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上古汉语音系

学者们长久以来都试图从文献证据中构拟上古汉语的音系。上古汉语自约公元前1200年开始有书面形式,不过汉字更多为字义服务,字音的证据更多是间接、不完全的。《诗经》是最古老的韵文总集,展示了一些当时押韵的字。一般使用的方法是,将这些共时证据与《切韵》(601)等韵书记录的中古汉语进行历时比较,不过这并不利于音位分析。补充证据有其他汉藏语系语言的同源词和闽语读音、外语地名的早期音译、临近的苗瑶语系台语支吐火罗语族的早期借词等。

虽然许多细节仍有大量争议,绝大多数较新拟音在核心问题上达成了某些一致。人们一般同意上古汉语调音部位中古汉语少、拥有清响音、存在唇化软腭音和唇-喉声母、韵尾辅音由多变少。较新拟音也假定音节尾复辅音,在中古汉语发展为声调

音节结构 编辑

虽然许多细节仍有大量争议,较新的拟音方案已在许多核心问题上取得一致。[1]:x例如,李方桂白一平的上古汉语声母如下,白一平多出来的在括号中:[2]:237[3]:46[4]:188–215[a]

唇音 齿音 硬颚音
[b]
软腭音 喉音
普通 咝音 普通 唇化 普通 唇化
塞音
塞擦音
*p *t *ts *k *kʷ *ʔʷ
送气 *pʰ *tʰ *tsʰ *kʰ *kʷʰ
*b *d *dz *ɡʷ
鼻音 *m̥ *n̥ *ŋ̊ *ŋ̊ʷ
*m *n *ŋʷ
边音 *l̥
*l
擦音
近音
(*r̥) *s (*j̊) *h *hʷ
*r (*z) (*j) (*ɦ) (*w)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s-可以加到绝大多数辅音后、构成复辅音,也可能构成其他复辅音。[4]:222–232

较新的构拟中,剩下的上古音节有

  • 可选的*-r-介音、
  • 可选的*-ˤ-或(早期构拟)*-j-介音
  • 六个元音之一:
*i *u
*e *a *o
  • 可选的韵尾是*-j*-w*-m*-n*-ŋ*-p*-t*-k*-kʷ之一
  • 可选的后韵尾*-ʔ*-s

这样的系统中,上古汉语无声调中古汉语上声和去声是后韵尾*-ʔ*-s脱落后,发生的补偿性音变。[4]:178–185

声母 编辑

构拟上古声母的主要证据是韵书和汉字谐声系统。

中古汉语声母 编辑

拟上古音之前一般要从“早期中古汉语”开始,也即《切韵》(601)的语音系统。据序言所述,《切韵》记录的并不是一个特定时空范围内的现实方言,而是当时中国主要韵书所反映的对立的综合(即一个通变系统)。

韵图对《切韵》区别特征的分析要老练得多,不过其中也不全是音位分析。另外,它们也会被时音影响。学者们试图确定这些对立中,语音内容的本质差异与适当的音值,这主要通过比较韵图、现代方言读音、朝鲜语、日语、越南语中的汉语借词(汉字词材料)完成,但除韵尾外的许多细节仍无定论。[4]:32–44[3]:24–42

《切韵》声母如下:[4]:45–59[6]:12–13

早期中古汉语声母
全清 次清 全濁 次濁 次濁
唇音 p b m
齿音[c] t d n l
卷舌音 ʈ ʈʰ ɖ ɳ
齿咝音 ts tsʰ dz s z
卷舌咝音 ʈʂ ʈʂʰ ɖʐ ʂ ʐ[d]
龈腭音[e] tɕʰ [f] ɲ ɕ ʑ[f] j[g]
软腭音 k ɡ ŋ
喉音[h] ʔ x~h 匣/云 ɣ~ɦ[g]

清朝学者钱大昕通过研究东汉学者的声训,发现“古无舌上音”。[3]:44[7]:33–35得到的三十二声母系统(忽略罕见的俟母/ʐ/)仍为中国许多学者所用,如何九盈[8]:69–75 20世纪初,黄侃总结出19个能接大多数韵母的中古声母,其他声母被认为是从它们派生而来:[4]:837[6]:12–13

黄侃“古原声”
全清 次清 全浊 鼻音 擦音 浊擦 近音
唇音 p b m
齿音 t d n l
齿咝音 ts tsʰ dz s
软腭音 k ŋ
喉音 ʔ x~h ɣ~ɦ

谐声 编辑

 
说文解字宋朝抄本的言部一页

汉字是语标文字,并不直接表音。不过绝大多数汉字都是形声字,同一个声符的字,读音往往也还比较接近。但有时,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演变,也可能会变得在中古汉语和现代方言里都非常不像。既然声旁与字的读音在造字的时候很像,那么据此推断已经消失的声母信息也并非不可能。[3]:43–44

瑞典汉学家高本汉首先提出了一条关键原则,即声旁相同的汉字,在上古汉语中有相同的调音部位。例如,中古汉语端组和知组常常互谐,它们在上古汉语中就都属于一个齿音系列,知组是受介音*-r-影响,后来独立出去的。精组和庄组也类似,庄组上古带*-r-[2]:228–232[4]:191–196, 203–206[i]

然而,谐声系偶尔会跨数个中古声类分布。高本汉和后来的研究者们为它们拟了不同的复辅音。例如,章组含有两类不同的谐声系,一类与端组谐,一类与见组谐:

  • 周< *t-;彫< *tˤ-、調< *dˤ-[9][4]:192–193
  • 制< *k-;猘< *kr-[10][4]:211

一般认为,*-r-能阻止非咽化音节颚化,因而带*-r-的端、见纽字不会变成中古章组。

*-r-介音的谐声系中往往也有来母字:[j]

  • 筆< *pr-;律< *b-r-[12][4]:280, 775
  • 監< *kr-;藍< *ɡ-r-[13][4]:201

中古来母来自上古*-r-。 上古清浊边音*l-*l̥-也用于解释:

  • 脫dwât< *lˤ-;thwât< *l̥ˤ-;悅< *l-;說< *l̥-[14][4]:197[k]

这样构拟上古汉语流音的证据还可在藏缅语同源词和早期音译中观察到。例如,“亚历山大”(可能是阿拉霍西亞的亞歷山卓)在《汉书·西域传》中音译作“烏弋山離”,拟音写作*ʔa-ljək-srjan-rjaj[6]:15[4]:795, 802, 785, 773早期流音的踪迹也能在湖南西部的瓦乡话中发现。[15]:109–110

清鼻音*m̥-*n̥-*ŋ̊-董同龢蒲立本拟出,以解释:[11]:92

复辅音*sn-等负责解释与心母的交替,如:

*s+塞音或塞音+*l形式的复辅音证据较少,仍存争议。[2]:241–243[4]:227–234

后部声母 编辑

韵图将《切韵》音节依“開”或“合”分为两呼,又依当时元音开口大小,也即《切韵》时介音,分为四等,以图中不同的行来表示。[3]:32合口介音的分布不平均,锐音声母后只接-ai、-an、-at。这使得奥德里库尔谢尔盖·雅洪托夫设想,上古汉语没有合口介音,而存在唇化软腭音和唇化喉音。[21]:359其他合口字则来自后元音的裂化(详见#元音)。[2]:233–234[4]:180

中古群母只接三等,李方桂认为群母和匣母来自上古*ɡ-,依介音分化,但也存在少数例外。李荣发现匣母有少数字在闽语方言中有区分,例如,“厚”和“後”中古都是ɣəu:,但在一些闽语方言中声母分别是软腭音和零声母。大多数学者目前构拟*ɡ-*ɦ-,其中*ɡ-受咽化影响,变为擦音。[4]:209–210[6]:13–14[22]

潘悟云为解释喉音塞音与擦音(影晓匣)相谐的问题,构拟了小舌塞音*q-*qʰ-*ɢ-,以及相应的唇化声母*qʷ-*qʷʰ-*ɢʷ-[6]:14–15[23]

闽语 编辑

闽语据信分化自晚期上古汉语,因为它们包含不能从《切韵》推出的层次。例如,下列齿音声母在原始闽语中可以区分:[24]:227, 230, 233, 235[3]:228–229

清塞音 浊塞音 鼻音 边音
例字
原始闽语声母 *t *-t *th *d *-d *dh *n *nh *l *lh
中古汉语声母 t th d n l

其他调音部位的情况类似。原始闽语浊音可从声调推断出,但声母的具体音值仍不明。 写作*-t、*-d等的音也被称为“软化塞音”,在福建西北的闽语方言中为擦音或近音(如建阳话[v l h]<*-p *-t *-k)或完全消失,不软化的则还是塞音。瑶语支的早期借词似乎说明软化塞音带预鼻化。[25]:381

迄今为止,大多数学者假定上古汉语时期就有了这些区别,但它们并未反映在上面给出的广泛接受的上古汉语声母表中。 例如,一般认为上古汉语有清浊两套鼻音,只有浊鼻音生成中古鼻音声母,而在原始闽语中则完整保留了两套声母。 这些区别的上古来源尚未有共识,不同学者会给出很不一样的复辅音。[4]:187, 219–220[l]

介音 编辑

韵图将《切韵》音节依“開”或“合”分为两呼,又依当时元音开口大小,也即《切韵》时介音,分为四等,以图中不同的行来表示。一般认为一等和四等分别表示后元音和前元音。二等有卷舌介音,这可以追溯回上古*-r-介音。

(非)三等介音 编辑

中古汉语三等韵母和其他韵母间有着本质差异。绝大多数学者都相信中古汉语三等韵母带硬颚介音-j-。高本汉假设上古汉语也存在*-j-(他记作*-i̯-),这也是到1990年代绝大多数拟音的做法,李方桂和白一平都遵循此说。[4]:287–290

其他学者则认为,中古汉语的三等介音是上古汉语中不存在的,是后起的。证据如,早期音译时三等字对应的外语音节不带任何可能的介音,藏缅语同源词和现代闽语反映缺乏介音,先秦语法词多为三等字等。[26]:400–402[27]:183–185[5]:95

人们一般同意,三等音节和非三等音节在上古汉语中并不相同,而这对立具体如何实现,有许多不同的假说。[4]:288[26]:400

各家说法和证据主要有:

  • 前缀的有无。雅洪托夫认为三等音节反映*d-前缀,[26]:400[4]:288而Ferlus则认为非三等音节来自非重读前缀*Cə-(即次要音节),它使得音节的松紧度升高,三等音节带松元音。[28]:305–307
  • 主元音长度差别。一开始蒲立本假设三等音节为长元音。[29]:379后来,斯塔罗斯金和郑张尚芳分别独立通过藏缅语同源词,提出非三等音节带长元音、三等音节带短元音。[30]:550[31]:160–161[6]:48–57后一种假说更能解释东汉经师分别将非三等和三等音节注作“緩氣”和“急氣”。[32]:388
  • 韵律差异,蒲立本后来转持此说。[29]:379
  • 咽化罗杰瑞认为三等音节在上古汉语中无标,剩下的音节以卷舌(*-r-介音)或咽化为标志有标,后两者阻止了音节的颚化。[26]白一平和沙加尔进一步拓展了此说,在所有非三等音节中都拟了咽化。[15]:43, 68–76

三等/非三等对立实现的诸家拟音见下:

元部非入声音节构拟
中古汉语 上古汉语构拟 种类
韵母 高本汉[4]:370–371, 373 李方桂[4]:370–371, 373 罗杰瑞[26]:403–405 白一平[4]:370–371, 373 郑张尚芳[6]:58 白一平–沙加尔[15]:43, 274, 277
I 寒 Can *Cân *Can *Cˤan *Can *Caːn *Cˤan 非三
II 山 Cɛn *Căn *Crian *Cren *Cren *Creːn *Cˤren
刪 Cæn *Can *Cran *Cran *Cran *Craːn *Cˤran
III 仙B Cjen *Ci̯an *Cjian *Cen *Crjan, *Crjen *Cran, *Cren *Cran, *Cren
仙A Cjien *Cjen *Cen *Cen
元 Cjon *Ci̯ăn *Cjan *Can *Cjan *Can *Can
IV 先 Cen *Cian *Cian *Cˤen *Cen *Ceːn *Cˤen 非三

元音 编辑

 
顾炎武,《诗经》押韵系统研究的开创者

上古汉语韵母的构拟必须解释《诗经》(11-7世纪 BC)的押韵实践。虽然上古大多数诗歌在现代汉语及方言中大多也都押韵,但自古以来学者们就注意到了那些例外。人们一度认为先秦押韵宽松,[m]直到晚明,陈第才意识到音变的存在。这说明上古韵文的押韵实践确实记录了它们读音的信息。

自那以来,学者们就致力于不同时期韵脚字的集中趋势。[3]:42[4]:12 上古汉语韵母的系统性研究始于17世纪,顾炎武将《诗经》的押韵字划为10个韻部。顾炎武的分析稍后被清朝文献学家们完善,使得韵部的数量稳步增加。其中,段玉裁发现了“同聲必同部”的原则,即有同一个声旁的汉字一定属于同一个韵部,这使得几乎所有字都能被划入某个部。最终,王力在1930年代将《诗经》韵部数量确定为31部。[4]:150–170[3]:42–44直到1980年代,王力的韵部都被用在各种构拟中,而郑张尚芳斯塔罗斯金白一平独立地假设出更激进的分裂,形成将近50个韵部。[6]:42–43[33]:343–429[4]:180, 253–254, 813

李方桂首先假定互相押韵的音节必有相同的主元音,以此拟出四元音系统:*i*u*a。他还拟了3个双元音*iə*ia*ua以假设《诗经》中分别与*a押韵,但在中古汉语中有别的韵母:[2]:243–247

*i *u
*iə
*ia *a *ua

包拟古最早在1980年提出原始汉语拥有6个元音音位,这是基于与其他汉藏语系语言的同源词、借词比较而作出的。[34]:47白一平通过重分析传统韵部,从内部证实了上古汉语的六元音系统。例如,传统的元部对应中古汉语三个不同的韵母。李方桂试图用构拟*-ian、*-an和*-uan的方式实现调和,但白一平发现它们在《诗经》中实际上并不押韵,因此可被分析为*e、*a和*o三个不同的元音音位。这样一来,传统的31部就应被重新划为超过50部,它们在《诗经》实际押韵中有更好的统计学表现。[4]:367–564

白一平拟音六元音系统[4]:180
*i *u
*e *a *o

郑张尚芳斯塔罗斯金也分别构拟出相似的元音系统。[6]:42–43[33]:343–429不过韵尾为*-p*-m*-kʷ的韵母还是太少。[4]:560–562

下表是这些拟音间的对比,给出传统31部、中古对应、李方桂、白一平上古拟音。传统分析中,韵部依中古韵尾可划为平行的三组。为简洁,只列出中古一四等韵母。[35]

《诗经》韵部和中古一四等对应 上古元音
中古陰聲韵 中古入聲韵 中古陽聲韵 李方桂 白一平
*-iə- *-i-
-əp -əm *-ə- *-ə-, *-u-
葉/盍 -ep -em *-ia- *-e-
-âp -âm *-a- *-a-, *-o-
-ei -et -en *-i- *-i-
-ei 物/術 -et 文/諄 -en *-iə- *-ə-
-əi -ət -ən *-ə- *-u-
[n] -et -en *-ia- *-e-
-âi -ât -ân *-a- *-a-
-wâ -wâi -wât -wân *-ua- *-o-
支/佳 -ei -ek -eng *-i- *-e-
-əi -ək -əng *-ə- *-ə-
-o -âk -âng *-a- *-a-
-əu -uk -ung *-u- *-o-
-âu 覺/沃 -ok 冬/中 -ong *-ə-ʷ *-u-
-eu -ek *-iə-ʷ *-i-ʷ
-âu -âk, -ok, -uk *-a-ʷ *-a-ʷ
-eu -ek *-ia-ʷ *-e-ʷ
:上古带唇化的韵尾

声调与韵尾辅音 编辑

韵尾辅音和声调的关系存在许多争议,(晚期)上古汉语究竟有没有声调也众说纷纭。

中古四声沈约在约公元500年发现。《诗经》常见按声调押韵,也常见不按声调押韵,其中最常见的是去入混押,这使得段玉裁设想上古汉语缺乏去声。王念孙(1744–1832)和江有诰(?–1851)则认为上古四声皆有,少数字发生了讹变,目前中国音韵学者多持此说。[4]:304–305[36]:72–77

高本汉注意到,许多去声字能与入声字押韵或谐声,如:

  • 賴lâi-/剌lât
  • 欬khəi-/刻khək

他认为,这样的例子表示一个对子中的去声字在上古汉语阶段拥有浊塞音(*-d*-ɡ)。[37]:27–30董同龢和李方桂不愿分裂韵部,为所有韵部都拟了浊塞音,歌部和祭部是例外。(李方桂*-ar*-ad)这样做使得他们的拟音中缺乏开音节,在语言类型学领域中遭受抨击。[4]:331–333王力则preferred to reallocate words with connections to the entering tone to the corresponding entering tone group, proposing that the final stop was lost after a long vowel.[4]:340–342奥德里库尔(1954)发现越南语声调来自韵尾位置的*-ʔ和*-s的失落。[38]他进一步假设汉语的去声来自早期的*-s,且在上古汉语中是个派生后缀。这样一来高本汉,高本汉的*-d、*-g去声字就能改成*-ts和*-ks,韵尾位置塞音在*-s前消失,最终变成声调差异。[21]:363–364唇韵母缺乏对应的*-ps的,可能是早期*-ps同化*-ts

蒲立本找到了一些对应外语-s韵尾的去声字,进一步增加了该理论的可信度。[39]:216–225[3]:54–57

他进一步构拟上声来源*-ʔ,总结出上古汉语缺乏声调的特征。[39]:225–227

梅祖麟后来从早期梵汉对音中找到了支持这一理论的例子,并指出上声字在某些现代方言中仍有声门塞音残留,如温州话和某些闽语方言。[40]另外,《诗经》中绝大多数与上声押韵的入声字都是-k尾,[4]:322

这些假说形成大致如下的上古韵尾辅音格局:[4]:181–183

中古阴声韵 中古入声韵 中古阳声韵
*-p *-m *-mʔ *-ms
*-j *-jʔ *-js *-ts *-t *-n *-nʔ *-ns
*-∅ *-ʔ *-s *-ks *-k *-ŋ *-ŋʔ *-ŋs
*-w *-wʔ *-ws *-kʷs *-kʷ

白一平讨论了声门塞音出现在塞音韵尾后的可能性。证据很少,而且-k尾字和上声音节的接触也可以用单纯的听上去像来解释。[4]:323–324

为解释中古跨-j、-n两类的谐声系,斯塔罗斯金假设其中中古为-n的字来自上古*-r[4]:843其他学者则认为这是因为东汉的方言混合。[4]:294–297

另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上古汉语以Baxter (1992)为主,加一些他自己后来的修正: 写作[5]:122。辅音以IPA给出。
  2. ^ 白一平将他拟的硬颚音描述为“尤为尝试性的,主要基于稀疏的图形证据”。[4]:203
  3. ^ 实际上,并不能确定调音部位是齿龈音还是齿音。现代汉语方言大多为齿龈音。[4]:49
  4. ^ 《切韵》俟母仅有俟、漦两小韵,《广韵》中与崇母相混。许多构拟都规避此声母。[4]:56–57, 206
  5. ^ 卷舌、硬颚咝音在韵图中无对立,合流为照组。[4]:54–55
  6. ^ 6.0 6.1 韵图禪船两母的位置是颠倒的,说明韵图作者已无法区分。[4]:52–54
  7. ^ 7.0 7.1 韵图中,云母开口与以母合流,两者的对立消失,合流为喻母。[4]:55–56, 59
  8. ^ 擦音的调音部位不确定,现代方言反映也各不相同。[4]:58
  9. ^ 1940年,高本汉出版了《古汉语字典》,其中包含第一部完整的上古汉语拟音。1957年的《汉文典》中给出修订版。虽然高本汉的上古汉语拟音早已被王力蒲立本李方桂白一平等人的代替了,他的综合字典仍是十分有影响力而有价值的工具书。[1]:ix
  10. ^ 高本汉最初拟作*-l-[11]:110–111
  11. ^ Pulleyblank (1962a):114–119本拟作浊与清擦音。
  12. ^ 白一平和沙加尔认为额外的送气声母来自复辅音,软化塞音来自次要音节[15]:91–93
  13. ^ 初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注《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下上其。之子于归,远送于。瞻望弗及,实劳我。”于“南”字下注:“如字。沈云协句宜乃林反。今谓古人韵缓,不烦改字。”
  14. ^ 祭部仅有去声字。[4]:389

参考 编辑

  1. ^ 1.0 1.1 Schuessler (2009).
  2. ^ 2.0 2.1 2.2 2.3 2.4 Li (1974–1975).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Norman (1988).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Baxter (1992).
  5. ^ 5.0 5.1 Schuessler (2007).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Zhengzhang (2000).
  7. ^ Dong (2014).
  8. ^ He (1991).
  9. ^ GSR 1083a,p,x.
  10. ^ GSR 335a,5.
  11. ^ 11.0 11.1 Pulleyblank (1962a).
  12. ^ GSR 502d,c.
  13. ^ GSR 609a,k.
  14. ^ GSR 324a,o,m,q.
  15. ^ 15.0 15.1 15.2 15.3 Baxter & Sagart (2014).
  16. ^ GSR 904c,a.
  17. ^ GSR 152d,m.
  18. ^ GSR 1118a,d.
  19. ^ GSR 94g,u.
  20. ^ Baxter & 1992+.
  21. ^ 21.0 21.1 Haudricourt (1954b).
  22. ^ GSR 114a, 115a.
  23. ^ Sagart (2007).
  24. ^ Norman (1973).
  25. ^ Norman (1986).
  26. ^ 26.0 26.1 26.2 26.3 26.4 Norman (1994).
  27. ^ Pulleyblank (1977–1978).
  28. ^ Ferlus (2001).
  29. ^ 29.0 29.1 Pulleyblank (1992).
  30. ^ Handel (2003).
  31. ^ Zhengzhang (1991).
  32. ^ Starostin (2015).
  33. ^ 33.0 33.1 Starostin (1989).
  34. ^ Bodman (1980).
  35. ^ 韵部表格据Pulleyblank (1977–1978):181Norman (1988):48。数据来自Baxter (1992):141–150, 170, 243–246, 254–255, 298–302Li (1974–1975):252–279
  36. ^ Wang (1985).
  37. ^ Karlgren (1923).
  38. ^ Haudricourt (1954a).
  39. ^ 39.0 39.1 Pulleyblank (1962b).
  40. ^ Mei (1970).

引用

  • Baxter, William H., A Handbook of Old Chinese Phonology,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992, ISBN 978-3-11-012324-1. 
  • ———, Eulogy: Sergej Anatol'evič Starostin (PDF),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2006, 34 (1): 164–166 [2021-12-19], (原始内容 (PDF)于2020-12-01). 
  • Baxter, William; Sagart, Laurent, Old Chinese: A New Reconstr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ISBN 978-0-19-994537-5. 
  • Bodman, Nicholas C., Proto-Chinese and Sino-Tibetan: data towards establishing the n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van Coetsem, Frans; Waugh, Linda R. (编), Contributions to historical linguistics: issues and materials, Leiden: E. J. Brill: 34–199, 1980, ISBN 978-90-04-06130-9. 
  • Coblin, W. South, A Sinologist's Handlist of Sino-Tibetan Lexical Comparisons, Monumenta Serica monograph series 18, Steyler Verlag, 1986, ISBN 978-3-87787-208-6. 
  • Dong, Hongyuan,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Routledge, 2014, ISBN 978-1-317-74389-7. 
  • Ferlus, Michel, The Origin of Tones in Viet–Muong, Burusphat, Somsonge (编), Eleven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Southeast Asian Linguistic Society (PDF),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297–313, 2001 [2021-12-19], ISBN 978-1-881044-34-5, (原始内容 (PDF)于2019-08-04). 
  • Haudricourt, André-Georges, De l'origine des tons en vietnamien [The origin of tones in Vietnamese], Journal Asiatique, 1954a, 242: 69–82.  (English transl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Marc Brunelle)
  • ———, Comment reconstruire le chinois archaïque [How to reconstruct Old Chinese], Word, 1954b, 10 (2–3): 351–364, doi:10.1080/00437956.1954.11659532.  (English transl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Guillaume Jacques)
  • Handel, Zev J., Appendix A: A Concise Introduction to Old Chinese Phonology, Matisoff, James (编), Handbook of Proto-Tibeto-Burman: System and Philosophy of Sino-Tibetan Reconstruc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543–576, 2003 [2021-12-19], ISBN 978-0-520-09843-5, (原始内容于2021-03-09). 
  • 何九盈, 上古音, 《汉语知识丛书》,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1, ISBN 978-7-100-00072-7 (中文). 
  • Karlgren, Bernhard, Analytic dictionary of Chinese and Sino-Japanese, Paris: Paul Geuthner, 1923, ISBN 978-0-486-21887-8. 
  • ———, Grammata Serica Recensa, Stockholm: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1957, OCLC 1999753. 
  • Li, Fang-Kuei, translated by Gilbert L. Mattos, Studies on Archaic Chinese, Monumenta Serica, 1974–1975, 31: 219–287, JSTOR 40726172. 
  • Mei, Tsu-lin, Tones and prosody in Middle Chinese and the origin of the rising tone (PDF),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1970, 30: 86–110 [2021-12-19], JSTOR 2718766, doi:10.2307/2718766, (原始内容 (PDF)于2021-12-17). 
  • Norman, Jerry, Tonal development in Min,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973, 1 (2): 222–238, JSTOR 23749795. 
  • ———, The origin of Proto-Min softened stops, McCoy, John; Light, Timothy (编), Contributions to Sino-Tibetan studies, Leiden: E. J. Brill: 375–384, 1986, ISBN 978-90-04-07850-5. 
  • ———, Chines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ISBN 978-0-521-29653-3. 
  • ———, Pharyngealization in Early Chines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994, 114 (3): 397–408, JSTOR 605083, doi:10.2307/605083. 
  • Pulleyblank, Edwin G., The Consonantal System of Old Chinese (PDF), Asia Major, 1962a, 9: 58–144 [2021-12-19], (原始内容 (PDF)于2020-08-08). 
  • ———, The Consonantal System of Old Chinese, part 2 (PDF), Asia Major, 1962b, 9: 206–265 [2021-12-19], (原始内容 (PDF)于2021-12-17). 
  • ———, The final consonants of Old Chinese, Monumenta Serica, 1977–1978, 33: 180–206, JSTOR 40726239. 
  • ———, How do we reconstruct Old Chines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992, 112 (3): 365–382, JSTOR 603076, doi:10.2307/603076. 
  • Sagart, Laurent, Reconstructing Old Chinese uvulars in the Baxter-Sagart system (PDF), 4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no-Tibeta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2007 [2021-12-19], (原始内容 (PDF)于2012-04-04). 
  • Schuessler, Axel, ABC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Old Chinese,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7, ISBN 978-0-8248-2975-9. 
  • ———, Minimal Old Chinese and Later Han Chinese: A Companion to Grammata Serica Recens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9, ISBN 978-0-8248-3264-3. 
  • Starostin, George, William H. Baxter, Laurent Sagart. Old Chinese. A New Reconstruction (PDF), Book reviews, Journal of Language Relationship, 2015, 13 (4): 383–389 [2021-12-19], (原始内容 (PDF)于2021-07-15). 
  • Starostin, Sergei A., Rekonstrukcija drevnekitajskoj fonologičeskoj sistemy [Reconstruction of the Phonological System of Old Chinese] (PDF), Moscow: Nauka, 1989 [2021-12-19], ISBN 978-5-02-016986-9, (原始内容 (PDF)于2020-04-24) (俄语). 
  • 王力, 汉语语音史,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中文).  由商务印书馆再版, 北京 2008, ISBN 978-7-100-05390-7.
  • 郑张尚芳, Decipherment of Yue-Ren-Ge (Song of the Yue boatman), Cahiers de Linguistique Asie Orientale, 1991, 20 (2): 159–168 [2021-12-19], doi:10.3406/clao.1991.1345, (原始内容于2011-07-21). 
  • ———, 上古音系, translated by Laurent Sagart, Paris: École des Hautes É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 2000, ISBN 978-2-910216-04-7. 

阅读更多 编辑

  • Sagart, Laurent, The Roots of Old Chinese,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9, ISBN 978-90-272-3690-6. 
  • Yakhontov, S.E., Drevnekitajskij jazyk [Old Chinese] (PDF), Moscow: Nauka, 1965 [2021-12-19], (原始内容 (PDF)于2017-10-31) (俄语). 
  • ———, translated by Jerry Norman, (PDF), Early China, 1978–79, 5: 37–40 [29 December 20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31 December 2013).  Translation of Chapter 2 (Phonetics) of Yakhontov (1965).
  • 郑张尚芳, 上古音系,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ISBN 978-7-5320-9244-4 (中文). 

外部链接 编辑

  •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Historical Phonolog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uillaume Jacques,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Chinese Linguistics Spring School in Chinese Linguistics,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sian Studies, Leiden, March 2006.
  • "Summer School on Old Chinese Phonology"[失效連結] (videos), William Baxter and Laurent Sagart, École des Hautes É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 Paris, July 2007.

拟音数据库

上古汉语音系, 建議将上古汉语拟音併入此條目或章節, 討論, 本页面有國際音標符号, 操作系统及浏览器須支持特殊字母与符号才能正確显示为正确的ipa符号, 否则可能變成乱码, 问号, 空格等其它符号, 学者们长久以来都试图从文献证据中构拟上古汉语的音系, 上古汉语自约公元前1200年开始有书面形式, 不过汉字更多为字义服务, 字音的证据更多是间接, 不完全的, 诗经, 是最古老的韵文总集, 展示了一些当时押韵的字, 一般使用的方法是, 将这些共时证据与, 切韵, 等韵书记录的中古汉语进行历时比较, 不过这并不利于音. 建議将上古汉语拟音併入此條目或章節 討論 本页面有國際音標符号 操作系统及浏览器須支持特殊字母与符号才能正確显示为正确的IPA符号 否则可能變成乱码 问号 空格等其它符号 学者们长久以来都试图从文献证据中构拟上古汉语的音系 上古汉语自约公元前1200年开始有书面形式 不过汉字更多为字义服务 字音的证据更多是间接 不完全的 诗经 是最古老的韵文总集 展示了一些当时押韵的字 一般使用的方法是 将这些共时证据与 切韵 601 等韵书记录的中古汉语进行历时比较 不过这并不利于音位分析 补充证据有其他汉藏语系语言的同源词和闽语读音 外语地名的早期音译 临近的苗瑶语系 台语支和吐火罗语族的早期借词等 虽然许多细节仍有大量争议 绝大多数较新拟音在核心问题上达成了某些一致 人们一般同意上古汉语的调音部位比中古汉语少 拥有清响音 存在唇化软腭音和唇 喉声母 韵尾辅音由多变少 较新拟音也假定音节尾复辅音 在中古汉语发展为声调 目录 1 音节结构 2 声母 2 1 中古汉语声母 2 2 谐声 2 3 后部声母 2 4 闽语 3 介音 3 1 非 三等介音 4 元音 5 声调与韵尾辅音 6 另见 7 注释 8 参考 9 阅读更多 10 外部链接音节结构 编辑参见 上古汉语拟音 虽然许多细节仍有大量争议 较新的拟音方案已在许多核心问题上取得一致 1 x例如 李方桂和白一平的上古汉语声母如下 白一平多出来的在括号中 2 237 3 46 4 188 215 a 唇音 齿音 硬颚音 b 软腭音 喉音普通 咝音 普通 唇化 普通 唇化塞音或塞擦音 清 p t ts k kʷ ʔ ʔʷ送气 pʰ tʰ tsʰ kʰ kʷʰ浊 b d dz ɡ ɡʷ鼻音 清 m n ŋ ŋ ʷ浊 m n ŋ ŋʷ边音 清 l 浊 l擦音或近音 清 r s j h hʷ浊 r z j ɦ w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 s 可以加到绝大多数辅音后 构成复辅音 也可能构成其他复辅音 4 222 232较新的构拟中 剩下的上古音节有 可选的 r 介音 可选的 ˤ 或 早期构拟 j 介音 六个元音之一 i e u e a o可选的韵尾是 j w m n ŋ p t k kʷ 之一 可选的后韵尾 ʔ 或 s 这样的系统中 上古汉语无声调 中古汉语上声和去声是后韵尾 ʔ 或 s 脱落后 发生的补偿性音变 4 178 185声母 编辑构拟上古声母的主要证据是韵书和汉字谐声系统 中古汉语声母 编辑 拟上古音之前一般要从 早期中古汉语 开始 也即 切韵 601 的语音系统 据序言所述 切韵 记录的并不是一个特定时空范围内的现实方言 而是当时中国主要韵书所反映的对立的综合 即一个通变系统 韵图对 切韵 区别特征的分析要老练得多 不过其中也不全是音位分析 另外 它们也会被时音影响 学者们试图确定这些对立中 语音内容的本质差异与适当的音值 这主要通过比较韵图 现代方言读音 朝鲜语 日语 越南语中的汉语借词 汉字词材料 完成 但除韵尾外的许多细节仍无定论 4 32 44 3 24 42 切韵 声母如下 4 45 59 6 12 13 早期中古汉语声母 全清 次清 全濁 次濁 清 濁 次濁唇 唇音 幫 p 滂 pʰ 並 b 明 m舌 齿音 c 端 t 透 tʰ 定 d 泥 n 來 l卷舌音 知 ʈ 徹 ʈʰ 澄 ɖ 娘 ɳ齒 齿咝音 精 ts 清 tsʰ 從 dz 心 s 邪 z卷舌咝音 莊 ʈʂ 初 ʈʂʰ 崇 ɖʐ 生 ʂ 俟 ʐ d 龈腭音 e 章 tɕ 昌 tɕʰ 禪 dʑ f 日 ɲ 書 ɕ 船 ʑ f 以 j g 牙 软腭音 見 k 溪 kʰ 群 ɡ 疑 ŋ喉 喉音 h 影 ʔ 曉 x h 匣 云 ɣ ɦ g 清朝学者钱大昕通过研究东汉学者的声训 发现 古无舌上音 3 44 7 33 35得到的三十二声母系统 忽略罕见的俟母 ʐ 仍为中国许多学者所用 如何九盈 8 69 75 20世纪初 黄侃总结出19个能接大多数韵母的中古声母 其他声母被认为是从它们派生而来 4 837 6 12 13 黄侃 古原声 全清 次清 全浊 鼻音 擦音 浊擦 近音唇音 p pʰ b m齿音 t tʰ d n l齿咝音 ts tsʰ dz s软腭音 k kʰ ŋ喉音 ʔ x h ɣ ɦ谐声 编辑 nbsp 说文解字 宋朝抄本的言部一页汉字是语标文字 并不直接表音 不过绝大多数汉字都是形声字 同一个声符的字 读音往往也还比较接近 但有时 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演变 也可能会变得在中古汉语和现代方言里都非常不像 既然声旁与字的读音在造字的时候很像 那么据此推断已经消失的声母信息也并非不可能 3 43 44瑞典汉学家高本汉首先提出了一条关键原则 即声旁相同的汉字 在上古汉语中有相同的调音部位 例如 中古汉语端组和知组常常互谐 它们在上古汉语中就都属于一个齿音系列 知组是受介音 r 影响 后来独立出去的 精组和庄组也类似 庄组上古带 r 2 228 232 4 191 196 203 206 i 然而 谐声系偶尔会跨数个中古声类分布 高本汉和后来的研究者们为它们拟了不同的复辅音 例如 章组含有两类不同的谐声系 一类与端组谐 一类与见组谐 周 lt t 彫 lt tˤ 調 lt dˤ 9 4 192 193 制 lt k 猘 lt kr 10 4 211一般认为 r 能阻止非咽化音节颚化 因而带 r 的端 见纽字不会变成中古章组 带 r 介音的谐声系中往往也有来母字 j 筆 lt pr 律 lt b r 12 4 280 775 監 lt kr 藍 lt ɡ r 13 4 201中古来母来自上古 r 上古清浊边音 l 与 l 也用于解释 脫dwat lt lˤ thwat lt l ˤ 悅 lt l 說 lt l 14 4 197 k 这样构拟上古汉语流音的证据还可在藏缅语同源词和早期音译中观察到 例如 亚历山大 可能是阿拉霍西亞的亞歷山卓 在 汉书 西域传 中音译作 烏弋山離 拟音写作 ʔa ljek srjan rjaj 6 15 4 795 802 785 773早期流音的踪迹也能在湖南西部的瓦乡话中发现 15 109 110清鼻音 m n 和 ŋ 由董同龢和蒲立本拟出 以解释 11 92 墨 黑 lt m 16 4 189 難 灘 lt n 17 4 193 虐 謔 lt ŋ 18 4 208复辅音 sn 等负责解释与心母的交替 如 如 lt n 絮 lt IPA sn 19 20 222 s 塞音或塞音 l 形式的复辅音证据较少 仍存争议 2 241 243 4 227 234 后部声母 编辑 韵图将 切韵 音节依 開 或 合 分为两呼 又依当时元音开口大小 也即 切韵 时介音 分为四等 以图中不同的行来表示 3 32合口介音的分布不平均 锐音声母后只接 ai an at 这使得奥德里库尔和谢尔盖 雅洪托夫设想 上古汉语没有合口介音 而存在唇化软腭音和唇化喉音 21 359其他合口字则来自后元音的裂化 详见 元音 2 233 234 4 180中古群母只接三等 李方桂认为群母和匣母来自上古 ɡ 依介音分化 但也存在少数例外 李荣发现匣母有少数字在闽语方言中有区分 例如 厚 和 後 中古都是ɣeu 但在一些闽语方言中声母分别是软腭音和零声母 大多数学者目前构拟 ɡ 和 ɦ 其中 ɡ 受咽化影响 变为擦音 4 209 210 6 13 14 22 潘悟云为解释喉音塞音与擦音 影晓匣 相谐的问题 构拟了小舌塞音 q qʰ 和 ɢ 以及相应的唇化声母 qʷ qʷʰ ɢʷ 6 14 15 23 闽语 编辑 闽语据信分化自晚期上古汉语 因为它们包含不能从 切韵 推出的层次 例如 下列齿音声母在原始闽语中可以区分 24 227 230 233 235 3 228 229 清塞音 浊塞音 鼻音 边音例字 單 轉 炭 直 長 頭 南 年 來 老原始闽语声母 t t th d d dh n nh l lh中古汉语声母 t th d n l其他调音部位的情况类似 原始闽语浊音可从声调推断出 但声母的具体音值仍不明 写作 t d等的音也被称为 软化塞音 在福建西北的闽语方言中为擦音或近音 如建阳话 v l h lt p t k 或完全消失 不软化的则还是塞音 瑶语支的早期借词似乎说明软化塞音带预鼻化 25 381迄今为止 大多数学者假定上古汉语时期就有了这些区别 但它们并未反映在上面给出的广泛接受的上古汉语声母表中 例如 一般认为上古汉语有清浊两套鼻音 只有浊鼻音生成中古鼻音声母 而在原始闽语中则完整保留了两套声母 这些区别的上古来源尚未有共识 不同学者会给出很不一样的复辅音 4 187 219 220 l 介音 编辑韵图将 切韵 音节依 開 或 合 分为两呼 又依当时元音开口大小 也即 切韵 时介音 分为四等 以图中不同的行来表示 一般认为一等和四等分别表示后元音和前元音 二等有卷舌介音 这可以追溯回上古 r 介音 非 三等介音 编辑 中古汉语三等韵母和其他韵母间有着本质差异 绝大多数学者都相信中古汉语三等韵母带硬颚介音 j 高本汉假设上古汉语也存在 j 他记作 i 这也是到1990年代绝大多数拟音的做法 李方桂和白一平都遵循此说 4 287 290其他学者则认为 中古汉语的三等介音是上古汉语中不存在的 是后起的 证据如 早期音译时三等字对应的外语音节不带任何可能的介音 藏缅语同源词和现代闽语反映缺乏介音 先秦语法词多为三等字等 26 400 402 27 183 185 5 95人们一般同意 三等音节和非三等音节在上古汉语中并不相同 而这对立具体如何实现 有许多不同的假说 4 288 26 400各家说法和证据主要有 前缀的有无 雅洪托夫认为三等音节反映 d 前缀 26 400 4 288而Ferlus则认为非三等音节来自非重读前缀 Ce 即次要音节 它使得音节的松紧度升高 三等音节带松元音 28 305 307 主元音长度差别 一开始蒲立本假设三等音节为长元音 29 379后来 斯塔罗斯金和郑张尚芳分别独立通过藏缅语同源词 提出非三等音节带长元音 三等音节带短元音 30 550 31 160 161 6 48 57后一种假说更能解释东汉经师分别将非三等和三等音节注作 緩氣 和 急氣 32 388 韵律差异 蒲立本后来转持此说 29 379 咽化 罗杰瑞认为三等音节在上古汉语中无标 剩下的音节以卷舌 r 介音 或咽化为标志有标 后两者阻止了音节的颚化 26 白一平和沙加尔进一步拓展了此说 在所有非三等音节中都拟了咽化 15 43 68 76三等 非三等对立实现的诸家拟音见下 元部非入声音节构拟 中古汉语 上古汉语构拟 种类等 韵母 高本汉 4 370 371 373 李方桂 4 370 371 373 罗杰瑞 26 403 405 白一平 4 370 371 373 郑张尚芳 6 58 白一平 沙加尔 15 43 274 277I 寒 Can Can Can Cˤan Can Caːn Cˤan 非三II 山 Cɛn Căn Crian Cren Cren Creːn Cˤren刪 Caen Can Cran Cran Cran Craːn CˤranIII 仙B Cjen Ci an Cjian Cen Crjan Crjen Cran Cren Cran Cren 三仙A Cjien Cjen Cen Cen元 Cjon Ci ăn Cjan Can Cjan Can CanIV 先 Cen Cian Cian Cˤen Cen Ceːn Cˤen 非三元音 编辑 nbsp 顾炎武 诗经 押韵系统研究的开创者上古汉语韵母的构拟必须解释 诗经 11 7世纪 BC 的押韵实践 虽然上古大多数诗歌在现代汉语及方言中大多也都押韵 但自古以来学者们就注意到了那些例外 人们一度认为先秦押韵宽松 m 直到晚明 陈第才意识到音变的存在 这说明上古韵文的押韵实践确实记录了它们读音的信息 自那以来 学者们就致力于不同时期韵脚字的集中趋势 3 42 4 12 上古汉语韵母的系统性研究始于17世纪 顾炎武将 诗经 的押韵字划为10个韻部 顾炎武的分析稍后被清朝文献学家们完善 使得韵部的数量稳步增加 其中 段玉裁发现了 同聲必同部 的原则 即有同一个声旁的汉字一定属于同一个韵部 这使得几乎所有字都能被划入某个部 最终 王力在1930年代将 诗经 韵部数量确定为31部 4 150 170 3 42 44直到1980年代 王力的韵部都被用在各种构拟中 而郑张尚芳 斯塔罗斯金和白一平独立地假设出更激进的分裂 形成将近50个韵部 6 42 43 33 343 429 4 180 253 254 813李方桂首先假定互相押韵的音节必有相同的主元音 以此拟出四元音系统 i u e 和 a 他还拟了3个双元音 ie ia 和 ua 以假设 诗经 中分别与 e 或 a 押韵 但在中古汉语中有别的韵母 2 243 247 i u ie e ia a ua包拟古最早在1980年提出原始汉语拥有6个元音音位 这是基于与其他汉藏语系语言的同源词 借词比较而作出的 34 47白一平通过重分析传统韵部 从内部证实了上古汉语的六元音系统 例如 传统的元部对应中古汉语三个不同的韵母 李方桂试图用构拟 ian an和 uan的方式实现调和 但白一平发现它们在 诗经 中实际上并不押韵 因此可被分析为 e a和 o三个不同的元音音位 这样一来 传统的31部就应被重新划为超过50部 它们在 诗经 实际押韵中有更好的统计学表现 4 367 564 白一平拟音六元音系统 4 180 i ɨ u e a o郑张尚芳和斯塔罗斯金也分别构拟出相似的元音系统 6 42 43 33 343 429不过韵尾为 p m 和 kʷ 的韵母还是太少 4 560 562下表是这些拟音间的对比 给出传统31部 中古对应 李方桂 白一平上古拟音 传统分析中 韵部依中古韵尾可划为平行的三组 为简洁 只列出中古一四等韵母 35 诗经 韵部和中古一四等对应 上古元音中古陰聲韵 中古入聲韵 中古陽聲韵 李方桂 白一平緝 侵 ie i ep em e e u 葉 盍 ep 談 em ia e ap am a a o 脂 ei 質 et 真 en i i 微 ei 物 術 et 文 諄 en ie e ei et en e u 祭 n 月 et 元 en ia e 歌 a ai at an a a wa wai wat wan ua o 支 佳 ei 錫 ek 耕 eng i e 之 ei 職 ek 蒸 eng e e 魚 o 鐸 ak 陽 ang a a 侯 eu 屋 uk 東 ung u o 幽 au 覺 沃 ok 冬 中 ong e ʷ u eu ek ie ʷ i ʷ宵 au 藥 ak ok uk a ʷ a ʷ eu ek ia ʷ e ʷ ʷ 上古带唇化的韵尾声调与韵尾辅音 编辑韵尾辅音和声调的关系存在许多争议 晚期 上古汉语究竟有没有声调也众说纷纭 中古四声由沈约在约公元500年发现 诗经 常见按声调押韵 也常见不按声调押韵 其中最常见的是去入混押 这使得段玉裁设想上古汉语缺乏去声 王念孙 1744 1832 和江有诰 1851 则认为上古四声皆有 少数字发生了讹变 目前中国音韵学者多持此说 4 304 305 36 72 77高本汉注意到 许多去声字能与入声字押韵或谐声 如 賴lai 剌lat 欬khei 刻khek他认为 这样的例子表示一个对子中的去声字在上古汉语阶段拥有浊塞音 d 或 ɡ 37 27 30董同龢和李方桂不愿分裂韵部 为所有韵部都拟了浊塞音 歌部和祭部是例外 李方桂 ar 和 ad 这样做使得他们的拟音中缺乏开音节 在语言类型学领域中遭受抨击 4 331 333王力则preferred to reallocate words with connections to the entering tone to the corresponding entering tone group proposing that the final stop was lost after a long vowel 4 340 342奥德里库尔 1954 发现越南语声调来自韵尾位置的 ʔ和 s的失落 38 他进一步假设汉语的去声来自早期的 s 且在上古汉语中是个派生后缀 这样一来高本汉 高本汉的 d g去声字就能改成 ts和 ks 韵尾位置塞音在 s前消失 最终变成声调差异 21 363 364唇韵母缺乏对应的 ps的 可能是早期 ps 同化为 ts 蒲立本找到了一些对应外语 s韵尾的去声字 进一步增加了该理论的可信度 39 216 225 3 54 57他进一步构拟上声来源 ʔ 总结出上古汉语缺乏声调的特征 39 225 227梅祖麟后来从早期梵汉对音中找到了支持这一理论的例子 并指出上声字在某些现代方言中仍有声门塞音残留 如温州话和某些闽语方言 40 另外 诗经 中绝大多数与上声押韵的入声字都是 k尾 4 322这些假说形成大致如下的上古韵尾辅音格局 4 181 183 中古阴声韵 中古入声韵 中古阳声韵平 上 去 入 平 上 去 p m mʔ ms j jʔ js ts t n nʔ ns ʔ s ks k ŋ ŋʔ ŋs w wʔ ws kʷs kʷ白一平讨论了声门塞音出现在塞音韵尾后的可能性 证据很少 而且 k尾字和上声音节的接触也可以用单纯的听上去像来解释 4 323 324为解释中古跨 j n两类的谐声系 斯塔罗斯金假设其中中古为 n的字来自上古 r 4 843其他学者则认为这是因为东汉的方言混合 4 294 297另见 编辑汉语音韵学注释 编辑 上古汉语以Baxter 1992 为主 加一些他自己后来的修正 ɨ 写作 e 5 122 辅音以IPA给出 白一平将他拟的硬颚音描述为 尤为尝试性的 主要基于稀疏的图形证据 4 203 实际上 并不能确定调音部位是齿龈音还是齿音 现代汉语方言大多为齿龈音 4 49 切韵 俟母仅有俟 漦两小韵 广韵 中与崇母相混 许多构拟都规避此声母 4 56 57 206 卷舌 硬颚咝音在韵图中无对立 合流为照组 4 54 55 6 0 6 1 韵图禪船两母的位置是颠倒的 说明韵图作者已无法区分 4 52 54 7 0 7 1 韵图中 云母开口与以母合流 两者的对立消失 合流为喻母 4 55 56 59 擦音的调音部位不确定 现代方言反映也各不相同 4 58 1940年 高本汉出版了 古汉语字典 其中包含第一部完整的上古汉语拟音 1957年的 汉文典 中给出修订版 虽然高本汉的上古汉语拟音早已被王力 蒲立本 李方桂和白一平等人的代替了 他的综合字典仍是十分有影响力而有价值的工具书 1 ix 高本汉最初拟作 l 11 110 111 Pulleyblank 1962a 114 119本拟作浊与清擦音 白一平和沙加尔认为额外的送气声母来自复辅音 软化塞音来自次要音节 15 91 93 初唐陆德明 经典释文 注 诗 邶风 燕燕 燕燕于飞 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 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 实劳我心 于 南 字下注 如字 沈云协句宜乃林反 今谓古人韵缓 不烦改字 祭部仅有去声字 4 389参考 编辑 1 0 1 1 Schuessler 2009 2 0 2 1 2 2 2 3 2 4 Li 1974 1975 3 0 3 1 3 2 3 3 3 4 3 5 3 6 3 7 3 8 Norman 1988 4 00 4 01 4 02 4 03 4 04 4 05 4 06 4 07 4 08 4 09 4 10 4 11 4 12 4 13 4 14 4 15 4 16 4 17 4 18 4 19 4 20 4 21 4 22 4 23 4 24 4 25 4 26 4 27 4 28 4 29 4 30 4 31 4 32 4 33 4 34 4 35 4 36 4 37 4 38 4 39 4 40 4 41 4 42 4 43 4 44 4 45 4 46 4 47 Baxter 1992 5 0 5 1 Schuessler 2007 6 0 6 1 6 2 6 3 6 4 6 5 6 6 6 7 6 8 Zhengzhang 2000 sfnp error no target CITEREFZhengzhang2000 help Dong 2014 He 1991 sfnp error no target CITEREFHe1991 help GSR 1083a p x GSR 335a 5 11 0 11 1 Pulleyblank 1962a GSR 502d c GSR 609a k GSR 324a o m q 15 0 15 1 15 2 15 3 Baxter amp Sagart 2014 GSR 904c a GSR 152d m GSR 1118a d GSR 94g u Baxter amp 1992 sfnp error no target CITEREFBaxter1992 help 21 0 21 1 Haudricourt 1954b GSR 114a 115a Sagart 2007 Norman 1973 Norman 1986 26 0 26 1 26 2 26 3 26 4 Norman 1994 Pulleyblank 1977 1978 Ferlus 2001 29 0 29 1 Pulleyblank 1992 Handel 2003 Zhengzhang 1991 sfnp error no target CITEREFZhengzhang1991 help Starostin 2015 33 0 33 1 Starostin 1989 Bodman 1980 韵部表格据Pulleyblank 1977 1978 181和Norman 1988 48 数据来自Baxter 1992 141 150 170 243 246 254 255 298 302和Li 1974 1975 252 279 Wang 1985 sfnp error no target CITEREFWang1985 help Karlgren 1923 Haudricourt 1954a 39 0 39 1 Pulleyblank 1962b Mei 1970 引用 Baxter William H A Handbook of Old Chinese Phonology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992 ISBN 978 3 11 012324 1 Eulogy Sergej Anatol evic Starostin PDF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2006 34 1 164 166 2021 12 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0 12 01 Baxter William Sagart Laurent Old Chinese A New Reconstr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ISBN 978 0 19 994537 5 Bodman Nicholas C Proto Chinese and Sino Tibetan data towards establishing the n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van Coetsem Frans Waugh Linda R 编 Contributions to historical linguistics issues and materials Leiden E J Brill 34 199 1980 ISBN 978 90 04 06130 9 Coblin W South A Sinologist s Handlist of Sino Tibetan Lexical Comparisons Monumenta Serica monograph series 18 Steyler Verlag 1986 ISBN 978 3 87787 208 6 Dong Hongyuan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Routledge 2014 ISBN 978 1 317 74389 7 Ferlus Michel The Origin of Tones in Viet Muong Burusphat Somsonge 编 Eleven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Southeast Asian Linguistic Society PDF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297 313 2001 2021 12 19 ISBN 978 1 881044 34 5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9 08 04 Haudricourt Andre Georges De l origine des tons en vietnamien The origin of tones in Vietnamese Journal Asiatique 1954a 242 69 82 English translatio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Marc Brunelle Comment reconstruire le chinois archaique How to reconstruct Old Chinese Word 1954b 10 2 3 351 364 doi 10 1080 00437956 1954 11659532 English translatio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Guillaume Jacques Handel Zev J Appendix A A Concise Introduction to Old Chinese Phonology Matisoff James 编 Handbook of Proto Tibeto Burman System and Philosophy of Sino Tibetan Reconstruc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543 576 2003 2021 12 19 ISBN 978 0 520 09843 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09 何九盈 上古音 汉语知识丛书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1 ISBN 978 7 100 00072 7 中文 Karlgren Bernhard Analytic dictionary of Chinese and Sino Japanese Paris Paul Geuthner 1923 ISBN 978 0 486 21887 8 Grammata Serica Recensa Stockholm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1957 OCLC 1999753 Li Fang Kuei translated by Gilbert L Mattos Studies on Archaic Chinese Monumenta Serica 1974 1975 31 219 287 JSTOR 40726172 Mei Tsu lin Tones and prosody in Middle Chinese and the origin of the rising tone PDF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1970 30 86 110 2021 12 19 JSTOR 2718766 doi 10 2307 2718766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 12 17 Norman Jerry Tonal development in Min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973 1 2 222 238 JSTOR 23749795 The origin of Proto Min softened stops McCoy John Light Timothy 编 Contributions to Sino Tibetan studies Leiden E J Brill 375 384 1986 ISBN 978 90 04 07850 5 Chines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ISBN 978 0 521 29653 3 Pharyngealization in Early Chines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994 114 3 397 408 JSTOR 605083 doi 10 2307 605083 Pulleyblank Edwin G The Consonantal System of Old Chinese PDF Asia Major 1962a 9 58 144 2021 12 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0 08 08 The Consonantal System of Old Chinese part 2 PDF Asia Major 1962b 9 206 265 2021 12 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 12 17 The final consonants of Old Chinese Monumenta Serica 1977 1978 33 180 206 JSTOR 40726239 How do we reconstruct Old Chines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992 112 3 365 382 JSTOR 603076 doi 10 2307 603076 Sagart Laurent Reconstructing Old Chinese uvulars in the Baxter Sagart system PDF 4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no Tibeta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2007 2021 12 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2 04 04 Schuessler Axel ABC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Old Chinese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7 ISBN 978 0 8248 2975 9 Minimal Old Chinese and Later Han Chinese A Companion to Grammata Serica Recens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9 ISBN 978 0 8248 3264 3 Starostin George William H Baxter Laurent Sagart Old Chinese A New Reconstruction PDF Book reviews Journal of Language Relationship 2015 13 4 383 389 2021 12 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 07 15 Starostin Sergei A Rekonstrukcija drevnekitajskoj fonologiceskoj sistemy Reconstruction of the Phonological System of Old Chinese PDF Moscow Nauka 1989 2021 12 19 ISBN 978 5 02 016986 9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0 04 24 俄语 王力 汉语语音史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中文 由商务印书馆再版 北京 2008 ISBN 978 7 100 05390 7 郑张尚芳 Decipherment of Yue Ren Ge Song of the Yue boatman Cahiers de Linguistique Asie Orientale 1991 20 2 159 168 2021 12 19 doi 10 3406 clao 1991 134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7 21 上古音系 translated by Laurent Sagart Paris Ecole des Hautes E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 2000 ISBN 978 2 910216 04 7 阅读更多 编辑Sagart Laurent The Roots of Old Chinese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9 ISBN 978 90 272 3690 6 Yakhontov S E Drevnekitajskij jazyk Old Chinese PDF Moscow Nauka 1965 2021 12 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7 10 31 俄语 translated by Jerry Norman Old Chinese Phonology PDF Early China 1978 79 5 37 40 29 December 2013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31 December 2013 Translation of Chapter 2 Phonetics of Yakhontov 1965 郑张尚芳 上古音系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ISBN 978 7 5320 9244 4 中文 外部链接 编辑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Historical Phonology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uillaume Jacques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Chinese Linguistics Spring School in Chinese Linguistics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sian Studies Leiden March 2006 Summer School on Old Chinese Phonology 失效連結 videos William Baxter and Laurent Sagart Ecole des Hautes E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 Paris July 2007 拟音数据库 StarLing databas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Georgiy Starostin 白一平 沙加尔上古汉语拟音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上古音系 韻典網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小學堂上古音 中央研究院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李方桂上古音韻表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古音小镜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汉语历史音韵学工具网站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上古汉语音系 amp oldid 72879421,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