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汉和帝

汉和帝刘肇(79年—106年2月13日),东汉第四位皇帝(88年4月9日-106年2月13日在位),在位17年,得年僅27岁,其正式諡號為「孝和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和帝」,他是汉明帝孙,章帝第四子,母贵人梁氏,死後庙号穆宗(后于汉献帝初平元年除去庙号),葬于慎陵。由於年幼即位,權力被外戚所挾制,及後利用宦官權力掃除外戚威脅得以親政。這開始了東漢戚宦相爭的惡性循環。但和帝本人親政後勵精圖治,四海昇平,是東漢明章二帝後獲評價最高的皇帝。

汉和帝
漢朝第19位(東漢第4位)皇帝
統治88年4月9日-106年2月13日(17年310天)
前任漢章帝刘靼
繼任漢殤帝刘隆
出生79年
逝世106年2月13日(106歲—02—13)(26-27歲)
安葬
年號
永元:89年-105年三月
元兴:105年四月-十二月
谥号
孝和皇帝
庙号
穆宗(后除庙号)
政权漢朝东汉

生平 编辑

建初四年(79年),梁贵人生刘肇。皇后窦氏将刘肇养为己子。建初七年(82年),汉章帝废太子刘庆,立刘肇为皇太子。

章和二年二月三十壬辰(88年4月9日),汉章帝逝世,刘肇即位,是为汉和帝。当时他只有十岁,由养母窦太后执政,窦太后排斥异己,让哥哥窦宪掌权,窦家人一犯法,窦太后就再三庇护,窦氏的专横跋扈,引起汉和帝的不满。永元四年壬辰年六月二十三日(92年8月14日),汉和帝联合宦官鄭眾将窦氏一网打尽,但也导致“于是中官始盛焉”。[1]

在一举扫平了外戚窦氏集团的势力之后,汉和帝开始亲理政事,他不但生活節儉簡樸,而且勤於政事,每天早起临朝,深夜批阅奏章,从不荒怠政事,故有「劳谦有终」之称,但却因而积劳成疾,加上和帝本身已体弱多病,所以年仅二十七岁便英年早逝,从他亲政后的政绩,不失为一代贤君英主。[2]和帝当政时期,曾多次下诏赈济灾民[3]、减免赋税[4]、安置流民[5]、勿违农时,并多次下诏纳贤[6],优礼贤者,克纳嘉言,在法制上也主张宽刑[7],并在西域复置西域都护[8]。汉和帝十分体恤民众疾苦,多次诏令理冤狱,恤鳏寡,矜孤弱,薄赋敛,告诫上下官吏认真思考造成天灾人祸的自身原因。[9]汉和帝亲政后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为「永元之隆」[10]

汉和帝在位时期,在科技、文化、军事、外交上也有不少建树,蔡伦改进了造纸术[11]班固修成《汉书[12],許慎作《说文解字》,窦宪击破北匈奴促使其西迁[13],班超平定西域[14],并派遣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帝國[15]元興元年乙巳年十二月廿二日辛未(106年2月13日),汉和帝病逝于京都洛阳的章德前殿,时年二十七岁。[16]4月27日,葬於漢慎陵[17]。其治下的人數達到戶9237112、口53256229[18]

评价 编辑

《东观汉记》:「孝和皇帝,章帝中子也,上自歧嶷,至於总角,孝顺聪明,宽和仁孝,帝由是深珍之,以为宜承天位,年四岁,立为太子,初治尚书,遂兼览书传,好古乐道,无所不照,上以五经义异,书传意殊,亲幸东观,览书林,阅篇藉,朝无宠族,惠泽沾濡,外忧庶绩,内勤经艺,自左右近臣,皆诵诗书,德教在宽,仁恕并洽,是以黎元宁康,万国协和,符瑞八十馀品,帝让而不宣,故靡得而纪。」

東漢.李尤:「卓矣煌煌,永元之隆。含弘该要,周建大中。蓄纯和之优渥兮,化盛溢而兹丰。」(《辟雍赋》)

東漢.苏顺:「天王徂登,率土奄伤,如何昊穹,夺我圣皇,恩德累代,乃作铭章,其辞曰:恭惟大行,配天建德,陶元二化,风流万国,立我蒸民,宜此仪则,厥初生民,三五作刚,载藉之盛,著於虞唐,恭惟大行,爰同其光,自昔何为,钦明允塞,恭惟大行,天覆地载,无为而治,冠斯往代,往代崎岖,诸夏擅命,爰兹发号,民乐其政,奄有万国,民臣咸祑,大孝备矣,閟宫有侐,由昔姜嫄,祖妣之室,本枝百世,神契惟一,弥留不豫,道扬末命,劳谦有终,实惟其性,衣不制新,犀玉远屏,履和而行,威棱上古,洪泽滂流,茂化沾溥,不玦少留,民斯何怙,歔欷成云,泣涕成雨,昊天不吊,丧我慈父。」(《和帝诔》)

東漢.崔瑗:「玄景寝曜,云物见徵,冯相考妖,遂当帝躬,三载四海,遏密八音,如丧考妣,擗踊号吟,大遂既启,乃徂玄宫,永背神器,升遐皇穹,长夜冥冥,曷云其穷。」(《和帝诔》)[19]

晉朝.虞潭: 「昔汉章帝窦后杀和帝之母,和帝即位尽诛诸窦。当时议者欲贬窦后,及后之亡,欲不以礼葬。和帝以奉事十年,义不可违,臣子之道,务从丰厚,仁明之称,表于往代。」(《悼杨皇后宜配食武帝议》)

晉朝.皇甫谧︰「孝和之嗣世,正身履道,以奉大业,宾礼耆艾,动式旧典,宫无嫔嫱郑卫之燕,囿无般乐游畋之豫,躬履至德,虚静自损,是以屡获丰年,远近承风。」(《帝王世纪》)

晉朝.司马彪:「孝和年十四,能折外戚骄横之权,即昭帝毙上官之类矣。朝政遂一,民安职业,勤恤本务,苑囿希幸,远夷稽服,西域开泰,郡国言符瑞八十余品,咸惧虚妄,抑而不宣云尔。」(《续汉书》)

南朝.范曄︰「自中兴以后,逮于永元,虽颇有弛张,而俱存不扰,是以齐民岁增,辟土世广。偏师出塞,则漠北地空;都护西指,则通译四万。岂其道远三代,术长前世?将服叛去来,自有数也?」、「孝和沈烈,率由前則。王赫自中,賜命彊慝。抑沒祥符,登顯時德。」(《后汉书》)、「凡瑞应,自和帝以上,政事多美,近於有实,故书见於某处。自安帝以下,王道衰缺,容或虚饰,故书某处上言也。」(范曄《序例》)

唐朝.杜佑:「明章之后,天下无事,务在养民。至於孝和,人户滋殖。」(《通典》)

唐朝.李渤︰「和帝抑符瑞,省贡献,有明、章余风,皆洛都之令主。」(《上封事表》)

宋朝.苏辙︰「西汉文帝二十三年,景帝十六年,昭帝十二年。东汉明帝十八年,章帝十三年,和帝十七年,唐太宗二十三年,此皆近世之明主。」(《历代论》)

宋朝.胡寅︰「孝和幼冲即位,年十有四而能诛锄窦宪,自是大柄在手,威权不失,后十六七年间亦无大过举,尊崇儒术,友爱兄弟,优礼贤者,克纳嘉言,四夷希侵,中国绥靖,方之章帝实乃过之,而作史者未能铺张扬厉,旷阙多矣。」(《致堂读史管见》)

宋朝.叶适:「东汉至孝和八十年间,上无败政,天下乂安。」(《习学记言序目》)

宋朝.洪迈:「汉昭帝年十四,能察霍光之忠,知燕王上书之诈,诛桑弘羊、上官桀,后世称其明。然和帝时,窦宪兄弟专权,太后临朝,共图杀害。帝阴知其谋,而与内外臣僚莫由亲接,独知中常侍郑众不事豪党,遂与定议诛宪,时亦年十四,其刚决不下昭帝,但范史发明不出,故后世无称焉。」(《容斋随笔‧卷三》)

明朝.范光宙:「两汉主以冲年知尊礼大臣而诛锄权奸者,前称昭而后称和。夫主上贵察而断,忠佞之不办,非察也;刑赏之不果,非断也。孝昭践祚甫十四,而上官之诈、大将军之忠能鉴别如熏莸,然今以窦宪之恶而帝能与秘臣谋诛之,歼大憝于君侧而官禁为之肃清,至于尊礼袁安,引用陈宠,而鲁丕、贾逵之徒群而论难于前。夫帝固冲主也,而即位之初遽能去奸而进贤,其睿谋雄断岂下孝昭哉?独诛宪之举谋及郑众,权奸虽除而阉竖用事,遂为东汉基祸之主,人谓帝拒一虎而进一狼,葢诚然哉,是故论汉和者,重予之而又重惜之。」(《史评》)

元朝.陈栎︰「和帝以十四之年,能诛窦宪,朝廷肃淸,宫闼宁晏,逺足以继孝昭之烈矣!亲政以后,躬揽万機,威权不失,十六七年曾无过举,礼贤纳谏,中国乂安,尤可尚者。窦后既没,帝始知为梁贵人子,议者以梁氏寃死,请贬窦后,诏以臣子无贬尊上之文,不从之,方之章帝之事马后,彼处其常,此处其变,最为近厚,梁王畅有觊觎神器语,有司请征诣诏狱,帝不之许,方之明帝楚淮阳狱之滥,不逺过之乎?孝友寛厚,良足为东汉贤主矣!独惜诛窦宪时,谋不及于大臣,功独归于郑众宦官,遂开宦者封侯之端焉。」(《历代通略》)

明朝.錢時:「西京自成帝而下,皆制於王氏,竟致移國,固不足論。以孝宣之英明而誅霍氏甚易,然亦往往大費區處,然後甫定。和帝才十四歲耳,一指顧間,去諸竇如磔鼠,且其方略措置精密詳練,以是而論,豈非有漢之英君哉。然自此以後,乃浸微浸消,終已不競,何也?謀不出於王公大人,而出於閹官,謀之所出者,權之所歸故也。今日之事,雖明典憲,愜公論,觀其機,伏而不露,毒發而莫測,即陰謀巧計者之所為,與他時禍國實同一根,是以和帝能去外戚之奸,而宦官用權自此始為漢氏膏肓之疾。悲夫。」(《兩漢筆記》)

清朝.何焯︰「和帝舍庆无可寄腹心者,故假讲于白虎移庆自近,观宪诛后即出居邸,可见其微。帝时年十四,庆年十五,决策定乱如取一鼠,亦英异哉!」、「和帝誅竇憲,時年十四,其斷可比昭帝之明。」(《义门读书记》)

清朝.刘沅︰「和帝在位从谏恤民,殊少秕政,原其资秉盖不逊于明章,而乃年未及壮遽促天年。」(《史存》)

清朝.爱新觉罗·弘历︰「和帝幼冲嗣位,行政无失,能用郑众五人以诛窦宪,然宦寺之祸基于此矣。」(《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东汉总论》)

家庭 编辑

先祖
 
 
 
 
 
 
 
 
 
 
 
 
 
 
 
 
 
 
高祖父:南顿县令刘钦
 
 
 
 
 
 
 
曾祖父:世祖光武皇帝刘秀
 
 
 
 
 
 
 
 
 
 
 
高祖母:县令夫人樊娴都
 
 
 
 
 
 
 
祖父:显宗孝明皇帝刘庄
 
 
 
 
 
 
 
 
 
 
 
 
 
 
外高祖父:宣恩哀侯阴陆
 
 
 
 
 
 
 
曾祖母:光烈皇后阴丽华
 
 
 
 
 
 
 
 
 
 
 
外高祖母:宣恩侯夫人邓氏
 
 
 
 
 
 
 
父:肃宗孝章皇帝刘炟
 
 
 
 
 
 
 
 
 
 
 
 
 
 
 
 
 
外高祖父:胶东刚侯贾复
 
 
 
 
 
 
 
外曾祖父:贾武仲
 
 
 
 
 
 
 
 
 
 
 
外高祖母:胶东刚侯夫人
 
 
 
 
 
 
 
祖母:贵人贾氏
 
 
 
 
 
 
 
 
 
 
 
 
 
 
外高祖父:新息忠成侯马援
 
 
 
 
 
 
 
外曾祖母:马姜
 
 
 
 
 
 
 
 
 
 
 
外高祖母:新息忠成侯夫人
 
 
 
 
 
 
 
孝和皇帝刘肇
 
 
 
 
 
 
 
 
 
 
 
 
 
 
 
 
 
 
 
 
外高祖父:梁延
 
 
 
 
 
 
 
外曾祖父:陵乡侯梁统
 
 
 
 
 
 
 
 
 
 
 
外祖父:(追谥)褒亲湣侯梁竦
 
 
 
 
 
 
 
 
 
 
 
 
 
 
母:(追尊)恭怀皇后梁氏
 
 
 
 
 
 
 
 
 
 
 
 
 
 
 
 
 
外祖母:褒亲侯夫人
 
 
 
 
 
 
 
 
 
 
 
 
 

父母 编辑

兄弟 编辑

姐妹 编辑

后妃 编辑

编辑

  • 長子:平原懷王劉勝(?—113年5月31日[21]),生母不詳,從小患有無法治愈的疾病。延平元年(106年)被封為平原王。未前往封國,在位八年去世,死後埋葬在京城洛陽[22],諡曰。劉勝年少時因久病錯失皇位,死後沒有後代,鄧皇后樂安夷王劉寵的兒子劉得繼承平原王王位,劉得於六年後逝世,无子,永寧元年(120年),鄧皇后再立河間王劉開的兒子劉翼为平原王
  • 幼子:汉殇帝劉隆
  • 嗣子:汉安帝劉祜

编辑

影視形象 编辑

  • 2014年电视剧《我为宫狂2》:张哲瀚饰汉和帝

延伸阅读 编辑

[]

  《後漢書·卷4》,出自范晔後漢書
  《後漢書/卷55》,出自范晔後漢書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後漢書·宦者列傳第六十八》:故鄭眾得專謀禁中,終除大憝,遂享分土之封,超登宮卿之位。於是中官始盛焉。
  2. ^ 《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第四》:自窦宪诛后,帝躬亲万机。每有灾异,辄延问公卿,极言得失。前后符瑞八十一所,自称德薄,皆抑而不宣。
  3. ^ 《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第四》:二月乙未,遣谒者分行禀贷三河、兖、冀、青州贫民。
  4. ^ 《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第四》:六月,蝗、旱。戊辰,诏:“今年秋稼为蝗虫所伤,皆勿收租、更、刍焒;若有所损失,以实除之,余当收租者亦半入。其山林饶利,陂池渔采,以赡元元,勿收假税。”
  5. ^ 《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第四》:赐下贫、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及郡国流民,听入陂池渔采,以助蔬食。
  6. ^ 《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第四》:三月戊子,诏曰:“选举良才,为政之本。科别行能,必由乡曲。而郡国举吏,不加简择,故先帝明敕在所,令试之以职,乃得充选。又德行尤异,不须经职者,别署状上。而宣布以来,出入九年,二千石曾不承奉,恣心从好,司隶、刺史讫无纠察。今新蒙赦令,且复申敕,后有犯者,显明其罚。在位不以选举为忧,督察不以发觉为负,非独州郡也。是以庶官多非其人。下民被奸邪之伤,由法不行故也。”
  7. ^ 《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第四》:八月辛酉,饮酎。诏郡国中都官系囚减死一等,诣敦煌戍。其犯大逆,募下蚕室;其女子宫。自死罪已下,至司寇及亡命者入赎,各有差。
  8. ^ 《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第四》:十二月,复置西域都护、骑都尉、戊己校尉官。
  9. ^ 《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第四》:九月,京师蝗。吏民言事者,多归责有司。诏曰:“蝗虫之异,殆不虚生, 万方有罪,在予一人,而言事者专咎自下,非助我者也。朕寤寐恫乡,思弭忧衅。昔楚严无醔而惧,成王出郊而反风。将何以匡朕不逮,以塞醔变?百僚师尹勉修厥职,刺史、二千石详刑辟,理冤虐,恤鳏寡,乡孤弱,思惟致醔兴蝗之咎。”
  10. ^ 《辟雍赋》:卓矣煌煌,永元之隆。含弘该要,周建大中。蓄纯和之优渥兮,化盛溢而兹丰。
  11. ^ 《东观汉记》: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为中常侍,有才学,尽忠重慎。每至休沐,辄闭门绝宾客,曝体田野。典作尚方, 蔡伦 蔡伦 造意用树皮及敝布渔网作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焉,天下咸称蔡伦纸。
  12. ^ 《后汉书·卷四十下·班彪列传第三十下》:固以为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太初以后,阙而不录,故探撰前记,缀集所闻,以为《汉书》。起元高祖,终于孝平王莽之诛,十有二世,二百三十年,综其行事,傍贯《五经》,上下洽通,为《春秋》考纪、表、志、传凡百篇。固自永平中始受诏,潜精积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诵焉。
  13. ^ 《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第四》:夏六月,车骑将军窦宪出鸡鹿塞,度辽将军邓鸿出稒阳塞,南单于出满夷谷,与北匈奴战于稽落山,大破之,追至私渠比鞮海。窦宪遂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北单于遣弟右温禺鞮王奉奏贡献。
  14. ^ 《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第四》:西域都护班超大破焉耆、尉犁,斩其王。自是西域降服,纳质者五十余国。
  15. ^ 《后汉书·西域传·安息传》:和帝永元九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临大海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
  16. ^ 《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第四》:冬十二月辛未,帝崩于章德前殿,年二十七。
  17. ^ 《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第四》:三月甲申,葬孝和皇帝于慎陵。尊庙曰穆宗。
  18. ^ 司馬彪《續漢書·郡國志》注引伏無忌所記:和帝永興元年,戶九百二十三萬七千一百一十二,口五千三百二十五萬六千二百二十九,墾田七百三十二萬一百七十頃八十畝百四十步。
  19. ^ 卷十二·帝王部二. [2014-10-11]. (原始内容于2020-09-21). 
  20. ^ 《后汉书·卷十上·皇后纪第十上》:和帝葬后,宫人并归园,太后赐周、冯贵人策曰:“朕与贵人托配后庭,共欢等列,十有余年。不获福祐,先帝早弃天下,孤心茕茕,靡所瞻仰,夙夜永怀,感怆发中。今当以旧典分归外园,惨结增叹,燕燕之诗,曷能喻焉?其赐贵人王青盖车,采饰辂,骖马各一驷,黄金三十斤,杂帛三千匹,白越四千端。”又赐冯贵人王赤绶,以未有头上步摇、环佩,加赐各一具。
  21. ^ 《後漢書·安帝紀》:夏四月乙未,平原王勝薨。
  22. ^ 《祁姓汉皇刘氏考 从祁姓刘氏到汉皇刘姓的考证》 刘晓辉著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3 第292页. [2022-01-07]. (原始内容于2022-01-07). 
汉和帝
出生于:79年逝世於:106年
統治者頭銜
前任:
汉章帝劉炟
(父)
漢朝皇帝中国皇帝
88年-106年
繼任:
汉殇帝劉隆
(次子)

汉和帝, 刘肇, 79年, 106年2月13日, 东汉第四位皇帝, 88年4月9日, 106年2月13日在位, 在位17年, 得年僅27岁, 其正式諡號為, 孝和皇帝, 後世省略, 字稱, 漢和帝, 他是汉明帝孙, 章帝第四子, 母贵人梁氏, 死後庙号穆宗, 后于汉献帝初平元年除去庙号, 葬于慎陵, 由於年幼即位, 權力被外戚所挾制, 及後利用宦官權力掃除外戚威脅得以親政, 這開始了東漢戚宦相爭的惡性循環, 但和帝本人親政後勵精圖治, 四海昇平, 是東漢明章二帝後獲評價最高的皇帝, 漢朝第19位, 東漢第4位, 皇. 汉和帝刘肇 79年 106年2月13日 东汉第四位皇帝 88年4月9日 106年2月13日在位 在位17年 得年僅27岁 其正式諡號為 孝和皇帝 後世省略 孝 字稱 漢和帝 他是汉明帝孙 章帝第四子 母贵人梁氏 死後庙号穆宗 后于汉献帝初平元年除去庙号 葬于慎陵 由於年幼即位 權力被外戚所挾制 及後利用宦官權力掃除外戚威脅得以親政 這開始了東漢戚宦相爭的惡性循環 但和帝本人親政後勵精圖治 四海昇平 是東漢明章二帝後獲評價最高的皇帝 汉和帝漢朝第19位 東漢第4位 皇帝統治88年4月9日 106年2月13日 17年310天 前任漢章帝刘靼繼任漢殤帝刘隆出生79年逝世106年2月13日 106歲 02 13 26 27歲 安葬慎陵年號永元 89年 105年三月元兴 105年四月 十二月谥号孝和皇帝庙号穆宗 后除庙号 政权漢朝 东汉 目录 1 生平 2 评价 3 家庭 3 1 父母 3 2 兄弟 3 3 姐妹 3 4 后妃 3 5 子 3 6 女 4 影視形象 5 延伸阅读 6 参考文献生平 编辑建初四年 79年 梁贵人生刘肇 皇后窦氏将刘肇养为己子 建初七年 82年 汉章帝废太子刘庆 立刘肇为皇太子 章和二年二月三十壬辰 88年4月9日 汉章帝逝世 刘肇即位 是为汉和帝 当时他只有十岁 由养母窦太后执政 窦太后排斥异己 让哥哥窦宪掌权 窦家人一犯法 窦太后就再三庇护 窦氏的专横跋扈 引起汉和帝的不满 永元四年壬辰年六月二十三日 92年8月14日 汉和帝联合宦官鄭眾将窦氏一网打尽 但也导致 于是中官始盛焉 1 在一举扫平了外戚窦氏集团的势力之后 汉和帝开始亲理政事 他不但生活節儉簡樸 而且勤於政事 每天早起临朝 深夜批阅奏章 从不荒怠政事 故有 劳谦有终 之称 但却因而积劳成疾 加上和帝本身已体弱多病 所以年仅二十七岁便英年早逝 从他亲政后的政绩 不失为一代贤君英主 2 和帝当政时期 曾多次下诏赈济灾民 3 减免赋税 4 安置流民 5 勿违农时 并多次下诏纳贤 6 优礼贤者 克纳嘉言 在法制上也主张宽刑 7 并在西域复置西域都护 8 汉和帝十分体恤民众疾苦 多次诏令理冤狱 恤鳏寡 矜孤弱 薄赋敛 告诫上下官吏认真思考造成天灾人祸的自身原因 9 汉和帝亲政后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 时人称为 永元之隆 10 汉和帝在位时期 在科技 文化 军事 外交上也有不少建树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11 班固修成 汉书 12 許慎作 说文解字 窦宪击破北匈奴促使其西迁 13 班超平定西域 14 并派遣甘英出使大秦 羅馬帝國 15 元興元年乙巳年十二月廿二日辛未 106年2月13日 汉和帝病逝于京都洛阳的章德前殿 时年二十七岁 16 4月27日 葬於漢慎陵 17 其治下的人數達到戶9237112 口53256229 18 评价 编辑 东观汉记 孝和皇帝 章帝中子也 上自歧嶷 至於总角 孝顺聪明 宽和仁孝 帝由是深珍之 以为宜承天位 年四岁 立为太子 初治尚书 遂兼览书传 好古乐道 无所不照 上以五经义异 书传意殊 亲幸东观 览书林 阅篇藉 朝无宠族 惠泽沾濡 外忧庶绩 内勤经艺 自左右近臣 皆诵诗书 德教在宽 仁恕并洽 是以黎元宁康 万国协和 符瑞八十馀品 帝让而不宣 故靡得而纪 東漢 李尤 卓矣煌煌 永元之隆 含弘该要 周建大中 蓄纯和之优渥兮 化盛溢而兹丰 辟雍赋 東漢 苏顺 天王徂登 率土奄伤 如何昊穹 夺我圣皇 恩德累代 乃作铭章 其辞曰 恭惟大行 配天建德 陶元二化 风流万国 立我蒸民 宜此仪则 厥初生民 三五作刚 载藉之盛 著於虞唐 恭惟大行 爰同其光 自昔何为 钦明允塞 恭惟大行 天覆地载 无为而治 冠斯往代 往代崎岖 诸夏擅命 爰兹发号 民乐其政 奄有万国 民臣咸祑 大孝备矣 閟宫有侐 由昔姜嫄 祖妣之室 本枝百世 神契惟一 弥留不豫 道扬末命 劳谦有终 实惟其性 衣不制新 犀玉远屏 履和而行 威棱上古 洪泽滂流 茂化沾溥 不玦少留 民斯何怙 歔欷成云 泣涕成雨 昊天不吊 丧我慈父 和帝诔 東漢 崔瑗 玄景寝曜 云物见徵 冯相考妖 遂当帝躬 三载四海 遏密八音 如丧考妣 擗踊号吟 大遂既启 乃徂玄宫 永背神器 升遐皇穹 长夜冥冥 曷云其穷 和帝诔 19 晉朝 虞潭 昔汉章帝窦后杀和帝之母 和帝即位尽诛诸窦 当时议者欲贬窦后 及后之亡 欲不以礼葬 和帝以奉事十年 义不可违 臣子之道 务从丰厚 仁明之称 表于往代 悼杨皇后宜配食武帝议 晉朝 皇甫谧 孝和之嗣世 正身履道 以奉大业 宾礼耆艾 动式旧典 宫无嫔嫱郑卫之燕 囿无般乐游畋之豫 躬履至德 虚静自损 是以屡获丰年 远近承风 帝王世纪 晉朝 司马彪 孝和年十四 能折外戚骄横之权 即昭帝毙上官之类矣 朝政遂一 民安职业 勤恤本务 苑囿希幸 远夷稽服 西域开泰 郡国言符瑞八十余品 咸惧虚妄 抑而不宣云尔 续汉书 南朝 范曄 自中兴以后 逮于永元 虽颇有弛张 而俱存不扰 是以齐民岁增 辟土世广 偏师出塞 则漠北地空 都护西指 则通译四万 岂其道远三代 术长前世 将服叛去来 自有数也 孝和沈烈 率由前則 王赫自中 賜命彊慝 抑沒祥符 登顯時德 后汉书 凡瑞应 自和帝以上 政事多美 近於有实 故书见於某处 自安帝以下 王道衰缺 容或虚饰 故书某处上言也 范曄 序例 唐朝 杜佑 明章之后 天下无事 务在养民 至於孝和 人户滋殖 通典 唐朝 李渤 和帝抑符瑞 省贡献 有明 章余风 皆洛都之令主 上封事表 宋朝 苏辙 西汉文帝二十三年 景帝十六年 昭帝十二年 东汉明帝十八年 章帝十三年 和帝十七年 唐太宗二十三年 此皆近世之明主 历代论 宋朝 胡寅 孝和幼冲即位 年十有四而能诛锄窦宪 自是大柄在手 威权不失 后十六七年间亦无大过举 尊崇儒术 友爱兄弟 优礼贤者 克纳嘉言 四夷希侵 中国绥靖 方之章帝实乃过之 而作史者未能铺张扬厉 旷阙多矣 致堂读史管见 宋朝 叶适 东汉至孝和八十年间 上无败政 天下乂安 习学记言序目 宋朝 洪迈 汉昭帝年十四 能察霍光之忠 知燕王上书之诈 诛桑弘羊 上官桀 后世称其明 然和帝时 窦宪兄弟专权 太后临朝 共图杀害 帝阴知其谋 而与内外臣僚莫由亲接 独知中常侍郑众不事豪党 遂与定议诛宪 时亦年十四 其刚决不下昭帝 但范史发明不出 故后世无称焉 容斋随笔 卷三 明朝 范光宙 两汉主以冲年知尊礼大臣而诛锄权奸者 前称昭而后称和 夫主上贵察而断 忠佞之不办 非察也 刑赏之不果 非断也 孝昭践祚甫十四 而上官之诈 大将军之忠能鉴别如熏莸 然今以窦宪之恶而帝能与秘臣谋诛之 歼大憝于君侧而官禁为之肃清 至于尊礼袁安 引用陈宠 而鲁丕 贾逵之徒群而论难于前 夫帝固冲主也 而即位之初遽能去奸而进贤 其睿谋雄断岂下孝昭哉 独诛宪之举谋及郑众 权奸虽除而阉竖用事 遂为东汉基祸之主 人谓帝拒一虎而进一狼 葢诚然哉 是故论汉和者 重予之而又重惜之 史评 元朝 陈栎 和帝以十四之年 能诛窦宪 朝廷肃淸 宫闼宁晏 逺足以继孝昭之烈矣 亲政以后 躬揽万機 威权不失 十六七年曾无过举 礼贤纳谏 中国乂安 尤可尚者 窦后既没 帝始知为梁贵人子 议者以梁氏寃死 请贬窦后 诏以臣子无贬尊上之文 不从之 方之章帝之事马后 彼处其常 此处其变 最为近厚 梁王畅有觊觎神器语 有司请征诣诏狱 帝不之许 方之明帝楚淮阳狱之滥 不逺过之乎 孝友寛厚 良足为东汉贤主矣 独惜诛窦宪时 谋不及于大臣 功独归于郑众宦官 遂开宦者封侯之端焉 历代通略 明朝 錢時 西京自成帝而下 皆制於王氏 竟致移國 固不足論 以孝宣之英明而誅霍氏甚易 然亦往往大費區處 然後甫定 和帝才十四歲耳 一指顧間 去諸竇如磔鼠 且其方略措置精密詳練 以是而論 豈非有漢之英君哉 然自此以後 乃浸微浸消 終已不競 何也 謀不出於王公大人 而出於閹官 謀之所出者 權之所歸故也 今日之事 雖明典憲 愜公論 觀其機 伏而不露 毒發而莫測 即陰謀巧計者之所為 與他時禍國實同一根 是以和帝能去外戚之奸 而宦官用權自此始為漢氏膏肓之疾 悲夫 兩漢筆記 清朝 何焯 和帝舍庆无可寄腹心者 故假讲于白虎移庆自近 观宪诛后即出居邸 可见其微 帝时年十四 庆年十五 决策定乱如取一鼠 亦英异哉 和帝誅竇憲 時年十四 其斷可比昭帝之明 义门读书记 清朝 刘沅 和帝在位从谏恤民 殊少秕政 原其资秉盖不逊于明章 而乃年未及壮遽促天年 史存 清朝 爱新觉罗 弘历 和帝幼冲嗣位 行政无失 能用郑众五人以诛窦宪 然宦寺之祸基于此矣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东汉总论 家庭 编辑先祖 高祖父 南顿县令刘钦 曾祖父 世祖光武皇帝刘秀 高祖母 县令夫人樊娴都 祖父 显宗孝明皇帝刘庄 外高祖父 宣恩哀侯阴陆 曾祖母 光烈皇后阴丽华 外高祖母 宣恩侯夫人邓氏 父 肃宗孝章皇帝刘炟 外高祖父 胶东刚侯贾复 外曾祖父 贾武仲 外高祖母 胶东刚侯夫人 祖母 贵人贾氏 外高祖父 新息忠成侯马援 外曾祖母 马姜 外高祖母 新息忠成侯夫人 孝和皇帝刘肇 外高祖父 梁延 外曾祖父 陵乡侯梁统 外祖父 追谥 褒亲湣侯梁竦 母 追尊 恭怀皇后梁氏 外祖母 褒亲侯夫人 父母 编辑 父 漢章帝劉炟 母 恭懷皇后梁氏兄弟 编辑 大哥 千乘貞王劉伉 二哥 平春悼王劉全 三哥 清河孝王劉慶 五弟 濟北惠王劉壽 六弟 河間孝王劉開 七弟 城陽懷王劉淑 八弟 廣宗殤王劉萬歲姐妹 编辑 長姐 武德长公主劉男 二姐 平邑公主劉王 三姐 陽安公主劉吉后妃 编辑 元后陰氏 繼后和熹皇后邓绥 贵人黃氏 贵人周氏 贵人馮氏 20 子 编辑 長子 平原懷王劉勝 113年5月31日 21 生母不詳 從小患有無法治愈的疾病 延平元年 106年 被封為平原王 未前往封國 在位八年去世 死後埋葬在京城洛陽 22 諡曰懷 劉勝年少時因久病錯失皇位 死後沒有後代 鄧皇后立樂安夷王劉寵的兒子劉得繼承平原王王位 劉得於六年後逝世 无子 永寧元年 120年 鄧皇后再立河間王劉開的兒子劉翼为平原王 幼子 汉殇帝劉隆 嗣子 汉安帝劉祜女 编辑 修武長公主劉保 共邑公主劉成 临颍公主劉利 闻喜公主劉興影視形象 编辑2014年电视剧 我为宫狂2 张哲瀚饰汉和帝延伸阅读 编辑 编 nbsp 後漢書 卷4 出自范晔 後漢書 nbsp 後漢書 卷55 出自范晔 後漢書 nbsp 在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参考文献 编辑 後漢書 宦者列傳第六十八 故鄭眾得專謀禁中 終除大憝 遂享分土之封 超登宮卿之位 於是中官始盛焉 后汉书 孝和孝殇帝纪第四 自窦宪诛后 帝躬亲万机 每有灾异 辄延问公卿 极言得失 前后符瑞八十一所 自称德薄 皆抑而不宣 后汉书 孝和孝殇帝纪第四 二月乙未 遣谒者分行禀贷三河 兖 冀 青州贫民 后汉书 孝和孝殇帝纪第四 六月 蝗 旱 戊辰 诏 今年秋稼为蝗虫所伤 皆勿收租 更 刍焒 若有所损失 以实除之 余当收租者亦半入 其山林饶利 陂池渔采 以赡元元 勿收假税 后汉书 孝和孝殇帝纪第四 赐下贫 鳏 寡 孤 独 不能自存者 及郡国流民 听入陂池渔采 以助蔬食 后汉书 孝和孝殇帝纪第四 三月戊子 诏曰 选举良才 为政之本 科别行能 必由乡曲 而郡国举吏 不加简择 故先帝明敕在所 令试之以职 乃得充选 又德行尤异 不须经职者 别署状上 而宣布以来 出入九年 二千石曾不承奉 恣心从好 司隶 刺史讫无纠察 今新蒙赦令 且复申敕 后有犯者 显明其罚 在位不以选举为忧 督察不以发觉为负 非独州郡也 是以庶官多非其人 下民被奸邪之伤 由法不行故也 后汉书 孝和孝殇帝纪第四 八月辛酉 饮酎 诏郡国中都官系囚减死一等 诣敦煌戍 其犯大逆 募下蚕室 其女子宫 自死罪已下 至司寇及亡命者入赎 各有差 后汉书 孝和孝殇帝纪第四 十二月 复置西域都护 骑都尉 戊己校尉官 后汉书 孝和孝殇帝纪第四 九月 京师蝗 吏民言事者 多归责有司 诏曰 蝗虫之异 殆不虚生 万方有罪 在予一人 而言事者专咎自下 非助我者也 朕寤寐恫乡 思弭忧衅 昔楚严无醔而惧 成王出郊而反风 将何以匡朕不逮 以塞醔变 百僚师尹勉修厥职 刺史 二千石详刑辟 理冤虐 恤鳏寡 乡孤弱 思惟致醔兴蝗之咎 辟雍赋 卓矣煌煌 永元之隆 含弘该要 周建大中 蓄纯和之优渥兮 化盛溢而兹丰 东观汉记 蔡伦 字敬仲 桂阳人 为中常侍 有才学 尽忠重慎 每至休沐 辄闭门绝宾客 曝体田野 典作尚方 蔡伦 蔡伦 造意用树皮及敝布渔网作纸 元兴元年奏上之 帝善其能 自是莫不用焉 天下咸称蔡伦纸 后汉书 卷四十下 班彪列传第三十下 固以为汉绍尧运 以建帝业 至于六世 史臣乃追述功德 私作本纪 编于百王之末 厕于秦 项之列 太初以后 阙而不录 故探撰前记 缀集所闻 以为 汉书 起元高祖 终于孝平王莽之诛 十有二世 二百三十年 综其行事 傍贯 五经 上下洽通 为 春秋 考纪 表 志 传凡百篇 固自永平中始受诏 潜精积思二十余年 至建初中乃成 当世甚重其书 学者莫不讽诵焉 后汉书 孝和孝殇帝纪第四 夏六月 车骑将军窦宪出鸡鹿塞 度辽将军邓鸿出稒阳塞 南单于出满夷谷 与北匈奴战于稽落山 大破之 追至私渠比鞮海 窦宪遂登燕然山 刻石勒功而还 北单于遣弟右温禺鞮王奉奏贡献 后汉书 孝和孝殇帝纪第四 西域都护班超大破焉耆 尉犁 斩其王 自是西域降服 纳质者五十余国 后汉书 西域传 安息传 和帝永元九年 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 抵条支 临大海欲度 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 海水广大 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 若遇迟风 亦有二岁者 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 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 数有死亡者 英闻之乃止 后汉书 孝和孝殇帝纪第四 冬十二月辛未 帝崩于章德前殿 年二十七 后汉书 孝和孝殇帝纪第四 三月甲申 葬孝和皇帝于慎陵 尊庙曰穆宗 司馬彪 續漢書 郡國志 注引伏無忌所記 和帝永興元年 戶九百二十三萬七千一百一十二 口五千三百二十五萬六千二百二十九 墾田七百三十二萬一百七十頃八十畝百四十步 卷十二 帝王部二 2014 10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9 21 后汉书 卷十上 皇后纪第十上 和帝葬后 宫人并归园 太后赐周 冯贵人策曰 朕与贵人托配后庭 共欢等列 十有余年 不获福祐 先帝早弃天下 孤心茕茕 靡所瞻仰 夙夜永怀 感怆发中 今当以旧典分归外园 惨结增叹 燕燕之诗 曷能喻焉 其赐贵人王青盖车 采饰辂 骖马各一驷 黄金三十斤 杂帛三千匹 白越四千端 又赐冯贵人王赤绶 以未有头上步摇 环佩 加赐各一具 後漢書 安帝紀 夏四月乙未 平原王勝薨 祁姓汉皇刘氏考 从祁姓刘氏到汉皇刘姓的考证 刘晓辉著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3 第292页 2022 01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1 07 汉和帝东汉出生于 79年 逝世於 106年統治者頭銜前任 汉章帝劉炟 父 漢朝皇帝 中国皇帝88年 106年 繼任 汉殇帝劉隆 次子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汉和帝 amp oldid 78770534,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