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梵語विज्ञानकायशास्त्रVijñānakāya-śāstra),又稱識身足論識身論,提婆設摩(梵文 Devakṣema)著,是說一切有部的根本論著,被列為《六足論》之一。本論的主旨是在評破分別論者補特伽羅論者之後,以六識為主廣論“四緣”,隨後論說說一切有部特有的“成就不成就”。

版本 编辑

玄奘漢譯《阿毗達磨識身足論》,16卷,由大乘光筆受。

教派論諍 编辑

本論為反對分別論者沙門目乾連的「過去未來無、現在無為有」和「有無所緣心」而提出[1]

  • 不能並生:比如觀貪不善根等,不可能觀現在的貪,非觀過去或未來的不可。如果說觀現在貪,那能觀與所觀,就同時有二心了。因此意根不可能是現在的。無間滅入過去的意,為緣而能生意識,所以非過去有不可。
  • 異熟果不能同時:業已滅而能感異熟果,所以非過去有不可。
  • 起了別作用的識一定有境為所緣:過去未來的可以觀察、可以了別,所以過去未來是有的。
  • 所成就的可以不現前:如果有學現前起纏心,還是成就五根的。現前入滅盡定的,還是成就少欲、羞慚、觸、意思、識食。不現前而是所成就的,那一定是過去未來有了。

本論自稱「性空論者」,反對補特伽羅論者[2]而提出「無有補特伽羅」[3],認為人身是由五蘊集合而成的,並沒有一個自我的實體。瞿波阿羅漢造《聖教要實論》與之諍論[4]

緣起學說 编辑

《識身論》中記載了一種十二緣起理論,與《發智論》的時分緣起不同:

大毘婆沙論》稱之為多心相續緣起[7],這是與設摩達多尊者的一心剎那緣起[8]相對而言[9]

《識身論》隨後又記述了源於《瓮喻經》的緣起學說[10],此說為後世對緣起法的權威解釋:

現代的研究 编辑

印順法師認為《識身論》深受《發智論》影響,但其立論則常與《發智論》不同,主要依據《發智論》宗義的《大毘婆沙論》為了彌合兩者的差異,常需要特別做出許多解釋,但是《大毘婆沙論》仍然尊重《識身論》的權威。為了與《大毘婆沙論》的宗義一致,現在存在的《識身論》的版本,已經經過了一些的修改[12]

印順法師認為《大毘婆沙論》稱《識身論》所說的十二緣起是遠續緣起[13],做了以下解釋:生死業報,是不限於前後二生的。可能很久以前的惑業因緣、到今生才受報;今生的惑業因緣,要多少生以後才受報。所以生死業報的十二支,是通於久遠的,名為「遠續」[14]

引用 编辑

  1. ^ 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四章六分阿毘達磨論·第七節阿毘達磨識身足論。
  2. ^ 增一阿含經·六重品·七經》:「世尊告曰。彼云何為名第一最空之法。若眼起時則起。亦不見來處。滅時則滅。亦不見滅處。除假號法、因緣法。……耳、鼻、舌、身、意法亦復如是。起時則起。亦不知來處。滅時則滅。亦不知滅處。除其假號之法。彼假號法者。此起則起。此滅則滅。此六入亦無人造作。亦名色、六入法。六入亦無人造作。由父母而有胎者亦無。因緣而有。此亦假號。要前有對。然後乃有。猶如鑽木求火。以前有對。然後火生。火亦不從木出。亦不離木。若復有人劈木求火亦不能得。皆由因緣合會。然後有火。此六情起病亦復如是。皆由緣會於中起病。此六入起時則起。亦不見來。滅時則滅。亦不見滅。除其假號之法。因由父母合會而有。」
  3. ^ 提婆設摩《阿毘達磨識身足論》:「性空論者。作如是言。諦義勝義補特伽羅。非可得非可證。非現有非等有。是故無有補特伽羅。」
  4. ^ 玄奘大唐西域記》:「鞞索伽國。……伽藍二十餘所。僧眾三千餘人。並學小乘正量部法。……城南道左有大伽藍。昔提婆設摩阿羅漢。於此造《識身論》。說無我人。瞿波阿羅漢作《聖教要實論》。說有我人。因此法執遂深諍論。」
  5. ^ 大毘婆沙論》:「有貪著者,是行。」
  6. ^ 阿毘曇毘婆沙論》:「與名色相隨諸根,是六入。」
    大毘婆沙論》:「名色所依諸根,是六處。」
  7. ^ 大毘婆沙論》:「然《識身論》復作是說:……彼論雖說,多心相續十二有支,而不同此。以彼所說,十二有支,多是別法,或同時起。此論所說,十二有支,皆具五蘊,時分各異。」
  8. ^ 大毘婆沙論》:「尊者設摩達多說曰:一剎那頃,有十二支。如起貪心,害眾生命。此相應癡,是無明。此相應思,是行。此相應心,是識。起有表業,必有俱時名色、諸根,共相伴助,即是名色及與六處。此相應觸,是觸。此相應受,是受。貪,即是愛。即此相應諸纏,是取。所起身語二業,是有。如是諸法起,即是生。熟變,是老。滅壞,是死。瞋癡心殺,有十一支,無愛支故。雖有此理,而此中說,時分緣起,依十二位,立十二支,一一支中,各具五蘊。非剎那頃有十二支。」
  9. ^ 大毘婆沙論》:「問:前說後說,有何差別?答:前說是一心,後說是多心;前說是剎那,後說是相續,是謂差別。」
  10. ^ 雜阿含經·二九二經》:「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時,思量彼識何因?何集?何生?何觸?知彼識,行因,行集,行生,行觸。作諸福行,善識生;作諸不福、不善行,不善識生;作無所有行,無所有識生。是為彼識,行因,行集,行生,行觸。彼行欲滅無餘,則識滅。彼所乘行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行滅。」「譬如力士,取新熟瓦器,乘熱置地,須臾散壞,熱勢悉滅。如是,比丘!無明離欲而生明,身分齊受所覺,如實知,壽分齊受所覺,如實知,身壞命終,一切受所覺,悉滅無餘。」
    法蘊論·緣起品》:「復次《瓮喻經》中,佛作是說:『無明為緣,造福、非福、及不動行。』云何福行?謂有漏善身業、語業,心、心所法,不相應行。如是諸行,長夜能招可愛、可樂、可欣、可意諸異熟果,此果名福,亦名福果,以是福業,異熟果故,是名福行。云何非福行?謂諸不善身業、語業,心、心所法,不相應行。如是諸行,長夜能招不可愛、不可樂、不可欣、不可意諸異熟果,此果名非福,亦名非福果,是非福業異熟果故,是名非福行。云何不動行?謂四無色定,諸有漏善,是名不動行。」
    分別說部舍利弗阿毘曇論·非問分·緣品》:「云何無明緣行?無明緣福行、非福行、不動行。」
  11. ^ 大毘婆沙論》:「問:此經中說無明緣行,何故不說無明因行耶?答:餘經亦說:無明因行,如《大因緣法門經》說:『佛告阿難:老死,有如是因,有如是緣,有如是緒,謂生。』如說生為老死因,乃至說無明為行因。問:一經雖說無明因行,而多經說無明緣行,有何意耶?答:若說無明因行,則但說染污行;若說無明緣行,則通說染污、不染污行。復次、若說無明因行,則但說罪行;若說無明緣行,則通說罪、福、不動行。復次、若說無明因行,則但說因緣;若說無明緣行,則通說四緣,故多經說無明緣行。」
  12. ^ 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識身論》深受《發智論》的影響,但立義每與《發智論》不同。如《大毘婆沙論》引《識身論》說:『身語惡行……是隨煩惱』,使毘婆沙師苦心的為他解說。但現存奘譯的《識身論》,已依毘婆沙師義,改為「非隨煩惱」了。《識身論》所說的十二緣起,與《發智論》不同,《大毘婆沙論》稱之為「遠續緣起」;雖沒有取為正義,但也沒有加以責難。總之,《識身論》主是《發智論》的學者,在六論中有崇高的地位。但與偏宗《發智論》者不同;與世友的《品類論》一樣,有自己的看法與獨到的見識解釋。」
  13. ^ 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識身論》所說的十二緣起,與《發智論》不一樣,《大毘婆沙論》稱為『遠續緣起』;雖然沒有取為正義,但也沒有加以責難。」
  14. ^ 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十二緣起說:緣起pratītya-samutpāda是「佛法」的中道說,……有部論師對緣起的解釋,各個有所重視,所以「緣起有四種,一、一剎那,二、連縛,三、分位,四、遠續」。一、剎那kṣaṇa緣起:與迦旃延尼子同時的寂授──設摩達多Kṣemadatta所說。……二、連縛saṃbandhika緣起:世友『品類足論』說……三、分位avasthita緣起:『發智論』說:……四、遠續prākarṣika緣起:是『識身足論』說的。生死業報,是不限於前後二生的。可能很久以前的惑業因緣、到今生才受報;今生的惑業因緣,要多少生以後才受報。所以生死業報的十二支,是通於久遠的,名為「遠續」。這四說,毘婆沙師認為都是合理的;……」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 梵語, नक, यश, vijñānakāya, śāstra, 又稱識身足論, 識身論, 提婆設摩, 梵文, devakṣema, 是說一切有部的根本論著, 被列為, 六足論, 之一, 本論的主旨是在評破分別論者和補特伽羅論者之後, 以六識為主廣論, 四緣, 隨後論說說一切有部特有的, 成就不成就, 目录, 版本, 教派論諍, 緣起學說, 現代的研究, 引用版本, 编辑玄奘漢譯, 阿毗達磨識身足論, 16卷, 由大乘光筆受, 教派論諍, 编辑本論為反對分別論者沙門目乾連的, 過去未來無, 現在.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 梵語 व ज ञ नक यश स त र Vijnanakaya sastra 又稱識身足論 識身論 提婆設摩 梵文 Devakṣema 著 是說一切有部的根本論著 被列為 六足論 之一 本論的主旨是在評破分別論者和補特伽羅論者之後 以六識為主廣論 四緣 隨後論說說一切有部特有的 成就不成就 目录 1 版本 2 教派論諍 3 緣起學說 4 現代的研究 5 引用版本 编辑玄奘漢譯 阿毗達磨識身足論 16卷 由大乘光筆受 教派論諍 编辑本論為反對分別論者沙門目乾連的 過去未來無 現在無為有 和 有無所緣心 而提出 1 二心不能並生 比如觀貪不善根等 不可能觀現在的貪 非觀過去或未來的不可 如果說觀現在貪 那能觀與所觀 就同時有二心了 因此意根不可能是現在的 無間滅入過去的意 為緣而能生意識 所以非過去有不可 業與異熟果不能同時 業已滅而能感異熟果 所以非過去有不可 起了別作用的識一定有境為所緣 過去未來的可以觀察 可以了別 所以過去未來是有的 所成就的可以不現前 如果有學現前起纏心 還是成就五根的 現前入滅盡定的 還是成就少欲 羞慚 觸 意思 識食 不現前而是所成就的 那一定是過去未來有了 本論自稱 性空論者 反對補特伽羅論者 2 而提出 無有補特伽羅 3 認為人身是由五蘊集合而成的 並沒有一個自我的實體 瞿波阿羅漢造 聖教要實論 與之諍論 4 緣起學說 编辑 識身論 中記載了一種十二緣起理論 與 發智論 的時分緣起不同 於可愛事 由無智故 便生等貪 此中無智 即是無明 等貪 即行 5 了別事相 即是其識 識俱四蘊 即是名色 名色依根 即是六處 6 六處和合 即是其觸 此中領納 即是其受 受生欣喜 即是其愛 此愛增廣 即名為取 能生後有業 即名有 諸蘊現起 則名為生 諸蘊成熟 即名為老 諸蘊棄捨 即名為死 大毘婆沙論 稱之為多心相續緣起 7 這是與設摩達多尊者的一心剎那緣起 8 相對而言 9 識身論 隨後又記述了源於 瓮喻經 的緣起學說 10 此說為後世對緣起法的權威解釋 又諸無明 未斷未知 為因為緣 11 諸行生起 謂 隨福行 隨非福行 隨不動行 如是諸行 未斷未知 為因為緣 諸識生起 或往善趣 或往惡趣 如是諸識 未斷未知 為因為緣 名色生起 或在此世 或在後世 如是名色 未斷未知 為因為緣 六處生起 或有圓滿 或不圓滿 六處和合故 有其觸 隨觸領納故 有其受 受生欣喜故 有其愛 即愛增廣 說名為取 能感後有業 名為有 諸蘊現起 說名為生 諸蘊成熟 說名為老 諸蘊棄捨 說名為死 現代的研究 编辑印順法師認為 識身論 深受 發智論 影響 但其立論則常與 發智論 不同 主要依據 發智論 宗義的 大毘婆沙論 為了彌合兩者的差異 常需要特別做出許多解釋 但是 大毘婆沙論 仍然尊重 識身論 的權威 為了與 大毘婆沙論 的宗義一致 現在存在的 識身論 的版本 已經經過了一些的修改 12 印順法師認為 大毘婆沙論 稱 識身論 所說的十二緣起是遠續緣起 13 做了以下解釋 生死業報 是不限於前後二生的 可能很久以前的惑業因緣 到今生才受報 今生的惑業因緣 要多少生以後才受報 所以生死業報的十二支 是通於久遠的 名為 遠續 14 引用 编辑 印順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 第四章六分阿毘達磨論 第七節阿毘達磨識身足論 增一阿含經 六重品 七經 世尊告曰 彼云何為名第一最空之法 若眼起時則起 亦不見來處 滅時則滅 亦不見滅處 除假號法 因緣法 耳 鼻 舌 身 意法亦復如是 起時則起 亦不知來處 滅時則滅 亦不知滅處 除其假號之法 彼假號法者 此起則起 此滅則滅 此六入亦無人造作 亦名色 六入法 六入亦無人造作 由父母而有胎者亦無 因緣而有 此亦假號 要前有對 然後乃有 猶如鑽木求火 以前有對 然後火生 火亦不從木出 亦不離木 若復有人劈木求火亦不能得 皆由因緣合會 然後有火 此六情起病亦復如是 皆由緣會於中起病 此六入起時則起 亦不見來 滅時則滅 亦不見滅 除其假號之法 因由父母合會而有 提婆設摩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 性空論者 作如是言 諦義勝義補特伽羅 非可得非可證 非現有非等有 是故無有補特伽羅 玄奘 大唐西域記 鞞索伽國 伽藍二十餘所 僧眾三千餘人 並學小乘正量部法 城南道左有大伽藍 昔提婆設摩阿羅漢 於此造 識身論 說無我人 瞿波阿羅漢作 聖教要實論 說有我人 因此法執遂深諍論 大毘婆沙論 有貪著者 是行 阿毘曇毘婆沙論 與名色相隨諸根 是六入 大毘婆沙論 名色所依諸根 是六處 大毘婆沙論 然 識身論 復作是說 彼論雖說 多心相續十二有支 而不同此 以彼所說 十二有支 多是別法 或同時起 此論所說 十二有支 皆具五蘊 時分各異 大毘婆沙論 尊者設摩達多說曰 一剎那頃 有十二支 如起貪心 害眾生命 此相應癡 是無明 此相應思 是行 此相應心 是識 起有表業 必有俱時名色 諸根 共相伴助 即是名色及與六處 此相應觸 是觸 此相應受 是受 貪 即是愛 即此相應諸纏 是取 所起身語二業 是有 如是諸法起 即是生 熟變 是老 滅壞 是死 瞋癡心殺 有十一支 無愛支故 雖有此理 而此中說 時分緣起 依十二位 立十二支 一一支中 各具五蘊 非剎那頃有十二支 大毘婆沙論 問 前說後說 有何差別 答 前說是一心 後說是多心 前說是剎那 後說是相續 是謂差別 雜阿含經 二九二經 比丘 思量觀察 正盡苦 究竟苦邊 時 思量彼識何因 何集 何生 何觸 知彼識 行因 行集 行生 行觸 作諸福行 善識生 作諸不福 不善行 不善識生 作無所有行 無所有識生 是為彼識 行因 行集 行生 行觸 彼行欲滅無餘 則識滅 彼所乘行滅道跡 如實知 修習彼向次法 是名比丘向正盡苦 究竟苦邊 所謂行滅 譬如力士 取新熟瓦器 乘熱置地 須臾散壞 熱勢悉滅 如是 比丘 無明離欲而生明 身分齊受所覺 如實知 壽分齊受所覺 如實知 身壞命終 一切受所覺 悉滅無餘 法蘊論 緣起品 復次 瓮喻經 中 佛作是說 無明為緣 造福 非福 及不動行 云何福行 謂有漏善身業 語業 心 心所法 不相應行 如是諸行 長夜能招可愛 可樂 可欣 可意諸異熟果 此果名福 亦名福果 以是福業 異熟果故 是名福行 云何非福行 謂諸不善身業 語業 心 心所法 不相應行 如是諸行 長夜能招不可愛 不可樂 不可欣 不可意諸異熟果 此果名非福 亦名非福果 是非福業異熟果故 是名非福行 云何不動行 謂四無色定 諸有漏善 是名不動行 分別說部 舍利弗阿毘曇論 非問分 緣品 云何無明緣行 無明緣福行 非福行 不動行 大毘婆沙論 問 此經中說無明緣行 何故不說無明因行耶 答 餘經亦說 無明因行 如 大因緣法門經 說 佛告阿難 老死 有如是因 有如是緣 有如是緒 謂生 如說生為老死因 乃至說無明為行因 問 一經雖說無明因行 而多經說無明緣行 有何意耶 答 若說無明因行 則但說染污行 若說無明緣行 則通說染污 不染污行 復次 若說無明因行 則但說罪行 若說無明緣行 則通說罪 福 不動行 復次 若說無明因行 則但說因緣 若說無明緣行 則通說四緣 故多經說無明緣行 印順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 識身論 深受 發智論 的影響 但立義每與 發智論 不同 如 大毘婆沙論 引 識身論 說 身語惡行 是隨煩惱 使毘婆沙師苦心的為他解說 但現存奘譯的 識身論 已依毘婆沙師義 改為 非隨煩惱 了 識身論 所說的十二緣起 與 發智論 不同 大毘婆沙論 稱之為 遠續緣起 雖沒有取為正義 但也沒有加以責難 總之 識身論 主是 發智論 的學者 在六論中有崇高的地位 但與偏宗 發智論 者不同 與世友的 品類論 一樣 有自己的看法與獨到的見識解釋 印順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 識身論 所說的十二緣起 與 發智論 不一樣 大毘婆沙論 稱為 遠續緣起 雖然沒有取為正義 但也沒有加以責難 印順 印度佛教思想史 十二緣起說 緣起pratitya samutpada是 佛法 的中道說 有部論師對緣起的解釋 各個有所重視 所以 緣起有四種 一 一剎那 二 連縛 三 分位 四 遠續 一 剎那kṣaṇa緣起 與迦旃延尼子同時的寂授 設摩達多Kṣemadatta所說 二 連縛saṃbandhika緣起 世友 品類足論 說 三 分位avasthita緣起 發智論 說 四 遠續prakarṣika緣起 是 識身足論 說的 生死業報 是不限於前後二生的 可能很久以前的惑業因緣 到今生才受報 今生的惑業因緣 要多少生以後才受報 所以生死業報的十二支 是通於久遠的 名為 遠續 這四說 毘婆沙師認為都是合理的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 amp oldid 78783607,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