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類冥矮行星

類冥矮行星类冥矮行星冥王星型天體plutoid)指海王星外天體中的矮行星[1]

國際天文聯合會延續擴展2006年行星重定義目錄中的天體,在2008年6月11日於挪威首都奧斯陸定義了類冥矮行星[1]

相應的,類冥矮行星可以被視為是矮行星海王星外天體交集。在2008年,冥王星鬩神星鳥神星妊神星是僅有的類冥矮行星,但還有多達42個天體可能會被納入此一分類中[2]

術語的歷史

2006年8月24日,國際天文聯合會(IAU)重新定義了行星,指行星「必須能在繞行的軌道上清除鄰近區域」,並把冥王星歸類為矮行星

IAU的會員大會進一步解釋:

在尚未定名前,這新的類型在會員大會中曾經建議命名為"pluton"或"plutonian object"(類冥天體),但這些都被否決了。前者被否決是因為"pluton"是已經存在的地質學術語,許多地質學家都反對,因此在編審的中途就被否決了[3],並且在最後的6b議案中被摒棄[4];"Plutonian object"(類冥天體)是因為plutonian是之前就有的形容詞,因此在2008年8月24日的會員大會表決中以183對186未能贏得多數的支持而失敗[5],所以,許多天文學家依循四個最大的行星稱為「氣體巨星」的先例,繼續使用「冰矮星」稱呼這樣的天體。

在初期階段,這個類別的定義還不明確。最初(被稱為"pluton"時)IAU行星定義委員會於2006年8月16日曾提出行星新定義的第5號動議,當中同時提出的行星概念──公轉一圈需時超過200儒略年、而軌道又比八顆1900年發現的行星的軌道傾斜(與黃道面夾角較大)及橢圓的天體[6]。這個提議會改變(剝奪)冥王星是行星的狀態(資格),這種依據週期、軌道傾角和離心率的分類類型,符合了海王星外天體中與冥王星類似的矮行星,結果8月24日內部審議時被否決,而最後的決議也偏離了原來的定義,連名稱,都是後來新創的[7]

繼IAU的會員大會之後,小天體命名委員會 (CSBN) 接受第三分會依據IAU為行星系統命名原則工作群組(WGPSN)的提議,由IAU執行委員會在2008年6月11日於挪威奧斯陸召開的會議中議決為類冥矮行星(plutoid)[8]。這個新名稱在執行委員會議之後就公佈了,只是非常簡單的定義:所有海王星外天體中的矮行星都是類冥矮行星[1]

類冥矮行星的命名過程

在「矮行星」這個類別被創建之後,IAU就要負責釐清一些介於二者之間含糊不清天體的命名問題。鬩神星經由IAU的小天體命名委員會和行星系統命名原則工作群組的相互合作下得到了命名。同樣的,IAU也在2008年6月11日的會議中決定這兩個小組將合作為新的類冥矮行星天體命名,而在維持小行星的命名原則下,發現的團隊仍有建議名稱的優先權,並且類冥矮行星不會與太陽系小天體分享名稱(意即不會與小行星同名)。

與「矮行星」定義的複雜關係

2006年的IAU會員大會定義了「矮行星」之後,穀神星、冥王星和鬩神星成為第一批的矮行星成員。然而,對如何測量與認定流體靜力平衡,在章程中卻未加定義。沒有正式的方法去界定矮行星的下限,因此小天體不能自動的成為矮行星或類冥矮行星。

它被注意到,在命名的過程中這些規則可能是無效的,即使如此,少數的這些天體或許可以依據它們的形狀就可以確實的認定。因此,IAU宣佈要成為類冥矮行星並獲得命名的天體,要具有下列的資格:

(a) 軌道半長軸要比海王星長[1]
(b) 絕對星等要大於H = +1 等[1]

嚴格來說,能夠達到絕對星等 +1(以反射率 = 1的情況) 的小行星直徑最少也有838公里[9]。也就是不管構成的成分如何,都必需比這個尺寸更大,也不會設下門檻在最後來證明克服了流體靜力平衡。這就是說,一個天體在被調查是否能成為類冥矮行星時,無論他是否達到了流體靜力平衡,IAU在調查後即使重新分類,仍然會保留它舊有的名字[1]

已認定的類冥矮行星

目前有冥王星、鬩神星、鳥神星和妊神星四顆矮行星是已經被承認為類冥矮行星的外海王星天體。

官版的類冥矮行星
名稱 冥王星 妊神星 鬩神星 鳥神星
小行星序號 134340 136108 136199 136472
絕對星等 −0.7 +0.17 −1.12 ± 0.01 −0.48
反照率 0.49–0.66 0.7 ± 0.1 0.86 ± 0.07 0.8 ± 0.2
直徑 2390 公里 ~1,960×1,518×996公里 2400±300公里 1,300–1,900 公里
質量 公斤
與地球比較
1.305×1022 公斤
.0022
(4.006±0.040)×1021公斤
.00066
(1.67±0.02)×1022 公斤 (est.)
.0025
~ 4×1021公斤
.00066
密度公噸/) 2.03 ± 0.06 2.6–3.3 2.3 ± 0.3 ~2
赤道重力m/s2) 0.58 ~ 0.44 (varies) ~0.8 ~ 0.5
自轉週期 ()
恆星週期 天)
-6.38718
(逆行)
0.16314 > 0.3 ? ?
軌道半徑* (AU)
半長軸
公里
29.66-49.30
39.48168677
5,906,376,200
35.2–51.5
43.3
6,484,000,000
37.77-97.56
67.6681
10,210,000,000
38.5–53.1
45.8
6,850,000,000
軌道週期*(儒略年)
恆星年)
248.09 285.4 557 309.9
平均軌道速度
km/s)
4.7490 4.484 3.436 4.419
軌道離心率 0.24880766 0.18874 0.44177 0.159
軌道傾角 17.14175° 28.19° 44.187° 28.963°
赤道軌道的傾角
(參考轉軸傾角)
119.61°
平均表面溫度( K) 40 30 ~ 30 32±3
衛星數目 5 2 1 1
發現日期 1930年2月18日 2004年12月28日 2003年10月2日[10] 2005年3月31日

類冥矮行星候選者

海王星外天體的核心是冰,因此只需要400公里 (250英里) - 地球直徑的3%- 的直徑就可以輕鬆的達到重力上的平衡,使它們因身為矮行星而成為類冥矮行星。雖然這只是很粗略的估計,但依然是可以參考的數值。在2006年的8月,相信除了冥王星和鬩神星之外,還有42個海王天體有資格成為矮行星[2]

候选矮行星(直径大于800公里)[编辑]
天体 英文名 编号 半径
(公里)
质量
(1021千克)
平均轨道半径
(天文单位)
分类
共工星 Gonggong 225088 640±105[11] 2 67.21 離散盤
冥卫一 Charon Pluto I 604±2 1.52 39.26 冥族小天体卫星
创神星 Quaoar 50000 555±3 1.4 43.58 QB1天体
赛德娜 Sedna 90377 498±40[12] 0.8 518.57 離散盤或内奥尔特云
2002 MS4 307261 470±30 0.7 41.93 QB1天体離散盤
亡神星 Orcus 90482 460±10 0.64 39.17 冥族小天体
潫神星 Salacia 120347 430±20 0.45 42.19 QB1天体離散盤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1.4 1.5 . IAU. 2008-06-11 [2008-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02). 
  2. ^ 2.0 2.1 Brown, Michael E. .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Geological Sciences. [2008-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6). 
  3. ^ . Deutsche Presse Agentur (Rawstory.com). 2006-08-22 [2008-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11). 
  4. ^ .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06-08-24 [2008-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20). 
  5. ^ .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06 [2008-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1-03). 
  6. ^ .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06-08-16 [2008-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8-20). 
  7. ^ Definition of a Planet in the Solar System: Resolutions 5 and 6 (PDF). IAU 2006 General Assembly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06-08-24 [2008-01-26]. (原始内容 (PDF)于2008-06-25). 
  8. ^ Dwarf Planets. NASA. [2008-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4). 
  9. ^ Conversion of Absolute Magnitude to Diameter. IAU: Minor Planet Center. [2008-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09). 
  10. ^ . [2008-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0). 
  11. ^ Müller, Thomas G.; Lellouch, Emmanuel; Böhnhardt, Hermann; Stansberry, John; Barucci, Antonella; Crovisier, Jacques; Delsanti, Audrey; Doressoundiram, Alain; Dotto, Elisabetta. TNOs are Cool: A Survey of the Transneptunian Region: A Herschel Open Time Key Programme. Earth, Moon, and Planets. 2009-09, 105 (2-4): 209–219. ISSN 0167-9295. doi:10.1007/s11038-009-9307-x (英语). 
  12. ^ Pál, A.; Kiss, C.; Müller, T. G.; Santos-Sanz, P.; Vilenius, E.; Szalai, N.; Mommert, M.; Lellouch, E.; Rengel, M. “TNOs are Cool”: A survey of the trans-Neptunian region: VII. Size and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of (90377) Sedna and 2010 EK 139.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2012-05, 541: L6. ISSN 0004-6361. doi:10.1051/0004-6361/201218874. 

類冥矮行星, 提示, 此条目的主题不是冥族小天體, 类冥矮行星或冥王星型天體, plutoid, 指海王星外天體中的矮行星, 國際天文聯合會延續擴展2006年行星重定義目錄中的天體, 在2008年6月11日於挪威首都奧斯陸定義了, 是在比海王星更遠的距離上環繞太陽運轉的天體, 他有足夠的質量以自身的重力克服流體靜力平衡, 使形狀接近球體, 但是未能在軌道上清除鄰近的小天體, 的衛星本身不是, 相應的, 可以被視為是矮行星和海王星外天體的交集, 在2008年, 冥王星, 鬩神星, 鳥神星和妊神星是僅有的, 但還有多達. 提示 此条目的主题不是冥族小天體 類冥矮行星 类冥矮行星或冥王星型天體 plutoid 指海王星外天體中的矮行星 1 國際天文聯合會延續擴展2006年行星重定義目錄中的天體 在2008年6月11日於挪威首都奧斯陸定義了類冥矮行星 1 類冥矮行星是在比海王星更遠的距離上環繞太陽運轉的天體 他有足夠的質量以自身的重力克服流體靜力平衡 使形狀接近球體 但是未能在軌道上清除鄰近的小天體 類冥矮行星的衛星本身不是類冥矮行星 相應的 類冥矮行星可以被視為是矮行星和海王星外天體的交集 在2008年 冥王星 鬩神星 鳥神星和妊神星是僅有的類冥矮行星 但還有多達42個天體可能會被納入此一分類中 2 目录 1 術語的歷史 2 類冥矮行星的命名過程 2 1 與 矮行星 定義的複雜關係 3 已認定的類冥矮行星 4 類冥矮行星候選者 5 相關條目 6 參考資料術語的歷史 编辑参见 国际天文联合会的行星定义 2006年8月24日 國際天文聯合會 IAU 重新定義了行星 指行星 必須能在繞行的軌道上清除鄰近區域 並把冥王星歸類為矮行星 IAU的會員大會進一步解釋 冥王星是 認可是海王星外天體中新類型的原型 1 註解 1 IAU經過一定的程序 為這個新類型創立與選擇了新的名稱 在尚未定名前 這新的類型在會員大會中曾經建議命名為 pluton 或 plutonian object 類冥天體 但這些都被否決了 前者被否決是因為 pluton 是已經存在的地質學術語 許多地質學家都反對 因此在編審的中途就被否決了 3 並且在最後的6b議案中被摒棄 4 Plutonian object 類冥天體 是因為plutonian是之前就有的形容詞 因此在2008年8月24日的會員大會表決中以183對186未能贏得多數的支持而失敗 5 所以 許多天文學家依循四個最大的行星稱為 氣體巨星 的先例 繼續使用 冰矮星 稱呼這樣的天體 在初期階段 這個類別的定義還不明確 最初 被稱為 pluton 時 IAU行星定義委員會於2006年8月16日曾提出行星新定義的第5號動議 當中同時提出的行星概念 公轉一圈需時超過200儒略年 而軌道又比八顆1900年發現的行星的軌道傾斜 與黃道面夾角較大 及橢圓的天體 6 這個提議會改變 剝奪 冥王星是行星的狀態 資格 這種依據週期 軌道傾角和離心率的分類類型 符合了海王星外天體中與冥王星類似的矮行星 結果8月24日內部審議時被否決 而最後的決議也偏離了原來的定義 連名稱 都是後來新創的 7 繼IAU的會員大會之後 小天體命名委員會 CSBN 接受第三分會依據IAU為行星系統命名原則工作群組 WGPSN 的提議 由IAU執行委員會在2008年6月11日於挪威奧斯陸召開的會議中議決為類冥矮行星 plutoid 8 這個新名稱在執行委員會議之後就公佈了 只是非常簡單的定義 所有海王星外天體中的矮行星都是類冥矮行星 1 類冥矮行星的命名過程 编辑在 矮行星 這個類別被創建之後 IAU就要負責釐清一些介於二者之間含糊不清天體的命名問題 鬩神星經由IAU的小天體命名委員會和行星系統命名原則工作群組的相互合作下得到了命名 同樣的 IAU也在2008年6月11日的會議中決定這兩個小組將合作為新的類冥矮行星天體命名 而在維持小行星的命名原則下 發現的團隊仍有建議名稱的優先權 並且類冥矮行星不會與太陽系小天體分享名稱 意即不會與小行星同名 與 矮行星 定義的複雜關係 编辑 在2006年的IAU會員大會定義了 矮行星 之後 穀神星 冥王星和鬩神星成為第一批的矮行星成員 然而 對如何測量與認定流體靜力平衡 在章程中卻未加定義 沒有正式的方法去界定矮行星的下限 因此小天體不能自動的成為矮行星或類冥矮行星 它被注意到 在命名的過程中這些規則可能是無效的 即使如此 少數的這些天體或許可以依據它們的形狀就可以確實的認定 因此 IAU宣佈要成為類冥矮行星並獲得命名的天體 要具有下列的資格 a 軌道半長軸要比海王星長 1 b 絕對星等要大於H 1 等 1 嚴格來說 能夠達到絕對星等 1 以反射率 1的情況 的小行星直徑最少也有838公里 9 也就是不管構成的成分如何 都必需比這個尺寸更大 也不會設下門檻在最後來證明克服了流體靜力平衡 這就是說 一個天體在被調查是否能成為類冥矮行星時 無論他是否達到了流體靜力平衡 IAU在調查後即使重新分類 仍然會保留它舊有的名字 1 已認定的類冥矮行星 编辑目前有冥王星 鬩神星 鳥神星和妊神星四顆矮行星是已經被承認為類冥矮行星的外海王星天體 官版的類冥矮行星 名稱 冥王星 妊神星 鬩神星 鳥神星小行星序號 134340 136108 136199 136472絕對星等 0 7 0 17 1 12 0 01 0 48反照率 0 49 0 66 0 7 0 1 0 86 0 07 0 8 0 2直徑 2390 公里 1 960 1 518 996公里 2400 300公里 1 300 1 900 公里質量 公斤與地球比較 1 305 1022 公斤 0022 4 006 0 040 1021公斤 00066 1 67 0 02 1022 公斤 est 0025 4 1021公斤 00066密度 公噸 m 2 03 0 06 2 6 3 3 2 3 0 3 2赤道重力 m s2 0 58 0 44 varies 0 8 0 5自轉週期 天 恆星週期 天 6 38718 逆行 0 16314 gt 0 3 軌道半徑 AU 半長軸公里 29 66 49 3039 481686775 906 376 200 35 2 51 543 36 484 000 000 37 77 97 5667 668110 210 000 000 38 5 53 145 86 850 000 000軌道週期 儒略年 恆星年 248 09 285 4 557 309 9平均軌道速度 km s 4 7490 4 484 3 436 4 419軌道離心率 0 24880766 0 18874 0 44177 0 159軌道傾角 17 14175 28 19 44 187 28 963 赤道對軌道的傾角 參考轉軸傾角 119 61 平均表面溫度 K 40 30 30 32 3衛星數目 5 2 1 1發現日期 1930年2月18日 2004年12月28日 2003年10月2日 10 2005年3月31日類冥矮行星候選者 编辑主条目 類冥矮行星候選者列表 海王星外天體的核心是冰 因此只需要400公里 250英里 地球直徑的3 的直徑就可以輕鬆的達到重力上的平衡 使它們因身為矮行星而成為類冥矮行星 雖然這只是很粗略的估計 但依然是可以參考的數值 在2006年的8月 相信除了冥王星和鬩神星之外 還有42個海王天體有資格成為矮行星 2 候选矮行星 直径大于800公里 编辑 天体 英文名 编号 半径 公里 质量 1021千克 平均轨道半径 天文单位 分类共工星 Gonggong 225088 7002640000000000000 640 105 11 2 67 21 離散盤冥卫一 Charon Pluto I 7002604000000000000 604 2 1 52 39 26 冥族小天体或卫星创神星 Quaoar 50000 7002555000000000000 555 3 1 4 43 58 QB1天体赛德娜 Sedna 90377 7002498000000000000 498 40 12 0 8 518 57 離散盤或内奥尔特云2002 MS4 307261 7002470000000000000 470 30 0 7 41 93 QB1天体或離散盤亡神星 Orcus 90482 7002460000000000000 460 10 0 64 39 17 冥族小天体潫神星 Salacia 120347 7002430000000000000 430 20 0 45 42 19 QB1天体或離散盤相關條目 编辑冥族小天體參考資料 编辑 1 0 1 1 1 2 1 3 1 4 1 5 News Release IAU0804 Plutoid chosen as name for Solar System objects like Pluto IAU 2008 06 11 2008 06 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7 02 2 0 2 1 Brown Michael E The Dwarf Planets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Geological Sciences 2008 01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10 16 Astronomers divided over planet definition Deutsche Presse Agentur Rawstory com 2006 08 22 2008 01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1 11 The Final IAU Resolution on the definition of planet ready for voting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06 08 24 2008 01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11 20 IAU 2006 General Assembly Result of the IAU Resolution votes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06 2008 01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1 03 Draft definition IAU press releas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06 08 16 2008 01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8 20 Definition of a Planet in the Solar System Resolutions 5 and 6 PDF IAU 2006 General Assembly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06 08 24 2008 01 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8 06 25 Dwarf Planets NASA 2008 01 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7 04 Conversion of Absolute Magnitude to Diameter IAU Minor Planet Center 2008 06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7 09 Discovery Circumstances Numbered Minor Planets 2008 06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5 10 Muller Thomas G Lellouch Emmanuel Bohnhardt Hermann Stansberry John Barucci Antonella Crovisier Jacques Delsanti Audrey Doressoundiram Alain Dotto Elisabetta TNOs are Cool A Survey of the Transneptunian Region A Herschel Open Time Key Programme Earth Moon and Planets 2009 09 105 2 4 209 219 ISSN 0167 9295 doi 10 1007 s11038 009 9307 x 英语 Pal A Kiss C Muller T G Santos Sanz P Vilenius E Szalai N Mommert M Lellouch E Rengel M TNOs are Cool A survey of the trans Neptunian region VII Size and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of 90377 Sedna and 2010 EK 139 Astronomy amp Astrophysics 2012 05 541 L6 ISSN 0004 6361 doi 10 1051 0004 6361 201218874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類冥矮行星 amp oldid 7501261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