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婆罗米文

婆罗米文/波羅密文字brāhmī),是除了尚未破解的印度河文字以外,印度最古老的字母,是婆羅米系文字天城文坦米爾文孟加拉文藏文的来源。最早的文献溯源于西元前3世纪。一般认为婆罗米文来自亚拉姆文

婆羅米文
Brāhmī Lipi
𑀩𑁆𑀭𑀸𑀳𑁆𑀫𑀻 𑀮𑀺𑀧𑀺
类型
使用时期
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3世紀
书写方向從左至右 
语言印度次大陸早期俗語
关联书写系统
父系统
原始迦南字母
子系统笈多文帕拉瓦文,和眾多的婆羅米系文字
姊妹系统佉卢文
ISO 15924
ISO 15924Brah (300), ​Brahmi
Unicode
别名Brahmi
范围U+11000–U+1107F
 本條目包含國際音標 (IPA) 符號。 有關 IPA 符號的介紹指南,請參閱 Help:IPA[ ]/ / 及 ⟨ ⟩ 之間的區別,參閲IPA§方括號與轉錄定界符
阿育王摩崖敕令

特點

婆羅米文通常從左到右書寫,和它的后代們一樣。但是在一個找到的公元前4世紀的錢幣上有從右到左的婆羅米文題字,如同亞拉姆文一樣。[1]

婆羅米文是元音附標文字,這意味著每個字母表示一個輔音,而元音則寫成必須的變音符號。在沒有寫元音的時候,理解為元音/a/。特殊的聯合輔音被寫為輔音叢比如/pr//rv/

跟隨在輔音后的元音被寫為變音符號,但是初始的元音有專門的字母。在婆羅米文中有三個元音/a, i, u/長元音從短元音的字母得出。但是只有五個元音變音符號,因為不寫元音被理解為短/a/

字母表

 
阿育王刻文字母表

元音

  a   i   u   e   o
  ā   ī   ū   ai

輔音

塞音 鼻音 近音 擦音
清音 濁音
不送氣 送氣 不送氣 送氣
聲門音   h
軟腭音   k   kh   g   gh  
硬腭音   c   ch   j   jh   ñ   y   ś
卷舌音     ṭh     ḍh     r  
齒音   t   th   d   dh   n   l   s
雙唇音   p   ph   b   bh   m
唇齒音   v
 
/ka/ 的婆羅米符號,被修改來表示不同的元音。

常見變體

 
婆羅米文演變

下表列出婆羅米字母的一些常見變體。

IAST 阿育王 吉尔
纳尔山
英语Girnar
旃陀罗
-笈多
古吉
拉特
安拉
阿巴德
讷尔
默达河
奎师
那河
a              
ā              
i              
ī      
u          
ū    
       
e          
ai    
o          
au      
k              
kh              
g              
gh              
           
c              
ch            
j              
jh    
ñ              
             
ṭh              
             
ḍh              
             
t              
th              
d              
dh              
n              
p              
ph          
b              
bh              
m              
y              
r              
l              
v              
ś            
           
s              
h              
IAST gi ghī cu chū kṛ de dhai mo mau sya
Girnar                  
Chandragupta                      
Gujarat                      
Allahabad                      
IAST ki ku ke ko kṣ
Narbada            
Kistna              
  • 名稱 Chandragupta 出自 Carl Faulmann 1880 年的《Illustrirte Geschichte der Schrift》,字形和其他名稱出自 Carl Faulmann 1880 年的《Das Buch der Schrift》[2]


起源於亞拉姆字母假設

 
腓尼基字母(第4列)和婆羅米文(第5列)之間的聯繫。公元前6到前4世紀亞拉姆字母在很多情況下是二者之間的中間形式

下面列出假定的字母表對應:西方字母表(希臘字母、拉丁字母)和東方字母表(婆羅米系文字)。注意在腓尼基字母(通過亞拉姆字母)與婆羅米字母之間的精確對應是非確定性的,特別是噝擦音和括號中的字母。

全音素文字 輔音音素文字 元音附標文字
拉丁
字母
希臘
字母
腓尼基
字母
閃米特語
音位
亞拉姆
字母
佉盧文 婆羅米文 天城文 IAST
A Α   /ʔ/       a
B В   /b/       b
C(G) Г   /g/       g
D Δ   /d/         ध(ढ) dh(ḍh)
E Ε   /h/       h
F, V, Y Ϝ, Υ   /w/       v
Z Ζ   /z/         द(ड) d(ḍ)
H Η   /ħ~χ~x/       gh
- Θ   /tˤ/         थ(ठ) th(ṭh)
I Ι   /j/       y
K Κ   /k/       k
L Λ   /l/       l
M Μ   /m/       m
N Ν   /n/       n
- Ξ   /s/       ś
O Ο   /ʕ/  
P Π   /p/    ,    ,   प, फ p, ph
- Ϻ   /sˤ/  ,       s
Q Ϙ   /kˁ~q/       kh
R Ρ   /r/       r
S Σ   /ʃ/      
T Τ   /t/         त(ट) t(ṭ)

Unicode

在Unicode標準6.0中為婆羅米文分配了範圍U+11000–U+1107F。現在支援這些字元的字體有Noto Sans Brahmi[3]和Windows 10内置的Segoe UI Historic[4]

婆羅米文
Brahmi[1][2]
Unicode Consortium 官方碼表(PDF)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U+1100x 𑀀 𑀁 𑀂  𑀃   𑀄  𑀅 𑀆 𑀇 𑀈 𑀉 𑀊 𑀋 𑀌 𑀍 𑀎 𑀏
U+1101x 𑀐 𑀑 𑀒 𑀓 𑀔 𑀕 𑀖 𑀗 𑀘 𑀙 𑀚 𑀛 𑀜 𑀝 𑀞 𑀟
U+1102x 𑀠 𑀡 𑀢 𑀣 𑀤 𑀥 𑀦 𑀧 𑀨 𑀩 𑀪 𑀫 𑀬 𑀭 𑀮 𑀯
U+1103x 𑀰 𑀱 𑀲 𑀳 𑀴 𑀵 𑀶 𑀷 𑀸 𑀹 𑀺 𑀻 𑀼 𑀽 𑀾 𑀿
U+1104x 𑁀 𑁁 𑁂 𑁃 𑁄 𑁅 𑁆 𑁇 𑁈 𑁉 𑁊 𑁋 𑁌 𑁍
U+1105x 𑁒 𑁓 𑁔 𑁕 𑁖 𑁗 𑁘 𑁙 𑁚 𑁛 𑁜 𑁝 𑁞 𑁟
U+1106x 𑁠 𑁡 𑁢 𑁣 𑁤 𑁥 𑁦 𑁧 𑁨 𑁩 𑁪 𑁫 𑁬 𑁭 𑁮 𑁯
U+1107x 𑁰 𑁱 𑁲 𑁳 𑁴 𑁵  BNJ 
注釋
1.^ 依據 Unicode 14.0
2.^ 灰色區域表示未分配的碼位

引用

  1. ^ Brahmi - Crystalinks. [2009-02-27]. (原始内容于2009-02-20). 
  2. ^ 《Das Buch der Schrift》,Carl Faulmann(1835-1894)著, Druck und Verlag der Kaiserlichen Hof-und Staatsdruckerei 於 1880 年出版,PDF 版。
  3. ^ Noto Sans Brahmi下載頁. [2016-03-23]. (原始内容于2017-01-08). 
  4. ^ MSDN: Script and Font Support in Windows. [2016-03-23]. (原始内容于2016-04-08). 

延伸閱讀

  • Kenneth R. Norman, The Development of Writing in India and its Effect upon the Pâli Canon, in Wiener Zeitschrift für die Kunde Südasiens (36), 1993
  • Oscar von Hinüber, Der Beginn der Schrift und frühe Schriftlichkeit in Indien, Franz Steiner Verlag, 1990(德文)
  • Gérard Fussman, Les premiers systèmes d'écriture en Inde, in Annuaire du Collège de France 1988-1989(法文)
  • Siran Deraniyagala, The prehistory of Sri Lanka;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revised ed.), Archaeological Survey Department of Sri Lanka, 1992.
  • 梵書(婆羅迷文)名稱瑣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從古印度銘文考量婆羅迷文Unicode字體正誤之長伊字 Ī ( “𑀈” U+11008 )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中国第一款“婆罗米文输入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連結

婆罗米文, 波羅密文字, brāhmī, 是除了尚未破解的印度河文字以外, 印度最古老的字母, 是婆羅米系文字如天城文, 坦米爾文, 孟加拉文, 藏文的来源, 最早的文献溯源于西元前3世纪, 一般认为来自亚拉姆文, 婆羅米文, brāhmī, lipi, 𑀩, 𑀭, 𑀳, 𑀫, 𑀮, 𑀧, 类型元音附標文字使用时期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3世紀书写方向從左至右, 语言印度次大陸早期俗語关联书写系统父系统原始迦南字母腓尼基字母亞蘭字母婆羅米文, brāhmī, lipi, 𑀩, 𑀭, 𑀳, 𑀫, 𑀮, 𑀧, 子系统笈多文,. 婆罗米文 波羅密文字 brahmi 是除了尚未破解的印度河文字以外 印度最古老的字母 是婆羅米系文字如天城文 坦米爾文 孟加拉文 藏文的来源 最早的文献溯源于西元前3世纪 一般认为婆罗米文来自亚拉姆文 婆羅米文 Brahmi Lipi 𑀩 𑀭 𑀳 𑀫 𑀮 𑀧 类型元音附標文字使用时期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3世紀书写方向從左至右 语言印度次大陸早期俗語关联书写系统父系统原始迦南字母腓尼基字母亞蘭字母婆羅米文 Brahmi Lipi 𑀩 𑀭 𑀳 𑀫 𑀮 𑀧 子系统笈多文 帕拉瓦文 和眾多的婆羅米系文字 姊妹系统佉卢文ISO 15924ISO 15924Brah 300 BrahmiUnicode别名Brahmi范围U 11000 U 1107F 本條目包含國際音標 IPA 符號 有關 IPA 符號的介紹指南 請參閱 Help IPA 及 之間的區別 參閲IPA 方括號與轉錄定界符 阿育王摩崖敕令 目录 1 特點 2 字母表 2 1 元音 2 2 輔音 2 3 常見變體 3 起源於亞拉姆字母假設 4 Unicode 5 引用 6 延伸閱讀 7 外部連結特點 编辑婆羅米文通常從左到右書寫 和它的后代們一樣 但是在一個找到的公元前4世紀的錢幣上有從右到左的婆羅米文題字 如同亞拉姆文一樣 1 婆羅米文是元音附標文字 這意味著每個字母表示一個輔音 而元音則寫成必須的變音符號 在沒有寫元音的時候 理解為元音 a 特殊的聯合輔音被寫為輔音叢比如 pr 或 rv 跟隨在輔音后的元音被寫為變音符號 但是初始的元音有專門的字母 在婆羅米文中有三個元音 a i u 長元音從短元音的字母得出 但是只有五個元音變音符號 因為不寫元音被理解為短 a 字母表 编辑 阿育王刻文字母表 元音 编辑 a i u e o a i u ai輔音 编辑 塞音 鼻音 近音 擦音清音 濁音不送氣 送氣 不送氣 送氣聲門音 h軟腭音 k kh g gh ṅ硬腭音 c ch j jh n y s卷舌音 ṭ ṭh ḍ ḍh ṇ r ṣ齒音 t th d dh n l s雙唇音 p ph b bh m唇齒音 v在巴利語中 表示卷舌邊近音或卷舌邊閃音 ka 的婆羅米符號 被修改來表示不同的元音 常見變體 编辑 婆羅米文演變 下表列出婆羅米字母的一些常見變體 IAST 阿育王 吉尔纳尔山 英语 Girnar 旃陀罗 笈多 古吉拉特 安拉阿巴德 讷尔默达河 奎师那河a a i i u u ṛ e ai o au k kh g gh ṅ c ch j jh n ṭ ṭh ḍ ḍh ṇ t th d dh n p ph b bh m y r l v s ṣ s h IAST ka gi ghi cu chu kṛ de dhai mo mau syaGirnar Chandragupta Gujarat Allahabad IAST ka ki ku ke ko kṣ jnNarbada Kistna 名稱 Chandragupta 出自 Carl Faulmann 1880 年的 Illustrirte Geschichte der Schrift 字形和其他名稱出自 Carl Faulmann 1880 年的 Das Buch der Schrift 2 起源於亞拉姆字母假設 编辑 在腓尼基字母 第4列 和婆羅米文 第5列 之間的聯繫 公元前6到前4世紀亞拉姆字母在很多情況下是二者之間的中間形式 参见 字母歷史 下面列出假定的字母表對應 西方字母表 希臘字母 拉丁字母 和東方字母表 婆羅米系文字 注意在腓尼基字母 通過亞拉姆字母 與婆羅米字母之間的精確對應是非確定性的 特別是噝擦音和括號中的字母 全音素文字 輔音音素文字 元音附標文字拉丁字母 希臘字母 腓尼基字母 閃米特語音位 亞拉姆字母 佉盧文 婆羅米文 天城文 IASTA A ʔ अ aB V b ब bC G G g ग gD D d ध ढ dh ḍh E E h ह hF V Y Ϝ Y w व vZ Z z द ड d ḍ H H ħ x x घ gh 8 tˤ थ ठ th ṭh I I j य yK K k क kL L l ल lM M m म mN N n न n 3 s श sO O ʕ P P p प फ p ph Ϻ sˤ स sQ Ϙ kˁ q ख khR R r र rS S ʃ ष ṣT T t त ट t ṭ Unicode 编辑在Unicode標準6 0中為婆羅米文分配了範圍U 11000 U 1107F 現在支援這些字元的字體有Noto Sans Brahmi 3 和Windows 10内置的Segoe UI Historic 4 婆羅米文Brahmi 1 2 Unicode Consortium 官方碼表 PDF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U 1100x 𑀃 𑀄 𑀅 𑀆 𑀇 𑀈 𑀉 𑀊 𑀋 𑀌 𑀍 𑀎 𑀏U 1101x 𑀐 𑀑 𑀒 𑀓 𑀔 𑀕 𑀖 𑀗 𑀘 𑀙 𑀚 𑀛 𑀜 𑀝 𑀞 𑀟U 1102x 𑀠 𑀡 𑀢 𑀣 𑀤 𑀥 𑀦 𑀧 𑀨 𑀩 𑀪 𑀫 𑀬 𑀭 𑀮 𑀯U 1103x 𑀰 𑀱 𑀲 𑀳 𑀴 𑀵 𑀶 𑀷 U 1104x U 1105x U 1106x 𑁦 𑁧 𑁨 𑁩 𑁪 𑁫 𑁬 𑁭 𑁮 𑁯U 1107x BNJ 注釋 1 依據 Unicode 14 0 2 灰色區域表示未分配的碼位引用 编辑 Brahmi Crystalinks 2009 02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2 20 Das Buch der Schrift Carl Faulmann 1835 1894 著 Druck und Verlag der Kaiserlichen Hof und Staatsdruckerei 於 1880 年出版 PDF 版 Noto Sans Brahmi下載頁 2016 03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1 08 MSDN Script and Font Support in Windows 2016 03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4 08 延伸閱讀 编辑Kenneth R Norman The Development of Writing in India and its Effect upon the Pali Canon in Wiener Zeitschrift fur die Kunde Sudasiens 36 1993 Oscar von Hinuber Der Beginn der Schrift und fruhe Schriftlichkeit in Indien Franz Steiner Verlag 1990 德文 Gerard Fussman Les premiers systemes d ecriture en Inde in Annuaire du College de France 1988 1989 法文 Siran Deraniyagala The prehistory of Sri Lanka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revised ed Archaeological Survey Department of Sri Lanka 1992 梵書 婆羅迷文 名稱瑣記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從古印度銘文考量婆羅迷文Unicode字體正誤之長伊字 i 𑀈 U 11008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国第一款 婆罗米文输入法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連結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婆羅米文華盛頓大學的Richard Salomon的On The Origin Of The Early Indian Scripts A Review Article 通過archive org 印度科學理工學院的Brahmi project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ncient Scripts Brahmi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indows Indic Script Support 北京馨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款 婆罗米文输入法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婆罗米文 amp oldid 67548071,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