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小馬隧道

小馬隧道,舊稱泰源隧道,為臺灣一座公路隧道,位於臺東縣成功鎮,貫通海岸山脈,連接省道臺11線臺23線交通[1]。除此之外,該隧道在路面之下還有小馬圳通過[1]

小馬隧道
小馬隧道東口
概览
地点海岸山脈
经纬度22°59′26.5″N 121°58′30.3″E / 22.990694°N 121.975083°E / 22.990694; 121.975083
(小馬隧道西口)
22°59′24.8″N 121°18′39.8″E / 22.990222°N 121.311056°E / 22.990222; 121.311056
(小馬隧道東口)
状况使用中
起点臺東縣成功鎮小馬段
终点臺東縣成功鎮小馬段
运营数据
贯通于1929年
启用于1932年(可通車)
業主 中華民國臺東縣政府
施工单位臺灣原住民族阿美族
运营单位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三區工程處
技术数据
设计师臺灣總督府
长度230米(755英尺)
车道單孔單線單向
建筑限界3.75公尺
宽度3.5公尺
施工方法人工開鑿
泰源隧道(小馬隧道)
小馬隧道
設置於小馬隧道(泰源隧道)東口路旁的紀念碑
位置 臺灣臺東縣東河鄉
坐标22°59′25″N 121°18′34″E / 22.9904038°N 121.309579°E / 22.9904038; 121.309579坐标22°59′25″N 121°18′34″E / 22.9904038°N 121.309579°E / 22.9904038; 121.309579
建成时间 日本昭和7年(1932年)
网站
官方名称泰源隧道(小馬隧道)
類型登錄等級:歷史建築
登錄種類:其他歷史遺蹟
開放2002/12/05

沿革

日治時期

小馬隧道最初興建於日治時期,當時統治臺灣的日本,為了灌溉海岸山脈東側小馬地區的農田所需要,因此臺灣總督府命令當地原住民阿美族族人,自海岸山脈中的馬武窟溪引水,透過暗渠穿越馬沙林尼山,後來到小馬地區進行灌溉,而這座暗渠便是小馬隧道的前身[1][2]

該項水利灌溉工程於1929年正式完工,當時該條圳道稱為「小馬埤圳」。後續為加強泰源盆地對外的交通,因此臺灣總督府獲得日本中央政府補助的10萬日圓後,再次命令當地原住民,將原兩尺寬的圳道的暗渠斷面擴大成為四尺寬,可供人車可通行的隧道[1][2][3]。1932年,隧道擴建工程完工,工時共費時15年之久[1][2]

太平洋戰爭後期,日本帝國戰況逐漸趨於劣勢,這時臺灣時常受到盟軍轟炸機的空襲,而小馬埤圳的這條隧道便在當時成為了為泰源、小馬地區居民躲避空襲的重要防空避難所[4]

戰後時期

1945年終戰後,臺灣由國民政府接收,小馬埤圳的隧道被臺灣省政府接管後改名「泰源隧道」,是當時臺東縣境內唯一的公路隧道,也是海岸山脈要出入泰源盆地的唯一途徑[2]。1960年時,泰源隧道更被列為臺東十景的「桃源洞天」[2][3]

1972年,臺灣省公路局動工興建東富公路,自臺東縣東河鄉開始闢築,一路沿著馬武窟溪,進入花東縱谷後,通達花蓮縣富里鄉[5]。當公路完工通車後,為今日的省道臺23線,泰源隧道在交通上重要性也隨之被取代[2]

1997年,原隧道僅能容納一部車輛單向通行,臺灣省公路局計畫擴建為能容納兩部車輛可通行的雙向道,然而消息傳到成功鎮,經當地居民陳情後,臺灣省公路局決定保存現狀,並找尋其它地點另闢隧道,然而隧道最終並無興建[3]

2002年12月,泰源隧道正式公告列為臺東縣歷史建築[2][3]

2004年,由於成功鎮當地居民認為泰源隧道位於該鎮的小馬段,加上日治時期稱為小馬埤圳,認為臺灣省公路局所改名的泰源隧道不妥當[2][4]。因此開始推動泰源隧道復名計畫,並於成功鎮民代表會在第17屆第8次臨時會中,通過「隧道應回復正名為小馬隧道」一案,遞送至成功鎮公所辦理[2][4]。成功鎮公所了解後,於同年10月將泰源隧道正式復名為小馬隧道,並在隧道東口左側豎立紀念碑一座[2][4]

技術資訊

小馬隧道
隧道長度 230公尺 資料來源:[2]
隧道寬度 3.5公尺
隧道高度 3.75公尺
隧道結構 無混凝土襯砌,僅隧道東西口前後各30公尺施以混凝土噴漿,其餘隧道段均維持人工開鑿之表面。
車道配置 單線單向

資料來源

  1. ^ 1.0 1.1 1.2 1.3 1.4 (十四). 小馬圳歷年改善工程. 臺東農田水利會. [2016-05-28]. (原始内容于2019-06-04).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 台東縣政府文化處. 2002-12-05 [2016-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3). 
  3. ^ 3.0 3.1 3.2 3.3 5.7.A1.小馬隧道(泰源隧道). 台東縣文化磐石. [2016-05-28]. [永久失效連結]
  4. ^ 4.0 4.1 4.2 4.3 . 成功鎮公所. [2016-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5. ^ 台影新聞. 主要題名:花蓮縣東富公路.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1972-03 [2016-05-28]. (原始内容于2019-06-08). 

參見

小馬隧道, 舊稱泰源隧道, 為臺灣一座公路隧道, 位於臺東縣成功鎮, 貫通海岸山脈, 連接省道臺11線與臺23線的交通, 除此之外, 該隧道在路面之下還有小馬圳通過, 東口概览地点海岸山脈经纬度22, 990694, 975083, 990694, 975083, 西口, 990222, 311056, 990222, 311056, 東口, 状况使用中起点臺東縣成功鎮小馬段终点臺東縣成功鎮小馬段运营数据贯通于1929年启用于1932年, 可通車, 業主, 中華民國臺東縣政府施工单位臺灣原住民族阿美族运营单位交通部. 小馬隧道 舊稱泰源隧道 為臺灣一座公路隧道 位於臺東縣成功鎮 貫通海岸山脈 連接省道臺11線與臺23線的交通 1 除此之外 該隧道在路面之下還有小馬圳通過 1 小馬隧道小馬隧道東口概览地点海岸山脈经纬度22 59 26 5 N 121 58 30 3 E 22 990694 N 121 975083 E 22 990694 121 975083 小馬隧道西口 22 59 24 8 N 121 18 39 8 E 22 990222 N 121 311056 E 22 990222 121 311056 小馬隧道東口 状况使用中起点臺東縣成功鎮小馬段终点臺東縣成功鎮小馬段运营数据贯通于1929年启用于1932年 可通車 業主 中華民國臺東縣政府施工单位臺灣原住民族阿美族运营单位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三區工程處技术数据设计师臺灣總督府长度230米 755英尺 车道数單孔單線單向建筑限界3 75公尺宽度3 5公尺施工方法人工開鑿泰源隧道 小馬隧道 小馬隧道設置於小馬隧道 泰源隧道 東口路旁的紀念碑位置臺灣臺東縣東河鄉坐标22 59 25 N 121 18 34 E 22 9904038 N 121 309579 E 22 9904038 121 309579 坐标 22 59 25 N 121 18 34 E 22 9904038 N 121 309579 E 22 9904038 121 309579建成时间日本昭和7年 1932年 网站泰源隧道 小馬隧道 中華民國文化資產官方名称泰源隧道 小馬隧道 類型登錄等級 歷史建築登錄種類 其他歷史遺蹟開放2002 12 05 目录 1 沿革 1 1 日治時期 1 2 戰後時期 2 技術資訊 3 資料來源 4 參見沿革 编辑日治時期 编辑 小馬隧道最初興建於日治時期 當時統治臺灣的日本 為了灌溉海岸山脈東側小馬地區的農田所需要 因此臺灣總督府命令當地原住民阿美族族人 自海岸山脈中的馬武窟溪引水 透過暗渠穿越馬沙林尼山 後來到小馬地區進行灌溉 而這座暗渠便是小馬隧道的前身 1 2 該項水利灌溉工程於1929年正式完工 當時該條圳道稱為 小馬埤圳 後續為加強泰源盆地對外的交通 因此臺灣總督府獲得日本中央政府補助的10萬日圓後 再次命令當地原住民 將原兩尺寬的圳道的暗渠斷面擴大成為四尺寬 可供人車可通行的隧道 1 2 3 1932年 隧道擴建工程完工 工時共費時15年之久 1 2 太平洋戰爭後期 日本帝國戰況逐漸趨於劣勢 這時臺灣時常受到盟軍轟炸機的空襲 而小馬埤圳的這條隧道便在當時成為了為泰源 小馬地區居民躲避空襲的重要防空避難所 4 戰後時期 编辑 1945年終戰後 臺灣由國民政府接收 小馬埤圳的隧道被臺灣省政府接管後改名 泰源隧道 是當時臺東縣境內唯一的公路隧道 也是海岸山脈要出入泰源盆地的唯一途徑 2 1960年時 泰源隧道更被列為臺東十景的 桃源洞天 2 3 1972年 臺灣省公路局動工興建東富公路 自臺東縣東河鄉開始闢築 一路沿著馬武窟溪 進入花東縱谷後 通達花蓮縣富里鄉 5 當公路完工通車後 為今日的省道臺23線 泰源隧道在交通上重要性也隨之被取代 2 1997年 原隧道僅能容納一部車輛單向通行 臺灣省公路局計畫擴建為能容納兩部車輛可通行的雙向道 然而消息傳到成功鎮 經當地居民陳情後 臺灣省公路局決定保存現狀 並找尋其它地點另闢隧道 然而隧道最終並無興建 3 2002年12月 泰源隧道正式公告列為臺東縣歷史建築 2 3 2004年 由於成功鎮當地居民認為泰源隧道位於該鎮的小馬段 加上日治時期稱為小馬埤圳 認為臺灣省公路局所改名的泰源隧道不妥當 2 4 因此開始推動泰源隧道復名計畫 並於成功鎮民代表會在第17屆第8次臨時會中 通過 隧道應回復正名為小馬隧道 一案 遞送至成功鎮公所辦理 2 4 成功鎮公所了解後 於同年10月將泰源隧道正式復名為小馬隧道 並在隧道東口左側豎立紀念碑一座 2 4 技術資訊 编辑小馬隧道 隧道長度 230公尺 資料來源 2 隧道寬度 3 5公尺隧道高度 3 75公尺隧道結構 無混凝土襯砌 僅隧道東西口前後各30公尺施以混凝土噴漿 其餘隧道段均維持人工開鑿之表面 車道配置 單線單向資料來源 编辑 1 0 1 1 1 2 1 3 1 4 十四 小馬圳歷年改善工程 臺東農田水利會 2016 05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6 04 2 00 2 01 2 02 2 03 2 04 2 05 2 06 2 07 2 08 2 09 2 10 泰源隧道 小馬隧道 台東縣政府文化處 2002 12 05 2016 05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12 13 3 0 3 1 3 2 3 3 5 7 A1 小馬隧道 泰源隧道 台東縣文化磐石 2016 05 28 永久失效連結 4 0 4 1 4 2 4 3 成功鎮景點列表 成功鎮公所 2016 05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05 台影新聞 主要題名 花蓮縣東富公路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1972 03 2016 05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6 08 參見 编辑小馬圳 臺23線 臺灣隧道 公路隧道 臺東縣歷史建築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小馬隧道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小馬隧道 amp oldid 74920370,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