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適居帶

適居帶(英語:circumstellar habitable zone, CHZ,或稱宜居帶),是天文學上給一種空間的名稱,指的是行星系中適合生命存在的區域。在適居帶有利於生命的發展,並且有可能像地球般出現高等生命[1]。有兩種區域是有可能的,一個是在行星系內,另一個則存在于星系之中。在適合的區域內的行星天然衛星是最佳的候選者,這些地球外的生命有能力生活在類似我們的環境下。天文學家相信生命最可能發生在像太陽系這樣的星周盤適居帶(CHZ)和大星系的星系適居帶(GHZ) 內(雖然天文學家對後者的研究才剛開始)。適居帶又稱「生命帶」、「綠帶」或「古迪洛克帶」(Goldilocks zone[2][3]。在我們的太陽系中當太陽處於主序星階段時,適居帶為距離恆星0.99至1.70天文單位之間的區域。[4]而當太陽處於紅巨星階段時,地球將已不位於適居帶內,屆時地球大部分的海洋將被蒸發成為水氣或逸散至太空中。

基於不同種類恆星光度推測的恆星適居帶範圍

格利泽581g是人類在紅矮星格利泽 581 (距離地球大約20光年)旁發現的第六颗行星。格利泽581g是至今在天文學家發現系外行星中,軌道理論上位於適居帶中的著名例子。目前天文學家僅發現了十幾顆行星位於適居帶中,而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則確認了54顆行星位於適居帶中。天文學家目前估計銀河系至少有500,000,000顆行星位於適居帶中[5]

星周盤適居帶 编辑

在一個行星系統內,被相信行星必須在適居帶內才能讓生命產生。星周盤適居帶在概念上是包圍在恆星四周圍的球殼狀空間,所有在範圍內的行星表面溫度都應該能使維持液態。液態水被認為對生命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的角色是作為生物化學反應所需要的溶劑。在1959年,物理學家菲利浦·莫里森和朱塞佩·科科尼在搜尋地外文明計畫的研究論文中提到了這樣的區域。弗蘭克·德雷克在1961年將這個觀念用德雷克方程式使廣為人知。

適居帶與恆星的距離,可以用恆星的光度的大小計算出來。對選定的恆星,可以用下面的方程式決定距離的範圍:

 
此處
 是以天文單位量度的適居帶距離,
 是恆星的輻射熱發光度,和
 太陽的輻射熱發光度。

例如,一顆發光度是太陽25%的恆星,它的適居帶距離大約在0.5天文單位的附近,而發光度是太陽兩倍的恆星,適居帶的距離大約在1.4天文單位。這是因為發光度遵循平方反比定律,在假設 (尤其是) 它有與地球相似的大氣構造和厚度,系外行星適居帶的中心與母恆星的距離,必然是有著與地球相似的全球平均溫度環境。 [6]

當一顆恆星因為演化變得更亮,及發光度增加,則星周盤適居帶將會隨著時間往外移。生物可以存在的最大化時間,是行星軌道維持在適居帶內越久越理想。[7]

大氣層的組成也有重要的影響。行星的溫度會受到大氣層中溫室氣體的含量而變化。[4]

太陽系適居帶 编辑

 
深綠色代表狹義太陽系適居帶[4],淺綠色代表廣義太陽系適居帶[7]

至今,天文學界仍然沒有一個關於太陽系適居帶範圍的統一說法,這些說法主張的適居帶主要介乎於0.725至3.0天文單位之間,但它們全都遭到了部份天文學家的質疑。例如,金星的軌道是位於太陽系適居帶的內緣附近,但其過厚的二氧化碳大氣層令到其表面溫度高達462 °C(864 °F),完全不適合居住。[8]而整個月球[9]火星[10]和矮行星穀神星[11]皆位於部份說法所主張的適居帶內,且火星還存在季節的變化,但它們卻因大氣層過於薄弱而無法在其表面保留液態水。

因此,大部份說法均指出一個星球的大氣層厚度會影響其適居帶位置。根據擴展適居帶理論指出,一個距離恆星比地球更遠的類地行星需比地球質量大,才能在其表面保留液態水。格利澤667Cd[12]格利澤581d就是能夠在其表面保留液態水的系外行星的典型例子。[13][14]

關於太陽系適居帶的說法
內緣(AU 外緣(AU) 年份 註釋
0.725 1.24 1964年[4] 透過測量光學薄大氣層和固定反照率得出。金星的遠日點剛好位於適居帶內。
1.385–1.398 1969年[15] 透過測量全球性冰川出現時的冰反照率得出。這個說法獲天文學家塞勒斯[16]和諾夫支持。[17]
0.88–0.912 1970年[18] 根據測量金星大氣層得出。拉蘇爾和德貝格指出,地球在這個適居帶內才能形成穩定的海洋。
0.95 1.01 1979年[19] 根據測量地球大氣層成分和表面溫度得出。這個說法不時被出版物引用。
3.0 1992年[7] 根據測量碳循環得出適居帶外緣。
1.37 1993年[20] 根據測量雲反照率的冷卻效果得出。
2.0 2010年[21] 根據測量高軌道傾角軌道離心率得出。季節性液態水在這個適居帶內才能出現。
0.75 2011年[22] 根據估計沙漠行星兩極出現冰冠的最小距離得出。
0.77—0.87 1.02—1.18 2013年[23] 根據測量高氣壓得出,適居帶行星的氣壓至少要有15毫巴
0.99 1.688 2013年[24] 根據測量失控的溫室效應和失水演算法得出。只適用於大氣氣壓和大氣成分與地球相若的行星。
0.5 2013年[25] 根據估計大氣成分、壓力和相對濕度得出。
0.97 2013年[26] 只適用於大氣氣壓和大氣成分與地球相若的行星。

星系適居帶 编辑

 
藝術家筆下的位於適居帶內的系外衛星

行星系在星系內的位置也是決定生命能否發展的因素,這就導出了星系適居帶的觀念[27],然而,這種觀念最近遭到了質疑[28]

要产生生命,一個太陽系必須要足夠接近星系的核心,才能有足夠的重元素,讓行星在形成時能夠成為岩石構成的行星。重元素必須存在,因為它們是組成複雜的生命分子所必須的,例如是構成血紅素是組成甲狀腺激素的基礎(假設鐵是所有生物都需要的物質)。[24]

另一方面,太陽系距離星系的中心也必須夠遠,以免除像小行星彗星等天體的撞擊、避免和其他恆星的近距離遭遇,還有超新星爆炸和來自星系中心黑洞等的宇宙射線[29]來自超新星的輻射對生命起源的影響還不清楚,據推測,來自星系核心的大量輻射會使構造複雜的分子更難以形成。[30]同樣的,在許多較大的螺旋星系和橢圓星系的中心區域,星際氣體和塵埃都已經耗盡,那些區域已經不是恆星誕生的主要場所,恆星的誕生率遠較週圍其他的區域為低。[31]

研究顯示在重元素的含量,或是金屬量,也有影響,越高的地區似乎越可能有巨大的行星在緊挨著母恆星的軌道上運轉。[32]這樣的行星引發的重力潮汐力會導致任何質量如同地球的行星改變軌道和表面的形狀,並在生命產生之前就將其摧毀。[33]基於這些原因,星系適居帶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而難以被確認。[34]而且,星球的大氣層也不能太厚或太薄:太厚會形成金星般的極高表面溫度,而太薄則會使行星變成火星般的沙漠行星。[35]

在我們的銀河系,星系適居帶被認為正緩慢的擴展至距離銀河核心25,000光年(8,000秒差距) 之處,包括那些年龄在40億至80億的恆星。[36]而其他的星系因為構造上的不同,星系適居帶可能更大也可能更小,甚至根本沒有。[33]

星系適居帶或GHZ就有如古迪洛克帶(Goldilocks Zone,即星周盤適居帶)一樣,古迪洛克區這個名詞源自童話故事的古迪洛克,童話中的這個女孩喜歡「既不太冷又不太熱」的。天文學家詹姆斯·洛夫洛克在主張蓋亞假說時將這個名詞變成術語。[37]這個概念是說生命存在於-15℃(5℉)(南極洲的一種藻類Cryptoendolith)和121℃(250℉)(在深海熱氣孔周圍活動的嗜熱細菌)的溫度段落中,換算成絕對溫度是在258至394K,少於一個數量級的範圍內。[38][39]

未來的技術或許可以讓我們測量出銀河系內適合地球這樣的行星存在的位置和數量,能讓我們對星系適居帶有更多的了解。[40]

批判 编辑

適居帶的觀念在艾恩·史都華和傑克·柯恩兩人合著的《外星人的進化》(Evolving the Alien)一書中遭到批判。基於以下兩個理由:第一,假設外星人需要和地球完全一樣的生活條件;第二,即使有這樣假設,其他環境也可能在前述的適居帶外創造出適合生命存在的區域。[41]例如歐羅巴就被認為在表面下有類似地球深海環境的海洋。儘管歐羅巴不在星周盤適居帶內,但存在於地球上的嗜極生物,使歐羅巴有生命的假說振振有詞。行星生物學家卡爾·薩根相信在氣體巨星上,像是木星本身,可能也會有生物生活在其中。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下可以發現存在著不同形式的生命,曝露出這些有限制的假說是太保守的。[42][43]

不同程度的火山活動、衛星的作用或是行星的質量都可能影響行星的輻射和熱量的水準,進而改變支持生命的情況。[44]同時,若有類似地球生命的生物能在幾乎不可能是生命起源的場所起源,亦或是主動或被動借助先進的技術從而移植到並適應諸如歐羅巴的環境,那麼,一顆不處於適居帶的行星,就非常有可能可以支持生命在不適合生存的場所中起源並發展。

部份理論則建議地球誕生後不久,生命已於地底生存,以避開表面上的嚴酷環境。[45][46]而科學家亦證明了生命能在地底下生存。[47]實際上,生物學家們已於地球超過10公里的地底下發現生命。[48]因此,他們認為並非位於適居帶內的行星才適合生命生存。

參考資料 编辑

  1. ^ . [2012-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0). 
  2. ^ Muir, Hazel. . New Scientist. 25 April 2007 [2009-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18). 
  3. ^ . BBC Radio 4. 31 August 2005 [2009-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4). 
  4. ^ 4.0 4.1 4.2 4.3 Dole, Stephen H. . Blaisdell Publishing Company. 1964: 103 [2013-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2). 
  5. ^ Borenstein, Seth. . Associated Press. 19 February 2011 [2011-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7). 
  6. ^ Redd, Nola Taylor. . Astrobiology Magazine. NASA. 25 August 2011 [25 June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3). 
  7. ^ 7.0 7.1 7.2 Fogg, M. J. An Estimate of the Prevalence of Biocompatible and Habitable Planets. Journal of the British Interplanetary Society. 1992, 45 (1): 3–12. Bibcode:1992JBIS...45....3F. PMID 11539465. 
  8. ^ .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13 September 2006 [2011-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6). 
  9. ^ Sharp, Tim. . Space.com. TechMediaNetwork. [April 23,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7). 
  10. ^ Bolonkin, Alexander A. Artificial Environments on Mars. Berlin Heidelberg: Springer. 2009: 599–625. ISBN 978-3-642-03629-3. 
  11. ^ A'Hearn, Michael F.; Feldman, Paul D. Water vaporization on Ceres. Icarus. 1992, 98 (1): 54–60. Bibcode:1992Icar...98...54A. doi:10.1016/0019-1035(92)90206-M. 
  12. ^ Chow, Denise. . Space.com. February 2, 2012 [February 3,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4). 
  13. ^ von Bloh, W.; et al. Habitability of Super-Earths: Gliese 581c and 581d.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08, 3. arXiv:0712.3219 . doi:10.1017/S1743921308017031. 
  14. ^ . Centauri-dreams.org. December 13, 2007 [January 18,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2). 
  15. ^ M. I. BUDYKO. . Tellus: 611–619. [2018-04-02]. doi:10.1111/j.2153-3490.1969.tb00466.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7). 
  16. ^ Sellers, William D. .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y. June 1969, 8 (3): 392–400 [2013-12-13]. Bibcode:1969JApMe...8..392S. doi:10.1175/1520-0450(1969)008<0392:AGCMBO>2.0.CO;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6). 
  17. ^ North, Gerald R. Theory of Energy-Balance Climate Models. Journal of the Atmospheric Sciences. November 1975, 32 (11): 2033–2043. Bibcode:1975JAtS...32.2033N. doi:10.1175/1520-0469(1975)032<2033:TOEBCM>2.0.CO;2. 
  18. ^ S. I. RASOOL, C. DE BERGH. The Runaway Greenhouse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CO2 in the Venus Atmosphere. Nature. 1970/06, 226 (5250): 1037–1039 [2018-04-02]. ISSN 1476-4687. doi:10.1038/2261037a0 (英语). 
  19. ^ Michael H. Hart. . Icarus: 351–357. [2018-04-02]. doi:10.1016/0019-1035(79)901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8). 
  20. ^ Kasting, James F.; Whitmire, Daniel P.; Reynolds, Ray T. . Icarus. January 1993, 101 (1): 108–118 [2013-12-13]. Bibcode:1993Icar..101..108K. PMID 11536936. doi:10.1006/icar.1993.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1). 
  21. ^ David S. Spiegel, Sean N. Raymond, Courtney D. Dressing, Caleb A. Scharf, Jonathan L. Mitchell. Generalized Milankovitch Cycles and Long-Term Climatic Habitability.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10, 721 (2): 1308 [2018-04-02]. ISSN 0004-637X. doi:10.1088/0004-637x/721/2/1308 (英语). 
  22. ^ Yutaka Abe, Ayako Abe-Ouchi, Norman H. Sleep, Kevin J. Zahnle. Habitable Zone Limits for Dry Planets. Astrobiology. 2011-06-27, 11 (5): 443–460 [2018-04-02]. doi:10.1089/ast.2010.0545 (英语). 
  23. ^ Vladilo, Giovanni; Murante, Giuseppe; Silva, Laura; Provenzale, Antonello; Ferri, Gaia; Ragazzini, Gregorio. The habitable zone of Earth-like planet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atmospheric pressure.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accepted). March 2013, 767 (1): 65–?. Bibcode:2013ApJ...767...65V. arXiv:1302.4566 . doi:10.1088/0004-637X/767/1/65. 
  24. ^ 24.0 24.1 Kopparapu, Ravi Kumar. .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2013, 767 (1): L8 [2013-12-13]. Bibcode:2013ApJ...767L...8K. arXiv:1303.2649 . doi:10.1088/2041-8205/767/1/L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25. ^ Zsom, Andras; Seager, Sara; De Wit, Julien. Towards the Minimum Inner Edge Distance of the Habitable Zone. 2013. arXiv:1304.3714  [astro-ph.EP]. 
  26. ^ Ramirez, Ramses M.; Kopparapu, Ravi Kumar; Lindner, Valerie; Kasting, James. How close is Earth to a runaway greenhouse?. 2013. arXiv:1306.5730 . 
  27. ^ . [2008-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02). 
  28. ^ . [2008-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8). 
  29. ^ Cuntz, Manfred. S-Type and P-Type Habitability in Stellar Binary Systems: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I. Method and Applications. 2013. arXiv:1303.6645  [astro-ph.EP]. 
  30. ^ Forget, F.; Pierrehumbert, RT. Warming Early Mars with Carbon Dioxide Clouds That Scatter Infrared Radiation. Science. 1997, 278 (5341): 1273–6. Bibcode:1997Sci...278.1273F. PMID 9360920. doi:10.1126/science.278.5341.1273. 
  31. ^ Mischna, M; Kasting, JF; Pavlov, A; Freedman, R. Influence of Carbon Dioxide Clouds on Early Martian Climate. Icarus. 2000, 145 (2): 546–54. Bibcode:2000Icar..145..546M. PMID 11543507. doi:10.1006/icar.2000.6380. 
  32. ^ Vu, Linda. (新闻稿). Spitzer.caltech.edu. NASA/Caltech. [April 22,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3). 
  33. ^ 33.0 33.1 Barnes, Rory; Heller, René. Habitable Planets Around White and Brown Dwarfs: The Perils of a Cooling Primary. Astrobiology. March 2013, 13 (3): 279–291. Bibcode:2013AsBio..13..279B. PMC 3612282 . PMID 23537137. arXiv:1203.5104 . doi:10.1089/ast.2012.0867. 
  34. ^ Buccino, Andrea P.; Lemarchand, Guillermo A.; Mauas, Pablo J.D. Ultraviolet radiation constraints around the circumstellar habitable zones. Icarus. 2006, 183 (2): 491–503. Bibcode:2006Icar..183..491B. arXiv:astro-ph/0512291 . doi:10.1016/j.icarus.2006.03.007. 
  35. ^ Kasting, J.F.; Ackerman, T.P. Climatic Consequences of Very High Carbon Dioxide Levels in the Earth's Early Atmosphere. Science. 1986, 234 (4782): 1383–1385. PMID 11539665. doi:10.1126/science.11539665. 
  36. ^ Agol, Eric. Transit Surveys for Earths in the Habitable Zones of White Dwarf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April 2011, 731 (2): 1–5. Bibcode:2011ApJ...731L..31A. arXiv:1103.2791 . doi:10.1088/2041-8205/731/2/L31. 
  37. ^ Carroll, Bradley; Ostlie, Dale.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Astrophysics 2. 2007. 
  38. ^ Richmond, Michael. .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ovember 10, 2004 [2007-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9). 
  39. ^ Jianpo Guo, Fenghui Zhang, Xuefei Chen, Zhanwen Han. . Astrophysics and Space Science. 2009-10-01, 323 (4): 367–373 [2018-04-02]. ISSN 0004-640X. doi:10.1007/s10509-009-0081-z.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8) (英语). 
  40. ^ Franck, S.; von Bloh, W.; Bounama, C.; Steffen, M.; Schönberner, D.; Schellnhuber, H.-J. (PDF). Montesinos, Benjamin; Giménez, Alvaro; Guinan, Edward F. (编). ASP Conference Series. The Evolving Sun and its Influence on Planetary Environments.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261–272. 2002 [April 26, 2013]. Bibcode:2002ASPC..269..261F. ISBN 1-58381-109-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4-08). 
  41. ^ Nicholson, W. L.; Moeller, R.; Horneck, G.; (The Protect Team). Transcriptomic Responses of GerminatingBacillus subtilisSpores Exposed to 1.5 Years of Space and Simulated Martian Conditions on the EXPOSE-E Experiment PROTECT. Astrobiology. 2012, 12 (5): 469–86. Bibcode:2012AsBio..12..469N. PMID 22680693. doi:10.1089/ast.2011.0748. 
  42. ^ Cowen, Ron. . Science News. 2008-06-07 [2013-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04). 
  43. ^ Bryner, Jeanna. . Space.com. TechMediaNetwork. 24 June 2009 [22 April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16). 
  44. ^ . MIT Technology Review. MIT Technology Review. 9 February 2011 [24 June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7). 
  45. ^ Munro, Margaret, Miners deep underground in northern Ontario find the oldest water ever known, 2013 [2013-10-06] 
  46. ^ Davies, Paul, The Origin of Life II: How did it begin? (PDF), 2013 [2013-10-06] [失效連結]
  47. ^ Taylor, Geoffrey, (PDF), Planetary Science Research, 1996 [2013-10-0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2-25) 
  48. ^ Doyle, Alister, , 2013 [2013-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1) 

參考文獻 编辑

  • Charles H. Lineweaver, Yeshe Fenner and Brad K. Gibson. The Galactic Habitable Zone and the Age Distribution of Complex Life in the Milky Way. Science. January 2004, 303 (5654): 59–62. 

參閲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

  • 天體生物學、天文學和航天百科全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恆星和適合居住的行星” - SolSt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在銀河系的適居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瑞士科學家:尋找生命下一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斯蒂芬·H.多爾的人類適居行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關於複雜生命體在行星出現的所需條件的完整研究
  • 星際房地產:位置、位置、位置 - 定義適居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定義“古迪洛克”和其含意“溫和特徵”,並舉例追溯到1935年的行星作定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侯選適居帶系外行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適居帶, 英語, circumstellar, habitable, zone, 或稱宜居帶, 是天文學上給一種空間的名稱, 指的是行星系中適合生命存在的區域, 在有利於生命的發展, 並且有可能像地球般出現高等生命, 有兩種區域是有可能的, 一個是在行星系內, 另一個則存在于星系之中, 在適合的區域內的行星和天然衛星是最佳的候選者, 這些地球外的生命有能力生活在類似我們的環境下, 天文學家相信生命最可能發生在像太陽系這樣的星周盤, 和大星系的星系, 雖然天文學家對後者的研究才剛開始, 又稱, 生命帶, 綠帶, 古迪. 適居帶 英語 circumstellar habitable zone CHZ 或稱宜居帶 是天文學上給一種空間的名稱 指的是行星系中適合生命存在的區域 在適居帶有利於生命的發展 並且有可能像地球般出現高等生命 1 有兩種區域是有可能的 一個是在行星系內 另一個則存在于星系之中 在適合的區域內的行星和天然衛星是最佳的候選者 這些地球外的生命有能力生活在類似我們的環境下 天文學家相信生命最可能發生在像太陽系這樣的星周盤適居帶 CHZ 和大星系的星系適居帶 GHZ 內 雖然天文學家對後者的研究才剛開始 適居帶又稱 生命帶 綠帶 或 古迪洛克帶 Goldilocks zone 2 3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當太陽處於主序星階段時 適居帶為距離恆星0 99至1 70天文單位之間的區域 4 而當太陽處於紅巨星階段時 地球將已不位於適居帶內 屆時地球大部分的海洋將被蒸發成為水氣或逸散至太空中 基於不同種類恆星光度推測的恆星適居帶範圍格利泽581g是人類在紅矮星格利泽 581 距離地球大約20光年 旁發現的第六颗行星 格利泽581g是至今在天文學家發現系外行星中 軌道理論上位於適居帶中的著名例子 目前天文學家僅發現了十幾顆行星位於適居帶中 而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則確認了54顆行星位於適居帶中 天文學家目前估計銀河系至少有500 000 000顆行星位於適居帶中 5 目录 1 星周盤適居帶 2 太陽系適居帶 3 星系適居帶 4 批判 5 參考資料 6 參考文獻 7 參閲 8 外部連結星周盤適居帶 编辑在一個行星系統內 被相信行星必須在適居帶內才能讓生命產生 星周盤適居帶在概念上是包圍在恆星四周圍的球殼狀空間 所有在範圍內的行星表面溫度都應該能使水維持液態 液態水被認為對生命是至關重要的 因為它的角色是作為生物化學反應所需要的溶劑 在1959年 物理學家菲利浦 莫里森和朱塞佩 科科尼在搜尋地外文明計畫的研究論文中提到了這樣的區域 弗蘭克 德雷克在1961年將這個觀念用德雷克方程式使廣為人知 適居帶與恆星的距離 可以用恆星的光度的大小計算出來 對選定的恆星 可以用下面的方程式決定距離的範圍 d A U L s t a r L s u n displaystyle d AU sqrt frac L star L sun nbsp dd 此處d A U displaystyle d AU nbsp 是以天文單位量度的適居帶距離 L s t a r displaystyle L star nbsp 是恆星的輻射熱發光度 和 L s u n displaystyle L sun nbsp 是太陽的輻射熱發光度 dd 例如 一顆發光度是太陽25 的恆星 它的適居帶距離大約在0 5天文單位的附近 而發光度是太陽兩倍的恆星 適居帶的距離大約在1 4天文單位 這是因為發光度遵循平方反比定律 在假設 尤其是 它有與地球相似的大氣構造和厚度 系外行星適居帶的中心與母恆星的距離 必然是有著與地球相似的全球平均溫度環境 6 當一顆恆星因為演化變得更亮 及發光度增加 則星周盤適居帶將會隨著時間往外移 生物可以存在的最大化時間 是行星軌道維持在適居帶內越久越理想 7 大氣層的組成也有重要的影響 行星的溫度會受到大氣層中溫室氣體的含量而變化 4 太陽系適居帶 编辑 nbsp 深綠色代表狹義太陽系適居帶 4 淺綠色代表廣義太陽系適居帶 7 至今 天文學界仍然沒有一個關於太陽系適居帶範圍的統一說法 這些說法主張的適居帶主要介乎於0 725至3 0天文單位之間 但它們全都遭到了部份天文學家的質疑 例如 金星的軌道是位於太陽系適居帶的內緣附近 但其過厚的二氧化碳大氣層令到其表面溫度高達462 C 864 F 完全不適合居住 8 而整個月球 9 火星 10 和矮行星穀神星 11 皆位於部份說法所主張的適居帶內 且火星還存在季節的變化 但它們卻因大氣層過於薄弱而無法在其表面保留液態水 因此 大部份說法均指出一個星球的大氣層厚度會影響其適居帶位置 根據擴展適居帶理論指出 一個距離恆星比地球更遠的類地行星需比地球質量大 才能在其表面保留液態水 格利澤667Cd 12 和格利澤581d就是能夠在其表面保留液態水的系外行星的典型例子 13 14 關於太陽系適居帶的說法 內緣 AU 外緣 AU 年份 註釋0 725 1 24 1964年 4 透過測量光學薄大氣層和固定反照率得出 金星的遠日點剛好位於適居帶內 1 385 1 398 1969年 15 透過測量全球性冰川出現時的冰反照率得出 這個說法獲天文學家塞勒斯 16 和諾夫支持 17 0 88 0 912 1970年 18 根據測量金星大氣層得出 拉蘇爾和德貝格指出 地球在這個適居帶內才能形成穩定的海洋 0 95 1 01 1979年 19 根據測量地球大氣層成分和表面溫度得出 這個說法不時被出版物引用 3 0 1992年 7 根據測量碳循環得出適居帶外緣 1 37 1993年 20 根據測量雲反照率的冷卻效果得出 2 0 2010年 21 根據測量高軌道傾角和軌道離心率得出 季節性液態水在這個適居帶內才能出現 0 75 2011年 22 根據估計沙漠行星兩極出現冰冠的最小距離得出 0 77 0 87 1 02 1 18 2013年 23 根據測量高氣壓得出 適居帶行星的氣壓至少要有15毫巴 0 99 1 688 2013年 24 根據測量失控的溫室效應和失水演算法得出 只適用於大氣氣壓和大氣成分與地球相若的行星 0 5 2013年 25 根據估計大氣成分 壓力和相對濕度得出 0 97 2013年 26 只適用於大氣氣壓和大氣成分與地球相若的行星 星系適居帶 编辑 nbsp 藝術家筆下的位於適居帶內的系外衛星行星系在星系內的位置也是決定生命能否發展的因素 這就導出了星系適居帶的觀念 27 然而 這種觀念最近遭到了質疑 28 要产生生命 一個太陽系必須要足夠接近星系的核心 才能有足夠的重元素 讓行星在形成時能夠成為岩石構成的行星 重元素必須存在 因為它們是組成複雜的生命分子所必須的 例如鐵是構成血紅素 碘是組成甲狀腺激素的基礎 假設鐵是所有生物都需要的物質 24 另一方面 太陽系距離星系的中心也必須夠遠 以免除像小行星和彗星等天體的撞擊 避免和其他恆星的近距離遭遇 還有超新星爆炸和來自星系中心黑洞等的宇宙射線 29 來自超新星的輻射對生命起源的影響還不清楚 據推測 來自星系核心的大量輻射會使構造複雜的分子更難以形成 30 同樣的 在許多較大的螺旋星系和橢圓星系的中心區域 星際氣體和塵埃都已經耗盡 那些區域已經不是恆星誕生的主要場所 恆星的誕生率遠較週圍其他的區域為低 31 研究顯示在重元素的含量 或是金屬量 也有影響 越高的地區似乎越可能有巨大的行星在緊挨著母恆星的軌道上運轉 32 這樣的行星引發的重力潮汐力會導致任何質量如同地球的行星改變軌道和表面的形狀 並在生命產生之前就將其摧毀 33 基於這些原因 星系適居帶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而難以被確認 34 而且 星球的大氣層也不能太厚或太薄 太厚會形成金星般的極高表面溫度 而太薄則會使行星變成火星般的沙漠行星 35 在我們的銀河系 星系適居帶被認為正緩慢的擴展至距離銀河核心25 000光年 8 000秒差距 之處 包括那些年龄在40億至80億的恆星 36 而其他的星系因為構造上的不同 星系適居帶可能更大也可能更小 甚至根本沒有 33 星系適居帶或GHZ就有如古迪洛克帶 Goldilocks Zone 即星周盤適居帶 一樣 古迪洛克區這個名詞源自童話故事的古迪洛克 童話中的這個女孩喜歡 既不太冷又不太熱 的粥 天文學家詹姆斯 洛夫洛克在主張蓋亞假說時將這個名詞變成術語 37 這個概念是說生命存在於 15 5 南極洲的一種藻類 Cryptoendolith 和121 250 在深海熱氣孔周圍活動的嗜熱細菌 的溫度段落中 換算成絕對溫度是在258至394K 少於一個數量級的範圍內 38 39 未來的技術或許可以讓我們測量出銀河系內適合地球這樣的行星存在的位置和數量 能讓我們對星系適居帶有更多的了解 40 批判 编辑適居帶的觀念在艾恩 史都華和傑克 柯恩兩人合著的 外星人的進化 Evolving the Alien 一書中遭到批判 基於以下兩個理由 第一 假設外星人需要和地球完全一樣的生活條件 第二 即使有這樣假設 其他環境也可能在前述的適居帶外創造出適合生命存在的區域 41 例如歐羅巴就被認為在表面下有類似地球深海環境的海洋 儘管歐羅巴不在星周盤適居帶內 但存在於地球上的嗜極生物 使歐羅巴有生命的假說振振有詞 行星生物學家卡爾 薩根相信在氣體巨星上 像是木星本身 可能也會有生物生活在其中 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下可以發現存在著不同形式的生命 曝露出這些有限制的假說是太保守的 42 43 不同程度的火山活動 衛星的作用或是行星的質量都可能影響行星的輻射和熱量的水準 進而改變支持生命的情況 44 同時 若有類似地球生命的生物能在幾乎不可能是生命起源的場所起源 亦或是主動或被動借助先進的技術從而移植到並適應諸如歐羅巴的環境 那麼 一顆不處於適居帶的行星 就非常有可能可以支持生命在不適合生存的場所中起源並發展 部份理論則建議地球誕生後不久 生命已於地底生存 以避開表面上的嚴酷環境 45 46 而科學家亦證明了生命能在地底下生存 47 實際上 生物學家們已於地球超過10公里的地底下發現生命 48 因此 他們認為並非位於適居帶內的行星才適合生命生存 參考資料 编辑 VPL Glossary 2012 03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10 Muir Hazel Goldilocks planet may be just right for life New Scientist 25 April 2007 2009 04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4 18 The Goldilocks Planet BBC Radio 4 31 August 2005 2009 04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11 14 4 0 4 1 4 2 4 3 Dole Stephen H Habitable Planets for Man Blaisdell Publishing Company 1964 103 2013 12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2 Borenstein Seth Cosmic census finds crowd of planets in our galaxy Associated Press 19 February 2011 2011 04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9 27 Redd Nola Taylor Greenhouse Effect Could Extend Habitable Zone Astrobiology Magazine NASA 25 August 2011 25 June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6 03 7 0 7 1 7 2 Fogg M J An Estimate of the Prevalence of Biocompatible and Habitable Planets Journal of the British Interplanetary Society 1992 45 1 3 12 Bibcode 1992JBIS 45 3F PMID 11539465 Venus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13 September 2006 2011 12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4 26 Sharp Tim Atmosphere of the Moon Space com TechMediaNetwork April 23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7 27 Bolonkin Alexander A Artificial Environments on Mars Berlin Heidelberg Springer 2009 599 625 ISBN 978 3 642 03629 3 A Hearn Michael F Feldman Paul D Water vaporization on Ceres Icarus 1992 98 1 54 60 Bibcode 1992Icar 98 54A doi 10 1016 0019 1035 92 90206 M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Chow Denise Newfound Alien Planet is Best Candidate Yet to Support Life Scientists Say Space com February 2 2012 February 3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14 von Bloh W et al Habitability of Super Earths Gliese 581c and 581d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08 3 arXiv 0712 3219 nbsp doi 10 1017 S1743921308017031 A Habitable World After All Centauri dreams org December 13 2007 January 18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2 22 M I BUDYKO The effect of solar radiation variations on the climate of the Earth Tellus 611 619 2018 04 02 doi 10 1111 j 2153 3490 1969 tb00466 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8 17 Sellers William D A Global Climatic Model Based on the Energy Balance of the Earth Atmosphere System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y June 1969 8 3 392 400 2013 12 13 Bibcode 1969JApMe 8 392S doi 10 1175 1520 0450 1969 008 lt 0392 AGCMBO gt 2 0 CO 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4 06 North Gerald R Theory of Energy Balance Climate Models Journal of the Atmospheric Sciences November 1975 32 11 2033 2043 Bibcode 1975JAtS 32 2033N doi 10 1175 1520 0469 1975 032 lt 2033 TOEBCM gt 2 0 CO 2 S I RASOOL C DE BERGH The Runaway Greenhouse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CO2 in the Venus Atmosphere Nature 1970 06 226 5250 1037 1039 2018 04 02 ISSN 1476 4687 doi 10 1038 2261037a0 英语 请检查 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Michael H Hart Habitable zones about main sequence stars Icarus 351 357 2018 04 02 doi 10 1016 0019 1035 79 90141 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4 18 Kasting James F Whitmire Daniel P Reynolds Ray T Habitable Zones around Main Sequence Stars Icarus January 1993 101 1 108 118 2013 12 13 Bibcode 1993Icar 101 108K PMID 11536936 doi 10 1006 icar 1993 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6 11 David S Spiegel Sean N Raymond Courtney D Dressing Caleb A Scharf Jonathan L Mitchell Generalized Milankovitch Cycles and Long Term Climatic Habitability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10 721 2 1308 2018 04 02 ISSN 0004 637X doi 10 1088 0004 637x 721 2 1308 英语 Yutaka Abe Ayako Abe Ouchi Norman H Sleep Kevin J Zahnle Habitable Zone Limits for Dry Planets Astrobiology 2011 06 27 11 5 443 460 2018 04 02 doi 10 1089 ast 2010 0545 英语 Vladilo Giovanni Murante Giuseppe Silva Laura Provenzale Antonello Ferri Gaia Ragazzini Gregorio The habitable zone of Earth like planet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atmospheric pressure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accepted March 2013 767 1 65 Bibcode 2013ApJ 767 65V arXiv 1302 4566 nbsp doi 10 1088 0004 637X 767 1 65 24 0 24 1 Kopparapu Ravi Kumar A revised estimate of the occurrence rate of terrestrial planets in the habitable zones around kepler m dwarf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2013 767 1 L8 2013 12 13 Bibcode 2013ApJ 767L 8K arXiv 1303 2649 nbsp doi 10 1088 2041 8205 767 1 L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7 14 Zsom Andras Seager Sara De Wit Julien Towards the Minimum Inner Edge Distance of the Habitable Zone 2013 arXiv 1304 3714 nbsp astro ph EP Ramirez Ramses M Kopparapu Ravi Kumar Lindner Valerie Kasting James How close is Earth to a runaway greenhouse 2013 arXiv 1306 5730 nbsp The Galactic Habitable Zone and the Age Distribution of Complex Life in the Milky Way 2008 04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3 02 On the Galactic Habitable Zone Cornell University Library 2008 04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4 18 Cuntz Manfred S Type and P Type Habitability in Stellar Binary Systems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I Method and Applications 2013 arXiv 1303 6645 nbsp astro ph EP Forget F Pierrehumbert RT Warming Early Mars with Carbon Dioxide Clouds That Scatter Infrared Radiation Science 1997 278 5341 1273 6 Bibcode 1997Sci 278 1273F PMID 9360920 doi 10 1126 science 278 5341 1273 Mischna M Kasting JF Pavlov A Freedman R Influence of Carbon Dioxide Clouds on Early Martian Climate Icarus 2000 145 2 546 54 Bibcode 2000Icar 145 546M PMID 11543507 doi 10 1006 icar 2000 6380 Vu Linda Planets Prefer Safe Neighborhoods 新闻稿 Spitzer caltech edu NASA Caltech April 22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4 13 33 0 33 1 Barnes Rory Heller Rene Habitable Planets Around White and Brown Dwarfs The Perils of a Cooling Primary Astrobiology March 2013 13 3 279 291 Bibcode 2013AsBio 13 279B PMC 3612282 nbsp PMID 23537137 arXiv 1203 5104 nbsp doi 10 1089 ast 2012 0867 Buccino Andrea P Lemarchand Guillermo A Mauas Pablo J D Ultraviolet radiation constraints around the circumstellar habitable zones Icarus 2006 183 2 491 503 Bibcode 2006Icar 183 491B arXiv astro ph 0512291 nbsp doi 10 1016 j icarus 2006 03 007 Kasting J F Ackerman T P Climatic Consequences of Very High Carbon Dioxide Levels in the Earth s Early Atmosphere Science 1986 234 4782 1383 1385 PMID 11539665 doi 10 1126 science 11539665 Agol Eric Transit Surveys for Earths in the Habitable Zones of White Dwarf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April 2011 731 2 1 5 Bibcode 2011ApJ 731L 31A arXiv 1103 2791 nbsp doi 10 1088 2041 8205 731 2 L31 Carroll Bradley Ostlie Dale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Astrophysics 2 2007 Richmond Michael Late stages of evolution for low mass stars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ovember 10 2004 2007 09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5 29 Jianpo Guo Fenghui Zhang Xuefei Chen Zhanwen Han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terrestrial planets in habitable zones around host stars Astrophysics and Space Science 2009 10 01 323 4 367 373 2018 04 02 ISSN 0004 640X doi 10 1007 s10509 009 0081 z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4 18 英语 Franck S von Bloh W Bounama C Steffen M Schonberner D Schellnhuber H J Habitable Zones and the Number of Gaia s Sisters PDF Montesinos Benjamin Gimenez Alvaro Guinan Edward F 编 ASP Conference Series The Evolving Sun and its Influence on Planetary Environments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261 272 2002 April 26 2013 Bibcode 2002ASPC 269 261F ISBN 1 58381 109 5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21 04 08 Nicholson W L Moeller R Horneck G The Protect Team Transcriptomic Responses of GerminatingBacillus subtilisSpores Exposed to 1 5 Years of Space and Simulated Martian Conditions on the EXPOSE E Experiment PROTECT Astrobiology 2012 12 5 469 86 Bibcode 2012AsBio 12 469N PMID 22680693 doi 10 1089 ast 2011 0748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Cowen Ron A Shifty Moon Science News 2008 06 07 2013 12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11 04 Bryner Jeanna Ocean Hidden Inside Saturn s Moon Space com TechMediaNetwork 24 June 2009 22 April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9 16 Rogue Planets Could Harbor Life in Interstellar Space Say Astrobiologists MIT Technology Review MIT Technology Review 9 February 2011 24 June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0 07 Munro Margaret Miners deep underground in northern Ontario find the oldest water ever known 2013 2013 10 06 Davies Paul The Origin of Life II How did it begin PDF 2013 2013 10 06 失效連結 Taylor Geoffrey Life Underground PDF Planetary Science Research 1996 2013 10 06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21 02 25 Doyle Alister Deep underground worms and zombie microbes rule 2013 2013 10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12 21 參考文獻 编辑Charles H Lineweaver Yeshe Fenner and Brad K Gibson The Galactic Habitable Zone and the Age Distribution of Complex Life in the Milky Way Science January 2004 303 5654 59 62 參閲 编辑行星適居性 地球殊異假說 葛利斯581c 巨蟹座55f 地球之外的液態水 另類的生物化學 紅矮星系統適居性 橙矮星系統適居性外部連結 编辑天體生物學 天文學和航天百科全書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恆星和適合居住的行星 SolStatio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在銀河系的適居帶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瑞士科學家 尋找生命下一頁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斯蒂芬 H 多爾的人類適居行星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關於複雜生命體在行星出現的所需條件的完整研究 美國宇航局 古迪洛克區 星際房地產 位置 位置 位置 定義適居帶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定義 古迪洛克 和其含意 溫和特徵 並舉例追溯到1935年的行星作定義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侯選適居帶系外行星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適居帶系外行星的居民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適居帶 amp oldid 7572738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