急遽增多,在陽極形成可偵測的電流。光電倍增管常用於偵測輻照度非常微弱的光束,是功能優良的測量儀器。[28]:177-185

金箔驗電器

 
金箔驗電器示意圖。

金箔驗電器可以用來偵測靜電。置放於金屬頂帽的電荷會移動至金屬桿與金箔。由於同性相斥,金屬桿與金箔會互相排斥,因此,金箔的下端會與金屬桿分開,從兩者分開的程度,可以估量電性大小。

金箔驗電器是一種演示光電效應的教育工具。例如,假設驗電器帶有負電,有很多額外電子,金箔的下端與金屬桿分開。假若照射高頻率光束於金屬頂帽,超過其極限頻率,造成光電效應,光電子會被發射出去,因此,驗電器會放電,金箔的下端會漸漸掉落,與金屬桿閉合,呈電中性。持續照射動作,會使得驗電器變為帶有正電,由於同性相斥,金箔的下端與金屬桿又會分開。假若,光束頻率低於金屬頂帽的極限頻率,則不會發生光電效應,不論照射光束多久時間,金屬頂帽永遠不會放電。[29]:389-390

光電子能譜學

 
單色X射線光電子能譜系統的基本組件:
*樣品通常為固體,因為整個系統處於超高真空(<10-8 torr)。 *聚焦的X射線能量約為1.5keV。 *光電子只能從樣品離表面70-110Å的最上層區域逃逸,能量小於1.5keV。 *電子能量分析器專門測量電子的能量,操作值域為0~1.5keV。 *電子探測器計算電子數量。

光電子能譜學(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量度固體、氣體、液體樣品因被光束照射而發射出的光電子的動能。[30]從光子能量   、光電子動能   、樣品逸出功   ,可以得到電子在樣品裏的結合能  [31]:4-5

 

在光電子能譜學發展成功之前,關於這類的數據很少,尤其是內層電子的結合能。[32]

光電子能譜學實驗通常需要在高真空內完成,否則,光電子很容易會被氣體分子散射。光束源可以是X射線管氣體放電燈同步輻射源等等。[31]:14-20依據照射光束的頻率,光電子能譜學又分為X射線光電子能譜學紫外光電子能譜學等等。不論照射光束頻率為何,每一種光電子能譜學的中心論題都是量度光電子能量做表面分析。[33]

航天器

由於光電效應,暴露於太陽輻射的航天器會累積正電荷,這現象稱為空間電荷累積(space charging)。電性不平衡偶而會因為放電而損壞易毀的電子儀器,但時常會影響某些測量結果的準確性,例如,等離子密度、等離子分佈函數、電場等等。但是,這些靜電問題都具有自我限制性質,因為電壓高的物體比較不容易發射出光電子。[34]

有時候,暴露於太陽輻射的航天器會累積正電荷。主要原因是面對太陽部分與背對太陽部分之間的「差異電荷累積」(differential charging)。背對太陽部分會從周圍的等離子體獲得負電荷,所產生的電場會包抄到面對太陽部分,形成一個電勢壘,抑遏光電子發射機制。另外一個原因是具有高反光率(reflectance)的表面物質會強烈反射太陽輻射,因此降低光電效應。[35]

月球塵

陽光照射到月球表面與月球塵,會因為光電效應,促使它們帶有正電荷,因此月球塵會被月球表面排斥,靜電懸浮(electrostatic levitation)於月球表面上方幾公尺高區域,懸浮在月球空中好似「大塵層」,從遠處觀察,可以看到一層薄薄的灰霾,迢遙的月球輪廓因此變得模糊不清,落日後,依舊可以在地平面上方看到暗淡的曙暮光。這現象最先被1960年代測量員計畫拍攝存證。根據「動力學噴泉模型」(dynamic fountain model),在獲得電荷與釋出電荷的循環過程中,月球塵粒子像噴泉般地移動[36][37]

夜視儀

夜視儀的最核心組件是影像管(image intensifier tube),這是一種電光裝置(electro-optic device),能夠將各種不同波長的微弱光波變換為可視的不同輻照度單色光波。在影像管裏,假設光子撞擊到光陽極(photocathode)的鹼金屬薄膜或像砷化鎵一類的半導體物質,則因光電效應,光電子被發射出來,這些光電子會被靜電場加速,然後撞擊到螢光屏,又產生光子。信號加強的達成是靠著電子加速或使用微通道板一類裝置通過二次發射促使增加電子數量。有時候,兩種方法都會一起並用。

為了產生光電效應,當光子被電子吸收後,必須有足夠能量將電子從物質的導帶移至真空能級(vacuum level),這動作需要用到額外能量來克服光陽極的電子親合勢,除了禁帶以外,這是另外一種阻礙光電子發射的勢壘,這在能帶間隙模型(band gap model)裏有詳細說明。有些像砷化鎵一類的物質,其有效電子親合勢低於導帶的能級。對於這種物質,移動到導帶的電子有足夠能量被發射出來,成為光電子。這種物質可以製成很厚的薄膜來吸收光子。這種物質稱為「負電子親合勢」物質。[38]

截面

光電效應是光子與原子之間的一種相互作用,是十二種可能的理論相互作用中的一種。[39]:672-673假設光子能量大約為電子靜止能511 keV,則康普頓散射可能會發生。大約兩倍能量1.022 MeV,則成對產生可能會發生。[39]:712康普頓散射、成對產生是另外兩種競爭機制案例。

對於某單獨光子與束縛電子相互作用,即使光電效應是常見反應,雖然光子已被吸收,束縛電子已被激發,仍舊無法肯定預測最終結果為何,這是因為需要通過統計性過程,才能得到最終結果。光電效應發生的機率是由相互作用的截面來量度。截面的參數是靶原子的原子序   與光子能量。對於光子能量   大於最高原子結合能,K電子截面   可以如下大概估計:[40][41]

  小於K吸收邊限: 
  ≈ 511keV: 
  

從這些公式可以觀察到,原子序越大,光電效應截面越快速變大。因此推論,高-Z物質是優良的伽瑪輻射屏蔽。這就是為甚麼鉛金屬(Z=82)是良好的伽瑪輻射屏蔽。[42]

參見

註釋

  1. ^ 在真空裏的自由電子無法吸收光子成為光電子,必須借助原子,才能維持動量守恆
  2. ^ 石英窗戶EF下方設置紫外線源,向上方照射,紫外線會穿透石英窗戶、通過金屬絲網CD,照射於鋅金屬片AB,促使其發射光電子,調整金屬絲網的電勢高於鋅金屬片,則光電子會被金屬絲網吸引,形成光電流。但是,現在施加均勻磁場平行於鋅金屬片,則光電子會被偏轉。給定金屬絲網與鋅金屬片之間的電壓差   ,調整均勻磁場   ,使得金屬絲網與鋅金屬片之間的間隔距離   大於   ,則光電子不再會抵達金屬絲網,光電流會急遽降低,甚至變為零,這樣就可以得到光電子的電荷質量比  
  3. ^ 陰極射線在空氣中透射前进,螢光輻照度減半的距離為0.5cm。空氣粒子的平均自由程為10-5cm
  4. ^ 萊納德必沒有特別指出最大動能與光波頻率的關係。1907年,艾利克·賴登柏(Erich Ladenburg)發現,入射光的頻率越高,光電子的最大動能越大。
  5. ^ 1901年,馬克斯·普朗克在研究黑體輻射中作出将電磁輻射能量量子化的假设,發現了普朗克關係式  ,將能量  頻率   關聯在一起。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Halliday, David; Resnick, Robert; Walker, Jerl, Fundamental of Physics 7th, USA: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2005, ISBN 0-471-23231-9 
  2. ^ 2.0 2.1 2.2 2.3 Serway, Raymond; Jewett, John. Physic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with Modern Physics 9th. Cengage Learning. 2013. ISBN 978-1133954057. 
  3. ^ Hertz, Heinrich. Ueber den Einfluss des ultravioletten Lichtes auf die electrische Entladung. Annalen der Physik. 1887, 267 (8): S. 983–1000. Bibcode:1887AnP...267..983H. doi:10.1002/andp.18872670827. (On an effect of ultra-violet light upon the electric discharge)
  4.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21. Nobel Foundation. [2013-03-16]. (原始内容于2008-10-17). 
  5. ^ Lamb, Willis E.; Scully, Marlan O. Photoelectric effect without photons, discussing classical field falling on quantized atomic electron. 1969 [2013-09-06]. (原始内容于2013-12-03). 
  6. ^ George Greenstein; Arthur Zajonc. The Quantum Challenge: Modern Research on the Foundations of Quantum Mechanics. Jones & Bartlett Learning. 2006. ISBN 978-0-7637-2470-2. 
  7. ^ 7.0 7.1 7.2 French, Anthony, An Introduction to Quantum Physics, W. W. Norton, Inc., 1978 
  8. ^ Mee, Chris; Crundell, Mike; Arnold, Brian; Brown, Wendy. International A/AS Level Physics. Hodder Education. 2011: 241. ISBN 978 0 340 94564 3. is called the work function energy Φ 
  9. ^ Vesselinka Petrova-Koch; Rudolf Hezel; Adolf Goetzberger. High-Efficient Low-Cost Photovoltaics: Recent Developments. Springer. 2009: 1–. ISBN 978-3-540-79358-8. 
  10. ^ Smith, W., (1873) "Effect of Light on Selenium during the passage of an Electric Curren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ature, 1873-02-20, p.303.
  11. ^ Fowler, Michael. photoelectric effect. Modern Physics. [2013-08-27]. (原始内容于2014-05-31). 
  12. ^ Hallwachs, Wied. Ann. xxxiii. p. 301, 1888.
  13. ^ Righi, C. R. cvi. p. 1349; cvii. p. 559, 1888
  14. ^ Stoletow. C. R. cvi. pp. 1149, 1593; cvii. p. 91; cviii. p. 1241; PhysikalUche Revue, Bd. i., 1892.
  15. ^ 15.0 15.1 15.2 J. J. Thomson. Conduction of Electricity Through Gases. Watchmaker Publishing. March 2005. ISBN 978-1-929148-49-3. 
  16. ^ Robert Bud; Deborah Jean Warner. Instruments of Science: An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Science Museum, London, and National Museum of American History,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1998. ISBN 978-0-8153-1561-2. 
  17. ^ Asimov, Asimov's Biographical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nd Revised edition
  18. ^ 18.0 18.1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Board of Regents. Report of the Board of Regents . The Institution. 1914 [22 August 2013]. (原始内容于2013-09-21). 
  19. ^ Whittaker, E. T., A history of the theories of aether and electricity. Vol 1, Nelson, London, 1951 
  20. ^ Thomson, J. J. On the Masses of the Ions in Gases at Low Pressures. Philosophical Magazine, Series 5. December 1899, 48 (295): pp. 547–567 [2013-08-25]. (原始内容于2013-01-10). 
  21. ^ 21.0 21.1 21.2 Per F. Dahl. Flash of the Cathode Rays: A History of J.J. Thomson's Electron. CRC Press. 1 January 1997 [27 August 2013]. ISBN 978-0-7503-0453-5. 
  22. ^ Herbert Stanley Allen. Photo-electricity: The Liberation of Electrons by Light, with Chapters on Fluorescence & Phosphorescence, and Photo-chemical Actions & Photography. Longmans, Green and Company. 1913 [2 September 2013]. 
  23. ^ 23.0 23.1 Bruce R. Wheaton. The Tiger and the Shark: Empirical Roots of Wave-Particle Duali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6 July 1991. ISBN 978-0-521-35892-7. 
  24. ^ Wheaton, Bruce. Philipp Lenard and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 1889-1911. Historical Studies in the Physical Sciences. 1978, 9: pp. 299–301, 320–321 [2013-09-04]. (原始内容于2021-05-06). 
  25. ^ 25.0 25.1 Millikan, R. (PDF). Physical Review. 1916, 7 (3): 355–388 [2013-08-10]. Bibcode:1916PhRv....7..355M. doi:10.1103/PhysRev.7.35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11-21). 
  26.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21. Nobel Foundation. [2008-10-09]. (原始内容于2008-10-17). 
  27. ^ Bubb, Frank. Direction of Ejection of Photo-Electrons by Polarized X-rays. Physical Review. 1924, 23 (2): 137–143. Bibcode:1924PhRv...23..137B. doi:10.1103/PhysRev.23.137. 
  28. ^ Tavernier, Stefaan.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in Nuclear and Particle Physics illustrated. Springer. 2010. ISBN 9783642008290. 
  29. ^ Tsokos, K. A. Cambridge Physics for the IB Diploma revis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ISBN 9780521138215. 
  30. ^ 國際純化學和應用化學聯合會化學術語概略,第二版。(金皮書)(1997)。在線校正版: (2006–)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PES)"。doi:10.1351/goldbook.P04609
  31. ^ 31.0 31.1 Hüfner, Stefan.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illustrated. Springer. 2003. ISBN 9783540418023. 
  32. ^ Hollas, J. Michael. Modern Spectroscopy 4th. Wiley. 2003: pp. 289ff. ISBN 978-0470844168. 
  33. ^ Hercules, D. M.; Hercules, S.H. Al. Analytical chemistry of surfaces. Part I. General aspects.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1984, 61 (5): 402. Bibcode:1984JChEd..61..402H. doi:10.1021/ed061p402. 
  34. ^ Lai, Shu T. Fundamentals of Spacecraft Charging: Spacecraft Interactions with Space Plasmas illustrate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1: pp. 1–6. ISBN 9780691129471. 
  35. ^ Lai, Shu T.; Tautz, Maurice. (PDF). IEEE TRANSACTIONS ON PLASMA SCIENCE. Oct 2006, 34 (5): pp. 2053 [2013-08-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6-04). 
  36. ^ Sickafoose;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n photoelectric and triboelectric charging of dust (PDF).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May 2001, 106 (A5): 8343 [2013-08-19]. (原始内容 (PDF)于2016-03-06). 
  37. ^ Bell, Trudy E., "Moon fountain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ASA.gov, 2005-03-30.
  38. ^ Kingslake, Rudolf (编). Applied Optics and Optical Engineering, Volume 6. Elsevier. 2012: pp. 393ff. ISBN 9780323147026. 
  39. ^ 39.0 39.1 Evans, R. D. The Atomic Nucleus. Malabar, Fla.: Krieger. 1955. ISBN 0-89874-414-8. 
  40. ^ Davisson, C. M. Interaction of γ-RADIATION with Matter. 1965: 49 [2013-08-21]. (原始内容于2016-06-03). 
  41. ^ Nikjoo, Hooshang; Uehara, Shuzo; Emfietzoglou, Dimitris. Interaction of Radiation with Matter. Taylor & Francis. 2012: pp. 157. ISBN 978-1439853573. 
  42. ^ Knoll, Glenn F. . New York: Wiley. 1999: pp.47- 49 [2013-08-21]. ISBN 0-471-49545-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28). 

外部链接

  • Nave, R., "Wave-Particle Dualit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yperPhysics.
  • Haberkern, Thomas, and N Deepak "Grains of Mystique: Quantum Physics for the Layma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instein Demystifies Photoelectric Effec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hapter 3.
  • Department of Physics,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hysics 320 Laboratory, Davidson College, Davidson.
  • Fowler, Michael,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hysics 252, University of Virginia.

Java Applet小程序

  • (英文) "". The Physics Education Technology (PhET) project. (Java)
  • (英文) Fendt, Walter, "". (Java)
  • (英文) "". Open Source Distributed Learning Content Management and Assessment System. (Java)

光电效应, 此條目介紹的是在高于某特定頻率的电磁波照射下, 物體內部電子吸收能量而逸出表面的現象, 关于電磁波入射到物體表面導致其導電率下降的現象, 或电磁波辐射入射到物体表面导致其内部产生电动势的现象, 请见, 内光電效應, 光電效應, 英语, photoelectric, effect, 是指光束照射物體時會使其發射出電子的物理效應, 發射出來的電子稱為, 光電子, 1060, 1063, 1240, 1246光電效應示意圖, 來自左上方的光子衝擊到金屬板, 將電子逐出金屬板, 並且向右上方移去, 1887年,. 此條目介紹的是在高于某特定頻率的电磁波照射下 物體內部電子吸收能量而逸出表面的現象 关于電磁波入射到物體表面導致其導電率下降的現象 或电磁波辐射入射到物体表面导致其内部产生电动势的现象 请见 内光電效應 光電效應 英语 Photoelectric Effect 是指光束照射物體時會使其發射出電子的物理效應 發射出來的電子稱為 光電子 1 1060 1063 2 1240 1246光電效應示意圖 來自左上方的光子衝擊到金屬板 將電子逐出金屬板 並且向右上方移去 1887年 德國物理學家海因里希 赫兹發現 紫外線照射到金屬電極上 可以幫助產生電火花 3 1905年 阿爾伯特 愛因斯坦發表論文 關於光產生和轉變的一个啟發性觀點 給出了光電效應實驗數據的理論解釋 愛因斯坦主張 光的能量並非均匀分布 而是負載於離散的光量子 光子 而這光子的能量和其所組成的光的頻率有關 這個突破性的理論不但能夠解釋光電效應 也推動了量子力學的誕生 由於 他對理論物理學的成就 特別是光電效應定律的發現 愛因斯坦獲頒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4 在研究光電效應的過程中 物理學者對光子的量子性質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這對波粒二象性概念的提出有重大影響 2 1240 1246除了光電效應以外 在其它現象裡 光子束也會影響電子的運動 包括光電導效應 光生伏打效應 光電化學效應 根據波粒二象性 光電效應也可以用波動概念來分析 完全不需用到光子概念 威利斯 蘭姆與馬蘭 斯考立 Marlan Scully 於1969年使用半經典方法證明光電效應 這方法將電子的行為量子化 又將光視為純粹經典電磁波 完全不考慮光是由光子組成的概念 5 6 27 28 目录 1 简述 2 理論概述 3 歷史 3 1 十九世紀 3 2 二十世紀 4 實驗結果分析 4 1 截止電壓 遏制电压 4 2 最大動能 4 3 極限頻率 4 4 幾乎瞬時發射 4 5 偏振方向 5 實際應用 5 1 光電倍增管 5 2 金箔驗電器 5 3 光電子能譜學 5 4 航天器 5 5 月球塵 5 6 夜視儀 6 截面 7 參見 8 註釋 9 參考文獻 10 外部链接简述 编辑通常把在光的照射作用下 物质材料中电子逸出其表面形成光电流的现象叫做外光电效应 相对应的 把在光照射的作用下 物质吸收光子能量并激发自由电子的现象称为内光电效应 理論概述 编辑光束裏的光子所擁有的能量與光的頻率成正比 假若金屬裏的電子吸收了一個光子的能量 而這能量大於或等於某个与金属相关的能量阈值 称为这种金屬的逸出功 則此電子因为拥有了足够的能量 會从金属中逃逸出来 成為光電子 註 1 若能量不足 則電子会释出能量 能量重新成为光子离开 电子能量恢复到吸收之前 無法逃逸離開金屬 增加光束的輻照度 光束的強度 會增加光束裏光子的密度 在同一段时间内激發更多的電子 但不會使得每一個受激發的電子因吸收更多的光子而獲得更多的能量 换言之 光電子的能量與輻照度無關 只與光子的能量 頻率有關 被光束照射到的電子會吸收光子的能量 但是其中机制遵照的是一種非全有即全無的準則 光子所有能量都必須被吸收 用來克服逸出功 否則這能量會被釋出 假若電子所吸收的能量能夠克服逸出功 並且還有剩餘能量 則這剩餘能量會成為電子在被發射後的動能 1 1060 1063逸出功 W 0 displaystyle W 0 是從金屬表面發射出一個光電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 如果转换到频率的角度来看 光子的頻率必須大於金屬特徵的極限頻率 才能給予電子足夠的能量克服逸出功 逸出功與極限頻率 n 0 displaystyle nu 0 之間的關係為 W 0 h n 0 displaystyle W 0 h nu 0 其中 h displaystyle h 是普朗克常數 h n 0 displaystyle h nu 0 是光頻率為 n 0 displaystyle nu 0 的光子的能量 克服逸出功之後 光電子的最大動能 E m a x displaystyle E mathrm max 為 E m a x h n W 0 h n n 0 displaystyle E mathrm max h nu W 0 h nu nu 0 其中 h n displaystyle h nu 是光頻率為 n displaystyle nu 的光子所帶有並且被電子吸收的能量 實際物理要求動能必須是正值 因此 光頻率必須大於或等於極限頻率 光電效應才能發生 7 18 21 8 歷史 编辑光電效應首先由德國物理學家海因里希 赫茲於1887年發現 對發展量子理論及提出波粒二象性的设想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 菲利普 莱纳德用實驗發現了光電效應的重要規律 阿爾伯特 愛因斯坦則提出了正確的理論機制 十九世紀 编辑 1839年 年僅19歲的亚历山大 贝克勒 Alexandre Becquerel 在協助父親研究将光波照射到電解池所產生的效應時 發現了光生伏打效應 9 雖然這不是光學效應 但對於揭示物質的電性質與光波之間的密切關係有很大的作用 威勒畢 史密斯 Willoughby Smith 於1873年在進行與水下電纜相關的一項任務 測試硒圓柱高電阻性質時 發現其具有光電導性 即照射光束於硒圓柱會促使其電導增加 10 海因里希 赫茲 1887年 德國物理學者海因里希 赫茲做實驗觀察到光電效應 電磁波的發射與接收 在赫茲的發射器裏有一個火花間隙 spark gap 可以藉著製造火花來生成與發射電磁波 在接收器裏有一個線圈與一個火花間隙 每當線圈偵測到電磁波 火花間隙就會出現火花 由於火花不很明亮 為了更容易觀察到火花 他將整個接收器置入一個不透明的盒子內 他注意到最大火花長度因此減小 為了釐清原因 他將盒子一部分一部分拆掉 發現位於接收器火花與發射器火花之間的不透明板造成了這屏蔽現象 假若改用玻璃來分隔 也會造成這屏蔽現象 而石英則不會 經過用石英棱鏡按照波長將光波分解 仔細分析每個波長的光波所表現出的屏蔽行為 他發現是紫外線造成了光電效應 赫茲將這些實驗結果發表於 物理年鑑 他沒有对该效應做進一步的研究 11 紫外線入射於火花間隙會幫助產生火花 这个发现立刻引起了物理學者們的好奇心 其中包括威廉 霍爾伐克士 Wilhelm Hallwachs 12 奧古斯圖 里吉 Augusto Righi 13 亞歷山大 史托勒托夫 Aleksandr Stoletov 等等 14 他們進行了一系列關於光波對於帶電物體所產生效應的研究調查 特別是紫外線 這些研究調查證實 剛剛清潔乾淨的鋅金屬表面 假若帶有負電荷 不論數量有多少 當被紫外線照射時 會快速地失去這負電荷 假若電中性的鋅金屬被紫外線照射 則會很快地變為帶有正電荷 而電子會逃逸到金屬週圍的氣體中 假若吹拂強風於金屬 則可以大幅度增加帶有的正電荷數量 15 61ff約翰 艾斯特 Johann elster 和漢斯 蓋特爾 Hans Geitel 首先發展出第一個實用的光電真空管 能夠用來量度輻照度 16 458 17 艾斯特和蓋特爾将其用于研究光波照射到帶電物體產生的效應 獲得了巨大成果 他們將各種金屬依光電效應放電能力從大到小順序排列 銣 鉀 鈉鉀合金 鈉 鋰 鎂 鉈 鋅 對於銅 鉑 鉛 鐵 鎘 碳 汞 普通光波造成的光電效應很小 無法測量到任何效應 上述金屬排列順序與亞歷山德羅 伏打的電化學排列相同 越具正電性的金屬給出的光電效應越大 15 63 湯姆森量度粒子電荷質量比的光電效應實驗裝置 註 2 当时研究 赫茲效應 的各種實驗还伴随着 光電疲勞 的现象 让研究变得更加複雜 光電疲勞指的是從乾淨金屬表面觀察到的光電效應逐漸衰微的現象 根據霍爾伐克士的研究結果 在這現象裏 臭氧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可是 其它因素 例如氧化 濕度 拋光模式等等 都必須納入考量 18 2391888至1891年间 史托勒托夫完成了很多關於光電效應的實驗與分析 他設計出一套實驗裝置 特別適合於定量分析光電效應 借助此實驗裝置 他發現了輻照度與感應光電流的直接比例 另外 史托勒托夫和里吉還共同研究了光電流與氣壓之間的關係 他們發現氣壓越低 光電流變越大 直到最優氣壓為止 低於這最優氣壓 则氣壓越低 光電流變越小 15 68 70約瑟夫 湯姆森於1897年4月30日在大不列顛皇家研究院 Royal Institution of Great Britain 的演講中表示 通过觀察在克魯克斯管裏的陰極射線所造成的螢光輻照度 他發現陰極射線在空氣中透射的能力遠超一般原子尺寸的粒子 註 3 因此 他主張陰極射線是由帶負電荷的粒子組成 後來稱為電子 19 404 405此後不久 通过觀察陰極射線因電場與磁場作用而產生的偏轉 他测得了陰極射線粒子的電荷質量比 1899年 他用紫外線照射鋅金屬 又测得發射粒子的電荷質量比 e m displaystyle e m 為7 3 106emu g 與先前實驗中测得的陰極射線粒子的數值7 8 106emu g大致符合 他因此正確推斷這兩種粒子是同一種粒子 即電子 20 21 184 185 22 28他還測出這粒子所載有的負電荷 e displaystyle e 從這兩個數據 他成功計算出了電子的質量 大約是氫離子質量的千分之一 電子是當時所知質量最小的粒子 21 189 二十世紀 编辑 匈牙利物理學家菲利普 萊納德 菲利普 萊納德於1900年發現紫外線會促使氣體發生電離作用 由於這效應廣泛發生於好幾公分寬區域的空氣 並且製造出很多大顆的正離子與小顆的負離子 這現象很自然地被詮釋為光電效應發生於在氣體中的固體粒子或液體粒子 湯姆森就是如此詮釋這現象 18 1902年 萊納德又發佈了幾個關於光電效應的重要實驗結果 第一 藉著變化紫外光源與陰極之間的距離 他發現 從陰極發射的光電子數量每單位時間與入射的輻照度成正比 第二 使用不同的物質為陰極材料 可以顯示出 每一種物質所發射出的光電子都有其特定的最大動能 最大速度 換句話說 光電子的最大動能與光波的光譜組成有關 註 4 第三 藉著調整陰極與陽極之間的電壓差 他觀察到 光電子的最大動能與截止電壓成正比 與輻照度無關 21 212 220由於光電子的最大速度與輻照度無關 萊納德認為 光波並沒有給予這些電子任何能量 這些電子本來就已擁有這能量 光波扮演的角色好似觸發器 一觸即發地選擇與釋出束縛於原子裏的電子 這就是萊納德著名的 觸發假說 triggering hypothesis 23 74 75在那時期 學術界廣泛接受觸發假說為光電效應的機制 可是 這假說遭遇到一些嚴峻問題 例如 假若電子本來在原子裏就已擁有了逃逸束縛與發射之後的動能 那麼 將陰極加熱應該會給予更大的動能 但是物理學者做實驗並沒有測量到任何不同結果 24 愛因斯坦在1905年 愛因斯坦奇蹟年 發表了六篇劃時代的論文 1905年 愛因斯坦在論文 關於光的產生和轉變的一個啟發性觀點 裏 重新解釋光電效應 他提出光量子假設 光束是由一群離散的能量粒子組成 稱為光量子 而不是連續性波動 這光量子後來簡稱為光子 對於馬克斯 普朗克先前在研究黑體輻射中所發現的普朗克關係式 愛因斯坦給出另一種詮釋 頻率為 n displaystyle nu 的光量子擁有的能量為 h n displaystyle h nu 其中 h displaystyle h 因子是普朗克常數 註 5 25 愛因斯坦認為 組成光束的每一個光量子所擁有的能量等於頻率乘以普朗克常數 假若光量子的頻率大於某極限頻率 則這光子擁有足夠能量來使得一個電子逃逸 稱為光電子 造成光電效應 愛因斯坦的論述解釋了為甚麼光電子的能量只與頻率有關 而與輻照度無關 雖然光束的輻照度很微弱 只要頻率足夠高 必會產生一些高能量的光量子來促使束縛電子逃逸 儘管光束的輻照度很強勁 假若頻率低於極限頻率 則仍舊無法給出任何高能量的光量子來促使束縛電子逃逸 愛因斯坦的論述極具想像力與說服力 但卻遭遇到學術界強烈的抗拒 這是因為它與詹姆斯 馬克士威所表述 而且經過嚴格理論檢驗 通過精密實驗證明的光的波動理論相互矛盾 它無法解釋光波的折射性與相干性 更一般而言 它與物理系統的能量 無窮可分性假說 相互矛盾 甚至在實驗證實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方程式正確無誤之後 強烈抗拒仍舊延續多年 愛因斯坦的發現開啟了量子物理的大門 愛因斯坦因為 對理論物理學的成就 特別是光電效應定律的發現 榮獲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6 圖為密立根做光電效應實驗得到的最大能量與頻率關係線 豎軸是能夠阻止最大能量光電子抵達陽極的截止電壓 P是逸出功 PD是電勢差 potential difference 愛因斯坦的論文很快地引起美國物理學者羅伯特 密立根的注意 但他也不贊同愛因斯坦的理論 之後十年 他花費很多時間做實驗研究光電效應 他發現 增加陰極的溫度 光電子最大能量不會跟著增加 他又證實光電疲勞現象是因氧化作用所產生的雜質造成 假若能夠將清潔乾淨的陰極保存於高真空內 就不會出現這種現象了 23 2381916年 他證實了愛因斯坦的理論正確無誤 並且應用光電效應直接計算出普朗克常數 25 密立根因為 關於基本電荷以及光電效應的工作 獲頒19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實驗結果分析 编辑 光電效應電路圖 如左圖所示 在一個真空的玻璃或石英封閉容器內 裝置了金屬發射極與集電極 將兩個電極連結至可變電源兩端 用可變電源調整發射極與集電極之間的電壓 V displaystyle V 用電流表測量兩個電極之間的電流 假設沒有照射任何光束於發射極 則由於發射極與集電極之間呈斷路狀況 電流表量度到的電流為零 假設照射光束於發射極 給予適當光頻率 電壓條件 則電流表會量度到電流 2 1240 1246 截止電壓 遏制电压 编辑 不同輻照度的光束照射於金屬表面 電流 I displaystyle I 隨電壓 V displaystyle V 的關係曲線圖 三條曲線按照輻照度從大至小順序排列為a b c 從電壓表與電流表讀取的數值 可以繪得右邊所示的曲線圖 按照這曲線圖做分析推論 給定適當光頻率 給定輻照度 正電壓 V displaystyle V 越大 使得發射極的電勢越低於集電極的電勢 則越多從發射極發射出的光電子會因電場力被吸引至集電極 因此電流 I displaystyle I 跟著增大 直到所有發射出來的光電子都被聚集於集電極為止 這時 電流會達到飽和值 稱為 飽和電流 I s displaystyle I s 再增加正電壓也不會增加電流 1 1060如右圖所示 給定適當光頻率與適當電壓 調整輻照度 則輻照度越大 電流越大 飽和電流也越大 現在假設電壓 V displaystyle V 是負值 負電壓 V displaystyle V 越負 使得發射極的電勢越高於集電極的電勢 則越多從發射極發射出的光電子會因電場力被集電極排斥 無法抵達集電極 因此電流會跟著減小 直到變為零為止 沒有任何光電子會抵達集電極 這使得電流變為零的負電壓 其絕對值 V s t o p displaystyle V stop 稱為 截止電壓 遏制电压 如右圖所示 給定光頻率 截止電壓 遏制电压 V s t o p displaystyle V stop 與輻照度無關 理論而言 截止電壓 遏制电压 V s t o p displaystyle V stop 與光電子的最大動能有關 這論點可以很容易推導出來 最大動能以方程式表示為 E m a x 1 2 m v m a x 2 displaystyle E mathrm max frac 1 2 mv mathrm max 2 其中 m displaystyle m 是電子質量 v m a x displaystyle v mathrm max 是光電子的最大速度 由於負電壓作用 光電子的速度從 v m a x displaystyle v mathrm max 變為零 負電壓阻止光電子抵達集電極所做的功為 1 2 m v m a x 2 q e V s t o p displaystyle 1 over 2 mv mathrm max 2 q e V stop 其中 q e displaystyle q e 是基本電荷 所以 最大動能與截止電壓 遏制电压 之間的關係為 E m a x q e V s t o p displaystyle E mathrm max q e V stop 當電流等於零時 量度截止電壓 遏制电压 就可以得到光電子的最大動能 最大動能 编辑 前段內容推論出一個結果 給定光頻率 截止電壓 V s t o p displaystyle V stop 與輻照度無關 從這結果 可以更進一步推論 給定光頻率 光電子的最大動能與輻照度無關 不論光束是多麼的明亮 或是多麼的黯淡 光電子的最大動能不會改變 應用古典物理學 無法對此一結果給出恰當的解釋 根據古典物理學 入射光束是一種電磁波 在金屬表面的電子感受到電磁波的電場力 會跟著電磁波振動 假若電磁波的振輻越大 則電子也會越激烈 更具能量地振動 因此 發射出的光電子也會擁有更大的動能 7 18 21量子物理學引用光子的概念來解釋這現象 h n displaystyle h nu 是光頻率為 n displaystyle nu 的光子所帶有的能量 在金屬表面的任意一個電子所能從光束得到的能量是一個光子的能量 增加輻照度會增多在光束裏的光子數量 這會增多光電子數量 但不會使得每一個光電子因吸收光子而獲得的能量增加 所以 光電子的最大動能與輻照度無關 只與光頻率有關 極限頻率 编辑 照射光束於鋅金屬表面 光電子最大動能與光頻率之間的關係曲線 注意到當光頻率低於極限頻率10 4 1014Hz時 最大動能為零 電子無法逃逸出金屬表面 鋅金屬的逸出功為4 3 eV 對於某金屬 例如鋅金屬 做實驗 將測得的最大動能與光頻率之間的關係數據繪成曲線圖 如右圖所示 則可察覺 不論入射光束的輻照度為何 光頻率必須高過某最低頻率 否則不會出現光電效應 這最低頻率是這金屬的特徵頻率 稱為 極限頻率 對應的波長稱為 極限波長 1 1060 1061根據古典物理學 不應該存在極限頻率 入射光束的輻照度越大 傳輸給電子的能量更大 電子應該更容易逃逸出金屬表面 這完全與光頻率無關 根據量子物理學 每一種金屬都有其特徵的逸出功 W 0 displaystyle W 0 電子從光子得到的能量必須大於逸出功 否則無法逃逸出金屬表面 因此 光頻率必須大於極限頻率 n 0 displaystyle nu 0 而逸出功與極限頻率的關係為 W 0 h n 0 displaystyle W 0 h nu 0 光頻率必須大於或等於極限頻率 光電效應才能發生 幾乎瞬時發射 编辑 古典電磁學預測從開啟入射光束到光電子發射應該需要一段有限時間間隔 這是因為電子必須吸收累積入射光束的能量 直到獲得足夠能量才能逃逸離開金屬表面 假若輻照度很微弱 這可能需要幾個小時的時間間隔 但是 實際實驗結果並非這樣 所需的時間間隔小於3 10 9秒 這是非常微小的時間間隔 幾乎可以用瞬時發射來形容 2 1240 1246 7 18 21應用量子物理學 不論輻照度的大小 只要入射光子的能量大於或等於逸出功 一旦這能量被金屬表面的電子吸收 就可以逃逸出金屬表面 成為光電子 所以 開啟入射光束後 在非常微小的時間間隔內 就有可能觀察到光電效應 偏振方向 编辑 假設照射平面偏振光束於金屬表面 則光電子的發射方向分佈的高峰是入射光束的偏振方向 電場方向 27 實際應用 编辑光電倍增管 编辑 光電倍增管與閃爍體 scintillator 耦合工作示意圖 光電倍增管是一種極為靈敏的感光真空管 內部裝置了一個光電陰極 photocathode 幾個倍增極 dynode 與一個陽極 位於真空管一端窗口的光電陰極是具有特別低逸出功性質的沉積薄膜 每當光子穿過窗口入射於光電陰極時 會因光電效應很容易地發射出光電子 藉著一系列電勢越來越高的倍增極 光電子會被加速 並且通過二次發射 電子數量會急遽增多 在陽極形成可偵測的電流 光電倍增管常用於偵測輻照度非常微弱的光束 是功能優良的測量儀器 28 177 185 金箔驗電器 编辑 金箔驗電器示意圖 金箔驗電器可以用來偵測靜電 置放於金屬頂帽的電荷會移動至金屬桿與金箔 由於同性相斥 金屬桿與金箔會互相排斥 因此 金箔的下端會與金屬桿分開 從兩者分開的程度 可以估量電性大小 金箔驗電器是一種演示光電效應的教育工具 例如 假設驗電器帶有負電 有很多額外電子 金箔的下端與金屬桿分開 假若照射高頻率光束於金屬頂帽 超過其極限頻率 造成光電效應 光電子會被發射出去 因此 驗電器會放電 金箔的下端會漸漸掉落 與金屬桿閉合 呈電中性 持續照射動作 會使得驗電器變為帶有正電 由於同性相斥 金箔的下端與金屬桿又會分開 假若 光束頻率低於金屬頂帽的極限頻率 則不會發生光電效應 不論照射光束多久時間 金屬頂帽永遠不會放電 29 389 390 光電子能譜學 编辑 單色X射線光電子能譜系統的基本組件 樣品通常為固體 因為整個系統處於超高真空 lt 10 8 torr 聚焦的X射線能量約為1 5keV 光電子只能從樣品離表面70 110A的最上層區域逃逸 能量小於1 5keV 電子能量分析器專門測量電子的能量 操作值域為0 1 5keV 電子探測器計算電子數量 光電子能譜學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量度固體 氣體 液體樣品因被光束照射而發射出的光電子的動能 30 從光子能量 h n displaystyle h nu 光電子動能 E displaystyle E 樣品逸出功 W 0 displaystyle W 0 可以得到電子在樣品裏的結合能 E B displaystyle E B 31 4 5 E B h n E W 0 displaystyle E B h nu E W 0 在光電子能譜學發展成功之前 關於這類的數據很少 尤其是內層電子的結合能 32 光電子能譜學實驗通常需要在高真空內完成 否則 光電子很容易會被氣體分子散射 光束源可以是X射線管 氣體放電燈 同步輻射源等等 31 14 20依據照射光束的頻率 光電子能譜學又分為X射線光電子能譜學 紫外光電子能譜學等等 不論照射光束頻率為何 每一種光電子能譜學的中心論題都是量度光電子能量做表面分析 33 航天器 编辑 由於光電效應 暴露於太陽輻射的航天器會累積正電荷 這現象稱為空間電荷累積 space charging 電性不平衡偶而會因為放電而損壞易毀的電子儀器 但時常會影響某些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例如 等離子密度 等離子分佈函數 電場等等 但是 這些靜電問題都具有自我限制性質 因為電壓高的物體比較不容易發射出光電子 34 有時候 暴露於太陽輻射的航天器會累積正電荷 主要原因是面對太陽部分與背對太陽部分之間的 差異電荷累積 differential charging 背對太陽部分會從周圍的等離子體獲得負電荷 所產生的電場會包抄到面對太陽部分 形成一個電勢壘 抑遏光電子發射機制 另外一個原因是具有高反光率 reflectance 的表面物質會強烈反射太陽輻射 因此降低光電效應 35 月球塵 编辑 陽光照射到月球表面與月球塵 會因為光電效應 促使它們帶有正電荷 因此月球塵會被月球表面排斥 靜電懸浮 electrostatic levitation 於月球表面上方幾公尺高區域 懸浮在月球空中好似 大塵層 從遠處觀察 可以看到一層薄薄的灰霾 迢遙的月球輪廓因此變得模糊不清 落日後 依舊可以在地平面上方看到暗淡的曙暮光 這現象最先被1960年代測量員計畫拍攝存證 根據 動力學噴泉模型 dynamic fountain model 在獲得電荷與釋出電荷的循環過程中 月球塵粒子像噴泉般地移動 36 37 夜視儀 编辑 夜視儀的最核心組件是影像管 image intensifier tube 這是一種電光裝置 electro optic device 能夠將各種不同波長的微弱光波變換為可視的不同輻照度單色光波 在影像管裏 假設光子撞擊到光陽極 photocathode 的鹼金屬薄膜或像砷化鎵一類的半導體物質 則因光電效應 光電子被發射出來 這些光電子會被靜電場加速 然後撞擊到螢光屏 又產生光子 信號加強的達成是靠著電子加速或使用微通道板一類裝置通過二次發射促使增加電子數量 有時候 兩種方法都會一起並用 為了產生光電效應 當光子被電子吸收後 必須有足夠能量將電子從物質的導帶移至真空能級 vacuum level 這動作需要用到額外能量來克服光陽極的電子親合勢 除了禁帶以外 這是另外一種阻礙光電子發射的勢壘 這在能帶間隙模型 band gap model 裏有詳細說明 有些像砷化鎵一類的物質 其有效電子親合勢低於導帶的能級 對於這種物質 移動到導帶的電子有足夠能量被發射出來 成為光電子 這種物質可以製成很厚的薄膜來吸收光子 這種物質稱為 負電子親合勢 物質 38 截面 编辑光電效應是光子與原子之間的一種相互作用 是十二種可能的理論相互作用中的一種 39 672 673假設光子能量大約為電子靜止能6986818712184856999 511 keV 則康普頓散射可能會發生 大約兩倍能量6987163742436971400 1 022 MeV 則成對產生可能會發生 39 712康普頓散射 成對產生是另外兩種競爭機制案例 對於某單獨光子與束縛電子相互作用 即使光電效應是常見反應 雖然光子已被吸收 束縛電子已被激發 仍舊無法肯定預測最終結果為何 這是因為需要通過統計性過程 才能得到最終結果 光電效應發生的機率是由相互作用的截面來量度 截面的參數是靶原子的原子序 Z displaystyle Z 與光子能量 對於光子能量 E displaystyle E 大於最高原子結合能 K電子截面 s displaystyle sigma 可以如下大概估計 40 41 E displaystyle E 小於K吸收邊限 s Z 5 E 7 2 displaystyle sigma approx Z 5 E 7 2 E displaystyle E 511keV s Z 5 E 2 displaystyle sigma approx Z 5 E 2 E m c 2 displaystyle E gg mc 2 s Z 5 E displaystyle sigma approx Z 5 E 從這些公式可以觀察到 原子序越大 光電效應截面越快速變大 因此推論 高 Z物質是優良的伽瑪輻射屏蔽 這就是為甚麼鉛金屬 Z 82 是良好的伽瑪輻射屏蔽 42 參見 编辑 物理主题 可再生能源主题 電子學 光電倍增管 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 物理學 反常光電效應 內光電效應 普朗克黑體輻射定律 量子力學註釋 编辑 在真空裏的自由電子無法吸收光子成為光電子 必須借助原子 才能維持動量守恆 在石英窗戶EF下方設置紫外線源 向上方照射 紫外線會穿透石英窗戶 通過金屬絲網CD 照射於鋅金屬片AB 促使其發射光電子 調整金屬絲網的電勢高於鋅金屬片 則光電子會被金屬絲網吸引 形成光電流 但是 現在施加均勻磁場平行於鋅金屬片 則光電子會被偏轉 給定金屬絲網與鋅金屬片之間的電壓差 V displaystyle V 調整均勻磁場 B displaystyle B 使得金屬絲網與鋅金屬片之間的間隔距離 ℓ displaystyle ell 大於 2 V m e B 2 displaystyle sqrt 2Vm eB 2 則光電子不再會抵達金屬絲網 光電流會急遽降低 甚至變為零 這樣就可以得到光電子的電荷質量比 e m displaystyle e m 陰極射線在空氣中透射前进 螢光輻照度減半的距離為0 5cm 空氣粒子的平均自由程為10 5cm 萊納德必沒有特別指出最大動能與光波頻率的關係 1907年 艾利克 賴登柏 Erich Ladenburg 發現 入射光的頻率越高 光電子的最大動能越大 1901年 馬克斯 普朗克在研究黑體輻射中作出将電磁輻射能量量子化的假设 發現了普朗克關係式 E h n displaystyle E h nu 將能量 E displaystyle E 與頻率 n displaystyle nu 關聯在一起 參考文獻 编辑 1 0 1 1 1 2 1 3 Halliday David Resnick Robert Walker Jerl Fundamental of Physics 7th USA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2005 ISBN 0 471 23231 9 2 0 2 1 2 2 2 3 Serway Raymond Jewett John Physic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with Modern Physics 9th Cengage Learning 2013 ISBN 978 1133954057 Hertz Heinrich Ueber den Einfluss des ultravioletten Lichtes auf die electrische Entladung Annalen der Physik 1887 267 8 S 983 1000 Bibcode 1887AnP 267 983H doi 10 1002 andp 18872670827 On an effect of ultra violet light upon the electric discharge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21 Nobel Foundation 2013 03 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10 17 Lamb Willis E Scully Marlan O Photoelectric effect without photons discussing classical field falling on quantized atomic electron 1969 2013 09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12 03 George Greenstein Arthur Zajonc The Quantum Challenge Modern Research on the Foundations of Quantum Mechanics Jones amp Bartlett Learning 2006 ISBN 978 0 7637 2470 2 7 0 7 1 7 2 French Anthony An Introduction to Quantum Physics W W Norton Inc 1978 Mee Chris Crundell Mike Arnold Brian Brown Wendy International A AS Level Physics Hodder Education 2011 241 ISBN 978 0 340 94564 3 is called the work function energy F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使用 accessdate 需要含有 url 帮助 Vesselinka Petrova Koch Rudolf Hezel Adolf Goetzberger High Efficient Low Cost Photovoltaics Recent Developments Springer 2009 1 ISBN 978 3 540 79358 8 Smith W 1873 Effect of Light on Selenium during the passage of an Electric Current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ature 1873 02 20 p 303 Fowler Michael photoelectric effect Modern Physics 2013 08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5 31 Hallwachs Wied Ann xxxiii p 301 1888 Righi C R cvi p 1349 cvii p 559 1888 Stoletow C R cvi pp 1149 1593 cvii p 91 cviii p 1241 PhysikalUche Revue Bd i 1892 15 0 15 1 15 2 J J Thomson Conduction of Electricity Through Gases Watchmaker Publishing March 2005 ISBN 978 1 929148 49 3 Robert Bud Deborah Jean Warner Instruments of Science An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Science Museum London and National Museum of American History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1998 ISBN 978 0 8153 1561 2 Asimov Asimov s Biographical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nd Revised edition 18 0 18 1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Board of Regents Report of the Board of Regents The Institution 1914 22 August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9 21 Whittaker E T A history of the theories of aether and electricity Vol 1 Nelson London 1951 Thomson J J On the Masses of the Ions in Gases at Low Pressures Philosophical Magazine Series 5 December 1899 48 295 pp 547 567 2013 08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1 10 引文格式1维护 冗余文本 link 21 0 21 1 21 2 Per F Dahl Flash of the Cathode Rays A History of J J Thomson s Electron CRC Press 1 January 1997 27 August 2013 ISBN 978 0 7503 0453 5 Herbert Stanley Allen Photo electricity The Liberation of Electrons by Light with Chapters on Fluorescence amp Phosphorescence and Photo chemical Actions amp Photography Longmans Green and Company 1913 2 September 2013 23 0 23 1 Bruce R Wheaton The Tiger and the Shark Empirical Roots of Wave Particle Duali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6 July 1991 ISBN 978 0 521 35892 7 使用 accessdate 需要含有 url 帮助 Wheaton Bruce Philipp Lenard and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 1889 1911 Historical Studies in the Physical Sciences 1978 9 pp 299 301 320 321 2013 09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06 引文格式1维护 冗余文本 link 25 0 25 1 Millikan R A Direct Photoelectric Determination of Planck s h PDF Physical Review 1916 7 3 355 388 2013 08 10 Bibcode 1916PhRv 7 355M doi 10 1103 PhysRev 7 355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4 11 21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21 Nobel Foundation 2008 10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10 17 Bubb Frank Direction of Ejection of Photo Electrons by Polarized X rays Physical Review 1924 23 2 137 143 Bibcode 1924PhRv 23 137B doi 10 1103 PhysRev 23 137 Tavernier Stefaan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in Nuclear and Particle Physics illustrated Springer 2010 ISBN 9783642008290 Tsokos K A Cambridge Physics for the IB Diploma revis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ISBN 9780521138215 國際純化學和應用化學聯合會 化學術語概略 第二版 金皮書 1997 在線校正版 2006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PES doi 10 1351 goldbook P04609 31 0 31 1 Hufner Stefan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illustrated Springer 2003 ISBN 9783540418023 Hollas J Michael Modern Spectroscopy 4th Wiley 2003 pp 289ff ISBN 978 0470844168 引文格式1维护 冗余文本 link Hercules D M Hercules S H Al Analytical chemistry of surfaces Part I General aspects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1984 61 5 402 Bibcode 1984JChEd 61 402H doi 10 1021 ed061p402 Lai Shu T Fundamentals of Spacecraft Charging Spacecraft Interactions with Space Plasmas illustrate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1 pp 1 6 ISBN 9780691129471 引文格式1维护 冗余文本 link Lai Shu T Tautz Maurice Aspects of Spacecraft Charging in Sunlight PDF IEEE TRANSACTIONS ON PLASMA SCIENCE Oct 2006 34 5 pp 2053 2013 08 19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3 06 04 引文格式1维护 冗余文本 link Sickafoose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n photoelectric and triboelectric charging of dust PDF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May 2001 106 A5 8343 2013 08 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6 03 06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Bell Trudy E Moon fountain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ASA gov 2005 03 30 Kingslake Rudolf 编 Applied Optics and Optical Engineering Volume 6 Elsevier 2012 pp 393ff ISBN 9780323147026 引文格式1维护 冗余文本 link 39 0 39 1 Evans R D The Atomic Nucleus Malabar Fla Krieger 1955 ISBN 0 89874 414 8 Davisson C M Interaction of g RADIATION with Matter 1965 49 2013 08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6 03 Nikjoo Hooshang Uehara Shuzo Emfietzoglou Dimitris Interaction of Radiation with Matter Taylor amp Francis 2012 pp 157 ISBN 978 1439853573 引文格式1维护 冗余文本 link Knoll Glenn F Radiation Detection and Measurement New York Wiley 1999 pp 47 49 2013 08 21 ISBN 0 471 49545 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7 28 引文格式1维护 冗余文本 link 外部链接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光电效应Nave R Wave Particle Duality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yperPhysics Haberkern Thomas and N Deepak Grains of Mystique Quantum Physics for the Layma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instein Demystifies Photoelectric Effect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hapter 3 Department of Physics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hysics 320 Laboratory Davidson College Davidson Fowler Michael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hysics 252 University of Virginia Java Applet小程序 英文 光电效应 Photoelectric Effect The Physics Education Technology PhET project Java 英文 Fendt Walter 光电效应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 Java 英文 Applet Photo Effect Open Source Distributed Learning Content Management and Assessment System Java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光电效应 amp oldid 7410255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