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注音符號與相關變體(灰底)
聲母
發音
方式
塞音 擦音
全清 次清 全濁 次濁
舌尖
舌根
舌冠
翹舌
平舌
其他
介母
介音
韻母
單韻
複韻
鼻韻
其他

()是注音符號中的韻母元音之一。當初1915年公佈注音字母時,並沒有「ㄜ」這符號,而當時「」的發音與今日的「ㄜ」相同。1920年,基於官話讀音的轉變,增加了新符號「ㄮ」(),字形是在「ㄛ」上方加一點。後來這一點與「ㄛ」下半部連成一筆,寫作「ㄜ」,並沿用至今。

「ㄜ」的發音會根據位置不同,學者對此符號的發音為何也有多種看法,主流看法為發為半閉後不圓唇元音/ɤ/,亦即但不圓唇;部分學者則認為是嘴巴張較開的半開後不圓唇元音(/ʌ/)。由於華語中並無其他發為/ʌ/的韻母,因此「ㄜ」發為何者均可,可視為同音位自由變異。在感嘆詞輕聲等用法時,可能會發為中央元音/ə/。在「ㄜ」前面有接聲母時,可能會有個過渡母音閉後不圓唇元音/ɯ/插在「ㄜ」之前,該過渡母音也可能弱化為子音軟顎近音/ɰ/,因人而異。

漢語拼音中,對應為〔e〕,與「」共用拼寫符號,因為「ㄝ」跟「ㄜ」前面能接的聲母是幾乎不同的,只有「誒」此字可發為「ㄝˋ」,會與「惡」「ㄜˋ」混淆,此時「ㄝ」會拼寫作〔ê〕。在威妥瑪拼音中,「ㄜ」與「ㄛ」共用〔o〕這拼寫符號,當一個聲母兩者都可接時,則「ㄜ」改寫作〔ê〕;如同威妥瑪拼音的送氣符號在外語中常常省略,〔ê〕上面的轉折符在外文(如英文)中也常常省略。在通用拼音中,「ㄜ」與「ㄝ」共用〔e〕,但並沒有處理「誒」、「惡」拼寫相同的問題。

方音符號中,「ㄜ」用於地方漢語音的中央元音/ə/,如表示臺灣話泉腔「科」韻母(部分學者認為發音是半閉央不圓唇元音/ɘ/),對應的臺羅拼音為〔er〕;也可表示臺灣話南部腔的「ㄛ」變音,對應臺羅拼音的〔or〕。

相關變體

 
oe

注音符號擴充版本方音符號吳守禮教授再擴充版本中,增加了一個擴充符號「 」,寫法爲把「ㄜ」下方改爲呈菱角形。此符號在其著作不同版本中有不同意思。其中一版用作上述的臺羅拼音〔er〕,來表示泉腔的「科」韻,因為吳教授認為該音是半閉後不圓唇元音/ɤ/,並在其自家的拼音版本中拼寫作〔eer〕;而原本的「ㄜ」則留給南部腔的「ㄜ」使用,並在其拼音中拼寫作〔er〕。但在另外的版本中,「 」的拼音又被寫成〔oe〕,並拿來表示標準臺羅拼音中的〔ere〕(雙母音/əe/)。「 」並沒有收錄在中華民國教育部的方音符號方案中,也沒收進Unicode

字形辨正

 
現在ㄛ的寫法
 
1932年ㄛ的寫法
 
1949年ㄛ的寫法

早期「ㄜ」的設計,下方並沒寫作弧筆。在1932年的《注音符號總表》中,寫了「十」形後,第三筆寫一短橫,第四筆寫「㇗」,寫成「 」的樣子。1949年的示範模板中,先寫一個「 」形,其鉤代替了最初第三筆的短橫,接着就寫末筆的「 」,作「 」。現在則爲「 」形,採用弧筆,兩筆即可完成書寫,方便快捷。

編碼與拼音

字元 圖檔 編碼 國際音標 漢語拼音 威妥瑪拼音 臺羅拼音 通用拼音 粵拼 馬拼 拉丁苗文
Unicode Big5 GB 2312
  U+311C A3AA A8DC ɤ / ʌ e o[1] e
ə e o[1] or[2] e
ə / ɘ er[3]
  U+312E 未收錄 未收錄 ɤ / ʌ e o[1] e
    未收錄 未收錄 未收錄 ɤ eer[4]
əe oe[5]

註解

  1. ^ 1.0 1.1 1.2 若該聲母也可與「ㄛ」相接時,改作〔ê〕。
  2. ^ 表示臺灣話南部腔的「ㄛ」變音
  3. ^ 表示臺灣話泉腔「科」韻母
  4. ^ 這是吳守禮敎授的版本,原本的「ㄜ」則留給南部腔的「ㄜ」使用,並拼作〔er〕。
  5. ^ 這是吳守禮敎授的版本,標準臺羅拼音中的〔ere〕。

參考資料

  • 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注音符號總表》,北平: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1932年4月。
  • 中國文字改革硏究委員會祕書處拼音方案工作組:《全國主要方言區方音對照表》,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12月。
  • 吳守禮:《國臺對照活用辭典》,臺北:遠流,2000年8月。
  •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國語注音符號手冊》,臺北:教育部,2000年11月。

注音符號與相關變體, 灰底, 聲母發音方式, 塞音, 擦音全清, 次清, 全濁, 次濁, 濁唇, ㄪ舌尖, ㄌ舌根, ㆸ舌冠, ㆺ翹舌, ㄖ平舌, ㄙ其他, ㆽ介母介音, ㄩ韻母單韻, ㆿㄛ, ㆾ複韻, ㄡ鼻韻, ㆱㄯ, ㄣㆭ, ㄥ其他, 是注音符號中的韻母元音之一, 當初1915年公佈注音字母時, 並沒有, 這符號, 而當時, 的發音與今日的, 相同, 1920年, 基於官話讀音的轉變, 增加了新符號, 字形是在, 上方加一點, 後來這一點與, 下半部連成一筆, 寫作, 並沿用至今, 的發音會根據位置不同, 學者. 注音符號與相關變體 灰底 聲母發音方式 塞音 擦音全清 次清 全濁 次濁 清 濁唇 ㄅ ㄆ ㆠ ㄇ ㄈ ㄪ舌尖 ㄉ ㄊ ㄋ ㆹ ㄌ舌根 ㄍ ㄎ ㆣ ㄫ ㄏ ㆸ舌冠 ㄐ ㄑ ㆢ ㄬ ㄒ ㆺ翹舌 ㄓ ㄔ ㄕ ㄖ平舌 ㄗ ㄘ ㆡ ㄙ其他 ㆼ ㆽ介母介音 ㄧ ㆪ ㄨ ㆫ ㆨ ㄩ韻母單韻 ㄚ ㆩ ㆿㄛ ㆦ ㆧ ㄜㄝ ㆤ ㆥ ㆾ複韻 ㄞ ㆮ ㄟ ㄠ ㆯ ㄡ鼻韻 ㆬ ㆰ ㆱㄯ ㄢ ㄣㆭ ㄤ ㆲ ㄥ其他 ㄦ ㄭㄜ 是注音符號中的韻母元音之一 當初1915年公佈注音字母時 並沒有 ㄜ 這符號 而當時 ㄛ 的發音與今日的 ㄜ 相同 1920年 基於官話讀音的轉變 增加了新符號 ㄮ 字形是在 ㄛ 上方加一點 後來這一點與 ㄛ 下半部連成一筆 寫作 ㄜ 並沿用至今 ㄜ 的發音會根據位置不同 學者對此符號的發音為何也有多種看法 主流看法為發為半閉後不圓唇元音 ɤ 亦即ㄛ但不圓唇 部分學者則認為是嘴巴張較開的半開後不圓唇元音 ʌ 由於華語中並無其他發為 ʌ 的韻母 因此 ㄜ 發為何者均可 可視為同音位的自由變異 在感嘆詞或輕聲等用法時 可能會發為中央元音 e 在 ㄜ 前面有接聲母時 可能會有個過渡母音閉後不圓唇元音 ɯ 插在 ㄜ 之前 該過渡母音也可能弱化為子音軟顎近音 ɰ 因人而異 在漢語拼音中 對應為 e 與 ㄝ 共用拼寫符號 因為 ㄝ 跟 ㄜ 前面能接的聲母是幾乎不同的 只有 誒 此字可發為 ㄝˋ 會與 惡 ㄜˋ 混淆 此時 ㄝ 會拼寫作 e 在威妥瑪拼音中 ㄜ 與 ㄛ 共用 o 這拼寫符號 當一個聲母兩者都可接時 則 ㄜ 改寫作 e 如同威妥瑪拼音的送氣符號在外語中常常省略 e 上面的轉折符在外文 如英文 中也常常省略 在通用拼音中 ㄜ 與 ㄝ 共用 e 但並沒有處理 誒 惡 拼寫相同的問題 在方音符號中 ㄜ 用於地方漢語音的中央元音 e 如表示臺灣話泉腔 科 韻母 部分學者認為發音是半閉央不圓唇元音 ɘ 對應的臺羅拼音為 er 也可表示臺灣話南部腔的 ㄛ 變音 對應臺羅拼音的 or 目录 1 相關變體 2 字形辨正 3 編碼與拼音 3 1 註解 4 參考資料相關變體 编辑 oe 在注音符號擴充版本方音符號的吳守禮教授再擴充版本中 增加了一個擴充符號 寫法爲把 ㄜ 下方改爲呈菱角形 此符號在其著作不同版本中有不同意思 其中一版用作上述的臺羅拼音 er 來表示泉腔的 科 韻 因為吳教授認為該音是半閉後不圓唇元音 ɤ 並在其自家的拼音版本中拼寫作 eer 而原本的 ㄜ 則留給南部腔的 ㄜ 使用 並在其拼音中拼寫作 er 但在另外的版本中 的拼音又被寫成 oe 並拿來表示標準臺羅拼音中的 ere 雙母音 ee 並沒有收錄在中華民國教育部的方音符號方案中 也沒收進Unicode 字形辨正 编辑 現在ㄛ的寫法 1932年ㄛ的寫法 1949年ㄛ的寫法 早期 ㄜ 的設計 下方並沒寫作弧筆 在1932年的 注音符號總表 中 寫了 十 形後 第三筆寫一短橫 第四筆寫 寫成 的樣子 1949年的示範模板中 先寫一個 形 其鉤代替了最初第三筆的短橫 接着就寫末筆的 作 現在則爲 形 採用弧筆 兩筆即可完成書寫 方便快捷 編碼與拼音 编辑字元 圖檔 編碼 國際音標 漢語拼音 威妥瑪拼音 臺羅拼音 通用拼音 粵拼 馬拼 拉丁苗文Unicode Big5 GB 2312ㄜ U 311C A3AA A8DC ɤ ʌ e o 1 ee e o 1 or 2 ee ɘ er 3 ㄮ U 312E 未收錄 未收錄 ɤ ʌ e o 1 e 未收錄 未收錄 未收錄 ɤ eer 4 ee oe 5 註解 编辑 1 0 1 1 1 2 若該聲母也可與 ㄛ 相接時 改作 e 表示臺灣話南部腔的 ㄛ 變音 表示臺灣話泉腔 科 韻母 這是吳守禮敎授的版本 原本的 ㄜ 則留給南部腔的 ㄜ 使用 並拼作 er 這是吳守禮敎授的版本 標準臺羅拼音中的 ere 參考資料 编辑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 注音符號總表 北平 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 1932年4月 中國文字改革硏究委員會祕書處拼音方案工作組 全國主要方言區方音對照表 北京 中華書局 1954年12月 吳守禮 國臺對照活用辭典 臺北 遠流 2000年8月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 國語注音符號手冊 臺北 教育部 2000年11月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ㄜ amp oldid 68036721,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