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中國國籍

中國國籍中國公民的國籍。「中國國籍」一詞始於1909年3月28日頒布的《大清國籍條例》。以前中國只有“戶籍”而無“國籍”。晚清時因應對荷屬印尼華僑國籍問題而依據血統主義制定《大清國籍條例》[1]

大清帝國國籍

大清帝國政府於1909年(宣統元年)3月28日頒布《大清國籍條例》。該條例為中國第一部國籍法規,其中第一章對固有籍之規定為:

第一條 凡左列人等不論是否生於中國地方均屬中國國籍:

一、生而父為中國人者。
二、生於父死後而父死時為中國人者。
三、母為中國人而父無可考或無國籍者。

第二條 若父母均無可考或均無國籍而生於中國地方者亦屬中國國籍。其生地並無可考而在中國地方發現之棄童同。

中華民國國籍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於1912年(民國元年)11月19日公佈了新的《國籍法》;隨後北洋政府在1914年(民國3年)12月30日對該法有部份修正;國民政府在1929年(民國18年)1月29日又制定了新的《國籍法》。該二部《國籍法》相當程度參考了《大清國籍條例》,其中第一章對固有國籍之規定為:

第一條 左列各人屬中華民國國籍:

一、生時父為中國人者。
二、生於父死後,其父死時為中國人者。
三、父無可考或無國籍,其母為中國人者。
四、生於中國地,父母均無可考或均無國籍者。

1929年(民國18年)制定之《國籍法》隨後歷經了中日戰爭行憲政府遷臺臺灣民主化等國家重大變局後,中華民國政府於2000年(民國89年)1月14日對《國籍法》做出大幅度修正。除了將定義中華民國國籍之用詞由模糊的「中國人」修正為「中華民國國民」;並依據性別平等原則,國籍之傳承由父系之「屬父主義」改為父母均適用之「屬人主義」或「雙系血統主義[2]

第二條 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屬中華民國國籍:

一、出生時父或母為中華民國國民。
二、出生於父或母死亡後,其父或母死亡時為中華民國國民。
三、出生於中華民國領域內,父母均無可考,或均無國籍者。
四、歸化者。
前項第一款及第二款之規定,於本法修正公布時之未成年人,亦適用之。

中華民國現行的《國籍法》以「血統主義(血緣主義)為主」,「屬地主義(出生地主義)為輔」。[3]「除了高階公務人員及公職人員以外,國人允許擁有雙重國籍」[4]。即中華民國國民加入外國國籍者,不喪失中華民國國籍,除非經內政部許可[5]。由於此原因,所以會常常出現中華民國國民既持有中華民國護照,又持有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外國之護照。「但外籍人士加入中華民國國籍者,須先放棄原有國籍」,除非能提出因非可歸責當事人事由,致無法取得喪失其原有國籍之證明並經外交機關查證屬實[6]

對中国大陆人民的國籍認定

1949年(民國38年)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至1990年代臺灣民主化以前,中華民國政府堅持其代表中國之「法統」,認為中国大陆(包含外蒙古)人民為中華民國國民,雖然該些人民實際上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国之統治。1991年(民國80年),中華民國訂定《憲法增修條文》以及《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等法規重新定義海峽兩岸關係,並將政府統治之「中華民國自由地區人民」以及「中国大陆地區人民」之權力義務做出清楚的區隔。另外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護照條例》中也有身份單一性條款,規定中華民國自由地區人民不得取得大陸地區戶籍或領用大陸地區護照(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在現行的中華民國法律體系中,大陸地區人民雖然生活在中華民國領土(領土並未依法變更)上,屬於中華民國領土上的人民,卻沒有中華民國政府設立的戶籍,更不發給中華民國護照。[7]。透過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而喪失中華民國護照與國籍的名人有:林毅夫趙玉芬等。

2023年(民國112年)5月25日,行政院發佈「院臺法長字第1121023848號」函釋通令各部會,表示依《兩岸條例》、《憲法》、《國籍法》和《入出國及移民法》定義,「中國大陸人民不具中華民國國籍、非屬中華民國國民」,不享有或負擔中華民國國民的權利義務,凡舊函釋與此牴觸者,應自即日起停止適用或不再援用。[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
  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幾個問題的解釋
  3.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幾個問題的解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於1980年9月10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其中對中国国籍之規定為: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人都具有中国国籍。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第四条 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第五条 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

第六条 父母无国籍或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在出生國籍上採用血統主義和出生地主義相結合的原則[9]。1980年代為了解決華僑問題,首次明文規定不承認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1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規定,凡定居外國的中國公民,自願加入或取得外國國籍的,即自動喪失中國國籍,但在不備案的情況下難以查知[11]。但是仍然可以出生時擁有中國和外國的雙重國籍的[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適用於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轄的中国大陆香港澳門等地之公民;另外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主张中華民國國民同样被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香港和澳门

香港澳门之主權分別於1997年和1999年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為其兩個特别行政区。由於兩地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情况特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分別針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在兩地的實施提出解釋,處理兩地居民的國籍問題[13][14]。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視所有未申報變更國籍、退出中國國籍和選擇葡萄牙國籍的具有中國血統的且於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台灣出生的港澳居民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香港

在香港,特區政府對中國國籍法的認定與執行方式,乃是將根據非中國國籍所取得的護照視為外國簽發的旅行證件,因此中國籍香港居民可以合法保留外國國籍(身分),但在香港、中國大陸和澳門不予承認也不受領事保護。同時,為了能夠讓英國在香港主權移交後仍然能夠和香港居民維持某種程度的聯繫,英國開放香港居民登記不可延續至後代的英國國民(海外)國籍。只要在1997年6月30日或之前出生,並且已歸化為英國屬土公民的香港居民都可申請,但現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不承認BN(O)護照

澳門

一般而言,中國籍澳門居民可以合法保留外國國籍,中國國籍法針對澳門的釋法第三條訂明「在外国有居留权的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中国公民,可使用外国政府签发的有关证件去其他国家或地区旅行,但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地区不得因持有上述证件而享有外国领事保护的权利」。然而澳門特別行政區中級法院第552/2018號案中對此做出的解釋卻是:澳門特區法院認為「定居外國」的含義已包含於「加入或取得外國國籍」內,不單獨構成國籍喪失的條件;而在本案中應訴的澳門檢察院認為適用於澳門的國籍法解釋中「可持用外國旅行證件」的規定只適用於葡萄牙當局簽發的護照和旅行證件。

葡萄牙在澳門政權移交前已經把葡萄牙國籍法伸延至澳門,1981年前出生人士可凭借屬地主義(jus soli)和血统主义(jus sanguinis)获得葡萄牙公民身分。许多澳门居民(华裔或葡裔)因此获得葡萄牙公民身分,且該身分可以惠及後代。在1981年10月3日《国籍法》出台之後和1999年12月20日政權移交给中国之后,任何人不得單憑與澳門的地緣關係而取得葡萄牙公民身分, 除非父或母為葡萄牙公民。澳門特區政府視華裔人士持有的葡萄牙護照為外國簽發的旅行證件,但在澳門、香港和中國大陸不予承認也不受領事保護。對於土生葡人則需要選擇國籍,如選擇中國國籍則和華裔一樣可保留葡萄牙護照但只視為旅行證件,但亦可以保持未選擇國籍之狀態。

參考資料

  1. ^ 《大清國籍條例》與近代“中國”觀念的重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疆哲學社會科學網
  2. ^ . lis.ly.gov.tw. 立法院.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6) (中文(臺灣)). 
  3. ^ 中華民國《國籍法》歷次版本第一條。
  4. ^ 國籍法施行條例第十條(廢止)以及國籍法 (民國89年)(2000年)版以來歷次版本第二十條
  5. ^ 中華民國《國籍法》歷次版本第十一條
  6. ^ 國籍法 (民國89年)(2000年)版以來歷次版本第九條
  7. ^ 見兩岸人民關係條例 (民國99年)(2010年)版以來歷次版本第九條之一:「臺灣地區人民不得在大陸地區設有戶籍或領用大陸地區護照。」。2006年3月26日,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在美國洛杉磯與留學生座談,在回答大陸留學生提問時說:「大陸同胞呢,在法理上,當然,也是中華民國人民,不過沒有戶籍。」
  8. ^ 「大陸地區人民亦為中華民國人民」 政院通令:即起停止適用 - 政治.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3-05-25 [2023-05-25] (中文(臺灣)). 
  9.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第四、五、六條
  10.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第三條。
  11.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第九條
  12. ^ 美宝证件办理指南:美国护照/中国旅行证/出生纸三级认证. [2014-01-23]. (原始内容于2014-01-15). 
  13.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的几个问题的解释
  14.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实施的几个问题的解释

另見

中國國籍, 中国籍, 重定向至此, 關於香港政府對, 中國籍, 一詞的慣常用法, 請見, 華人, 定義, 指中國公民的國籍, 一詞始於1909年3月28日頒布的, 大清國籍條例, 以前中國只有, 戶籍, 而無, 國籍, 晚清時因應對荷屬印尼華僑國籍問題而依據血統主義制定, 大清國籍條例, 目录, 大清帝國國籍, 中華民國國籍, 對中国大陆人民的國籍認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香港和澳门, 香港, 澳門, 參考資料, 另見大清帝國國籍, 编辑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大清國籍條例大清帝國政府於1909年, 宣統元. 中国籍 重定向至此 關於香港政府對 中國籍 一詞的慣常用法 請見 華人 定義 中國國籍指中國公民的國籍 中國國籍 一詞始於1909年3月28日頒布的 大清國籍條例 以前中國只有 戶籍 而無 國籍 晚清時因應對荷屬印尼華僑國籍問題而依據血統主義制定 大清國籍條例 1 目录 1 大清帝國國籍 2 中華民國國籍 2 1 對中国大陆人民的國籍認定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3 1 香港和澳门 3 1 1 香港 3 1 2 澳門 4 參考資料 5 另見大清帝國國籍 编辑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大清國籍條例大清帝國政府於1909年 宣統元年 3月28日頒布 大清國籍條例 該條例為中國第一部國籍法規 其中第一章對固有籍之規定為 第一條 凡左列人等不論是否生於中國地方均屬中國國籍 一 生而父為中國人者 二 生於父死後而父死時為中國人者 三 母為中國人而父無可考或無國籍者 第二條 若父母均無可考或均無國籍而生於中國地方者亦屬中國國籍 其生地並無可考而在中國地方發現之棄童同 中華民國國籍 编辑主条目 中華民國國民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國籍法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於1912年 民國元年 11月19日公佈了新的 國籍法 隨後北洋政府在1914年 民國3年 12月30日對該法有部份修正 國民政府在1929年 民國18年 1月29日又制定了新的 國籍法 該二部 國籍法 相當程度參考了 大清國籍條例 其中第一章對固有國籍之規定為 第一條 左列各人屬中華民國國籍 一 生時父為中國人者 二 生於父死後 其父死時為中國人者 三 父無可考或無國籍 其母為中國人者 四 生於中國地 父母均無可考或均無國籍者 1929年 民國18年 制定之 國籍法 隨後歷經了中日戰爭 行憲 政府遷臺 臺灣民主化等國家重大變局後 中華民國政府於2000年 民國89年 1月14日對 國籍法 做出大幅度修正 除了將定義中華民國國籍之用詞由模糊的 中國人 修正為 中華民國國民 並依據性別平等原則 國籍之傳承由父系之 屬父主義 改為父母均適用之 屬人主義 或 雙系血統主義 2 第二條 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 屬中華民國國籍 一 出生時父或母為中華民國國民 二 出生於父或母死亡後 其父或母死亡時為中華民國國民 三 出生於中華民國領域內 父母均無可考 或均無國籍者 四 歸化者 前項第一款及第二款之規定 於本法修正公布時之未成年人 亦適用之 中華民國現行的 國籍法 以 血統主義 血緣主義 為主 屬地主義 出生地主義 為輔 3 除了高階公務人員及公職人員以外 國人允許擁有雙重國籍 4 即中華民國國民加入外國國籍者 不喪失中華民國國籍 除非經內政部許可 5 由於此原因 所以會常常出現中華民國國民既持有中華民國護照 又持有英國 美國 澳大利亞 紐西蘭等外國之護照 但外籍人士加入中華民國國籍者 須先放棄原有國籍 除非能提出因非可歸責當事人事由 致無法取得喪失其原有國籍之證明並經外交機關查證屬實 6 對中国大陆人民的國籍認定 编辑 1949年 民國38年 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至1990年代臺灣民主化以前 中華民國政府堅持其代表中國之 法統 認為中国大陆 包含外蒙古 人民為中華民國國民 雖然該些人民實際上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国之統治 1991年 民國80年 中華民國訂定 憲法增修條文 以及 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 等法規重新定義海峽兩岸關係 並將政府統治之 中華民國自由地區人民 以及 中国大陆地區人民 之權力義務做出清楚的區隔 另外在 兩岸人民關係條例 及 護照條例 中也有身份單一性條款 規定中華民國自由地區人民不得取得大陸地區戶籍或領用大陸地區護照 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 在現行的中華民國法律體系中 大陸地區人民雖然生活在中華民國領土 領土並未依法變更 上 屬於中華民國領土上的人民 卻沒有中華民國政府設立的戶籍 更不發給中華民國護照 7 透過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而喪失中華民國護照與國籍的名人有 林毅夫 趙玉芬等 2023年 民國112年 5月25日 行政院發佈 院臺法長字第1121023848號 函釋通令各部會 表示依 兩岸條例 憲法 國籍法 和 入出國及移民法 定義 中國大陸人民不具中華民國國籍 非屬中華民國國民 不享有或負擔中華民國國民的權利義務 凡舊函釋與此牴觸者 應自即日起停止適用或不再援用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编辑主条目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 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幾個問題的解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 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幾個問題的解釋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於1980年9月10日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其中對中国国籍之規定為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各民族的人都具有中国国籍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第四条 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 本人出生在中国 具有中国国籍 第五条 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 本人出生在外国 具有中国国籍 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 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 不具有中国国籍 第六条 父母无国籍或国籍不明 定居在中国 本人出生在中国 具有中国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在出生國籍上採用血統主義和出生地主義相結合的原則 9 1980年代為了解決華僑問題 首次明文規定不承認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規定 凡定居外國的中國公民 自願加入或取得外國國籍的 即自動喪失中國國籍 但在不備案的情況下難以查知 11 但是仍然可以出生時擁有中國和外國的雙重國籍的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適用於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轄的中国大陆 香港 澳門等地之公民 另外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主张 中華民國國民同样被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香港和澳门 编辑 香港和澳门之主權分別於1997年和1999年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為其兩個特别行政区 由於兩地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情况特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分別針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在兩地的實施提出解釋 處理兩地居民的國籍問題 13 14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視所有未申報變更國籍 退出中國國籍和選擇葡萄牙國籍的具有中國血統的且於中國大陸 香港 澳門和台灣出生的港澳居民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香港 编辑 在香港 特區政府對中國國籍法的認定與執行方式 乃是將根據非中國國籍所取得的護照視為外國簽發的旅行證件 因此中國籍香港居民可以合法保留外國國籍 身分 但在香港 中國大陸和澳門不予承認也不受領事保護 同時 為了能夠讓英國在香港主權移交後仍然能夠和香港居民維持某種程度的聯繫 英國開放香港居民登記不可延續至後代的英國國民 海外 國籍 只要在1997年6月30日或之前出生 並且已歸化為英國屬土公民的香港居民都可申請 但現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不承認BN O 護照 澳門 编辑 一般而言 中國籍澳門居民可以合法保留外國國籍 中國國籍法針對澳門的釋法第三條訂明 在外国有居留权的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中国公民 可使用外国政府签发的有关证件去其他国家或地区旅行 但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地区不得因持有上述证件而享有外国领事保护的权利 然而澳門特別行政區中級法院在第552 2018號案中對此做出的解釋卻是 澳門特區法院認為 定居外國 的含義已包含於 加入或取得外國國籍 內 不單獨構成國籍喪失的條件 而在本案中應訴的澳門檢察院認為適用於澳門的國籍法解釋中 可持用外國旅行證件 的規定只適用於葡萄牙當局簽發的護照和旅行證件 葡萄牙在澳門政權移交前已經把葡萄牙國籍法伸延至澳門 1981年前出生人士可凭借屬地主義 jus soli 和血统主义 jus sanguinis 获得葡萄牙公民身分 许多澳门居民 华裔或葡裔 因此获得葡萄牙公民身分 且該身分可以惠及後代 在1981年10月3日 国籍法 出台之後和1999年12月20日政權移交给中国之后 任何人不得單憑與澳門的地緣關係而取得葡萄牙公民身分 除非父或母為葡萄牙公民 澳門特區政府視華裔人士持有的葡萄牙護照為外國簽發的旅行證件 但在澳門 香港和中國大陸不予承認也不受領事保護 對於土生葡人則需要選擇國籍 如選擇中國國籍則和華裔一樣可保留葡萄牙護照但只視為旅行證件 但亦可以保持未選擇國籍之狀態 參考資料 编辑 大清國籍條例 與近代 中國 觀念的重塑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疆哲學社會科學網 異動條文及理由 國籍法 lis ly gov tw 立法院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 05 26 中文 臺灣 中華民國 國籍法 歷次版本第一條 國籍法施行條例第十條 廢止 以及國籍法 民國89年 2000年 版以來歷次版本第二十條 中華民國 國籍法 歷次版本第十一條 國籍法 民國89年 2000年 版以來歷次版本第九條 見兩岸人民關係條例 民國99年 2010年 版以來歷次版本第九條之一 臺灣地區人民不得在大陸地區設有戶籍或領用大陸地區護照 2006年3月26日 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在美國洛杉磯與留學生座談 在回答大陸留學生提問時說 大陸同胞呢 在法理上 當然 也是中華民國人民 不過沒有戶籍 大陸地區人民亦為中華民國人民 政院通令 即起停止適用 政治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3 05 25 2023 05 25 中文 臺灣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 第四 五 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 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 第九條 美宝证件办理指南 美国护照 中国旅行证 出生纸三级认证 2014 01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1 1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的几个问题的解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实施的几个问题的解释另見 编辑中华民族 中国民族主义 中國民族列表 中國人 英國國籍法與香港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中國國籍 amp oldid 7751867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