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扬·奥尔特

扬-亨德里克·奥尔特荷蘭語Jan Hendrik Oort,1900年4月28日—1992年11月5日),荷兰天文学家,在銀河系結構和动力学、射电天文学方面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1]

扬·奥尔特
Jan Oort
扬·奥尔特(1961年)
出生(1900-04-28)1900年4月28日
弗里斯兰省,弗拉内克
逝世1992年11月5日(1992歲—11—05)(92歲)
南荷兰省莱顿
国籍荷兰
知名于
奖项Vetlesen Prize (1966年)
京都奖 (1987年)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天文学
博士導師雅各布斯·卡普坦

生平 编辑

奥尔特1900年出生于荷兰北部弗里斯兰省的弗拉内克(Franeker),1917年进入格罗宁根大学学习物理学。在校期间,奥尔特听了著名天文学家卡普坦的课,对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学毕业后留校担任助理。1922年奥尔特赴美国耶鲁大学工作,1924年回到荷兰,开始在莱顿天文台从事研究助理工作,1930年成为讲师,1935年又成为临时教授。

这段时间奥尔特主要从事恒星运动学,特别是高速星方面的研究。他分析了大量恒星的视向速度和自行的数据,发现与太阳的相对速度低于63km/s的恒星运动方向大体随机分布,而高于此速度的恒星则基本上沿着一个方向运动。凭借这一发现奥尔特于1926年取得了博士学位。1927年,瑞典天文学家林德布拉德发表了著名的关于银河系较差自转的论文,奥尔特意识到自己的观测资料与之相符,于是他立刻着手建立了两个根据恒星视向速度和自行确定银河系自转的公式,即奥尔特公式,公式中的两个常数后来被称为奥尔特常数。这些结果于1927年发表[2][3],很快在天文学界引起了轰动,奥尔特从此声名鹊起。同年他结了婚。

1928年,奥尔特又与瑞典天文学家林德布拉德建立了银河系较差自转的动力学理论。1932年,奥尔特提出了银河系中存在大量暗物质的想法。1938年,奥尔特运用恒星统计的方法研究了太阳附近恒星的分布,发现了银河系的旋臂结构[4]。1945年二战结束后,莱顿天文台台长赫茨普龙退休,由奥尔特接任。他上任后积极组织了天文台的重建工作,使其很快从战争的阴影中恢复过来。1950年,奥尔特提出彗星起源于距离太阳15万天文单位的彗星云假说[5],这团彗星云被人们称为“奥尔特云”。

奥尔特还是少数几个率先认识到雷达和无线电技术在天文学上的重要作用的科学家之一。1951年,奥尔特与C.A.Muller等人在Ewen和Purcell之后探测到了中性氢21厘米波,这个发现在射电天文学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奥尔特很快认识它在研究银河系结构方面的潜力。由于他的积极游说,1956年荷兰在德温厄洛建成了口径为25米的射电望远镜,一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1958年-1959年,奥尔特等人又绘制出人类第一幅银河系的中性氢21厘米波分布图,证实了银河系的漩涡结构,还发现了正在膨胀的3千秒差距旋臂[6][7]。在奥尔特的推动下,荷兰又于1970年建成了韦斯特博克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WSRT),由12个25米口径的天线组成。此后,奥尔特又领导荷兰天文学家利用射电天文方法研究了银河系中心的结构,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

除此之外,奥尔特还于1957年改进了沃尔特·巴德的两种星族分类方法。他还观测到了蟹状星云辐射的偏振,证实了其辐射机制是同步辐射

1935年到1948年期间,奥尔特担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的秘书长,1958年又成为主席,直到1961年。退休后,他的兴趣转向星系团宇宙的大尺度结构方面。1992年,奥尔特在莱顿去世。为纪念他,第1961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奥尔特”。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Woltjer, Lodewijk. Obituary: Jan H. Oort. Physics Today. November 1993, 46 (11): 104–105. Bibcode:1993PhT....46k.104W. doi:10.1063/1.2809110. 
  2. ^ Oort, J.H., 1927, Bulletin of the Astronomical Institutes of the Netherlands, 3, 275. NASA ADS
  3. ^ Oort, J.H., 1927, Bulletin of the Astronomical Institutes of the Netherlands, 4, 79. NASA ADS
  4. ^ Oort, J.H., 1938, Bulletin of the Astronomical Institutes of the Netherlands, 8, 233. NASA ADS
  5. ^ Oort, J.H., 1950, Bulletin of the Astronomical Institutes of the Netherlands, 11, 91. NASA ADS
  6. ^ Oort, J.H., Paris Symposium on Radio Astronomy, IAU Symposium no. 9 and URSI Symposium no. 1, held 30 July - 6 August, 1958, Edited by R.N. Bracewell.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CA, 1959., 409. NASA ADS
  7. ^ Rougoor, G.W. & Oort, J.H., Paris Symposium on Radio Astronomy, IAU Symposium no. 9 and URSI Symposium no. 1, held 30 July - 6 August, 1958, Edited. by R.N. Bracewell.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CA, 1959., 416. NASA ADS

外部链接 编辑

  • A Short Biography of Jan Hendrik Oort, Leiden University Library
  • 1942 Bruce Medalist - Jan Hendrik Oort

奥尔特, 亨德里克, 奥尔特, 荷蘭語, hendrik, oort, 1900年4月28日, 1992年11月5日, 荷兰天文学家, 在銀河系結構和动力学, 射电天文学方面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 oort, 1961年, 出生, 1900, 1900年4月28日弗里斯兰省, 弗拉内克逝世1992年11月5日, 1992歲, 92歲, 南荷兰省, 莱顿国籍荷兰知名于奥尔特云, 暗物质奖项vetlesen, prize, 1966年, 京都奖, 1987年, 科学生涯研究领域天文学博士導師雅各布斯, 卡普坦, 目录,. 扬 亨德里克 奥尔特 荷蘭語 Jan Hendrik Oort 1900年4月28日 1992年11月5日 荷兰天文学家 在銀河系結構和动力学 射电天文学方面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 1 扬 奥尔特Jan Oort扬 奥尔特 1961年 出生 1900 04 28 1900年4月28日弗里斯兰省 弗拉内克逝世1992年11月5日 1992歲 11 05 92歲 南荷兰省 莱顿国籍荷兰知名于奥尔特云 暗物质奖项Vetlesen Prize 1966年 京都奖 1987年 科学生涯研究领域天文学博士導師雅各布斯 卡普坦 目录 1 生平 2 参见 3 参考文献 4 外部链接生平 编辑奥尔特1900年出生于荷兰北部弗里斯兰省的弗拉内克 Franeker 1917年进入格罗宁根大学学习物理学 在校期间 奥尔特听了著名天文学家卡普坦的课 对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大学毕业后留校担任助理 1922年奥尔特赴美国耶鲁大学工作 1924年回到荷兰 开始在莱顿天文台从事研究助理工作 1930年成为讲师 1935年又成为临时教授 这段时间奥尔特主要从事恒星运动学 特别是高速星方面的研究 他分析了大量恒星的视向速度和自行的数据 发现与太阳的相对速度低于63km s的恒星运动方向大体随机分布 而高于此速度的恒星则基本上沿着一个方向运动 凭借这一发现奥尔特于1926年取得了博士学位 1927年 瑞典天文学家林德布拉德发表了著名的关于银河系较差自转的论文 奥尔特意识到自己的观测资料与之相符 于是他立刻着手建立了两个根据恒星视向速度和自行确定银河系自转的公式 即奥尔特公式 公式中的两个常数后来被称为奥尔特常数 这些结果于1927年发表 2 3 很快在天文学界引起了轰动 奥尔特从此声名鹊起 同年他结了婚 1928年 奥尔特又与瑞典天文学家林德布拉德建立了银河系较差自转的动力学理论 1932年 奥尔特提出了银河系中存在大量暗物质的想法 1938年 奥尔特运用恒星统计的方法研究了太阳附近恒星的分布 发现了银河系的旋臂结构 4 1945年二战结束后 莱顿天文台台长赫茨普龙退休 由奥尔特接任 他上任后积极组织了天文台的重建工作 使其很快从战争的阴影中恢复过来 1950年 奥尔特提出彗星起源于距离太阳15万天文单位的彗星云假说 5 这团彗星云被人们称为 奥尔特云 奥尔特还是少数几个率先认识到雷达和无线电技术在天文学上的重要作用的科学家之一 1951年 奥尔特与C A Muller等人在Ewen和Purcell之后探测到了中性氢21厘米波 这个发现在射电天文学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奥尔特很快认识它在研究银河系结构方面的潜力 由于他的积极游说 1956年荷兰在德温厄洛建成了口径为25米的射电望远镜 一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 1958年 1959年 奥尔特等人又绘制出人类第一幅银河系的中性氢21厘米波分布图 证实了银河系的漩涡结构 还发现了正在膨胀的3千秒差距旋臂 6 7 在奥尔特的推动下 荷兰又于1970年建成了韦斯特博克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 WSRT 由12个25米口径的天线组成 此后 奥尔特又领导荷兰天文学家利用射电天文方法研究了银河系中心的结构 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 除此之外 奥尔特还于1957年改进了沃尔特 巴德的两种星族分类方法 他还观测到了蟹状星云辐射的偏振 证实了其辐射机制是同步辐射 1935年到1948年期间 奥尔特担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IAU 的秘书长 1958年又成为主席 直到1961年 退休后 他的兴趣转向星系团和宇宙的大尺度结构方面 1992年 奥尔特在莱顿去世 为纪念他 第1961号小行星被命名为 奥尔特 参见 编辑奥尔特云 奥尔特公式 奥尔特常数参考文献 编辑 Woltjer Lodewijk Obituary Jan H Oort Physics Today November 1993 46 11 104 105 Bibcode 1993PhT 46k 104W doi 10 1063 1 2809110 Oort J H 1927 Bulletin of the Astronomical Institutes of the Netherlands 3 275 NASA ADS Oort J H 1927 Bulletin of the Astronomical Institutes of the Netherlands 4 79 NASA ADS Oort J H 1938 Bulletin of the Astronomical Institutes of the Netherlands 8 233 NASA ADS Oort J H 1950 Bulletin of the Astronomical Institutes of the Netherlands 11 91 NASA ADS Oort J H Paris Symposium on Radio Astronomy IAU Symposium no 9 and URSI Symposium no 1 held 30 July 6 August 1958 Edited by R N Bracewell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CA 1959 409 NASA ADS Rougoor G W amp Oort J H Paris Symposium on Radio Astronomy IAU Symposium no 9 and URSI Symposium no 1 held 30 July 6 August 1958 Edited by R N Bracewell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CA 1959 416 NASA ADS外部链接 编辑A Short Biography of Jan Hendrik Oort Leiden University Library 1942 Bruce Medalist Jan Hendrik Oort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扬 奥尔特 amp oldid 65653974,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