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霸凌

霸凌(英語:Bullying)又稱霸凌,指的是一種長時間持續的與當下立即發生的、並對個人在心理、身體和言語遭受的攻擊,且因為欺凌者與受害者之間的權力或體型等因素不對等,而不敢或無法有效的反抗[1]。霸凌的欺凌者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群體,透過對受害人身心的壓迫,造成受害人感到憤怒痛苦羞恥尷尬恐懼、以及憂鬱[2]

「霸凌」的各地常用別名
中国大陸欺凌、霸凌
臺灣霸凌
港澳欺凌
新加坡霸凌
馬來西亞霸凌
在2015年,世界各地13-15歲青少年在過去數月間曾經受霸凌所害的比例。
米納斯吉拉斯科技教育聯邦中心反霸凌活動的宣導海報

霸凌可能發生在任何場所,也可以發生在任何人之間,甚至曾有謀殺受害者感覺自己受到主張廢除死刑人權團體欺侮的報導[3];霸凌加害者和受害者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一群人;盡管上對下或同儕間的霸凌,遠較下對上的霸凌常見,但霸凌的加害者跟受害者可以有任何關係;霸凌可以透過肢體、言語、人際關係等方式進行;而以場所劃分,霸凌常見的形式有職場霸凌校園霸凌網路霸凌等。但不論場所、形式、針對的對象或目的等,霸凌都是一種盡管在社會上普遍但與反社會行為息息相關的行為。

基因遺傳、幼年時的依附模式、教養、同儕等因素都可能導致霸凌行為的出現或減少,而霸凌對受害者的心理和生理,會造成巨大且有時無法逆轉的傷害,甚至間接使得受害者自殺;此外,一些受害者可能會變成加害者,轉而去欺負其他人,進而讓更多人受害;沒有參與其中的第三方也會因為目睹霸凌事件而受到負面影響,而霸凌加害者本身也可能是因為各種負面因素影響,如受人欺負,而出現霸凌行為;不僅如此,霸凌行為也會對出現霸凌行為的團體或場所,造成實質且巨大的財務、經濟、生產力甚至聲譽方面的損失。

相关用词

「霸凌」一詞,源自對英語bullying一詞的音譯兼意譯,除了做名詞外,也可做動詞使用,此詞和「欺負」、「欺侮」、「欺壓」以及「欺凌」等詞同義。

中国大陆用词一般用“欺凌”比较多,“霸凌”比较少用,字典也只收录了“欺凌”一词[4]。而2018至2019年的中美贸易战期间,大陆的官媒则大量使用“贸易霸凌”一词作为相关新闻标题,“霸凌”一词开始较大规模地进入中国大陆民众的视野。[5][6][7][8][9]

分類

依方式劃分

霸凌的欺凌者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群體,媒體也曾報導說,有謀殺案件的受害者家屬,感覺自己受到主張廢除死刑的人權團體的欺侮[3],在日本光市母女殺害事件的審判過程中,兇手的辯護律師團也曾被一些人認為有蓄意以言語傷害受害者家屬的行為,因此一些人要求兇手的辯護律師團必須為其言行作出賠償[10],因此可以認為,霸凌可能發生在任何人之間;另外,盡管有特定特質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從事霸凌行為,但每一個人都可能主動從事霸凌行為、欺負他人,且有時人們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在欺負他人[11]

霸凌的種類包含肢體霸凌、言語霸凌、關係霸凌和非直接霸凌等幾種[12]性騷擾和其他騷擾行為也被視為是霸凌的一種。在受害者分析上,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受到肢體霸凌,女生受言語霸凌或性騷擾的比例較大[13]

個體霸凌

個體霸凌指的是一個人對一個人或多個人的霸凌。[14]個體霸凌有數種方式,列舉如下:[15]

肢體霸凌

肢體霸凌指的是任何傷害他人身體,或破壞他人財物的霸凌行為。偷竊、推擠、毆打、打架,以及刻意破壞他人的東西,都是肢體霸凌的一種形式。一般而言,肢體霸凌不會是受害者所歷經的第一種霸凌形式,通常受害者所受的霸凌,會先以其他形式出現,之後才會演變成肢體霸凌。

在肢體霸凌中,一個人的身體或身體的一部分,就是欺負他人的主要工具。有時一群年輕人會因為青少年的偏見之故,而集體孤立同儕,這很容易就會使得受欺負者處在一個容易被自己同學挑釁、虐待、毆打的情境。肢體霸凌常會隨著時間的經過而升級,並進而導致悲劇,因此很多人常會盡速阻止肢體霸凌,以防衝突繼續升級。[16]

言語霸凌

言語霸凌是霸凌最常見的形式之一,這詞可以指任何在沒有肢體接觸的狀況下,透過說話或其他聲音欺負他人的霸凌行為。言語霸凌包括以下幾種形式:

  • 用難聽的綽號稱呼他人,或者做人身攻擊
  • 散播關於某人的謠言謊言
  • 威脅某人
  • 對某人吼叫,或用無禮或不友善的語調或聲音等跟人交談,尤其在沒有合理理由的狀況下更是霸凌
  • 戲仿他人講話的聲音或方式
  • 嘲笑某人
  • 侮辱他人或拿他人取樂

在言語霸凌當中,言語就是欺負他人的主要工具。言語霸凌在兩性之間都很常見。 [17]

關係霸凌

關係霸凌,有時又稱社會侵略,指的是一種利用人際關係傷害他人的霸凌。[18]這詞也用以指稱任何意圖傷害他人名聲或社會地位的霸凌,而有時這樣的霸凌會包含於肢體霸凌或言語霸凌當中。關係霸凌在年紀較小的人,尤其女孩子之間,尤為常見,社会排斥、排擠他人(像是故意冷落、忽視或讓人覺得自己被遺漏掉等等各種讓人「被塑膠」的行為)是關係霸凌最常見的形式之一。霸凌加害者會利用關係霸凌來改進自己的地位以及控制他人;此外,和顯而易見的肢體霸凌不同的是,關係霸凌並不明顯,且人們往往需要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才會注意到關係霸凌的存在。[19]

網路霸凌

網路可作為霸凌發生的場合,也可作為霸凌的一種方式,作為霸凌的一種形式,網路霸凌指的是透過網際網路騷擾、威脅、攻擊他人,或讓人感到尷尬的霸凌行為。若施行者是成年人,這種行為可能會觸犯網路騷擾或網路盯梢等罪,而在一些國家,從事此種行為的成年人可能會因此鋃鐺入獄。[20]網路霸凌可透過寄送電子郵件、即時訊息、社交網站發文、文字訊息或打手機等方式進行。就未成年人而言,網路霸凌在中學生之間,比在小學生之間普遍。[15]

集體霸凌

集體霸凌指的是多於一個人欺負一個或多個受害者的行為。集體霸凌可能的進行方式,涵蓋了上述所有種類的個體霸凌,也就是說,肢體霸凌、言語霸凌、關係霸凌等各種霸凌形式,都是集體霸凌可能的模式:此外,雖然網路小白常常被認為在本質上是個體行為,但事實上,一些網路小白有時也會組織起來,集體搞破壞,且小白可能會受到一些偽草根輿論(astroturfing)製造者的贊助。

和個體霸凌一樣,集體霸凌可以發生在諸如家庭、同儕團體、學校、職場、鄰里、社區或網路等各種場合,在職場上,一個人的同事、上司或下屬等,可能會聯合起來,透過造謠、影射、恐嚇、羞辱、抹煞貢獻以及孤立等方式,逼迫這人離開崗位。而這詞也可用以指稱任何惡意、未必和性相關、未必和種族相關、一般性的騷擾[21]

依情境劃分

霸凌可能發生在家庭、校園、職場、軍隊,甚至在網際網路上,如果發生在本國人與外國人之間的霸凌,則稱為國際霸凌,因此可以認為,任何場所都有可能發生霸凌;但在一些場所當中,霸凌相對較為常見,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會發生霸凌的場所。

職場霸凌

職場霸凌泛指在工作場所裡,個人或團體對於同事或是下屬進行不合理的霸凌行為。包含言語、非言語、身體、心理上的虐待或羞辱。如果職場上發生本國人與外國人的衝突,則稱為國際霸凌。和校園霸凌不同,職場霸凌通常會在不違背既定規則和政策的運作下進行;每個人都有可能參與或主動施行職場霸凌,霸凌者可以是同僚,也可能是下屬,不過通常職場霸凌發生於上司對下屬之間。霸凌行為可以是隱蔽或公開的,霸凌的負面影響不僅及於被欺負、被霸凌直影響的個人,也可能波及到旁觀者,導致員工整體士氣下降、生產力下降、離職率升高、組織文化的變革等問題,進而導致組織更多的營運成本。

雇主也有可能是霸凌者,不良雇主利用霸凌來擺脫員工以避免法律責任,例如支付失業補償或員工的賠償要求;或是使用恐嚇或霸凌的方法趕走那些要求合法薪資和合法加班工時的員工。雇主的霸凌往往是職場霸凌的關鍵,但卻經常被忽視。

對校園霸凌的學術討論至遲於1897年出現,但對職場霸凌的學術討論,則要晚得多,「職場霸凌」這個詞第一次在正式文件中被使用是在1992年安德烈‧亞當斯有關於工作霸凌的書中出現:How to Confront and Overcome It (1992)[22][23]

軍隊霸凌

軍隊是容易發生集體霸凌之場所。[24][25][26][27]在2000年,英國國防部將霸凌給定義為「利用物理力量或濫用權威等方式恐嚇或使他人受害,或藉此給予不合法的處罰。」[28]

一些人認為,類似霸凌的行為在軍中應當要被允許,這是因為成為士兵的過程和其他職業不同之故,根據持此論的人的說法,士兵應當期望自己會冒生命風險,因此他們應當要鍛鍊自己、讓自己的身心強健,強大到足以接受各種霸凌的程度。[29]

校園霸凌

校園霸凌,又稱校園暴力,指的是一種長時間持續的、並對個人在心理造成恐懼、身體和言語遭受惡意的攻擊,且因為受害者與欺凌者之間的權力或體型等因素不對等,而不敢有效的反抗[30]。而校園霸凌所帶來的傷害往往是不可逆轉的。校園霸凌不只發生在校園,因同儕而起的校園霸凌也可能發生在校外,甚至在網際網路上。

在歷史上,托馬斯·休斯(Thomas Hughes)於1857年出版的小說《湯姆·布朗在學校的日子》就對校園霸凌做出了大量的描述,但對校園霸凌的學術討論則遲至1897年才出現。[31]對校園霸凌的研究,在近幾年大幅增加,在1900年到1990年的這90年間,一共有62篇研究討論校園霸凌;而在2000年到2004年的這四年間,則有562篇研究討論校園霸凌。[32]

網路霸凌

隨著科技進步,即時通訊軟體網路論壇BBS部落格等交流平臺也成為言語霸凌事件的發生場所,欺凌者藉網路或電信設備以文字和多媒體長期且反覆地攻擊、騷擾或欺負受害人,稱為網路霸凌(Cyberbullying)[33][34]

根據加拿大對網路霸凌有深入研究的教育者、西北地區Keewatin區英语District of Keewatin教育局的教師Bill Belsey[35]的定義,網路霸凌是[36]

盛行率

根據一項統計,全球範圍內,大約有15%的兒童受霸凌所害。[37]

霸凌的起因

研究指出,嫉妒和厭惡可能是一個人欺負他人的動機,[38]而旁觀者和相關權威人士的不作為或支持,都會讓霸凌惡化。

加害者與受害者的特質

加害者與幫助者的特質

目前對霸凌加害者自尊的研究呈現模稜兩可的結果,[39][40]盡管一些霸凌加害者自大且自戀,[41]但一些人也藉由欺負他人,來掩飾自己的恥辱感或焦慮,或藉此加強自己的自尊,這些人藉由欺負他人,可從中得到自信,[42]加害者也可能因自己受欺負之故,而出於嫉妒欺負他人。[43]心理學家羅伊‧鮑梅斯特(Roy F. Baumeister)指出,容易出現侵略行為的人,常有著膨脹但脆弱的自我,這是因為它們把自己想得太重要之故,這些人常會因為批評或缺乏他人的尊敬,而感覺自己受冒犯,因此他們常會用暴力和侮辱的方式來應對此種不敬。[44]

研究指出諸如憂鬱症[45]人格疾患[46]、易怒程度、對暴力的使用、對侵略行為的上癮程度、將他人的行為誤認為帶有敵意的傾向、對維持自我意象的焦慮,以及執迷或固著行為的參與等,都是一個人成為霸凌加害者的風險因子,[47]這些因子彼此的交互作用,也可能是導致霸凌行為的原因。[48]在一篇對兒少的研究中,反社會人格特質和憂鬱症的相結合,最能預測兒童與青少年的暴力行為;而電玩和電視中的暴力內容則不能預測兒童與青少年的暴力行為。[49]

霸凌行為也可能是基因遺傳或腦部結構異常的結果,[50]教養和家庭環境對霸凌行為也有影響,盡管父母親可幫助嬰幼兒學習管理和控制侵略行為等得以減少侵略行為的技能,一些小孩因為不安全依附、無效管教,或者諸如壓力大的家居生活以及帶有敵意的手足等環境因素之故,而無法學會這些技能;[15]此外,根據一些研究,霸凌加害者可能也較不受喜好,學業表現也可能不佳,根據克萊頓·庫克(Clayton R. Cook)的講法,「一般而言,霸凌加害者在解決人際問題方面有問題,學業表現也有問題,他們常常對他人有著負面的態度和觀感,也常有不好的自我感覺,且常常來自充滿衝突和不良教養的家庭環境,並常對學校有負面觀感,也常受同儕的負面影響。」[51]

不過與此相反的看法也存在,一些研究認為至少部分霸凌加害者在心理上是非常健全的,他們在同儕間有著較高的地位,而其受害者則面臨心理壓力,且在社交上是邊緣人[52]同儕團體常常讚許霸凌加害者的行為,而這些同儕團體成員也會藉由參與嘲諷、排擠、毆打和侮辱他人等霸凌行為來取樂,[15]其他的研究員更爭論說,有少部分的自身沒被人欺負的霸凌加害者喜愛上學,且他們是最不會因為生病而請假的。[53]

研究指出,欺負他人的成年人,常有著威權性格,且對控制和主導他人有強烈的需求;[54]研究也指出,對「次等人」的偏見,是在成為霸凌加害者方面特別強烈的風險因子。[55]

大腦研究指出,讓霸凌加害者觀看某人傷害他人的影片時,腦中和獎賞關聯的區域會變得活躍,[56]因此一些霸凌加害人可能會從傷害他人的行為中得到樂趣。

旁觀者的行為

很多時候,霸凌行為會發生在有大量不參與的旁觀者觀看的場合,在很多狀況下,霸凌加害者會有一種製造多數人都支持的假象的能力,而這會使得很多團體成員不敢張揚、反對他們所看到的霸凌行為。在一個團體中,除非這種「霸凌文化」在開始時就確實受到挑戰,不然這種行為會為人所接受或支持,進而成為團體的內規[57][58]此外,除非採取行動,不然這類的「霸凌文化」常會持續數個月、數年甚至更久的時間。[59]

那些有能力建立自己的「朋友圈」或「支持圈」的人,遠比起沒有這樣圈子的人,更有可能出聲反對霸凌行為。[60][61]

除了表達「旁觀者應該站出來及增加個體自我效能」的明確期待外,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介入行為應該要奠基於「霸凌在道德上就是錯的」這樣的基礎上才行。[62]

受害者的特質

庫克說「一般而言,霸凌受害者更可能具侵略性、缺乏社會技巧、有著負面思考、在解決社會問題方面碰到困難、來自不良的家庭、學校和社區環境,且被同儕拒絕和孤立。」[51]

受害者常在生理和心理上表現軟弱,且常常容易懊惱;但心理特質不是霸凌的唯一原因,有著諸如身材比較肥胖、長得不好看或者有生理缺陷等特徵的人,也容易淪為霸凌的受害者,一個人可能僅僅因為家裡貧窮、家庭結構(如單親家庭)、出身少數族群、肥胖、長得不好看或者有生理缺陷等原因而深受霸凌所害,即使他沒有任何特別的心理特質也一樣。男孩更可能成為肢體霸凌的直接受害者,而女孩更可能成為間接霸凌的受害者。[63]

一篇由庫克主導並在2010年由美国心理学会出版的後設分析研究顯示,兒童和青少年成為霸凌受害者以及霸凌加害者的最大原因都是缺乏解決社會問題的技巧。[51]

影響

霸凌對受害者、加害者和發生霸凌行為的組織整體都會造成實質的傷害,也會造成經濟上的損失,若在不反抗或無人協助下,霸凌所帶來的傷害往往是不可逆轉的。

對受害者的影響

從事霸凌行為的人,透過對受害者們身心的壓迫,讓受害者們感到憤怒痛苦羞恥尷尬恐懼、以及憂鬱[2];霸凌對受害人造成的後遺症相當多,通常會造成受害人心靈創傷、扭曲,也會造成受害人課業成就低落、人際疏離,甚至有可能逼迫受害人產生報復性攻擊行為,或使受害人轉而欺負他人[64],其他後遺症則包括逃家、逃學、出現慢性疾病自殺和飲食不正常等行為等等,並且會造成自尊降低、時常焦慮不安、悲觀思維與高度渴求關懷心理。[65]

被欺負的小朋友,常會在生理和情感上出狀況,其中會出現的跡象包括害怕上學、抱怨自己頭痛或缺乏食慾、對學校活動缺乏興趣、花時間和朋友或家人在一起、因為害怕碰到欺負自己的人而抗拒出門去學校以外的公共場合,或者一般性地感到難過等等。

有些受害人會轉變成加害人,這些同時是受害人和加害人的學生罹患精神疾病的比例,比單純的加害人或受害人高[66]

有時攻擊者或第三方可能會指責受害者個性軟弱、不擅處理人際關係或得罪加害者;或認為受害者自己品行不佳,或有嚴重脫軌的行為,或受害者自己也在欺負他人,因此活該受欺凌,甚至可能還會說幫助受害者說話的第三方不了解受害者的行為問題有多嚴重等等。[67]而這些都可能會對受害者造成二度傷害;而指責受害者本身,也被認為是一種霸凌。

自殺傾向

有證據顯示霸凌增加自殺風險,但霸凌本身不直接導致自殺,而感到憂鬱是受霸凌影響的小孩自殺的主要原因之一,換句話說,霸凌間接導致自殺。[68]據估計,光是在英國,每年就有大約15到25個小孩因為受人欺負而自殺。[69]特定族群的人,包括美洲原住民阿拉斯加原住民亞裔美國人以及LGBT人士等,其自殺率似乎更高。在感覺自己不受家庭或朋友的支持的情況下,受害者感受的處境會更加惡化。[70]

在一個對美國紐約州九到十二年級的學童的報告中,比起未曾受霸凌所害的人,霸凌受害者更可能出現憂鬱症和心理壓力,[71]不論對男生或女生,所有形式的霸凌遭遇都與憂鬱症相關,即使兩年後亦然,[72]在原先研究之後兩年的一項後續研究顯示,受霸凌所害的人,其憂鬱症和自殺傾向依舊高於未曾受霸凌所害的人。[72]

荷蘭一篇對小學生的長期追蹤研究報告顯示,在男生中,比起單純是霸凌受害者或加害者的那些人,同時是霸凌加害者和受害者的人,更有可能有憂鬱症或嚴重的自殺傾向;而在女生中,不管霸凌加害者或受害者,都有更高的憂鬱症風險。[73]

一篇對美國波士頓地區的高中的研究顯示,比起那些未曾受霸凌所害的人,那些自稱受霸凌所害的人更可能會考慮自殺,[74]同一篇研究也指出說,霸凌加害者、受害者以及同時是加害者與受害者的青少年,更有可能考慮自殺,霸凌受害者以及同時是加害者與受害者的人,有更高的風險會嘗試自殺;同一篇研究也指出說住在更加都市化地區的青少年,若他們同時是加害者和受害者,那他們個可能會想自殺或嘗試自殺。[74]

一篇對美國六到十年級學生的全國性調查顯示,比起遭受其他形式霸凌的受害者,遭受網路霸凌的受害者的憂鬱症程度更高,這可能和社群媒體的匿名性有關。[75]

如果一個青少年遭受霸凌,且出現憂鬱症症狀,那人們就該提問,且應當採取介入措施,[72]一篇丹麥的研究顯示,若一個學生受霸凌所害且向家長與老師反映這種狀況,在老師或家長介入的狀況下,其中的一些會受到較少的霸凌,甚至其中一些霸凌行為會獲得停止,這篇研究並強調說,在學校中引入反霸凌計畫的合作者、以及引入反霸凌措施,以在在發生霸凌時,能及時和適當地阻止霸凌這點,是很重要的;[73]此外,該研究也指出,讓家長和學生就霸凌行為與霸凌加害者溝通,以為受霸凌所害的人提供必要的支持這點,也是重要的。[73]

對於一些人而言,忽視霸凌是很容易的;但對於其他人而言,忽視霸凌極其困難,而他們可能會因此在某天走向崩潰,截至目前為止,已有數起因霸凌而起的自殺,獲得媒體的報導,疑似因遭受霸凌而自殺的人,或因霸凌而自殺並獲得媒體報導的人有台灣藝人楊又穎[76]、台灣獸醫師簡稚澄[77]、日本職業摔角選手木村花[78][79]、中國學生陶崇园[80]、美國學生凯利·约曼斯、加拿大學生阿曼达·陶德等等。根據教育界自殺意識發聲團體(suicide awareness voices for education)的說法,自殺是15到24歲的年輕人最主要的死因,有16%的學童曾認真考慮自殺,13%的學童曾擬定自殺計畫,而有8%的學童曾將確實嘗試自殺。[81]

對加害者的影響

加害人成年後的犯罪率、酗酒現象比例相當高,具加害人特質的男性加害人有60%在24歲以前犯罪,非加害人特質的男性加害人較低,但也有23%[82]

一些研究指出,在校園霸凌中,大約百分之十的加害者同時是霸凌受害者與加害者,但百分之九十的加害者是純粹的加害者;比起旁觀者、霸凌受害者、或同時是受害者與加害者的那些人,純粹的霸凌加害者往往更受同儕歡迎,而且比起受害者,純粹的加害者長大後更受歡迎、也有更多的性遭遇,而霸凌行為本身可能使得他們更受同儕歡迎;霸凌本身被視為是一種應該制止的惡行,但在實務上霸凌也是一種非常成功的人際技巧。[83][84][85]

對第三方的影響

霸凌對沒有加害但也沒有受害的目擊者也會造成負面影響,研究指出,比起未經歷暴力事件的人,霸凌目擊者更容易出現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而其心理健康受負面影響的程度,不會少於受害者,[86]像例如說,在成年人中,目睹職場霸凌與憂鬱症相關。[87]

對組織整體的影響

霸凌對於非受害人也非加害人的第三方、發生霸凌的組織甚至社會整體也會造成負面影響,霸凌行為的發生,會增加組織的實質負擔。

根據一項研究顯示,光是在美國加州,就有10.4%的學生,也就是大約301,000名的學生,因為校園霸凌的緣故,而感覺學校不安全,並因此在過去一個月中至少缺席一天,而光這點就導致了美國加州公立學校每年兩億七千六百萬美元的損失[88],這相當於每一個受到校園霸凌影響而缺席的學生,平均都會導致學校每年至少超過900美元的損失。

此外,就職場霸凌而言,直到最近為止,一些雇主不把職場霸凌當一回事,但職場霸凌確實會造成組織的經濟損失,這些損失會反映在高離職率、對員工的重新訓練、低生產力、壓力相關疾病造成的病痛時間、增加的醫療成本和雇用到員工的難度增加等之上,一些研究指出,職場霸凌每年以醫療照護、訴訟、員工離職和對員工的重新訓練等的相關花費的形式,導致超過兩億五千萬美元的損失。[89]

相關研究

體罰與霸凌的關係

在中華民國,教育部推行零體罰,也就是禁止教師體罰學生的政策後,絕大多數的老師都認為禁止教師體罰學生導致校園霸凌變得更加嚴重。[90]在2011年,一項針對教師的調查顯示,九成六的教師認為零體罰,或至少缺乏配套的零體罰,導致學生更多行為問題,且有五十二.六%支持廢除零體罰政策[91];不過也有研究認為,關懷和監督並重的教育策略可以有效降低霸凌事件的發生率,而排斥、放任以及體罰與霸凌發生率呈正相關關係[92][93]

黑暗三角與霸凌的關係

針對由所謂的自戀狂、權謀傾向以及心理病態這三種彼此相關的人格特質構成的黑暗三角人格的研究顯示,這些特質較強的人更可能從事霸凌行為,而這也顯示了這些特質較強的人他們厭惡他人的傾向。[94]

公正世界信念與霸凌的關係

有鑑於其他對於公正世界理論的研究,研究人員預期說較為相信公正世界理論的人更可能會指責霸凌受害者;然而,研究顯示,較為相信公正世界理論的人,在事實上比其他人有更強烈的反霸凌傾向,[95]其他一些研究也發現說較為相信公正世界理論的人比較不會去欺負他人、成為霸凌加害者;[96]也就是說,越相信公正世界理論的人,越不會參與霸凌、欺負他人,也越不會指責霸凌受害者。

這些研究結果驗證了Lerner對於公正世界信念是行為管理的「合約」的理解;此外,研究顯示對公正世界理論的信仰,在學校環境中,對兒童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保護作用,[97]同樣的狀況也出現在一般大眾當中。

心理投射

從事霸凌行為的人,可能在事實上藉由欺負他人,將自己脆弱的一面投射到他人身上,盡管霸凌加害者對他人的詆毀,通常都針對受害者,但這類言行真正的來源幾乎總是加害者自身的不安全感或心理脆弱的一面。[98]這種用以取代負面情感的侵略性的投射,可出現在任何層面上,大凡一個人小至個人人際關係,大至國際政治和武裝衝突等的各種表現,都有可能是這種投射的結果。[99]

情商

霸凌是同儕間一種攻擊性的社會互動,這種互動常包含了侵略、騷擾和暴力等的成分。霸凌通常是反覆性的,且常由相對受害者而言權力更大的人所發動。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霸凌和情商間呈現相關,在2008年的一篇文章中,約翰·梅爾等人將情商給定義為「準確感受情緒、利用情緒輔助思考、理解情緒,以及管理情緒的能力」,[100]而情商被認為是情緒和認知過程的混合。[101]研究顯示,較低的情商和霸凌呈現正相關,情商較低的人,更可能成為霸凌的加害者,也更可能成為霸凌的受害者,也就是說,在一個人霸凌他人的傾向以及成為霸凌受害者的傾向當中,情商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由於情商具有可塑性之故,因此情商教育或許能大幅改進對霸凌行為的預防和介入。[102]

霸凌防治

霸凌防治指的是各種預防、減少和停止霸凌的措施的合稱,[103]世界各地都有許多旨在防治霸凌許多的宣傳和活動,霸凌防治的宣傳與活動包括反霸凌日(Anti-Bullying Day)、反霸凌周(Anti-Bullying Week)、國際粉紅日(International Day of Pink)、國際起來對抗霸凌日(International STAND UP to Bullying Day)以及國家霸凌防治月(National Bullying Prevention Month)等等。在美國,所有的50州當中,已有23州通過反霸凌立法,宣告校園霸凌是違法的。[104]

對霸凌的回應

霸凌通常是持續進行且非單一的行為,人們回應霸凌的常見方式包括不理會、起身對抗霸凌加害者或者跟師長上級等權威人士報告等等。

嘗試反擊霸凌可能反而會使受害者變成加害者,甚至可能會導致校園槍擊案等等的悲劇[105];另外,雖然人們常說,「面對霸凌之類的行為,不理它就好」,但事實上,不理會霸凌行為往往不僅不能停止霸凌,反會讓霸凌隨著時間經過而變得更加惡化;[106]而及早跟人提及霸凌是很重要的,因為越早發現,霸凌就越容易受到控制[107];另外,面對霸凌行為,旁觀者的角色很重要,旁觀者的不作為,基本上就是鼓勵霸凌,反之旁觀者的介入,哪怕只是稍微的介入,都能減少霸凌。[108]

在防治霸凌方面,權威人士可扮演重要的角色,不管該權威人士是小孩子的父母或監護人、學校的老師、或者職場上的人力資源部門員工或主管等等,都可在阻止霸凌方面做出貢獻。權威人士在確認和阻止霸凌行為方面深具影響力,且能創造出一個讓霸凌無法持續的環境[109][110];然而在很多狀況下,權威人士往往在這方面未經過訓練也未得到認證,他們常常不知道該怎麼辦,而這會使得情況惡化[111];更糟的是,有時權威人士會支持實行霸凌的人,使得霸凌行為得以持續,並加劇受害者受到孤立和成為邊緣人的狀況。[112]面對霸凌最有效的一些方法包括做出回應、認識到傷害正在發生,以及創造一個霸凌無法持續的環境等。[113]受霸凌所害的人,對於權威人士會跟誰討論這些事情,以及該如何回報這問題等等,往往缺乏控制;然而,一個提供支持的方法是尋找受過訓練、知道該如何處理霸凌的諮商師或心理醫生。

霸凌與文化

政治應用

在討論公共政策和國際關係時,有時也會使用「霸凌」或其類義語,像例如在2012年中華民國法務部執行死刑後,台灣反對廢除死刑的人,曾有人用英文寫抗議信函,並用「霸凌」一詞形容國際特赦組織對台灣執行死刑的譴責[114];在2018-2019年中美贸易战期间,大陆的官媒曾大量使用“贸易霸凌”一词,形容美國對中國的貿易制裁;另外在2019年,曾有美國聯邦眾議員在看完318學運的紀錄片後,用「在影片中看到台灣人如何起身對抗中國的霸凌」一詞來表達自己的感想。[115]

參見

參考文獻

  1. ^ Olweus, D. Bulling at school: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 牛津: Blackwell. 1993 (英语). 
  2. ^ 2.0 2.1 Roland, E. Bullying: Scandinavian research tradition. Bullying in schools (英格蘭: Stroke-on-Trent). 1989: 21–32 (英语). 
  3. ^ 3.0 3.1 郭良傑. 殉職警察林安順家屬:誰聲援我們. 中國時報. 2012-05-13 [2020-10-02]. (原始内容于2021-03-17) (中文(臺灣)). 
  4. ^ 大陆较权威的网络辞典《汉典》只能搜索到“欺凌”,搜索“霸凌”是空白页. [2021-06-26]. (原始内容于2021-01-22). 
  5. ^ 贸易霸凌只会让美国和世界经济越来越“受伤”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华网
  6. ^ 专家:美国贸易霸凌主义无法击垮中国.环球网
  7. ^ 人民日报钟声:贸易霸凌将世界经济拖入险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人民网
  8. ^ 外交部:对美方赤裸裸的贸易霸凌行径和极限施压做法坚决反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国际在线
  9. ^ 学者:美方出尔反尔是贸易霸凌 中国应以战略定力应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国新闻网
  10. ^ 橋下知事に再び損害賠償提訴へ テレビ発言で光事件弁護団. 47NEWS (全国新聞ネット). 共同通信社. 2009-11-19 [2014-02-06]. (原始内容于2009-11-22). 
  11. ^ 存档副本. [2020-02-29]. (原始内容于2020-03-27). 
  12. ^ Smith, P.K.; Madsen, K.;Moody, J. What causes the age decline in reports of being bullied in school?Towards a developmental analysis of risks of being bullied. Educational Research (倫敦: Routledge). 1999, 41: 267–285 (英语). 
  13. ^ Harris, S.; Petrie, G.;Willoughby, W. Bullying among 9th grades:An exploratory study. NASSP Bulletin (維吉尼亞州: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2002, 86: 3–14 (英语). 
  14. ^ Bullying Definitions. [2016-02-26]. (原始内容于2016-03-04). 
  15. ^ 15.0 15.1 15.2 15.3 Berger, Kathleen Stassen. Invitation to the Life Span. New York: Worth Publishers. 2014. ISBN 978-1464172052. 
  16. ^ . nobullying.com/physical-bullying/. [30 Novem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1). 
  17. ^ What is Verbal Bullying and How to Handle Verbal Bullies - Bullying Statistics. Bullying Statistics. 2015-07-08 [2016-11-30]. (原始内容于2016-11-25). 
  18. ^ Breakstone, Steve; Dreiblatt, Michael; Dreiblatt, Karen. How to Stop Bullying and Social Aggression: Elementary Grade Lessons and Activities That Teach Empathy, Friendship, and Respect.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2009: 9. ISBN 978-1-4129-5810-3. 
  19. ^ Norton, Chris. What is the Definition of Relational Bullying / Social Bullying - BRIM Anti-Bullying Software. BRIM Anti-Bullying Software. [2016-11-30]. (原始内容于2016-12-01). 
  20. ^ Cyberbullying. kidshealth.org. [2016-11-30]. (原始内容于2016-12-01). 
  21. ^ Mobbing: Emotional Abuse in the American Workplace by Noa Davenport, Ruth D. Schwartz and Gail Pursell Elliott.
  22. ^ Google ngrams. [2015-06-16]. (原始内容于2015-05-16). 
  23. ^ Adams, Andrea with contributions from Crawford, Neil Bullying at Work: How to Confront and Overcome It (1992)
  24. ^ Bbc中文網記者, 威克. 分析:洪仲丘案為何會在台灣引起民憤?. BBC 中文网. [2017-03-04]. (原始内容于2020-08-07). 
  25. ^ 【有片】役男受不了長官霸凌輕生 軍中畫面曝光. 蘋果日報. 2016-10-05 [2017-03-04]. (原始内容于2017-03-05) (中文(臺灣)). 
  26. ^ 楊虔豪 - 【首爾想想】軍中排擠與虐待頻傳 南韓士兵失控濫殺戰友 - 想想Thinking Taiwan - 想想台灣,想想未來. 想想論壇. [2017-03-04]. (原始内容于2021-05-15) (中文(繁體)). 
  27. ^ 巷仔口社會學. 軍隊集體霸凌的社會學分析:從洪仲丘死亡談起. 巷仔口社會學. 2013-08-12 [2017-03-04]. (原始内容于2021-05-15). 
  28. ^ Dannatt, Sir Richard. (PDF). Values and Standards of the British Army. the British Army. 2008 [2013-10-2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8-17). 
  29. ^ Jean M. Callaghan; Franz Kernic. Chapter 2: "Social Psychology" of the Individual Soldier. Armed Forces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Global Trends and Issues. LIT Verlag Münster. 2003: 19– [2013-10-29]. ISBN 978-3-8258-7227-4. (原始内容于2021-05-15). 
  30. ^ Olweus, D. Bulling at school: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 牛津: Blackwell. 1993 [2011-03-01] (英语). 
  31. ^ Koo, Hyojin. A Time Line of the Evolution of School Bullying in Differing Social Contexts (PDF). 2007-01-30 [27 April 2020]. (原始内容 (PDF)于2021-01-21). 
  32. ^ Stassen Berger, Kathleen. Update on bullying at school: Science forgotten?. Developmental Review. March 2007, 27 (1): 90–126. doi:10.1016/j.dr.2006.08.002. 
  33. ^ Smith, P.K.; Mahdavi, J.;Carvalho, M.;Fisher, S.;Russell, S.;Tippett, N. Cyberbullying: its nature and impact in secondary school pupil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倫敦: Association 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2008, 49: 376–385 [2011-03-01] (英语). 
  34. ^ Patchin, J.W.; Hinjuda, S. Bullies move beyond the schoolyard:A preliminary look at cyberbullying. Youth Violence and Juvenile Justice (千橡: Sage Publications). 2008, 4: 148–169 (英语). 
  35. ^ . 2007-07-13 [2009-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1). 
  36. ^ Cyber Bullying. 2005-03-23 [2009-12-07]. (原始内容于2010-02-08). 
  37. ^ いじめ問題 命を救うために. スイス放送協会. 2016-03-30 [2017-01-04]. (原始内容于2021-05-15). 
  38. ^ Ståle Einarsen. Bullying and Emotional Abuse in the Workplac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in Research and Practice. Taylor & Francis. 2003 [2013-10-29]. ISBN 978-0-415-25359-8. (原始内容于2021-05-15). 
  39. ^ Cardemil, Alisha R.; Cardemil, Esteban V.; O'Donnell, Ellen H. Self-Esteem in Pure Bullies and Bully/Victims: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August 2010, 25 (8): 1489–1502. PMID 20040706. S2CID 26698674. doi:10.1177/0886260509354579. 
  40. ^ Batsche, George M.; Knoff, Howard M. Bullies and their victims: Understanding a pervasive problem in the schools.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1994, 23 (2): 165–175 [2021-03-23]. doi:10.1080/02796015.1994.12085704. (原始内容于2012-03-02). 
  41. ^ Those who can, do. Those who can't, bully.. Bully OnLine. Tim Field. [2013-10-28]. (原始内容于2013-07-07). 
  42. ^ Syiasha. Presentation Bullying. Scribd. Scribd Inc. [2013-10-28]. (原始内容于2013-10-29). 
  43. ^ Levinson, Edward M.; Levinson, Edward M. Assessment of Bullying: A Review of Methods and Instruments.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2004, 82 (4): 496–503. doi:10.1002/j.1556-6678.2004.tb00338.x. 
  44. ^ Roy Baumeister. Evil: Inside Human Violence and Cruelty
  45. ^ Patterson G. The bully as victim?. Paediatric Nursing. December 2005, 17 (10): 27–30. PMID 16372706. S2CID 34334649. doi:10.7748/paed2005.12.17.10.27.c981. 
  46. ^ Kumpulainen, K. Psychiatric 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bully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olescent Medicine and Health. 2008, 20 (2): 121–132. PMID 18714551. S2CID 32858078. doi:10.1515/ijamh.2008.20.2.121. 
  47. ^ Hazlerr, R. J.; Carney, J. V.; Green, S.; Powell, R.; Jolly, L. S. Areas of Expert Agreement on Identification of School Bullies and Victims.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1997, 18 (1): 5–14. S2CID 144789919. doi:10.1177/0143034397181001. 
  48. ^ Craig, W.M. The relationship among bullying, victimization, depression, anxiety, and aggression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98, 24 (1): 123–130. doi:10.1016/S0191-8869(97)00145-1. 
  49. ^ Ferguson, Christopher J. (PDF).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11, 40 (4): 377–91 [2021-03-23]. PMID 21161351. S2CID 207206722. doi:10.1007/s10964-010-9610-x.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5-25). 
  50. ^ Ball, H.A.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victims, bullies and bully-victims in childhood.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Jan 2008, 49 (1): 104–12. PMID 18181884. doi:10.1111/j.1469-7610.2007.01821.x. 
  51. ^ 51.0 51.1 51.2 Cook, Clayton R.; Williams, Kirk R.; Guerra, Nancy G.; Kim, Tia E.; Sadek, Shelly. Predictors of Bullying and Victimization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A Meta-analytic Investigation (PDF).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 2010, 25 (2): 65–83 [2013-10-28]. CiteSeerX 10.1.1.617.7810 . doi:10.1037/a0020149. (原始内容 (PDF)于2014-03-07). 
  52. ^ Juvonen (2003) Bullying Among Young Adolescents: The Strong, the Weak and the Trouble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Pediatrics, December 2003, . 2004 [2011-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8). 
  53. ^ Bullies are the healthiest pupils. Education. BBC News (BBC). 1999-12-14 [2013-10-29]. (原始内容于2013-10-30). 
  54. ^ Carroll M. Brodsky. The Harassed Worker. Lexington Books. 1976 [2013-10-29]. ISBN 978-0-669-01041-1. (原始内容于2021-05-15). 
  55. ^ Ashforth, Blake. Petty Tyranny in Organizations. Human Relations. 1994, 47 (7): 755–778. S2CID 145699243. doi:10.1177/001872679404700701. 
  56. ^ Bullying tendency wired in brain. 2008-11-07 [2020-03-30]. (原始内容于2021-05-15) (英国英语). 
  57. ^ Bullies, Victims, and Bystanders. athealth.com: Consumer: Issues. Athealth.com. [2013-10-29]. (原始内容于2014-03-05). 
  58. ^ New Tactics To Tackle Bystander's Role In Bullying. Science News. Science Daily (Science Daily, LLC). 2009-01-27 [2013-10-29]. (原始内容于2013-10-29). 
  59. ^ 419: Petty Tyrant. This American Life: Radio Archive. Chicago Public Media & Ira Glass. 2010-11-12 [2013-10-29]. (原始内容于2013-10-10). 
  60. ^ . Pasco County. The Tampa Tribune (Tampa Media Group, LLC). 2010-10-12 [2013-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2). 
  61. ^ Program Helps Students Combat Bullying - Students participate with enthusiasm. Winning Harmony Counselling. 2010-10-04 [2013-10-29]. (原始内容于2013-05-13). 
  62. ^ Thornberg, Robert; Tenenbaum, Laura; Varjas, Kris; Meyers, Joel; Jungert, Tomas; Vanegas, Gina. Bystander Motivation in Bullying Incidents: To Intervene or Not to Intervene?. Wester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August 2012, 13 (3): 247–252. PMC 3415829 . PMID 22900122. doi:10.5811/westjem.2012.3.11792. 
  63. ^ Vanderbilt, Douglas; Augustyn, Marilyn. The effects of bullying. Paediatrics and Child Health. 2010, 20 (7): 315–320. doi:10.1016/j.paed.2010.03.008. 
  64. ^ Ybarra, M.L.; Mitchell, K.J. Online aggressor/targets, aggressors, and targets:A comparison of associated youth charcteristic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倫敦: Association 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2004, 45: 1308–1316 [2011-03-01] (英语). 
  65. ^ Striegel-Moore, R.H.; Dohm, F.A.;Pike, K.M.;Wilfley, D.E.;Fairburn, C.G. Abuse, bullying, and discrimination as risk factors for binge eating disorder.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阿靈頓郡: 美國精神醫學學會). 2002, 159: 1902–1907 [2011-03-01] (英语). 
  66. ^ 許文宗. 〈國中學生虛擬霸凌與傳統霸凌之相關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彰化縣: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2009: 11 (中文(臺灣)). 
  67. ^ 5 Myths About Victims of Bullying. [2020-09-21]. (原始内容于2021-05-15). 
  68. ^ Kim YS; Leventhal B. Bullying and suicide. A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olescent Medicine and Health. 2008, 20 (2): 133–54. PMID 18714552. S2CID 41651943. doi:10.1515/IJAMH.2008.20.2.133. 
  69. ^ . [2021-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2-17). 
  70. ^ Effects of Bullying | StopBullying.gov. [2021-03-23]. (原始内容于2015-11-20). 
  71. ^ BRUNSTEIN KLOMEK, ANAT; MARROCCO, FRANK; KLEINMAN, MARJORIE; SCHONFELD, IRVIN S.; GOULD, MADELYN S. Bullying, Depression, and Suicidality in Adolescent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January 2007, 46 (1): 40–49 [2021-03-23]. ISSN 0890-8567. PMID 17195728. doi:10.1097/01.chi.0000242237.84925.18. (原始内容于2021-05-15). 
  72. ^ 72.0 72.1 72.2 Kaltiala-Heino, Riittakerttu; Fröjd, Sari; Marttunen, Mauri. Involvement in bullying and depression in a 2-year follow-up in middle adolescence. European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2009-07-09, 19 (1): 45–55 [2021-03-23]. ISSN 1018-8827. PMID 19588185. S2CID 23077909. doi:10.1007/s00787-009-0039-2. (原始内容于2021-05-15). 
  73. ^ 73.0 73.1 73.2 Fekkes, M.; Pijpers, F. I. M.; Verloove-Vanhorick, S. P. Bullying: who does what, when and where? Involvement of children, teachers and parents in bullying behavior. 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 2005-02-01, 20 (1): 81–91. ISSN 0268-1153. PMID 15253993. doi:10.1093/her/cyg100 . 
  74. ^ 74.0 74.1 Hepburn, Lisa; Azrael, Deborah; Molnar, Beth; Miller, Matthew. Bullying and Suicidal Behaviors Among Urban High School Youth.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July 2012, 51 (1): 93–95. ISSN 1054-139X. PMID 22727083. doi:10.1016/j.jadohealth.2011.12.014. 
  75. ^ Wang, Jing; Nansel, Tonja R.; Iannotti, Ronald J. Cyber and Traditional Bullying: 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With Depression.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April 2011, 48 (4): 415–417. ISSN 1054-139X. PMC 3058261 . PMID 21402273. doi:10.1016/j.jadohealth.2010.07.012. 
  76. ^ 藝人楊又穎輕生 家屬聲明全文. 中央通訊社. 2015-04-23 [2015-04-26]. (原始内容于2017-12-16). 
  77. ^ 石明啟. 美女動保園長自殺 疑遭控「女屠夫」陷天人交戰. 蘋果日報. 2016-05-22 [2021-01-31]. (原始内容于2021-05-12) (中文(臺灣)). 
  78. ^ テラハ出演中の木村花さんが死去、所属先が発表 ネットで誹謗中傷を受けていた. Huffpost. 2020-05-23 [2020-05-23]. (原始内容于2020-05-31) (日语). 
  79. ^ 那須川天心「そんなに誹謗中傷したいのなら俺に…他の人にはやめて」木村花さん急死の報に悲しみと怒り. 中日體育、東京中日體育. [2020-05-23] (日语). [失效連結]
  80. ^ 武汉理工研究生坠亡 导师欺压学生引担忧. BBC中文网. 2018-04-14 [2018-04-03]. (原始内容于2018-05-07) (中文(简体)). 
  81. ^ . [2019-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5). 
  82. ^ Olweus, D. Nature of school bullying:A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 倫敦: Routledge. 1999: 28–48 (英语). 
  83. ^ Jun-Bin Koh, BA, Jennifer S. Wong, PhD.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and the Sexiest: Evolutionary Origins of Adolescent Bullying.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2015-07-09, 32 (17): 2668–2690 [2021-07-08]. doi:10.1177/0886260515593546. (原始内容于2021-08-29). 
  84. ^ Anthony A. Volk, Andrew V. Dane, Zopito Marini, Tracy Vaillancourt. Adolescent Bullying, Dating, and Mating: Testing an Evolutionary Hypothesis.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2015-11, 13 (4): 1–11 [2021-07-08]. doi:10.1177/1474704915613909. (原始内容于2021-09-08). 
  85. ^ DANIEL BATES. Child bullies are sexier, more popular and have more dates than their victims when they grow up, new Canadian research suggests. Daily Mail. 2015-07-28 [2021-07-09]. (原始内容于2022-01-21). 
  86. ^ Audrey Hamilton. Witnesses to Bullying May Face More Mental Health Risks than Bullies and Victims, Study Finds.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21-03-19]. (原始内容于2021-05-15). 
  87. ^ Jensen, I. B.; Alipour, A.; Hagberg, J.; Jensen, I. B. The impact of bystanding to workplace bullying on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mong women and men in industry in Sweden: an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longitudinal study.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August 2013, 86 (6): 709–716. ISSN 1432-1246. PMC 3722445 . PMID 22940902. doi:10.1007/s00420-012-0813-1. 
  88. ^ 存档副本. [2020-03-07]. (原始内容于2021-05-15). 
  89. ^ . [2020-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7). 
  90. ^ 王譽書. 零體罰政策政治效果之探究─以四所國民中學為例. 華藝線上圖書館.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2021-03-19]. (原始内容于2021-07-12). 
  91. ^ 顏若瑾、胡清暉. 8成師︰法令未授權 難處理霸凌. 自由時報. 2011-01-14 [2021-03-19]. (原始内容于2021-07-12). 
  92. ^ 周愫嫻. 〈愛上學的孩子,不會變壞嗎?論學校因素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 《應用心理研究》 (新北市: 應用心理研究雜誌社). 2001, 11: 93–115 (中文(臺灣)). 
  93. ^ 陳志銘. 〈導師、輔導人員、軍訓教官對高中職在學學生偏差行為影響之比較研究-以臺北市高中職為例〉. 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新北市總校區: 國立臺北大學). 2009 (中文(臺灣)). 
  94. ^ Chabrol H.; Van Leeuwen N.; Rodgers R.; Séjourné S. Contributions of psychopathic, narcissistic, Machiavellian, and sadistic personality traits to juvenile delinquenc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9, 47 (7): 734–39. doi:10.1016/j.paid.2009.06.020. 
  95. ^ Fox, Claire L.; Elder, Tracey.; Gater, Josephine; Johnson, Elizabeth. r.org/paper/3f6e30cf501a02993d86777c4046f1ae0f1541a3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dolescents' beliefs in a just world and their attitudes to victims of bullying 请检查|url=值 (帮助).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10, 80 (2): 183–198. PMID 19930790. S2CID 33974893. doi:10.1348/000709909X479105. 
  96. ^ Correia, Isabel; Dalbert, Claudia. School Bullying. European Psychologist. 2008, 13 (4): 248–254. S2CID 145567888. doi:10.1027/1016-9040.13.4.248. 
  97. ^ Correia, Isabel; Kamble, Shanmukh V.; Dalbert, Claudia. Belief in a just world and well-being of bullies, victims and defenders: A study with Portuguese and Indian students. Anxiety, Stress & Coping. 2009, 22 (5): 497–508. PMID 19333798. S2CID 205725655. doi:10.1080/10615800902729242. 
  98. ^ Paul Gilbert, Overcoming Depression (1999) p. 185–6
  99. ^ Carl G. Jung ed., Man and his Symbols (London 1978) p. 181–2
  100. ^ Mayer, J.D.; Roberts, R.D; Barasade, S.G. Human abilitie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8, 59 (1): 507–536. PMID 17937602. doi:10.1146/annurev.psych.59.103006.093646. 
  101. ^ Tolegenova, A.A.; Jakupov, S.M.; Chung, Man Cheung; Saduova, S.; Jakupov, M.S. A Theoretical Formation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Childhood Trauma among Adolescents.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2, 69: 1891–1894. doi:10.1016/j.sbspro.2012.12.142 . 
  102. ^ Mckenna, J.; Webb, J. Emotional intelligence. British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2013, 76 (12): 560. S2CID 208741104. doi:10.1177/030802261307601202. 
  103. ^ 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 Rivara, Frederick; Suzanne, Le Menestrel , 编. Preventing Bullying Through Science, Policy, and Practic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16 [2021-03-23]. ISBN 978-0-309-44067-7. PMID 27748087. doi:10.17226/23482. (原始内容于2016-05-18).   
  104. ^ Ross, SW; Horner, RH. Bully prevention in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2009, 42 (4): 747–59. PMC 2791686 . PMID 20514181. doi:10.1901/jaba.2009.42-747. 
  105. ^ 【霸凌知識站】「反擊型霸凌」受害者與加害者一線之隔!. 兒童福利聯盟. 兒童福利聯盟. [2021-03-30]. (原始内容于2021-05-15). 
  106. ^ W. Craig et al., "Responding to bullying, what work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7. ^ W. Ci, "What can be done to stop bullying among children? Evidence from Canad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8. ^ Bully-zero Australia Foundation, "Respond to bullyi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9. ^ "Stop bullying on the spot". [2021-03-23]. (原始内容于2019-12-18). 
  110. ^ Safe work Australia, "Guide for preventing and responding to workplace bullyi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11. ^ Veronica Birkett, "Bullied? Don't tell the teach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12. ^ "Responding to bullying in Arc UNSW sports". [2021-03-23]. (原始内容于2021-05-15). 
  113. ^ E. Field, "The prevalence of workplace bullying in Austral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14. ^ NOWNews今日新聞社會中心. 駁冷血殺人 鄉民:國際特赦組織霸凌台灣. NOWNews今日新聞. 2012-12-24 [2021-03-23]. (原始内容于2013-05-28). 
  115. ^ 美國會殿堂播318紀錄片! 眾議員:看到台灣對抗中國霸凌. 自由時報. 2019-05-23 [2021-03-23]. (原始内容于2021-05-15). 

霸凌, 此條目可能包含不适用或被曲解的引用资料, 部分内容的准确性无法被证實, 2020年3月10日, 请协助校核其中的错误以改善这篇条目, 详情请参见条目的讨论页, 此條目可参照外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2020年2月29日,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 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 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 也不要翻译不可靠, 低品质内容, 依版权协议, 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 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 href,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html, title, templ. 此條目可能包含不适用或被曲解的引用资料 部分内容的准确性无法被证實 2020年3月10日 请协助校核其中的错误以改善这篇条目 详情请参见条目的讨论页 此條目可参照外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2020年2月29日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 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 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 也不要翻译不可靠 低品质内容 依版权协议 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 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 a href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html title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Translated page a 标签 霸凌 英語 Bullying 又稱霸凌 指的是一種長時間持續的與當下立即發生的 並對個人在心理 身體和言語遭受的攻擊 且因為欺凌者與受害者之間的權力或體型等因素不對等 而不敢或無法有效的反抗 1 霸凌的欺凌者可以是個人 也可以是群體 透過對受害人身心的壓迫 造成受害人感到憤怒 痛苦 羞恥 尷尬 恐懼 以及憂鬱 2 霸凌 的各地常用別名中国大陸欺凌 霸凌臺灣霸凌港澳欺凌新加坡霸凌馬來西亞霸凌在2015年 世界各地13 15歲青少年在過去數月間曾經受霸凌所害的比例 米納斯吉拉斯科技教育聯邦中心反霸凌活動的宣導海報 霸凌可能發生在任何場所 也可以發生在任何人之間 甚至曾有謀殺受害者感覺自己受到主張廢除死刑的人權團體欺侮的報導 3 霸凌加害者和受害者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一群人 盡管上對下或同儕間的霸凌 遠較下對上的霸凌常見 但霸凌的加害者跟受害者可以有任何關係 霸凌可以透過肢體 言語 人際關係等方式進行 而以場所劃分 霸凌常見的形式有職場霸凌 校園霸凌 網路霸凌等 但不論場所 形式 針對的對象或目的等 霸凌都是一種盡管在社會上普遍但與反社會行為息息相關的行為 基因遺傳 幼年時的依附模式 教養 同儕等因素都可能導致霸凌行為的出現或減少 而霸凌對受害者的心理和生理 會造成巨大且有時無法逆轉的傷害 甚至間接使得受害者自殺 此外 一些受害者可能會變成加害者 轉而去欺負其他人 進而讓更多人受害 沒有參與其中的第三方也會因為目睹霸凌事件而受到負面影響 而霸凌加害者本身也可能是因為各種負面因素影響 如受人欺負 而出現霸凌行為 不僅如此 霸凌行為也會對出現霸凌行為的團體或場所 造成實質且巨大的財務 經濟 生產力甚至聲譽方面的損失 目录 1 相关用词 2 分類 2 1 依方式劃分 2 1 1 個體霸凌 2 1 1 1 肢體霸凌 2 1 1 2 言語霸凌 2 1 1 3 關係霸凌 2 1 1 4 網路霸凌 2 1 2 集體霸凌 2 2 依情境劃分 2 2 1 職場霸凌 2 2 1 1 軍隊霸凌 2 2 2 校園霸凌 2 2 3 網路霸凌 3 盛行率 4 霸凌的起因 5 加害者與受害者的特質 5 1 加害者與幫助者的特質 5 2 旁觀者的行為 5 3 受害者的特質 6 影響 6 1 對受害者的影響 6 1 1 自殺傾向 6 2 對加害者的影響 6 3 對第三方的影響 6 4 對組織整體的影響 7 相關研究 7 1 體罰與霸凌的關係 7 2 黑暗三角與霸凌的關係 7 3 公正世界信念與霸凌的關係 7 4 心理投射 7 5 情商 8 霸凌防治 9 對霸凌的回應 10 霸凌與文化 10 1 政治應用 11 參見 12 參考文獻相关用词 编辑 霸凌 一詞 源自對英語bullying一詞的音譯兼意譯 除了做名詞外 也可做動詞使用 此詞和 欺負 欺侮 欺壓 以及 欺凌 等詞同義 中国大陆用词一般用 欺凌 比较多 霸凌 比较少用 字典也只收录了 欺凌 一词 4 而2018至2019年的中美贸易战期间 大陆的官媒则大量使用 贸易霸凌 一词作为相关新闻标题 霸凌 一词开始较大规模地进入中国大陆民众的视野 5 6 7 8 9 分類 编辑依方式劃分 编辑 霸凌的欺凌者可以是個人 也可以是群體 媒體也曾報導說 有謀殺案件的受害者家屬 感覺自己受到主張廢除死刑的人權團體的欺侮 3 在日本光市母女殺害事件的審判過程中 兇手的辯護律師團也曾被一些人認為有蓄意以言語傷害受害者家屬的行為 因此一些人要求兇手的辯護律師團必須為其言行作出賠償 10 因此可以認為 霸凌可能發生在任何人之間 另外 盡管有特定特質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從事霸凌行為 但每一個人都可能主動從事霸凌行為 欺負他人 且有時人們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在欺負他人 11 霸凌的種類包含肢體霸凌 言語霸凌 關係霸凌和非直接霸凌等幾種 12 性騷擾和其他騷擾行為也被視為是霸凌的一種 在受害者分析上 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受到肢體霸凌 女生受言語霸凌或性騷擾的比例較大 13 個體霸凌 编辑 個體霸凌指的是一個人對一個人或多個人的霸凌 14 個體霸凌有數種方式 列舉如下 15 肢體霸凌 编辑 肢體霸凌指的是任何傷害他人身體 或破壞他人財物的霸凌行為 偷竊 推擠 毆打 打架 以及刻意破壞他人的東西 都是肢體霸凌的一種形式 一般而言 肢體霸凌不會是受害者所歷經的第一種霸凌形式 通常受害者所受的霸凌 會先以其他形式出現 之後才會演變成肢體霸凌 在肢體霸凌中 一個人的身體或身體的一部分 就是欺負他人的主要工具 有時一群年輕人會因為青少年的偏見之故 而集體孤立同儕 這很容易就會使得受欺負者處在一個容易被自己同學挑釁 虐待 毆打的情境 肢體霸凌常會隨著時間的經過而升級 並進而導致悲劇 因此很多人常會盡速阻止肢體霸凌 以防衝突繼續升級 16 言語霸凌 编辑 言語霸凌是霸凌最常見的形式之一 這詞可以指任何在沒有肢體接觸的狀況下 透過說話或其他聲音欺負他人的霸凌行為 言語霸凌包括以下幾種形式 用難聽的綽號稱呼他人 或者做人身攻擊 散播關於某人的謠言或謊言 威脅某人 對某人吼叫 或用無禮或不友善的語調或聲音等跟人交談 尤其在沒有合理理由的狀況下更是霸凌 戲仿他人講話的聲音或方式 嘲笑某人 侮辱他人或拿他人取樂在言語霸凌當中 言語就是欺負他人的主要工具 言語霸凌在兩性之間都很常見 17 關係霸凌 编辑 關係霸凌 有時又稱社會侵略 指的是一種利用人際關係傷害他人的霸凌 18 這詞也用以指稱任何意圖傷害他人名聲或社會地位的霸凌 而有時這樣的霸凌會包含於肢體霸凌或言語霸凌當中 關係霸凌在年紀較小的人 尤其女孩子之間 尤為常見 社会排斥 排擠他人 像是故意冷落 忽視或讓人覺得自己被遺漏掉等等各種讓人 被塑膠 的行為 是關係霸凌最常見的形式之一 霸凌加害者會利用關係霸凌來改進自己的地位以及控制他人 此外 和顯而易見的肢體霸凌不同的是 關係霸凌並不明顯 且人們往往需要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才會注意到關係霸凌的存在 19 網路霸凌 编辑 網路可作為霸凌發生的場合 也可作為霸凌的一種方式 作為霸凌的一種形式 網路霸凌指的是透過網際網路騷擾 威脅 攻擊他人 或讓人感到尷尬的霸凌行為 若施行者是成年人 這種行為可能會觸犯網路騷擾或網路盯梢等罪 而在一些國家 從事此種行為的成年人可能會因此鋃鐺入獄 20 網路霸凌可透過寄送電子郵件 即時訊息 社交網站發文 文字訊息或打手機等方式進行 就未成年人而言 網路霸凌在中學生之間 比在小學生之間普遍 15 集體霸凌 编辑 主条目 集體欺凌 集體霸凌指的是多於一個人欺負一個或多個受害者的行為 集體霸凌可能的進行方式 涵蓋了上述所有種類的個體霸凌 也就是說 肢體霸凌 言語霸凌 關係霸凌等各種霸凌形式 都是集體霸凌可能的模式 此外 雖然網路小白常常被認為在本質上是個體行為 但事實上 一些網路小白有時也會組織起來 集體搞破壞 且小白可能會受到一些偽草根輿論 astroturfing 製造者的贊助 和個體霸凌一樣 集體霸凌可以發生在諸如家庭 同儕團體 學校 職場 鄰里 社區或網路等各種場合 在職場上 一個人的同事 上司或下屬等 可能會聯合起來 透過造謠 影射 恐嚇 羞辱 抹煞貢獻以及孤立等方式 逼迫這人離開崗位 而這詞也可用以指稱任何惡意 未必和性相關 未必和種族相關 一般性的騷擾 21 依情境劃分 编辑 霸凌可能發生在家庭 校園 職場 軍隊 甚至在網際網路上 如果發生在本國人與外國人之間的霸凌 則稱為國際霸凌 因此可以認為 任何場所都有可能發生霸凌 但在一些場所當中 霸凌相對較為常見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會發生霸凌的場所 職場霸凌 编辑 主条目 職場霸凌 職場霸凌泛指在工作場所裡 個人或團體對於同事或是下屬進行不合理的霸凌行為 包含言語 非言語 身體 心理上的虐待或羞辱 如果職場上發生本國人與外國人的衝突 則稱為國際霸凌 和校園霸凌不同 職場霸凌通常會在不違背既定規則和政策的運作下進行 每個人都有可能參與或主動施行職場霸凌 霸凌者可以是同僚 也可能是下屬 不過通常職場霸凌發生於上司對下屬之間 霸凌行為可以是隱蔽或公開的 霸凌的負面影響不僅及於被欺負 被霸凌直影響的個人 也可能波及到旁觀者 導致員工整體士氣下降 生產力下降 離職率升高 組織文化的變革等問題 進而導致組織更多的營運成本 雇主也有可能是霸凌者 不良雇主利用霸凌來擺脫員工以避免法律責任 例如支付失業補償或員工的賠償要求 或是使用恐嚇或霸凌的方法趕走那些要求合法薪資和合法加班工時的員工 雇主的霸凌往往是職場霸凌的關鍵 但卻經常被忽視 對校園霸凌的學術討論至遲於1897年出現 但對職場霸凌的學術討論 則要晚得多 職場霸凌 這個詞第一次在正式文件中被使用是在1992年安德烈 亞當斯有關於工作霸凌的書中出現 How to Confront and Overcome It 1992 22 23 軍隊霸凌 编辑 参见 學長學弟制 洪仲丘事件和期數列外 軍隊是容易發生集體霸凌之場所 24 25 26 27 在2000年 英國國防部將霸凌給定義為 利用物理力量或濫用權威等方式恐嚇或使他人受害 或藉此給予不合法的處罰 28 一些人認為 類似霸凌的行為在軍中應當要被允許 這是因為成為士兵的過程和其他職業不同之故 根據持此論的人的說法 士兵應當期望自己會冒生命風險 因此他們應當要鍛鍊自己 讓自己的身心強健 強大到足以接受各種霸凌的程度 29 校園霸凌 编辑 主条目 校園霸凌 校園霸凌 又稱校園暴力 指的是一種長時間持續的 並對個人在心理造成恐懼 身體和言語遭受惡意的攻擊 且因為受害者與欺凌者之間的權力或體型等因素不對等 而不敢有效的反抗 30 而校園霸凌所帶來的傷害往往是不可逆轉的 校園霸凌不只發生在校園 因同儕而起的校園霸凌也可能發生在校外 甚至在網際網路上 在歷史上 托馬斯 休斯 Thomas Hughes 於1857年出版的小說 湯姆 布朗在學校的日子 就對校園霸凌做出了大量的描述 但對校園霸凌的學術討論則遲至1897年才出現 31 對校園霸凌的研究 在近幾年大幅增加 在1900年到1990年的這90年間 一共有62篇研究討論校園霸凌 而在2000年到2004年的這四年間 則有562篇研究討論校園霸凌 32 網路霸凌 编辑 主条目 網路霸凌 隨著科技進步 即時通訊軟體 網路論壇 BBS 部落格等交流平臺也成為言語霸凌事件的發生場所 欺凌者藉網路或電信設備以文字和多媒體長期且反覆地攻擊 騷擾或欺負受害人 稱為網路霸凌 Cyberbullying 33 34 根據加拿大對網路霸凌有深入研究的教育者 西北地區Keewatin區 英语 District of Keewatin 教育局的教師Bill Belsey 35 的定義 網路霸凌是 36 一種涉及對信息及通信技术技術的應用 以支援針對個人或群體進行惡意的 重複的 敵意的行為 以使其他人受到傷害 盛行率 编辑根據一項統計 全球範圍內 大約有15 的兒童受霸凌所害 37 霸凌的起因 编辑研究指出 嫉妒和厭惡可能是一個人欺負他人的動機 38 而旁觀者和相關權威人士的不作為或支持 都會讓霸凌惡化 加害者與受害者的特質 编辑加害者與幫助者的特質 编辑 目前對霸凌加害者自尊的研究呈現模稜兩可的結果 39 40 盡管一些霸凌加害者自大且自戀 41 但一些人也藉由欺負他人 來掩飾自己的恥辱感或焦慮 或藉此加強自己的自尊 這些人藉由欺負他人 可從中得到自信 42 加害者也可能因自己受欺負之故 而出於嫉妒欺負他人 43 心理學家羅伊 鮑梅斯特 Roy F Baumeister 指出 容易出現侵略行為的人 常有著膨脹但脆弱的自我 這是因為它們把自己想得太重要之故 這些人常會因為批評或缺乏他人的尊敬 而感覺自己受冒犯 因此他們常會用暴力和侮辱的方式來應對此種不敬 44 研究指出諸如憂鬱症 45 人格疾患 46 易怒程度 對暴力的使用 對侵略行為的上癮程度 將他人的行為誤認為帶有敵意的傾向 對維持自我意象的焦慮 以及執迷或固著行為的參與等 都是一個人成為霸凌加害者的風險因子 47 這些因子彼此的交互作用 也可能是導致霸凌行為的原因 48 在一篇對兒少的研究中 反社會人格特質和憂鬱症的相結合 最能預測兒童與青少年的暴力行為 而電玩和電視中的暴力內容則不能預測兒童與青少年的暴力行為 49 霸凌行為也可能是基因遺傳或腦部結構異常的結果 50 教養和家庭環境對霸凌行為也有影響 盡管父母親可幫助嬰幼兒學習管理和控制侵略行為等得以減少侵略行為的技能 一些小孩因為不安全依附 無效管教 或者諸如壓力大的家居生活以及帶有敵意的手足等環境因素之故 而無法學會這些技能 15 此外 根據一些研究 霸凌加害者可能也較不受喜好 學業表現也可能不佳 根據克萊頓 庫克 Clayton R Cook 的講法 一般而言 霸凌加害者在解決人際問題方面有問題 學業表現也有問題 他們常常對他人有著負面的態度和觀感 也常有不好的自我感覺 且常常來自充滿衝突和不良教養的家庭環境 並常對學校有負面觀感 也常受同儕的負面影響 51 不過與此相反的看法也存在 一些研究認為至少部分霸凌加害者在心理上是非常健全的 他們在同儕間有著較高的地位 而其受害者則面臨心理壓力 且在社交上是邊緣人 52 同儕團體常常讚許霸凌加害者的行為 而這些同儕團體成員也會藉由參與嘲諷 排擠 毆打和侮辱他人等霸凌行為來取樂 15 其他的研究員更爭論說 有少部分的自身沒被人欺負的霸凌加害者喜愛上學 且他們是最不會因為生病而請假的 53 研究指出 欺負他人的成年人 常有著威權性格 且對控制和主導他人有強烈的需求 54 研究也指出 對 次等人 的偏見 是在成為霸凌加害者方面特別強烈的風險因子 55 大腦研究指出 讓霸凌加害者觀看某人傷害他人的影片時 腦中和獎賞關聯的區域會變得活躍 56 因此一些霸凌加害人可能會從傷害他人的行為中得到樂趣 旁觀者的行為 编辑 很多時候 霸凌行為會發生在有大量不參與的旁觀者觀看的場合 在很多狀況下 霸凌加害者會有一種製造多數人都支持的假象的能力 而這會使得很多團體成員不敢張揚 反對他們所看到的霸凌行為 在一個團體中 除非這種 霸凌文化 在開始時就確實受到挑戰 不然這種行為會為人所接受或支持 進而成為團體的內規 57 58 此外 除非採取行動 不然這類的 霸凌文化 常會持續數個月 數年甚至更久的時間 59 那些有能力建立自己的 朋友圈 或 支持圈 的人 遠比起沒有這樣圈子的人 更有可能出聲反對霸凌行為 60 61 除了表達 旁觀者應該站出來及增加個體自我效能 的明確期待外 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 介入行為應該要奠基於 霸凌在道德上就是錯的 這樣的基礎上才行 62 受害者的特質 编辑 庫克說 一般而言 霸凌受害者更可能具侵略性 缺乏社會技巧 有著負面思考 在解決社會問題方面碰到困難 來自不良的家庭 學校和社區環境 且被同儕拒絕和孤立 51 受害者常在生理和心理上表現軟弱 且常常容易懊惱 但心理特質不是霸凌的唯一原因 有著諸如身材比較肥胖 長得不好看或者有生理缺陷等特徵的人 也容易淪為霸凌的受害者 一個人可能僅僅因為家裡貧窮 家庭結構 如單親家庭 出身少數族群 肥胖 長得不好看或者有生理缺陷等原因而深受霸凌所害 即使他沒有任何特別的心理特質也一樣 男孩更可能成為肢體霸凌的直接受害者 而女孩更可能成為間接霸凌的受害者 63 一篇由庫克主導並在2010年由美国心理学会出版的後設分析研究顯示 兒童和青少年成為霸凌受害者以及霸凌加害者的最大原因都是缺乏解決社會問題的技巧 51 影響 编辑霸凌對受害者 加害者和發生霸凌行為的組織整體都會造成實質的傷害 也會造成經濟上的損失 若在不反抗或無人協助下 霸凌所帶來的傷害往往是不可逆轉的 對受害者的影響 编辑 從事霸凌行為的人 透過對受害者們身心的壓迫 讓受害者們感到憤怒 痛苦 羞恥 尷尬 恐懼 以及憂鬱 2 霸凌對受害人造成的後遺症相當多 通常會造成受害人心靈創傷 扭曲 也會造成受害人課業成就低落 人際疏離 甚至有可能逼迫受害人產生報復性攻擊行為 或使受害人轉而欺負他人 64 其他後遺症則包括逃家 逃學 出現慢性疾病 自殺和飲食不正常等行為等等 並且會造成自尊降低 時常焦慮不安 悲觀思維與高度渴求關懷心理 65 被欺負的小朋友 常會在生理和情感上出狀況 其中會出現的跡象包括害怕上學 抱怨自己頭痛或缺乏食慾 對學校活動缺乏興趣 花時間和朋友或家人在一起 因為害怕碰到欺負自己的人而抗拒出門去學校以外的公共場合 或者一般性地感到難過等等 有些受害人會轉變成加害人 這些同時是受害人和加害人的學生罹患精神疾病的比例 比單純的加害人或受害人高 66 有時攻擊者或第三方可能會指責受害者個性軟弱 不擅處理人際關係或得罪加害者 或認為受害者自己品行不佳 或有嚴重脫軌的行為 或受害者自己也在欺負他人 因此活該受欺凌 甚至可能還會說幫助受害者說話的第三方不了解受害者的行為問題有多嚴重等等 67 而這些都可能會對受害者造成二度傷害 而指責受害者本身 也被認為是一種霸凌 自殺傾向 编辑 主条目 霸凌與自殺和受霸凌影響而自杀者列表 有證據顯示霸凌增加自殺風險 但霸凌本身不直接導致自殺 而感到憂鬱是受霸凌影響的小孩自殺的主要原因之一 換句話說 霸凌間接導致自殺 68 據估計 光是在英國 每年就有大約15到25個小孩因為受人欺負而自殺 69 特定族群的人 包括美洲原住民 阿拉斯加原住民 亞裔美國人以及LGBT人士等 其自殺率似乎更高 在感覺自己不受家庭或朋友的支持的情況下 受害者感受的處境會更加惡化 70 在一個對美國紐約州九到十二年級的學童的報告中 比起未曾受霸凌所害的人 霸凌受害者更可能出現憂鬱症和心理壓力 71 不論對男生或女生 所有形式的霸凌遭遇都與憂鬱症相關 即使兩年後亦然 72 在原先研究之後兩年的一項後續研究顯示 受霸凌所害的人 其憂鬱症和自殺傾向依舊高於未曾受霸凌所害的人 72 荷蘭一篇對小學生的長期追蹤研究報告顯示 在男生中 比起單純是霸凌受害者或加害者的那些人 同時是霸凌加害者和受害者的人 更有可能有憂鬱症或嚴重的自殺傾向 而在女生中 不管霸凌加害者或受害者 都有更高的憂鬱症風險 73 一篇對美國波士頓地區的高中的研究顯示 比起那些未曾受霸凌所害的人 那些自稱受霸凌所害的人更可能會考慮自殺 74 同一篇研究也指出說 霸凌加害者 受害者以及同時是加害者與受害者的青少年 更有可能考慮自殺 霸凌受害者以及同時是加害者與受害者的人 有更高的風險會嘗試自殺 同一篇研究也指出說住在更加都市化地區的青少年 若他們同時是加害者和受害者 那他們個可能會想自殺或嘗試自殺 74 一篇對美國六到十年級學生的全國性調查顯示 比起遭受其他形式霸凌的受害者 遭受網路霸凌的受害者的憂鬱症程度更高 這可能和社群媒體的匿名性有關 75 如果一個青少年遭受霸凌 且出現憂鬱症症狀 那人們就該提問 且應當採取介入措施 72 一篇丹麥的研究顯示 若一個學生受霸凌所害且向家長與老師反映這種狀況 在老師或家長介入的狀況下 其中的一些會受到較少的霸凌 甚至其中一些霸凌行為會獲得停止 這篇研究並強調說 在學校中引入反霸凌計畫的合作者 以及引入反霸凌措施 以在在發生霸凌時 能及時和適當地阻止霸凌這點 是很重要的 73 此外 該研究也指出 讓家長和學生就霸凌行為與霸凌加害者溝通 以為受霸凌所害的人提供必要的支持這點 也是重要的 73 對於一些人而言 忽視霸凌是很容易的 但對於其他人而言 忽視霸凌極其困難 而他們可能會因此在某天走向崩潰 截至目前為止 已有數起因霸凌而起的自殺 獲得媒體的報導 疑似因遭受霸凌而自殺的人 或因霸凌而自殺並獲得媒體報導的人有台灣藝人楊又穎 76 台灣獸醫師簡稚澄 77 日本職業摔角選手木村花 78 79 中國學生陶崇园 80 美國學生凯利 约曼斯 加拿大學生阿曼达 陶德等等 根據教育界自殺意識發聲團體 suicide awareness voices for education 的說法 自殺是15到24歲的年輕人最主要的死因 有16 的學童曾認真考慮自殺 13 的學童曾擬定自殺計畫 而有8 的學童曾將確實嘗試自殺 81 對加害者的影響 编辑 加害人成年後的犯罪率 酗酒現象比例相當高 具加害人特質的男性加害人有60 在24歲以前犯罪 非加害人特質的男性加害人較低 但也有23 82 一些研究指出 在校園霸凌中 大約百分之十的加害者同時是霸凌受害者與加害者 但百分之九十的加害者是純粹的加害者 比起旁觀者 霸凌受害者 或同時是受害者與加害者的那些人 純粹的霸凌加害者往往更受同儕歡迎 而且比起受害者 純粹的加害者長大後更受歡迎 也有更多的性遭遇 而霸凌行為本身可能使得他們更受同儕歡迎 霸凌本身被視為是一種應該制止的惡行 但在實務上霸凌也是一種非常成功的人際技巧 83 84 85 對第三方的影響 编辑 霸凌對沒有加害但也沒有受害的目擊者也會造成負面影響 研究指出 比起未經歷暴力事件的人 霸凌目擊者更容易出現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 而其心理健康受負面影響的程度 不會少於受害者 86 像例如說 在成年人中 目睹職場霸凌與憂鬱症相關 87 對組織整體的影響 编辑 霸凌對於非受害人也非加害人的第三方 發生霸凌的組織甚至社會整體也會造成負面影響 霸凌行為的發生 會增加組織的實質負擔 根據一項研究顯示 光是在美國加州 就有10 4 的學生 也就是大約301 000名的學生 因為校園霸凌的緣故 而感覺學校不安全 並因此在過去一個月中至少缺席一天 而光這點就導致了美國加州公立學校每年兩億七千六百萬美元的損失 88 這相當於每一個受到校園霸凌影響而缺席的學生 平均都會導致學校每年至少超過900美元的損失 此外 就職場霸凌而言 直到最近為止 一些雇主不把職場霸凌當一回事 但職場霸凌確實會造成組織的經濟損失 這些損失會反映在高離職率 對員工的重新訓練 低生產力 壓力相關疾病造成的病痛時間 增加的醫療成本和雇用到員工的難度增加等之上 一些研究指出 職場霸凌每年以醫療照護 訴訟 員工離職和對員工的重新訓練等的相關花費的形式 導致超過兩億五千萬美元的損失 89 相關研究 编辑體罰與霸凌的關係 编辑 在中華民國 教育部推行零體罰 也就是禁止教師體罰學生的政策後 絕大多數的老師都認為禁止教師體罰學生導致校園霸凌變得更加嚴重 90 在2011年 一項針對教師的調查顯示 九成六的教師認為零體罰 或至少缺乏配套的零體罰 導致學生更多行為問題 且有五十二 六 支持廢除零體罰政策 91 不過也有研究認為 關懷和監督並重的教育策略可以有效降低霸凌事件的發生率 而排斥 放任以及體罰與霸凌發生率呈正相關關係 92 93 黑暗三角與霸凌的關係 编辑 主条目 黑暗三角人格 針對由所謂的自戀狂 權謀傾向以及心理病態這三種彼此相關的人格特質構成的黑暗三角人格的研究顯示 這些特質較強的人更可能從事霸凌行為 而這也顯示了這些特質較強的人他們厭惡他人的傾向 94 公正世界信念與霸凌的關係 编辑 主条目 公正世界理論 有鑑於其他對於公正世界理論的研究 研究人員預期說較為相信公正世界理論的人更可能會指責霸凌受害者 然而 研究顯示 較為相信公正世界理論的人 在事實上比其他人有更強烈的反霸凌傾向 95 其他一些研究也發現說較為相信公正世界理論的人比較不會去欺負他人 成為霸凌加害者 96 也就是說 越相信公正世界理論的人 越不會參與霸凌 欺負他人 也越不會指責霸凌受害者 這些研究結果驗證了Lerner對於公正世界信念是行為管理的 合約 的理解 此外 研究顯示對公正世界理論的信仰 在學校環境中 對兒童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保護作用 97 同樣的狀況也出現在一般大眾當中 心理投射 编辑 主条目 心理投射 從事霸凌行為的人 可能在事實上藉由欺負他人 將自己脆弱的一面投射到他人身上 盡管霸凌加害者對他人的詆毀 通常都針對受害者 但這類言行真正的來源幾乎總是加害者自身的不安全感或心理脆弱的一面 98 這種用以取代負面情感的侵略性的投射 可出現在任何層面上 大凡一個人小至個人人際關係 大至國際政治和武裝衝突等的各種表現 都有可能是這種投射的結果 99 情商 编辑 主条目 霸凌與情商 霸凌是同儕間一種攻擊性的社會互動 這種互動常包含了侵略 騷擾和暴力等的成分 霸凌通常是反覆性的 且常由相對受害者而言權力更大的人所發動 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 霸凌和情商間呈現相關 在2008年的一篇文章中 約翰 梅爾等人將情商給定義為 準確感受情緒 利用情緒輔助思考 理解情緒 以及管理情緒的能力 100 而情商被認為是情緒和認知過程的混合 101 研究顯示 較低的情商和霸凌呈現正相關 情商較低的人 更可能成為霸凌的加害者 也更可能成為霸凌的受害者 也就是說 在一個人霸凌他人的傾向以及成為霸凌受害者的傾向當中 情商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而由於情商具有可塑性之故 因此情商教育或許能大幅改進對霸凌行為的預防和介入 102 霸凌防治 编辑霸凌防治指的是各種預防 減少和停止霸凌的措施的合稱 103 世界各地都有許多旨在防治霸凌許多的宣傳和活動 霸凌防治的宣傳與活動包括反霸凌日 Anti Bullying Day 反霸凌周 Anti Bullying Week 國際粉紅日 International Day of Pink 國際起來對抗霸凌日 International STAND UP to Bullying Day 以及國家霸凌防治月 National Bullying Prevention Month 等等 在美國 所有的50州當中 已有23州通過反霸凌立法 宣告校園霸凌是違法的 104 對霸凌的回應 编辑霸凌通常是持續進行且非單一的行為 人們回應霸凌的常見方式包括不理會 起身對抗霸凌加害者或者跟師長上級等權威人士報告等等 嘗試反擊霸凌可能反而會使受害者變成加害者 甚至可能會導致校園槍擊案等等的悲劇 105 另外 雖然人們常說 面對霸凌之類的行為 不理它就好 但事實上 不理會霸凌行為往往不僅不能停止霸凌 反會讓霸凌隨著時間經過而變得更加惡化 106 而及早跟人提及霸凌是很重要的 因為越早發現 霸凌就越容易受到控制 107 另外 面對霸凌行為 旁觀者的角色很重要 旁觀者的不作為 基本上就是鼓勵霸凌 反之旁觀者的介入 哪怕只是稍微的介入 都能減少霸凌 108 在防治霸凌方面 權威人士可扮演重要的角色 不管該權威人士是小孩子的父母或監護人 學校的老師 或者職場上的人力資源部門員工或主管等等 都可在阻止霸凌方面做出貢獻 權威人士在確認和阻止霸凌行為方面深具影響力 且能創造出一個讓霸凌無法持續的環境 109 110 然而在很多狀況下 權威人士往往在這方面未經過訓練也未得到認證 他們常常不知道該怎麼辦 而這會使得情況惡化 111 更糟的是 有時權威人士會支持實行霸凌的人 使得霸凌行為得以持續 並加劇受害者受到孤立和成為邊緣人的狀況 112 面對霸凌最有效的一些方法包括做出回應 認識到傷害正在發生 以及創造一個霸凌無法持續的環境等 113 受霸凌所害的人 對於權威人士會跟誰討論這些事情 以及該如何回報這問題等等 往往缺乏控制 然而 一個提供支持的方法是尋找受過訓練 知道該如何處理霸凌的諮商師或心理醫生 霸凌與文化 编辑政治應用 编辑 在討論公共政策和國際關係時 有時也會使用 霸凌 或其類義語 像例如在2012年中華民國法務部執行死刑後 台灣反對廢除死刑的人 曾有人用英文寫抗議信函 並用 霸凌 一詞形容國際特赦組織對台灣執行死刑的譴責 114 在2018 2019年中美贸易战期间 大陆的官媒曾大量使用 贸易霸凌 一词 形容美國對中國的貿易制裁 另外在2019年 曾有美國聯邦眾議員在看完318學運的紀錄片後 用 在影片中看到台灣人如何起身對抗中國的霸凌 一詞來表達自己的感想 115 參見 编辑排擠 虐待 歧視 騷擾 性騷擾 人身攻擊 抹黑策略 人格暗殺 職場霸凌 校園霸凌 網路霸凌 期數列外參考文獻 编辑 Olweus D Bulling at school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 牛津 Blackwell 1993 英语 使用 accessdate 需要含有 url 帮助 2 0 2 1 Roland E Bullying Scandinavian research tradition Bullying in schools 英格蘭 Stroke on Trent 1989 21 32 英语 使用 accessdate 需要含有 url 帮助 3 0 3 1 郭良傑 殉職警察林安順家屬 誰聲援我們 中國時報 2012 05 13 2020 10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17 中文 臺灣 大陆较权威的网络辞典 汉典 只能搜索到 欺凌 搜索 霸凌 是空白页 2021 06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1 22 贸易霸凌只会让美国和世界经济越来越 受伤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华网 专家 美国贸易霸凌主义无法击垮中国 环球网 人民日报钟声 贸易霸凌将世界经济拖入险境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人民网 外交部 对美方赤裸裸的贸易霸凌行径和极限施压做法坚决反对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国际在线 学者 美方出尔反尔是贸易霸凌 中国应以战略定力应对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国新闻网 橋下知事に再び損害賠償提訴へ テレビ発言で光事件弁護団 47NEWS 全国新聞ネット 共同通信社 2009 11 19 2014 02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11 22 存档副本 2020 02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3 27 Smith P K Madsen K Moody J What causes the age decline in reports of being bullied in school Towards a developmental analysis of risks of being bullied Educational Research 倫敦 Routledge 1999 41 267 285 英语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 帮助 使用 accessdate 需要含有 url 帮助 Harris S Petrie G Willoughby W Bullying among 9th grades An exploratory study NASSP Bulletin 維吉尼亞州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2002 86 3 14 英语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 帮助 使用 accessdate 需要含有 url 帮助 Bullying Definitions 2016 02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04 15 0 15 1 15 2 15 3 Berger Kathleen Stassen Invitation to the Life Span New York Worth Publishers 2014 ISBN 978 1464172052 no bullying nobullying com physical bullying 30 Novem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12 01 What is Verbal Bullying and How to Handle Verbal Bullies Bullying Statistics Bullying Statistics 2015 07 08 2016 11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11 25 Breakstone Steve Dreiblatt Michael Dreiblatt Karen How to Stop Bullying and Social Aggression Elementary Grade Lessons and Activities That Teach Empathy Friendship and Respect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2009 9 ISBN 978 1 4129 5810 3 Norton Chris What is the Definition of Relational Bullying Social Bullying BRIM Anti Bullying Software BRIM Anti Bullying Software 2016 11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12 01 Cyberbullying kidshealth org 2016 11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12 01 Mobbing Emotional Abuse in the American Workplace by Noa Davenport Ruth D Schwartz and Gail Pursell Elliott Google ngrams 2015 06 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5 16 Adams Andrea with contributions from Crawford Neil Bullying at Work How to Confront and Overcome It 1992 Bbc中文網記者 威克 分析 洪仲丘案為何會在台灣引起民憤 BBC 中文网 2017 03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8 07 有片 役男受不了長官霸凌輕生 軍中畫面曝光 蘋果日報 2016 10 05 2017 03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3 05 中文 臺灣 楊虔豪 首爾想想 軍中排擠與虐待頻傳 南韓士兵失控濫殺戰友 想想Thinking Taiwan 想想台灣 想想未來 想想論壇 2017 03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5 中文 繁體 巷仔口社會學 軍隊集體霸凌的社會學分析 從洪仲丘死亡談起 巷仔口社會學 2013 08 12 2017 03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5 Dannatt Sir Richard Lawful Paragraph 20 PDF Values and Standards of the British Army the British Army 2008 2013 10 29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3 08 17 Jean M Callaghan Franz Kernic Chapter 2 Social Psychology of the Individual Soldier Armed Forces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Global Trends and Issues LIT Verlag Munster 2003 19 2013 10 29 ISBN 978 3 8258 7227 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5 Olweus D Bulling at school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 牛津 Blackwell 1993 2011 03 01 英语 Koo Hyojin A Time Line of the Evolution of School Bullying in Differing Social Contexts PDF 2007 01 30 27 April 20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 01 21 Stassen Berger Kathleen Update on bullying at school Science forgotten Developmental Review March 2007 27 1 90 126 doi 10 1016 j dr 2006 08 002 Smith P K Mahdavi J Carvalho M Fisher S Russell S Tippett N Cyberbullying its nature and impact in secondary school pupil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倫敦 Association 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2008 49 376 385 2011 03 01 英语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 帮助 Patchin J W Hinjuda S Bullies move beyond the schoolyard A preliminary look at cyberbullying Youth Violence and Juvenile Justice 千橡 Sage Publications 2008 4 148 169 英语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 帮助 使用 accessdate 需要含有 url 帮助 William Belsey在網上的簡歷 2007 07 13 2009 12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4 01 Cyber Bullying 2005 03 23 2009 12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2 08 いじめ問題 命を救うために スイス放送協会 2016 03 30 2017 01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5 Stale Einarsen Bullying and Emotional Abuse in the Workplac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in Research and Practice Taylor amp Francis 2003 2013 10 29 ISBN 978 0 415 25359 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5 Cardemil Alisha R Cardemil Esteban V O Donnell Ellen H Self Esteem in Pure Bullies and Bully Victims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August 2010 25 8 1489 1502 PMID 20040706 S2CID 26698674 doi 10 1177 0886260509354579 Batsche George M Knoff Howard M Bullies and their victims Understanding a pervasive problem in the schools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1994 23 2 165 175 2021 03 23 doi 10 1080 02796015 1994 12085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3 02 Those who can do Those who can t bully Bully OnLine Tim Field 2013 10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7 07 Syiasha Presentation Bullying Scribd Scribd Inc 2013 10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10 29 Levinson Edward M Levinson Edward M Assessment of Bullying A Review of Methods and Instruments Journal of Counseling amp Development 2004 82 4 496 503 doi 10 1002 j 1556 6678 2004 tb00338 x Roy Baumeister Evil Inside Human Violence and Cruelty Patterson G The bully as victim Paediatric Nursing December 2005 17 10 27 30 PMID 16372706 S2CID 34334649 doi 10 7748 paed2005 12 17 10 27 c981 Kumpulainen K Psychiatric 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bully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olescent Medicine and Health 2008 20 2 121 132 PMID 18714551 S2CID 32858078 doi 10 1515 ijamh 2008 20 2 121 Hazlerr R J Carney J V Green S Powell R Jolly L S Areas of Expert Agreement on Identification of School Bullies and Victims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1997 18 1 5 14 S2CID 144789919 doi 10 1177 0143034397181001 Craig W M The relationship among bullying victimization depression anxiety and aggression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98 24 1 123 130 doi 10 1016 S0191 8869 97 00145 1 Ferguson Christopher J Video Games and Youth Violence A Prospective Analysis in Adolescents PDF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11 40 4 377 91 2021 03 23 PMID 21161351 S2CID 207206722 doi 10 1007 s10964 010 9610 x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2 05 25 Ball H A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victims bullies and bully victims in childhood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Jan 2008 49 1 104 12 PMID 18181884 doi 10 1111 j 1469 7610 2007 01821 x 51 0 51 1 51 2 Cook Clayton R Williams Kirk R Guerra Nancy G Kim Tia E Sadek Shelly Predictors of Bullying and Victimization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A Meta analytic Investigation PDF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 2010 25 2 65 83 2013 10 28 CiteSeerX 10 1 1 617 7810 doi 10 1037 a0020149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4 03 07 Juvonen 2003 Bullying Among Young Adolescents The Strong the Weak and the Troubled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Pediatrics December 2003 The benefits of bullying 2004 2011 09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9 28 Bullies are the healthiest pupils Education BBC News BBC 1999 12 14 2013 10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10 30 Carroll M Brodsky The Harassed Worker Lexington Books 1976 2013 10 29 ISBN 978 0 669 01041 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5 Ashforth Blake Petty Tyranny in Organizations Human Relations 1994 47 7 755 778 S2CID 145699243 doi 10 1177 001872679404700701 Bullying tendency wired in brain 2008 11 07 2020 03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5 英国英语 Bullies Victims and Bystanders athealth com Consumer Issues Athealth com 2013 10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3 05 New Tactics To Tackle Bystander s Role In Bullying Science News Science Daily Science Daily LLC 2009 01 27 2013 10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10 29 419 Petty Tyrant This American Life Radio Archive Chicago Public Media amp Ira Glass 2010 11 12 2013 10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10 10 Pasco students get hero training to stop bullying Pasco County The Tampa Tribune Tampa Media Group LLC 2010 10 12 2013 10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5 02 Program Helps Students Combat Bullying Students participate with enthusiasm Winning Harmony Counselling 2010 10 04 2013 10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5 13 Thornberg Robert Tenenbaum Laura Varjas Kris Meyers Joel Jungert Tomas Vanegas Gina Bystander Motivation in Bullying Incidents To Intervene or Not to Intervene Wester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August 2012 13 3 247 252 PMC 3415829 PMID 22900122 doi 10 5811 westjem 2012 3 11792 Vanderbilt Douglas Augustyn Marilyn The effects of bullying Paediatrics and Child Health 2010 20 7 315 320 doi 10 1016 j paed 2010 03 008 Ybarra M L Mitchell K J Online aggressor targets aggressors and targets A comparison of associated youth charcteristic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倫敦 Association 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2004 45 1308 1316 2011 03 01 英语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 帮助 Striegel Moore R H Dohm F A Pike K M Wilfley D E Fairburn C G Abuse bullying and discrimination as risk factors for binge eating disorder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阿靈頓郡 美國精神醫學學會 2002 159 1902 1907 2011 03 01 英语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 帮助 許文宗 國中學生虛擬霸凌與傳統霸凌之相關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彰化縣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2009 11 中文 臺灣 使用 accessdate 需要含有 url 帮助 5 Myths About Victims of Bullying 2020 09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5 Kim YS Leventhal B Bullying and suicide A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olescent Medicine and Health 2008 20 2 133 54 PMID 18714552 S2CID 41651943 doi 10 1515 IJAMH 2008 20 2 133 Statistics on bullying 2021 03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 02 17 Effects of Bullying StopBullying gov 2021 03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1 20 BRUNSTEIN KLOMEK ANAT MARROCCO FRANK KLEINMAN MARJORIE SCHONFELD IRVIN S GOULD MADELYN S Bullying Depression and Suicidality in Adolescent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mp Adolescent Psychiatry January 2007 46 1 40 49 2021 03 23 ISSN 0890 8567 PMID 17195728 doi 10 1097 01 chi 0000242237 84925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5 72 0 72 1 72 2 Kaltiala Heino Riittakerttu Frojd Sari Marttunen Mauri Involvement in bullying and depression in a 2 year follow up in middle adolescence European Child amp Adolescent Psychiatry 2009 07 09 19 1 45 55 2021 03 23 ISSN 1018 8827 PMID 19588185 S2CID 23077909 doi 10 1007 s00787 009 0039 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5 73 0 73 1 73 2 Fekkes M Pijpers F I M Verloove Vanhorick S P Bullying who does what when and where Involvement of children teachers and parents in bullying behavior 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 2005 02 01 20 1 81 91 ISSN 0268 1153 PMID 15253993 doi 10 1093 her cyg100 74 0 74 1 Hepburn Lisa Azrael Deborah Molnar Beth Miller Matthew Bullying and Suicidal Behaviors Among Urban High School Youth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July 2012 51 1 93 95 ISSN 1054 139X PMID 22727083 doi 10 1016 j jadohealth 2011 12 014 Wang Jing Nansel Tonja R Iannotti Ronald J Cyber and Traditional Bullying 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With Depression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April 2011 48 4 415 417 ISSN 1054 139X PMC 3058261 PMID 21402273 doi 10 1016 j jadohealth 2010 07 012 藝人楊又穎輕生 家屬聲明全文 中央通訊社 2015 04 23 2015 04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12 16 石明啟 美女動保園長自殺 疑遭控 女屠夫 陷天人交戰 蘋果日報 2016 05 22 2021 01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2 中文 臺灣 テラハ出演中の木村花さんが死去 所属先が発表 ネットで誹謗中傷を受けていた Huffpost 2020 05 23 2020 05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5 31 日语 那須川天心 そんなに誹謗中傷したいのなら俺に 他の人にはやめて 木村花さん急死の報に悲しみと怒り 中日體育 東京中日體育 2020 05 23 日语 失效連結 武汉理工研究生坠亡 导师欺压学生引担忧 BBC中文网 2018 04 14 2018 04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5 07 中文 简体 bullying suicide statistics 2019 02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3 15 Olweus D Nature of school bullying A cross national perspective 倫敦 Routledge 1999 28 48 英语 使用 accessdate 需要含有 url 帮助 Jun Bin Koh BA Jennifer S Wong PhD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and the Sexiest Evolutionary Origins of Adolescent Bullying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2015 07 09 32 17 2668 2690 2021 07 08 doi 10 1177 088626051559354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8 29 Anthony A Volk Andrew V Dane Zopito Marini Tracy Vaillancourt Adolescent Bullying Dating and Mating Testing an Evolutionary Hypothesis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2015 11 13 4 1 11 2021 07 08 doi 10 1177 1474704915613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9 08 DANIEL BATES Child bullies are sexier more popular and have more dates than their victims when they grow up new Canadian research suggests Daily Mail 2015 07 28 2021 07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1 21 Audrey Hamilton Witnesses to Bullying May Face More Mental Health Risks than Bullies and Victims Study Finds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21 03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5 Jensen I B Alipour A Hagberg J Jensen I B The impact of bystanding to workplace bullying on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mong women and men in industry in Sweden an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longitudinal study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August 2013 86 6 709 716 ISSN 1432 1246 PMC 3722445 PMID 22940902 doi 10 1007 s00420 012 0813 1 存档副本 2020 03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5 存档副本 2020 03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3 07 王譽書 零體罰政策政治效果之探究 以四所國民中學為例 華藝線上圖書館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2021 03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7 12 顏若瑾 胡清暉 8成師 法令未授權 難處理霸凌 自由時報 2011 01 14 2021 03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7 12 周愫嫻 愛上學的孩子 不會變壞嗎 論學校因素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 應用心理研究 新北市 應用心理研究雜誌社 2001 11 93 115 中文 臺灣 使用 accessdate 需要含有 url 帮助 陳志銘 導師 輔導人員 軍訓教官對高中職在學學生偏差行為影響之比較研究 以臺北市高中職為例 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新北市總校區 國立臺北大學 2009 中文 臺灣 使用 accessdate 需要含有 url 帮助 Chabrol H Van Leeuwen N Rodgers R Sejourne S Contributions of psychopathic narcissistic Machiavellian and sadistic personality traits to juvenile delinquenc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9 47 7 734 39 doi 10 1016 j paid 2009 06 020 Fox Claire L Elder Tracey Gater Josephine Johnson Elizabeth r org paper 3f6e30cf501a02993d86777c4046f1ae0f1541a3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dolescents beliefs in a just world and their attitudes to victims of bullying请检查 url 值 帮助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10 80 2 183 198 PMID 19930790 S2CID 33974893 doi 10 1348 000709909X479105 Correia Isabel Dalbert Claudia School Bullying European Psychologist 2008 13 4 248 254 S2CID 145567888 doi 10 1027 1016 9040 13 4 248 Correia Isabel Kamble Shanmukh V Dalbert Claudia Belief in a just world and well being of bullies victims and defenders A study with Portuguese and Indian students Anxiety Stress amp Coping 2009 22 5 497 508 PMID 19333798 S2CID 205725655 doi 10 1080 10615800902729242 Paul Gilbert Overcoming Depression 1999 p 185 6 Carl G Jung ed Man and his Symbols London 1978 p 181 2 Mayer J D Roberts R D Barasade S G Human abilitie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8 59 1 507 536 PMID 17937602 doi 10 1146 annurev psych 59 103006 093646 Tolegenova A A Jakupov S M Chung Man Cheung Saduova S Jakupov M S A Theoretical Formation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Childhood Trauma among Adolescents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2 69 1891 1894 doi 10 1016 j sbspro 2012 12 142 Mckenna J Webb J Emotional intelligence British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2013 76 12 560 S2CID 208741104 doi 10 1177 030802261307601202 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 Rivara Frederick Suzanne Le Menestrel 编 Preventing Bullying Through Science Policy and Practic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16 2021 03 23 ISBN 978 0 309 44067 7 PMID 27748087 doi 10 17226 2348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5 18 Ross SW Horner RH Bully prevention in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2009 42 4 747 59 PMC 2791686 PMID 20514181 doi 10 1901 jaba 2009 42 747 霸凌知識站 反擊型霸凌 受害者與加害者一線之隔 兒童福利聯盟 兒童福利聯盟 2021 03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5 W Craig et al Responding to bullying what work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 Ci What can be done to stop bullying among children Evidence from Canada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ully zero Australia Foundation Respond to bullying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top bullying on the spot 2021 03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2 18 Safe work Australia Guide for preventing and responding to workplace bullying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Veronica Birkett Bullied Don t tell the teacher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sponding to bullying in Arc UNSW sports 2021 03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5 E Field The prevalence of workplace bullying in Australia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OWNews今日新聞社會中心 駁冷血殺人 鄉民 國際特赦組織霸凌台灣 NOWNews今日新聞 2012 12 24 2021 03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5 28 美國會殿堂播318紀錄片 眾議員 看到台灣對抗中國霸凌 自由時報 2019 05 23 2021 03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5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霸凌 amp oldid 75569106,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