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意界是常論

意界是常論,佛教阿毘達磨術語,此稱謂最早見於說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論》,這個理論主張,因為意界是常,故而能憶念起以往所作,其所屬部派無法考證,一般將其歸入一心論之下。

記載 编辑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

玄奘譯《大毘婆沙論》有更詳細的綜述:

相近學說 编辑

前後一覺論者,將能夠憶念的功能作為心性是一的依據[1],與意界是常論者相近。

瑜伽師曾提出五識不同於意識可自類相續,它們從意識無間而生[2],瑜伽行派有類似見解[3]。《大智度論》記載一個學說,將意分為二種:剎那滅意和一意;依一意即相續心,而生六識[4]。在《成實論》中也記載相似學說,主張心性本淨者,引用相續心作為依據,為論主所評破[5]。此學說與意界是常論者相近,但沒有明確記載兩者的關係。

十八界理論中,將五識界與意識界所依意界分而論之的見解,在唯識學派現存文獻中,最早明確出現在無性論師為無著攝大乘論》所作釋論中[6][7]

現代研究 编辑

印順法師認為,此理論以常在意界,為生滅六識的所依,是為常住不變之心,這與大乘所說真常心有深切的關係[8]

註釋與引用 编辑

  1. ^ 玄奘譯《大毘婆沙論》卷11:「有執覺性是一,如說前後一覺論者。彼作是說:前作事覺,後憶念覺,相用雖異,其性是一。如是可能憶本所作,以前後位覺體一故,前位所作後位能憶。」
  2. ^ 大毘婆沙論》卷131:「然意處有六種,謂眼識,乃至意識。此中眼識與眼識,為因,等無間,增上,非所緣。……如眼識與眼識,眼識與耳、鼻、舌、身識亦爾。眼識與意識,為因,等無間,所緣,增上。……如眼識對六識,耳、鼻、舌、身識,對六亦爾。意識與意識,為因,等無間,所緣,增上。……意識與眼識,為因,等無間,增上,非所緣。……如意識對眼識,意識對餘識亦爾。問:眼等五識,展轉無間,現在前不?答:諸瑜伽師說,眼等五識,展轉無間,不現在前,皆從意識無間生故。阿毘達磨諸論師言:眼等五識展轉,皆得無間而起,若不爾者,違根蘊說。」
  3. ^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又、非五識身,有二剎那,相隨俱生,亦無展轉無間,更互而生。又、一剎那五識身生已,從此無間,必意識生。從此無間,或時散亂,或耳識生,或五識身中,隨一識生。」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如《瑜伽》等,……彼第三云:『又、非五識身,有二剎那俱生,亦非展轉無間而生。』故大乘中,五識唯一剎那,必不相續,終始必然。又彼第三云:『又、一剎那,五識生已,從此無間,必意識生。從此無間,或時散亂,或耳識生,餘五識中隨一生等。』故知五識,自類前後,及與他前後,皆不相續。」
  4. ^ 龍樹大智度論》:「識眾者,內外六入和合故,生六覺,名為識。以內緣力大故,名為眼識,乃至名為意識。問曰:意即是識,云何意緣力故生意識?答曰:意生滅相故,多因前意故,緣法生意識。問曰:前意已滅,云何能生後識?答曰:意有二種,一者、念念滅;二者、心次第相續,名為一,為是相續心故,諸心名為一意。是故,依意而生識,無咎。意識難解故,九十六種外道,不說依意故生識,但以依神為本。」
  5. ^ 訶梨跋摩成實論·二世無品》:「又汝言不應得觀內心內受者,有二種心:一念念生滅,二次第相續,用現在心,觀相續心,非今猶在。」《成實論·心性品》:「論者言:有人說心性本淨,以客塵故不淨;又說不然。……問曰:我不為念念滅心故,如是說;以相續心故,說垢染。答曰:是相續心,世諦故有,非真實義,此不應說。又於世諦,是亦多過,心生已滅,未生未起,云何相續?」
  6. ^ 無著攝大乘論》:「此中身、身者、受者識,應知即是眼等六內界。彼所受識,應知即是色等六外界。彼能受識,應知即是眼等六識界。」
    世親攝大乘論釋》:「謂身、身者、受者識者:身,謂眼等五界。身者,謂染污意。能受者,謂意界。」
    無性《攝大乘論無性釋》:「謂身、身者、受者識者:如後當說,眼等六內界為性,如其所應。眼等五識所依意界,名身者識。第六意識所依意界,名受者識。」
  7. ^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眼等五根,名身。五識所依意界,名身者。第六意識所依意界,名受者識。」
    圓測《解深密經疏》:「若依無性:眼等五識所依意界,名身者識;第六意識所依意界,名受者識。解云:無性論意,眼等五識所依意界,即是賴耶,名身者識;第六意識所依意界,即是末那,名受者識。
    若依世親,與此相翻:第七末那,名身者識;第八賴耶,名受者識。故彼論云:身者,謂染汙意;受者,謂意界。」
  8. ^ 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一心論,不是剎那生滅而是剎那轉變的。以一心來說明一眾生,說明記憶、造業受報的事。……但說識而有特色的,有「意界是常論」者:……。意界mano-dha^tu是六識界生起的所依,所以「意界是常」,是依常住意而起生滅的六識,也是在一般起滅不已的六識底裏,別有常住不變的心。這也是為了說明憶念的可能,不知是那一部派的意見!……「心性本淨」,「意界是常」,與大乘的真常心,是有深切的關係的。」

參見 编辑

意界是常論, 佛教阿毘達磨術語, 此稱謂最早見於說一切有部, 大毘婆沙論, 這個理論主張, 因為意界是常, 故而能憶念起以往所作, 其所屬部派無法考證, 一般將其歸入一心論之下, 目录, 記載, 相近學說, 現代研究, 註釋與引用, 參見記載, 编辑北涼浮陀跋摩譯, 阿毘曇毘婆沙論, 或有說者, 意界是常, 以意界常故, 憶本所作, 玄奘譯, 大毘婆沙論, 有更詳細的綜述, 或復有執, 意界是常, 如執者, 彼作是說, 六識雖生滅, 而意界是常, 如是可能憶本所作, 六識所作事, 意界能憶故, 若不爾者, 何緣能憶. 意界是常論 佛教阿毘達磨術語 此稱謂最早見於說一切有部 大毘婆沙論 這個理論主張 因為意界是常 故而能憶念起以往所作 其所屬部派無法考證 一般將其歸入一心論之下 目录 1 記載 2 相近學說 3 現代研究 4 註釋與引用 5 參見記載 编辑北涼浮陀跋摩譯 阿毘曇毘婆沙論 或有說者 意界是常 以意界常故 憶本所作 玄奘譯 大毘婆沙論 有更詳細的綜述 或復有執 意界是常 如執意界是常論者 彼作是說 六識雖生滅 而意界是常 如是可能憶本所作 六識所作事 意界能憶故 若不爾者 何緣能憶本所作事 相近學說 编辑前後一覺論者 將能夠憶念的功能作為心性是一的依據 1 與意界是常論者相近 瑜伽師曾提出五識不同於意識可自類相續 它們從意識無間而生 2 瑜伽行派有類似見解 3 大智度論 記載一個學說 將意分為二種 剎那滅意和一意 依一意即相續心 而生六識 4 在 成實論 中也記載相似學說 主張心性本淨者 引用相續心作為依據 為論主所評破 5 此學說與意界是常論者相近 但沒有明確記載兩者的關係 在十八界理論中 將五識界與意識界所依意界分而論之的見解 在唯識學派現存文獻中 最早明確出現在無性論師為無著 攝大乘論 所作釋論中 6 7 現代研究 编辑印順法師認為 此理論以常在意界 為生滅六識的所依 是為常住不變之心 這與大乘所說真常心有深切的關係 8 註釋與引用 编辑 玄奘譯 大毘婆沙論 卷11 有執覺性是一 如說前後一覺論者 彼作是說 前作事覺 後憶念覺 相用雖異 其性是一 如是可能憶本所作 以前後位覺體一故 前位所作後位能憶 大毘婆沙論 卷131 然意處有六種 謂眼識 乃至意識 此中眼識與眼識 為因 等無間 增上 非所緣 如眼識與眼識 眼識與耳 鼻 舌 身識亦爾 眼識與意識 為因 等無間 所緣 增上 如眼識對六識 耳 鼻 舌 身識 對六亦爾 意識與意識 為因 等無間 所緣 增上 意識與眼識 為因 等無間 增上 非所緣 如意識對眼識 意識對餘識亦爾 問 眼等五識 展轉無間 現在前不 答 諸瑜伽師說 眼等五識 展轉無間 不現在前 皆從意識無間生故 阿毘達磨諸論師言 眼等五識展轉 皆得無間而起 若不爾者 違根蘊說 瑜伽師地論 本地分 又 非五識身 有二剎那 相隨俱生 亦無展轉無間 更互而生 又 一剎那五識身生已 從此無間 必意識生 從此無間 或時散亂 或耳識生 或五識身中 隨一識生 窺基 成唯識論述記 如 瑜伽 等 彼第三云 又 非五識身 有二剎那俱生 亦非展轉無間而生 故大乘中 五識唯一剎那 必不相續 終始必然 又彼第三云 又 一剎那 五識生已 從此無間 必意識生 從此無間 或時散亂 或耳識生 餘五識中隨一生等 故知五識 自類前後 及與他前後 皆不相續 龍樹 大智度論 識眾者 內外六入和合故 生六覺 名為識 以內緣力大故 名為眼識 乃至名為意識 問曰 意即是識 云何意緣力故生意識 答曰 意生滅相故 多因前意故 緣法生意識 問曰 前意已滅 云何能生後識 答曰 意有二種 一者 念念滅 二者 心次第相續 名為一 為是相續心故 諸心名為一意 是故 依意而生識 無咎 意識難解故 九十六種外道 不說依意故生識 但以依神為本 訶梨跋摩 成實論 二世無品 又汝言不應得觀內心內受者 有二種心 一念念生滅 二次第相續 用現在心 觀相續心 非今猶在 成實論 心性品 論者言 有人說心性本淨 以客塵故不淨 又說不然 問曰 我不為念念滅心故 如是說 以相續心故 說垢染 答曰 是相續心 世諦故有 非真實義 此不應說 又於世諦 是亦多過 心生已滅 未生未起 云何相續 無著 攝大乘論 此中身 身者 受者識 應知即是眼等六內界 彼所受識 應知即是色等六外界 彼能受識 應知即是眼等六識界 世親 攝大乘論釋 謂身 身者 受者識者 身 謂眼等五界 身者 謂染污意 能受者 謂意界 無性 攝大乘論無性釋 謂身 身者 受者識者 如後當說 眼等六內界為性 如其所應 眼等五識所依意界 名身者識 第六意識所依意界 名受者識 窺基 成唯識論述記 眼等五根 名身 五識所依意界 名身者 第六意識所依意界 名受者識 圓測 解深密經疏 若依無性 眼等五識所依意界 名身者識 第六意識所依意界 名受者識 解云 無性論意 眼等五識所依意界 即是賴耶 名身者識 第六意識所依意界 即是末那 名受者識 若依世親 與此相翻 第七末那 名身者識 第八賴耶 名受者識 故彼論云 身者 謂染汙意 受者 謂意界 印順 印度佛教思想史 一心論 不是剎那生滅而是剎那轉變的 以一心來說明一眾生 說明記憶 造業受報的事 但說識而有特色的 有 意界是常論 者 意界mano dha tu是六識界生起的所依 所以 意界是常 是依常住意而起生滅的六識 也是在一般起滅不已的六識底裏 別有常住不變的心 這也是為了說明憶念的可能 不知是那一部派的意見 心性本淨 意界是常 與大乘的真常心 是有深切的關係的 參見 编辑一心論 一一心相續論 二心俱生論 一意識論 心性本淨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意界是常論 amp oldid 31958656,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