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上游一号

上游一号反舰导弹汉语拼音字母缩写为SY-1),北约命名CSS-N-1 绰号Scrubbrush (硬毛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960年代仿制苏联P-15「白蟻」高亚音速战术飞航式反舰导弹(北约命名为SS-N-2“冥河”)。上游一号是中国海军装备的第一种舰对舰导弹武器。上游一号反舰导弹装备中国海军主要作为反舰导弹使用,也发展作为岸舰导弹使用。

上游一号反舰导弹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的“上游”1号反舰导弹
类型飞航式反艦导弹
服役期间1960年-2011年
生产历史
生产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南昌飞机制造厂
基本规格
长度6.55m
直径0.76m
弹头513千克,其中装药380千克
弹头量2095 kg

发动机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
翼展2.4m
作战范围40 km
飞行高度100-300m
速度0.8马赫
制导系统末制导主動雷達導引
发射平台舰基、岸基
“上游”1号改型机动式岸舰导弹发射车

研制历史

1959年2月4日中苏两国就援助中国海军建设签订“援助中国三弹三艇的协议”,苏联向中国提供3弹3艇的实物及技术资料。含两种飞航式导弹技术援助给中国,可视为中国飞航导弹工业技术的起点。其中包括了П-15型飞航式导弹技术的转让,代号为“544”型导弹。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武器系统,苏联海军装备时间是1958年。

1960年3月24日,第一机械工业部四局行文把仿制任务交给南昌飞机制造厂(即320厂、对外称洪都机械厂)。南昌飞机制造厂专设绝密的“四零”办公室负责此任务,与厂内生产初教机的人员完全隔绝。1960年4月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组建海防导弹设计部门开始逆向设计工作。先后任命李同力、吕琳为总设计师。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国民经济调整,加上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专家,544型导弹仿制任务停滞。1963年项目重新上马,开始进入零部件生产阶段。1963年4月,在北京召开了544导弹专业会议,研究解决544导弹仿制中存在的问题。1963年9月,国防科委颁发了《关于544系统技术责任分工的规定》,明确了国防科委所属各院、部在544项目中的分工和责任后,项目终于加快了进度。1963年10月,320厂用苏联留下的零件仿制出第一发544导弹模型弹。1964年底进行了陆上飞行模拟弹试验。1965年5~7月进行了海上发射飞行模拟弹试验。试验弹的控制系统设备采用苏联产品,其他为国产,所以称为混合弹,有人调侃简称“混弹”。此时的544导弹型号已经被定为“上游一号”。1966年5月至7月,进行了岸对舰及舰对舰的遥测弹飞行打靶试验,取得了6发5中佳绩。1966年11月完成了海上实弹定型考核,取得了9发8中成绩。1966年12月9日国家海防导弹定型委员会批准“上游一号”[註 1]舰对舰导弹仿制定型。1967年8月进入批量生产。

上游一号反舰导弹采用以煤油作为推进剂的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由自动驾驶仪、高度表自控飞行,由末端制导主动式雷达引导直至命中目标。上游一号反舰导弹及其改型主要装备了中国海军的021型导弹快艇024型导弹快艇053H型护卫舰,以及07型驱逐舰01型护卫舰的导弹化改装。

改进型号

南昌飞机制造厂于1973年10月开始着手对上游一号的膜盒式气压高度表与末端制导雷达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由彭历生主持设计,1974年正式下达上游一号改型任务,并命名为上游一号甲型,把圆锥扫描末导雷达改为抗干扰性能较强的单脉冲末导雷达,机械式膜压高度表及垂直速度传感器改为精度较高的无线电高度表。1977年至1980年,“上游一号甲”导弹先后进行了三次定型试验因雷达舱震动过大等问题而未能通过。1982年第四季度,“上游一号甲”定型试验取得6射4中。1984年3月,“上游一号甲”(SY-1A)舰舰导弹被批准定型。提高导弹抗干扰能力,导弹飞行高度降低到50米。1985年装备了053H型护卫舰516号“九江”舰。 在研制上游一号甲型的同时,还研制上游一号甲二次降高弹,导弹巡航飞行过程中,雷达捕捉目标后第二次降高至15米高度平飞。1979年11月29日,上游一号甲两次降高弹首次顺利地完成了二次降高飞行,1983年通过鉴定。

1981年5月,正式下达上游一号换装电视制导的研制任务。1983年12月,正式命名为上游一号乙,末制导改为电视导引头。1985年6月22日,上游一号乙首发试验弹成功命中目标。1985年10月,通过技术鉴定。

出口型

岸基出口型称为FL-1,北约命名为CSS-NX-1,使用单脉冲雷达导引头,高精度无线电高度计,巡航飞行高度30米。[1]

注释

  1. ^ “上游”之名取自根据毛泽东的创意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参考文献

  1. ^ Friedman, Norman. The Naval Institute Guide to World Naval Weapon Systems 5th.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6: 514. ISBN 1-55750-262-5.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1. 揭秘新中国第一枚海防导弹诞生(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华网.
  2. “上游一号”反舰导弹(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凤凰网.

上游一号, 反舰导弹, 汉语拼音字母缩写为sy, 北约命名为css, 绰号scrubbrush, 硬毛刷,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960年代仿制苏联的p, 白蟻, 高亚音速战术飞航式反舰导弹, 北约命名为ss, 冥河, 是中国海军装备的第一种舰对舰导弹武器, 反舰导弹装备中国海军主要作为反舰导弹使用, 也发展作为岸舰导弹使用, 反舰导弹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的, 上游, 1号反舰导弹类型飞航式反艦导弹服役期间1960年, 2011年生产历史生产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南昌飞机制造厂基本规格长度6, 55m直径0, 7. 上游一号反舰导弹 汉语拼音字母缩写为SY 1 北约命名为CSS N 1 绰号Scrubbrush 硬毛刷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960年代仿制苏联的P 15 白蟻 高亚音速战术飞航式反舰导弹 北约命名为SS N 2 冥河 上游一号是中国海军装备的第一种舰对舰导弹武器 上游一号反舰导弹装备中国海军主要作为反舰导弹使用 也发展作为岸舰导弹使用 上游一号反舰导弹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的 上游 1号反舰导弹类型飞航式反艦导弹服役期间1960年 2011年生产历史生产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南昌飞机制造厂基本规格长度6 55m直径0 76m弹头513千克 其中装药380千克弹头量2095 kg发动机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翼展2 4m作战范围40 km飞行高度100 300m速度0 8马赫制导系统末制导主動雷達導引发射平台舰基 岸基 上游 1号改型机动式岸舰导弹发射车 目录 1 研制历史 1 1 改进型号 2 出口型 3 注释 4 参考文献 5 相关条目 6 外部链接研制历史 编辑1959年2月4日中苏两国就援助中国海军建设签订 援助中国三弹三艇的协议 苏联向中国提供3弹3艇的实物及技术资料 含两种飞航式导弹技术援助给中国 可视为中国飞航导弹工业技术的起点 其中包括了P 15型飞航式导弹技术的转让 代号为 544 型导弹 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武器系统 苏联海军装备时间是1958年 1960年3月24日 第一机械工业部四局行文把仿制任务交给南昌飞机制造厂 即320厂 对外称洪都机械厂 南昌飞机制造厂专设绝密的 四零 办公室负责此任务 与厂内生产初教机的人员完全隔绝 1960年4月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组建海防导弹设计部门开始逆向设计工作 先后任命李同力 吕琳为总设计师 1961年 三年困难时期 国民经济调整 加上中苏关系恶化 苏联撤走专家 544型导弹仿制任务停滞 1963年项目重新上马 开始进入零部件生产阶段 1963年4月 在北京召开了544导弹专业会议 研究解决544导弹仿制中存在的问题 1963年9月 国防科委颁发了 关于544系统技术责任分工的规定 明确了国防科委所属各院 部在544项目中的分工和责任后 项目终于加快了进度 1963年10月 320厂用苏联留下的零件仿制出第一发544导弹模型弹 1964年底进行了陆上飞行模拟弹试验 1965年5 7月进行了海上发射飞行模拟弹试验 试验弹的控制系统设备采用苏联产品 其他为国产 所以称为混合弹 有人调侃简称 混弹 此时的544导弹型号已经被定为 上游一号 1966年5月至7月 进行了岸对舰及舰对舰的遥测弹飞行打靶试验 取得了6发5中佳绩 1966年11月完成了海上实弹定型考核 取得了9发8中成绩 1966年12月9日国家海防导弹定型委员会批准 上游一号 註 1 舰对舰导弹仿制定型 1967年8月进入批量生产 上游一号反舰导弹采用以煤油作为推进剂的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 由自动驾驶仪 高度表自控飞行 由末端制导主动式雷达引导直至命中目标 上游一号反舰导弹及其改型主要装备了中国海军的021型导弹快艇 024型导弹快艇 053H型护卫舰 以及07型驱逐舰 01型护卫舰的导弹化改装 改进型号 编辑 南昌飞机制造厂于1973年10月开始着手对上游一号的膜盒式气压高度表与末端制导雷达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 由彭历生主持设计 1974年正式下达上游一号改型任务 并命名为上游一号甲型 把圆锥扫描末导雷达改为抗干扰性能较强的单脉冲末导雷达 机械式膜压高度表及垂直速度传感器改为精度较高的无线电高度表 1977年至1980年 上游一号甲 导弹先后进行了三次定型试验因雷达舱震动过大等问题而未能通过 1982年第四季度 上游一号甲 定型试验取得6射4中 1984年3月 上游一号甲 SY 1A 舰舰导弹被批准定型 提高导弹抗干扰能力 导弹飞行高度降低到50米 1985年装备了053H型护卫舰516号 九江 舰 在研制上游一号甲型的同时 还研制上游一号甲二次降高弹 导弹巡航飞行过程中 雷达捕捉目标后第二次降高至15米高度平飞 1979年11月29日 上游一号甲两次降高弹首次顺利地完成了二次降高飞行 1983年通过鉴定 1981年5月 正式下达上游一号换装电视制导的研制任务 1983年12月 正式命名为上游一号乙 末制导改为电视导引头 1985年6月22日 上游一号乙首发试验弹成功命中目标 1985年10月 通过技术鉴定 出口型 编辑岸基出口型称为FL 1 北约命名为CSS NX 1 使用单脉冲雷达导引头 高精度无线电高度计 巡航飞行高度30米 1 注释 编辑 上游 之名取自根据毛泽东的创意提出的 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路线 参考文献 编辑 Friedman Norman The Naval Institute Guide to World Naval Weapon Systems 5th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6 514 ISBN 1 55750 262 5 相关条目 编辑海鹰一号反舰导弹 海鹰二号反舰导弹 上游二号反舰导弹外部链接 编辑揭秘新中国第一枚海防导弹诞生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华网 上游一号 反舰导弹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凤凰网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上游一号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上游一号 amp oldid 64234466,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