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青少年

青少年(英語:adolescence,為拉丁文「adolescere」的變體,意指成長[1]。)是身體心理發展的過渡階段,此一階段通常發生在青春期法定成年期間[1][2][3]。青少年通常是指15歲左右的人[3][4][5][6],但其應有的身體、心理或文化表現可能會更早開始和更遲結束。例如,青春期現在通常在前青少年期的階段開始,此一情況在女性中尤其普遍[4][7][8][9][10]。認知發展(特別是大腦前額葉皮質所負責的控制衝動)和身體體型發育(特別是男性)可持續至20多歲。因此,年齡只是青少年的粗略象徵,學者們發現很難就青少年的精確定義達成共識[7][8][11][12]

正在表演舞龍的青少年
一名青少女

要對青少年的全面了解,需要從各個角度入手,包括心理學、生物學、神經認知科學、歷史、社會學、教育和人類學。宏觀所有角度,一般認為青少年是兒童和成年之間的過渡期,其文化目的是孩子要對成年人這一角色進行準備[13]。這是一個多重過渡時期,該些過渡範疇包括教育、培訓、就/失業,以及從一種生活環境過渡至另一種生活環境[14]

青少年的結束和成年的開始因國家和個體功能而異。此外,即使在同一國家或文化中,也可能有不同的年齡界定(按時間和法律)一個人是否足以成熟到讓社會賦予他們某些特權和責任,也有相對應的「儀式」甚至如頒禮帽、祭祀祖先、刺青、完成獨立狩獵、性交、照顧另一個生命等「成年禮」來完成如此的期待。這些里程碑包括駕車、擁有合法的性關係、在武裝部隊服役或擔任陪審團、購買和飲用酒精飲料、投票、簽訂合同、完成某些教育水平和結婚。青少年的來臨通常伴隨著父母或法定監護人的放寛限制,包括與前青少年期相比下較少的監管。

在研究青少年發展時[15],其可按生物學上的特徵作定義,如青少年開始時的生理轉變和結束時的生長停止;亦可按認知上的特徵作定義——抽象和多角度思維的能力變化;還有社會學的定義——對成年人此一角色進行準備的時期。處於青春期的人的身體會出現一系列變化,其中包括性器官逐漸成熟、身高增加、體重增加,大腦結構和組織的重大變化。認知上的改變則包括知識水平上升和變得更能掌握抽象思維和理性思維。青少年發展是一門跨學科的學問:屬神經科學或生物行為健康領域的研究者可能側重於青春期期間大腦的結構變化,及其對認知或社會關係的影響。對青少年感興趣的社會學家可能側重於他們的社會角色,以及社會文化对其角色的影響[16]发展心理学家則可能側重於青少年與家長和同伙之間的關係變化[17]。一些科學家對「青少年是否一個具有共同特徵的群體」存有疑問,並認為青少年的「典型特質」並不是必定會出現的。

身體發展

青春期

青春期是一段維持好幾年的時期,期間經歷者的身體和心理都会出現很大的轉變。男女孩踏入青春期的平均年龄分别為12歲和11歲[18][19] 。每個人踏入青春期的時間(及其結束的時間)都會受到遺傳因子影響,但像飲食和運動般的環境因子亦会对其有所影響[20][21]。以上因子也可能促使早熟和遲熟的情況出現[12][21]

青春期發育的顯着特徵在於身高、體重、身體結構,以及循環和呼吸系統的獨特生理變化[22]。這些變化很大程度上可歸因於體內激素的濃度改變。一旦青春期開始,扮演着组织者的角色的激素便會使身體以某種方式作出反应[23],促使身体产生變化,此外其亦會引起行為變異[24]

青春期期間身體會出現一些變化,該發展階段以第二性徵的出現和發展為特徵(第二性徵的例子有男性聲音變得低沉、喉结變大;女性乳房發育、臀部變得更為突出),他們體內激素的濃度改變至接近成人的水平。這些基本都是腦下垂體所引發的反應,其会分泌多種進入血液的激素,引發連鎖反應。男性和女性的性腺因而遭到激活,使當事人急速地生長和發育,並開始產生大量必需的化學物質。睾丸會分泌睾酮至血液,卵巢则會分泌雌激素。這些激素的分泌量會逐漸增加,直至性成熟為止。一些男性可能会因性激素失調而患上男性乳房发育症[25]

男性的鬍鬚通常在青春期的後期階段出現[26][27]。鬍鬚通常首次出現於15至19歲之間,並於上唇的角落長出[28][26][27]。若不刮鬍子,它就會擴至整個上唇,形成,然後擴至臉頰上部和下唇下方[28]。最後擴至下巴的兩側和下方邊緣,形成一整個完整的鬍鬚[28]。與大多數人類生物進程一樣,此一順序可能因人而異;另外亦有人很晚才長出鬍鬚[26][27]。一些男性在青春期後的10年內都不會長出一整個完整的鬍鬚[26],鬍鬚亦於青春期後2-4年內繼續變粗、變黑、變密[26]

男性踏入青春期的一項顯着象徵便是初精,男性首次射精的平均年齡為13歲[29]。對於女性而言便是初潮,女性首次出現月經的平均年齡為12-13歲[20][30][31][32]。初潮出現的年齡受到遺傳因子影響,但飲食和生活方式都会有一定影響[20]。無論該名女性擁有哪一种基因,都必須有一定比例的身體脂肪,才能使初潮到來[20]。因此習慣高脂肪飲食且運動量少的女性初潮平均來得相對較早[20][21]。營養不良或需進行大量體力勞動的女性初潮則平均來得相對較遲[20]

踏入青春期的時機也可能會對心理和社交产生重大影响。早熟的男性通常比他們的朋友更高更強壯[33],他們的相關特徵對吸引潛在伴侶關注和成為運動選手是有利的。青少男往往會渴望自己擁有良好的身体意像,因其能使自身更自信、更安全和更獨立[34]。晚熟的青少男可能會把自身與成熟的朋友和同齡人作比較,並因此對自己的身体感到自卑。然而早熟對青少男而言亦有負面影響——早熟的青少男可能會因激素而變得更具攻擊性[34]。因為他們比同齡人顯得更为成熟,所以所面臨的社會壓力亦較大,那些壓力会迫使他們作出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社會亦可能会視早熟的青少男更為情緒化,但事实上只是他們的認知和社會發展落後於他們的外表而已[34]。研究表明,早熟的青少男更有可能是性活躍的,並更有可能从事高風險行為[35]

對於青少女而言,早熟有時會增加自我意识过剩出現的機會,儘管這是典型成熟女性的其中一項特徵[36]。由於她們的身體提前發育,所以青少女可以会變得更缺乏安全感和獨立性[36]。早熟亦会使她們比同齡人更有可能患上进食障碍(比如神经性厌食症)。將近一半的美國女高中生節食減肥[36]。此外情緒和精神還沒完全成熟的青少女可能不得不面對較大年纪的少男所提出的性邀請[37]。早熟的青少女除了較有機會擁有相對較早的性经驗和意外懷孕经歷之外,她們亦較可能接觸酒精飲料娛樂性藥物[38]。那些經歷过以上事物的學生的学業成绩往往不及「沒有經驗」的同輩[39]。少女通常於15-17歲期間完成發育[3][19][40];少男則於16-18歲完成整段青春期[19][40][41]。青春期後身高一般不会再增加。少女在出現青春期的首次身體變化後再隔四年才会進入性成熟期[3]。少男的性成熟速度則相對較慢,但相關過程的持續时間比女性多兩年(出現青春期的首次身體變化後再隔六年才会進入性成熟期)[34][41]

急速發育

青春期時甲狀腺激素雄激素這兩種生長激素会同時釋放,導致当事人的身高和體重迅速增加[42]。青少男的發育平均比女性遲兩年。在發育的高峰时段,青少年的生長速度幾乎跟幼兒一樣,分別一年長高10.3厘米(青少男)和9厘米(青少女)[43]。除了身高,體重也会在青春期間顯著增加——期間所得到的體重幾乎等於成年时的一半[43]。即使過了青春期,早期成年男性和青少男的肌肉仍可繼續發展[34]

身體不同部位急速發展的起始年龄各有先後,但對於所有青少年而言皆有统一的順序—— 最先發展的地方是他們的手掌、腳掌和頭部,其后是手臂和腿,最後是身躯和肩膀[44]

青春期期間,骨頭会變得更脆硬;在青春期結束時,長骨的末端会闭合。而此一过程可能有种族差異——非裔美國青少年的骨密度顯著高於白人,這種差異可能是非裔美國女性較少患上骨質疏鬆症骨折的原因[45]

在青春期期間,體脂肪和肌肉的分佈亦会發生顯著的變化,該些變化在兩性中存有差異。青春期之前,兩性的相關分佈幾乎沒有差異;青春期期間,青少男的肌肉發展速度較青少女快,儘管兩性的肌肉皆於青春期期間快速地發展。不過在體脂肪的增加上,少男的增加速度顯著低於少女;女性的體脂增加现象在青春期之前的幾年就已经出现。過了青春期的少男的肌肉脂肪比大约为3比1,少女則大约為5比4。這可能有助於解釋兩性在運動表現上的差異[46]

青春期發育还会影響循環呼吸系統。青少年心臟和肺部的大小和可容纳量皆会增加。這些變化使得他們能應付更強更持久的運動,並擁有顯著的兩性差異——與女性相比,男性的「心臟和肺部一般較大、收縮壓較高、靜止心率較低、血液攜氧能力較強、中和因肌肉收缩而产生的化學副產物的能力較強,以及擁有較多的血紅蛋白血紅細胞[47]

儘管在遺傳上存有一些性別差異,環境因子在青春期的生理變化中亦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例如少女往往會在前青春期时減少身體活動[48][49],並可能缺乏攝取像鐵質般的重要營養素[50]。這些環境因子会对女性的身体發育有所影響。

與生殖有关的轉變

第一性徵是指與性器官直接有關的特徵。对於男性而言,青春期的第一階段中睾丸陰囊会發育,隨後則是陰莖[51]。在陰莖發育的時候,精囊前列腺尿道球腺亦会同時發育和變大。初精一般發生在陰莖加速發育後的大約一年。與生理因素相比,这有較大可能受文化因素影響,因為對於許多少男而言,第一次射精往往是由自慰所引起的[44]。一般少男在成年之前便具有生育能力[42]

對於女性而言,青春期第一性徵的變化主要是子宮陰道生殖系統其他方面的發育。初潮此一轉變伴隨著一系列激素的變化[52]。一般而言,女性在初潮後再過幾年才具有完全的生育能力,因為常规性排卵在初潮大约兩年后才会出现[53]

第二性徵是指所有不跟性生殖直接有关的轉變。對於男性而言,該些轉變包括長出體毛恥毛以及鬍鬚、聲音變得低沉、上臂和大腿周圍的皮膚變得粗糙、汗腺變得更为發達。對於女性而言,則包括臀部變寬、乳房變得豐滿、長出陰毛、乳暈增大、乳頭隆起[54]。在青春期出現的第二性徵的發育可以以谭纳标准來測量[55]

腦部發展

剛踏入青春期的人的腦部尚未發展完全。在10到25歲之間,腦部會發生一些對行為有重要影響的變化。人的腦部大小在6歲時便達至成年的90%[56],因此青少年的腦部不会有任何顯著的大小改變,但是在青少年晚期以前,腦部的皺摺都會變得愈加複雜[56]

在青少年時期,腦部中的白質總量会綫性地上升,灰质總量則呈U形走勢[57]。此外當中亦会通過突觸修飾英语synaptic pruning此一過程,使腦中不必要的神經連接遭到消除,並使灰质總量減少,但这並不代表腦部喪失部分功能;相反腦部的效率因更多髓鞘的形成和不必要的神經連接減少而增加[58]

腦部中首批被修飾的是負責初级功能的區域,比如運動區、感覺區。在後期階段,負責的功能相对較为高級的腦區的一些物質會遭到清除,相關腦區包括外側前額葉皮質[59]。腦部中其中一項較具意義的變化亦發生於前額葉皮層,其主要負責決策和認知控制等高級認知功能。在青春期期間,前額葉皮質会形成更多髓鞘,其突觸的修飾次數亦会增加,这除了会使得信息處理的效率提高,還會使前額葉皮層和腦部其他區域之間的神經連接加強[60]

现时已知有三种神经递质會對青少年的腦部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它們分別是谷氨酸多巴胺以及血清素。谷氨酸是一種興奮性神經遞質。大多數在青少年時期被修飾的神經連接上存有谷氨酸等興奮性神經遞質的受體[61]

多巴胺與愉悅感和決策過程中的環境協調有关。在青少年時期,边缘系统以及前額葉皮質所接收的多巴胺水平會增加[62]。興奮性神經遞質跟抑制性神經遞質的不平衡和多巴胺活性增加這兩點皆可能使青少年容易感到無聊,且容易採取冒險行為。

血清素是一種參與情緒和行為調節的神经递质。其主要參與邊緣系統的活動,且對獎懲決定、情感體驗和社會信息的處理有着重要的作用。邊緣系統中的多巴胺和血清素的水平變化会使得青少年更为情緒化,並對獎勵和壓力有着更大的反應。情緒有着更大起伏这点會增加青少年的脆弱性。血清素發揮作用的地方亦不只限於邊緣系統:好幾处的血清素受體的基因表達會在青少年時期發生顯著變化,此一情況在人類的額葉和前額葉皮質中尤其明顯[63]

認知發展

認知能力亦於青少年时期快速發展[64]。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指出,抽象思维能力会在青少年时期增強,且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也会減少,这可使得他們的思考和推理角度更為廣闊[65]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和行为科学的综合研究已證明,用以管理和控制思想以及行為的管控功能会在此期間發展;該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跟前額葉皮質有關[66]。於青少年时期發展的思想、理念和觀念对該人的將來有着重大影響,並在品格和人格形成上扮演着重大的角色[67]

腦內結構的改變、經驗和知識的增加以及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皆会使認知能力快速發展(參見腦部發展一節)。儘管該些變化發生的時機因人而異,但是以下所探討的是起始於青春期,或是過了青春期不久后开始發生的變化;当中一些在青春期以后亦会繼續發展。双系统模型英语Dual systems model此一理論指出,社會情緒系統的發展與大腦認知控制系統之間的不平衡會使青少年更勇於採取冒險行為[68]

相關觀點

對於青少年的認知發展,目前已有兩大主要派别各自提出不同的分析角度。一派主張以建構主義的角度去了解他們的認知發展,並以皮亞傑的研究为依據,主張青少年的認知改善是相对較为突然且大幅度的。另一派则主張以資訊處理的角度去分析,它源於對人工智能的研究,試圖從思維過程的具體構成部分的發展去解釋認知發展。

認知能力的改善

15歲左右的青少年的基本思維能力可以跟成年人相提並論。青少年相關方面的改善主要發生於5方面:

  1. 注意力。在选择性注意力方面有所改善,即其將注意力凝聚於某一個刺激源,而忽略其他刺激源的能力有所提升。分開性注意力也有所改善,即其將注意力凝聚於兩个或以上的刺激源的能力有所提升[69][70]
  2. 記憶力工作记忆力长期记忆力皆有所提升[71]
  3. 資訊處理的速度。青少年的思考速度較兒童快。處理速度在5歲-青少年中期之間急劇提升,然後在15歲時升幅開始減缓,青少年後期和成年期兩者的資訊處理速度幾乎沒有變化[72]
  4. 組織能力。青少年更了解自己的思考過程,並能使用记忆术等策略幫助自己思考[73]
  5. 後設認知能力

2005年以后的眾多研究表明,腦部在20多岁以前尚未發展完全[74]

假設和抽象思維

與兒童相比,青少年的思維較不限於具體的事物:他們可思慮到目前不存在的事物的可能性。青少年對「可能性」的思考能力增加的其中一項表现为演繹推理技巧的提高,此一技巧的提高会促使假設性思維發展,繼使預先計劃、預測行動的後果,以及尋找事件的替代解釋的能力有所提升。這也使得青少年在爭論上更为有技巧,因為他們可以推翻朋友或父母的假設。青少年亦對概率有着更深入的理解。

另一個青少年認知發展的顯著面就是更系統性的抽象思維的顯現。例如青少年比兒童更容易理解雙關、諺語、隱喻和類比中特定的高階抽象邏輯。使他們能夠理解語言如何傳達像諷刺、隱喻、挖苦般的多重信息(9歲以下的兒童往往無法理解挖苦背后的意思)[75]

後設認知

認知能力的其中一項發展牽涉到對「思考過程」本身的思考,亦即一個遭稱為後設認知的過程。它一般牽涉到對自身在思考過程中的認知活動的監控。青少年對自身的思維模式的了解一旦提高,便会使自控能力和学習表现一同提升。它也與社會認知有關——其會使當事人的內省能力和自我意識程度提升,並使其更为理智化。與兒童相比,青少年明顯更能夠理解人們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動。能夠內省這點可能會導致兩種不同類型的青少年自我中心,繼使當事人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問題:假想的觀眾英语Imaginary audience個人傳奇英语Personal fable。「自我中心」可能在15歲時達到高峰,並一般伴隨着自我意识过剩的情況[76]

與後設認知和抽象思維相關的心智理論在青少年時期也會變得更複雜[77]。青少年能以社會觀點理解他人——即使他們本人並不是當事人,他們仍可以透过想象理解某人的思想/行為如何影響他者的思想/行為[78]

相對性思維

與兒童相比,青少年更傾向於質疑他人的主張,且較少把资料視為絕對正確。他們从家庭圈子以外的人中得知於圈子內被教導的绝对规條,實質上並不是所有人皆要遵守的。除此之外,他們还开始開始區分常理內外的规條——避免接觸「燙手山芋」及打破那些具文化规範的规條(比如禮儀、約會的最低年齡)。較小年纪的兒童不会懂得此一劃分。这种轉變可能會使青少年更勇於在不同方面質疑權威[79]

智慧

智慧,亦即由所累積的经驗發展而來的洞察力和判斷能力[80],會在14-25歲期間增加,然後增長速度会放慢。因此在青少年-成人過渡期期間,当事人所得到的智慧與年齡有關。智慧與智商並不相同:青少年的智商測試成績並沒有顯著的提高,因為測試成績本身是與同齡人的成績相对。智商測試排名通常是不会改變的,因为每個人成熟的速度大致相同。

冒險行為

由於青少年大多數的受傷跟較高風險的行為(比如高風險駕駛所致的車禍、酗酒、没有任何安全措施保護的性行為)有關,所以研究者已針对青少年從事冒險行為时的認知和情緒进程進行了大量研究。在解決這個問題時,相对較为重要的是區分那些青少年更有可能從事高風險行為(盛行率)、他們在作與風險有關的抉择时所考慮的是否與成年人相似(認知處理角度),以及是否因衡量優次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結論。行为决策理論指出,青少年和成年人皆会衡量行为本身潛在的利弊,然而现有研究表明,青少年比成年人更重視「利」那方面,特別是社交方面的「利」[81]

现有研究支持青少年和成年人以類似的方式考慮風險的假設,但兩者由於價值觀不同,所以最后導向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一些研究者認為,青少年更愛冒險这点可能在演化上存有優勢:例如若没有冒險的慾望,那麼青少年就不會有離開家庭所需的動力或決心。此外從人口整體的角度而言,社会上存有一群更願意承擔風險和嘗試新方法的人是有好处的,因为他們可以跟較年長的成年人的保守傾向互相抗衡,並打破他們所持的固有常識。傾向於冒險这点也可能具有生殖上的優勢:使得青少年在性吸引和約會方面有了一個新的焦點,並使潛在的伴侶得以打動。研究還表明青少年的刺激尋求基綫可能会影響其一生对高風險行為的態度[82][83]

從事性行為本身具有潛在的後果,對於青少年而言更是如此。没有任何安全措施保護的性行為、使用效果強差人意的避孕方法(比如體外排精法)、擁有多個性伴侶,以及跟伴侣欠溝通皆会增加從事性行為的風險,不論是健康上還是人際關系上。一些生活上的风險因子一般與青少年較高風險的性行為有關,比如遭受虐待、欠缺父母支持和管束[84]

行為抑制

包括消弱學習此一能力在內,行為抑制能力會在青少年時期有所減弱[85],故此青少年相對較不能抑制自身作出可能產生負面後果的行動,比如使用非法藥物和從事没有任何安全措施保護的性行為[86]。這種現象亦對那些建基於消弱原理之上的行為疗法產生影響,比如用於治療焦慮和藥物成癮的线索暴露疗法(cue exposure therapy)[87][88]。有評論認為「青少年行為抑制能力減弱」此一特点可解釋他們在透過行為疗法治療藥物成癮後,往往会再次成癮的傾向[89]

心理發展

美国心理学会的首任主席斯坦利·霍尔於1904年發表《青少年》(Adolescence)一著,其為青少年心理学的首項正式研究。他認為青少年是一个充滿着巨变和骚动的时期。此一觀點是依據當時解釋人類行為的兩个新角度而提出的——它們分別是達爾文的演化論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理論。他相信青少年是人類祖先從原始演化至近代文明的代表。霍爾的論斷直到20世紀50年代才遭到心理学界質疑,因為當時爱利克·埃里克森安娜·弗洛伊德等心理學家紛紛開始關注青少年心理学,並构想出他們有關青少年的理論。安娜認為青年的心理失调是具有生物学基礎和文化普遍性;爱利克則側重於身份形成與角色實現之間的对立[90]。理論即使有所不同,但以上三位心理學家皆認为青少年本質上是一个充滿骚动和心理混亂的时期。包括同儕關係和文化影響力在內,青少年骚动性較少的部分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基本遭到忽視。此一領域的研究在50年代到80年代期間侧重於描述他們的行為模式,而較忽视行為解釋此一部分[90]

讓·麥克法蘭英语Jean Macfarlane於1927年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創立了人類發展研究所(Institute of Human Development),其前身為兒童福利研究所(Institute of Child Welfare)[91]。該研究所對於健康發展研究有着重大貢獻[91]。該研究所於大萧条至二戰前此一獨特成長環境下進行了多項關於人類發展的研究。由哈羅德·瓊斯(Harold Jones)和赫伯特·斯托爾茲(Herbert Stolz)於1931年發起的《奧克蘭成長研究》(Oakland Growth Study)則旨在研究生活在奧克蘭地區的兒童的身體、智力和社交發展。該些數據的收集工作始於1932年,终於1981年,使得研究者能夠收集从青少年过渡至成年的研究對象的縱向數據。此外讓·麥克法蘭亦發起了《柏克萊指導研究》(Berkeley Guidance Study),從社會經濟和家庭背景角度分析考察兒童的發展[92]。格倫·埃爾德(Glen Elder)參考了該些研究後,於20世紀60年代提出青少年發展的人生歷程理論,並制定了青少年發展的幾個通则。「時間和地點」通则指出個人發展受制於他們成長的時間和地點;「時間重要性」通则是指人生大事对个人發展的影響取決於「它們發生於何時」這點。「人生聯繫理念」则表明人的發展同時受制於当事人所屬的關係網絡;「人的能动性」通则則認為,人的人生歷程是經由当事人在歷史和社會網絡背景下所作出的選擇和行動來構建的[93]

美国青少年研究学会(Society for Research on Adolescence)於1984年正式成立,成為世界首個專門負責青少年研究的組織。学会首先處理的一些問題包括青少年的特質是先天还是后天的爭議、青少年跟他們所身处的環境如何互相影響、以及以文化、社交群體和歷史背景等因素來解釋青少年的行為[90]

傑里米·格里菲斯英语Jeremy Griffith般的演化生物學家已从復演論的角度分析青少年心理與从原始祖先演化成現代人之間的相似之處[94]

社交發展

身份定位發展

「身份定位發展」(Identity development)是青少年時期的其中一個階段[95]。對於大多數人而言,身份角色定位始於青少年期,他們在期間往往會更願意嘗試从事各种不同的行為,並改變自己的相貌,好讓自己能了解「自己是誰」[96]。為了定位自己的身份角色和了解「自己是誰」,青少年可能會不斷嘗試不同的身份角色,从过程中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角色。由於家庭生活、環境和社會地位等因素影響,在青少年時期發展和保持自身的身份角色是十分艱鉅的[95]。實證研究表明,與身份定位形成相比,稱此一過程为「身份定位發展」会較準確;研究同时亦證实存有一個使當事人對「自我」此一理念規範化的過程[97]。身份定位的發展主要現於兩個主要方面——「自我概念」(self-clarity)和「自尊」[96]。由于青少年时期的选择会影响到以后的生活,因此青少年的高度自覺和自我控制能力會令其在向成人过渡期间作出更好的决定[98]。研究者会从身分認同、自我概念、自尊三個角度的角度去理解身份定位發展。青少年時期的發展使得由此成長而來的青壯年人更為谨慎。大部分青少年會對自身外貌所經歷的變化更为關注,並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使自己變得更为体面[4]。青少年所身處的環境亦同樣對身份定位發展有着重大影響,美国心理学会的研究表明,在撫育條件較差的環境下成長的青少年會在身份定位發展上面對較長時間的困難[99]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指個體對自己的一系列看法[100][101]。認知能力會在青少年時期間發展,導致對自我和他人的意識提升,更能意識到他人的想法和判斷;此外抽象思考能力、思考未來的可能性的能力,以及同時考慮多種可能性的能力也會提升。因此與一般只會簡單具體地自描的幼兒相比,青少年的相關能力有着顯著的蛻變——孩童会利用自身的身體特徵來定義自己;青少年則可根據自身的價值觀、思想和觀點來定義自己[102]

青少年能透過想像构思他們可能會成為的人[103]以及他們的選擇所可能造成的長遠影響/結果[104]。青少年對「他們可能會成為的人」的探索可能會使自我表現出現突然的變化,因為他們可能會選擇/拋棄某些特質和行為,嘗試使自身成為理想中的自己,遠離自身所畏懼成為的自己。這種區別可能會使許多人感到不安,但他們亦會通過表現出「理想中的自己」所應有的行为與其拉近,並以遠離「自身所畏懼成為的自己」所有的行为表現與其拉遠[103][105]

自我概念的進一步延伸則為「分化」(differentiation),其始於青少年意識到自身行為和他人認知所受的背景影響,並開始出現描述自己時對自身特質的區別形容[106]。「分化」會在青少年中期間充分發展[107]。在初中期間,青少年對自身人格特質的描述由於會根據具體的情境而作出,因此可能存有矛盾。自我概念的不一致是青少年時期常見的困擾來源[108]

身分認同

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義使得一個自我意識上的慾望得以产生:希望自身在同儕中佔有重要地位,以及嚮往遭社群所接納(social acceptance)[109]。與可能存有矛盾的自我概念相反,「身份認同」在各種情況下皆會穩定一致,且當中的依據可能是過去的經歷或对未來的願景。每個人都有一套屬於自身的自我概念,然而愛利克·艾瑞克森認為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完全達成「認同」,艾瑞克森的發展階段理論中包含了認同危機英语identity crisis,当中青少年需探索不同的可能性,並統合自身的不同部分。他把以上問題解決後的階段稱為「定向型認同/認同成功」(identity achievement),但同時亦強調身份認同的危機「不會在一個時間點中完全解決」[110]。青少年首先根據自身所身處的群體來定義自己。「衣裝能幫助青少年探索新的身份、遠離家長,以及保持與同儕的紐帶」。時裝在「青少年探索自己」这回事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時裝發展的速度就像青少年人格演變般快速[111]。青少年有意識地嘗試以不同的方式塑造自己,藉此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身份。他們使自身的形象和他人所看到的形象匹配的嘗試和錯誤,皆能使青少年理解他們是誰[112]。媒體就像時裝般,同樣會影響青少年。「現代生活接二连三地於屏幕、頁面和廣告牌的肉體上顯现」[113]。此一包围网上的訊息會有意識地或潛意識地紮根於青少年的腦海,從而影響青少年的自我形象——青少年身分認同的其中一項影響因子。研究者詹姆斯·馬西亞(James Marcia)提出了針對個體的這些層面的測試,並沿用至今[114][115]。他的問題分為三個向導:职业、 思想和人際關係,並根據個人探索未來方向的程度以及对未來獻身的程度對答案進行評分。其結果把人分类为(1)迷失型:所有人的起始;(2)早閉型:未經歷過認同危機,在沒有選擇之下對未來獻身;(3)未定型:探索未來方向中;(4)定向型:不再探索未來,並對未來獻身[116]

研究顯示青少年早期便會開始自我检视,但在18歲之前很少會達至認同成功[117]。「首年踏入大學」此一事件會顯著影響身份發展,但實際上其可能會延長当事人处於「未定型」的時間,因為此一轉變会鼓勵他們重新審視以前的承諾,並鼓勵他們進一步探索未來的可能性[118]。大部分證據都支持埃里克森的發展階段理論[116]。研究也證實身份發展沒有所谓的終點[119]

環境與身份

在身份定位發展上,青少年所身處的環境通常扮演了重要的角色[99]。美国大部分关於青少年的研究聚焦於中產白人的孩童;而现有研究表明,若家長愈是富有及有勢力,那麽他們处於青少年时期的孩童的身份定位發展便會愈成功[99]。青少年的身份形成时期是其一生中其中一个最为关鍵的時刻。較近期的人口結構模式顯示,與20世紀中葉的情況相比,現今的兒童-成年過渡期往往会較長,因此跨越青少年和成年早期的青年時期已成為生命歷程中一個更為突出的階段,这亦使各項影響此一發展過程的因素變得更為重要[120]。許多因素會對青少年的社會認同構成影響,包括責任、應對计划[121],以及社交媒體。這些因素都受到青少年所身處的環境所影響;一般而言,家庭愈是富有及有勢力的孩童,其所擁有的機會和形勢便會愈多愈好。身處於美国內部城市或居於擁有犯罪意欲的鄰里附近的青少年,更有可能接觸到對其發展不利的環境。青少年是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敏感時期,於此時接觸不良事物可能会對未來產生重大影響。在美国郊區長大的青少年較不可能接觸惡劣的環境,並更有可能參與有利於他們身份定位發展的活動[99]

性取向與性向認同

性取向是指「一個人對男性、女性或兩性產生的持久情感,喜愛、愛情或性吸引的現象」[122]。心理學家們於近年嘗試了解青少年的性傾向發展。一些理論家認為,性傾向的發展路徑有着許多不同的可能,個體所遵循的具體路徑可能因其性別、傾向以及何時踏入青春期而定[122]

特羅伊登(Troiden)於1989年提出了同性戀性認同發展的四階段模型[123]。首个階段通常始於童年期,並稱為敏化(sensitization),其特徵在於孩童意識到同性對其的吸引力。第二個階段為認同混淆(identity confusion,或稱認同困惑),通常始於首个階段開始的幾年後在這個階段,年輕人的內心遭到因自身性傾向而起的情绪骚动所壓倒,並開始與同性伴侶一同從事性行為。第三個階段為認同假定(identity assumption),通常始於青少年離家後的幾年,並開始向親友們出櫃,並認同自己為同性戀或雙性戀[124]。第四個階段為承諾(commitment,或稱獻身),當中青壯年人將自己的性認同視為一種生活方式。這個模型預計整個過程始於童年,並持續至20多歲。然而此一模型的效度備受質疑,近年研究者亦積極探討代替這個模型的構思。

性向認同的角度而言,青少年期是大部分同性戀和跨性別青少年開始認識和理解自己的感受的時候。一旦性認同已經形成,很多青少年便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出櫃。許多人可能會經歷一段性傾向存疑或否定的時期,處於這階段的人可能會同時對同性戀和異性戀經驗進行試驗[125]。一項對194名21歲以下的同性戀和雙性戀青年的研究發現,他們意識到自身性傾向的平均年齡大約為10歲,但是向同儕和成人出櫃的平均年齡則分別為大約16歲和17歲[126]。一些年輕人会因不同的理由而难以建立正面的LGBT認同。同儕壓力便是一個很大的影響因素。性傾向存疑的青年人的周圍一旦都是異性戀霸權主義傾向的同儕時,便有可能因與眾不同而感到痛苦。出櫃亦需伴隨一定的心理調息,因为存有一定的風險:事實上當事人一旦向異性戀霸權主義傾向的同儕出櫃,便有可能需面对遭他人排斥、惡意取笑,以至暴力對待的情況[125],此外他們亦可能遭家人所排斥。正因為如此,LGBT青少年的自殺率可高至異性戀同儕的四倍[127]

自尊

身份形成的最後一大層面就是自尊,其定義為人對自我概念和認同的感受和意見[128]。大部分關於自尊的理論都指出,不論性别年齡,人們都有維持、保護和提高自尊心的渴求[129]。與普遍的觀點相反,沒有經驗證據顯示自尊感会在青少年期中顯著下降[130]。不稳定自尊(Barometric self-esteem)的波動速度很快,且水平低便有機會導致嚴重的困擾和焦慮,但稳定自尊(baseline self-esteem)在整个青少年期期間仍會高度保持穩定[131]。整體自尊量表的效度備受質疑,許多人認為更具體的量表可能會透露更多青少年的個人經歷[132]。與朋友打好關係的少女更有可能享有高度的自尊,她們的友誼關係的重要功能之一便是令自己身邊存有能夠提供社會和道德支持的朋友。當她們不能贏得朋友的認可,或者找不到擁有共同興趣的人時,其自尊便有可能變得低下。少男更關心的是確立和維護他們的獨立自主性,並嘗試弄清與權威之間的關係[133]。因此他們更有可能從「成功地對朋友構成影響」中獲得自尊;另一方面,缺乏建立浪漫关系的能力便是青少男自尊低下的主因。男女的自尊皆會在分手後變得低下,並容易出現其他症狀。抑鬱和絕望便是其中的兩種,女性抑鬱的可能性是男性的2倍,男性自殺的可能性是女性的3-4倍(Mearns, 1991; Ustun & Sartorius, 1995)[134]

與他人的關係

青少年與同儕、家庭以及社交圈子成員之間的關係在其社交發展上扮演了一定角色。隨著青少年社交圈子快速發展,他們開始能夠區分相识之人與朋友之間的差異,並會投入更多情感/精力於朋友身上[135]。此一情況並不會對青少年構成壞的影響,除非該些朋友把「对其可能有害的事物」介紹給他,並施加有形或無形的同儕壓力。青少年時期是社交發展的關鍵,因為他們很容易受到與自身關係密切的人的影響。此外他們亦会在此期間首次作出完全取决於自身意念的抉擇,這同樣會使得青少年期更為敏感。由於同儕對青少年有着極大的影響,所以與他人的關係對於青少年的社交發展是十分重要的。「與他人的關係」亦能幫助青少年理解性格概念、其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一個人為什麼會擁有特定的性格。「心理比較(psychological comparisons)的運用情況既可作為內隱人格理論發展的指標,亦可作為理解性格形成的一項進程。換句話說,通過比較兩個人的性格特徵,我們便可建立一个應用於一般人格理論的框架(而……這樣的理論便會於日後成為了了解特定人物的框架)」[136]。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類似於心理比較,其可應用於發展個人的身分認同、自我概念,以及個人性格。社會比較強調溝通的重要性,繼而使得個人發展中「與他人的關係」得以凸显[137]

家庭關係

 
一對處於青少年時期的姐妹

青少年在家庭中的角色有著重大的轉變。年幼的孩童傾向於強烈地坚持自己的主张,不過直到青少年早期以前他們的主张一般不會對家庭決策產生很大的影響[138],因為照顧者在此時候才會開始平等地看待他們。青少年在獨立性增加的同時,亦需面臨如何與照顧者保持良好關係的難題[112]。他們與照顧者的衝突常常會在青少年時期顯著增加,與家庭的聯繫也變得不那麼緊密。他們與照顧者的爭論一般圍繞着管束上的一些小細節,比如門禁时間、服裝以及私隱權[139][140],青少年在爭論發生以前就可能視照顧者的「絕對權威性」為一項問題[141]。隨著朋友的相互影響越來越大,照顧者與青少年之間的分歧亦愈趨嚴重,該些朋友對青少年的影響可能與照顧者的價值觀相反。社交媒體在青少年與照顧者之間的分歧中所扮演的角色亦愈趨重要[142]。雖然在以前照顧者從來不用擔心社交媒體的威脅,但社交媒體對青少年來說卻可能是一個充滿危險的平台。照顧者對青少年在社交媒體網站上所做的事情可能完全不明,因此他們有時難以及時察覺一些對當事人虎视眈眈的法外之徒。許多照顧者對社交網站欠了解,這進一步增加了他們對青少年的不信任感。照顧者與青少年之間的關係的其中一項挑戰便是如何在管控風險的同時,增強在線交流的機會[129]。儘管青少年與照顧者之間的衝突会增加,但這只是相對較小的問題。就重要人生議題的層面而言,大多數青少年的態度和價值觀仍然與照顧者相同[143]

在童年期間,兄弟姐妹是衝突和沮丧的其中一個根源[144]。踏入青少年期後與兄弟姐妹的關係可能有所轉變,而轉變本身取決於兄弟姐妹的性別。在青少年早期,同性的兄弟姐妹跟自己的亲近度會增加,然後保持穩定。性別不同的兄弟姐妹跟當事人的關係則可能在青少年早期逐漸疏遠,然後在中期亲近度增加[145]。兄弟姐妹跟當事人的互動有助於其社交和自我認識[146]。兄弟姐妹關係保持良好這點能對青少年產生多方面的正面影響。兄弟姐妹能夠扮演同儕的角色,並可能因此增加彼此的社交能力和自我價值感。年齡較大的兄長/姊姊可以對年齡較小的弟弟/妹妹進行指導,不過所產生的影響可正可負,取決於指導內容。

家庭互动的變化可能對青少年產生潛在的重大影響,離婚尤其如此,美國的離婚率高達50%[147],而這種普遍現象可能會對青少年產生很大影響。子女撫養權的糾紛往往在離婚後不久出現,並會反映出家長如何爭奪控制權及其矛盾的心態。離婚通常會導致青少年與欠子女撫養權的家長的聯繫減少[148]。離婚對於不稳定和经常虐待子女的家庭而言有着積極的影響,因為其會減少家庭衝突;但是大多數研究表明,離婚對青少年以至青少年後的發展皆有負面影響。一項研究發現,與生活在穩定的離婚後家庭的同儕相比,在青少年後期經歷離婚和家庭轉變的子女的數學和社會研究的表現發展較為緩慢[149]。另一項研究則提出一項新的青少年認識结构創傷理論[150],假設道青少年後期的創傷性生活事件,比如離婚,可能会增加成年後發生衝突行為的機會,不過這種情況可通過有效的行為評估和訓練來舒緩[150]。童年期或青少年期時所發生的父母離婚會繼續對處於20-30幾歲的人產生負面影響,影響其浪漫關係和處理衝突的風格,亦即其會更傾向以「避免」和「對抗」的方式處理衝突[151]

儘管家庭對於青少年的影響不同其以往,但家庭環境仍深深地影響其所作出的抉擇和行為[152]。與照顧者關係良好的青少年從事各種高風險行為的可能性較低,該些行為包括吸煙、飲酒、打架、從事沒有任何安全措施保護的性行為[152]。照顧者亦對青少年的教育構成影響。一項由西格爾德(Sigrud)和布倫達爾(Blondal)於2009年發表的研究表明,在14歲時便認定照顧者是有权威的青少年(权威型管教),更有可能在22歲以前完成中學學業——這是因為權威型家長会支持和鼓勵他們這樣做;為了避免其失望的青少年便會努力達成其期望[153]

同儕關係

 
 
上圖:美國的大學生在進行室外研究時的情況,他們在步行的同時一拼探討課題。
下圖:於大學圖書館進行研究的學生。

同儕團體會對青少年的社交和一般發展產生極大影響。青少年與同儕的交流量顯著增加,關係較其他人生階段强烈[154],並對青少年所作出的決策和抉擇產生更大影響[155]。高質量的友誼關係有助於青少年的個人成長,不論該些朋友有怎樣的特質。兒童期時的交流和所建立的友誼關係會成為同儕團體的初型框架,同時亦可能會在其踏入青少年期時幫助了他[156]同儕團體在青少年時期尤其重要——進入青少年期的其中一個特徵就是與同儕一起渡過的時間顯著增加[157],和成年人的監管減少[158]。與兒童時期相比,青少年更傾向於與異性結交[159],並傾向跟擁有共同特徵的同儕團體產生共鸣[160]。青少年亦普遍在有困難時去尋找朋友一同應對[161]

與同儕團體之間的交流有助於青少年探索自己的感受,發展身份定位和像共感以及領導能力般的社交技能。青少年會依據能在自身發現的特徵選擇加入哪一個同儕團體[112]。這些關係能使青少年更為接受「將成為的自己」。團體規範和價值觀亦會滲入青少年的自我概念中[155]。通過對同儕特質、自身意見和價值觀的反思和發展新的溝通技能,青少年更可以適切地分享和表達自身的情感,避免遭他人批評和排斥。儘管同儕團體可在學習動機和表現等方面對個體產生積極影響,不過其對社交發展的影響可正可負。同儕可能會對個體產生消極影響,比如個體可能會因同儕壓力而嘗試濫用藥物、飲用酒精飲料、破壞公物、偷竊物品[162]。同儕壓力的易感性在青少年早期增加,並在約14歲時達至高峰,隨後下降[163]。研究者亦在西班牙青少年身上進一步找到同儕對社交發展產生負面影響的證據:對問題的情緒反應和情緒不穩與針對同儕的肢體暴力有關[164]。肢體暴力和人際關係欺凌行為皆與不少慢性心理問題有關,其中之一便是抑鬱症,社交排挤同樣會造成這樣的後果[165]。正因為如此,被欺凌的青少年往往會出現與欺凌有關的繼發性問題[166]。被欺凌的青少年於日後更有可能會欺凌他人[167]。不過此一關係是否適用於網絡欺凌仍是一項問題。

在青少年早期,他們會經常跟與自己親近的同性别同儕結黨。儘管人們普遍認為「朋黨」會對其產生負面影響,但事實上它有助於青少年適應社會和進行身份定位。例如忠誠感和競爭感可能會在一群運動能力極強的男性同儕中產生。朋黨亦扮演了「家長」的角色,能讓青少年明白什麼事情是應做/不應做的[168]。不論同性還是異性,很多青少年後期階段的朋黨皆會包含之,因為他們會開始發展恋情[169]。朋黨會因更以伴侶為中心的關係而破裂。在宏觀層面上,青少年常與擁有共同嗜好及活動的圈子結交。某些年輕人的刻板印象是由所身處的圈子而定的,比如Jock英语Jock (stereotype)(某些运动的狂熱粉絲)、Nerd。多元民族共存的高中往往以種族為依據組成圈子[170]。雖然圈子在青少年早期至中期時存有很大的影響力,但它往往會在高中階段顯著減弱,因為學生的身份角色定位會在該階段更為個人化[171]

溝通渠道亦對青少年的交流十分重要,其包括臉對臉交流、電子郵件、短信、電話等。青少年是新型溝通方式的重度使用者,他們会較常使用像Facebook般的社交網站和短信跟他人交流,在面對同儕時更是如此[172]。青少年會使用在線技術來尝试新的身份角色,並擴大他們的同儕圈子,比如努力增加在Facebook等社交媒體上的好友數量[155]。儘管一些青少年會使用這些新興渠道來加強與同儕之間的關係,但一些則會把其應用於網絡欺凌等負面行為上,並可能對家庭產生負面影響(參見家庭關係一節)[172]

戀愛關係和性行為

戀愛關係的盛行率會在青少年階段日趨上升。53%的15歲美國青少年在受訪前18個月存有一段維持至少1個月的戀愛關係[173]。據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於2011年為2934名中学3年級-7年級進行的調查顯示,49.6%的少男及52.3%的少女曾有與異性约会的经驗,平均首次约会年齡分別為13.3岁和13.5岁[174]:8、12。據一項在2013年發表於《柳葉刀》的英國全國調查顯示,英國兩性的平均首次性交年齡為17.0歲,16–24歲組則為16歲,24.4%的受訪者表示在16歲以前有從事過性交[175]美国國家衛生統計中心英语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的特別表列顯示,2011年至2015年15-44岁的受訪者的平均首次性交年龄為17.2歲(不論男女)[176]。中國性學家潘綏銘於2015年進行的調查顯示,分別約40%和20%的男女於18歲時有过性交[177]。據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於2011年為年齡介乎18-27歲的青年進行的調查顯示,50%的男性及42%的女性從事過性交;已從事過性交的男性及女性平均首次性交的年齡分別為17.7歲及18.2歲[178]:49。根據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於2013年進行的調查顯示,高中職、五專學生13.8%有性經驗(男生13.1%、女生14.6%)[179]。關係持續時間亦會隨著青少年的成長而增加,這可由性成熟和維持戀愛關係所需的認知技能的發展來解釋,不過該些技能在青少年晚期以前都不會有很大的發展[180]。長期的戀愛關係高質量關係能使青少年獲得維繫日後的高質量關係所必需的技能[181]。總體而言,青少年的積極浪漫關係可帶來長期的好處。高質量的浪漫關係亦與成年早期的高度獻身有着關係[182],並可能跟自尊、自信和社交能力正相關[183][184];例如一個積極自信的青少年會認為自己是一位成功的伴侶,而消極的人則欠缺相關的自信[185]。青少年通常會依據種族、民族、受歡迎程度和身體吸引力這些標準來選擇約會對象[186]。然而個體的擇偶標準存有分歧:雖然大多數青少年會選擇與自身年齡相符的人作約會對象,但少男較傾向於選擇年齡比自身小的人作約會對象,而少女則傾向選擇年齡比自身大的[173]

露西亞·奧沙利文(Lucia O'Sullivan)等人發現處於中學生所經歷的戀愛事件沒有顯著的性別差異[187]。大多數受訪青少年表示他們已跟伴侶接吻、牽手、自認处於情侶關係,並跟人披露之。這顯示個人對戀愛關係的想法及公眾對此的認識都對該些青少年樣本產生重要影響。與戀愛事件(牽手)和社交事件(在團體中披露情侶關係)相比,性事件(例如性接觸、性交)較不常見於樣本中。研究者指出以上結果是重要的,因為其聚焦於戀愛關係對於青少年的積極影響,而不是側重於性行為及其後果[187]

青少年的性成熟亦會表現於社交互动中。儘管他們可能會從事不存在任何情侣关系的性行为,但此階段所發生的性經歷大多都發生於戀愛關係中[188]。青少年也會使用科技和社交媒體來尋找心儀的戀愛對象,因為他們認為上述渠道較為安全,並可籍此發展進一步的關係[155]。接吻、牽手和擁抱這些行為一般皆代表當事人滿意這段關係。飽受暴力對待、常感到抑鬱和關係質量差的青少年較有可能於早期便從事以生殖器刺激為特點的性行为[189][190]。不過此一關係並不適用於青少年晚期發生於戀愛關係中的性經歷[191]。一些研究指出一些引起青少年於早期就從事性行为的遺傳因子亦是他們犯罪的風險因子,顯示一些人同時擁有於早期就從事性行为以及經歷情緒困擾的風險。然而對於年紀較大的青少年而言,擁有戀愛基礎的性經歷實際上與較少的異常行為相關(结果已考慮遺傳因子的影響),不存在任何情侣关系的性經歷則跟上述情況相反[192]

約會暴力英语Dating violence在青少年当中相當普遍。10-45%的美國青少年報稱曾在關係當中曾遭受肢體暴力對待,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则曾遭受精神暴力對待。該些暴力行为包括揍打、扔東西以及掴臉,不过該些行为一般不會達至需要求醫就診的程度。肢體暴力的出現頻率会在高中階段至成年人早期期間逐漸减少。青少年異性伴侶出現暴力行为的頻率不像成年伴侶般存有顯著性別差異[193][194][195]

青少年的性行为在當代社會伴有一定的風險。可能的風險包括情緒困擾(比如害怕遭到侵犯)、感染像愛滋病般的性傳播疾病[196]未成年懷孕[197]。美國性傳播疾病新發病例的一半为15-24岁的青少年/早期成年人[196]。美國的青少年更可能抱有「只進行性交以外的性行为便没問題」的思想,因为他們錯誤地相信這能減低感染性傳播疾病的風險[198][199][200]

文化

 
日本東京的辣妹

青少年發展的某些特點更為貼近文化方面。文化的其中一種定義為:「沿襲過去且得到人們重視的行為和象征,並能为社群提供了一個構成框架[201]」。文化是一種需學習和社會共享的事物,且會影響生活的所有層面[202]。社會責任、性表達和信念体系的發展皆可能因文化而有所不同。青年文化是統合青年的某些特點而产生的一种文化,該些特點包括衣裝、音樂、所使用的媒體、就業、藝術、所選擇的食品和飲料、娛樂以及語言[202]。由此可見,文化對於青少年的生活有着很大且普遍的影響,以致研究者在研究青少年時亦需理解他們的文化[202]。然而「文化」本身不跟國家或民族同義。許多文化存在於特定的國家、種族和社會經濟體之內。此外研究者亦需避免以自身文化的角度研究青少年的文化[20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青少年首次得到英國大眾的廣泛關注,因為他們開始擔憂青少年犯罪[204]。到了20世紀50年代,英國媒體開始以「反叛的一代」來形容他們。照顧者和子女之間的配合度於隨後增加,使得政治家和老一代的道德恐慌開始淡去。受到新經濟政策保障的工薪階層照顧者因此鼓勵青少年多享受冒險的生活[205]。校園亦遭描述為「危險的黑板叢林[206]」。20世紀60年代的英國媒體將青少年歪曲描述成「過於富裕且淫乱的一代、屡次犯罪且抗衡文化的反叛者」,這些描述並不反映普遍年輕人的實際經歷,對於青少女而言更是如此[207]

自主權

青少年的自主權因文化而異,故此青少年擁有自主權的代表行為亦不盡相同。心理學家已把自主權的類型分為三大類:情緒自主、行為自主以及認知自主[208]。情緒自主是根據青少年與他人的關係來定義的,此外考慮因素通常亦包括跟成年人和同儕所發展的情感聯繫[208]。行為自主包括青少年調節自身行為、依據個人決策行動,以及自我管理的能力。文化差異在行為自主中尤其明顯,因為它跟個人時間管理等問題有關[208]。認知自主是指青少年進行獨立推理和決策,而不過度依賴社會验证的能力[208]。自主感會在青少年階段加强,这可歸因於青少年的社會關係擴大、外觀日益成人化、擁有更多的權利/責任,以及認知發展加劇[208]。恰当的自主發展與良好的心理健康、高度的自尊和上進心、積極的自我概念、以及自律/控制行為有關[208]。此外已有發現顯示,當青少年對自主權的感受與他們的照顧者吻合時,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會較佳[209]

問卷《青少年时刻表》(teen timetable)可用於評估「个体認为青少年從事某些與自主權有關的活動的合適年齡」[210],以及不同文化對青少年自主權的看法有何差别——白種青少年及其照顧者一般比亞裔更為希望自身/被照顧者於較早的時候就能達至獨立自主[210]。由此可見青少年自主權存有文化認知上的差異,繼而影響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及發展。與「個性」和「自由」這兩個概念相比,「相互依存」此一理念可能較有助於理解生活在撒哈拉以南地區的青年的發展[211]

社會角色和責任

 
一名貴族青少女的肖像

在不少文化中,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深受社會對其應扮演的角色的期望所影響。「分擔家庭責任的期望」是青少年行為規範化的一個重大影響因子,比如某些文化會期望青少年在家務和家庭責任上有著重大建樹[212],但具體的家庭責任會因文化、家庭類型以及年齡而異[213]。一些研究指出,「多從事家事」会對青少年的自我價值感、關懷度以及顧他精神產生正面影響[212]

除了分擔家務以外,一些文化亦同時希望青少年分擔家庭的財務責任。家庭經濟和金融教育專家的分析指出,青少年可在儲蓄、消費以及對未來的財務目標進行規劃之中,發展出良好的金錢管理技能[214]。不同家庭在財務責任分配和零用钱提供方面的差異,可能是在反映各式各樣的社會背景和家庭內部景況,以上兩者可能會進一步受到不同的文化規範、價值觀、某些社會的市場經濟和商业發展所影響[215];比如生活在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兒童往往需要輟學工作,所以其所受的正規教育相對較少[216]

雖然人們常在青少年階段加入勞動大軍,但由於高等教育的可及性和重要性增加,現今於此階段加入勞動大軍的人數較以往低[217]。比如在1980年,一半16歲的中國青少年已經就業;十年後的相关人口则已降至不足25%[217]

此外青少年在工作和休閒活動上花費的時間會因文化而異,這是因為不同文化的規範、期望和經濟狀況有所差異。與許多國家相比,美國的青少年花在學習或工作上的時間較少,花在休閒活動上的時間則較多[218]。這些差異可能會受到該青少年所身處的文化對教育的看法,以及社會和家庭對其應承擔的責任的期望所影響。

綜上所述,青少年的時間管理、財務角色和社會責任與教育、職業發展、文化規範和社會期望有著密切的關係。青少年對其所承擔的責任的體驗在許多方面決定了他們「邁向成人之路」的長度和質量[219]

信念體系發展

青少年的特徵往往包括對世界的理解出現轉變、開始擁有人生方向,以及積極尋求嶄新的理念,而不是毫無疑問地接受成年人權威的觀點[220]。青少年通過與社會、家庭和文化環境的互動,來發展出一套獨特的信念體系[221]。雖然宗教不一定是每個青少年的生活經歷的一部分,但他們仍可以形成一套與自身、世界以及遠高於自身的存在有關的信念[220]。這一過程通常伴隨有意義的文化傳統,以證明當事人正式過渡至成年,包括坚振圣事、各種的儀式、习惯、通過儀禮[222]

許多文化透過性方面的一些里程碑來定義當事人是否已過渡至成年,比如初精初潮。除生物因素之外,青少年的性社會化进程高度取決於他們的文化對青少年或婚前性行為的態度。在美國更是如此,當地有評論簡單地認為青少年的「熾灼激素」最終會使其發生性行為,並視其為「令成年人深感憂慮的風險」[223]。由於美國青少年的性行為盛行率居高不下,所以在當地「性教育應如何開展」這點存有爭議,爭議點其中之一便是「學校應採用婚前守貞教育還是綜合性性教育英语comprehensive sex education」,這可以追溯至國家所教的應是「宽容的還是具有限制性的」的爭論。拘束的性文化顯然會阻礙未婚青少年的性活動,並可能持續至青少年接受正式的通過儀禮為止。這些文化可能會透過隔離男女性、當眾羞辱和體罰這些方法,來試圖限制性行為的出現[169][224]。宽容的文化較能接纳青少年的性表象以及男女在公共和私人空間所發生的互動。同樣拘束但相關程度較低的文化可能會接納青少年某些方面的性表象以及男女在公共和私人空間所發生的互動,不過另一些則可能不獲接納。比如一些文化雖接納青少年的性行為,但不接納青少年懷孕;一些則不反對青少年性行為和青少年懷孕,只要在婚內發生便沒問題[225]。未婚青少年的性行為在某些較宽容的文化中遭到接納,甚至鼓勵[225]。不論當地文化是拘束的還是宽容的,對性表達的期望皆可能存有性別差異。不同文化對於該些期望的表達方式亦可能有所不同,有些通過法律,也有些通過約定俗成的規範表達之[226]LGBT青年可能受到他者欺凌、歧視,並可能在向他者出櫃時受創[227]。因此青少年所處的文化的性態度圍可能會影響青少年的信念、生活方式和社會認知。

法律問題

飲用酒精飲料和使用非法藥物

盛行率

美國青少年非法藥物的使用率在20世紀90年代至2000年代中期持續下降後反升。大麻是繼酒精飲料之後最常被美國青少年濫用的藥物。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英语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所收集的數據指出,在2007-2011年期間美國青少年的大麻使用率從8年级学生的5.7-7.2%,升至10年级14.2-17.6%,然後在12年级則升至18.8-22.6%[228]。此外近年MDMA的使用率也在激增;在2010年至2011年間,美國高中學生的MDMA使用率從1.4%上升至2.3%[228]銳舞文化的普及跟MDMA的高度使用很可能在某個程度上有關。

據香港保安局禁毒處的2014年統計顯示,每100名香港15-19歲青少年當中有0.21名曾被呈報濫用藥物,總計有417名[229]。15-24歲的青少年/青年最常濫用的藥物為氯胺酮,其次為大麻[229]

處方藥的可获得性增加會使青少年濫用藥物的情況加劇。隨著診斷成患有行為和注意力障礙的學生人數增加,以服用維柯汀阿得拉尔等藥物取樂的青少年亦變得普遍。美國15.2%的高中學生報稱在過去一年內曾濫用處方藥[228]

美國青少年酒精飲料的飲用率目前處於史上最低水平。在接受調查的學生中,有8%的8年級學生在上個月至少喝醉了一次;10年級學生的相關數字為13.7%;12年級則為25%[228]。美國中學學生的吸煙情況不太普遍(11.7%),現今反而是使用大麻的人較多(15.2%)[228]。研究顯示,晚期青少男使用大麻的可能性顯著高於處於同一階段的青少女。該研究指出學生使用大麻的情況存有明顯的性別差異。研究發現男性多於小學和高中時開始使用大麻,而大多數女性則在高中後才開始[230]。這可歸因於社會對大麻的觀點:藥用價值和合法化等問題皆使得社會對大麻的印象更為正面,吸煙的健康風險則繼續使人們敬而遠之。與不飲用酒精飲料的青少年相比,飲用酒精飲料至一定程度者使用非法藥物的可能性高出16倍[231]

社交群體的影響
 
年滿18歲並在愛爾蘭酒吧外面遊逛的青少年。雖然愛爾蘭的法律規定18歲以下的人不得在家外喝酒,但這並不嚴格執行。

同儕和社會規範對青少年起始時的行為有着很大的指導作用;因此青少年主要是受到朋友和同學的影響而飲用酒精飲料和使用非法毒品,繼而成為習慣。研究表明,在高中的朋友和同儕對使用非法藥物的看法與當事人使用非法藥物的習慣高度相關,相關的關係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得更為顯著[232]。儘管社會對青少年飲用酒精飲料和使用大麻的影響往往是直接且顯著的,但中學的同儕和朋友對大麻的規範會對當事人會否使用大麻這點產生深刻的影響[232]

人口因子

兩性飲用酒精飲料的動機在青少年中後期以前分別不大[233];其在14-15歲時左右才會有顯著差別——青少男比少女更傾向因社交上的動機而飲用酒精飲料;少女則傾向視其為舒解情感的一種方法[233]。不過青少年晚期和成年早期的男女的相關動機皆會以享樂為主,舒解情感為次[233]

飲酒習慣及其背後的動機往往會反映一個人的某些性格特點。五大性格特质的其中四個跟飲酒動機有關(只有經驗開放性此一特质無關)。對酒精飲料的渴求增加往往反映出當事人的高度外向性;享樂動機通常也反映當事人的盡責性低,相關表現為抑制能力低下和好鬥性增加。「借酒消愁」則跟高情緒不穩性和低親和性高度相關[233],此外還跟像焦慮、抑鬱和自卑般的情绪問題有關[233]

研究顯示青少年即使身處於不同的文化,他們的飲酒動機仍有高度的一致性。「社交活動」和「享樂」這兩個要素在青少年的相關抉擇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不論文化背景。在阿根廷、香港和加拿大進行的調查表明,青少年最普遍是為了享樂而飲用酒精飲料——80%的阿根廷青少年報稱他們是為了享樂而飲酒;為了改善負面情緒的則只有7%[233]。加拿大的青少年則較多回答道:「為了令自己狂欢」(18%)、「因為我喜歡飲酒」(16%)、「為了令自己飲醉」(10%);香港的女性受訪者較多報稱是為了「社交享樂」而飲酒,男性則較多為了「酒精的效果」而飲之[233]

媒體

身體意象

研究者已針對「身體意象對青少年的影響」此一主題進行了大量研究。與上一代相比,現今青少年接觸媒體的機會明顯增加。研究顯示現今美國的青少年平均每年觀看約1500小時的電視節目[234]。因此現今青少年會接觸到許多關於「社會所追求的美」的資訊。對自己的形象或外表感到不滿意的現象稱為「身体形象不满」(body dissatisfaction)。對於青少年而言,身体形象不满往往與體重、低自尊以及非典型飲食模式有關[235]。學者們仍在探討媒體對青少年身体形象不满的影響[236][237]

媒體之普及

 
一名正在發訊息的青少女。

由於青少年接觸媒體的機會在過去10年間增加,使得青少年利用電腦、手機、音響和電視接觸各式各樣的流行文化的情況也相繼趨向普及。幾乎所有美國的住家至少擁有一台電視機;超過75%的青少年居住點可以接達互聯網,至少會偶爾上網的美國青少年则超過9成[238]。由於青少年會花很多時間於這些設備上,所以他們接触媒體的機會也很高。青少年花在電腦上的時間在過去數十年大幅增加[239]。青少年最常進行的線上活動包括玩電子遊戲、收發電子郵件和即時訊息、瀏覽社交網站及新聞網站、觀賞視頻以及聆聽音樂。

社交網絡

青少年的社交網站使用率很高——截至2012年,73%12-17歲的美國青少年報稱自己至少擁有一個社交網站個人檔案[240];68%的青少年每天發至少會發一條文字訊息;每天訪問社交網站的有51%;每天至少發送或接收一條推文的則有11%。34%的青少年每天瀏覽他們主用的社交網站數次,23%的青少年是「重度」社交媒體用戶,亦即他們每天至少使用兩種不同的社交媒體平台[241]

雖然研究尚無定論,但一些研究結果表明,電子交流並不利於青少年的社交發展,且會削弱他們的社交技能。一篇2015年的綜述指出:「青少年普遍缺乏應對網絡欺凌的策略意識,此一现象跟他們患上抑鬱症的可能性增加有關[242]。」研究顯示互聯網削弱青少年社交技能的方式存異。在線社交往往會讓使青少女容易受伤,而網吧交際則只會影響青少男的學業。但一些研究指出,在線交流能使朋友更為親近,並能幫助社交焦慮的青少年,因為他們可能更容易在网上進行社交互動[243]。更確切的研究發現使用互聯網對青少年的身體健康有負面影響,因為其會令他們進行體育活動的時間減少,不過互聯網上亦包含大量關於健康的資訊,能對青少年起了一個教育的作用。

過渡至成人

 
越戰時的美國年輕士兵(攝於1965年)。

在廣義上,青少年的定義為兒童至成年人之間的過渡階段。霍根(Hogan)和阿斯通(Astone)於1986年指出,此一過渡階段可能包含一些里程碑,比如結束學業生涯、開始從事一份全職工作、離開伴隨自己成長的家、结婚、首度成為孩子的家長[244],但是該些里程碑的發生時間因文化而異。在美國等國家,青少年期可持續達十年,但在一些國家,此一過渡階段只會持續幾天,並以一些儀式來證明當事人已成年[245]

社會和宗教性的「成年禮」遍佈世界各地,其例子包括坚振圣事猶太教成人禮、拉丁美洲成人禮Quinceañera、美國16歲時的生日sweet sixteen等。在一些國家,「开始仪式」(initiation ceremonies)是當地人民過渡至青少年或成人的重要標誌。當事人服裝或紋身可能會伴隨著相關仪式而變化[225]

對現行理論的批評

某些關於青少年的理論一直受到像羅伯特·愛潑斯坦英语Robert Epstein般的專家的批評,羅伯特認為尚未完全發展的腦部並不是青少年骚动的成因[246][247]。有些則批評「青少年」此一概念,因為它是一個相對較新的現象,在人類史上才出現不久[248][249][250][251],並批評道此一概念會稚化英语Infantilization美國社會中的年輕人[252]。羅伯特·愛潑斯坦和詹妮弗·翁(Jennifer Ong)在《科學人》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美國式的青少年騷動在超過100種文化中並不存在,由此可見它不是無可避免的。其次腦部本身會因經歷而變化,使得我們無從得知『該些變化是因還是果?』[253]。」大衛·莫什曼(David Moshman)同樣指出:「儘管腦部研究對於青少年的全面刻畫十分重要,但其不是該些變化的最終答案[254]。」

另外一些批評者指出,腦部發展同樣存有個體差異(比如一些早期青少年的胼胝体尚未發展完全),批評現行理論過份概括[255],且認為青少年行為跟KZ綜合症(監獄中成年人的囚犯行為)十分相似,同樣可以通過壓迫來解釋侵略行為,以及可以通過『囚禁』來解釋風險行為——囚犯对出獄的渴求大於改進囚禁環境的渴求。認為這一理論成功地預測了由長期創傷所致的成年「不成熟」行為。他們認為官方對「甚麼對個體是好或壞的」的臆測並不可靠,兼指出「家長式作風的正確」可能會對個體構成壞影響[256]

參見

参考文献

  1. ^ 1.0 1.1 Macmillan Dictionary for Students Macmillan, Pan Ltd. (1981), page 14, 456. Retrieved 2010-7-15.
  2. ^ Adolescence. Merriam-Webster. [May 9, 2012]. (原始内容于2021-05-15). 
  3. ^ 3.0 3.1 3.2 3.3 . MedlinePlus. [July 22,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April 3, 2013). 
  4. ^ 4.0 4.1 4.2 Adolescence. Psychology Today英语Psychology Today. [April 7, 2012]. 
  5. ^ (PDF). [2009-08-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2-25). 
  6. ^ PSY 345 Lecture Notes - Ego Psychologists, Erik Erikson (PDF). [2009-08-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10-16). 
  7. ^ 7.0 7.1 Roberts, Michelle. Why puberty now begins at seven. BBC News. 2005-05-15 [2010-05-22]. (原始内容于2017-06-20). 
  8. ^ 8.0 8.1 Žukauskaitė S, Lašienė D, Lašas L, Urbonaitė B, Hindmarsh P. Onset of breast and pubic hair development in 1231 preadolescent Lithuanian schoolgirls. Arch. Dis. Child. September 2005, 90 (9): 932–6 [2016-12-12]. PMC 1720558 . PMID 15855182. doi:10.1136/adc.2004.057612. (原始内容于2011-07-08). 
  9. ^ Hill, Mark. . embryology.med.unsw.edu.au. [2008-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22). 
  10. ^ Dorn L. D.; Biro F. M. Puberty and Its Measurement: A Decade in Review. [Review].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011, 21 (1): 180–195. doi:10.1111/j.1532-7795.2010.00722.x. 
  11. ^ Finley, Harry. . Museum of Menstruation and Women's Health. [2007-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16). 
  12. ^ 12.0 12.1 Cooney, Elizabeth. Puberty gap: Obesity splits boys, girls. Adolescent males at top of the BMI chart may be delayed. MSNBC. 2010-02-11 [2010-05-22]. (原始内容于2012-11-03). 
  13. ^ Larson, R., & Wilson, S. (2004). Adolescence across place and time: Globalization and the changing pathways to adulthood. In R. Lerner and L. Steinberg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New York: Wiley
  14. ^ Coleman, John; Roker, Debi. Psychologist11. 12 (Dec 1998): 593. "Adolescence".
  15. ^ Arnett J. J. Emerging Adulthood: What Is It, and What Is It Good For?. Chil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2007, 1 (2): 68–73. doi:10.1111/j.1750-8606.2007.00016.x. 
  16. ^ Côté, J. E. (1996). Identity: A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In G. R. Adams, T. Gullotta & R. Montemeyer (Eds.), Issues in Adolescent Development (Vol. 6, pp. 130–180). New York, NY: Sage Publications.
  17. ^ Simmons, R., & Blyth, D. (1987). Moving into adolescence.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18. ^ Kail, RV; Cavanaugh JC. Human Development: A Lifespan View 5th. Cengage Learning. 2010: 296 [September 11, 2014]. ISBN 0495600377. (原始内容于2021-01-12). 
  19. ^ 19.0 19.1 19.2 Teenage Growth & Development: 11 to 14 Years. Palo Alto Medical Foundation. [2017-09-21]. (原始内容于2013-07-03). For girls, puberty begins around 10 or 11 years of age and ends around age 16. Boys enter puberty later than girls-usually around 12 years of age-and it lasts until around age 16 or 17. 
  20.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Tanner, 1990).
  21. ^ 21.0 21.1 21.2 Kaplowitz PB, Slora EJ, Wasserman RC, Pedlow SE, Herman-Giddens ME. Earlier onset of puberty in girls: relation to increased body mass index and race. Pediatrics. August 2001, 108 (2): 347–53. PMID 11483799. doi:10.1542/peds.108.2.347. 
  22. ^ Marshal, W. (1978). Puberty. In F. Falkner & J.Tanner (Eds.), Human growth, Vol. 2. New York: Plenum.
  23. ^ Sisk C. L.; Foster D.L. The neural basis of puberty and adolescence. Nature Neuroscience. 2004, 7 (10): 1040–1047. PMID 15452575. doi:10.1038/nn1326. 
  24. ^ Coe, C., Hayashi, K., & Levine, S. (1988). Hormones and behavior at puberty: Activation or concatenation. In M. Gunnar & W.A. Collins (Eds.), The Minnesota Symposia on Child Psychology, Vol. 21, pp. 17–41. Hillsdale, NJ: Erlbaum.
  25. ^ Nydick M, Bustos J, Dale JH, Rawson RW. Gynecomastia in adolescent boys. JAMA. November 1961, 178 (5): 449–54. PMID 14480779. doi:10.1001/jama.1961.03040440001001. 
  26. ^ 26.0 26.1 26.2 26.3 26.4 . ppwr. [2009-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6 February 2009). 
  27. ^ 27.0 27.1 27.2 . PBS. [2009-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5). 
  28. ^ 28.0 28.1 28.2 Puberty -- Changes for Males. pamf.org. [2009-02-20]. (原始内容于3 March 2009). 
  29. ^ (Jorgensen & Keiding 1991).
  30. ^ Anderson SE, Dallal GE, Must A. Relative weight and race influence average age at menarche: results from two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urveys of US girls studied 25 years apart. Pediatrics. April 2003, 111 (4 Pt 1): 844–50. PMID 12671122. doi:10.1542/peds.111.4.844. 
  31. ^ Al-Sahab B, Ardern CI, Hamadeh MJ, Tamim H. Age at menarche in Canada: 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Survey of Children & Youth. BMC Public Health (BMC Public Health). 2010, 10 (1): 736. PMC 3001737 . PMID 21110899. doi:10.1186/1471-2458-10-736. 
  32. ^ Hamilton-Fairley, Diana.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PDF) Second. Blackwell Publishing. [2017-09-21]. (原始内容 (PDF)于2018-10-09). 
  33. ^ Abbassi V. Growth and normal puberty. Pediatrics. 1998, 102 (2 Pt 3): 507–11. PMID 9685454. 
  34. ^ 34.0 34.1 34.2 34.3 34.4 Garn, SM. Physic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Friedman SB, Fisher M, Schonberg SK., editors. Comprehensive Adolescent Health Care. St Louis: Quality Medical Publishing; 1992. Retrieved on 2009-02-20
  35. ^ Susman, EJ; Dorn, LD; Schiefelbein, VL. Puberty, sexuality, and health. In: Lerner MA, Easterbrooks MA, Mistry J., editors. Comprehensive Handbook of Psychology. New York: Wiley; 2003. Retrieved on 2009-02-20
  36. ^ 36.0 36.1 36.2 Teenage Growth & Development: 15 to 17 Years. Palo Alto Medical Foundation. [2009-02-20]. (原始内容于26 February 2009). 
  37. ^ (Peterson, 1987).
  38. ^ (Caspi et al.1993: Lanza and Collins, 2002)
  39. ^ (Stattin & Magnussion, 1990).
  40. ^ 40.0 40.1 Teenage Growth & Development: 15 to 17 Years. Palo Alto Medical Foundation. [2017-09-22]. (原始内容于2009-02-26). 
  41. ^ 41.0 41.1 Marshall (1986), p. 176–7
  42. ^ 42.0 42.1 Steinberg, L. (2008). Adolescence. New York, NY: McGraw-Hill.
  43. ^ 43.0 43.1 Susman, E., & Rogol, A. (2004). Puberty and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In R. Lerner & L. Steinberg (Eds.),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New York: Wiley.
  44. ^ 44.0 44.1 Tanner, J. (1972). Sequence, tempo, and individual variation i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boys and girls aged twelve to sixteen. In J. Kagan & R. Coles (Eds.), Twelve to sixteen: Early adolescence, New York: Norton.
  45. ^ Gilsanz V.; Roe T.; Mora S.; Costin G.; Goodman W. Changes in vertebral bone density in Black girls and White girls during childhood and puberty.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91, 325 (23): 1597–1600. PMID 1944449. doi:10.1056/NEJM199112053252302. 
  46. ^ Smoll F.; Schutz R. Quantifying gender differences in physical performance: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0, 26 (3): 360–369. doi:10.1037/0012-1649.26.3.360. 
  47. ^ Peterson, A., & Taylor, B. (1980). The biological approach to adolescence: Biological change and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In J. Adelson (Ed.),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pp.129. New York: Wiley.
  48. ^ Goran M.; et al. 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energy expenditure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children: Evidence for a decline in physical activity in girls before puberty. Pediatrics. 1998, 101 (5): 887–891. PMID 9565420. doi:10.1542/peds.101.5.887. 
  49. ^ Savage M.; Scott L. Physical activity and rural middle school adolescent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998, 27 (2): 245–253. doi:10.1023/A:1021619930697. 
  50. ^ Johnson R.; Johnson D.; Wang M.; Smiciklas-Wright H.; Guthrie H. Characterizing nutrient intakes of adolescents by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1994, 15 (2): 149–154. PMID 8018688. doi:10.1016/1054-139X(94)90542-8. 
  51. ^ Goldstein, B. (1976). Introduction to human sexuality. Belmont, CA: Star.
  52. ^ Dorn L.D., Nottelmann E.D., Sussman E.J., Inoff-Germain G., Chrousos G.P. Variability in hormone concentrations and self-reported menstrual histories in young adolescents: Menarche as an integral part of a developmental proces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999, 28 (3): 283–304. doi:10.1023/A:1021680726753. 
  53. ^ Hafetz, E. (1976). Parameters of sexual maturity in man. In E. Hafetz (Ed.), Perspectives in human reproduction, Vol. 3: Sexual maturity: Physiological and clinical parameters. Ann Arbor, MI: Ann Arbor Science Publishers.
  54. ^ Steinberg, L. (2008). Adolescence, 8th ed. New York, NY: McGraw-Hill.
  55. ^ (PDF). [2012-09-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12-05). 
  56. ^ 56.0 56.1 Casey B. J.; Getz S.; Galvan A. The adolescent brain. Developmental Review. 2008, 28 (1): 62–77. PMC 2500212 . PMID 18688292. doi:10.1016/j.dr.2007.08.003. 
  57. ^ Giedd, Jay, N. Structur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the Adolescent Brain.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2004, 1021 (1): 77–85. doi:10.1196/annals.1308.009. 
  58. ^ Giedd J. N.; Blumenthal J.; Jeffries N. O.; Castellanos F. X.; Liu H.; Zijdenbos A.; Rapoport J. L. Brain development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a longitudinal MRI study. Nature Neuroscience. 1999, 2 (10): 861–863. PMID 10491603. doi:10.1038/13158. 
  59. ^ Gogtay N.; Giedd J. N.; Lusk L.; Hayashi K. M.; Greenstein D.; Vaituzis A. C.; Thompson P. M. Dynamic mapping of human cortical development during childhood through early adulthood.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4, 101 (21): 8174–8179. PMC 419576 . PMID 15148381. doi:10.1073/pnas.0402680101. 
  60. ^ Segalowitz S. J.; Davies P. L. Charting the maturation of the frontal lobe: An electrophysiological strategy. Brain and Cognition. 2004, 55 (1): 116–133. PMID 15134847. doi:10.1016/S0278-2626(03)00283-5. 
  61. ^ Weinberger, D.R., Elvevåg, B., Giedd, J.N. (2005). The Adolescent Brain: A Work in Progress. The National Campaign to Prevent Teen Pregnancy.
  62. ^ Spear L. P. The adolescent brain and age-related behavioral manifestations (PDF).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 2000, 24 (4): 417–463 [2017-12-27]. PMID 10817843. doi:10.1016/S0149-7634(00)00014-2. (原始内容 (PDF)于2021-05-15). 
  63. ^ Shoval, G., Bar-Shira O., Zalsman G., John J. Mann and Chechik G. (2014) Transitions in the transcriptome of the serotonergic and dopaminergic systems in the human brain during adolescence. Europea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Transitions in the transcriptome of the serotonergic and dopaminergic systems in the human brain during adolescence. Europea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2014, 24 (7): 1123–32. PMID 24721318. doi:10.1016/j.euroneuro.2014.02.009. 
  64. ^ S.R. Smith & L. Handler: ''The clinical assessment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practitioner's handbook.'' (2007). Books.google.com. [2012-09-15]. (原始内容于2021-05-15). 
  65. ^ . Etr.org. [2013-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7). 
  66. ^ Choudhury, S.; Blakemore, S.-J.; Charman, T. Social cognitive development during adolescence.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2006, 1 (3): 165–74. PMC 2555426 . PMID 18985103. doi:10.1093/scan/nsl024. 
  67. ^ Pedersen S. Personality formation in adolescence and its impact upon the psycho-analytical treatment of adults. Int J Psychoanal. 1961, 42: 381–8. PMID 14484851. 
  68. ^ Steinberg, Laurence. A dual systems model of adolescent risk-taking. Developmental Psychobiology. 2010-04-01, 52 (3): 216–224 [2017-12-31]. ISSN 1098-2302. doi:10.1002/dev.20445. (原始内容于2017-11-23) (英语). 
  69. ^ Higgins A.; Turnure J. Distractibility and concentration of attention in children's development. Child Development. 1984, 55: 1799–1810. doi:10.1111/j.1467-8624.1984.tb00422.x. 
  70. ^ Schiff A.; Knopf I. The effects of task demands on attention allocation in children of different ages. Child Development. 1985, 56 (3): 621–630. doi:10.2307/1129752. 
  71. ^ Keating, D. (2004). Cognitive and brain development. In R. Lerner & L. Steinberg (Eds.),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2nd ed.). New York: Wiley.
  72. ^ Kali R.V.; Ferrer E. Processing speed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Longitudinal models for examining developmental change. Child Development. 2007, 78 (6): 1760–1770. PMID 17988319. doi:10.1111/j.1467-8624.2007.01088.x. 
  73. ^ Brown, A. (1975). The development of memory: Knowing, knowing about knowing, and knowing how to know. In H. Reese (Ed.), Advances in child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Vol. 10).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74. ^ health.harvard.edu. [2017-12-31]. (原始内容于2021-04-11). 
  75. ^ Demorest A.; Meyer C.; Phelps E.; Gardner H.; Winner E. Words speak louder than actions: Understanding deliberately false remarks. Child Development. 1984, 55: 1527–1534. doi:10.2307/1130022. 
  76. ^ Rankin J.L.; Lane D.J.; Gibbons F.X.; Gerrard M. Adolescent self-consciousness: longitudinal age changes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two cohort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004, 14: 1–21. doi:10.1111/j.1532-7795.2004.01401001.x. 
  77. ^ Smetana, J., & Villalobos, M. (2009). Social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adolescence. In R. Lerner & L. Steinber (Eds.),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3rd ed., Vol. 1, pp. 187–228. New York: Wiley.
  78. ^ Selman, R. (1980) The growth of interpersonal understanding: Developmental and clinical analyse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79. ^ Chandler M. The Othello effect: Essay on the emergence and eclipse of skeptical doubt. Human Development. 1987, 30: 137–159. doi:10.1159/000273174. 
  80. ^ Pasupathi M.; Staudinger U.M.; Bates P.B. Seeds of wisdom: Adolescents' knowledge and judgment about difficult life problem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1, 37 (3): 351–361. PMID 11370911. doi:10.1037/0012-1649.37.3.351. 
  81. ^ Albert D.; Steinberg L.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011, 21 (1): 211–224. doi:10.1111/j.1532-7795.2010.00724.x. 
  82. ^ Johnson C.A.; Xiao L.; Palmer P.; Sun P.; Want Q.; Wei Y.; et al. Affective decision-making deficits, linked to a dysfunctional 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revealed in 10th grade Chinese adolescent binge drinkers. Neuropsychologia. 2008, 46: 714–726. PMC 3498846 . PMID 17996909. doi:10.1016/j.neuropsychologia.2007.09.012. 
  83. ^ Miller D.; Byrnes J. The role of contextual and personal factors in children's risk taking.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7, 33 (5): 814–823. PMID 9300214. doi:10.1037/0012-1649.33.5.814. 
  84. ^ Luster Tom; Small Stephen A.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exual Risk-Taking Behaviors Among Adolescen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1994, 46: 622–632. 
  85. ^ McCallum, Jessica; Kim, Jee Hyun; Richardson, Rick. Impaired Extinction Retention in Adolescent Rats: Effects of D-Cycloserine.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2010-09-01, 35 (10): 2134–2142. ISSN 0893-133X. PMC 3055297 . PMID 20592716. doi:10.1038/npp.2010.92. 
  86. ^ Spear, Linda Patia. Adolescent Neurodevelopment. The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013-02-01, 52 (2 0 2): S7–13. ISSN 1054-139X. PMC 3982854 . PMID 23332574. doi:10.1016/j.jadohealth.2012.05.006. 
  87. ^ Kim, Jee Hyun; Richardson, Rick. New findings on extinction of conditioned fear early in development: theoretical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Biological Psychiatry. 2010-02-15, 67 (4): 297–303. ISSN 1873-2402. PMID 19846065. doi:10.1016/j.biopsych.2009.09.003. 
  88. ^ Kim, Jee Hyun; Ganella, Despina E. A Review of Preclinical Studies to Understand Fear During Adolescence. Australian Psychologist. 2015-02-01, 50 (1): 25–31 [2018-01-07]. ISSN 1742-9544. doi:10.1111/ap.12066. (原始内容于2016-04-19) (英语). 
  89. ^ Zbukvic, Isabel C.; Ganella, Despina E.; Perry, Christina J.; Madsen, Heather B.; Bye, Christopher R.; Lawrence, Andrew J.; Kim, Jee Hyun. Role of Dopamine 2 Receptor in Impaired Drug-Cue Extinction in Adolescent Rats. Cerebral Cortex. 2016-03-05, 26: bhw051. ISSN 1047-3211. PMC 4869820 . PMID 26946126. doi:10.1093/cercor/bhw051 (英语). 
  90. ^ 90.0 90.1 90.2 Lerner, R.M & Steinberg, L.D.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2.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2004. 
  91. ^ 91.0 91.1 Jean Macfarlane, 95, Psychology Professor - New York Times. Nytimes.com. 1989-03-18 [2013-08-16]. (原始内容于2021-05-15). 
  92. ^ .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4 Octo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2). 
  93. ^ Elder, Glen. The life course as developmental theory. Child Development. February 1998, 69 (1): 1–12. doi:10.1111/j.1467-8624.1998.tb06128.x. 
  94. ^ Griffith, Jeremy. Freedom. 2011 [2018-01-12]. ISBN 978-1-74129-011-0. (原始内容于2014-12-15). 
  95. ^ 95.0 95.1 Kroger, J. (1996) The Balance Between Self and Other. (pp. 40-46). New York, U.S.A. Routledge
  96. ^ 96.0 96.1 Strasburger, V.C., Wilson B.J., Jordan, A.B. (2014)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Unique Audiences.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the Media. (pp. 11-19). U.S.A: SAGE Publications
  97. ^ Steinberg, L. (2008). Adolescence, 8th ed. New York, NY: McGraw-Hill.
  98. ^ Arain, Mariam; Haque, Maliha; Johal, Lina; Mathur, Puja; Nel, Wynand; Rais, Afsha; Sandhu, Ranbir; Sharma, Sushil. Maturation of the adolescent brain. Neuropsychiatr Dis Treat. Apr 3, 2013, 9: 449–461. PMC 3621648 . PMID 23579318. doi:10.2147/NDT.S39776. 
  99. ^ 99.0 99.1 99.2 99.3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100. ^ Leflot, Geertje; Onghena, Patrick; Colpin, Hilde. Teacher–child interactions: relations with children's self-concept in second grade. Infant and Child Development. 2010, 19 (4): 385–405. ISSN 1522-7219. doi:10.1002/icd.672. 
  101. ^ Flook, Lisa; Repetti, Rena L; Ullman, Jodie B. Classroom social experiences as predictors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PD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March 2005, 41 (2): 31–327. ISSN 0012-1649. PMID 15769188. doi:10.1037/0012-1649.41.2.319. 
  102. ^ Carlson, Neil R. Psychology: the science of behaviour. Toronto, Ontario: Pearson Education Canada. 2010. 
  103. ^ 103.0 103.1 Markus H.; Nurius P. Possible selv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86, 41 (9): 954–969. doi:10.1037/0003-066X.41.9.954. 
  104. ^ Nurmi, J. (2004). Socialization and self-development: Channeling, selection, adjustment, and reflection. In R. Lerner & L. Steinberg (Eds.),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New York: Wiley.
  105. ^ Oyserman D.; Markus H. Possible selves and deliquenc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0, 59 (1): 112–125. PMID 2213484. doi:10.1037/0022-3514.59.1.112. 
  106. ^ Harter, S. (1999).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lf.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107. ^ Marsh H. Age and sex differences in multiple dimensions of self-concept: Preadolescence to earl adulthood.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89, 81: 417–430. doi:10.1037/0022-0663.81.3.417. 
  108. ^ Harter S.; Monsour A. Developmental analysis of conflict caused by opposing attributes in the adolescent self-portrait.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2, 28 (2): 251–260. doi:10.1037/0012-1649.28.2.251. 
  109. ^ Carlson, N. R., & Heth, C. (2010).
  110. ^ Steinberg, L. (2008). Adolescence, 8th ed. 287. New York, NY: McGraw-Hill.
  111. ^ "You're Wearing That?" by Stacey Schultz. U.S. News & World Report Special Issue
  112. ^ 112.0 112.1 112.2 Rawlins, W.K., Friendship matters: Communication, dialectics, and life course,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1992 
  113. ^ "The Media Assault on Male Body Image" by Brandon Klein. Seed Magazine.
  114. ^ Marcia J.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ego identity statu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66, 3 (5): 551–558. PMID 5939604. doi:10.1037/h0023281. 
  115. ^ Marcia J. Identity six years after: A follow-up stud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76, 3 (5): 551–558. PMID 5939604. doi:10.1037/h0023281. 
  116. ^ 116.0 116.1 Steinberg, L. (2008). Adolescence, 8th ed. 286. New York, NY: McGraw-Hill.
  117. ^ Marcia, J. (1980). Identity in adolescence. In J. Adelson (Ed.),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pp. 159–187. New York: Wiley.
  118. ^ Montemayor, R., Brown, B., & Adams, G. (1985). Changes in identity status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fter leaving home and entering colleg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biennial meeting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Toronto.
  119. ^ Steinberg, L. (2008). Adolescence, 8th ed. 288. New York, NY: McGraw-Hill.
  120. ^ Furstenberg, Frank F. The Sociology of Adolescence and Youth in the 1990s: A Critical Commentar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November 2000, 62 (4): 896–910. doi:10.1111/j.1741-3737.2000.00896.x. 
  121. ^ How do Young Adolescents Cope With Social Problems? An Examination of Social Goals, Coping With Friends, and Social Adjustment.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122. ^ 122.0 122.1 Saewyc, E.M. Research on Adolescent Sexual Orientation: Development, Health Disparities, Stigma, and Resili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011, 21: 256–272. doi:10.1111/j.1532-7795.2010.00727.x. 
  123. ^ Troiden, R. R. The formation of homosexual identities.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 1989, 17 (1–2): 43–73. PMID 2668403. doi:10.1300/J082v17n01_02. 
  124. ^ Floyd, Frank J.; Stein, Terry S. Sexual orientation identity formation among gay, lesbian, and bisexual youths: Multiple patterns of milestone experience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002, 12 (2): 167–191. doi:10.1111/1532-7795.00030. 
  125. ^ 125.0 125.1 Morrow, Deana. Social work practice with gay, lesbian,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 adolescents. Families in Society. Jan–Mar 2004, 85 (1): 91–99. doi:10.1606/1044-3894.246. 
  126. ^ D'Augelli, Anthony; Scott Hershberger. Lesbian, gay, and bisexual youth in community settings: Personal challenges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993, 21 (4): 421–448. doi:10.1007/BF00942151. 
  127. ^ Gay, Lesbian, Bisexual, Transgender and Questioning Teen Suicide Statistics - Gay Teen Suicide Statistics. Gaylife.about.com. 2012-04-09 [2012-09-15]. (原始内容于2015-12-08). 
  128. ^ Marmot, M. (2003) Self-Esteem and Health: Autonomy, Self-Esteem, and Health are Linked Together".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327) pp. 574-575
  129. ^ 129.0 129.1 Valkenburg PM, Peter J. Online Communication Among Adolescents: An Integrated Model of Its Attraction, Opportunities, and Risks.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February 2011, 48: 121–127. PMID 21257109. doi:10.1016/j.jadohealth.2010.08.020. 
  130. ^ Steinberg, L. (2008). Adolescence, 8th ed. 270. New York, NY: McGraw-Hill.
  131. ^ Rosenberg, M. (1986). Self-concept from middle childhood through adolescence. In J. Suls & A. Greenwald (Eds.),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self, Vol. 3. Hillsdale, NJ: Erlbaum.
  132. ^ Steinberg, L. (2008). Adolescence, 8th ed. 273. New York, NY: McGraw-Hill.
  133. ^ "Psychology: The Science of Behaviour" 3rd Canadian Edition
  134. ^ Osvelia Deeds, Jeannette Delgado, Miguel Diego, Tiffany Field, and Martha Pelaez (2009). "Adolescence".
  135. ^ Adolescents and Peer Pressure. sitemaker.umich.edu/University of Michigan. [November 6,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2). 
  136. ^ Barenboim, Carl.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 Perception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From Behavioral Comparisons to Psychological Constructs to Psychological Comparisons. Child Development. 1 March 1981, 52: 129–144. doi:10.2307/1129222. 
  137. ^ Adler, R.B., Rosenfeld, L.B., Proctor, R.F., & Winder, C. (2012). "Interplay: The Proces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hird Canadian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42-45
  138. ^ Grotevant, H. (1997). Adolescent development in family contexts. In N. Eisenberg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5th ed.), Vol. 3: Social, 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pp. 1097–1149. New York: Wiley.
  139. ^ Steinberg L. We know some things: Adolescent-parent relationships i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001, 11: 1–19. doi:10.1111/1532-7795.00001. 
  140. ^ Conflict - Couple Relationships, Family Relationships,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 Theory, Development, Children, and Parents - JRank Articles. Family.jrank.org. [2012-09-15]. (原始内容于2021-05-15). 
  141. ^ Smetana J. G. Adolescents' and parents' conceptions of parental authority. Child Development. 1988, 59 (2): 321–335. PMID 3359858. doi:10.2307/1130313. 
  142. ^ . theantidrug.com. [November 6,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3). 
  143. ^ Neil R.; Carlson C.; Donald Heth. Psychology the Science of Behaviour, 4th Canadian Edition. 
  144. ^ Lempers J, Clark-Lempers D. Young, middle, and late adolescents; comparisons of the functional importance of five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992, 21: 53–96. doi:10.1007/BF01536983. 
  145. ^ Kim J.; McHale S. M.; Osgood D. W.; Grouter A. C. Longitudinal course and family correlates of sibling relationships from childhood through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2006, 77 (6): 1746–1761. PMID 17107458. doi:10.1111/j.1467-8624.2006.00971.x. 
  146. ^ Marano, Hara Estroff. Oh, Brother!. Psychology Today. Vol. 43 no. 4 (SIRS Researcher). July 1, 2010: 54–61 [25 October 2010]. 
  147. ^ 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updated and revised from "Families and Work in Transition in 12 Countries,1980–2001," Monthly Labor Review, September 2003
  148. ^ Vangelisti, A.L., Handbook of family communication,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4 
  149. ^ Sun Y.; Li Y. Postdivorce family stability and changes in adolesc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A growth-curve model.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2009, 30 (11): 1527–1555. doi:10.1177/0192513x09339022. 
  150. ^ 150.0 150.1 Ziemer, B. S. Epistemological effects of divorce during adolescence on adult conflict behavior (学位论文). Nova Southeastern University. 2012 [2018-02-10]. (原始内容于2021-03-10).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262.
  151. ^ Cherlin Andrew J.; Chase-Lansdale P. Lindsay; McRaeAmerican Christine. Effects of Parental Divorce on Mental Health Throughout the Life Course. Sociological Review. 1998, 63 (2): 239–249. doi:10.2307/2657325. 
  152. ^ Adalbjarnardottir S.; Blondal K.S. Parenting practices and school dropout: a longitudinal study. Adolescence. 2009, 44: 176. 
  153. ^ Papalia, D.E., Olds, S.W., Feldman, R.D., & Kruk, R. (2004). A Child's World: Infancy through Adolescence (First Canadian Ed.) McGraw-Hill Ryerson Ltd. pp. 444-451
  154. ^ 155.0 155.1 155.2 155.3 Swanson, D.P.; Edwards, M.C.; Spencer, M.B., Adolescence: Development during a global era, Boston: Elsevier Academic Press, 2010 
  155. ^ Berndt, Thomas J. Friendship Qu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February 2002, 11 (1): 7–10. doi:10.1111/1467-8721.00157. 
  156. ^ Larson R.; Richards M. Daily companionship in late childhood and early adolescence: Changing developmental contexts. Child Development. 1991, 62 (2): 284–300. PMID 2055123. doi:10.2307/1131003. 
  157. ^ Brown, B. (1990). Peer groups. In S. Feldman & G. Elliot (Eds.), At the threshold: The developing adolescent, pp. 171–196.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58. ^ Brown, B. (2004). Adolescents' relationships with peers. In R. Lerner & L. Steinberg (Eds.),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New York: Wiley.
  159. ^ Eder D. The cycle of popularit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mong female adolescenc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1985, 58 (3): 154–165. doi:10.2307/2112416. 
  160. ^ How do Young Adolescents Cope With Social Problems? An Examination of Social Goals, Coping With Friends, and Social Adjustment.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161. ^ Peer groups - children, therapy, adults, drug, people, skills, effect, women. Minddisorders.com. [2012-09-15]. (原始内容于2021-05-15). 
  162. ^ Steinberg, L; Monahan, KC. Age Differences in Resistance to Peer Influenc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7, 43 (6): 1531–43. PMC 2779518 . PMID 18020830. doi:10.1037/0012-1649.43.6.1531. 
  163. ^ Carlo G.; Mestre M. V.; McGinley M. M.; Samper P.; Tur A.; Sandman D. The interplay of emotional instability, empathy, and coping on prosocial and aggressive behavior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2, 53 (5): 675–680. doi:10.1016/j.paid.2012.05.022. 
  164. ^ French D.; Conrad J. School dropout as predicted by peer rejection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001, 11 (3): 225–244. doi:10.1111/1532-7795.00011. 
  165. ^ Hodges E, Perry D. Personal and interpersonal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victimization by pe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9, 76 (4): 677–685. PMID 10234851. doi:10.1037/0022-3514.76.4.677. 
  166. ^ Jose P. E.; Kljakovic M.; Scheib E.; Notter O. The Joint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Bullying and Victimization With Cyber Bullying and Victimization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012, 22 (2): 301–309. doi:10.1111/j.1532-7795.2011.00764.x. 
  167. ^ Grier, Peter. "The Heart of a High School: Peers As Collective Parent."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24 April 2000: n.p. SIRS Researcher. Web. 25 October 2010.
  168. ^ 169.0 169.1 Connolly J.; Craig W.; Goldberg A.; Pepler D. Mixed-gender groups, dating,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early adolesc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004, 14 (2): 185–207. doi:10.1111/j.1532-7795.2004.01402003.x. 
  169. ^ Brown, B., & Mounts, N. (1989, April). "Peer groups structures in single versus multiethnic high school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biennial meeting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San Diego.
  170. ^ Larkin, R.W. (1979). Suburban youth in cultural crisis. New York: Oxford.
  171. ^ 172.0 172.1 Subrahmanyam, Kaveri; Greenfield, Patricia. Online Communication and Adolescent Relationships. The Future of Children. Spring 2008, 18: 119–146. doi:10.1353/foc.0.0006. 
  172. ^ 173.0 173.1 Carver K., Joyner K., Udry J.R. (2003). National estimates of adolescen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Adolescen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nd Sexual Behavior: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291–329.
  173. ^ the family planning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 F3-F7. the report of young sexually 2011. 2013. ISBN 978-962-7435-51-8. 
  174. ^ Mercer, Catherine H. et al. Changes in sexual attitudes and lifestyles in Britain through the life course and over time: findings from the National Surveys of Sexual Attitudes and Lifestyles (Natsal). The Lancet. 2013, 382 (9907): 1781–94. PMC 3899021 . PMID 24286784. doi:10.1016/S0140-6736(13)62035-8. 
  175. ^ Key Statistics from the National Survey of Family Growth - S Listing.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2017-05-20]. (原始内容于2017-05-07). 
  176. ^ 潘绥铭. . 2016-09-15 [2017-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4). 
  177. ^ the family planning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 Aged 18-27 Youths. the report of young sexually 2011. 2013. ISBN 978-962-7435-51-8. 
  178. ^ 李淑杏; 莊美華; 莊小鈴; et al. 人類發展學 第6版. 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6-07-01: 332. ISBN 978-986-430-157-7. 
  179. ^ Allen, J., & Land, D. (1999). Attachment in adolescence. In J. Cassidy & P. Shaver (Eds.), Handbook of attach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180. ^ Madsen, S.; Collins, W. A. Differential predictions of young adul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from transitory vs. longer romantic experiences during adolescence.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on Child Development. Atlanta, Georgia. 2005. 
  181. ^ Seiffge-Krenke, I.; Lang, J. Forming and maintaining romantic relations from early adolescence to young adulthood: evidence of a developmental sequence.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New Orleans, Louisiana. 2002. 
  182. ^ Pearce MJ, Boergers J, Prinstein MJ. Adolescent obesity, overt and relational peer victimization,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s. Obesity Research. 2002, 10 (5): 386–93. PMID 12006638. doi:10.1038/oby.2002.53. 
  183. ^ Zimmer-Gembeck MJ, Siebenbruner J, Collins WA. A prospective study of intraindividual and peer influences on adolescents' heterosexual romantic and sexual behavior.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2004, 33 (4): 381–394. PMID 15162084. doi:10.1023/B:ASEB.0000028891.16654.2c. 
  184. ^ Furman, W. & Shafer, L. (2003) The role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adolescent development.http://www.du.edu/psychology/relationshipcenter/publications/furman_shaffer_2003.pd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85. ^ Simon, V. A.; Aikins, J. W.; Prinstein, M. J. Romantic partner selection and socialization during early adolescence. Child Dev. 2008. 
  186. ^ 187.0 187.1 O'Sullivan L. F., Cheng M., Brooks-Gunn J., Mantsun K. Harris. I wanna hold your hand: The progression of social, romantic and sexual events in adolescent relationships. Perspectives on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2007, 39 (2): 100–107. PMID 17565623. doi:10.1363/3910007. 
  187. ^ Manning W.; Longmore M.; Giordano P. The relationship context of contraceptive use at first intercourse. Family Planning Perspectives. 2000, 32 (3): 104–110. PMID 10894255. doi:10.2307/2648158. 
  188. ^ Welsh D. P.; Haugen P. T.; Widman L.; Darling N.; Grello C. M. Kissing is good: a developmental investigation of sexuality in adolescent romantic couples. Sexuality Research and Social Policy. 2005, 2 (4): 32–41. doi:10.1525/srsp.2005.2.4.32. 
  189. ^ Williams T.; Connolly J.; Cribbie R. Light and heavy heterosexual activities of young Canadian adolescents: normative patterns and differential predictor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008, 18: 145–72. doi:10.1111/j.1532-7795.2008.00554.x. 
  190. ^ Grello C. M.; Welsh D. P.; Harper MS; Dickson J. Dating and sexual relationship trajectories and adolescent functioning. Adolescent & Family Health. 2003, 3: 103–12. 
  191. ^ Harden K.; Mendle J. Adolescent sexual activ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elinquent behavior: The role of relationship context.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11, 40 (7): 825–838. doi:10.1007/s10964-010-9601-y. 
  192. ^ Halpern C.; Oslak S.; Young M.; Martin S.; Kupper L. Partner violence among adolescents in opposite-sex romantic: Findings from 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01, 91 (10): 1679–1685. PMC 1446854 . PMID 11574335. doi:10.2105/AJPH.91.10.1679. 
  193. ^ Halpern C.; Young M.; Waller M.; Martin S.; Kupper L. Prevalence of partner violence in same-sex romantic and sexual relationships in a national sample of adolesc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004, 35 (2): 124–131. PMID 15261641. doi:10.1016/j.jadohealth.2003.09.003. 
  194. ^ Collins W. A.; Welsh D. P.; Furman W. Adolescen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9, 60 (1): 631–652. PMID 19035830. doi:10.1146/annurev.psych.60.110707.163459. 
  195. ^ 196.0 196.1 .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17-09-26 [2018-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7). 
  196. ^ 青少年:健康风险和解决办法. 世卫组织. 2017 [2018-02-17]. (原始内容于2018-04-19). 
  197. ^ Bhushan Kumar, Somesh Gupta.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2014: 123 [2016-12-15]. ISBN 8131229785. 
  198. ^ Katharine O'Connell White. Talking Sex With Your Kids: Keeping Them Safe and You Sane - By Knowing What They're Really Thinking. Adams Media. 2010: 85–86 [2015-05-01]. ISBN 1440506841. (原始内容于2016-04-07). 
  199. ^ Twila Pearson. The Challenging Years: Shedding Light on Teen Sexuality. WestBow Press. 2012: 63 [2016-12-15]. ISBN 1449773281. 
  200. ^ Lerner, J.V.; Lerner, R.M.; Finkelstein, J. Adolescence in America : an encyclopedia. Santa Barbara.: ABC-CLIO. 2001: 807. ISBN 1576072053. 
  201. ^ 202.0 202.1 202.2 Lerner, Jacqueline V.; Rosenberg, Richard M.; Jordan Finkelstein. Adolescence in America : an encyclopedia. Mark L. Santa Barbara, Calif.: ABC-CLIO. 2001: 807. ISBN 1576072053. 
  202. ^ Lerner, Jacqueline V.; Rosenberg, Richard M. Jordan Finkelstein , 编. Adolescence in America : an encyclopedia. Mark L. Santa Barbara, Calif.: ABC-CLIO. 2001: 271. ISBN 1576072053. 
  203. ^ Melanie Tebbutt, Making Youth: A History of Youth in Modern Britain (2016).
  204. ^ Selina Todd, and Hilary Young. "Baby-Boomers to ‘Beanstalkers’ Making the Modern Teenager in Post-War Britain." Cultural and Social History 9#3 (2012): 451-467.
  205. ^ Laura Tisdall, "Inside the ‘blackboard jungle’ male teachers and male pupils at English secondary modern schools in fact and fiction, 1950 to 1959." Cultural and Social History 12.4 (2015): 489-507.
  206. ^ Helena Mills, "Using the personal to critique the popular: women’s memories of 1960s youth." Contemporary British History 30#4 (2016): 463-483.
  207. ^ 208.0 208.1 208.2 208.3 208.4 208.5 Lerner, Jacqueline V. Rosenberg, Richard M.; Jordan Finkelstein , 编. Adolescence in America : an encyclopedia. foreword by Mark L. Santa Barbara, Calif.: ABC-CLIO. 2001: 79. ISBN 1576072053. 
  208. ^ Juang, L., Lerner, J. McKinney, J., & von Eye, A. (1999)
  209. ^ 210.0 210.1 Steinberg, L. (2011). "Adolescence," 9th ed. 292. New York, NY: McGraw-Hill.
  210. ^ Brown, B. Bradford; W. Larson, Reed; Saraswathi, T.S.; Nsamenang, A. Bame. 3. The World's Youth: Adolescence in Eight Regions of the Globe (PDF).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69 [11 September 2014]. (原始内容 (PDF)于2021-02-23). 
  211. ^ 212.0 212.1 Lerner, Jacqueline V. Rosenberg, Richard M.; Jordan Finkelstein , 编. Adolescence in America : an encyclopedia. Mark L. Santa Barbara, Calif.: ABC-CLIO. 2001: 115. ISBN 1576072053. 
  212. ^ Lerner, Jacqueline V. Rosenberg, Richard M.; Jordan Finkelstein , 编. Adolescence in America : an encyclopedia. Mark L. Santa Barbara, Calif.: ABC-CLIO. 2001: 116. ISBN 1576072053. 
  213. ^ Lerner, Jacqueline V. Rosenberg, Richard M.; Jordan Finkelstein , 编. Adolescence in America : an encyclopedia. Mark L. Santa Barbara, Calif.: ABC-CLIO. 2001: 44. ISBN 1576072053. 
  214. ^ Lerner, Jacqueline V. Rosenberg, Richard M.; Jordan Finkelstein , 编. Adolescence in America : an encyclopedia. Mark L. Santa Barbara, Calif.: ABC-CLIO. 2001: 44–45. ISBN 1576072053. 
  215. ^ Larson, R., & Verma, S. (1999). How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spend their time: Time budgest for locations, activities, and companionship.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9", 565-597.
  216. ^ 217.0 217.1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05). "Growing up global".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217. ^ Larson R.; Verma S. How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spend time across the world:Work, play, and developmental opportuniti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9, 125 (6): 701–736. PMID 10589300. doi:10.1037/0033-2909.125.6.701. 
  218. ^ Lerner, Jacqueline V. Rosenberg, Richard M.; Jordan Finkelstein , 编. Adolescence in America : an encyclopedia. Mark L. Santa Barbara, Calif.: ABC-CLIO. 2001: 101. ISBN 1576072053. 
  219. ^ 220.0 220.1 Lerner, Jacqueline V. Rosenberg, Richard M.; Jordan Finkelstein , 编. Adolescence in America : an encyclopedia. Mark L. Santa Barbara, Calif.: ABC-CLIO. 2001: 577. ISBN 1576072053. 
  220. ^ Lerner, Jacqueline V. Rosenberg, Richard M.; Jordan Finkelstein , 编. Adolescence in America : an encyclopedia. Mark L. Santa Barbara, Calif.: ABC-CLIO. 2001: 577–579. ISBN 1576072053. 
  221. ^ Lerner, Jacqueline V. Rosenberg, Richard M.; Jordan Finkelstein , 编. Adolescence in America : an encyclopedia. Mark L. Santa Barbara, Calif.: ABC-CLIO. 2001: 578. ISBN 1576072053. 
  222. ^ [Fields, J. (2012). Sexuality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Shared Cultural Ideas across a Political Divide. Retrieved April 28, 2016.]
  223. ^ Ford, C. & Beach, F. (1951). "Patterns of sexual behavior". New York: Harper & Row.
  224. ^ 225.0 225.1 225.2 Steinberg, L. (2011). "Adolescence", 9th ed. New York, NY: McGraw-Hill.
  225. ^ Diamond, L., Savin- Williams, R. (2009). Adolescent Sexuality. In R. Lerner & L. Steinberg (Eds.),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3rd ed., Vol. 1, pp. 479–523). New York: Wiley.
  226. ^ Furlong, Andy (2013). "Youth Studies", New York, NY: Routledge.
  227. ^ 228.0 228.1 228.2 228.3 228.4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ational Institute of Drug Abuse. (2012, July). "Drugfacts: High school and youth."
  228. ^ 229.0 229.1 (PDF). 青年事務委員會: 468–72. 2016-11 [2018-02-2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2-27). 
  229. ^ Mashamba, Tshilidzi; Mudhovozi, Pilot; Sodi, Tholene. Gender differences in cigarette smoking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frican Journal for Physical, Health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 September 2012: 117–130. 
  230. ^ Greenblatt, Janet C. (2000). "Patterns of Alcohol Use Among Adolescents and Associations with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231. ^ 232.0 232.1 Duan, L.; Chou, C.; Andreeva, V.; Pentz, M. Trajectories of Peer Social Influences as Long-term Predictors of Drug Use from Early Through Late Adolesce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July 2009, 38 (3): 454–465. doi:10.1007/s10964-008-9310-y. 
  232. ^ 233.0 233.1 233.2 233.3 233.4 233.5 233.6 Kuntsche, E.; Knibbe, R.; Gmel, G.; Engels, R. Who drinks and why? A review of socio-demographic, personality, and contextual issues behind the drinking motives in young people. Addictive Behaviors. 2006, 31 (10): 1844–1857. doi:10.1016/j.addbeh.2005.12.028. 
  233. ^ [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V-Free America. (2007). Television and Health. In The Sourcebook for Teaching Science. Retrieved 2012, from http://www.csun.edu/science/health/docs/tv&health.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34. ^ Mäkinen, M; et al. Body dissatisfaction and body mass in girls and boys transitioning from early to mid-adolescence: additional role of self-esteem and eating habits. BMC Psychiatry. 2012, 12: 35. doi:10.1186/1471-244x-12-35. 
  235. ^ Ata, R. N.; Ludden, A.; Lally, M. M. The effects of gender and family, friends, peers, and media influences on eating behaviors and body image during adolesce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07, 36 (8): 1024–1037. doi:10.1007/s10964-006-9159-x. 
  236. ^ Ferguson, C. J.; Winegard, B.; Winegard, B. Who is the fairest one of all? How evolution guides peer and media influences on female body dissatisfaction (PDF).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011, 15 (1): 11–28. doi:10.1037/a002260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3-01). 
  237. ^ Lenhart, Amanda. Teens and social media. Pew Internet and American Life Project. 2007. 
  238. ^ Greene, M. Trajectories of perceived adult and peer discrimination among Black, Latino, and Asian American adolescents: patterns and psychological correlate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March 2006, 42 (2): 391–396. PMID 16569162. doi:10.1037/0012-1649.42.2.218. 
  239. ^ Reich, Stephanie M.; Kaveri Subrahmanyam; Guadalupe Espinoza. Friending, IMing, and Hanging Out Face-to-Face: Overlap in Adolescents' Online and Offline Social Network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March 2012, 48 (2): 356–368. PMID 22369341. doi:10.1037/a0026980. 
  240. ^ Teens are avid, daily users of social media. Social Media, Social Life: How Teens View Their Digital Lives. Common Sense Media. [6 December 2012]. (原始内容于2021-05-15). 
  241. ^ Hamm, MP; Newton, AS; Chisholm, A; Shulhan, J; Milne, A; Sundar, P; Ennis, H; Scott, SD; Hartling, L. Prevalence and Effect of Cyberbullying on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A Scoping Review of Social Media Studies.. JAMA pediatrics. 22 June 2015, 169: 770–7. PMID 26098362. doi:10.1001/jamapediatrics.2015.0944. 
  242. ^ Chen, Su-Yen; Fu, Yang-Chih. Internet use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early adolescence. Adolescence. 2009, 44 (176): 797–812 [4 October 2012]. 
  243. ^ Shanahan, N. (2000). "Pathways To Adulthood In Changing Societies: Variabilities and Mechanisms in Life Course Perspective"Annu. Rev. Sociol. 2000.
  244. ^ Steinberg, L. (2011). "Adolescence", 9th ed. 101. New York, NY: McGraw-Hill.
  245. ^ (PDF). [2018-02-2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9-06). 
  246. ^ Romer, Dan. Why it's time to lay the stereotype of the 'teen brain' to rest. The Conversation. [2017-11-21]. (原始内容于2021-05-15) (英语). 
  247. ^ The Invention of Adolescence. Psychology Today. June 9, 2016 [February 19, 2017].  参数|magazine=与模板{{cite web}}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magazine}}|website=) (帮助)
  248. ^ Fasick, Frank A. On the "Invention" of Adolescenc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February 1994, 14 (1): 6–23 [2018-02-27]. doi:10.1177/0272431694014001002. (原始内容于2021-05-15).  "[...]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to increase productivity, the affluence generated by it, and the related structural changes in society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creation of adolescence in the North American urban-industrial society."
  249. ^ Epstein, Robert. Teen 2.0: Saving Our Children and Families from the Torment of Adolescence. Linden Publishing. 2010 [2018-02-27]. ISBN 1610351010. (原始内容于2021-05-15). 
  250. ^ Demos, John; Demos, Virginia. Adolescence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1969, 31 (4): 632–638 [2018-02-27]. doi:10.2307/349302. (原始内容于2021-05-15).  "The idea of adolescence is today one of our most widely held and deeply imbedded assumptions about the process of human development. Indeed most of us treat it not as an idea but as a fact. [...] The concept of adolescence, as generally understood and applied, did not exist before the last two decades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251. ^ The danger of treating teens like children. [2018-02-27]. (原始内容于2021-05-15). 
  252. ^ Epstein, Robert; Ong, Jennifer. Are the Brains of Reckless Teens More Mature Than Those of Their Prudent Peers?. Scientific American. August 25, 2009 [October 5, 2017]. (原始内容于2021-05-15). 
  253. ^ Moshman, David. The Teenage Brain: Debunking the 5 Biggest Myths. Huffington Post. 2011-05-17 [2017-11-20]. (原始内容于2017-07-04) (美国英语). 
  254. ^ Ethics Without Indoctrination, Richard Paul 1988
  255. ^ The thinker's guide to ethical reasoning, Linda Elder and Richard Paul 2013

外部链接

前任者:
前青少年期 Preadolescence
人的成長
青少年 Adolescence
繼任者:
青壯年 Young adult

青少年, 英語, adolescence, 為拉丁文, adolescere, 的變體, 意指成長, 是身體和心理發展的過渡階段, 此一階段通常發生在青春期到法定成年期間, 通常是指15歲左右的人, 但其應有的身體, 心理或文化表現可能會更早開始和更遲結束, 例如, 青春期現在通常在前期的階段開始, 此一情況在女性中尤其普遍, 認知發展, 特別是大腦前額葉皮質所負責的控制衝動, 和身體體型發育, 特別是男性, 可持續至20多歲, 因此, 年齡只是的粗略象徵, 學者們發現很難就的精確定義達成共識, 正在表演舞龍的一名. 青少年 英語 adolescence 為拉丁文 adolescere 的變體 意指成長 1 是身體和心理發展的過渡階段 此一階段通常發生在青春期到法定成年期間 1 2 3 青少年通常是指15歲左右的人 3 4 5 6 但其應有的身體 心理或文化表現可能會更早開始和更遲結束 例如 青春期現在通常在前青少年期的階段開始 此一情況在女性中尤其普遍 4 7 8 9 10 認知發展 特別是大腦前額葉皮質所負責的控制衝動 和身體體型發育 特別是男性 可持續至20多歲 因此 年齡只是青少年的粗略象徵 學者們發現很難就青少年的精確定義達成共識 7 8 11 12 正在表演舞龍的青少年一名青少女 要對青少年的全面了解 需要從各個角度入手 包括心理學 生物學 神經認知科學 歷史 社會學 教育和人類學 宏觀所有角度 一般認為青少年是兒童和成年之間的過渡期 其文化目的是孩子要對成年人這一角色進行準備 13 這是一個多重過渡時期 該些過渡範疇包括教育 培訓 就 失業 以及從一種生活環境過渡至另一種生活環境 14 青少年的結束和成年的開始因國家和個體功能而異 此外 即使在同一國家或文化中 也可能有不同的年齡界定 按時間和法律 一個人是否足以成熟到讓社會賦予他們某些特權和責任 也有相對應的 儀式 甚至如頒禮帽 祭祀祖先 刺青 完成獨立狩獵 性交 照顧另一個生命等 成年禮 來完成如此的期待 這些里程碑包括駕車 擁有合法的性關係 在武裝部隊服役或擔任陪審團 購買和飲用酒精飲料 投票 簽訂合同 完成某些教育水平和結婚 青少年的來臨通常伴隨著父母或法定監護人的放寛限制 包括與前青少年期相比下較少的監管 在研究青少年發展時 15 其可按生物學上的特徵作定義 如青少年開始時的生理轉變和結束時的生長停止 亦可按認知上的特徵作定義 抽象和多角度思維的能力變化 還有社會學的定義 對成年人此一角色進行準備的時期 處於青春期的人的身體會出現一系列變化 其中包括性器官逐漸成熟 身高增加 體重增加 大腦結構和組織的重大變化 認知上的改變則包括知識水平上升和變得更能掌握抽象思維和理性思維 青少年發展是一門跨學科的學問 屬神經科學或生物行為健康領域的研究者可能側重於青春期期間大腦的結構變化 及其對認知或社會關係的影響 對青少年感興趣的社會學家可能側重於他們的社會角色 以及社會文化对其角色的影響 16 发展心理学家則可能側重於青少年與家長和同伙之間的關係變化 17 一些科學家對 青少年是否一個具有共同特徵的群體 存有疑問 並認為青少年的 典型特質 並不是必定會出現的 目录 1 身體發展 1 1 青春期 1 2 急速發育 1 3 與生殖有关的轉變 1 4 腦部發展 2 認知發展 2 1 相關觀點 2 2 認知能力的改善 2 3 假設和抽象思維 2 4 後設認知 2 5 相對性思維 2 6 智慧 2 7 冒險行為 2 8 行為抑制 3 心理發展 4 社交發展 4 1 身份定位發展 4 1 1 自我概念 4 1 2 身分認同 4 1 3 環境與身份 4 1 4 性取向與性向認同 4 1 5 自尊 4 2 與他人的關係 4 2 1 家庭關係 4 2 2 同儕關係 4 2 3 戀愛關係和性行為 5 文化 5 1 自主權 5 2 社會角色和責任 5 3 信念體系發展 5 4 性 5 5 法律問題 5 5 1 飲用酒精飲料和使用非法藥物 5 5 1 1 盛行率 5 5 1 2 社交群體的影響 5 5 1 3 人口因子 5 6 媒體 5 6 1 身體意象 5 6 2 媒體之普及 5 6 3 社交網絡 5 7 過渡至成人 6 對現行理論的批評 7 參見 8 参考文献 9 外部链接身體發展 编辑青春期 编辑 主条目 青春期 青春期是一段維持好幾年的時期 期間經歷者的身體和心理都会出現很大的轉變 男女孩踏入青春期的平均年龄分别為12歲和11歲 18 19 每個人踏入青春期的時間 及其結束的時間 都會受到遺傳因子影響 但像飲食和運動般的環境因子亦会对其有所影響 20 21 以上因子也可能促使早熟和遲熟的情況出現 12 21 青春期發育的顯着特徵在於身高 體重 身體結構 以及循環和呼吸系統的獨特生理變化 22 這些變化很大程度上可歸因於體內激素的濃度改變 一旦青春期開始 扮演着组织者的角色的激素便會使身體以某種方式作出反应 23 促使身体产生變化 此外其亦會引起行為變異 24 青春期期間身體會出現一些變化 該發展階段以第二性徵的出現和發展為特徵 第二性徵的例子有男性聲音變得低沉 喉结變大 女性乳房發育 臀部變得更為突出 他們體內激素的濃度改變至接近成人的水平 這些基本都是腦下垂體所引發的反應 其会分泌多種進入血液的激素 引發連鎖反應 男性和女性的性腺因而遭到激活 使當事人急速地生長和發育 並開始產生大量必需的化學物質 睾丸會分泌睾酮至血液 卵巢则會分泌雌激素 這些激素的分泌量會逐漸增加 直至性成熟為止 一些男性可能会因性激素失調而患上男性乳房发育症 25 男性的鬍鬚通常在青春期的後期階段出現 26 27 鬍鬚通常首次出現於15至19歲之間 並於上唇的角落長出 28 26 27 若不刮鬍子 它就會擴至整個上唇 形成髭 然後擴至臉頰上部和下唇下方 28 最後擴至下巴的兩側和下方邊緣 形成一整個完整的鬍鬚 28 與大多數人類生物進程一樣 此一順序可能因人而異 另外亦有人很晚才長出鬍鬚 26 27 一些男性在青春期後的10年內都不會長出一整個完整的鬍鬚 26 鬍鬚亦於青春期後2 4年內繼續變粗 變黑 變密 26 男性踏入青春期的一項顯着象徵便是初精 男性首次射精的平均年齡為13歲 29 對於女性而言便是初潮 女性首次出現月經的平均年齡為12 13歲 20 30 31 32 初潮出現的年齡受到遺傳因子影響 但飲食和生活方式都会有一定影響 20 無論該名女性擁有哪一种基因 都必須有一定比例的身體脂肪 才能使初潮到來 20 因此習慣高脂肪飲食且運動量少的女性初潮平均來得相對較早 20 21 營養不良或需進行大量體力勞動的女性初潮則平均來得相對較遲 20 踏入青春期的時機也可能會對心理和社交产生重大影响 早熟的男性通常比他們的朋友更高更強壯 33 他們的相關特徵對吸引潛在伴侶關注和成為運動選手是有利的 青少男往往會渴望自己擁有良好的身体意像 因其能使自身更自信 更安全和更獨立 34 晚熟的青少男可能會把自身與成熟的朋友和同齡人作比較 並因此對自己的身体感到自卑 然而早熟對青少男而言亦有負面影響 早熟的青少男可能會因激素而變得更具攻擊性 34 因為他們比同齡人顯得更为成熟 所以所面臨的社會壓力亦較大 那些壓力会迫使他們作出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 社會亦可能会視早熟的青少男更為情緒化 但事实上只是他們的認知和社會發展落後於他們的外表而已 34 研究表明 早熟的青少男更有可能是性活躍的 並更有可能从事高風險行為 35 對於青少女而言 早熟有時會增加自我意识过剩出現的機會 儘管這是典型成熟女性的其中一項特徵 36 由於她們的身體提前發育 所以青少女可以会變得更缺乏安全感和獨立性 36 早熟亦会使她們比同齡人更有可能患上进食障碍 比如神经性厌食症 將近一半的美國女高中生節食減肥 36 此外情緒和精神還沒完全成熟的青少女可能不得不面對較大年纪的少男所提出的性邀請 37 早熟的青少女除了較有機會擁有相對較早的性经驗和意外懷孕经歷之外 她們亦較可能接觸酒精飲料和娛樂性藥物 38 那些經歷过以上事物的學生的学業成绩往往不及 沒有經驗 的同輩 39 少女通常於15 17歲期間完成發育 3 19 40 少男則於16 18歲完成整段青春期 19 40 41 青春期後身高一般不会再增加 少女在出現青春期的首次身體變化後再隔四年才会進入性成熟期 3 少男的性成熟速度則相對較慢 但相關過程的持續时間比女性多兩年 出現青春期的首次身體變化後再隔六年才会進入性成熟期 34 41 急速發育 编辑 青春期時甲狀腺激素和雄激素這兩種生長激素会同時釋放 導致当事人的身高和體重迅速增加 42 青少男的發育平均比女性遲兩年 在發育的高峰时段 青少年的生長速度幾乎跟幼兒一樣 分別一年長高10 3厘米 青少男 和9厘米 青少女 43 除了身高 體重也会在青春期間顯著增加 期間所得到的體重幾乎等於成年时的一半 43 即使過了青春期 早期成年男性和青少男的肌肉仍可繼續發展 34 身體不同部位急速發展的起始年龄各有先後 但對於所有青少年而言皆有统一的順序 最先發展的地方是他們的手掌 腳掌和頭部 其后是手臂和腿 最後是身躯和肩膀 44 青春期期間 骨頭会變得更脆硬 在青春期結束時 長骨的末端会闭合 而此一过程可能有种族差異 非裔美國青少年的骨密度顯著高於白人 這種差異可能是非裔美國女性較少患上骨質疏鬆症和骨折的原因 45 在青春期期間 體脂肪和肌肉的分佈亦会發生顯著的變化 該些變化在兩性中存有差異 青春期之前 兩性的相關分佈幾乎沒有差異 青春期期間 青少男的肌肉發展速度較青少女快 儘管兩性的肌肉皆於青春期期間快速地發展 不過在體脂肪的增加上 少男的增加速度顯著低於少女 女性的體脂增加现象在青春期之前的幾年就已经出现 過了青春期的少男的肌肉脂肪比大约为3比1 少女則大约為5比4 這可能有助於解釋兩性在運動表現上的差異 46 青春期發育还会影響循環和呼吸系統 青少年心臟和肺部的大小和可容纳量皆会增加 這些變化使得他們能應付更強更持久的運動 並擁有顯著的兩性差異 與女性相比 男性的 心臟和肺部一般較大 收縮壓較高 靜止心率較低 血液攜氧能力較強 中和因肌肉收缩而产生的化學副產物的能力較強 以及擁有較多的血紅蛋白和血紅細胞 47 儘管在遺傳上存有一些性別差異 環境因子在青春期的生理變化中亦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例如少女往往會在前青春期时減少身體活動 48 49 並可能缺乏攝取像鐵質般的重要營養素 50 這些環境因子会对女性的身体發育有所影響 與生殖有关的轉變 编辑 第一性徵是指與性器官直接有關的特徵 对於男性而言 青春期的第一階段中睾丸和陰囊会發育 隨後則是陰莖 51 在陰莖發育的時候 精囊 前列腺和尿道球腺亦会同時發育和變大 初精一般發生在陰莖加速發育後的大約一年 與生理因素相比 这有較大可能受文化因素影響 因為對於許多少男而言 第一次射精往往是由自慰所引起的 44 一般少男在成年之前便具有生育能力 42 對於女性而言 青春期第一性徵的變化主要是子宮 陰道和生殖系統其他方面的發育 初潮此一轉變伴隨著一系列激素的變化 52 一般而言 女性在初潮後再過幾年才具有完全的生育能力 因為常规性排卵在初潮大约兩年后才会出现 53 第二性徵是指所有不跟性生殖直接有关的轉變 對於男性而言 該些轉變包括長出體毛 恥毛以及鬍鬚 聲音變得低沉 上臂和大腿周圍的皮膚變得粗糙 汗腺變得更为發達 對於女性而言 則包括臀部變寬 乳房變得豐滿 長出陰毛 乳暈增大 乳頭隆起 54 在青春期出現的第二性徵的發育可以以谭纳标准來測量 55 腦部發展 编辑 剛踏入青春期的人的腦部尚未發展完全 在10到25歲之間 腦部會發生一些對行為有重要影響的變化 人的腦部大小在6歲時便達至成年的90 56 因此青少年的腦部不会有任何顯著的大小改變 但是在青少年晚期以前 腦部的皺摺都會變得愈加複雜 56 在青少年時期 腦部中的白質總量会綫性地上升 灰质總量則呈U形走勢 57 此外當中亦会通過突觸修飾 英语 synaptic pruning 此一過程 使腦中不必要的神經連接遭到消除 並使灰质總量減少 但这並不代表腦部喪失部分功能 相反腦部的效率因更多髓鞘的形成和不必要的神經連接減少而增加 58 腦部中首批被修飾的是負責初级功能的區域 比如運動區 感覺區 在後期階段 負責的功能相对較为高級的腦區的一些物質會遭到清除 相關腦區包括外側前額葉皮質等 59 腦部中其中一項較具意義的變化亦發生於前額葉皮層 其主要負責決策和認知控制等高級認知功能 在青春期期間 前額葉皮質会形成更多髓鞘 其突觸的修飾次數亦会增加 这除了会使得信息處理的效率提高 還會使前額葉皮層和腦部其他區域之間的神經連接加強 60 现时已知有三种神经递质會對青少年的腦部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它們分別是谷氨酸 多巴胺以及血清素 谷氨酸是一種興奮性神經遞質 大多數在青少年時期被修飾的神經連接上存有谷氨酸等興奮性神經遞質的受體 61 多巴胺與愉悅感和決策過程中的環境協調有关 在青少年時期 边缘系统以及前額葉皮質所接收的多巴胺水平會增加 62 興奮性神經遞質跟抑制性神經遞質的不平衡和多巴胺活性增加這兩點皆可能使青少年容易感到無聊 且容易採取冒險行為 血清素是一種參與情緒和行為調節的神经递质 其主要參與邊緣系統的活動 且對獎懲決定 情感體驗和社會信息的處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邊緣系統中的多巴胺和血清素的水平變化会使得青少年更为情緒化 並對獎勵和壓力有着更大的反應 情緒有着更大起伏这点會增加青少年的脆弱性 血清素發揮作用的地方亦不只限於邊緣系統 好幾处的血清素受體的基因表達會在青少年時期發生顯著變化 此一情況在人類的額葉和前額葉皮質中尤其明顯 63 認知發展 编辑認知能力亦於青少年时期快速發展 64 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指出 抽象思维能力会在青少年时期增強 且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也会減少 这可使得他們的思考和推理角度更為廣闊 65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MRI 和行为科学的综合研究已證明 用以管理和控制思想以及行為的管控功能会在此期間發展 該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跟前額葉皮質有關 66 於青少年时期發展的思想 理念和觀念对該人的將來有着重大影響 並在品格和人格形成上扮演着重大的角色 67 腦內結構的改變 經驗和知識的增加以及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 皆会使認知能力快速發展 參見腦部發展一節 儘管該些變化發生的時機因人而異 但是以下所探討的是起始於青春期 或是過了青春期不久后开始發生的變化 当中一些在青春期以后亦会繼續發展 双系统模型 英语 Dual systems model 此一理論指出 社會情緒系統的發展與大腦認知控制系統之間的不平衡會使青少年更勇於採取冒險行為 68 相關觀點 编辑 對於青少年的認知發展 目前已有兩大主要派别各自提出不同的分析角度 一派主張以建構主義的角度去了解他們的認知發展 並以皮亞傑的研究为依據 主張青少年的認知改善是相对較为突然且大幅度的 另一派则主張以資訊處理的角度去分析 它源於對人工智能的研究 試圖從思維過程的具體構成部分的發展去解釋認知發展 認知能力的改善 编辑 15歲左右的青少年的基本思維能力可以跟成年人相提並論 青少年相關方面的改善主要發生於5方面 注意力 在选择性注意力方面有所改善 即其將注意力凝聚於某一個刺激源 而忽略其他刺激源的能力有所提升 分開性注意力也有所改善 即其將注意力凝聚於兩个或以上的刺激源的能力有所提升 69 70 記憶力 工作记忆力和长期记忆力皆有所提升 71 資訊處理的速度 青少年的思考速度較兒童快 處理速度在5歲 青少年中期之間急劇提升 然後在15歲時升幅開始減缓 青少年後期和成年期兩者的資訊處理速度幾乎沒有變化 72 組織能力 青少年更了解自己的思考過程 並能使用记忆术等策略幫助自己思考 73 後設認知能力 2005年以后的眾多研究表明 腦部在20多岁以前尚未發展完全 74 假設和抽象思維 编辑 與兒童相比 青少年的思維較不限於具體的事物 他們可思慮到目前不存在的事物的可能性 青少年對 可能性 的思考能力增加的其中一項表现为演繹推理技巧的提高 此一技巧的提高会促使假設性思維發展 繼使預先計劃 預測行動的後果 以及尋找事件的替代解釋的能力有所提升 這也使得青少年在爭論上更为有技巧 因為他們可以推翻朋友或父母的假設 青少年亦對概率有着更深入的理解 另一個青少年認知發展的顯著面就是更系統性的抽象思維的顯現 例如青少年比兒童更容易理解雙關 諺語 隱喻和類比中特定的高階抽象邏輯 使他們能夠理解語言如何傳達像諷刺 隱喻 挖苦般的多重信息 9歲以下的兒童往往無法理解挖苦背后的意思 75 後設認知 编辑 認知能力的其中一項發展牽涉到對 思考過程 本身的思考 亦即一個遭稱為後設認知的過程 它一般牽涉到對自身在思考過程中的認知活動的監控 青少年對自身的思維模式的了解一旦提高 便会使自控能力和学習表现一同提升 它也與社會認知有關 其會使當事人的內省能力和自我意識程度提升 並使其更为理智化 與兒童相比 青少年明顯更能夠理解人們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動 能夠內省這點可能會導致兩種不同類型的青少年自我中心 繼使當事人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問題 假想的觀眾 英语 Imaginary audience 與個人傳奇 英语 Personal fable 自我中心 可能在15歲時達到高峰 並一般伴隨着自我意识过剩的情況 76 與後設認知和抽象思維相關的心智理論在青少年時期也會變得更複雜 77 青少年能以社會觀點理解他人 即使他們本人並不是當事人 他們仍可以透过想象理解某人的思想 行為如何影響他者的思想 行為 78 相對性思維 编辑 與兒童相比 青少年更傾向於質疑他人的主張 且較少把资料視為絕對正確 他們从家庭圈子以外的人中得知於圈子內被教導的绝对规條 實質上並不是所有人皆要遵守的 除此之外 他們还开始開始區分常理內外的规條 避免接觸 燙手山芋 及打破那些具文化规範的规條 比如禮儀 約會的最低年齡 較小年纪的兒童不会懂得此一劃分 这种轉變可能會使青少年更勇於在不同方面質疑權威 79 智慧 编辑 智慧 亦即由所累積的经驗發展而來的洞察力和判斷能力 80 會在14 25歲期間增加 然後增長速度会放慢 因此在青少年 成人過渡期期間 当事人所得到的智慧與年齡有關 智慧與智商並不相同 青少年的智商測試成績並沒有顯著的提高 因為測試成績本身是與同齡人的成績相对 智商測試排名通常是不会改變的 因为每個人成熟的速度大致相同 冒險行為 编辑 由於青少年大多數的受傷跟較高風險的行為 比如高風險駕駛所致的車禍 酗酒 没有任何安全措施保護的性行為 有關 所以研究者已針对青少年從事冒險行為时的認知和情緒进程進行了大量研究 在解決這個問題時 相对較为重要的是區分那些青少年更有可能從事高風險行為 盛行率 他們在作與風險有關的抉择时所考慮的是否與成年人相似 認知處理角度 以及是否因衡量優次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結論 行为决策理論指出 青少年和成年人皆会衡量行为本身潛在的利弊 然而现有研究表明 青少年比成年人更重視 利 那方面 特別是社交方面的 利 81 现有研究支持青少年和成年人以類似的方式考慮風險的假設 但兩者由於價值觀不同 所以最后導向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一些研究者認為 青少年更愛冒險这点可能在演化上存有優勢 例如若没有冒險的慾望 那麼青少年就不會有離開家庭所需的動力或決心 此外從人口整體的角度而言 社会上存有一群更願意承擔風險和嘗試新方法的人是有好处的 因为他們可以跟較年長的成年人的保守傾向互相抗衡 並打破他們所持的固有常識 傾向於冒險这点也可能具有生殖上的優勢 使得青少年在性吸引和約會方面有了一個新的焦點 並使潛在的伴侶得以打動 研究還表明青少年的刺激尋求基綫可能会影響其一生对高風險行為的態度 82 83 從事性行為本身具有潛在的後果 對於青少年而言更是如此 没有任何安全措施保護的性行為 使用效果強差人意的避孕方法 比如體外排精法 擁有多個性伴侶 以及跟伴侣欠溝通皆会增加從事性行為的風險 不論是健康上還是人際關系上 一些生活上的风險因子一般與青少年較高風險的性行為有關 比如遭受虐待 欠缺父母支持和管束 84 行為抑制 编辑 包括消弱學習此一能力在內 行為抑制能力會在青少年時期有所減弱 85 故此青少年相對較不能抑制自身作出可能產生負面後果的行動 比如使用非法藥物和從事没有任何安全措施保護的性行為 86 這種現象亦對那些建基於消弱原理之上的行為疗法產生影響 比如用於治療焦慮和藥物成癮的线索暴露疗法 cue exposure therapy 87 88 有評論認為 青少年行為抑制能力減弱 此一特点可解釋他們在透過行為疗法治療藥物成癮後 往往会再次成癮的傾向 89 心理發展 编辑 斯坦利 霍尔 美国心理学会的首任主席斯坦利 霍尔於1904年發表 青少年 Adolescence 一著 其為青少年心理学的首項正式研究 他認為青少年是一个充滿着巨变和骚动的时期 此一觀點是依據當時解釋人類行為的兩个新角度而提出的 它們分別是達爾文的演化論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理論 他相信青少年是人類祖先從原始演化至近代文明的代表 霍爾的論斷直到20世紀50年代才遭到心理学界質疑 因為當時爱利克 埃里克森和安娜 弗洛伊德等心理學家紛紛開始關注青少年心理学 並构想出他們有關青少年的理論 安娜認為青年的心理失调是具有生物学基礎和文化普遍性 爱利克則側重於身份形成與角色實現之間的对立 90 理論即使有所不同 但以上三位心理學家皆認为青少年本質上是一个充滿骚动和心理混亂的时期 包括同儕關係和文化影響力在內 青少年骚动性較少的部分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基本遭到忽視 此一領域的研究在50年代到80年代期間侧重於描述他們的行為模式 而較忽视行為解釋此一部分 90 讓 麥克法蘭 英语 Jean Macfarlane 於1927年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創立了人類發展研究所 Institute of Human Development 其前身為兒童福利研究所 Institute of Child Welfare 91 該研究所對於健康發展研究有着重大貢獻 91 該研究所於大萧条至二戰前此一獨特成長環境下進行了多項關於人類發展的研究 由哈羅德 瓊斯 Harold Jones 和赫伯特 斯托爾茲 Herbert Stolz 於1931年發起的 奧克蘭成長研究 Oakland Growth Study 則旨在研究生活在奧克蘭地區的兒童的身體 智力和社交發展 該些數據的收集工作始於1932年 终於1981年 使得研究者能夠收集从青少年过渡至成年的研究對象的縱向數據 此外讓 麥克法蘭亦發起了 柏克萊指導研究 Berkeley Guidance Study 從社會經濟和家庭背景角度分析考察兒童的發展 92 格倫 埃爾德 Glen Elder 參考了該些研究後 於20世紀60年代提出青少年發展的人生歷程理論 並制定了青少年發展的幾個通则 時間和地點 通则指出個人發展受制於他們成長的時間和地點 時間重要性 通则是指人生大事对个人發展的影響取決於 它們發生於何時 這點 人生聯繫理念 则表明人的發展同時受制於当事人所屬的關係網絡 人的能动性 通则則認為 人的人生歷程是經由当事人在歷史和社會網絡背景下所作出的選擇和行動來構建的 93 美国青少年研究学会 Society for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於1984年正式成立 成為世界首個專門負責青少年研究的組織 学会首先處理的一些問題包括青少年的特質是先天还是后天的爭議 青少年跟他們所身处的環境如何互相影響 以及以文化 社交群體和歷史背景等因素來解釋青少年的行為 90 像傑里米 格里菲斯 英语 Jeremy Griffith 般的演化生物學家已从復演論的角度分析青少年心理與从原始祖先演化成現代人之間的相似之處 94 社交發展 编辑身份定位發展 编辑 身份定位發展 Identity development 是青少年時期的其中一個階段 95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 身份角色定位始於青少年期 他們在期間往往會更願意嘗試从事各种不同的行為 並改變自己的相貌 好讓自己能了解 自己是誰 96 為了定位自己的身份角色和了解 自己是誰 青少年可能會不斷嘗試不同的身份角色 从过程中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角色 由於家庭生活 環境和社會地位等因素影響 在青少年時期發展和保持自身的身份角色是十分艱鉅的 95 實證研究表明 與身份定位形成相比 稱此一過程为 身份定位發展 会較準確 研究同时亦證实存有一個使當事人對 自我 此一理念規範化的過程 97 身份定位的發展主要現於兩個主要方面 自我概念 self clarity 和 自尊 96 由于青少年时期的选择会影响到以后的生活 因此青少年的高度自覺和自我控制能力會令其在向成人过渡期间作出更好的决定 98 研究者会从身分認同 自我概念 自尊三個角度的角度去理解身份定位發展 青少年時期的發展使得由此成長而來的青壯年人更為谨慎 大部分青少年會對自身外貌所經歷的變化更为關注 並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使自己變得更为体面 4 青少年所身處的環境亦同樣對身份定位發展有着重大影響 美国心理学会的研究表明 在撫育條件較差的環境下成長的青少年會在身份定位發展上面對較長時間的困難 99 自我概念 编辑 自我概念是指個體對自己的一系列看法 100 101 認知能力會在青少年時期間發展 導致對自我和他人的意識提升 更能意識到他人的想法和判斷 此外抽象思考能力 思考未來的可能性的能力 以及同時考慮多種可能性的能力也會提升 因此與一般只會簡單具體地自描的幼兒相比 青少年的相關能力有着顯著的蛻變 孩童会利用自身的身體特徵來定義自己 青少年則可根據自身的價值觀 思想和觀點來定義自己 102 青少年能透過想像构思他們可能會成為的人 103 以及他們的選擇所可能造成的長遠影響 結果 104 青少年對 他們可能會成為的人 的探索可能會使自我表現出現突然的變化 因為他們可能會選擇 拋棄某些特質和行為 嘗試使自身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遠離自身所畏懼成為的自己 這種區別可能會使許多人感到不安 但他們亦會通過表現出 理想中的自己 所應有的行为與其拉近 並以遠離 自身所畏懼成為的自己 所有的行为表現與其拉遠 103 105 自我概念的進一步延伸則為 分化 differentiation 其始於青少年意識到自身行為和他人認知所受的背景影響 並開始出現描述自己時對自身特質的區別形容 106 分化 會在青少年中期間充分發展 107 在初中期間 青少年對自身人格特質的描述由於會根據具體的情境而作出 因此可能存有矛盾 自我概念的不一致是青少年時期常見的困擾來源 108 身分認同 编辑 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義使得一個自我意識上的慾望得以产生 希望自身在同儕中佔有重要地位 以及嚮往遭社群所接納 social acceptance 109 與可能存有矛盾的自我概念相反 身份認同 在各種情況下皆會穩定一致 且當中的依據可能是過去的經歷或对未來的願景 每個人都有一套屬於自身的自我概念 然而愛利克 艾瑞克森認為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完全達成 認同 艾瑞克森的發展階段理論中包含了認同危機 英语 identity crisis 当中青少年需探索不同的可能性 並統合自身的不同部分 他把以上問題解決後的階段稱為 定向型認同 認同成功 identity achievement 但同時亦強調身份認同的危機 不會在一個時間點中完全解決 110 青少年首先根據自身所身處的群體來定義自己 衣裝能幫助青少年探索新的身份 遠離家長 以及保持與同儕的紐帶 時裝在 青少年探索自己 这回事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時裝發展的速度就像青少年人格演變般快速 111 青少年有意識地嘗試以不同的方式塑造自己 藉此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身份 他們使自身的形象和他人所看到的形象匹配的嘗試和錯誤 皆能使青少年理解他們是誰 112 媒體就像時裝般 同樣會影響青少年 現代生活接二连三地於屏幕 頁面和廣告牌的肉體上顯现 113 此一包围网上的訊息會有意識地或潛意識地紮根於青少年的腦海 從而影響青少年的自我形象 青少年身分認同的其中一項影響因子 研究者詹姆斯 馬西亞 James Marcia 提出了針對個體的這些層面的測試 並沿用至今 114 115 他的問題分為三個向導 职业 思想和人際關係 並根據個人探索未來方向的程度以及对未來獻身的程度對答案進行評分 其結果把人分类为 1 迷失型 所有人的起始 2 早閉型 未經歷過認同危機 在沒有選擇之下對未來獻身 3 未定型 探索未來方向中 4 定向型 不再探索未來 並對未來獻身 116 研究顯示青少年早期便會開始自我检视 但在18歲之前很少會達至認同成功 117 首年踏入大學 此一事件會顯著影響身份發展 但實際上其可能會延長当事人处於 未定型 的時間 因為此一轉變会鼓勵他們重新審視以前的承諾 並鼓勵他們進一步探索未來的可能性 118 大部分證據都支持埃里克森的發展階段理論 116 研究也證實身份發展沒有所谓的終點 119 環境與身份 编辑 在身份定位發展上 青少年所身處的環境通常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99 美国大部分关於青少年的研究聚焦於中產白人的孩童 而现有研究表明 若家長愈是富有及有勢力 那麽他們处於青少年时期的孩童的身份定位發展便會愈成功 99 青少年的身份形成时期是其一生中其中一个最为关鍵的時刻 較近期的人口結構模式顯示 與20世紀中葉的情況相比 現今的兒童 成年過渡期往往会較長 因此跨越青少年和成年早期的青年時期已成為生命歷程中一個更為突出的階段 这亦使各項影響此一發展過程的因素變得更為重要 120 許多因素會對青少年的社會認同構成影響 包括責任 應對计划 121 以及社交媒體 這些因素都受到青少年所身處的環境所影響 一般而言 家庭愈是富有及有勢力的孩童 其所擁有的機會和形勢便會愈多愈好 身處於美国內部城市或居於擁有犯罪意欲的鄰里附近的青少年 更有可能接觸到對其發展不利的環境 青少年是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敏感時期 於此時接觸不良事物可能会對未來產生重大影響 在美国郊區長大的青少年較不可能接觸惡劣的環境 並更有可能參與有利於他們身份定位發展的活動 99 性取向與性向認同 编辑 性取向是指 一個人對男性 女性或兩性產生的持久情感 喜愛 愛情或性吸引的現象 122 心理學家們於近年嘗試了解青少年的性傾向發展 一些理論家認為 性傾向的發展路徑有着許多不同的可能 個體所遵循的具體路徑可能因其性別 傾向以及何時踏入青春期而定 122 特羅伊登 Troiden 於1989年提出了同性戀性認同發展的四階段模型 123 首个階段通常始於童年期 並稱為敏化 sensitization 其特徵在於孩童意識到同性對其的吸引力 第二個階段為認同混淆 identity confusion 或稱認同困惑 通常始於首个階段開始的幾年後在這個階段 年輕人的內心遭到因自身性傾向而起的情绪骚动所壓倒 並開始與同性伴侶一同從事性行為 第三個階段為認同假定 identity assumption 通常始於青少年離家後的幾年 並開始向親友們出櫃 並認同自己為同性戀或雙性戀 124 第四個階段為承諾 commitment 或稱獻身 當中青壯年人將自己的性認同視為一種生活方式 這個模型預計整個過程始於童年 並持續至20多歲 然而此一模型的效度備受質疑 近年研究者亦積極探討代替這個模型的構思 就性向認同的角度而言 青少年期是大部分同性戀和跨性別青少年開始認識和理解自己的感受的時候 一旦性認同已經形成 很多青少年便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出櫃 許多人可能會經歷一段性傾向存疑或否定的時期 處於這階段的人可能會同時對同性戀和異性戀經驗進行試驗 125 一項對194名21歲以下的同性戀和雙性戀青年的研究發現 他們意識到自身性傾向的平均年齡大約為10歲 但是向同儕和成人出櫃的平均年齡則分別為大約16歲和17歲 126 一些年輕人会因不同的理由而难以建立正面的LGBT認同 同儕壓力便是一個很大的影響因素 性傾向存疑的青年人的周圍一旦都是異性戀霸權主義傾向的同儕時 便有可能因與眾不同而感到痛苦 出櫃亦需伴隨一定的心理調息 因为存有一定的風險 事實上當事人一旦向異性戀霸權主義傾向的同儕出櫃 便有可能需面对遭他人排斥 惡意取笑 以至暴力對待的情況 125 此外他們亦可能遭家人所排斥 正因為如此 LGBT青少年的自殺率可高至異性戀同儕的四倍 127 自尊 编辑 身份形成的最後一大層面就是自尊 其定義為人對自我概念和認同的感受和意見 128 大部分關於自尊的理論都指出 不論性别年齡 人們都有維持 保護和提高自尊心的渴求 129 與普遍的觀點相反 沒有經驗證據顯示自尊感会在青少年期中顯著下降 130 不稳定自尊 Barometric self esteem 的波動速度很快 且水平低便有機會導致嚴重的困擾和焦慮 但稳定自尊 baseline self esteem 在整个青少年期期間仍會高度保持穩定 131 整體自尊量表的效度備受質疑 許多人認為更具體的量表可能會透露更多青少年的個人經歷 132 與朋友打好關係的少女更有可能享有高度的自尊 她們的友誼關係的重要功能之一便是令自己身邊存有能夠提供社會和道德支持的朋友 當她們不能贏得朋友的認可 或者找不到擁有共同興趣的人時 其自尊便有可能變得低下 少男更關心的是確立和維護他們的獨立自主性 並嘗試弄清與權威之間的關係 133 因此他們更有可能從 成功地對朋友構成影響 中獲得自尊 另一方面 缺乏建立浪漫关系的能力便是青少男自尊低下的主因 男女的自尊皆會在分手後變得低下 並容易出現其他症狀 抑鬱和絕望便是其中的兩種 女性抑鬱的可能性是男性的2倍 男性自殺的可能性是女性的3 4倍 Mearns 1991 Ustun amp Sartorius 1995 134 與他人的關係 编辑 青少年與同儕 家庭以及社交圈子成員之間的關係在其社交發展上扮演了一定角色 隨著青少年社交圈子快速發展 他們開始能夠區分相识之人與朋友之間的差異 並會投入更多情感 精力於朋友身上 135 此一情況並不會對青少年構成壞的影響 除非該些朋友把 对其可能有害的事物 介紹給他 並施加有形或無形的同儕壓力 青少年時期是社交發展的關鍵 因為他們很容易受到與自身關係密切的人的影響 此外他們亦会在此期間首次作出完全取决於自身意念的抉擇 這同樣會使得青少年期更為敏感 由於同儕對青少年有着極大的影響 所以與他人的關係對於青少年的社交發展是十分重要的 與他人的關係 亦能幫助青少年理解性格概念 其是如何形成的 以及一個人為什麼會擁有特定的性格 心理比較 psychological comparisons 的運用情況既可作為內隱人格理論發展的指標 亦可作為理解性格形成的一項進程 換句話說 通過比較兩個人的性格特徵 我們便可建立一个應用於一般人格理論的框架 而 這樣的理論便會於日後成為了了解特定人物的框架 136 社會比較 social comparison 類似於心理比較 其可應用於發展個人的身分認同 自我概念 以及個人性格 社會比較強調溝通的重要性 繼而使得個人發展中 與他人的關係 得以凸显 137 家庭關係 编辑 一對處於青少年時期的姐妹 青少年在家庭中的角色有著重大的轉變 年幼的孩童傾向於強烈地坚持自己的主张 不過直到青少年早期以前他們的主张一般不會對家庭決策產生很大的影響 138 因為照顧者在此時候才會開始平等地看待他們 青少年在獨立性增加的同時 亦需面臨如何與照顧者保持良好關係的難題 112 他們與照顧者的衝突常常會在青少年時期顯著增加 與家庭的聯繫也變得不那麼緊密 他們與照顧者的爭論一般圍繞着管束上的一些小細節 比如門禁时間 服裝以及私隱權 139 140 青少年在爭論發生以前就可能視照顧者的 絕對權威性 為一項問題 141 隨著朋友的相互影響越來越大 照顧者與青少年之間的分歧亦愈趨嚴重 該些朋友對青少年的影響可能與照顧者的價值觀相反 社交媒體在青少年與照顧者之間的分歧中所扮演的角色亦愈趨重要 142 雖然在以前照顧者從來不用擔心社交媒體的威脅 但社交媒體對青少年來說卻可能是一個充滿危險的平台 照顧者對青少年在社交媒體網站上所做的事情可能完全不明 因此他們有時難以及時察覺一些對當事人虎视眈眈的法外之徒 許多照顧者對社交網站欠了解 這進一步增加了他們對青少年的不信任感 照顧者與青少年之間的關係的其中一項挑戰便是如何在管控風險的同時 增強在線交流的機會 129 儘管青少年與照顧者之間的衝突会增加 但這只是相對較小的問題 就重要人生議題的層面而言 大多數青少年的態度和價值觀仍然與照顧者相同 143 在童年期間 兄弟姐妹是衝突和沮丧的其中一個根源 144 踏入青少年期後與兄弟姐妹的關係可能有所轉變 而轉變本身取決於兄弟姐妹的性別 在青少年早期 同性的兄弟姐妹跟自己的亲近度會增加 然後保持穩定 性別不同的兄弟姐妹跟當事人的關係則可能在青少年早期逐漸疏遠 然後在中期亲近度增加 145 兄弟姐妹跟當事人的互動有助於其社交和自我認識 146 兄弟姐妹關係保持良好這點能對青少年產生多方面的正面影響 兄弟姐妹能夠扮演同儕的角色 並可能因此增加彼此的社交能力和自我價值感 年齡較大的兄長 姊姊可以對年齡較小的弟弟 妹妹進行指導 不過所產生的影響可正可負 取決於指導內容 家庭互动的變化可能對青少年產生潛在的重大影響 離婚尤其如此 美國的離婚率高達50 147 而這種普遍現象可能會對青少年產生很大影響 子女撫養權的糾紛往往在離婚後不久出現 並會反映出家長如何爭奪控制權及其矛盾的心態 離婚通常會導致青少年與欠子女撫養權的家長的聯繫減少 148 離婚對於不稳定和经常虐待子女的家庭而言有着積極的影響 因為其會減少家庭衝突 但是大多數研究表明 離婚對青少年以至青少年後的發展皆有負面影響 一項研究發現 與生活在穩定的離婚後家庭的同儕相比 在青少年後期經歷離婚和家庭轉變的子女的數學和社會研究的表現發展較為緩慢 149 另一項研究則提出一項新的青少年認識结构創傷理論 150 假設道青少年後期的創傷性生活事件 比如離婚 可能会增加成年後發生衝突行為的機會 不過這種情況可通過有效的行為評估和訓練來舒緩 150 童年期或青少年期時所發生的父母離婚會繼續對處於20 30幾歲的人產生負面影響 影響其浪漫關係和處理衝突的風格 亦即其會更傾向以 避免 和 對抗 的方式處理衝突 151 儘管家庭對於青少年的影響不同其以往 但家庭環境仍深深地影響其所作出的抉擇和行為 152 與照顧者關係良好的青少年從事各種高風險行為的可能性較低 該些行為包括吸煙 飲酒 打架 從事沒有任何安全措施保護的性行為 152 照顧者亦對青少年的教育構成影響 一項由西格爾德 Sigrud 和布倫達爾 Blondal 於2009年發表的研究表明 在14歲時便認定照顧者是有权威的青少年 权威型管教 更有可能在22歲以前完成中學學業 這是因為權威型家長会支持和鼓勵他們這樣做 為了避免其失望的青少年便會努力達成其期望 153 同儕關係 编辑 上圖 美國的大學生在進行室外研究時的情況 他們在步行的同時一拼探討課題 下圖 於大學圖書館進行研究的學生 同儕團體會對青少年的社交和一般發展產生極大影響 青少年與同儕的交流量顯著增加 關係較其他人生階段强烈 154 並對青少年所作出的決策和抉擇產生更大影響 155 高質量的友誼關係有助於青少年的個人成長 不論該些朋友有怎樣的特質 兒童期時的交流和所建立的友誼關係會成為同儕團體的初型框架 同時亦可能會在其踏入青少年期時幫助了他 156 同儕團體在青少年時期尤其重要 進入青少年期的其中一個特徵就是與同儕一起渡過的時間顯著增加 157 和成年人的監管減少 158 與兒童時期相比 青少年更傾向於與異性結交 159 並傾向跟擁有共同特徵的同儕團體產生共鸣 160 青少年亦普遍在有困難時去尋找朋友一同應對 161 與同儕團體之間的交流有助於青少年探索自己的感受 發展身份定位和像共感以及領導能力般的社交技能 青少年會依據能在自身發現的特徵選擇加入哪一個同儕團體 112 這些關係能使青少年更為接受 將成為的自己 團體規範和價值觀亦會滲入青少年的自我概念中 155 通過對同儕特質 自身意見和價值觀的反思和發展新的溝通技能 青少年更可以適切地分享和表達自身的情感 避免遭他人批評和排斥 儘管同儕團體可在學習動機和表現等方面對個體產生積極影響 不過其對社交發展的影響可正可負 同儕可能會對個體產生消極影響 比如個體可能會因同儕壓力而嘗試濫用藥物 飲用酒精飲料 破壞公物 偷竊物品 162 同儕壓力的易感性在青少年早期增加 並在約14歲時達至高峰 隨後下降 163 研究者亦在西班牙青少年身上進一步找到同儕對社交發展產生負面影響的證據 對問題的情緒反應和情緒不穩與針對同儕的肢體暴力有關 164 肢體暴力和人際關係欺凌行為皆與不少慢性心理問題有關 其中之一便是抑鬱症 社交排挤同樣會造成這樣的後果 165 正因為如此 被欺凌的青少年往往會出現與欺凌有關的繼發性問題 166 被欺凌的青少年於日後更有可能會欺凌他人 167 不過此一關係是否適用於網絡欺凌仍是一項問題 在青少年早期 他們會經常跟與自己親近的同性别同儕結黨 儘管人們普遍認為 朋黨 會對其產生負面影響 但事實上它有助於青少年適應社會和進行身份定位 例如忠誠感和競爭感可能會在一群運動能力極強的男性同儕中產生 朋黨亦扮演了 家長 的角色 能讓青少年明白什麼事情是應做 不應做的 168 不論同性還是異性 很多青少年後期階段的朋黨皆會包含之 因為他們會開始發展恋情 169 朋黨會因更以伴侶為中心的關係而破裂 在宏觀層面上 青少年常與擁有共同嗜好及活動的圈子結交 某些年輕人的刻板印象是由所身處的圈子而定的 比如Jock 英语 Jock stereotype 某些运动的狂熱粉絲 Nerd 多元民族共存的高中往往以種族為依據組成圈子 170 雖然圈子在青少年早期至中期時存有很大的影響力 但它往往會在高中階段顯著減弱 因為學生的身份角色定位會在該階段更為個人化 171 溝通渠道亦對青少年的交流十分重要 其包括臉對臉交流 電子郵件 短信 電話等 青少年是新型溝通方式的重度使用者 他們会較常使用像Facebook般的社交網站和短信跟他人交流 在面對同儕時更是如此 172 青少年會使用在線技術來尝试新的身份角色 並擴大他們的同儕圈子 比如努力增加在Facebook等社交媒體上的好友數量 155 儘管一些青少年會使用這些新興渠道來加強與同儕之間的關係 但一些則會把其應用於網絡欺凌等負面行為上 並可能對家庭產生負面影響 參見家庭關係一節 172 戀愛關係和性行為 编辑 戀愛關係的盛行率會在青少年階段日趨上升 53 的15歲美國青少年在受訪前18個月存有一段維持至少1個月的戀愛關係 173 據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於2011年為2934名中学3年級 7年級進行的調查顯示 49 6 的少男及52 3 的少女曾有與異性约会的经驗 平均首次约会年齡分別為13 3岁和13 5岁 174 8 12 據一項在2013年發表於 柳葉刀 的英國全國調查顯示 英國兩性的平均首次性交年齡為17 0歲 16 24歲組則為16歲 24 4 的受訪者表示在16歲以前有從事過性交 175 美国國家衛生統計中心 英语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的特別表列顯示 2011年至2015年15 44岁的受訪者的平均首次性交年龄為17 2歲 不論男女 176 中國性學家潘綏銘於2015年進行的調查顯示 分別約40 和20 的男女於18歲時有过性交 177 據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於2011年為年齡介乎18 27歲的青年進行的調查顯示 50 的男性及42 的女性從事過性交 已從事過性交的男性及女性平均首次性交的年齡分別為17 7歲及18 2歲 178 49 根據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於2013年進行的調查顯示 高中職 五專學生13 8 有性經驗 男生13 1 女生14 6 179 關係持續時間亦會隨著青少年的成長而增加 這可由性成熟和維持戀愛關係所需的認知技能的發展來解釋 不過該些技能在青少年晚期以前都不會有很大的發展 180 長期的戀愛關係高質量關係能使青少年獲得維繫日後的高質量關係所必需的技能 181 總體而言 青少年的積極浪漫關係可帶來長期的好處 高質量的浪漫關係亦與成年早期的高度獻身有着關係 182 並可能跟自尊 自信和社交能力正相關 183 184 例如一個積極自信的青少年會認為自己是一位成功的伴侶 而消極的人則欠缺相關的自信 185 青少年通常會依據種族 民族 受歡迎程度和身體吸引力這些標準來選擇約會對象 186 然而個體的擇偶標準存有分歧 雖然大多數青少年會選擇與自身年齡相符的人作約會對象 但少男較傾向於選擇年齡比自身小的人作約會對象 而少女則傾向選擇年齡比自身大的 173 露西亞 奧沙利文 Lucia O Sullivan 等人發現處於中學生所經歷的戀愛事件沒有顯著的性別差異 187 大多數受訪青少年表示他們已跟伴侶接吻 牽手 自認处於情侶關係 並跟人披露之 這顯示個人對戀愛關係的想法及公眾對此的認識都對該些青少年樣本產生重要影響 與戀愛事件 牽手 和社交事件 在團體中披露情侶關係 相比 性事件 例如性接觸 性交 較不常見於樣本中 研究者指出以上結果是重要的 因為其聚焦於戀愛關係對於青少年的積極影響 而不是側重於性行為及其後果 187 青少年的性成熟亦會表現於社交互动中 儘管他們可能會從事不存在任何情侣关系的性行为 但此階段所發生的性經歷大多都發生於戀愛關係中 188 青少年也會使用科技和社交媒體來尋找心儀的戀愛對象 因為他們認為上述渠道較為安全 並可籍此發展進一步的關係 155 接吻 牽手和擁抱這些行為一般皆代表當事人滿意這段關係 飽受暴力對待 常感到抑鬱和關係質量差的青少年較有可能於早期便從事以生殖器刺激為特點的性行为 189 190 不過此一關係並不適用於青少年晚期發生於戀愛關係中的性經歷 191 一些研究指出一些引起青少年於早期就從事性行为的遺傳因子亦是他們犯罪的風險因子 顯示一些人同時擁有於早期就從事性行为以及經歷情緒困擾的風險 然而對於年紀較大的青少年而言 擁有戀愛基礎的性經歷實際上與較少的異常行為相關 结果已考慮遺傳因子的影響 不存在任何情侣关系的性經歷則跟上述情況相反 192 約會暴力 英语 Dating violence 在青少年当中相當普遍 10 45 的美國青少年報稱曾在關係當中曾遭受肢體暴力對待 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则曾遭受精神暴力對待 該些暴力行为包括揍打 扔東西以及掴臉 不过該些行为一般不會達至需要求醫就診的程度 肢體暴力的出現頻率会在高中階段至成年人早期期間逐漸减少 青少年異性伴侶出現暴力行为的頻率不像成年伴侶般存有顯著性別差異 193 194 195 青少年的性行为在當代社會伴有一定的風險 可能的風險包括情緒困擾 比如害怕遭到侵犯 感染像愛滋病般的性傳播疾病 196 未成年懷孕 197 美國性傳播疾病新發病例的一半为15 24岁的青少年 早期成年人 196 美國的青少年更可能抱有 只進行性交以外的性行为便没問題 的思想 因为他們錯誤地相信這能減低感染性傳播疾病的風險 198 199 200 文化 编辑 日本東京的辣妹 青少年發展的某些特點更為貼近文化方面 文化的其中一種定義為 沿襲過去且得到人們重視的行為和象征 並能为社群提供了一個構成框架 201 文化是一種需學習和社會共享的事物 且會影響生活的所有層面 202 社會責任 性表達和信念体系的發展皆可能因文化而有所不同 青年文化是統合青年的某些特點而产生的一种文化 該些特點包括衣裝 音樂 所使用的媒體 就業 藝術 所選擇的食品和飲料 娛樂以及語言 202 由此可見 文化對於青少年的生活有着很大且普遍的影響 以致研究者在研究青少年時亦需理解他們的文化 202 然而 文化 本身不跟國家或民族同義 許多文化存在於特定的國家 種族和社會經濟體之內 此外研究者亦需避免以自身文化的角度研究青少年的文化 20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青少年首次得到英國大眾的廣泛關注 因為他們開始擔憂青少年犯罪 204 到了20世紀50年代 英國媒體開始以 反叛的一代 來形容他們 照顧者和子女之間的配合度於隨後增加 使得政治家和老一代的道德恐慌開始淡去 受到新經濟政策保障的工薪階層照顧者因此鼓勵青少年多享受冒險的生活 205 校園亦遭描述為 危險的黑板叢林 206 20世紀60年代的英國媒體將青少年歪曲描述成 過於富裕且淫乱的一代 屡次犯罪且抗衡文化的反叛者 這些描述並不反映普遍年輕人的實際經歷 對於青少女而言更是如此 207 自主權 编辑 青少年的自主權因文化而異 故此青少年擁有自主權的代表行為亦不盡相同 心理學家已把自主權的類型分為三大類 情緒自主 行為自主以及認知自主 208 情緒自主是根據青少年與他人的關係來定義的 此外考慮因素通常亦包括跟成年人和同儕所發展的情感聯繫 208 行為自主包括青少年調節自身行為 依據個人決策行動 以及自我管理的能力 文化差異在行為自主中尤其明顯 因為它跟個人時間管理等問題有關 208 認知自主是指青少年進行獨立推理和決策 而不過度依賴社會验证的能力 208 自主感會在青少年階段加强 这可歸因於青少年的社會關係擴大 外觀日益成人化 擁有更多的權利 責任 以及認知發展加劇 208 恰当的自主發展與良好的心理健康 高度的自尊和上進心 積極的自我概念 以及自律 控制行為有關 208 此外已有發現顯示 當青少年對自主權的感受與他們的照顧者吻合時 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會較佳 209 問卷 青少年时刻表 teen timetable 可用於評估 个体認为青少年從事某些與自主權有關的活動的合適年齡 210 以及不同文化對青少年自主權的看法有何差别 白種青少年及其照顧者一般比亞裔更為希望自身 被照顧者於較早的時候就能達至獨立自主 210 由此可見青少年自主權存有文化認知上的差異 繼而影響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及發展 與 個性 和 自由 這兩個概念相比 相互依存 此一理念可能較有助於理解生活在撒哈拉以南地區的青年的發展 211 社會角色和責任 编辑 一名貴族青少女的肖像 在不少文化中 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深受社會對其應扮演的角色的期望所影響 分擔家庭責任的期望 是青少年行為規範化的一個重大影響因子 比如某些文化會期望青少年在家務和家庭責任上有著重大建樹 212 但具體的家庭責任會因文化 家庭類型以及年齡而異 213 一些研究指出 多從事家事 会對青少年的自我價值感 關懷度以及顧他精神產生正面影響 212 除了分擔家務以外 一些文化亦同時希望青少年分擔家庭的財務責任 家庭經濟和金融教育專家的分析指出 青少年可在儲蓄 消費以及對未來的財務目標進行規劃之中 發展出良好的金錢管理技能 214 不同家庭在財務責任分配和零用钱提供方面的差異 可能是在反映各式各樣的社會背景和家庭內部景況 以上兩者可能會進一步受到不同的文化規範 價值觀 某些社會的市場經濟和商业發展所影響 215 比如生活在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兒童往往需要輟學工作 所以其所受的正規教育相對較少 216 雖然人們常在青少年階段加入勞動大軍 但由於高等教育的可及性和重要性增加 現今於此階段加入勞動大軍的人數較以往低 217 比如在1980年 一半16歲的中國青少年已經就業 十年後的相关人口则已降至不足25 217 此外青少年在工作和休閒活動上花費的時間會因文化而異 這是因為不同文化的規範 期望和經濟狀況有所差異 與許多國家相比 美國的青少年花在學習或工作上的時間較少 花在休閒活動上的時間則較多 218 這些差異可能會受到該青少年所身處的文化對教育的看法 以及社會和家庭對其應承擔的責任的期望所影響 綜上所述 青少年的時間管理 財務角色和社會責任與教育 職業發展 文化規範和社會期望有著密切的關係 青少年對其所承擔的責任的體驗在許多方面決定了他們 邁向成人之路 的長度和質量 219 信念體系發展 编辑 青少年的特徵往往包括對世界的理解出現轉變 開始擁有人生方向 以及積極尋求嶄新的理念 而不是毫無疑問地接受成年人權威的觀點 220 青少年通過與社會 家庭和文化環境的互動 來發展出一套獨特的信念體系 221 雖然宗教不一定是每個青少年的生活經歷的一部分 但他們仍可以形成一套與自身 世界以及遠高於自身的存在有關的信念 220 這一過程通常伴隨有意義的文化傳統 以證明當事人正式過渡至成年 包括坚振圣事 各種的儀式 习惯 通過儀禮 222 性 编辑 許多文化透過性方面的一些里程碑來定義當事人是否已過渡至成年 比如初精和初潮 除生物因素之外 青少年的性社會化进程高度取決於他們的文化對青少年或婚前性行為的態度 在美國更是如此 當地有評論簡單地認為青少年的 熾灼激素 最終會使其發生性行為 並視其為 令成年人深感憂慮的風險 223 由於美國青少年的性行為盛行率居高不下 所以在當地 性教育應如何開展 這點存有爭議 爭議點其中之一便是 學校應採用婚前守貞教育還是綜合性性教育 英语 comprehensive sex education 這可以追溯至國家所教的應是 宽容的還是具有限制性的 的爭論 拘束的性文化顯然會阻礙未婚青少年的性活動 並可能持續至青少年接受正式的通過儀禮為止 這些文化可能會透過隔離男女性 當眾羞辱和體罰這些方法 來試圖限制性行為的出現 169 224 宽容的文化較能接纳青少年的性表象以及男女在公共和私人空間所發生的互動 同樣拘束但相關程度較低的文化可能會接納青少年某些方面的性表象以及男女在公共和私人空間所發生的互動 不過另一些則可能不獲接納 比如一些文化雖接納青少年的性行為 但不接納青少年懷孕 一些則不反對青少年性行為和青少年懷孕 只要在婚內發生便沒問題 225 未婚青少年的性行為在某些較宽容的文化中遭到接納 甚至鼓勵 225 不論當地文化是拘束的還是宽容的 對性表達的期望皆可能存有性別差異 不同文化對於該些期望的表達方式亦可能有所不同 有些通過法律 也有些通過約定俗成的規範表達之 226 LGBT青年可能受到他者欺凌 歧視 並可能在向他者出櫃時受創 227 因此青少年所處的文化的性態度圍可能會影響青少年的信念 生活方式和社會認知 法律問題 编辑 飲用酒精飲料和使用非法藥物 编辑 盛行率 编辑 美國青少年非法藥物的使用率在20世紀90年代至2000年代中期持續下降後反升 大麻是繼酒精飲料之後最常被美國青少年濫用的藥物 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 英语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所收集的數據指出 在2007 2011年期間美國青少年的大麻使用率從8年级学生的5 7 7 2 升至10年级14 2 17 6 然後在12年级則升至18 8 22 6 228 此外近年MDMA的使用率也在激增 在2010年至2011年間 美國高中學生的MDMA使用率從1 4 上升至2 3 228 銳舞文化的普及跟MDMA的高度使用很可能在某個程度上有關 據香港保安局禁毒處的2014年統計顯示 每100名香港15 19歲青少年當中有0 21名曾被呈報濫用藥物 總計有417名 229 15 24歲的青少年 青年最常濫用的藥物為氯胺酮 其次為大麻 229 處方藥的可获得性增加會使青少年濫用藥物的情況加劇 隨著診斷成患有行為和注意力障礙的學生人數增加 以服用維柯汀和阿得拉尔等藥物取樂的青少年亦變得普遍 美國15 2 的高中學生報稱在過去一年內曾濫用處方藥 228 美國青少年酒精飲料的飲用率目前處於史上最低水平 在接受調查的學生中 有8 的8年級學生在上個月至少喝醉了一次 10年級學生的相關數字為13 7 12年級則為25 228 美國中學學生的吸煙情況不太普遍 11 7 現今反而是使用大麻的人較多 15 2 228 研究顯示 晚期青少男使用大麻的可能性顯著高於處於同一階段的青少女 該研究指出學生使用大麻的情況存有明顯的性別差異 研究發現男性多於小學和高中時開始使用大麻 而大多數女性則在高中後才開始 230 這可歸因於社會對大麻的觀點 藥用價值和合法化等問題皆使得社會對大麻的印象更為正面 吸煙的健康風險則繼續使人們敬而遠之 與不飲用酒精飲料的青少年相比 飲用酒精飲料至一定程度者使用非法藥物的可能性高出16倍 231 社交群體的影響 编辑 年滿18歲並在愛爾蘭酒吧外面遊逛的青少年 雖然愛爾蘭的法律規定18歲以下的人不得在家外喝酒 但這並不嚴格執行 同儕和社會規範對青少年起始時的行為有着很大的指導作用 因此青少年主要是受到朋友和同學的影響而飲用酒精飲料和使用非法毒品 繼而成為習慣 研究表明 在高中的朋友和同儕對使用非法藥物的看法與當事人使用非法藥物的習慣高度相關 相關的關係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得更為顯著 232 儘管社會對青少年飲用酒精飲料和使用大麻的影響往往是直接且顯著的 但中學的同儕和朋友對大麻的規範會對當事人會否使用大麻這點產生深刻的影響 232 人口因子 编辑 兩性飲用酒精飲料的動機在青少年中後期以前分別不大 233 其在14 15歲時左右才會有顯著差別 青少男比少女更傾向因社交上的動機而飲用酒精飲料 少女則傾向視其為舒解情感的一種方法 233 不過青少年晚期和成年早期的男女的相關動機皆會以享樂為主 舒解情感為次 233 飲酒習慣及其背後的動機往往會反映一個人的某些性格特點 五大性格特质的其中四個跟飲酒動機有關 只有經驗開放性此一特质無關 對酒精飲料的渴求增加往往反映出當事人的高度外向性 享樂動機通常也反映當事人的盡責性低 相關表現為抑制能力低下和好鬥性增加 借酒消愁 則跟高情緒不穩性和低親和性高度相關 233 此外還跟像焦慮 抑鬱和自卑般的情绪問題有關 233 研究顯示青少年即使身處於不同的文化 他們的飲酒動機仍有高度的一致性 社交活動 和 享樂 這兩個要素在青少年的相關抉擇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不論文化背景 在阿根廷 香港和加拿大進行的調查表明 青少年最普遍是為了享樂而飲用酒精飲料 80 的阿根廷青少年報稱他們是為了享樂而飲酒 為了改善負面情緒的則只有7 233 加拿大的青少年則較多回答道 為了令自己狂欢 18 因為我喜歡飲酒 16 為了令自己飲醉 10 香港的女性受訪者較多報稱是為了 社交享樂 而飲酒 男性則較多為了 酒精的效果 而飲之 233 媒體 编辑 身體意象 编辑 研究者已針對 身體意象對青少年的影響 此一主題進行了大量研究 與上一代相比 現今青少年接觸媒體的機會明顯增加 研究顯示現今美國的青少年平均每年觀看約1500小時的電視節目 234 因此現今青少年會接觸到許多關於 社會所追求的美 的資訊 對自己的形象或外表感到不滿意的現象稱為 身体形象不满 body dissatisfaction 對於青少年而言 身体形象不满往往與體重 低自尊以及非典型飲食模式有關 235 學者們仍在探討媒體對青少年身体形象不满的影響 236 237 媒體之普及 编辑 一名正在發訊息的青少女 由於青少年接觸媒體的機會在過去10年間增加 使得青少年利用電腦 手機 音響和電視接觸各式各樣的流行文化的情況也相繼趨向普及 幾乎所有美國的住家至少擁有一台電視機 超過75 的青少年居住點可以接達互聯網 至少會偶爾上網的美國青少年则超過9成 238 由於青少年會花很多時間於這些設備上 所以他們接触媒體的機會也很高 青少年花在電腦上的時間在過去數十年大幅增加 239 青少年最常進行的線上活動包括玩電子遊戲 收發電子郵件和即時訊息 瀏覽社交網站及新聞網站 觀賞視頻以及聆聽音樂 社交網絡 编辑 青少年的社交網站使用率很高 截至2012年 73 12 17歲的美國青少年報稱自己至少擁有一個社交網站個人檔案 240 68 的青少年每天發至少會發一條文字訊息 每天訪問社交網站的有51 每天至少發送或接收一條推文的則有11 34 的青少年每天瀏覽他們主用的社交網站數次 23 的青少年是 重度 社交媒體用戶 亦即他們每天至少使用兩種不同的社交媒體平台 241 雖然研究尚無定論 但一些研究結果表明 電子交流並不利於青少年的社交發展 且會削弱他們的社交技能 一篇2015年的綜述指出 青少年普遍缺乏應對網絡欺凌的策略意識 此一现象跟他們患上抑鬱症的可能性增加有關 242 研究顯示互聯網削弱青少年社交技能的方式存異 在線社交往往會讓使青少女容易受伤 而網吧交際則只會影響青少男的學業 但一些研究指出 在線交流能使朋友更為親近 並能幫助社交焦慮的青少年 因為他們可能更容易在网上進行社交互動 243 更確切的研究發現使用互聯網對青少年的身體健康有負面影響 因為其會令他們進行體育活動的時間減少 不過互聯網上亦包含大量關於健康的資訊 能對青少年起了一個教育的作用 過渡至成人 编辑 越戰時的美國年輕士兵 攝於1965年 在廣義上 青少年的定義為兒童至成年人之間的過渡階段 霍根 Hogan 和阿斯通 Astone 於1986年指出 此一過渡階段可能包含一些里程碑 比如結束學業生涯 開始從事一份全職工作 離開伴隨自己成長的家 结婚 首度成為孩子的家長 244 但是該些里程碑的發生時間因文化而異 在美國等國家 青少年期可持續達十年 但在一些國家 此一過渡階段只會持續幾天 並以一些儀式來證明當事人已成年 245 社會和宗教性的 成年禮 遍佈世界各地 其例子包括坚振圣事 猶太教成人禮 拉丁美洲成人禮Quinceanera 美國16歲時的生日sweet sixteen等 在一些國家 开始仪式 initiation ceremonies 是當地人民過渡至青少年或成人的重要標誌 當事人服裝或紋身可能會伴隨著相關仪式而變化 225 對現行理論的批評 编辑某些關於青少年的理論一直受到像羅伯特 愛潑斯坦 英语 Robert Epstein 般的專家的批評 羅伯特認為尚未完全發展的腦部並不是青少年骚动的成因 246 247 有些則批評 青少年 此一概念 因為它是一個相對較新的現象 在人類史上才出現不久 248 249 250 251 並批評道此一概念會稚化 英语 Infantilization 美國社會中的年輕人 252 羅伯特 愛潑斯坦和詹妮弗 翁 Jennifer Ong 在 科學人 的一篇文章中指出 美國式的青少年騷動在超過100種文化中並不存在 由此可見它不是無可避免的 其次腦部本身會因經歷而變化 使得我們無從得知 該些變化是因還是果 253 大衛 莫什曼 David Moshman 同樣指出 儘管腦部研究對於青少年的全面刻畫十分重要 但其不是該些變化的最終答案 254 另外一些批評者指出 腦部發展同樣存有個體差異 比如一些早期青少年的胼胝体尚未發展完全 批評現行理論過份概括 255 且認為青少年行為跟KZ綜合症 監獄中成年人的囚犯行為 十分相似 同樣可以通過壓迫來解釋侵略行為 以及可以通過 囚禁 來解釋風險行為 囚犯对出獄的渴求大於改進囚禁環境的渴求 認為這一理論成功地預測了由長期創傷所致的成年 不成熟 行為 他們認為官方對 甚麼對個體是好或壞的 的臆測並不可靠 兼指出 家長式作風的正確 可能會對個體構成壞影響 256 參見 编辑戀青少年 初級群體 青年文化 青壯年参考文献 编辑 1 0 1 1 Macmillan Dictionary for Students Macmillan Pan Ltd 1981 page 14 456 Retrieved 2010 7 15 Adolescence Merriam Webster May 9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5 3 0 3 1 3 2 3 3 Puberty and adolescence MedlinePlus July 22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April 3 2013 4 0 4 1 4 2 Adolescence Psychology Today 英语 Psychology Today April 7 2012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Life Model Research And Resources On Human Development PDF 2009 08 11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21 02 25 PSY 345 Lecture Notes Ego Psychologists Erik Erikson PDF 2009 08 11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0 10 16 7 0 7 1 Roberts Michelle Why puberty now begins at seven BBC News 2005 05 15 2010 05 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6 20 8 0 8 1 Zukauskaite S Lasiene D Lasas L Urbonaite B Hindmarsh P Onset of breast and pubic hair development in 1231 preadolescent Lithuanian schoolgirls Arch Dis Child September 2005 90 9 932 6 2016 12 12 PMC 1720558 PMID 15855182 doi 10 1136 adc 2004 057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7 08 Hill Mark UNSW Embryology Normal Development Puberty embryology med unsw edu au 2008 03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2 22 Dorn L D Biro F M Puberty and Its Measurement A Decade in Review Review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011 21 1 180 195 doi 10 1111 j 1532 7795 2010 00722 x Finley Harry Average age at menarche in various cultures Museum of Menstruation and Women s Health 2007 08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8 16 12 0 12 1 Cooney Elizabeth Puberty gap Obesity splits boys girls Adolescent males at top of the BMI chart may be delayed MSNBC 2010 02 11 2010 05 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11 03 Larson R amp Wilson S 2004 Adolescence across place and time Globalization and the changing pathways to adulthood In R Lerner and L Steinberg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New York Wiley Coleman John Roker Debi Psychologist11 12 Dec 1998 593 Adolescence Arnett J J Emerging Adulthood What Is It and What Is It Good For Chil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2007 1 2 68 73 doi 10 1111 j 1750 8606 2007 00016 x Cote J E 1996 Identity A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In G R Adams T Gullotta amp R Montemeyer Eds Issues in Adolescent Development Vol 6 pp 130 180 New York NY Sage Publications Simmons R amp Blyth D 1987 Moving into adolescence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Kail RV Cavanaugh JC Human Development A Lifespan View 5th Cengage Learning 2010 296 September 11 2014 ISBN 04956003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1 12 19 0 19 1 19 2 Teenage Growth amp Development 11 to 14 Years Palo Alto Medical Foundation 2017 09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7 03 For girls puberty begins around 10 or 11 years of age and ends around age 16 Boys enter puberty later than girls usually around 12 years of age and it lasts until around age 16 or 17 20 0 20 1 20 2 20 3 20 4 20 5 Tanner 1990 21 0 21 1 21 2 Kaplowitz PB Slora EJ Wasserman RC Pedlow SE Herman Giddens ME Earlier onset of puberty in girls relation to increased body mass index and race Pediatrics August 2001 108 2 347 53 PMID 11483799 doi 10 1542 peds 108 2 347 Marshal W 1978 Puberty In F Falkner amp J Tanner Eds Human growth Vol 2 New York Plenum Sisk C L Foster D L The neural basis of puberty and adolescence Nature Neuroscience 2004 7 10 1040 1047 PMID 15452575 doi 10 1038 nn1326 Coe C Hayashi K amp Levine S 1988 Hormones and behavior at puberty Activation or concatenation In M Gunnar amp W A Collins Eds The Minnesota Symposia on Child Psychology Vol 21 pp 17 41 Hillsdale NJ Erlbaum Nydick M Bustos J Dale JH Rawson RW Gynecomastia in adolescent boys JAMA November 1961 178 5 449 54 PMID 14480779 doi 10 1001 jama 1961 03040440001001 26 0 26 1 26 2 26 3 26 4 Getting The Facts Puberty ppwr 2009 02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6 February 2009 27 0 27 1 27 2 The No Hair Scare PBS 2009 02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2 05 28 0 28 1 28 2 Puberty Changes for Males pamf org 2009 02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3 March 2009 Jorgensen amp Keiding 1991 Anderson SE Dallal GE Must A Relative weight and race influence average age at menarche results from two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urveys of US girls studied 25 years apart Pediatrics April 2003 111 4 Pt 1 844 50 PMID 12671122 doi 10 1542 peds 111 4 844 Al Sahab B Ardern CI Hamadeh MJ Tamim H Age at menarche in Canada 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Survey of Children amp Youth BMC Public Health BMC Public Health 2010 10 1 736 PMC 3001737 PMID 21110899 doi 10 1186 1471 2458 10 736 Hamilton Fairley Diana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PDF Second Blackwell Publishing 2017 09 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8 10 09 Abbassi V Growth and normal puberty Pediatrics 1998 102 2 Pt 3 507 11 PMID 9685454 34 0 34 1 34 2 34 3 34 4 Garn SM Physic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Friedman SB Fisher M Schonberg SK editors Comprehensive Adolescent Health Care St Louis Quality Medical Publishing 1992 Retrieved on 2009 02 20 Susman EJ Dorn LD Schiefelbein VL Puberty sexuality and health In Lerner MA Easterbrooks MA Mistry J editors Comprehensive Handbook of Psychology New York Wiley 2003 Retrieved on 2009 02 20 36 0 36 1 36 2 Teenage Growth amp Development 15 to 17 Years Palo Alto Medical Foundation 2009 02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6 February 2009 Peterson 1987 Caspi et al 1993 Lanza and Collins 2002 Stattin amp Magnussion 1990 40 0 40 1 Teenage Growth amp Development 15 to 17 Years Palo Alto Medical Foundation 2017 09 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2 26 41 0 41 1 Marshall 1986 p 176 7 42 0 42 1 Steinberg L 2008 Adolescence New York NY McGraw Hill 43 0 43 1 Susman E amp Rogol A 2004 Puberty and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In R Lerner amp L Steinberg Eds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New York Wiley 44 0 44 1 Tanner J 1972 Sequence tempo and individual variation i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boys and girls aged twelve to sixteen In J Kagan amp R Coles Eds Twelve to sixteen Early adolescence New York Norton Gilsanz V Roe T Mora S Costin G Goodman W Changes in vertebral bone density in Black girls and White girls during childhood and puberty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91 325 23 1597 1600 PMID 1944449 doi 10 1056 NEJM199112053252302 Smoll F Schutz R Quantifying gender differences in physical performance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0 26 3 360 369 doi 10 1037 0012 1649 26 3 360 Peterson A amp Taylor B 1980 The biological approach to adolescence Biological change and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In J Adelson Ed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pp 129 New York Wiley Goran M et al 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energy expenditure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children Evidence for a decline in physical activity in girls before puberty Pediatrics 1998 101 5 887 891 PMID 9565420 doi 10 1542 peds 101 5 887 Savage M Scott L Physical activity and rural middle school adolescent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998 27 2 245 253 doi 10 1023 A 1021619930697 Johnson R Johnson D Wang M Smiciklas Wright H Guthrie H Characterizing nutrient intakes of adolescents by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1994 15 2 149 154 PMID 8018688 doi 10 1016 1054 139X 94 90542 8 Goldstein B 1976 Introduction to human sexuality Belmont CA Star Dorn L D Nottelmann E D Sussman E J Inoff Germain G Chrousos G P Variability in hormone concentrations and self reported menstrual histories in young adolescents Menarche as an integral part of a developmental proces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999 28 3 283 304 doi 10 1023 A 1021680726753 Hafetz E 1976 Parameters of sexual maturity in man In E Hafetz Ed Perspectives in human reproduction Vol 3 Sexual maturity Physiological and clinical parameters Ann Arbor MI Ann Arbor Science Publishers Steinberg L 2008 Adolescence 8th ed New York NY McGraw Hill Tanner stages PDF 2012 09 15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0 12 05 56 0 56 1 Casey B J Getz S Galvan A The adolescent brain Developmental Review 2008 28 1 62 77 PMC 2500212 PMID 18688292 doi 10 1016 j dr 2007 08 003 Giedd Jay N Structur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the Adolescent Brain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2004 1021 1 77 85 doi 10 1196 annals 1308 009 Giedd J N Blumenthal J Jeffries N O Castellanos F X Liu H Zijdenbos A Rapoport J L Brain development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a longitudinal MRI study Nature Neuroscience 1999 2 10 861 863 PMID 10491603 doi 10 1038 13158 Gogtay N Giedd J N Lusk L Hayashi K M Greenstein D Vaituzis A C Thompson P M Dynamic mapping of human cortical development during childhood through early adulthood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4 101 21 8174 8179 PMC 419576 PMID 15148381 doi 10 1073 pnas 0402680101 Segalowitz S J Davies P L Charting the maturation of the frontal lobe An electrophysiological strategy Brain and Cognition 2004 55 1 116 133 PMID 15134847 doi 10 1016 S0278 2626 03 00283 5 Weinberger D R Elvevag B Giedd J N 2005 The Adolescent Brain A Work in Progress The National Campaign to Prevent Teen Pregnancy Spear L P The adolescent brain and age related behavioral manifestations PDF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 2000 24 4 417 463 2017 12 27 PMID 10817843 doi 10 1016 S0149 7634 00 00014 2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 05 15 Shoval G Bar Shira O Zalsman G John J Mann and Chechik G 2014 Transitions in the transcriptome of the serotonergic and dopaminergic systems in the human brain during adolescence Europea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Transitions in the transcriptome of the serotonergic and dopaminergic systems in the human brain during adolescence Europea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2014 24 7 1123 32 PMID 24721318 doi 10 1016 j euroneuro 2014 02 009 S R Smith amp L Handler The clinical assessment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practitioner s handbook 2007 Books google com 2012 09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5 ReCAPP Theories amp Approaches Adolescent Development Etr org 2013 08 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2 27 Choudhury S Blakemore S J Charman T Social cognitive development during adolescence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2006 1 3 165 74 PMC 2555426 PMID 18985103 doi 10 1093 scan nsl024 Pedersen S Personality formation in adolescence and its impact upon the psycho analytical treatment of adults Int J Psychoanal 1961 42 381 8 PMID 14484851 Steinberg Laurence A dual systems model of adolescent risk taking Developmental Psychobiology 2010 04 01 52 3 216 224 2017 12 31 ISSN 1098 2302 doi 10 1002 dev 2044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11 23 英语 Higgins A Turnure J Distractibility and concentration of attention in children s development Child Development 1984 55 1799 1810 doi 10 1111 j 1467 8624 1984 tb00422 x Schiff A Knopf I The effects of task demands on attention allocation in children of different ages Child Development 1985 56 3 621 630 doi 10 2307 1129752 Keating D 2004 Cognitive and brain development In R Lerner amp L Steinberg Eds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2nd ed New York Wiley Kali R V Ferrer E Processing speed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Longitudinal models for examining developmental change Child Development 2007 78 6 1760 1770 PMID 17988319 doi 10 1111 j 1467 8624 2007 01088 x Brown A 1975 The development of memory Knowing knowing about knowing and knowing how to know In H Reese Ed Advances in child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Vol 10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health harvard edu 2017 12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4 11 Demorest A Meyer C Phelps E Gardner H Winner E Words speak louder than actions Understanding deliberately false remarks Child Development 1984 55 1527 1534 doi 10 2307 1130022 Rankin J L Lane D J Gibbons F X Gerrard M Adolescent self consciousness longitudinal age changes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two cohort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004 14 1 21 doi 10 1111 j 1532 7795 2004 01401001 x Smetana J amp Villalobos M 2009 Social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adolescence In R Lerner amp L Steinber Eds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3rd ed Vol 1 pp 187 228 New York Wiley Selman R 1980 The growth of interpersonal understanding Developmental and clinical analyse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Chandler M The Othello effect Essay on the emergence and eclipse of skeptical doubt Human Development 1987 30 137 159 doi 10 1159 000273174 Pasupathi M Staudinger U M Bates P B Seeds of wisdom Adolescents knowledge and judgment about difficult life problem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1 37 3 351 361 PMID 11370911 doi 10 1037 0012 1649 37 3 351 Albert D Steinberg L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011 21 1 211 224 doi 10 1111 j 1532 7795 2010 00724 x Johnson C A Xiao L Palmer P Sun P Want Q Wei Y et al Affective decision making deficits linked to a dysfunctional 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revealed in 10th grade Chinese adolescent binge drinkers Neuropsychologia 2008 46 714 726 PMC 3498846 PMID 17996909 doi 10 1016 j neuropsychologia 2007 09 012 Miller D Byrnes J The role of contextual and personal factors in children s risk taking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7 33 5 814 823 PMID 9300214 doi 10 1037 0012 1649 33 5 814 Luster Tom Small Stephen A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exual Risk Taking Behaviors Among Adolescen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1994 46 622 632 McCallum Jessica Kim Jee Hyun Richardson Rick Impaired Extinction Retention in Adolescent Rats Effects of D Cycloserine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2010 09 01 35 10 2134 2142 ISSN 0893 133X PMC 3055297 PMID 20592716 doi 10 1038 npp 2010 92 Spear Linda Patia Adolescent Neurodevelopment The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013 02 01 52 2 0 2 S7 13 ISSN 1054 139X PMC 3982854 PMID 23332574 doi 10 1016 j jadohealth 2012 05 006 Kim Jee Hyun Richardson Rick New findings on extinction of conditioned fear early in development theoretical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Biological Psychiatry 2010 02 15 67 4 297 303 ISSN 1873 2402 PMID 19846065 doi 10 1016 j biopsych 2009 09 003 Kim Jee Hyun Ganella Despina E A Review of Preclinical Studies to Understand Fear During Adolescence Australian Psychologist 2015 02 01 50 1 25 31 2018 01 07 ISSN 1742 9544 doi 10 1111 ap 1206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4 19 英语 Zbukvic Isabel C Ganella Despina E Perry Christina J Madsen Heather B Bye Christopher R Lawrence Andrew J Kim Jee Hyun Role of Dopamine 2 Receptor in Impaired Drug Cue Extinction in Adolescent Rats Cerebral Cortex 2016 03 05 26 bhw051 ISSN 1047 3211 PMC 4869820 PMID 26946126 doi 10 1093 cercor bhw051 英语 90 0 90 1 90 2 Lerner R M amp Steinberg L D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2 Hoboken NJ John Wiley amp Sons 2004 91 0 91 1 Jean Macfarlane 95 Psychology Professor New York Times Nytimes com 1989 03 18 2013 08 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5 The Oakland Growth and Berkeley Guidance Studies of the Institute of Human Develop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4 Octo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9 12 Elder Glen The life course as developmental theory Child Development February 1998 69 1 1 12 doi 10 1111 j 1467 8624 1998 tb06128 x Griffith Jeremy Freedom 2011 2018 01 12 ISBN 978 1 74129 011 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12 15 95 0 95 1 Kroger J 1996 The Balance Between Self and Other pp 40 46 New York U S A Routledge 96 0 96 1 Strasburger V C Wilson B J Jordan A B 2014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Unique Audiences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the Media pp 11 19 U S A SAGE Publications Steinberg L 2008 Adolescence 8th ed New York NY McGraw Hill Arain Mariam Haque Maliha Johal Lina Mathur Puja Nel Wynand Rais Afsha Sandhu Ranbir Sharma Sushil Maturation of the adolescent brain Neuropsychiatr Dis Treat Apr 3 2013 9 449 461 PMC 3621648 PMID 23579318 doi 10 2147 NDT S39776 99 0 99 1 99 2 99 3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Leflot Geertje Onghena Patrick Colpin Hilde Teacher child interactions relations with children s self concept in second grade Infant and Child Development 2010 19 4 385 405 ISSN 1522 7219 doi 10 1002 icd 672 Flook Lisa Repetti Rena L Ullman Jodie B Classroom social experiences as predictors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PD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March 2005 41 2 31 327 ISSN 0012 1649 PMID 15769188 doi 10 1037 0012 1649 41 2 319 Carlson Neil R Psychology the science of behaviour Toronto Ontario Pearson Education Canada 2010 103 0 103 1 Markus H Nurius P Possible selv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86 41 9 954 969 doi 10 1037 0003 066X 41 9 954 Nurmi J 2004 Socialization and self development Channeling selection adjustment and reflection In R Lerner amp L Steinberg Eds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New York Wiley Oyserman D Markus H Possible selves and deliquenc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0 59 1 112 125 PMID 2213484 doi 10 1037 0022 3514 59 1 112 Harter S 1999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lf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Marsh H Age and sex differences in multiple dimensions of self concept Preadolescence to earl adulthood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89 81 417 430 doi 10 1037 0022 0663 81 3 417 Harter S Monsour A Developmental analysis of conflict caused by opposing attributes in the adolescent self portrait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2 28 2 251 260 doi 10 1037 0012 1649 28 2 251 Carlson N R amp Heth C 2010 Steinberg L 2008 Adolescence 8th ed 287 New York NY McGraw Hill You re Wearing That by Stacey Schultz U S News amp World Report Special Issue 112 0 112 1 112 2 Rawlins W K Friendship matters Communication dialectics and life course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1992 The Media Assault on Male Body Image by Brandon Klein Seed Magazine Marcia J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ego identity statu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66 3 5 551 558 PMID 5939604 doi 10 1037 h0023281 Marcia J Identity six years after A follow up stud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76 3 5 551 558 PMID 5939604 doi 10 1037 h0023281 116 0 116 1 Steinberg L 2008 Adolescence 8th ed 286 New York NY McGraw Hill Marcia J 1980 Identity in adolescence In J Adelson Ed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pp 159 187 New York Wiley Montemayor R Brown B amp Adams G 1985 Changes in identity status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fter leaving home and entering colleg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biennial meeting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Toronto Steinberg L 2008 Adolescence 8th ed 288 New York NY McGraw Hill Furstenberg Frank F The Sociology of Adolescence and Youth in the 1990s A Critical Commentar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November 2000 62 4 896 910 doi 10 1111 j 1741 3737 2000 00896 x How do Young Adolescents Cope With Social Problems An Examination of Social Goals Coping With Friends and Social Adjustment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122 0 122 1 Saewyc E M Research on Adolescent Sexual Orientation Development Health Disparities Stigma and Resili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011 21 256 272 doi 10 1111 j 1532 7795 2010 00727 x Troiden R R The formation of homosexual identities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 1989 17 1 2 43 73 PMID 2668403 doi 10 1300 J082v17n01 02 Floyd Frank J Stein Terry S Sexual orientation identity formation among gay lesbian and bisexual youths Multiple patterns of milestone experience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002 12 2 167 191 doi 10 1111 1532 7795 00030 125 0 125 1 Morrow Deana Social work practice with gay lesbian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 adolescents Families in Society Jan Mar 2004 85 1 91 99 doi 10 1606 1044 3894 246 D Augelli Anthony Scott Hershberger Lesbian gay and bisexual youth in community settings Personal challenges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993 21 4 421 448 doi 10 1007 BF00942151 Gay Lesbian Bisexual Transgender and Questioning Teen Suicide Statistics Gay Teen Suicide Statistics Gaylife about com 2012 04 09 2012 09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2 08 Marmot M 2003 Self Esteem and Health Autonomy Self Esteem and Health are Linked Together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327 pp 574 575 129 0 129 1 Valkenburg PM Peter J Online Communication Among Adolescents An Integrated Model of Its Attraction Opportunities and Risks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February 2011 48 121 127 PMID 21257109 doi 10 1016 j jadohealth 2010 08 020 Steinberg L 2008 Adolescence 8th ed 270 New York NY McGraw Hill Rosenberg M 1986 Self concept from middle childhood through adolescence In J Suls amp A Greenwald Eds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self Vol 3 Hillsdale NJ Erlbaum Steinberg L 2008 Adolescence 8th ed 273 New York NY McGraw Hill Psychology The Science of Behaviour 3rd Canadian Edition Osvelia Deeds Jeannette Delgado Miguel Diego Tiffany Field and Martha Pelaez 2009 Adolescence Adolescents and Peer Pressure sitemaker umich edu University of Michigan November 6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12 12 Barenboim Carl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 Perception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From Behavioral Comparisons to Psychological Constructs to Psychological Comparisons Child Development 1 March 1981 52 129 144 doi 10 2307 1129222 Adler R B Rosenfeld L B Proctor R F amp Winder C 2012 Interplay The Proces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hird Canadian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42 45 Grotevant H 1997 Adolescent development in family contexts In N Eisenberg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5th ed Vol 3 Social 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pp 1097 1149 New York Wiley Steinberg L We know some things Adolescent parent relationships i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001 11 1 19 doi 10 1111 1532 7795 00001 Conflict Couple Relationships Family Relationships Parent child Relationships Theory Development Children and Parents JRank Articles Family jrank org 2012 09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5 Smetana J G Adolescents and parents conceptions of parental authority Child Development 1988 59 2 321 335 PMID 3359858 doi 10 2307 1130313 Social Networking theantidrug com November 6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11 03 Neil R Carlson C Donald Heth Psychology the Science of Behaviour 4th Canadian Edition Lempers J Clark Lempers D Young middle and late adolescents comparisons of the functional importance of five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992 21 53 96 doi 10 1007 BF01536983 Kim J McHale S M Osgood D W Grouter A C Longitudinal course and family correlates of sibling relationships from childhood through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2006 77 6 1746 1761 PMID 17107458 doi 10 1111 j 1467 8624 2006 00971 x Marano Hara Estroff Oh Brother Psychology Today Vol 43 no 4 SIRS Researcher July 1 2010 54 61 25 October 2010 U 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updated and revised from Families and Work in Transition in 12 Countries 1980 2001 Monthly Labor Review September 2003 Vangelisti A L Handbook of family communication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4 Sun Y Li Y Postdivorce family stability and changes in adolesc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A growth curve model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2009 30 11 1527 1555 doi 10 1177 0192513x09339022 150 0 150 1 Ziemer B S Epistemological effects of divorce during adolescence on adult conflict behavior 学位论文 Nova Southeastern University 2012 2018 02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10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262 Cherlin Andrew J Chase Lansdale P Lindsay McRaeAmerican Christine Effects of Parental Divorce on Mental Health Throughout the Life Course Sociological Review 1998 63 2 239 249 doi 10 2307 2657325 152 0 152 1 Aufseeser Dena Jekielek Susan Brown Brett The Family Environment and Adolescent Well being Exposure to Positive and Negative Family Influences PDF NAHIC June 2006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6 08 22 Adalbjarnardottir S Blondal K S Parenting practices and school dropout a longitudinal study Adolescence 2009 44 176 Papalia D E Olds S W Feldman R D amp Kruk R 2004 A Child s World Infancy through Adolescence First Canadian Ed McGraw Hill Ryerson Ltd pp 444 451 155 0 155 1 155 2 155 3 Swanson D P Edwards M C Spencer M B Adolescence Development during a global era Boston Elsevier Academic Press 2010 Berndt Thomas J Friendship Qu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February 2002 11 1 7 10 doi 10 1111 1467 8721 00157 Larson R Richards M Daily companionship in late childhood and early adolescence Changing developmental contexts Child Development 1991 62 2 284 300 PMID 2055123 doi 10 2307 1131003 Brown B 1990 Peer groups In S Feldman amp G Elliot Eds At the threshold The developing adolescent pp 171 196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rown B 2004 Adolescents relationships with peers In R Lerner amp L Steinberg Eds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New York Wiley Eder D The cycle of popularit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mong female adolescenc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1985 58 3 154 165 doi 10 2307 2112416 How do Young Adolescents Cope With Social Problems An Examination of Social Goals Coping With Friends and Social Adjustment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Peer groups children therapy adults drug people skills effect women Minddisorders com 2012 09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5 Steinberg L Monahan KC Age Differences in Resistance to Peer Influenc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7 43 6 1531 43 PMC 2779518 PMID 18020830 doi 10 1037 0012 1649 43 6 1531 Carlo G Mestre M V McGinley M M Samper P Tur A Sandman D The interplay of emotional instability empathy and coping on prosocial and aggressive behavior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2 53 5 675 680 doi 10 1016 j paid 2012 05 022 French D Conrad J School dropout as predicted by peer rejection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001 11 3 225 244 doi 10 1111 1532 7795 00011 Hodges E Perry D Personal and interpersonal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victimization by pe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9 76 4 677 685 PMID 10234851 doi 10 1037 0022 3514 76 4 677 Jose P E Kljakovic M Scheib E Notter O The Joint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Bullying and Victimization With Cyber Bullying and Victimization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012 22 2 301 309 doi 10 1111 j 1532 7795 2011 00764 x Grier Peter The Heart of a High School Peers As Collective Parent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24 April 2000 n p SIRS Researcher Web 25 October 2010 169 0 169 1 Connolly J Craig W Goldberg A Pepler D Mixed gender groups dating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early adolesc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004 14 2 185 207 doi 10 1111 j 1532 7795 2004 01402003 x Brown B amp Mounts N 1989 April Peer groups structures in single versus multiethnic high school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biennial meeting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San Diego Larkin R W 1979 Suburban youth in cultural crisis New York Oxford 172 0 172 1 Subrahmanyam Kaveri Greenfield Patricia Online Communication and Adolescent Relationships The Future of Children Spring 2008 18 119 146 doi 10 1353 foc 0 0006 173 0 173 1 Carver K Joyner K Udry J R 2003 National estimates of adolescen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Adolescen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nd Sexual Behavior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291 329 the family planning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 F3 F7 the report of young sexually 2011 2013 ISBN 978 962 7435 51 8 Mercer Catherine H et al Changes in sexual attitudes and lifestyles in Britain through the life course and over time findings from the National Surveys of Sexual Attitudes and Lifestyles Natsal The Lancet 2013 382 9907 1781 94 PMC 3899021 PMID 24286784 doi 10 1016 S0140 6736 13 62035 8 Key Statistics from the National Survey of Family Growth S Listing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2017 05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5 07 潘绥铭 初夜 那点事 2016 09 15 2017 04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4 14 the family planning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 Aged 18 27 Youths the report of young sexually 2011 2013 ISBN 978 962 7435 51 8 李淑杏 莊美華 莊小鈴 et al 人類發展學 第6版 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6 07 01 332 ISBN 978 986 430 157 7 Allen J amp Land D 1999 Attachment in adolescence In J Cassidy amp P Shaver Eds Handbook of attach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Madsen S Collins W A Differential predictions of young adul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from transitory vs longer romantic experiences during adolescence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on Child Development Atlanta Georgia 2005 Seiffge Krenke I Lang J Forming and maintaining romantic relations from early adolescence to young adulthood evidence of a developmental sequence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New Orleans Louisiana 2002 Pearce MJ Boergers J Prinstein MJ Adolescent obesity overt and relational peer victimization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s Obesity Research 2002 10 5 386 93 PMID 12006638 doi 10 1038 oby 2002 53 Zimmer Gembeck MJ Siebenbruner J Collins WA A prospective study of intraindividual and peer influences on adolescents heterosexual romantic and sexual behavior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2004 33 4 381 394 PMID 15162084 doi 10 1023 B ASEB 0000028891 16654 2c Furman W amp Shafer L 2003 The role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adolescent development http www du edu psychology relationshipcenter publications furman shaffer 2003 pdf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imon V A Aikins J W Prinstein M J Romantic partner selection and socialization during early adolescence Child Dev 2008 187 0 187 1 O Sullivan L F Cheng M Brooks Gunn J Mantsun K Harris I wanna hold your hand The progression of social romantic and sexual events in adolescent relationships Perspectives on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2007 39 2 100 107 PMID 17565623 doi 10 1363 3910007 Manning W Longmore M Giordano P The relationship context of contraceptive use at first intercourse Family Planning Perspectives 2000 32 3 104 110 PMID 10894255 doi 10 2307 2648158 Welsh D P Haugen P T Widman L Darling N Grello C M Kissing is good a developmental investigation of sexuality in adolescent romantic couples Sexuality Research and Social Policy 2005 2 4 32 41 doi 10 1525 srsp 2005 2 4 32 Williams T Connolly J Cribbie R Light and heavy heterosexual activities of young Canadian adolescents normative patterns and differential predictor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008 18 145 72 doi 10 1111 j 1532 7795 2008 00554 x Grello C M Welsh D P Harper MS Dickson J Dating and sexual relationship trajectories and adolescent functioning Adolescent amp Family Health 2003 3 103 12 Harden K Mendle J Adolescent sexual activ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elinquent behavior The role of relationship context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11 40 7 825 838 doi 10 1007 s10964 010 9601 y Halpern C Oslak S Young M Martin S Kupper L Partner violence among adolescents in opposite sex romantic Findings from 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01 91 10 1679 1685 PMC 1446854 PMID 11574335 doi 10 2105 AJPH 91 10 1679 Halpern C Young M Waller M Martin S Kupper L Prevalence of partner violence in same sex romantic and sexual relationships in a national sample of adolesc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004 35 2 124 131 PMID 15261641 doi 10 1016 j jadohealth 2003 09 003 Collins W A Welsh D P Furman W Adolescen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9 60 1 631 652 PMID 19035830 doi 10 1146 annurev psych 60 110707 163459 196 0 196 1 STDs i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17 09 26 2018 02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2 17 青少年 健康风险和解决办法 世卫组织 2017 2018 02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4 19 Bhushan Kumar Somesh Gupta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2014 123 2016 12 15 ISBN 8131229785 Katharine O Connell White Talking Sex With Your Kids Keeping Them Safe and You Sane By Knowing What They re Really Thinking Adams Media 2010 85 86 2015 05 01 ISBN 144050684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4 07 Twila Pearson The Challenging Years Shedding Light on Teen Sexuality WestBow Press 2012 63 2016 12 15 ISBN 1449773281 Lerner J V Lerner R M Finkelstein J Adolescence in America an encyclopedia Santa Barbara ABC CLIO 2001 807 ISBN 1576072053 202 0 202 1 202 2 Lerner Jacqueline V Rosenberg Richard M Jordan Finkelstein Adolescence in America an encyclopedia Mark L Santa Barbara Calif ABC CLIO 2001 807 ISBN 1576072053 Lerner Jacqueline V Rosenberg Richard M Jordan Finkelstein 编 Adolescence in America an encyclopedia Mark L Santa Barbara Calif ABC CLIO 2001 271 ISBN 1576072053 Melanie Tebbutt Making Youth A History of Youth in Modern Britain 2016 Selina Todd and Hilary Young Baby Boomers to Beanstalkers Making the Modern Teenager in Post War Britain Cultural and Social History 9 3 2012 451 467 Laura Tisdall Inside the blackboard jungle male teachers and male pupils at English secondary modern schools in fact and fiction 1950 to 1959 Cultural and Social History 12 4 2015 489 507 Helena Mills Using the personal to critique the popular women s memories of 1960s youth Contemporary British History 30 4 2016 463 483 208 0 208 1 208 2 208 3 208 4 208 5 Lerner Jacqueline V Rosenberg Richard M Jordan Finkelstein 编 Adolescence in America an encyclopedia foreword by Mark L Santa Barbara Calif ABC CLIO 2001 79 ISBN 1576072053 Juang L Lerner J McKinney J amp von Eye A 1999 210 0 210 1 Steinberg L 2011 Adolescence 9th ed 292 New York NY McGraw Hill Brown B Bradford W Larson Reed Saraswathi T S Nsamenang A Bame 3 The World s Youth Adolescence in Eight Regions of the Globe PDF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69 11 Sept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 02 23 212 0 212 1 Lerner Jacqueline V Rosenberg Richard M Jordan Finkelstein 编 Adolescence in America an encyclopedia Mark L Santa Barbara Calif ABC CLIO 2001 115 ISBN 1576072053 Lerner Jacqueline V Rosenberg Richard M Jordan Finkelstein 编 Adolescence in America an encyclopedia Mark L Santa Barbara Calif ABC CLIO 2001 116 ISBN 1576072053 Lerner Jacqueline V Rosenberg Richard M Jordan Finkelstein 编 Adolescence in America an encyclopedia Mark L Santa Barbara Calif ABC CLIO 2001 44 ISBN 1576072053 Lerner Jacqueline V Rosenberg Richard M Jordan Finkelstein 编 Adolescence in America an encyclopedia Mark L Santa Barbara Calif ABC CLIO 2001 44 45 ISBN 1576072053 Larson R amp Verma S 1999 How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spend their time Time budgest for locations activities and companionship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9 565 597 217 0 217 1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05 Growing up global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Larson R Verma S How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spend time across the world Work play and developmental opportuniti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9 125 6 701 736 PMID 10589300 doi 10 1037 0033 2909 125 6 701 Lerner Jacqueline V Rosenberg Richard M Jordan Finkelstein 编 Adolescence in America an encyclopedia Mark L Santa Barbara Calif ABC CLIO 2001 101 ISBN 1576072053 220 0 220 1 Lerner Jacqueline V Rosenberg Richard M Jordan Finkelstein 编 Adolescence in America an encyclopedia Mark L Santa Barbara Calif ABC CLIO 2001 577 ISBN 1576072053 Lerner Jacqueline V Rosenberg Richard M Jordan Finkelstein 编 Adolescence in America an encyclopedia Mark L Santa Barbara Calif ABC CLIO 2001 577 579 ISBN 1576072053 Lerner Jacqueline V Rosenberg Richard M Jordan Finkelstein 编 Adolescence in America an encyclopedia Mark L Santa Barbara Calif ABC CLIO 2001 578 ISBN 1576072053 Fields J 2012 Sexuality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Shared Cultural Ideas across a Political Divide Retrieved April 28 2016 Ford C amp Beach F 1951 Patterns of sexual behavior New York Harper amp Row 225 0 225 1 225 2 Steinberg L 2011 Adolescence 9th ed New York NY McGraw Hill Diamond L Savin Williams R 2009 Adolescent Sexuality In R Lerner amp L Steinberg Eds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3rd ed Vol 1 pp 479 523 New York Wiley Furlong Andy 2013 Youth Studies New York NY Routledge 228 0 228 1 228 2 228 3 228 4 1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ational Institute of Drug Abuse 2012 July Drugfacts High school and youth 229 0 229 1 香港青年統計資料概覽 PDF 青年事務委員會 468 72 2016 11 2018 02 26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8 02 27 Mashamba Tshilidzi Mudhovozi Pilot Sodi Tholene Gender differences in cigarette smoking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frican Journal for Physical Health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 September 2012 117 130 Greenblatt Janet C 2000 Patterns of Alcohol Use Among Adolescents and Associations with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232 0 232 1 Duan L Chou C Andreeva V Pentz M Trajectories of Peer Social Influences as Long term Predictors of Drug Use from Early Through Late Adolesce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July 2009 38 3 454 465 doi 10 1007 s10964 008 9310 y 233 0 233 1 233 2 233 3 233 4 233 5 233 6 Kuntsche E Knibbe R Gmel G Engels R Who drinks and why A review of socio demographic personality and contextual issues behind the drinking motives in young people Addictive Behaviors 2006 31 10 1844 1857 doi 10 1016 j addbeh 2005 12 028 2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V Free America 2007 Television and Health In The Sourcebook for Teaching Science Retrieved 2012 from http www csun edu science health docs tv amp health html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akinen M et al Body dissatisfaction and body mass in girls and boys transitioning from early to mid adolescence additional role of self esteem and eating habits BMC Psychiatry 2012 12 35 doi 10 1186 1471 244x 12 35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Ata R N Ludden A Lally M M The effects of gender and family friends peers and media influences on eating behaviors and body image during adolesce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07 36 8 1024 1037 doi 10 1007 s10964 006 9159 x Ferguson C J Winegard B Winegard B Who is the fairest one of all How evolution guides peer and media influences on female body dissatisfaction PDF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011 15 1 11 28 doi 10 1037 a0022607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2 03 01 Lenhart Amanda Teens and social media Pew Internet and American Life Project 2007 Greene M Trajectories of perceived adult and peer discrimination among Black Latino and Asian American adolescents patterns and psychological correlate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March 2006 42 2 391 396 PMID 16569162 doi 10 1037 0012 1649 42 2 218 Reich Stephanie M Kaveri Subrahmanyam Guadalupe Espinoza Friending IMing and Hanging Out Face to Face Overlap in Adolescents Online and Offline Social Network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March 2012 48 2 356 368 PMID 22369341 doi 10 1037 a0026980 Teens are avid daily users of social media Social Media Social Life How Teens View Their Digital Lives Common Sense Media 6 Dec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5 Hamm MP Newton AS Chisholm A Shulhan J Milne A Sundar P Ennis H Scott SD Hartling L Prevalence and Effect of Cyberbullying on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A Scoping Review of Social Media Studies JAMA pediatrics 22 June 2015 169 770 7 PMID 26098362 doi 10 1001 jamapediatrics 2015 0944 Chen Su Yen Fu Yang Chih Internet use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early adolescence Adolescence 2009 44 176 797 812 4 October 2012 Shanahan N 2000 Pathways To Adulthood In Changing Societies Variabilities and Mechanisms in Life Course Perspective Annu Rev Sociol 2000 Steinberg L 2011 Adolescence 9th ed 101 New York NY McGraw Hill Dr Robert Epstein The myth of the teen brain Psychology Today PDF 2018 02 27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2 09 06 Romer Dan Why it s time to lay the stereotype of the teen brain to rest The Conversation 2017 11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5 英语 The Invention of Adolescence Psychology Today June 9 2016 February 19 2017 参数 magazine 与模板 cite web 不匹配 建议改用 cite magazine 或 website 帮助 Fasick Frank A On the Invention of Adolescenc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February 1994 14 1 6 23 2018 02 27 doi 10 1177 027243169401400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5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to increase productivity the affluence generated by it and the related structural changes in society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creation of adolescence in the North American urban industrial society Epstein Robert Teen 2 0 Saving Our Children and Families from the Torment of Adolescence Linden Publishing 2010 2018 02 27 ISBN 161035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5 Demos John Demos Virginia Adolescence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1969 31 4 632 638 2018 02 27 doi 10 2307 349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5 The idea of adolescence is today one of our most widely held and deeply imbedded assumptions about the process of human development Indeed most of us treat it not as an idea but as a fact The concept of adolescence as generally understood and applied did not exist before the last two decades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danger of treating teens like children 2018 02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5 Epstein Robert Ong Jennifer Are the Brains of Reckless Teens More Mature Than Those of Their Prudent Peers Scientific American August 25 2009 October 5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5 Moshman David The Teenage Brain Debunking the 5 Biggest Myths Huffington Post 2011 05 17 2017 11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7 04 美国英语 Ethics Without Indoctrination Richard Paul 1988 The thinker s guide to ethical reasoning Linda Elder and Richard Paul 2013外部链接 编辑前任者 前青少年期 Preadolescence 人的成長青少年 Adolescence 繼任者 青壯年 Young adult青少年在维基百科的姊妹项目 维基词典上的字词解释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多媒体资源 维基语录上的名言 维基文库上的原始文献 维基教科书上的教科书和手册 维基数据上的数据项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青少年維基教科書中的相關電子教程 Guide to Growing Up查看维基词典中的词条 青少年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青少年 amp oldid 73663561,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