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柯伊伯带

柯伊伯帶(英語:Kuiper belt),又稱作倫納德-柯伊伯带,另譯古柏带,位於太陽系海王星軌道(距離太陽約30天文单位)外側,在黃道面附近的天體密集圓盤狀區域[1]。柯伊伯带的假說最先由美国天文學家弗雷德里克·倫納德提出,十几年後杰拉德·柯伊伯證實了该观点。柯伊伯帶类似于小行星带,但範圍大得多,它比小行星帶宽20倍且重20至200倍[2][3]。如同主小行星帶,它主要包含小天体或太阳系形成的遗迹。虽然大多数小行星主要是岩石和金属构成的,但大部分柯伊伯带天体在很大程度上由冷冻的挥发成分(称为“冰”),如甲烷组成。柯伊伯带至少有四顆矮行星冥王星妊神星鸟神星鬩神星。一些太阳系中的衛星,如海王星的海卫一和土星的土卫九,也被认为起源于该区域[4][5]

在柯伊伯带已知天体,数据源自小行星中心。 在主带天体颜色为绿色,而分散的天体为橙色。四个外侧行星是蓝色的。海王星几颗已知的特洛伊为黄色,而木星的为粉色。分散在木星轨道和柯伊伯带之间的天体被称作半人马小行星。图中单位为天文单位。底部明显的缺口是由于很难把他们从银河背景中分辨出来
Kuiper belt」的各地常用別名
中国大陸柯伊伯带
臺灣古柏帶
港澳凱伯帶

柯伊伯带的位置處於距離太陽40至50天文单位的低傾角軌道上。該處過去一直被認為空無一物,是太陽系的盡頭所在。但事實上這裡滿佈着直徑從數公里到上千公里的冰封微行星。柯伊伯带的起源和確實結構尚未明確,目前的理論推測是其來源於太陽原行星盤上的碎片,這些碎片相互吸引碰撞,但最後只組成了微行星帶而非行星,太陽風和物質會在此處減速。

柯伊伯带有时被误认为是太陽系的邊界,但太阳系还包括向外延伸两光年之远的奥尔特星云。柯伊伯带是短周期彗星,如哈雷彗星,的來源地。自冥王星被發現以來,就有天文學家認為其應該被排除在太陽系的行星之外。由於冥王星的大小和柯伊伯带內大的小行星大小相近,20世紀末更有主張其應被歸入柯伊伯带小行星的行列当中;而冥王星的卫星则應被當作是其伴星。2006年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將冥王星剔出行星類別,并和谷神星与新发现的阋神星一起归入新类型的矮行星

柯伊伯带不应该与假设的奥尔特云相混淆,后者比前者遥远一千倍以上。柯伊伯带内的天体,连同离散盘的成员和任何潜在的奥尔特云天体被统称为海王星外天体(TNOs)[6]。冥王星是在柯伊伯带中最大的天體,而第二知名的大海王星外天体,則是在离散盘阋神星

历史

1930年發現冥王星之後,很多人都猜測它可能不是該區域內唯一的一顆星體。幾十年來,對柯伊伯帶是否存在、存在形式一直有各種不同的猜測,但直到1992年才發現其存在的第一個直接證據。對柯伊伯带的本質和數量的各種不同猜想以及不連續性,導致難以確定誰才是最早提出且值得讚許的原創者。

假設

最早提出海王星之外還有天體群存在的天文學家弗雷德里克·查爾斯·倫納德。在克萊德·湯博於1930年發現冥王星後不久,倫納德就思索:「冥王星不太可能是海王星外唯一的天體,是否還有一連串的海王星外天體等待被發現,冥王星只是第一顆,其它的成員注定最終還是會被檢測到」[7]。就在同一年,天文學家阿爾敏·奧托·洛伊施納提出冥王星「可能是有待發現的許多長周期行星之一」[8]

 
天文學家杰吉拉德·柯伊伯,柯伊伯带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在1943年,肯尼斯·沃斯在英國天文協會期刊上投書假設,在海王星之外的區域,原始太陽星雲內的物質在空間內散布得太廣泛,因此只能凝聚成較小的天體而難以凝聚成行星。由此,他得出結論:相對較小但大量的天體佔據太陽系的行星之外廣大的空間[9],並且,年復一年,它們中的某一個偶然會從它們的球殼遊蕩到內太陽系[10],成為拜訪太陽系內部的彗星之一。

在1951年,杰拉德·古柏於發表在天文物理學期刊上的一篇文章中推測,太陽系在演化的早期,會形成一個類似的圓盤,不过他認為這個狹長的圓盤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古柏操作它的假說,在他的時代,冥王星被認為和地球一樣大小,因此能夠將那些小天體拋射至歐特雲或太陽系之外。古柏的假說是正確的,否則現在就不會有柯伊伯带這個名稱[11]

這個假設在其後十年有各種不同的形式。在1962年,物理學家艾利絲泰爾·卡麥倫英语Alastair G. W. Cameron假設在太陽系的邊緣有大量的小天體存在[12]。在1964年,弗雷德·惠普爾提出著名且通俗化的彗星髒雪球假說,並假設有一個足夠大的彗星帶,也許質量大到被認為可以影響天王星的軌道,造成差異而引發對X行星的搜尋[13]。然而,觀察結果推翻了這個假說[12]

在1977年,查爾斯·科瓦爾發現軌道介於土星和天王星之間的冰小行星(2060) 查倫。他使用的是與克萊德·湯博在50年前發現冥王星相同,稱為閃爍比對器的設備[14]。在 1992年,另一顆小行星(5145) Pholus被發現有著相似的軌道[15]。現在,在木星和海王星之間存在著許多類似彗星的天體,被稱為半人馬族小行星。半人馬小行星的軌道並不穩定,只有數百萬年的動力學生存時間[16]。在1977年發現小行星(2060)查倫之後,天文學家就推測有外來的儲藏所,經常補充半人馬小行星。

稍後,從對彗星進一步的研究,發現柯伊伯带存在的證據。已經知道一些彗星的壽命是有限的,因為當它們靠近太陽時,太陽的熱會導致揮發性的表面逐漸昇華至太空,使它們日漸消蝕。為了在太陽系的有生之年都有彗星的存在,它們就必須經常得到補充[17]。這種補充的區域之一就是歐特雲,最早是荷蘭天文學家歐特在1950年假設的,是超出50,000天文單位之外的一個巨大球殼[18]。歐特雲被認為是像海爾·波普彗星這種軌道長達數千年的長週期彗星的起源地。

然而,還有另一種週期短於200年的彗星族群,像是哈雷彗星,稱為短週期彗星週期彗星。在20世紀的70年代,發現的短週期彗星越來越多,而它們的性質並不符合起源自歐特雲的說法[19]。來自歐特雲的天體要成為短週期彗星,它首先要被巨大的行星俘獲。在1980年,烏拉圭大學的天文學家茱麗歐安潔費南德茲英语Julio Ángel Fernández首先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指出,來自歐特雲被送入內太陽系的600顆彗星,幾乎是每一顆短週期彗星,都會被彈入星際空間。他考慮觀測到的彗星數量,推測在35至50天文單位之處應該有一個彗星帶[20]。接續費南德茲的工作,加拿大研究團隊的馬丁·鄧肯、湯姆·奎因和史考特·特里梅英语Scott Tremaine在1988年大量使用電腦模擬,以確定所有觀測到的彗星是否都來自歐特雲。他們發現歐特雲不能解釋所有的短週期彗星,特別是聚集在黃道平面附近的短週期彗星,而來自歐特雲的彗星傾向於來自天空中的任意一點。添加入如同費南德茲所描述的一個帶,就可以與觀測匹配[21]。據說,因為「彗星帶」和「柯伊伯带」這兩個單詞出現在費南德茲論文開頭的第一段裡,所以特里梅將這個假設的地區命名為柯伊伯带[22]

发现

 
冒纳凯阿火山顶部的望远镜阵列, 在这里“柯伊伯带”被发现

1987年,当时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的天文学家大卫·朱维特,对于“太阳系外围的明显空虚”越来越疑惑。[23]他鼓励当时的研究生刘丽杏帮助他找到超越冥王星轨道的另一个天体,因为,他对她说,“如果我们不这样做,没有人会。”[24]使用在亚利桑那州基特峰国家天文台和在智利托洛洛山美洲际天文台的望远镜,朱维特和刘丽杏以与克莱德·汤博查尔斯·科瓦尔几乎相同的方式进行自己的搜索,與进行比较。[24]

最后,经过五年的搜索,于1992年8月30日,朱维特和刘丽杏宣布“发现候选的柯伊伯带天体”:小行星15760[23]半年后,他们在该区域又发现了第二个天体,(181708) 1993 FW[25]

起源

 
外行星和柯伊伯带的摹擬:(a)木星和土星2:1共振之前,(b)在海王星軌道遷徙之後,柯伊伯带天體被散射至太陽系內(c)柯伊伯带天體被木星排斥之後

柯伊伯带的複雜結構和精確的起源仍是不清楚的,因此天文學家在等待泛星計畫(Pan-STARRS)望遠鏡巡天的結果,應該會揭露更多目前不知道的柯伊伯带天體,並在測量後對它們有更多的了解。[2]

柯伊伯带被認為包含許多微行星,它們是來自環繞著太陽原行星盤碎片,它們因為未能成功的結合成行星,因而形成較小的天體,最大的直徑都小於3,000公里。

近代的電腦模擬顯示柯伊伯带受到木星海王星極大的影響,同時也認為即使是天王星或海王星都不是在土星之外的原處形成的,因為只有少許的物質存在於這些地區,因此如此大的天體不太可能在該處形成。換言之,這些行星應該是在離木星較近的地區形成的,但在太陽系早期演化的期間被拋到了外面。1984年,胡利奧·安赫爾·費南德茲英语Julio Ángel Fernández葉永烜的研究認為與被拋射天體的角動量交換可以造成行星的遷徙[26][27]。終於,軌道的遷徙到達木星和土星形成2:1共振的確切位置:當木星繞太陽運轉兩圈,土星正好繞太陽一圈。引力如此的共振所產生的拉力,最終還是打亂了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軌道,造成它們的位置交換而使海王星向外移動到原始的柯伊伯带,造成了暫時性的混亂[28]。當海王星向外遷徙時,它激發和散射了許多外海王星天體進入更高傾角和更大離心率的軌道[29]

然而,目前的模型仍然不能說明許多分布上的特徵,引述其中一篇科學論文的敘述[30]:這問題「繼續挑戰分析技術和最快速的數值分析軟體和硬體」。

组成

以最完整的範圍,包括遠離中心最外側的區域,柯伊伯带大約從30天文單位伸展到55天文單位。然而,一般認為主要的部份(參考下文)只是從39.5天文單位的2:3共振區域延展到48天文單位的1:2共振區域。柯伊伯带非常的薄,主要集中在黃道平面上下10度的範圍內,但還是有許多天體散佈在更寬廣數倍的空間內。總之,它不像帶狀而更像花托或甜甜圈(多福餅)[31]。而且,這意味著柯伊伯带對黃道平面有1.86度的傾斜[32]

 
半長軸為準的軌道分類

由於存在著軌道共振海王星對柯伊伯带的結構產生了重大的作用。在與太陽系年齡比較的時標上,海王星的引力使在某些軌道上的天體不穩定,不是將她們送入內太陽系內,就是逐入離散盤或星際空間內。這在柯伊伯带內製造出一些與小行星帶內的柯克伍德空隙相似的空白區域。例如,在40至42天文單位的距離上,沒有天體能穩定的存在於這個區間內。無論何時,在這個區間內被觀測到的天體,都是最近才進入並且會被移出到其他的空間[33]

经典柯伊伯带天体

大約在~42至~48天文單位,雖然海王星的引力影響已經是微不足道的,而且天體可以幾乎不受影響的存在著,這個區域就是所謂的傳統柯伊伯带,並且目前觀測到的柯伊伯带天體有三分之二在這兒[34][35]。因為近代第一個被發現的柯伊伯带天體是1992 QB1,因此它被當成這類天體的原型,在柯伊伯带天體的分類上稱為QB1天體[36][37]

傳統的柯伊伯带向來是兩種不同族群的綜合體,第一類是"dynamically cold"的族群,比較像行星:軌道接近圓形,軌道離心率小於0.1,相對於黃道的傾角低於10度(它們的軌道平面貼近黃道面,沒有太大的傾斜)。第二類是"dynamically hot"的族群,軌道有較大的傾斜(可以達到30度)。這兩類會有這樣的名稱主要並不是因為溫度上的差異,而是以微小的氣體做比喻,當它們變熱時,會增加它們的相對速度[38]。這兩種族群不僅是軌道不同,組成也不同,冷的族群在顏色比熱的紅,暗示它們在不同的環境形成。熱的族群相信是在靠近木星的地區形成,然後被氣體巨星拋出。而另一方面,冷的族群雖然也可能是海王星在向外遷徙時清掃出來的,但無論是較近或較遠,相信是在比較靠近目前所在的位置形成的[2][39]

共振

 
QB1天體冥族小天體和鄰近散射天體的分布

當一個天體的軌道週期與海王星有明確的比率時(這種情況稱為平均運動共振),如它們的相對基線是適當的,它們可能被鎖定在與海王星同步的運動,以避免受到攝動而使軌道變得不穩定。如果天體在這種正確的軌道上,在實例上,如海王星每繞太陽三週它便會繞行二週,則每當它回到原來的位置時,海王星總比它多運行了半條軌道的距離,因為這時海王星在軌道上繞行了1.5圈。這就是所謂的2:3(3:2)的軌道共振,這種軌道特徵的半長軸大約是39.4天文單位,而已知的2:3共振天體,包括冥王星和他的衛星在內,已經超過200個[40],而這個家族的成員統統歸類為冥族小天體。許多冥族小天體,包括冥王星,都會穿越過海王星的軌道,但因為共振的緣故,永遠不會與海王星碰撞。 其有一些,像是歐侉爾伊克西翁的大小,都已經大到可以列入類冥矮行星的等級[41][42]。冥族小天體有高的軌道離心率,因此它們當初原本應該不是在現在的位置上,而是因為海王星的軌道遷徙被轉換到這兒的[43]。1:2共振(每當海王星轉一圈,它才完成半圈)的軌道半長軸相當於47.7天文單位,但數量稀稀落落的[44],這個族群有時會被稱為twotino。較小的共振族群還有3:4、3:5、4:7和2:5.[45]。海王星也有特洛伊小行星,它們位於軌道前方和後方的L4L5的重力穩定點上。海王星特洛伊有時被稱為與海王星1:1共振。海王星特洛伊在它們的軌道上是穩定的,但與被海王星捕獲有所不同,它們被認為是沿著軌道上形成的[43]

另外,還沒有明確的理由可以解釋在半長軸小於39天文單位的距離內缺乏共振的天體。當前被接受的假說是在海王星遷徙時被驅離了,因為這個區域在遷移中是軌道不穩定的地區,因此在這兒的任何天體不是被掃清,就是被重力拋出去[46]

柯伊伯斷崖

 
圖示為柯伊伯带天體與太陽距離的數量關係

1:2共振之外已知的數量非常少,看起來是個邊界,但還不能確定這是傳統柯伊伯带外側的邊界,還是只是一個寬闊的空隙。觀測到2:5共振的距離大約在55天文單位,被認為在傳統柯伊伯带之外;然而,預測上在傳統柯伊伯带與共振帶之間的大量天體尚未被觀測到[43]

早期的柯伊伯带模型認為在50天文單位之外的大天體數量應該增加二個數量級[47],因此,這突然的數目下降,被稱為“古柏斷崖”,是完全未被預料到的,並且它的原因至今仍不清楚。伯恩斯坦和屈林(Trilling)等人發現直徑在100公里或更大的天體在50天文單位的距離上確實突然減少的證據,並不是觀測上造成的偏差。可能的解釋是在那個距離上的物質太缺乏或太分散,因此不能成長為較大的天體;或者是後續的過程摧毀了已經形成的天體[48]。日本神戶大學的向井正和帕特里克·莱卡维卡(Patryk Lykawka)則主張一個大小有如地球而尚未曾被看見的行星與此有關[49][50],並且可能在未來的10年內發現這個天體[51]

探测

 
柯伊伯带天体小行星486958(绿色圆圈),“新视野号”柯伊伯带天体任务的选定目标

2006年1月19日,第一艘以探索柯伊伯带为任务的太空船新视野号发射升空。该任务是由美国西南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艾伦·斯特恩英语Alan Stern所领导的一个团队提出。新视野号太空船已于2015年7月14日抵达了冥王星,如果条件允许,它将继续对另外尚未确定的柯伊伯带天体继续研究。任何选择的柯伊伯带天体将是40和90公里(25至55英里)的直径,在理想情况下是白色或灰色,与冥王星的偏红颜色有对比。

 
该图显示了小行星486958的位置和集合点的轨迹
 
新视野号”的小行星486958彩色合成图像显示其红色,暗示有机化合物。[52] 到目前为止,它是除冥王星及其卫星外唯一的被航天器访问的柯伊伯带天体

2014年10月15日,NASA宣布发现一些柯伊伯带天体,可能会成为新视野号的研究目标。[53]

2015年8月26日,选择了第一个目标2014 MU69(绰号为“天涯海角(Ultima Thule)”,之后命名为小行星486958(486958 Arrokoth))。 航线调整于2015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进行,将会导致2019年1月发生飞掠[54]。2016年7月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批准了对“新视野”(New Horizo​​ns)的额外资助,以访问该物体[55]

2015年12月2日,新视野号在270 × 106公里(170 × 106英里) 处探测到了当时称为1994 JR1(后来称为15810 Arawn)的东西,这些照片显示了物体的形状和一个或两个细节[56]

在2019年1月1日,新视野号成功地飞掠了当时称"天涯海角"的柯伊伯带小行星2014 MU69(后来称为Arrokoth),返回的数据表明Arrokoth是长32公里,宽16公里的密接小行星[57]新视野号上的Ralph仪器确认了Arrokoth是红色。 在接下来的20个月中,飞掠的数据将继续下载。

尽管已经研究了至少两个返回轨道或降落在冥王星上的任务的概念,但没有计划进行“新视野”的后续任务[58][59]。 除冥王星外,还有许多新视野无法访问的大型KBO,例如矮行星鸟神星(Makemake)和妊神星(Haumea)。 新任务将负责详细研究和研究这些物体。 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Thales Alenia Space)研究了前往妊神星的轨道飞行任务的物流[60],这是一项高度优先的科学目标,这是因为它是包括多个其他TNO以及妊神星的环和两颗卫星的一个碰撞系列的母体的地位。

设计研究和概念任务

创神星(Quaoar)已经被考虑是探测星际物质的探测器的飞掠目标,因为它目前位于太陽圈的鼻子附近。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庞图斯·布兰特英语Pontus Brandt和他的同事们研究了一个在2030年代飞掠创神星的探测器,然后继续通过太陽圈鼻子进入星际介质[61][62]。他们对创神星的兴趣包括可能消失的甲烷大气层和冰火山[61] 。布兰特和他的同事研究的任务将使用太空發射系統(SLS)发射,并使用木星飞掠来实现30 km/s的速度。 或者,对于一次轨道器任务,2012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得出结论,小行星28978(Ixion)和雨神星(Huya)是最可行的目标之一[63]。 例如,作者计算出,如果在2039年发射,则在经过17年的巡航时间后,轨道飞行器任务可能会到达小行星28978

太阳系外的柯伊伯带

 
围绕恒星HD 139664HD 53143英语HD 53143岩屑盘 - 摄像头黑圈隐藏恒星圆盘显示

到2006年,天文学家们已经解决了被认为是围绕除了太阳之外的九个恒星的柯伊伯带状结构尘埃盘。它们似乎分为两类:半径超过50 AU的宽带和半径在20 AU到30 AU之间且边界相对尖锐的窄带(暂时类似于太阳系)[64]。除此之外,还有15–20%的太阳型恒星被观测到红外过量,这暗示了巨大的柯伊伯带状结构[65]。其他恒星周围最著名的岩屑盘都还很年轻,但是右边的两幅图像是由哈勃太空望远镜于2006年1月拍摄的,足够老(大约3亿年),已经稳定下来。 左图是宽带的“顶视图”,右图是窄带的“边缘视图”[64][66]。柯伊伯带中尘埃的电脑模拟表明,它年轻时可能类似于年轻恒星周围的窄环[67]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 Alan Stern; Colwell, Joshua E. Collisional Erosion in the Primordial Edgeworth-Kuiper Belt and the Generation of the 30–50 AU Kuiper Gap.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97, 490 (2): 879–882. Bibcode:1997ApJ...490..879S. doi:10.1086/304912. 
  2. ^ 2.0 2.1 2.2 Audrey Delsanti and David Jewitt. (PDF). Institute for Astronomy, University of Hawaii. [2007-03-0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9-25). 
  3. ^ Krasinsky, G. A.; Pitjeva, E. V.; Vasilyev, M. V.; Yagudina, E. I. Hidden Mass in the Asteroid Belt. Icarus. July 2002, 158 (1): 98–105. Bibcode:2002Icar..158...98K. doi:10.1006/icar.2002.6837. 
  4. ^ Johnson, Torrence V.; and Lunine, Jonathan I.; Saturn's moon Phoebe as a captured body from the outer Solar System, Nature, Vol. 435, pp. 69–71
  5. ^ Craig B. Agnor & Douglas P. Hamilton. (PDF). Nature. 2006 [2006-06-2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6-21). 
  6. ^ Gérard FAURE. . 2004 [2007-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29). 
  7. ^ What is improper about the term "Kuiper belt"? (or, Why name a thing after a man who didn't believe its existence?). International Comet Quarterly. [2010-10-24]. (原始内容于2011-07-19). 
  8. ^ J. K. Davies, J. McFarland, M. E. Bailey, B. G. Marsden, W. I. Ip.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Ideas Concerning the Transneptunian Region. M. Antonietta Baracci, Hermann Boenhardt, Dale Cruikchank, Alissandro Morbidelli (编). (PDF).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2008: 11–2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年2月20日). 
  9. ^ John Davies. Beyond Pluto: Exploring the outer limits of the solar syst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xii. 
  10. ^ Davies, p. 2
  11. ^ David Jewitt. WHY "KUIPER" BELT?. University of Hawaii. [2007-06-14]. (原始内容于2011-07-16). 
  12. ^ 12.0 12.1 Davies, p. 14
  13. ^ Rao, M. M. Decomposition of Vector Measures (PDF).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64, 51 (5): 771 [2015-02-18]. Bibcode:1964PNAS...51..771R. doi:10.1073/pnas.51.5.77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7-04). 
  14. ^ CT Kowal, W Liller, BG Marsden; Liller; Marsden. The discovery and orbit of /2060/ Chiron. In: Dynamics of the solar system; Proceedings of the Symposium (Hale Observatories, 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 1977, 81: 245. Bibcode:1979IAUS...81..245K. 
  15. ^ JV Scotti, DL Rabinowitz, CS Shoemaker, EM Shoemaker, DH Levy, TM King, EF Helin, J Alu, K Lawrence, RH McNaught, L Frederick, D Tholen, BEA Mueller. 1992 AD. IAU Circ. 1992, 5434: 1. Bibcode:1992IAUC.5434....1S. 
  16. ^ Horner, J.; Evans, N.W.; Bailey, M. E. Simulations of the Population of Centaurs I: The Bulk Statistics. MNRAS. 2004, 354 (3): 798–810. Bibcode:2004MNRAS.354..798H. arXiv:astro-ph/0407400 . doi:10.1111/j.1365-2966.2004.08240.x. 
  17. ^ David Jewitt. From Kuiper Belt Object to Cometary Nucleus: The Missing Ultrared Matter.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2002, 123 (2): 1039–1049. Bibcode:2002AJ....123.1039J. doi:10.1086/338692. 
  18. ^ Oort, J. H. The structure of the cloud of comets surrounding the Solar System and a hypothesis concerning its origin. Bull. Astron. Inst. Neth. 1950, 11: 91. Bibcode:1950BAN....11...91O. 
  19. ^ Davies p. 39
  20. ^ JA Fernández. On the existence of a comet belt beyond Neptune.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1980, 192: 481. Bibcode:1980MNRAS.192..481F. doi:10.1093/mnras/192.3.481. 
  21. ^ M. Duncan, T. Quinn, and S. Tremaine. The origin of short-period comets.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88, 328: L69. Bibcode:1988ApJ...328L..69D. doi:10.1086/185162. 
  22. ^ Davies p. 191
  23. ^ 23.0 23.1 Jewitt, David; Luu, Jane. Discovery of the candidate Kuiper belt object 1992 QB1. Nature. 1993, 362 (6422): 730. Bibcode:1993Natur.362..730J. doi:10.1038/362730a0. 
  24. ^ 24.0 24.1 Davies p. 50
  25. ^ BS Marsden; Jewitt, D.; Marsden, B. G. 1993 FW. IAU Circ. (Minor Planet Center). 1993, 5730: 1. Bibcode:1993IAUC.5730....1L. 
  26. ^ Renu Malhotra. Migrating Planets. Scientific American. 
  27. ^ Joseph M. Hahn. Neptune’s Migration into a Stirred–Up Kuiper Belt: A Detailed Comparison of Simulations to Observations. 2005-07-13 [2007-06-23]. (原始内容于2020-07-24).  (arXiv:astro-ph/0507319 v1)
  28. ^ Kathryn Hansen. Orbital shuffle for early solar system. Geotimes. 2005-06-07 [2007-08-26]. (原始内容于2007-09-27). 
  29. ^ E. W. THOMMES, M. J. DUNCAN, H. F. LEVISON. THE FORMATION OF URANUS AND NEPTUNE AMONG JUPITER AND SATURN. 2001 [2007-06-24]. doi:10.1086/339975. (原始内容于2015-03-19).  (arXiv:astro-ph/0111290v1)
  30. ^ Nonlinear Resonances in the Solar System. [2007-06-03]. (原始内容于2020-07-24). 
  31. ^ . American Scientists.org. 2003 [2007-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15). 
  32. ^ Michael E. Brown, Margaret Pan. THE PLANE OF THE KUIPER BELT. 2004 [2007-06-23]. doi:10.1086/382515. 
  33. ^ Jean-Marc Petit, Alessandro Morbidelli, Giovanni B. Valsecchi. (PDF). 1998 [2007-06-2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8-09). 
  34. ^ Jonathan Lunine. (PDF). 2003 [2007-06-2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8-09). 
  35. ^ Dave Jewitt. . 2004 [2007-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05). 
  36. ^ P Murdin. Cubewano. 2000 [2007-06-23]. (原始内容于2018-10-25). 
  37. ^ J. L. Elliot, S. D. Kern, K. B. Clancy, A. A. S. Gulbis, R. L. Millis, M. W. Buie, L. H. Wasserman, E. I. Chiang, A. B. Jordan, D. E. Trilling, and K. J. Meech. (PDF). 2004 [2007-06-2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08-23). 
  38. ^ Harold F. Levison, Alessandro Morbidelli. (PDF). 2003 [2007-06-2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2-04). 
  39. ^ Alessandro Morbidelli. ORIGIN AND DYNAMICAL EVOLUTION OF COMETS AND THEIR RESERVOIRS. Observatoire de la Cˆpte d’Azur, Nice, France. 2006 [2007-08-30]. (原始内容于2021-02-08). 
  40. ^ List Of Transneptunian Objects. Minor Planet Center. [2007-06-23]. (原始内容于2011-03-02). 
  41. ^ Ixion. eightplanets.net. [2007-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3). 
  42. ^ John Stansberry, Will Grundy, Mike Brown, Dale Cruikshank, John Spencer, David Trilling, Jean-Luc Margot. Physical Properties of Kuiper Belt and Centaur Objects: Constraints from Spitzer Space Telescope. 2007 [2007-06-23]. (原始内容于2019-08-10). 
  43. ^ 43.0 43.1 43.2 E. I. Chiang, A. B. Jordan, R. L. Millis, M. W. Buie, L. H. Wasserman, J. L. Elliot, S. D. Kern, D. E. Trilling, K. J. Meech, and R. M. Wagner. RESONANCE OCCUPATION IN THE KUIPER BELT: CASE EXAMPLES OF THE 5 : 2 AND TROJAN RESONANCES. 2003 [2007-08-17]. 
  44. ^ Wm. Robert Johnston. Trans-Neptunian Objects. 2007 [2007-06-23]. (原始内容于2007-07-10). 
  45. ^ Davies p. 104
  46. ^ Davies p. 107
  47. ^ E. I. Chiang and M. E. Brown. KECK PENCIL-BEAM SURVEY FOR FAINT KUIPER BELT OBJECTS (PDF). 1999 [2007-07-01]. (原始内容 (PDF)于2012-06-12). 
  48. ^ G.M. Bernstein, D.E. Trilling, R.L. Allen, M.E. Brown, M. Holman and R. Malhotra.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Trans-Neptunian Bodies (PDF).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4 [2008-07-12]. (原始内容 (PDF)于2012-06-12). 
  49. ^ Michael Brooks. 13 Things that do not make sense. NewScientistSpace.com. 2007 [2007-06-23]. (原始内容于2007-07-04). 
  50. ^ Govert Schilling. The mystery of Planet X. New Scientist. 2008 [2008-02-08]. (原始内容于2008-02-14). 
  51. ^ 存档副本. [2008-07-19]. (原始内容于2021-02-24). 
  52. ^ NASA's New Horizons Team Publishes First Kuiper Belt Flyby Science Results. NASA. May 16, 2019 [May 16, 2019]. (原始内容于2019-12-16). 
  53. ^ Brown, Dwayne; Villard, Ray. RELEASE 14-281 NASA’s Hubble Telescope Finds Potential Kuiper Belt Targets for New Horizons Pluto Mission. NASA. 2014-10-15 [2014-10-16]. (原始内容于2020-04-06). 
  54. ^ McKinnon, Mika. New Horizons Locks Onto Next Target: Let's Explore the Kuiper Belt!. August 28, 2015. (原始内容于December 31, 2015). 
  55. ^ Dwayne Brown / Laurie Cantillo. New Horizons Receives Mission Extension to Kuiper Belt, Dawn to Remain at Ceres. NASA. July 1, 2016 [May 15, 2017]. (原始内容于2017-12-03). 
  56. ^ New Horizons' catches a wandering Kuiper Belt Object not far of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pacedaily.com Laurel MD (SPX). December 7, 2015.
  57. ^ Corum, Jonathan. New Horizons Glimpses the Flattened Shape of Ultima Thule – NASA's New Horizons spacecraft flew past the most distant object ever visited: a tiny fragment of the early solar system known as 2014 MU69 and nicknamed Ultima Thule. – Interactive. The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10, 2019 [February 11, 2019]. (原始内容于2021-12-24). 
  58. ^ Hall, Loura. Fusion-Enabled Pluto Orbiter and Lander. NASA. 2017-04-05 [2018-07-13]. (原始内容于2017-04-21). 
  59. ^ Global Aerospace Corporation to present Pluto lander concept to NASA. EurekAlert!. [2018-07-13]. (原始内容于2019-01-21). 
  60. ^ Poncy, Joel; Fontdecaba Baig, Jordi; Feresin, Fred; Martinot, Vincent.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an orbiter in the Haumean system: How quickly can a planetary orbiter reach such a distant target?. Acta Astronautica. 2011-03-01, 68 (5–6): 622–628. Bibcode:2011AcAau..68..622P. ISSN 0094-5765. doi:10.1016/j.actaastro.2010.04.011. 
  61. ^ 61.0 61.1 TVIW, 22. Humanity's First Explicit Step in Reaching Another Star: The Interstellar Probe Mission, 2017-11-04 [2018-07-24], (原始内容于2018-10-09) 
  62. ^ Triennial Earth Sun-Summit. [2018-07-24]. (原始内容于2020-08-03). 
  63. ^ Gleaves, Ashley; Allen, Randall; Tupis, Adam; Quigley, John; Moon, Adam; Roe, Eric; Spencer, David; Youst, Nicholas; Lyne, James. A Survey of Mission Opportunities to Trans-Neptunian Objects – Part II, Orbital Capture. Reston, Virginia: American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12-08-13. ISBN 9781624101823. S2CID 118995590. doi:10.2514/6.2012-5066.  |journal=被忽略 (帮助)
  64. ^ 64.0 64.1 Kalas, Paul; Graham, James R.; Clampin, Mark C.; Fitzgerald, Michael P. First Scattered Light Images of Debris Disks around HD 53143 and HD 139664.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6, 637 (1): L57. Bibcode:2006ApJ...637L..57K. S2CID 18293244. arXiv:astro-ph/0601488 . doi:10.1086/500305. 
  65. ^ Trilling, D. E.; Bryden, G.; Beichman, C. A.; Rieke, G. H.; Su, K. Y. L.; Stansberry, J. A.; Blaylock, M.; Stapelfeldt, K. R.; Beeman, J. W.; Haller, E. E. Debris Disks around Sun-like Star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February 2008, 674 (2): 1086–1105. Bibcode:2008ApJ...674.1086T. S2CID 54940779. arXiv:0710.5498 . doi:10.1086/525514. 
  66. ^ Dusty Planetary Disks Around Two Nearby Stars Resemble Our Kuiper Belt. 2006 [July 1, 2007]. (原始内容于2011-06-11). 
  67. ^ Kuchner, M. J.; Stark, C. C. Collisional Grooming Models of the Kuiper Belt Dust Cloud.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2010, 140 (4): 1007–1019. Bibcode:2010AJ....140.1007K. S2CID 119208483. arXiv:1008.0904 . doi:10.1088/0004-6256/140/4/1007. 

外部連結

    • List of short period comets by famil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Kuiper Belt Profi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NASA's Solar System Explor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he Kuiper Belt Electronic Newslett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Wm. Robert Johnston's TNO pag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Minor Planet Center: Plot of the Outer Solar Syste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illustrating Kuiper gap
    • Websit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debating the status of TNOs)
    • nature.com article: diagram displaying inner solar system, Kuiper Belt, and Oort Clou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SPACE.com: Discovery Hints at a Quadrillion Space Rocks Beyond Neptun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ara Goudarzi) 15 August 2006 06:13 a.m. ET
    • The Outer Solar Syste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stronomy Cast episode #64, includes full transcript.


    柯伊伯带, 柯伊伯帶, 英語, kuiper, belt, 又稱作倫納德, 另譯古柏带, 位於太陽系的海王星軌道, 距離太陽約30天文单位, 外側, 在黃道面附近的天體密集圓盤狀區域, 的假說最先由美国天文學家弗雷德里克, 倫納德提出, 十几年後杰拉德, 柯伊伯證實了该观点, 柯伊伯帶类似于小行星带, 但範圍大得多, 它比小行星帶宽20倍且重20至200倍, 如同主小行星帶, 它主要包含小天体或太阳系形成的遗迹, 虽然大多数小行星主要是岩石和金属构成的, 但大部分天体在很大程度上由冷冻的挥发成分, 称为, 如甲烷,. 柯伊伯帶 英語 Kuiper belt 又稱作倫納德 柯伊伯带 另譯古柏带 位於太陽系的海王星軌道 距離太陽約30天文单位 外側 在黃道面附近的天體密集圓盤狀區域 1 柯伊伯带的假說最先由美国天文學家弗雷德里克 倫納德提出 十几年後杰拉德 柯伊伯證實了该观点 柯伊伯帶类似于小行星带 但範圍大得多 它比小行星帶宽20倍且重20至200倍 2 3 如同主小行星帶 它主要包含小天体或太阳系形成的遗迹 虽然大多数小行星主要是岩石和金属构成的 但大部分柯伊伯带天体在很大程度上由冷冻的挥发成分 称为 冰 如甲烷 氨和水组成 柯伊伯带至少有四顆矮行星 冥王星 妊神星 鸟神星和鬩神星 一些太阳系中的衛星 如海王星的海卫一和土星的土卫九 也被认为起源于该区域 4 5 在柯伊伯带已知天体 数据源自小行星中心 在主带天体颜色为绿色 而分散的天体为橙色 四个外侧行星是蓝色的 海王星几颗已知的特洛伊为黄色 而木星的为粉色 分散在木星轨道和柯伊伯带之间的天体被称作半人马小行星 图中单位为天文单位 底部明显的缺口是由于很难把他们从银河背景中分辨出来 Kuiper belt 的各地常用別名中国大陸柯伊伯带臺灣古柏帶港澳凱伯帶柯伊伯带的位置處於距離太陽40至50天文单位的低傾角軌道上 該處過去一直被認為空無一物 是太陽系的盡頭所在 但事實上這裡滿佈着直徑從數公里到上千公里的冰封微行星 柯伊伯带的起源和確實結構尚未明確 目前的理論推測是其來源於太陽原行星盤上的碎片 這些碎片相互吸引碰撞 但最後只組成了微行星帶而非行星 太陽風和物質會在此處減速 柯伊伯带有时被误认为是太陽系的邊界 但太阳系还包括向外延伸两光年之远的奥尔特星云 柯伊伯带是短周期彗星 如哈雷彗星 的來源地 自冥王星被發現以來 就有天文學家認為其應該被排除在太陽系的行星之外 由於冥王星的大小和柯伊伯带內大的小行星大小相近 20世紀末更有主張其應被歸入柯伊伯带小行星的行列当中 而冥王星的卫星则應被當作是其伴星 2006年8月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將冥王星剔出行星類別 并和谷神星与新发现的阋神星一起归入新类型的矮行星 柯伊伯带不应该与假设的奥尔特云相混淆 后者比前者遥远一千倍以上 柯伊伯带内的天体 连同离散盘的成员和任何潜在的奥尔特云天体被统称为海王星外天体 TNOs 6 冥王星是在柯伊伯带中最大的天體 而第二知名的大海王星外天体 則是在离散盘的阋神星 目录 1 历史 1 1 假設 1 2 发现 2 起源 3 组成 3 1 经典柯伊伯带天体 3 2 共振 3 3 柯伊伯斷崖 4 探测 4 1 设计研究和概念任务 5 太阳系外的柯伊伯带 6 相關條目 7 參考資料 8 外部連結历史 编辑1930年發現冥王星之後 很多人都猜測它可能不是該區域內唯一的一顆星體 幾十年來 對柯伊伯帶是否存在 存在形式一直有各種不同的猜測 但直到1992年才發現其存在的第一個直接證據 對柯伊伯带的本質和數量的各種不同猜想以及不連續性 導致難以確定誰才是最早提出且值得讚許的原創者 假設 编辑 最早提出海王星之外還有天體群存在的天文學家是弗雷德里克 查爾斯 倫納德 在克萊德 湯博於1930年發現冥王星後不久 倫納德就思索 冥王星不太可能是海王星外唯一的天體 是否還有一連串的海王星外天體等待被發現 冥王星只是第一顆 其它的成員注定最終還是會被檢測到 7 就在同一年 天文學家阿爾敏 奧托 洛伊施納提出冥王星 可能是有待發現的許多長周期行星之一 8 天文學家杰吉拉德 柯伊伯 柯伊伯带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在1943年 肯尼斯 沃斯在英國天文協會期刊上投書假設 在海王星之外的區域 原始太陽星雲內的物質在空間內散布得太廣泛 因此只能凝聚成較小的天體而難以凝聚成行星 由此 他得出結論 相對較小但大量的天體佔據太陽系的行星之外廣大的空間 9 並且 年復一年 它們中的某一個偶然會從它們的球殼遊蕩到內太陽系 10 成為拜訪太陽系內部的彗星之一 在1951年 杰拉德 古柏於發表在天文物理學期刊上的一篇文章中推測 太陽系在演化的早期 會形成一個類似的圓盤 不过他認為這個狹長的圓盤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古柏操作它的假說 在他的時代 冥王星被認為和地球一樣大小 因此能夠將那些小天體拋射至歐特雲或太陽系之外 古柏的假說是正確的 否則現在就不會有柯伊伯带這個名稱 11 這個假設在其後十年有各種不同的形式 在1962年 物理學家艾利絲泰爾 卡麥倫 英语 Alastair G W Cameron 假設在太陽系的邊緣有大量的小天體存在 12 在1964年 弗雷德 惠普爾提出著名且通俗化的彗星髒雪球假說 並假設有一個足夠大的彗星帶 也許質量大到被認為可以影響天王星的軌道 造成差異而引發對X行星的搜尋 13 然而 觀察結果推翻了這個假說 12 在1977年 查爾斯 科瓦爾發現軌道介於土星和天王星之間的冰小行星 2060 查倫 他使用的是與克萊德 湯博在50年前發現冥王星相同 稱為閃爍比對器的設備 14 在 1992年 另一顆小行星 5145 Pholus被發現有著相似的軌道 15 現在 在木星和海王星之間存在著許多類似彗星的天體 被稱為半人馬族小行星 半人馬小行星的軌道並不穩定 只有數百萬年的動力學生存時間 16 在1977年發現小行星 2060 查倫之後 天文學家就推測有外來的儲藏所 經常補充半人馬小行星 稍後 從對彗星進一步的研究 發現柯伊伯带存在的證據 已經知道一些彗星的壽命是有限的 因為當它們靠近太陽時 太陽的熱會導致揮發性的表面逐漸昇華至太空 使它們日漸消蝕 為了在太陽系的有生之年都有彗星的存在 它們就必須經常得到補充 17 這種補充的區域之一就是歐特雲 最早是荷蘭天文學家歐特在1950年假設的 是超出50 000天文單位之外的一個巨大球殼 18 歐特雲被認為是像海爾 波普彗星這種軌道長達數千年的長週期彗星的起源地 然而 還有另一種週期短於200年的彗星族群 像是哈雷彗星 稱為短週期彗星或週期彗星 在20世紀的70年代 發現的短週期彗星越來越多 而它們的性質並不符合起源自歐特雲的說法 19 來自歐特雲的天體要成為短週期彗星 它首先要被巨大的行星俘獲 在1980年 烏拉圭大學的天文學家茱麗歐安潔費南德茲 英语 Julio Angel Fernandez 首先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指出 來自歐特雲被送入內太陽系的600顆彗星 幾乎是每一顆短週期彗星 都會被彈入星際空間 他考慮觀測到的彗星數量 推測在35至50天文單位之處應該有一個彗星帶 20 接續費南德茲的工作 加拿大研究團隊的馬丁 鄧肯 湯姆 奎因和史考特 特里梅 英语 Scott Tremaine 在1988年大量使用電腦模擬 以確定所有觀測到的彗星是否都來自歐特雲 他們發現歐特雲不能解釋所有的短週期彗星 特別是聚集在黃道平面附近的短週期彗星 而來自歐特雲的彗星傾向於來自天空中的任意一點 添加入如同費南德茲所描述的一個帶 就可以與觀測匹配 21 據說 因為 彗星帶 和 柯伊伯带 這兩個單詞出現在費南德茲論文開頭的第一段裡 所以特里梅將這個假設的地區命名為柯伊伯带 22 发现 编辑 在冒纳凯阿火山顶部的望远镜阵列 在这里 柯伊伯带 被发现 1987年 当时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的天文学家大卫 朱维特 对于 太阳系外围的明显空虚 越来越疑惑 23 他鼓励当时的研究生刘丽杏帮助他找到超越冥王星轨道的另一个天体 因为 他对她说 如果我们不这样做 没有人会 24 使用在亚利桑那州基特峰国家天文台和在智利托洛洛山美洲际天文台的望远镜 朱维特和刘丽杏以与克莱德 汤博和查尔斯 科瓦尔几乎相同的方式进行自己的搜索 與进行比较 24 最后 经过五年的搜索 于1992年8月30日 朱维特和刘丽杏宣布 发现候选的柯伊伯带天体 小行星15760 23 半年后 他们在该区域又发现了第二个天体 181708 1993 FW 25 起源 编辑 外行星和柯伊伯带的摹擬 a 木星和土星2 1共振之前 b 在海王星軌道遷徙之後 柯伊伯带天體被散射至太陽系內 c 柯伊伯带天體被木星排斥之後 柯伊伯带的複雜結構和精確的起源仍是不清楚的 因此天文學家在等待泛星計畫 Pan STARRS 望遠鏡巡天的結果 應該會揭露更多目前不知道的柯伊伯带天體 並在測量後對它們有更多的了解 2 柯伊伯带被認為包含許多微行星 它們是來自環繞著太陽的原行星盤碎片 它們因為未能成功的結合成行星 因而形成較小的天體 最大的直徑都小於3 000公里 近代的電腦模擬顯示柯伊伯带受到木星和海王星極大的影響 同時也認為即使是天王星或海王星都不是在土星之外的原處形成的 因為只有少許的物質存在於這些地區 因此如此大的天體不太可能在該處形成 換言之 這些行星應該是在離木星較近的地區形成的 但在太陽系早期演化的期間被拋到了外面 1984年 胡利奧 安赫爾 費南德茲 英语 Julio Angel Fernandez 和葉永烜的研究認為與被拋射天體的角動量交換可以造成行星的遷徙 26 27 終於 軌道的遷徙到達木星和土星形成2 1共振的確切位置 當木星繞太陽運轉兩圈 土星正好繞太陽一圈 引力如此的共振所產生的拉力 最終還是打亂了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軌道 造成它們的位置交換而使海王星向外移動到原始的柯伊伯带 造成了暫時性的混亂 28 當海王星向外遷徙時 它激發和散射了許多外海王星天體進入更高傾角和更大離心率的軌道 29 然而 目前的模型仍然不能說明許多分布上的特徵 引述其中一篇科學論文的敘述 30 這問題 繼續挑戰分析技術和最快速的數值分析軟體和硬體 组成 编辑以最完整的範圍 包括遠離中心最外側的區域 柯伊伯带大約從30天文單位伸展到55天文單位 然而 一般認為主要的部份 參考下文 只是從39 5天文單位的2 3共振區域延展到48天文單位的1 2共振區域 柯伊伯带非常的薄 主要集中在黃道平面上下10度的範圍內 但還是有許多天體散佈在更寬廣數倍的空間內 總之 它不像帶狀而更像花托或甜甜圈 多福餅 31 而且 這意味著柯伊伯带對黃道平面有1 86度的傾斜 32 以半長軸為準的軌道分類 由於存在著軌道共振 海王星對柯伊伯带的結構產生了重大的作用 在與太陽系年齡比較的時標上 海王星的引力使在某些軌道上的天體不穩定 不是將她們送入內太陽系內 就是逐入離散盤或星際空間內 這在柯伊伯带內製造出一些與小行星帶內的柯克伍德空隙相似的空白區域 例如 在40至42天文單位的距離上 沒有天體能穩定的存在於這個區間內 無論何時 在這個區間內被觀測到的天體 都是最近才進入並且會被移出到其他的空間 33 经典柯伊伯带天体 编辑 主条目 傳統古柏帶天體 大約在 42至 48天文單位 雖然海王星的引力影響已經是微不足道的 而且天體可以幾乎不受影響的存在著 這個區域就是所謂的傳統柯伊伯带 並且目前觀測到的柯伊伯带天體有三分之二在這兒 34 35 因為近代第一個被發現的柯伊伯带天體是1992 QB1 因此它被當成這類天體的原型 在柯伊伯带天體的分類上稱為QB1天體 36 37 傳統的柯伊伯带向來是兩種不同族群的綜合體 第一類是 dynamically cold 的族群 比較像行星 軌道接近圓形 軌道離心率小於0 1 相對於黃道的傾角低於10度 它們的軌道平面貼近黃道面 沒有太大的傾斜 第二類是 dynamically hot 的族群 軌道有較大的傾斜 可以達到30度 這兩類會有這樣的名稱主要並不是因為溫度上的差異 而是以微小的氣體做比喻 當它們變熱時 會增加它們的相對速度 38 這兩種族群不僅是軌道不同 組成也不同 冷的族群在顏色比熱的紅 暗示它們在不同的環境形成 熱的族群相信是在靠近木星的地區形成 然後被氣體巨星拋出 而另一方面 冷的族群雖然也可能是海王星在向外遷徙時清掃出來的 但無論是較近或較遠 相信是在比較靠近目前所在的位置形成的 2 39 共振 编辑 主条目 共振外海王星天體 QB1天體 冥族小天體和鄰近散射天體的分布 當一個天體的軌道週期與海王星有明確的比率時 這種情況稱為平均運動共振 如它們的相對基線是適當的 它們可能被鎖定在與海王星同步的運動 以避免受到攝動而使軌道變得不穩定 如果天體在這種正確的軌道上 在實例上 如海王星每繞太陽三週它便會繞行二週 則每當它回到原來的位置時 海王星總比它多運行了半條軌道的距離 因為這時海王星在軌道上繞行了1 5圈 這就是所謂的2 3 3 2 的軌道共振 這種軌道特徵的半長軸大約是39 4天文單位 而已知的2 3共振天體 包括冥王星和他的衛星在內 已經超過200個 40 而這個家族的成員統統歸類為冥族小天體 許多冥族小天體 包括冥王星 都會穿越過海王星的軌道 但因為共振的緣故 永遠不會與海王星碰撞 其有一些 像是歐侉爾和伊克西翁的大小 都已經大到可以列入類冥矮行星的等級 41 42 冥族小天體有高的軌道離心率 因此它們當初原本應該不是在現在的位置上 而是因為海王星的軌道遷徙被轉換到這兒的 43 1 2共振 每當海王星轉一圈 它才完成半圈 的軌道半長軸相當於47 7天文單位 但數量稀稀落落的 44 這個族群有時會被稱為twotino 較小的共振族群還有3 4 3 5 4 7和2 5 45 海王星也有特洛伊小行星 它們位於軌道前方和後方的L4和L5的重力穩定點上 海王星特洛伊有時被稱為與海王星1 1共振 海王星特洛伊在它們的軌道上是穩定的 但與被海王星捕獲有所不同 它們被認為是沿著軌道上形成的 43 另外 還沒有明確的理由可以解釋在半長軸小於39天文單位的距離內缺乏共振的天體 當前被接受的假說是在海王星遷徙時被驅離了 因為這個區域在遷移中是軌道不穩定的地區 因此在這兒的任何天體不是被掃清 就是被重力拋出去 46 柯伊伯斷崖 编辑 圖示為柯伊伯带天體與太陽距離的數量關係 1 2共振之外已知的數量非常少 看起來是個邊界 但還不能確定這是傳統柯伊伯带外側的邊界 還是只是一個寬闊的空隙 觀測到2 5共振的距離大約在55天文單位 被認為在傳統柯伊伯带之外 然而 預測上在傳統柯伊伯带與共振帶之間的大量天體尚未被觀測到 43 早期的柯伊伯带模型認為在50天文單位之外的大天體數量應該增加二個數量級 47 因此 這突然的數目下降 被稱為 古柏斷崖 是完全未被預料到的 並且它的原因至今仍不清楚 伯恩斯坦和屈林 Trilling 等人發現直徑在100公里或更大的天體在50天文單位的距離上確實突然減少的證據 並不是觀測上造成的偏差 可能的解釋是在那個距離上的物質太缺乏或太分散 因此不能成長為較大的天體 或者是後續的過程摧毀了已經形成的天體 48 日本神戶大學的向井正和帕特里克 莱卡维卡 Patryk Lykawka 則主張一個大小有如地球而尚未曾被看見的行星與此有關 49 50 並且可能在未來的10年內發現這個天體 51 探测 编辑 柯伊伯带天体小行星486958 绿色圆圈 新视野号 柯伊伯带天体任务的选定目标 主条目 新视野号 2006年1月19日 第一艘以探索柯伊伯带为任务的太空船新视野号发射升空 该任务是由美国西南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艾伦 斯特恩 英语 Alan Stern 所领导的一个团队提出 新视野号太空船已于2015年7月14日抵达了冥王星 如果条件允许 它将继续对另外尚未确定的柯伊伯带天体继续研究 任何选择的柯伊伯带天体将是40和90公里 25至55英里 的直径 在理想情况下是白色或灰色 与冥王星的偏红颜色有对比 该图显示了小行星486958的位置和集合点的轨迹 新视野号 的小行星486958彩色合成图像显示其红色 暗示有机化合物 52 到目前为止 它是除冥王星及其卫星外唯一的被航天器访问的柯伊伯带天体 2014年10月15日 NASA宣布发现一些柯伊伯带天体 可能会成为新视野号的研究目标 53 2015年8月26日 选择了第一个目标2014 MU69 绰号为 天涯海角 Ultima Thule 之后命名为小行星486958 486958 Arrokoth 航线调整于2015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进行 将会导致2019年1月发生飞掠 54 2016年7月1日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批准了对 新视野 New Horizo ns 的额外资助 以访问该物体 55 2015年12月2日 新视野号在270 106公里 170 106英里 处探测到了当时称为1994 JR1 后来称为15810 Arawn 的东西 这些照片显示了物体的形状和一个或两个细节 56 在2019年1月1日 新视野号成功地飞掠了当时称 天涯海角 的柯伊伯带小行星2014 MU69 后来称为Arrokoth 返回的数据表明Arrokoth是长32公里 宽16公里的密接小行星 57 新视野号上的Ralph仪器确认了Arrokoth是红色 在接下来的20个月中 飞掠的数据将继续下载 尽管已经研究了至少两个返回轨道或降落在冥王星上的任务的概念 但没有计划进行 新视野 的后续任务 58 59 除冥王星外 还有许多新视野无法访问的大型KBO 例如矮行星鸟神星 Makemake 和妊神星 Haumea 新任务将负责详细研究和研究这些物体 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 Thales Alenia Space 研究了前往妊神星的轨道飞行任务的物流 60 这是一项高度优先的科学目标 这是因为它是包括多个其他TNO以及妊神星的环和两颗卫星的一个碰撞系列的母体的地位 设计研究和概念任务 编辑 创神星 Quaoar 已经被考虑是探测星际物质的探测器的飞掠目标 因为它目前位于太陽圈的鼻子附近 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的庞图斯 布兰特 英语 Pontus Brandt 和他的同事们研究了一个在2030年代飞掠创神星的探测器 然后继续通过太陽圈鼻子进入星际介质 61 62 他们对创神星的兴趣包括可能消失的甲烷大气层和冰火山 61 布兰特和他的同事研究的任务将使用太空發射系統 SLS 发射 并使用木星飞掠来实现30 km s的速度 或者 对于一次轨道器任务 2012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得出结论 小行星28978 Ixion 和雨神星 Huya 是最可行的目标之一 63 例如 作者计算出 如果在2039年发射 则在经过17年的巡航时间后 轨道飞行器任务可能会到达小行星28978 太阳系外的柯伊伯带 编辑主条目 岩屑盘 围绕恒星HD 139664和HD 53143 英语 HD 53143 岩屑盘 摄像头黑圈隐藏恒星圆盘显示 到2006年 天文学家们已经解决了被认为是围绕除了太阳之外的九个恒星的柯伊伯带状结构尘埃盘 它们似乎分为两类 半径超过50 AU的宽带和半径在20 AU到30 AU之间且边界相对尖锐的窄带 暂时类似于太阳系 64 除此之外 还有15 20 的太阳型恒星被观测到红外过量 这暗示了巨大的柯伊伯带状结构 65 其他恒星周围最著名的岩屑盘都还很年轻 但是右边的两幅图像是由哈勃太空望远镜于2006年1月拍摄的 足够老 大约3亿年 已经稳定下来 左图是宽带的 顶视图 右图是窄带的 边缘视图 64 66 柯伊伯带中尘埃的电脑模拟表明 它年轻时可能类似于年轻恒星周围的窄环 67 相關條目 编辑 太阳系主题 主小行星帶 外海王星天體列表 類冥矮行星候選者列表 矮行星候選者列表 海王星外天體列表 第九行星參考資料 编辑 Alan Stern Colwell Joshua E Collisional Erosion in the Primordial Edgeworth Kuiper Belt and the Generation of the 30 50 AU Kuiper Gap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97 490 2 879 882 Bibcode 1997ApJ 490 879S doi 10 1086 304912 2 0 2 1 2 2 Audrey Delsanti and David Jewitt The Solar System Beyond The Planets PDF Institute for Astronomy University of Hawaii 2007 03 09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7 09 25 Krasinsky G A Pitjeva E V Vasilyev M V Yagudina E I Hidden Mass in the Asteroid Belt Icarus July 2002 158 1 98 105 Bibcode 2002Icar 158 98K doi 10 1006 icar 2002 6837 Johnson Torrence V and Lunine Jonathan I Saturn s moon Phoebe as a captured body from the outer Solar System Nature Vol 435 pp 69 71 Craig B Agnor amp Douglas P Hamilton Neptune s capture of its moon Triton in a binary planet gravitational encounter PDF Nature 2006 2006 06 20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7 06 21 Gerard FAURE Description of the System of Asteroids as of May 20 2004 2004 2007 06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5 29 What is improper about the term Kuiper belt or Why name a thing after a man who didn t believe its existence International Comet Quarterly 2010 10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7 19 J K Davies J McFarland M E Bailey B G Marsden W I Ip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Ideas Concerning the Transneptunian Region M Antonietta Baracci Hermann Boenhardt Dale Cruikchank Alissandro Morbidelli 编 The Solar System Beyond Neptune PDF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2008 11 23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5年2月20日 John Davies Beyond Pluto Exploring the outer limits of the solar syst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xii Davies p 2 David Jewitt WHY KUIPER BELT University of Hawaii 2007 06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7 16 12 0 12 1 Davies p 14 Rao M M Decomposition of Vector Measures PDF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64 51 5 771 2015 02 18 Bibcode 1964PNAS 51 771R doi 10 1073 pnas 51 5 771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2 07 04 CT Kowal W Liller BG Marsden Liller Marsden The discovery and orbit of 2060 Chiron In Dynamics of the solar system Proceedings of the Symposium Hale Observatories Harvard 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 1977 81 245 Bibcode 1979IAUS 81 245K JV Scotti DL Rabinowitz CS Shoemaker EM Shoemaker DH Levy TM King EF Helin J Alu K Lawrence RH McNaught L Frederick D Tholen BEA Mueller 1992 AD IAU Circ 1992 5434 1 Bibcode 1992IAUC 5434 1S Horner J Evans N W Bailey M E Simulations of the Population of Centaurs I The Bulk Statistics MNRAS 2004 354 3 798 810 Bibcode 2004MNRAS 354 798H arXiv astro ph 0407400 doi 10 1111 j 1365 2966 2004 08240 x David Jewitt From Kuiper Belt Object to Cometary Nucleus The Missing Ultrared Matter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2002 123 2 1039 1049 Bibcode 2002AJ 123 1039J doi 10 1086 338692 Oort J H The structure of the cloud of comets surrounding the Solar System and a hypothesis concerning its origin Bull Astron Inst Neth 1950 11 91 Bibcode 1950BAN 11 91O Davies p 39 JA Fernandez On the existence of a comet belt beyond Neptune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1980 192 481 Bibcode 1980MNRAS 192 481F doi 10 1093 mnras 192 3 481 M Duncan T Quinn and S Tremaine The origin of short period comets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88 328 L69 Bibcode 1988ApJ 328L 69D doi 10 1086 185162 Davies p 191 23 0 23 1 Jewitt David Luu Jane Discovery of the candidate Kuiper belt object 1992 QB1 Nature 1993 362 6422 730 Bibcode 1993Natur 362 730J doi 10 1038 362730a0 24 0 24 1 Davies p 50 BS Marsden Jewitt D Marsden B G 1993 FW IAU Circ Minor Planet Center 1993 5730 1 Bibcode 1993IAUC 5730 1L Renu Malhotra Migrating Planets Scientific American Joseph M Hahn Neptune s Migration into a Stirred Up Kuiper Belt A Detailed Comparison of Simulations to Observations 2005 07 13 2007 06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7 24 arXiv astro ph 0507319 v1 Kathryn Hansen Orbital shuffle for early solar system Geotimes 2005 06 07 2007 08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9 27 E W THOMMES M J DUNCAN H F LEVISON THE FORMATION OF URANUS AND NEPTUNE AMONG JUPITER AND SATURN 2001 2007 06 24 doi 10 1086 33997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3 19 arXiv astro ph 0111290v1 Nonlinear Resonances in the Solar System 2007 06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7 24 Discovering the Edge of the Solar System American Scientists org 2003 2007 06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3 15 Michael E Brown Margaret Pan THE PLANE OF THE KUIPER BELT 2004 2007 06 23 doi 10 1086 382515 Jean Marc Petit Alessandro Morbidelli Giovanni B Valsecchi Large Scattered Planetesimals and the Excitation of the Small Body Belts PDF 1998 2007 06 23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7 08 09 Jonathan Lunine The Kuiper Belt PDF 2003 2007 06 23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7 08 09 Dave Jewitt CLASSICAL KUIPER BELT OBJECTS CKBOs 2004 2007 06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8 05 P Murdin Cubewano 2000 2007 06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10 25 J L Elliot S D Kern K B Clancy A A S Gulbis R L Millis M W Buie L H Wasserman E I Chiang A B Jordan D E Trilling and K J Meech THE DEEP ECLIPTIC SURVEY A SEARCH FOR KUIPER BELT OBJECTS AND CENTAURS II DYNAMICAL CLASSIFICATION THE KUIPER BELT PLANE AND THE CORE POPULATION PDF 2004 2007 06 23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6 08 23 Harold F Levison Alessandro Morbidelli The formation of the Kuiper belt by the outward transport of bodies during Neptune s migration PDF 2003 2007 06 25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2 02 04 Alessandro Morbidelli ORIGIN AND DYNAMICAL EVOLUTION OF COMETS AND THEIR RESERVOIRS Observatoire de la Cˆpte d Azur Nice France 2006 2007 08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08 List Of Transneptunian Objects Minor Planet Center 2007 06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3 02 Ixion eightplanets net 2007 06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10 03 John Stansberry Will Grundy Mike Brown Dale Cruikshank John Spencer David Trilling Jean Luc Margot Physical Properties of Kuiper Belt and Centaur Objects Constraints from Spitzer Space Telescope 2007 2007 06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8 10 43 0 43 1 43 2 E I Chiang A B Jordan R L Millis M W Buie L H Wasserman J L Elliot S D Kern D E Trilling K J Meech and R M Wagner RESONANCE OCCUPATION IN THE KUIPER BELT CASE EXAMPLES OF THE 5 2 AND TROJAN RESONANCES 2003 2007 08 17 Wm Robert Johnston Trans Neptunian Objects 2007 2007 06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7 10 Davies p 104 Davies p 107 E I Chiang and M E Brown KECK PENCIL BEAM SURVEY FOR FAINT KUIPER BELT OBJECTS PDF 1999 2007 07 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2 06 12 G M Bernstein D E Trilling R L Allen M E Brown M Holman and R Malhotra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Trans Neptunian Bodies PDF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4 2008 07 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2 06 12 Michael Brooks 13 Things that do not make sense NewScientistSpace com 2007 2007 06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7 04 Govert Schilling The mystery of Planet X New Scientist 2008 2008 02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2 14 存档副本 2008 07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24 NASA s New Horizons Team Publishes First Kuiper Belt Flyby Science Results NASA May 16 2019 May 16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2 16 Brown Dwayne Villard Ray RELEASE 14 281 NASA s Hubble Telescope Finds Potential Kuiper Belt Targets for New Horizons Pluto Mission NASA 2014 10 15 2014 10 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4 06 McKinnon Mika New Horizons Locks Onto Next Target Let s Explore the Kuiper Belt August 28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December 31 2015 Dwayne Brown Laurie Cantillo New Horizons Receives Mission Extension to Kuiper Belt Dawn to Remain at Ceres NASA July 1 2016 May 15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12 03 New Horizons catches a wandering Kuiper Belt Object not far off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pacedaily com Laurel MD SPX December 7 2015 Corum Jonathan New Horizons Glimpses the Flattened Shape of Ultima Thule NASA s New Horizons spacecraft flew past the most distant object ever visited a tiny fragment of the early solar system known as 2014 MU69 and nicknamed Ultima Thule Interactive The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10 2019 February 11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12 24 Hall Loura Fusion Enabled Pluto Orbiter and Lander NASA 2017 04 05 2018 07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4 21 Global Aerospace Corporation to present Pluto lander concept to NASA EurekAlert 2018 07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1 21 Poncy Joel Fontdecaba Baig Jordi Feresin Fred Martinot Vincent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an orbiter in the Haumean system How quickly can a planetary orbiter reach such a distant target Acta Astronautica 2011 03 01 68 5 6 622 628 Bibcode 2011AcAau 68 622P ISSN 0094 5765 doi 10 1016 j actaastro 2010 04 011 61 0 61 1 TVIW 22 Humanity s First Explicit Step in Reaching Another Star The Interstellar Probe Mission 2017 11 04 2018 07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10 09 Triennial Earth Sun Summit 2018 07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8 03 Gleaves Ashley Allen Randall Tupis Adam Quigley John Moon Adam Roe Eric Spencer David Youst Nicholas Lyne James A Survey of Mission Opportunities to Trans Neptunian Objects Part II Orbital Capture Reston Virginia American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12 08 13 ISBN 9781624101823 S2CID 118995590 doi 10 2514 6 2012 5066 journal 被忽略 帮助 64 0 64 1 Kalas Paul Graham James R Clampin Mark C Fitzgerald Michael P First Scattered Light Images of Debris Disks around HD 53143 and HD 139664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6 637 1 L57 Bibcode 2006ApJ 637L 57K S2CID 18293244 arXiv astro ph 0601488 doi 10 1086 500305 Trilling D E Bryden G Beichman C A Rieke G H Su K Y L Stansberry J A Blaylock M Stapelfeldt K R Beeman J W Haller E E Debris Disks around Sun like Star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February 2008 674 2 1086 1105 Bibcode 2008ApJ 674 1086T S2CID 54940779 arXiv 0710 5498 doi 10 1086 525514 Dusty Planetary Disks Around Two Nearby Stars Resemble Our Kuiper Belt 2006 July 1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6 11 Kuchner M J Stark C C Collisional Grooming Models of the Kuiper Belt Dust Cloud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2010 140 4 1007 1019 Bibcode 2010AJ 140 1007K S2CID 119208483 arXiv 1008 0904 doi 10 1088 0004 6256 140 4 1007 外部連結 编辑Dave Jewitt s page University of Hawaii The belt s name List of short period comets by family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Kuiper Belt Profil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NASA s Solar System Exploratio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Kuiper Belt Electronic Newsletter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m Robert Johnston s TNO pag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inor Planet Center Plot of the Outer Solar System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llustrating Kuiper gap Websit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ebating the status of TNOs XXVIth General Assembly 2006 nature com article diagram displaying inner solar system Kuiper Belt and Oort Cloud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PACE com Discovery Hints at a Quadrillion Space Rocks Beyond Neptun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ara Goudarzi 15 August 2006 06 13 a m ET The Outer Solar System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stronomy Cast episode 64 includes full transcript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柯伊伯带 amp oldid 75489573,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