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南極甲龍屬

南极甲龙属名Antarctopelta,发音:/ænˌtɑːrktˈpɛltə/ ann-TARK-toh-PEL-tə,意为“南极盾甲”)是甲龙类恐龙的一个,生存于晚白垩世南极,仅含一个已知物种奥氏南极甲龙A. oliveroi)。它是种身长不超过4米(13英尺)的中型甲龙类,兼具两个不同科的特征,导致很难作出准确分类。单个已知化石标本于1986年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是南极发现的第一件恐龙化石兼第二种正式命名的恐龙。

南极甲龙属
化石时期:晚白垩世74–70 Ma
正模标本的素描图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鸟臀目 Ornithischia
亚目: 甲龙亚目 Ankylosauria
演化支 副甲龍類 Parankylosauria
属: 南极甲龙属 Antarctopelta
Salgado英语Leonardo Salgado & Gasparini英语Zulma Gasparini, 2006
模式種
奥氏南极甲龙
Antarctopelta oliveroi

Salgado & Gasparini, 2006

发现与命名 编辑

 
南极甲龙与覆尾龙牙齿(右上)及齿骨(下)的比较

正模标本是该物种的唯一已知标本,也是南极发现的首个恐龙化石,由三颗单个牙齿、部分下颌骨及另一颗处在原位的牙齿、其它颅骨碎片、椎骨(颈椎、背椎、臀部椎骨及尾椎)、部分肢骨(肩胛骨髂骨股骨)、脚趾骨骼(跖骨趾骨)及大量甲片组成,约含完整骨骼的15%。标本由阿根廷地质学家爱德华多·奥利韦罗(Eduardo Olivero)和罗伯托·斯卡索(Roberto Scasso)于1986年1月在南极半岛外的詹姆斯罗斯岛首次发现,但冻土及恶劣天气导致挖掘工作花费近十年才完成。这些材料是在几个野外季期间从6 m2(65 sq ft)的区域内收集,但被认为属于同一个体。多数骨骼保存状况较差,因为许多离地表最近的化石因多年冻融风化而碎裂。[1]

尽管这些材料已发现数十年,并先后在三份不同出版物上发表,但直到2006年才由阿根廷古生物学家莱昂纳多·萨尔加多英语Leonardo Salgado(Leonardo Salgado)和佐兰·加斯帕里尼英语Zulma Gasparini(Zulma Gasparini)命名为奥氏南极甲龙(Antarctopelta oliveroi),因此它虽然是南极发现的第一种恐龙,却成为继1993年命名的冰冠龙之后命名的第二种南极恐龙。[2]属名意指该恐龙发现于南极大陆且拥有装甲英语Armour (zoology),其中Antarctica一词源自希腊语αντ/ant-(与……相反)及αρκτος/arktos(熊,指朝向北方的大熊星座),[1]而希腊语πελτη/pelte(盾)是命名甲龙类(如雪松甲龙蜥结龙)的常用词。种名纪念正模标本发现者爱德华多·奥利韦罗,他在出版物上首次提及南极甲龙,并在南极工作数十年之久。[1]

早期研究显示詹姆斯罗斯岛的甲龙类是只幼龙,[3][4]但近期研究表明椎骨不同部位已完全融合,而幼龙神经弓椎体英语Body of vertebra之间应该有可见骨缝。对几块骨骼的初步组织学分析也表明其存在一定程度的骨重塑,所以不是新形成的骨骼。[1]

 
与人类的体型比较

描述 编辑

 
南极甲龙(右)与覆尾龙(左)颈椎及脚骨的比较

与其他甲龙类一样,奥氏南极甲龙是种矮壮的四足食植动物,全身被嵌入皮肤的装甲所保护。虽然尚未发现完整骨骼,但估计该物种从鼻部至尾末端的最大长度为4米(13英尺)。[1]2010年,格雷戈里·保罗英语Gregory S. Paul(Gregory Paul)给出6米(20英尺)长、350公斤(770磅)重的更高值。[5]目前对颅骨所知甚少,但所有已知颅骨碎片皆高度骨化以用作防御,尤其是一块鉴定为眶上骨的骨髂,上面有一支短刺,可能向外突出至眼睛上方。牙齿叶片状且不对称,多数小齿英语Denticle (tooth feature)皆位于最靠近鼻尖的边缘。牙齿亦成比例地大于其它甲龙类,最大直径为10 mm(0.39英寸)。[1]相比之下,北美包头龙体型更大,身长6至7米(20至23英尺),牙齿平均直径仅为7.5 mm(0.30英寸)。[6]

南极甲龙遗骸中已发现六种不同类型的皮内成骨,但很少与骨骼相连,因此在体表的排列方式很大程度上皆为推测。其中包括一支大型尖刺的基部。一些扁平矩形骨板类似结节龙科粗齿埃德蒙顿甲龙保护颈部的骨板。还发现一些大型圆形骨板,与较小多边形结节连接,可能像蜥结龙般在臀部形成盾甲。另一种皮内成骨呈椭圆形,并长有从中央向下延伸的龙骨。第五种皮内成骨附着在肋骨上,表明它们沿动物肋腹成行排列,在甲龙类中是种很典型的排列模式。最后一种主要由小型骨质结节组成,一般称为“小骨”,可能遍布全身。还发现几根肋骨上附着小骨。[1]

发现了一些尾椎。虽然尾部末端没有保存下来,但发现部分较小椎骨生前可能长于尾部末端,并与上下侧的骨化肌腱连接。甲龙科的肌腱有助于加固尾末端以支撑大型骨质尾槌。然而大型皮内成骨及特化尾椎表明,南极甲龙实际上可能长有锯剑英语Macuahuitl般的扁平叶状尾部结构,类似于近亲覆尾龙[7]

分类 编辑

南极甲龙与结节龙科存在几个共同特征,主要位于牙齿和装甲上,而疑似存在尾槌的尾部与甲龙科更相似。这种嵌合特征导致难以将其归入任何一科。在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之前被划入甲龙类地位未定属。[1]后来汤普森等人2011年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该属是已知最原始结节龙科[8]然而,2021一项研究发现南极甲龙属于南半球甲龙类一个独特的基干谱系――副甲龙类[7]

以下分支图取自西吉奥·梭托-阿库尼亚和同事2021研究中的系统发育分析[7]

 
南极洲地图。南极甲龙化石发现地为绿色

莱索托龙 Lesothosaurus

小盾龙 Scutellosaurus

莫阿大学龙 Emausaurus

小盾龙 Scelidosaurus

扁脚类 Eurypoda
剑龙亚目 Stegosauria

华阳龙 Huayangosaurus

剑龙科 Stegosauridae

甲龙亚目 Ankylosauria
副甲龙类 Parankylosauria

盾龙 Kunbarrasaurus

南极甲龙 Antarctopelta

覆尾龙 Stegouros

真甲龙类 Euankylosauria

结节龙科 Nodosauridae

辽宁龙 Liaoningosaurus

戈壁龙 Gobisaurus

沙漠龙 Shamosaurus

甲龙亚科 Ankylosaurinae

古生态学 编辑

 
覆尾龙的尾槌,南极甲龙被认为有类似尾部

正模标本骨骼收集于南极雪丘島組伽马段(Gamma Member)底部约90米(300英尺)处。[9]层段沉积于浅海环境中,还保存着鲨鱼牙齿、沧龙类南极拉库玛龙菊石双壳类腹足类等海洋生物化石。菊石等标准化石显示这些岩石沉积于大约7400至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坎帕阶晚期。[3]尽管南极甲龙发现于海洋沉积物中,但与所有甲龙类一样生活在陆地上。海洋沉积物中亦发现其它甲龙类,可能是尸体被冲入大海的结果。[10][11][12]

尽管白垩纪的南极洲英语Geology of Antarctica#Mesozoic位于南极区,但这段时期的地球气候更为温暖,因此该大陆不会结冰。像南极甲龙这样的动物可能生活在针叶林甚至落叶阔叶林中。尽管气温较高,但在冬天黑暗仍然会降临,就像今天的高纬度地区一样。[13]包括詹姆斯罗斯岛在内的南极半岛在此期间一直与南美相连,使两洲之间的动物群得以交流。事实上,近期发现的智利副甲龙类覆尾龙表明这些恐龙也居住在南美洲。[14]

参见 编辑

  • 甲龙类研究历史英语Timeline of ankylosaur research
  • 南极恐龙英语South Polar dinosaurs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Salgado, L.; Gasparini, Z. (PDF). Geodiversitas. 2006, 28 (1): 119–135 [2022-05-3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1-28). 
  2. ^ Hammer, William R.; Hickerson, William J. . Science. 1994-05-06, 264 (5160): 828–830 [2022-05-30]. Bibcode:1994Sci...264..828H. ISSN 0036-8075. S2CID 38933265. doi:10.1126/science.264.516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4) (英语). 
  3. ^ 3.0 3.1 Olivero, E.; Gasparini, Z.; Rinaldi, C.; Scasso, R. First record of dinosaurs in Antarctica (Upper Cretaceous, James Ross Island): paleogeographical implications. Thomson, M.R.A.; Crame, J.A.; Thomson, J.W. (编). Geological Evolution of Antarctic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17–622. 1991. 
  4. ^ Gasparini, Z.; Pereda-Suberbiola, X.; Molnar, R.E. New data on the ankylosaurian dinosaur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the Antarctic Peninsula. Memoirs of the Queensland Museum. 1996, 39: 583–594. 
  5. ^ Paul, Gregory S. The Princeton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0: 230. 
  6. ^ Vickaryous, M.K.; Maryanska, T.; Weishampel, D.B. Ankylosauria. Weishampel, D.B.; Dodson, P.; Osmólska, H. (编). The Dinosauria Secon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63–392. 2004. 
  7. ^ 7.0 7.1 7.2 Soto-Acuña, Sergio; Vargas, Alexander O.; Kaluza, Jonatan; Leppe, Marcelo A.; Botelho, Joao F.; Palma-Liberona, José; Simon-Gutstein, Carolina; Fernández, Roy A.; Ortiz, Héctor; Milla, Verónica; Aravena, Bárbara; Manríquez, Leslie M. E.; Alarcón-Muñoz, Jhonatan; Pino, Juan Pablo; Trevisan, Cristine; Mansilla, Héctor; Hinojosa, Luis Felipe; Muñoz-Walther, Vicente; Rubilar-Rogers, David. Bizarre tail weaponry in a transitional ankylosaur from subantarctic Chile. Nature. 9 December 2021, 600 (7888): 259–263. Bibcode:2021Natur.600..259S. PMID 34853468. S2CID 244799975. doi:10.1038/s41586-021-04147-1. 
  8. ^ Richard S. Thompson; Jolyon C. Parish; Susannah C. R. Maidment; Paul M. Barrett. Phylogeny of the ankylosaurian dinosaurs (Ornithischia: Thyreophora).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011,. in press (2): 1. S2CID 86002282. doi:10.1080/14772019.2011.569091. 
  9. ^ Olivero, E.B. Sedimentary cycles, ammonite diversity and palaeo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e Upper Cretaceous Marambio Group, Antarctica. Cretaceous Research. 2012, 34: 348–366. doi:10.1016/j.cretres.2011.11.015. 
  10. ^ Horner, J.R. Upper Cretaceous dinosaurs from the Bearpaw Shale (Marine) of southcentral Montana, with a checklist of Upper Cretaceous dinosaur remains from marine sediments in North America.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1979, 53 (3): 566–577. 
  11. ^ Carpenter, K.; Dilkes, D.; Weishampel, D.B. The dinosaurs of the Niobrara Chalk Formation (upper Cretaceous, Kansa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1995, 15 (2): 275–297. doi:10.1080/02724634.1995.10011230. 
  12. ^ Lee Y.-N. A new nodosaurid ankylosaur (Dinosauria: Ornithischia) from the Paw Paw Formation (Late Albian) of Texa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1996, 16 (2): 232–245. doi:10.1080/02724634.1996.10011311. 
  13. ^ Huber, B.T. Tropical Paradise at the Cretaceous Poles?. Science. 1998, 282 (5397): 2199–2200. S2CID 129523803. doi:10.1126/science.282.5397.2199. 
  14. ^ Armoured dinosaurs of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Nature. 1 December 2021: d41586–021–03572–6. PMID 34853419. S2CID 244830406. doi:10.1038/d41586-021-03572-6. 

南極甲龍屬, 南极甲龙, 属名, antarctopelta, 发音, ɑːr, tark, 意为, 南极盾甲, 是甲龙类恐龙的一个属, 生存于晚白垩世的南极, 仅含一个已知物种奥氏南极甲龙, oliveroi, 它是种身长不超过4米, 13英尺, 的中型甲龙类, 兼具两个不同科的特征, 导致很难作出准确分类, 单个已知化石标本于1986年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 是南极发现的第一件恐龙化石兼第二种正式命名的恐龙, 南极甲龙属, 化石时期, 晚白垩世, preЄ, 正模标本的素描图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 南极甲龙 属名 Antarctopelta 发音 ae n ˌ t ɑːr k t oʊ ˈ p ɛ l t e ann TARK toh PEL te 意为 南极盾甲 是甲龙类恐龙的一个属 生存于晚白垩世的南极 仅含一个已知物种奥氏南极甲龙 A oliveroi 它是种身长不超过4米 13英尺 的中型甲龙类 兼具两个不同科的特征 导致很难作出准确分类 单个已知化石标本于1986年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 是南极发现的第一件恐龙化石兼第二种正式命名的恐龙 南极甲龙属 化石时期 晚白垩世 74 70 Ma PreYe Ye O S D C P T J K Pg N 正模标本的素描图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纲 蜥形纲 Sauropsida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目 鸟臀目 Ornithischia亚目 甲龙亚目 Ankylosauria演化支 副甲龍類 Parankylosauria属 南极甲龙属 Antarctopelta Salgado 英语 Leonardo Salgado amp Gasparini 英语 Zulma Gasparini 2006模式種 奥氏南极甲龙Antarctopelta oliveroiSalgado amp Gasparini 2006 目录 1 发现与命名 2 描述 3 分类 4 古生态学 5 参见 6 参考资料发现与命名 编辑 nbsp 南极甲龙与覆尾龙牙齿 右上 及齿骨 下 的比较正模标本是该物种的唯一已知标本 也是南极发现的首个恐龙化石 由三颗单个牙齿 部分下颌骨及另一颗处在原位的牙齿 其它颅骨碎片 椎骨 颈椎 背椎 臀部椎骨及尾椎 部分肢骨 肩胛骨 髂骨及股骨 脚趾骨骼 跖骨及趾骨 及大量甲片组成 约含完整骨骼的15 标本由阿根廷地质学家爱德华多 奥利韦罗 Eduardo Olivero 和罗伯托 斯卡索 Roberto Scasso 于1986年1月在南极半岛外的詹姆斯罗斯岛首次发现 但冻土及恶劣天气导致挖掘工作花费近十年才完成 这些材料是在几个野外季期间从6 m2 65 sq ft 的区域内收集 但被认为属于同一个体 多数骨骼保存状况较差 因为许多离地表最近的化石因多年冻融风化而碎裂 1 尽管这些材料已发现数十年 并先后在三份不同出版物上发表 但直到2006年才由阿根廷古生物学家莱昂纳多 萨尔加多 英语 Leonardo Salgado Leonardo Salgado 和佐兰 加斯帕里尼 英语 Zulma Gasparini Zulma Gasparini 命名为奥氏南极甲龙 Antarctopelta oliveroi 因此它虽然是南极发现的第一种恐龙 却成为继1993年命名的冰冠龙之后命名的第二种南极恐龙 2 属名意指该恐龙发现于南极大陆且拥有装甲 英语 Armour zoology 其中Antarctica一词源自希腊语ant ant 与 相反 及arktos arktos 熊 指朝向北方的大熊星座 1 而希腊语pelth pelte 盾 是命名甲龙类 如雪松甲龙和蜥结龙 的常用词 种名纪念正模标本发现者爱德华多 奥利韦罗 他在出版物上首次提及南极甲龙 并在南极工作数十年之久 1 早期研究显示詹姆斯罗斯岛的甲龙类是只幼龙 3 4 但近期研究表明椎骨不同部位已完全融合 而幼龙神经弓和椎体 英语 Body of vertebra 之间应该有可见骨缝 对几块骨骼的初步组织学分析也表明其存在一定程度的骨重塑 所以不是新形成的骨骼 1 nbsp 与人类的体型比较描述 编辑 nbsp 南极甲龙 右 与覆尾龙 左 颈椎及脚骨的比较与其他甲龙类一样 奥氏南极甲龙是种矮壮的四足食植动物 全身被嵌入皮肤的装甲所保护 虽然尚未发现完整骨骼 但估计该物种从鼻部至尾末端的最大长度为4米 13英尺 1 2010年 格雷戈里 保罗 英语 Gregory S Paul Gregory Paul 给出6米 20英尺 长 350公斤 770磅 重的更高值 5 目前对颅骨所知甚少 但所有已知颅骨碎片皆高度骨化以用作防御 尤其是一块鉴定为眶上骨的骨髂 上面有一支短刺 可能向外突出至眼睛上方 牙齿呈叶片状且不对称 多数小齿 英语 Denticle tooth feature 皆位于最靠近鼻尖的边缘 牙齿亦成比例地大于其它甲龙类 最大直径为10 mm 0 39英寸 1 相比之下 北美的包头龙体型更大 身长6至7米 20至23英尺 牙齿平均直径仅为7 5 mm 0 30英寸 6 南极甲龙遗骸中已发现六种不同类型的皮内成骨 但很少与骨骼相连 因此在体表的排列方式很大程度上皆为推测 其中包括一支大型尖刺的基部 一些扁平矩形骨板类似结节龙科粗齿埃德蒙顿甲龙保护颈部的骨板 还发现一些大型圆形骨板 与较小多边形结节连接 可能像蜥结龙般在臀部形成盾甲 另一种皮内成骨呈椭圆形 并长有从中央向下延伸的龙骨 第五种皮内成骨附着在肋骨上 表明它们沿动物肋腹成行排列 在甲龙类中是种很典型的排列模式 最后一种主要由小型骨质结节组成 一般称为 小骨 可能遍布全身 还发现几根肋骨上附着小骨 1 发现了一些尾椎 虽然尾部末端没有保存下来 但发现部分较小椎骨生前可能长于尾部末端 并与上下侧的骨化肌腱连接 甲龙科的肌腱有助于加固尾末端以支撑大型骨质尾槌 然而大型皮内成骨及特化尾椎表明 南极甲龙实际上可能长有锯剑 英语 Macuahuitl 般的扁平叶状尾部结构 类似于近亲覆尾龙 7 分类 编辑南极甲龙与结节龙科存在几个共同特征 主要位于牙齿和装甲上 而疑似存在尾槌的尾部与甲龙科更相似 这种嵌合特征导致难以将其归入任何一科 在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之前被划入甲龙类地位未定属 1 后来汤普森等人2011年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 该属是已知最原始的结节龙科 8 然而 2021一项研究发现南极甲龙属于南半球甲龙类一个独特的基干谱系 副甲龙类 7 以下分支图取自西吉奥 梭托 阿库尼亚和同事2021研究中的系统发育分析 7 nbsp 南极洲地图 南极甲龙化石发现地为绿色 莱索托龙 Lesothosaurus 小盾龙 Scutellosaurus 莫阿大学龙 Emausaurus 小盾龙 Scelidosaurus 扁脚类 Eurypoda 剑龙亚目 Stegosauria 华阳龙 Huayangosaurus 剑龙科 Stegosauridae 甲龙亚目 Ankylosauria 副甲龙类 Parankylosauria 盾龙 Kunbarrasaurus 南极甲龙 Antarctopelta 覆尾龙 Stegouros 真甲龙类 Euankylosauria 结节龙科 Nodosauridae 辽宁龙 Liaoningosaurus 戈壁龙 Gobisaurus 沙漠龙 Shamosaurus 甲龙亚科 Ankylosaurinae 古生态学 编辑 nbsp 覆尾龙的尾槌 南极甲龙被认为有类似尾部正模标本骨骼收集于南极雪丘島組伽马段 Gamma Member 底部约90米 300英尺 处 9 该层段沉积于浅海环境中 还保存着鲨鱼牙齿 沧龙类的南极拉库玛龙 菊石 双壳类及腹足类等海洋生物化石 菊石等标准化石显示这些岩石沉积于大约7400至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坎帕阶晚期 3 尽管南极甲龙发现于海洋沉积物中 但与所有甲龙类一样生活在陆地上 海洋沉积物中亦发现其它甲龙类 可能是尸体被冲入大海的结果 10 11 12 尽管白垩纪的南极洲 英语 Geology of Antarctica Mesozoic 位于南极区 但这段时期的地球气候更为温暖 因此该大陆不会结冰 像南极甲龙这样的动物可能生活在针叶林甚至落叶阔叶林中 尽管气温较高 但在冬天黑暗仍然会降临 就像今天的高纬度地区一样 13 包括詹姆斯罗斯岛在内的南极半岛在此期间一直与南美相连 使两洲之间的动物群得以交流 事实上 近期发现的智利副甲龙类覆尾龙表明这些恐龙也居住在南美洲 14 参见 编辑甲龙类研究历史 英语 Timeline of ankylosaur research 南极恐龙 英语 South Polar dinosaurs 参考资料 编辑 1 0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Salgado L Gasparini Z Reappraisal of an ankylosaurian dinosaur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James Ross Island Antarctica PDF Geodiversitas 2006 28 1 119 135 2022 05 30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22 01 28 Hammer William R Hickerson William J A Crested Theropod Dinosaur from Antarctica Science 1994 05 06 264 5160 828 830 2022 05 30 Bibcode 1994Sci 264 828H ISSN 0036 8075 S2CID 38933265 doi 10 1126 science 264 5160 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12 24 英语 3 0 3 1 Olivero E Gasparini Z Rinaldi C Scasso R First record of dinosaurs in Antarctica Upper Cretaceous James Ross Island paleogeographical implications Thomson M R A Crame J A Thomson J W 编 Geological Evolution of Antarctic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17 622 1991 Gasparini Z Pereda Suberbiola X Molnar R E New data on the ankylosaurian dinosaur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the Antarctic Peninsula Memoirs of the Queensland Museum 1996 39 583 594 Paul Gregory S The Princeton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0 230 Vickaryous M K Maryanska T Weishampel D B Ankylosauria Weishampel D B Dodson P Osmolska H 编 The Dinosauria Secon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63 392 2004 7 0 7 1 7 2 Soto Acuna Sergio Vargas Alexander O Kaluza Jonatan Leppe Marcelo A Botelho Joao F Palma Liberona Jose Simon Gutstein Carolina Fernandez Roy A Ortiz Hector Milla Veronica Aravena Barbara Manriquez Leslie M E Alarcon Munoz Jhonatan Pino Juan Pablo Trevisan Cristine Mansilla Hector Hinojosa Luis Felipe Munoz Walther Vicente Rubilar Rogers David Bizarre tail weaponry in a transitional ankylosaur from subantarctic Chile Nature 9 December 2021 600 7888 259 263 Bibcode 2021Natur 600 259S PMID 34853468 S2CID 244799975 doi 10 1038 s41586 021 04147 1 Richard S Thompson Jolyon C Parish Susannah C R Maidment Paul M Barrett Phylogeny of the ankylosaurian dinosaurs Ornithischia Thyreophora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011 in press 2 1 S2CID 86002282 doi 10 1080 14772019 2011 569091 Olivero E B Sedimentary cycles ammonite diversity and palaeo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e Upper Cretaceous Marambio Group Antarctica Cretaceous Research 2012 34 348 366 doi 10 1016 j cretres 2011 11 015 Horner J R Upper Cretaceous dinosaurs from the Bearpaw Shale Marine of southcentral Montana with a checklist of Upper Cretaceous dinosaur remains from marine sediments in North America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1979 53 3 566 577 Carpenter K Dilkes D Weishampel D B The dinosaurs of the Niobrara Chalk Formation upper Cretaceous Kansa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1995 15 2 275 297 doi 10 1080 02724634 1995 10011230 Lee Y N A new nodosaurid ankylosaur Dinosauria Ornithischia from the Paw Paw Formation Late Albian of Texa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1996 16 2 232 245 doi 10 1080 02724634 1996 10011311 Huber B T Tropical Paradise at the Cretaceous Poles Science 1998 282 5397 2199 2200 S2CID 129523803 doi 10 1126 science 282 5397 2199 Armoured dinosaurs of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Nature 1 December 2021 d41586 021 03572 6 PMID 34853419 S2CID 244830406 doi 10 1038 d41586 021 03572 6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南極甲龍屬 amp oldid 77717013,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