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AMD Zen

Zen是一種x86-64微架構,由AMD開發,2016年發表,取代Bulldozer微架構及其改進版本。該微架構是AMD重返高效能運算市場的重要產品,與舊有架構相比幾乎完全重新設計並以新工藝製作以提升效能,同時還引入眾多新特性,處理器產品以SoC或半SoC形態面市。而首款Zen微架構的處理器,核心代號「Summit Ridge」,正式品牌名稱為「Ryzen」,而中文名稱為「銳龍」,于2017年3月2日正式上市。[1][11][12][13][14]外部合作方面,超微以2.93億美金賣給中科海光的x86架構CPU使用,不過預計不會提供後續型號的授權[15]

AMD Zen
產品化2017年3月2日[1]
設計團隊AMD
生产商
指令集架構AMD64 (x86-64)
制作工艺/製程14 奈米(FinFET[3]
核心数量
  • 2(入門級)
  • 2~4(主流級)
  • 4~8(效能級)[4][5][6]
  • 8~16(發燒級)
  • 8~64(工作站及服务器)[4]
一級快取每核心 32 KiB 資料 + 64 KiB 指令
二級快取每核心 512 KiB
三級快取每個CCX 4~8 MiB
CPU主频范围2.0 GHz 至 4.0 GHz
CPU插座
應用平台桌上型電腦笔记本服务器工作站
核心代號
  • Raven Ridge(APU)
  • Summit Ridge、Whitehaven(桌面CPU)
  • Snowy Owl(桌面CPU)
  • Naples(服务器CPU)[9]
使用的處理器型號
上代產品Excavator微架構
繼任產品Zen 2[10]
35~65 W(筆電/桌面APU)
65~180 W(桌面/服务器CPU)
12~35 W(低功耗APU)
Zen微架構之CPU核心

概覽 编辑

首個基於Zen微架構的系統展示平台在2016年的E3消費電子展上現身,而架構的細節,則是到了同年英特爾開發者論壇正舉行時,在其舉行地點對面的街區上公佈。不同於使用將近6年的並且在各種小修小補和僅更新了一次製作工藝的Bulldozer微架構,Zen微架構由曾經領隊設計K6/K7/K8架構、2012年回歸AMD的Jim Keller帶隊操刀另行開發,並且直接使用14nm節點FinFET製程,著重於提升每個CPU核心的效能,最初目標是比當時預期的Bulldozer微架構最終形態每時鐘週期指令數英语Instructions per cycle(IPC)高出40%。此外處理器連接界面、插座、記憶體支援等等都力圖更新到最新規格。[16]除了效能和功能上的提升以外,還試圖以AMD APU產品線的經驗將新架構系統平台的體積縮小,令單一一顆CPU可以以SoC形態出現並支援常見的匯流排規格(包括PCIeSATAUSB等)。[17][18]加之此前發表的300系列晶片組、Socket AM4/Socket FP4插座、對DDR4的支援等,這些使得AMD可以令Zen微架構只需些少修改即可涵蓋當前的筆電、小尺寸PC乃至桌上型電腦工作站伺服器(特別是高運算密度的雲端運算平台)等運算系統平台。[19][20][21]2017年中發表的AMD Epyc系列,取代Opteron成為AMD面向企業應用(特別是雲端運算)的企業級CPU系列,並且可作為無需南橋晶片的半SoC化產品。[22]

架構設計 编辑

 
Ryzen原生8核心的晶粒

Zen架構改進如下:[23][24][25]

  • 32KB 一级数据缓存(L1d)(8路)、64KB 一级指令缓存(L1i)(4路),可以直接回寫(write-back),降低延時、加大頻寬,此前的是先通過指針回寫至記憶體再更新一級快取(write through),與Bulldozer模組相比增大兩倍頻寬
  • 同步多執行緒(SMT),一個CPU核心可執行兩個執行緒。該特性此前在IBM POWER、英特爾(超執行緒)及甲骨文的SPARC上提供[26]放棄Bulldozer微架構的集群多线程架构(CMT)設計
  • 每核心4個算術邏輯單元(ALU)和兩個位址生成單元(AGU)/載入存儲單元
  • 因不再使用Bulldozer模組化設計,浮點運算單元(FPU)不再由兩組整數ALU叢集共享,改回傳統的1顆物理核心1組浮點運算單元(每組4個128bit FPU單元,可組成兩個256bit FPU 單元來操作)[27]
  • 512KiB 二級快取(L2)為每個CPU核心獨占,與Bulldozer模組相比增大兩倍頻寬
  • 三級快取(L3)為每4個CPU核心組成的CCX模組(CPU核心複合體,其中的CPU核心仍可單獨關閉[28])共用,CCX之間通過Infinity Fabric互聯實現快取一致性,比Bulldozer模組快5倍
  • 大型宏操作快取
  • 每個SMT核心每時鐘週期能最多分派6個微操作(整合6個整數操作和4個浮點操作)[29][30]
  • 更大的撤回、載入、存儲隊列
  • PTE(分頁表條目)接合英语Coalescing (computer science),可將4KiB的分頁表合併至32KiB的分頁尺寸上
  • 智慧型預取
  • 4個解碼單元,每個時脈週期可以解碼4條x86指令
  • 使用帶Indirect Target Array的散佈型感知器的增強型分支預測,類似於Bobcat微架構的[31],AMD工程師Mike Clark稱其可與人工神經網路相比[32];其優勢是對於幽靈漏洞的防範能力較佳。
  • 分支預測器在指令/資料抓取階段解除耦合
  • 為修改堆疊指針而專用的堆疊引擎(堆疊暫存器),類似英特爾Haswell微架構/Broadwell微架構的設計[33]
  • 搬移限制,降低物理資料搬移以降低功耗
  • 高效能硬體隨機數產生器,支援RDSEED。RDSEED是英特爾在Boardwell微架構上實作的硬體隨機數產生器的調取指令[34]
  • 支援x86/AMD64、x87、MMX(+)、SSE/SSE2/SSE3/SSSE3/SSE4.1/SSE4.2/SSE4a、AVX/AVX2FMA3、CVT16/F16C、AES、SHA、ADX等指令集,移除XOP、FMA4、LWP、TBM等甚少使用的指令集支援
  • 支援SMAP、SMEP、XSAVEC/XSAVES/XRSTORS、XSAVES、CLFLUSHOPT、CLZERO以及ADCX指令集[34]
  • 支援AMD-VIOMMU虛擬化技術
  • 新的时钟门控
  • 基於HyperTransport擴展的高頻寬低延時的Infinity Fabric互聯架構,在基於Zen的處理器上大量使用的NUMA結構之瓶頸可被大幅緩解
  • 消費級系統支援雙通道DDR4-2666的記憶體配置規格,企業級系統最高支援八通道並且帶ECCDDR4記憶體,不支援DDR3
  • AMD SenseMI,[35][36][37]使用AMD Infinity Control Fabric提供以下功能:
    • Pure Power,取代Cool & Quiet,監控晶片電壓時脈,調整處理器的節電狀態
    • Precision Boost,取代Turbo Core,在熱設計功耗和溫度的限制下在預設時脈之上進行動態加速,對於有負載分配的核心盡可能加速,其餘閒置的CPU核心則盡可能進入休眠狀態
    • XFR,全稱eXtended Frequency Range,動態時脈擴展,在散熱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將時脈和電壓(必要時)提升至超過Precision Boost所能提供的時脈加速幅度,但是這個功能需要主機板晶片組提供支援,目前僅搭載X370和X300晶片組的主機板可用[38]
  • SoC設計,提供傳統南橋北橋晶片的功能(包括PCIeSATA/AHCINVMeUSB),不過AMD還是發表了其委託祥碩設計的300系列晶片組
  • Socket AM4插座[35]
  • GCCLLVM編譯器做了性能最佳化

處理器產品 编辑

 
Zen微架構有兩種晶片實作,一種無內建GPU,一種內建GPU,後者用於AMD APU產品線上
 
用於Epyc時的MCM連接結構
 
用於Ryzen ThreadRipper時的MCM連接結構

除了2017年3月販售的Ryzen以外,主流消費級AMD APU產品線也更新到Zen微架構了,新版AMD APU預計2017年下半年開賣,[9]而伺服器及工作站用的Opteron系列,則是更名為EPYC[39],預計2017年第二季度以後出貨。[40]

目前出貨的Zen微架構的處理器均為GlobalFoundries在美國紐約州的Fab 8廠製造,製程工藝技術來自GF與三星電子旗下晶圓廠合作的14nm LPP[41]。受制於GF的生產能力,AMD在2017年初以一億美元的代價修訂與GF的合同,不再排除讓三星、台積電代工製造的可能,不過這將在未來的7nm製程節點上開始。[42]

Ryzen系列 编辑

2017年3月初至4月中,Ryzen 7、Ryzen 5系列處理器正式上市,Ryzen 7為8核心16執行緒的桌上型電腦處理器,Ryzen 5則是有6核心12執行緒和4核心8執行緒兩種規格,基準時脈從3 GHz ~ 3.6 GHz不等,均支援雙通道DDR4記憶體,擁有最多24條PCIe通道。

早期Ryzen系列的DDR4記憶體支援度有相容性問題,記憶體只能以較低的速率、時序參數運行。不過隨著2017年3月、4月的數次AGESA韌體的更新,已經大有改善,最高能支援至DDR4-3200規格。[43][44]

AMD也發表了極致效能級別的產品Ryzen ThreadRipper(线程撕裂者),由Epyc的NUMA結構衍生而來,目前最新版本ThreadRipper PRO 3995WX最高64核心128執行緒規格,支援八通道記憶體(由四個雙通道記憶體控制器提供支援)最高可擴充到2TB。本次也是繼AMD Quad FX平台以來第二次面向消費級市場推出NUMA結構的電腦系統平台,不過這次AMD將多顆處理器整合到一塊處理器基板上,僅需一個處理器插座。[45]

APU產品線 编辑

2017年5月17日AMD公佈了行動版Ryzen處理器,均為自家的APU產品。本次公佈的CPU規格是,4核心8執行緒、每核心 512KB 的 L2 Cache、所有CPU核心共用 4MB L3 Cache,基準時脈有 1.9 GHz、2 GHz、3 GHz的配置,最高加速時脈可達 3.3 GHz;而GPU則是採用與代號「Vega」GPU相同的架構,11組CU共704個ALU,核心時脈800MHz左右。[46]

EPYC系列 编辑

2017年5月17日AMD在財務分析報告會上宣布,基於Zen微架構的伺服器/工作站用CPU,另立Epyc品牌取代原來Opteron品牌。[39]主攻高密度雲端運算等企業應用。[22]

最高規格是核心代號「Naples」的多晶片模組,由4顆8核心16執行緒的處理器晶片做在一塊處理器PCB上,所以一共擁有4×8個CPU核心,4×16執行緒,晶片之間採用Infinity Fabric連接。處理器採用Socket SP3 LGA封裝,支援雙處理器,每顆處理器支援八通道DDR4記憶體(由每顆晶片提供雙通道支援),每顆處理器擁有高達64條PCIe 3.0通道,處理器之間也使用Infinity Fabric連接。[39]

由於處理器晶片是已經內建SATA/SATA Express控制器、USB控制器、時鐘電路等傳統上由南橋晶片提供的功能,針對高密度伺服器的主機板可更利用海量的PCIe通道增加網路處理元器件、RAID陣列控制器等而無需南橋晶片,必要的也就一顆顯示輸出用GPU,也是x86架構平台首次對伺服器市場推出高度整合化的半SoC化處理器。[22]不過,也由於處理器本身的多晶片模組設計,相當於一顆NUMA結構的4路處理器平台,需要軟體開發做更進一步的針對NUMA結構的最佳化調適,尤其於工作站用途時,不過市面上並不缺少NUMA的使用範例,Intel在企業級平台上也是大量使用。[45]

效能表現 编辑

從多數媒體的首發效能評測而言禪架構比起推土機架構獲得了廣泛的好評,首發產品Ryzen 7系列的每個CPU核心的效能及多執行緒效能已經達到Intel Haswell/Boardwell微架構在同時脈下的水準,能源效率則更佳,多執行緒的需求是Ryzen的優勢,其競爭對手的處理器產品採用舊一代的架構時的預設時脈也不會如此高。[47][48]但不足之處是,一來受制於製造工藝,最高時脈及能源效率不如對手英特爾最新的Skylake/Kaby Lake微架構的產品(Intel的14奈米製程,在許多方面表現的都優於其他晶圓廠的14/16nm製程),儘管Skylake/Kaby Lake微架構同時脈下效能與Haswell/Boardwell微架構的相比僅5%的效能差別[49][50];二來是長久以來AMD高效能系統平台的缺席、市佔劣勢,間接導致不少軟體對AMD處理器的效能最佳化不良,特別是一些電腦遊戲(一些遊戲效能測試結果顯示似乎這些遊戲並不適應AMD的同步多執行緒,出現效能不升反降的情況,以網路遊戲為重災區)[51][52][53]

目前英特爾主要以製造工藝優勢和預設高時脈優勢與AMD拉開差距,為維持x86處理器的效能領導地位,英特爾推出了Core i9系列,市場定位相當於以往的Core i7極致版,但規格更為誇張(特別是時脈參數上,儘管耗電和發熱量上也有所增長)。針對企業級市場打造的EPYC,則在巨量資料處理以及高效能運算上樂勝英特爾的Xeon系列,但是在資料庫處理方面則不敵對手。[54]

Ryzen並沒有熔毀漏洞幽靈漏洞的問題也比較輕微,競爭對手Intel修正這些漏洞所造成的效能損失,讓Ryzen在許多需求的競爭力提高。

有第三方x86-64指令集程式最佳化指導機構Anger,推出了針對Zen微架構處理器的源碼最佳化建議指導。[55]

Zen+ 编辑

AMD Zen+
產品化2018年4月
設計團隊AMD
生产商
核心数量
  • 4~8(效能級)
  • 24~32(發燒級)[56]
一級快取每核心 32 KiB 資料 + 64 KiB 指令
二級快取每核心 512 KiB
三級快取每個CCX 8 MiB
CPU插座
應用平台桌上型電腦工作站
核心代號
使用的處理器型號
  • 65~105 W(桌面CPU)
  • 250 W(桌面CPU)

Zen+是Zen的改進型微架構,[58]首款基於Zen+的處理器於2018年4月發表。[59]

改進之處 编辑

Zen+微架構的處理器使用了GlobalFoundries的「12奈米」LP(Leading Performance)工藝製作,[60]該製程工藝實際上是同廠14奈米LPP工藝的改良版,重在提高單位面積下電晶體的數量(即同等電路下減少晶片面積),而Zen+相較於Zen而言沒有大變動,電晶體數量也是幾乎一樣。[61]有第三方媒體對基於Zen+的Ryzen 7進行實測,發現除了晶片面積有所減少以外,相較於第一代也有小幅的時脈提升及同等效能下功耗的下降,[62][61]但這個也與AMD對Zen的電源管理有改善有關,主要是對AMD SenseMI電源管理的調整改善,令CPU電源管理模組更快響應CPU的負荷需要,並且在有負荷時CPU核心的時脈比此前Zen的更能維持高時脈,特別是XFR2,還進一步改進了檢測單個CPU核心在當前最高工作溫度下的最高時脈的特性。[63]

除了換用更新的製程以及對CPU電源管理的改善外,還有:[64]

  • 降低對快取、記憶體存取時所需的時鐘週期
  • 提升快取頻寬
  • 更佳的記憶體相容性以及更高效能參數的記憶體支援(原生支援DDR4-2933,XMP/AMP支援下更達DDR4-3400+)

這些改進使得Zen+相較於Zen而言同時脈下每時鐘週期能處理多3%的指令數量,最高時脈也有6%的提升,最終大約取得10%左右的效能提升。[61]

配套的晶片組更新至400系列,不過原先300系列的通過AGESA EFI韌體更新後(若廠商提供)也可以使用基於Zen+的處理器。

Zen 2 编辑

首批採用Zen 2微架構的CPU產品於2019年7月發表,Zen 2顯著改善了效能。

Zen 3 编辑

首批採用Zen 3微架構的CPU產品於2020年10月8日發布。

相關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1.0 1.1 锐龙 AMD Ryzen7 台式处理器今日起全球上市!性能超越想象!. AMD. 2 March 2017 [4 March 2017]. (原始内容于2017-06-09). 
  2. ^ 100%的Ryzen CPU由GloFo FAB 8生产. bitsandchips. [2018-04-14]. (原始内容于2018-04-14). 
  3. ^ GlobalFoundries announces 14nm validation with AMD Zen silicon. ExtremeTech. [2016-11-19]. (原始内容于2016-12-07). 
  4. ^ 4.0 4.1 Anthony, Sebastian. AMD says Zen CPU will outperform Intel Broadwell-E, delays release to 2017. Ars Technica. 18 August 2016 [18 August 2016]. (原始内容于2016-11-21). 
  5. ^ Details of AMD Zen 16-core x86 APU emerge. [2016-11-19]. (原始内容于2016-05-02). 
  6. ^ AMD Zen-based 8-core Desktop CPU Arrives in 2016, on Socket FM3. TechPowerUp. [2016-11-19]. (原始内容于2016-03-02). 
  7. ^ Ryan Smith. AMD’s 2016-2017 x86 Roadmap: Zen Is In, Skybridge Is Out. AnandTech. 6 May 2015 [2016-11-19]. (原始内容于2015-05-08). 
  8. ^ 8.0 8.1 即将到来的HEDT&服务器之战. 編譯整理自twitter@CanardPC/Benchlife. [2018-04-14]. (原始内容于2018-04-14). 
  9. ^ 9.0 9.1 Kampman, Jeff. AMD gives us our first real moment of Zen. Tech Report. 18 August 2016 [18 August 2016]. (原始内容于2016-11-18). 
  10. ^ Bo Moore. AMD's next-gen Zen CPU due in 2016. pcgamer. [2016-11-19]. (原始内容于2016-10-30). 
  11. ^ AMD hints at high-performance Zen x86 architecture. bit-tech. 11 September 2014 [15 December 2014]. (原始内容于2015-04-02). 
  12. ^ Mujtaba, Hassan. AMD Announces 2014-2016 Roadmap – 20nm Project SkyBridge and K12 64-bit ARM Cores For 2016. WCCF Tech. May 5, 2014 [January 15, 2015]. (原始内容于2015-03-10). 
  13. ^ AMD Ryzen - the Zen architecture release date, specs, price and rumours. PCGamesN. 2017-02-14 [2017-02-20]. (原始内容于2017-02-11) (英语). 
  14. ^ AMD 開啟重返榮耀之旅,正式推出 Ryzen 處理器暨平台. techbang.com. [2017-03-27]. (原始内容于2017-03-27). 
  15. ^ . [2021-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16. ^ Brad Chacos. AMD Zen-based CPUs and APUs will unify around Socket AM4. PCWorld. 8 January 2016 [2017-03-27]. (原始内容于2017-02-02). 
  17. ^ How AMD's powerful Zen chip flouts the SoC stereotype. PCWorld. [2017-03-08]. (原始内容于2017-02-06) (英语). 
  18. ^ Cutress, Ian. Early AMD Zen Server CPU and Motherboard Details. Anandtech. 18 August 2016 [22 March 2017]. (原始内容于2017-03-22). 
  19. ^ AMD’s Zen Processor Might Power Next-Generation Apple MacBook Pro – Custom SOC Design With HBM2 Memory System. wccftech.com. [2017-03-30]. (原始内容于2017-03-30). 
  20. ^ 郑双艳. AMD Zen架构处理器明年问世 性能媲美Skylake. 騰訊數碼. 2015-02-23 [2015-02-24]. (原始内容于2015-02-23) (中文(中国大陆)). 另外,在封装接口方面,Zen架构将会实现与现有ARM处理器的接口兼容和互换。AMD在去年发布ARM架构处理器时就宣称将与以后的处理器实现接口的兼容,看来AMD是早有准备。而如果这一技术能够实现,那么对于企业级用户来说,这将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对ARM阵营也将是一个强心剂。 
  21. ^ 14nm AMD Zen CPU Will Have DDR4 and Simultaneous Multithreading. Softpedia. 28 January 2015 [31 January 2015]. (原始内容于2015-03-10). 
  22. ^ 22.0 22.1 22.2 【x86 興衰史】為何 AMD 在 x86 CPU 被 Intel 壓著打整整 10 年?戰況會改觀嗎?. TechNews 科技新報. [2017-08-25]. (原始内容于2017-08-25). 
  23. ^ Weekend tech reading: AMD 'Zen' and their return to high-end CPUs, tracking Windows pirates - TechSpot. techspot.com. [2015-05-12]. (原始内容于2015-05-11). 
  24. ^ AMD: Zen chips headed to desktops, servers in 2016 - The Tech Report - Page 1. techreport.com. [2015-05-12]. (原始内容于2015-05-09). 
  25. ^ Anton Shilov. AMD: ‘Bulldozer’ was not a game-changer, but next-gen ‘Zen’ will be. KitGuru. 11 September 2014 [1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于2016-06-04). 
  26. ^ . [2017-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7. ^ Clark, Mike. A New x86 Core Architecture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Computing (PDF). AMD: 7. [2017-03-27]. (原始内容 (PDF)于2016-11-26). 
  28. ^ 【Anandtech】AMD Ryzen 5 1600X / 1500X测试:与同价位i5的线程之战. [2018-04-14]. (原始内容于2018-04-14). 
  29. ^ Mujtaba, Hassan. AMD Opens The Lid on Zen Architectural Details at Hot Chips – Huge Performance Leap Over Excavator, Massive Throughput on 14nm FinFET Design. WCCFtech. [23 August 2016]. (原始内容于2016-08-25). 
  30. ^ Walrath, Josh. . PC Perspective. [13 March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2) (英语). 
  31. ^ Jiménez, Daniel. Strided Sampling Hashed Perceptron Predictor (PDF). Texas A&M University. (原始内容 (PDF)于2016-09-19). 
  32. ^ Williams, Chris. 'Neural network' spotted deep inside Samsung's Galaxy S7 silicon brain. The Register. (原始内容于2017-02-24). 
  33. ^ Fog, Agner. The microarchitecture of Intel, AMD and VIA CPUs (PDF).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 (原始内容 (PDF)于2017-03-28). 
  34. ^ 34.0 34.1 AMD Starts Linux Enablement On Next-Gen "Zen" Architecture. Phoronix. 17 March 2015 [17 March 2015]. (原始内容于2017-03-08). 
  35. ^ 35.0 35.1 Cutress, Ian. The AMD Zen and Ryzen 7 Review.... anandtech.com. 2017-03-02 [2017-03-16]. (原始内容于2020-03-18). 
  36. ^ Walton, Mark. AMD Ryzen 7 1800X still behind Intel, but it’s great for the price. arstechnica.com. 2017-03-02 [2017-03-03]. (原始内容于2020-02-03). 
  37. ^ Alcorn, Paul. AMD Ryzen 7 1800X CPU Review. tomshardware.com. 2017-03-02 [2017-03-03]. 
  38. ^ Verry, Tim. PSA: AMD XFR Enabled On All Ryzen CPUs, X SKUs Have Wider Range. PC Perspective. 2017-03-04 [2017-03-04]. (原始内容于2019-03-31). 
  39. ^ 39.0 39.1 39.2 AMD发布32核64线程的EPYC处理器,内部是4路Ryzen CPU?. [2017-05-17]. (原始内容于2017-05-19). 
  40. ^ 8核只是Zen核心的开始,AMD Naples 32核服务器级CPU Q2降临. expreview.com. [2017-03-27]. (原始内容于2017-03-27). 
  41. ^ Samsung and GLOBALFOUNDRIES Forge Strategic Collaboration to Deliver Multi-Sourced Offering of 14nm FinFET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_ GLOBALFOUNDRIES. [2017-04-28]. (原始内容于2017-10-24). 
  42. ^ AMD改代工合約 台積受惠大. 中時電子報. [2017-10-24]. (原始内容于2017-10-25) (中文(臺灣)). 
  43. ^ AMD Ryzen 7 1800X review: what's the real story with gaming?. [2017-05-17]. (原始内容于2017-04-09). 
  44. ^ AMD 逐步解開限制,Ryzen 記憶體運作時脈不再卡卡. [2017-05-17]. (原始内容于2017-05-14). 
  45. ^ 45.0 45.1 購買 AMD Ryzen Threadripper 之前,你應該要先了解什麼是 NUMA! | T客邦 - 我只推薦好東西. [2017-08-25]. (原始内容于2017-08-25) (中文(臺灣)). 
  46. ^ Ryzen APU用Vega核显,性能提升巨大,今年年底才发布. [2017-05-17]. (原始内容于2017-05-19). 
  47. ^ 這是值得你期待的裝機新選擇,AMD Ryzen 7 1800X 處理器實測. techbang.com. [2017-03-27]. (原始内容于2017-03-27). 
  48. ^ 锐龙 AMD Ryzen 7 1800X首发评测:Intel这下真的要慌了. expreview.com. [2017-03-27]. (原始内容于2017-03-27). 
  49. ^ 戏说厂商之Intel:什么时候变成了牙膏厂. pconline.com.cn. [2017-04-08]. (原始内容于2017-04-03). 
  50. ^ Intel真的在挤牙膏?历代Core i7处理器性能大比拼. expreview.com. [2017-04-08]. (原始内容于2017-04-03). 
  51. ^ 【AMD AMA &Anandtech】Ryzen游戏性能问题解答. [2018-04-14]. (原始内容于2018-04-14). 
  52. ^ Ryzen游戏性能不行?AMD称Intel平台优化太多所致,承诺改善. expreview.com. [2017-03-27]. (原始内容于2017-03-27). 
  53. ^ AMD 正積極改善 Ryzen 問題,合適購買時間點或許不遠了. techbang.com. [2017-03-27]. (原始内容于2017-03-27). 
  54. ^ De Gelas, Johan; Cutress, Ian. Sizing Up the Servers: Intel's Skylake-SP Xeon vs AMD's EPYC 7000. Anandtech. 11 July 2017 [11 July 2017]. (原始内容于2017-08-26). 
  55. ^ Agner:AMD Ryzen 架构及指令输出、延迟测试结果. [2017-05-23]. (原始内容于2017-05-17). ,原載於Test results for AMD Ryze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6. ^ 56.0 56.1 Cutress, Ian. AMD Reveals Threadripper 2. Anandtech. 5 June 2018 [6 June 2018]. (原始内容于2018-06-12). 
  57. ^ Alcorn, Paul. AMD Announces 2nd Generation Ryzen 7 & 5 CPUs: Pricing, Pre-Orders. Tom's Hardware. 13 April 2018 [13 April 2018]. 
  58. ^ Cutress, Ian. AMD Tech Day at CES. Anandtech. 8 January 2018 [8 January 2018]. (原始内容于2018-06-12). 
  59. ^ Bright, Peter. AMD’s 2018 roadmap: Desktop APUs in February, second-generation Ryzen in April. Ars Technica. 8 January 2018 [9 January 2018]. (原始内容于2020-02-03). 
  60. ^ AMD Will Use 'New' GlobalFoundries 12nm Node for Future CPUs, GPUs. ExtremeTech. 2017-09-22 [2018-02-04]. (原始内容于2018-02-05) (美国英语). 
  61. ^ 61.0 61.1 61.2 Cutress, Ian. . Anandtech. 19 April 2018 [30 April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62. ^ Kampman, Jeff. AMD lays out its Ryzen and Radeon plans for 2018 and beyond at CES. Tech Report. 8 January 2018 [8 January 2018]. (原始内容于2018-06-13). 
  63. ^ Leather, Anthony. AMD Confirms New Zen+ Ryzen CPUs For April 2018: X470 Chipset, Threadripper And APUs Inbound Too. Forbes. 7 January 2018 [9 January 2018]. (原始内容于2018-06-12). 
  64. ^ Mah Ung, Gordon. AMD reveals Ryzen 2, Threadripper 2, 7nm Navi, and more in CES blockbuster. PC World. 7 January 2018 [9 January 2018]. (原始内容于2018-01-13). 

外部連結 编辑

  • “Zen” 核心架构(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简体中文)
  • 【Arstechnica】Zen架构详解(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卧虎藏龙,锐龙 AMD Ryzen 7 1800X评测汇总(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简体中文)

此條目可参照外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 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 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 也不要翻译不可靠, 低品质内容, 依版权协议, 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 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 href,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html, title,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translated, page, 标签, zen是一種x86, 64微架構, 由amd開發, 2016年發表, 取代bulldozer微架構及其. 此條目可参照外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 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 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 也不要翻译不可靠 低品质内容 依版权协议 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 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 a href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html title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Translated page a 标签 Zen是一種x86 64微架構 由AMD開發 2016年發表 取代Bulldozer微架構及其改進版本 該微架構是AMD重返高效能運算市場的重要產品 與舊有架構相比幾乎完全重新設計並以新工藝製作以提升效能 同時還引入眾多新特性 處理器產品以SoC或半SoC形態面市 而首款Zen微架構的處理器 核心代號 Summit Ridge 正式品牌名稱為 Ryzen 而中文名稱為 銳龍 于2017年3月2日正式上市 1 11 12 13 14 外部合作方面 超微以2 93億美金賣給中科海光的x86架構CPU使用 不過預計不會提供後續型號的授權 15 AMD Zen產品化2017年3月2日 1 設計團隊AMD生产商GlobalFoundries 2 指令集架構AMD64 x86 64 制作工艺 製程14 奈米 FinFET 3 核心数量2 入門級 2 4 主流級 4 8 效能級 4 5 6 8 16 發燒級 8 64 工作站及服务器 4 一級快取每核心 32 KiB 資料 64 KiB 指令二級快取每核心 512 KiB三級快取每個CCX 4 8 MiBCPU主频范围2 0 GHz 至 4 0 GHzCPU插座Socket AM4 PGA 7 Socket TR4 LGA Socket SP4 SP4 BGA 內部測試用 8 Socket SP3 LGA Socket FP5 BGA 筆電 8 應用平台桌上型電腦 笔记本 服务器 工作站等核心代號Raven Ridge APU Summit Ridge Whitehaven 桌面CPU Snowy Owl 桌面CPU Naples 服务器CPU 9 使用的處理器型號Ryzen Ryzen Mobile Ryzen ThreadripperEpyc上代產品Excavator微架構繼任產品Zen 2 10 35 65 W 筆電 桌面APU 65 180 W 桌面 服务器CPU 12 35 W 低功耗APU Zen微架構之CPU核心 目录 1 概覽 2 架構設計 3 處理器產品 3 1 Ryzen系列 3 2 APU產品線 3 3 EPYC系列 4 效能表現 5 Zen 5 1 改進之處 6 Zen 2 7 Zen 3 8 相關 9 參考文獻 10 外部連結概覽 编辑首個基於Zen微架構的系統展示平台在2016年的E3消費電子展上現身 而架構的細節 則是到了同年英特爾開發者論壇正舉行時 在其舉行地點對面的街區上公佈 不同於使用將近6年的並且在各種小修小補和僅更新了一次製作工藝的Bulldozer微架構 Zen微架構由曾經領隊設計K6 K7 K8架構 2012年回歸AMD的Jim Keller帶隊操刀另行開發 並且直接使用14nm節點FinFET製程 著重於提升每個CPU核心的效能 最初目標是比當時預期的Bulldozer微架構最終形態時每時鐘週期指令數 英语 Instructions per cycle IPC 高出40 此外處理器連接界面 插座 記憶體支援等等都力圖更新到最新規格 16 除了效能和功能上的提升以外 還試圖以AMD APU產品線的經驗將新架構系統平台的體積縮小 令單一一顆CPU可以以SoC形態出現並支援常見的匯流排規格 包括PCIe SATA USB等 17 18 加之此前發表的300系列晶片組 Socket AM4 Socket FP4插座 對DDR4的支援等 這些使得AMD可以令Zen微架構只需些少修改即可涵蓋當前的筆電 小尺寸PC乃至桌上型電腦 工作站 伺服器 特別是高運算密度的雲端運算平台 等運算系統平台 19 20 21 2017年中發表的AMD Epyc系列 取代Opteron成為AMD面向企業應用 特別是雲端運算 的企業級CPU系列 並且可作為無需南橋晶片的半SoC化產品 22 架構設計 编辑 nbsp Ryzen原生8核心的晶粒Zen架構改進如下 23 24 25 32KB 一级数据缓存 L1d 8路 64KB 一级指令缓存 L1i 4路 可以直接回寫 write back 降低延時 加大頻寬 此前的是先通過指針回寫至記憶體再更新一級快取 write through 與Bulldozer模組相比增大兩倍頻寬 同步多執行緒 SMT 一個CPU核心可執行兩個執行緒 該特性此前在IBM POWER 英特爾 超執行緒 及甲骨文的SPARC上提供 26 放棄Bulldozer微架構的集群多线程架构 CMT 設計 每核心4個算術邏輯單元 ALU 和兩個位址生成單元 AGU 載入存儲單元 因不再使用Bulldozer模組化設計 浮點運算單元 FPU 不再由兩組整數ALU叢集共享 改回傳統的1顆物理核心1組浮點運算單元 每組4個128bit FPU單元 可組成兩個256bit FPU 單元來操作 27 512KiB 二級快取 L2 為每個CPU核心獨占 與Bulldozer模組相比增大兩倍頻寬 三級快取 L3 為每4個CPU核心組成的CCX模組 CPU核心複合體 其中的CPU核心仍可單獨關閉 28 共用 CCX之間通過Infinity Fabric互聯實現快取一致性 比Bulldozer模組快5倍 大型宏操作快取 每個SMT核心每時鐘週期能最多分派6個微操作 整合6個整數操作和4個浮點操作 29 30 更大的撤回 載入 存儲隊列 PTE 分頁表條目 接合 英语 Coalescing computer science 可將4KiB的分頁表合併至32KiB的分頁尺寸上 智慧型預取 4個解碼單元 每個時脈週期可以解碼4條x86指令 使用帶Indirect Target Array的散佈型感知器的增強型分支預測 類似於Bobcat微架構的 31 AMD工程師Mike Clark稱其可與人工神經網路相比 32 其優勢是對於幽靈漏洞的防範能力較佳 分支預測器在指令 資料抓取階段解除耦合 為修改堆疊指針而專用的堆疊引擎 堆疊暫存器 類似英特爾Haswell微架構 Broadwell微架構的設計 33 搬移限制 降低物理資料搬移以降低功耗 高效能硬體隨機數產生器 支援RDSEED RDSEED是英特爾在Boardwell微架構上實作的硬體隨機數產生器的調取指令 34 支援x86 AMD64 x87 MMX SSE SSE2 SSE3 SSSE3 SSE4 1 SSE4 2 SSE4a AVX AVX2 FMA3 CVT16 F16C AES SHA ADX等指令集 移除XOP FMA4 LWP TBM等甚少使用的指令集支援 支援SMAP SMEP XSAVEC XSAVES XRSTORS XSAVES CLFLUSHOPT CLZERO以及ADCX指令集 34 支援AMD V IOMMU虛擬化技術 新的时钟门控 基於HyperTransport擴展的高頻寬低延時的Infinity Fabric互聯架構 在基於Zen的處理器上大量使用的NUMA結構之瓶頸可被大幅緩解 消費級系統支援雙通道DDR4 2666的記憶體配置規格 企業級系統最高支援八通道並且帶ECC的DDR4記憶體 不支援DDR3 AMD SenseMI 35 36 37 使用AMD Infinity Control Fabric提供以下功能 Pure Power 取代Cool amp Quiet 監控晶片電壓和時脈 調整處理器的節電狀態 Precision Boost 取代Turbo Core 在熱設計功耗和溫度的限制下在預設時脈之上進行動態加速 對於有負載分配的核心盡可能加速 其餘閒置的CPU核心則盡可能進入休眠狀態 XFR 全稱eXtended Frequency Range 動態時脈擴展 在散熱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將時脈和電壓 必要時 提升至超過Precision Boost所能提供的時脈加速幅度 但是這個功能需要主機板晶片組提供支援 目前僅搭載X370和X300晶片組的主機板可用 38 SoC設計 提供傳統南橋和北橋晶片的功能 包括PCIe SATA AHCI NVMe USB 不過AMD還是發表了其委託祥碩設計的300系列晶片組 Socket AM4插座 35 對GCC LLVM等編譯器做了性能最佳化處理器產品 编辑 nbsp Zen微架構有兩種晶片實作 一種無內建GPU 一種內建GPU 後者用於AMD APU產品線上 nbsp 用於Epyc時的MCM連接結構 nbsp 用於Ryzen ThreadRipper時的MCM連接結構除了2017年3月販售的Ryzen以外 主流消費級AMD APU產品線也更新到Zen微架構了 新版AMD APU預計2017年下半年開賣 9 而伺服器及工作站用的Opteron系列 則是更名為EPYC 39 預計2017年第二季度以後出貨 40 目前出貨的Zen微架構的處理器均為GlobalFoundries在美國紐約州的Fab 8廠製造 製程工藝技術來自GF與三星電子旗下晶圓廠合作的14nm LPP 41 受制於GF的生產能力 AMD在2017年初以一億美元的代價修訂與GF的合同 不再排除讓三星 台積電代工製造的可能 不過這將在未來的7nm製程節點上開始 42 Ryzen系列 编辑 主条目 AMD Ryzen 2017年3月初至4月中 Ryzen 7 Ryzen 5系列處理器正式上市 Ryzen 7為8核心16執行緒的桌上型電腦處理器 Ryzen 5則是有6核心12執行緒和4核心8執行緒兩種規格 基準時脈從3 GHz 3 6 GHz不等 均支援雙通道DDR4記憶體 擁有最多24條PCIe通道 早期Ryzen系列的DDR4記憶體支援度有相容性問題 記憶體只能以較低的速率 時序參數運行 不過隨著2017年3月 4月的數次AGESA韌體的更新 已經大有改善 最高能支援至DDR4 3200規格 43 44 AMD也發表了極致效能級別的產品Ryzen ThreadRipper 线程撕裂者 由Epyc的NUMA結構衍生而來 目前最新版本ThreadRipper PRO 3995WX最高64核心128執行緒規格 支援八通道記憶體 由四個雙通道記憶體控制器提供支援 最高可擴充到2TB 本次也是繼AMD Quad FX平台以來第二次面向消費級市場推出NUMA結構的電腦系統平台 不過這次AMD將多顆處理器整合到一塊處理器基板上 僅需一個處理器插座 45 APU產品線 编辑 主条目 AMD加速處理器 2017年5月17日AMD公佈了行動版Ryzen處理器 均為自家的APU產品 本次公佈的CPU規格是 4核心8執行緒 每核心 512KB 的 L2 Cache 所有CPU核心共用 4MB L3 Cache 基準時脈有 1 9 GHz 2 GHz 3 GHz的配置 最高加速時脈可達 3 3 GHz 而GPU則是採用與代號 Vega GPU相同的架構 11組CU共704個ALU 核心時脈800MHz左右 46 EPYC系列 编辑 主条目 AMD Epyc 2017年5月17日AMD在財務分析報告會上宣布 基於Zen微架構的伺服器 工作站用CPU 另立Epyc品牌取代原來Opteron品牌 39 主攻高密度雲端運算等企業應用 22 最高規格是核心代號 Naples 的多晶片模組 由4顆8核心16執行緒的處理器晶片做在一塊處理器PCB上 所以一共擁有4 8個CPU核心 4 16執行緒 晶片之間採用Infinity Fabric連接 處理器採用Socket SP3 LGA封裝 支援雙處理器 每顆處理器支援八通道DDR4記憶體 由每顆晶片提供雙通道支援 每顆處理器擁有高達64條PCIe 3 0通道 處理器之間也使用Infinity Fabric連接 39 由於處理器晶片是已經內建SATA SATA Express控制器 USB控制器 時鐘電路等傳統上由南橋晶片提供的功能 針對高密度伺服器的主機板可更利用海量的PCIe通道增加網路處理元器件 RAID陣列控制器等而無需南橋晶片 必要的也就一顆顯示輸出用GPU 也是x86架構平台首次對伺服器市場推出高度整合化的半SoC化處理器 22 不過 也由於處理器本身的多晶片模組設計 相當於一顆NUMA結構的4路處理器平台 需要軟體開發做更進一步的針對NUMA結構的最佳化調適 尤其於工作站用途時 不過市面上並不缺少NUMA的使用範例 Intel在企業級平台上也是大量使用 45 效能表現 编辑從多數媒體的首發效能評測而言禪架構比起推土機架構獲得了廣泛的好評 首發產品Ryzen 7系列的每個CPU核心的效能及多執行緒效能已經達到Intel Haswell Boardwell微架構在同時脈下的水準 能源效率則更佳 多執行緒的需求是Ryzen的優勢 其競爭對手的處理器產品採用舊一代的架構時的預設時脈也不會如此高 47 48 但不足之處是 一來受制於製造工藝 最高時脈及能源效率不如對手英特爾最新的Skylake Kaby Lake微架構的產品 Intel的14奈米製程 在許多方面表現的都優於其他晶圓廠的14 16nm製程 儘管Skylake Kaby Lake微架構同時脈下效能與Haswell Boardwell微架構的相比僅5 的效能差別 49 50 二來是長久以來AMD高效能系統平台的缺席 市佔劣勢 間接導致不少軟體對AMD處理器的效能最佳化不良 特別是一些電腦遊戲 一些遊戲效能測試結果顯示似乎這些遊戲並不適應AMD的同步多執行緒 出現效能不升反降的情況 以網路遊戲為重災區 51 52 53 目前英特爾主要以製造工藝優勢和預設高時脈優勢與AMD拉開差距 為維持x86處理器的效能領導地位 英特爾推出了Core i9系列 市場定位相當於以往的Core i7極致版 但規格更為誇張 特別是時脈參數上 儘管耗電和發熱量上也有所增長 針對企業級市場打造的EPYC 則在巨量資料處理以及高效能運算上樂勝英特爾的Xeon系列 但是在資料庫處理方面則不敵對手 54 Ryzen並沒有熔毀漏洞 幽靈漏洞的問題也比較輕微 競爭對手Intel修正這些漏洞所造成的效能損失 讓Ryzen在許多需求的競爭力提高 有第三方x86 64指令集程式最佳化指導機構Anger 推出了針對Zen微架構處理器的源碼最佳化建議指導 55 Zen 编辑AMD Zen 產品化2018年4月設計團隊AMD生产商GlobalFoundries等核心数量4 8 效能級 24 32 發燒級 56 一級快取每核心 32 KiB 資料 64 KiB 指令二級快取每核心 512 KiB三級快取每個CCX 8 MiBCPU插座Socket AM4Socket TR4應用平台桌上型電腦 工作站等核心代號Pinnacle Ridge 57 Colfax 56 使用的處理器型號RyzenRyzen Threadripper65 105 W 桌面CPU 250 W 桌面CPU Zen 是Zen的改進型微架構 58 首款基於Zen 的處理器於2018年4月發表 59 改進之處 编辑 Zen 微架構的處理器使用了GlobalFoundries的 12奈米 LP Leading Performance 工藝製作 60 該製程工藝實際上是同廠14奈米LPP工藝的改良版 重在提高單位面積下電晶體的數量 即同等電路下減少晶片面積 而Zen 相較於Zen而言沒有大變動 電晶體數量也是幾乎一樣 61 有第三方媒體對基於Zen 的Ryzen 7進行實測 發現除了晶片面積有所減少以外 相較於第一代也有小幅的時脈提升及同等效能下功耗的下降 62 61 但這個也與AMD對Zen的電源管理有改善有關 主要是對AMD SenseMI電源管理的調整改善 令CPU電源管理模組更快響應CPU的負荷需要 並且在有負荷時CPU核心的時脈比此前Zen的更能維持高時脈 特別是XFR2 還進一步改進了檢測單個CPU核心在當前最高工作溫度下的最高時脈的特性 63 除了換用更新的製程以及對CPU電源管理的改善外 還有 64 降低對快取 記憶體存取時所需的時鐘週期 提升快取頻寬 更佳的記憶體相容性以及更高效能參數的記憶體支援 原生支援DDR4 2933 XMP AMP支援下更達DDR4 3400 這些改進使得Zen 相較於Zen而言同時脈下每時鐘週期能處理多3 的指令數量 最高時脈也有6 的提升 最終大約取得10 左右的效能提升 61 配套的晶片組更新至400系列 不過原先300系列的通過AGESA EFI韌體更新後 若廠商提供 也可以使用基於Zen 的處理器 Zen 2 编辑首批採用Zen 2微架構的CPU產品於2019年7月發表 Zen 2顯著改善了效能 Zen 3 编辑首批採用Zen 3微架構的CPU產品於2020年10月8日發布 相關 编辑AMD Zen 架構 AMD Zen 2微架構 AMD Zen 3微架構 AMD FCH Radeon 500系列參考文獻 编辑 1 0 1 1 锐龙 AMD Ryzen7 台式处理器今日起全球上市 性能超越想象 AMD 2 March 2017 4 March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6 09 100 的Ryzen CPU由GloFo FAB 8生产 bitsandchips 2018 04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4 14 GlobalFoundries announces 14nm validation with AMD Zen silicon ExtremeTech 2016 11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12 07 4 0 4 1 Anthony Sebastian AMD says Zen CPU will outperform Intel Broadwell E delays release to 2017 Ars Technica 18 August 2016 18 August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11 21 Details of AMD Zen 16 core x86 APU emerge 2016 11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5 02 AMD Zen based 8 core Desktop CPU Arrives in 2016 on Socket FM3 TechPowerUp 2016 11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02 Ryan Smith AMD s 2016 2017 x86 Roadmap Zen Is In Skybridge Is Out AnandTech 6 May 2015 2016 11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5 08 8 0 8 1 即将到来的HEDT amp 服务器之战 編譯整理自twitter CanardPC Benchlife 2018 04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4 14 9 0 9 1 Kampman Jeff AMD gives us our first real moment of Zen Tech Report 18 August 2016 18 August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11 18 Bo Moore AMD s next gen Zen CPU due in 2016 pcgamer 2016 11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10 30 AMD hints at high performance Zen x86 architecture bit tech 11 September 2014 15 Dec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4 02 Mujtaba Hassan AMD Announces 2014 2016 Roadmap 20nm Project SkyBridge and K12 64 bit ARM Cores For 2016 WCCF Tech May 5 2014 January 15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3 10 AMD Ryzen the Zen architecture release date specs price and rumours PCGamesN 2017 02 14 2017 02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2 11 英语 AMD 開啟重返榮耀之旅 正式推出 Ryzen 處理器暨平台 techbang com 2017 03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3 27 中國海光 CPU 將在下一代採用 7nm 製程 預計可能於年底流片 2021 04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4 17 Brad Chacos AMD Zen based CPUs and APUs will unify around Socket AM4 PCWorld 8 January 2016 2017 03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2 02 How AMD s powerful Zen chip flouts the SoC stereotype PCWorld 2017 03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2 06 英语 Cutress Ian Early AMD Zen Server CPU and Motherboard Details Anandtech 18 August 2016 22 March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3 22 AMD s Zen Processor Might Power Next Generation Apple MacBook Pro Custom SOC Design With HBM2 Memory System wccftech com 2017 03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3 30 郑双艳 AMD Zen架构处理器明年问世 性能媲美Skylake 騰訊數碼 2015 02 23 2015 02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2 23 中文 中国大陆 另外 在封装接口方面 Zen架构将会实现与现有ARM处理器的接口兼容和互换 AMD在去年发布ARM架构处理器时就宣称将与以后的处理器实现接口的兼容 看来AMD是早有准备 而如果这一技术能够实现 那么对于企业级用户来说 这将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对ARM阵营也将是一个强心剂 14nm AMD Zen CPU Will Have DDR4 and Simultaneous Multithreading Softpedia 28 January 2015 31 Jan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3 10 22 0 22 1 22 2 x86 興衰史 為何 AMD 在 x86 CPU 被 Intel 壓著打整整 10 年 戰況會改觀嗎 TechNews 科技新報 2017 08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8 25 Weekend tech reading AMD Zen and their return to high end CPUs tracking Windows pirates TechSpot techspot com 2015 05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5 11 AMD Zen chips headed to desktops servers in 2016 The Tech Report Page 1 techreport com 2015 05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5 09 Anton Shilov AMD Bulldozer was not a game changer but next gen Zen will be KitGuru 11 September 2014 1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6 04 AMD Zen Confirmed for 2016 Features 40 IPC Improvement Over Excavator 2017 03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04 Clark Mike A New x86 Core Architecture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Computing PDF AMD 7 2017 03 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6 11 26 Anandtech AMD Ryzen 5 1600X 1500X测试 与同价位i5的线程之战 2018 04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4 14 Mujtaba Hassan AMD Opens The Lid on Zen Architectural Details at Hot Chips Huge Performance Leap Over Excavator Massive Throughput on 14nm FinFET Design WCCFtech 23 August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8 25 Walrath Josh AMD Zen Architecture Overview Focus on Ryzen PC Perspective PC Perspective 13 March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10 12 英语 Jimenez Daniel Strided Sampling Hashed Perceptron Predictor PDF Texas A amp M University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6 09 19 Williams Chris Neural network spotted deep inside Samsung s Galaxy S7 silicon brain The Register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2 24 Fog Agner The microarchitecture of Intel AMD and VIA CPUs PDF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7 03 28 34 0 34 1 AMD Starts Linux Enablement On Next Gen Zen Architecture Phoronix 17 March 2015 17 March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3 08 35 0 35 1 Cutress Ian The AMD Zen and Ryzen 7 Review anandtech com 2017 03 02 2017 03 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3 18 Walton Mark AMD Ryzen 7 1800X still behind Intel but it s great for the price arstechnica com 2017 03 02 2017 03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2 03 Alcorn Paul AMD Ryzen 7 1800X CPU Review tomshardware com 2017 03 02 2017 03 03 Verry Tim PSA AMD XFR Enabled On All Ryzen CPUs X SKUs Have Wider Range PC Perspective 2017 03 04 2017 03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3 31 39 0 39 1 39 2 AMD发布32核64线程的EPYC处理器 内部是4路Ryzen CPU 2017 05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5 19 8核只是Zen核心的开始 AMD Naples 32核服务器级CPU Q2降临 expreview com 2017 03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3 27 Samsung and GLOBALFOUNDRIES Forge Strategic Collaboration to Deliver Multi Sourced Offering of 14nm FinFET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GLOBALFOUNDRIES 2017 04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10 24 AMD改代工合約 台積受惠大 中時電子報 2017 10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10 25 中文 臺灣 AMD Ryzen 7 1800X review what s the real story with gaming 2017 05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4 09 AMD 逐步解開限制 Ryzen 記憶體運作時脈不再卡卡 2017 05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5 14 45 0 45 1 購買 AMD Ryzen Threadripper 之前 你應該要先了解什麼是 NUMA T客邦 我只推薦好東西 2017 08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8 25 中文 臺灣 Ryzen APU用Vega核显 性能提升巨大 今年年底才发布 2017 05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5 19 這是值得你期待的裝機新選擇 AMD Ryzen 7 1800X 處理器實測 techbang com 2017 03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3 27 锐龙 AMD Ryzen 7 1800X首发评测 Intel这下真的要慌了 expreview com 2017 03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3 27 戏说厂商之Intel 什么时候变成了牙膏厂 pconline com cn 2017 04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4 03 Intel真的在挤牙膏 历代Core i7处理器性能大比拼 expreview com 2017 04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4 03 AMD AMA amp Anandtech Ryzen游戏性能问题解答 2018 04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4 14 Ryzen游戏性能不行 AMD称Intel平台优化太多所致 承诺改善 expreview com 2017 03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3 27 AMD 正積極改善 Ryzen 問題 合適購買時間點或許不遠了 techbang com 2017 03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3 27 De Gelas Johan Cutress Ian Sizing Up the Servers Intel s Skylake SP Xeon vs AMD s EPYC 7000 Anandtech 11 July 2017 11 Jul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8 26 Agner AMD Ryzen 架构及指令输出 延迟测试结果 2017 05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5 17 原載於Test results for AMD Ryze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6 0 56 1 Cutress Ian AMD Reveals Threadripper 2 Anandtech 5 June 2018 6 June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6 12 Alcorn Paul AMD Announces 2nd Generation Ryzen 7 amp 5 CPUs Pricing Pre Orders Tom s Hardware 13 April 2018 13 April 2018 Cutress Ian AMD Tech Day at CES Anandtech 8 January 2018 8 January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6 12 Bright Peter AMD s 2018 roadmap Desktop APUs in February second generation Ryzen in April Ars Technica 8 January 2018 9 January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2 03 AMD Will Use New GlobalFoundries 12nm Node for Future CPUs GPUs ExtremeTech 2017 09 22 2018 02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2 05 美国英语 61 0 61 1 61 2 Cutress Ian The AMD 2nd Gen Ryzen Deep Dive Anandtech 19 April 2018 30 April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6 12 Kampman Jeff AMD lays out its Ryzen and Radeon plans for 2018 and beyond at CES Tech Report 8 January 2018 8 January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6 13 Leather Anthony AMD Confirms New Zen Ryzen CPUs For April 2018 X470 Chipset Threadripper And APUs Inbound Too Forbes 7 January 2018 9 January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6 12 Mah Ung Gordon AMD reveals Ryzen 2 Threadripper 2 7nm Navi and more in CES blockbuster PC World 7 January 2018 9 January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1 13 外部連結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AMD Zen Zen 核心架构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简体中文 Arstechnica Zen架构详解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卧虎藏龙 锐龙 AMD Ryzen 7 1800X评测汇总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简体中文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AMD Zen amp oldid 76838217,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