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古闽人

福建历史系列条目

史前福建
昙石山文化
七閩 ·
古閩人 · 閩越人
閩越 前306 – 前110

閩中郡 前222 – 前209
兩漢
揚州刺史部
會稽郡
南海 前195 – 前174前
孫吳
扬州
會稽郡
会稽南部都尉
建安郡
两晋南朝
扬州
江州
陈氏政权 550 – 564
闽州 557 – 564
丰州
建安郡
晋安郡
晋平郡
梁安郡
南安郡
隋唐
江南道
岭南道
江南东道
福建道 758 – 896
建州
泉州 (711年前)
闽州
福州
武荣州
泉州 (711年后)
漳州
汀州
长乐郡
建安郡
清源郡
漳浦郡
临汀郡
威武军王氏政权896 – 909
909 – 945
福州大都督府 909 – 932
长乐府 933 – 945
泉州
漳州
汀州
建州
镇安军 941
镇武军 941 – 943
镛州
镡州
943 – 945
建州
镛州
镡州
威武军李仁达政权945 – 947
福州
清源軍 949 – 964
平海军 964 – 978
泉州
南州
漳州
南唐
永安军 945 – 956
忠义军 956 – 976
吴越
威武军 947 – 951、977 – 978
彰武军 951 – 977
兩宋
两浙西南路 978 – 985
福建路 985 – 1278
福州
建州
建宁军
泉州
漳州
汀州
剑州
南劍州
太平军
興化軍
邵武軍
建寧府
福安府
兴安州

泉州行宣慰司 1277 – 1278
泉州行中书省 1278 – 1280、1281 – 1282、1284
福建等处行中书省 1280 – 1285、1286、
1288 – 1291、1292 – 1297、1356 – 1366

泉州分省 1358 – 1368
建宁分省 1358 – 1368
兴化分省 1359 – 1366
延平分省 1364 – 1368
江西等处行中书省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
福建道宣慰司 1285 – 1286、1286 – 1288、
1291 – 1292、1299 –1356

福建平海等处行中书省 1297 – 1299
福建江西等处行中书省 1366 – 1368
亦思巴奚政权 1357 – 1366

福建等处行中书省 1369 – 1376
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1376 – 1645
邓氏政权 1448 – 1449
南明
隆武政权 1645 – 1646
福京 1645 – 1646
明郑政权 1646 – 1683

浙闽总督 1645 – 1658
福建总督 1658 – 1687
閩浙總督 1687 – 1911
福建省 1647 – 1911
耿精忠政权 1674 – 1676
厦门英租界 1852 – 1930
黄德美政权 1853
李世贤政权 1864 – 1865
鼓浪屿公共租界 1902 – 1943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福建省 1912 – 1933、1934 – 1949
闽南护法区 1918 – 1920
建国军政制置府 1922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闽西特区 1930 – 1932
福建省 1932 – 1935
闽浙赣省 1932 – 1935
闽赣省 1933 – 1935
中華共和國 1933 – 1934
福州特别市 1933 – 1934
厦门市 1933
厦门特别市 1933 – 1934
闽海省 1933 – 1934
泉海省 1933
兴泉省 1933 – 1934
龙漳省 1933
龙汀省 1933 – 1934
闽上省 1933
延建省 1933 – 1934
厦门特别市(日占) 1938 – 1945
福州治安維持會(日占) 1941
福州市政委员会(日占) 1944 – 1945
现状 1949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华东大行政区 1950 – 1954
福建省
中華民國
福建省(金马地区)

古闽人,為百越之一,是在约从时代到战国中期这段时期内,即约公元前1000年—前2000年至公元前4世纪之中,生活于今天中国福建省及週邊地区,為福建最早的的土著之一,可能就是《周礼》中的七闽,后与越国南下的於越人融合成闽越人

分布与早期情况

 
约3200年前古闽人使用的陶器,福州闽侯县黄土仑遗址出土

古闽人大约在距今3000年前的夏商时代已经进入青铜器时代,分布于今日的中国东南沿海以福建为中心的区域,除了福建外,其分布区尚包括广东东部的潮州梅州一带,浙江南部的温州处州台州一带[1][2]。部份學者認為古閩人亦分佈在臺灣[3] ,甚至認為台灣原住民是其後裔[4],唯此說未在學界形成主流觀點。

的名称最早见于《周礼》,《周礼·职方氏》中的七闽可能就是指代古闽人。[5]新石器时代,古闽人在福建沿海和闽江流域发展出了昙石山文化和黄土仑文化等。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中原的商代),古闽人进入青铜器时代,并从事渔猎、原始农业,还拥有一定的陶瓷纺织造船技术,则是他们崇拜的图腾[1][6]

文化习俗

闽族是“”的一种,[7]其服饰有别于越人,可能为“顶髻徒跣”,但沿海的闽人可能也像越人一样“断发文身”。[6]他们崇拜的图腾为蛇,这种崇拜被记录在从上古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中,甚至在今天福建的一些地方还有残留。[6]在山区的古闽人还有崖葬、悬棺葬(即船棺葬)的丧葬习俗。古闽人有着比较发达的锄耕农业,但并没有发展到犁耕农业,畜牧业也不发达,社会发展较为缓慢。船只是他们重要的交通工具。而他们的居住场所经历了由半地穴式建筑到干栏式建筑的不同阶段特点。[2][6]

与其他族群的关系

和古闽人联系比较紧密的人群是于越人,由于地理上的邻近关系,在越国的越侯允常在位的时代就有于越人到古闽人的居住地定居。传说春秋末年的越国欧冶子也到属于古闽地域的湛卢山(在今福建松溪县)和冶山(今福州市鼓楼区)铸造宝剑,福州现在仍有欧冶池的遗迹。[2]古闽人还曾向中原的周朝进贡,进贡路线往往选择江海行船运输,其贡品既包括特产的水果,也包括沿海的水产品,但由于相距太远,周朝对闽越人并无管辖或控制的能力。[6]到了战国时期,随着楚国势力的扩张,古闽人和楚人也有一定的交流,曾有楚国人进入古闽人的地界生活,在闽侯庄边山还出土了战国时期的楚墓。[6]唐代贾公彦甚至认为楚人和古闽人还有源流关系。[8]

与越人融合为闽越人

古闽人和于越人有着长期的交流乃至一定的融合,[9]到了公元前334年(周显王三十五年、楚威王六年),無彊统治的越国被楚国所灭,越国王室贵族南逃,其中的一支进入古闽人所生活的闽地,并占据该地,大幅加速于越人和古闽人的融合,最後融合为闽越人,而入闽的越国王室第七代的无诸也于战国末年自立为闽越王。[10]

參見

參考文獻

  1. ^ 1.0 1.1 徐晓望,福建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2. ^ 2.0 2.1 2.2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福建省志·总概述.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02. 
  3. ^ 蒙文通,《越史丛考》
  4. ^ 《閩臺緣》專題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國中央電視臺
  5. ^ 《周礼·夏官·职方氏》: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
  6. ^ 6.0 6.1 6.2 6.3 6.4 6.5 卢美松,论闽族和闽方国,《南方文物》·2001年第2期
  7. ^ 汉代郑玄注《周礼》:“闽,蛮之别也。”
  8. ^ 。贾公彦于《国语·郑语》“叔熊逃难于濮而蛮”的注疏中写道:“叔熊避难于濮,随其俗为蛮人也,故曰蛮”及“叔熊居濮如蛮,后子从分为七种,故谓七闽也”。
  9. ^ 汪毅夫,《闽台缘与闽南风—闽台关系、闽台社会与闽南文化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
  10. ^ 福州市志,方志出版社,1998.12,ISBN 7-80122-400-0

古闽人, 福建历史系列条目史前福建, 昙石山文化, 七閩, 古閩人, 閩越人閩越, 前306, 前110秦, 閩中郡, 前222, 前209兩漢, 揚州刺史部, 會稽郡南海, 前195, 前174前孫吳, 扬州, 會稽郡, 会稽南部都尉, 建安郡两晋, 南朝, 扬州, 江州, 陈氏政权, 闽州, 丰州, 建安郡, 晋安郡, 晋平郡, 梁安郡, 南安郡隋唐, 江南道, 岭南道, 江南东道, 福建道, 建州, 泉州, 711年前, 闽州, 福州, 武荣州, 泉州, 711年后, 漳州, 汀州, 长乐郡, 建安郡, 清源. 福建历史系列条目史前福建 昙石山文化 七閩 古閩人 閩越人閩越 前306 前110秦 閩中郡 前222 前209兩漢 揚州刺史部 會稽郡南海 前195 前174前孫吳 扬州 會稽郡 会稽南部都尉 建安郡两晋 南朝 扬州 江州 陈氏政权 550 564 闽州 557 564 丰州 建安郡 晋安郡 晋平郡 梁安郡 南安郡隋唐 江南道 岭南道 江南东道 福建道 758 896 建州 泉州 711年前 闽州 福州 武荣州 泉州 711年后 漳州 汀州 长乐郡 建安郡 清源郡 漳浦郡 临汀郡 威武军 王氏政权 896 909闽 909 945 福州大都督府 909 932 长乐府 933 945 泉州 漳州 汀州 建州 镇安军 941 镇武军 941 943 镛州 镡州殷 943 945 建州 镛州 镡州 威武军 李仁达政权 945 947 福州 清源軍 949 964 平海军 964 978 泉州 南州 漳州 南唐 永安军 945 956 忠义军 956 976 吴越 威武军 947 951 977 978 彰武军 951 977兩宋 两浙西南路 978 985 福建路 985 1278 福州 建州 建宁军 泉州 漳州 汀州 剑州 南劍州 太平军 興化軍 邵武軍 建寧府 福安府 兴安州元 泉州行宣慰司 1277 1278 泉州行中书省 1278 1280 1281 1282 1284 福建等处行中书省 1280 1285 1286 1288 1291 1292 1297 1356 1366 泉州分省 1358 1368 建宁分省 1358 1368 兴化分省 1359 1366 延平分省 1364 1368 江西等处行中书省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 福建道宣慰司 1285 1286 1286 1288 1291 1292 1299 1356 福建平海等处行中书省 1297 1299 福建江西等处行中书省 1366 1368 亦思巴奚政权 1357 1366明 福建等处行中书省 1369 1376 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1376 1645 邓氏政权 1448 1449 南明 隆武政权 1645 1646 福京 1645 1646 明郑政权 1646 1683清 浙闽总督 1645 1658 福建总督 1658 1687 閩浙總督 1687 1911 福建省 1647 1911耿精忠政权 1674 1676厦门英租界 1852 1930黄德美政权 1853李世贤政权 1864 1865鼓浪屿公共租界 1902 1943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福建省 1912 1933 1934 1949 闽南护法区 1918 1920 建国军政制置府 192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闽西特区 1930 1932 福建省 1932 1935 闽浙赣省 1932 1935 闽赣省 1933 1935中華共和國 1933 1934 福州特别市 1933 1934 厦门市 1933 厦门特别市 1933 1934 闽海省 1933 1934 泉海省 1933 兴泉省 1933 1934 龙漳省 1933 龙汀省 1933 1934 闽上省 1933 延建省 1933 1934厦门特别市 日占 1938 1945福州治安維持會 日占 1941福州市政委员会 日占 1944 1945现状 1949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华东大行政区 1950 1954 福建省 中華民國 福建省 金马地区 本模板 查看讨论编辑古闽人 為百越之一 是在约从夏商时代到战国中期这段时期内 即约公元前1000年 前2000年至公元前4世纪之中 生活于今天中国福建省及週邊地区 為福建最早的的土著之一 可能就是 周礼 中的七闽 后与越国南下的於越人融合成闽越人 目录 1 分布与早期情况 2 文化习俗 3 与其他族群的关系 4 与越人融合为闽越人 5 參見 6 參考文獻分布与早期情况 编辑 约3200年前古闽人使用的陶器 福州闽侯县黄土仑遗址出土 古闽人大约在距今3000年前的夏商时代已经进入青铜器时代 分布于今日的中国东南沿海以福建为中心的区域 除了福建外 其分布区尚包括广东东部的潮州 梅州一带 浙江南部的温州 处州 台州一带 1 2 部份學者認為古閩人亦分佈在臺灣 3 甚至認為台灣原住民是其後裔 4 唯此說未在學界形成主流觀點 闽的名称最早见于 周礼 周礼 职方氏 中的七闽可能就是指代古闽人 5 新石器时代 古闽人在福建沿海和闽江流域发展出了昙石山文化和黄土仑文化等 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 中原的商代 古闽人进入青铜器时代 并从事渔猎 原始农业 还拥有一定的陶瓷 纺织和造船技术 蛇则是他们崇拜的图腾 1 6 文化习俗 编辑闽族是 蛮 的一种 7 其服饰有别于越人 可能为 顶髻徒跣 但沿海的闽人可能也像越人一样 断发文身 6 他们崇拜的图腾为蛇 这种崇拜被记录在从上古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中 甚至在今天福建的一些地方还有残留 6 在山区的古闽人还有崖葬 悬棺葬 即船棺葬 的丧葬习俗 古闽人有着比较发达的锄耕农业 但并没有发展到犁耕农业 畜牧业也不发达 社会发展较为缓慢 船只是他们重要的交通工具 而他们的居住场所经历了由半地穴式建筑到干栏式建筑的不同阶段特点 2 6 与其他族群的关系 编辑和古闽人联系比较紧密的人群是于越人 由于地理上的邻近关系 在越国的越侯允常在位的时代就有于越人到古闽人的居住地定居 传说春秋末年的越国欧冶子也到属于古闽地域的湛卢山 在今福建松溪县 和冶山 今福州市鼓楼区 铸造宝剑 福州现在仍有欧冶池的遗迹 2 古闽人还曾向中原的周朝进贡 进贡路线往往选择江海行船运输 其贡品既包括特产的水果 也包括沿海的水产品 但由于相距太远 周朝对闽越人并无管辖或控制的能力 6 到了战国时期 随着楚国势力的扩张 古闽人和楚人也有一定的交流 曾有楚国人进入古闽人的地界生活 在闽侯庄边山还出土了战国时期的楚墓 6 唐代贾公彦甚至认为楚人和古闽人还有源流关系 8 与越人融合为闽越人 编辑古闽人和于越人有着长期的交流乃至一定的融合 9 到了公元前334年 周显王三十五年 楚威王六年 無彊统治的越国被楚国所灭 越国王室贵族南逃 其中的一支进入古闽人所生活的闽地 并占据该地 大幅加速于越人和古闽人的融合 最後融合为闽越人 而入闽的越国王室第七代的无诸也于战国末年自立为闽越王 10 參見 编辑閩越人參考文獻 编辑 1 0 1 1 徐晓望 福建通史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6年 2 0 2 1 2 2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福建省志 总概述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02 蒙文通 越史丛考 閩臺緣 專題展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國中央電視臺 周礼 夏官 职方氏 辨其邦 国 都 鄙 四夷 八蛮 七闽 九貉 五戎 六狄之人民 与其财用 九谷 六畜之数要 周知其利害 6 0 6 1 6 2 6 3 6 4 6 5 卢美松 论闽族和闽方国 南方文物 2001年第2期 汉代郑玄注 周礼 闽 蛮之别也 贾公彦于 国语 郑语 叔熊逃难于濮而蛮 的注疏中写道 叔熊避难于濮 随其俗为蛮人也 故曰蛮 及 叔熊居濮如蛮 后子从分为七种 故谓七闽也 汪毅夫 闽台缘与闽南风 闽台关系 闽台社会与闽南文化研究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6年7月 福州市志 方志出版社 1998 12 ISBN 7 80122 400 0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古闽人 amp oldid 76363174,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