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中庸

中庸》是儒家經典的《四書》之一。原是《小戴禮記》第三十一篇,作者孔伋宋朝學者對《中庸》非常推崇,而將其從《禮記》中抽出獨立成書,朱熹則將其與《論語》、《孟子》、《大學》合編為《四書》。

《中庸》在字面上的解釋即是“中道及常理”之意。[1]而執中又當求「中和」,在一個人還沒有表現出喜怒哀樂時的平靜情緒為「中」,表現出情緒之後經過調整而符合常理為「和」。其主旨在于修養人性。其中關聯及學習的方式(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做人的規範如「五達道」(君臣、父子、夫婦、昆弟(兄弟)、朋友之交)和「三達德」()等。中庸所追求的修養的最高境界是「至誠」。而三字經云:「中不偏,庸不易。」

《中庸》提出,“”賦予萬物“性”。“性”是萬物之所以存在的“”。按“理”而生活,完成天所賦予的使命,就是“”。《中庸》指出道對於人來說是各有不同的。區別,調整各種不同的使命,使之成爲大家都遵守的原則,被稱爲“修道”,即“教”。“性”、“道”、“教”之論指出了人被“天”賦予使命以及使命的重要性。這也是全篇的宗旨。[2]強調「」的重要,誠即是《大學》中所述說的「誠意」。「誠」是人先天的本性,“明”是與“誠”相生的。由誠而達到明,再由明至於誠。[3]不誠無物」,至誠的人才能充分的發揮本性與感化人群,進而成為人們的最高典範。朱熹特將中庸重新編訂,分成三十三章,稱為中庸章句,大致是論述下列三重點:(1)首言道出於天,而道的本體備於己而不可離,遵此道而修是為教。(2)次言存養省察之要,重在戒慎恐懼以慎獨。(3)終言天地育養萬物,聖神功化之極的至高境界-無聲無臭。《中庸》一文中多次引用孔子的言論及《詩經》的篇章以解釋其理念。

爭議

作者

作者是誰尚無定論,一说是孔子嫡孫子思(即孔伋)所作(子思著《中庸》),另一說是秦代漢代的學者所作。史家司馬遷認為《中庸》是由子思(即孔伋)所作,以下是對作者身分的幾種說法及其論據。

孔伋作[4]
非孔伋作,必出孟子之後[4]
  • 論據:
    • 清代袁枚認為,《論語》、《孟子》提及山嶽之名,均稱泰山;而《中庸》獨稱華嶽,疑出於西京儒士附會。
    • 清代崔述《洙泗考信錄》認為:
      • 孔孟之言,均平實切用;惟《中庸》探賾索隱,欲極微妙之致。
      • 《論語》之文,應該是曾參門人所記,正與子思同時。《論語》文句簡潔易明,《孟子》文句通暢詳盡,然而《中庸》文句則繁複隱晦。
      • 「在下位」以下十六句,亦見於《孟子‧離婁》。傳統認為是孔子的言論,子思述說並傳予孟子。但孔子名言甚多,孟子引述時必稱「孔子曰」,為何偏偏在這裡不同?
部分孔伋作[4]
  • 論據:日本學者武內義雄《子思子考》:
    • 《中庸》本《子思子》首篇(隋書音樂志引梁沈約:「中庸:取子思子」)
    • 《中庸》上卷(一至十九章)及下卷(二十章以後)思想、文體、內容均異。上卷尚有子思舊文,應寫於戰國初期,下卷則寫於秦末。
    • 下卷第二十八章第二段:【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四句,可證實為後所注。而漢初因秦始皇焚書,漢儒搜集倖存之書,力於恢復內容,並獨尊儒術,推測本書為當時引儒家典籍加以撰寫而成。

論據:台湾姜廣輝 《郭店楚簡與早期儒學》:不能因為《中庸》中有「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之語,就推翻「子思作《中庸》」的成說。[5]

中庸一詞的意思

宋明理學傳統闡述中庸的字面意思是:「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然而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宋明理學傳統對於中庸的闡釋有所錯誤。他們認為先秦「中庸」一詞所謂的「中」乃是指「心中內在」的修持功夫,而非是指「不偏不倚處於中間」的行持處事。這兩方的思想差異可以參考下述外部連結的相關資料。

再參照《大學》:「此謂誠於中行於外。」二者其實兼而有之,「心中內在」的修持工夫若不失其正,其行止自然「不偏不倚處於中間」。

注疏

参见

註釋

  1. ^ 鄭玄《禮記正義》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
  2. ^ 朱熹《中庸章句》右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杨氏所谓一篇之体要是也。其下十章,盖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终此章之义。
  3. ^ 《中庸》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4. ^ 4.0 4.1 4.2 陳耀南. 典籍英華上冊. 臺灣: 臺灣學生書局. 1982年5月: 55 (中文). 
  5. ^ 姜廣輝. 郭店楚簡與早期儒學. 國學論文. 2006 [2017-06-25]. (原始内容于2017-12-01). 

參考文獻

  • 杜維明著,段智德譯:《論儒學的宗教性——對中庸的現代詮釋》(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
  • 宋隆發 王瓊蕙. 《高級中學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第六冊》. 翰林出版. ISBN 957-790-695-8. 
  • Plaks, Andrew. "The mean, nature and self-realization. European translations of the Zhongyo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Alleton, Vivianne and Michael Lackner (editors). De l'un au multiple: traductions du chinois vers les langues européennes Translations from Chinese into European Languages (EN, FR). Éditions de la maison des sciences de l'homme (Les Editions de la MSH, FR), 1999, Paris. p. 311-331. ISBN 978-2-7351-0768-1, 9782735107681.

延伸阅读

[]

  《禮記/中庸》
  《四書章句集註/中庸章句》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中庸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外部链接

  • David L. Hall(郝大維)、Roger T. Ames(安樂哲)著,彭國翔譯:〈《中庸》新論:哲學與宗教性的詮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8)
  • 淺野裕一:〈〈中庸〉「誠者天之道也」再考——以其與〈五行〉之關係為中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佐藤將之:〈「建構體系」與「文獻解構」之間:近代日本學者之〈中庸〉思想研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庸, 此條目內容疑欠准确, 有待查證, 2012年8月15日, 請在讨论页討論問題所在及加以改善, 若此條目仍有爭議及准确度欠佳, 會被提出存廢討論, 此條目介紹的是儒家四書之一, 关于其他用法, 请见, 中道, 消歧義, 是儒家經典的, 四書, 之一, 原是, 小戴禮記, 第三十一篇, 作者孔伋, 宋朝學者對, 非常推崇, 而將其從, 禮記, 中抽出獨立成書, 朱熹則將其與, 論語, 孟子, 大學, 合編為, 四書, 在字面上的解釋即是, 中道及常理, 之意, 而執中又當求, 中和, 在一個人還沒有表現出喜怒哀. 此條目內容疑欠准确 有待查證 2012年8月15日 請在讨论页討論問題所在及加以改善 若此條目仍有爭議及准确度欠佳 會被提出存廢討論 此條目介紹的是儒家四書之一 关于其他用法 请见 中道 和 中庸 消歧義 中庸 是儒家經典的 四書 之一 原是 小戴禮記 第三十一篇 作者孔伋 宋朝學者對 中庸 非常推崇 而將其從 禮記 中抽出獨立成書 朱熹則將其與 論語 孟子 大學 合編為 四書 中庸 在字面上的解釋即是 中道及常理 之意 1 而執中又當求 中和 在一個人還沒有表現出喜怒哀樂時的平靜情緒為 中 表現出情緒之後經過調整而符合常理為 和 其主旨在于修養人性 其中關聯及學習的方式 博學 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 做人的規範如 五達道 君臣 父子 夫婦 昆弟 兄弟 朋友之交 和 三達德 智 仁 勇 等 中庸所追求的修養的最高境界是 至誠 而三字經云 中不偏 庸不易 中庸 提出 天 賦予萬物 性 性 是萬物之所以存在的 理 按 理 而生活 完成天所賦予的使命 就是 道 中庸 指出道對於人來說是各有不同的 區別 調整各種不同的使命 使之成爲大家都遵守的原則 被稱爲 修道 即 教 性 道 教 之論指出了人被 天 賦予使命以及使命的重要性 這也是全篇的宗旨 2 強調 誠 的重要 誠即是 大學 中所述說的 誠意 誠 是人先天的本性 明 是與 誠 相生的 由誠而達到明 再由明至於誠 3 不誠無物 至誠的人才能充分的發揮本性與感化人群 進而成為人們的最高典範 朱熹特將中庸重新編訂 分成三十三章 稱為中庸章句 大致是論述下列三重點 1 首言道出於天 而道的本體備於己而不可離 遵此道而修是為教 2 次言存養省察之要 重在戒慎恐懼以慎獨 3 終言天地育養萬物 聖神功化之極的至高境界 無聲無臭 中庸 一文中多次引用孔子的言論及 詩經 的篇章以解釋其理念 目录 1 爭議 1 1 作者 1 2 中庸一詞的意思 2 注疏 3 参见 4 註釋 5 參考文獻 6 延伸阅读 7 外部链接爭議 编辑作者 编辑 作者是誰尚無定論 一说是孔子嫡孫子思 即孔伋 所作 子思著 中庸 另一說是秦代或漢代的學者所作 史家司馬遷認為 中庸 是由子思 即孔伋 所作 以下是對作者身分的幾種說法及其論據 孔伋作 4 論據 史記 孔子世家 鄭玄 禮記 目錄 朱熹 中庸章句 均作此說 非孔伋作 必出孟子之後 4 論據 清代袁枚認為 論語 孟子 提及山嶽之名 均稱泰山 而 中庸 獨稱華嶽 疑出於西京儒士附會 清代崔述 洙泗考信錄 認為 孔孟之言 均平實切用 惟 中庸 探賾索隱 欲極微妙之致 論語 之文 應該是曾參門人所記 正與子思同時 論語 文句簡潔易明 孟子 文句通暢詳盡 然而 中庸 文句則繁複隱晦 在下位 以下十六句 亦見於 孟子 離婁 傳統認為是孔子的言論 子思述說並傳予孟子 但孔子名言甚多 孟子引述時必稱 孔子曰 為何偏偏在這裡不同 部分孔伋作 4 論據 日本學者武內義雄 子思子考 中庸 本 子思子 首篇 隋書音樂志引梁沈約 中庸 取子思子 中庸 上卷 一至十九章 及下卷 二十章以後 思想 文體 內容均異 上卷尚有子思舊文 應寫於戰國初期 下卷則寫於秦末 下卷第二十八章第二段 今天下 車同軌 書同文 行同倫 四句 可證實為秦後所注 而漢初因秦始皇焚書 漢儒搜集倖存之書 力於恢復內容 並獨尊儒術 推測本書為當時引儒家典籍加以撰寫而成 論據 台湾姜廣輝 郭店楚簡與早期儒學 不能因為 中庸 中有 今天下車同軌 書同文 行同倫 之語 就推翻 子思作 中庸 的成說 5 中庸一詞的意思 编辑 宋明理學傳統闡述中庸的字面意思是 中者 不偏不倚 無過不及之名 庸 平常也 然而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宋明理學傳統對於中庸的闡釋有所錯誤 他們認為先秦 中庸 一詞所謂的 中 乃是指 心中內在 的修持功夫 而非是指 不偏不倚處於中間 的行持處事 這兩方的思想差異可以參考下述外部連結的相關資料 再參照 大學 此謂誠於中行於外 二者其實兼而有之 心中內在 的修持工夫若不失其正 其行止自然 不偏不倚處於中間 注疏 编辑 中庸章句 一卷 南宋朱熹著 四書章句集注 参见 编辑中道 儒家 註釋 编辑 鄭玄 禮記正義 庸 常也 用中为常 道也 朱熹 中庸章句 右第一章 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 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 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 次言存养省察之要 终言圣神功化之极 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 以去夫外诱之私 而充其本然之善 杨氏所谓一篇之体要是也 其下十章 盖子思引夫子之言 以终此章之义 中庸 自诚明 谓之性 自明诚 谓之教 诚则明矣 明则诚矣 4 0 4 1 4 2 陳耀南 典籍英華上冊 臺灣 臺灣學生書局 1982年5月 55 中文 姜廣輝 郭店楚簡與早期儒學 國學論文 2006 2017 06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12 01 參考文獻 编辑杜維明著 段智德譯 論儒學的宗教性 對中庸的現代詮釋 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9 宋隆發 王瓊蕙 高級中學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第六冊 翰林出版 ISBN 957 790 695 8 Plaks Andrew The mean nature and self realization European translations of the Zhongyong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Alleton Vivianne and Michael Lackner editors De l un au multiple traductions du chinois vers les langues europeennes Translations from Chinese into European Languages EN FR Editions de la maison des sciences de l homme Les Editions de la MSH FR 1999 Paris p 311 331 ISBN 978 2 7351 0768 1 9782735107681 延伸阅读 编辑 编 禮記 中庸 四書章句集註 中庸章句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經籍典 中庸部 出自陈梦雷 古今圖書集成 外部链接 编辑维基语录上的中庸语录David L Hall 郝大維 Roger T Ames 安樂哲 著 彭國翔譯 中庸 新論 哲學與宗教性的詮釋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8 淺野裕一 中庸 誠者天之道也 再考 以其與 五行 之關係為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佐藤將之 建構體系 與 文獻解構 之間 近代日本學者之 中庸 思想研究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正觀中道 中庸實踐之貫通儒道佛修持基礎 初稿 東岐明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中庸 amp oldid 73196059,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