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鵟號巡洋艦

鵟号[註 1](德語:SMS Bussard[註 2])是德意志帝国海军于19世纪80年代建造的一艘四等巡洋舰[註 3]。它是同名船级首舰,同级还有另外五艘舰。该舰自1888年开始铺设龙骨,至1890年1月下水并于同年10月交付使用英语Ship commissioning。鵟号是专为执行海外任务而设计,装备有八门105毫米口径主炮,航速可达15.5(28.7公里每小時)。

鵟号于1890年代在悉尼
历史
德意志帝国
艦名 鵟号
艦名出處
建造者 但泽帝国船厂
動工日 1888年8月
下水日 1890年1月23日
服役日 1890年10月7日
结局 1913年拆解报废
技术数据
艦級 鵟级
艦型 四等巡洋舰(小巡洋舰
排水量
  • 标准:1559吨
  • 满载:1868吨
全長 82.6米
全寬 12.5米
吃水 4.45米
動力輸出 2,800匹公制馬力(2,800匹指示馬力
動力來源 双轴,两台三胀蒸汽机
速度 15.5节
續航距離 2990海里以9节
乘員 9名军官、152名水兵
武器裝備
  • 8 × 105毫米35倍径箍炮德语Ringkanone
  • 5 × 37毫米转膛炮英语Hotchkiss gun
  • 2 × 350毫米鱼雷发射管

鵟号的大部分服役生涯都在海外度过,先是于1890年代中期被编入东亚分舰队,继而于20世纪的头十年被派驻德属东非。它的役期相对平和;其唯一参与的重大行动是1894年驻扎在亚洲期间曾协助镇压了萨摩亚当地的叛乱。1910年,该舰回到德国,在本土仅继续服役了两年,便于1912年10月从海军名录英语Navy List中除籍,至次年在汉堡拆解报废。

设计

 
鵟级秃鹫号的插画

随着1871年后德意志帝国的经济扩张,帝国海军有必要将军舰常驻在海外殖民地,以保护德国公民在当地的权益。由于船员宿营空间的局促和低适航性英语Seakeeping,既有的炮舰并非合适的舰种。它们的武器装备也被视为过于薄弱。相反,所需船具应具有较大的排水量并通过轮机驱动,以使它们能够监控大片海域。这类舰只还应继续配备适当的风帆索具,以便在长途航行中节省煤炭。这些要求在1886-1887财年获得拨款的两艘燕子级巡洋舰得到落实,它们为更大的鵟级奠定了基础。[5][3]

鵟号的船体采用横向钢框架构造,并有一直延伸至上甲板黄松外板,表面再覆裹一层蒙次合金英语Muntz metal以保护木材免受船蛆的侵害。舰只的水线长全长分别为79.62米和82.6米,有12.5米的舷宽以及4.45米的前吃水。其标准排水量为1559吨,满载时则可达1868吨。推进装置由两台卧式三缸三胀往复式蒸汽机组成,各负责驱动一副直径为3米的三叶螺旋桨。蒸汽由四台燃煤圆柱形火管锅炉英语Fire-tube boiler提供,它们通过管道汇入一具单座烟囱英语Funnel (ship)。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2,800匹公制馬力(2,100千瓦特),设计航速15.5(28.7公里每小時),并能够以9節(17公里每小時)的速度连续航行2,990海里(5,540公里)。舰只最初配备有一套总表面积为856平方米的辅助用前桅横帆三桅式索具;但在1899-1900年改装为双桅纵帆样式(约600平方米)过程中,主桅德语Großmast被拆除,后桅德语Besanmast仅保留了一副不带斜桁索具英语gaff rig的三角帆。其标准船员编制英语Ship's company为9名军官及152名水兵。[6]

该舰的主炮由八门单座安装的105毫米35倍径箍炮德语Ringkanone组成,共配备800发弹药。它们的射程为8200米。其中两门并排放置在艏楼,四门分居两边舷侧英语Broadside (naval):一对在舷外平台英语Sponson上、一对在炮眼英语gun port内,最后两门则并排安装在后甲板英语Quarterdeck副炮英语Battleship secondary armament则由五门37毫米转膛炮英语Hotchkiss gun组成,用于防御鱼雷艇。此外,舰只还配备有两具350毫米鱼雷发射管和5枚鱼雷,均安装在甲板上。[6][7]

服役历史

鵟号是以“C号四等巡洋舰”(Kreuzer IV. Classe C)作为合同代号,于1888年8月在但泽帝国船厂开建。它于1890年1月23日下水;随后的舾装工作进展迅速,使这艘新巡洋舰于1890年10月7日便已准备好交付帝国舰队使用。此后,它便被部署至德意志帝国的海外驻地。[6]在运用生涯的早期阶段,鵟号曾跟随东亚分舰队在东亚基地服役。1892年5月在奥克兰完成大修后,该舰奉命前往新几内亚威廉皇帝领德语Kaiser-Wilhelmsland,连同政府专员和部分当地警察部队一起对巴布亚人进行了惩罚性讨伐英语Punitive expedition——这是由于在1891年夏天,他们在哈茨费尔德港德语Hatzfeldhafen杀害了三名德国传教士和当地工人。[8]1893年7月,鵟号与姊妹舰隼号协助镇压了在萨摩亚马塔阿法·尤瑟福英语Mata'afa Iosefo领导的当地叛乱。英国的老式护卫舰库拉索号英语HMS Curacoa (1878)也加入了它们的行列,这三艘舰于7月7日炮击了叛军阵地,迫使对方投降。马塔阿法被带往首都阿皮亚,而鵟号则留在后方,以确保对其支持者解除武装。[9]

1898年,鵟号返回德国,于3月抵达易北河。在回程途中,它还为柏林动物园带回了几只热带鸟类。[10]抵埗后,该舰便进入但泽帝国船厂的旱坞接受重建。其三桅式索具由此被替换为双桅纵帆样式,并获得了一个全新、更大的司令塔建筑。工程于1900年完结,鵟号随即重返服役。[11]为了应对同年早些时候在中国爆发的义和团运动,它被派往增援东亚分舰队。[12]8月6日,在前往中国的途中,由于窨井衬垫破裂,鵟号的锅炉舱英语boiler room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名水兵死亡,另有3人重伤。[13]抵达中国后,该舰伙同其姊妹舰海雕号秃鹫号一起攻击了大沽口炮台。其船员在战斗过程中没有伤亡。[12]

 
鵟号在达累斯萨拉姆,彼时主桅已被移除

1904年,鵟号与燕子号巡洋舰一同被部署至德属东非的东非基地。当时在非洲的德国军舰只有炮舰苍鹰号德语SMS Habicht (1879)狼号德语SMS Wolf (1878);但这两艘舰都驻扎在德属西非[14]鵟号于1904年4月26日离开青岛,至6月30日抵达达累斯萨拉姆,彼时燕子号已被其姊妹舰雀鹰号取代。[15]而在去程途中,鵟号的船员已在科伦坡被从不来梅哈芬搭乘邮轮美因号(Main)而来的轮替班组所取代。轮替船员中包括继任舰长、海军上尉奥托·巴克德语Otto Back (Offizier)以及汉斯·帕舍英语Hans Paasche,后者开始在鵟号担任导航官,为期两年。[16]

鵟号参与了对马及马及叛乱的镇压。1905年7月末,鲁菲吉河南岸的萨曼加地区发生大规模骚乱,起义爆发。德国殖民政府于8月1日知悉事件。时值德属西南非洲爆发赫雷罗人和纳马人起义(1904-1907年),为了避免德属东非南部再次爆发冲突,总督古斯塔夫·阿道夫·冯·葛岑德语Gustav Adolf von Götzen要求国家海军办公室立即通过帝国海军提供支援,以便迅速将部队部署至叛乱区。8月3日傍晚,鵟号搭载着时任防务部队德语Schutztruppe für Deutsch-Ostafrika总司令的库尔特·约翰内斯德语Kurt Johannes (Militär)少校、4名军官和2名士官,连同120名非洲土著兵英语Askari和搬运工启航。在随后几天里,海军和防务部队的几个分遣队从鵟号登陆各海岸,以保护岸防基地并与叛乱分子作战。其中,由帕舍率领的分遣队曾分别在基卢瓦基温杰英语Kilwa Kivinje、莫霍罗和萨曼加等地参与战斗。[17]

在叛乱初期直至大约1905年9月底,鵟号是帝国海军中唯一一艘支援东非殖民政府和防务部队行动的军舰。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对向叛乱地区运送部队和物资的需求自然增长,因此批准了从青岛调配海雕号和忒提斯号小巡洋舰。到1908年,雀鹰号被转移至德属西非,海雕号则接替了它的位置。[18]鵟号一直留在非洲,直至1910年,其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回到德国。它在国内仅服役了很短一段时间,便于1912年10月从海军名录英语Navy List中除籍,至次年在汉堡拆解报废。[6]

注释

脚注

  1. ^ 译名参考自《朗氏德汉双解大词典》,[1]另有来源译作“美洲鹰”号。[2]
  2. ^ SMS表示Seiner Majestät Schiff, 即“陛下之舰”。
  3. ^ 英文来源多循技术特征将其统称为“无防护巡洋舰”。[3]但根据德意志帝国海军的舰艇分类德语Schiffstyp,鵟号自建造之初便被定型为“四等巡洋舰”(Kreuzer IV. Classe),1899年起统一归为“小巡洋舰”。[4]

引用

  1. ^ 叶本度,第362頁.
  2. ^ 日本海人社,第24頁.
  3. ^ 3.0 3.1 Sondhaus,第166–167頁.
  4. ^ 日本海人社,第128頁.
  5. ^ Nottelmann,第102–103頁.
  6. ^ 6.0 6.1 6.2 6.3 Gröner,第97頁.
  7. ^ Lyon,第253頁.
  8.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179頁.
  9. ^ Clowes et al.,第414頁.
  10. ^ Krämer,第505頁.
  11. ^ Gröner,第97–98頁.
  12. ^ 12.0 12.1 Sundries,第547頁.
  13. ^ Phelps,第175頁.
  14. ^ Naval Notes 1901,第1502頁.
  15. ^ Naval Notes 1904,第1079頁.
  16. ^ Lange,第27頁.
  17. ^ Buchholz.
  18. ^ Naval Notes 1908,第710頁.

参考资料

  • 叶本度 (编). 《朗氏德汉双解大词典》.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ISBN 978-7-5600-8943-0. 
  • 日本海人社 (编). 《德国巡洋舰史》. 由章骞审校.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10. ISBN 978-7-5436-6431-9. 
  • Clowes, William Laird; Markham, Clements; Mahan, Alfred Thayer; Wilson, Herbert Wrigley & Roosevelt, Theodore. The Royal Navy: A History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the Death of Queen Victoria VII. London: Sampson Low, Marston and Company. 1903. OCLC 1296915.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1.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7822-0237-4. 
  • Krämer, Augustine. The Samoa Islands: Material Culture II.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4. ISBN 978-0-8248-1634-6. 
  • Lange, Werner. Hans Paasche: Militant Pacifist in Imperial Germany. Victoria: Trafford. 2005. ISBN 978-1-4120-5246-7. 
  • Lyon, David. Germany. Gardiner, Robert; Chesneau, Roger & Kolesnik, Eugene M. (编).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 Greenwich: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240–265. ISBN 978-0-85177-133-5. 
  • Naval Notes. Journal of the Royal United Service Institution (London: J. J. Keliher & Co.). December 1901, XLV: 1496–1510. ISSN 0035-9289. OCLC 723657282. doi:10.1080/03071840109418906. 
  • Naval Notes. Journal of the Royal United Service Institution (London: J. J. Keliher & Co.). June 1904, XLVIII: 1071–1081. ISSN 0035-9289. OCLC 723657282. doi:10.1080/03071840409418368. 
  • Naval Notes. Journal of the Royal United Service Institution (London: J. J. Keliher & Co.). June 1908, LII (363): 704–715. ISSN 0035-9289. OCLC 723657282. doi:10.1080/03071840809418822. 
  • Nottelmann, Dirk.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mall Cruiser in the Imperial German Navy. Jordan, John (编). Warship 2020. Oxford: Osprey. 2020: 102–118. ISBN 978-1-4728-4071-4. 
  • Phelps, Harry. Notes on Ships and Torpedo Boats. General Information Series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01, XX: 9–182. 
  • Sondhaus, Lawrence. Preparing for Weltpolitik: German Sea Power Before the Tirpitz Era.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ISBN 978-1-55750-745-7. 
  • Sundries. The United Service Magazine (London: William Clowes & Sons). 1902, XXV: 545–550. 
  • Buchholz, Bernhard. Erlebnisse des Maschinisten Otto Gehring von SMS „Bussard“ während des Maji-Maji-Aufstandes in Deutsch-Ostafrika (PDF). Traditionsverband.de. [2022-10-10]. (原始内容 (PDF)于2022-07-09). 

鵟號巡洋艦, 鵟号, 德語, bussard, 是德意志帝国海军于19世纪80年代建造的一艘四等巡洋舰, 它是同名船级的首舰, 同级还有另外五艘舰, 该舰自1888年开始铺设龙骨, 至1890年1月下水并于同年10月交付使用, 英语, ship, commissioning, 鵟号是专为执行海外任务而设计, 装备有八门105毫米口径的主炮, 航速可达15, 5節, 7公里每小時, 鵟号于1890年代在悉尼历史德意志帝国艦名鵟号艦名出處鵟建造者但泽帝国船厂動工日1888年8月下水日1890年1月23日服役日1890年. 鵟号 註 1 德語 SMS Bussard 註 2 是德意志帝国海军于19世纪80年代建造的一艘四等巡洋舰 註 3 它是同名船级的首舰 同级还有另外五艘舰 该舰自1888年开始铺设龙骨 至1890年1月下水并于同年10月交付使用 英语 Ship commissioning 鵟号是专为执行海外任务而设计 装备有八门105毫米口径的主炮 航速可达15 5節 28 7公里每小時 鵟号于1890年代在悉尼历史德意志帝国艦名鵟号艦名出處鵟建造者但泽帝国船厂動工日1888年8月下水日1890年1月23日服役日1890年10月7日结局1913年拆解报废技术数据艦級鵟级艦型四等巡洋舰 小巡洋舰 排水量标准 1559吨 满载 1868吨全長82 6米全寬12 5米吃水4 45米動力輸出2 800匹公制馬力 2 800匹指示馬力 動力來源双轴 两台三胀蒸汽机速度15 5节續航距離2990海里以9节乘員9名军官 152名水兵武器裝備8 105毫米35倍径箍炮 德语 Ringkanone 5 37毫米转膛炮 英语 Hotchkiss gun 2 350毫米鱼雷发射管鵟号的大部分服役生涯都在海外度过 先是于1890年代中期被编入东亚分舰队 继而于20世纪的头十年被派驻德属东非 它的役期相对平和 其唯一参与的重大行动是1894年驻扎在亚洲期间曾协助镇压了萨摩亚当地的叛乱 1910年 该舰回到德国 在本土仅继续服役了两年 便于1912年10月从海军名录 英语 Navy List 中除籍 至次年在汉堡拆解报废 目录 1 设计 2 服役历史 3 注释 4 参考资料设计 编辑主条目 鵟級巡洋艦 鵟级秃鹫号的插画 随着1871年后德意志帝国的经济扩张 帝国海军有必要将军舰常驻在海外殖民地 以保护德国公民在当地的权益 由于船员宿营空间的局促和低适航性 英语 Seakeeping 既有的炮舰并非合适的舰种 它们的武器装备也被视为过于薄弱 相反 所需船具应具有较大的排水量并通过轮机驱动 以使它们能够监控大片海域 这类舰只还应继续配备适当的风帆索具 以便在长途航行中节省煤炭 这些要求在1886 1887财年获得拨款的两艘燕子级巡洋舰得到落实 它们为更大的鵟级奠定了基础 5 3 鵟号的船体采用横向钢框架构造 并有一直延伸至上甲板的黄松外板 表面再覆裹一层蒙次合金 英语 Muntz metal 以保护木材免受船蛆的侵害 舰只的水线长和全长分别为79 62米和82 6米 有12 5米的舷宽以及4 45米的前吃水 其标准排水量为1559吨 满载时则可达1868吨 推进装置由两台卧式三缸三胀往复式蒸汽机组成 各负责驱动一副直径为3米的三叶螺旋桨 蒸汽由四台燃煤圆柱形火管锅炉 英语 Fire tube boiler 提供 它们通过管道汇入一具单座烟囱 英语 Funnel ship 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2 800匹公制馬力 2 100千瓦特 设计航速15 5節 28 7公里每小時 并能够以9節 17公里每小時 的速度连续航行2 990海里 5 540公里 舰只最初配备有一套总表面积为856平方米的辅助用前桅横帆三桅式索具 但在1899 1900年改装为双桅纵帆样式 约600平方米 过程中 主桅 德语 Grossmast 被拆除 后桅 德语 Besanmast 仅保留了一副不带斜桁索具 英语 gaff rig 的三角帆 其标准船员编制 英语 Ship s company 为9名军官及152名水兵 6 该舰的主炮由八门单座安装的105毫米35倍径箍炮 德语 Ringkanone 组成 共配备800发弹药 它们的射程为8200米 其中两门并排放置在艏楼 四门分居两边舷侧 英语 Broadside naval 一对在舷外平台 英语 Sponson 上 一对在炮眼 英语 gun port 内 最后两门则并排安装在后甲板 英语 Quarterdeck 副炮 英语 Battleship secondary armament 则由五门37毫米转膛炮 英语 Hotchkiss gun 组成 用于防御鱼雷艇 此外 舰只还配备有两具350毫米鱼雷发射管和5枚鱼雷 均安装在甲板上 6 7 服役历史 编辑鵟号是以 C号四等巡洋舰 Kreuzer IV Classe C 作为合同代号 于1888年8月在但泽的帝国船厂 开建 它于1890年1月23日下水 随后的舾装工作进展迅速 使这艘新巡洋舰于1890年10月7日便已准备好交付帝国舰队使用 此后 它便被部署至德意志帝国的海外驻地 6 在运用生涯的早期阶段 鵟号曾跟随东亚分舰队在东亚基地服役 1892年5月在奥克兰完成大修后 该舰奉命前往新几内亚的威廉皇帝领 德语 Kaiser Wilhelmsland 连同政府专员和部分当地警察部队一起对巴布亚人进行了惩罚性讨伐 英语 Punitive expedition 这是由于在1891年夏天 他们在哈茨费尔德港 德语 Hatzfeldhafen 杀害了三名德国传教士和当地工人 8 1893年7月 鵟号与姊妹舰隼号协助镇压了在萨摩亚由马塔阿法 尤瑟福 英语 Mata afa Iosefo 领导的当地叛乱 英国的老式护卫舰库拉索号 英语 HMS Curacoa 1878 也加入了它们的行列 这三艘舰于7月7日炮击了叛军阵地 迫使对方投降 马塔阿法被带往首都阿皮亚 而鵟号则留在后方 以确保对其支持者解除武装 9 1898年 鵟号返回德国 于3月抵达易北河 在回程途中 它还为柏林动物园带回了几只热带鸟类 10 抵埗后 该舰便进入但泽帝国船厂的旱坞接受重建 其三桅式索具由此被替换为双桅纵帆样式 并获得了一个全新 更大的司令塔建筑 工程于1900年完结 鵟号随即重返服役 11 为了应对同年早些时候在中国爆发的义和团运动 它被派往增援东亚分舰队 12 8月6日 在前往中国的途中 由于窨井衬垫破裂 鵟号的锅炉舱 英语 boiler room 发生爆炸 事故造成3名水兵死亡 另有3人重伤 13 抵达中国后 该舰伙同其姊妹舰海雕号和秃鹫号一起攻击了大沽口炮台 其船员在战斗过程中没有伤亡 12 鵟号在达累斯萨拉姆 彼时主桅已被移除 1904年 鵟号与燕子号巡洋舰一同被部署至德属东非的东非基地 当时在非洲的德国军舰只有炮舰苍鹰号 德语 SMS Habicht 1879 和狼号 德语 SMS Wolf 1878 但这两艘舰都驻扎在德属西非 14 鵟号于1904年4月26日离开青岛 至6月30日抵达达累斯萨拉姆 彼时燕子号已被其姊妹舰雀鹰号取代 15 而在去程途中 鵟号的船员已在科伦坡被从不来梅哈芬搭乘邮轮美因号 Main 而来的轮替班组所取代 轮替船员中包括继任舰长 海军上尉奥托 巴克 德语 Otto Back Offizier 以及汉斯 帕舍 英语 Hans Paasche 后者开始在鵟号担任导航官 为期两年 16 鵟号参与了对马及马及叛乱的镇压 1905年7月末 鲁菲吉河南岸的萨曼加地区发生大规模骚乱 起义爆发 德国殖民政府于8月1日知悉事件 时值德属西南非洲爆发赫雷罗人和纳马人起义 1904 1907年 为了避免德属东非南部再次爆发冲突 总督古斯塔夫 阿道夫 冯 葛岑 德语 Gustav Adolf von Gotzen 要求国家海军办公室立即通过帝国海军提供支援 以便迅速将部队部署至叛乱区 8月3日傍晚 鵟号搭载着时任防务部队 德语 Schutztruppe fur Deutsch Ostafrika 总司令的库尔特 约翰内斯 德语 Kurt Johannes Militar 少校 4名军官和2名士官 连同120名非洲土著兵 英语 Askari 和搬运工启航 在随后几天里 海军和防务部队的几个分遣队从鵟号登陆各海岸 以保护岸防基地并与叛乱分子作战 其中 由帕舍率领的分遣队曾分别在基卢瓦基温杰 英语 Kilwa Kivinje 莫霍罗和萨曼加等地参与战斗 17 在叛乱初期直至大约1905年9月底 鵟号是帝国海军中唯一一艘支援东非殖民政府和防务部队行动的军舰 随着时间的推移 政府对向叛乱地区运送部队和物资的需求自然增长 因此批准了从青岛调配海雕号和忒提斯号小巡洋舰 到1908年 雀鹰号被转移至德属西非 海雕号则接替了它的位置 18 鵟号一直留在非洲 直至1910年 其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回到德国 它在国内仅服役了很短一段时间 便于1912年10月从海军名录 英语 Navy List 中除籍 至次年在汉堡拆解报废 6 注释 编辑脚注 译名参考自 朗氏德汉双解大词典 1 另有来源译作 美洲鹰 号 2 SMS表示Seiner Majestat Schiff 即 陛下之舰 英文来源多循技术特征将其统称为 无防护巡洋舰 3 但根据德意志帝国海军的舰艇分类 德语 Schiffstyp 鵟号自建造之初便被定型为 四等巡洋舰 Kreuzer IV Classe 1899年起统一归为 小巡洋舰 4 引用 叶本度 第362頁 日本海人社 第24頁 3 0 3 1 Sondhaus 第166 167頁 日本海人社 第128頁 Nottelmann 第102 103頁 6 0 6 1 6 2 6 3 Groner 第97頁 Lyon 第253頁 Hildebrand Rohr amp Steinmetz 第179頁 Clowes et al 第414頁 Kramer 第505頁 Groner 第97 98頁 12 0 12 1 Sundries 第547頁 Phelps 第175頁 Naval Notes 1901 第1502頁 Naval Notes 1904 第1079頁 Lange 第27頁 Buchholz Naval Notes 1908 第710頁 参考资料 编辑叶本度 编 朗氏德汉双解大词典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ISBN 978 7 5600 8943 0 日本海人社 编 德国巡洋舰史 由章骞审校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10 ISBN 978 7 5436 6431 9 Clowes William Laird Markham Clements Mahan Alfred Thayer Wilson Herbert Wrigley amp Roosevelt Theodore The Royal Navy A History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the Death of Queen Victoria VII London Sampson Low Marston and Company 1903 OCLC 1296915 Gro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 1945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 0 87021 790 6 Hildebrand Hans H Rohr Albert amp Steinmetz Hans 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1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 3 7822 0237 4 Kramer Augustine The Samoa Islands Material Culture II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4 ISBN 978 0 8248 1634 6 Lange Werner Hans Paasche Militant Pacifist in Imperial Germany Victoria Trafford 2005 ISBN 978 1 4120 5246 7 Lyon David Germany Gardiner Robert Chesneau Roger amp Kolesnik Eugene M 编 Conway s All the World s Fighting Ships 1860 1905 Greenwich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240 265 ISBN 978 0 85177 133 5 含有內容需登入查看的頁面 link Naval Notes Journal of the Royal United Service Institution London J J Keliher amp Co December 1901 XLV 1496 1510 ISSN 0035 9289 OCLC 723657282 doi 10 1080 03071840109418906 Naval Notes Journal of the Royal United Service Institution London J J Keliher amp Co June 1904 XLVIII 1071 1081 ISSN 0035 9289 OCLC 723657282 doi 10 1080 03071840409418368 Naval Notes Journal of the Royal United Service Institution London J J Keliher amp Co June 1908 LII 363 704 715 ISSN 0035 9289 OCLC 723657282 doi 10 1080 03071840809418822 Nottelmann Dirk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mall Cruiser in the Imperial German Navy Jordan John 编 Warship 2020 Oxford Osprey 2020 102 118 ISBN 978 1 4728 4071 4 Phelps Harry Notes on Ships and Torpedo Boats General Information Series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01 XX 9 182 Sondhaus Lawrence Preparing for Weltpolitik German Sea Power Before the Tirpitz Era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ISBN 978 1 55750 745 7 Sundries The United Service Magazine London William Clowes amp Sons 1902 XXV 545 550 Buchholz Bernhard Erlebnisse des Maschinisten Otto Gehring von SMS Bussard wahrend des Maji Maji Aufstandes in Deutsch Ostafrika PDF Traditionsverband de 2022 10 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2 07 09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鵟號巡洋艦 amp oldid 7700862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