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有取識

有取識,又稱有漏心意識有漏識,佛教阿毘達摩術語,源自說一切有部,是識的一種,指帶著煩惱的識,負責生命的延續,以及投生至下一世的輪迴。

概論 编辑

是十二緣起之一,為煩惱的異名。有取識的意義,是指產生,有,能生後,也就是十二緣起中的識[1]四食中的識食,通常被等同於有取識[2][3]。有取識的功能,是令諸有相續。在命終之時,會依照先前所的業,決定投生方向[4]

發智論》引用《雜阿含經》的城主喻[5],認為這即是指有取識[6]。這個見解被《大毘婆沙論》沿用[7]

《雜阿含經》中的「後有因」[8]和「五種種子」[9]所喻「取陰俱識」[10],在《俱舍論》中,被統合在有取識之下[11]

玄奘譯《辯中邊論》中,認為有取識可以導引有情至投生之處[12]。但在真諦譯本中,將有取識譯為本識及意識[13]

類似思想 编辑

有取識的概念,接近於經量部的種子說,以及分別說部的結生識。

攝大乘論》中,將分為等無間意與染污意二者,染污意與薩迦耶見,我慢,我愛與無明等四煩惱相應[14]

註釋 编辑

  1. ^ 玄奘譯《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4:「能生支者,謂愛取有。由未永斷欲等愛力,於欲等中愛樂,妙行惡行差別爲先發起貪欲。以有有取識故,於命終位將與異熟隨順貪欲,隨一業習氣現前有故。所生支者,謂生老死。」
  2. ^ 玄奘譯《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12:「云何說生分五蘊名有?如世尊告頗勒窶那:『識為食故,後有生起。』」
  3. ^ 印順《佛法概論》:「識食,識指『有取識』,即執取身心的,與染愛相應的識。識有維持生命延續,幫助身心發展的力量。『識緣名色』,為佛法中重要的教義,如《長含》〈大緣方便經〉所說。經中佛對阿難說,人在最初託胎的時候,有『有取識』。」
  4. ^ 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卷30:「如有取識,正命終時,雖帶眾多感後有業所引熏習。而重近起數習所引明了非餘。如有頌言:『業極重近起,數習先所作,前前前後熟,輪轉於生死。』」
  5. ^ 《雜阿含經》卷43〈1175經〉:「譬如有邊國王,善治城壁,門下堅固,交道平正,於四城門置四守護,悉皆聰慧,知其來去。當其城中,有四交道,安置床榻,城主坐上。……城主者,謂識受陰。」
  6. ^ 玄奘譯《阿毘達磨發智論》卷20:「『逆害於父母,王及二多聞,誅國及隨行,無礙過梵志。』逆害於父母王及二多聞者,母即喩愛,以能生故。如世尊説:『士夫愛所生,由心故馳走,有情處生死,苦爲大怖畏。』父即喩有漏業,以能引故。如世尊説:『苾芻,如是有情,造善有漏,修所成業,得生於彼,受果異熟。故我説彼隨業而行。』王即喩有取識,如世尊説:『第六増上王,染時染自取,無染而有染,染者謂愚夫。』又世尊説:『苾芻當知,我説城主,即有取識。』二多聞,即喩見取戒禁取。」
  7. ^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80:「復次,心名城主,如契經説:『言城主者,即有取識。』由如是義,故但説心。」
  8. ^ 雜阿含經·三〇七經》:「諸業、愛、無明,因積他世陰。」
  9. ^ 雜阿含經·八九三經》:「世尊告諸比丘,有五種種子生,何等為五?謂根種子、莖種子、節種子、枝種子、種種子。此諸種子,不斷、不破、不腐、不傷、不穿、堅新;得地界,不得水界,彼諸種子,不得生長增廣;得水界,不得地界,彼諸種子,不得生長增廣;要得地界、水界,彼諸種子,得生長增廣。如是業、煩惱,有愛、見、慢、無明,而生行,若有業,而無煩惱、愛、見、無明者,行則滅。」
  10. ^ 雜阿含經·三九經》:「世尊告諸比丘,有五種種子,何等為五?謂根種子、莖種子、節種子、自落種子、實種子。此五種子不斷、不壞、不腐、不中風、新熟、堅實。有地界,而無水界,彼種子不生長增廣;……有水界而無地界,彼種子亦不生長增廣;……有地、水界,彼種子生長增廣。比丘!彼五種子者,譬取陰俱識。地界者,譬四識住。水界者,譬貪喜。四取攀 緣識住,何等為四?於色中識住,攀緣色,喜貪潤澤,生長增廣。於受、想、行中識住,攀緣受、想、行。貪喜潤澤,生長增廣。比丘!識於中,若來、若去、若住、若沒、若生長增廣。」
  11. ^ 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2:「如薄伽梵伽他中言:『業愛及無明,為因招後行,令諸有相續,名補特伽羅。』又契經說五種種子,此即別名說有取識。又彼經說置地界中,此即別名說四識住。故經所說是密意言,阿毘達磨依法相說。」
  12. ^ 玄奘譯《辯中邊論》卷上:「將導故者,謂有取識,引諸有情至生處故。」
  13. ^ 真諦譯《中邊分別論》卷上:「將導者,由本識及意識,能令眾生往受生處故。」
  14. ^ 玄奘譯《攝大乘論》:「如世尊說:『心、意、識,三』。此中意有二種:第一,與作等無間緣所依止性,無間滅識,能與意識作生依止。第二,染污意,與四煩惱恒共相應:一者薩迦耶見,二者我慢,三者我愛,四者無明。此即是識雜染所依,識復由彼第一依生。第二雜染,了別境義故,等無間義故,思量義故,意成二種。」

外部連結 编辑

  • 葉阿月〈唯識思想的十二緣起說:以中邊分別論為中心 〉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有取識, 又稱有漏心意識, 有漏識, 佛教阿毘達摩術語, 源自說一切有部, 是識的一種, 指帶著煩惱的識, 負責生命的延續, 以及投生至下一世的輪迴, 目录, 概論, 類似思想, 註釋, 外部連結概論, 编辑取是十二緣起之一, 為煩惱的異名, 的意義, 是指產生愛取, 有漏, 能生後有的識, 也就是十二緣起中的識, 四食中的識食, 通常被等同於, 的功能, 是令諸有相續, 在命終之時, 會依照先前所的業, 決定投生方向, 發智論, 引用, 雜阿含經, 的城主喻, 認為這即是指, 這個見解被, 大毘婆沙論, 沿用, . 有取識 又稱有漏心意識 有漏識 佛教阿毘達摩術語 源自說一切有部 是識的一種 指帶著煩惱的識 負責生命的延續 以及投生至下一世的輪迴 目录 1 概論 2 類似思想 3 註釋 4 外部連結概論 编辑取是十二緣起之一 為煩惱的異名 有取識的意義 是指產生愛取 有漏 能生後有的識 也就是十二緣起中的識 1 四食中的識食 通常被等同於有取識 2 3 有取識的功能 是令諸有相續 在命終之時 會依照先前所的業 決定投生方向 4 發智論 引用 雜阿含經 的城主喻 5 認為這即是指有取識 6 這個見解被 大毘婆沙論 沿用 7 雜阿含經 中的 後有因 8 和 五種種子 9 所喻 取陰俱識 10 在 俱舍論 中 被統合在有取識之下 11 玄奘譯 辯中邊論 中 認為有取識可以導引有情至投生之處 12 但在真諦譯本中 將有取識譯為本識及意識 13 類似思想 编辑有取識的概念 接近於經量部的種子說 以及分別說部的結生識 攝大乘論 中 將意分為等無間意與染污意二者 染污意與薩迦耶見 我慢 我愛與無明等四煩惱相應 14 註釋 编辑 玄奘譯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 卷4 能生支者 謂愛取有 由未永斷欲等愛力 於欲等中愛樂 妙行惡行差別爲先發起貪欲 以有有取識故 於命終位將與異熟隨順貪欲 隨一業習氣現前有故 所生支者 謂生老死 玄奘譯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 卷12 云何說生分五蘊名有 如世尊告頗勒窶那 識為食故 後有生起 印順 佛法概論 識食 識指 有取識 即執取身心的 與染愛相應的識 識有維持生命延續 幫助身心發展的力量 識緣名色 為佛法中重要的教義 如 長含 大緣方便經 所說 經中佛對阿難說 人在最初託胎的時候 有 有取識 玄奘譯 阿毘達磨俱舍論 卷30 如有取識 正命終時 雖帶眾多感後有業所引熏習 而重近起數習所引明了非餘 如有頌言 業極重近起 數習先所作 前前前後熟 輪轉於生死 雜阿含經 卷43 1175經 譬如有邊國王 善治城壁 門下堅固 交道平正 於四城門置四守護 悉皆聰慧 知其來去 當其城中 有四交道 安置床榻 城主坐上 城主者 謂識受陰 玄奘譯 阿毘達磨發智論 卷20 逆害於父母 王及二多聞 誅國及隨行 無礙過梵志 逆害於父母王及二多聞者 母即喩愛 以能生故 如世尊説 士夫愛所生 由心故馳走 有情處生死 苦爲大怖畏 父即喩有漏業 以能引故 如世尊説 苾芻 如是有情 造善有漏 修所成業 得生於彼 受果異熟 故我説彼隨業而行 王即喩有取識 如世尊説 第六増上王 染時染自取 無染而有染 染者謂愚夫 又世尊説 苾芻當知 我説城主 即有取識 二多聞 即喩見取戒禁取 玄奘譯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卷180 復次 心名城主 如契經説 言城主者 即有取識 由如是義 故但説心 雜阿含經 三 七經 諸業 愛 無明 因積他世陰 雜阿含經 八九三經 世尊告諸比丘 有五種種子生 何等為五 謂根種子 莖種子 節種子 枝種子 種種子 此諸種子 不斷 不破 不腐 不傷 不穿 堅新 得地界 不得水界 彼諸種子 不得生長增廣 得水界 不得地界 彼諸種子 不得生長增廣 要得地界 水界 彼諸種子 得生長增廣 如是業 煩惱 有愛 見 慢 無明 而生行 若有業 而無煩惱 愛 見 無明者 行則滅 雜阿含經 三九經 世尊告諸比丘 有五種種子 何等為五 謂根種子 莖種子 節種子 自落種子 實種子 此五種子不斷 不壞 不腐 不中風 新熟 堅實 有地界 而無水界 彼種子不生長增廣 有水界而無地界 彼種子亦不生長增廣 有地 水界 彼種子生長增廣 比丘 彼五種子者 譬取陰俱識 地界者 譬四識住 水界者 譬貪喜 四取攀 緣識住 何等為四 於色中識住 攀緣色 喜貪潤澤 生長增廣 於受 想 行中識住 攀緣受 想 行 貪喜潤澤 生長增廣 比丘 識於中 若來 若去 若住 若沒 若生長增廣 玄奘譯 阿毘達磨俱舍論 卷22 如薄伽梵伽他中言 業愛及無明 為因招後行 令諸有相續 名補特伽羅 又契經說五種種子 此即別名說有取識 又彼經說置地界中 此即別名說四識住 故經所說是密意言 阿毘達磨依法相說 玄奘譯 辯中邊論 卷上 將導故者 謂有取識 引諸有情至生處故 真諦譯 中邊分別論 卷上 將導者 由本識及意識 能令眾生往受生處故 玄奘譯 攝大乘論 如世尊說 心 意 識 三 此中意有二種 第一 與作等無間緣所依止性 無間滅識 能與意識作生依止 第二 染污意 與四煩惱恒共相應 一者薩迦耶見 二者我慢 三者我愛 四者無明 此即是識雜染所依 識復由彼第一依生 第二雜染 了別境義故 等無間義故 思量義故 意成二種 外部連結 编辑葉阿月 唯識思想的十二緣起說 以中邊分別論為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林建德 論初期佛教 識 之概念及其特點 與現今主流學界意識研究作對比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有取識 amp oldid 69285989,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