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阋卫一

鬩衛一迪絲諾美亞Dysnomia),正式名稱(136199)厄里斯 I 迪絲諾美亞(136199) Eris I Dysnomia),是太陽系第二大矮行星鬩神星的一顆衛星。它是被美國天文學家米高·布朗於2005年發現,其時這衛星的暫名為S/2005 (2003 UB313) 1。2006年9月,這顆天體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以希臘神話中不和女神厄里斯的其中一位女兒的名字命名為迪絲諾美亞英语Dysnomia (deity)(違法女神)。[7]

(136199) Eris I Dysnomia
鬩神星及鬩衛一
发现
發現者米高·布朗
M. A. van Dam、
A. H. Bouchez、
D. Le Mignant、
(利用凱克天文台[1]
發現日期2005年9月10日[1]
編號
MPC編號(136199) Eris I Dysnomia
發音/dɪsˈnmiə//dsˈnmiə/[a]
其它名稱S2005
形容詞阋卫一
軌道參數 [2]
半長軸37273±64 km
離心率0.0062 ± 0.0010
軌道週期15.785 899 ± 0.000 050 d
軌道傾角45.49°±0.15°
隸屬天体鬩神星
物理特徵
赤道半徑342±25 km (反照率低於鬩神星5倍)[3]
175–245 km[4]
50–125公里[b][5]
視星等~23.1[6]
絕對星等(H)~3.2[c][4][6]

發現

2005年間,夏威夷凱克望遠鏡調適光學小組使用了新置的激光導星調適光學系統對四顆最亮的柯伊伯带天體進行觀測,分別為冥王星2005 FY92003 EL61及2003 UB313(厄里斯)。在9月10日的觀測結果中,他們發現有一顆衛星繞著2003 UB313運行,便把它編為“S/2005 (2003 UB313) 1”。因為當時2003 UB313的昵稱為“齊娜”(Xena,一套美國電視劇戰士公主西娜》的女主角),所以這顆衛星亦隨即被暱稱為“加百利”(Gabrielle,劇中女主角西娜的助手)。[8][9]

性質

 
鬩神星(中)與鬩衛一(左),可見二者的亮度有很大的差別(由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攝)

鬩衛一比鬩神星暗4.43數量級[4][6] ,而估計其直徑約為350和490公里,比鬩神星小八倍。[4]米高·布朗之前錯誤地計算出鬩衛一比鬩神星暗500倍,且錯誤估計其直徑在100和250公里範圍以內。[5]鬩衛一的K頻帶英语K band比鬩神星暗60倍,而其V頻帶英语V band則比鬩神星暗480倍。這個非常不同的,且相當偏紅的頻譜意味著阋卫一的表面相當黑暗。[10]假設它的反照率比鬩神星的低5倍,它的直徑將​​會是685±50 km[3]

結合凱克和哈勃的觀測,阋卫一和其公轉參數能被用來確定鬩神星的質量。它的公轉週期為15.785 899 ± 000 050 d[2]這些數據顯示鬩衛一有著一個圓形的軌道,其軌道半徑為37273±64 km[2]透過運用這些數據,科學家得出鬩神星的質量是冥王星的1.27倍。[2]

只憑一次的觀測難以確定鬩神星的質量,但鬩衛一的公轉週期仍被估算為約15日。只要能夠確認到這顆衛星的公轉週期以及其軌道之半主軸(現在估計值為37,000千米[11]),整個系統的質量就能被計算出來。

形成

天文學家現在知道在四個最亮的柯伊伯带天體中,四個都有衛星;而柯伊伯带天體當中其他較暗的成員只有約十之分一有衛星。其中一個解釋是在過去大型柯伊伯带天體(直徑以千千米計)經常互相碰撞,以致大量物質被拋出,這些物質最後慢慢結合成為一顆衛星。這跟月球地球的衛星)形成的其中一個理論大碰撞说中的機制十分相似。[12]


名字

發現者米高·布朗選擇以迪絲諾美亞希臘文Δυσνομια)來命名這顆衛星有數個原因。首先,在希臘神話中迪絲諾美亞是厄里斯的女兒。另外,Δυσνομια從字面上翻成英語就是“lawlessness”(沒有法律、違法),這跟在《戰士公主西娜》劇中飾演女主角的女演員名為“Lucy Lawless”語帶雙關。布朗亦參考了冥衛一發現者詹姆士·克里斯蒂以“Charon”命名冥衛一以紀念他的妻子Charlene的做法。布朗的妻子名為黛安(Diane[13],跟Dysnomia的首個音節相同,都是[dɪ]。[14]因此,布朗指出名稱的讀法為「/dsˈnmiə/」。[15][a]

註釋

  1. ^ 1.0 1.1 dis-NOH-mee-ədys-NOH-mee-ə。前者是正常的發音,後者則是布朗指出的標準發音。
  2. ^ 根據米高·布朗指出,它較鬩神星暗500倍。
  3. ^ 鬩衛一被發現比鬩神星暗4.43±0.05數量級。鬩神星的絕對星等為−1.19,而阋卫一的絕對星等則是3.2

參考文獻

  1. ^ 1.0 1.1 Brown, M. E.; et al.. Satellites of the Largest Kuiper Belt Objects (PDF).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2006, 639 (1): L43 [2011-10-19]. Bibcode:2006ApJ...639L..43B. arXiv:astro-ph/0510029 . doi:10.1086/501524. (原始内容 (PDF)于2018-09-28). 
  2. ^ 2.0 2.1 2.2 2.3 Brown, M. E.; Schaller, E. L. The Mass of Dwarf Planet Eris. Science. 2007, 316 (5831): 1585. Bibcode:2007Sci...316.1585B. PMID 17569855. doi:10.1126/science.1139415. 
  3. ^ 3.0 3.1 Santos-Sanz, P.; et al.. "TNOs are Cool": A Survey of the Transneptunian Region IV. Size/albedo characterization of 15 scattered disk and detached objects observed with Herschel Space Observatory-PACS. 2012. arXiv:1202.1481  [astro-ph.EP]. 
  4. ^ 4.0 4.1 4.2 4.3 Johnston, W. R. (136199) Eris and Dysnomia. Johnston's Archive. 30 December 2008 [2012-04-12]. (原始内容于2018-10-22). 
  5. ^ 5.0 5.1 Brown, M. E. Dysnomia, the moon of Eris. Caltech. 14 June 2007 [2011-07-03]. (原始内容于2013-12-26). 
  6. ^ 6.0 6.1 6.2 Green, D. W. E. S/2005 (2003 UB313) 1. IAU Circular. 4 October 2005, 8610 [2012-01-12]. (原始内容于2018-11-04). 
  7. ^ Green, D. W. E. (134340) Pluto, (136199) Eris, and (136199) Eris I (Dysnomia). IAU Circular. 13 September 2006, 8747 [2012-01-12]. (原始内容 (PDF)于2007-02-05). 
  8. ^ Zabarenko, D. Planet Xena has moon called Gabrielle.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3 October 2005 [2008-03-09]. (原始内容于2017-04-08). 
  9. ^ Ingham, R. 'Tenth planet' Xena bigger than Pluto.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2 February 2006 [2008-03-09]. (原始内容于2016-06-03). 
  10. ^ Sicardy, B.; et al.. A Pluto-like radius and a high albedo for the dwarf planet Eris from an occultation (PDF). Nature. 2011, 478 (7370): 493–496 [2013-11-02]. Bibcode:2011Natur.478..493S. PMID 22031441. doi:10.1038/nature10550. (原始内容 (PDF)于2013-11-04). 
  11. ^ 米高·布朗; et al. 最大柯伊伯带天體的衛星(Satellites of the largest Kuiper belt objects) (PDF). Astrophys.J. 2006, 639 (L43) [2006-09-14]. arXiv:astro-ph/0510029. (原始内容 (PDF)于2019-07-13). 
  12. ^ Tidal Evolution of Dysnomia, Satellite of the Dwarf Planet Eris By Richard Greenberga,* and Rory Barnesa (PDF). [2013-11-02]. (原始内容 (PDF)于2013-11-03). 
  13. ^ Tytell, D. . Sky & Telescope. 14 September 2006 [2006-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0-19). 
  14. ^ 米高·布朗有關迪絲諾美亞名字的解釋. [2006-09-15]. (原始内容于2006-10-19). 
  15. ^ . Hammer Conversations: KCET podcast. 42 min 12 sec. 2007 [2008-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26). 

阋卫一, 鬩衛一, 迪絲諾美亞, dysnomia, 正式名稱, 136199, 厄里斯, 迪絲諾美亞, 136199, eris, dysnomia, 是太陽系第二大矮行星鬩神星的一顆衛星, 它是被美國天文學家米高, 布朗於2005年發現, 其時這衛星的暫名為s, 2005, 2003, ub313, 2006年9月, 這顆天體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以希臘神話中不和女神厄里斯的其中一位女兒的名字命名為迪絲諾美亞, 英语, dysnomia, deity, 違法女神, 136199, eris, dysnomia鬩. 鬩衛一 迪絲諾美亞 Dysnomia 正式名稱 136199 厄里斯 I 迪絲諾美亞 136199 Eris I Dysnomia 是太陽系第二大矮行星鬩神星的一顆衛星 它是被美國天文學家米高 布朗於2005年發現 其時這衛星的暫名為S 2005 2003 UB313 1 2006年9月 這顆天體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以希臘神話中不和女神厄里斯的其中一位女兒的名字命名為迪絲諾美亞 英语 Dysnomia deity 違法女神 7 136199 Eris I Dysnomia鬩神星及鬩衛一发现發現者米高 布朗 M A van Dam A H Bouchez D Le Mignant 利用凱克天文台 1 發現日期2005年9月10日 1 編號MPC編號 136199 Eris I Dysnomia發音 d ɪ s ˈ n oʊ m i e 或 d aɪ s ˈ n oʊ m i e a 其它名稱S2005形容詞阋卫一軌道參數 2 半長軸7007372730000000000 37273 64 km離心率0 0062 0 0010軌道週期15 785 899 0 000 050 d軌道傾角6999793950276732222 45 49 0 15 隸屬天体鬩神星物理特徵赤道半徑7005342000000000000 342 25 km 反照率低於鬩神星5倍 3 175 245 km 4 50 125公里 b 5 視星等 23 1 6 絕對星等 H 3 2 c 4 6 目录 1 發現 2 性質 3 形成 4 名字 5 註釋 6 參考文獻發現 编辑2005年間 夏威夷凱克望遠鏡調適光學小組使用了新置的激光導星調適光學系統對四顆最亮的柯伊伯带天體進行觀測 分別為冥王星 2005 FY9 2003 EL61及2003 UB313 厄里斯 在9月10日的觀測結果中 他們發現有一顆衛星繞著2003 UB313運行 便把它編為 S 2005 2003 UB313 1 因為當時2003 UB313的昵稱為 齊娜 Xena 一套美國電視劇 戰士公主西娜 的女主角 所以這顆衛星亦隨即被暱稱為 加百利 Gabrielle 劇中女主角西娜的助手 8 9 性質 编辑 鬩神星 中 與鬩衛一 左 可見二者的亮度有很大的差別 由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攝 鬩衛一比鬩神星暗4 43數量級 4 6 而估計其直徑約為350和490公里 比鬩神星小八倍 4 米高 布朗之前錯誤地計算出鬩衛一比鬩神星暗500倍 且錯誤估計其直徑在100和250公里範圍以內 5 鬩衛一的K頻帶 英语 K band 比鬩神星暗60倍 而其V頻帶 英语 V band 則比鬩神星暗480倍 這個非常不同的 且相當偏紅的頻譜意味著阋卫一的表面相當黑暗 10 假設它的反照率比鬩神星的低5倍 它的直徑將 會是7005685000000000000 685 50 km 3 結合凱克和哈勃的觀測 阋卫一和其公轉參數能被用來確定鬩神星的質量 它的公轉週期為15 785 899 000 050 d 2 這些數據顯示鬩衛一有著一個圓形的軌道 其軌道半徑為7007372730000000000 37273 64 km 2 透過運用這些數據 科學家得出鬩神星的質量是冥王星的1 27倍 2 只憑一次的觀測難以確定鬩神星的質量 但鬩衛一的公轉週期仍被估算為約15日 只要能夠確認到這顆衛星的公轉週期以及其軌道之半主軸 現在估計值為37 000千米 11 整個系統的質量就能被計算出來 形成 编辑天文學家現在知道在四個最亮的柯伊伯带天體中 四個都有衛星 而柯伊伯带天體當中其他較暗的成員只有約十之分一有衛星 其中一個解釋是在過去大型柯伊伯带天體 直徑以千千米計 經常互相碰撞 以致大量物質被拋出 這些物質最後慢慢結合成為一顆衛星 這跟月球 地球的衛星 形成的其中一個理論大碰撞说中的機制十分相似 12 名字 编辑發現者米高 布朗選擇以迪絲諾美亞 希臘文 Dysnomia 來命名這顆衛星有數個原因 首先 在希臘神話中迪絲諾美亞是厄里斯的女兒 另外 Dysnomia 從字面上翻成英語就是 lawlessness 沒有法律 違法 這跟在 戰士公主西娜 劇中飾演女主角的女演員名為 Lucy Lawless 語帶雙關 布朗亦參考了冥衛一發現者詹姆士 克里斯蒂以 Charon 命名冥衛一以紀念他的妻子Charlene的做法 布朗的妻子名為黛安 Diane 13 跟Dysnomia的首個音節相同 都是 dɪ 14 因此 布朗指出名稱的讀法為 d aɪ s ˈ n oʊ m i e 15 a 註釋 编辑 1 0 1 1 dis NOH mee e或dys NOH mee e 前者是正常的發音 後者則是布朗指出的標準發音 根據米高 布朗指出 它較鬩神星暗500倍 鬩衛一被發現比鬩神星暗7000443000000000000 4 43 0 05 數量級 鬩神星的絕對星等為 1 19 而阋卫一的絕對星等則是3 2參考文獻 编辑 1 0 1 1 Brown M E et al Satellites of the Largest Kuiper Belt Objects PDF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2006 639 1 L43 2011 10 19 Bibcode 2006ApJ 639L 43B arXiv astro ph 0510029 doi 10 1086 5015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8 09 28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2 0 2 1 2 2 2 3 Brown M E Schaller E L The Mass of Dwarf Planet Eris Science 2007 316 5831 1585 Bibcode 2007Sci 316 1585B PMID 17569855 doi 10 1126 science 1139415 3 0 3 1 Santos Sanz P et al TNOs are Cool A Survey of the Transneptunian Region IV Size albedo characterization of 15 scattered disk and detached objects observed with Herschel Space Observatory PACS 2012 arXiv 1202 1481 astro ph EP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4 0 4 1 4 2 4 3 Johnston W R 136199 Eris and Dysnomia Johnston s Archive 30 December 2008 2012 04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10 22 5 0 5 1 Brown M E Dysnomia the moon of Eris Caltech 14 June 2007 2011 07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12 26 6 0 6 1 6 2 Green D W E S 2005 2003 UB313 1 IAU Circular 4 October 2005 8610 2012 01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11 04 Green D W E 134340 Pluto 136199 Eris and 136199 Eris I Dysnomia IAU Circular 13 September 2006 8747 2012 01 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7 02 05 Zabarenko D Planet Xena has moon called Gabrielle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3 October 2005 2008 03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4 08 Ingham R Tenth planet Xena bigger than Pluto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2 February 2006 2008 03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6 03 Sicardy B et al A Pluto like radius and a high albedo for the dwarf planet Eris from an occultation PDF Nature 2011 478 7370 493 496 2013 11 02 Bibcode 2011Natur 478 493S PMID 22031441 doi 10 1038 nature10550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3 11 0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米高 布朗 et al 最大柯伊伯带天體的衛星 Satellites of the largest Kuiper belt objects PDF Astrophys J 2006 639 L43 2006 09 14 arXiv astro ph 05100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9 07 13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Tidal Evolution of Dysnomia Satellite of the Dwarf Planet Eris By Richard Greenberga and Rory Barnesa PDF 2013 11 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3 11 03 Tytell D All Hail Eris and Dysnomia Sky amp Telescope 14 September 2006 2006 12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10 19 米高 布朗有關迪絲諾美亞名字的解釋 2006 09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10 19 Julia Sweeney and Michael E Brown Hammer Conversations KCET podcast 42 min 12 sec 2007 2008 06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6 26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阋卫一 amp oldid 75358697,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