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休克

休克(英語:Shock)是机体全身有效循环的血流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它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急性循环功能衰竭的综合征。根据文献,休克的定义为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其循环功能急剧减退,组织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致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与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性危重病理过程[1]

说明视频

休克為内外妇儿科臨床上常见的急性危重病症,在战场上也十分常见。一般人普遍認為休克專指低血壓的狀況,然而以定義而言,休克其實指身體的血液循環不夠,造成組織氧氣供應不足,所造成的一種狀態。在这种状态下,全身有效血流量减少,微循环出现障碍,导致灌流的供氧量与供液量不足,重要维生器官缺血缺氧。

人的血管容量为20升,这比人身上的5升血液要多得多。若30%以上的毛细血管同时通透性增加或扩张,其效果无异于失血。当人体失血超过20%,即可出现休克。倘若失血超过50%,即可致死。因此对休克的治疗是需要争分夺秒的。

对休克的研究史 编辑

18世纪,Henri Francois Le Dran法语Henri Francois Le Dran提出休克一词,并指这是机体创伤后的一种状态。

19世纪,Grile通过实验,提出“休克是由血管运动中枢麻痹所致。”

20世纪,系统的研究表明,休克乃循环功能急剧障碍所致。1960年代,克拉倫斯·沃爾頓·李拉海提出,休克的关键环节是微循环衰竭。

现在,通过生物化学和病理生理学对休克的研究,人们更清楚了解到休克的机制和发生过程。

休克种类与原因 编辑

 
休克种类图示,左:正常血管;中:血管扩张、分布性休克;右:低血容量休克,失血引起

休克可分为四种类型,但实际中经常遇到的是其混合形式。

徵候 编辑

由于导致休克的原因不同,其徵候也有不同之处。以下的症状并不一定全部出现:

  • 惊惧状态
  • 苍白或发蓝的皮肤颜色 (发绀
  • 微血管回填充時間 (按指甲,观察其复红时间)
  • 意识受阻直至昏迷
  • 冷漠,不安,骚动
  • 脉搏加快 (心搏过速),如成人超过100下每分钟。同时脉搏弱,难感知
  • 尿量减少 (少尿尿潴留
  • 休克时也可能出现高血压值,特别是有高血压病史的病人,血压的突然下降会导致血流灌注下降。
  • 有时,一个人的血压正常,但仍然可能出现(血液)循环性休克,因此血压并不总是合适的指标。[2]

休克三期 编辑

休克的过程可根据其微循环特征分为三期:缺血缺氧期,淤血缺氧期和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期。但有些休克并不一定都经历了这三期。

缺血缺氧期 编辑

即休克早期。缺血缺氧期指的是由于失血、失液、烧伤等导致机体有效循环血量绝对不足引起的组织供血供氧不足。机体通过实行“自我输血”和“自我输液”,保证回心血量。除心脑血管外,全身血管收缩保证外周血压相对正常。心脑供血并无明显障碍。该期又称为代偿期

淤血缺氧期 编辑

休克病因未消。组织持续缺血缺氧,乳酸等扩血管物质增多,血管扩张,血液重分布,微血管和后微动脉痉挛减弱而导致血液聚集在外周血管出现淤血。血液滞留在腹腔器官中,心脑供血下降明显。此期又称休克期。

DIC期 编辑

又称微循环衰竭期或休克难治期。该期中微循环血管平滑肌麻痹扩张,血流停止。凝血系统被激活,广泛微血栓形成,继而引起多功能系统衰竭。微血管对血管活性物质无反应性。

微血管收缩 编辑

微血管的收缩是休克的重要环节,其在休克中有以下变化:

  • 毛细血管前后阻力增加,血管运动加剧。
  • 真毛细血管网关闭
  • 少灌少流
  • 动静脉吻合支开放。

导致其出现的化学物质有:

器官功能衰竭 编辑

由于休克过程中,血流量的变化,身体器官因缺血缺氧会出现各种病理变化甚至衰竭。

肺休克 编辑

肺休克指严重休克患者晚期发生的呼吸衰竭。肺部出现肺出血,肺水肿,肺不张,微血栓形成,肺泡透明膜形成和飞虫量增加。

肾休克 编辑

肾休克指机体在持续致病因素作用下,交感-肾上腺系统持续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而引起腹腔血管痉挛,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胰腺和心脏 编辑

胰因在休克过程中严重缺血,导致外分泌腺细胞溶酶体膜破裂,释放心抑制因子。它具有抑制心肌收缩性,抑制单核吞噬细胞,收缩腹腔内脏小血管的作用,使病情进一步恶化。而由外科疾病引起的休克,往往都需要手術處理造成休克的原發病變,如內出血的止血、切除已壞死的腸道,或對於傷口組織感染進行清創及膿瘍引流等

休克的防治 编辑

  • 去除病因
  • 纠正酸中毒
  • 扩充血容量
  • 应用血管活性物质
  • 防治器官功能衰竭

相關條目 编辑

参考資料 编辑

  1. ^ 吴伟康主编:《病理生理学》(2003年3月)第一版
  2. ^ Guyton, Arthur; Hall, John. Chapter 24: Circulatory Shock and Physiology of Its Treatment. Gruliow, Rebecca (编).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1th.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Elsevier Inc. 2006: 278–288. ISBN 0-7216-0240-1. 

外部連結 编辑

休克,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2月19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者, 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 来源搜索, 网页, 新闻, 书籍, 学术, 图像, 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 判定指引, 维基百科中的醫學内容仅供参考, 並不能視作專業意見, 如需獲取醫療幫助或意見, 请咨询专业人士, 詳見醫學聲明, 英語, shock, 是机体全身有效循环的血流量减少, 组织灌注不足, 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 它是一个由.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2月19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者 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 来源搜索 休克 网页 新闻 书籍 学术 图像 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 判定指引 维基百科中的醫學内容仅供参考 並不能視作專業意見 如需獲取醫療幫助或意見 请咨询专业人士 詳見醫學聲明 休克 英語 Shock 是机体全身有效循环的血流量减少 组织灌注不足 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 它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急性循环功能衰竭的综合征 根据文献 休克的定义为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 使其循环功能急剧减退 组织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 以致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与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性危重病理过程 1 source source source source source source source track track track track track track track track 说明视频休克為内外妇儿科臨床上常见的急性危重病症 在战场上也十分常见 一般人普遍認為休克專指低血壓的狀況 然而以定義而言 休克其實指身體的血液循環不夠 造成組織氧氣供應不足 所造成的一種狀態 在这种状态下 全身有效血流量减少 微循环出现障碍 导致灌流的供氧量与供液量不足 重要维生器官缺血缺氧 人的血管容量为20升 这比人身上的5升血液要多得多 若30 以上的毛细血管同时通透性增加或扩张 其效果无异于失血 当人体失血超过20 即可出现休克 倘若失血超过50 即可致死 因此对休克的治疗是需要争分夺秒的 目录 1 对休克的研究史 2 休克种类与原因 3 徵候 4 休克三期 4 1 缺血缺氧期 4 2 淤血缺氧期 4 3 DIC期 5 微血管收缩 6 器官功能衰竭 6 1 肺休克 6 2 肾休克 6 3 胰腺和心脏 7 休克的防治 8 相關條目 9 参考資料 10 外部連結对休克的研究史 编辑18世纪 Henri Francois Le Dran 法语 Henri Francois Le Dran 提出休克一词 并指这是机体创伤后的一种状态 19世纪 Grile通过实验 提出 休克是由血管运动中枢麻痹所致 20世纪 系统的研究表明 休克乃循环功能急剧障碍所致 1960年代 克拉倫斯 沃爾頓 李拉海提出 休克的关键环节是微循环衰竭 现在 通过生物化学和病理生理学对休克的研究 人们更清楚了解到休克的机制和发生过程 休克种类与原因 编辑 nbsp 休克种类图示 左 正常血管 中 血管扩张 分布性休克 右 低血容量休克 失血引起休克可分为四种类型 但实际中经常遇到的是其混合形式 心因性休克 心脏已不再能提供足够的心输出量 心肌梗塞 心绞痛 心脏机能不全 心律失常 高血压 低血容量性休克 绝对低血容量 体液流失 中暑 烧伤 腹泻和呕吐 出血 意外和受伤引起的出血性休克 血液分布失常性休克 相对低血容量 敗血性休克 血中毒 過敏性休克 生机体对药物 昆虫毒物 如蜂 食物 花粉 猫毛等物质作过激反应 神经源性休克 英语 Neurogenic shock 植物神经系统反应过激 如心理方面的影响 受伤和神经系统疾病或中毒 血管会扩张导致相对低血容量的发生 见 血管迷走性晕厥 脊髓休克 英语 Spinal shock 是神经源性休克的一种特殊形式 如截瘫 血液阻塞性休克 循环系统障碍 心脏 血管 由于内部阻塞或外部挤压造成 心包积液 英语 Pericardial effusion 肺栓塞 气胸 低血压 血栓症 中毒性休克 中毒 根据其毒素和病理特征回归到上面所述的休克种类中 大部分为心源性或分布失常性休克 徵候 编辑由于导致休克的原因不同 其徵候也有不同之处 以下的症状并不一定全部出现 冷汗 惊惧状态 苍白或发蓝的皮肤颜色 发绀 微血管回填充時間 按指甲 观察其复红时间 意识受阻直至昏迷 冷漠 不安 骚动 脉搏加快 心搏过速 如成人超过100下每分钟 同时脉搏弱 难感知 尿量减少 少尿至尿潴留 休克时也可能出现高血压值 特别是有高血压病史的病人 血压的突然下降会导致血流灌注下降 有时 一个人的血压正常 但仍然可能出现 血液 循环性休克 因此血压并不总是合适的指标 2 休克三期 编辑休克的过程可根据其微循环特征分为三期 缺血缺氧期 淤血缺氧期和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期 但有些休克并不一定都经历了这三期 缺血缺氧期 编辑 即休克早期 缺血缺氧期指的是由于失血 失液 烧伤等导致机体有效循环血量绝对不足引起的组织供血供氧不足 机体通过实行 自我输血 和 自我输液 保证回心血量 除心脑血管外 全身血管收缩保证外周血压相对正常 心脑供血并无明显障碍 该期又称为代偿期 淤血缺氧期 编辑 休克病因未消 组织持续缺血缺氧 乳酸等扩血管物质增多 血管扩张 血液重分布 微血管和后微动脉痉挛减弱而导致血液聚集在外周血管出现淤血 血液滞留在腹腔器官中 心脑供血下降明显 此期又称休克期 DIC期 编辑 又称微循环衰竭期或休克难治期 该期中微循环血管平滑肌麻痹扩张 血流停止 凝血系统被激活 广泛微血栓形成 继而引起多功能系统衰竭 微血管对血管活性物质无反应性 微血管收缩 编辑微血管的收缩是休克的重要环节 其在休克中有以下变化 毛细血管前后阻力增加 血管运动加剧 真毛细血管网关闭 少灌少流 动静脉吻合支开放 导致其出现的化学物质有 儿茶酚胺增多 血管紧张素II增多 血管加压素增多 血栓素增多 白三烯增多 心肌抑制因子增多 内皮素 英语 Endothelin 增多器官功能衰竭 编辑由于休克过程中 血流量的变化 身体器官因缺血缺氧会出现各种病理变化甚至衰竭 肺休克 编辑 肺休克指严重休克患者晚期发生的呼吸衰竭 肺部出现肺出血 肺水肿 肺不张 微血栓形成 肺泡透明膜形成和飞虫量增加 肾休克 编辑 肾休克指机体在持续致病因素作用下 交感 肾上腺系统持续兴奋 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而引起腹腔血管痉挛 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胰腺和心脏 编辑 胰因在休克过程中严重缺血 导致外分泌腺细胞溶酶体膜破裂 释放心抑制因子 它具有抑制心肌收缩性 抑制单核吞噬细胞 收缩腹腔内脏小血管的作用 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而由外科疾病引起的休克 往往都需要手術處理造成休克的原發病變 如內出血的止血 切除已壞死的腸道 或對於傷口組織感染進行清創及膿瘍引流等休克的防治 编辑去除病因 纠正酸中毒 扩充血容量 应用血管活性物质 防治器官功能衰竭相關條目 编辑毒性休克症候群参考資料 编辑 吴伟康主编 病理生理学 2003年3月 第一版 Guyton Arthur Hall John Chapter 24 Circulatory Shock and Physiology of Its Treatment Gruliow Rebecca 编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1th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Elsevier Inc 2006 278 288 ISBN 0 7216 0240 1 外部連結 编辑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休克 amp oldid 79837871,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