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拟菌病毒属

拟菌病毒属學名Mimivirus)是一个包括Acanthamoeba polyphaga mimivirus(APMV)的一个种类,或许是与演化史相关的巨型病毒[1]通常所说的“拟菌病毒”就指APMV。在口語中,APMV更普遍簡稱為“米米病毒”(mimivirus)。2011年10月中旬,科學家發現了巨大病毒,這是已知衣壳直径最大的病毒。[2]拟菌病毒比起其他病毒有着庞大的基因组。拟菌病毒(mimicking microbe)的命名反映了它的体积及革兰氏染色的特性。[3]

拟菌病毒属
病毒分類
–未分级– 病毒 Virus
域: 多變DNA病毒域 Varidnaviria
界: 班福病毒界 Bamfordvirae
门: 核質病毒門 Nucleocytoviricota
纲: 巨病毒纲 Megaviricetes
目: 模拟病毒目 Imitervirales
科: 擬菌病毒科 Mimiviridae
属: 拟菌病毒属 Mimivirus
  • Acanthamoeba polyphaga mimivirus


发现

拟菌病毒最初是在1992年的一次对军团病研究中,偶然在变形虫多食棘變形蟲(Acanthamoeba polyphaga)中发现的。然而在之后的革兰氏染色实验中被错误地认为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并被命名为“布拉德福德球菌”(Bradfordcoccus)。到2003年,法国马赛地中海大学在《科学》期刊上发布了文章,认定这个有机体为一种病毒。[4]

分类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拟菌病毒归为拟菌病毒科。[5]并在生物病毒分类中归为I类病毒(双链DNA病毒)。[6]在不严格的分类下,拟菌病毒加入核质巨DNA病毒(NCLDV)一类。这类病毒都有着类似的分子特性和庞大的基因组。拟菌病毒同样有21个同源于NCLDV的高度保守基因,并且进一步的研究也显示拟菌病毒可能是NCLDV的一个分支。[4]

结构

 
拟菌病毒的纤维

擬菌病毒的衣壳直徑達400nm,是已知第三大的病毒,僅次於潘多拉病毒和近期发现的巨大病毒。加上衣壳表面的蛋白丝,总长度可达600nm. 各种文献对此的描述高度相似,病毒大小都在400nm到800nm之间。在电子显微镜下,病毒的衣壳呈六边形,因此衣壳的立体结构为正二十面體[7]拟菌病毒并没有包膜,这意味着这类病毒并非通过胞吐被放出细胞的。[8]

发现拟菌病毒的小组后来发现了一种略微更大的病毒,命名为妈妈病毒(mamavirus) ,以及能感染它的亚病毒Sputnik virophage.[9]

拟菌病毒有着所有NCLDV上共同的形态学特征。M. Suzan-Monti等人提出,如同其他NCLDV病毒,拟菌病毒可能也有这内含的包裹DNA核的脂质层。在电子显微镜下,病毒体浓缩的核呈现出黑色。病毒庞大的基因组就在这个区域之中。

一些mRNA的转录子可以被拟菌病毒独立完成。如同其他NCLDV的DNA聚合酶的转录,一种衣壳蛋白质和一个类似于TFII的转录因子也被发现。然而,三种明显不同的氨酰-tRNA合成酶的转录子以及4种未知的拟菌病毒独有的mRNA分子也被发现。这些预先打包的转录子能够在病毒基因没有表达的情况下被翻译,并且可能对拟菌病毒的复制是必要的。其他的DNA病毒,如人类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I型也有mRNA预先打包转录的特点。[8]

基因组

拟菌病毒的基因组是一个线性的,有着1,181,404对碱基的DNA双链。[10]是目前已知病毒中基因组最庞大的一种,超出了仅次于它的伦比约餐厅虫病毒(Cafeteria roenbergensis virus)450,000对碱基。此外,它甚至比至少30种细胞体还大。[11]

除了庞大的基因组,拟菌病毒还有着大约979个蛋白质编码基因,远远超出了病毒最低所需的4个基因(参见 MS2噬菌体和Qβ噬菌体)。[12]分析显示,拟菌病毒特有的基因包括氨酰tRNA合成酶以及其他一些早前被认为只能由细胞微生物编码的酶。正如其他的巨型DNA病毒,拟菌病毒也被发现有着其他病毒不具有的与糖类、脂类和氨基酸代谢相关的基因。[8]大约90%的基因组是编码基因,而另外10%为非编码DNA

复制

拟菌病毒的复制过程尚不清楚。但是我们至少知道此病毒能与阿米巴细胞膜上的一种受体结合。一旦进入阿米巴,便进入一段隐蚀期,这时病毒会消失,细胞会正常工作。在感染约4h后,细胞表面会显现出一些聚集物。感染8h后,在细胞中的拟菌病毒便清晰可见。细胞质会持续被新组装的病毒体填充。感染约24h后,细胞便极为可能破裂,并释放出新的拟菌病毒病毒体。[8]

目前我们对拟菌病毒的复制周期几乎一无所知,显然是附着于细胞表面,进入,病毒核物质释放,DNA复制,转录,翻译,组装,最后释放子病毒体。然而,研究人员是使用对被感染的细胞的显微照相来得出上述综述的。这些显微照片显示了拟菌病毒的衣壳在细胞核中组装,并在出核时获得一个脂质膜,以及一些与其他包括NCLDV的不少病毒相似的颗粒。这些颗粒在其他病毒中被称为病毒工厂(viral factories),它能使宿主细胞被更多地改造,并病毒的组装更快。

致病性

拟菌病毒或许是某些肺炎病原体。这种推测是基于在某些肺炎患者体内发现此病毒抗体的间接证据。[13]然而,将拟菌病毒归为病原体的理论是极为脆弱的,因为仅有极少的几篇文章报告了拟菌病毒与肺炎的潜在关系。造成肺炎的最大因素目前还尚未知晓。[14]即便如此,已经有一种拟菌病毒从一名突尼斯的女性肺炎患者中分离出来。[15]

生命定义的引思

拟菌病毒的许多特性将之放在了生命与非生命之间。它并不比某些细菌小,如康氏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conorii)和Tropheryma whipplei,并且有着与不少细菌相当甚至更多的基因。在之前病毒还没有被认为能够进行编码。此外,拟菌病毒还有着核苷酸和氨基酸合成相关的基因,这甚至是一些小型的专性寄生细菌所不具有的。然而,拟菌病毒确实缺少了核糖體蛋白質,这使得他们必须依靠宿主细胞的蛋白转运和能量代谢。[來源請求]

因为拟菌病毒的起源非常古老,甚至有可能先于细胞[16][17],拟菌病毒已经在生命起源的争论中成为一种论据。一些拟菌病毒独有的基因,包括那些衣壳相关的基因,在多种能感染各域生物的病毒中保留。这暗示了拟菌病毒与一种先于细胞生物并且在地球生物的起源中起重要作用的DNA病毒有联系。[16]另一种假设是,有明显的三种DNA病毒与目前的三个域(真核生物古生菌、细菌)的产生有关。[17]也有猜想认为这些病毒可能一开始是细菌,后来退化成了病毒。[來源請求]

然而拟菌病毒并未表现出以下特征:具有稳态,能量代谢,能对刺激作出反应,自我繁殖,具有细胞结构等通常用以定义生命的特征。

参见

  • 伦比约餐厅虫病毒Cafeteria roenbergensis virus (CroV)最大的海洋病毒
  • 马赛病毒Marseillevirus—另一种巨型病毒
  • 百萬病毒Megavirus—另一种巨型病毒
  • 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ium—已知最小的細菌之一
  • 纳古菌Nanoarchaeum equitans—最小的独立生存的细胞
  • 纳米细菌Nanobacterium
  • 纳诺比Nanobe
  • 非细胞生物
  • 潘多拉病毒Pandoravirus—已知的最大病毒
  • 细小病毒Parvovirus—已知的最小的病毒
  • 遍在遠洋桿菌Pelagibacter ubique—拥有最小的基因组的细菌
  • 噬病毒体Virophage—一种需要宿主细胞一同感染巨型细胞的病毒

参考文献

  1. ^ Elodie Ghedin, Jean-Michel Claverie. Mimivirus relatives in the Sargasso sea. Virology Journal. 2005-08-16, 2: 62 [2018-04-02]. ISSN 1743-422X. doi:10.1186/1743-422x-2-62. 
  2. ^ World's biggest virus found in sea off Chile. London: Telegraph UK. 11 October 2011 [11 November 2011]. (原始内容于2014-01-15). 
  3. ^ Wessner, D R. Discovery of the Giant Mimivirus. Nature Education. 2010, 3 (9): 61 [2012-01-07]. (原始内容于2020-11-01). 
  4. ^ 4.0 4.1 La Scola B, Audic S, Robert C, Jungang L, de Lamballerie X, Drancourt M, Birtles R, Claverie JM, Raoult D. A giant virus in amoebae. Science. 2003, 299 (5615): 2033. PMID 12663918. doi:10.1126/science.1081867. 
  5. ^ Claverie J-M. Mahy W.J. and Van Regenmortel M. H. V. , 编. Desk Encyclopedia of General Virology 1. Oxford: Academic Press. 2010: 189. 
  6. ^ Leppard, Keith; Nigel Dimmock; Easton, Andrew. Introduction to Modern Virology 6. Blackwell Publishing Limited. 2007: 469–470. 
  7. ^ Xiao C, Kuznetsov YG, Sun S, Hafenstein SL, Kostyuchenko VA, Chipman PR, Suzan-Monti M, Raoult D, McPherson A, Rossmann MG. Sugden, Bill , 编. Structural Studies of the Giant Mimivirus. PLoS Biol. 2009-04-28, 7 (4): e92. PMC 2671561 . PMID 19402750. doi:10.1371/journal.pbio.1000092. 
  8. ^ 8.0 8.1 8.2 8.3 Suzan-Monti M, La Scola B, Raoult D. Genomic and evolutionary aspects of Mimivirus. Virus Research. 2006, 117 (1): 145–155. PMID 16181700. doi:10.1016/j.virusres.2005.07.011. 
  9. ^ Nature: "'Virophage' suggests viruses are aliv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by Helen Pearson 2008
  10. ^ Acanthamoeba polyphaga mimivirus, complete genome. NCBI. 
  11. ^ Claverie, Jean-Michel; et al.. Mimivirus and the emerging concept of 'giant' virus. Virus Research. 2006, 117 (1): 133–144. PMID 16469402. doi:10.1016/j.virusres.2006.01.008. 
  12. ^ Prescott, Lansing M. 2nd edition , 编. Microbiology. Dubuque, IA: Wm. C. Brown Publishers. 1993. ISBN 0-697-01372-3. 
  13. ^ La Scola B, Marrie T, Auffray J, Raoult D. Mimivirus in pneumonia patients. Emerg Infect Dis. 2005, 11 (3): 449–52 [2013-12-10]. PMC 3298252 . PMID 15757563. doi:10.3201/eid1103.040538. (原始内容于2008-10-19). 
  14. ^ Marrie TJ, Durant H, Yates L.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Requiring Hospitalization: 5-Year Prospective Study. Review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1989, 11 (4): 586–99. PMID 2772465. doi:10.1093/clinids/11.4.586. 
  15. ^ Saadi, H; Pagnier, I; Colson, P; Cherif, JK; Beji, M; Boughalmi, M; Azza, S; Armstrong, N; Robert, C; Fournous, G; La Scola, B; Raoult, D. First Isolation of Mimivirus in a Patient With Pneumonia..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 an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2013-06-21, 57 (4): e127–34. PMID 23709652. doi:10.1093/cid/cit354. 
  16. ^ 16.0 16.1 Siebert, Charles. Unintelligent Design. Discover Magazine. 2006-03-15. (原始内容于2019-10-26). 
  17. ^ 17.0 17.1 Forterre, Patrick. Three RNA cells for ribosomal lineages and three DNA viruses to replicate their genomes: A hypothesis for the origin of cellular domain. PNAS. 2006, 103 (10): 3669–3674. PMC 1450140 . PMID 16505372. doi:10.1073/pnas.0510333103. 

补充资料

  • Raoult, D.; et al.. The 1.2-megabase genome sequence of Mimivirus. Science. 2004, 306 (5700): 1344–1350. PMID 15486256. doi:10.1126/science.1101485. 
  • Ghedin, Elodie; Claverie, J. M. Mimivirus relatives in the Sargasso sea. Virology Journal. 2005, 2: 62. PMC 1215527 . PMID 16105173. doi:10.1186/1743-422X-2-62. 
  • Peplow, Mark, 2004, "Giant virus qualifies as 'living organis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ews@Nature
  • . Press Release. Paris: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2003-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6-03). 
  • New Scientist, Issue 2544, 25 March 2006.
  • GiantVirus.or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Highfield, Roger. The Bradford bug that may be a new life form. London: Daily Telegraph. 2004-10-15 [2021-12-18]. (原始内容于2008-01-27). 
  • Scientists investigate 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largest known virus. Science News. 2009-04-28 [2013-12-10]. (原始内容于2012-01-07). 
  • Keim, Brandon. Viral Missing Link Caught on Film. Wired Science. 2009-05-05 [2013-12-10]. (原始内容于2012-11-02). 

外部链接

  • Viralzone: Mimivirida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 (ICTV) picture galler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images of mimivirus
  • Giant Viruses: The recent discovery of really, really big viruses is changing views about the nature of viruses and the history of lif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James L. Van Etten July–August 2011 American Scientist Volume 99, Number 4, page: 304, doi:10.1511/2011.91.304

拟菌病毒属, 此條目需要編修, 以確保文法, 用詞, 语气, 格式, 標點等使用恰当, 2016年5月31日, 請按照校對指引, 幫助编辑這個條目, 幫助, 討論,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16年5月31日, 翻譯者可能不熟悉中文或原文語言, 也可能使用了機器翻譯, 請協助翻譯本條目或重新編寫, 并注意避免翻译腔的问题, 明顯拙劣的翻譯請改掛, href, template, html, class, redirect, title, template, href, wikipedia, html, class,. 此條目需要編修 以確保文法 用詞 语气 格式 標點等使用恰当 2016年5月31日 請按照校對指引 幫助编辑這個條目 幫助 討論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16年5月31日 翻譯者可能不熟悉中文或原文語言 也可能使用了機器翻譯 請協助翻譯本條目或重新編寫 并注意避免翻译腔的问题 明顯拙劣的翻譯請改掛 a href Template D html class mw redirect title Template D d a a href Wikipedia CSD html G13 class mw redirect title Wikipedia CSD G13 a 提交刪除 拟菌病毒属 學名 Mimivirus 是一个包括Acanthamoeba polyphaga mimivirus APMV 的一个种类 或许是与演化史相关的巨型病毒 1 通常所说的 拟菌病毒 就指APMV 在口語中 APMV更普遍簡稱為 米米病毒 mimivirus 2011年10月中旬 科學家發現了巨大病毒 這是已知衣壳直径最大的病毒 2 拟菌病毒比起其他病毒有着庞大的基因组 拟菌病毒 mimicking microbe 的命名反映了它的体积及革兰氏染色的特性 3 拟菌病毒属病毒分類 未分级 病毒 Virus域 多變DNA 病毒域 Varidnaviria界 班福病毒界 Bamfordvirae门 核質病毒門 Nucleocytoviricota纲 巨病毒纲 Megaviricetes目 模拟病毒目 Imitervirales科 擬菌病毒科 Mimiviridae属 拟菌病毒属 Mimivirus种Acanthamoeba polyphaga mimivirus 目录 1 发现 2 分类 3 结构 4 基因组 5 复制 6 致病性 7 对生命定义的引思 8 参见 9 参考文献 10 补充资料 11 外部链接发现 编辑拟菌病毒最初是在1992年的一次对军团病研究中 偶然在变形虫多食棘變形蟲 Acanthamoeba polyphaga 中发现的 然而在之后的革兰氏染色实验中被错误地认为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 并被命名为 布拉德福德球菌 Bradfordcoccus 到2003年 法国马赛地中海大学在 科学 期刊上发布了文章 认定这个有机体为一种病毒 4 分类 编辑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拟菌病毒归为拟菌病毒科 5 并在生物病毒分类中归为I类病毒 双链DNA病毒 6 在不严格的分类下 拟菌病毒加入核质巨DNA病毒 NCLDV 一类 这类病毒都有着类似的分子特性和庞大的基因组 拟菌病毒同样有21个同源于NCLDV的高度保守基因 并且进一步的研究也显示拟菌病毒可能是NCLDV的一个分支 4 结构 编辑 拟菌病毒的纤维 擬菌病毒的衣壳直徑達400nm 是已知第三大的病毒 僅次於潘多拉病毒和近期发现的巨大病毒 加上衣壳表面的蛋白丝 总长度可达600nm 各种文献对此的描述高度相似 病毒大小都在400nm到800nm之间 在电子显微镜下 病毒的衣壳呈六边形 因此衣壳的立体结构为正二十面體 7 拟菌病毒并没有包膜 这意味着这类病毒并非通过胞吐被放出细胞的 8 发现拟菌病毒的小组后来发现了一种略微更大的病毒 命名为妈妈病毒 mamavirus 以及能感染它的亚病毒Sputnik virophage 9 拟菌病毒有着所有NCLDV上共同的形态学特征 M Suzan Monti等人提出 如同其他NCLDV病毒 拟菌病毒可能也有这内含的包裹DNA核的脂质层 在电子显微镜下 病毒体浓缩的核呈现出黑色 病毒庞大的基因组就在这个区域之中 一些mRNA的转录子可以被拟菌病毒独立完成 如同其他NCLDV的DNA聚合酶的转录 一种衣壳蛋白质和一个类似于TFII的转录因子也被发现 然而 三种明显不同的氨酰 tRNA合成酶的转录子以及4种未知的拟菌病毒独有的mRNA分子也被发现 这些预先打包的转录子能够在病毒基因没有表达的情况下被翻译 并且可能对拟菌病毒的复制是必要的 其他的DNA病毒 如人类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I型也有mRNA预先打包转录的特点 8 基因组 编辑拟菌病毒的基因组是一个线性的 有着1 181 404对碱基的DNA双链 10 是目前已知病毒中基因组最庞大的一种 超出了仅次于它的伦比约餐厅虫病毒 Cafeteria roenbergensis virus 450 000对碱基 此外 它甚至比至少30种细胞体还大 11 除了庞大的基因组 拟菌病毒还有着大约979个蛋白质编码基因 远远超出了病毒最低所需的4个基因 参见 MS2噬菌体和Qb噬菌体 12 分析显示 拟菌病毒特有的基因包括氨酰tRNA合成酶以及其他一些早前被认为只能由细胞微生物编码的酶 正如其他的巨型DNA病毒 拟菌病毒也被发现有着其他病毒不具有的与糖类 脂类和氨基酸代谢相关的基因 8 大约90 的基因组是编码基因 而另外10 为非编码DNA 复制 编辑拟菌病毒的复制过程尚不清楚 但是我们至少知道此病毒能与阿米巴细胞膜上的一种受体结合 一旦进入阿米巴 便进入一段隐蚀期 这时病毒会消失 细胞会正常工作 在感染约4h后 细胞表面会显现出一些聚集物 感染8h后 在细胞中的拟菌病毒便清晰可见 细胞质会持续被新组装的病毒体填充 感染约24h后 细胞便极为可能破裂 并释放出新的拟菌病毒病毒体 8 目前我们对拟菌病毒的复制周期几乎一无所知 显然是附着于细胞表面 进入 病毒核物质释放 DNA复制 转录 翻译 组装 最后释放子病毒体 然而 研究人员是使用对被感染的细胞的显微照相来得出上述综述的 这些显微照片显示了拟菌病毒的衣壳在细胞核中组装 并在出核时获得一个脂质膜 以及一些与其他包括NCLDV的不少病毒相似的颗粒 这些颗粒在其他病毒中被称为病毒工厂 viral factories 它能使宿主细胞被更多地改造 并病毒的组装更快 致病性 编辑拟菌病毒或许是某些肺炎的病原体 这种推测是基于在某些肺炎患者体内发现此病毒抗体的间接证据 13 然而 将拟菌病毒归为病原体的理论是极为脆弱的 因为仅有极少的几篇文章报告了拟菌病毒与肺炎的潜在关系 造成肺炎的最大因素目前还尚未知晓 14 即便如此 已经有一种拟菌病毒从一名突尼斯的女性肺炎患者中分离出来 15 对生命定义的引思 编辑拟菌病毒的许多特性将之放在了生命与非生命之间 它并不比某些细菌小 如康氏立克次氏体 Rickettsia conorii 和Tropheryma whipplei 并且有着与不少细菌相当甚至更多的基因 在之前病毒还没有被认为能够进行编码 此外 拟菌病毒还有着核苷酸和氨基酸合成相关的基因 这甚至是一些小型的专性寄生细菌所不具有的 然而 拟菌病毒确实缺少了核糖體蛋白質 这使得他们必须依靠宿主细胞的蛋白转运和能量代谢 來源請求 因为拟菌病毒的起源非常古老 甚至有可能先于细胞 16 17 拟菌病毒已经在生命起源的争论中成为一种论据 一些拟菌病毒独有的基因 包括那些衣壳相关的基因 在多种能感染各域生物的病毒中保留 这暗示了拟菌病毒与一种先于细胞生物并且在地球生物的起源中起重要作用的DNA病毒有联系 16 另一种假设是 有明显的三种DNA病毒与目前的三个域 真核生物 古生菌 细菌 的产生有关 17 也有猜想认为这些病毒可能一开始是细菌 后来退化成了病毒 來源請求 然而拟菌病毒并未表现出以下特征 具有稳态 能量代谢 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自我繁殖 具有细胞结构等通常用以定义生命的特征 参见 编辑維基物種上的相關信息 拟菌病毒属伦比约餐厅虫病毒Cafeteria roenbergensis virus CroV 最大的海洋病毒 马赛病毒Marseillevirus 另一种巨型病毒 百萬病毒Megavirus 另一种巨型病毒 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ium 已知最小的細菌之一 纳古菌Nanoarchaeum equitans 最小的独立生存的细胞 纳米细菌Nanobacterium 纳诺比Nanobe 非细胞生物 潘多拉病毒Pandoravirus 已知的最大病毒 细小病毒Parvovirus 已知的最小的病毒 遍在遠洋桿菌Pelagibacter ubique 拥有最小的基因组的细菌 噬病毒体Virophage 一种需要宿主细胞一同感染巨型细胞的病毒参考文献 编辑 Elodie Ghedin Jean Michel Claverie Mimivirus relatives in the Sargasso sea Virology Journal 2005 08 16 2 62 2018 04 02 ISSN 1743 422X doi 10 1186 1743 422x 2 62 World s biggest virus found in sea off Chile London Telegraph UK 11 October 2011 11 Nov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1 15 Wessner D R Discovery of the Giant Mimivirus Nature Education 2010 3 9 61 2012 01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1 01 4 0 4 1 La Scola B Audic S Robert C Jungang L de Lamballerie X Drancourt M Birtles R Claverie JM Raoult D A giant virus in amoebae Science 2003 299 5615 2033 PMID 12663918 doi 10 1126 science 1081867 Claverie J M Mahy W J and Van Regenmortel M H V 编 Desk Encyclopedia of General Virology 1 Oxford Academic Press 2010 189 Leppard Keith Nigel Dimmock Easton Andrew Introduction to Modern Virology 6 Blackwell Publishing Limited 2007 469 470 Xiao C Kuznetsov YG Sun S Hafenstein SL Kostyuchenko VA Chipman PR Suzan Monti M Raoult D McPherson A Rossmann MG Sugden Bill 编 Structural Studies of the Giant Mimivirus PLoS Biol 2009 04 28 7 4 e92 PMC 2671561 PMID 19402750 doi 10 1371 journal pbio 1000092 8 0 8 1 8 2 8 3 Suzan Monti M La Scola B Raoult D Genomic and evolutionary aspects of Mimivirus Virus Research 2006 117 1 145 155 PMID 16181700 doi 10 1016 j virusres 2005 07 011 Nature Virophage suggests viruses are aliv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Helen Pearson 2008 Acanthamoeba polyphaga mimivirus complete genome NCBI Claverie Jean Michel et al Mimivirus and the emerging concept of giant virus Virus Research 2006 117 1 133 144 PMID 16469402 doi 10 1016 j virusres 2006 01 008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Prescott Lansing M 2nd edition 编 Microbiology Dubuque IA Wm C Brown Publishers 1993 ISBN 0 697 01372 3 La Scola B Marrie T Auffray J Raoult D Mimivirus in pneumonia patients Emerg Infect Dis 2005 11 3 449 52 2013 12 10 PMC 3298252 PMID 15757563 doi 10 3201 eid1103 04053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10 19 Marrie TJ Durant H Yates L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Requiring Hospitalization 5 Year Prospective Study Review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1989 11 4 586 99 PMID 2772465 doi 10 1093 clinids 11 4 586 Saadi H Pagnier I Colson P Cherif JK Beji M Boughalmi M Azza S Armstrong N Robert C Fournous G La Scola B Raoult D First Isolation of Mimivirus in a Patient With Pneumonia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an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2013 06 21 57 4 e127 34 PMID 23709652 doi 10 1093 cid cit35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16 0 16 1 Siebert Charles Unintelligent Design Discover Magazine 2006 03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0 26 17 0 17 1 Forterre Patrick Three RNA cells for ribosomal lineages and three DNA viruses to replicate their genomes A hypothesis for the origin of cellular domain PNAS 2006 103 10 3669 3674 PMC 1450140 PMID 16505372 doi 10 1073 pnas 0510333103 补充资料 编辑Raoult D et al The 1 2 megabase genome sequence of Mimivirus Science 2004 306 5700 1344 1350 PMID 15486256 doi 10 1126 science 1101485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Ghedin Elodie Claverie J M Mimivirus relatives in the Sargasso sea Virology Journal 2005 2 62 PMC 1215527 PMID 16105173 doi 10 1186 1743 422X 2 62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Peplow Mark 2004 Giant virus qualifies as living organism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ews Nature Mimivirus discovery of a giant virus Press Release Paris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2003 03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 06 03 New Scientist Issue 2544 25 March 2006 GiantVirus org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ighfield Roger The Bradford bug that may be a new life form London Daily Telegraph 2004 10 15 2021 12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1 27 Scientists investigate 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largest known virus Science News 2009 04 28 2013 12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1 07 Keim Brandon Viral Missing Link Caught on Film Wired Science 2009 05 05 2013 12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11 02 外部链接 编辑Viralzone Mimivirida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 ICTV picture gallery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mages of mimivirus Giant Viruses The recent discovery of really really big viruses is changing views about the nature of viruses and the history of lif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James L Van Etten July August 2011 American Scientist Volume 99 Number 4 page 304 doi 10 1511 2011 91 304 The webpage for Mimivirus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拟菌病毒属 amp oldid 71259111,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