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爱利克·埃里克森

愛利克·霍姆伯格·艾瑞克森(德語:Erik Homburger Erikson,1902年6月15日-1994年5月12日),是一位德裔美籍发展心理学家與心理分析学者,以其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著称。他還以創造认同危机(identity crisis)術語而著名。他的兒子,凱·艾瑞克森英语Kai T. Erikson,是著名的美國社會學家

愛利克·H·艾瑞克森
愛利克·艾瑞克森
出生愛利克·霍姆伯格·艾瑞克森
(1902-06-15)1902年6月15日
德意志帝國法蘭克福[1]
逝世1994年5月12日(1994歲-05-12)(91歲)
美國麻薩諸塞州鱈魚角哈威奇[1]
国籍德國
公民权德國美國
知名于社會發展理論
配偶喬安·艾瑞克森(1930─1994;4位小孩)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發展心理學
机构耶魯大學
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
匹茲堡大學
哈佛醫學院
著名學生理查·桑內特
受影响自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安娜·佛洛伊德

艾瑞克森沒有學士學歷,但他仍然以教授身分,任教於著名的機構,如哈佛大學與耶魯大學。

早年生活

艾瑞克森的母親,卡拉·阿布拉漢森(Karla Abrahamsen),来自哥本哈根一个显赫的犹太人家庭。她嫁給了猶太人股票經紀人瓦爾德馬·伊西·所羅門森(Valdemar Isidor Salomonsen),然而在懷下愛利克以前就已經疏遠了數個月。愛利克的生父鮮為人知,只知道他是一位丹麥籍人士。在卡拉發現自己懷孕後,她就逃離至德國法蘭克福,而愛利克則於1902年6月15日出生,並掛上了所羅門森的姓氏[2]

在愛利克出生後,卡拉受訓成為護士,並搬至卡爾斯魯厄。1905年,她嫁給了愛利克的猶太人兒科醫師,西奧多·霍姆伯格(Theodor Homburger)。1908年,愛利克·所羅門森的名字變成了愛利克·霍姆伯格;1911年,愛利克正式由養父領養[3]

認同的理論發展,似乎在艾瑞克森的人生與理論之間產生巨大關連。在他的童年與青少年階段,他還被稱為愛利克·霍姆伯格,而他的父母將他的出生真相保密到家。他是個子高、金髮、藍眼的男孩,在猶太宗教的環境當中引起注意。在教會學校中,孩子們取笑他是位北歐人;在文法學校,他們又取笑他身為猶太人的事實[4]

在人文學院期間,他的主要興趣在美術、歷史與語言,但他在沒有興趣在學校當中,因此在畢業時沒有拿到任何學位證書[5]。畢業後,他不走他的養父所希望的醫學學校,而是跑去慕尼黑的藝術學校,但很快就放棄了。

在不確定他的職業是否合於社會的情況下,艾瑞克森在德國與義大利,與童年好友彼得·布洛斯(Peter Blos)等人,開始漫長的流浪藝術家生涯。在這段時期,他繼續與他的父親冷戰,並完善他在種族、宗教與國家認同的思想[4]

精神分析的經驗與訓練

艾瑞克森25歲時,他的好友彼得·布洛斯,邀請他到維也納,來為伯林厄姆-羅森菲爾德學校這所小型學校的兒童教導藝術;當時這些兒童的富裕父母,會請西格蒙德·佛洛伊德的女兒,安娜·佛洛伊德進行精神分析[4]

安娜注意到艾瑞克森在學校中,對於兒童的敏感度,因此鼓勵他在維也納精神分析學院學習精神分析,而他受到著名分析學家奧古斯特·艾康英语August Aichhorn海因茨·哈特曼英语Heinz Hartmann保羅·費登英语Paul Federn在學習精神分析理論上的指導。他專注於兒童的精神分析,並在安娜·佛洛伊德門下進行訓練。海琳·德意志英语Helene Deutsch與愛德華·畢布倫(Edward Bibring)則對他的初次成人治療進行指導[4]

他同時也開始學習教育學上的蒙特梭利教育法,側重於兒童發展與性別階段[6]

1933年,他獲得了維也納精神分析學院的證書。該證書與蒙特梭利證書,成為艾瑞克森一生中僅有的兩項學術證書。

北美洲

1930年,艾瑞克森與加拿大舞蹈家與藝術家喬安·摩瓦特·瑟森英语Joan Erikson,在一場舞會中認識並結婚[5][7]。婚後,艾瑞克森變成了基督教徒[8][9][10]

1933年,在德國希特勒勢力崛起,於柏林燒毀佛洛伊德的著作,且在奧地利有潛在納粹勢力時,艾瑞克森帶著他們兩個年幼的兒子,離開奧地利到哥本哈根。由於居住證明問題無法回復丹麥公民身分,因此艾瑞克森來到美國,當時美國公民身分尚未制度化[4]

在美國期間,艾瑞克森成為波士頓第一位兒童精神分析學家,並且在麻省总医院、法官貝克爾兒童輔導中心、哈佛醫學院與其心理治療所獲得工作,在臨床醫生工作中獲得一定的聲譽。

1936年,艾瑞克森離開哈佛,成為耶魯大學員工,於人群關係研究所工作,並於醫學院教書。在耶魯大學期間,他成為了美國歸化公民,並將他的姓氏,從「霍姆伯格」改為「艾瑞克森」[4]

艾瑞克森繼續深化他對精神分析領域的興趣,並探索心理學與人類學間的關連。他與諸多重要人類學家接觸,包含了瑪格麗特·米德格雷戈里·貝特森露絲·潘乃德;由於與這些人接觸,1938年,他被邀請到南達科他州松樹嶺保護區,觀察蘇族原住民小孩的教育情況,這一個重要的旅行,證實了他的思想[4]

1939年,艾瑞克森離開耶魯大學,全家移至加利福尼亞州;在當地,艾瑞克森被邀請加入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兒童福利機構的兒童發展追蹤研究團隊。此外,在舊金山,他開了一家兒童精神分析的私人診所。

1950年,在艾瑞克森出版了他最知名的一本書,《兒童與社會》(Childhood and Society)後,他因為被要求簽署忠誠誓言,而離開加利福尼亞大學[11]。1951年至1960年,他於麻薩諸塞州斯托克布里奇的精神治療專門機構奧思丁瑞格中心工作與教學,專注於青少年的情緒問題。此時,他還於匹茲堡大學擔任客座教授,以及於西方精神醫學研究所的阿森納托兒學校,與班傑明·斯波克以及弗雷德·羅傑斯一起工作[12]

艾瑞克森於1960年代回到哈佛,擔任人類發展學教授,直到1970年退休。1973年,艾瑞克森經國家人文學術基金會,獲得美國人文科學最高榮譽的傑佛遜講座。他的講座題目為「新認同的維度」[13][14][15]

自我發展理論

艾瑞克森也被認為是自我心理學的發起者之一,該理論強調自我的角色,超越了被本我奴役的情況。根據艾瑞克森所述,兒童所成長的環境,對於提供他們成長、調整、自我察覺與認同,是至關重要的。艾瑞克森的著作《甘地的真理》(1969年),更關注於他在應用於生命週期後段的理論,贏得了普立茲獎[16]與美國國家圖書獎哲學與宗教類[17]

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

每個階段的發展順利結果,有時會被稱為「效能」(virtue),在艾瑞克森研究的脈絡中,該名詞與使用於醫學的「效價」(potency)相同。艾瑞克森的研究表明,每一個個人必須要在每個生命階段挑戰,必須要維持發展危機中兩端對立觀念的平衡,而不是拒絕任何一方。只有對於在生命階段挑戰中的兩個對立觀念,能夠理解且接受,才能夠完善並在這個階段中產生效能。因此,「信任」與「不信任」兩者必須都能接受與理解,才能在生命階段當中的第一階段,實現「希望」的有效解決。「完美無缺」與「悲觀沮喪」兩者必須都能接受與理解,才能在人生最後一個階段,得到「智慧」的有效解決。

艾瑞克森的人生階段挑戰,依照八個階段的排列如下:

  1. 信任對不信任:此階段涵蓋了整個幼年時期。在0─1歲時,是人生中最豐富的階段──幼兒是否能發展信任或不信任,都不只是後天造成的問題。這是多方因素所造成的,具有強烈的社會構成部分。這依賴著與母體關係的品質。母親關切與反應出在兒童時期,信賴、人生意義感等的內在觀念。如果在此階段發展順利的話,幼兒就發展出信任感,也就是「形成兒童的信任感」。信任發展失敗的話,將會在幼兒時期導致害怕,與「世界不可預測與不一致」的信念。
  2. 自主獨立對羞怯懷疑:涵蓋了2─3歲的幼兒時期──這時引入了自主獨立對羞怯懷疑的困難。在此階段,兒童會試著精進上廁所的技巧。
  3. 主動對內疚:涵蓋了4─6歲的學前階段。此階段重點為兒童是否有能力自己獨立作業,例如能自行穿衣服。如果「內疚」變成兒童的選擇,發展將會變差。艾瑞克森在此階段有一個正面的人生觀,他說內疚會很快地會以成就感來補償。
  4. 勤奮對自卑:涵蓋7─11歲的學齡階段。兒童會比較他人的自我價值(例如在課室環境中)。兒童可以辨識自己與其他兒童能力之間的差距。艾瑞克森在教師方面較為偏重,認為教師應該確保兒童不會感到自卑。
  5. 統合與角色混亂:涵蓋12─17歲的青少年。會自問我是誰?我該如何適應?人生何去何從?艾瑞克森相信,如果父母能讓孩子去探索,他們自己的角色就能夠統合。然而,如果父母持續向他們施壓,以符合父母的想望,則青少年會面臨角色的混亂。
  6. 親密對孤獨:這是成人發展的第一個階段。此發展通常起於青年時期,大約是18─24歲。約會、結婚、家庭與友誼都是在他們人生階段中的重要部分。經由建構與其他人愛的關係,個體將能夠體驗愛與親密。在維繫友誼遭遇失敗者,則會感到孤獨與寂寞。
  7. 愛心關懷對頹廢遲滯:是成人的第二個階段,介於40─65歲。此時,人們的生活趨於穩定,並知道什麼對他們而言是重要的。一個人要麼是讓他的生涯按部就班,要麼就是他的生涯膽戰心驚,並且不知道是否能夠在工作生活中歇息。同時,一個人會享受養育他的小孩與參與活動,這給予他目標感。如果一個人在生活的過程當中感到不舒適,通常他會對於他所做的決定感到遺憾,且感到無用。
  8. 完美無缺對悲觀沮喪:本階段影響者65歲以上的族群。此時,個體已經達到他們人生的最後一章,並且接近退休時間,或是已經退休。許多人們已經達成他們認為重要的成就,而在回顧他們的一生時,會感到有偉大成就與完美無缺的感覺。相反地,如果在中年遇到困難,再回首時會感到絕望。

當自我認同對上角色混亂,自我認同能夠讓每一個人都擁有個性,或者如艾瑞克森所述:「那麼,主觀來說,自我認同是一種自我同化與自我統合方法連續性的真實察覺,以及對他人意義的連續性(2006年)。」然而,依據芭芭拉·恩格勒(Barbara Engler)的著作《Personality Theories》(2006年),角色混亂是「設想自己為一個自我社群的生產力成員之無力感(頁158)。」這種無力感是一個很大的危機;這會發生在青少年在尋找職業的時候。

著作

主要著作

  • Childhood and Society (1950)
  • 《青年路德:一個精神分析與歷史的研究》Young Man Luther. A Study in Psychoanalysis and History (1958)
  •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1968)
  • Gandhi's Truth: On the Origin of Militant Nonviolence (1969)
  • Adulthood (edited book, 1978)
  • Vital Involvement in Old Age (with J.M. Erikson and H. Kivnick, 1986)
  • The Life Cycle Completed (with J.M. Erikson, 1987)

作品集

  •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Selected Papers (1959)
  • "A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 Selected Papers from 1930 to 1980, Erik H.Erikson" ed.by S. Schlein, W.W.Norton & Co, New York, (1995)

相關著作

  • Erikson on Development in Adulthood: New Insights from the Unpublished Papers (Dallas Hope Melinda Bird, 2002)
  • Erik Erikson: His Life, Work, and Significance (Kit Welchman, 2000 Open University Press) His Work (Robert Coles, 1970)
  • Ideas and Identities: The Life and Work of Erik Erikson (Robert S. Wallerstein & Leo Goldberger, eds., [IUP, 1998])
  • "Dialogue with Erik Erikson" (Richard I. Evans, E.P.Dutton & Co, New York, 1969)

参见

  • 埃里克森機構 - 芝加哥儿童发展研究所

参考文献

  1. ^ 1.0 1.1 "Erik Erikson, 91, Psychoanalyst Who Reshaped Views of Human Growth, Di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ew York Times, March 13, 1994.
  2. ^ Friedman, Lawrence Jacob. Identity's architect: a biography of Erik H. Eriks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29 [2014-07-25]. ISBN 978-0-674-00437-5. (原始内容于2014-01-22). 
  3. ^ . Sweet Briar College. [2013-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5).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Hoare, Carol. Chapter 2, Erikson's Thought in Context. Erikson on Development in Adulthood: New Insights from the Unpublished Paper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2001: 7–12. ISBN 978-0195131758. 
  5. ^ 5.0 5.1 Stevens, Richard. Chapter 1. Erik Erikson: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NY: St. Martin's Press. 1983. ISBN 978-0-312-25812-2. 
  6. ^ Erikson Erik (1902–1979). 2nd. Gale Group. 2001 [2013-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09). 
  7. ^ Stephen Schlein (编). . Harvard University Library. 2005, 2009 [2014-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2). 
  8. ^ Robert McG. Thomas Jr. Joan Erikson Is Dead at 95; Shaped Thought on Life Cycles. The New York Times. August 8, 1997 [2013-08-30]. (原始内容于2013-05-30). 
  9. ^ Engler, Barbara. Personality Theories: An Introduction. Cengage Learning. 2008: 151 [2014-07-25]. ISBN 978-0-547-14834-2. (原始内容于2013-12-08). 
  10. ^ Fadiman, James; Frager, Robert. Personality and Personal Growth 5th. 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2: 208 [2013-08-30]. ISBN 978-0-13-040961-4. (原始内容于2013-12-03). 
  11. ^ C. George Boeree. Erik Erikson, 1902 - 1994. Shippensburg University. 1997, 2006 [2013-08-30]. (原始内容于2006-12-30). 
  12. ^ Friedman, Lawrence Jacob. Identity's architect: a biography of Erik H. Eriks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253, 261–262 [April 28, 2014]. ISBN 978-0-674-00437-5. (原始内容于2014-07-05). 
  13. ^ Jefferson Lecturer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 NEH Website (retrieved January 22, 2009).
  14. ^ Erikson, Erik H. Dimensions of a New Identity: The Jefferson Lectures in the Humanities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1979), ISBN 978-0-393-00923-1, ISBN 978-0-393-00923-1.
  15. ^ George Stade, "Byways of Our National Charact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New York Times, May 19, 1976 (review of Erikson's Dimensions of a New Identity).
  16. ^ 1970 winners—General Nonfiction—Gandhi's Truth by Erik H. Erikson. pulitzer.org. Columbia University. undated [27 March 2012]. (原始内容于2014-07-28). 
  17. ^ "National Book Awards – 197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ational Book Foundation. Retrieved 2012-03-08.

進階閱讀

  • Andersen, D C, Beyond rumor and reductionism: a textual dialogue with Erik H. Erikson., The Psychohistory review 22 (1), 1993, 22 (1): 35–681993, PMID 11623368 
  • Bondurant, J V; Fisher, M W; Sutherland, J D, Gandhi; a psychoanalytic view. [Essay review of Erik H. Erikson, Gandhi's truth].,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76, 1971, 76: 1104–15Oct 1971, PMID 11615442 
  • Brenman-Gibson, M, The legacy of Erik Homburger Erikson., Psychoanalytic review 84 (3), 1997, 84 (3): 329–35Jun 1997, PMID 9279928 
  • Carney, J E, "Is it really so terrible her?": Karl Menninger's pursuit of Erik Erikson., The Psychohistory review 22 (1), 1993, 22 (1): 119–531993, PMID 11623367 
  • Coles, R; Fitzpatrick, J J, The writings of Erik H. Erikson., The Psychohistory review 5 (3), 1976, 5 (3): 42–6Dec 1976, PMID 11615801 
  • Crunden, R M, Freud, Erikson, and the historian: a bibliographical survey., Canadian review of American studies 4 (1), 1973, 4 (1): 48–641973, PMID 11634791, doi:10.3138/CRAS-004-01-04 
  • Douvan, E, Erik Erikson: critical times, critical theory, Child psychiatry and human development 28 (1), 1997, 28 (1): 15–211997, PMID 9256525, doi:10.1023/A:1025188901554 
  • Eagle, M, Contributions of Erik Erikson, Psychoanalytic review 84 (3), 1997, 84 (3): 337–47Jun 1997, PMID 9279929 
  • Fitzpatrick, J J, Erik H. Erikson and psychohistory, Bulletin of the Menninger Clinic 40 (4), 1976, 40 (4): 295–314Jul 1976, PMID 791417 
  • Goethals, G W, The evolution of sexual and genital intimacy: a comparison of the views of Erik H. Erikson and Harry Stack Sullivan,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sychoanalysis 4 (4), 1976, 4 (4): 529–44Oct 1976, PMID 799636 
  • Hoffman, L E, Erikson on Hitler: the origins of 'Hitler's imagery and German youth', The Psychohistory review 22 (1), 1993, 22 (1): 69–861993, PMID 11623369 
  • Masson, J L, India and the unconscious: Erik Erikson on Gandhi,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55 (4), 1974, 55 (4): 519–291974, PMID 4616017 
  • Roazen, P, Erik H. Erikson as a teacher, The Psychohistory review 22 (1), 1993, 22 (1): 101–171993, PMID 11623366 
  • Schnell, R L, Contributions to psychohistory: IV. Individual experience in historiography and psychoanalysis: significance of Erik Erikson and Robert Coles, Psychological reports 46 (2), 1980, 46 (2): 591–612Apr 1980, PMID 6992185 
  • Strozier, C B, Disciplined subjectivity and the psychohistorian: a critical look at the work of Erik H. Erikson, The Psychohistory review 5 (3), 1976, 5 (3): 28–31Dec 1976, PMID 11615797 
  • Weiner, M B, Caring for the elderly. Psychological aging: aspects of normal personality and development in old age. Part II. Erik Erikson: resolutions of psychosocial tasks, The Journal of nursing care 12 (5), 1979, 12 (5): 27–8May 1979, PMID 374748 
  • Wurgaft, L D, Erik Erikson: from Luther to Gandhi, Psychoanalytic review 63 (2), 1976, 63 (2): 209–331976, PMID 788015 

外部連結

爱利克, 埃里克森, 愛利克, 霍姆伯格, 艾瑞克森, 德語, erik, homburger, erikson, 1902年6月15日, 1994年5月12日, 是一位德裔美籍发展心理学家與心理分析学者, 以其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著称, 他還以創造认同危机, identity, crisis, 術語而著名, 他的兒子, 艾瑞克森, 英语, erikson, 是著名的美國社會學家, 愛利克, 艾瑞克森愛利克, 艾瑞克森出生愛利克, 霍姆伯格, 艾瑞克森, 1902, 1902年6月15日德意志帝國法蘭克福, 逝世199. 愛利克 霍姆伯格 艾瑞克森 德語 Erik Homburger Erikson 1902年6月15日 1994年5月12日 是一位德裔美籍发展心理学家與心理分析学者 以其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著称 他還以創造认同危机 identity crisis 術語而著名 他的兒子 凱 艾瑞克森 英语 Kai T Erikson 是著名的美國社會學家 愛利克 H 艾瑞克森愛利克 艾瑞克森出生愛利克 霍姆伯格 艾瑞克森 1902 06 15 1902年6月15日德意志帝國法蘭克福 1 逝世1994年5月12日 1994歲 05 12 91歲 美國麻薩諸塞州鱈魚角哈威奇 1 国籍德國公民权德國 美國知名于社會發展理論配偶喬安 艾瑞克森 1930 1994 4位小孩 科学生涯研究领域發展心理學机构耶魯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匹茲堡大學哈佛醫學院著名學生理查 桑內特受影响自西格蒙德 佛洛伊德安娜 佛洛伊德艾瑞克森沒有學士學歷 但他仍然以教授身分 任教於著名的機構 如哈佛大學與耶魯大學 目录 1 早年生活 1 1 精神分析的經驗與訓練 2 北美洲 3 自我發展理論 4 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 5 著作 5 1 主要著作 5 2 作品集 5 3 相關著作 6 参见 7 参考文献 8 進階閱讀 9 外部連結早年生活 编辑艾瑞克森的母親 卡拉 阿布拉漢森 Karla Abrahamsen 来自哥本哈根一个显赫的犹太人家庭 她嫁給了猶太人股票經紀人瓦爾德馬 伊西 所羅門森 Valdemar Isidor Salomonsen 然而在懷下愛利克以前就已經疏遠了數個月 愛利克的生父鮮為人知 只知道他是一位丹麥籍人士 在卡拉發現自己懷孕後 她就逃離至德國法蘭克福 而愛利克則於1902年6月15日出生 並掛上了所羅門森的姓氏 2 在愛利克出生後 卡拉受訓成為護士 並搬至卡爾斯魯厄 1905年 她嫁給了愛利克的猶太人兒科醫師 西奧多 霍姆伯格 Theodor Homburger 1908年 愛利克 所羅門森的名字變成了愛利克 霍姆伯格 1911年 愛利克正式由養父領養 3 認同的理論發展 似乎在艾瑞克森的人生與理論之間產生巨大關連 在他的童年與青少年階段 他還被稱為愛利克 霍姆伯格 而他的父母將他的出生真相保密到家 他是個子高 金髮 藍眼的男孩 在猶太宗教的環境當中引起注意 在教會學校中 孩子們取笑他是位北歐人 在文法學校 他們又取笑他身為猶太人的事實 4 在人文學院期間 他的主要興趣在美術 歷史與語言 但他在沒有興趣在學校當中 因此在畢業時沒有拿到任何學位證書 5 畢業後 他不走他的養父所希望的醫學學校 而是跑去慕尼黑的藝術學校 但很快就放棄了 在不確定他的職業是否合於社會的情況下 艾瑞克森在德國與義大利 與童年好友彼得 布洛斯 Peter Blos 等人 開始漫長的流浪藝術家生涯 在這段時期 他繼續與他的父親冷戰 並完善他在種族 宗教與國家認同的思想 4 精神分析的經驗與訓練 编辑 艾瑞克森25歲時 他的好友彼得 布洛斯 邀請他到維也納 來為伯林厄姆 羅森菲爾德學校這所小型學校的兒童教導藝術 當時這些兒童的富裕父母 會請西格蒙德 佛洛伊德的女兒 安娜 佛洛伊德進行精神分析 4 安娜注意到艾瑞克森在學校中 對於兒童的敏感度 因此鼓勵他在維也納精神分析學院學習精神分析 而他受到著名分析學家奧古斯特 艾康 英语 August Aichhorn 海因茨 哈特曼 英语 Heinz Hartmann 與保羅 費登 英语 Paul Federn 在學習精神分析理論上的指導 他專注於兒童的精神分析 並在安娜 佛洛伊德門下進行訓練 海琳 德意志 英语 Helene Deutsch 與愛德華 畢布倫 Edward Bibring 則對他的初次成人治療進行指導 4 他同時也開始學習教育學上的蒙特梭利教育法 側重於兒童發展與性別階段 6 1933年 他獲得了維也納精神分析學院的證書 該證書與蒙特梭利證書 成為艾瑞克森一生中僅有的兩項學術證書 北美洲 编辑1930年 艾瑞克森與加拿大舞蹈家與藝術家喬安 摩瓦特 瑟森 英语 Joan Erikson 在一場舞會中認識並結婚 5 7 婚後 艾瑞克森變成了基督教徒 8 9 10 1933年 在德國希特勒勢力崛起 於柏林燒毀佛洛伊德的著作 且在奧地利有潛在納粹勢力時 艾瑞克森帶著他們兩個年幼的兒子 離開奧地利到哥本哈根 由於居住證明問題無法回復丹麥公民身分 因此艾瑞克森來到美國 當時美國公民身分尚未制度化 4 在美國期間 艾瑞克森成為波士頓第一位兒童精神分析學家 並且在麻省总医院 法官貝克爾兒童輔導中心 哈佛醫學院與其心理治療所獲得工作 在臨床醫生工作中獲得一定的聲譽 1936年 艾瑞克森離開哈佛 成為耶魯大學員工 於人群關係研究所工作 並於醫學院教書 在耶魯大學期間 他成為了美國歸化公民 並將他的姓氏 從 霍姆伯格 改為 艾瑞克森 4 艾瑞克森繼續深化他對精神分析領域的興趣 並探索心理學與人類學間的關連 他與諸多重要人類學家接觸 包含了瑪格麗特 米德 格雷戈里 貝特森與露絲 潘乃德 由於與這些人接觸 1938年 他被邀請到南達科他州松樹嶺保護區 觀察蘇族原住民小孩的教育情況 這一個重要的旅行 證實了他的思想 4 1939年 艾瑞克森離開耶魯大學 全家移至加利福尼亞州 在當地 艾瑞克森被邀請加入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兒童福利機構的兒童發展追蹤研究團隊 此外 在舊金山 他開了一家兒童精神分析的私人診所 1950年 在艾瑞克森出版了他最知名的一本書 兒童與社會 Childhood and Society 後 他因為被要求簽署忠誠誓言 而離開加利福尼亞大學 11 1951年至1960年 他於麻薩諸塞州斯托克布里奇的精神治療專門機構奧思丁瑞格中心工作與教學 專注於青少年的情緒問題 此時 他還於匹茲堡大學擔任客座教授 以及於西方精神醫學研究所的阿森納托兒學校 與班傑明 斯波克以及弗雷德 羅傑斯一起工作 12 艾瑞克森於1960年代回到哈佛 擔任人類發展學教授 直到1970年退休 1973年 艾瑞克森經國家人文學術基金會 獲得美國人文科學最高榮譽的傑佛遜講座 他的講座題目為 新認同的維度 13 14 15 自我發展理論 编辑艾瑞克森也被認為是自我心理學的發起者之一 該理論強調自我的角色 超越了被本我奴役的情況 根據艾瑞克森所述 兒童所成長的環境 對於提供他們成長 調整 自我察覺與認同 是至關重要的 艾瑞克森的著作 甘地的真理 1969年 更關注於他在應用於生命週期後段的理論 贏得了普立茲獎 16 與美國國家圖書獎哲學與宗教類 17 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 编辑主条目 埃里克森社會心理發展階段 每個階段的發展順利結果 有時會被稱為 效能 virtue 在艾瑞克森研究的脈絡中 該名詞與使用於醫學的 效價 potency 相同 艾瑞克森的研究表明 每一個個人必須要在每個生命階段挑戰 必須要維持發展危機中兩端對立觀念的平衡 而不是拒絕任何一方 只有對於在生命階段挑戰中的兩個對立觀念 能夠理解且接受 才能夠完善並在這個階段中產生效能 因此 信任 與 不信任 兩者必須都能接受與理解 才能在生命階段當中的第一階段 實現 希望 的有效解決 完美無缺 與 悲觀沮喪 兩者必須都能接受與理解 才能在人生最後一個階段 得到 智慧 的有效解決 艾瑞克森的人生階段挑戰 依照八個階段的排列如下 信任對不信任 此階段涵蓋了整個幼年時期 在0 1歲時 是人生中最豐富的階段 幼兒是否能發展信任或不信任 都不只是後天造成的問題 這是多方因素所造成的 具有強烈的社會構成部分 這依賴著與母體關係的品質 母親關切與反應出在兒童時期 信賴 人生意義感等的內在觀念 如果在此階段發展順利的話 幼兒就發展出信任感 也就是 形成兒童的信任感 信任發展失敗的話 將會在幼兒時期導致害怕 與 世界不可預測與不一致 的信念 自主獨立對羞怯懷疑 涵蓋了2 3歲的幼兒時期 這時引入了自主獨立對羞怯懷疑的困難 在此階段 兒童會試著精進上廁所的技巧 主動對內疚 涵蓋了4 6歲的學前階段 此階段重點為兒童是否有能力自己獨立作業 例如能自行穿衣服 如果 內疚 變成兒童的選擇 發展將會變差 艾瑞克森在此階段有一個正面的人生觀 他說內疚會很快地會以成就感來補償 勤奮對自卑 涵蓋7 11歲的學齡階段 兒童會比較他人的自我價值 例如在課室環境中 兒童可以辨識自己與其他兒童能力之間的差距 艾瑞克森在教師方面較為偏重 認為教師應該確保兒童不會感到自卑 統合與角色混亂 涵蓋12 17歲的青少年 會自問我是誰 我該如何適應 人生何去何從 艾瑞克森相信 如果父母能讓孩子去探索 他們自己的角色就能夠統合 然而 如果父母持續向他們施壓 以符合父母的想望 則青少年會面臨角色的混亂 親密對孤獨 這是成人發展的第一個階段 此發展通常起於青年時期 大約是18 24歲 約會 結婚 家庭與友誼都是在他們人生階段中的重要部分 經由建構與其他人愛的關係 個體將能夠體驗愛與親密 在維繫友誼遭遇失敗者 則會感到孤獨與寂寞 愛心關懷對頹廢遲滯 是成人的第二個階段 介於40 65歲 此時 人們的生活趨於穩定 並知道什麼對他們而言是重要的 一個人要麼是讓他的生涯按部就班 要麼就是他的生涯膽戰心驚 並且不知道是否能夠在工作生活中歇息 同時 一個人會享受養育他的小孩與參與活動 這給予他目標感 如果一個人在生活的過程當中感到不舒適 通常他會對於他所做的決定感到遺憾 且感到無用 完美無缺對悲觀沮喪 本階段影響者65歲以上的族群 此時 個體已經達到他們人生的最後一章 並且接近退休時間 或是已經退休 許多人們已經達成他們認為重要的成就 而在回顧他們的一生時 會感到有偉大成就與完美無缺的感覺 相反地 如果在中年遇到困難 再回首時會感到絕望 當自我認同對上角色混亂 自我認同能夠讓每一個人都擁有個性 或者如艾瑞克森所述 那麼 主觀來說 自我認同是一種自我同化與自我統合方法連續性的真實察覺 以及對他人意義的連續性 2006年 然而 依據芭芭拉 恩格勒 Barbara Engler 的著作 Personality Theories 2006年 角色混亂是 設想自己為一個自我社群的生產力成員之無力感 頁158 這種無力感是一個很大的危機 這會發生在青少年在尋找職業的時候 著作 编辑主要著作 编辑 Childhood and Society 1950 青年路德 一個精神分析與歷史的研究 Young Man Luther A Study in Psychoanalysis and History 195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1968 Gandhi s Truth On the Origin of Militant Nonviolence 1969 Adulthood edited book 1978 Vital Involvement in Old Age with J M Erikson and H Kivnick 1986 The Life Cycle Completed with J M Erikson 1987 作品集 编辑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Selected Papers 1959 A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Selected Papers from 1930 to 1980 Erik H Erikson ed by S Schlein W W Norton amp Co New York 1995 相關著作 编辑 Erikson on Development in Adulthood New Insights from the Unpublished Papers Dallas Hope Melinda Bird 2002 Erik Erikson His Life Work and Significance Kit Welchman 2000 Open University Press His Work Robert Coles 1970 Ideas and Identities The Life and Work of Erik Erikson Robert S Wallerstein amp Leo Goldberger eds IUP 1998 Dialogue with Erik Erikson Richard I Evans E P Dutton amp Co New York 1969 参见 编辑埃里克森機構 芝加哥儿童发展研究所参考文献 编辑 1 0 1 1 Erik Erikson 91 Psychoanalyst Who Reshaped Views of Human Growth Die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ew York Times March 13 1994 Friedman Lawrence Jacob Identity s architect a biography of Erik H Eriks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29 2014 07 25 ISBN 978 0 674 00437 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1 22 Psychology Sweet Briar College 2013 08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5 15 4 0 4 1 4 2 4 3 4 4 4 5 4 6 Hoare Carol Chapter 2 Erikson s Thought in Context Erikson on Development in Adulthood New Insights from the Unpublished Paper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2001 7 12 ISBN 978 0195131758 5 0 5 1 Stevens Richard Chapter 1 Erik Erikson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NY St Martin s Press 1983 ISBN 978 0 312 25812 2 Erikson Erik 1902 1979 Gale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2nd Gale Group 2001 2013 08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6 09 Stephen Schlein 编 Stephen Schlein Erik Erikson papers Harvard University Library 2005 2009 2014 03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3 12 请检查 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Robert McG Thomas Jr Joan Erikson Is Dead at 95 Shaped Thought on Life Cycles The New York Times August 8 1997 2013 08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5 30 Engler Barbara Personality Theories An Introduction Cengage Learning 2008 151 2014 07 25 ISBN 978 0 547 14834 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12 08 Fadiman James Frager Robert Personality and Personal Growth 5th 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2 208 2013 08 30 ISBN 978 0 13 040961 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12 03 C George Boeree Erik Erikson 1902 1994 Shippensburg University 1997 2006 2013 08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12 30 请检查 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Friedman Lawrence Jacob Identity s architect a biography of Erik H Eriks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253 261 262 April 28 2014 ISBN 978 0 674 00437 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7 05 Jefferson Lecturer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 NEH Website retrieved January 22 2009 Erikson Erik H Dimensions of a New Identity The Jefferson Lectures in the Humanities W W Norton amp Company Inc 1979 ISBN 978 0 393 00923 1 ISBN 978 0 393 00923 1 George Stade Byways of Our National Character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ew York Times May 19 1976 review of Erikson s Dimensions of a New Identity 1970 winners General Nonfiction Gandhi s Truth by Erik H Erikson pulitzer org Columbia University undated 27 March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7 28 请检查 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National Book Awards 1970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ational Book Foundation Retrieved 2012 03 08 進階閱讀 编辑Andersen D C Beyond rumor and reductionism a textual dialogue with Erik H Erikson The Psychohistory review 22 1 1993 22 1 35 681993 PMID 11623368 Bondurant J V Fisher M W Sutherland J D Gandhi a psychoanalytic view Essay review of Erik H Erikson Gandhi s truth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76 1971 76 1104 15Oct 1971 PMID 11615442 Brenman Gibson M The legacy of Erik Homburger Erikson Psychoanalytic review 84 3 1997 84 3 329 35Jun 1997 PMID 9279928 Carney J E Is it really so terrible her Karl Menninger s pursuit of Erik Erikson The Psychohistory review 22 1 1993 22 1 119 531993 PMID 11623367 Coles R Fitzpatrick J J The writings of Erik H Erikson The Psychohistory review 5 3 1976 5 3 42 6Dec 1976 PMID 11615801 Crunden R M Freud Erikson and the historian a bibliographical survey Canadian review of American studies 4 1 1973 4 1 48 641973 PMID 11634791 doi 10 3138 CRAS 004 01 04 Douvan E Erik Erikson critical times critical theory Child psychiatry and human development 28 1 1997 28 1 15 211997 PMID 9256525 doi 10 1023 A 1025188901554 Eagle M Contributions of Erik Erikson Psychoanalytic review 84 3 1997 84 3 337 47Jun 1997 PMID 9279929 Fitzpatrick J J Erik H Erikson and psychohistory Bulletin of the Menninger Clinic 40 4 1976 40 4 295 314Jul 1976 PMID 791417 Goethals G W The evolution of sexual and genital intimacy a comparison of the views of Erik H Erikson and Harry Stack Sullivan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sychoanalysis 4 4 1976 4 4 529 44Oct 1976 PMID 799636 Hoffman L E Erikson on Hitler the origins of Hitler s imagery and German youth The Psychohistory review 22 1 1993 22 1 69 861993 PMID 11623369 Masson J L India and the unconscious Erik Erikson on Gandhi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 analysis 55 4 1974 55 4 519 291974 PMID 4616017 Roazen P Erik H Erikson as a teacher The Psychohistory review 22 1 1993 22 1 101 171993 PMID 11623366 Schnell R L Contributions to psychohistory IV Individual experience in historiography and psychoanalysis significance of Erik Erikson and Robert Coles Psychological reports 46 2 1980 46 2 591 612Apr 1980 PMID 6992185 Strozier C B Disciplined subjectivity and the psychohistorian a critical look at the work of Erik H Erikson The Psychohistory review 5 3 1976 5 3 28 31Dec 1976 PMID 11615797 Weiner M B Caring for the elderly Psychological aging aspects of normal personality and development in old age Part II Erik Erikson resolutions of psychosocial tasks The Journal of nursing care 12 5 1979 12 5 27 8May 1979 PMID 374748 Wurgaft L D Erik Erikson from Luther to Gandhi Psychoanalytic review 63 2 1976 63 2 209 331976 PMID 788015 外部連結 编辑 维基语录上有关爱利克 埃里克森的语录 Erikson Institute websit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爱利克 埃里克森 amp oldid 74923736,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