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Rush Poppers

Rush Poppers,又可简称芳香剂RushPoppers,是各种亚硝酸酯——特别是亞硝酸異丙酯(2-propyl nitrite)、亚硝酸异丁酯(2-methylpropyl nitrite)以及较为罕见的亚硝酸丁酯(butyl nitrite)和亞硝酸异戊酯(isopentyl nitrite)——的代称[1]

各种类型的Poppers。在中文圈中Poppers亦被称作RUSH,这个名字来源于同名的Poppers。

亚硝酸异戊酯在医学上常用作氰化物中毒的解毒剂[2]但是“Poppers”一词仅限于指代其作为娱乐性药物。亚硝酸异戊酯及其他数种亚硝酸酯常见于空气清新剂、磁头清洁剂[3]及指甲油去除剂中,[4]因此也常会被用于提高性快感。[5]这些产品自20世纪70年代起成为了一种俱乐部文化。[6]

尽管至少有一份分析指出,Poppers对于社会和个体的危害风险相比其他娱乐性药物所带来的风险要小,但是有其他的案例表明其可能导致严重的副作用。一份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信件表示,一位眼科医师记录了四例因使用Poppers导致视力发生临时性变化的案例。[7]有些证据表明即便是偶尔使用也可能会影响视力。[8]

意外吞咽Popper瓶中之液体(而不是吸入液体的挥发物)是相当危险的,并且可能会致命。[9][10]

历史 编辑

托马斯·劳德·勃隆顿爵士
 
Sir Thomas Lauder Brunton
知名于心绞痛治疗法
科学生涯
机构皇家学会

1844年,法国化学家巴拉尔(Antoine Jérôme Balard)合成了亚硝酸异戊酯。苏格兰内科学家托马斯·劳德·勃隆顿爵士(1844年3月14日–1916年9月16日)受到先前其与亚瑟·加姆季(Arthur Gamgee)及本杰明·沃德·理查德森(Benjamin Ward Richardson)研究的启发,最先将亚硝酸异戊酯用于治疗心绞痛。勃隆顿爵士推论认为,亚硝酸异戊酯会使患者的冠状动脉扩张,进而增加流向心脏肌肉的血流,因而缓解心绞痛。

进一步研究表明,少量的亚硝酸烷基酯会促使可用作氰化物中毒解毒剂的高铁血红蛋白的生成。当高铁血红蛋白遇到氰化物后会合成为无毒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11]急救人员通常会携带一个包含亚硝酸酯的氰化物中毒急救包,例如常见的Taylor Pharmaceutical氰化物中毒解毒剂。[12]

《时代》杂志和《华尔街日报》曾报道“Poppers潮”初现于男性同性恋中用于增强性快感,随后因为产品营销而“快速传播到先锋的异性恋中”。20世纪70年代的一系列采访表明Poppers的用户群体及其广泛,包括建筑工人、在“纽约新潮夜店”的“时尚的纽约东区夫妇”、“陷于忙碌的公关工作”的洛杉矶女商(她向采访者透露“我现在就想用Poppers”)以及在“全国各地的闪光灯下和迪斯科舞曲中”的狂热迪斯科舞者。[13]

尽管很难获得用户调查,但1988年的一份研究表明在巴尔的摩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百分之六十九的男男性行为使用了Poppers,而前一年的使用率为百分之二十一。调查也发现该地区中百分之十一的娱乐性药物使用者使用Poppers,其中百分之二十二为“重度滥用者”,首次使用Poppers的平均年龄为25.6岁。上述测量组均使用Poppers来达到吸毒后的快感,但是参与男男性行为的参测者通常更习惯在性行为中使用。报告指出这类参测者在艾滋病爆发后减少了Poppers的使用,而将Poppers用于娱乐性药品的测量组并无减少使用的迹象。[14]1987年美国参议员委托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的调查表明,全美少于百分之三的人口曾使用过Poppers。[15]

由于各大制药厂出于公共关系和各项法规的限制,很少有未成年人使用Poppers的案例。[16]2005年发表的一份论文关注了2000年及2001年的全美药物使用调查中12岁-17岁的青少年承认使用Poppers的数据。总体而言,百分之一点五的青少年受访者承认曾使用Poppers,而在大于14岁的青少年受访者中这个比例为百分之一点八。使用Poppers亦和居住于非都会地区、先前曾使用(与药物滥用治疗无关的)心理健康服务、过失行为、受访前一年的酒精及药物滥用和依赖以及多重药物使用有关。[17]和这个调查相反的是,在英格兰西北地区,百分之二十自行报告使用Poppers的案例为16岁的未成年人。[6]

效果 编辑

吸入亚硝酸酯能够放松全身上下平滑肌,包括肛门阴道处的括约肌[2]尚不清楚亚硝酸酯是否会对大脑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由于吸入后会使血管周围的肌肉松弛,血管会扩张因而血压会降低,这会使使用者在几分钟内体会到激动和暖意。[18]因此,不能在服用西地那非他达拉非的同时使用Poppers,因为这两种药物亦会降低使用者的血压,进而可能会威胁生命。[19][20]亚硝酸烷基酯常被用作俱乐部毒品以增强性快感。用药后因心跳加快所导致的眩晕感、愉悦感及其他感觉被认为能够增强性欲和快感。[5]

健康问题 编辑

 
选自《柳叶刀》的数据表明,亚硝酸烷基酯在二十种常见娱乐性药物中的药物成瘾性为倒数第二,生理危害程度为倒数第三。[21]

《默氏诊疗手册》(Merck Manual of Diagnosis and Therapy)表明近乎没有证据能证明吸入亚硝酸烷基酯会造成严重的生理伤害。[5]基于对于个体和社会危害程度的科学证据,一份由英国政府顾问设计将药物和危害程度排列的调查显示,包括酒精和烟草在内,Poppers相比于其他娱乐性药物对于个体和社会的潜在危害要小得多。[21]1983年一份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的简报指出“现有的伤害报告并不能表明滥用空气清新剂会导致严重的伤害或疾病”。[22]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头痛[23],在某些情况下会初现暂时的勃起问题。其他的风险包括如果Poppers的液体溅撒在皮肤上则可能会导致烧伤

罕见的情况下,过量使用Poppers则可能会导致窒息心律不整、心血管抑制、一氧化碳中毒、肝肾中毒、面部皮肤炎以及粘膜、肺部或皮肤的瘙痒。罕见情况下(因超量使用Poppers而诱发)亦可导致正铁血红蛋白血症溶血反应[來源請求]因吞咽(而非吸服)导致的过量用量可能会导致发绀、失去意识、昏迷甚至死亡。过量使用Poppers会促进高铁血红蛋白的生成,这时需使用亚甲蓝治疗。[2][9][24][25][26]意外吞服戊亚硝酸酯或丁基亚硝酸酯可能会诱发类脂性肺炎。[10]

亚硝酸烷基酯禁忌与血管舒张剂——包括西地那非(Sildenafil,俗称“伟哥”;商品名“万艾可”、“威而钢”)和他达拉非(Tadalafil,商品名“希爱力”)——同时使用。因两者均能使血管舒张,同时使用可能导致低血压,进而导致晕厥、中风或心脏病。[27][28][29]

潜在的眼部影响 编辑

Poppers可能增加眼压,患有青光眼的人士应避免使用。[30][31]一份发布的案例总结到,“在使用亚硝酸异戊酯治疗心绞痛的超过一百年的历史中,没有类似的案例(即因使用亚硝酸异戊酯导致视力丧失)出现;就药理学而言很难指出视力丧失的机理”。[32][33]

在近来英国和法国的案例中,Poppers亦被认为会损伤视网膜黄斑。[34]

与艾滋病爆发的关联 编辑

Poppers常被误认为和艾滋病HIV感染和卡波西氏肉瘤(Kaposi's scarcoma,一种和艾滋病相关的癌症)有关。[35]在艾滋病爆发初期,一种假说认为Poppers与其有关,而这个假说多基于艾滋病重估运动伪科学[36]

化学性质 编辑

Poppers的主要成分为亚硝酸酯(化合物结构为R–ONO)。更正式的说法应为亚硝酸烷烃

亚硝酸酯类中前几类为具有挥发性液体;亚硝酸甲酯和亚硝酸乙酯在标况下为气体

亚硝酸的有机化合物可通过亚硝酸钠硫酸中反应制备。反应会缓慢生成氮氧化物、水、醇类和聚合物

物理和化学性质(Sutton, 1963年):

亚硝酸异丙基酯 亚硝酸-2-甲基丙酯 亚硝酸异戊酯 亚硝酸丁酯
化学式 (CH3)2CHONO (CH3)2CHCH2ONO (CH3)2CHCH2CH2ONO CH3(CH2)2CH2ONO
分子量 (g·mol−1) 89.09 103.12 117.15 103.12
物理状态 透明淡黄色油状液体 无色液体 透明液体 油状液体
沸点 (℃) 39℃(760 mmHg下,后同) 67 97–99 78.2
比重 0.8702(20/20℃) 0.872 0.9144(0/4℃)

合法性 编辑

亚硝酸异戊酯由伯勒斯·惠康制药公司(现葛兰素史克)和礼来公司生产,最初以小瓶安瓿装瓶,折断瓶颈后即可释放挥发性气体。因为折断瓶颈时会发出“砰”的声音(popping sound),这也是Poppers名字的由来(意译为“会发出砰声的东西”)。[37]现在,Poppers多改变了配方:在欧洲出售的Poppers多包含异亚硝酸酯(isopropyl nitrite;同名为“异亚硝酸酯”的isobutyl nitrite则因法律原因禁止销售[38]),在美国多为异亚硝酸酯(isobutyl nitrite),而在加拿大多为亚硝酸异戊酯。

台灣 编辑

在台灣,該藥劑核可證字號已過期,故屬非法藥劑——違禁藥,不得販售/轉讓/寄放或供他人使用,在台境內無合法取得管道。法務部公告稱其為亞硝酸酯類(Nitrites),屬於吸入性濫用物質(如同一氧化二氮),並非毒品。

美国 编辑

在美国,亚硝酸异戊酯做出于1937年作为处方药出售,后于1960年因安全记录良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去除了处方的要求。1969年FDA在发现亚硝酸异戊酯的娱乐性需求增长后又重新要求购买时需出示处方。

其他的亚硝酸酯在1988年国会通过的反药物滥用法案中禁止,但该法案给出了“商业使用”这一例外。法案中,“商业使用”定义为任何除了将挥发性亚硝酸酯用作吸入剂或是将挥发性亚硝酸酯注入人体以达到愉悦感的应用。[39]该法案于1990年生效。因此,一些生产商据此修改了配方以符合法案。由于环己亚硝酸酯并不违法,许多磁头清洁剂、指甲油去除剂和空气清新剂均改用此配方。

法国 编辑

在法国,因为潜在的安全因素,自1990年起政府禁止销售含有丁基亚硝酸酯和亚硝酸异戊酯(及其同分异构体)的产品。[40]2007年政府将此限制扩展到所有的非药用亚硝酸烷基酯。[41]在性用品商店物主起诉后,法国国务委员会认定政府未能为该法案的扩展做出合理的解释因而将其废除;委员会认为即便存在罕见的事故也是因为非正常使用,而这个风险应通过包装上的强制警示告知使用者。[42]

英国 编辑

在英国,Poppers常常合法地[43]在同性恋酒吧性用品商店,娱乐性药物用品店(drug paraphernalia head shops)以及网络上销售。[44]根据1968年药物法案,将Poppers当作供人摄入的产品是非法的,因此为了使其合法,商家其多以除臭剂的形式销售。[45]

相关文艺作品 编辑

  • 蓝丝绒》,1986年的电影,含有亚硝酸异戊酯吸入的场景。

参考文献 编辑

  1. ^ . TheSite.org. YouthNet UK. [2007-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14). 
  2. ^ 2.0 2.1 2.2 . Medsafe. New Zealand Medicines and Medical Devices Safety Authority. 2000-05-18 [2007-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11). 
  3. ^ . This text came from NIDA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Utah Department of Human Services. [2011-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9). 
  4. ^ . [2012-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2). 
  5. ^ 5.0 5.1 5.2 Porter, Robert S.; et al (编). Volatile Nitrites. The Merck Manual Online. Merck & Co. November 2005 [2007-03-16]. (原始内容于2007-05-09). 
  6. ^ 6.0 6.1 . Drugscope. [2007-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05). 
  7. ^ Rabin, Roni Caryn. Vision: A Quick High for Sex May Damage Vision. The New York Times. 2010-10-18 [2020-06-15].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于2020-08-24) (美国英语). 
  8. ^ Club drug 'poppers' may be linked to eye damage - USATODAY.com. usatoday30.usatoday.com. [2020-06-15]. (原始内容于2016-01-20). 
  9. ^ 9.0 9.1 Dixon, D. S.; Reisch, R. F.; Santinga, P. H. .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 1981-07, 26 (3): 587–593 [2021-03-26]. ISSN 0022-1198. PMID 725247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1). 
  10. ^ 10.0 10.1 Hagan, Ian G.; Burney, Kashif. . RadioGraphics. 2007-07-01, 27 (4): 919–940 [2021-03-26]. ISSN 0271-5333. PMID 17620459. doi:10.1148/rg.274065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3). 
  11. ^ . New Zealand Medicines and Medical Devices Safety Authority. [2008-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11). 
  12. ^ AMYL NITRITE. Emergency Medical Products, Inc. [2008-03-27]. (原始内容于2008-01-25). 
  13. ^ Rushing to a New High. Time. 1978-07-17 [2007-04-29]. (原始内容于2007-06-29). 
  14. ^ Lange, W. R.; Haertzen, C. A.; Hickey, J. E.; Snyder, F. R.; Dax, E. M.; Jaffe, J. H. Nitrite inhalants: patterns of abuse in Baltimore and Washington, D.C.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rug and Alcohol Abuse. 1988, 14 (1): 29–39. ISSN 0095-2990. PMID 3265028. doi:10.3109/00952998809001533. 
  15. ^ Kennedy, Edward, U.S. Senate, Chair Committee on Labor and Human Resources.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Labor and Human Resources."Comprehensive Alcohol Abuse, Drug Abuse, and Mental Health Amendments of 1988. Section 4015. 1988.
  16. ^ Nickerson, Mark, John Parker, Thomas Lowry, and Edward Swenson. (PDF). [2007-06-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9-27). 
  17. ^ Wu, Li-Tzy; Schlenger, William E.; Ringwalt, Chris L. . The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Society for Adolescent Medicine. 2005-07, 37 (1): 52–60 [2021-03-26]. ISSN 1879-1972. PMID 15963907. doi:10.1016/j.jadohealth.2004.06.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0). 
  18. ^ Amyl Nitrite: Indications, Side Effects, Warnings. Drugs.com. [2020-06-15]. (原始内容于2019-05-08) (英语). 
  19. ^ . [2012-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2). 
  20. ^ . Impotence Australia. [2012-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3). 
  21. ^ 21.0 21.1 Nutt, David; King, Leslie A.; Saulsbury, William; Blakemore, Colin. . The Lancet. 2007-03-24, 369 (9566): 1047–1053 [2021-03-26]. ISSN 0140-6736. PMID 17382831. doi:10.1016/S0140-6736(07)60464-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9) (英语). 
  22. ^ . [2020-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16). 
  23. ^ Wood, Ronald W. The Acute Toxicity of Nitrite Inhalants (PDF).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1989: 28–29 [2007-03-15]. 
  24. ^ Pruijm, M. T. C.; de Meijer, P. H. E. M. . Nederlands Tijdschrift Voor Geneeskunde. 2002-12-07, 146 (49): 2370–2373 [2021-03-26]. ISSN 0028-2162. PMID 1251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7). 
  25. ^ Stalnikowicz, Ruth; Amitai, Yona; Bentur, Yedidia. . Journal of Toxicology. Clinical Toxicology. 2004, 42 (3): 313–316 [2021-03-26]. ISSN 0731-3810. PMID 15362601. doi:10.1081/clt-12003743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7). 
  26. ^ Emergency Medicin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Harper & Collins, 2nd edition. 2008. pp. 42–51.
  27. ^ Romanelli, Frank; Smith, Kelly M. Recreational use of sildenafil by HIV-positive and -negative homosexual/bisexual males. The Annals of Pharmacotherapy. 2004-06, 38 (6): 1024–1030. ISSN 1060-0280. PMID 15113986. doi:10.1345/aph.1D571. 
  28. ^ . PSA Rising. [2007-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25). 
  29. ^ . Aetna InteliHealth. 2004-06-24 [2007-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2). 
  30. ^ Horwath, Ewald. Chemical addictions and their effect on someone with HIV. The Body. 2004-05-19 [2007-03-19]. (原始内容于2007-09-30). 
  31. ^ Amyl Nitrate [sic]. Drug Factfile. Watton on the Web. [2007-04-30]. (原始内容于2007-03-29). 
  32. ^ Fledelius, H. C. . Acta Ophthalmologica Scandinavica. 1999-12, 77 (6): 719–721 [2021-03-26]. ISSN 1395-3907. PMID 10634573. doi:10.1034/j.1600-0420.1999.770625.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5). 
  33. ^ Pece, Alfredo; Patelli, Fabio; Milani, Paolo; Pierro, Luisa. Transient visual loss after amyl Isobutyl nitrite abuse. Seminars in Ophthalmology. 2004-01, 19 (3-4): 105–106. ISSN 0882-0538. doi:10.1080/08820530490882292 (英语). 
  34. ^ Davies, A. J.; Kelly, S. P.; Bhatt, P. R. . Eye. 2012-06, 26 (6): 888–888 [2021-03-26]. ISSN 1476-5454. doi:10.1038/eye.2012.3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5) (英语). 
  35. ^ Drumright, Lydia N.; Patterson, Thomas L.; Strathdee, Steffanie A. . Substance Use & Misuse. 2006, 41 (10-12): 1551–1601 [2021-03-26]. ISSN 1082-6084. PMID 17002993. doi:10.1080/1082608060084789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5). 
  36. ^ . AIDStruth.org. [2010-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02). 
  37. ^ . homohealth.org. Lifelong AIDS Alliance. [2007-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15). 
  38. ^ DIRECTIVE 2005/90/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18 January 2006. [2012-12-25]. (原始内容于2013-05-14). 
  39. ^ Anti-Drug Abuse Act of 1988 (Public Law 1QO-690,section 2404) (15 U.S.C. 2d57a(e)(2)).
  40. ^ Decree 90–274 of 26 March 1990. Legifrance.gouv.fr. 2009-05-15 [2012-07-26]. (原始内容于2012-10-03) (法语). 
  41. ^ Decree 2007-1636 of 20 November 2007. Legifrance.gouv.fr. [2012-07-26]. (原始内容于2012-06-14) (法语). 
  42. ^ (312449), 2009-05-15 [2021-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7) 
  43. ^ . HIV & AIDS Information. 2011-08-08 [2012-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04). 
  44. ^ Advice - Poppers. BBC. 1970-01-01 [2012-07-26]. (原始内容于2009-02-04). 
  45. ^ Poppers. DanceSafe.org. [12 September 2011]. (原始内容于2012-12-15). 

rush, poppers,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18年3月26日, 翻譯者可能不熟悉中文或原文語言, 也可能使用了機器翻譯, 請協助翻譯本條目或重新編寫, 并注意避免翻译腔的问题, 明顯拙劣的翻譯請改掛, href, template, html, class, redirect, title, template, href, wikipedia, html, class, redirect, title, wikipedia, 提交刪除, 又可简称芳香剂, rush或poppers, 是各种亚硝酸酯, 特.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18年3月26日 翻譯者可能不熟悉中文或原文語言 也可能使用了機器翻譯 請協助翻譯本條目或重新編寫 并注意避免翻译腔的问题 明顯拙劣的翻譯請改掛 a href Template D html class mw redirect title Template D d a a href Wikipedia CSD html G13 class mw redirect title Wikipedia CSD G13 a 提交刪除 Rush Poppers 又可简称芳香剂 Rush或Poppers 是各种亚硝酸酯 特别是亞硝酸異丙酯 2 propyl nitrite 亚硝酸异丁酯 2 methylpropyl nitrite 以及较为罕见的亚硝酸丁酯 butyl nitrite 和亞硝酸异戊酯 isopentyl nitrite 的代称 1 各种类型的Poppers 在中文圈中Poppers亦被称作RUSH 这个名字来源于同名的Poppers 亚硝酸异戊酯在医学上常用作氰化物中毒的解毒剂 2 但是 Poppers 一词仅限于指代其作为娱乐性药物 亚硝酸异戊酯及其他数种亚硝酸酯常见于空气清新剂 磁头清洁剂 3 及指甲油去除剂中 4 因此也常会被用于提高性快感 5 这些产品自20世纪70年代起成为了一种俱乐部文化 6 尽管至少有一份分析指出 Poppers对于社会和个体的危害风险相比其他娱乐性药物所带来的风险要小 但是有其他的案例表明其可能导致严重的副作用 一份在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发表的信件表示 一位眼科医师记录了四例因使用Poppers导致视力发生临时性变化的案例 7 有些证据表明即便是偶尔使用也可能会影响视力 8 意外吞咽Popper瓶中之液体 而不是吸入液体的挥发物 是相当危险的 并且可能会致命 9 10 目录 1 历史 2 效果 3 健康问题 3 1 潜在的眼部影响 3 2 与艾滋病爆发的关联 4 化学性质 5 合法性 5 1 台灣 5 2 美国 5 3 法国 5 4 英国 6 相关文艺作品 7 参考文献历史 编辑托马斯 劳德 勃隆顿爵士 nbsp Sir Thomas Lauder Brunton知名于心绞痛治疗法科学生涯机构皇家学会1844年 法国化学家巴拉尔 Antoine Jerome Balard 合成了亚硝酸异戊酯 苏格兰内科学家托马斯 劳德 勃隆顿爵士 1844年3月14日 1916年9月16日 受到先前其与亚瑟 加姆季 Arthur Gamgee 及本杰明 沃德 理查德森 Benjamin Ward Richardson 研究的启发 最先将亚硝酸异戊酯用于治疗心绞痛 勃隆顿爵士推论认为 亚硝酸异戊酯会使患者的冠状动脉扩张 进而增加流向心脏肌肉的血流 因而缓解心绞痛 进一步研究表明 少量的亚硝酸烷基酯会促使可用作氰化物中毒解毒剂的高铁血红蛋白的生成 当高铁血红蛋白遇到氰化物后会合成为无毒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 11 急救人员通常会携带一个包含亚硝酸酯的氰化物中毒急救包 例如常见的Taylor Pharmaceutical氰化物中毒解毒剂 12 时代 杂志和 华尔街日报 曾报道 Poppers潮 初现于男性同性恋中用于增强性快感 随后因为产品营销而 快速传播到先锋的异性恋中 20世纪70年代的一系列采访表明Poppers的用户群体及其广泛 包括建筑工人 在 纽约新潮夜店 的 时尚的纽约东区夫妇 陷于忙碌的公关工作 的洛杉矶女商 她向采访者透露 我现在就想用Poppers 以及在 全国各地的闪光灯下和迪斯科舞曲中 的狂热迪斯科舞者 13 尽管很难获得用户调查 但1988年的一份研究表明在巴尔的摩及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百分之六十九的男男性行为使用了Poppers 而前一年的使用率为百分之二十一 调查也发现该地区中百分之十一的娱乐性药物使用者使用Poppers 其中百分之二十二为 重度滥用者 首次使用Poppers的平均年龄为25 6岁 上述测量组均使用Poppers来达到吸毒后的快感 但是参与男男性行为的参测者通常更习惯在性行为中使用 报告指出这类参测者在艾滋病爆发后减少了Poppers的使用 而将Poppers用于娱乐性药品的测量组并无减少使用的迹象 14 1987年美国参议员委托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的调查表明 全美少于百分之三的人口曾使用过Poppers 15 由于各大制药厂出于公共关系和各项法规的限制 很少有未成年人使用Poppers的案例 16 2005年发表的一份论文关注了2000年及2001年的全美药物使用调查中12岁 17岁的青少年承认使用Poppers的数据 总体而言 百分之一点五的青少年受访者承认曾使用Poppers 而在大于14岁的青少年受访者中这个比例为百分之一点八 使用Poppers亦和居住于非都会地区 先前曾使用 与药物滥用治疗无关的 心理健康服务 过失行为 受访前一年的酒精及药物滥用和依赖以及多重药物使用有关 17 和这个调查相反的是 在英格兰西北地区 百分之二十自行报告使用Poppers的案例为16岁的未成年人 6 效果 编辑吸入亚硝酸酯能够放松全身上下平滑肌 包括肛门和阴道处的括约肌 2 尚不清楚亚硝酸酯是否会对大脑产生直接的影响 但是由于吸入后会使血管周围的肌肉松弛 血管会扩张因而血压会降低 这会使使用者在几分钟内体会到激动和暖意 18 因此 不能在服用西地那非或他达拉非的同时使用Poppers 因为这两种药物亦会降低使用者的血压 进而可能会威胁生命 19 20 亚硝酸烷基酯常被用作俱乐部毒品以增强性快感 用药后因心跳加快所导致的眩晕感 愉悦感及其他感觉被认为能够增强性欲和快感 5 健康问题 编辑 nbsp 选自 柳叶刀 的数据表明 亚硝酸烷基酯在二十种常见娱乐性药物中的药物成瘾性为倒数第二 生理危害程度为倒数第三 21 默氏诊疗手册 Merck Manual of Diagnosis and Therapy 表明近乎没有证据能证明吸入亚硝酸烷基酯会造成严重的生理伤害 5 基于对于个体和社会危害程度的科学证据 一份由英国政府顾问设计将药物和危害程度排列的调查显示 包括酒精和烟草在内 Poppers相比于其他娱乐性药物对于个体和社会的潜在危害要小得多 21 1983年一份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的简报指出 现有的伤害报告并不能表明滥用空气清新剂会导致严重的伤害或疾病 22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头痛 23 在某些情况下会初现暂时的勃起问题 其他的风险包括如果Poppers的液体溅撒在皮肤上则可能会导致烧伤 罕见的情况下 过量使用Poppers则可能会导致窒息 心律不整 心血管抑制 一氧化碳中毒 肝肾中毒 面部皮肤炎以及粘膜 肺部或皮肤的瘙痒 罕见情况下 因超量使用Poppers而诱发 亦可导致正铁血红蛋白血症和溶血反应 來源請求 因吞咽 而非吸服 导致的过量用量可能会导致发绀 失去意识 昏迷甚至死亡 过量使用Poppers会促进高铁血红蛋白的生成 这时需使用亚甲蓝治疗 2 9 24 25 26 意外吞服戊亚硝酸酯或丁基亚硝酸酯可能会诱发类脂性肺炎 10 亚硝酸烷基酯禁忌与血管舒张剂 包括西地那非 Sildenafil 俗称 伟哥 商品名 万艾可 威而钢 和他达拉非 Tadalafil 商品名 希爱力 同时使用 因两者均能使血管舒张 同时使用可能导致低血压 进而导致晕厥 中风或心脏病 27 28 29 潜在的眼部影响 编辑 Poppers可能增加眼压 患有青光眼的人士应避免使用 30 31 一份发布的案例总结到 在使用亚硝酸异戊酯治疗心绞痛的超过一百年的历史中 没有类似的案例 即因使用亚硝酸异戊酯导致视力丧失 出现 就药理学而言很难指出视力丧失的机理 32 33 在近来英国和法国的案例中 Poppers亦被认为会损伤视网膜黄斑 34 与艾滋病爆发的关联 编辑 Poppers常被误认为和艾滋病 HIV感染和卡波西氏肉瘤 Kaposi s scarcoma 一种和艾滋病相关的癌症 有关 35 在艾滋病爆发初期 一种假说认为Poppers与其有关 而这个假说多基于艾滋病重估运动的伪科学 36 化学性质 编辑主条目 亚硝酸酯 Poppers的主要成分为亚硝酸酯 化合物结构为R ONO 更正式的说法应为亚硝酸烷烃酯 亚硝酸酯类中前几类为具有挥发性的液体 亚硝酸甲酯和亚硝酸乙酯在标况下为气体 亚硝酸的有机化合物可通过醇与亚硝酸钠在硫酸中反应制备 反应会缓慢生成氮氧化物 水 醇类和醛的聚合物 物理和化学性质 Sutton 1963年 亚硝酸异丙基酯 亚硝酸 2 甲基丙酯 亚硝酸异戊酯 亚硝酸丁酯化学式 CH3 2CHONO CH3 2CHCH2ONO CH3 2CHCH2CH2ONO CH3 CH2 2CH2ONO分子量 g mol 1 89 09 103 12 117 15 103 12物理状态 透明淡黄色油状液体 无色液体 透明液体 油状液体沸点 39 760 mmHg下 后同 67 97 99 78 2比重 0 8702 20 20 0 872 0 9144 0 4 合法性 编辑亚硝酸异戊酯由伯勒斯 惠康制药公司 现葛兰素史克 和礼来公司生产 最初以小瓶安瓿装瓶 折断瓶颈后即可释放挥发性气体 因为折断瓶颈时会发出 砰 的声音 popping sound 这也是Poppers名字的由来 意译为 会发出砰声的东西 37 现在 Poppers多改变了配方 在欧洲出售的Poppers多包含异亚硝酸酯 isopropyl nitrite 同名为 异亚硝酸酯 的isobutyl nitrite则因法律原因禁止销售 38 在美国多为异亚硝酸酯 isobutyl nitrite 而在加拿大多为亚硝酸异戊酯 台灣 编辑 在台灣 該藥劑核可證字號已過期 故屬非法藥劑 違禁藥 不得販售 轉讓 寄放或供他人使用 在台境內無合法取得管道 法務部公告稱其為亞硝酸酯類 Nitrites 屬於吸入性濫用物質 如同一氧化二氮 並非毒品 美国 编辑 在美国 亚硝酸异戊酯做出于1937年作为处方药出售 后于1960年因安全记录良好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去除了处方的要求 1969年FDA在发现亚硝酸异戊酯的娱乐性需求增长后又重新要求购买时需出示处方 其他的亚硝酸酯在1988年国会通过的反药物滥用法案中禁止 但该法案给出了 商业使用 这一例外 法案中 商业使用 定义为任何除了将挥发性亚硝酸酯用作吸入剂或是将挥发性亚硝酸酯注入人体以达到愉悦感的应用 39 该法案于1990年生效 因此 一些生产商据此修改了配方以符合法案 由于环己亚硝酸酯并不违法 许多磁头清洁剂 指甲油去除剂和空气清新剂均改用此配方 法国 编辑 在法国 因为潜在的安全因素 自1990年起政府禁止销售含有丁基亚硝酸酯和亚硝酸异戊酯 及其同分异构体 的产品 40 2007年政府将此限制扩展到所有的非药用亚硝酸烷基酯 41 在性用品商店物主起诉后 法国国务委员会认定政府未能为该法案的扩展做出合理的解释因而将其废除 委员会认为即便存在罕见的事故也是因为非正常使用 而这个风险应通过包装上的强制警示告知使用者 42 英国 编辑 在英国 Poppers常常合法地 43 在同性恋酒吧 性用品商店 娱乐性药物用品店 drug paraphernalia head shops 以及网络上销售 44 根据1968年药物法案 将Poppers当作供人摄入的产品是非法的 因此为了使其合法 商家其多以除臭剂的形式销售 45 相关文艺作品 编辑 蓝丝绒 1986年的电影 含有亚硝酸异戊酯吸入的场景 参考文献 编辑 Poppers The effects the risks the law TheSite org YouthNet UK 2007 03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3 14 2 0 2 1 2 2 Amyl Nitrite Medsafe New Zealand Medicines and Medical Devices Safety Authority 2000 05 18 2007 03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11 11 Inhalants This text came from NIDA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Utah Department of Human Services 2011 09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8 19 What are Poppers 2012 12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3 12 5 0 5 1 5 2 Porter Robert S et al 编 Volatile Nitrites The Merck Manual Online Merck amp Co November 2005 2007 03 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5 09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6 0 6 1 Nitrites Drugscope 2007 04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4 05 Rabin Roni Caryn Vision A Quick High for Sex May Damage Vision The New York Times 2010 10 18 2020 06 15 ISSN 0362 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8 24 美国英语 Club drug poppers may be linked to eye damage USATODAY com usatoday30 usatoday com 2020 06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1 20 9 0 9 1 Dixon D S Reisch R F Santinga P H Fatal methemoglobinemia resulting from ingestion of isobutyl nitrite a room odorizer widely used for recreational purposes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 1981 07 26 3 587 593 2021 03 26 ISSN 0022 1198 PMID 725247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1 21 10 0 10 1 Hagan Ian G Burney Kashif Radiology of Recreational Drug Abuse RadioGraphics 2007 07 01 27 4 919 940 2021 03 26 ISSN 0271 5333 PMID 17620459 doi 10 1148 rg 274065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4 03 AMYL NITRITE New Zealand Medicines and Medical Devices Safety Authority 2008 03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11 11 AMYL NITRITE Emergency Medical Products Inc 2008 03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1 25 Rushing to a New High Time 1978 07 17 2007 04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6 29 Lange W R Haertzen C A Hickey J E Snyder F R Dax E M Jaffe J H Nitrite inhalants patterns of abuse in Baltimore and Washington D C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rug and Alcohol Abuse 1988 14 1 29 39 ISSN 0095 2990 PMID 3265028 doi 10 3109 00952998809001533 Kennedy Edward U S Senate Chair Committee on Labor and Human Resources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Labor and Human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Alcohol Abuse Drug Abuse and Mental Health Amendments of 1988 Section 4015 1988 Nickerson Mark John Parker Thomas Lowry and Edward Swenson Isobutyl Nitrite and Related Compounds chapter on Sociology and Behavioral Effects 1st ed San Francisco Pharmex Ltd 1979 PDF 2007 06 17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7 09 27 Wu Li Tzy Schlenger William E Ringwalt Chris L Use of nitrite inhalants poppers among American youth The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Society for Adolescent Medicine 2005 07 37 1 52 60 2021 03 26 ISSN 1879 1972 PMID 15963907 doi 10 1016 j jadohealth 2004 06 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4 20 Amyl Nitrite Indications Side Effects Warnings Drugs com 2020 06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5 08 英语 HIV amp AIDS Information Poppers 2012 12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1 12 Get The Facts Impotence Australia 2012 12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12 13 21 0 21 1 Nutt David King Leslie A Saulsbury William Blakemore Colin Development of a rational scale to assess the harm of drugs of potential misuse The Lancet 2007 03 24 369 9566 1047 1053 2021 03 26 ISSN 0140 6736 PMID 17382831 doi 10 1016 S0140 6736 07 60464 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12 29 英语 CPSC Report 1983 2020 12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9 16 Wood Ronald W The Acute Toxicity of Nitrite Inhalants PDF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1989 28 29 2007 03 15 Pruijm M T C de Meijer P H E M Methemoglobinemia due to ingestion of isobutyl nitrite poppers Nederlands Tijdschrift Voor Geneeskunde 2002 12 07 146 49 2370 2373 2021 03 26 ISSN 0028 2162 PMID 1251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2 27 Stalnikowicz Ruth Amitai Yona Bentur Yedidia Aphrodisiac drug induced hemolysis Journal of Toxicology Clinical Toxicology 2004 42 3 313 316 2021 03 26 ISSN 0731 3810 PMID 15362601 doi 10 1081 clt 12003743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7 27 Emergency Medicin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Harper amp Collins 2nd edition 2008 pp 42 51 Romanelli Frank Smith Kelly M Recreational use of sildenafil by HIV positive and negative homosexual bisexual males The Annals of Pharmacotherapy 2004 06 38 6 1024 1030 ISSN 1060 0280 PMID 15113986 doi 10 1345 aph 1D571 Viagra May Cause Heart Attack Deaths In Younger Men With No Heart Problems Study Finds PSA Rising 2007 03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1 25 Experts See Dangerous Trend In Use Of Viagra With Party Pills Aetna InteliHealth 2004 06 24 2007 03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0 12 Horwath Ewald Chemical addictions and their effect on someone with HIV The Body 2004 05 19 2007 03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9 30 Amyl Nitrate sic Drug Factfile Watton on the Web 2007 04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3 29 Fledelius H C Irreversible blindness after amyl nitrite inhalation Acta Ophthalmologica Scandinavica 1999 12 77 6 719 721 2021 03 26 ISSN 1395 3907 PMID 10634573 doi 10 1034 j 1600 0420 1999 770625 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3 05 Pece Alfredo Patelli Fabio Milani Paolo Pierro Luisa Transient visual loss after amyl Isobutyl nitrite abuse Seminars in Ophthalmology 2004 01 19 3 4 105 106 ISSN 0882 0538 doi 10 1080 08820530490882292 英语 Davies A J Kelly S P Bhatt P R Poppers maculopathy an emerging ophthalmic reaction to recreational substance abuse Eye 2012 06 26 6 888 888 2021 03 26 ISSN 1476 5454 doi 10 1038 eye 2012 3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4 05 英语 Drumright Lydia N Patterson Thomas L Strathdee Steffanie A Club drugs as causal risk factors for HIV acquisition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a review Substance Use amp Misuse 2006 41 10 12 1551 1601 2021 03 26 ISSN 1082 6084 PMID 17002993 doi 10 1080 1082608060084789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5 Debunking denialist myths AIDStruth org 2010 08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8 02 Poppers homohealth org Lifelong AIDS Alliance 2007 03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3 15 DIRECTIVE 2005 90 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18 January 2006 2012 12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5 14 Anti Drug Abuse Act of 1988 Public Law 1QO 690 section 2404 15 U S C 2d57a e 2 Decree 90 274 of 26 March 1990 Legifrance gouv fr 2009 05 15 2012 07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10 03 法语 Decree 2007 1636 of 20 November 2007 Legifrance gouv fr 2012 07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6 14 法语 Conseil d Etat 10eme et 9eme sous sections reunies 15 05 2009 312449 Publie au recueil Lebon 312449 2009 05 15 2021 03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11 27 Poppers HIV amp AIDS Information 2011 08 08 2012 07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7 04 Advice Poppers BBC 1970 01 01 2012 07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2 04 Poppers DanceSafe org 12 Sept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12 15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Rush Poppers amp oldid 75723686,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