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学文化之一,出現於約距今5300年前至4000年前,發展於長江下游環太湖地區,共發現500多處遺址,以良渚遺址附近的莫角山為中心區。良渚文化最主要特徵是器的使用和隨葬,包括大件的玉、玉、玉。玉琮是工藝最精、最具權威性的玉器,往往刻有精緻的獸面紋,是神靈的圖象,玉鉞則是軍權、王權的象徵。良渚文化的政治體為酋邦,亦有學者認為已出現國家雛形,能動員大量勞動力,各酋邦間結成聯盟,神權色彩濃厚,建造大型祭祀場所、城牆及防洪土牆,社會成員地位分化,形成貴族和普通平民階層。

良渚文化
地理範圍長江下游
時期中國新石器時代
時間約公元前3300年至約公元前2000年
主要遺址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良渚遺址
先前文化崧澤文化
繼承文化馬橋文化

吴越地区历史
史前
时期

约前9000
|
约前1100
上山文化
河姆渡文化
马家浜文化
良渚文化
崧澤文化
馬橋文化
勾吴
约前1100﹣前473
于越
约前1100﹣前306
東甌
前472﹣前138

前306﹣前222

前222﹣前209
西楚
前209﹣前201

前202﹣196
劉濞
前202﹣前153
孫吳
196﹣280

280﹣420
南朝
420
|
589

420–479

479–502

502–557

557–589

589﹣618
高智慧
刘元进
沈法兴

624﹣907
陳碩真
袁晁
裘甫
董昌
吴越
907﹣978
杨吴
902﹣937
南唐
937﹣975

978﹣1276
方腊

1276﹣1355
杨振龙
陈空崖
方国珍
張士誠
1355﹣1367

1368﹣1644
南明
1644﹣1646
叶宗留

1646﹣1911


钱宝通
1708
张念一
1709


上海公共租界
1845﹣1943

上海法租界
1849﹣1943
太平天国
1853﹣1864

中華民國
1911﹣1949
日据
1937﹣1945
上海市大道政府
1937-1938
督办上海市政公署1938
上海特别市政府 (日占时期)
1938-1945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今
分属浙江省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苏南)、上海市人民政府
安徽省人民政府皖南)、江西省人民政府上饶市)等
标注之年份为该政权统治吴越地区的时间

良渚先民善用石耕作,稻米開始成為主要糧食來源,並有原始文字。良渚文化被視為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搖籃,良渚玉器標示文明時代已經到來,與北方龍山文化交流密切。良渚文化結束於酋邦或國家解體,農業衰落,玉器失傳,繼後的馬橋文化倒退回自給自足、狩獵與採摘的經濟狀態,回復比較分散的部落社會。


年代與地理

良渚文化發展於新石器時代中期末至後期[1]:150,其年代學者意見不一,邵望平認為良渚文化存在於距今5300年至4000年或稍早,歷時1200多年[2]:131許倬雲認為存在於距今5300至4700年,延綿600年左右[3]:314林巳奈夫認為繁盛於距今6000至5000年[4]:53。良渚文化中心分佈區為環太湖地區,即長江三角洲江南部份,以環太湖地區為中心區,南臨杭州灣錢塘江北岸,影響及於寧紹平原,東瀕於海,向西止於鎮江茅山天目山山地,向北越過長江,極盛時抵達江蘇淮北[5]:291[2]:131。遺址位置多在餘杭良渚一帶、上海福泉山一帶、蘇州東部地區及無錫南部[5]:292。良渚附近的反山、瑤山、匯觀山、莫角山等處有大型人工土築高台,遺址分佈密集,這地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區,而莫角山遺址群是其核心[3]:320-321。在良渚文化中期,太湖南岸的良渚遺址群處於最具優勢的地位,而到了後期,權力重心移到了太湖北岸常州地區的寺墩遺址一帶[1]:157。良渚文化區整面積約36500平方公里,平原面積約佔整面積六份五,零星分佈高數十米至百餘米的孤丘,平均河道密度達每平方公里3至4公里。平坦的地理環境,有利於區域內的文化交流和合作;沼澤環境和肥沃的土壤,提供豐富的野生食物資源;灌溉便利,有利於農業和水稻種植,成為良渚文化得以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條件[5]:290-291

發現

良渚文化的遺物在1930年代發現,特徵是一種磨光黑陶,曾被稱為「龍山文化杭州灣區」[2]:131、“浙江龙山文化”[6]等。1936年,西湖博物館施昕更餘杭良渚鎮附近棋盤墳,發現一兩片黑色有光的陶片,同年開始在良渚鎮附近發掘,發現更多的黑陶和石器。施昕更認為這些文物與龍山文化屬相同文化系統[7]:195。1959年學者提出了良渚文化區的命名,但直至1970年代中期,考古學界對良渚文化所知仍不多。1970年代江蘇武進寺墩等出土大量玉器,掘出完整的良渚文化大墓,隨葬品多達124件,以玉器為主,其中有33件玉、24件玉,這些收穫,使學者對良渚文化社會的認識發生巨變。其後在江蘇吳縣草鞋山、張陵山、昆山趙陵山上海福泉山浙江餘杭反山、瑤山等地連續發掘殉玉大墓,特別是1993年公佈餘杭莫角山大型基址的發現,使學者確認良渚文化的特徵[2]:132

遺物

玉器

 
良渚遗址反山12号墓出土玉琮
 
良渚文化黑陶
 
良渚文化玉璧

良渚文化出現了以為主體的大件玉質禮器。是良渚玉器中體積最大,工藝最精,最富特色,最具權威性的玉器,是敬天的禮器,通神的法器或貴族首領身份的象徵。反山12號墓出土一件玉琮,重達3500克,刻有精緻的獸面紋,被視為「琮王」[2]:132。玉琮是呈方筒形,內側為圓柱形的中空玉器,用於祭祀,中空部份,被認為是連通天神與地神的通道。玉琮表面雕刻精細[1]:153,製作精美,刻有各種各樣獸面紋,很多大型玉琮四面都刻有獸面,高身玉器上的獸面可以分好幾層[4]:53。獸面有貓頭鷹卵形的眼睛,內外眼角下垂;頭上覆蓋著舒展開的羽冠,頭呈倒梯形,底部較窄[4]:57、95。小部份獸面紋則是人面與獸面組合而成的,表現出「人獸合一」[8]:90。獸面紋周圍裝飾有「の」字形渦紋,表示神像充滿「氣」[4]:11-12

呈圓盤形,中有圓孔,形狀精緻,亦用於祭祀及驅邪[1]:153,也是財富的象徵[2]:132。玉按武器石鉞而製成,顯示軍事權力[1]:153。反山第12號墓出土的一件玉鉞,製作精良,被視為「鉞王」,有70-80厘米長鑲嵌玉粒的木柄,木柄頭尾兩端安有玉件,玉鉞橫嵌入柄中,是軍權、王權的象徵。除獸面紋外,有的玉器刻有鳥紋,或莊重而複雜類似族徽的圖案[2]:132-133。有一種錐形的玉器,是用作插頭的笄,方形尖頂,長約20厘米,另一端厚度減小,上面有釘孔,好像用榫頭連接著笄的底部[4]:63。良渚文化玉材出自江蘇溧陽天目山餘脈小梅嶺的透閃石[3]:336。玉器不是統一生產的,在良渚遺址群的塘山背遺址及江蘇句容丁沙地等遺址,都發現玉器加工作坊[1]:158餘杭塘山遺址有玉器作坊,出土了400多件石質製玉工具,包括礪石、切磋石和雕刻用石;玉質殘料100多件,大部份留有製作加工的痕跡,此外發現了三處石塊砌築的作坊遺址[5]:293

玉器以外

石器方面,良渚文化出現扁平的長方形穿孔石和有段石,都是伐木、析材、構建木架的工具,合乎高腳木屋和木架平台之用[3]:330。耕具方面有石犂、耘田器和石等,翻土工具石犂不但數量多,種類全,而且器型頗大[9]:129。禮器亦有石製,福泉山遺址用玉數量較少,大件也有石質的[3]:320。良渚文化陶器以灰黑陶為主,輔以夾砂紅陶,陶器盛行圈足和平底,陶多用貫耳[5]:564,製作陶器使用了快輪技術,福泉山等大墓隨葬的陶、陶壺遍施精美的刺紋,並有彩繪的陶器。但陶器的社會地位不能與玉器相提並論[2]:135-136。反山、瑤山墓葬中還出土了一些漆器,其中有嵌玉的漆器。良渚文化的另一成果是絲帛的問世,在錢山漾發現了裝在竹篚中的絲帶和絲帛[2]:134-135

遺址

聚落

 
良渚古城出土的範圍

良渚文化共發現500多處遺址,呈聚落群分佈,形成幾個大的聚落中心,每個聚落群有遺址數十甚至百多處,規模龐大,密度較高[10]。聚落群之間形成等級上的差異[5]:292,從墓葬祭壇、紀念性建築的規模來看,良渚遺址群無疑處於第一等級,而其餘遺址群處於第二或第三等級[5]:294。聚落群內也有明顯等級差異。遺址間的規模進一步分化,有像昆山綽墎這樣數十萬平方米的,也有餘杭上口山和杜山那樣僅數百平方米的[5]:292。遺址群以某一個大型遺址為中心,次一級的遺址圍繞中心遺址分佈,離中心遺址愈遠,遺址的等級越低[5]:294

良渚遺址群大致由三個聚落群組成,聚落大小規模可分三級。其中一級聚落1處,為莫角山遺址,面積30萬平方米;二級聚落9處,面積3至9萬平方米;三級聚落30處以上,面積在2萬平方米以下,其中三份一不足5千平方米[5]:294。聚落形態既有像廟前一樣的小型居址,也有像莫角山、盧村之類的大型宮殿型建築。莫角山遺址東西長670米,南北寬450米,面積達30餘萬平方米,相對高度約8米,遺址中部偏北有三個土丘,夯築面積不少於3萬平方米,西北方者為小莫角山,有成排的柱洞,和大量紅燒土塊,整個良渚遺址群以其為中心,圍繞它而分佈,可說是政治權力中心[5]:293。莫角山、反山和周圍的一些小遺址,被夯土城牆所環繞,總面積290萬平方米。城牆北面一條長牆與天目山平行,長5公里,寬20-50米,部份用夯土建築,部份用砂子和卵石堆築,一些考古學家認為該牆用作防洪[11]:249

各個遺址間有明顯的功能區分,出現專門的墓地、居住區和作坊區[5]:292江蘇吳江梅堰龍南發現的良渚文化早期村落遺址,在兩萬平方米的範圍內,有12座房屋及18座墓葬,有河水流經村落,屋址散列西岸,河岸則有護牆。良渚文化有不少古,井壁有蘆葦竹木等物加固[3]:330,這是因為太湖池塘仍多鹽,只有汲取井水始得淡水。良渚筍山廟前的遺址出土木構井字排列的窖藏,而良渚茅庵裏的遺址,則有打入淤泥的兩排木樁,用葦編夾住,中間以泥土填實,這都是善用木結構的例證。堆土填高和木結構,是為了應付低濕地形、避免水患的對策[3]:331

在住屋方面,良渚文化許多遺址都發現「干欄式房屋」,推測該類房屋曾在此文化流行。

墓葬

 
经过复原的良渚反山墓地

良渚墓地已不見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那種大量墓葬密集分佈,墓地較為小型,墓葬之間往往兩兩相對而有關。大、中型墓地的營造,普遍採用土墩埋葬,土墩規模遠遠超過崧澤文化,大型土墩可達幾萬立方米,如福泉山土墎達5萬立方米[5]:292-293。土墎並非為個人而建,而是群體墓。土墎墓是由圓丘狀的單個墳墓集中建於一處,最終形成巨大的土墎[1]:152。大型墓地並出現專門的祭祀場所和祭壇。祭壇規模宏大,結構複雜,需要動用大量勞力建造[5]:293。在良渚文化中期,出現另一種土墎墓,是由祭壇的土丘轉作墓葬的,土墎內,有用於祭火的燒土台,四周有壕溝浙江杭州餘杭區反山遺址、瑤山遺址、匯觀山遺址均屬此例[1]:152-153。瑤山墓地原是一處20米見方,2米高的祭壇,祭壇廢棄後成為了貴族墓地,從壇面上清理出12座殉玉墓[2]:138。有些土墎墓墓葬呈列狀,如瑤山土墎有南北兩列,兩者隨葬品顯著不同。南列的隨葬品有玉、玉和三叉形冠飾,北列則有玉紡車。兩列的差異,應是男女性的差異[1]:154

約公元前3000年出現了一種貴族專用的高台墓地,動用大量人力物力修築。上海福泉山墓地就是高台平頂墓地,其上已發現良渚文化晚期大墓27座,各有墓壙,有彩繪葬具,陪葬品豐富,多在百件左右。安葬時可能舉行過火燒儀式。小部份墓地發現人殉。又如餘杭反山貴族墓地,亦為一人工堆築修整過的高台墓地,東西約100米,南北約30米,各墓均有墓壙,有的有獨木和外椁,隨葬品以玉器為主,總計有千件。這類高台墓地上沒有就地掩埋的小墓,反映這種高台墓地為社會上層貴族所專有[2]:138。陪葬品有明顯分化,玉器的使用成為墓葬等級高低的重要標誌。大型墓葬大量使用玉器和石器,陶器則較少,主要有玉、玉、玉、玉錐形器,往往多達數十至數百件,製作精美,有繁縟和精細的圖案[5]:293。反山土墎墓的20號墓有大量玉器隨葬品,總計達547件,該墓應為最高首領的墓葬[1]:156。中型墓葬也有玉器、石器和若干陶器,種類與大型墓葬相似。小型墓葬主要以陶器陪葬,有少量石器和小件玉器,日常器物較多[5]:293

政治

 
莫角山台地

良渚文化的政治體是酋邦,也有學者認為是國家雛形[3]:319,聚落大小規模可分三級,這種聚落形態體現了酋邦社會結構的格局。聚落中心都營建有規格不等的土墎。具有祭祀或殯葬功能。莫角山規格最高的宗教祭壇,附近的反山和瑤山兩座殯葬祭壇,是酋邦所能動用勞力的最好標志[5]:294-295,其具有可觀的組織和管理能力,足以動員大量勞動力,建造高台和墓葬。以莫角山平台的工程而言,廣30萬平方米的平台,估計須用50萬立方米的土方,至少要動員60萬人日工。若以100日完成計,即須動員6000人連續工作,加上組織和給養人員,共須使用約一萬人。具有如此組織能力的良渚文化,應是一個複雜的社會體系[3]:322-323。地域首領通過向下層區域首領分配玉器,形成同盟關係。玉作為政治威信物,在區域首領間締結同盟時,被切割分配給各方,故玉琮上曾有被切割的痕跡。良渚遺址群至少在良渚文化中期,曾居盟主地位[1]:158-159許倬雲認為,良渚文化的複雜社會體系,是因應集體合作治水的需求而產生,不是出諸武力的征服。良渚文化的人群,因為要治水平土,須有超越單一村落小區的合作,從而組織為相當複雜的體系[3]:332-333

一些考古學家則認為良渚文化已出現早期國家。嚴文明指出,莫角山遺址可能是一國之首都,而反山和瑤山的貴族墓地則可能是王陵[11]:252。邵望平指出,莫角山遺址是一處經由人工修築的台形基址,面積達30萬平方米以上,高出周圍地面數米,其上發現超過1400平方米的大型夯土基址及柱洞,說明這一大型台址上有過夯築台基、土坯砌牆、木構框架的建築,其中有的面積極大,絕非一般民居,而是宗廟、宮室或宗教中心建築。整個莫角山台址,就是一座城,周圍34平方公里範圍內,密集出現各類大小遺址至少50餘處。墓地遺址連同大小不等的聚落遺址,構成一個依託於莫角山台址、有內在聯繫的特大遺址群,在更遠的四野還有稀疏聚落,展示出一個方圓數十里早期國家的輪廓。在良渚文化分佈範圍內的大型遺址群,不只一個,如浙江嘉興雀幕橋遺址群、上海福泉山遺址群、江蘇武進寺墩遺址群,雖大小不一,文明卻有一致性,應是一些文化傳統一致,政治上有聯繫,星羅棋佈的早期國家。這些分散的邦國中已崛起像莫角山那樣「盟主」式的大國,成為獨霸一方的「方國」[2]:139餘杭反山第12號墓除出土「琮王」、「鉞王」,還有不少石,有學者推測這些石鉞是死者生前親兵武士的奉獻,成為國家權力的組成部份武士階層已經形成[2]:138

社會

良渚社會成員地位分化,形成以酋長為中心的貴族階層和普通平民階層。社會成員財富分化加劇,奢侈品生產為貴族階層所控制[5]:295-296、293。玉質禮器並非一般社會成員所能擁有,其中的精品只能屬於政治、軍事、宗教首領或最高層貴族[2]:134。根據對玉器的分析,酋長權力已形成。開始超越個人飾件的範疇,成為宗教與世俗權力象徵。主要為男性擁有,男性地位居女性之上,而璜則是女性象徵[5]:295-296,反映領導權掌握在父系手中[1]:155。真假玉的使用也可能反映了等級。良渚酋邦中心的反山和瑤山大墓出土的玉器都是真玉,福泉山真玉居多而雜有假玉,荷葉地用玉基本上真假摻半[5]:296。玉器製作繁複困難,從玉料的開採、解玉、設計、琢玉造型與飾紋,涉及一系列高難度工藝,特別是那極為繁縟的獸面紋,有的在一毫米的間隔中需通過三道陰線,這種玉器絕非出自家庭副業,必定由脫離農業勞動生產的專職,甚至是世襲的工匠來生產。必需在強權控制和組織下才能進行[2]:133-134

良渚墓葬存在著明顯的階級區分,社會已有分層的結構,由包括葬制在內的社會制度加以確立和維護[2]:139。墓葬安置不再是家族墓葬,並非以氏族部落為單位,而是根據等級地位劃分不同區域分別埋葬。貴族成員的墓葬,大多位於土墎祭壇上,貴族和平民陪葬品也有不同[5]:295。反山、瑤山的墓主是上層貴族,海寧縣荷葉地發現的16座墓葬則屬次一等的貴族,其陪葬的玉器數量上和質量上,都較反山、瑤山的遜色。平民的墓群則散見於聚落周圍,找不到墓壙[2]:139。良渚文化發現的武器非常少,隨葬的玉和石鉞使用痕跡不明顯,應只是象徵權力的器物,而非實際使用的武器。墓葬中也沒有戰爭暴力死亡的跡象。但由於當時的武器可能因是木製而沒有考古發現,難以斷定良渚文化是比較和平的社會[5]:296

經濟

良渚文化因社會複雜化,加強發展稻作農業,稻米開始取代野生資源,成為主要糧食來源。稻作生產成為社會經濟支柱[9]:128、131,發展集約式稻作農業[1]:150。在良渚早期,稻米顆粒開始增大,形態趨於穩定,說明人們更善於選種、馴化和栽培稻米[9]:129。農具種類和數量大幅增加,有石、耘田器、石[5]:294,石鐮是切割稻穀根部的工具[1]:150。新農具包括三角形石和破土器,犁耕代替了耕,增加了耕作效率[3]:330,並能耕耘大面積的土地[9]:129。考古發現一種名為「千篰」的工具,用來往水田放水和泥,平整田泥。當時應有田埂包圍的灌溉水田[1]:150-151,排手、散水、護牆及堤岸,是為了開墾沼澤,馴化為稻田[3]:332。良渚文化亦出現家豬等家畜[1]:150

宗教

 
良渚玉琮上的人面獸面紋

良渚文化屬神權體制,宗教色彩極濃[5]:568。聚落中心都營建有規格不等的土墎。大部份土墎都兼具祭祀殯葬功能,如莫角山規格最高的宗教祭壇、反山和瑤山兩座殯葬祭壇[5]:295。莫角山遺址土台間發現一處大型版築建築物基壇,可能用於祭祀、聚會或立誓團結。社會群體的團結,通過祭祀活動而實現,形成宗教祭祀國家的雛形[1]:155、159象徵宗教權力的合法性,本身有精粗大小之別,其代表的權力也有等差[3]:333林巳奈夫指出,琮上獸面代表日神或火神,周圍刻有幻日圖像(幻日指出現在太陽外側的小光點發出的光芒而形成的暈)。崇拜日神,是因為在稻作地區,稻米的成長和豐收離不開太陽的光和熱。獸面頭上戴著羽冠,羽冠代表鳥的翅膀[4]:59,也象徵太陽光線。玉琮孔中插入代表陽光的羽毛或茅草後,具有神的威力,琮孔是神靈降臨停留的地方,用來祭祀日神或火神[4]:63-64,並用火祭祀天神,福泉山遺址的祭壇長有數米,上面有火燒的痕跡[4]:99李學勤則認為獸面是[8]:63-64

文字

 
良渚遗址出土带有刻画符号的陶罐

良渚文化已有形成中的文字,或原始文字,刻在玉器和陶器上的符文,圖形幾近規範化,必定有其確定含意[2]:137-138李學勤曾釋出「鳥」、「炅」、「封」、「燕」、「山」等14字,有些符號和大汶口文化陶器符號是相似的,可能和後來商周的文字有淵源關係[8]:104-105、109。許倬雲則認為良渚文化有近於文字的圖象符號,也許是族徽而不是文字。其中有刻在陶罐上的符號,連串排列,可能有約定俗成的意思[3]:321-322。劉莉亦認為,陶器上的符號可能用於交流,可當作原始文字,但不能視作文字系統[11]:252

2013年,在整理浙江平湖莊橋墳遺址文物時,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學者徐新民發現更多文字符號。

種族

2007年上海復旦大學的DNA研究發現許多單倍群O1,顯示良渚文化可能由南島民族傣族的祖先建立,少量的單倍群O3d則可能和苗族瑤族畲族有關。[12]復旦大學敎授李輝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認爲,良渚文化結束,分化出侗傣語系壯侗語族,包括壯族侗族、傣族、老撾人泰國人[13]

根據良渚文化出土的鳥圖騰文物,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杜金鵬認為《禹貢》記載的鳥夷即是創造良渚文化的民族[14]饒宗頤主張良渚文化由百越建立[15]

地位

良渚文化出土大量玉器和高規格墓葬,被視為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搖籃,東方文明之光與五千年中華文化第一證[5]:290。良渚玉器是物質文明的結晶,具有政治、宗教、禮制等方面的意義,標示文明時代已經到來[2]:134林巳奈夫認為良渚文化與龍山文化交流密切,猶如兄弟,兩者所用圖案一脈相承[4]:66。良渚玉器獸面紋與商代青銅器饕餮紋有很多共同特點,李學勤認為雖不是直接承襲,卻有密切的聯繫,以山東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為中介[8]:93、95林巳奈夫認為殷周時代的饕餮紋源自良渚文化的獸面紋,矗立在頭上的長毛束,亂蓬蓬的頭髮,頭上的介字形,兔唇,都由良渚文化流傳至商代[4]:53、90。良渚文化已有形成中的文字,與典型的龍山文化丁公陶文性質相近,在文字形成史上,大致與大汶口文化刻文處於同等位置[2]:137-138。201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通過,將「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6]

消失

良渚文化大約在距今4千年時消失,之後的馬橋文化無論是是農業經濟、玉器、聚落形態都無法和良渚文化相比,有顯著的倒退[5]:294。學者提出多種理論解釋良渚文化的消亡,有洪水說、農業惡化說、瘟疫說及社會資源耗盡說。有關良渚文化的去向,主要有兩種觀點,一說認為在本地發展為馬橋文化,一說認為良渚文化已消亡,主體向外遷移[5]:564、562

第一種觀點指出馬橋文化的生產工具,仍有良渚文化常見的石和有段石,其陶器也和良渚黑陶有相似之處[5]:562。根據DNA遺傳學研究結果,良渚文化和馬橋文化遺傳結構有明顯的繼承性和一致性,表明當地只有政治結構的解體,而不是民族的消亡,馬橋文化與良渚文化的差異,可以理解為文化性質的突變。由於以肩頭弄為代表的文化湧入,形成一種全新文化融合和取代了良渚文化[5]:569、563。良渚文化投入過多勞力於浩大工程,建築宮殿、陵墓和祭祀中心,社會上層領導功能消失[3]:334。良渚社會等級分化十分明顯,人造土墎和精美玉器都消耗大量勞力,再加上新石器時代尚無商業,亦難以與其他地區交流,資源來源十分有限,祭祀活動太多更是耗盡了資源,統治階層好大喜功,上下不能相契,無法維持統治階層的神聖地位和權力基礎,社會體系因而瓦解[5]:567、569。人們可能回復比較分散的部落社會,各自為政和自給自足,由於自然資源比較充足,毋須努力農耕,馬橋先民返回以狩獵和採集為主的經濟形態。酋邦社會解體,消失,社會結構退回到等級關係比較簡單的狀態[5]:569、296許倬雲認為,良渚文化的複雜社會體系,是因應集體合作治水的需求而產生。如果良渚文化晚期,自然環境良好,生活不難,不需依仗大地區的協調合作而與水爭地,原有組織不再有存在意義[3]:333、336

第二種觀點認為馬橋文化跟良渚文化差異太大,幾乎沒有玉器,卻有小件銅器,而良渚文化是沒有銅器的。良渚文化的石器磨得十分精細光潔,而馬橋文化的石器卻十分粗糙,兩者的陶器形制也完全不同,兩種文化的差異遠遠超出同一文化序列的範圍,因此馬橋文化不是承襲良渚文化[5]:563-564。不少學者認為,由於環太湖地區地勢低窪,而且良渚文化地層上有一層淤泥,反映良渚文化晚期氣候突變,當地降水增多,水患嚴重,許多聚落被淹,良渚先民大規模遷徙,導致良渚文化消失[5]:564。有學者認為,約在4200年前,他們一支南下粵北,融入了石峽文化,主體則渡江北上,融入華夏文化。有學者認為良渚文化農業惡化,約4000年前,良渚文化因海侵和水災[5]:565,許多聚落和農田因水淹而放棄,稻田變成湖泊,農業經濟大受打擊,良渚複雜的社會文明解體。洪水帶來饑荒和瘟疫,導致良渚文化突然衰落[5]:566。不過水患是江南水鄉的常態,當地人不會一籌莫展,洪水說難以成立[3]:328。也有學者指出,良渚文化中期以後,天氣變得溫涼乾燥,不利稻作生產,導致失收和蟲害,無法維持貴族階層的奢華消費,社會因而崩潰[5]:568

参考文献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宮本一夫日语宮本一夫. 《從神話到歷史:神話時代、夏王朝》. 吳菲譯. 桂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4. ISBN 7549551537 (中文(简体)).  原作為宮本一夫日语宮本一夫. 神話から歴史へ 神話時代夏王朝. 講談社. 2005 (日语).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徐蘋芳等. 《中國文明的形成》. 北京: 新世界出版社. 2004. ISBN 7801872207 (中文(简体)).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許倬雲. 〈良渚文化到哪裏去了?〉. 《許倬雲觀世變》. 桂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8: 313–338. ISBN 9787563376766 (中文(简体)).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林巳奈夫. 《神與獸的紋樣學——中國古代諸神》. 常耀華等譯. 北京: 三聯書店. 2009. ISBN 9787108028860 (中文(简体)).  原作為林巳奈夫. 神と獣の紋様学 中国古代の神がみ. 吉川弘文館日语吉川弘文館. 2004 (日语).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5.29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陳淳. 《文明與早期國家探源:中外理論、方法與研究之比較》. 上海: 上海書店出版社. 2007. ISBN 9787806788103 (中文(简体)). 
  6. ^ . 2015-07-04 [2021-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5). 
  7. ^ 陳星燦. 《中國史前考古學史研究:1895-1949》. 北京: 三聯書店. 1997. ISBN 9787802304239 (中文(简体)). 
  8. ^ 8.0 8.1 8.2 8.3 李學勤. 《走出疑古時代》. 瀋陽: 遼寧大學出版社. 1994. ISBN 7561025122 (中文(简体)). 
  9. ^ 9.0 9.1 9.2 9.3 陳淳; 鄭建明. 〈稻作起源的考古學探索〉.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 4: 126–131 [2019-12-28]. (原始内容于2021-01-04) (中文(简体)). 
  10. ^ Leadbetter, Michael Paul. The fluid city, urbanism as process. World Archaeology. 2021-01-01, 53 (1): 137–157. ISSN 0043-8243. doi:10.1080/00438243.2021.2001367. 
  11. ^ 11.0 11.1 11.2 劉莉、陳星燦. 《中國考古學: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早期青銅時代》. 陳洪波等譯. 北京: 三聯書店. 2017. ISBN 9787108059017 (中文(简体)). 
  12. ^ Hui Li, Ying Huang, Laura F. Mustavich, Fan Zhang, Jing-Ze Tan, Ling-E Wang, Ji Qian, Meng-He Gao, Li Jin. "Y chromosomes of prehistoric people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Human Genetics. 2007, 122: 383–388. doi:10.1007/s00439-007-0407-2123. 
  13. ^ 李輝 金雯俐. 人類起源與遷徙之謎. 上海: 上海科技敎育出版社. 2020: 5. ISBN 9787542873897. 
  14. ^ 杜金鵬〈關於大汶口文花與良渚文化的幾個問題〉,發表於《考古》1992年10期
  15. ^ 饒宗頤〈吳越文化〉:「良渚文化最重要的特點是出現一些農具的石鉞。……良渚文化在江蘇與浙江是以太湖平原與杭州灣一帶為中心……。這一地方,戰國時越正建國於此,所以良渚的居住應該屬於古代的越族。」
  16. ^ 蔣肖斌、沈杰群. 〈剛剛!良渚申遺成功!發現者竟是一位25歲的青年〉. 《中國青年報》. 環球網. 2019-07-06 [2020-05-10]. (原始内容于2021-01-23) (中文(简体)). 

延伸閱讀

  • 宋建. . 《南方文物》. 2016, 2: 10–21 [2019-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4) (中文(简体)). 
  • 趙曄. . 《南方文物》. 2012, 4: 74–83 [2019-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6) (中文(简体)). 
  • 王煒. (PDF). 《北方文物》. 2003, 3: 19–27 [2019-12-3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4-16) (中文(简体)). 
  • Leadbetter, Michael. <转型之城>"The Fluid City, Urbanism as Process", World Archaeology (2021) 53 (1) p. 137-157, DOI: 10.1080/00438243.2021.2001367

外部連結

良渚文化, 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学文化之一, 出現於約距今5300年前至4000年前, 發展於長江下游環太湖地區, 共發現500多處遺址, 以良渚遺址附近的莫角山為中心區, 最主要特徵是玉器的使用和隨葬, 包括大件的玉琮, 玉璧, 玉鉞, 玉琮是工藝最精, 最具權威性的玉器, 往往刻有精緻的獸面紋, 是神靈的圖象, 玉鉞則是軍權, 王權的象徵, 的政治體為酋邦, 亦有學者認為已出現國家雛形, 能動員大量勞動力, 各酋邦間結成聯盟, 神權色彩濃厚, 建造大型祭祀場所, 城牆及防洪土牆, 社會成員地位分化, 形成貴族和普. 良渚文化 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学文化之一 出現於約距今5300年前至4000年前 發展於長江下游環太湖地區 共發現500多處遺址 以良渚遺址附近的莫角山為中心區 良渚文化最主要特徵是玉器的使用和隨葬 包括大件的玉琮 玉璧 玉鉞 玉琮是工藝最精 最具權威性的玉器 往往刻有精緻的獸面紋 是神靈的圖象 玉鉞則是軍權 王權的象徵 良渚文化的政治體為酋邦 亦有學者認為已出現國家雛形 能動員大量勞動力 各酋邦間結成聯盟 神權色彩濃厚 建造大型祭祀場所 城牆及防洪土牆 社會成員地位分化 形成貴族和普通平民階層 良渚文化地理範圍長江下游時期中國新石器時代時間約公元前3300年至約公元前2000年主要遺址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良渚遺址先前文化崧澤文化繼承文化馬橋文化吴越地区历史史前时期约前9000 约前1100 上山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崧澤文化馬橋文化勾吴约前1100 前473 于越约前1100 前306東甌前472 前138楚前306 前222秦前222 前209西楚前209 前201汉前202 196 吴 劉濞 前202 前153孫吳196 280晋280 420南朝420 589 宋420 479齐479 502梁502 557陈557 589隋589 618 高智慧刘元进沈法兴唐624 907 陳碩真袁晁裘甫董昌吴越907 978 杨吴902 937南唐937 975宋978 1276 方腊元1276 1355 杨振龙陈空崖方国珍張士誠1355 1367明1368 1644南明1644 1646 叶宗留清1646 1911钱宝通1708张念一1709上海公共租界1845 1943上海法租界1849 1943太平天国1853 1864中華民國1911 1949 日据1937 1945 上海市大道政府1937 1938督办上海市政公署1938上海特别市政府 日占时期 1938 1945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 今 分属浙江省人民政府 江苏省人民政府 苏南 上海市人民政府 安徽省人民政府 皖南 江西省人民政府 上饶市 等标注之年份为该政权统治吴越地区的时间良渚先民善用石犁耕作 稻米開始成為主要糧食來源 並有原始文字 良渚文化被視為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搖籃 良渚玉器標示文明時代已經到來 與北方龍山文化交流密切 良渚文化結束於酋邦或國家解體 農業衰落 玉器失傳 繼後的馬橋文化倒退回自給自足 狩獵與採摘的經濟狀態 回復比較分散的部落社會 目录 1 年代與地理 2 發現 3 遺物 3 1 玉器 3 2 玉器以外 4 遺址 4 1 聚落 4 2 墓葬 5 政治 6 社會 7 經濟 8 宗教 9 文字 10 種族 11 地位 12 消失 13 参考文献 14 延伸閱讀 15 外部連結年代與地理 编辑良渚文化發展於新石器時代中期末至後期 1 150 其年代學者意見不一 邵望平認為良渚文化存在於距今5300年至4000年或稍早 歷時1200多年 2 131 許倬雲認為存在於距今5300至4700年 延綿600年左右 3 314 林巳奈夫認為繁盛於距今6000至5000年 4 53 良渚文化中心分佈區為環太湖地區 即長江三角洲江南部份 以環太湖地區為中心區 南臨杭州灣及錢塘江北岸 影響及於寧紹平原 東瀕於海 向西止於鎮江茅山和天目山山地 向北越過長江 極盛時抵達江蘇淮北 5 291 2 131 遺址位置多在餘杭良渚一帶 上海福泉山一帶 蘇州東部地區及無錫南部 5 292 良渚附近的反山 瑤山 匯觀山 莫角山等處有大型人工土築高台 遺址分佈密集 這地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區 而莫角山遺址群是其核心 3 320 321 在良渚文化中期 太湖南岸的良渚遺址群處於最具優勢的地位 而到了後期 權力重心移到了太湖北岸常州地區的寺墩遺址一帶 1 157 良渚文化區整面積約36500平方公里 平原面積約佔整面積六份五 零星分佈高數十米至百餘米的孤丘 平均河道密度達每平方公里3至4公里 平坦的地理環境 有利於區域內的文化交流和合作 沼澤環境和肥沃的土壤 提供豐富的野生食物資源 灌溉便利 有利於農業和水稻種植 成為良渚文化得以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條件 5 290 291 發現 编辑良渚文化的遺物在1930年代發現 特徵是一種磨光黑陶 曾被稱為 龍山文化的杭州灣區 2 131 浙江龙山文化 6 等 1936年 西湖博物館的施昕更在餘杭良渚鎮附近棋盤墳 發現一兩片黑色有光的陶片 同年開始在良渚鎮附近發掘 發現更多的黑陶和石器 施昕更認為這些文物與龍山文化屬相同文化系統 7 195 1959年學者提出了良渚文化區的命名 但直至1970年代中期 考古學界對良渚文化所知仍不多 1970年代江蘇武進寺墩等出土大量玉器 掘出完整的良渚文化大墓 隨葬品多達124件 以玉器為主 其中有33件玉琮 24件玉璧 這些收穫 使學者對良渚文化社會的認識發生巨變 其後在江蘇吳縣草鞋山 張陵山 昆山趙陵山 上海福泉山 浙江餘杭反山 瑤山等地連續發掘殉玉大墓 特別是1993年公佈餘杭莫角山大型基址的發現 使學者確認良渚文化的特徵 2 132 遺物 编辑玉器 编辑 良渚遗址反山12号墓出土玉琮 良渚文化黑陶豆 良渚文化玉璧 良渚文化出現了以琮 璧和鉞為主體的大件玉質禮器 琮是良渚玉器中體積最大 工藝最精 最富特色 最具權威性的玉器 是敬天的禮器 通神的法器或貴族首領身份的象徵 反山12號墓出土一件玉琮 重達3500克 刻有精緻的獸面紋 被視為 琮王 2 132 玉琮是呈方筒形 內側為圓柱形的中空玉器 用於祭祀 中空部份 被認為是連通天神與地神的通道 玉琮表面雕刻精細 1 153 製作精美 刻有各種各樣獸面紋 很多大型玉琮四面都刻有獸面 高身玉器上的獸面可以分好幾層 4 53 獸面有貓頭鷹卵形的眼睛 內外眼角下垂 頭上覆蓋著舒展開的羽冠 頭呈倒梯形 底部較窄 4 57 95 小部份獸面紋則是人面與獸面組合而成的 表現出 人獸合一 8 90 獸面紋周圍裝飾有 の 字形渦紋 表示神像充滿 氣 4 11 12 玉璧呈圓盤形 中有圓孔 形狀精緻 亦用於祭祀及驅邪 1 153 也是財富的象徵 2 132 玉鉞按武器石鉞而製成 顯示軍事權力 1 153 反山第12號墓出土的一件玉鉞 製作精良 被視為 鉞王 有70 80厘米長鑲嵌玉粒的木柄 木柄頭尾兩端安有玉件 玉鉞橫嵌入柄中 是軍權 王權的象徵 除獸面紋外 有的玉器刻有鳥紋 或莊重而複雜類似族徽的圖案 2 132 133 有一種錐形的玉器 是用作插頭的笄 方形尖頂 長約20厘米 另一端厚度減小 上面有釘孔 好像用榫頭連接著笄的底部 4 63 良渚文化玉材出自江蘇溧陽天目山餘脈小梅嶺的透閃石礦 3 336 玉器不是統一生產的 在良渚遺址群的塘山背遺址及江蘇句容丁沙地等遺址 都發現玉器加工作坊 1 158 餘杭塘山遺址有玉器作坊 出土了400多件石質製玉工具 包括礪石 切磋石和雕刻用石 玉質殘料100多件 大部份留有製作加工的痕跡 此外發現了三處石塊砌築的作坊遺址 5 293 玉器以外 编辑 石器方面 良渚文化出現扁平的長方形穿孔石斧和有段石錛 都是伐木 析材 構建木架的工具 合乎高腳木屋和木架平台之用 3 330 耕具方面有石犂 耘田器和石鐮等 翻土工具石犂不但數量多 種類全 而且器型頗大 9 129 禮器亦有石製 福泉山遺址用玉數量較少 大件琮 璧也有石質的 3 320 良渚文化陶器以灰黑陶為主 輔以夾砂紅陶 陶器盛行圈足和平底 陶壺多用貫耳 5 564 製作陶器使用了快輪技術 福泉山等大墓隨葬的陶鼎 陶壺遍施精美的刺紋 並有彩繪的陶器 但陶器的社會地位不能與玉器相提並論 2 135 136 反山 瑤山墓葬中還出土了一些漆器 其中有嵌玉的漆器 良渚文化的另一成果是絲帛的問世 在錢山漾發現了裝在竹篚中的絲帶和絲帛 2 134 135 遺址 编辑聚落 编辑 良渚古城出土的範圍 良渚文化共發現500多處遺址 呈聚落群分佈 形成幾個大的聚落中心 每個聚落群有遺址數十甚至百多處 規模龐大 密度較高 10 聚落群之間形成等級上的差異 5 292 從墓葬 祭壇 紀念性建築的規模來看 良渚遺址群無疑處於第一等級 而其餘遺址群處於第二或第三等級 5 294 聚落群內也有明顯等級差異 遺址間的規模進一步分化 有像昆山綽墎這樣數十萬平方米的 也有餘杭上口山和杜山那樣僅數百平方米的 5 292 遺址群以某一個大型遺址為中心 次一級的遺址圍繞中心遺址分佈 離中心遺址愈遠 遺址的等級越低 5 294 良渚遺址群大致由三個聚落群組成 聚落大小規模可分三級 其中一級聚落1處 為莫角山遺址 面積30萬平方米 二級聚落9處 面積3至9萬平方米 三級聚落30處以上 面積在2萬平方米以下 其中三份一不足5千平方米 5 294 聚落形態既有像廟前一樣的小型居址 也有像莫角山 盧村之類的大型宮殿型建築 莫角山遺址東西長670米 南北寬450米 面積達30餘萬平方米 相對高度約8米 遺址中部偏北有三個土丘 夯築面積不少於3萬平方米 西北方者為小莫角山 有成排的柱洞 和大量紅燒土塊 整個良渚遺址群以其為中心 圍繞它而分佈 可說是政治權力中心 5 293 莫角山 反山和周圍的一些小遺址 被夯土城牆所環繞 總面積290萬平方米 城牆北面一條長牆與天目山平行 長5公里 寬20 50米 部份用夯土建築 部份用砂子和卵石堆築 一些考古學家認為該牆用作防洪 11 249 各個遺址間有明顯的功能區分 出現專門的墓地 居住區和作坊區 5 292 江蘇吳江梅堰龍南發現的良渚文化早期村落遺址 在兩萬平方米的範圍內 有12座房屋及18座墓葬 有河水流經村落 屋址散列西岸 河岸則有護牆 良渚文化有不少古井 井壁有蘆葦竹木等物加固 3 330 這是因為太湖池塘仍多鹽 只有汲取井水始得淡水 良渚筍山廟前的遺址出土木構井字排列的窖藏 而良渚茅庵裏的遺址 則有打入淤泥的兩排木樁 用葦編夾住 中間以泥土填實 這都是善用木結構的例證 堆土填高和木結構 是為了應付低濕地形 避免水患的對策 3 331 在住屋方面 良渚文化許多遺址都發現 干欄式房屋 推測該類房屋曾在此文化流行 墓葬 编辑 经过复原的良渚反山墓地 良渚墓地已不見馬家浜文化和崧澤文化那種大量墓葬密集分佈 墓地較為小型 墓葬之間往往兩兩相對而有關 大 中型墓地的營造 普遍採用土墩埋葬 土墩規模遠遠超過崧澤文化 大型土墩可達幾萬立方米 如福泉山土墎達5萬立方米 5 292 293 土墎並非為個人而建 而是群體墓 土墎墓是由圓丘狀的單個墳墓集中建於一處 最終形成巨大的土墎 1 152 大型墓地並出現專門的祭祀場所和祭壇 祭壇規模宏大 結構複雜 需要動用大量勞力建造 5 293 在良渚文化中期 出現另一種土墎墓 是由祭壇的土丘轉作墓葬的 土墎內 有用於祭火的燒土台 四周有壕溝 浙江杭州餘杭區反山遺址 瑤山遺址 匯觀山遺址均屬此例 1 152 153 瑤山墓地原是一處20米見方 2米高的祭壇 祭壇廢棄後成為了貴族墓地 從壇面上清理出12座殉玉墓 2 138 有些土墎墓墓葬呈列狀 如瑤山土墎有南北兩列 兩者隨葬品顯著不同 南列的隨葬品有玉琮 玉鉞和三叉形冠飾 北列則有玉璜 紡車 兩列的差異 應是男女性的差異 1 154 約公元前3000年出現了一種貴族專用的高台墓地 動用大量人力物力修築 上海福泉山墓地就是高台平頂墓地 其上已發現良渚文化晚期大墓27座 各有墓壙 有彩繪葬具 陪葬品豐富 多在百件左右 安葬時可能舉行過火燒儀式 小部份墓地發現人殉 又如餘杭反山貴族墓地 亦為一人工堆築修整過的高台墓地 東西約100米 南北約30米 各墓均有墓壙 有的有獨木棺和外椁 隨葬品以玉器為主 總計有千件 這類高台墓地上沒有就地掩埋的小墓 反映這種高台墓地為社會上層貴族所專有 2 138 陪葬品有明顯分化 玉器的使用成為墓葬等級高低的重要標誌 大型墓葬大量使用玉器和石器 陶器則較少 主要有玉鉞 玉琮 玉璧 玉錐形器 往往多達數十至數百件 製作精美 有繁縟和精細的圖案 5 293 反山土墎墓的20號墓有大量玉器隨葬品 總計達547件 該墓應為最高首領的墓葬 1 156 中型墓葬也有玉器 石器和若干陶器 種類與大型墓葬相似 小型墓葬主要以陶器陪葬 有少量石器和小件玉器 日常器物較多 5 293 政治 编辑 莫角山台地 良渚文化的政治體是酋邦 也有學者認為是國家雛形 3 319 聚落大小規模可分三級 這種聚落形態體現了酋邦社會結構的格局 聚落中心都營建有規格不等的土墎 具有祭祀或殯葬功能 莫角山規格最高的宗教祭壇 附近的反山和瑤山兩座殯葬祭壇 是酋邦所能動用勞力的最好標志 5 294 295 其具有可觀的組織和管理能力 足以動員大量勞動力 建造高台和墓葬 以莫角山平台的工程而言 廣30萬平方米的平台 估計須用50萬立方米的土方 至少要動員60萬人日工 若以100日完成計 即須動員6000人連續工作 加上組織和給養人員 共須使用約一萬人 具有如此組織能力的良渚文化 應是一個複雜的社會體系 3 322 323 地域首領通過向下層區域首領分配玉器 形成同盟關係 玉琮作為政治威信物 在區域首領間締結同盟時 被切割分配給各方 故玉琮上曾有被切割的痕跡 良渚遺址群至少在良渚文化中期 曾居盟主地位 1 158 159 許倬雲認為 良渚文化的複雜社會體系 是因應集體合作治水的需求而產生 不是出諸武力的征服 良渚文化的人群 因為要治水平土 須有超越單一村落小區的合作 從而組織為相當複雜的體系 3 332 333 一些考古學家則認為良渚文化已出現早期國家 嚴文明指出 莫角山遺址可能是一國之首都 而反山和瑤山的貴族墓地則可能是王陵 11 252 邵望平指出 莫角山遺址是一處經由人工修築的台形基址 面積達30萬平方米以上 高出周圍地面數米 其上發現超過1400平方米的大型夯土基址及柱洞 說明這一大型台址上有過夯築台基 土坯砌牆 木構框架的建築 其中有的面積極大 絕非一般民居 而是宗廟 宮室或宗教中心建築 整個莫角山台址 就是一座城 周圍34平方公里範圍內 密集出現各類大小遺址至少50餘處 墓地遺址連同大小不等的聚落遺址 構成一個依託於莫角山台址 有內在聯繫的特大遺址群 在更遠的四野還有稀疏聚落 展示出一個方圓數十里早期國家的輪廓 在良渚文化分佈範圍內的大型遺址群 不只一個 如浙江嘉興雀幕橋遺址群 上海福泉山遺址群 江蘇武進寺墩遺址群 雖大小不一 文明卻有一致性 應是一些文化傳統一致 政治上有聯繫 星羅棋佈的早期國家 這些分散的邦國中已崛起像莫角山那樣 盟主 式的大國 成為獨霸一方的 方國 2 139 餘杭反山第12號墓除出土 琮王 鉞王 還有不少石鉞 有學者推測這些石鉞是死者生前親兵武士的奉獻 成為國家權力的組成部份武士階層已經形成 2 138 社會 编辑良渚社會成員地位分化 形成以酋長為中心的貴族階層和普通平民階層 社會成員財富分化加劇 奢侈品生產為貴族階層所控制 5 295 296 293 玉質禮器並非一般社會成員所能擁有 其中的精品只能屬於政治 軍事 宗教首領或最高層貴族 2 134 根據對玉器的分析 酋長權力已形成 琮 璧和鉞開始超越個人飾件的範疇 成為宗教與世俗權力象徵 主要為男性擁有 男性地位居女性之上 而璜則是女性象徵 5 295 296 反映領導權掌握在父系手中 1 155 真假玉的使用也可能反映了等級 良渚酋邦中心的反山和瑤山大墓出土的玉器都是真玉 福泉山真玉居多而雜有假玉 荷葉地用玉基本上真假摻半 5 296 玉器製作繁複困難 從玉料的開採 解玉 設計 琢玉造型與飾紋 涉及一系列高難度工藝 特別是那極為繁縟的獸面紋 有的在一毫米的間隔中需通過三道陰線 這種玉器絕非出自家庭副業 必定由脫離農業勞動生產的專職 甚至是世襲的工匠來生產 必需在強權控制和組織下才能進行 2 133 134 良渚墓葬存在著明顯的階級區分 社會已有分層的結構 由包括葬制在內的社會制度加以確立和維護 2 139 墓葬安置不再是家族墓葬 並非以氏族或部落為單位 而是根據等級地位劃分不同區域分別埋葬 貴族成員的墓葬 大多位於土墎祭壇上 貴族和平民陪葬品也有不同 5 295 反山 瑤山的墓主是上層貴族 海寧縣荷葉地發現的16座墓葬則屬次一等的貴族 其陪葬的玉器數量上和質量上 都較反山 瑤山的遜色 平民的墓群則散見於聚落周圍 找不到墓壙 2 139 良渚文化發現的武器非常少 隨葬的玉鉞和石鉞使用痕跡不明顯 應只是象徵權力的器物 而非實際使用的武器 墓葬中也沒有戰爭暴力死亡的跡象 但由於當時的武器可能因是木製而沒有考古發現 難以斷定良渚文化是比較和平的社會 5 296 經濟 编辑良渚文化因社會複雜化 加強發展稻作農業 稻米開始取代野生資源 成為主要糧食來源 稻作生產成為社會經濟支柱 9 128 131 發展集約式稻作農業 1 150 在良渚早期 稻米顆粒開始增大 形態趨於穩定 說明人們更善於選種 馴化和栽培稻米 9 129 農具種類和數量大幅增加 有石犁 耘田器 石鐮等 5 294 石鐮是切割稻穀根部的工具 1 150 新農具包括三角形石犁和破土器 犁耕代替了耜耕 增加了耕作效率 3 330 並能耕耘大面積的土地 9 129 考古發現一種名為 千篰 的工具 用來往水田放水和泥 平整田泥 當時應有田埂包圍的灌溉水田 1 150 151 排手 散水 護牆及堤岸 是為了開墾沼澤 馴化為稻田 3 332 良渚文化亦出現家豬等家畜 1 150 宗教 编辑 良渚玉琮上的人面獸面紋 良渚文化屬神權體制 宗教色彩極濃 5 568 聚落中心都營建有規格不等的土墎 大部份土墎都兼具祭祀和殯葬功能 如莫角山規格最高的宗教祭壇 反山和瑤山兩座殯葬祭壇 5 295 莫角山遺址土台間發現一處大型版築建築物基壇 可能用於祭祀 聚會或立誓團結 社會群體的團結 通過祭祀活動而實現 形成宗教祭祀國家的雛形 1 155 159 琮象徵宗教權力的合法性 本身有精粗大小之別 其代表的權力也有等差 3 333 林巳奈夫指出 琮上獸面代表日神或火神 周圍刻有幻日圖像 幻日指出現在太陽外側的小光點發出的光芒而形成的暈 崇拜日神 是因為在稻作地區 稻米的成長和豐收離不開太陽的光和熱 獸面頭上戴著羽冠 羽冠代表鳥的翅膀 4 59 也象徵太陽光線 玉琮孔中插入代表陽光的羽毛或茅草後 具有神的威力 琮孔是神靈降臨停留的地方 用來祭祀日神或火神 4 63 64 並用火祭祀天神 福泉山遺址的祭壇長有數米 上面有火燒的痕跡 4 99 李學勤則認為獸面是龍 8 63 64 文字 编辑 良渚遗址出土带有刻画符号的陶罐 主条目 良渚文字 良渚文化已有形成中的文字 或原始文字 刻在玉器和陶器上的符文 圖形幾近規範化 必定有其確定含意 2 137 138 李學勤曾釋出 鳥 炅 封 燕 山 等14字 有些符號和大汶口文化陶器符號是相似的 可能和後來商周的文字有淵源關係 8 104 105 109 許倬雲則認為良渚文化有近於文字的圖象符號 也許是族徽而不是文字 其中有刻在陶罐上的符號 連串排列 可能有約定俗成的意思 3 321 322 劉莉亦認為 陶器上的符號可能用於交流 可當作原始文字 但不能視作文字系統 11 252 2013年 在整理浙江平湖莊橋墳遺址文物時 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學者徐新民發現更多文字符號 種族 编辑主条目 良渚人 2007年上海復旦大學的DNA研究發現許多單倍群O1 顯示良渚文化可能由南島民族和傣族的祖先建立 少量的單倍群O3d則可能和苗族 瑤族和畲族有關 12 復旦大學敎授李輝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認爲 良渚文化結束 分化出侗傣語系的壯侗語族 包括壯族 侗族 傣族 老撾人 泰國人等 13 根據良渚文化出土的鳥圖騰文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杜金鵬認為 禹貢 記載的鳥夷即是創造良渚文化的民族 14 饒宗頤主張良渚文化由百越建立 15 地位 编辑良渚文化出土大量玉器和高規格墓葬 被視為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搖籃 東方文明之光與五千年中華文化第一證 5 290 良渚玉器是物質文明的結晶 具有政治 宗教 禮制等方面的意義 標示文明時代已經到來 2 134 林巳奈夫認為良渚文化與龍山文化交流密切 猶如兄弟 兩者所用圖案一脈相承 4 66 良渚玉器獸面紋與商代青銅器饕餮紋有很多共同特點 李學勤認為雖不是直接承襲 卻有密切的聯繫 以山東龍山文化及二里頭文化為中介 8 93 95 林巳奈夫認為殷周時代的饕餮紋源自良渚文化的獸面紋 矗立在頭上的長毛束 亂蓬蓬的頭髮 頭上的介字形 兔唇 髻 都由良渚文化流傳至商代 4 53 90 良渚文化已有形成中的文字 與典型的龍山文化的丁公陶文性質相近 在文字形成史上 大致與大汶口文化陶尊刻文處於同等位置 2 137 138 201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通過 將 良渚古城遺址 列入 世界遺產名錄 16 消失 编辑良渚文化大約在距今4千年時消失 之後的馬橋文化無論是是農業經濟 玉器 聚落形態都無法和良渚文化相比 有顯著的倒退 5 294 學者提出多種理論解釋良渚文化的消亡 有洪水說 農業惡化說 瘟疫說及社會資源耗盡說 有關良渚文化的去向 主要有兩種觀點 一說認為在本地發展為馬橋文化 一說認為良渚文化已消亡 主體向外遷移 5 564 562 第一種觀點指出馬橋文化的生產工具 仍有良渚文化常見的石鐮和有段石錛 其陶器也和良渚黑陶有相似之處 5 562 根據DNA遺傳學研究結果 良渚文化和馬橋文化遺傳結構有明顯的繼承性和一致性 表明當地只有政治結構的解體 而不是民族的消亡 馬橋文化與良渚文化的差異 可以理解為文化性質的突變 由於以肩頭弄為代表的文化湧入 形成一種全新文化融合和取代了良渚文化 5 569 563 良渚文化投入過多勞力於浩大工程 建築宮殿 陵墓和祭祀中心 社會上層領導功能消失 3 334 良渚社會等級分化十分明顯 人造土墎和精美玉器都消耗大量勞力 再加上新石器時代尚無商業 亦難以與其他地區交流 資源來源十分有限 祭祀活動太多更是耗盡了資源 統治階層好大喜功 上下不能相契 無法維持統治階層的神聖地位和權力基礎 社會體系因而瓦解 5 567 569 人們可能回復比較分散的部落社會 各自為政和自給自足 由於自然資源比較充足 毋須努力農耕 馬橋先民返回以狩獵和採集為主的經濟形態 酋邦社會解體 琮 璧和鉞消失 社會結構退回到等級關係比較簡單的狀態 5 569 296 許倬雲認為 良渚文化的複雜社會體系 是因應集體合作治水的需求而產生 如果良渚文化晚期 自然環境良好 生活不難 不需依仗大地區的協調合作而與水爭地 原有組織不再有存在意義 3 333 336 第二種觀點認為馬橋文化跟良渚文化差異太大 幾乎沒有玉器 卻有小件銅器 而良渚文化是沒有銅器的 良渚文化的石器磨得十分精細光潔 而馬橋文化的石器卻十分粗糙 兩者的陶器形制也完全不同 兩種文化的差異遠遠超出同一文化序列的範圍 因此馬橋文化不是承襲良渚文化 5 563 564 不少學者認為 由於環太湖地區地勢低窪 而且良渚文化地層上有一層淤泥 反映良渚文化晚期氣候突變 當地降水增多 水患嚴重 許多聚落被淹 良渚先民大規模遷徙 導致良渚文化消失 5 564 有學者認為 約在4200年前 他們一支南下粵北 融入了石峽文化 主體則渡江北上 融入華夏文化 有學者認為良渚文化農業惡化 約4000年前 良渚文化因海侵和水災 5 565 許多聚落和農田因水淹而放棄 稻田變成湖泊 農業經濟大受打擊 良渚複雜的社會文明解體 洪水帶來饑荒和瘟疫 導致良渚文化突然衰落 5 566 不過水患是江南水鄉的常態 當地人不會一籌莫展 洪水說難以成立 3 328 也有學者指出 良渚文化中期以後 天氣變得溫涼乾燥 不利稻作生產 導致失收和蟲害 無法維持貴族階層的奢華消費 社會因而崩潰 5 568 参考文献 编辑 1 00 1 01 1 02 1 03 1 04 1 05 1 06 1 07 1 08 1 0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宮本一夫 日语 宮本一夫 從神話到歷史 神話時代 夏王朝 吳菲譯 桂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4 ISBN 7549551537 中文 简体 原作為宮本一夫 日语 宮本一夫 神話から歴史へ 神話時代夏王朝 講談社 2005 日语 2 00 2 01 2 02 2 03 2 04 2 05 2 06 2 07 2 08 2 09 2 10 2 11 2 12 2 13 2 14 2 15 2 16 2 17 2 18 2 19 徐蘋芳等 中國文明的形成 北京 新世界出版社 2004 ISBN 7801872207 中文 简体 3 00 3 01 3 02 3 03 3 04 3 05 3 06 3 07 3 08 3 09 3 10 3 11 3 12 3 13 3 14 3 15 3 16 許倬雲 良渚文化到哪裏去了 許倬雲觀世變 桂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8 313 338 ISBN 9787563376766 中文 简体 4 0 4 1 4 2 4 3 4 4 4 5 4 6 4 7 4 8 4 9 林巳奈夫 神與獸的紋樣學 中國古代諸神 常耀華等譯 北京 三聯書店 2009 ISBN 9787108028860 中文 简体 原作為林巳奈夫 神と獣の紋様学 中国古代の神がみ 吉川弘文館 日语 吉川弘文館 2004 日语 5 00 5 01 5 02 5 03 5 04 5 05 5 06 5 07 5 08 5 09 5 10 5 11 5 12 5 13 5 14 5 15 5 16 5 17 5 18 5 19 5 20 5 21 5 22 5 23 5 24 5 25 5 26 5 27 5 28 5 29 5 30 5 31 5 32 5 33 5 34 5 35 5 36 陳淳 文明與早期國家探源 中外理論 方法與研究之比較 上海 上海書店出版社 2007 ISBN 9787806788103 中文 简体 龙山文化与良渚文化玉器文化展 2015 07 04 2021 02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9 25 陳星燦 中國史前考古學史研究 1895 1949 北京 三聯書店 1997 ISBN 9787802304239 中文 简体 8 0 8 1 8 2 8 3 李學勤 走出疑古時代 瀋陽 遼寧大學出版社 1994 ISBN 7561025122 中文 简体 9 0 9 1 9 2 9 3 陳淳 鄭建明 稻作起源的考古學探索 復旦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05 4 126 131 2019 12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1 04 中文 简体 Leadbetter Michael Paul The fluid city urbanism as process World Archaeology 2021 01 01 53 1 137 157 ISSN 0043 8243 doi 10 1080 00438243 2021 2001367 11 0 11 1 11 2 劉莉 陳星燦 中國考古學 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早期青銅時代 陳洪波等譯 北京 三聯書店 2017 ISBN 9787108059017 中文 简体 Hui Li Ying Huang Laura F Mustavich Fan Zhang Jing Ze Tan Ling E Wang Ji Qian Meng He Gao Li Jin Y chromosomes of prehistoric people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Human Genetics 2007 122 383 388 doi 10 1007 s00439 007 0407 2123 李輝 金雯俐 人類起源與遷徙之謎 上海 上海科技敎育出版社 2020 5 ISBN 9787542873897 杜金鵬 關於大汶口文花與良渚文化的幾個問題 發表於 考古 1992年10期 饒宗頤 吳越文化 良渚文化最重要的特點是出現一些農具的石鉞 良渚文化在江蘇與浙江是以太湖平原與杭州灣一帶為中心 這一地方 戰國時越正建國於此 所以良渚的居住應該屬於古代的越族 蔣肖斌 沈杰群 剛剛 良渚申遺成功 發現者竟是一位25歲的青年 中國青年報 環球網 2019 07 06 2020 05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1 23 中文 简体 延伸閱讀 编辑宋建 良渚文化主神新證 南方文物 2016 2 10 21 2019 12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1 04 中文 简体 趙曄 初論良渚文化木質遺存 南方文物 2012 4 74 83 2019 12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1 06 中文 简体 王煒 紅山文化與良渚文化玉器的比較研究 PDF 北方文物 2003 3 19 27 2019 12 30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21 04 16 中文 简体 Leadbetter Michael lt 转型之城 gt The Fluid City Urbanism as Process World Archaeology 2021 53 1 p 137 157 DOI 10 1080 00438243 2021 2001367外部連結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良渚文化杭州良渚博物院官網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良渚文化數據庫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杭州市余杭区图书馆建設查论编中國新石器時代至上古时代考古文化年表 含周邊地區 本表會因最新考古發現與研究而需要更新 本表會因最新考古發現與研究而需要更新 年份 BC 時代 蒙古區 東北區 燕遼區 雁北區 新疆區 甘青區 中原區 海岱區 兩湖區 巴蜀區 西南區 江浙區 嶺南東南區 時代 年份 BC 阿爾泰薩彥嶺 內貝加爾 東蒙古 黑龍江牡丹江呼倫貝爾 鴨綠江圖們江 松花江嫩江 遼河以東遼東半島 遼河以西內蒙古 河北北部內蒙古 河套內蒙古 東套陝北高原 山西汾河北部 環準噶爾盆地 環塔里木盆地 環東天山哈密盆地 河西走廊 隴西青海 隴東寧夏 陝西關中西部 陝西關中東部 山西汾河南部 河南西部 河南東部 河北南部河北中部 淮河皖北蘇北 山東 膠東 湖南 湖北鄂東 湖北江漢 三峽重慶 漢水上游漢水中游 四川 雲南貴州 青海西藏 浙東 太湖 蘇中江南 安徽中部 安徽南部 江西西部 江西東部 廣西南部 珠江中上游 廣東北部 珠江三角洲 浙南閩北山區 閩北沿海 閩南潮汕 台灣北部 台灣中南部9000以上 新石器早期 后套木嘎一期遗址12000 9000雙塔一期遺址9000 7000 于家溝遺址12000 6000轉年 東胡林遺址9000 7000南莊頭遺址8500 7700 李家溝遺址10500 8600 扁扁洞遗址 黄崖遗址10000 7000 玉蟾岩遺址12000 10000 上山遺址 仙人洞 吊桶環遺址12000 8700 廟岩遺址15000 10000甑皮岩一期遺址10000 9000 牛欄洞遺址10000 6000 奇和洞一期至二期遺址10000 8000 新石器早期 9000以上新仙女木期結束 新仙女木期結束9000 甑皮岩二期至四期遺址9000 6000 9000 8500 8500 8000 8000 頂螄山一期遺址8000 7000 奇和洞三期類文化8000 5000 7500 彭頭山7000 5600 彭頭山7000 5600 7500埃爾達倫活動 埃爾達倫活動 7000 新石器中期 小河西7000 6200 賈湖7000 5800 上山 新石器中期 7000 6500 後李6500 5500 城背溪6500 5000 順山集6500 5500 6500 8 2千年 興隆窪6200 5400 8 2千年6000 网纹陶5000 3000哈伊廷绳纹陶6000 3000卡扎钦斯克5500 3200波索尔4600 2500 塔木察格布拉格6000 4300 北福地一期6000 5600 磁山6000 5600 裴李崗6100 5000 磁山6000 5600 跨湖橋6000 5000 復國墩6000 4000 6000 大地灣 老官台 5800 5400 高廟5800 5000皂市下層5500 4800湯家崗5000 4000 大地灣 老官台 5800 5400 頂螄山6000 5000 甑皮岩五期類文化6200 5000 5500 新开流5500 4550 5500 新樂下層5300 4800 趙寶溝5400 4700富河5400 4700 北辛 青蓮崗 5400 4400 雙墩 侯家寨5300 4500 上宅5300 4700 北首嶺5000 4800 上宅5300 4700 李家村5000 4800 5000 左家山下層5000 4500 仰韶 早 红台坡下5000 4300 仰韶 早 棗園5000 4300 仰韶 早 下王崗5000 4000 源自李家村 龍虬莊5000 3000北陰陽營4000 3000 受湖南影響 50005 9千年 新石器晚期 仰韶 早 半坡4900 3800仰韶 早 史家4900 3800 白石村4900 4300 邊畈4900 4000油子嶺4000 3600 柳林溪5000 4400 中子鋪4780 4000 河姆渡5000 3300 馬家浜5000 4000駱駝墩 咸頭嶺5000 4000 新石器晚期 5 9千年 小珠山下層5000 4000 4500 小南山4500 4000振兴4500 4000 后洼下层4500 4000 左家山中層4500 4000小拉哈一4500 4000 仰韶 早 後崗一4500 3800 仰韶 早 後崗一4500 3800 大坌坑4500 2200 4500 紅山4500 2900 大汶口 早 劉林4300 3500 大汶口 早 王因4300 3500 大溪4400 3300 仰韶 早 王墓山4200 4000 仰韶 早 半坡史家 4000 大汶口 早 紫荊山4300 3500 凌家灘4000 3300 黄鳝嘴 孫家城 3800 3500 4000 亞布力4000 3500 江口4000 3000后洼上层3500 2800興城3000 2500 小珠山中層4000 3000 仰韶 中 廟底溝 3900 3400白泥窯子 仰韶 中 廟底溝3900 3400 仰韶 中 廟底溝3900 3400 大溪4400 3300 崧澤3900 3300 古椰 西樵山 4000 3000大灣 金蘭寺 萬福庵 蜆殼洲 4000 3000 殼丘頭4000 3000 陳橋4000 3500 廟子溝 海生不浪 3700 2800 義井3400 2800 仰韶 中 廟底溝 屈家嶺3600 3200 3500 左家山上層3500 2500 馬家窯石嶺下3600 3300 大汶口 中晚 花廳 尉遲寺3500 2400 大汶口 中晚 大汶口 陵陽河 尚莊 五村3500 2400 大汶口 中晚 三里河 北莊3500 2400 源自馬家窯 薛家崗3500 2800 3500 銅石並用時期 哈克3500 2000莺歌岭下层3000 2000石灰场下层2500 2000 仰韶 晚 西王村3600 2900 仰韶 晚 秦王寨 大河村 3500 2700 仰韶 晚 大司空村3500 2900 營盤山3300 2600 卡若3300 2100 銅石並用時期 屈家嶺3200 2800 峽江晚期 魏家梁子 老關廟 甘井溝 哨棚嘴 良渚3200 2000 拾年山3200 23003000 小珠山上層3000 2500 西伯利亚 中亚移入 阿凡納謝沃2900 2500切木爾切克3000 1500 馬家窯馬家窯3300 2700宗日3800 2000 3000 小河沿3000 2500 雪山一3000 2300 阿善2800 2500 白燕一期2800 2500 點將台 吳越族 塗山氏 防風氏 汪芒氏 3000 1500 張四墩2800 2400 山背3000 2500 石峽3000 2000大龙潭2100 2000 橫嶺3050 2750涌浪 涌浪 圓洲 寶鏡灣 3000 2000虎頭埔 村頭 圍嶺 牛鼻山3000 2000 曇石山3000 2000 庵山一期庵山二期3050 1050 馬家窯半山2700 2300 菜園3000 2200 廟底溝二 仰韶龍山過渡期 2800 2300 石家河 三苗 青龍泉 湖北龍山 2800 2300 2500 谢洛夫点状篦纹陶2500之前 北沟2700 2000金谷2500 2000 昂昂溪3000 2000 偏堡子3000 2200 老虎山永興店2500 2000 老虎山老虎山2500 2300 老虎山杏花村2500 2200 西伯利亚 中亚移入 切木爾切克2500 1800天山北路2000 1500 石家河融入 寶墩 邊堆山 蜀國蠶叢 2700 2000魚鳧村 過渡型 蜀國柏灌 2000 1700 良渚 廣富林2500 1900 圓山2500 1100芝山岩1600 1000 牛罵頭2550 1550牛稠子2550 1550 夏家店下層燕北 西遼河 山戎 薊 先商 俞人 2500 1400夏家店下層壺流河2500 1400 源自廟底溝二常山下层2900 2400齊家 早 2400 2200 河南龍山王油坊 造律台 舜 有虞氏 2300 2000 山東龍山尹家城 城子崖 尧王庄 姚官莊 杨家圈 東夷 太昊 少昊 祝融 羲和 伯益 2400 1900 25004 2千年 雪山二2300 1900 老虎山石峁2300 1800 老虎山游邀 源自切木爾切克 馬家窯馬廠2300 2000 陝西龍山客省莊二 有扈氏 2300 2000 河南龍山陶寺 堯 陶唐氏 2300 2000河南龍山三里橋 舜 有虞氏 2200 1700 河南龍山谷水河 先夏 王灣三 先夏 王城崗 夏 2200 1700 河南龍山 河北龍山 後崗二 嚳 2200 1800 後石家河 三苗 2200 1900 錢山漾2200 2000 樊城堆 筑衛城 2300 1700 4 2千年 2000 乌斯特别尔斯基2000 朱開溝2200 1500 小河2000 1500 齊家 中 皇娘娘台2200 1900 諾木洪2195 1935 客省莊二融入 齊家 中 西山坪2200 1900 後石家河 三苗 王灣三 先夏 2200 1700 後石家河 三苗 百濮 白羊村 哀牢 2200 2100大墩子 禮州 昆明夷 邛都 2000 1000滇池 滇國 雞公山 夜郎 1300 700 鬥雞台斗鸡台 巢胡 皋陶 淮夷 英國 六國 巢国 2400 1500 好川2200 1700 2000 夏 奧庫涅夫2000 格拉兹科沃1800 1300卡拉蘇克1500 800 马城子 庙后山 濊貊 扶餘 高夷 1800 1100 白金宝 肃慎 挹婁 1400 900西團山 濊貊 扶餘 1300 200 新樂上層2000 1000高台山1700 1000雙砣子一2100 1900雙砣子二 源自岳石 1900 1400雙砣子三1400 1050 夏家店下層燕南 大坨頭 燕亳 有易氏 孤竹 1800 1500 白燕四 東太堡 西伯利亚 中亚移入 安德罗诺沃1900 1000 四壩 羌戎 允姓之戎 1950 1430 齊家 晚 秦魏家 羌戎 羌方 1900 1500 齊家 晚 磨溝 羌戎 羌方 1900 1500 齊家 晚 老牛坡 有扈氏 東龍山 夏 1900 1500 融入二里頭 二里頭南沙村 崇國 1800 1500 二里頭東下馮 夏 新砦期 夏 二里頭二里頭 夏 1800 1500 二里頭下王崗 夏 大師姑 顧國 豕韋 下七垣 先商 1680 1500 二里頭南關外 夏 望京樓 昆吾 岳石安邱堌堆 尹家城 郝家庄 照格庄 蘇北 東夷 有窮氏 伯明氏 祝融 羲和 伯益 1900 1500 百濮 三苗 二里頭墓子崗 夏 1800 1500 二里頭荆南寺 夏 王树岗 夏 1800 1500 古庸方城 庸國 二里頭辽瓦店子 夏 曲貢 象雄 1750 1500 馬橋 吳越族 塗山氏 防風氏 汪芒氏 1800 1200 百越 古南越 河宕2200 1500 黃瓜山2350 1550 百越 古閩 七閩 夏 朱開溝 葷粥 2200 1500 三星堆融入 朝天嘴1600 1400 三星堆 蜀國魚鳧 1700 1200 肩頭弄2000 800 百越 古閩 七閩 1500 商 卡拉蘇克1500 800三道海子 烏尤克 1300 600 烏蘭朱和1500 1300 張家園上層 圍坊三 孤竹 西岔 匈奴 白羊 李家崖 鬼方 葷粥 犬戎 1300 800 綏德 石樓 光社 基方 土方 鬼方 𢀛方 西伯利亚 中亚移入 安德罗诺沃1400 1000尼雅北部1500 1000 南灣1500 800亂雜崗子 半截溝1400 1000石河子水泥廠1400 1000焉不拉克1300 500 辛店 羌戎 西戎 辛店山家頭1400辛店姬家川1400 1100辛店張家嘴類1100 800卡約 羌戎 900 600 寺窪 西戎 申戎 义渠 烏氏 朐衍 1000 750 劉家 姜戎 1500 1300郑家坡 先周 1300 1100 二里崗老牛坡 崇國 1500 1100 二里崗垣曲商城 早商 二里崗偃師商城 早商 二里崗鄭州商城 早中商 1500 1300 二里岗皖西 大城墩 早商 丘灣 人方 徐夷 彭国 薛国 邳国 二里崗大辛莊 早中商 1500 1300 劉台子 逄國 膠東 萊夷 嵎夷 铜鼓山 親商 二里崗盤龍城 早商 1500 1300 二里岗荆南寺 早商 1500 1300 古庸方城 庸國 百濮 湖熟 佘城 二里岗皖西 大城墩 早商 1500 1300 吳城 虎方 1700 1000 萬年1500 1000 商 1500 遼東移入 高台山1700 1000魏營子 孤竹 1500 1000 騸馬城 兔葫芦组 董家台 光社 土方 鬼方 鄭州商城白家莊期 早中商 小雙橋 中商 邢墟 中商 人方 徐夷 姺國 豕韦 諸稽 費家河 虎方 坐果山 百濮 1500 600 周玉梁桥 荊國 路家河 香爐石 巴國 1400 850 象雄 西羌 先零 燒當 髮羌 氐 湖熟 佘城 吳越族 塗山氏 防風氏 汪芒氏 1500 1000 淮夷 唐咀 巢国 花城 群舒 黃城 黃國 台家寺 淮夷 英國 六國 吳城 虎方 1700 1000 百越 古南越 浮濱1400 800 百越 古閩 七閩 營埔1350 50大湖1350 50 可能源自卡拉蘇克 石板墓 匈奴 1600 300 周原 先周 1100 800 箕城 箕方 唐方 洹北商城 中晚商 殷墟 晚商 1300 1000 台西 晚商 陳莊 蒲姑 纪王崮 奄國 1300 1000 珍珠門會泉莊 萊夷 珍珠門珍珠門 嵎夷 歸城 萊國 莒縣 莒國 安居 鄂國 黃土崙1350 1050 百越 古閩 七閩 1000 西周 雙房 东胡 箕國 嵎夷 燕國 夏家店上層龍頭山 南山根山戎 無終 令支 屠何 蔡家墳 孤竹 琉璃河 燕国 1000 771 北狄 白狄 赤狄 厹由 鮮虞 索墩布拉克 伊犁河流域 烏孫 塞迦 1000 0 流水 于阗 1000 0察吾呼 焉耆 1000 400紮滾魯克 且末 800 100 蘇貝希 楼兰 1000 200石人子溝 月支 匈奴 800 200交河故城 車師前 100 0 丰镐 西周 張家坡 西周 1000 771 侯馬 晋国 李家窯 虢國 虞国 成周城 西周 1000 771 上蔡 蔡國 平粮台 陈国 南小汪 邢國 朝歌 卫国 商丘 宋国 陶丘 曹國 梁王城 徐国 薛城 薛国 臨淄 齐国 曲阜 鲁国 1000 771 炭河里 大禾 羅子國 罗国 倉吾 蠻羋 棗樹林 西周隨國 周玉梁桥 楚国 楚皇城 楚國 古庸方城 庸国 遼瓦店子 楚国 苴國 十二橋 蜀國杜宇 1200 900 東甌 越國 吴国 越國 宜國 邗国 揚越 干越 古南越 西周 1000鐵器時代冷期 塔加爾800 100巴澤雷克500 300塔施提克 堅昆 500 0 肃慎 濊貊 高夷 扶餘 漢書二期 濊貊 扶餘 白民 900 200 沙井 月氏 800 400 夜郎 且蘭 滇國 昆明 劳浸 靡莫 邛都 筰都 巂 漏卧 鉤町 七閩 十三行1000 0 鐵器時代冷期 東周春秋 lt 東周春秋 gt 义渠 樓煩 林胡 白羊 匈奴 lt 東周春秋 gt lt 東周春秋 gt 770 403 lt 東周春秋 gt 770 403 巴国 夔羋 新一村 蜀國開明 900 500 lt 東周春秋 gt 770 403 西甌 雒越 西甌 蒼梧 陽禺 驩兜 縛婁 東甌 閩越 閩越 東周春秋500 lt 東周春秋 gt 500 東周戰國 水泉 山戎 凌河 东胡 燕 lt 東周戰國 gt lt 東周戰國 gt lt 東周戰國 gt lt 東周戰國 gt 402 221 lt 東周戰國 gt 402 221 lt 東周戰國 gt 402 221 東周戰國 秦 秦 东胡 lt 秦 gt lt 西楚 gt 秦 白羊 匈奴 lt 秦 gt lt 西楚 gt lt 秦 gt lt 西楚 gt lt 秦 gt 220 207 lt 西楚 gt 207 202 lt 秦 gt 220 207 lt 西楚 gt 207 202 lt 秦 gt 220 207 lt 西楚 gt 207 202 lt 秦 gt lt 西楚 gt 秦西漢 匈奴 堅昆 丁零 渾窳 屈射 新䔣 匈奴 肃慎 濊貊 高夷 扶餘 沃沮 匈奴 鲜卑 乌桓 lt 西漢 gt 匈奴 lt 西漢 gt 匈奴 月氏 烏孫 呼揭 西域三十六国 匈奴 西羌 小月氏 lt 西漢 gt 202 AD 8 lt 西漢 gt 202 AD 8 lt 西漢 gt 202 AD 8 南越國 甌 閩 閩越 南越國 西漢0 西漢 匈奴 鲜卑 乌桓 西漢 匈奴 西漢 月氏 烏孫 呼揭 西域三十六国 西漢 西羌 小月氏 lt 西漢 gt lt 西漢 gt 0年份 BC 時代 阿爾泰薩彥嶺 內貝加爾 東蒙古 黑龍江牡丹江呼倫貝爾 鴨綠江圖們江 松花江嫩江 遼河以東遼東半島 遼河以西內蒙古 河北北部內蒙古 河套內蒙古 東套陝北高原 山西汾河北部 環準噶爾盆地 環塔里木盆地 環東天山哈密盆地 河西走廊 隴西青海 隴東寧夏 陝西關中西部 陝西關中東部 山西汾河南部 河南西部 河南東部 河北南部河北中部 淮河皖北蘇北 山東 膠東 湖南 湖北鄂東 湖北江漢 三峽重慶 漢水上游漢水中游 四川 雲南貴州 青海西藏 浙東 太湖 蘇中江南 安徽中部 安徽南部 江西西部 江西東部 廣西南部 珠江中上游 廣東北部 珠江三角洲 浙南閩北山區 閩北沿海 閩南潮汕 台灣北部 台灣中南部 時代 年份 BC 蒙古區 東北區 燕遼區 雁北區 新疆區 甘青區 中原區 海岱區 兩湖區 巴蜀區 西南區 江浙區 嶺南東南區 本表會因最新考古發現與研究而需要更新 本表會因最新考古發現與研究而需要更新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良渚文化 amp oldid 75136917,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