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星系

星系(英語:Galaxy)是由恆星恆星遺骸星際氣體塵埃暗物質等組成,並受到引力綁定的系統[2][3]Galaxy 這個詞源於希臘 galaxiasγαλαξίας),字面的意思是「銀河」(請參考銀河系)。星系的大小從只有幾億顆(108)恆星的矮星系到擁有上兆顆(1014)恆星的巨大星系[4],都繞著其質量中心運行。銀河系是包括地球在內的太陽系所在的星系[5]。銀河系以外的星系被合稱為河外星系

位於后髮座的NGC 4414是一个典型的螺旋星系,直径55,000光年,距離6,520萬光年。圖片來源:哈伯太空望遠鏡NASAESA
弧形的银河系照耀帕瑞纳天文台[1]

星系根據在視覺上的型態分類為橢圓[6]螺旋不規則[7]。許多星系被認為在它們的中心有超大質量黑洞。銀河系中心的黑洞,被稱為人馬座A*,其質量太陽的400萬倍[8]。 截至2016年3月,GN-z11是觀測到的最古老、最遙遠星系,距離地球的同移距離是320億光年,也就是說在大爆炸之後僅4億年它就存在了。

2016年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修正了可觀測宇宙中的星系數量,從之前估計的2000億(2×1011[9]建議增加為2兆(2×1012)或更多[10][11],並且就整體而言,估計恆星的數量多達1×1024[12][13](比地球上所有沙粒的數目還要多)[14]。大多數星系的直徑在1,000至100,000秒差距(3,000至300,000光年)之間,並且相隔距離的數量級在百萬秒差距。相比較之下,銀河系的直徑是30,000秒差距(100,000光年),與它最近的大星系鄰居是相隔78萬秒差距(250萬光年)的仙女座星系

在星系之間的空間充滿了稀薄的氣體(星際物質),其平均密度小於每立方米一個原子。大多數星系在引力作用下會組織成星系群星系團超星系團。銀河系是本星系群的一部分,本星系群由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主導,它又是室女超星系團的一部分。在宇宙的大尺度中,這些關聯通常被排列成星系片和細絲,圍繞在空洞的周圍[15]。本星系群和室女超星系團都包和在宇宙中更大的一個,稱為拉尼亞凱亞的結構內[16]

詞源

galaxy(星系)這個詞是從法語中世紀拉丁語借用的,而它們又源自希臘語的牛奶路(Milky Way),galaxías (kúklos) γαλαξίαςκύκλος[17][18] 'milky(圓圈)',是依據它在天空中呈現乳白色光帶的外觀命名。在希臘神話中,宙斯赫拉睡著的時候,把一個凡人所生的兒子,還是嬰兒的赫拉克勒斯放在她的乳房上,讓他喝下她神聖的奶汁,從而長生不老。赫拉在哺乳期間醒來,然後意識到她正在哺乳一個不知名的嬰兒:她把嬰兒推開,因而有一些乳汁溢出,產生了這一條被稱為銀河的光帶[19][20]

在天文的文獻中,首字母大寫的"Galaxy"是指我們的星系:銀河系,以與宇宙中其它的星系有所區別。英文的術語Milky Way可以追溯到喬叟的故事约1380

"看那邊,洛,銀河系
 它的意思就是克萊普 the Milky Wey(牛奶路)
 命中注定的。"

——傑弗里·喬叟,名人堂[18]

星系在通過望遠鏡發現之初,被稱為螺旋星雲。在18與19世紀,大多數的天文學家認為它們要麼是未能分辨的星團,要不就是沒有恆星的星雲,但都認為是銀河系的一部分,而它們的真實組成和性質仍然是個謎。使用大型望遠鏡對附近的幾個明亮的星系,例如仙女座星系進行的觀測,開始將它們分解成巨大的恆星群,但僅僅基於表面上的黯淡度和純粹的恆星族群,這些天體的真實距離使它們遠遠的超出了銀河系的範圍。由於這個原因,他們被通俗的稱為島宇宙,但因為宇宙一詞存在著全部的意思,這個名詞很快就被廢棄了。取而代之的,就是簡單的稱為星系[21]

命名法

 
星系團SDSS J1152+3313。SDSS表示史隆數位巡天,J表示儒略曆元,還有1152+3313表示赤經赤緯

數以萬計的星系已經編入目錄中,但只有少數幾個星系有明確的名稱,例如仙女座星系麥哲倫雲渦狀星系濶邊帽星系。天文學家使用某些星表中的數值,例如梅西耶表、NGC(NGC天體表)、IC(索引星表)、CGCG(星系和星系團表)、MCG(星系形態目錄)、和UGC(星系的烏普薩拉總目錄)來稱呼一些星系。所有著名的星系都會出現在一個或多個星表中,而且在每個星表中的數值名稱都不一樣。以M109為例,它是一個螺旋星系,在梅西耶表中是第109個天體,但也可以稱為NGC 3992、 UGC 6937、CGCG 269-023、MCG +09-20-044、和PGC 37617。

觀測簡史

意識到我們所屬的銀河系只是眾多星系中的一個,這與關於銀河系和其它星雲的重大發現是一致的。

銀河系

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西元前450–370)提出,夜空中被稱為銀河的明亮光帶可能是由遙遠的恆星[22]。 然而,亞里斯多德(西元前384–322)認為,銀河是由一些恆星噴出的炙熱氣體點燃的。這些恆星在世界中與天上運動相連接的次元球區英语Sublunary sphere,它們是巨大、數量眾多和緊密的,並且點燃的火發生在大氣層的上層[23]新柏拉圖主義的哲學家年輕的奧林匹多魯斯英语Olympiodorus the Younger(西元约495–570)對這一點抱持懷疑的態度,他認為如果銀河位於地球和月球之間,那麼在地球上不同的時間和地點,應該會表現出有所不同,它應該有視差,但它沒有。在他看來,銀河應該是天體[24]

依據莫罕默德,阿拉伯天文學家海什木(西元965-1037)首次嘗試觀察和量測銀河的視差[25],由於銀河沒有視差,因此,他斷定它必然不屬於大氣層,而在其外並且遠離地球[26]波斯天文學家比魯尼(西元973-1048)提出,銀河是"無數星雲、恆星性質碎片的集合"[27]安達魯斯天文學家伊本·巴哲("Avempace",西元d.1138)提出,銀河由許多幾乎相互接觸的恆星組成,由於受到次元(sublunary)物質折射的影響,看起來像是一個連續的影像[23][28],他引用自身對木星和火星的觀察,作為當兩個物體靠近時發生這種現象的證據[23]。在14世紀,出生於敘利亞的伊本·巴圖塔提出銀河是由"無數微小恆星組成的固體球體"[29]

 
威廉·赫歇爾假設太陽在靠近中心之處根據恆星數量估算,在1785年提出的銀河系形狀。

1610年,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使用望遠鏡研究銀河系,發現它是由大量黯淡的恆星組成,這一事實證明了銀河系是由許多恆星組成的[30][31]

在1750年,英國天文學家湯姆斯·萊特在他著作的《宇宙的原始理論或新假設》中,推測銀河系可能類似於太陽系,但規模要大得多,是由引力聚集大量恆星組成的旋轉體。由此產生的星盤,我們可以在星盤內部的透視圖上,看到它在天空上呈現一條帶狀物[32][33]。在1755年的一篇論文中,伊曼努爾·康德詳細了解萊特關於銀河系結構的觀點[34]

威廉·赫歇爾是第一位描述銀河系形狀和太陽位置的天文學家。他通過計算天空中不同位置的恆星數量,在1785年完成這項工作。他以太陽靠近中心的星系中心論英语Galactocentrism繪製了一張銀河系形狀的圖[35][36]雅各布斯·卡普坦採用精益求精的方法,在1920年得到了一個太陽靠近中心的小橢圓形星系(直徑15,000秒差距)圖片。哈羅·沙普利基於球狀星團的分布,採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畫面:直徑約70,000秒差距的平坦盤面,而且太陽遠離盤面中心[33]。這兩種分析都沒有考慮到銀河平面中存在的宇宙塵埃光的吸收,但是川普勒英语Robert Julius Trumpler通過對疏散星團的研究,在1930年量化了這種影響之後,就出現了我們宿主星系當前的圖片[37]

 
魚眼鏡頭在智利拍攝的銀河系馬賽克。銀河在黑暗的夜空中以很高的傾角隆起,銀河系的衛星星系,麥哲倫雲出現在左邊的邊緣附近。

與其他星雲的區別

在黑暗的夜晚,裸眼可以看到銀河系之外的一些星系,包括仙女座星系大麥哲倫星系小麥哲倫星系三角座星系。在10世紀,波斯天文學家阿卜杜勒-拉赫曼·蘇菲對仙女座星系進行了有紀錄以來最早的鑑定,將其描述為一個"小雲"[38]。在964年,蘇菲可能在他的《恆星之書》(指在"阿拉伯南部的阿爾巴克爾"[39],因為在他居住的緯度是看不到南緯70;直到16世紀麥哲倫航海,麥哲倫雲才為歐洲人熟知。)中提到了大麥哲倫星系[40][39]。仙女座星系後來在1612年被西門·馬里烏斯獨立地發現[38]。 在1734年,哲學家伊曼紐·斯威登堡在他的《Principia》中推測,在我們自己的銀河系之外,可能會有星系形成星系團,這些星系團只是宇宙中極小的部分,宇宙遠遠超出我們能看到的。這樣的觀點"非常接近當今的宇宙觀"[41]

在1745年,皮埃爾·莫佩爾蒂推測一些類似星雲的天體是具有獨特性質恆星的集合,包括自身產生發光超光速體的恆星;並重複了約翰·赫維留的觀點,即亮點的質量是巨大,而由於自身的旋轉而變得扁平[42]。 在1750年,湯姆斯·萊特推測銀河系是一個扁平的星盤,在夜空中可見的一些星雲可能是獨立的星系[33][43]

 
以撒·羅伯斯在1899年拍攝的"仙女座大星雲",後來被確認是仙女座星系

在18世紀末,查爾斯·梅西耶編製了星表,收錄了109個最亮的天體,而它們都是外觀模糊的。隨後,威廉·赫歇爾收集了5,000個星雲,集結成目錄[33]。在1845年,羅西勳爵建造了一架新的望遠鏡,能够區分橢圓星雲和螺旋星雲。他還設法找出這些星雲中個別的點光源,為康德早期的推測提供了依據[44]

在1912年,維斯托·斯里弗對最亮的螺旋星雲進行光譜研究,以確定它們的組成。斯里弗發現螺旋星雲有很高的都卜勒頻移,這表明它們的運動速度超過了他所測量到恆星的速度。他發現這些星雲的大多數都在遠離我們[45][46]

在1917年,希伯·柯蒂斯仙女座星雲中觀測到新星仙女座S(當時已經將仙女座星系收錄為梅西耶天體,稱為M31)。在蒐索攝影紀錄時,他又發現了11顆。柯蒂斯注意到,這些新星平均比我們銀河系的新星要暗10個星等。由於這個結果,他估計仙女座星系的距離在150,000秒差距。他成為所謂"島宇宙"假說的支持者,該假說認為螺旋星雲實際上是獨立的星系[47]

哈羅·沙普利希伯·柯蒂斯在1920年,就關於星系的性質、螺旋星雲和宇宙的維度的進行了世紀大辯論。為了支持他關於仙女座星雲是銀河系外的一個星系的說法,柯蒂斯注意到銀河系中出現類似於塵埃雲的暗帶,以及顯著的都卜勒頻移[48]

在1922年,愛沙尼亞天文學家恩斯特·奧匹克給出了一個距離測定,支持仙女座星雲確實是一個銀河系外天體的理論[49]愛德溫·哈伯使用威爾遜山天文台新的100英吋望遠鏡,可以解析出一些螺旋星雲外側那些恆星集合中的單獨個體,並識別初一些造父變星,從而能夠讓他測量出這些星雲的距離:它們太遙遠,不能成為銀河系的一部分[50]。在1926年,哈伯提出了一個至今能在使用的星系型態分類法[51]

現代研究

 
典型的螺旋星系自轉曲線:(A)根據可見物質預測的曲線,和(B)實際觀測的曲線。距離是從星系核心起算。

在1944年,亨德里克·C·范德胡斯特預測可以從星際原子氣體中探測到21公分微波輻射[52];並且在1951年有人探測到。這種輻射不受塵埃吸收的影響,因此他的都卜勒頻移可以用來繪製星系中氣體的運動圖。這些觀測的結果導致在我們的星系中心有一個旋轉的棒狀結構的假說[53]。隨著電波望遠鏡的改進,也可以追蹤在其他星系中的氫氣。在1970年代,薇拉·魯賓的觀測揭示了星系自轉速度與可見的恆星和氣體總質量預測值之間的差異。今天,星系自轉問題被認為是存在著大量看不見的暗物質[54][55]

 
科學家們利用大天文台起源深空巡天英语Great Observatories Origins Deep Survey(GOODS)調查中可見的星系來重新計算星系的總數[56]

從20世紀的90年代開始,哈伯太空望遠鏡獲得了更好的觀測結果。除此之外,哈伯的數據幫助我們確定了銀河系中缺失的暗物質,不可能僅僅由本來就很小很暗的恆星組成[57]哈伯深空是對天空中非常空曠的部分進行極長時間的曝光,它提供了證據,證明在可觀測宇宙中大約有1,250億(1.25×1011)星系[58]。探測人類看不見的光譜的科技進步(電波望遠鏡、紅外線照相機、和X射線望遠鏡),可以探測到哈伯未能探測到的星系。特別是在隱帶(在可見光波段被銀河系遮蔽的天空區域)的星系調查,揭示了許多新的星系[59]

在2016年,發表在天文物理期刊上,由諾丁漢大學Christopher Conselice英语Christopher Conselice領導的一項研究,通過對哈伯太空望遠鏡20年來所收集的影像進行三維建模得出的結論,在可觀測宇宙中有超過2兆個(2×1012)星系[10][11][60][61]

類型和形態

 
根據哈伯分類方案的星系類型: E表示橢圓星系,S是螺旋星系,SB是棒旋星系[note 1]

星系主要有三種類型:橢圓星系、螺旋星系和不規則星系。哈伯序列根據其外觀,對星系類型的描述更為廣泛。由於哈伯序列完全基於視覺型態的類型(形狀),因此它可能錯過星系的某些重要特徵,例如星暴星系中的恆星形成速率和活動星系核心的活動[7]

橢圓星系

哈伯分類系統根據橢圓度對橢圓星系進行分類,橢圓度從E0到E7(扁平率增加)。這些星系有一個橢球體的輪廓,無論觀察角度為何,都呈現出橢圓形的外觀。從它們的外觀來看,幾乎沒有結構,而且通常只有相對較少的星際物質。因此,這些星系的疏散星團比例也很低,而且新恆星形成的速度也將低了。另一方面,它們通常由更古老、更為演化的恆星所支配,它們的恆星以隨機的方向圍繞著共同的質心運行。因為恆星在初始爆發後就停止,恆星只含有低豐度的重元素。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們與小得多的球狀星團有些相似[62]

最大的星系是巨橢圓星系。許多橢圓星系被認為是由於星系交互作用所導致的碰撞和合併而形成。它們可以長到巨大的尺寸(例如,與螺旋星系比較),巨橢圓星系通常是在大的星系團核心附近被發現[63]

殼層星系

 
哈伯拍攝的殼層星系NGC 3923

殼層星系是星系暈中的恒星排列在同心殼層中的橢圓星系。大約十分之一的橢圓星系具有這種殼層狀的結構,而在螺旋星系中從未觀測到這種結構。一般認為,當一個較大的星系吸收掉一個較小的衛星星系時,就會形成這種殼層狀的結構。當兩個星系靠近時,中心的恆星就會圍繞著一個中心點開始振盪,這種振盪產生的引力漣漪,類似於在水面上傳播的漣漪,形成恆星的外殼。例如,星系NGC 3923有超過20個殼層[64]

螺旋星系

 
風車星系,NGC 5457。

螺旋星系類似於螺旋狀風車。雖然這種星系包含的恆星和其它見的物質大多位於一個平面上,但大多數的質量都存在於暗物質中,以大致呈球形的星系暈環繞在星系周圍。星系暈的範圍超出可見部分,通過對星系自轉曲線的觀察,證實了暗物質的分布[65]

螺旋星系由恆星和星際物質組成旋轉的盤面,較老的恆星一般聚集在中心形成凸起的核球,相對較明亮的螺旋臂從核球向外延伸。在哈伯分類系統中,螺旋星系以S代表類型,後面跟隨小寫字母(ab、或c),表示螺旋臂的鬆緊度和中央核球的大小。Sa是星系的螺旋臂緊密,以致不易界定範圍和辨識,並且擁有相對較大的核球。另一端的例子是Sc,呈現開放的狀態,螺旋臂可以明確的辨認,核球也相對較小[66]。螺旋臂不明確的螺旋星系有時會稱為絮結螺旋星系;與擁有突出且可明確辨識螺旋臂的宏觀螺旋星系形成鮮明的對比[67]。因為有些螺旋星系的盤面有厚厚的凸起,而另一些則很薄又密實,因此星系旋轉的速度被認為與圓盤的平坦度相關[68]

 
NGC 1300:一個棒旋星系的例子。

在螺旋星系中,螺旋臂的形狀確實具有近似等角螺線的形狀。從理論上講,這種模式可以證明是恆星均勻旋轉質量的擾動造成的。與恆星一樣,螺旋臂圍繞中心旋轉,但它們以恆定的角速度旋轉。螺旋臂被認為是物質密度高的區域,或"密度波"[69]。當恆星穿過螺旋臂時,每顆恆星的系統的空間速度被高密度的引力改變(當恆星從另一側離開後,速度恢復正常。)。這種效應類似於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汽車因局部擁塞時減速的"浪潮"。因為高密度促進恆星的形成,因此它們蘊藏著許多明亮且年輕的恆星,這使螺旋臂較顯而易見[70]

 
霍格天體:一個環星系的例子。

棒旋星系

大多數的螺旋星系,包括我們自己的銀河系,都有一個線性的條狀帶,向外延伸至核心的兩側,然後銜接到螺旋臂的結構上[71]。在哈伯分類系統中,這類星系以"SB"表示,後面跟隨小寫字母(ab、或c),表示螺旋臂的形態(與正常螺旋星系的分類相同)。棒被認為是臨時結構,由於密度波從核心向外輻射,或可能是與其他星系的潮汐交互作用而發生[72]。可能是氣體沿著螺旋臂被引導至核心,許多棒旋星系是活躍的[73]

我們自己的星系,銀河系,是有著巨大圓盤形狀的棒旋星系[74],直徑大約30,000秒差距,厚約1,000秒差距。包含大約2千億(2×1011)顆恆星[75]。恆星的總質量大約是6,000億(6×1011)太陽質量[76]

超亮螺旋星系

最近,研究人描述了一種稱為超亮螺旋的星系。它們非常巨大,直徑可能超過437,000光年(銀河系的直徑只有100,000光年)。它們的質量估計為3,400億太陽質量,產生大量的紫外線和中紅外線。科學家認為它們的恆星形成速度比我們的銀河系快30倍左右[77][78]

其它型態

  • 特殊星系是由於和其它星系的潮汐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星系結構。
    • 環星系有一個由恆星和星際物質組成的環狀結構,圍繞著一個裸露的核心。環星系被認為是在一個較小的星系穿過一個螺旋星系的核心時產生的[79]。此類事件可能影響了仙女座星系,因為當使用紅外線觀測它時,它顯示出多環狀的結構[80]
  • 透鏡星系是一種兼具橢圓星系和螺旋星系性質的中間形式。它們在哈伯分類系統被歸類為S0型,有著界線不明確的螺旋臂和橢圓的恆星[81]透鏡星系在哈伯分類為SB0。)。
  • 不規則星系是指不能明確劃分為橢圓或螺旋形態的星系。
    • Irr-I有一些結構,但並不符合哈伯分類系統的結構,可能是遠本的結構已經被破壞了。
    • Irr-II沒有任何類似哈伯分類系統的結構,也可能是完全被破壞了。 [82]。附近的(矮星系)不規則星系包括麥哲倫雲
  • 超稀疏星系(ultra diffuse galaxy,UDG)是密度極低的星系。這種星系可能與銀河系大小相同,但可見的恆星數量僅為銀河系的1%。缺乏光度是因為它缺少形成恆星的氣體,這導致它只有古老的恆星族群。

矮星系

儘管有突出的橢圓星系和螺旋星系,但大多數星系都是矮星系。與其它星系比較,這些星系相對嬌小,大小大約是銀河系的1%,只包含數十億顆恆星。最近發現有超緻密的矮星系,它們的大小只有100秒差距 [83]

許多矮星系可能圍繞著一個更大的星系運行;我們的銀河系至少有十餘顆這樣的衛星星系,估計還有300-500顆尚未發現[84]。矮星系也可以分為橢圓螺旋不規則。由於小的矮橢圓星系與大的橢圓星系幾乎沒有相似之處,所以它們通常會被稱為矮橢球星系來取代。

一項對銀河系附近27個矮星系的研究發現,不管這個矮星系有數千萬顆還是數億顆恆星,它的核心質量均約為1,000萬太陽質量。這導致了這樣的一種說法:星系主要由暗物質形成,最小的尺寸可能表明一種溫暗物質無法在較小的尺度上進行引力合併的形式(性質)[85]

其它類型的星系

交互作用

 
正在經歷一場碰撞中的觸鬚星系,最終將導致它們合併。

星系間的交互作用相對頻繁,這在星系演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星系間的擦身而過會由於潮汐交互作用而導致扭曲變形,並可能導致一些氣體和塵埃的交換[86][87]

當兩個星系直接穿過彼此,就會發生碰撞,但如果有足夠的相對動量,就不會合併。交互作用星系中的恆星通常不會發生碰撞,但在兩者中的氣體和塵埃會相互作用,由實惠觸發恆星的生成。碰撞也會嚴重扭曲星系的型狀,形成棒狀、環狀或尾狀結構[86][87]

最極端的交互作用是星系合併。在這種情況下,兩個星系的相對動量不足以讓兩個星系彼此通過。取而代之的是它們逐漸合併成一個更大的單一星系。與原本的星系對比,合併會導致形態上顯著的改變。如果合併的星系之一比另一個星系大很多,那麼過程的結果會被稱為吞噬。質量相對大很多的星系,相對的不會受到合併的影響,而較小的星系則會四分五裂。銀河系目前正在吞噬人馬座矮橢圓星系大犬座矮星系 [86][87]

星暴星系

 
M82是一個星暴星系。它的恆星形成量是正常星系的10倍[88]

在星系中的恆星是由巨大分子雲中儲備的冷氣體形成的。一些星系被觀察到以異常的速度形成恆星,這就是所謂的恆星爆發。如果它繼續這樣做,那麼將會在比星系壽命短的時間內消耗掉它們儲備的氣體。因此,恆星爆發通常只會持續大約一千萬年,這在星系的生命史上是相對較短的時間。星暴星系在宇宙早期更為常見[89],即使在現在,估計仍有15%的星系有這樣的恆星產生率[90]

星暴星系的特徵是氣體塵埃的濃度和新形成恆星的出現,包括大質量恆星電離周圍的雲氣形成H II區域[91]。這些大質量恆星產生超新星爆炸,導致膨脹的殘餘物與周圍的氣體發生強而有力的交互作用。這些爆發引發恆星形成的連鎖反應,擴散到整個氣態區域。只有當可用的氣體幾乎被消耗或分散時,星爆活動才會結束[89]

恆星爆發通常與星系合併或交互作用相關。這種星暴形成交互作用的原型例子是M82,它曾經與較大的M81有過一次親密接觸。不規則星系經常表現出星爆活動的間隔結[92]

活躍星系

 
從核心發射出一股粒子噴流的橢圓電波星系M87

如果星系中包含一個活躍星系核(AGN),那麼有一部分觀測到的星系會被歸類為活躍星系。這種星系輸出的總能量有很大的一部分來是活躍星系核的發射,而不是由恆星、塵埃和星系的星際物質發射。

活躍星系核的標準模型是基於圍繞該星系核心區超大質量黑洞(SMBH)形成的吸積盤[93]。在大約10%的星系中,一對方向截然相反的高能噴流已接近光速的速度從星系核新噴出粒子。產生這種噴流的機制尚不清楚[94]

耀變體

耀變體(Blazar)被認為是一種活躍星系,有一個指向地球方向的相對論性噴流。一個電波星系從相對論性噴流發射電波的頻率。活動星系的統一模型認為,可以根據觀察者的視角解釋它們之間的差異[94]

低電離星系核

可能與活躍星系核(以及星暴區域)有關的是低電離星系核發射區域(LINERs)。這種類型星系的發射主要由弱電離的元素控制。弱電離輻射的激發元包括後AGB星、AGN、和激波[95]。在鄰近的星系中,大約三分之一的被歸類為含有低電離星系核的核心[93][95][96]

西佛星系

西佛星系是最大的兩個活耀星系群之一,另一群是類星體。它們有類似於類星體的核心(非常高光度、遙遠和明亮的電磁輻射源),表面亮度非常高,但與類星體不同的是可以清楚的探測到它們的宿主星系。西佛星系約佔所有星系的10%。在可見光下,大多數西佛星系看起來像正常的螺旋星系,但在使用其它波長研究時,其核心的亮度相當於整個銀河系大小星系的光度。

類星體

類星體(/ˈkweɪzɑr/)或準恆星電波源是能量最大、距離最遠的活躍星系核成員。 類星體具有極高的亮度,最初被認為是包括電波和可見光的高紅移電磁能量源。它們看起來類似於恆星,而不是類似星系的擴展源。它們的亮度可以是我們銀河系的100倍。

亮紅外星系

亮紅外星系(LIRGs)是亮度測量值超過1011 L☉的星系。在可比較的總光度下,LIRGs比星暴星系、西佛星系、和類星體的數量更為豐富。亮紅外星系在紅外線中發射的能量比其它所有波長的總和還要多。LIRGs的亮度是太陽的1,000億倍。

性質

磁場

星系有自己的磁場[97]。它們強大到足以在動力學上起重要的作用:它們推動質量流入星系中心,改變螺旋壁的形成,並影響星系周邊氣體的旋轉。磁場提供了氣體雲崩塌和新恆星形成所需要的角動量傳輸。

[螺旋星系]]的平均均分強度約為1010μG(微高斯)或1 nT (奈特斯拉)。相較之下,地球磁場的平均強度約為0.3G(高斯或30μT(特斯拉|微特斯拉]]))。像M31M33,我們銀河系的鄰居,這樣的弱電波星系,其磁場較弱(約5{nbsp}}μG)。而恆星形成率高、富含氣體的星系,例如M51、M83、和NGC 6946,平均有15μG。在突出的螺旋臂中,也是楞氣體和塵埃其中的區域,磁場强度可達25μG。最強的總均分場(50-100μG)出現在星暴星系中,例如M82觸鬚星系,以及核星暴區域,例如NGC 1097和其它棒旋星系的中心[97]

形成和演化

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在天體物理學中是一個活躍的研究領域。

形成

 
藝術家對早期宇宙形成源生星團的想像[98]

現時早期宇宙的宇宙學模型是基於大爆炸理論。大約在大爆炸30萬年後,原子開始形成,這一事件被稱為復合。幾乎所有的氫都是中性的(非電離的),在這之前光子很容易被吸收,而且恆星也還沒有開始形成。因此,這個時期之前被稱為黑暗時期。正是由於這種原始物質的密度波動(或各向異性的不規則性),大尺度結構開始出現。結果,大量的重子開始在冷暗物質暈內凝結[99][100]。這些原始結構最終將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星系。

 
藝術家對年輕星系吸積物質的想像。

早期星系

2006年發現了星系出現的最早期證據,當時人們發現星系IOK-1有著高達6.96的異常紅移,相當於大爆炸發生後的7.5億年,是迄今所見最遙遠、最原始的星系[101]

雖然一些科學家聲稱其它天體(例如阿貝爾1835 IR1916)具有更高的紅移(因此可以在宇宙演化的早期階段看到),但IOK-1的年齡和組成以敬更可靠的確定。在2012年12月,天文學家報告說UDFj-39546284是已知最遠的天體,紅移值11.9。估計這個天體存在大爆炸(大約在138億年前)之後3.8億年[102][103],距離我們大約134.2光行程年。這種早期原星系的存在表明,它們一定是在所謂的"黑暗時代"生長的[99]。截至2015年5月,星系EGS-zs8-1是測量到最遙遠、最早的星系,在大爆炸之後6.7億年形成。EGS-zs8-1的光花了130億年才到達地球,而因為在130億年裡宇宙膨脹的緣故,它現在距離地球遠達300億光年[104][105][106][107][108]

早期星系形成

 
哈伯太空望遠鏡在深空探測中檢測到不同成分的近紅外背景光[109]

在天體物理學中,早期星系形成的詳細過程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理論上可以分為兩類: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在自上而下的關聯(例如Eggen–Lynden-Bell–Sandage的[ELS]模型)中,原星系在持續大約一億年的大規模同時的坍塌中形成[110]。在自下而上的理論中(如Searle-Zinn的[SZ]模型),如球狀星團的小結構首先形成,然後大量這樣的天體吸積形成一個更大的[111]

一但原星系開始形成和收縮,第一顆暈星(稱為第三族恆星)出現在它們的內部。它們幾乎完全由氫組成,而且可能是巨大的。如果是這樣的話,這些巨大的恆星會很快耗盡它們的燃料,變成超新星,將重元素釋放出並成為到星際物質[112]。 第一代恆星重新電離了周圍的中性氫,形成在空間中不斷膨脹的氣泡,光子很容易通過這些氣泡傳播[113]

在2015年6月,天文學家報告發現第三族恆星存在於 z = 6.60宇宙紅移7號星系的證據。這類恆星很可能存在於非常早期的宇宙中(即高紅移),並且可能已經開始產生比重的化學元素,而這些元素是我們所知之後形成行星和生命所需要的[114][115]

演化

在星系形成的10億年內,關鍵的結構開始出現。球狀星團、中央的超大質量黑洞,和一個缺乏金屬的核球第二星族星開始形成。超大質量黑洞似乎在通過限制過量的物質和總質量,來積極調節星系的增長方面,起著關鍵作用[116]。在這個早期,星系經歷了一次恆星形成的大爆發[117]

在接下來的20億年裡,積累的物質沉澱成一個星系盤[118]。星系將在其整個生命週期內,不斷吸收來自高速雲英语High-velocity cloud矮星系的物質[119],這些物質主要是氫和氦。恆星誕生和死亡的循環,緩慢地增加重元素的豐度,最終允許行星形成[120]

 
哈伯極深空(XDF)的視野與月球角尺寸的比較。在這個小視野中有幾千個星系,而每一個星系都由數十億顆恆星組成。
 
2012年的哈伯極深空(XDF)觀點:每個光點都是一個星系,其中一些有132億年的歷史[121]; 估計可觀測宇宙包含2,000億到2兆個星系。
 
哈伯極深空(XDF)的影像顯示(從左至右)完全成熟的星系(少於50億年)、接近成熟的星系(從50億到90億年前)、和原星系、燃燒著的年輕恆星英语Stellar age estimation(超過90億年)。

星系的演化會受到交互作用和碰撞的顯著影響。星系合併在早期是很常見的,而且大多數的星系型態都很特殊[122]。考慮到恆星之間的距離,碰撞星系中絕大多數的恆星系統並不會受到影響。然而,構成螺旋臂的星際氣體和塵埃受到引力剝離,會產生一長串稱為潮汐尾的恆星流。在NGC 4676[123]觸鬚星系[124]的例子可以看見形成的潮汐尾。

銀河系和附近的仙女座星系正以大約130千米/秒的速度相互接近。根據徑向速度,兩者在大約50到60億年後相撞。儘管銀河系以前從未與仙女座星系那麼大的星係發生碰撞,但過去曾與較小的矮星系碰撞的證據越來越多[125]

如此大規模的相互作用是罕見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個規模相等的星系核變得越來越罕見。在過去的數十億年裡,大多數明亮的星系基本上保持不變,恆星形成的速率可能也在100億年前就達到頂峰[126]

未來趨勢

螺旋星系和銀河系一樣,只要螺旋臂中的分子雲有密集的星際氫,就會產生新一代的恆星[127]。橢圓星系基本上沒有這種氣體,因此形成的新恒星很少[128]。恒星形成物質的供應是有限的;一旦恒星將可用的氫供應轉化為更重的元素,新恒星的形成就會結束[129][130]

目前的恆星形成時代,預計將持續長達1,000億年。然後"恒星時代"將因為我們宇宙中最小、壽命最長的恆星,微小的紅矮星開始衰亡,在大約10兆到100兆年(1013–1014年)逐漸消退。在恒星時代末期,星系將由緻密天體組成:棕矮星、冷卻中或已經冷卻的白矮星(即黑矮星)、中子星黑洞。最終,由於引力弛豫,所有的恆星若不是落入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就是由於碰撞而落入星系間空間[129][131]

大尺度結構

 
西佛六重星系是一個緻密星系群的例子。

深空探測顯示,星系通常以群或的形式存在。在過去的十億年裡,沒有與另一個質量相當的星系發生明顯交互作用的孤立星系相對稀少。在被調查的星系中,大約只有5%的星系被發現是真正孤立的;然而,這些孤立的星系在過去可能與其它星系發生交互作用,甚至合併,而且可能還有較小的衛星星系在軌道上圍繞著它運行。孤立星系[note 2]的氣體不會被附近的星系剝離,所以產生恆星的速率比正常的要高[132]

在最大的尺度上,宇宙不斷的膨脹,導致各個星系之間的平均距離增加(參見哈伯定律)。星系集團中的成員可以通過相互間的引力,在局部的尺度上克服這種膨脹。當暗物質將這些星系拉在一起時,這種關聯性很早就已經形成了。鄰近的群體,後來又合併成更大規模的群聚。這個正在進行的合併過程(以及流入氣體的湧入)將星系團內的星系際氣體加熱到非常高的溫度,達到30-100兆K[133]。在一個星系團中,大約70–80% 的質量是以暗物質的形態存在著,另外10-30%的質量是由這種被加熱的氣體組成,剩下的少部分才以星系的形式存在[134]

大多數星系在引力作用下與許多其它星系相連。它們形成了一個類似分形的簇狀結構層次分佈,最小的這種關聯稱為群。星系群是最常見的星系團類型,這些構造包含了宇宙中大多數的星系(以及大部分重子的質量)[135][136]。為了維持這樣一個星系群的引力束縛, 每個成員星系的速度必須足夠的低,才不至於逃逸(參見維里定理)。然而,若沒有足夠的動能,這些星系可能會通過合併,演化成星系數量較少的星系群[137]

  未解決: 物理學 宇宙中宇宙最大結構英语List of largest cosmic structures比預期的還要大。這些是實際的結構,還是隨機的密度波動?

星系團由數百至數千個星系組成,它們被引力束縛在一起[138]。星系團通常由一個巨大的橢圓星系控制,這個星系稱為最亮團星系,隨著時間的推移,潮汐力摧毀了它的衛星星系,並將它們的質量據為己有[139]

超星系團包含數以萬計的星系,其中的成員以星系團、星系群、甚至個別的星系存在。在宇宙的大尺度結構中,星系被排列成薄片和細絲圍繞著巨大的空洞[140]。在這個尺度之上,宇宙似乎在所有方向上都是相同的(各向同性)和均質英语wikt:Homogeneity[141],儘管此一概念在最近幾年受到許多大型結構的挑戰,但這些發現似乎超過了這個規模。武仙-北冕座長城的長度為100億光年(30億秒差距),是目前在宇宙中發現的最大結構英语List of largest cosmic structures[142][143][144]

銀河系是名為本星系群集團的成員,這是一個相對較小的星系群,直徑大約100萬秒差距。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是其中最亮的兩個星系;其它許多成員都是矮星系,是這兩個星系的衛星星系[145]。本星系團本身又是室女超星系團內的一個似雲狀結構的一部分,這是以室女座星系團為中心的星系群和星系團組成的擴張形結構[146]。而室女超星系團本身又是巨大的雙魚-鯨魚座超星系團複合體的一部分。

哈伯遺贈場(50秒的短片)[147]
 
次毫米波長觀看的銀河系盤面南側[148]

多波段觀測

 
這張仙女座星系的紫外線影像顯示的藍色區域包含年輕大質量的恒星。

大部分恆星的輻射峰值都在可見光譜中,因此觀測形成星系的恆星一直是可見光天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也是以光譜觀測電離氫區和研究塵埃臂分布的有利部分。

存在星際物質中的塵埃對可見光是不透明的。它對遠紅外線較為透明,可以用來非常詳細地觀察巨大分子雲和核球的內部區域[149]。紅外線也被用來觀察形成得更早的遙遠的紅移星系。水蒸氣和二氧化碳吸收了許多有用的紅外光譜部分,因此高空或太空望遠鏡被用於紅外天文學

第一次對星系,特別是活躍星系的非可見光研究是利用電波頻率進行的。地球大氣層對在5Hz到30GHz之間的電波幾乎是透明的(電離層阻止低於此頻率的信號)[150]。大的電波干涉儀被用來繪製活躍星系核發射的活躍噴流。 電波望遠鏡也可以用於觀測中性氫(通過21公分輻射),包括,潛在的,早期宇宙中後來崩塌形成星系的非電離[151]

紫外線X射線望遠鏡可以觀測到高能量的星系現象。當遙遠星系中的恆星被附近黑洞的潮汐力撕裂時,有時會觀測到紫外線閃焰(耀斑)[152]。熱氣體在星系團中的分布可以用X射線來描繪。通過X射線天文學證實了星系核心存在超大質量黑洞[153]

相關條目

註解

  1. ^ 在哈伯分類系統左側的星系有時被稱為"早期型",而右側的星系則被稱為"晚期型"。
  2. ^ "場星系"這個名詞有時被用來指孤立的星系,但也被用來描述不屬於星系團,但可能是星系群成員的星系。

參考資料

  1. ^ A Milky Arc Over Paranal. ESO Picture of the Week. [2014-04-10]. (原始内容于2021-03-24). 
  2. ^ Sparke & Gallagher 2000,第i頁
  3. ^ Hupp, E.; Roy, S.; Watzke, M. NASA Finds Direct Proof of Dark Matter. NASA. 2006-08-12 [2007-04-17]. (原始内容于2020-03-28). 
  4. ^ Uson, J. M.; Boughn, S. P.; Kuhn, J. R. The central galaxy in Abell 2029 – An old supergiant. Science. 1990, 250 (4980): 539–540. Bibcode:1990Sci...250..539U. PMID 17751483. S2CID 23362384. doi:10.1126/science.250.4980.539. 
  5. ^ Our Solar System: Overview: Our Galactic Neighborhood. NASA. (原始内容于2016-11-27). 
  6. ^ Hoover, A. . Hubble News Desk. 2003-06-16 [2011-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0). 
    • Based upon: Graham, A. W.; Guzman, R. HST Photometry of Dwarf Elliptical Galaxies in Coma, and an Explanation for the Alleged Structural Dichotomy between Dwarf and Bright Elliptical Galaxies.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2003, 125 (6): 2936–2950. Bibcode:2003AJ....125.2936G. S2CID 13284968. arXiv:astro-ph/0303391 . doi:10.1086/374992. 
  7. ^ 7.0 7.1 Jarrett, T. H. Near-Infrared Galaxy Morphology Atlas.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7-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2). 
  8. ^ Finley, D.; Aguilar, D. Astronomers Get Closest Look Yet At Milky Way's Mysterious Core. National Radio Astronomy Observatory. 2005-11-02 [2006-08-10]. (原始内容于2015-12-20). 
  9. ^ Gott III, J. R.; et al. A Map of the Universe.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5, 624 (2): 463–484. Bibcode:2005ApJ...624..463G. S2CID 9654355. arXiv:astro-ph/0310571 . doi:10.1086/428890. 
  10. ^ 10.0 10.1 Christopher J. Conselice; et al. The Evolution of Galaxy Number Density at z < 8 and its Implication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16, 830 (2): 83. Bibcode:2016ApJ...830...83C. S2CID 17424588. arXiv:1607.03909v2 . doi:10.3847/0004-637X/830/2/83. 
  11. ^ 11.0 11.1 Fountain, Henry. Two Trillion Galaxies, at the Very Least. The New York Times. 2016-10-17 [2016-10-17]. (原始内容于2019-12-31). 
  12. ^ Staff. How Many Stars Are There In The Universe?. European Space Agency. 2019 [2019-09-21]. (原始内容于2019-09-23). 
  13. ^ Marov, Mikhail Ya. The Structure of the Universe. The Fundamentals of Modern Astrophysics. 2015: 279–294. ISBN 978-1-4614-8729-6. doi:10.1007/978-1-4614-8730-2_10. 
  14. ^ Mackie, Glen. To see the Universe in a Grain of Taranaki Sand. Centre for Astrophysics and Supercomputing. 2002-02-01 [2017-01-28]. (原始内容于2019-01-07). 
  15. ^ Galaxy Clusters and Large-Scale Structur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007-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4). 
  16. ^ Gibney, Elizabeth. Earth's new address: 'Solar System, Milky Way, Laniakea'. Nature. 2014. S2CID 124323774. doi:10.1038/nature.2014.15819. 
  17. ^ C. T. Onions et al.,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Etymology, Oxford 1966, p. 385.
  18. ^ 18.0 18.1 Harper, D. galaxy.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2011-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7). 
  19. ^ Waller & Hodge 2003,第91頁
  20. ^ Konečný, Lubomír. (PDF).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Czech Republic. [2007-01-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07-20). 
  21. ^ Rao, J. Explore the Archer's Realm. Space.com. 2005-09-02 [2007-01-03]. (原始内容于2010-10-31). 
  22. ^ Plutarch. The Complete Works Volume 3: Essays and Miscellanies. Chapter 3: Echo Library. 2006: 66 [2020-11-25]. ISBN 978-1-4068-3224-2. (原始内容于2021-03-24). 
  23. ^ 23.0 23.1 23.2 Montada, J. P. Ibn Bâjja.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eptember 28, 2007 [July 11, 2008]. (原始内容于2020-03-16). 
  24. ^ Heidarzadeh 2008,第23–25頁
  25. ^ Mohamed 2000,第49–50頁
  26. ^ Bouali, H.-E.; Zghal, M.; Lakhdar, Z. B. Popularisation of Optical Phenomena: Establishing the First Ibn Al-Haytham Workshop on Photography (PDF).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Optics and Photonics Conference. 2005 [2008-07-08]. (原始内容 (PDF)于2011-05-24). 
  27. ^ 約翰·J·奧康納; 埃德蒙·F·羅伯遜英语Edmund F. Robertson, Abu Arrayhan Muhammad ibn Ahmad al-Biruni, MacTutor数学史档案 (英语) 
  28. ^ Heidarzadeh 2008,第25, Table 2.1頁
  29. ^ Livingston, J. W. Ibn Qayyim al-Jawziyyah: A Fourteenth Century Defense against Astrological Divination and Alchemical Transmut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971, 91 (1): 96–103 [99]. JSTOR 600445. doi:10.2307/600445. 
  30. ^ Galileo Galilei, Sidereus Nuncius (Venice, (Italy): Thomas Baglioni, 1610), pages 15 and 16.
    English translation: Galileo Galilei with Edward Stafford Carlos, trans., The Sidereal Messenger (London, England: Rivingtons, 1880), pages 42 and 43.
  31. ^ O'Connor, J. J.; Robertson, E. F. Galileo Galilei.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November 2002 [2007-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30). 
  32. ^ Thomas Wright, An Original Theory or New Hypothesis of the Universe ... (London, England: H. Chapelle, 1750). From p.4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he stars are not infinitely dispersed and distributed in a promiscuous manner throughout all the mundane space, without order or design, ... this phænomenon [is] no other than a certain effect arising from the observer's situation, ... To a spectator placed in an indefinite space, ... it [i.e., the Milky Way (Via Lactea)] [is] a vast ring of stars ..."
    On page 7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right called the Milky Way the Vortex Magnus (the great whirlpool) and estimated its diameter at 8.64×1012 miles (13.9×1012 km).
  33. ^ 33.0 33.1 33.2 33.3 Evans, J. C. Our Galaxy.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1998-11-24 [2007-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30). 
  34. ^ Immanuel Kant, ([//web.archive.org/web/20161120195036/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nCcaAQAAMAAJ&pg=PP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Allgemeine Naturgeschichte und Theorie des Himmels ...] [Universal Natural History and Theory of the Heavens ...], (Königsberg and Leipzig, (Germany): Johann Friederich Petersen, 1755).
    Available in English translation by Ian Johnston at: Vancouver Island University,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August 29, 2014,.
  35. ^ William Herschel. XII.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eavens (PDF). Giving Some Accounts of the Present Undertakings, Studies, and Labours, of the Ingenious, in Many Considerable Parts of the World. vol. 75. London. 1785: 213–266 [2020-11-25]. ISSN 0261-0523. S2CID 186213203. doi:10.1098/rstl.1785.0012. (原始内容于2016-11-20).  |journal=被忽略 (帮助) Herschel's diagram of the galaxy appears immediately after the article's last page.
  36. ^ Paul 1993,第16–18頁
  37. ^ Trimble, V. Robert Trumpler and the (Non)transparency of Space.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 1999, 31 (31): 1479. Bibcode:1999AAS...195.7409T. 
  38. ^ 38.0 38.1 Kepple & Sanner 1998,第18頁
  39. ^ 39.0 39.1 The Large Magellanic Cloud, LMC. Observatoire de Paris. 2004-03-11. (原始内容于2017-06-22). 
  40. ^ Abd-al-Rahman Al Sufi (December 7, 903 – May 25, 986 A.D.). Observatoire de Paris. [2007-04-19]. (原始内容于2007-04-16). 
  41. ^ Gordon, Kurtiss J. History of our Understanding of a Spiral Galaxy: Messier 33. Caltech.edu. [2018-06-11]. (原始内容于2021-01-25). 
  42. ^ Kant, Immanuel, Universal Natural History and Theory of the Heavens (1755)
  43. ^ See text quoted from Wright's An original theory or new hypothesis of the Universe in Dyson, F. Disturbing the Universe. Pan Books. 1979: 245 [2020-11-25]. ISBN 978-0-330-26324-5. (原始内容于2021-03-24). 
  44. ^ "Parsonstown | The genius of the Parsons family | William Ross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arsonstown.info.
  45. ^ Slipher, V. M. The radial velocity of the Andromeda Nebula. Lowell Observatory Bulletin. 1913, 1: 56–57. Bibcode:1913LowOB...2...56S. 
  46. ^ Slipher, V. M. Spectrographic Observations of Nebulae. Popular Astronomy. Vol. 23. 1915: 21–24. Bibcode:1915PA.....23...21S. 
  47. ^ Curtis, H. D. Novae in Spiral Nebulae and the Island Universe Theory. 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1988, 100: 6. Bibcode:1988PASP..100....6C. doi:10.1086/132128. 
  48. ^ Weaver, H. F. Robert Julius Trumpler. U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7-01-05]. (原始内容于2013-12-24). 
  49. ^ Öpik, E. An estimate of the distance of the Andromeda Nebula.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22, 55: 406. Bibcode:1922ApJ....55..406O. doi:10.1086/142680. 
  50. ^ Hubble, E. P. A spiral nebula as a stellar system, Messier 31.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29, 69: 103–158. Bibcode:1929ApJ....69..103H. doi:10.1086/143167. 
  51. ^ Sandage, A. Edwin Hubble, 1889–1953. Journal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Canada. 1989, 83 (6): 351–362 [2007-01-08]. Bibcode:1989JRASC..83..351S.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30). 
  52. ^ Tenn, J. Hendrik Christoffel van de Hulst. Sonoma State University. [2007-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9). 
  53. ^ López-Corredoira, M.; et al. Searching for the in-plane Galactic bar and ring in DENIS.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01, 373 (1): 139–152. Bibcode:2001A&A...373..139L. S2CID 18399375. arXiv:astro-ph/0104307 . doi:10.1051/0004-6361:20010560. 
  54. ^ Rubin, V. C. Dark matter in spiral galaxies.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248 no. 6. 1983: 96–106. Bibcode:1983SciAm.248f..96R.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683-96. 
  55. ^ Rubin, V. C. One Hundred Years of Rotating Galaxies. 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2000, 112 (772): 747–750. Bibcode:2000PASP..112..747R. doi:10.1086/316573. 
  56. ^ Observable Universe contains ten times more galaxies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www.spacetelescope.org. [2016-10-17]. (原始内容于2020-12-23). 
  57. ^ Hubble Rules Out a Leading Explanation for Dark Matter. Hubble News Desk. 1994-10-17 [2007-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1). 
  58. ^ How many galaxies are there?. NASA. 2002-11-27 [2007-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1). 
  59. ^ Kraan-Korteweg, R. C.; Juraszek, S. Mapping the hidden Universe: The galaxy distribution in the Zone of Avoidance. 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Australia. 2000, 17 (1): 6–12. Bibcode:2000PASA...17....6K. S2CID 17900483. arXiv:astro-ph/9910572 . doi:10.1071/AS00006. 
  60. ^ Universe has two trillion galaxies, astronomers say. The Guardian. 2016-10-13 [2016-10-14]. (原始内容于2019-04-25). 
  61. ^ The Universe Has 10 Times More Galaxies Than Scientists Thought. space.com. 2016-10-13 [2016-10-14]. (原始内容于2021-03-24). 
  62. ^ Barstow, M. A. . Leicester University Physics Department. 2005 [2006-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9). 
  63. ^ . Cornell University. 2005-10-20 [2006-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9). 
  64. ^ Galactic onion. www.spacetelescope.org. [2015-05-11]. (原始内容于2020-08-06). 
  65. ^ Williams, M. J.; Bureau, M.; Cappellari, M. Kinematic constraints on the stellar and dark matter content of spiral and S0 galaxies.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010, 400 (4): 1665–1689. Bibcode:2009MNRAS.400.1665W. S2CID 17940107. arXiv:0909.0680 . doi:10.1111/j.1365-2966.2009.15582.x. 
  66. ^ Smith, G. Galaxies — The Spiral Nebula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Center for Astrophysics & Space Sciences. 2000-03-06 [2006-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0). 
  67. ^ Van den Bergh 1998,第17頁
  68. ^ "Fat or flat: Getting galaxies into shap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hys.org. February 2014
  69. ^ Bertin & Lin 1996,第65–85頁
  70. ^ Belkora 2003,第355頁
  71. ^ Eskridge, P. B.; Frogel, J. A. What is the True Fraction of Barred Spiral Galaxies?. Astrophysics and Space Science. 1999,. 269/270: 427–430. Bibcode:1999Ap&SS.269..427E. S2CID 189840251. doi:10.1023/A:1017025820201. 
  72. ^ Bournaud, F.; Combes, F. Gas accretion on spiral galaxies: Bar formation and renewal.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02, 392 (1): 83–102. Bibcode:2002A&A...392...83B. S2CID 17562844. arXiv:astro-ph/0206273 . doi:10.1051/0004-6361:20020920. 
  73. ^ Knapen, J. H.; Perez-Ramirez, D.; Laine, S. Circumnuclear regions in barred spiral galaxies — II. Relations to host galaxies.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002, 337 (3): 808–828. Bibcode:2002MNRAS.337..808K. S2CID 10845683. arXiv:astro-ph/0207258 . doi:10.1046/j.1365-8711.2002.05840.x. 
  74. ^ Alard, C. Another bar in the Bulg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Letters. 2001, 379 (2): L44–L47. Bibcode:2001A&A...379L..44A. S2CID 18018228. arXiv:astro-ph/0110491 . doi:10.1051/0004-6361:20011487. 
  75. ^ Sanders, R. Milky Way galaxy is warped and vibrating like a drum. UCBerkeley News. 2006-01-09 [2006-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25). 
  76. ^ Bell, G. R.; Levine, S. E. Mass of the Milky Way and Dwarf Spheroidal Stream Membership.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 1997, 29 (2): 1384. Bibcode:1997AAS...19110806B. 
  77. ^ We Just Discovered a New Type of Colossal Galaxy. Futurism. 2016-03-21 [2016-03-21]. (原始内容于2021-03-24) (美国英语). 
  78. ^ Ogle, Patrick M.; Lanz, Lauranne; Nader, Cyril; Helou, George. Superluminous Spiral Galaxie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16-01-01, 817 (2): 109. Bibcode:2016ApJ...817..109O. ISSN 0004-637X. S2CID 35287348. arXiv:1511.00659 . doi:10.3847/0004-637X/817/2/109 (英语). 
  79. ^ Gerber, R. A.; Lamb, S. A.; Balsara, D. S. Ring Galaxy Evolution as a Function of "Intruder" Mass.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 1994, 26: 911. Bibcode:1994AAS...184.3204G. 
  80. ^ ISO unveils the hidden rings of Andromeda (新闻稿). European Space Agency. October 14, 1998 [May 24,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August 28, 1999).  已忽略未知参数|df= (帮助)
  81. ^ . 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 2004-05-31 [2006-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07). 
  82. ^ Barstow, M. A. .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2005 [2006-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27). 
  83. ^ Phillipps, S.; Drinkwater, M. J.; Gregg, M. D.; Jones, J. B. Ultracompact Dwarf Galaxies in the Fornax Cluster.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1, 560 (1): 201–206. Bibcode:2001ApJ...560..201P. S2CID 18297376. arXiv:astro-ph/0106377 . doi:10.1086/322517. 
  84. ^ Groshong, K. Strange satellite galaxies revealed around Milky Way. New Scientist. April 24, 2006 [January 10, 2007]. (原始内容于2015-07-02). 
  85. ^ Schirber, M. No Slimming Down for Dwarf Galaxies. ScienceNOW. 2008-08-27 [2008-08-27]. (原始内容于2020-05-30). 
  86. ^ 86.0 86.1 86.2 . University of Maryland Department of Astronomy. [2006-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5-09). 
  87. ^ 87.0 87.1 87.2 Interacting Galaxies. Swinburne University. [2006-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7). 
  88. ^ Happy Sweet Sixteen, Hubble Telescope!. NASA. 2006-04-24 [2006-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4). 
  89. ^ 89.0 89.1 Starburst Galaxies. 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 2006-08-29 [2006-08-10]. (原始内容于2019-03-16). 
  90. ^ Kennicutt Jr., R. C.; et al. Demographics and Host Galaxies of Starbursts. Starbursts: From 30 Doradus to Lyman Break Galaxies (Springer). 2005: 187. Bibcode:2005ASSL..329..187K. doi:10.1007/1-4020-3539-X_33. 
  91. ^ Smith, G. Starbursts & Colliding Galax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Center for Astrophysics & Space Sciences. 2006-07-13 [2006-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7). 
  92. ^ Keel, B. Starburst Galaxies. University of Alabama. September 2006 [2006-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4). 
  93. ^ 93.0 93.1 Keel, W. C. Introducing Active Galactic Nuclei. University of Alabama. 2000 [2006-12-06]. (原始内容于2016-04-23). 
  94. ^ 94.0 94.1 Lochner, J.; Gibb, M. A Monster in the Middle. NASA. [2006-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0). 
  95. ^ 95.0 95.1 Heckman, T. M. An optical and radio survey of the nuclei of bright galaxies — Activity in normal galactic nuclei.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1980, 87: 152–164. Bibcode:1980A&A....87..152H. 
  96. ^ Ho, L. C.; Filippenko, A. V.; Sargent, W. L. W. A Search for "Dwarf" Seyfert Nuclei. V. Demographics of Nuclear Activity in Nearby Galaxie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97, 487 (2): 568–578. Bibcode:1997ApJ...487..568H. S2CID 16742031. arXiv:astro-ph/9704108 . doi:10.1086/304638. 
  97. ^ 97.0 97.1 Beck, Rainer. Galactic magnetic fields 2: 2411. 2007. Bibcode:2007SchpJ...2.2411B. doi:10.4249/scholarpedia.2411 .  |journal=被忽略 (帮助); |issue=被忽略 (帮助)
  98. ^ Construction Secrets of a Galactic Metropolis. www.eso.org. ESO Press Release. [2014-10-15]. (原始内容于2021-03-24). 
  99. ^ 99.0 99.1 . 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 1999-11-18 [2007-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25). 
  100. ^ Firmani, C.; Avila-Reese, V. Physical processes behind the morphological Hubble sequence. Revista Mexicana de Astronomía y Astrofísica. 2003, 17: 107–120. Bibcode:2003RMxAC..17..107F. arXiv:astro-ph/0303543 . 
  101. ^ McMahon, R. Astronomy: Dawn after the dark age. Nature. 2006, 443 (7108): 151–2. Bibcode:2006Natur.443..151M. PMID 16971933. S2CID 28977650. doi:10.1038/443151a. 
  102. ^ Wall, Mike. Ancient Galaxy May Be Most Distant Ever Seen. Space.com. 2012-12-12 [2012-12-12]. (原始内容于2019-05-04). 
  103. ^ Cosmic Detectives. 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 (ESA). 2013-04-02 [2013-04-15]. (原始内容于2019-02-11). 
  104. ^ HubbleSite – NewsCenter – Astronomers Set a New Galaxy Distance Record (05/05/2015) – Introduction. hubblesite.org. [2015-05-07]. (原始内容于2016-12-09). 
  105. ^ This Galaxy Far, Far Away Is the Farthest One Yet Found. [2015-05-07]. (原始内容于2015-10-02). 
  106. ^ Astronomers unveil the farthest galaxy. [2015-05-07]. (原始内容于2017-09-11). 
  107. ^ Overbye, Dennis. Astronomers Measure Distance to Farthest Galaxy Yet. The New York Times. 2015-05-05 [2015-05-07].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于2019-04-13). 
  108. ^ Oesch, P. A.; van Dokkum, P. G.; Illingworth, G. D.; Bouwens, R. J.; Momcheva, I.; Holden, B.; Roberts-Borsani, G. W.; Smit, R.; Franx, M. A Spectroscopic Redshift Measurement for a Luminous Lyman Break Galaxy at z=7.730 using Keck/MOSFIRE.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15-02-18, 804 (2): L30. Bibcode:2015ApJ...804L..30O. S2CID 55115344. arXiv:1502.05399 . doi:10.1088/2041-8205/804/2/L30. 
  109. ^ Signatures of the Earliest Galaxies. [2015-09-15]. (原始内容于2020-08-06). 
  110. ^ Eggen, O. J.; Lynden-Bell, D.; Sandage, A. R. Evidence from the motions of old stars that the Galaxy collapsed.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62, 136: 748. Bibcode:1962ApJ...136..748E. doi:10.1086/147433. 
  111. ^ Searle, L.; Zinn, R. Compositions of halo clusters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galactic halo.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78, 225 (1): 357–379. Bibcode:1978ApJ...225..357S. doi:10.1086/156499. 
  112. ^ Heger, A.; Woosley, S. E. The Nucleosynthetic Signature of Population III.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2, 567 (1): 532–543. Bibcode:2002ApJ...567..532H. S2CID 16050642. arXiv:astro-ph/0107037 . doi:10.1086/338487. 
  113. ^ Barkana, R.; Loeb, A. In the beginning: the first sources of light and the reionization of the Universe (PDF). Physics Reports (Submitted manuscript). 2001, 349 (2): 125–238 [2020-11-27]. Bibcode:2001PhR...349..125B. S2CID 119094218. arXiv:astro-ph/0010468 . doi:10.1016/S0370-1573(01)00019-9. (原始内容 (PDF)于2021-03-14). 
  114. ^ Sobral, David; Matthee, Jorryt; Darvish, Behnam; Schaerer, Daniel; Mobasher, Bahram; Röttgering, Huub J. A.; Santos, Sérgio; Hemmati, Shoubaneh. Evidence for POPIII-like Stellar Populations in the Most Luminous LYMAN-α Emitters at the Epoch of Re-ionisation: Spectroscopic Confirmation.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15-06-04, 808 (2): 139. Bibcode:2015ApJ...808..139S. S2CID 18471887. arXiv:1504.01734 . doi:10.1088/0004-637x/808/2/139. 
  115. ^ Overbye, Dennis. Traces of Earliest Stars That Enriched Cosmos Are Spied. The New York Times. 2015-06-17 [2015-06-17]. (原始内容于2019-06-29). 
  116. ^ Simulations Show How Growing Black Holes Regulate Galaxy Formation.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2005-02-09 [2007-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4). 
  117. ^ Massey, R. .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007-04-21 [2007-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5). 
  118. ^ Noguchi, M. Early Evolution of Disk Galaxies: Formation of Bulges in Clumpy Young Galactic Disk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99, 514 (1): 77–95. Bibcode:1999ApJ...514...77N. S2CID 17963236. arXiv:astro-ph/9806355 . doi:10.1086/306932. 
  119. ^ Baugh, C.; Frenk, C. . PhysicsWeb. May 1999 [2007-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26). 
  120. ^ Gonzalez, G. The Stellar Metallicity — Planet Connection. Brown dwarfs and extrasolar planets: Proceedings of a workshop ... 1998: 431. Bibcode:1998ASPC..134..431G. 
  121. ^ Moskowitz, Clara. Hubble Telescope Reveals Farthest View Into Universe Ever. Space.com. 2012-09-25 [2012-09-26]. (原始内容于2020-05-05). 
  122. ^ Conselice, C. J. The Universe's Invisible Hand.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296 no. 2. February 2007: 35–41. Bibcode:2007SciAm.296b..34C.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207-34. 
  123. ^ Ford, H.; et al. The Mice (NGC 4676): Colliding Galaxies With Tails of Stars and Gas. Hubble News Desk. 2002-04-30 [2007-05-08]. (原始内容于2016-09-07). 
  124. ^ Struck, C. Galaxy Collisions. Physics Reports. 1999, 321 (1–3): 1–137. Bibcode:1999PhR...321....1S. S2CID 119369136. arXiv:astro-ph/9908269 . doi:10.1016/S0370-1573(99)00030-7. 
  125. ^ Wong, J. . University of Toronto. 2000-04-14 [2007-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1-08). 
  126. ^ Panter, B.; Jimenez, R.; Heavens, A. F.; Charlot, S. The star formation histories of galaxies in the Sloan Digital Sky Survey.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007, 378 (4): 1550–1564. Bibcode:2007MNRAS.378.1550P. S2CID 15174718. arXiv:astro-ph/0608531 . doi:10.1111/j.1365-2966.2007.11909.x. 
  127. ^ Kennicutt Jr., R. C.; Tamblyn, P.; Congdon, C. E. Past and future star formation in disk galaxie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94, 435 (1): 22–36. Bibcode:1994ApJ...435...22K. doi:10.1086/174790. 
  128. ^ Knapp, G. R. Star Formation in Early Type Galaxies 163.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1999: 119 [2020-11-27]. Bibcode:1999ASPC..163..119K. ISBN 978-1-886733-84-8. OCLC 41302839. arXiv:astro-ph/9808266 . (原始内容于2021-03-24).  |journal=被忽略 (帮助)
  129. ^ 129.0 129.1 Adams, Fred; Laughlin, Greg. The Great Cosmic Battl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2006-07-13 [2007-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31). 
  130. ^ Cosmic 'Murder Mystery' Solved: Galaxies Are 'Strangled to Death'. [2015-05-14]. (原始内容于2021-03-24). 
  131. ^ Pobojewski, S. Physics offers glimpse into the dark side of the Univers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97-01-21 [2007-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4). 
  132. ^ McKee, M. Galactic loners produce more stars. New Scientist. June 7, 2005 [January 15,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1). 
  133. ^ Groups & Clusters of Galaxies. NASA/Chandra. [2007-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7). 
  134. ^ Ricker, P. When Galaxy Clusters Collide. San Diego Supercomputer Center. [2008-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5). 
  135. ^ Dahlem, M. .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Astrophysics and Space Research Group. 2006-11-24 [2007-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13). 
  136. ^ Ponman, T. .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Astrophysics and Space Research Group. 2005-02-25 [2007-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5). 
  137. ^ Girardi, M.; Giuricin, G. The Observational Mass Function of Loose Galaxy Group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0, 540 (1): 45–56. Bibcode:2000ApJ...540...45G. S2CID 14059401. arXiv:astro-ph/0004149 . doi:10.1086/309314. 
  138. ^ Hubble Pinpoints Furthest Protocluster of Galaxies Ever Seen. ESA/Hubble Press Release. [2015-01-22]. (原始内容于2018-06-12). 
  139. ^ Dubinski, J. .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98, 502 (2): 141–149 [2007-01-16]. Bibcode:1998ApJ...502..141D. S2CID 3137328. arXiv:astro-ph/9709102 . doi:10.1086/305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4). 
  140. ^ Bahcall, N. A. Large-scale structure in the Universe indicated by galaxy clusters. Annual Review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1988, 26 (1): 631–686. Bibcode:1988ARA&A..26..631B. doi:10.1146/annurev.aa.26.090188.003215. 
  141. ^ Mandolesi, N.; et al. Large-scale homogeneity of the Universe measured by the microwave background. Letters to Nature. 1986, 319 (6056): 751–753. Bibcode:1986Natur.319..751M. S2CID 4349689. doi:10.1038/319751a0. 
  142. ^ Horváth, István; Bagoly, Zsolt; Hakkila, Jon; Tóth, L. Viktor. New data support the existence of the Hercules-Corona Borealis Great Wall.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2015, 584: A48. Bibcode:2015A&A...584A..48H. S2CID 56073380. arXiv:1510.01933 . doi:10.1051/0004-6361/201424829. 
  143. ^ Horváth, István; Bagoly, Zsolt; Hakkila, Jon; Tóth, L. Viktor. Anomalies in the GRB spatial distribution. Proceedings of Science. 2014: 78. Bibcode:2014styd.confE..78H. arXiv:1507.05528 . 
  144. ^ van den Bergh, S. Updated Information on the Local Group. 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2000, 112 (770): 529–536. Bibcode:2000PASP..112..529V. S2CID 1805423. arXiv:astro-ph/0001040 . doi:10.1086/316548. 
  145. ^ Tully, R. B. The Local Supercluster.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82, 257: 389–422. Bibcode:1982ApJ...257..389T. doi:10.1086/159999. 
  146. ^ NASA. Hubble astronomers assemble wide view of the evolving universe. EurekAlert!. 2019-05-02 [2019-05-02]. (原始内容于2021-03-24). 
  147. ^ ATLASGAL Survey of Milky Way Completed. [2016-03-07]. (原始内容于2021-03-24). 
  148. ^ . IPAC/NASA. [2007-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2-30). 
  149. ^ The Effects of Earth's Upper Atmosphere on Radio Signals. NASA. [2006-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9). 
  150. ^ Giant Radio Telescope Imaging Could Make Dark Matter Visible. ScienceDaily. 2006-12-14 [2007-01-02]. (原始内容于2017-07-03). 
  151. ^ NASA Telescope Sees Black Hole Munch on a Star. NASA. 2006-12-05 [2007-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4). 
  152. ^ Dunn, R. An Introduction to X-ray Astronomy. Institute of Astronomy X-Ray Group. [2007-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7). 

來源

  • . ESO. 2000-05-03 [2007-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09). 

參考文獻

  • Belkora, L. Minding the Heavens: the Story of our Discovery of the Milky Way. CRC Press. 2003 [2020-11-28]. ISBN 978-0-7503-0730-7. (原始内容于2021-03-24). 
  • Bertin, G.; Lin, C.-C. Spiral Structure in Galaxies: a Density Wave Theory. MIT Press. 1996 [2020-11-28]. ISBN 978-0-262-02396-2. (原始内容于2021-03-24). 
  • Binney, J.; Merrifield, M. Galactic Astronom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8 [2020-11-28]. ISBN 978-0-691-00402-0. OCLC 39108765. (原始内容于2021-03-24). 
  • Dickinson, T. The Universe and Beyond 4th. Firefly Books. 2004. ISBN 978-1-55297-901-3. OCLC 55596414. 
  • Heidarzadeh, T. A History of Physical Theories of Comets, from Aristotle to Whipple. Springer. 2008 [2020-11-28]. ISBN 978-1-4020-8322-8. (原始内容于2021-03-24). 
  • Mo, Houjun; van den Bosch, Frank; White, Simon. Galaxy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2020-11-28]. ISBN 978-0-521-85793-2. (原始内容于2021-03-24). 
  • Kepple, G. R.; Sanner, G. W. The Night Sky Observer's Guide, Volume 1. Willmann-Bell. 1998 [2020-11-28]. ISBN 978-0-943396-58-3. (原始内容于2021-03-24). 
  • Merritt, D. Dynamics and Evolution of Galactic Nuclei.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3 [2020-11-28]. ISBN 978-1-4008-4612-2. (原始内容于2021-03-24). 
  • Mohamed, M. Great Muslim Mathematicians. Penerbit UTM. 2000 [2020-11-28]. ISBN 978-983-52-0157-8. OCLC 48759017. (原始内容于2021-03-24). 
  • Paul, E. R. The Milky Way Galaxy and Statistical Cosmology, 1890–1924.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2020-11-28]. ISBN 978-0-521-35363-2. (原始内容于2021-03-24). 
  • Sparke, L. S.; Gallagher, J. S. III. Galaxies in the Universe: 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2020-11-28]. ISBN 978-0-521-59740-1. (原始内容于2021-03-24). 
  • Van den Bergh, S. Galaxy Morphology and Classific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2020-11-28]. ISBN 978-0-521-62335-3. (原始内容于2021-03-24). 
  • Waller, W. H.; Hodge, P. W. Galaxies and the Cosmic Frontier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978-0-674-01079-6. 

外部連結

  • NASA/IPAC Extragalactic Database (NE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ED-Distanc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Galaxies,In Our Time (BBC Radio 4)英语BBC Radio 4的《In Our Time》節目。(現在聆聽)
  • Galaxy classification project, harnessing the power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human brai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How many galaxies are in our univers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3-D Video (01:46) – Over a Million Galaxies of Billions of Stars each – BerkeleyLab/animate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系, 提示, 此条目的主题不是行, 星团或星云,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 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 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 也不要翻译不可靠, 低品质内容, 依版权协议, 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 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 href,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html, title,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translated, page, 标签, 英語, galaxy, 是由恆星, 恆星遺骸, 星. 提示 此条目的主题不是行星系 星团或星云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 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 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 也不要翻译不可靠 低品质内容 依版权协议 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 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 a href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html title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Translated page a 标签 星系 英語 Galaxy 是由恆星 恆星遺骸 星際氣體 塵埃和暗物質等組成 並受到引力綁定的系統 2 3 Galaxy這個詞源於希臘 galaxias gala3ias 字面的意思是 銀河 請參考銀河系 星系的大小從只有幾億顆 108 恆星的矮星系到擁有上兆顆 1014 恆星的巨大星系 4 都繞著其質量中心運行 銀河系是包括地球在內的太陽系所在的星系 5 銀河系以外的星系被合稱為河外星系 位於后髮座的NGC 4414是一个典型的螺旋星系 直径55 000光年 距離6 520萬光年 圖片來源 哈伯太空望遠鏡NASA ESA 弧形的银河系照耀帕瑞纳天文台 1 星系根據在視覺上的型態分類為橢圓 6 螺旋或不規則 7 許多星系被認為在它們的中心有超大質量黑洞 銀河系中心的黑洞 被稱為人馬座A 其質量是太陽的400萬倍 8 截至2016年3月 GN z11是觀測到的最古老 最遙遠星系 距離地球的同移距離是320億光年 也就是說在大爆炸之後僅4億年它就存在了 2016年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 修正了可觀測宇宙中的星系數量 從之前估計的2000億 7011200000000000000 2 1011 9 建議增加為2兆 7012200000000000000 2 1012 或更多 10 11 並且就整體而言 估計恆星的數量多達7024100000000000000 1 1024 顆 12 13 比地球上所有沙粒的數目還要多 14 大多數星系的直徑在1 000至100 000秒差距 3 000至300 000光年 之間 並且相隔距離的數量級在百萬秒差距 相比較之下 銀河系的直徑是30 000秒差距 100 000光年 與它最近的大星系鄰居是相隔78萬秒差距 250萬光年 的仙女座星系 在星系之間的空間充滿了稀薄的氣體 星際物質 其平均密度小於每立方米一個原子 大多數星系在引力作用下會組織成星系群 星系團和超星系團 銀河系是本星系群的一部分 本星系群由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主導 它又是室女超星系團的一部分 在宇宙的大尺度中 這些關聯通常被排列成星系片和細絲 圍繞在空洞的周圍 15 本星系群和室女超星系團都包和在宇宙中更大的一個 稱為拉尼亞凱亞的結構內 16 目录 1 詞源 2 命名法 3 觀測簡史 3 1 銀河系 3 2 與其他星雲的區別 3 3 現代研究 4 類型和形態 4 1 橢圓星系 4 1 1 殼層星系 4 2 螺旋星系 4 2 1 棒旋星系 4 2 2 超亮螺旋星系 4 3 其它型態 4 4 矮星系 5 其它類型的星系 5 1 交互作用 5 2 星暴星系 5 3 活躍星系 5 3 1 耀變體 5 3 2 低電離星系核 5 3 3 西佛星系 5 3 4 類星體 5 4 亮紅外星系 6 性質 6 1 磁場 7 形成和演化 7 1 形成 7 1 1 早期星系 7 1 2 早期星系形成 7 2 演化 7 3 未來趨勢 8 大尺度結構 9 多波段觀測 10 相關條目 11 註解 12 參考資料 12 1 來源 13 參考文獻 14 外部連結詞源 编辑galaxy 星系 這個詞是從法語和中世紀拉丁語借用的 而它們又源自希臘語的牛奶路 Milky Way galaxias kuklos gala3ias kyklos 17 18 milky 圓圈 是依據它在天空中呈現乳白色光帶的外觀命名 在希臘神話中 宙斯在赫拉睡著的時候 把一個凡人所生的兒子 還是嬰兒的赫拉克勒斯放在她的乳房上 讓他喝下她神聖的奶汁 從而長生不老 赫拉在哺乳期間醒來 然後意識到她正在哺乳一個不知名的嬰兒 她把嬰兒推開 因而有一些乳汁溢出 產生了這一條被稱為銀河的光帶 19 20 在天文的文獻中 首字母大寫的 Galaxy 是指我們的星系 銀河系 以與宇宙中其它的星系有所區別 英文的術語Milky Way可以追溯到喬叟的故事约1380 看那邊 洛 銀河系 它的意思就是克萊普 the Milky Wey 牛奶路 命中注定的 傑弗里 喬叟 名人堂 18 星系在通過望遠鏡發現之初 被稱為螺旋星雲 在18與19世紀 大多數的天文學家認為它們要麼是未能分辨的星團 要不就是沒有恆星的星雲 但都認為是銀河系的一部分 而它們的真實組成和性質仍然是個謎 使用大型望遠鏡對附近的幾個明亮的星系 例如仙女座星系進行的觀測 開始將它們分解成巨大的恆星群 但僅僅基於表面上的黯淡度和純粹的恆星族群 這些天體的真實距離使它們遠遠的超出了銀河系的範圍 由於這個原因 他們被通俗的稱為島宇宙 但因為宇宙一詞存在著全部的意思 這個名詞很快就被廢棄了 取而代之的 就是簡單的稱為星系 21 命名法 编辑 星系團SDSS J1152 3313 SDSS表示史隆數位巡天 J表示儒略曆元 還有1152 3313表示赤經和赤緯 數以萬計的星系已經編入目錄中 但只有少數幾個星系有明確的名稱 例如仙女座星系 麥哲倫雲 渦狀星系和濶邊帽星系 天文學家使用某些星表中的數值 例如梅西耶表 NGC NGC天體表 IC 索引星表 CGCG 星系和星系團表 MCG 星系形態目錄 和UGC 星系的烏普薩拉總目錄 來稱呼一些星系 所有著名的星系都會出現在一個或多個星表中 而且在每個星表中的數值名稱都不一樣 以M109為例 它是一個螺旋星系 在梅西耶表中是第109個天體 但也可以稱為NGC 3992 UGC 6937 CGCG 269 023 MCG 09 20 044 和PGC 37617 觀測簡史 编辑意識到我們所屬的銀河系只是眾多星系中的一個 這與關於銀河系和其它星雲的重大發現是一致的 銀河系 编辑 主条目 銀河系 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 西元前450 370 提出 夜空中被稱為銀河的明亮光帶可能是由遙遠的恆星 22 然而 亞里斯多德 西元前384 322 認為 銀河是由一些恆星噴出的炙熱氣體點燃的 這些恆星在世界中與天上運動相連接的次元球區 英语 Sublunary sphere 它們是巨大 數量眾多和緊密的 並且點燃的火發生在大氣層的上層 23 新柏拉圖主義的哲學家年輕的奧林匹多魯斯 英语 Olympiodorus the Younger 西元约495 570 對這一點抱持懷疑的態度 他認為如果銀河位於地球和月球之間 那麼在地球上不同的時間和地點 應該會表現出有所不同 它應該有視差 但它沒有 在他看來 銀河應該是天體 24 依據莫罕默德 阿拉伯天文學家海什木 西元965 1037 首次嘗試觀察和量測銀河的視差 25 由於銀河沒有視差 因此 他斷定它必然不屬於大氣層 而在其外並且遠離地球 26 波斯天文學家比魯尼 西元973 1048 提出 銀河是 無數星雲 恆星性質碎片的集合 27 安達魯斯天文學家伊本 巴哲 Avempace 西元d 1138 提出 銀河由許多幾乎相互接觸的恆星組成 由於受到次元 sublunary 物質折射的影響 看起來像是一個連續的影像 23 28 他引用自身對木星和火星合的觀察 作為當兩個物體靠近時發生這種現象的證據 23 在14世紀 出生於敘利亞的伊本 巴圖塔 提出銀河是由 無數微小恆星組成的固體球體 29 威廉 赫歇爾假設太陽在靠近中心之處根據恆星數量估算 在1785年提出的銀河系形狀 1610年 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使用望遠鏡研究銀河系 發現它是由大量黯淡的恆星組成 這一事實證明了銀河系是由許多恆星組成的 30 31 在1750年 英國天文學家湯姆斯 萊特在他著作的 宇宙的原始理論或新假設 中 推測銀河系可能類似於太陽系 但規模要大得多 是由引力聚集大量恆星組成的旋轉體 由此產生的星盤 我們可以在星盤內部的透視圖上 看到它在天空上呈現一條帶狀物 32 33 在1755年的一篇論文中 伊曼努爾 康德詳細了解萊特關於銀河系結構的觀點 34 威廉 赫歇爾是第一位描述銀河系形狀和太陽位置的天文學家 他通過計算天空中不同位置的恆星數量 在1785年完成這項工作 他以太陽靠近中心的星系中心論 英语 Galactocentrism 繪製了一張銀河系形狀的圖 35 36 雅各布斯 卡普坦採用精益求精的方法 在1920年得到了一個太陽靠近中心的小橢圓形星系 直徑15 000秒差距 圖片 哈羅 沙普利基於球狀星團的分布 採用不同的方法 得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畫面 直徑約70 000秒差距的平坦盤面 而且太陽遠離盤面中心 33 這兩種分析都沒有考慮到銀河平面中存在的宇宙塵埃對光的吸收 但是川普勒 英语 Robert Julius Trumpler 通過對疏散星團的研究 在1930年量化了這種影響之後 就出現了我們宿主星系當前的圖片 37 以魚眼鏡頭在智利拍攝的銀河系馬賽克 銀河在黑暗的夜空中以很高的傾角隆起 銀河系的衛星星系 麥哲倫雲出現在左邊的邊緣附近 與其他星雲的區別 编辑 在黑暗的夜晚 裸眼可以看到銀河系之外的一些星系 包括仙女座星系 大麥哲倫星系 小麥哲倫星系和三角座星系 在10世紀 波斯天文學家阿卜杜勒 拉赫曼 蘇菲對仙女座星系進行了有紀錄以來最早的鑑定 將其描述為一個 小雲 38 在964年 蘇菲可能在他的 恆星之書 指在 阿拉伯南部的阿爾巴克爾 39 因為在他居住的緯度是看不到南緯70 直到16世紀麥哲倫航海 麥哲倫雲才為歐洲人熟知 中提到了大麥哲倫星系 40 39 仙女座星系後來在1612年被西門 馬里烏斯獨立地發現 38 在1734年 哲學家伊曼紐 斯威登堡在他的 Principia 中推測 在我們自己的銀河系之外 可能會有星系形成星系團 這些星系團只是宇宙中極小的部分 宇宙遠遠超出我們能看到的 這樣的觀點 非常接近當今的宇宙觀 41 在1745年 皮埃爾 莫佩爾蒂推測一些類似星雲的天體是具有獨特性質恆星的集合 包括自身產生發光超光速體的恆星 並重複了約翰 赫維留的觀點 即亮點的質量是巨大 而由於自身的旋轉而變得扁平 42 在1750年 湯姆斯 萊特推測銀河系是一個扁平的星盤 在夜空中可見的一些星雲可能是獨立的星系 33 43 以撒 羅伯斯在1899年拍攝的 仙女座大星雲 後來被確認是仙女座星系 在18世紀末 查爾斯 梅西耶編製了星表 收錄了109個最亮的天體 而它們都是外觀模糊的 隨後 威廉 赫歇爾收集了5 000個星雲 集結成目錄 33 在1845年 羅西勳爵建造了一架新的望遠鏡 能够區分橢圓星雲和螺旋星雲 他還設法找出這些星雲中個別的點光源 為康德早期的推測提供了依據 44 在1912年 維斯托 斯里弗對最亮的螺旋星雲進行光譜研究 以確定它們的組成 斯里弗發現螺旋星雲有很高的都卜勒頻移 這表明它們的運動速度超過了他所測量到恆星的速度 他發現這些星雲的大多數都在遠離我們 45 46 在1917年 希伯 柯蒂斯在仙女座星雲中觀測到新星仙女座S 當時已經將仙女座星系收錄為梅西耶天體 稱為M31 在蒐索攝影紀錄時 他又發現了11顆 柯蒂斯注意到 這些新星平均比我們銀河系的新星要暗10個星等 由於這個結果 他估計仙女座星系的距離在150 000秒差距 他成為所謂 島宇宙 假說的支持者 該假說認為螺旋星雲實際上是獨立的星系 47 哈羅 沙普利和希伯 柯蒂斯在1920年 就關於星系的性質 螺旋星雲和宇宙的維度的進行了世紀大辯論 為了支持他關於仙女座星雲是銀河系外的一個星系的說法 柯蒂斯注意到銀河系中出現類似於塵埃雲的暗帶 以及顯著的都卜勒頻移 48 在1922年 愛沙尼亞天文學家恩斯特 奧匹克給出了一個距離測定 支持仙女座星雲確實是一個銀河系外天體的理論 49 愛德溫 哈伯使用威爾遜山天文台新的100英吋望遠鏡 可以解析出一些螺旋星雲外側那些恆星集合中的單獨個體 並識別初一些造父變星 從而能夠讓他測量出這些星雲的距離 它們太遙遠 不能成為銀河系的一部分 50 在1926年 哈伯提出了一個至今能在使用的星系型態分類法 51 現代研究 编辑 典型的螺旋星系自轉曲線 A 根據可見物質預測的曲線 和 B 實際觀測的曲線 距離是從星系核心起算 在1944年 亨德里克 C 范德胡斯特預測可以從星際原子氫氣體中探測到21公分的微波輻射 52 並且在1951年有人探測到 這種輻射不受塵埃吸收的影響 因此他的都卜勒頻移可以用來繪製星系中氣體的運動圖 這些觀測的結果導致在我們的星系中心有一個旋轉的棒狀結構的假說 53 隨著電波望遠鏡的改進 也可以追蹤在其他星系中的氫氣 在1970年代 薇拉 魯賓的觀測揭示了星系自轉速度與可見的恆星和氣體總質量預測值之間的差異 今天 星系自轉問題被認為是存在著大量看不見的暗物質來 54 55 科學家們利用大天文台起源深空巡天 英语 Great Observatories Origins Deep Survey GOODS 調查中可見的星系來重新計算星系的總數 56 從20世紀的90年代開始 哈伯太空望遠鏡獲得了更好的觀測結果 除此之外 哈伯的數據幫助我們確定了銀河系中缺失的暗物質 不可能僅僅由本來就很小很暗的恆星組成 57 哈伯深空是對天空中非常空曠的部分進行極長時間的曝光 它提供了證據 證明在可觀測宇宙中大約有1 250億 7011125000000000000 1 25 1011 星系 58 探測人類看不見的光譜的科技進步 電波望遠鏡 紅外線照相機 和X射線望遠鏡 可以探測到哈伯未能探測到的星系 特別是在隱帶 在可見光波段被銀河系遮蔽的天空區域 的星系調查 揭示了許多新的星系 59 在2016年 發表在天文物理期刊上 由諾丁漢大學Christopher Conselice 英语 Christopher Conselice 領導的一項研究 通過對哈伯太空望遠鏡20年來所收集的影像進行三維建模得出的結論 在可觀測宇宙中有超過2兆個 7012200000000000000 2 1012 星系 10 11 60 61 類型和形態 编辑主条目 星系型態分類 根據哈伯分類方案的星系類型 E表示橢圓星系 S是螺旋星系 SB是棒旋星系 note 1 星系主要有三種類型 橢圓星系 螺旋星系和不規則星系 哈伯序列根據其外觀 對星系類型的描述更為廣泛 由於哈伯序列完全基於視覺型態的類型 形狀 因此它可能錯過星系的某些重要特徵 例如星暴星系中的恆星形成速率和活動星系核心的活動 7 橢圓星系 编辑 主条目 橢圓星系 哈伯分類系統根據橢圓度對橢圓星系進行分類 橢圓度從E0到E7 扁平率增加 這些星系有一個橢球體的輪廓 無論觀察角度為何 都呈現出橢圓形的外觀 從它們的外觀來看 幾乎沒有結構 而且通常只有相對較少的星際物質 因此 這些星系的疏散星團比例也很低 而且新恆星形成的速度也將低了 另一方面 它們通常由更古老 更為演化的恆星所支配 它們的恆星以隨機的方向圍繞著共同的質心運行 因為恆星在初始爆發後就停止 恆星只含有低豐度的重元素 從這個意義上說 它們與小得多的球狀星團有些相似 62 最大的星系是巨橢圓星系 許多橢圓星系被認為是由於星系交互作用所導致的碰撞和合併而形成 它們可以長到巨大的尺寸 例如 與螺旋星系比較 巨橢圓星系通常是在大的星系團核心附近被發現 63 殼層星系 编辑 哈伯拍攝的殼層星系NGC 3923 殼層星系是星系暈中的恒星排列在同心殼層中的橢圓星系 大約十分之一的橢圓星系具有這種殼層狀的結構 而在螺旋星系中從未觀測到這種結構 一般認為 當一個較大的星系吸收掉一個較小的衛星星系時 就會形成這種殼層狀的結構 當兩個星系靠近時 中心的恆星就會圍繞著一個中心點開始振盪 這種振盪產生的引力漣漪 類似於在水面上傳播的漣漪 形成恆星的外殼 例如 星系NGC 3923有超過20個殼層 64 螺旋星系 编辑 主条目 螺旋星系 風車星系 NGC 5457 螺旋星系類似於螺旋狀風車 雖然這種星系包含的恆星和其它見的物質大多位於一個平面上 但大多數的質量都存在於暗物質中 以大致呈球形的星系暈環繞在星系周圍 星系暈的範圍超出可見部分 通過對星系自轉曲線的觀察 證實了暗物質的分布 65 螺旋星系由恆星和星際物質組成旋轉的盤面 較老的恆星一般聚集在中心形成凸起的核球 相對較明亮的螺旋臂從核球向外延伸 在哈伯分類系統中 螺旋星系以S代表類型 後面跟隨小寫字母 a b 或c 表示螺旋臂的鬆緊度和中央核球的大小 Sa是星系的螺旋臂緊密 以致不易界定範圍和辨識 並且擁有相對較大的核球 另一端的例子是Sc 呈現開放的狀態 螺旋臂可以明確的辨認 核球也相對較小 66 螺旋臂不明確的螺旋星系有時會稱為絮結螺旋星系 與擁有突出且可明確辨識螺旋臂的宏觀螺旋星系形成鮮明的對比 67 因為有些螺旋星系的盤面有厚厚的凸起 而另一些則很薄又密實 因此星系旋轉的速度被認為與圓盤的平坦度相關 68 NGC 1300 一個棒旋星系的例子 在螺旋星系中 螺旋臂的形狀確實具有近似等角螺線的形狀 從理論上講 這種模式可以證明是恆星均勻旋轉質量的擾動造成的 與恆星一樣 螺旋臂圍繞中心旋轉 但它們以恆定的角速度旋轉 螺旋臂被認為是物質密度高的區域 或 密度波 69 當恆星穿過螺旋臂時 每顆恆星的系統的空間速度被高密度的引力改變 當恆星從另一側離開後 速度恢復正常 這種效應類似於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汽車因局部擁塞時減速的 浪潮 因為高密度促進恆星的形成 因此它們蘊藏著許多明亮且年輕的恆星 這使螺旋臂較顯而易見 70 霍格天體 一個環星系的例子 棒旋星系 编辑 主条目 棒旋星系 大多數的螺旋星系 包括我們自己的銀河系 都有一個線性的條狀帶 向外延伸至核心的兩側 然後銜接到螺旋臂的結構上 71 在哈伯分類系統中 這類星系以 SB 表示 後面跟隨小寫字母 a b 或c 表示螺旋臂的形態 與正常螺旋星系的分類相同 棒被認為是臨時結構 由於密度波從核心向外輻射 或可能是與其他星系的潮汐交互作用而發生 72 可能是氣體沿著螺旋臂被引導至核心 許多棒旋星系是活躍的 73 我們自己的星系 銀河系 是有著巨大圓盤形狀的棒旋星系 74 直徑大約30 000秒差距 厚約1 000秒差距 包含大約2千億 2 1011 顆恆星 75 恆星的總質量大約是6 000億 6 1011 太陽質量 76 超亮螺旋星系 编辑 最近 研究人描述了一種稱為超亮螺旋的星系 它們非常巨大 直徑可能超過437 000光年 銀河系的直徑只有100 000光年 它們的質量估計為3 400億太陽質量 產生大量的紫外線和中紅外線 科學家認為它們的恆星形成速度比我們的銀河系快30倍左右 77 78 其它型態 编辑 特殊星系是由於和其它星系的潮汐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星系結構 環星系有一個由恆星和星際物質組成的環狀結構 圍繞著一個裸露的核心 環星系被認為是在一個較小的星系穿過一個螺旋星系的核心時產生的 79 此類事件可能影響了仙女座星系 因為當使用紅外線觀測它時 它顯示出多環狀的結構 80 透鏡星系是一種兼具橢圓星系和螺旋星系性質的中間形式 它們在哈伯分類系統被歸類為S0型 有著界線不明確的螺旋臂和橢圓的恆星 81 透鏡星系在哈伯分類為SB0 不規則星系是指不能明確劃分為橢圓或螺旋形態的星系 Irr I有一些結構 但並不符合哈伯分類系統的結構 可能是遠本的結構已經被破壞了 Irr II沒有任何類似哈伯分類系統的結構 也可能是完全被破壞了 82 附近的 矮星系 不規則星系包括麥哲倫雲 超稀疏星系 ultra diffuse galaxy UDG 是密度極低的星系 這種星系可能與銀河系大小相同 但可見的恆星數量僅為銀河系的1 缺乏光度是因為它缺少形成恆星的氣體 這導致它只有古老的恆星族群 矮星系 编辑 主条目 矮星系 儘管有突出的橢圓星系和螺旋星系 但大多數星系都是矮星系 與其它星系比較 這些星系相對嬌小 大小大約是銀河系的1 只包含數十億顆恆星 最近發現有超緻密的矮星系 它們的大小只有100秒差距 83 許多矮星系可能圍繞著一個更大的星系運行 我們的銀河系至少有十餘顆這樣的衛星星系 估計還有300 500顆尚未發現 84 矮星系也可以分為橢圓 螺旋或不規則 由於小的矮橢圓星系與大的橢圓星系幾乎沒有相似之處 所以它們通常會被稱為矮橢球星系來取代 一項對銀河系附近27個矮星系的研究發現 不管這個矮星系有數千萬顆還是數億顆恆星 它的核心質量均約為1 000萬太陽質量 這導致了這樣的一種說法 星系主要由暗物質形成 最小的尺寸可能表明一種溫暗物質無法在較小的尺度上進行引力合併的形式 性質 85 其它類型的星系 编辑交互作用 编辑 主条目 交互作用星系 正在經歷一場碰撞中的觸鬚星系 最終將導致它們合併 星系間的交互作用相對頻繁 這在星系演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星系間的擦身而過會由於潮汐交互作用而導致扭曲變形 並可能導致一些氣體和塵埃的交換 86 87 當兩個星系直接穿過彼此 就會發生碰撞 但如果有足夠的相對動量 就不會合併 交互作用星系中的恆星通常不會發生碰撞 但在兩者中的氣體和塵埃會相互作用 由實惠觸發恆星的生成 碰撞也會嚴重扭曲星系的型狀 形成棒狀 環狀或尾狀結構 86 87 最極端的交互作用是星系合併 在這種情況下 兩個星系的相對動量不足以讓兩個星系彼此通過 取而代之的是它們逐漸合併成一個更大的單一星系 與原本的星系對比 合併會導致形態上顯著的改變 如果合併的星系之一比另一個星系大很多 那麼過程的結果會被稱為吞噬 質量相對大很多的星系 相對的不會受到合併的影響 而較小的星系則會四分五裂 銀河系目前正在吞噬人馬座矮橢圓星系和大犬座矮星系 86 87 星暴星系 编辑 主条目 星暴星系 M82是一個星暴星系 它的恆星形成量是正常星系的10倍 88 在星系中的恆星是由巨大分子雲中儲備的冷氣體形成的 一些星系被觀察到以異常的速度形成恆星 這就是所謂的恆星爆發 如果它繼續這樣做 那麼將會在比星系壽命短的時間內消耗掉它們儲備的氣體 因此 恆星爆發通常只會持續大約一千萬年 這在星系的生命史上是相對較短的時間 星暴星系在宇宙早期更為常見 89 即使在現在 估計仍有15 的星系有這樣的恆星產生率 90 星暴星系的特徵是氣體塵埃的濃度和新形成恆星的出現 包括大質量恆星電離周圍的雲氣形成H II區域 91 這些大質量恆星產生超新星爆炸 導致膨脹的殘餘物與周圍的氣體發生強而有力的交互作用 這些爆發引發恆星形成的連鎖反應 擴散到整個氣態區域 只有當可用的氣體幾乎被消耗或分散時 星爆活動才會結束 89 恆星爆發通常與星系合併或交互作用相關 這種星暴形成交互作用的原型例子是M82 它曾經與較大的M81有過一次親密接觸 不規則星系經常表現出星爆活動的間隔結 92 活躍星系 编辑 主条目 活躍星系核 從核心發射出一股粒子噴流的橢圓電波星系M87 如果星系中包含一個活躍星系核 AGN 那麼有一部分觀測到的星系會被歸類為活躍星系 這種星系輸出的總能量有很大的一部分來是活躍星系核的發射 而不是由恆星 塵埃和星系的星際物質發射 活躍星系核的標準模型是基於圍繞該星系核心區超大質量黑洞 SMBH 形成的吸積盤 93 在大約10 的星系中 一對方向截然相反的高能噴流已接近光速的速度從星系核新噴出粒子 產生這種噴流的機制尚不清楚 94 依據它們亮度來分類的西佛星系或類星體 是以X射線的形式發射高能輻射的活躍星系 耀變體 编辑 主条目 耀變體 耀變體 Blazar 被認為是一種活躍星系 有一個指向地球方向的相對論性噴流 一個電波星系從相對論性噴流發射電波的頻率 活動星系的統一模型認為 可以根據觀察者的視角解釋它們之間的差異 94 低電離星系核 编辑 主条目 低電離星系核 可能與活躍星系核 以及星暴區域 有關的是低電離星系核發射區域 LINERs 這種類型星系的發射主要由弱電離的元素控制 弱電離輻射的激發元包括後AGB星 AGN 和激波 95 在鄰近的星系中 大約三分之一的被歸類為含有低電離星系核的核心 93 95 96 西佛星系 编辑 主条目 西佛星系 西佛星系是最大的兩個活耀星系群之一 另一群是類星體 它們有類似於類星體的核心 非常高光度 遙遠和明亮的電磁輻射源 表面亮度非常高 但與類星體不同的是可以清楚的探測到它們的宿主星系 西佛星系約佔所有星系的10 在可見光下 大多數西佛星系看起來像正常的螺旋星系 但在使用其它波長研究時 其核心的亮度相當於整個銀河系大小星系的光度 類星體 编辑 主条目 類星體 類星體 ˈkweɪzɑr 或準恆星電波源是能量最大 距離最遠的活躍星系核成員 類星體具有極高的亮度 最初被認為是包括電波和可見光的高紅移電磁能量源 它們看起來類似於恆星 而不是類似星系的擴展源 它們的亮度可以是我們銀河系的100倍 亮紅外星系 编辑 主条目 亮紅外星系 亮紅外星系 LIRGs 是亮度測量值超過1011 L 的星系 在可比較的總光度下 LIRGs比星暴星系 西佛星系 和類星體的數量更為豐富 亮紅外星系在紅外線中發射的能量比其它所有波長的總和還要多 LIRGs的亮度是太陽的1 000億倍 性質 编辑磁場 编辑 星系有自己的磁場 97 它們強大到足以在動力學上起重要的作用 它們推動質量流入星系中心 改變螺旋壁的形成 並影響星系周邊氣體的旋轉 磁場提供了氣體雲崩塌和新恆星形成所需要的角動量傳輸 螺旋星系 的平均均分強度約為1010mG 微高斯 或1 nT 奈特斯拉 相較之下 地球磁場的平均強度約為0 3G 高斯或30mT 特斯拉 微特斯拉 像M31和M33 我們銀河系的鄰居 這樣的弱電波星系 其磁場較弱 約5 nbsp mG 而恆星形成率高 富含氣體的星系 例如M51 M83 和NGC 6946 平均有15mG 在突出的螺旋臂中 也是楞氣體和塵埃其中的區域 磁場强度可達25mG 最強的總均分場 50 100mG 出現在星暴星系中 例如M82和觸鬚星系 以及核星暴區域 例如NGC 1097和其它棒旋星系的中心 97 形成和演化 编辑主条目 星系的形成和演化 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在天體物理學中是一個活躍的研究領域 形成 编辑 藝術家對早期宇宙形成源生星團的想像 98 現時早期宇宙的宇宙學模型是基於大爆炸理論 大約在大爆炸30萬年後 氫和氦原子開始形成 這一事件被稱為復合 幾乎所有的氫都是中性的 非電離的 在這之前光子很容易被吸收 而且恆星也還沒有開始形成 因此 這個時期之前被稱為黑暗時期 正是由於這種原始物質的密度波動 或各向異性的不規則性 大尺度結構開始出現 結果 大量的重子開始在冷暗物質暈內凝結 99 100 這些原始結構最終將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星系 藝術家對年輕星系吸積物質的想像 早期星系 编辑 2006年發現了星系出現的最早期證據 當時人們發現星系IOK 1有著高達6 96的異常紅移 相當於大爆炸發生後的7 5億年 是迄今所見最遙遠 最原始的星系 101 雖然一些科學家聲稱其它天體 例如阿貝爾1835 IR1916 具有更高的紅移 因此可以在宇宙演化的早期階段看到 但IOK 1的年齡和組成以敬更可靠的確定 在2012年12月 天文學家報告說UDFj 39546284是已知最遠的天體 紅移值11 9 估計這個天體存在大爆炸 大約在138億年前 之後3 8億年 102 103 距離我們大約134 2光行程年 這種早期原星系的存在表明 它們一定是在所謂的 黑暗時代 生長的 99 截至2015年5月 星系EGS zs8 1是測量到最遙遠 最早的星系 在大爆炸之後6 7億年形成 EGS zs8 1的光花了130億年才到達地球 而因為在130億年裡宇宙膨脹的緣故 它現在距離地球遠達300億光年 104 105 106 107 108 早期星系形成 编辑 哈伯太空望遠鏡在深空探測中檢測到不同成分的近紅外背景光 109 在天體物理學中 早期星系形成的詳細過程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理論上可以分為兩類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在自上而下的關聯 例如Eggen Lynden Bell Sandage的 ELS 模型 中 原星系在持續大約一億年的大規模同時的坍塌中形成 110 在自下而上的理論中 如Searle Zinn的 SZ 模型 如球狀星團的小結構首先形成 然後大量這樣的天體吸積形成一個更大的 111 一但原星系開始形成和收縮 第一顆暈星 稱為第三族恆星 出現在它們的內部 它們幾乎完全由氫組成 而且可能是巨大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 這些巨大的恆星會很快耗盡它們的燃料 變成超新星 將重元素釋放出並成為到星際物質 112 第一代恆星重新電離了周圍的中性氫 形成在空間中不斷膨脹的氣泡 光子很容易通過這些氣泡傳播 113 在2015年6月 天文學家報告發現第三族恆星存在於 z 6 60 的宇宙紅移7號星系的證據 這類恆星很可能存在於非常早期的宇宙中 即高紅移 並且可能已經開始產生比氫重的化學元素 而這些元素是我們所知之後形成行星和生命所需要的 114 115 演化 编辑 在星系形成的10億年內 關鍵的結構開始出現 球狀星團 中央的超大質量黑洞 和一個缺乏金屬的核球與第二星族星開始形成 超大質量黑洞似乎在通過限制過量的物質和總質量 來積極調節星系的增長方面 起著關鍵作用 116 在這個早期 星系經歷了一次恆星形成的大爆發 117 在接下來的20億年裡 積累的物質沉澱成一個星系盤 118 星系將在其整個生命週期內 不斷吸收來自高速雲 英语 High velocity cloud 和矮星系的物質 119 這些物質主要是氫和氦 恆星誕生和死亡的循環 緩慢地增加重元素的豐度 最終允許行星的形成 120 哈伯極深空 XDF 哈伯極深空 XDF 的視野與月球角尺寸的比較 在這個小視野中有幾千個星系 而每一個星系都由數十億顆恆星組成 2012年的哈伯極深空 XDF 觀點 每個光點都是一個星系 其中一些有132億年的歷史 121 估計可觀測宇宙包含2 000億到2兆個星系 哈伯極深空 XDF 的影像顯示 從左至右 完全成熟的星系 少於50億年 接近成熟的星系 從50億到90億年前 和原星系 燃燒著的年輕恆星 英语 Stellar age estimation 超過90億年 星系的演化會受到交互作用和碰撞的顯著影響 星系合併在早期是很常見的 而且大多數的星系型態都很特殊 122 考慮到恆星之間的距離 碰撞星系中絕大多數的恆星系統並不會受到影響 然而 構成螺旋臂的星際氣體和塵埃受到引力剝離 會產生一長串稱為潮汐尾的恆星流 在NGC 4676 123 或觸鬚星系 124 的例子可以看見形成的潮汐尾 銀河系和附近的仙女座星系正以大約130千米 秒的速度相互接近 根據徑向速度 兩者在大約50到60億年後相撞 儘管銀河系以前從未與仙女座星系那麼大的星係發生碰撞 但過去曾與較小的矮星系碰撞的證據越來越多 125 如此大規模的相互作用是罕見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 兩個規模相等的星系核變得越來越罕見 在過去的數十億年裡 大多數明亮的星系基本上保持不變 恆星形成的速率可能也在100億年前就達到頂峰 126 未來趨勢 编辑 主条目 膨脹宇宙的未來 螺旋星系和銀河系一樣 只要螺旋臂中的分子雲有密集的星際氫 就會產生新一代的恆星 127 橢圓星系基本上沒有這種氣體 因此形成的新恒星很少 128 恒星形成物質的供應是有限的 一旦恒星將可用的氫供應轉化為更重的元素 新恒星的形成就會結束 129 130 目前的恆星形成時代 預計將持續長達1 000億年 然後 恒星時代 將因為我們宇宙中最小 壽命最長的恆星 微小的紅矮星開始衰亡 在大約10兆到100兆年 1013 1014年 逐漸消退 在恒星時代末期 星系將由緻密天體組成 棕矮星 冷卻中或已經冷卻的白矮星 即黑矮星 中子星和黑洞 最終 由於引力弛豫 所有的恆星若不是落入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 就是由於碰撞而落入星系間空間 129 131 大尺度結構 编辑主条目 大尺度結構 大尺度纖維狀結構和Galaxy groups and clusters 英语 Galaxy groups and clusters 西佛六重星系是一個緻密星系群的例子 深空探測顯示 星系通常以群或團的形式存在 在過去的十億年裡 沒有與另一個質量相當的星系發生明顯交互作用的孤立星系相對稀少 在被調查的星系中 大約只有5 的星系被發現是真正孤立的 然而 這些孤立的星系在過去可能與其它星系發生交互作用 甚至合併 而且可能還有較小的衛星星系在軌道上圍繞著它運行 孤立星系 note 2 的氣體不會被附近的星系剝離 所以產生恆星的速率比正常的要高 132 在最大的尺度上 宇宙不斷的膨脹 導致各個星系之間的平均距離增加 參見哈伯定律 星系集團中的成員可以通過相互間的引力 在局部的尺度上克服這種膨脹 當暗物質將這些星系拉在一起時 這種關聯性很早就已經形成了 鄰近的群體 後來又合併成更大規模的群聚 這個正在進行的合併過程 以及流入氣體的湧入 將星系團內的星系際氣體加熱到非常高的溫度 達到30 100兆K 133 在一個星系團中 大約70 80 的質量是以暗物質的形態存在著 另外10 30 的質量是由這種被加熱的氣體組成 剩下的少部分才以星系的形式存在 134 大多數星系在引力作用下與許多其它星系相連 它們形成了一個類似分形的簇狀結構層次分佈 最小的這種關聯稱為群 星系群是最常見的星系團類型 這些構造包含了宇宙中大多數的星系 以及大部分重子的質量 135 136 為了維持這樣一個星系群的引力束縛 每個成員星系的速度必須足夠的低 才不至於逃逸 參見維里定理 然而 若沒有足夠的動能 這些星系可能會通過合併 演化成星系數量較少的星系群 137 未解決 物理學 宇宙中宇宙最大結構 英语 List of largest cosmic structures 比預期的還要大 這些是實際的結構 還是隨機的密度波動 星系團由數百至數千個星系組成 它們被引力束縛在一起 138 星系團通常由一個巨大的橢圓星系控制 這個星系稱為最亮團星系 隨著時間的推移 潮汐力摧毀了它的衛星星系 並將它們的質量據為己有 139 超星系團包含數以萬計的星系 其中的成員以星系團 星系群 甚至個別的星系存在 在宇宙的大尺度結構中 星系被排列成薄片和細絲圍繞著巨大的空洞 140 在這個尺度之上 宇宙似乎在所有方向上都是相同的 各向同性 和均質 英语 wikt Homogeneity 141 儘管此一概念在最近幾年受到許多大型結構的挑戰 但這些發現似乎超過了這個規模 武仙 北冕座長城的長度為100億光年 30億秒差距 是目前在宇宙中發現的最大結構 英语 List of largest cosmic structures 142 143 144 銀河系是名為本星系群集團的成員 這是一個相對較小的星系群 直徑大約100萬秒差距 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是其中最亮的兩個星系 其它許多成員都是矮星系 是這兩個星系的衛星星系 145 本星系團本身又是室女超星系團內的一個似雲狀結構的一部分 這是以室女座星系團為中心的星系群和星系團組成的擴張形結構 146 而室女超星系團本身又是巨大的雙魚 鯨魚座超星系團複合體的一部分 source source source source source source source source source source source source source source source source 哈伯遺贈場 50秒的短片 147 次毫米波長觀看的銀河系盤面南側 148 多波段觀測 编辑参见 觀測天文學 這張仙女座星系的紫外線影像顯示的藍色區域包含年輕大質量的恒星 大部分恆星的輻射峰值都在可見光譜中 因此觀測形成星系的恆星一直是可見光天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也是以光譜觀測電離氫區和研究塵埃臂分布的有利部分 存在星際物質中的塵埃對可見光是不透明的 它對遠紅外線較為透明 可以用來非常詳細地觀察巨大分子雲和核球的內部區域 149 紅外線也被用來觀察形成得更早的遙遠的紅移星系 水蒸氣和二氧化碳吸收了許多有用的紅外光譜部分 因此高空或太空望遠鏡被用於紅外天文學 第一次對星系 特別是活躍星系的非可見光研究是利用電波頻率進行的 地球大氣層對在5Hz到30GHz之間的電波幾乎是透明的 電離層阻止低於此頻率的信號 150 大的電波干涉儀被用來繪製活躍星系核發射的活躍噴流 電波望遠鏡也可以用於觀測中性氫 通過21公分輻射 包括 潛在的 早期宇宙中後來崩塌形成星系的非電離 151 紫外線和X射線望遠鏡可以觀測到高能量的星系現象 當遙遠星系中的恆星被附近黑洞的潮汐力撕裂時 有時會觀測到紫外線閃焰 耀斑 152 熱氣體在星系團中的分布可以用X射線來描繪 通過X射線天文學證實了星系核心存在超大質量黑洞 153 相關條目 编辑Book Galaxies维基百科图书收录可供下载或打印的条目 暗星系 Galactic orientation 英语 Galactic orientation 星系的形成和演化 揭示計畫 星系列表 最近的星系列表 亮紅外星系 Outline of galaxies 英语 Outline of galaxies 超大質量黑洞 星系年表 星團較星系小得多的恆星集團 UniverseMachine 英语 UniverseMachine 註解 编辑 在哈伯分類系統左側的星系有時被稱為 早期型 而右側的星系則被稱為 晚期型 場星系 這個名詞有時被用來指孤立的星系 但也被用來描述不屬於星系團 但可能是星系群成員的星系 參考資料 编辑 A Milky Arc Over Paranal ESO Picture of the Week 2014 04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24 Sparke amp Gallagher 2000 第i頁 Hupp E Roy S Watzke M NASA Finds Direct Proof of Dark Matter NASA 2006 08 12 2007 04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3 28 Uson J M Boughn S P Kuhn J R The central galaxy in Abell 2029 An old supergiant Science 1990 250 4980 539 540 Bibcode 1990Sci 250 539U PMID 17751483 S2CID 23362384 doi 10 1126 science 250 4980 539 Our Solar System Overview Our Galactic Neighborhood NASA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11 27 Hoover A UF Astronomers Universe Slightly Simpler Than Expected Hubble News Desk 2003 06 16 2011 03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7 20 Based upon Graham A W Guzman R HST Photometry of Dwarf Elliptical Galaxies in Coma and an Explanation for the Alleged Structural Dichotomy between Dwarf and Bright Elliptical Galaxies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2003 125 6 2936 2950 Bibcode 2003AJ 125 2936G S2CID 13284968 arXiv astro ph 0303391 doi 10 1086 374992 7 0 7 1 Jarrett T H Near Infrared Galaxy Morphology Atlas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7 01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8 02 Finley D Aguilar D Astronomers Get Closest Look Yet At Milky Way s Mysterious Core National Radio Astronomy Observatory 2005 11 02 2006 08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2 20 Gott III J R et al A Map of the Universe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5 624 2 463 484 Bibcode 2005ApJ 624 463G S2CID 9654355 arXiv astro ph 0310571 doi 10 1086 428890 10 0 10 1 Christopher J Conselice et al The Evolution of Galaxy Number Density at z lt 8 and its Implication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16 830 2 83 Bibcode 2016ApJ 830 83C S2CID 17424588 arXiv 1607 03909v2 doi 10 3847 0004 637X 830 2 83 11 0 11 1 Fountain Henry Two Trillion Galaxies at the Very Least The New York Times 2016 10 17 2016 10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2 31 Staff How Many Stars Are There In The Universe European Space Agency 2019 2019 09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9 23 Marov Mikhail Ya The Structure of the Universe The Fundamentals of Modern Astrophysics 2015 279 294 ISBN 978 1 4614 8729 6 doi 10 1007 978 1 4614 8730 2 10 Mackie Glen To see the Universe in a Grain of Taranaki Sand Centre for Astrophysics and Supercomputing 2002 02 01 2017 01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1 07 Galaxy Clusters and Large Scale Structur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007 01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5 24 Gibney Elizabeth Earth s new address Solar System Milky Way Laniakea Nature 2014 S2CID 124323774 doi 10 1038 nature 2014 15819 C T Onions et al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Etymology Oxford 1966 p 385 18 0 18 1 Harper D galaxy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2011 11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5 27 Waller amp Hodge 2003 第91頁 Konecny Lubomir Emblematics Agriculture and Mythography in The Origin of the Milky Way PDF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Czech Republic 2007 01 05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6 07 20 Rao J Explore the Archer s Realm Space com 2005 09 02 2007 01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10 31 Plutarch The Complete Works Volume 3 Essays and Miscellanies Chapter 3 Echo Library 2006 66 2020 11 25 ISBN 978 1 4068 3224 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24 23 0 23 1 23 2 Montada J P Ibn Bajja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eptember 28 2007 July 11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3 16 Heidarzadeh 2008 第23 25頁 Mohamed 2000 第49 50頁 Bouali H E Zghal M Lakhdar Z B Popularisation of Optical Phenomena Establishing the First Ibn Al Haytham Workshop on Photography PDF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Optics and Photonics Conference 2005 2008 07 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1 05 24 約翰 J 奧康納 埃德蒙 F 羅伯遜 英语 Edmund F Robertson Abu Arrayhan Muhammad ibn Ahmad al Biruni MacTutor数学史档案 英语 Heidarzadeh 2008 第25 Table 2 1頁 Livingston J W Ibn Qayyim al Jawziyyah A Fourteenth Century Defense against Astrological Divination and Alchemical Transmut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971 91 1 96 103 99 JSTOR 600445 doi 10 2307 600445 Galileo Galilei Sidereus Nuncius Venice Italy Thomas Baglioni 1610 pages 15 and 16 English translation Galileo Galilei with Edward Stafford Carlos trans The Sidereal Messenger London England Rivingtons 1880 pages 42 and 43 O Connor J J Robertson E F Galileo Galilei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November 2002 2007 01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5 30 Thomas Wright An Original Theory or New Hypothesis of the Universe London England H Chapelle 1750 From p 48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stars are not infinitely dispersed and distributed in a promiscuous manner throughout all the mundane space without order or design this phaenomenon is no other than a certain effect arising from the observer s situation To a spectator placed in an indefinite space it i e the Milky Way Via Lactea is a vast ring of stars On page 73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right called the Milky Way the Vortex Magnus the great whirlpool and estimated its diameter at 8 64 1012 miles 13 9 1012 km 33 0 33 1 33 2 33 3 Evans J C Our Galaxy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1998 11 24 2007 01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6 30 Immanuel Kant web archive org web 20161120195036 https books google com books id nCcaAQAAMAAJ amp pg PP9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llgemeine Naturgeschichte und Theorie des Himmels Universal Natural History and Theory of the Heavens Konigsberg and Leipzig Germany Johann Friederich Petersen 1755 Available in English translation by Ian Johnston at Vancouver Island University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August 29 2014 William Herschel XII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eavens PDF Giving Some Accounts of the Present Undertakings Studies and Labours of the Ingenious in Many Considerable Parts of the World vol 75 London 1785 213 266 2020 11 25 ISSN 0261 0523 S2CID 186213203 doi 10 1098 rstl 1785 0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11 20 journal 被忽略 帮助 Herschel s diagram of the galaxy appears immediately after the article s last page Paul 1993 第16 18頁 Trimble V Robert Trumpler and the Non transparency of Space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 1999 31 31 1479 Bibcode 1999AAS 195 7409T 38 0 38 1 Kepple amp Sanner 1998 第18頁 39 0 39 1 The Large Magellanic Cloud LMC Observatoire de Paris 2004 03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6 22 Abd al Rahman Al Sufi December 7 903 May 25 986 A D Observatoire de Paris 2007 04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4 16 Gordon Kurtiss J History of our Understanding of a Spiral Galaxy Messier 33 Caltech edu 2018 06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1 25 Kant Immanuel Universal Natural History and Theory of the Heavens 1755 See text quoted from Wright s An original theory or new hypothesis of the Universe in Dyson F Disturbing the Universe Pan Books 1979 245 2020 11 25 ISBN 978 0 330 26324 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24 Parsonstown The genius of the Parsons family William Ross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arsonstown info Slipher V M The radial velocity of the Andromeda Nebula Lowell Observatory Bulletin 1913 1 56 57 Bibcode 1913LowOB 2 56S Slipher V M Spectrographic Observations of Nebulae Popular Astronomy Vol 23 1915 21 24 Bibcode 1915PA 23 21S Curtis H D Novae in Spiral Nebulae and the Island Universe Theory 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1988 100 6 Bibcode 1988PASP 100 6C doi 10 1086 132128 Weaver H F Robert Julius Trumpler U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7 01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12 24 Opik E An estimate of the distance of the Andromeda Nebula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22 55 406 Bibcode 1922ApJ 55 406O doi 10 1086 142680 Hubble E P A spiral nebula as a stellar system Messier 31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29 69 103 158 Bibcode 1929ApJ 69 103H doi 10 1086 143167 Sandage A Edwin Hubble 1889 1953 Journal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Canada 1989 83 6 351 362 2007 01 08 Bibcode 1989JRASC 83 351S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5 30 Tenn J Hendrik Christoffel van de Hulst Sonoma State University 2007 01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5 29 Lopez Corredoira M et al Searching for the in plane Galactic bar and ring in DENIS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01 373 1 139 152 Bibcode 2001A amp A 373 139L S2CID 18399375 arXiv astro ph 0104307 doi 10 1051 0004 6361 20010560 Rubin V C Dark matter in spiral galaxies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248 no 6 1983 96 106 Bibcode 1983SciAm 248f 96R doi 10 1038 scientificamerican0683 96 Rubin V C One Hundred Years of Rotating Galaxies 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2000 112 772 747 750 Bibcode 2000PASP 112 747R doi 10 1086 316573 Observable Universe contains ten times more galaxies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www spacetelescope org 2016 10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2 23 Hubble Rules Out a Leading Explanation for Dark Matter Hubble News Desk 1994 10 17 2007 01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8 01 How many galaxies are there NASA 2002 11 27 2007 01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7 11 Kraan Korteweg R C Juraszek S Mapping the hidden Universe The galaxy distribution in the Zone of Avoidance 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Australia 2000 17 1 6 12 Bibcode 2000PASA 17 6K S2CID 17900483 arXiv astro ph 9910572 doi 10 1071 AS00006 Universe has two trillion galaxies astronomers say The Guardian 2016 10 13 2016 10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4 25 The Universe Has 10 Times More Galaxies Than Scientists Thought space com 2016 10 13 2016 10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24 Barstow M A Elliptical Galaxies Leicester University Physics Department 2005 2006 06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7 29 Galaxies Cornell University 2005 10 20 2006 08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6 29 Galactic onion www spacetelescope org 2015 05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8 06 Williams M J Bureau M Cappellari M Kinematic constraints on the stellar and dark matter content of spiral and S0 galaxies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010 400 4 1665 1689 Bibcode 2009MNRAS 400 1665W S2CID 17940107 arXiv 0909 0680 doi 10 1111 j 1365 2966 2009 15582 x Smith G Galaxies The Spiral Nebula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Center for Astrophysics amp Space Sciences 2000 03 06 2006 11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7 10 Van den Bergh 1998 第17頁 Fat or flat Getting galaxies into shap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hys org February 2014 Bertin amp Lin 1996 第65 85頁 Belkora 2003 第355頁 Eskridge P B Frogel J A What is the True Fraction of Barred Spiral Galaxies Astrophysics and Space Science 1999 269 270 427 430 Bibcode 1999Ap amp SS 269 427E S2CID 189840251 doi 10 1023 A 1017025820201 Bournaud F Combes F Gas accretion on spiral galaxies Bar formation and renewal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02 392 1 83 102 Bibcode 2002A amp A 392 83B S2CID 17562844 arXiv astro ph 0206273 doi 10 1051 0004 6361 20020920 Knapen J H Perez Ramirez D Laine S Circumnuclear regions in barred spiral galaxies II Relations to host galaxies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002 337 3 808 828 Bibcode 2002MNRAS 337 808K S2CID 10845683 arXiv astro ph 0207258 doi 10 1046 j 1365 8711 2002 05840 x Alard C Another bar in the Bulg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Letters 2001 379 2 L44 L47 Bibcode 2001A amp A 379L 44A S2CID 18018228 arXiv astro ph 0110491 doi 10 1051 0004 6361 20011487 Sanders R Milky Way galaxy is warped and vibrating like a drum UCBerkeley News 2006 01 09 2006 05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1 25 Bell G R Levine S E Mass of the Milky Way and Dwarf Spheroidal Stream Membership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 1997 29 2 1384 Bibcode 1997AAS 19110806B We Just Discovered a New Type of Colossal Galaxy Futurism 2016 03 21 2016 03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24 美国英语 Ogle Patrick M Lanz Lauranne Nader Cyril Helou George Superluminous Spiral Galaxie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16 01 01 817 2 109 Bibcode 2016ApJ 817 109O ISSN 0004 637X S2CID 35287348 arXiv 1511 00659 doi 10 3847 0004 637X 817 2 109 英语 Gerber R A Lamb S A Balsara D S Ring Galaxy Evolution as a Function of Intruder Mass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 1994 26 911 Bibcode 1994AAS 184 3204G ISO unveils the hidden rings of Andromeda 新闻稿 European Space Agency October 14 1998 May 24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August 28 1999 已忽略未知参数 df 帮助 Spitzer Reveals What Edwin Hubble Missed Harvard 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 2004 05 31 2006 12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9 07 Barstow M A Irregular Galaxies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2005 2006 12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2 27 Phillipps S Drinkwater M J Gregg M D Jones J B Ultracompact Dwarf Galaxies in the Fornax Cluster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1 560 1 201 206 Bibcode 2001ApJ 560 201P S2CID 18297376 arXiv astro ph 0106377 doi 10 1086 322517 Groshong K Strange satellite galaxies revealed around Milky Way New Scientist April 24 2006 January 10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7 02 Schirber M No Slimming Down for Dwarf Galaxies ScienceNOW 2008 08 27 2008 08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5 30 86 0 86 1 86 2 Galaxy Interactions University of Maryland Department of Astronomy 2006 12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5 09 87 0 87 1 87 2 Interacting Galaxies Swinburne University 2006 12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7 07 Happy Sweet Sixteen Hubble Telescope NASA 2006 04 24 2006 08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7 14 89 0 89 1 Starburst Galaxies Harvard 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 2006 08 29 2006 08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3 16 Kennicutt Jr R C et al Demographics and Host Galaxies of Starbursts Starbursts From 30 Doradus to Lyman Break Galaxies Springer 2005 187 Bibcode 2005ASSL 329 187K doi 10 1007 1 4020 3539 X 33 Smith G Starbursts amp Colliding Galax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Center for Astrophysics amp Space Sciences 2006 07 13 2006 08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7 07 Keel B Starburst Galaxies University of Alabama September 2006 2006 12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6 04 93 0 93 1 Keel W C Introducing Active Galactic Nuclei University of Alabama 2000 2006 12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4 23 94 0 94 1 Lochner J Gibb M A Monster in the Middle NASA 2006 12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7 10 95 0 95 1 Heckman T M An optical and radio survey of the nuclei of bright galaxies Activity in normal galactic nuclei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1980 87 152 164 Bibcode 1980A amp A 87 152H Ho L C Filippenko A V Sargent W L W A Search for Dwarf Seyfert Nuclei V Demographics of Nuclear Activity in Nearby Galaxie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97 487 2 568 578 Bibcode 1997ApJ 487 568H S2CID 16742031 arXiv astro ph 9704108 doi 10 1086 304638 97 0 97 1 Beck Rainer Galactic magnetic fields 2 2411 2007 Bibcode 2007SchpJ 2 2411B doi 10 4249 scholarpedia 2411 journal 被忽略 帮助 issue 被忽略 帮助 Construction Secrets of a Galactic Metropolis www eso org ESO Press Release 2014 10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24 99 0 99 1 Protogalaxies Harvard 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 1999 11 18 2007 01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3 25 Firmani C Avila Reese V Physical processes behind the morphological Hubble sequence Revista Mexicana de Astronomia y Astrofisica 2003 17 107 120 Bibcode 2003RMxAC 17 107F arXiv astro ph 0303543 McMahon R Astronomy Dawn after the dark age Nature 2006 443 7108 151 2 Bibcode 2006Natur 443 151M PMID 16971933 S2CID 28977650 doi 10 1038 443151a Wall Mike Ancient Galaxy May Be Most Distant Ever Seen Space com 2012 12 12 2012 12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5 04 Cosmic Detectives 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 ESA 2013 04 02 2013 04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2 11 HubbleSite NewsCenter Astronomers Set a New Galaxy Distance Record 05 05 2015 Introduction hubblesite org 2015 05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12 09 This Galaxy Far Far Away Is the Farthest One Yet Found 2015 05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0 02 Astronomers unveil the farthest galaxy 2015 05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9 11 Overbye Dennis Astronomers Measure Distance to Farthest Galaxy Yet The New York Times 2015 05 05 2015 05 07 ISSN 0362 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4 13 Oesch P A van Dokkum P G Illingworth G D Bouwens R J Momcheva I Holden B Roberts Borsani G W Smit R Franx M A Spectroscopic Redshift Measurement for a Luminous Lyman Break Galaxy at z 7 730 using Keck MOSFIRE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15 02 18 804 2 L30 Bibcode 2015ApJ 804L 30O S2CID 55115344 arXiv 1502 05399 doi 10 1088 2041 8205 804 2 L30 Signatures of the Earliest Galaxies 2015 09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8 06 Eggen O J Lynden Bell D Sandage A R Evidence from the motions of old stars that the Galaxy collapsed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62 136 748 Bibcode 1962ApJ 136 748E doi 10 1086 147433 Searle L Zinn R Compositions of halo clusters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galactic halo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78 225 1 357 379 Bibcode 1978ApJ 225 357S doi 10 1086 156499 Heger A Woosley S E The Nucleosynthetic Signature of Population III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2 567 1 532 543 Bibcode 2002ApJ 567 532H S2CID 16050642 arXiv astro ph 0107037 doi 10 1086 338487 Barkana R Loeb A In the beginning the first sources of light and the reionization of the Universe PDF Physics Reports Submitted manuscript 2001 349 2 125 238 2020 11 27 Bibcode 2001PhR 349 125B S2CID 119094218 arXiv astro ph 0010468 doi 10 1016 S0370 1573 01 00019 9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 03 14 Sobral David Matthee Jorryt Darvish Behnam Schaerer Daniel Mobasher Bahram Rottgering Huub J A Santos Sergio Hemmati Shoubaneh Evidence for POPIII like Stellar Populations in the Most Luminous LYMAN a Emitters at the Epoch of Re ionisation Spectroscopic Confirmation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15 06 04 808 2 139 Bibcode 2015ApJ 808 139S S2CID 18471887 arXiv 1504 01734 doi 10 1088 0004 637x 808 2 139 Overbye Dennis Traces of Earliest Stars That Enriched Cosmos Are Spied The New York Times 2015 06 17 2015 06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6 29 Simulations Show How Growing Black Holes Regulate Galaxy Formation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2005 02 09 2007 01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6 04 Massey R Caught in the act forming galaxies captured in the young Univers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007 04 21 2007 04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11 15 Noguchi M Early Evolution of Disk Galaxies Formation of Bulges in Clumpy Young Galactic Disk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99 514 1 77 95 Bibcode 1999ApJ 514 77N S2CID 17963236 arXiv astro ph 9806355 doi 10 1086 306932 Baugh C Frenk C How are galaxies made PhysicsWeb May 1999 2007 01 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4 26 Gonzalez G The Stellar Metallicity Planet Connection Brown dwarfs and extrasolar planets Proceedings of a workshop 1998 431 Bibcode 1998ASPC 134 431G Moskowitz Clara Hubble Telescope Reveals Farthest View Into Universe Ever Space com 2012 09 25 2012 09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5 05 Conselice C J The Universe s Invisible Hand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296 no 2 February 2007 35 41 Bibcode 2007SciAm 296b 34C doi 10 1038 scientificamerican0207 34 Ford H et al The Mice NGC 4676 Colliding Galaxies With Tails of Stars and Gas Hubble News Desk 2002 04 30 2007 05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9 07 Struck C Galaxy Collisions Physics Reports 1999 321 1 3 1 137 Bibcode 1999PhR 321 1S S2CID 119369136 arXiv astro ph 9908269 doi 10 1016 S0370 1573 99 00030 7 Wong J Astrophysicist maps out our own galaxy s end University of Toronto 2000 04 14 2007 01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1 08 Panter B Jimenez R Heavens A F Charlot S The star formation histories of galaxies in the Sloan Digital Sky Survey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007 378 4 1550 1564 Bibcode 2007MNRAS 378 1550P S2CID 15174718 arXiv astro ph 0608531 doi 10 1111 j 1365 2966 2007 11909 x Kennicutt Jr R C Tamblyn P Congdon C E Past and future star formation in disk galaxie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94 435 1 22 36 Bibcode 1994ApJ 435 22K doi 10 1086 174790 Knapp G R Star Formation in Early Type Galaxies 163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1999 119 2020 11 27 Bibcode 1999ASPC 163 119K ISBN 978 1 886733 84 8 OCLC 41302839 arXiv astro ph 980826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24 journal 被忽略 帮助 129 0 129 1 Adams Fred Laughlin Greg The Great Cosmic Battl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2006 07 13 2007 01 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7 31 Cosmic Murder Mystery Solved Galaxies Are Strangled to Death 2015 05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24 Pobojewski S Physics offers glimpse into the dark side of the Univers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97 01 21 2007 01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6 04 McKee M Galactic loners produce more stars New Scientist June 7 2005 January 15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8 11 Groups amp Clusters of Galaxies NASA Chandra 2007 01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7 07 Ricker P When Galaxy Clusters Collide San Diego Supercomputer Center 2008 08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8 05 Dahlem M Optical and radio survey of Southern Compact Groups of galaxies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Astrophysics and Space Research Group 2006 11 24 2007 01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6 13 Ponman T Galaxy Systems Groups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Astrophysics and Space Research Group 2005 02 25 2007 01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2 15 Girardi M Giuricin G The Observational Mass Function of Loose Galaxy Group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0 540 1 45 56 Bibcode 2000ApJ 540 45G S2CID 14059401 arXiv astro ph 0004149 doi 10 1086 309314 Hubble Pinpoints Furthest Protocluster of Galaxies Ever Seen ESA Hubble Press Release 2015 01 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6 12 Dubinski J The Origin of the Brightest Cluster Galaxie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98 502 2 141 149 2007 01 16 Bibcode 1998ApJ 502 141D S2CID 3137328 arXiv astro ph 9709102 doi 10 1086 305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5 14 Bahcall N A Large scale structure in the Universe indicated by galaxy clusters Annual Review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1988 26 1 631 686 Bibcode 1988ARA amp A 26 631B doi 10 1146 annurev aa 26 090188 003215 Mandolesi N et al Large scale homogeneity of the Universe measured by the microwave background Letters to Nature 1986 319 6056 751 753 Bibcode 1986Natur 319 751M S2CID 4349689 doi 10 1038 319751a0 Horvath Istvan Bagoly Zsolt Hakkila Jon Toth L Viktor New data support the existence of the Hercules Corona Borealis Great Wall Astronomy amp Astrophysics 2015 584 A48 Bibcode 2015A amp A 584A 48H S2CID 56073380 arXiv 1510 01933 doi 10 1051 0004 6361 201424829 Horvath Istvan Bagoly Zsolt Hakkila Jon Toth L Viktor Anomalies in the GRB spatial distribution Proceedings of Science 2014 78 Bibcode 2014styd confE 78H arXiv 1507 05528 Balazs L G Bagoly Z Hakkila J E Horvath I Kobori J Racz I Toth L V A giant ring like structure at 0 78 lt z lt 0 86 displayed by GRBs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015 452 3 2236 Bibcode 2015MNRAS 452 2236B S2CID 109936564 arXiv 1507 00675 doi 10 1093 mnras stv1421 van den Bergh S Updated Information on the Local Group 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2000 112 770 529 536 Bibcode 2000PASP 112 529V S2CID 1805423 arXiv astro ph 0001040 doi 10 1086 316548 Tully R B The Local Supercluster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82 257 389 422 Bibcode 1982ApJ 257 389T doi 10 1086 159999 NASA Hubble astronomers assemble wide view of the evolving universe EurekAlert 2019 05 02 2019 05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24 ATLASGAL Survey of Milky Way Completed 2016 03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24 Near Mid amp Far Infrared IPAC NASA 2007 01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12 30 The Effects of Earth s Upper Atmosphere on Radio Signals NASA 2006 08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5 29 Giant Radio Telescope Imaging Could Make Dark Matter Visible ScienceDaily 2006 12 14 2007 01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7 03 NASA Telescope Sees Black Hole Munch on a Star NASA 2006 12 05 2007 01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6 04 Dunn R An Introduction to X ray Astronomy Institute of Astronomy X Ray Group 2007 01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7 17 來源 编辑 Unveiling the Secret of a Virgo Dwarf Galaxy ESO 2000 05 03 2007 01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1 09 參考文獻 编辑Belkora L Minding the Heavens the Story of our Discovery of the Milky Way CRC Press 2003 2020 11 28 ISBN 978 0 7503 0730 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24 Bertin G Lin C C Spiral Structure in Galaxies a Density Wave Theory MIT Press 1996 2020 11 28 ISBN 978 0 262 02396 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24 Binney J Merrifield M Galactic Astronom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8 2020 11 28 ISBN 978 0 691 00402 0 OCLC 3910876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24 Dickinson T The Universe and Beyond 4th Firefly Books 2004 ISBN 978 1 55297 901 3 OCLC 55596414 Heidarzadeh T A History of Physical Theories of Comets from Aristotle to Whipple Springer 2008 2020 11 28 ISBN 978 1 4020 8322 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24 Mo Houjun van den Bosch Frank White Simon Galaxy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2020 11 28 ISBN 978 0 521 85793 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24 Kepple G R Sanner G W The Night Sky Observer s Guide Volume 1 Willmann Bell 1998 2020 11 28 ISBN 978 0 943396 58 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24 Merritt D Dynamics and Evolution of Galactic Nuclei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3 2020 11 28 ISBN 978 1 4008 4612 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24 Mohamed M Great Muslim Mathematicians Penerbit UTM 2000 2020 11 28 ISBN 978 983 52 0157 8 OCLC 48759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24 Paul E R The Milky Way Galaxy and Statistical Cosmology 1890 1924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2020 11 28 ISBN 978 0 521 35363 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24 Sparke L S Gallagher J S III Galaxies in the Universe 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2020 11 28 ISBN 978 0 521 59740 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24 Van den Bergh S Galaxy Morphology and Classific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2020 11 28 ISBN 978 0 521 62335 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24 Waller W H Hodge P W Galaxies and the Cosmic Frontie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978 0 674 01079 6 含有內容需登入查看的頁面 link 外部連結 编辑从维基百科的姊妹计划了解更多有关 星系 的内容 维基词典上的字词解释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多媒体资源 维基新闻上的新闻 维基教科书上的教科书和手册NASA IPAC Extragalactic Database NED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ED Distance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alaxies In Our Time BBC Radio 4 英语 BBC Radio 4 的 In Our Time 節目 現在聆聽 An Atlas of The Universe Galaxies Information and amateur observations The Oldest Galaxy Yet Found Galaxy classification project harnessing the power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human brai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ow many galaxies are in our univers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most beautiful galaxies on Astronoo 3 D Video 01 46 Over a Million Galaxies of Billions of Stars each BerkeleyLab animated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星系 amp oldid 7557209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