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五妃廟

五妃廟,昔稱五烈墓五妃祀寧靖王從死五妃墓,位於今臺灣臺南市中西區,五妃是指寧靖王朱術桂從死之五位妃妾:袁氏、王氏、秀姑、梅姐及荷姐。五妃廟乃坐西南朝東北,為一座單進兩護龍式的古建築,最早建於1683年(明鄭永曆三十七年,清康熙二十二年)。由1683年迄今有三百餘年,墓傍有一小祠,為義靈君墓,係當年殉死二侍宦埋骨之處。[1]

五妃廟
五烈墓、五妃祀(寧靖王從死五妃墓)
五妃廟正門觀
位置 臺灣臺南市中西區五妃街201號
坐标22°58′55″N 120°12′19″E / 22.982081°N 120.205214°E / 22.982081; 120.205214坐标22°58′55″N 120°12′19″E / 22.982081°N 120.205214°E / 22.982081; 120.205214
建成时间明鄭永曆三十七年(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
官方名称五妃廟
類型登錄等級:國定古蹟
登錄種類:祠廟
參觀費用不收取費用
詳細登錄資料
開放8:30至17:30

五妃廟現為中華民國文化部所頒訂之國定古蹟,目前由臺南市政府文化觀光處所管理,並設有紀念碑、解說牌等,也是當代情侶夫妻間求忠貞祭拜的廟宇。[2]

沿革

五妃墓址原稱為魁斗山,因為魁、桂音近,故而以往許多詩人墨客皆取諧音而稱為桂子山,且因過去附近到處是一片荒蕪,羊腸小徑,蔓草雜生,罕有人跡,因此也被稱之為「鬼仔山」,1681年(永曆三十五年,清康熙二十年),由於鄭經去世,馮錫範鄭哲順劉國軒等人發動東寧之變,殺死世子鄭克臧,立鄭克塽繼位。1683年(永曆三十七年,清康熙二十二年)7月16日(六月廿二日)施琅攻下澎湖之後,朱術桂決心殉國,召集妾侍說:「不德,顛沛海外,冀保餘年,以見先帝、先王於地下;今大事已去,孤死有日,汝輩幼艾,可自計也。」隨侍在側的五妃(袁氏、王氏、秀姑、梅姐、荷姐)皆泣對曰:「王既能全節,妾等寧甘失身,王生俱生,王死俱死」而後相繼自縊於中堂[註 1]。朱術桂親自殯殮後,將五妃之靈柩安葬於南門城外魁斗山後(當時屬於仁和里,今臺南市五妃廟址)[3]

1746年(清乾隆十一年)因廟宇荒頹,巡臺御史六十七范咸,命台灣府海防補盜同知方邦基修墳,於正殿內五妃神像後之背牆上立墓碑「寧靖王從死五妃墓」,因此所以後人多稱「五妃廟」。又立五妃墓道碑(1935年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移至南門碑林)。

乾隆十六年(1751年),知縣魯鼎梅曾再修。

光緒四年,臺灣府仕紳吳昌記再修五妃廟。

日治時期

1927年(日昭和二年)臺南州愛國婦人會大幅整修五妃廟,整修部分包括廟門、拜亭、兩廂及廟殿,其中臺南州知事喜多孝治立「五妃之碑」於墓之左側,上撰詩「弔五妃墓」及跋,並題詩讚揚五妃的偉大情操,並詳細述整修經過[4],復在南門路派出所旁豎「五妃參道碑」。當時總工程費共六千餘圓,到7月竣工。竣工之時曾舉行盛大典禮,臺南仕紳趙雲石黃欣許廷光均有懸聯於廟中。[5]並在1929年於五妃廟周圍區域開闢為綠地公園。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由於自1945年3月1日起,美軍針對臺南市發動空襲,五妃廟遭到美軍軍機襲臺轟炸,導致廟中拜亭、西廂及牆壁均遭炸毀。「五桂其芳」、「五星同光」匾已不存。廟門「五妃廟」額也遭到炸毀,僅存文物共有傳為清末邑人所刻的五妃塑像五尊[6]、「貞靈咸著」匾、趙雲石「血化一元鳥哀帝魄」「香留五桂花是女貞」一聯(木刻),與陳廷貽「殉難芳名勝蹟」「千秋五烈遺徽」一聯(石鐫)的聯對。

戰後至今

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林森泉等人修繕五妃廟,然而廟宇周圍皆被違章建築所佔據導致環境雜亂,據1966年10月臺南市第六屆議會議員質詢,即指出五妃廟附近廁所林立,「一遇雨季,糞便益流,臭味沖天」,並質疑時任市長葉廷珪並不關心,在葉氏答覆於一周內整修後,遭議員吳盛千稱如能在一周內整修,願在寶美樓請二桌請客。[7]最後於同年對擋土牆、正面台階重新修築,但並無昔日規模。在1969年時,五妃廟更是違章建築紛紛入侵,且「廟前有人在製煤球,也有人利用作曬衣場,環境凌亂不堪」。[8]直到1975至1977年,臺南市政府推動「臺南市名勝古蹟整修三年計畫」將五妃廟廟體與整體環境整修。

1983年(民國七十二年)12月28日,中華民國內政部公告第一批15座一級古蹟名單,五妃廟名列其中。1997年5月,《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法後,不再區分為一至三級古蹟,而採用國定、直轄市定、縣市定三級。五妃廟改為國定古蹟。1998年(民國八十七年)經過修復後即為五妃廟今貌。 [9]

2020年,文化部選定五妃廟訂定為台灣第一個古蹟保存區,並對於古蹟保存區及其周邊環境進行基礎調查、法令研究。

建築設計

五妃廟坐西朝東北,是一座單進兩護龍的建築,由於五妃廟本為墳墓後增建廟宇,因此呈現「墓廟合一」形式的格局,而墓塚之前即為廟宇本身,兩者緊密相連正殿前設有拜亭,兩側另建有廂房,屋頂為則為硬山式燕尾翹脊,與一般廟宇使用奇數楹架不同,五妃廟正殿屋下橫於上的木楹有共有八根,是遵守「陽廟以奇數,陰廟以偶數」的民間習俗,其中門神彩繪宦官手捧牡丹鼎廬,喻獻花獻香與富貴薪傳,宮女手捧壺,桃和石榴 ,喻多福多壽與多子。[10]

五妃廟門楹聯為「芳祠永傍城南路,玉骨長埋桂子山,墓碑銘「寧靖王從死五妃墓」則直接鑲刻於廟內神像背後牆面上作為墓碑,此外廟宇右側旁則設單開間的義靈君祠,為祭祀埋葬寧靖王二侍官的埋骨處。

廟宇性質

五妃不屬未嫁姑娘,並非姑娘廟類型;並不是未知身分的亡者,亦非大眾廟類型。且五妃有「寧靖王從死五妃墓」的封號,是官方建廟,應屬於正神陽廟[11]

註釋

  1. ^ 臺灣縣志‧卷九 雜記志‧丘墓》記載方式是寫「癸亥六月二十二日,靖海將軍侯施琅既克澎湖,王語諸妃曰:『我之死期至矣!汝輩聽自主之。』妃曰:『王生俱生,王死俱死。』遂結繯齊縊堂上。王親自殯殮,葬仁和里。越二十六日,王死。」[3]

相關條目

参考文献

引用
  1. ^ 五妃廟.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内容于2022-03-11). 
  2. ^ 五妃廟.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9-01-17]. (原始内容于2020-07-17). 
  3. ^ 3.0 3.1 王禮 主修,陳文達、林中桂、李欽文、張士箱 編纂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 編輯. 《臺灣縣志》 原版約刊行於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 2005-06-30: 279. ISBN 986-00-1269-5. 
  4. ^ 五妃之碑.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2019-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7). 
  5. ^ 連景初,〈五妃墓〉,《臺南文化》第三卷第二期,1953年9月30日。頁24-28。
  6. ^ 臺南市桶盤淺五妃廟及其像.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内容于2022-03-11). 
  7. ^ 第六屆第四次定期大會議事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966年10月7日,地方議會議事錄檢索系統。
  8. ^ 連景初. 冷落的五妃廟. 臺南文化. 1969-03-31, 第9卷第1期 [2022-12-28]. (原始内容于2022-12-28). 
  9. ^ . [2012-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臺灣)). 
  10. ^ 楊仁江. 《五妃廟修護工程工作報告書》. 臺南市: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1998 (中文(臺灣)). 
  11. ^ 黃彥昇. 五妃廟不是陰廟 名列女性文化地標. 今日新聞. 2018-04-04 [2018-04-04]. (原始内容于2022-03-17). 
来源
  • (清)高拱乾,《臺灣府志》,卷十藝文志,明寧靖王傳
  • (清)范咸,《重修臺灣府志》,卷十九雜記,墳墓‧臺灣縣‧五妃墓
  • 連景初,〈五妃墓〉,《臺南文化》,第3卷第2期(1953),頁24-28
  • 何培夫,《台南市古蹟》,民93,頁
  • 台灣省政資料館

外部链接

  • 五妃廟——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五妃廟——文化部iCulture
  • 五妃廟——臺灣宗教文化地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五妃廟——國定古蹟環景導覽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五妃廟, 昔稱五烈墓, 五妃祀, 寧靖王從死五妃墓, 位於今臺灣臺南市中西區, 五妃是指明寧靖王朱術桂從死之五位妃妾, 袁氏, 王氏, 秀姑, 梅姐及荷姐, 乃坐西南朝東北, 為一座單進兩護龍式的古建築, 最早建於1683年, 明鄭永曆三十七年, 清康熙二十二年, 由1683年迄今有三百餘年, 墓傍有一小祠, 為義靈君墓, 係當年殉死二侍宦埋骨之處, 五烈墓, 五妃祀, 寧靖王從死五妃墓, 正門觀位置臺灣臺南市中西區五妃街201號坐标22, 982081, 205214, 982081, 205214, 坐标, 9. 五妃廟 昔稱五烈墓 五妃祀 寧靖王從死五妃墓 位於今臺灣臺南市中西區 五妃是指明寧靖王朱術桂從死之五位妃妾 袁氏 王氏 秀姑 梅姐及荷姐 五妃廟乃坐西南朝東北 為一座單進兩護龍式的古建築 最早建於1683年 明鄭永曆三十七年 清康熙二十二年 由1683年迄今有三百餘年 墓傍有一小祠 為義靈君墓 係當年殉死二侍宦埋骨之處 1 五妃廟五烈墓 五妃祀 寧靖王從死五妃墓 五妃廟正門觀位置臺灣臺南市中西區五妃街201號坐标22 58 55 N 120 12 19 E 22 982081 N 120 205214 E 22 982081 120 205214 坐标 22 58 55 N 120 12 19 E 22 982081 N 120 205214 E 22 982081 120 205214建成时间明鄭永曆三十七年 1683年 清康熙二十二年 中華民國文化資產官方名称五妃廟類型登錄等級 國定古蹟登錄種類 祠廟參觀費用不收取費用詳細登錄資料開放8 30至17 30五妃廟現為中華民國文化部所頒訂之國定古蹟 目前由臺南市政府文化觀光處所管理 並設有紀念碑 解說牌等 也是當代情侶夫妻間求忠貞祭拜的廟宇 2 目录 1 沿革 1 1 日治時期 1 2 戰後至今 2 建築設計 2 1 廟宇性質 3 註釋 4 相關條目 5 参考文献 6 外部链接沿革 编辑五妃墓址原稱為魁斗山 因為魁 桂音近 故而以往許多詩人墨客皆取諧音而稱為桂子山 且因過去附近到處是一片荒蕪 羊腸小徑 蔓草雜生 罕有人跡 因此也被稱之為 鬼仔山 1681年 永曆三十五年 清康熙二十年 由於鄭經去世 馮錫範 鄭哲順 劉國軒等人發動東寧之變 殺死世子鄭克臧 立鄭克塽繼位 1683年 永曆三十七年 清康熙二十二年 7月16日 六月廿二日 施琅攻下澎湖之後 朱術桂決心殉國 召集妾侍說 孤不德 顛沛海外 冀保餘年 以見先帝 先王於地下 今大事已去 孤死有日 汝輩幼艾 可自計也 隨侍在側的五妃 袁氏 王氏 秀姑 梅姐 荷姐 皆泣對曰 王既能全節 妾等寧甘失身 王生俱生 王死俱死 而後相繼自縊於中堂 註 1 朱術桂親自殯殮後 將五妃之靈柩安葬於南門城外魁斗山後 當時屬於仁和里 今臺南市五妃廟址 3 1746年 清乾隆十一年 因廟宇荒頹 巡臺御史六十七及范咸 命台灣府海防補盜同知方邦基修墳 於正殿內五妃神像後之背牆上立墓碑 寧靖王從死五妃墓 因此所以後人多稱 五妃廟 又立五妃墓道碑 1935年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移至南門碑林 乾隆十六年 1751年 知縣魯鼎梅曾再修 光緒四年 臺灣府仕紳吳昌記再修五妃廟 日治時期 编辑 1927年 日昭和二年 臺南州愛國婦人會大幅整修五妃廟 整修部分包括廟門 拜亭 兩廂及廟殿 其中臺南州知事喜多孝治立 五妃之碑 於墓之左側 上撰詩 弔五妃墓 及跋 並題詩讚揚五妃的偉大情操 並詳細述整修經過 4 復在南門路派出所旁豎 五妃參道碑 當時總工程費共六千餘圓 到7月竣工 竣工之時曾舉行盛大典禮 臺南仕紳趙雲石 黃欣 許廷光均有懸聯於廟中 5 並在1929年於五妃廟周圍區域開闢為綠地公園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 由於自1945年3月1日起 美軍針對臺南市發動空襲 五妃廟遭到美軍軍機襲臺轟炸 導致廟中拜亭 西廂及牆壁均遭炸毀 五桂其芳 五星同光 匾已不存 廟門 五妃廟 額也遭到炸毀 僅存文物共有傳為清末邑人所刻的五妃塑像五尊 6 貞靈咸著 匾 趙雲石 血化一元鳥哀帝魄 香留五桂花是女貞 一聯 木刻 與陳廷貽 殉難芳名勝蹟 千秋五烈遺徽 一聯 石鐫 的聯對 戰後至今 编辑 1948年 民國三十七年 林森泉等人修繕五妃廟 然而廟宇周圍皆被違章建築所佔據導致環境雜亂 據1966年10月臺南市第六屆議會議員質詢 即指出五妃廟附近廁所林立 一遇雨季 糞便益流 臭味沖天 並質疑時任市長葉廷珪並不關心 在葉氏答覆於一周內整修後 遭議員吳盛千稱如能在一周內整修 願在寶美樓請二桌請客 7 最後於同年對擋土牆 正面台階重新修築 但並無昔日規模 在1969年時 五妃廟更是違章建築紛紛入侵 且 廟前有人在製煤球 也有人利用作曬衣場 環境凌亂不堪 8 直到1975至1977年 臺南市政府推動 臺南市名勝古蹟整修三年計畫 將五妃廟廟體與整體環境整修 1983年 民國七十二年 12月28日 中華民國內政部公告第一批15座一級古蹟名單 五妃廟名列其中 1997年5月 文化資產保存法 修法後 不再區分為一至三級古蹟 而採用國定 直轄市定 縣市定三級 五妃廟改為國定古蹟 1998年 民國八十七年 經過修復後即為五妃廟今貌 9 2020年 文化部選定五妃廟訂定為台灣第一個古蹟保存區 並對於古蹟保存區及其周邊環境進行基礎調查 法令研究 建築設計 编辑 五妃廟主廟正門 五妃廟背後的墓龜 五妃廟旁石碑詩拔 殿內神龕奉祀的 五妃娘娘 神像 與許廷光所撰聯文 五妃廟坐西朝東北 是一座單進兩護龍的建築 由於五妃廟本為墳墓後增建廟宇 因此呈現 墓廟合一 形式的格局 而墓塚之前即為廟宇本身 兩者緊密相連正殿前設有拜亭 兩側另建有廂房 屋頂為則為硬山式燕尾翹脊 與一般廟宇使用奇數楹架不同 五妃廟正殿屋下橫於上的木楹有共有八根 是遵守 陽廟以奇數 陰廟以偶數 的民間習俗 其中門神彩繪宦官手捧牡丹鼎廬 喻獻花獻香與富貴薪傳 宮女手捧壺 桃和石榴 喻多福多壽與多子 10 五妃廟門楹聯為 芳祠永傍城南路 玉骨長埋桂子山 墓碑銘 寧靖王從死五妃墓 則直接鑲刻於廟內神像背後牆面上作為墓碑 此外廟宇右側旁則設單開間的義靈君祠 為祭祀埋葬寧靖王二侍官的埋骨處 廟宇性質 编辑 五妃不屬未嫁姑娘 並非姑娘廟類型 並不是未知身分的亡者 亦非大眾廟類型 且五妃有 寧靖王從死五妃墓 的封號 是官方建廟 應屬於正神陽廟 11 註釋 编辑 臺灣縣志 卷九 雜記志 丘墓 記載方式是寫 癸亥六月二十二日 靖海將軍侯施琅既克澎湖 王語諸妃曰 我之死期至矣 汝輩聽自主之 妃曰 王生俱生 王死俱死 遂結繯齊縊堂上 王親自殯殮 葬仁和里 越二十六日 王死 3 相關條目 编辑臺南北極殿 祀典武廟 東寧天妃宮 寧靖王廟 鄭成功祖廟 台灣女性文化地標参考文献 编辑 台灣主题 臺南主题 歷史主题 建築主题 引用 五妃廟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3 11 五妃廟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9 01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7 17 3 0 3 1 王禮 主修 陳文達 林中桂 李欽文 張士箱 編纂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 編輯 臺灣縣志 原版約刊行於康熙五十九年 1720年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遠流 2005 06 30 279 ISBN 986 00 1269 5 五妃之碑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2019 01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7 17 連景初 五妃墓 臺南文化 第三卷第二期 1953年9月30日 頁24 28 臺南市桶盤淺五妃廟及其像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3 11 第六屆第四次定期大會議事錄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66年10月7日 地方議會議事錄檢索系統 連景初 冷落的五妃廟 臺南文化 1969 03 31 第9卷第1期 2022 12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12 28 台南市文化資產研究報告 2012 12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04 中文 臺灣 楊仁江 五妃廟修護工程工作報告書 臺南市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1998 中文 臺灣 黃彥昇 五妃廟不是陰廟 名列女性文化地標 今日新聞 2018 04 04 2018 04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3 17 来源 清 高拱乾 臺灣府志 卷十藝文志 明寧靖王傳 清 范咸 重修臺灣府志 卷十九雜記 墳墓 臺灣縣 五妃墓 連景初 五妃墓 臺南文化 第3卷第2期 1953 頁24 28 何培夫 台南市古蹟 民93 頁 台灣省政資料館外部链接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五妃廟五妃廟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五妃廟 文化部iCulture 五妃廟 臺灣宗教文化地圖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五妃廟 國定古蹟環景導覽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五妃廟 amp oldid 76002437,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