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高棘龍屬

高棘龍屬名:Acrocanthosaurus,意為「有高棘的蜥蜴」)又名高脊龍多脊龍阿克羅肯龍,是肉食龍下目異特龍超科鯊齒龍科的一個,生活在白堊紀中期(阿普第階阿爾比階)的北美洲,接近1億1600萬年前到1億1000萬年前。如同大部分恐龍的屬,高棘龍只有單一種,阿托卡高棘龍(A. atokensis)。牠們的化石主要發現於美國奧克拉荷馬州德克萨斯州懷俄明州,在馬里蘭州則發現了可能屬於高棘龍的牙齒。

高棘龙属
化石时期:白堊紀早期 (阿普第階阿爾布階), 125–100 Ma
根據NCSM 14345重建的高棘龍骨架,位於美國德州休士頓自然科學博物館英语Houston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科: 鲨齿龙科 Carcharodontosauridae
属: 高棘龙属 Acrocanthosaurus
Stovall英语J. Willis Stovall & Langston英语Wann_Langston_Jr., 1950
模式種
阿托卡高棘龍
Acrocanthosaurus atokensis

Stovall & Langston, 1950
異名
  • "Acracanthus"
    Langston vide Czaplewski, Cifelli, & Langston, W.R., 1994 (无资格名称)

高棘龍是一種大型的雙足肉食性恐龍。如同名稱所顯示,牠們的許多脊椎有高大的神經棘英语Vertebra,極可能支撐者由肌肉所構成的隆脊,從頸部延伸到背部、臀部。高棘龍是最大型的獸腳亞目恐龍之一,身長接近12公尺,重量可達約6到7公噸[1]。在德州所發現的大型獸腳類足跡,可能是由高棘龍所留下,但沒有相關骨骸可以直接證實。

近年發現的化石增添了許多生理結構的特徵,可進一步研究高棘龍的腦部結構與前肢功能。然而,高棘龍的演化關係仍存在者爭論,有些科學家將牠們歸類於異特龍科,其他科學家則歸規於鯊齒龍科。高棘龍是牠們所處生態系統的最大型獸腳類恐龍,並可能是頂級掠食動物,以大型蜥腳類鳥腳類恐龍為食。

敘述 编辑

 
高棘龍與人類的體型比較

高棘龍的體型略小於牠們的大型近親南方巨獸龍,但仍是最大型的獸腳類恐龍之一。目前已知最大的個體(編號NCSM 14345)為11.5公尺長,重量估計為6,000到7,000公斤[1]。頭顱骨的長度接近1.3公尺[2]

如同大部分其他的獸腳類恐龍,高棘龍的頭顱骨長、低矮、狹窄。眶前孔相當大,約佔頭部的1/4長、2/3高度,可減輕頭部的重量。上頜骨兩側與鼻骨上側的表面,並不像南方巨獸龍與鯊齒龍那樣多起伏。鼻骨上有長而低矮的稜脊,從鼻孔開始,沿者口鼻部的兩側,直到眼睛處的淚骨[2]。所有異特龍超科的頭部都具有這種稜脊[3]。不像異特龍,高棘龍的眼睛前方的淚骨並沒有角冠。牠們的淚骨與眶後骨癒合,在眼睛上方形成一個厚眉脊,這點與鯊齒龍科、沒有親緣關係的阿貝力龍科相同。上頜兩側各有19顆鋸齒狀、彎曲的牙齒,但下頜的牙齒數量未明。高棘龍的牙齒比鯊齒龍的還寬,而且沒有鯊齒龍科特有的牙齒紋路。下頜的齒骨前緣呈方形,如同南方巨獸龍;齒骨的上下寬度窄,而下頜後段骨頭的上下厚度非常寬。高棘龍與南方巨獸龍的下頜上隅骨側邊都有寬厚、水平方向的稜脊[2]

高棘龍最明顯的特徵是在牠們的高大的神經棘英语Vertebra,從頸部延伸到背部、臀部及尾巴前段,長度可以達脊椎長度的2.5倍[4]。其他在背部有著高大背棘的恐龍,有些的背棘比高棘龍的更巨大。例如,生存於非洲棘龍,棘龍的背棘約為2米高,約是所連接的脊椎骨的11倍長[5]。與棘龍的背棘支撐者皮膚不同,高棘龍的背棘較低矮,可能作為健壯肌肉的附著處,類似現代的美洲野牛,並在背部形成一個高而厚的隆脊[4]。背棘的功能仍然未明,可能跟動物之間的視覺辨識物、儲存脂肪或控制體溫有關。所有頸椎背椎的兩側都有明顯的側腔,而尾椎的側腔較小。這個特徵較為類似鯊齒龍科,而非異特龍科[6]

除了脊椎以外,高棘龍具有典型的異特龍超科骨骸。高棘龍是種二足恐龍,尾巴長而重,可平衡頭部與身體的重量,將重心保持在臀部。與異特龍相比,高棘龍的前肢較短、較粗壯,但其他方面很類似,手部都有三根手指,上有指爪。與小型的善奔恐龍不同,牠們的股骨長於脛骨蹠骨[2][6],這顯示高棘龍不善於快速奔跑[7]。相較於異特龍,高棘龍的後肢骨頭較為粗壯。如同其他獸腳類恐龍,高棘龍的腳掌具有四根腳趾,第一趾小於其他小趾,無法接觸地面[2][6]

分類系統 编辑

 
高棘龍的復原圖

現代的親緣分支分析法將高棘龍歸類於堅尾龍類異特龍超科中,但在這個超科內部的位置卻被有爭議。異特龍超科的特徵是鼻骨淚骨上方有一對稜脊,頸椎上有高大的神經棘,以及其他特徵[3]。高棘龍最初與異特龍被分類為異特龍科[4],後期的一些研究也支持這個分類法[2]。很多其他科學家將高棘龍與鯊齒龍南方巨獸龍分類在鯊齒龍科[3][6][8][9][10]

如同大部分其他的大型獸腳類恐龍,高棘龍最初被發現時只有零散的化石,使牠們的分類經常改變。J. Willis Stovall與Wann Langston, Jr.最初將高棘龍分類於腔軀龍科(Antrodemidae),是異特龍科的同義詞。在1956年,阿爾弗雷德·羅默(Alfred Sherwood Romer)將高棘龍改列為斑龍科,該科過去曾被當作垃圾箱类群[11]。在60年代,其他科學家認為牠們脊椎上的長神經棘,代表者與棘龍的親緣關係[12][13]。將高棘龍歸類於棘龍科的分類法,持續到80年代[14],並出現在當時的半科學文獻當中[15][16]

在1884年,英格蘭的早白堊紀地層發現了高大的神經棘,曾經被認為非常類似高棘龍[17]。這些骨頭最初被歸類於頂棘龍,頂棘龍是種英國的獸腳類恐龍,僅發現牙齒。在1988年,葛瑞格利·保羅(Gregory S. Paul)在1988年將這些神經棘命名為高棘龍的第二個種,長棘高棘龍(Acrocanthosaurus altispinax[18],保羅的歸類使得至少一位科學家主張頂棘龍是高棘龍的一個異名[17]。在1991年,長棘高棘龍被改建立為獨立的比克爾斯棘龍,不屬於高棘龍與頂棘龍[19]

如果高棘龍屬於異特龍亞科,牠們的最近親應為侏儸紀的異特龍與食蜥王龍[2]。那些將高棘龍歸類於鯊齒龍科的親緣分支分類法研究,常將高棘龍歸類於比非洲鯊齒龍南美洲南方巨獸龍更為原始的位置[3][6][20]。高棘龍常被認為是始鯊齒龍的姊妹分類單元,始鯊齒龍也是原始鯊齒龍科恐龍。發現於英格蘭新獵龍,經常被認為是種更基礎的鯊齒龍科動物,或者是新獵龍科的原始物種[3][6][7][10]。新獵龍意味者鯊齒龍科起源於歐洲,之後散佈到南方的岡瓦那大陸。如果高棘龍屬於鯊齒龍科,意味者鯊齒龍科也散佈到北美洲[6]。目前已知的鯊齒龍科都生存於白堊紀的早期到中期[3]

發現與命名 编辑

 
 
編號NCSM 14345的頭骨與其各部位示意圖

高棘龍的名字是從其高大的神經棘而來,ακρα/akra古希臘文的意思是「高的」,ακανθα/akantha意為「棘」或「刺」,而σαυρος/sauros意為「蜥蜴」[21]。高棘龍的唯一種是阿托卡高棘龍Acrocanthosaurus atokensis),種名是按其發現地方,奧克拉荷馬州阿托卡縣來命名。高棘龍的名稱是由美國古生物學家J. Willis Stovall及Wann Langston, Jr.於1950年命名的[4]。Langston曾在他於1947年的未公佈碩士論文中,提到了Acracanthus atokaensis這個名稱[22][23],但在正式公佈時,則改為阿托卡高棘龍。

高棘龍的正模標本(編號OMNH 10146)及副模標本(編號OMNH 10147),包含兩個部份身體骨骼及一小片的頭顱骨,是發現於美國奧克拉荷馬州的鹿角組,並在1950年同時被研究[4]。在90年代,發現兩副較完整的身體骨骼。第一副標本(編號SMU 74646)是個部份身體骨骼,約為70%完整,大部份的頭顱骨遺失,發現於德克薩斯州的雙子山組,目前保存於沃斯堡科學歷史博物館內[6]。另一個更完整的身體骨骼(編號NCSM 14345)是由私人收藏家發現於鹿角組,通常暱稱為「法蘭」,經過南達科塔州的黑山地質研究院處理過後,目前保存於北卡羅萊納州羅利市的北卡羅萊納州自然科學博物館內。這個標本保有目前唯一的完整高棘龍頭顱骨與前肢,也是目前最大型的標本[2]。高棘龍的副模標本與「法蘭」的大小接近,顯示牠們的體型大致接近,而編號SMU 74646則明顯較小[2]。很多其他的碎片及獨立骨頭在德克薩斯州北部、奧克拉荷馬州及甚至亞利桑那州

發現於Cloverly組地層的一個部分身體骨骼(編號UM 20796),顯示高棘龍也分布於Cloverly組地層。這個標本是個幼年個體,包含:兩個部分脊椎、部分恥骨、一個股骨、一個部分腓骨、以及其他破碎骨頭。這個化石出土於懷俄明州中北部的大角盆地,位於一個波塞東龍的胸帶化石附近。Cloverly組地層的其他大型、破碎的獸腳類化石,可能也屬於高棘龍,牠們可能是這個地層的唯一大型獸腳類恐龍[24]

奧克拉荷馬州與德州以外的地區,也發現可能是高棘龍的化石,但較不完整。一個發現於亞利桑那州南部的牙齒,可能屬於高棘龍[25],在該地區的蜥腳類化石也發現了符合高棘龍的齒痕[26]。發現於馬里蘭州的阿倫德爾組的數顆牙齒,與高棘龍的牙齒幾乎一致,可能為高棘龍的東部代表[27]。美國西部的許多地層組發現的牙齒與骨頭,曾經被歸類於高棘龍,但大部分是歸類錯誤[28]

古生物學 编辑

 
NCSM 14345的骨架模型,暱稱「法蘭」(Fran),位於美國北卡羅萊納自然歷史博物館英语North Carolina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s
 
高棘龍的繁殖與求偶行為想像圖

前肢功能 编辑

如同大部分其他的獸腳類恐龍,高棘龍的前肢無法接觸地面,因此沒有行走的功能,而是在獵食時發生作用。「法蘭」的完整前肢,有助於研究高棘龍前肢的功能與活動範圍[29]。一個研究檢驗了骨頭與其相連骨頭的表面,以計算關節能有多少活動範圍,而不會關節脫位。如同許多現存主龍類,許多手部關節的骨頭並沒有完全相吻合,顯示這些關節有一定的軟骨。這個研究並指出當高棘龍休息時,前肢會從肩膀下垂,肱骨微向後擺,手肘彎曲,指爪朝內[29]

與人類相比,高棘龍的肩膀的轉動範圍很小。牠們的手臂無法做出360°的旋轉幅度,但可後擺至離垂直面約109°,所以肱骨可以後擺至斜微上方。手臂可以前轉至超過垂直面約24°。手臂無法往垂直地往下擺,但可外展至超於水平面約9°。與人類相比,手肘的活動範圍也很小,大約只有57°的轉動幅度。手臂無法完全地伸直,也無法大幅彎曲,而肱骨不能做出90°彎曲。橈骨尺骨互相固定,所以無法如人類的前臂,做出往內側或外側旋轉的動作[29]

每個腕骨之間沒有準確地相接合,顯示手腕有大量的軟骨,可使手腕堅韌。當手指向外扳時,能幾乎碰觸到手腕。手指向內彎曲時,第一指能與第二指平行,第三指只能內彎。第一指的指爪最大,而且總是往內彎曲。第二指爪也總是彎曲的,而最小的第三指爪則可往內側、外側擺動[29]

除了計算前肢關節的活動範圍以外,這個研究還提出了高棘龍的獵食習性假設。牠們的前肢的前擺幅度不大,無法勾抓獵物的背部。由於前肢無法在捕捉獵物開始時派上用場,高棘龍可能主要使用嘴部來獵食。此外,前肢無法將獵物大幅拉近。只有當嘴部咬住獵物,強壯的前肢才能將獵物拉近、緊緊抓住,防止獵物逃脫。當獵物企圖逃脫時,高棘龍可用彎曲的第一、第二指爪刺住獵物的身體。手指的大幅外扳幅度是種演化適應,可讓高棘龍不用在關節脫落的風險下,抓住掙扎的獵物。一旦獵物被緊抓到身體旁,高棘龍便可用嘴部吞咬牠們。另一種可能的獵食方式則是高棘龍以嘴部咬住獵物,並用前肢不斷地往自己拉,用指爪劃出大型的傷口[29]

 
編號NCSM 14345標本的腦腔結構

腦部與內耳結構 编辑

在2005年,科學家們以X射線斷層成像分析高棘龍正模標本腦殼的內部空間,並製作了一個高棘龍的顱腔模型。在牠們生前,這些顱內空間除了裝有腦部,應該還有腦膜腦脊液。這個顱腔模型可用來判定腦部腦神經的一般特徵,也可與其他的獸腳類顱腔模型做比較。高棘龍的腦部類似大部分的獸腳類恐龍,最為類似異特龍超科。牠們的腦部看似鯊齒龍南方巨獸龍,多於異特龍中華盜龍,這支持了高棘龍屬於鯊齒龍科的假說[30]

高棘龍的腦部形狀稍微呈S形,大腦半球並不甚擴張,類似鱷魚多於鳥類。大部分的非虛骨龍類獸腳類恐龍都具有這項特徵。高棘龍的嗅球很大,呈球根狀,可見牠們的嗅覺很好。耳朵半規管的重建顯示頭部是保持在與水平面呈25°夾角。這是透過將模型調校至側半規管與地表成平行,顯示這種動物有者處於警戒中的步態[30]

 
曾經發現過大型獸腳類恐龍的足跡化石的德州郡縣,位在玫瑰谷組地層中。
 
巴拉斯河的獸腳類足跡

可能足跡 编辑

德克薩斯州中部的玫瑰谷組地層,保有許多恐龍的足跡,包含大型、三趾獸腳亞目的足跡。其中最著名的足跡化石發現於恐龍谷州立公園的巴拉斯河附近,目前正在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展示中[31],該地附近也發現了數個足跡化石[32][33]。由於沒有化石被發現,這不可能界定這些足跡是屬於甚麼動物。但長久以來,科學家認為這些足跡可能與高棘龍有關[34]。一個2001年的研究將玫瑰谷組地層的足跡與不同的大型獸腳類恐龍的腳掌相比,但無法明確地歸類於任何一屬。但該研究發現這個足跡的形狀與大小類似高棘龍。因為玫瑰谷組與鹿角組、雙子山組的地理位置與地質年代接近,而這些地區的唯一大型獸腳類恐龍為高棘龍,該研究推論這些足跡最可能由高棘龍所留下[35]

這個著名的獸腳亞目足跡屬於數個個體,與多達12隻蜥腳下目恐龍向著同一方向前進。有些獸腳亞目足跡是在蜥腳下目足跡之上,顯示它們是在之後形成的,這顯示有一小群高棘龍在追蹤一群蜥腳下目恐龍[31]。這個有趣的理論看似合理,但是卻很難證實,而有其他解釋。例如,在蜥腳類恐龍經過後,多隻個別的獸腳類恐龍在不同時間經過同一方向,彷彿好像是在追蹤獵物一般。同樣的,也可以說蜥腳下目是個別的前進,而非整群的移動[36]。當一批獸腳類足跡橫越其中一批蜥腳類足跡時,缺乏一個腳印,這被視為該恐龍展開攻擊的證據[37]。但是,其他科學家對這解釋提出質疑,因為該批蜥腳類足跡並未改變步態,如果有任何大型掠食者位在該蜥腳類恐龍身邊,該恐龍應該會改變其姿勢[36]

病理 编辑

高棘龍正模標本的頭顱骨鱗狀骨有輕微的外生骨疣跡象。第11節脊椎的神經棘有斷裂後癒合的跡象,第3節尾椎的神經棘則有奇特鉤狀結構[38]

古生態學 编辑

 
玫瑰谷組的獸腳類、蜥腳類足跡,與迷惑龍骨骼模型 -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高棘龍的化石發現於德州北部的雙子山層與奧克拉荷馬州南部的鹿角層。這些地層還沒有經過放射性同位素計年,但科學家們利用生物地層學來估計它們的年代。根據菊石化石的變化,德州的玫瑰谷層位於早白堊紀阿普第階阿爾比階的交界,該地層發現過高棘龍的可能足跡,而且位於雙子山層的上層。這顯示雙子山層都屬於阿普第階,而阿普第階的年代為1億2500萬年前到1億1200萬年前[39]。鹿角層的化石還包含恐爪龍腱龍,兩者的化石也發現於蒙大拿州的克洛佛利層,克洛佛利層經過測量後,被發現年代為阿普第階至阿爾布階,這顯示鹿角層的年代應該相同[40]。因此,高棘龍極可能生存於1億2500萬年前到1億年前間[3]

在這個時期,雙子山層與鹿角層是大片氾濫平原,位於陸緣海附近。在數百萬年之後,這片海洋向北擴張,形成西部內陸海道,並將北美洲一分為二,持續到幾乎整個晚白堊紀。玫瑰谷層是個沿岸環境,高棘龍的可能足跡應該是留在古代海岸邊的泥濘平地上。由於高棘龍是種大型掠食動物,牠們被推測生存於大範圍的地區,居住於許多不同的環境[35]。高棘龍的獵食對象可能有:蜥腳類的帕拉克西龍Paluxysaurus[41]、體積龐大的波塞東龍[42]、以及大型鳥腳類恐龍如腱龍[43]恐爪龍也生存於同一地區,牠們是種小型獸腳類恐龍,身長約3公尺,極可能與幼年高棘龍有少許的競爭[40]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英文)Bates, K.T., Manning, P.L., Hodgetts, D. and Sellers, W.I. Beckett, Ronald , 编. Estimating Mass Properties of Dinosaurs Using Laser Imaging and 3D Computer Modelling. PLoS ONE. 2009, 4 (2): e4532. Bibcode:2009PLoSO...4.4532B. PMC 2639725 . PMID 19225569. doi:10.1371/journal.pone.0004532. We therefore suggest 5750–7250 kg represents a plausible maximum body mass range for this specimen of Acrocanthosaurus.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英文)Currie, Philip J.; & Kenneth Carpenter. A new specimen of Acrocanthosaurus atokensis (Theropoda, Dinosauria)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Antlers Formation (Lower Cretaceous, Aptian) of Oklahoma, USA. Geodiversitas. 2000, 22 (2): 207–246 [2007-12-26]. (原始内容于2007-11-14).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英文)Holtz, Thomas R.; Ralph Molnar; & Phil Currie. Basal Tetanurae. David Weishampel; Peter Dodson; & Osmólska, Halska (eds.) (编). The Dinosauria Second Ed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71–110. ISBN 0-520-24209-2. 
  4. ^ 4.0 4.1 4.2 4.3 4.4 (英文)Stovall, J. Willis; & Langston, Wann. Acrocanthosaurus atokensis, a new genus and species of Lower Cretaceous Theropoda from Oklahoma. American Midland Naturalist (American Midland Naturalist, Vol. 43, No. 3). 1950, 43 (3): 696–728. JSTOR 2421859. doi:10.2307/2421859. 
  5. ^ (英文)Molnar, Ralph E.; Kurzanov, Sergei M.; & 董枝明. Carnosauria. David Weishampel; Peter Dodson; & Osmólska, Halska (eds.) (编). The Dinosauria First Ed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169–209. ISBN 0-520-06727-4.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英文)Harris, Jerald D. A reanalysis of Acrocanthosaurus atokensis, its phylogenetic status, and paleobiological implications, based on a new specimen from Texas. New Mexico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Science Bulletin. 1998, 13: 1–75. 
  7. ^ 7.0 7.1 (英文)Naish, Darren; Hutt, Stephen; & Martill, David M. Saurischian Dinosaurs 2: Theropods. Dinosaurs of the Isle of Wight. London: The Palaeontological Association. 2001: 242–309. ISBN 978-0901702722. 
  8. ^ (英文)Sereno, Paul C.; Dutheil, Didier B.; Iarochene, M.; Larsson, Hans C.E.; Lyon, Gabrielle H.; Magwene, Paul M.; Sidor, Christian A.; Varricchio, David J.; & Jeffrey A. Wilson. Predatory dinosaurs from the Sahara and Late Cretaceous faunal differentiation. Science. 1996, 272 (5264): 986–991. doi:10.1126/science.272.5264.986. 
  9. ^ (英文)Brusatte, Stephen L.; Benson, Roger B. J.; Chure, Daniel J.; Xu, Xing; Sullivan, Corwin; Hone, David W. E. The first definitive carcharodontosaurid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Asia and the delayed ascent of tyrannosaurids. Naturwissenschaften. 2009, 96 (9): 1051–8. Bibcode:2009NW.....96.1051B. PMID 19488730. doi:10.1007/s00114-009-0565-2. 
  10. ^ 10.0 10.1 (英文)Benson, Roger B. J.; Carrano, Matthew T.; Brusatte, Stephen L. A new clade of archaic large-bodied predatory dinosaurs (Theropoda: Allosauroidea) that survived to the latest Mesozoic. Naturwissenschaften. 2009, 97 (1): 71–8. Bibcode:2010NW.....97...71B. PMID 19826771. doi:10.1007/s00114-009-0614-x. 
  11. ^ (英文)Romer, Alfred S. Osteology of the Reptil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6: 772pp. ISBN 0-89464985-X. 
  12. ^ (英文)Walker, Alick D. Triassic reptiles from the Elgin area: Ornithosuchus and the origin of carnosaur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 Biological Sciences. 1964, 248: 53–134. 
  13. ^ (英文)Romer, Alfred S.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Third Ed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6: 468pp. ISBN 0-7167-1822-7. 
  14. ^ (英文)Carroll, Robert L.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Evolution. W.H. Freeman and Company. 1988. ISBN 0716718227. 
  15. ^ (英文)Lambert, David; and the Diagram Group. Spinosaurids. A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 New York: Avon Books. 1983: 84–85. ISBN 0-380-83519-3. 
  16. ^ (英文)Norman, David B. Carnosaurs. The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f Dinosaurs: An Original and Compelling Insight into Life in the Dinosaur Kingdom. New York: Crescent Books. 1985: 62–67. ISBN 0-517-468905. 
  17. ^ 17.0 17.1 (英文)Glut, Donald F. The New Dinosaur Dictionary. Secaucus, NJ: Citadel Press. 1982: 39, 48. ISBN 0-8065-0782-9. 
  18. ^ (英文)Paul, Gregory S. Genus Acrocanthosaurus. Predatory Dinosaurs of the World.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88: 314–315. ISBN 0-671-61946-2. 
  19. ^ (英文)Olshevsky, George. A Revision of the Parainfraclass Archosauria Cope, 1869, Excluding the Advanced Crocodylia. San Diego: Publications Requiring Research. 1991: 196pp. 
  20. ^ Eddy, Drew R.; Clarke, Julia A. Farke, Andrew , 编. New Information on the Cranial Anatomy of Acrocanthosaurus atokensi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Phylogeny of Allosauroidea (Dinosauria: Theropoda). PLoS ONE. 2011, 6 (3): e17932. Bibcode:2011PLoSO...6E7932E. doi:10.1371/journal.pone.0017932. 
  21. ^ (英文)Liddell, Henry George; Robert Scott. Greek–English Lexicon, Abridged Ed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ISBN 0-19-910207-4. 
  22. ^ (英文)Langston, Wann R. A new genus and species of Cretaceous theropod dinosaur from the Trinity of Atoka County, Oklahoma. Unpublished M.S. thesis. University of Oklahoma. 1947. 
  23. ^ (英文)Czaplewski, Nicholas J.; Cifelli, Richard L.; and Langston, Wann R., Jr. Catalog of type and figured fossil vertebrates. Oklahoma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Oklahoma Geological Survey Special Publication. 1994, 94 (1): 1–35. 
  24. ^ (英文)D'Emic, Michael D.; Melstrom, Keegan M.; and Eddy, Drew R. Paleobiology and geographic range of the large-bodied Cretaceous theropod dinosaur Acrocanthosaurus atokensis.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012,. 333–334: 13–23. doi:10.1016/j.palaeo.2012.03.003. 
  25. ^ (英文)Ratkevich, Ronald P. Dinosaur remains of southern Arizona. Wolberg, Donald L.; Stump, Edward; & Rosenberg, Gary (编). Dinofest International: Proceedings of a Symposium Held at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hiladelphia: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1997. ISBN 978-0935868944. 
  26. ^ (英文)Ratkevich, Ronald P. New Cretaceous brachiosaurid dinosaur, Sonorasaurus thompsoni gen. et sp. nov., from Arizona. Journal of the Arizona-Nevada Academy of Science. 1998, 31 (1): 71–82. 
  27. ^ (英文)Lipka, Thomas R. The affinities of the enigmatic theropods of the Arundel Clay facies (Aptian), Potomac Formation, Atlantic Coastal Plain of Maryland. Spencer G. Lucas; James Kirkland; & Estep, J.W. (eds.) (编). Lower and Middle Cretaceous Terrestrial Ecosystems. New Mexico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Science Bulletin 14. 1998: 229–234. 
  28. ^ (英文)Harris, Jerald D. Large, Early Cretaceous theropods in North America. Spencer G. Lucas; James Kirkland; & Estep, J.W. (eds.) (编). Lower and Middle Cretaceous Terrestrial Ecosystems. New Mexico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Science Bulletin 14. 1998: 225–228. 
  29. ^ 29.0 29.1 29.2 29.3 29.4 (英文)Senter, Phil; & Robins, James H. Range of motion in the forelimb of the theropod dinosaur Acrocanthosaurus atokensis, and implications for predatory behaviour. Journal of Zoology. 2005, 266 (3): 307–318. doi:10.1017/S0952836905006989. 
  30. ^ 30.0 30.1 (英文)Franzosa, Jonathan; & Rowe, Timothy. Cranial endocast of the Cretaceous theropod dinosaur Acrocanthosaurus atokensi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5, 25 (4): 859–864 [2007-12-26]. doi:10.1671/0272-4634(2005)025[0859:CEOTCT]2.0.CO;2. (原始内容于2020-01-23). 
  31. ^ 31.0 31.1 (英文)Bird, Roland T. A dinosaur walks into the museum. Natural History. 1941, 43: 254–261. 
  32. ^ (英文)Rogers, Jack V. Theropod dinosaur trackways in the Lower Cretaceous (Albian) Glen Rose Formation, Kinney County, Texas. Texas Journal of Science. 2002, 54 (2): 133–142. 
  33. ^ (英文)Hawthorne, J. Michael; Bonem, Rena M.; James Farlow; & Jones, James O. Ichnology, stratigraphy and paleoenvironment of the Boerne Lake Spillway dinosaur tracksite, south-central Texas journal=Texas Journal of Science 54 (4): 309–324. 2002. 
  34. ^ (英文)Langston, Wann. Non-mammalian Comanchean tetrapods. Geoscience and Man. 1974, 3: 77–102. 
  35. ^ 35.0 35.1 (英文)Farlow, James O. Acrocanthosaurus and the maker of Comanchean large-theropod footprints. Darren Tanke; & Ken Carpenter. (eds.) (编). Mesozoic Vertebrate Lif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408–427. ISBN 978-0253339072. 
  36. ^ 36.0 36.1 (英文)Lockley, Martin G. Tracking Dinosaurs: A New Look at an Ancient Worl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252pp. ISBN 978-0521394635. 
  37. ^ (英文)Thomas, David A.; & James Farlow. Tracking a dinosaur attack. Scientific American. 1997, 266 (6): 48–53. 
  38. ^ (英文)Molnar, R. E., 2001, Theropod paleopathology: a literature survey: In: Mesozoic Vertebrate Life, edited by Tanke, D. H., and Carpenter, K.,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p. 337-363.
  39. ^ (英文)Jacobs, Louis L.; Winkler, Dale A.; & Murry, Patrick A. On the age and correlation of Trinity mammals, Early Cretaceous of Texas, USA. Newsletter of Stratigraphy. 1991, 24: 35–43. 
  40. ^ 40.0 40.1 (英文)Brinkman, Daniel L.; Cifelli, Richard L.; & Czaplewski, Nicholas J. First occurrence of Deinonychus antirrhopus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Antlers Formation (Lower Cretaceous: Aptian – Albian) of Oklahoma. Oklahoma Geological Survey Bulletin. 1998, 146: 1–27. 
  41. ^ (英文)Rose, Peter J. A new titanosauriform sauropod (Dinosauria: Saurischia)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central Texas and its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Palaeontologia Electronica. 2007, 10 (2): 65pp [2007-12-28]. (原始内容于2007-11-14).  [published online]
  42. ^ (英文)Wedel, Matthew J. Sauroposeidon proteles, a new sauropod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Oklahoma (PDF).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0, 20 (1): 109–114 [2007-12-28]. (原始内容 (PDF)于2007-10-31). 
  43. ^ (英文)Winkler, Dale A.; Murry, Patrick A.; & Jacobs, Louis L. .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330–348. doi:10.1080/02724634.1997.1001097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7). 

外部連結 编辑

  • 高棘龍正模標本「法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NCSM 14345)
  • 高棘龍 -
  • -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網站

高棘龍屬, 屬名, acrocanthosaurus, 意為, 有高棘的蜥蜴, 又名高脊龍, 多脊龍或阿克羅肯龍, 是肉食龍下目異特龍超科鯊齒龍科的一個屬, 生活在白堊紀中期, 阿普第階到阿爾比階, 的北美洲, 接近1億1600萬年前到1億1000萬年前, 如同大部分恐龍的屬, 高棘龍只有單一種, 阿托卡高棘龍, atokensis, 牠們的化石主要發現於美國的奧克拉荷馬州, 德克萨斯州與懷俄明州, 在馬里蘭州則發現了可能屬於高棘龍的牙齒, 高棘龙属, 化石时期, 白堊紀早期, 阿普第階至阿爾布階, preЄ, n. 高棘龍屬 屬名 Acrocanthosaurus 意為 有高棘的蜥蜴 又名高脊龍 多脊龍或阿克羅肯龍 是肉食龍下目異特龍超科鯊齒龍科的一個屬 生活在白堊紀中期 阿普第階到阿爾比階 的北美洲 接近1億1600萬年前到1億1000萬年前 如同大部分恐龍的屬 高棘龍只有單一種 阿托卡高棘龍 A atokensis 牠們的化石主要發現於美國的奧克拉荷馬州 德克萨斯州與懷俄明州 在馬里蘭州則發現了可能屬於高棘龍的牙齒 高棘龙属 化石时期 白堊紀早期 阿普第階至阿爾布階 125 100 Ma PreYe Ye O S D C P T J K Pg N根據NCSM 14345重建的高棘龍骨架 位於美國德州休士頓自然科學博物館 英语 Houston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 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纲 蜥形纲 Sauropsida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目 蜥臀目 Saurischia亚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科 鲨齿龙科 Carcharodontosauridae属 高棘龙属 Acrocanthosaurus Stovall 英语 J Willis Stovall amp Langston 英语 Wann Langston Jr 1950模式種 阿托卡高棘龍Acrocanthosaurus atokensisStovall amp Langston 1950異名 Acracanthus Langston vide Czaplewski Cifelli amp Langston W R 1994 无资格名称 高棘龍是一種大型的雙足肉食性恐龍 如同名稱所顯示 牠們的許多脊椎有高大的神經棘 英语 Vertebra 極可能支撐者由肌肉所構成的隆脊 從頸部延伸到背部 臀部 高棘龍是最大型的獸腳亞目恐龍之一 身長接近12公尺 重量可達約6到7公噸 1 在德州所發現的大型獸腳類足跡 可能是由高棘龍所留下 但沒有相關骨骸可以直接證實 近年發現的化石增添了許多生理結構的特徵 可進一步研究高棘龍的腦部結構與前肢功能 然而 高棘龍的演化關係仍存在者爭論 有些科學家將牠們歸類於異特龍科 其他科學家則歸規於鯊齒龍科 高棘龍是牠們所處生態系統的最大型獸腳類恐龍 並可能是頂級掠食動物 以大型蜥腳類與鳥腳類恐龍為食 目录 1 敘述 2 分類系統 3 發現與命名 4 古生物學 4 1 前肢功能 4 2 腦部與內耳結構 4 3 可能足跡 4 4 病理 5 古生態學 6 參考資料 7 外部連結敘述 编辑 nbsp 高棘龍與人類的體型比較高棘龍的體型略小於牠們的大型近親南方巨獸龍 但仍是最大型的獸腳類恐龍之一 目前已知最大的個體 編號NCSM 14345 為11 5公尺長 重量估計為6 000到7 000公斤 1 頭顱骨的長度接近1 3公尺 2 如同大部分其他的獸腳類恐龍 高棘龍的頭顱骨長 低矮 狹窄 眶前孔相當大 約佔頭部的1 4長 2 3高度 可減輕頭部的重量 上頜骨兩側與鼻骨上側的表面 並不像南方巨獸龍與鯊齒龍那樣多起伏 鼻骨上有長而低矮的稜脊 從鼻孔開始 沿者口鼻部的兩側 直到眼睛處的淚骨 2 所有異特龍超科的頭部都具有這種稜脊 3 不像異特龍 高棘龍的眼睛前方的淚骨並沒有角冠 牠們的淚骨與眶後骨癒合 在眼睛上方形成一個厚眉脊 這點與鯊齒龍科 沒有親緣關係的阿貝力龍科相同 上頜兩側各有19顆鋸齒狀 彎曲的牙齒 但下頜的牙齒數量未明 高棘龍的牙齒比鯊齒龍的還寬 而且沒有鯊齒龍科特有的牙齒紋路 下頜的齒骨前緣呈方形 如同南方巨獸龍 齒骨的上下寬度窄 而下頜後段骨頭的上下厚度非常寬 高棘龍與南方巨獸龍的下頜上隅骨側邊都有寬厚 水平方向的稜脊 2 高棘龍最明顯的特徵是在牠們的高大的神經棘 英语 Vertebra 從頸部延伸到背部 臀部及尾巴前段 長度可以達脊椎長度的2 5倍 4 其他在背部有著高大背棘的恐龍 有些的背棘比高棘龍的更巨大 例如 生存於非洲的棘龍 棘龍的背棘約為2米高 約是所連接的脊椎骨的11倍長 5 與棘龍的背棘支撐者皮膚不同 高棘龍的背棘較低矮 可能作為健壯肌肉的附著處 類似現代的美洲野牛 並在背部形成一個高而厚的隆脊 4 背棘的功能仍然未明 可能跟動物之間的視覺辨識物 儲存脂肪或控制體溫有關 所有頸椎與背椎的兩側都有明顯的側腔 而尾椎的側腔較小 這個特徵較為類似鯊齒龍科 而非異特龍科 6 除了脊椎以外 高棘龍具有典型的異特龍超科骨骸 高棘龍是種二足恐龍 尾巴長而重 可平衡頭部與身體的重量 將重心保持在臀部 與異特龍相比 高棘龍的前肢較短 較粗壯 但其他方面很類似 手部都有三根手指 上有指爪 與小型的善奔恐龍不同 牠們的股骨長於脛骨與蹠骨 2 6 這顯示高棘龍不善於快速奔跑 7 相較於異特龍 高棘龍的後肢骨頭較為粗壯 如同其他獸腳類恐龍 高棘龍的腳掌具有四根腳趾 第一趾小於其他小趾 無法接觸地面 2 6 分類系統 编辑 nbsp 高棘龍的復原圖現代的親緣分支分析法將高棘龍歸類於堅尾龍類的異特龍超科中 但在這個超科內部的位置卻被有爭議 異特龍超科的特徵是鼻骨與淚骨上方有一對稜脊 頸椎上有高大的神經棘 以及其他特徵 3 高棘龍最初與異特龍被分類為異特龍科 4 後期的一些研究也支持這個分類法 2 很多其他科學家將高棘龍與鯊齒龍及南方巨獸龍分類在鯊齒龍科內 3 6 8 9 10 如同大部分其他的大型獸腳類恐龍 高棘龍最初被發現時只有零散的化石 使牠們的分類經常改變 J Willis Stovall與Wann Langston Jr 最初將高棘龍分類於腔軀龍科 Antrodemidae 是異特龍科的同義詞 在1956年 阿爾弗雷德 羅默 Alfred Sherwood Romer 將高棘龍改列為斑龍科 該科過去曾被當作垃圾箱类群 11 在60年代 其他科學家認為牠們脊椎上的長神經棘 代表者與棘龍的親緣關係 12 13 將高棘龍歸類於棘龍科的分類法 持續到80年代 14 並出現在當時的半科學文獻當中 15 16 在1884年 英格蘭的早白堊紀地層發現了高大的神經棘 曾經被認為非常類似高棘龍 17 這些骨頭最初被歸類於頂棘龍 頂棘龍是種英國的獸腳類恐龍 僅發現牙齒 在1988年 葛瑞格利 保羅 Gregory S Paul 在1988年將這些神經棘命名為高棘龍的第二個種 長棘高棘龍 Acrocanthosaurus altispinax 18 保羅的歸類使得至少一位科學家主張頂棘龍是高棘龍的一個異名 17 在1991年 長棘高棘龍被改建立為獨立的比克爾斯棘龍 不屬於高棘龍與頂棘龍 19 如果高棘龍屬於異特龍亞科 牠們的最近親應為侏儸紀的異特龍與食蜥王龍 2 那些將高棘龍歸類於鯊齒龍科的親緣分支分類法研究 常將高棘龍歸類於比非洲鯊齒龍與南美洲南方巨獸龍更為原始的位置 3 6 20 高棘龍常被認為是始鯊齒龍的姊妹分類單元 始鯊齒龍也是原始鯊齒龍科恐龍 發現於英格蘭的新獵龍 經常被認為是種更基礎的鯊齒龍科動物 或者是新獵龍科的原始物種 3 6 7 10 新獵龍意味者鯊齒龍科起源於歐洲 之後散佈到南方的岡瓦那大陸 如果高棘龍屬於鯊齒龍科 意味者鯊齒龍科也散佈到北美洲 6 目前已知的鯊齒龍科都生存於白堊紀的早期到中期 3 發現與命名 编辑 nbsp nbsp 編號NCSM 14345的頭骨與其各部位示意圖 高棘龍的名字是從其高大的神經棘而來 akra akra在古希臘文的意思是 高的 akan8a akantha意為 棘 或 刺 而sayros sauros意為 蜥蜴 21 高棘龍的唯一種是阿托卡高棘龍 Acrocanthosaurus atokensis 種名是按其發現地方 奧克拉荷馬州的阿托卡縣來命名 高棘龍的名稱是由美國古生物學家J Willis Stovall及Wann Langston Jr 於1950年命名的 4 Langston曾在他於1947年的未公佈碩士論文中 提到了Acracanthus atokaensis這個名稱 22 23 但在正式公佈時 則改為阿托卡高棘龍 高棘龍的正模標本 編號OMNH 10146 及副模標本 編號OMNH 10147 包含兩個部份身體骨骼及一小片的頭顱骨 是發現於美國奧克拉荷馬州的鹿角組 並在1950年同時被研究 4 在90年代 發現兩副較完整的身體骨骼 第一副標本 編號SMU 74646 是個部份身體骨骼 約為70 完整 大部份的頭顱骨遺失 發現於德克薩斯州的雙子山組 目前保存於沃斯堡科學歷史博物館內 6 另一個更完整的身體骨骼 編號NCSM 14345 是由私人收藏家發現於鹿角組 通常暱稱為 法蘭 經過南達科塔州的黑山地質研究院處理過後 目前保存於北卡羅萊納州羅利市的北卡羅萊納州自然科學博物館內 這個標本保有目前唯一的完整高棘龍頭顱骨與前肢 也是目前最大型的標本 2 高棘龍的副模標本與 法蘭 的大小接近 顯示牠們的體型大致接近 而編號SMU 74646則明顯較小 2 很多其他的碎片及獨立骨頭在德克薩斯州北部 奧克拉荷馬州及甚至亞利桑那州 發現於Cloverly組地層的一個部分身體骨骼 編號UM 20796 顯示高棘龍也分布於Cloverly組地層 這個標本是個幼年個體 包含 兩個部分脊椎 部分恥骨 一個股骨 一個部分腓骨 以及其他破碎骨頭 這個化石出土於懷俄明州中北部的大角盆地 位於一個波塞東龍的胸帶化石附近 Cloverly組地層的其他大型 破碎的獸腳類化石 可能也屬於高棘龍 牠們可能是這個地層的唯一大型獸腳類恐龍 24 奧克拉荷馬州與德州以外的地區 也發現可能是高棘龍的化石 但較不完整 一個發現於亞利桑那州南部的牙齒 可能屬於高棘龍 25 在該地區的蜥腳類化石也發現了符合高棘龍的齒痕 26 發現於馬里蘭州的阿倫德爾組的數顆牙齒 與高棘龍的牙齒幾乎一致 可能為高棘龍的東部代表 27 美國西部的許多地層組發現的牙齒與骨頭 曾經被歸類於高棘龍 但大部分是歸類錯誤 28 古生物學 编辑 nbsp NCSM 14345的骨架模型 暱稱 法蘭 Fran 位於美國北卡羅萊納自然歷史博物館 英语 North Carolina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s nbsp 高棘龍的繁殖與求偶行為想像圖前肢功能 编辑 如同大部分其他的獸腳類恐龍 高棘龍的前肢無法接觸地面 因此沒有行走的功能 而是在獵食時發生作用 法蘭 的完整前肢 有助於研究高棘龍前肢的功能與活動範圍 29 一個研究檢驗了骨頭與其相連骨頭的表面 以計算關節能有多少活動範圍 而不會關節脫位 如同許多現存主龍類 許多手部關節的骨頭並沒有完全相吻合 顯示這些關節有一定的軟骨 這個研究並指出當高棘龍休息時 前肢會從肩膀下垂 肱骨微向後擺 手肘彎曲 指爪朝內 29 與人類相比 高棘龍的肩膀的轉動範圍很小 牠們的手臂無法做出360 的旋轉幅度 但可後擺至離垂直面約109 所以肱骨可以後擺至斜微上方 手臂可以前轉至超過垂直面約24 手臂無法往垂直地往下擺 但可外展至超於水平面約9 與人類相比 手肘的活動範圍也很小 大約只有57 的轉動幅度 手臂無法完全地伸直 也無法大幅彎曲 而肱骨不能做出90 彎曲 橈骨與尺骨互相固定 所以無法如人類的前臂 做出往內側或外側旋轉的動作 29 每個腕骨之間沒有準確地相接合 顯示手腕有大量的軟骨 可使手腕堅韌 當手指向外扳時 能幾乎碰觸到手腕 手指向內彎曲時 第一指能與第二指平行 第三指只能內彎 第一指的指爪最大 而且總是往內彎曲 第二指爪也總是彎曲的 而最小的第三指爪則可往內側 外側擺動 29 除了計算前肢關節的活動範圍以外 這個研究還提出了高棘龍的獵食習性假設 牠們的前肢的前擺幅度不大 無法勾抓獵物的背部 由於前肢無法在捕捉獵物開始時派上用場 高棘龍可能主要使用嘴部來獵食 此外 前肢無法將獵物大幅拉近 只有當嘴部咬住獵物 強壯的前肢才能將獵物拉近 緊緊抓住 防止獵物逃脫 當獵物企圖逃脫時 高棘龍可用彎曲的第一 第二指爪刺住獵物的身體 手指的大幅外扳幅度是種演化適應 可讓高棘龍不用在關節脫落的風險下 抓住掙扎的獵物 一旦獵物被緊抓到身體旁 高棘龍便可用嘴部吞咬牠們 另一種可能的獵食方式則是高棘龍以嘴部咬住獵物 並用前肢不斷地往自己拉 用指爪劃出大型的傷口 29 nbsp 編號NCSM 14345標本的腦腔結構腦部與內耳結構 编辑 在2005年 科學家們以X射線斷層成像分析高棘龍正模標本腦殼的內部空間 並製作了一個高棘龍的顱腔模型 在牠們生前 這些顱內空間除了裝有腦部 應該還有腦膜與腦脊液 這個顱腔模型可用來判定腦部及腦神經的一般特徵 也可與其他的獸腳類顱腔模型做比較 高棘龍的腦部類似大部分的獸腳類恐龍 最為類似異特龍超科 牠們的腦部看似鯊齒龍及南方巨獸龍 多於異特龍或中華盜龍 這支持了高棘龍屬於鯊齒龍科的假說 30 高棘龍的腦部形狀稍微呈S形 大腦半球並不甚擴張 類似鱷魚多於鳥類 大部分的非虛骨龍類獸腳類恐龍都具有這項特徵 高棘龍的嗅球很大 呈球根狀 可見牠們的嗅覺很好 耳朵半規管的重建顯示頭部是保持在與水平面呈25 夾角 這是透過將模型調校至側半規管與地表成平行 顯示這種動物有者處於警戒中的步態 30 nbsp 曾經發現過大型獸腳類恐龍的足跡化石的德州郡縣 位在玫瑰谷組地層中 nbsp 巴拉斯河的獸腳類足跡可能足跡 编辑 在德克薩斯州中部的玫瑰谷組地層 保有許多恐龍的足跡 包含大型 三趾獸腳亞目的足跡 其中最著名的足跡化石發現於恐龍谷州立公園的巴拉斯河附近 目前正在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展示中 31 該地附近也發現了數個足跡化石 32 33 由於沒有化石被發現 這不可能界定這些足跡是屬於甚麼動物 但長久以來 科學家認為這些足跡可能與高棘龍有關 34 一個2001年的研究將玫瑰谷組地層的足跡與不同的大型獸腳類恐龍的腳掌相比 但無法明確地歸類於任何一屬 但該研究發現這個足跡的形狀與大小類似高棘龍 因為玫瑰谷組與鹿角組 雙子山組的地理位置與地質年代接近 而這些地區的唯一大型獸腳類恐龍為高棘龍 該研究推論這些足跡最可能由高棘龍所留下 35 這個著名的獸腳亞目足跡屬於數個個體 與多達12隻蜥腳下目恐龍向著同一方向前進 有些獸腳亞目足跡是在蜥腳下目足跡之上 顯示它們是在之後形成的 這顯示有一小群高棘龍在追蹤一群蜥腳下目恐龍 31 這個有趣的理論看似合理 但是卻很難證實 而有其他解釋 例如 在蜥腳類恐龍經過後 多隻個別的獸腳類恐龍在不同時間經過同一方向 彷彿好像是在追蹤獵物一般 同樣的 也可以說蜥腳下目是個別的前進 而非整群的移動 36 當一批獸腳類足跡橫越其中一批蜥腳類足跡時 缺乏一個腳印 這被視為該恐龍展開攻擊的證據 37 但是 其他科學家對這解釋提出質疑 因為該批蜥腳類足跡並未改變步態 如果有任何大型掠食者位在該蜥腳類恐龍身邊 該恐龍應該會改變其姿勢 36 病理 编辑 高棘龍正模標本的頭顱骨鱗狀骨有輕微的外生骨疣跡象 第11節脊椎的神經棘有斷裂後癒合的跡象 第3節尾椎的神經棘則有奇特鉤狀結構 38 古生態學 编辑 nbsp 玫瑰谷組的獸腳類 蜥腳類足跡 與迷惑龍骨骼模型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高棘龍的化石發現於德州北部的雙子山層與奧克拉荷馬州南部的鹿角層 這些地層還沒有經過放射性同位素計年 但科學家們利用生物地層學來估計它們的年代 根據菊石化石的變化 德州的玫瑰谷層位於早白堊紀阿普第階與阿爾比階的交界 該地層發現過高棘龍的可能足跡 而且位於雙子山層的上層 這顯示雙子山層都屬於阿普第階 而阿普第階的年代為1億2500萬年前到1億1200萬年前 39 鹿角層的化石還包含恐爪龍與腱龍 兩者的化石也發現於蒙大拿州的克洛佛利層 克洛佛利層經過測量後 被發現年代為阿普第階至阿爾布階 這顯示鹿角層的年代應該相同 40 因此 高棘龍極可能生存於1億2500萬年前到1億年前間 3 在這個時期 雙子山層與鹿角層是大片氾濫平原 位於陸緣海附近 在數百萬年之後 這片海洋向北擴張 形成西部內陸海道 並將北美洲一分為二 持續到幾乎整個晚白堊紀 玫瑰谷層是個沿岸環境 高棘龍的可能足跡應該是留在古代海岸邊的泥濘平地上 由於高棘龍是種大型掠食動物 牠們被推測生存於大範圍的地區 居住於許多不同的環境 35 高棘龍的獵食對象可能有 蜥腳類的帕拉克西龍 Paluxysaurus 41 體積龐大的波塞東龍 42 以及大型鳥腳類恐龍如腱龍 43 恐爪龍也生存於同一地區 牠們是種小型獸腳類恐龍 身長約3公尺 極可能與幼年高棘龍有少許的競爭 40 參考資料 编辑 1 0 1 1 英文 Bates K T Manning P L Hodgetts D and Sellers W I Beckett Ronald 编 Estimating Mass Properties of Dinosaurs Using Laser Imaging and 3D Computer Modelling PLoS ONE 2009 4 2 e4532 Bibcode 2009PLoSO 4 4532B PMC 2639725 nbsp PMID 19225569 doi 10 1371 journal pone 0004532 We therefore suggest 5750 7250 kg represents a plausible maximum body mass range for this specimen of Acrocanthosaurus 2 0 2 1 2 2 2 3 2 4 2 5 2 6 2 7 2 8 英文 Currie Philip J amp Kenneth Carpenter A new specimen of Acrocanthosaurus atokensis Theropoda Dinosauria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Antlers Formation Lower Cretaceous Aptian of Oklahoma USA Geodiversitas 2000 22 2 207 246 2007 12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1 1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3 0 3 1 3 2 3 3 3 4 3 5 3 6 英文 Holtz Thomas R Ralph Molnar amp Phil Currie Basal Tetanurae David Weishampel Peter Dodson amp Osmolska Halska eds 编 The Dinosauria Second Ed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71 110 ISBN 0 520 24209 2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引文格式1维护 冗余文本 link 4 0 4 1 4 2 4 3 4 4 英文 Stovall J Willis amp Langston Wann Acrocanthosaurus atokensis a new genus and species of Lower Cretaceous Theropoda from Oklahoma American Midland Naturalist American Midland Naturalist Vol 43 No 3 1950 43 3 696 728 JSTOR 2421859 doi 10 2307 2421859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英文 Molnar Ralph E Kurzanov Sergei M amp 董枝明 Carnosauria David Weishampel Peter Dodson amp Osmolska Halska eds 编 The Dinosauria First Ed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169 209 ISBN 0 520 06727 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引文格式1维护 冗余文本 link 6 0 6 1 6 2 6 3 6 4 6 5 6 6 6 7 英文 Harris Jerald D A reanalysis of Acrocanthosaurus atokensis its phylogenetic status and paleobiological implications based on a new specimen from Texas New Mexico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Science Bulletin 1998 13 1 75 7 0 7 1 英文 Naish Darren Hutt Stephen amp Martill David M Saurischian Dinosaurs 2 Theropods Dinosaurs of the Isle of Wight London The Palaeontological Association 2001 242 309 ISBN 978 0901702722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英文 Sereno Paul C Dutheil Didier B Iarochene M Larsson Hans C E Lyon Gabrielle H Magwene Paul M Sidor Christian A Varricchio David J amp Jeffrey A Wilson Predatory dinosaurs from the Sahara and Late Cretaceous faunal differentiation Science 1996 272 5264 986 991 doi 10 1126 science 272 5264 986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英文 Brusatte Stephen L Benson Roger B J Chure Daniel J Xu Xing Sullivan Corwin Hone David W E The first definitive carcharodontosaurid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Asia and the delayed ascent of tyrannosaurids Naturwissenschaften 2009 96 9 1051 8 Bibcode 2009NW 96 1051B PMID 19488730 doi 10 1007 s00114 009 0565 2 10 0 10 1 英文 Benson Roger B J Carrano Matthew T Brusatte Stephen L A new clade of archaic large bodied predatory dinosaurs Theropoda Allosauroidea that survived to the latest Mesozoic Naturwissenschaften 2009 97 1 71 8 Bibcode 2010NW 97 71B PMID 19826771 doi 10 1007 s00114 009 0614 x 英文 Romer Alfred S Osteology of the Reptil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6 772pp ISBN 0 89464985 X 英文 Walker Alick D Triassic reptiles from the Elgin area Ornithosuchus and the origin of carnosaur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 Biological Sciences 1964 248 53 134 英文 Romer Alfred S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Third Ed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6 468pp ISBN 0 7167 1822 7 引文格式1维护 冗余文本 link 英文 Carroll Robert L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Evolution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1988 ISBN 0716718227 英文 Lambert David and the Diagram Group Spinosaurids A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 New York Avon Books 1983 84 85 ISBN 0 380 83519 3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英文 Norman David B Carnosaurs The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f Dinosaurs An Original and Compelling Insight into Life in the Dinosaur Kingdom New York Crescent Books 1985 62 67 ISBN 0 517 468905 17 0 17 1 英文 Glut Donald F The New Dinosaur Dictionary Secaucus NJ Citadel Press 1982 39 48 ISBN 0 8065 0782 9 英文 Paul Gregory S Genus Acrocanthosaurus Predatory Dinosaurs of the World New York Simon amp Schuster 1988 314 315 ISBN 0 671 61946 2 英文 Olshevsky George A Revision of the Parainfraclass Archosauria Cope 1869 Excluding the Advanced Crocodylia San Diego Publications Requiring Research 1991 196pp Eddy Drew R Clarke Julia A Farke Andrew 编 New Information on the Cranial Anatomy of Acrocanthosaurus atokensi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Phylogeny of Allosauroidea Dinosauria Theropoda PLoS ONE 2011 6 3 e17932 Bibcode 2011PLoSO 6E7932E doi 10 1371 journal pone 0017932 英文 Liddell Henry George Robert Scott Greek English Lexicon Abridged Ed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ISBN 0 19 910207 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 帮助 英文 Langston Wann R A new genus and species of Cretaceous theropod dinosaur from the Trinity of Atoka County Oklahoma Unpublished M S thesis University of Oklahoma 1947 英文 Czaplewski Nicholas J Cifelli Richard L and Langston Wann R Jr Catalog of type and figured fossil vertebrates Oklahoma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Oklahoma Geological Survey Special Publication 1994 94 1 1 35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英文 D Emic Michael D Melstrom Keegan M and Eddy Drew R Paleobiology and geographic range of the large bodied Cretaceous theropod dinosaur Acrocanthosaurus atokensis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012 333 334 13 23 doi 10 1016 j palaeo 2012 03 003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英文 Ratkevich Ronald P Dinosaur remains of southern Arizona Wolberg Donald L Stump Edward amp Rosenberg Gary 编 Dinofest International Proceedings of a Symposium Held at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hiladelphia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1997 ISBN 978 0935868944 英文 Ratkevich Ronald P New Cretaceous brachiosaurid dinosaur Sonorasaurus thompsoni gen et sp nov from Arizona Journal of the Arizona Nevada Academy of Science 1998 31 1 71 82 英文 Lipka Thomas R The affinities of the enigmatic theropods of the Arundel Clay facies Aptian Potomac Formation Atlantic Coastal Plain of Maryland Spencer G Lucas James Kirkland amp Estep J W eds 编 Lower and Middle Cretaceous Terrestrial Ecosystems New Mexico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Science Bulletin 14 1998 229 234 英文 Harris Jerald D Large Early Cretaceous theropods in North America Spencer G Lucas James Kirkland amp Estep J W eds 编 Lower and Middle Cretaceous Terrestrial Ecosystems New Mexico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Science Bulletin 14 1998 225 228 29 0 29 1 29 2 29 3 29 4 英文 Senter Phil amp Robins James H Range of motion in the forelimb of the theropod dinosaur Acrocanthosaurus atokensis and implications for predatory behaviour Journal of Zoology 2005 266 3 307 318 doi 10 1017 S0952836905006989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30 0 30 1 英文 Franzosa Jonathan amp Rowe Timothy Cranial endocast of the Cretaceous theropod dinosaur Acrocanthosaurus atokensi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5 25 4 859 864 2007 12 26 doi 10 1671 0272 4634 2005 025 0859 CEOTCT 2 0 CO 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1 23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31 0 31 1 英文 Bird Roland T A dinosaur walks into the museum Natural History 1941 43 254 261 英文 Rogers Jack V Theropod dinosaur trackways in the Lower Cretaceous Albian Glen Rose Formation Kinney County Texas Texas Journal of Science 2002 54 2 133 142 英文 Hawthorne J Michael Bonem Rena M James Farlow amp Jones James O Ichnology stratigraphy and paleoenvironment of the Boerne Lake Spillway dinosaur tracksite south central Texas journal Texas Journal of Science 54 4 309 324 2002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英文 Langston Wann Non mammalian Comanchean tetrapods Geoscience and Man 1974 3 77 102 35 0 35 1 英文 Farlow James O Acrocanthosaurus and the maker of Comanchean large theropod footprints Darren Tanke amp Ken Carpenter eds 编 Mesozoic Vertebrate Lif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408 427 ISBN 978 0253339072 36 0 36 1 英文 Lockley Martin G Tracking Dinosaurs A New Look at an Ancient Worl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252pp ISBN 978 0521394635 英文 Thomas David A amp James Farlow Tracking a dinosaur attack Scientific American 1997 266 6 48 53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英文 Molnar R E 2001 Theropod paleopathology a literature survey In Mesozoic Vertebrate Life edited by Tanke D H and Carpenter K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p 337 363 英文 Jacobs Louis L Winkler Dale A amp Murry Patrick A On the age and correlation of Trinity mammals Early Cretaceous of Texas USA Newsletter of Stratigraphy 1991 24 35 43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40 0 40 1 英文 Brinkman Daniel L Cifelli Richard L amp Czaplewski Nicholas J First occurrence of Deinonychus antirrhopus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Antlers Formation Lower Cretaceous Aptian Albian of Oklahoma Oklahoma Geological Survey Bulletin 1998 146 1 27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英文 Rose Peter J A new titanosauriform sauropod Dinosauria Saurischia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central Texas and its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Palaeontologia Electronica 2007 10 2 65pp 2007 12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1 14 published online 英文 Wedel Matthew J Sauroposeidon proteles a new sauropod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Oklahoma PDF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0 20 1 109 114 2007 12 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7 10 31 英文 Winkler Dale A Murry Patrick A amp Jacobs Louis L A new species of Tenontosaurus Dinosauria Ornithopoda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Texa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330 348 doi 10 1080 02724634 1997 1001097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9 27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外部連結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高棘龍屬維基物種上的相關信息 高棘龍屬高棘龍正模標本 法蘭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CSM 14345 北卡羅萊納州自然科學博物館高棘龍資料 英文 高棘龍簡介 獸腳亞目網站 玫瑰谷的足跡化石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網站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高棘龍屬 amp oldid 77038741,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