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分支龍屬

分支龍屬名:Alioramus),又名歧龍阿利奧拉龍,是獸腳亞目暴龍科下的一個,生活於上白堊紀蒙古。分支龍是由蘇聯古生物學家Sergei Kurzanov在1976年所命名。模式種遙遠分支龍A. remotus),化石包含一個部份顱骨、三個蹠骨,發現於蒙古,該地在70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是片氾濫平原。第二個種是阿爾泰分支龍,化石是一個更完整的骨骼,是由Stephen L. Brusatte等人在2009年命名。

分支龙属
化石时期:白堊紀晚期,70 Ma
分支龍的復原圖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科: 暴龍科 Tyrannosauridae
亚科: 暴龍亞科 Tyrannosaurinae
族: 分支龙族 Alioramini
属: 分支龙属 Alioramus
Kurzanov, 1976
模式種
遙遠分支龍
Alioramus remotus

Kurzanov, 1976
  • 遙遠分支龍 A. remotus Kurzanov, 1976
  • 阿爾泰分支龍 A. altai
    Brusatte et al., 2009

如同大部分獸腳類恐龍,分支龍是二足恐龍,而銳利的牙齒顯示牠們是肉食性動物。牠比近親的暴龍特暴龍較小型,但目前僅有發現兩個標本,而且可能來自於幼年體或亞成年體,因此難以估計成年個體的大小。分支龍的特徵是在其口鼻部上側的一排五個骨冠,以及牙齒較其他暴龍科更多。分支龍的頭顱骨較其他暴龍科為低矮,這可能是個幼年特徵。

分支龍與其他暴龍科動物的關係未確定,但部分科學家認為分支龍與生存於同時代、同地區的特暴龍是近親,或者分支龍是特暴龍的幼年個體。根據新發現的阿爾泰分支龍的化石,分支龍應該是特暴龍的近親。

敘述 编辑

 
分支龍與人類的體型比較圖
 
遙遠分支龍的頭顱骨
 
阿爾泰分支龍的顱腔

根據Sergei Kurzanov在1976年的最初研究,分支龍的身長估計是在5到6公尺之間[1]。但是顱骨在化石化的過程中遭到變形,這意味者該個體的身長較Kurzanov的估計值更短。另外,如果這個標本是個幼年體,成年分支龍的體型應該更大,但目前還沒有發現成年體的化石[2]

分支龍的頭顱骨約為45公分長[3],頭顱骨長而低矮,外形類似原始暴龍超科,以及幼年暴龍科的頭顱骨。遙遠分支龍的前上頜骨部份沒被發現,但頭顱骨的高度大於寬度,與已知所有的暴龍超科相同[2]鼻骨互相癒合,上有一排骨質瘤,沿者鼻骨接合處排列,共五個。這些骨質瘤的高度大於一公分[1]。很多暴龍超科恐龍都有凹凸不平的鼻部,但有骨質瘤的就有分支龍及阿巴拉契亞龍(有六個)[4]

頭顱骨後部有個橫向突出物,從癒合頂骨延伸出來,稱為頸脊(Nuchal crest),這是所有暴龍超科都有的特徵。分支龍的頸脊明顯較厚,類似特暴龍與暴龍。如同頭顱骨其他部分,分支龍的下頜修長,可能是個幼年個體的特徵[2]。分支龍的下頜隅骨側邊稜脊,連接者齒骨後方的方形突,使這兩塊骨頭固定者,減少下頜的靈活度,在暴龍科之內,只有分支龍與特暴龍具有這個特徵[5]。分支龍亦有另一個特徵,就是在上頜及下頜都有很多牙齒。其他暴龍科的前上頜骨牙齒兩邊各有4顆,牙齒橫剖面為D字型。分支龍的上頜骨各有16隻牙顆,而在齒骨則各有18顆,比已知的暴龍科更多[6]。阿爾泰分支龍的腦殼特徵,介於原始獸腳類恐龍、鳥翼類之間[7]

遙遠分支龍的顱後身體部份僅發現三塊蹠骨。阿爾泰分支龍的化石更為完整,使科學家能更清楚分支龍的外貌型態[8]。但從已知暴龍科來推測,分支龍應該與以二足行走;而後肢比例極可能類似似鳥龍下目脛骨與蹠骨長,兩者總長約等於股骨。分支龍的前肢應該很小,上有兩指,不過某些暴龍科標本上有退化的第三指。長尾巴可平衡頭部與身體的重量,將重心維持在臀部位置[2]

 
阿爾泰分支龍的已發現化石部位

發現與命名 编辑

分支龍的正模標本(編號PIN 3141/1)是一個部份騰顱骨,與三個相連的蹠骨;是在70年代早期,由一個蘇聯蒙古的挖掘團隊在蒙古的巴彥洪戈爾省Nogon-Tsav地層中挖掘出土,並由俄羅斯古生物學家Sergei Kurzanov於1976年所命名。牠的冠狀物、口鼻部較長、與低矮頭顱骨,都與其他暴龍亞科有所不同,所以被命名Kurzanov為遙遠分支龍偏僻分支龍A. remotus),屬名由拉丁文的「alias」(即「其他」的意思)及「ramus」(即「支部」的意思)構成,意指牠們是另一個全新及不同的暴龍亞科分類單元;同樣地,種名「remotus」在拉丁文是「遙遠」的意思,意指牠們的差別性[1]。目前只有發現兩個標本,分別屬於遙遠分支龍、阿爾泰分支龍[2]

暴龍科的演化樹
柯爾等人版本,2003年[4]
 暴龍科 

艾伯塔龍亞科

 暴龍亞科 

懼龍

特暴龍 

分支龍 

矮暴龍

暴龍

霍爾茲版本,2004年[2]
暴龍超科 

?分支龍

 暴龍科 

艾伯塔龍亞科

 暴龍亞科 

懼龍

?分支龍

特暴龍

暴龍

備註:霍爾茲發現分支龍有兩個機率可能性相同的位置。

分類 编辑

分支龍被古生物學家分類於暴龍超科之中,但過去因為其化石的資訊有限,因此不能做出更精準的分類。新標本的發現,使分支龍的分類與演化關係更為清楚[2]。在2003年,菲力·柯爾(Phil Currie)提出分支龍與暴龍特暴龍懼龍,共同屬於暴龍亞科[4]。在2004年,湯瑪斯·荷茲(Thomas Holtz)則認為分支龍有可能屬於暴龍亞科,但也有相同的可能性是不屬於暴龍科的,原因是牠們的可能幼年體特徵,也許是基礎暴龍超科的特徵[2]。在2005年,另一個研究則因為牠們化石的破碎性,而不將分支龍包含在內[9]。在2009年,新發現的阿爾泰分支龍化石,確定分支龍屬於暴龍亞科[8]

分支龍與特暴龍生存於相同時代的相同地區,兩者具有許多相同的頭部特徵,例如:下頜的齒骨隅骨間癒合、鼻骨淚骨間缺乏骨質的連結,後者是暴龍科中除了分支龍、特暴龍、懼龍以外成員都有的特徵。因此分支龍與特暴龍可能是近親,兩者構成暴龍科的亞洲分支[4][5]。在特暴龍的某些標本上,鼻部上有一排骨質瘤,類似分支龍,但較為低矮。遙遠分支龍的顱骨長而低矮,顯示該個體在死亡時尚未成熟,可能是特暴龍的幼年個體。但是,分支龍的更明顯骨質瘤與較多的牙齒,證明牠們與特暴龍是不同的物種[6]。阿爾泰分支龍的發現,更確定分支龍與特暴龍的獨立的屬[8]。標本更證明特暴龍的幼年與成年個體的牙齒數目一樣[10][11]

古生物學 编辑

 
分支龍化石的發現處,蒙古巴彥洪戈爾省

分支龍的化石標本是在蒙古巴彥洪戈爾省Nogon-Tsav地層被發現,該地層被認為與耐梅蓋特組年代相同[1]。該地層沒有經過放射性定年法測定,該化石紀錄中的動物群顯示,該地層的年代是上白堊紀麥斯特里希特階[12],距今約7400萬到6500萬年前[13]

蒙古的麥斯特里希特階地層有耐梅蓋特組與Nogon-Tsav地層,兩者的特徵是潮濕的氣候,而其下層的巴魯恩戈約特組與德加多克塔組年代較早,氣候為半乾旱。耐梅蓋特組的沉積層為氾濫平原、大型河道、與古代土壤,而硝石沉積層顯示該地有週期性的旱季[14]。與較早期的地層相比,耐梅蓋特組有更多樣性、更大量的恐龍動物群。Kurzanov還發現了其他獸腳類,例如:特暴龍似鳥龍下目鐮刀龍超科[1],但沒有詳細的研究。在耐梅蓋特組,掠食動物可能以蜥腳類泰坦巨龍類恐龍為食[5]。Nogon-Tsav地層並沒有大量發現其他恐龍化石,如果該地的動物群與耐梅蓋特組相似,應也會發現傷齒龍科厚頭龍下目甲龍科鴨嘴龍類等化石[12]泰坦巨龍類也是耐梅蓋特組的掠食動物的可能獵物[5]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俄文)Kurzanov, Sergei M. A new carnosaur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Nogon-Tsav, Mongolia. The Joint Soviet-Mongolian Paleontological Expedition Transactions: 93–104.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英文)Holtz, Thomas R. Tyrannosauroidea. Weishampel, David B.; Dodson, Peter; & Osmólska, Halszka (eds.) (编). The Dinosauria Second Ed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111–136. ISBN 0-520-24209-2. 
  3. ^ (英文)Currie, Philip J. Theropods from the Cretaceous of Mongolia. The Age of Dinosaurs in Russia and Mongoli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434–455. ISBN 978-0521545822. 
  4. ^ 4.0 4.1 4.2 4.3 (英文)Currie, Philip J.; Hurum, Jørn H; & Sabath, Karol. Skull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in tyrannosaurid phylogeny (PDF).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2003, 48 (2): 227–234 [2009-12-03]. (原始内容 (PDF)于2018-08-19). 
  5. ^ 5.0 5.1 5.2 5.3 (英文)Hurum, Jørn H.; & Sabath, Karol. Giant theropod dinosaurs from Asia and North America: Skulls of Tarbosaurus bataar and Tyrannosaurus rex compared (PDF).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2003, 48 (2): 161–190 [2009-12-03]. (原始内容 (PDF)于2018-09-21). 
  6. ^ 6.0 6.1 (英文)Currie, Philip J. Cranial anatomy of tyrannosaurids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Alberta (PDF).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2003, 48 (2): 191–226 [2009-12-03]. (原始内容 (PDF)于2018-08-19). 
  7. ^ (英文)Variation, Variability, and the Origin of the Avian Endocranium: Insights from the Anatomy of Alioramus altai (Theropoda: Tyrannosauroidea). PLOS Collections. [2012-11-09]. (原始内容于2012-04-01). 
  8. ^ 8.0 8.1 8.2 (英文)Brusatte, Stephen L.; Carr, Thomas D.; Erickson, Gregory M.; Bever, Gabe S.; and Norell, Mark A. A long-snouted, multihorned tyrannosaurid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Mongolia.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9,. online preprint (41): 17261–6. PMC 2765207 . PMID 19805035. doi:10.1073/pnas.0906911106. 
  9. ^ (英文)Carr, Thomas D.; Williamson, Thomas E.; & Schwimmer, David R. A new genus and species of tyrannosauroid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middle Campanian) Demopolis Formation of Alabam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5, 25 (1): 119–143 [2008-02-01]. (原始内容于2020-07-27). 
  10. ^ (俄文)Maleev, Evgeny A. New carnivorous dinosaurs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Mongolia.. Doklady, Academy of Sciences USSR. 1955, 104 (5): 779–783. 
  11. ^ (英文)Currie, Philip J. Allometric growth in tyrannosaurids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North America and Asia.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2003, 40 (4): 651–665. doi:10.1139/e02-083. 
  12. ^ 12.0 12.1 (英文)Jerzykiewicz, Tomasz; & Russell, Dale A. Late Mesozoic stratigraphy and vertebrates of the Gobi Basin. Cretaceous Research. 1991, 12 (4): 345–377. doi:10.1016/0195-6671(91)90015-5. 
  13. ^ (英文)Gradstein, Felix M.; Ogg, James G.; & Smith, Alan G. A Geologic Time Scale 2004.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500pp. ISBN 978-0521781428. 
  14. ^ (英文)Osmólska, Halszka. Nemegt Formation. Currie, Philip J.; & Kevin Padian (eds.) (编). The Encyclopedia of Dinosaurs.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1997: 471–472. ISBN 0-12-226810-5. 

外部連結 编辑

  • at DinoData.or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at
  • at
  • Illustration showing the pieces found of Alioramus alta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分支龍屬, 屬名, alioramus, 又名歧龍, 阿利奧拉龍, 是獸腳亞目暴龍科下的一個屬, 生活於上白堊紀的蒙古, 分支龍是由蘇聯古生物學家sergei, kurzanov在1976年所命名, 模式種是遙遠分支龍, remotus, 化石包含一個部份顱骨, 三個蹠骨, 發現於蒙古, 該地在70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是片氾濫平原, 第二個種是阿爾泰分支龍, 化石是一個更完整的骨骼, 是由stephen, brusatte等人在2009年命名, 分支龙属, 化石时期, 白堊紀晚期, preЄ, 分支龍的復原圖. 分支龍屬 屬名 Alioramus 又名歧龍 阿利奧拉龍 是獸腳亞目暴龍科下的一個屬 生活於上白堊紀的蒙古 分支龍是由蘇聯古生物學家Sergei Kurzanov在1976年所命名 模式種是遙遠分支龍 A remotus 化石包含一個部份顱骨 三個蹠骨 發現於蒙古 該地在70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是片氾濫平原 第二個種是阿爾泰分支龍 化石是一個更完整的骨骼 是由Stephen L Brusatte等人在2009年命名 分支龙属 化石时期 白堊紀晚期 70 Ma PreYe Ye O S D C P T J K Pg N 分支龍的復原圖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纲 蜥形纲 Sauropsida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目 蜥臀目 Saurischia亚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科 暴龍科 Tyrannosauridae亚科 暴龍亞科 Tyrannosaurinae族 分支龙族 Alioramini属 分支龙属 Alioramus Kurzanov 1976模式種遙遠分支龍Alioramus remotusKurzanov 1976種遙遠分支龍 A remotus Kurzanov 1976 阿爾泰分支龍 A altaiBrusatte et al 2009如同大部分獸腳類恐龍 分支龍是二足恐龍 而銳利的牙齒顯示牠們是肉食性動物 牠比近親的暴龍及特暴龍較小型 但目前僅有發現兩個標本 而且可能來自於幼年體或亞成年體 因此難以估計成年個體的大小 分支龍的特徵是在其口鼻部上側的一排五個骨冠 以及牙齒較其他暴龍科更多 分支龍的頭顱骨較其他暴龍科為低矮 這可能是個幼年特徵 分支龍與其他暴龍科動物的關係未確定 但部分科學家認為分支龍與生存於同時代 同地區的特暴龍是近親 或者分支龍是特暴龍的幼年個體 根據新發現的阿爾泰分支龍的化石 分支龍應該是特暴龍的近親 目录 1 敘述 2 發現與命名 3 分類 4 古生物學 5 參考資料 6 外部連結敘述 编辑 nbsp 分支龍與人類的體型比較圖 nbsp 遙遠分支龍的頭顱骨 nbsp 阿爾泰分支龍的顱腔根據Sergei Kurzanov在1976年的最初研究 分支龍的身長估計是在5到6公尺之間 1 但是顱骨在化石化的過程中遭到變形 這意味者該個體的身長較Kurzanov的估計值更短 另外 如果這個標本是個幼年體 成年分支龍的體型應該更大 但目前還沒有發現成年體的化石 2 分支龍的頭顱骨約為45公分長 3 頭顱骨長而低矮 外形類似原始暴龍超科 以及幼年暴龍科的頭顱骨 遙遠分支龍的前上頜骨部份沒被發現 但頭顱骨的高度大於寬度 與已知所有的暴龍超科相同 2 鼻骨互相癒合 上有一排骨質瘤 沿者鼻骨接合處排列 共五個 這些骨質瘤的高度大於一公分 1 很多暴龍超科恐龍都有凹凸不平的鼻部 但有骨質瘤的就有分支龍及阿巴拉契亞龍 有六個 4 頭顱骨後部有個橫向突出物 從癒合頂骨延伸出來 稱為頸脊 Nuchal crest 這是所有暴龍超科都有的特徵 分支龍的頸脊明顯較厚 類似特暴龍與暴龍 如同頭顱骨其他部分 分支龍的下頜修長 可能是個幼年個體的特徵 2 分支龍的下頜隅骨側邊稜脊 連接者齒骨後方的方形突 使這兩塊骨頭固定者 減少下頜的靈活度 在暴龍科之內 只有分支龍與特暴龍具有這個特徵 5 分支龍亦有另一個特徵 就是在上頜及下頜都有很多牙齒 其他暴龍科的前上頜骨牙齒兩邊各有4顆 牙齒橫剖面為D字型 分支龍的上頜骨各有16隻牙顆 而在齒骨則各有18顆 比已知的暴龍科更多 6 阿爾泰分支龍的腦殼特徵 介於原始獸腳類恐龍 鳥翼類之間 7 遙遠分支龍的顱後身體部份僅發現三塊蹠骨 阿爾泰分支龍的化石更為完整 使科學家能更清楚分支龍的外貌型態 8 但從已知暴龍科來推測 分支龍應該與以二足行走 而後肢比例極可能類似似鳥龍下目 脛骨與蹠骨長 兩者總長約等於股骨 分支龍的前肢應該很小 上有兩指 不過某些暴龍科標本上有退化的第三指 長尾巴可平衡頭部與身體的重量 將重心維持在臀部位置 2 nbsp 阿爾泰分支龍的已發現化石部位發現與命名 编辑分支龍的正模標本 編號PIN 3141 1 是一個部份騰顱骨 與三個相連的蹠骨 是在70年代早期 由一個蘇聯蒙古的挖掘團隊在蒙古的巴彥洪戈爾省Nogon Tsav地層中挖掘出土 並由俄羅斯古生物學家Sergei Kurzanov於1976年所命名 牠的冠狀物 口鼻部較長 與低矮頭顱骨 都與其他暴龍亞科有所不同 所以被命名Kurzanov為遙遠分支龍或偏僻分支龍 A remotus 屬名由拉丁文的 alias 即 其他 的意思 及 ramus 即 支部 的意思 構成 意指牠們是另一個全新及不同的暴龍亞科分類單元 同樣地 種名 remotus 在拉丁文是 遙遠 的意思 意指牠們的差別性 1 目前只有發現兩個標本 分別屬於遙遠分支龍 阿爾泰分支龍 2 暴龍科的演化樹 柯爾等人版本 2003年 4 暴龍科 艾伯塔龍亞科 暴龍亞科 懼龍 特暴龍 分支龍 矮暴龍 暴龍 霍爾茲版本 2004年 2 暴龍超科 分支龍 暴龍科 艾伯塔龍亞科 暴龍亞科 懼龍 分支龍 特暴龍 暴龍 備註 霍爾茲發現分支龍有兩個機率可能性相同的位置 分類 编辑分支龍被古生物學家分類於暴龍超科之中 但過去因為其化石的資訊有限 因此不能做出更精準的分類 新標本的發現 使分支龍的分類與演化關係更為清楚 2 在2003年 菲力 柯爾 Phil Currie 提出分支龍與暴龍 特暴龍 懼龍 共同屬於暴龍亞科 4 在2004年 湯瑪斯 荷茲 Thomas Holtz 則認為分支龍有可能屬於暴龍亞科 但也有相同的可能性是不屬於暴龍科的 原因是牠們的可能幼年體特徵 也許是基礎暴龍超科的特徵 2 在2005年 另一個研究則因為牠們化石的破碎性 而不將分支龍包含在內 9 在2009年 新發現的阿爾泰分支龍化石 確定分支龍屬於暴龍亞科 8 分支龍與特暴龍生存於相同時代的相同地區 兩者具有許多相同的頭部特徵 例如 下頜的齒骨與隅骨間癒合 鼻骨與淚骨間缺乏骨質的連結 後者是暴龍科中除了分支龍 特暴龍 懼龍以外成員都有的特徵 因此分支龍與特暴龍可能是近親 兩者構成暴龍科的亞洲分支 4 5 在特暴龍的某些標本上 鼻部上有一排骨質瘤 類似分支龍 但較為低矮 遙遠分支龍的顱骨長而低矮 顯示該個體在死亡時尚未成熟 可能是特暴龍的幼年個體 但是 分支龍的更明顯骨質瘤與較多的牙齒 證明牠們與特暴龍是不同的物種 6 阿爾泰分支龍的發現 更確定分支龍與特暴龍的獨立的屬 8 標本更證明特暴龍的幼年與成年個體的牙齒數目一樣 10 11 古生物學 编辑 nbsp 分支龍化石的發現處 蒙古巴彥洪戈爾省 分支龍的化石標本是在蒙古的巴彥洪戈爾省Nogon Tsav地層被發現 該地層被認為與耐梅蓋特組年代相同 1 該地層沒有經過放射性定年法測定 該化石紀錄中的動物群顯示 該地層的年代是上白堊紀的麥斯特里希特階 12 距今約7400萬到6500萬年前 13 蒙古的麥斯特里希特階地層有耐梅蓋特組與Nogon Tsav地層 兩者的特徵是潮濕的氣候 而其下層的巴魯恩戈約特組與德加多克塔組年代較早 氣候為半乾旱 耐梅蓋特組的沉積層為氾濫平原 大型河道 與古代土壤 而硝石沉積層顯示該地有週期性的旱季 14 與較早期的地層相比 耐梅蓋特組有更多樣性 更大量的恐龍動物群 Kurzanov還發現了其他獸腳類 例如 特暴龍 似鳥龍下目 鐮刀龍超科 1 但沒有詳細的研究 在耐梅蓋特組 掠食動物可能以蜥腳類的泰坦巨龍類恐龍為食 5 Nogon Tsav地層並沒有大量發現其他恐龍化石 如果該地的動物群與耐梅蓋特組相似 應也會發現傷齒龍科 厚頭龍下目 甲龍科 鴨嘴龍類等化石 12 泰坦巨龍類也是耐梅蓋特組的掠食動物的可能獵物 5 參考資料 编辑 1 0 1 1 1 2 1 3 1 4 俄文 Kurzanov Sergei M A new carnosaur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Nogon Tsav Mongolia The Joint Soviet Mongolian Paleontological Expedition Transactions 93 104 2 0 2 1 2 2 2 3 2 4 2 5 2 6 2 7 英文 Holtz Thomas R Tyrannosauroidea Weishampel David B Dodson Peter amp Osmolska Halszka eds 编 The Dinosauria Second Ed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111 136 ISBN 0 520 24209 2 引文格式1维护 冗余文本 link 英文 Currie Philip J Theropods from the Cretaceous of Mongolia The Age of Dinosaurs in Russia and Mongoli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434 455 ISBN 978 0521545822 4 0 4 1 4 2 4 3 英文 Currie Philip J Hurum Jorn H amp Sabath Karol Skull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in tyrannosaurid phylogeny PDF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2003 48 2 227 234 2009 12 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8 08 19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5 0 5 1 5 2 5 3 英文 Hurum Jorn H amp Sabath Karol Giant theropod dinosaurs from Asia and North America Skulls of Tarbosaurus bataar and Tyrannosaurus rex compared PDF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2003 48 2 161 190 2009 12 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8 09 21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6 0 6 1 英文 Currie Philip J Cranial anatomy of tyrannosaurids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Alberta PDF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2003 48 2 191 226 2009 12 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8 08 19 英文 Variation Variability and the Origin of the Avian Endocranium Insights from the Anatomy of Alioramus altai Theropoda Tyrannosauroidea PLOS Collections 2012 11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4 01 8 0 8 1 8 2 英文 Brusatte Stephen L Carr Thomas D Erickson Gregory M Bever Gabe S and Norell Mark A A long snouted multihorned tyrannosaurid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Mongolia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9 online preprint 41 17261 6 PMC 2765207 nbsp PMID 19805035 doi 10 1073 pnas 0906911106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英文 Carr Thomas D Williamson Thomas E amp Schwimmer David R A new genus and species of tyrannosauroid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middle Campanian Demopolis Formation of Alabam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5 25 1 119 143 2008 02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7 27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俄文 Maleev Evgeny A New carnivorous dinosaurs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Mongolia Doklady Academy of Sciences USSR 1955 104 5 779 783 英文 Currie Philip J Allometric growth in tyrannosaurids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North America and Asia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2003 40 4 651 665 doi 10 1139 e02 083 12 0 12 1 英文 Jerzykiewicz Tomasz amp Russell Dale A Late Mesozoic stratigraphy and vertebrates of the Gobi Basin Cretaceous Research 1991 12 4 345 377 doi 10 1016 0195 6671 91 90015 5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英文 Gradstein Felix M Ogg James G amp Smith Alan G A Geologic Time Scale 2004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500pp ISBN 978 0521781428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英文 Osmolska Halszka Nemegt Formation Currie Philip J amp Kevin Padian eds 编 The Encyclopedia of Dinosaurs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1997 471 472 ISBN 0 12 226810 5 外部連結 编辑Alioramus remotus at DinoData org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lioramus remotus at The Theropod Database Skull image of Alioramus at The Grave Yard Illustration showing the pieces found of Alioramus altai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分支龍屬 amp oldid 7177001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