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无国界记者

無國界記者[1](法語:Reporters sans frontières,縮寫:RSF,英語: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是致力於保護記者免受迫害,促進新闻自由的国际非政府组织,由羅伯特·梅納德Robert Ménard)於1985年在法國蒙彼利埃創立。總部設於巴黎,並在設有14家辦事處(在美國有兩個辦事處,分別位於華盛頓舊金山[2]

无国界记者
Reporters Sans Frontières
成立時間1985年,​37年前​(1985
創始人羅勃·梅納、Rémy Loury、Jacques Molénat和Émilien Jubineau
類型非營利組織非政府组织,在联合国为顾问地位
法律地位declared association[*]
總部 法國巴黎
服务地区世界范围[*]
秘书长
克里斯托夫·德卢瓦尔(自2012年7月起)
重要人物
Christian Mihr(CEO RWB)
Rubina Möhring(主席 RWB)
Thérèse Obrecht Hodler(主席 RWB)
預算
收入:420万欧元 (2011)
支出:460万欧元(2011)
收入
6,166,135 歐元 (2019年) 
捐款515,390 歐元 (2019年) 
員工数约120人
獎項Lorenzo Natali Journalism Prize[*], Charlemagne Medal for European Media[*], 萨哈罗夫奖, Dawit Isaak award[*], Dr. Erich Salomon Prize[*], Premi Antonio Asensio de Periodisme[*], Roland Berger Award for Human Dignity[*], Siebenpfeiffer Award[*], Monismanien Prize[*]
網站rsf.org

無國界記者是國際言論自由交流會英语International Freedom of Expression eXchangeIFEX)的成员。IFEX由全球60多個非政府组织組成,在世界范围内監察言论自由被侵犯的状况、促進並捍卫言論自由的权力[3]。在无国界记者发表的的报刊、出版物中,指出:“无国界记者捍卫全世界被囚禁的记者的权利以及新闻自由,即《世界人权宣言》中第19条描述的提供信息及获取信息的权利。”[4]

无国界记者於2005年獲欧洲议会授予自由精神萨哈罗夫奖[5]

背景

 
旧标志(英文)

無國界記者始建於1985年,其創辦人為羅勃·梅納、雷米·洛瑞、雅克·莫萊納和艾米利亞·朱比諾,地點為法國蒙彼利埃[6],總部設於巴黎第二区[7]

起初,無國界記者致力於促進獨立媒體,創辦人之間卻因此有意見分歧,結果只有羅勃·梅納留在無國界記者中。之後,羅勃·梅納決定將無國界記者的目的改為促進新聞自由[6]梅納指出无国界记者的靈感係源自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第19條,即所有人均擁有「言論和表達自由的權利」。[8]

羅勃·梅納是无国界记者的首任秘書長。於2008年,讓-弗朗索瓦·茱莉亞接任秘書長一職。[9]克里斯托夫·德盧瓦爾於2012年7月接任秘书长一職。[10]

无国界记者的主要行動手段是通過信件、請願和新聞稿,呼籲各國政府關注新聞自由。透過遍布全球的150名通訊員,无国界记者能夠收集相關信息,並對違反新聞自由的區域進行調查。如有必要,无国界记者會要求通訊員評估一個特定國家工作條件。无国界记者亦會每年發佈一些出版物,如新闻自由指数[6][11]

為對抗假新聞,無國界記者於2018年4月發起「新聞信任計畫」(Journalism Trust Initiative; JTI),旨在為全球的新聞工作者建立一套信任度及透明度標準。[12]

機構設置

 
无国界记者總秘書處

國際秘書處

辦事處

歐洲

亞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出版物

无国界记者的出版物包括新聞稿、調查報告和定期刊物。這些出版物大多關於個別國家或地區的新聞發展,或關於某個特定的主題。[13]在每年的十二月,无国界记者都會公佈一份關於資訊自由和記者安全的年度概覽。[14]无国界记者的網站有六種語言版本(法語英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漢語波斯語),網站內有年度概覽的存檔。[4]

无国界记者组织甚至出版了一个Minecraft地图,名为反审查图书馆[15]

全球新闻自由指数

 
2022年全球新闻自由指数排名,顔色越偏藍代表越自由,越偏紅代表越不自由。

无国界记者的新闻自由指数是本組織根據各國新聞自由的情況,每年整合出版的國家新聞自由排名。而小型國家如安道爾梵蒂岡則不會被列入排名中。[16]

此排名是根據一份問卷調查而得。問卷的調查對象來自世界各地,其中包括百多位無國界記者及其夥伴組織的成員,以及相關的專家,例如研究員、法學家和人權活動家。[17]

問卷的問題主要針對記者和媒體被直接打擊的情況,次要針對出版自由在該國所面對的壓力。無國界記者指出,新闻自由指数僅限於新聞自由,因此不會衡量新聞工作的質量。此排名還會針對非政府組織向記者施加的壓力,例如西班牙的巴斯克軍事組織埃塔對當地記者施壓。[18]

新聞自由掠奪者

從2001年開始,无国界记者每年都會出版一份名為「新聞自由掠奪者」(Predators of Press Freedom)的列表。該列表列出該年嚴重違反新聞自由的人士。[19][20]

於2013年5月,无国界记者發表的「新聞自由掠奪者」列表中包含了39人和組織,其中包括中共中央總書記习近平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俄羅斯總統普京伊朗總統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沙特阿拉伯國王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敘利亞總統巴沙尔·阿萨德以色列國防軍穆斯林兄弟會等。[21]

記者和部落客手冊

多年來,无国界记者已出版了好幾本《記者和部落客手冊》,以向記者和部落客提供援助,並提高公眾意識。以下為无国界记者曾出版的《記者和部落客手冊》:[22]

  • 《部落客和網絡持不同政見者手冊》(Handbook for Bloggers and Cyber-Dissidents,2005年9月)[23]
  • 《記者手冊》(Handbook for Journalists,2007年4月)[24]
  • 《被迫流亡國外的記者指南》(Guide for journalists who are forced to flee into exile,2012年6月)June 2012[25]
  • 《選舉期間的記者手冊》(Handbook for journalists during elections,2012年7月)[26]

互聯網公敵和受監視國家名單

於2006年,无国界记者發佈了一份名為「互聯網公敵」(Enemies of the Internet)的名單。[27]該名單上的國家「不但審查網上新聞和信息,還系統性地鎮壓互聯網系統。」[28]於2007年,无国界记者發佈了另一份名為「受監視國家」(Countries Under Surveillance)的名單。「受監視國家」上的國家雖然非「互聯網公敵」,但其部份行為違反了新聞自由的原則,故需受監視。[29]

2012年,為了配合世界反對網絡審查日,无国界记者更新了其「互聯網公敵」和「受監視國家」名單[30]巴林白俄罗斯被从“受监视国家”加入“互联网公敌”[31]。该列表最后更新于2014年[32][33],此次更新除网络审查外还更关注于网络监视,国家数量增加至19个,其中美国英国均被加入“互联网公敌”[34]


争议

無國界記者的一些專案計畫被指帶有不透明的政治關聯運作,因此有人質疑該組織的中立性及政治目的[35]

2002年,法國《世界外交論衡月刊》刊登一篇名為「政變無國界」的報道,無國界記者兩名駐委內瑞拉成員都支持2002年委內瑞拉政變,反對委內瑞拉總統烏戈·查韋斯;又稱2002年1月無國界記者發布聲明稿要求查韋斯「不要再對媒體作惡毒攻擊」,卻隻字不提委內瑞拉右翼媒體針對查韋斯的歪曲報道,亦對委內瑞拉右翼媒體參與2002年委內瑞拉政變視若無睹[36]

2005年,加拿大駐古巴記者讓-蓋·阿拉德(Jean-Guy Allard)撰寫《梅納德檔案》(El expediente Robert Menard)一書指控,無國界記者接受美國中央情報局與自由古巴中心資助,所以經常高調針對古巴。美國獨立記者黛安娜·巴拉赫娜(Diana Barahona)、宾州爱丁博罗大学(Edinboro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教授Luciana Bohne等同情古巴者也指控,無國界記者收受中情局資助。無國界記者發出新聞稿,承認自2002年起接受自由古巴中心資助每年6.4萬歐元、自2005年起接受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資助每年3.5萬歐元,宣稱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撥款僅用於協助非洲記者,又指兩者資助總額只佔無國界記者預算2.5%。一些無國界記者成員、尤其是德國及西班牙分部成員認為,無國界記者不應再接受上列資助;梅納爾卻認為,如果無國界記者放棄上列資助,等於間接承認「那些出於反美的」指控[36]

2008年4月,法國社會黨參議員让-吕克·梅朗雄指控,無國界記者收受美國右派資金,雖然宣稱捍衛世界各地記者權益,實際上只特別「關心」美國討厭的國家,不關心歐美國家的新聞自由;在美國本土,無國界記者唯一聲援的美國記者是因披露中央情報局情報員姓名、拒絕透露消息來源而入獄的《紐約時報》記者朱迪思·米勒。《費加羅報》記者艾瑞克·澤穆爾在電視節目上指控,無國界記者「受僱於中情局」。梅納爾駁斥梅朗雄的指控,批評梅朗雄是「典型法國麻煩小政客」、「特別喜歡專制政權」,又稱澤穆爾只是重複一些在網路上傳來傳去、並無實質證據的指控。梅納爾堅稱,無國界記者也有批評美國支持的威權盟邦沙烏地阿拉伯,並非只針對美國不喜歡的國家[36]

印度學者艾倫·希拉瓦斯特瓦(Arun Shivrastva)等合著之《NGO與顏色革命》(Helping or Hurting)一書調查,稱無國界記者、國際特赦組織等國際組織本質一樣[37],以非政府組織外衣為西方利益服務和輸出西方意識形態,因為採取雙重標準

2006年,美國獨立記者黛安娜·巴拉赫娜(Diana Barahona)於美國左翼雙月刊《CounterPunch》刊登一篇調查報導,指涉無國界記者長期接受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與中央情報局的資金,無國界記者的人權報告必須經過美國政府的指引和審核[38]。然而,2005年《衛報》指出,所有相關指控的新聞報導,皆只有引用此名記者寫的文章為證,事實與否令人質疑。[39][40]

2020年11月18日,針對中華民國國家傳播通訊委員會(NCC)委員會議決議拒絕中天新聞台換照,《自由時報電子報》記者彭琬馨報導,無國界記者聲明,NCC的決議影響中天電視相關員工,令人遺憾,但不侵害新聞自由,「新聞自由並不是指毫無管制;需要相關管制及民主的控制,才能有效發揮其效用,而不是被濫用」[41]。其後,《聯合報》記者李光儀根據無國界記者台灣分會官網原公開之理事會名單顯示,除了海外民運人士吾爾開希外,理事會成員多為中華民國政府所轄媒體機構中央通訊社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或親綠媒體如《自由時報》的媒體人(彭琬馨為候補理事),指責無國界記者不中立;無國界記者稱,該名單的所有人士皆不涉及無國界記者東亞辦事處之運作。[42];11月19日,無國界記者組織台灣分會官網撤下組織架構頁面,放上東亞辦事處執行長艾瑋昂之聲明。[43]CTWANT引述艾瑋昂表示,先前無國界記者台灣分會的聲明尚未獲得總部認可,台灣分會無權對外發表聲明,東亞只有艾瑋昂有權對外發表聲明[44]。中天電視聲明稿駁斥無國界記者說法時稱,無國界記者的說法有不實之處,廣播頻譜並非有限資源,電視廣播服務應由市場機制調節[45]

2022年4月29日,中華民國外交部宣布,捐贈50萬美元給無國界記者在烏克蘭利沃夫設立「媒體自由中心」(Press Freedom Centre)[46]。5月18日,艾瑋昂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台灣新聞自由毋庸置疑,政府公權力無法直接影響媒體工作、控制報導,但仍有利益衝突假新聞、娛樂感官化等問題;同日,無國界記者秘書長德洛瓦(Christophe Deloire)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說,有些台灣媒體由「中國資金」掌控,對編輯工作帶來很大影響,採取措施避免業主過度干涉是合理的,「民主國家應設立機制確保編輯獨立,我們在歐洲也如此要求」[47]

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係

自1992年以來,無國界記者組織一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歐洲委員會具有諮詢地位[48]

200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原本要與無國界記者合辦「網路自由日」,但最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緊急撤回合作關係;理由是「無國界記者在教科文組織沒有得到通知的情形下,散布了有關教科文組織一些成員國的資料;而教科文組織也不會認可這行為」,以及「放置教科文組織標識的方式意指本組織支持其所提供資訊」。而無國界記者在一份新聞稿中回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經撤回了對此次活動的支持,因為非政府組織發布的網路敵人名單中的一些國家已直接施加壓力以實現這一目標。」[49]

2012年3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委員會舉行了第189屆會議,據報告說明:「委内瑞拉在秘鲁的附议下要求将记者无国界组织从被接纳为享有协作地位的组织的名单中去掉,理由是该非政府组织的工作方法与教科文组织在新闻领域的价值观不一致。委员会赞成这一要求,因此记者无国界组织将继续与教科文组织保持享有咨询地位的正式伙伴关系。」[50][51][52][53]。同年3月13日,無國界記者組織否認有報導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該會議中因無國界記者組織「缺乏道德」而將之「排除在外」,該組織批評一些媒體尤其是在拉丁美洲的媒體散發了這種虛假報導,且沒有嘗試過進行任何事實核實[54]

参考文献

  1. ^ 該名稱根據其官方在台灣設立東亞辦事處公布的名稱而定,其名稱類似一家國際人道救助機構「無國界醫生」(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不過這兩個機構並無關聯。
  2. ^ US Chapter. Reports Without Borders. [2019-03-14]. (原始内容于2019-08-26). 
  3. ^ Ireland tops press freedom index. The Irish Times. 2009-10-10. 
  4. ^ 4.0 4.1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 For Freedom of Inform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rochure,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16 April 2012
  5. ^ "Ladies, Ibrahim and Reporters joint Sakharov prize winner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uropean Parliament, 27 June 2006
  6. ^ 6.0 6.1 6.2 "Who We Ar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12 September 2012, retrieved 8 March 2013
  7. ^ . Reports Without Borders. [2012-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4). 
  8. ^ Ai Weiwei – ambassador for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 Reporters sans frontières. [2013-10-14]. (原始内容于2014-10-06). 
  9. ^ Charlotte Menegaux. Robert Ménard 'se passera très bien des médias'. Le Figaro. AFP. 2008-09-26 [2008-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4) (法语).  English translation: "Robert Ménard 'will be fine media' "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 ^ "Christophe Deloire appointed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director-genera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21 May 2012
  11. ^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provides funding for journalists and media in danger. Reports Without Borders. 2009-07-13 [2012-03-03]. (原始内容于2016-03-13). 
  12. ^ RSF and its partners unveil the Journalism Trust Initiative to combat Disinformation. Reports Without Borders, 3 April 2018. [2018-07-05]. (原始内容于2021-02-07). 
  13. ^ "Mission Repor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retrieved 21 March 2013
  14. ^ "Overview"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retrieved 21 March 2013
  15. ^ RSF. 反审查图书馆 The Uncensored Library. [2022-12-01]. 
  16. ^ 2013 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 Questionnair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2013
  17. ^ 2013 "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 - Methodolog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31 January 2013
  18. ^ How the index was compile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 2013
  19. ^ en.rsf.org Artists Stephen Shanabrook and Veronika Georgieva with Saatchi and Saatchi for 25th anniversary campaign, 2010, for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cluding youtube.com tv commercia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campaign was nominated for an award at canneslions.com 57th Cannes Lions International Advertising Festiva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 ^ "Predators of Freedom of Information in 201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3 May 2013
  21. ^ The enemies of press freedom 2013 - DW - 03.05.2013. 德國之聲. 2013-03-05 [2020-12-17]. (原始内容于2021-02-07). 
  22. ^ "Handbook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retrieved 21 March 2013
  23. ^ (PDF).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March 2008 [2012-03-0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2-27). 
  24. ^ .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17 April 2009, updated 19 February 2013 [2013-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4). 
  25. ^ (PDF).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June 2009, updated June 2012 [2012-11-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4-10). 
  26. ^ .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June 2009, updated June 2012 [2013-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0). 
  27. ^ List of the 13 Internet enemi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Paris), 11 July 2006.
  28. ^ "Internet enemi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Paris), 12 March 2009.
  29. ^ Web 2.0 versus Control 2.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Paris), 18 March 2010.
  30. ^ 30.0 30.1 Internet Enemi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Paris), 12 March 2012
  31. ^ BESET BY ONLINE SURVEILLANCE AND CONTENT FILTERING, NETIZENS FIGHT ON. 无国界记者. 2012 [2021-11-06]. (原始内容于2014-07-11) (英语). 
  32. ^ ENEMIES OF THE INTERNET 2014 (PDF). 无国界记者. 2014-12-03 [2021-11-06]. (原始内容 (PDF)于2021-11-06) (英语). 
  33. ^ 33.0 33.1 . 无国界记者.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5) (英语). 
  34. ^ Eveleth, Rose. The United States Is Declared an Enemy of the Internet by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Smithsonian Magazine. [2014-03-14]. (原始内容于2021-11-08). 
  35. ^ 相关质疑参见:
    • * 2005年3月11日,The Newspaper Guild,Diana Barahona,Government funds color press group's objectivit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政府資助有色新聞團體之動機)
    • * 2005年5月13日,ZNet,Salim Lamrani,The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Frau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無國界記者之詐騙)
    • * 2005年5月17日,CounterPunch,Diana Barahona,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Unmaske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無國界記者內幕)
    • * 2005年5月19日,The Guardian衛報),Duncan Campbell,Bias claim against reporters' group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記者團體被控有偏頗立場)
  36. ^ 36.0 36.1 36.2 林康琪、余偉邦. 無國界記者惹中立爭議 法議員斥助美反華 創辦人駁斥無中生有. 明報. 2008-05-04. 
  37. ^ 《NGO與顏色革命》中文版 時報文化 ISBN 978-9571372129
  38. ^ Diana Barahona, Jeb Sprague.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and Washington's Coups. CounterPunch. 2006-08-01 [2019-08-08]. (原始内容于2021-02-13) (英语). 
  39. ^ Campbell, Duncan. Bias claim against reporters' group. The Guardian. 2005-05-19 [2019-08-08]. ISSN 0261-3077. (原始内容于2021-02-07) (英国英语). 
  40. ^ Reporters sans Frontiers hired by Otto Reich, cashes cheques from Washington. cuba-solidarity.org.uk. [2019-08-08]. (原始内容于2020-02-07). 
  41. ^ 彭琬馨 中天下架》無國界記者組織:未涉及侵害新聞自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自由時報電子報
  42. ^ 2020/11/18聯合報記者李光儀臉書
  43. ^ 2020/11/19李光儀臉書. [2020-11-19]. (原始内容于2021-02-07). 
  44. ^ 甯其遠. 「NCC並未涉及侵害新聞自由」 無國界記者組織總部未認可. CTWANT. [2020-11-21]. (原始内容于2020-12-24). 
  45. ^ 中國時報. 中天致函 駁無國界記者組織引述不實. 中國時報. 2020-11-21 [2020-11-21]. (原始内容于2021-02-07). 
  46. ^ 新聞稿. 我國政府捐贈50萬美元支持「無國界記者組織」在烏克蘭設立的「媒體自由中心」,以具體行動捍衛新聞採訪自由.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2-04-29 [2023-01-24]. 
  47. ^ 曾婷瑄. 無國界記者:台灣為民主世界典範 應改善媒體環境. 中央通訊社. 2022-05-19 [2023-01-24]. 
  48. ^ 4/7言論自由日,「無國界記者組織」宣布在台北設亞洲第一間辦公室. 關鍵評論. 2017-04-07 [2021-03-25]. (原始内容于2017-04-15). 
  49. ^ . Mathaba.net. 2008-03-13 [2012-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3). 
  50. ^ 普世價值或淺薄的舒適?「無國界記者」與台灣. 苦勞網. 2017-05-15 [2019-08-07]. (原始内容于2021-02-07) (中文(繁體)). 
  51. ^ 中時電子報. 非政府組織被政府操控 干政引內戰 - 話題觀察. 中時電子報. [2019-08-07]. (原始内容于2021-02-07) (中文(臺灣)). 
  52. ^ UNESCO. 非政府伙伴委员会的报告. unesdoc.unesco.org. UNESCO. 2012-03-06 [2019-08-07]. (原始内容于2021-02-07) (中文). 
  53. ^ UNESCO. 正式夥伴關係 (PDF). unesdoc.unesco.org. UNESCO. 06/2019 [2019-08-07]. (原始内容 (PDF)于2021-02-07). 
  54. ^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keeps UNESCO consultative status, condemns disinform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13 March 2012.

外部链接

  • 无国界记者官方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法文)(英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阿拉伯文)(波斯文)

无国界记者, 無國界記者, 法語, reporters, sans, frontières, 縮寫, 英語,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是致力於保護記者免受迫害, 促進新闻自由的国际非政府组织, 由羅伯特, 梅納德, robert, ménard, 於1985年在法國蒙彼利埃創立, 總部設於巴黎, 並在亞, 非設有14家辦事處, 在美國有兩個辦事處, 分別位於華盛頓與舊金山, reporters, sans, frontières成立時間1985年, 37年前, 1985, 創始人羅. 無國界記者 1 法語 Reporters sans frontieres 縮寫 RSF 英語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是致力於保護記者免受迫害 促進新闻自由的国际非政府组织 由羅伯特 梅納德 Robert Menard 於1985年在法國蒙彼利埃創立 總部設於巴黎 並在亞 歐 美 非設有14家辦事處 在美國有兩個辦事處 分別位於華盛頓與舊金山 2 无国界记者Reporters Sans Frontieres成立時間1985年 37年前 1985 創始人羅勃 梅納 Remy Loury Jacques Molenat和Emilien Jubineau類型非營利組織 非政府组织 在联合国为顾问地位法律地位declared association 總部 法國巴黎服务地区世界范围 秘书长克里斯托夫 德卢瓦尔 自2012年7月起 重要人物Christian Mihr CEO RWB Rubina Mohring 主席 RWB Therese Obrecht Hodler 主席 RWB 預算收入 420万欧元 2011 支出 460万欧元 2011 收入6 166 135 歐元 2019年 捐款515 390 歐元 2019年 員工数约120人獎項Lorenzo Natali Journalism Prize Charlemagne Medal for European Media 萨哈罗夫奖 Dawit Isaak award Dr Erich Salomon Prize Premi Antonio Asensio de Periodisme Roland Berger Award for Human Dignity Siebenpfeiffer Award Monismanien Prize 網站rsf wbr org無國界記者是國際言論自由交流會 英语 International Freedom of Expression eXchange IFEX 的成员 IFEX由全球60多個非政府组织組成 在世界范围内監察言论自由被侵犯的状况 促進並捍卫言論自由的权力 3 在无国界记者发表的的报刊 出版物中 指出 无国界记者捍卫全世界被囚禁的记者的权利以及新闻自由 即 世界人权宣言 中第19条描述的提供信息及获取信息的权利 4 无国界记者於2005年獲欧洲议会授予自由精神萨哈罗夫奖 5 目录 1 背景 2 機構設置 2 1 國際秘書處 2 2 辦事處 3 出版物 3 1 全球新闻自由指数 3 2 新聞自由掠奪者 3 3 記者和部落客手冊 3 4 互聯網公敵和受監視國家名單 4 争议 5 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係 6 参考文献 7 外部链接背景 编辑 旧标志 英文 無國界記者始建於1985年 其創辦人為羅勃 梅納 雷米 洛瑞 雅克 莫萊納和艾米利亞 朱比諾 地點為法國蒙彼利埃 6 總部設於巴黎第二区 7 起初 無國界記者致力於促進獨立媒體 創辦人之間卻因此有意見分歧 結果只有羅勃 梅納留在無國界記者中 之後 羅勃 梅納決定將無國界記者的目的改為促進新聞自由 6 梅納指出无国界记者的靈感係源自1948年 世界人权宣言 第19條 即所有人均擁有 言論和表達自由的權利 8 羅勃 梅納是无国界记者的首任秘書長 於2008年 讓 弗朗索瓦 茱莉亞接任秘書長一職 9 克里斯托夫 德盧瓦爾於2012年7月接任秘书长一職 10 无国界记者的主要行動手段是通過信件 請願和新聞稿 呼籲各國政府關注新聞自由 透過遍布全球的150名通訊員 无国界记者能夠收集相關信息 並對違反新聞自由的區域進行調查 如有必要 无国界记者會要求通訊員評估一個特定國家工作條件 无国界记者亦會每年發佈一些出版物 如新闻自由指数 6 11 為對抗假新聞 無國界記者於2018年4月發起 新聞信任計畫 Journalism Trust Initiative JTI 旨在為全球的新聞工作者建立一套信任度及透明度標準 12 機構設置 编辑 无国界记者總秘書處 國際秘書處 编辑 法國巴黎 Reporters sans frontieres 辦事處 编辑 歐洲 奥地利 維也納 Reporter ohne Grenzen 比利時 布魯塞爾 Reporters sans frontieres Reporters zonder grenzen 德國 柏林 Reporter ohne Grenzen 義大利 米蘭 Reporters sans frontieres 西班牙 馬德里 Reporteros sin fronteras 瑞典 斯德哥爾摩 Reportrar utan Granser 瑞士 日內瓦 Reporters sans frontieres 英国 倫敦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芬兰 赫爾辛基亞洲 中華民國 臺灣 臺北非洲 塞内加尔 達喀爾北美洲 美國 舊金山 美國 華盛頓南美洲 巴西 里約熱內盧出版物 编辑无国界记者的出版物包括新聞稿 調查報告和定期刊物 這些出版物大多關於個別國家或地區的新聞發展 或關於某個特定的主題 13 在每年的十二月 无国界记者都會公佈一份關於資訊自由和記者安全的年度概覽 14 无国界记者的網站有六種語言版本 法語 英語 西班牙語 阿拉伯語 漢語 波斯語 網站內有年度概覽的存檔 4 无国界记者组织甚至出版了一个Minecraft地图 名为反审查图书馆 15 全球新闻自由指数 编辑 主条目 新闻自由指数 2022年全球新闻自由指数排名 顔色越偏藍代表越自由 越偏紅代表越不自由 无国界记者的新闻自由指数是本組織根據各國新聞自由的情況 每年整合出版的國家新聞自由排名 而小型國家如安道爾和梵蒂岡則不會被列入排名中 16 此排名是根據一份問卷調查而得 問卷的調查對象來自世界各地 其中包括百多位無國界記者及其夥伴組織的成員 以及相關的專家 例如研究員 法學家和人權活動家 17 問卷的問題主要針對記者和媒體被直接打擊的情況 次要針對出版自由在該國所面對的壓力 無國界記者指出 新闻自由指数僅限於新聞自由 因此不會衡量新聞工作的質量 此排名還會針對非政府組織向記者施加的壓力 例如西班牙的巴斯克軍事組織埃塔對當地記者施壓 18 新聞自由掠奪者 编辑 主条目 新闻自由掠夺者 從2001年開始 无国界记者每年都會出版一份名為 新聞自由掠奪者 Predators of Press Freedom 的列表 該列表列出該年嚴重違反新聞自由的人士 19 20 於2013年5月 无国界记者發表的 新聞自由掠奪者 列表中包含了39人和組織 其中包括中共中央總書記习近平 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 俄羅斯總統普京 伊朗總統马哈茂德 艾哈迈迪内贾德 沙特阿拉伯國王阿卜杜拉 本 阿卜杜勒 阿齐兹 阿勒沙特 敘利亞總統巴沙尔 阿萨德 以色列國防軍 穆斯林兄弟會等 21 記者和部落客手冊 编辑 多年來 无国界记者已出版了好幾本 記者和部落客手冊 以向記者和部落客提供援助 並提高公眾意識 以下為无国界记者曾出版的 記者和部落客手冊 22 部落客和網絡持不同政見者手冊 Handbook for Bloggers and Cyber Dissidents 2005年9月 23 記者手冊 Handbook for Journalists 2007年4月 24 被迫流亡國外的記者指南 Guide for journalists who are forced to flee into exile 2012年6月 June 2012 25 選舉期間的記者手冊 Handbook for journalists during elections 2012年7月 26 互聯網公敵和受監視國家名單 编辑 於2006年 无国界记者發佈了一份名為 互聯網公敵 Enemies of the Internet 的名單 27 該名單上的國家 不但審查網上新聞和信息 還系統性地鎮壓互聯網系統 28 於2007年 无国界记者發佈了另一份名為 受監視國家 Countries Under Surveillance 的名單 受監視國家 上的國家雖然非 互聯網公敵 但其部份行為違反了新聞自由的原則 故需受監視 29 2012年 為了配合世界反對網絡審查日 无国界记者更新了其 互聯網公敵 和 受監視國家 名單 30 巴林和白俄罗斯被从 受监视国家 加入 互联网公敌 31 该列表最后更新于2014年 32 33 此次更新除网络审查外还更关注于网络监视 国家数量增加至19个 其中美国和英国均被加入 互联网公敌 34 互聯網公敵 33 巴林 2012至今 白俄羅斯 2006 2008 2012至今 孟加拉国 2009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08至今 古巴 2006至今 衣索比亞 2014至今 印度 2014至今 伊朗 2006至今 朝鲜 2006至今 巴基斯坦 2014至今 俄羅斯 2014至今 沙烏地阿拉伯 2006至今 苏丹 2014至今 叙利亚 2006至今 土库曼斯坦 2006至今 阿联酋 2014至今 英国 2014至今 美國 2014至今 乌兹别克斯坦 2006至今 越南 2006至今已除名互聯網公敵 埃及 2006 2010 现列于 受監視國家 緬甸 2006 2013 突尼西亞 2006 2010 现列于 受監視國家 受監視國家 30 澳大利亞 2009至今 孟加拉国 2009至今 埃及 2011至今 厄立特里亚 2008 2009 2011至今 法國 2011至今 哈萨克斯坦 2008至今 马来西亚 2008 2009 2011至今 韩国 2009至今 斯里蘭卡 2008 2009 2011至今 泰國 2008至今 突尼西亞 2011至今 土耳其 2010至今 挪威 2020至今已除名受監視國家 巴林 2008 2009 2011 现列于 互聯網公敵 白俄羅斯 2009 2011 现列于 互聯網公敵 印度 2008 2013 现列于 互聯網公敵 约旦 2008 利比亞 2008 2011 俄羅斯 2010 2013 现列于 互聯網公敵 塔吉克斯坦 2008 阿联酋 2008 2013 现列于 互聯網公敵 委內瑞拉 2011 葉門 2008 2009争议 编辑無國界記者的一些專案計畫被指帶有不透明的政治關聯運作 因此有人質疑該組織的中立性及政治目的 35 2002年 法國 世界外交論衡月刊 刊登一篇名為 政變無國界 的報道 無國界記者兩名駐委內瑞拉成員都支持2002年委內瑞拉政變 反對委內瑞拉總統烏戈 查韋斯 又稱2002年1月無國界記者發布聲明稿要求查韋斯 不要再對媒體作惡毒攻擊 卻隻字不提委內瑞拉右翼媒體針對查韋斯的歪曲報道 亦對委內瑞拉右翼媒體參與2002年委內瑞拉政變視若無睹 36 2005年 加拿大駐古巴記者讓 蓋 阿拉德 Jean Guy Allard 撰寫 梅納德檔案 El expediente Robert Menard 一書指控 無國界記者接受美國中央情報局與自由古巴中心資助 所以經常高調針對古巴 美國獨立記者黛安娜 巴拉赫娜 Diana Barahona 宾州爱丁博罗大学 Edinboro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教授Luciana Bohne等同情古巴者也指控 無國界記者收受中情局資助 無國界記者發出新聞稿 承認自2002年起接受自由古巴中心資助每年6 4萬歐元 自2005年起接受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資助每年3 5萬歐元 宣稱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撥款僅用於協助非洲記者 又指兩者資助總額只佔無國界記者預算2 5 一些無國界記者成員 尤其是德國及西班牙分部成員認為 無國界記者不應再接受上列資助 梅納爾卻認為 如果無國界記者放棄上列資助 等於間接承認 那些出於反美的 指控 36 2008年4月 法國社會黨參議員让 吕克 梅朗雄指控 無國界記者收受美國右派資金 雖然宣稱捍衛世界各地記者權益 實際上只特別 關心 美國討厭的國家 不關心歐美國家的新聞自由 在美國本土 無國界記者唯一聲援的美國記者是因披露中央情報局情報員姓名 拒絕透露消息來源而入獄的 紐約時報 記者朱迪思 米勒 費加羅報 記者艾瑞克 澤穆爾在電視節目上指控 無國界記者 受僱於中情局 梅納爾駁斥梅朗雄的指控 批評梅朗雄是 典型法國麻煩小政客 特別喜歡專制政權 又稱澤穆爾只是重複一些在網路上傳來傳去 並無實質證據的指控 梅納爾堅稱 無國界記者也有批評美國支持的威權盟邦沙烏地阿拉伯 並非只針對美國不喜歡的國家 36 印度學者艾倫 希拉瓦斯特瓦 Arun Shivrastva 等合著之 NGO與顏色革命 Helping or Hurting 一書調查 稱無國界記者 國際特赦組織等國際組織本質一樣 37 以非政府組織外衣為西方利益服務和輸出西方意識形態 因為採取雙重標準 2006年 美國獨立記者黛安娜 巴拉赫娜 Diana Barahona 於美國左翼雙月刊 CounterPunch 刊登一篇調查報導 指涉無國界記者長期接受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與中央情報局的資金 無國界記者的人權報告必須經過美國政府的指引和審核 38 然而 2005年 衛報 指出 所有相關指控的新聞報導 皆只有引用此名記者寫的文章為證 事實與否令人質疑 39 40 2020年11月18日 針對中華民國國家傳播通訊委員會 NCC 委員會議決議拒絕中天新聞台換照 自由時報電子報 記者彭琬馨報導 無國界記者聲明 NCC的決議影響中天電視相關員工 令人遺憾 但不侵害新聞自由 新聞自由並不是指毫無管制 需要相關管制及民主的控制 才能有效發揮其效用 而不是被濫用 41 其後 聯合報 記者李光儀根據無國界記者台灣分會官網原公開之理事會名單顯示 除了海外民運人士吾爾開希外 理事會成員多為中華民國政府所轄媒體機構中央通訊社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或親綠媒體如 自由時報 的媒體人 彭琬馨為候補理事 指責無國界記者不中立 無國界記者稱 該名單的所有人士皆不涉及無國界記者東亞辦事處之運作 42 11月19日 無國界記者組織台灣分會官網撤下組織架構頁面 放上東亞辦事處執行長艾瑋昂之聲明 43 CTWANT引述艾瑋昂表示 先前無國界記者台灣分會的聲明尚未獲得總部認可 台灣分會無權對外發表聲明 東亞只有艾瑋昂有權對外發表聲明 44 中天電視聲明稿駁斥無國界記者說法時稱 無國界記者的說法有不實之處 廣播頻譜並非有限資源 電視廣播服務應由市場機制調節 45 2022年4月29日 中華民國外交部宣布 捐贈50萬美元給無國界記者在烏克蘭利沃夫設立 媒體自由中心 Press Freedom Centre 46 5月18日 艾瑋昂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 台灣新聞自由毋庸置疑 政府公權力無法直接影響媒體工作 控制報導 但仍有利益衝突 假新聞 娛樂感官化等問題 同日 無國界記者秘書長德洛瓦 Christophe Deloire 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說 有些台灣媒體由 中國資金 掌控 對編輯工作帶來很大影響 採取措施避免業主過度干涉是合理的 民主國家應設立機制確保編輯獨立 我們在歐洲也如此要求 47 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係 编辑自1992年以來 無國界記者組織一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歐洲委員會具有諮詢地位 48 2008年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原本要與無國界記者合辦 網路自由日 但最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緊急撤回合作關係 理由是 無國界記者在教科文組織沒有得到通知的情形下 散布了有關教科文組織一些成員國的資料 而教科文組織也不會認可這行為 以及 放置教科文組織標識的方式意指本組織支持其所提供資訊 而無國界記者在一份新聞稿中回應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經撤回了對此次活動的支持 因為非政府組織發布的網路敵人名單中的一些國家已直接施加壓力以實現這一目標 49 2012年3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委員會舉行了第189屆會議 據報告說明 委内瑞拉在秘鲁的附议下要求将记者无国界组织从被接纳为享有协作地位的组织的名单中去掉 理由是该非政府组织的工作方法与教科文组织在新闻领域的价值观不一致 委员会赞成这一要求 因此记者无国界组织将继续与教科文组织保持享有咨询地位的正式伙伴关系 50 51 52 53 同年3月13日 無國界記者組織否認有報導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該會議中因無國界記者組織 缺乏道德 而將之 排除在外 該組織批評一些媒體尤其是在拉丁美洲的媒體散發了這種虛假報導 且沒有嘗試過進行任何事實核實 54 参考文献 编辑 該名稱根據其官方在台灣設立東亞辦事處公布的名稱而定 其名稱類似一家國際人道救助機構 無國界醫生 Medecins sans frontieres 不過這兩個機構並無關聯 US Chapter Reports Without Borders 2019 03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8 26 Ireland tops press freedom index The Irish Times 2009 10 10 4 0 4 1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For Freedom of Informatio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rochure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16 April 2012 Ladies Ibrahim and Reporters joint Sakharov prize winner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uropean Parliament 27 June 2006 6 0 6 1 6 2 Who We Ar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12 September 2012 retrieved 8 March 2013 Contact us Reports Without Borders 2012 07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8 04 Ai Weiwei ambassador for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Reporters sans frontieres 2013 10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10 06 Charlotte Menegaux Robert Menard se passera tres bien des medias Le Figaro AFP 2008 09 26 2008 12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12 24 法语 English translation Robert Menard will be fine media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hristophe Deloire appointed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director general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21 May 2012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provides funding for journalists and media in danger Reports Without Borders 2009 07 13 2012 03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13 RSF and its partners unveil the Journalism Trust Initiative to combat Disinformation Reports Without Borders 3 April 2018 2018 07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07 Mission Report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retrieved 21 March 2013 Overview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retrieved 21 March 2013 RSF 反审查图书馆 The Uncensored Library 2022 12 01 2013 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 Questionnair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2013 2013 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 Methodology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31 January 2013 How the index was compiled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 2013 en rsf org Artists Stephen Shanabrook and Veronika Georgieva with Saatchi and Saatchi for 25th anniversary campaign 2010 for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cluding youtube com tv commercial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campaign was nominated for an award at canneslions com 57th Cannes Lions International Advertising Festival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redators of Freedom of Information in 2013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3 May 2013 The enemies of press freedom 2013 DW 03 05 2013 德國之聲 2013 03 05 2020 12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07 Handbook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retrieved 21 March 2013 Handbook for bloggers and cyber dissidents PDF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March 2008 2012 03 03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2 02 27 Handbook for Journalists January 2010 update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17 April 2009 updated 19 February 2013 2013 03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5 24 请检查 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Guidelines for exiled journalists PDF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June 2009 updated June 2012 2012 11 10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2 04 10 请检查 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Handbook for journalists during elections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June 2009 updated June 2012 2013 03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20 请检查 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List of the 13 Internet enemie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Paris 11 July 2006 Internet enemie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Paris 12 March 2009 Web 2 0 versus Control 2 0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Paris 18 March 2010 30 0 30 1 Internet Enemie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Paris 12 March 2012 BESET BY ONLINE SURVEILLANCE AND CONTENT FILTERING NETIZENS FIGHT ON 无国界记者 2012 2021 11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7 11 英语 ENEMIES OF THE INTERNET 2014 PDF 无国界记者 2014 12 03 2021 11 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 11 06 英语 33 0 33 1 Enemies of the Internet 2014 Entities at the heart of censorship and surveillance 无国界记者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2 25 英语 Eveleth Rose The United States Is Declared an Enemy of the Internet by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Smithsonian Magazine 2014 03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11 08 相关质疑参见 2005年3月11日 The Newspaper Guild Diana Barahona Government funds color press group s objectivity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政府資助有色新聞團體之動機 2005年5月13日 ZNet Salim Lamrani The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Fraud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無國界記者之詐騙 2005年5月17日 CounterPunch Diana Barahona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Unmasked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無國界記者內幕 2005年5月19日 The Guardian 衛報 Duncan Campbell Bias claim against reporters group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記者團體被控有偏頗立場 36 0 36 1 36 2 林康琪 余偉邦 無國界記者惹中立爭議 法議員斥助美反華 創辦人駁斥無中生有 明報 2008 05 04 请检查 access 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使用 accessdate 需要含有 url 帮助 NGO與顏色革命 中文版 時報文化 ISBN 978 9571372129 Diana Barahona Jeb Sprague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and Washington s Coups CounterPunch 2006 08 01 2019 08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13 英语 Campbell Duncan Bias claim against reporters group The Guardian 2005 05 19 2019 08 08 ISSN 0261 30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07 英国英语 Reporters sans Frontiers hired by Otto Reich cashes cheques from Washington cuba solidarity org uk 2019 08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2 07 彭琬馨 中天下架 無國界記者組織 未涉及侵害新聞自由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0 11 18聯合報記者李光儀臉書 2020 11 19李光儀臉書 2020 11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07 甯其遠 NCC並未涉及侵害新聞自由 無國界記者組織總部未認可 CTWANT 2020 11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2 24 中國時報 中天致函 駁無國界記者組織引述不實 中國時報 2020 11 21 2020 11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07 新聞稿 我國政府捐贈50萬美元支持 無國界記者組織 在烏克蘭設立的 媒體自由中心 以具體行動捍衛新聞採訪自由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2 04 29 2023 01 24 曾婷瑄 無國界記者 台灣為民主世界典範 應改善媒體環境 中央通訊社 2022 05 19 2023 01 24 4 7言論自由日 無國界記者組織 宣布在台北設亞洲第一間辦公室 關鍵評論 2017 04 07 2021 03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4 15 UNESCO withdraw patronage to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 Mathaba net 2008 03 13 2012 03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4 03 普世價值或淺薄的舒適 無國界記者 與台灣 苦勞網 2017 05 15 2019 08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07 中文 繁體 中時電子報 非政府組織被政府操控 干政引內戰 話題觀察 中時電子報 2019 08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07 中文 臺灣 UNESCO 非政府伙伴委员会的报告 unesdoc unesco org UNESCO 2012 03 06 2019 08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07 中文 UNESCO 正式夥伴關係 PDF unesdoc unesco org UNESCO 06 2019 2019 08 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 02 07 请检查 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keeps UNESCO consultative status condemns disinformatio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13 March 2012 外部链接 编辑无国界记者官方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法文 英文 西班牙文 葡萄牙文 阿拉伯文 波斯文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无国界记者 amp oldid 75899185,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