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南極龍屬

南極龍學名Antarctosaurus,发音/ænˌtɑːrktˈsɔːrəs/,意为“南方的蜥蜴”)是岩盔龙类下的一個,生活於白堊紀晚期的南美洲。牠是一類大型的四足植食性恐龍,有著長頸及長尾巴,有可能是有鱗甲的。由於南極龍的化石並沒有一個完整的骨骼,而蜥腳下目的尾巴大小差異十分大,牠的大小因而很難去推斷[1]

南极龙属
化石时期:白垩纪晚期,83 Ma
假想的威施曼氏南极龙颅骨图片,根据冯·休尼英语Friedrich von Huene在1929年展示的骨头绘制。下颌骨和脑壳是否属于同一个个体甚至同一个属还不确定。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蜥脚形亚目 Sauropodomorpha
下目: 蜥腳下目 Sauropoda
演化支 泰坦巨龍類 Titanosauria
演化支 岩盔龙类 Lithostrotia
属: 南极龙属 Antarctosaurus
von Huene, 1929
模式種
威施曼氏南極龍
Antarctosaurus wichmannianus

von Huene, 1929
  • 威施曼氏南極龍 A. wichmannianus
    von Huene, 1929
  • 巨大南極龍 "A". giganteus
    von Huene, 1929
  • 查可薩提南極龍 "A". jaxartensis Riabinin, 1939
  • 巴西南極龍 "A." brasiliensis
    Arid & Vizotto, 1971

模式種威施曼氏南極龍A. wichmannianus),是由休尼(Friedrich von Huene)在1929年命名,身長18公尺,他在同一年命名了第二個種巨大南極龍(A. giganteus),體型非常巨大。之後另有三個種被命名,近年的研究指出牠們都不屬於南極龍。南極龍的肩膀可能高達5公尺。

命名

南極龍的化石首先在1916年被研究,直至1929年才由古生物學家休尼(Friedrich von Huene)詳細的描述及命名[2]。南極龍的屬名在古希臘文並非表示南極洲,而是指「北方的相反」,因為牠是於阿根廷被發現,而阿根廷與南極洲的名字都具有「北方的相反」的意思。。

物種

歷年來有幾個曾被分類在南極龍屬下,包括有模式種威施曼氏南極龍(A. wichmannianus)、巨大南極龍(A. giganteus)、北方南極龍(A. septentrionalis)、查可薩提南極龍("A." jaxartensis)、及巴西南極龍(A. brasiliensis),但大都是錯誤分類在此屬中的。

 
威施曼氏南極龍的股骨

模式種

南極龍的模式種是威施曼氏南極龍(A. wichmannianus),在1929年由休尼命名,種名是為紀念其化石的發現者地質學家R. Wichmann[2]。這個種包含了大量的骨頭,現時被認為來自於阿根廷里奥内格罗省的Anacleto地層,年代是白堊紀坎帕階,距今約8300萬到8000萬年前。當中有幾個破碎頭顱骨,包括一個腦殼及一個下頜。其他骨頭有頸椎尾椎肋骨及多塊四肢骨頭。一條股骨約為1.85公尺高,推斷其體重達34公噸[3]

大部份這些骨頭都是肢離破碎的,散佈於挖掘處。因此有很多學者認為它們並非同屬於同一種類的動物。而最方形的下頜,經常被認為是屬於類似尼日龍雷巴齊斯龍科恐龍[4][5][6],但是與博妮塔龍的頜部在形狀上亦很相近,可見這骨頭與泰坦巨龍類有所關連,最終可能是屬於南極龍的[7]。腦殼及其他的骨骼雖然未必都是同一個體的,但通常被認為都是泰坦巨龍類的。雖然沒有發現威施曼氏南極龍的裝甲,但一般都認為牠是屬於有裝甲的岩盔龍類(Lithostrotia)演化支[8]。這個種被認為亦有可能是屬於納摩蓋吐龍科[4][7][9]

其他種

休尼在1929年也命名了另一個種,稱為巨大南極龍A. giganteus),是因牠的巨大體型[2]。這個種的化石非常的少,而有些學者認為牠其實是疑名[8]。這些骨頭中最著名的是兩塊巨大的股骨,約有2.35公尺長,是已知的蜥腳下目中最大的之一。由此推斷,牠的體重達69公噸,只比重73公噸的阿根廷龍[3]。這些骨頭都是從阿根廷內烏肯省的Plottier地層被發現,年代估計是白堊紀科尼亞克階,距今約8700萬到8500萬年前。這個地層與Anacleto地層也是屬於內烏肯組的。由於只有少數資料,而屬於威施曼氏南極龍的化石亦不確定,這個種目前亦不能確定是否屬於南極龍屬。

在1933年,另一個從印度發現的種也被描述,稱為北方南極龍(A. septentrionalis[10]。這個種並沒有保存甚麼解剖學資料,但肯定的是不屬於南極龍。於1994年牠被更名為耆那龍

在1939年,蘇聯古生物學家Anatoly Riabinin研究一個從哈薩克發現的股骨,命名為查可薩提南極龍(A. jaxartensis[11]。牠亦被認為是疑名,但卻肯定的幾乎不是屬於南極龍[8]

由兩塊肢骨碎片及部份脊椎組成的巴西南極龍(A. brasiliensis),是在巴西的包魯地層被發現、並在1971年被描述[12]。這個種亦被認為是疑名[8]

外部連結

  • Pos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n the Dinosaur Mailing Lis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etailing the various species of Antarctosaurus and the remains assigned to them.

參考資料

  1. ^ "Antarctosaurus." In: Dodson, Peter & Britt, Brooks & Carpenter, Kenneth & Forster, Catherine A. & Gillette, David D. & Norell, Mark A. & Olshevsky, George & Parrish, J. Michael & Weishampel, David B. The Age of Dinosaurs. Publications International, LTD. p. 125. ISBN 0-7853-0443-6.
  2. ^ 2.0 2.1 2.2 von Huene, F. 1929. Los saurisquios y ornitisquios del Cretacéo Argentino. Anales del Museo de La Plata (series 3) 3: 1–196. [In Spanish]
  3. ^ 3.0 3.1 Mazzetta, G.V., Christiansen, P., Fariña, R.A. 2004. Giants and Bizarres: Body Size of Some Southern South American Cretaceous Dinosaurs. Historical Biology. 16: 71-83.
  4. ^ 4.0 4.1 Upchurch, P. 1999.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Nemegtosauridae.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19: 106–125.
  5. ^ Sereno, P.C., Beck, A.L., Dutheil, D.B., Larsson, H.C.E, Lyon, G.H., Moussa, B., Sadleir, R.W., Sidor, C.A., Varricchio, D.J., Wilson, G.P., Wilson, J.A. 1999. Cretaceous sauropods from the Sahara and the uneven rate of skeletal evolution among dinosaurs. Science 286: 1342–1347.
  6. ^ Wilson, J.A. 2002. Sauropod dinosaur phylogeny: critique and cladistic analysis.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36: 217–276.
  7. ^ 7.0 7.1 Apesteguía, S. 2004. Bonitasaura salgadoi gen. et sp. nov.: a beaked sauropod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Patagonia. Naturwissenschaften 91: 493–497.
  8. ^ 8.0 8.1 8.2 8.3 Upchurch, P., Barrett, P.M, & Dodson, P. 2004. Sauropoda. In: Weishampel, D.B., Dodson, P., & Osmolska, H. (Eds.). The Dinosauria (2nd Ed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259-322.
  9. ^ Wilson, J.A. 2005. Redescription of the Mongolian sauropod Nemegtosaurus mongoliensis Nowinski (Dinosauria: Saurischia) and comments on Late Cretaceous sauropod diversity.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3(3): 283–318.
  10. ^ von Huene, F. & Matley, C.A. 1933. Cretaceous Saurischia and Ornithischia of the central provinces of India. Palaeontologia Indica 21: 1–74.
  11. ^ Riabinin, A.N. 1939. [The Upper Cretaceous vertebrate fauna of south Kazakhstan I. Reptilia. Pt. 1 Ornithischia]. Tsentral. Nauchno-issled. Geol. Inst. Trudy. 118: 1-40. [In Russian]
  12. ^ Arid, F.M. & Vizotto, L.D. 1971. Antarctosaurus brasiliensis, um novo saurópode do Crétaceo superiordo sul do Brasil. An. Cong. Bras. Geol. 1971: 297-305. [In Portuguese]

南極龍屬, 南極龍, 學名, antarctosaurus, 发音, ɑːr, ɔːr, 意为, 南方的蜥蜴, 是岩盔龙类下的一個屬, 生活於白堊紀晚期的南美洲, 牠是一類大型的四足植食性恐龍, 有著長頸及長尾巴, 有可能是有鱗甲的, 由於南極龍的化石並沒有一個完整的骨骼, 而蜥腳下目的尾巴大小差異十分大, 牠的大小因而很難去推斷, 南极龙属, 化石时期, 白垩纪晚期, preЄ, 假想的威施曼氏南极龙颅骨图片, 根据冯, 休尼, 英语, friedrich, huene, 在1929年展示的骨头绘制, 下颌骨和脑. 南極龍 學名 Antarctosaurus 发音 ae n ˌ t ɑːr k t oʊ ˈ s ɔːr e s 意为 南方的蜥蜴 是岩盔龙类下的一個屬 生活於白堊紀晚期的南美洲 牠是一類大型的四足植食性恐龍 有著長頸及長尾巴 有可能是有鱗甲的 由於南極龍的化石並沒有一個完整的骨骼 而蜥腳下目的尾巴大小差異十分大 牠的大小因而很難去推斷 1 南极龙属 化石时期 白垩纪晚期 83 Ma PreYe Ye O S D C P T J K Pg N 假想的威施曼氏南极龙颅骨图片 根据冯 休尼 英语 Friedrich von Huene 在1929年展示的骨头绘制 下颌骨和脑壳是否属于同一个个体甚至同一个属还不确定 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纲 蜥形纲 Sauropsida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目 蜥臀目 Saurischia亚目 蜥脚形亚目 Sauropodomorpha下目 蜥腳下目 Sauropoda演化支 泰坦巨龍類 Titanosauria演化支 岩盔龙类 Lithostrotia属 南极龙属 Antarctosaurus von Huene 1929模式種威施曼氏南極龍Antarctosaurus wichmannianusvon Huene 1929种威施曼氏南極龍 A wichmannianus von Huene 1929 巨大南極龍 A giganteus von Huene 1929 查可薩提南極龍 A jaxartensis Riabinin 1939 巴西南極龍 A brasiliensis Arid amp Vizotto 1971模式種是威施曼氏南極龍 A wichmannianus 是由休尼 Friedrich von Huene 在1929年命名 身長18公尺 他在同一年命名了第二個種巨大南極龍 A giganteus 體型非常巨大 之後另有三個種被命名 近年的研究指出牠們都不屬於南極龍 南極龍的肩膀可能高達5公尺 目录 1 命名 2 物種 2 1 模式種 2 2 其他種 3 外部連結 4 參考資料命名 编辑南極龍的化石首先在1916年被研究 直至1929年才由古生物學家休尼 Friedrich von Huene 詳細的描述及命名 2 南極龍的屬名在古希臘文並非表示南極洲 而是指 北方的相反 因為牠是於阿根廷被發現 而阿根廷與南極洲的名字都具有 北方的相反 的意思 物種 编辑歷年來有幾個種曾被分類在南極龍屬下 包括有模式種威施曼氏南極龍 A wichmannianus 巨大南極龍 A giganteus 北方南極龍 A septentrionalis 查可薩提南極龍 A jaxartensis 及巴西南極龍 A brasiliensis 但大都是錯誤分類在此屬中的 威施曼氏南極龍的股骨 模式種 编辑 南極龍的模式種是威施曼氏南極龍 A wichmannianus 在1929年由休尼命名 種名是為紀念其化石的發現者地質學家R Wichmann 2 這個種包含了大量的骨頭 現時被認為來自於阿根廷里奥内格罗省的Anacleto地層 年代是白堊紀坎帕階 距今約8300萬到8000萬年前 當中有幾個破碎頭顱骨 包括一個腦殼及一個下頜 其他骨頭有頸椎及尾椎 肋骨及多塊四肢骨頭 一條股骨約為1 85公尺高 推斷其體重達34公噸 3 大部份這些骨頭都是肢離破碎的 散佈於挖掘處 因此有很多學者認為它們並非同屬於同一種類的動物 而最方形的下頜 經常被認為是屬於類似尼日龍的雷巴齊斯龍科恐龍 4 5 6 但是與博妮塔龍的頜部在形狀上亦很相近 可見這骨頭與泰坦巨龍類有所關連 最終可能是屬於南極龍的 7 腦殼及其他的骨骼雖然未必都是同一個體的 但通常被認為都是泰坦巨龍類的 雖然沒有發現威施曼氏南極龍的裝甲 但一般都認為牠是屬於有裝甲的岩盔龍類 Lithostrotia 演化支 8 這個種被認為亦有可能是屬於納摩蓋吐龍科 4 7 9 其他種 编辑 休尼在1929年也命名了另一個種 稱為巨大南極龍 A giganteus 是因牠的巨大體型 2 這個種的化石非常的少 而有些學者認為牠其實是疑名 8 這些骨頭中最著名的是兩塊巨大的股骨 約有2 35公尺長 是已知的蜥腳下目中最大的之一 由此推斷 牠的體重達69公噸 只比重73公噸的阿根廷龍小 3 這些骨頭都是從阿根廷內烏肯省的Plottier地層被發現 年代估計是白堊紀的科尼亞克階 距今約8700萬到8500萬年前 這個地層與Anacleto地層也是屬於內烏肯組的 由於只有少數資料 而屬於威施曼氏南極龍的化石亦不確定 這個種目前亦不能確定是否屬於南極龍屬 在1933年 另一個從印度發現的種也被描述 稱為北方南極龍 A septentrionalis 10 這個種並沒有保存甚麼解剖學資料 但肯定的是不屬於南極龍 於1994年牠被更名為耆那龍 在1939年 蘇聯古生物學家Anatoly Riabinin研究一個從哈薩克發現的股骨 命名為查可薩提南極龍 A jaxartensis 11 牠亦被認為是疑名 但卻肯定的幾乎不是屬於南極龍 8 由兩塊肢骨碎片及部份脊椎組成的巴西南極龍 A brasiliensis 是在巴西的包魯地層被發現 並在1971年被描述 12 這個種亦被認為是疑名 8 外部連結 编辑Post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n the Dinosaur Mailing List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etailing the various species of Antarctosaurus and the remains assigned to them 參考資料 编辑 Antarctosaurus In Dodson Peter amp Britt Brooks amp Carpenter Kenneth amp Forster Catherine A amp Gillette David D amp Norell Mark A amp Olshevsky George amp Parrish J Michael amp Weishampel David B The Age of Dinosaurs Publications International LTD p 125 ISBN 0 7853 0443 6 2 0 2 1 2 2 von Huene F 1929 Los saurisquios y ornitisquios del Cretaceo Argentino Anales del Museo de La Plata series 3 3 1 196 In Spanish 3 0 3 1 Mazzetta G V Christiansen P Farina R A 2004 Giants and Bizarres Body Size of Some Southern South American Cretaceous Dinosaurs Historical Biology 16 71 83 4 0 4 1 Upchurch P 1999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Nemegtosauridae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19 106 125 Sereno P C Beck A L Dutheil D B Larsson H C E Lyon G H Moussa B Sadleir R W Sidor C A Varricchio D J Wilson G P Wilson J A 1999 Cretaceous sauropods from the Sahara and the uneven rate of skeletal evolution among dinosaurs Science 286 1342 1347 Wilson J A 2002 Sauropod dinosaur phylogeny critique and cladistic analysis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36 217 276 7 0 7 1 Apesteguia S 2004 Bonitasaura salgadoi gen et sp nov a beaked sauropod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Patagonia Naturwissenschaften 91 493 497 8 0 8 1 8 2 8 3 Upchurch P Barrett P M amp Dodson P 2004 Sauropoda In Weishampel D B Dodson P amp Osmolska H Eds The Dinosauria 2nd Ed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259 322 Wilson J A 2005 Redescription of the Mongolian sauropod Nemegtosaurus mongoliensis Nowinski Dinosauria Saurischia and comments on Late Cretaceous sauropod diversity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3 3 283 318 von Huene F amp Matley C A 1933 Cretaceous Saurischia and Ornithischia of the central provinces of India Palaeontologia Indica 21 1 74 Riabinin A N 1939 The Upper Cretaceous vertebrate fauna of south Kazakhstan I Reptilia Pt 1 Ornithischia Tsentral Nauchno issled Geol Inst Trudy 118 1 40 In Russian Arid F M amp Vizotto L D 1971 Antarctosaurus brasiliensis um novo sauropode do Cretaceo superiordo sul do Brasil An Cong Bras Geol 1971 297 305 In Portuguese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南極龍屬 amp oldid 67160853,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