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朱家驊

朱家驊(1893年5月30日-1963年1月3日),字騮先浙江吳興(今湖州市吴兴区)人,中华民国地质学家、政治人物,短暫代理中華民國總統職務,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中国国民党内亲德国派人士。[1][2][3]

朱家驊
中央研究院代理院長
任期
1940年9月18日-1957年11月4日
前任蔡元培
继任胡適
 中華民國第5任行政院副院長
任期
1949年6月13日-1950年3月15日
行政院院长閻錫山
前任賈景德
继任張厲生
 中華民國第1任教育部部長
任期
1948年6月1日-1948年12月22日
行政院院长翁文灝
继任梅貽琦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第5、10任教育部部長
任期
1944年11月20日-1948年6月1日
前任陳立夫
继任行憲
任期
1931年12月30日-1932年10月28日
前任李書華
继任翁文灝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第3任考試院副院長
任期
1941年12月26日-1944年11月21日
考試院院長戴傳賢
前任鈕永建
继任周鐘岳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第4任交通部部長
任期
1932年10月28日-1935年12月12日
行政院院长宋子文
孔祥熙
前任陳銘樞
继任顧孟餘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893年4月15日
 大清浙江省湖州府吳興縣
逝世1963年1月3日(1963歲-01-03)(69歲)
 中華民國臺灣省臺北市
籍贯浙江吳興
国籍
政党 中國國民黨

朱家驊曾任中央研究院總幹事、代理院長,还曾任行政院考试院副院长、教育部部長、交通部部長、浙江省政府主席等职务。他是1920年代至1940年代中德合作的重要人物。他还曾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局长,被视为陳果夫陳立夫兄弟的CC系的一員。[1][2][3]但自1939年12月接掌中央组织部长后,开始自组班底,另树一帜。由于朱家骅在学界政界均有相当的地位与历史基础,自立门户后,很快成长为战时一大新生派系,并逐渐与CC系形成分庭抗礼之势。据长期担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和中央监察委员会秘书长的王子壮称,战时朱家骅系与CC系在地方层级的冲突相当激烈:“蒋先生对于其干部,似采牵制政策,果夫立夫组党十年而有所组织,自然在党中形成一个力量,朱骝先(家骅)来长组织,因其在学界政界均有相当之地位,故其措施不能悉循旧轨,于是下级冲突公然暴露,如河南、陕西、山东等省均因此而致工作于停顿,更谈不上下级之健全。”[4]

生平

早年求學生涯

 
《中国名人录(第四版)》中的朱家驊照片

1893年5月30日(光緒十九年四月十五),朱家驊生于大清浙江省湖州府吳興縣。早年先后進入南潯正蒙学堂、南潯公学等學堂就讀。1908年(光緒34年)秋天,入上海同济德文医学校学习。在校期间,因知道辛亥革命爆发後,朱家驊在上海参加革命派的中国敢死团。1912年(民国元年),回到已改组为同济医工专門学校的母校復学,入電機系。[1][2][3]

1914年(民国3年)大學毕业後,朱家驊獲得張静江的資助,前往德国留学,入柏林工业大学学习冶金。1917年,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響,朱家驊无法继续学业,由柏林歸國,到北京大学担任德語教员,不久再到瑞士留学,入伯尔尼大学。1920年,回到德国,入柏林大学学习地質学,1922年获哲学博士。[1][2][3]

教職生涯

1924年(民国13年)春,朱家驊归国,任北京大学地質系教授兼德語教员官。1926年(民国15年)3月,北京学生在游行中遭到临时政府武力镇压,酿成三一八惨案,朱家驊被指为学生游行的責任者,遭到北京临时政府的通缉。朱家驊遂逃回家乡,同年7月出任国立广東大学地質系教授、系主任。10月,广東大学改组为国立中山大学,朱家驊出任中山大学委員会代理委員長[1][2][3]

投入政治

1926年11月,朱家驊成为广州国民政府广東省政府委員,从此开始政治家生涯。1927年5月,调任浙江省政務委員会委員兼浙江省農工厅厅長。6月,任中山大学副校長,两广地質調査所创办后,兼任所長。此外还任中国国民党广東省党部執行委員等要職。9月,改任中山大学教務長。10月,任浙江省政府委員兼民政厅厅長、中国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執行委員。1929年3月,当选中国国民党第三届中央執行委員(此後直到第六届一直连任中央執行委員)。[1][2][3][5]

重返教職

1930年9月,任中山大学校長。11月,改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長。1931年4月,任中英庚款委員会(1943年(民国32年)改组为中英文教基金董事会)委員長。[1][2][3][5]

重返政治

1931年9月,任全国经济委員会秘書長。12月,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長。1932年10月,改任交通部部長。1935年(民国24年)12月,退任交通部部長,出任中央政治委員会代理秘書長。1936年春天,应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招聘,出任中研院总幹事。同年12月至1937年(民国26年)11月,任浙江省政府主席。[1][2][3][5]

抗战時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8年3月,朱家驊任国民政府軍事委員会参事室主任。4月,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執行委員会秘書長兼党務委員会主任委員兼中央調査統計局局長,在党務方面担当枢要。因担任中央調査統計局局長,被视为陳果夫、陳立夫兄弟的CC系的一員。7月,任三民主義青年团幹事会常務幹事兼中央团部代理書記長。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发动闪击战后,朱家驊继续主张中德合作,但後来德意日三国軍事同盟成立,中德合作未能继续。[1][2][3]

1939年12月葉楚傖接任朱家驊的中央執行委員會秘書長职务。

1940年(民国29年)3月,中研院院長蔡元培逝世,朱家驊代行中研院院長职务。同年9月,朱家驊再任中山大学校長,12月改任中大校長。12月,出任考試院副院長。1944年(民国33年)11月,接替陳立夫被任命为教育部長。[1][2][5]

二战後活動

 
《中國當代名人傳》中的41页朱家驊1948年照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日本投降後的1945年9月,朱家驊作为中国首席代表出席了联合国教育文化会議。翌年11月,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正式成立,朱家驊临时担任中国代表团团長。

1947年4月12日,教育部長朱家驊主持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中國委員會首次籌備會議,定於6月在南京成立。[6]:8333

1947年4月13日,聯合國文教組織決議調查中國戰爭損失。[6]:8333

1947年4月17日,國民政府任命朱家驊兼任国防科学委員会副主任委員兼委員。[6]:8336

1947年4月23日,國民政府准免教育部部長張厲生本職;特任朱家驊為行政院政務委員,兼教育部部長。[6]:8340

1947年5月25日,教育部長朱家驊在國民參政會報告教育工作,參政員嚴厲質詢學潮;朱家驊謂學潮係因共黨分子在學校活動所致。[6]:8361

1947年8月15日,北京大學教授生活困難,90餘位教授,當面向教育部長朱家驊要求合理改善待遇。[6]:8397

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7]

臨危受命

1948年5月31日,朱家驊被任命為行政院政務委員兼教育部部長。1949年6月12日,正值第二次国共内战末期,朱家驊卸下教育部部長之職,並撤離至广州,任中華民國政府行政院副院長。其後,朱家驊跟隨中華民國政府撤離至台湾。1950年3月,朱家驊自行政院副院長一職離任後,被任命為總統府資政。1950年7月,創辦《大陸雜誌》。同時也是中国国民党中央評議委員。[1][2][5]

1963年1月3日,朱家驊病逝。享壽70岁。[1][2]

参考文献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徐友春主編. 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訂版.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 ISBN 978-7-202-03014-1.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劉国銘主編. 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書. 团結出版社. 2005. ISBN 7-80214-039-0.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東亜問題調査会. 最新支那要人伝. 朝日新聞社. 1941. 
  4. ^ 《王子壮日记》第9册,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第133页。
  5. ^ 5.0 5.1 5.2 5.3 5.4 劉寿林等編. 民国職官年表. 中華書局. 1995. ISBN 7-101-01320-1. 
  6. ^ 6.0 6.1 6.2 6.3 6.4 6.5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韓信夫、姜克夫主編 (编).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年7月. 
  7. ^ . [2017-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2). 
  中華民國政府職務
前任:
李書華
教育部部長
第五任(國民政府)

1931年12月30日-1932年10月28日
繼任:
翁文灝
前任:
陈铭枢
黄紹竑代理)
交通部部長
第四任(國民政府)

1932年10月28日-1935年12月12日
繼任:
顧孟馀
俞飞鹏代理)
前任:
鈕永建
考試院副院長
第三任(國民政府)

1941年12月26日-1944年11月21日
繼任:
周鐘岳
前任:
陳立夫
教育部部長
第十任(國民政府)- 第一任

1944年11月20日-1948年12月22日
繼任:
梅贻琦
前任:
丁文江
中央研究院總幹事
1936年1月-1940年
繼任:
傅斯年
(代理)
前任:
蔡元培
中央研究院院長(代理)
1940年9月18日-1957年10月
繼任:
胡適
  中國國民黨職務
前任:
张厉生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局长
1939年12月-1945年
繼任:
葉秀峯
教育職務
前任:
張乃燕
 國立中央大學校長
第四任

1930年-1931年
繼任:
羅家倫

朱家驊, 本條目有隱藏内容, 可能會损害讀者的閱覽体验, 請協助改善條目, 以符合维基百科标准, 2015年9月12日, 一般應該僅由特定標準化模板提供摺疊資料表格, 勿因故事劇情或項目混雜而隱藏, 內容應該考慮其他方式呈現, 重複記載, 過度細節與無助了解主題的堆砌內容等需要考慮除去, 1893年5月30日, 1963年1月3日, 字騮先, 浙江吳興, 今湖州市吴兴区, 中华民国地质学家, 政治人物, 短暫代理中華民國總統職務, 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 中国国民党内亲德国派人士, 中央研究院代理院長任期, 19. 本條目有隱藏内容 可能會损害讀者的閱覽体验 請協助改善條目 以符合维基百科标准 2015年9月12日 一般應該僅由特定標準化模板提供摺疊資料表格 勿因故事劇情或項目混雜而隱藏 內容應該考慮其他方式呈現 重複記載 過度細節與無助了解主題的堆砌內容等需要考慮除去 朱家驊 1893年5月30日 1963年1月3日 字騮先 浙江吳興 今湖州市吴兴区 人 中华民国地质学家 政治人物 短暫代理中華民國總統職務 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 中国国民党内亲德国派人士 1 2 3 朱家驊中央研究院代理院長任期 1940年9月18日 1957年11月4日前任蔡元培继任胡適 中華民國第5任行政院副院長任期 1949年6月13日 1950年3月15日行政院院长閻錫山前任賈景德继任張厲生 中華民國第1任教育部部長任期 1948年6月1日 1948年12月22日行政院院长翁文灝继任梅貽琦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第5 10任教育部部長任期 1944年11月20日 1948年6月1日前任陳立夫继任行憲任期 1931年12月30日 1932年10月28日前任李書華继任翁文灝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第3任考試院副院長任期 1941年12月26日 1944年11月21日考試院院長戴傳賢前任鈕永建继任周鐘岳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第4任交通部部長任期 1932年10月28日 1935年12月12日行政院院长宋子文孔祥熙前任陳銘樞继任顧孟餘个人资料性别男出生1893年4月15日 大清浙江省湖州府吳興縣逝世1963年1月3日 1963歲 01 03 69歲 中華民國臺灣省臺北市籍贯浙江吳興国籍 大清 1893年 1912年 中華民國 1912年 1963年 政党 中國國民黨学历 上海同濟醫工學校電機系肄業 1914年 德國柏林礦科大學採礦工程學系畢業 1917年 德國柏林大學哲學博士 1922年 瑞士伯爾尼大學研究 1918年 经历 國民政府 廣東省政府民政廳廳長 1926年 1927年7月 國民政府 兩廣地質調查所所長 1926年 1932年 國民政府 國立中山大學副校長 1927年7月 1927年12月 國民政府 建設委員會委員 1928年 中英文教基金董事會董事長 1931年 國民政府 教育部部長 1931年12月30日 1932年10月28日 國民政府 交通部部長 1932年10月28日 1935年12月12日 國民政府 財務委員會委員 1931年 國民政府 全國經濟委員會委員 1932年 國民政府 整理內外債委員會委員 1934年11月 1935年 國民政府 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委員會委員 1926年10月16日 1927年 國民政府 廣東省政府教育廳廳長 1927年7月 1929年 國民政府 浙江省政府民政廳廳長 1927年 1930年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 1929年 國民政府 中央政治會議委員 1929年 國民政府 國立中山大學校長 1930年 國民政府 國立中央大學校長 1930年 1931年 國民政府 教育部部長 1932年2月20日 1932年10月28日 國民政府 交通部部長 1932年10月28日 1935年12月12日 國民政府 國立中央研究院 第一屆 評議員 1935年6月20日 1936年6月14日 國民政府 中央研究院總幹事 1936年6月15日 1938年12月 國民政府 浙江省政府主席 1936年 1938年 國民政府 軍事委員會參事室主任 1938年 中國國聯同志會世界協會副會長 1938年 中華民國聯合國同志會世界協會名譽會長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秘書長 1938年 1939年 中國國民黨青年團書記長 1938年 1939年 中國國民黨組織部部長 1939年 1943年 國民政府 國立中央研究院 代理 院長 1940年9月18日 1948年 國民政府 考試院副院長 1941年12月27日 1944年11月23日 國民政府 國民政府委員 1943年9月3日 1947年 國民政府 教育部部長 1944年11月20日 1948年5月31日 國民政府 最高經濟委員會委員 1946年 國民政府 全國經濟委員會委員 1947年 國民政府 行政院政務委員 1947年4月23日 1948年 中央研究院代理院長 1948年 1957年11月4日 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8年3月26日 教育部部長 1948年5月31日 1948年12月22日 行政院政務委員 1948年5月31日 1949年6月12日 行政院副院長 1949年6月12日 1950年3月10日 總統府資政 1950年3月 1963年1月3日 大陸雜誌創辦人 1950年7月 中央研究院院士 數理科學組 1948年第1屆 朱家驊曾任中央研究院總幹事 代理院長 还曾任行政院及考试院副院长 教育部部長 交通部部長 浙江省政府主席等职务 他是1920年代至1940年代中德合作的重要人物 他还曾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局长 被视为陳果夫 陳立夫兄弟的CC系的一員 1 2 3 但自1939年12月接掌中央组织部长后 开始自组班底 另树一帜 由于朱家骅在学界政界均有相当的地位与历史基础 自立门户后 很快成长为战时一大新生派系 并逐渐与CC系形成分庭抗礼之势 据长期担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和中央监察委员会秘书长的王子壮称 战时朱家骅系与CC系在地方层级的冲突相当激烈 蒋先生对于其干部 似采牵制政策 果夫立夫组党十年而有所组织 自然在党中形成一个力量 朱骝先 家骅 来长组织 因其在学界政界均有相当之地位 故其措施不能悉循旧轨 于是下级冲突公然暴露 如河南 陕西 山东等省均因此而致工作于停顿 更谈不上下级之健全 4 目录 1 生平 1 1 早年求學生涯 1 2 教職生涯 1 3 投入政治 1 4 重返教職 1 5 重返政治 1 6 抗战時期 1 7 二战後活動 1 8 臨危受命 2 参考文献生平 编辑早年求學生涯 编辑 中国名人录 第四版 中的朱家驊照片 1893年5月30日 清光緒十九年四月十五 朱家驊生于大清浙江省湖州府吳興縣 早年先后進入南潯正蒙学堂 南潯公学等學堂就讀 1908年 光緒34年 秋天 入上海同济德文医学校学习 在校期间 因知道辛亥革命爆发後 朱家驊在上海参加革命派的中国敢死团 1912年 民国元年 回到已改组为同济医工专門学校的母校復学 入電機系 1 2 3 1914年 民国3年 大學毕业後 朱家驊獲得張静江的資助 前往德国留学 入柏林工业大学学习冶金 1917年 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響 朱家驊无法继续学业 由柏林歸國 到北京大学担任德語教员 不久再到瑞士留学 入伯尔尼大学 1920年 回到德国 入柏林大学学习地質学 1922年获哲学博士 1 2 3 教職生涯 编辑 1924年 民国13年 春 朱家驊归国 任北京大学地質系教授兼德語教员官 1926年 民国15年 3月 北京学生在游行中遭到临时政府武力镇压 酿成三一八惨案 朱家驊被指为学生游行的責任者 遭到北京临时政府的通缉 朱家驊遂逃回家乡 同年7月出任国立广東大学地質系教授 系主任 10月 广東大学改组为国立中山大学 朱家驊出任中山大学委員会代理委員長 1 2 3 投入政治 编辑 1926年11月 朱家驊成为广州国民政府的广東省政府委員 从此开始政治家生涯 1927年5月 调任浙江省政務委員会委員兼浙江省農工厅厅長 6月 任中山大学副校長 两广地質調査所创办后 兼任所長 此外还任中国国民党广東省党部執行委員等要職 9月 改任中山大学教務長 10月 任浙江省政府委員兼民政厅厅長 中国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執行委員 1929年3月 当选中国国民党第三届中央執行委員 此後直到第六届一直连任中央執行委員 1 2 3 5 重返教職 编辑 1930年9月 任中山大学校長 11月 改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長 1931年4月 任中英庚款委員会 1943年 民国32年 改组为中英文教基金董事会 委員長 1 2 3 5 重返政治 编辑 1931年9月 任全国经济委員会秘書長 12月 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長 1932年10月 改任交通部部長 1935年 民国24年 12月 退任交通部部長 出任中央政治委員会代理秘書長 1936年春天 应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招聘 出任中研院总幹事 同年12月至1937年 民国26年 11月 任浙江省政府主席 1 2 3 5 抗战時期 编辑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8年3月 朱家驊任国民政府軍事委員会参事室主任 4月 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執行委員会秘書長兼党務委員会主任委員兼中央調査統計局局長 在党務方面担当枢要 因担任中央調査統計局局長 被视为陳果夫 陳立夫兄弟的CC系的一員 7月 任三民主義青年团幹事会常務幹事兼中央团部代理書記長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发动闪击战后 朱家驊继续主张中德合作 但後来德意日三国軍事同盟成立 中德合作未能继续 1 2 3 1939年12月葉楚傖接任朱家驊的中央執行委員會秘書長职务 1940年 民国29年 3月 中研院院長蔡元培逝世 朱家驊代行中研院院長职务 同年9月 朱家驊再任中山大学校長 12月改任中大校長 12月 出任考試院副院長 1944年 民国33年 11月 接替陳立夫被任命为教育部長 1 2 5 二战後活動 编辑 中國當代名人傳 中的41页朱家驊1948年照片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日本投降後的1945年9月 朱家驊作为中国首席代表出席了联合国教育文化会議 翌年11月 聯合國教育 科學及文化組織正式成立 朱家驊临时担任中国代表团团長 1947年4月12日 教育部長朱家驊主持聯合國教育 科學及文化組織中國委員會首次籌備會議 定於6月在南京成立 6 83331947年4月13日 聯合國文教組織決議調查中國戰爭損失 6 83331947年4月17日 國民政府任命朱家驊兼任国防科学委員会副主任委員兼委員 6 83361947年4月23日 國民政府准免教育部部長張厲生本職 特任朱家驊為行政院政務委員 兼教育部部長 6 83401947年5月25日 教育部長朱家驊在國民參政會報告教育工作 參政員嚴厲質詢學潮 朱家驊謂學潮係因共黨分子在學校活動所致 6 83611947年8月15日 北京大學教授生活困難 90餘位教授 當面向教育部長朱家驊要求合理改善待遇 6 83971948年 當選為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 7 臨危受命 编辑 1948年5月31日 朱家驊被任命為行政院政務委員兼教育部部長 1949年6月12日 正值第二次国共内战末期 朱家驊卸下教育部部長之職 並撤離至广州 任中華民國政府行政院副院長 其後 朱家驊跟隨中華民國政府撤離至台湾 1950年3月 朱家驊自行政院副院長一職離任後 被任命為總統府資政 1950年7月 創辦 大陸雜誌 同時也是中国国民党中央評議委員 1 2 5 1963年1月3日 朱家驊病逝 享壽70岁 1 2 参考文献 编辑 1 00 1 01 1 02 1 03 1 04 1 05 1 06 1 07 1 08 1 09 1 10 1 11 徐友春主編 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訂版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 ISBN 978 7 202 03014 1 2 00 2 01 2 02 2 03 2 04 2 05 2 06 2 07 2 08 2 09 2 10 2 11 劉国銘主編 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書 团結出版社 2005 ISBN 7 80214 039 0 3 0 3 1 3 2 3 3 3 4 3 5 3 6 3 7 3 8 東亜問題調査会 最新支那要人伝 朝日新聞社 1941 王子壮日记 第9册 台北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2001 第133页 5 0 5 1 5 2 5 3 5 4 劉寿林等編 民国職官年表 中華書局 1995 ISBN 7 101 01320 1 6 0 6 1 6 2 6 3 6 4 6 5 李新總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 韓信夫 姜克夫主編 编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年7月 李四光 逝世院士一覽表 中央研究院 2017 07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11 02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朱家驊 中華民國政府職務前任 李書華 教育部部長第五任 國民政府 1931年12月30日 1932年10月28日 繼任 翁文灝前任 陈铭枢 黄紹竑代理 交通部部長第四任 國民政府 1932年10月28日 1935年12月12日 繼任 顧孟馀 俞飞鹏代理 前任 鈕永建 考試院副院長第三任 國民政府 1941年12月26日 1944年11月21日 繼任 周鐘岳前任 陳立夫 教育部部長第十任 國民政府 第一任1944年11月20日 1948年12月22日 繼任 梅贻琦前任 丁文江 中央研究院總幹事1936年1月 1940年 繼任 傅斯年 代理 前任 蔡元培 中央研究院院長 代理 1940年9月18日 1957年10月 繼任 胡適 中國國民黨職務前任 张厉生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局长1939年12月 1945年 繼任 葉秀峯教育職務前任 張乃燕 國立中央大學校長第四任1930年 1931年 繼任 羅家倫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朱家驊 amp oldid 76450327,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