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荆州 (古代)

荊州中國東漢末至唐朝時的,前身為監察區荊州刺史部。早期幅员广袤,包括今天湖北湖南二省的大部以及鄰省的小部,後分置湘州等州,隋朝以後轄境僅限於今湖北省荊州市一帶。

荊州
東漢唐朝
188年-607年

618年-742年

758年-760年
人口 
• 282年
357548戶[1]
• 464年
65604戶[2]
• 639年
10260戶,40958口[3]
歷史 
• 成立
188年
• 废除
760年
今属于 中国大陆湖北省湖南省

沿革

漢朝

西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全國除中央之外的地域分為13個州刺史部,其中荊州的轄域相當廣,大體來說以北為現今河南省南陽市一帶往南延伸至兩湖(湖北湖南)全境內。但是此时的州刺史部只是監察區,無治所,非真正意義上的行政區。

東漢漢靈帝中平五年(188年)后,州成為正式的一級行政區域,依據後漢書記載,荊州轄有南陽(河南西南)、南郡湖北西部)、江夏(湖北東部)、長沙(湖南東北)、桂陽湖南東南)、武陵(湖南西北)、零陵(湖南西南)七郡。州治所一直到東漢漢獻帝劉表領荊州牧以前都在漢壽县武陵郡轄,今常德市汉寿县),後因荊南地區黃巾賊餘孽尚未退去才將治所移到當時已經相當繁榮的襄陽城(今湖北襄陽市)。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战后,原先短暂领有荆州的曹操只保住荆州北部南阳郡江夏郡,而中南部被孙刘联軍佔据。之后曹操从南阳郡中分出襄阳郡南乡郡,而孫權劉備經過協商之下,荆州成为三分割据的局面:南郡、零陵、武陵归刘备,江夏、桂阳、长沙归孙权,南阳、襄阳、南乡归曹操[4]。一般认为这阶段三家各占三郡的局面是“荆襄九郡”一词的来源。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荆州牧刘备的守将關羽孫權曹操联军击败,随后夷陵之戰(221年至222年)劉備又敗於孫權勢力。此後蜀漢再無力奪回原有荊州轄權,荊州成为由曹魏孫吳兩家分領的局面,分治南阳郡新野縣(今河南省新野縣)與南郡江陵縣(今湖北省荊州市江陵區)。

三國

曹魏初,荊州領六郡:南陽郡襄陽郡南鄉郡章陵郡江夏郡(江北)、新城郡黃初二年(221年),佔領蜀漢益州西城郡,改為魏興郡,屬荊州。黃初三年(222年),分南陽郡義陽郡,併章陵郡義陽國太和二年(228年),分新城郡上庸郡錫郡。太和四年(230年),省上庸郡景初元年(237年),分魏興郡復置上庸郡錫郡併入上庸郡。後又省上庸郡。正始元年(240年),義陽郡併入南陽郡甘露四年(259年),分新城郡復置上庸郡。至此,荊州領七郡:南陽郡襄陽郡南鄉郡江夏郡(江北)、新城郡魏興郡上庸郡

孫吳初,荊州領七郡:南郡宜都郡江夏郡(江南)、武陵郡長沙郡零陵郡桂陽郡黃武五年(226年),分廣州蒼梧郡臨賀郡,屬荊州。太平二年(257年),分長沙郡湘東郡衡陽郡永安三年(260年),分宜都郡建平郡。永安六年(263年),分武陵郡天門郡甘露元年(265年),分零陵郡始安郡,分桂陽郡始興郡寶鼎元年(266年),分零陵郡昭陵郡。至此,荊州領十五郡:南郡宜都郡建平郡江夏郡(江南)、武陵郡天門郡長沙郡湘東郡衡陽郡零陵郡昭陵郡始安郡桂陽郡始興郡臨賀郡[5]

晉朝

西晉泰始元年(265年),分南陽郡復置義陽國太康元年(280年)平吳後,得其荊州十五郡,分南郡南平郡,改昭陵郡邵陵郡,改江夏郡(江南)為武昌郡,併梁州建平郡入吳之建平郡,割始興、臨賀、始安三郡屬廣州,割揚州安成郡屬荊州。至此,荊州治南郡江陵縣,領二十郡二國:南郡江夏郡襄陽郡南陽國南鄉郡義陽國新城郡魏興郡上庸郡建平郡宜都郡南平郡武陵郡天門郡長沙郡衡陽郡桂陽郡零陵郡湘東郡邵陵郡武昌郡安成郡

太康九年(288年),分義陽國隋國。太康十年(289年),改南鄉郡順陽國元康元年(291年),割桂陽、武昌、安成三郡屬江州。元康六年(296年),割新城、魏興、上庸三郡屬梁州。元康九年(299年),分江夏郡竟陵郡,分長沙郡建昌郡永寧二年(302年),分義陽郡新野國永嘉元年(307年),割長沙、衡陽、湘東、邵陵、零陵、建昌六郡屬湘州。至此,荊州領五郡九國:南郡江夏國竟陵國襄陽國南陽國新野國順陽國義陽郡隋國建平郡宜都國南平郡武陵國天門郡

東晉初,僑置新興郡咸和四年(329年),廢湘州,其所領長沙、衡陽、湘東、邵陵、零陵、建昌、桂陽七郡改屬荊州;廣州始興、臨賀、始安三郡還屬荊州。咸康元年(335年),建昌郡併入長沙郡。咸康三年(337年),僑置河東郡。後分零陵郡營陽郡永和三年(347年),割益州巴東郡屬荊州。隆安五年(401年),分南郡武寧郡義熙八年(412年),分荊州長沙、衡陽、桂陽、零陵、營陽、湘東、邵陵、始興、臨賀、始安十郡復置湘州。義熙十二年(416年),湘州十郡併入荊州。又僑置南義陽、北義陽、長寧三郡。至此,荊州領三十郡一國:南郡江夏郡竟陵郡襄陽郡南陽郡新野郡順陽郡義陽郡隋郡建平郡武寧郡宜都郡巴東郡南平郡武陵國天門郡長沙郡衡陽郡桂陽郡零陵郡營陽郡湘東郡邵陵郡始興郡臨賀郡始安郡新興郡河東郡南義陽郡北義陽郡、長寧郡。[5]

南朝

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分荊州十郡復置湘州元嘉八年(431年),湘州十郡併入荊州。元嘉十一年(434年),梁州汶陽郡改屬荊州。元嘉十六年(439年),分荊州十郡復置湘州。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割襄陽、南陽、新野、順陽四郡屬僑置的雍州,雍州遂成為實土州。元嘉二十九年(452年),湘州長沙、衡陽、桂陽、零陵、營陽、湘東、邵陵、始興、臨賀、始安、巴陵十一郡併入荊州。元嘉三十年(453年),分荊州十一郡復置湘州孝建元年(454年),割江夏、竟陵、隋、武陵、天門五郡屬郢州大明三年(459年),割義陽郡屬南豫州泰始中,改長寧郡為永寧郡。泰始三年(467年),天門郡還屬荊州。至此,荊州領十二郡:南郡南平郡天門郡宜都郡巴東郡汶陽郡建平郡武寧郡新興郡河東郡南義陽郡永寧郡

南朝齊建元二年(480年),割巴東、建平二郡屬巴州永明元年(483年),廢巴州,巴東、建平二郡還屬荊州。南朝梁時,割巴東、建平二郡屬益州,割宜都郡置宜州承聖三年(554年),荊州陷於西魏西魏以武寧、永寧二郡置鄀州

後梁大定元年(555年),得西魏所賜荊州南郡、天門、新興、河東、義陽五郡。後置監利郡。大定五年(559年),佔領王琳所據南平郡。大定六年(560年),南平、天門、義陽三郡陷於南陳,屬武州天保六年(567年),河東郡陷於南陳,屬南荊州。至此,荊州領三郡:南郡新興郡監利郡

南朝陳光大二年(568年),分南荊州南平、河東二郡,武州天門、義陽二郡復置荊州,治南平郡公安縣(今湖北省公安縣西北)。[5]

十六國北朝

後趙太和元年(328年),佔領東晉荊州之南陽郡,仍置荊州,治南陽郡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太和二年(329年),佔領前趙豫州順陽郡,屬荊州。建平元年(330年),佔領東晉新野郡。建平三年(332年),新野郡陷於東晉建武元年(335年),割司州上洛郡屬荊州。建武四年(338年),南陽、順陽二郡陷於東晉,荊州徙治上洛郡上洛縣(今陝西省商洛市商州區)。冉魏永興二年(351年),上洛郡陷於東晉

前燕建熙六年(365年),佔領東晉荊州南陽郡魯陽縣,仍置荊州,治魯陽(今河南省魯山縣)。建熙七年(366年),佔領南陽郡全境,荊州徙治宛縣。建熙八年(367年),上年所佔諸縣失陷,荊州還治魯陽。

前秦皇始三年(353年),佔領東晉上洛郡,仍置荊州,治上洛郡豐陽縣(今陝西省山陽縣)。建元十二年(376年),佔領東晉順陽郡南鄉縣。建元十四年(378年),佔領東晉南陽郡。建元十五年(379年),佔領東晉襄陽、順陽、新野、魏興、上庸、新城六郡,荊州徙治襄陽郡襄陽縣(今湖北省襄陽市襄城區)。建元十六年(380年),割上洛郡洛州。至此,荊州領七郡:襄陽郡南陽郡順陽郡新野郡魏興郡上庸郡新城郡。建元二十年(384年),荊州陷於東晉

後秦弘始五年(403年),佔領東晉荊州之南鄉郡南陽郡順陽郡新野郡,仍置荊州。弘始七年(405年),歸還荊州諸郡。

北魏太延五年(439年),佔領南朝宋梁州上洛郡,仍置荊州,治上洛;分上洛郡置魏興郡皇興四年(470年),分上洛郡置東上洛郡。至此,荊州領三郡:上洛郡魏興郡、東上洛郡。太和十八年(494年),改荊州為洛州,魯陽鎮為荊州,治南陽郡魯陽縣(今河南省魯山縣)。太和二十二年(498年),荊州徙治新野郡穰縣(今河南省鄧州市)。至北魏末,荊州領八郡:南陽郡順陽郡新野郡東恆農郡漢廣郡襄城郡、北淯郡、恆農郡

西魏時,分荊州北淯郡置蒙州,省恆農郡,改東恆農郡為武關郡,改漢廣郡黃岡郡北周時,併黃岡郡新野郡。至此,荊州領四郡:南陽郡順陽郡新野郡、武關郡。[6]

隋朝

隋代行政区划变遷
区划 開皇元年
荊州 南荊州 平州 鄀州
南郡 新興郡 監利郡 南平郡 河東郡 宜都郡 漳川郡 遠安郡 永寧郡 武寧郡
江陵县
枝江县
广牧县
安興县
定襄县
紫陵县
雲泽县
公安县
孱陵县
永安县
松滋县
聞喜县
譙县
宜昌县
宜都县
归化县
受陵县
佷山县
当陽县
安居县
- 長寧县 長林县
区划 大業3年
南郡
江陵县 枝江县 安興县 紫陵县 公安县 松滋县 宜都县 長楊县 当陽县 長林县

隋朝開皇三年(583年)廢郡,荊州四郡領縣直屬於州。至此,荊州領八縣:穰、新野、南陽、課陽、新城、冠軍、菊潭、順陽。

開皇七年(587年)廢除藩國後梁後廢郡,荊州三郡領縣直屬於州,故監利郡所領監利縣改屬復州;改本土荊州為鄧州。至此,荊州治江陵,領七縣:江陵、枝江、廣牧、安興、定襄、紫陵、雲澤。

開皇九年(589年)滅陳後廢郡,以其荊州南平郡公安縣(孱陵、永安二縣併入)、河東郡松滋縣(聞喜、譙二縣併入)併入本土荊州;廢玉州,以其所領當陽、安居二縣屬荊州。至此,荊州領十一縣:江陵、枝江、廣牧、安興、定襄、紫陵、雲澤、公安、松滋、當陽、安居。

開皇十一年(591年),安興縣併入廣牧縣,松州宜昌縣改屬荊州。開皇十七年(597年),廢睦州,以其所領長楊縣屬荊州。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安居縣為昭丘縣。仁壽元年(601年),改廣牧縣為安興縣大業二年(606年),定襄縣併入安興縣,雲澤縣併入紫陵縣;改昭丘縣為荊臺縣,不久又併入當陽縣;廢鄀州,以其所領長林縣屬荊州。至此,荊州領十縣:江陵、枝江、安興、紫陵、公安、松滋、當陽、宜昌、長楊、長林。大業三年(607年),改荊州為南郡[7]

後梁鳴鳳二年(618年),改南郡為荊州

唐朝

唐朝武德二年(619年),佔領荊州宜昌、長楊二縣,改屬江州。武德四年(621年),佔領荊州;分巴州華容縣石首縣,屬荊州;割長林縣屬基州當陽縣平州;併紫陵縣入江陵縣。武德七年(624年),廢基州,長林縣還屬荊州。武德八年(625年),廢玉州,當陽縣還屬荊州。貞觀元年(627年),廢郢州,其所領章山縣改屬荊州。貞觀八年(634年),章山縣併入長林縣。貞觀十七年(643年),安興縣併入江陵縣。至此,荊州領七縣:江陵、枝江、公安、松滋、當陽、長林、石首。

天寶元年(742年),改荊州為江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江陵郡為荊州上元元年(760年),升荊州為江陵府[8]

長官

東漢荊州刺史(170年代?-190年)
東漢荊州牧(192年-221年)
東漢荊州刺史(208年-220年)
曹魏荊州刺史(220年-222年)
曹魏荊州牧(220年-225年)
孫吳荊州牧(222年-280年)
曹魏荊州刺史(225年-265年)
晉朝荊州刺史(265年-322年)
晉朝荊州牧(322年)
晉朝荊州刺史(322年-420年)
劉宋荊州刺史(420年-479年)
南齊荊州刺史(479年-500年)
南齊荊州牧(500年-501年)
南齊荊州刺史(501年-502年)
南梁荊州刺史(502年-554年)
後梁荊州刺史(555年-587年)
陳朝荊州刺史(568年-589年)
隋朝荊州刺史(581年-607年)
  • 姚太(583年-?)
  • 元壽
  • 史雲(荊州總管兼任)
  • 李威(荊州總管兼任)
  • 楊紀(荊州總管兼任,602年-603年)
  • 張壽
  • 李獎
  • 孫闥
  • 李顯[74]
唐朝荊州刺史(621年-742年,758年-760年)
  • 李靖(檢校,621年)
  • 李孝恭(荊州大總管兼任,622年-624年)
  • 李瓌(荊州大都督兼任,624年-?)
  • 劉瞻(荊州都督兼任,628年-631年)
  • 武士彠(荊州都督兼任,631年-635年)
  • 李元景(荊州都督兼任,636年-?)
  • 宋绍(贞观年间)
  • 李慎(荊州都督兼任,651年-653年)
  • 李慎(荊州都督兼任,660年-?)
  • 沈缉(唐高宗前期)
  • 独孤卿云(662年)
  • 杜君綽(荊州都督兼任)
  • 纪及(唐高宗时)
  • 陈弘(唐高宗时)
  • 卢大道(唐高宗时)
  • 李慎(荊州大都督兼任,682年)
  • 张雄(武周初年)
  • 沈成业(武周时)
  • 李業(荊州大都督兼任,遙領,約711年-714年)
  • 薛玉(713年)
  • 刘知柔(713年)
  • 任昭理(716年)
  • 宋之逊(开元前期)
  • 李璘(荊州大都督兼任,遙領,727年-?)[75]
唐朝荊州大都督府长史(实际负责州务,621年-742年,758年-760年)
  • 杜隆(贞观年间)
  • 裴怀节(贞观年间)
  • 权文诞(贞观年间)
  • 李纬(贞观年间)
  • 王俨(贞观末年)
  • 薛大鼎(653年—654年)
  • 独孤腾云(唐高宗前期)
  • 李安期(667年)
  • 杜行敏(唐高宗时)
  • 马吴陁(唐高宗时)
  • 夏侯处信(唐高宗时)
  • 苏良嗣(682年)
  • 李晦(684年)
  • 杜慎行(垂拱年间)
  • 阳俭(武周初年)
  • 崔神福(武周时)
  • 杨元琰(圣历年间)
  • 张柬之(圣历年间—700年)
  • 司徒亨(武周时)
  • 孙俊(武周末年,未任)
  • 薛季昶(705年—706年)
  • 姚崇(景龙年间)
  • 元暕(景龙年间)
  • 崔日知(711年)
  • 崔日用(712年—713年)
  • 阳峤(713年—714年)
  • 张说(717年—718年)
  • 卢逸(720年)
  • 李元综(开元前期)
  • 韦虚心(725年—726年)
  • 杜暹(729年)
  • 陆象先(730年)
  • 桓臣范(开元年间)
  • 韩朝宗(734年—736年)
  • 宋鼎(736年—737年)
  • 张九龄(737年—740年)
  • 江陵郡太守
  • 季广琛(758年)
  • 张惟一(758年)
  • 张镐(758年—759年)
  • 杜鸿渐(759年)
  • 魏仲犀(759年)
  • 吕諲(760年—762年)[75]

參考文獻

  1. ^ 晉書》地理志
  2. ^ 宋书》州郡志
  3. ^ 旧唐书》地理志
  4. ^ 晋书·地理志下》:“于是南郡、零陵、武陵以西为蜀,江夏、桂阳、长沙三郡为吴,南阳、襄阳、南乡三郡为魏。”
  5. ^ 5.0 5.1 5.2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
  6.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
  7.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隋代卷》
  8.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
  9. ^ 《後漢書·卷四十八·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第三十八》:璆少博學,辟公府,舉高第。稍遷荊州刺史。時董太后姊子張忠為南陽太守,因埶放濫,臧罪數億。璆臨當之部,太后遣中常侍以忠屬璆。璆對曰:「臣身為國,不敢聞命。」太后怒,遽徵忠為司隸校尉,以相威臨。璆到州,舉奏忠臧餘一億,使冠軍縣上簿詣大司農,以彰暴其事。又奏五郡太守及屬縣有臧汙者,悉徵案罪,威風大行。
  10. ^ 《三國志·卷六·魏書六·董二袁劉傳第六》
  11. ^ 11.0 11.1 《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第二》
  12. ^ 12.0 12.1 《三國志·卷四十七·吳書二·吳主傳第二》
  13. ^ 《三國志·卷六·魏書六·董二袁劉傳第六》裴註引《搜神記》
  14. ^ 《三國志·卷四十·蜀書十·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第十》
  15. ^ 《晉書·卷一·帝紀第一》
  16. ^ 16.0 16.1 16.2 16.3 《三國志·卷九·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
  17. ^ 17.0 17.1 《三國志·卷五十八·吳書十三·陸遜傳第十三》
  18. ^ 《三國志·卷六十四·吳書十九·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
  19. ^ 《三國志·卷四十八·吳書三·三嗣主傳第三》
  20. ^ 《三國志·卷六十一·吳書十六·潘濬陸凱傳第十六》
  21. ^ 21.0 21.1 《晉書·卷五十七·列傳第二十七》
  22. ^ 《三國志·卷二十三·魏書二十三·和常楊杜趙裴傳第二十三》
  23. ^ 《三國志·卷二十八·魏書二十八·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
  24. ^ 《三國志·卷三·魏書三·明帝紀第三》
  25. ^ 25.0 25.1 《三國志·卷二十七·魏書二十七·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
  26. ^ 《三國志·卷二十四·魏書二十四·韓崔高孫王傳第二十四》
  27. ^ 《晉書·卷九十·列傳第六十》
  28. ^ 《三國志·卷二十六·魏書二十六·滿田牽郭傳第二十六》
  29. ^ 《晉書·卷三·帝紀第三》
  30. ^ 30.0 30.1 《晉書·卷四十三·列傳第十三》
  31. ^ 《華陽國志·卷八·大同志》
  32. ^ 《晉書·卷六十·列傳第三十》
  33. ^ 《晉書·卷三十三·列傳第三》
  34. ^ 《晉書·卷四十六·列傳第十六》
  35. ^ 《晉書·卷四·帝紀第四》
  36. ^ 36.0 36.1 36.2 《晉書·卷六十六·列傳第三十六》
  37. ^ 《晉書·卷六十九·列傳第三十九》
  38. ^ 《晉書·卷七十六·列傳第四十六》
  39. ^ 《晉書·卷六·帝紀第六》
  40. ^ 40.0 40.1 《晉書·卷九十八·列傳第六十八》
  41. ^ 《晉書·卷七十·列傳第四十》
  42. ^ 《晉書·卷七十三·列傳第四十三》
  43. ^ 《晉書·卷八·帝紀第八》
  44. ^ 《晉書·卷九·帝紀第九》
  45. ^ 45.0 45.1 《晉書·卷九十九·列傳第六十九》
  46. ^ 46.0 46.1 《晉書·卷七十四·列傳第四十四》
  47. ^ 《宋書·卷一·本紀第一》
  48. ^ 《晉書·卷三十七·列傳第七》
  49. ^ 《晉書·卷八十五·列傳第五十五》
  50. ^ 50.0 50.1 《宋書·卷五十一·列傳第十一》
  51. ^ 《宋書·卷二·本紀第二》
  52. ^ 《宋書·卷五·本紀第五》
  53. ^ 《宋書·卷六·本紀第六》
  54. ^ 《宋書·卷八·本紀第八》
  55. ^ 《宋書·卷九·本紀第九》
  56. ^ 《宋書·卷十·本紀第十》
  57. ^ 《南齊書·卷二·本紀第二》
  58. ^ 《南齊書·卷三·本紀第三》
  59. ^ 《南齊書·卷四·本紀第四》
  60. ^ 《南齊書·卷五·本紀第五》
  61. ^ 《南齊書·卷六·本紀第六》
  62. ^ 《南齊書·卷八·本紀第八》
  63. ^ 《南齊書·卷七·本紀第七》
  64. ^ 《梁書·卷二·本紀第二》
  65. ^ 《梁書·卷三·本紀第三》
  66. ^ 《梁書·卷五·本紀第五》
  67. ^ 《周書·卷四十八·列傳第四十》
  68. ^ 《陳書·卷十二·列傳第六》
  69. ^ 《陳書·卷二十二·列傳第十六》
  70. ^ 《陳書·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九》
  71. ^ 《陳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二十五》
  72. ^ 《陳書·卷五·本紀第五》
  73. ^ 《陳書·卷十五·列傳第九》
  74. ^ 倪廣龍《隋代刺史研究》
  75. ^ 75.0 75.1 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

延伸阅读

[]

  《晉書·卷015》,出自房玄齡晉書

荆州, 古代, 荊州, 中國東漢末至唐朝時的州, 前身為監察區荊州刺史部, 早期幅员广袤, 包括今天湖北, 湖南二省的大部以及鄰省的小部, 後分置湘州等州, 隋朝以後轄境僅限於今湖北省荊州市一帶, 荊州東漢至唐朝的州188年, 607年618年, 742年758年, 760年人口, 282年357548戶, 464年65604戶, 639年10260戶, 40958口, 歷史, 成立188年, 废除760年前身, 继承荊州刺史部南郡江陵郡, 南郡江陵郡江陵府今属于中国大陆湖北省, 湖南省此条目的主題是歷史上作為行政. 荊州 中國東漢末至唐朝時的州 前身為監察區荊州刺史部 早期幅员广袤 包括今天湖北 湖南二省的大部以及鄰省的小部 後分置湘州等州 隋朝以後轄境僅限於今湖北省荊州市一帶 荊州東漢至唐朝的州188年 607年618年 742年758年 760年人口 282年357548戶 1 464年65604戶 2 639年10260戶 40958口 3 歷史 成立188年 废除760年前身 继承荊州刺史部南郡江陵郡 南郡江陵郡江陵府今属于中国大陆湖北省 湖南省此条目的主題是歷史上作為行政區劃的荊州 关于其他含義的荊州 請見 荊州 目录 1 沿革 1 1 漢朝 1 2 三國 1 3 晉朝 1 4 南朝 1 5 十六國北朝 1 6 隋朝 1 7 唐朝 2 長官 3 參考文獻 4 延伸阅读沿革 编辑漢朝 编辑 参见 荊州刺史部 西漢武帝元封五年 公元前106年 全國除中央之外的地域分為13個州刺史部 其中荊州的轄域相當廣 大體來說以北為現今河南省南陽市一帶往南延伸至兩湖 湖北 湖南 全境內 但是此时的州刺史部只是監察區 無治所 非真正意義上的行政區 東漢漢靈帝中平五年 188年 后 州成為正式的一級行政區域 依據後漢書記載 荊州轄有南陽 河南西南 南郡 湖北西部 江夏 湖北東部 長沙 湖南東北 桂陽 湖南東南 武陵 湖南西北 零陵 湖南西南 七郡 州治所一直到東漢漢獻帝時劉表領荊州牧以前都在漢壽县 武陵郡轄 今常德市汉寿县 後因荊南地區黃巾賊餘孽尚未退去才將治所移到當時已經相當繁榮的襄陽城 今湖北襄陽市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 208年 赤壁之战后 原先短暂领有荆州的曹操只保住荆州北部南阳郡 江夏郡 而中南部被孙刘联軍佔据 之后曹操从南阳郡中分出襄阳郡 南乡郡 而孫權和劉備經過協商之下 荆州成为三分割据的局面 南郡 零陵 武陵归刘备 江夏 桂阳 长沙归孙权 南阳 襄阳 南乡归曹操 4 一般认为这阶段三家各占三郡的局面是 荆襄九郡 一词的来源 建安二十四年 219年 荆州牧刘备的守将關羽被孫權 曹操联军击败 随后夷陵之戰 221年至222年 劉備又敗於孫權勢力 此後蜀漢再無力奪回原有荊州轄權 荊州成为由曹魏與孫吳兩家分領的局面 分治南阳郡新野縣 今河南省新野縣 與南郡江陵縣 今湖北省荊州市江陵區 三國 编辑 曹魏初 荊州領六郡 南陽郡 襄陽郡 南鄉郡 章陵郡 江夏郡 江北 新城郡 黃初二年 221年 佔領蜀漢益州之西城郡 改為魏興郡 屬荊州 黃初三年 222年 分南陽郡置義陽郡 併章陵郡入義陽國 太和二年 228年 分新城郡置上庸郡 錫郡 太和四年 230年 省上庸郡 景初元年 237年 分魏興郡復置上庸郡 錫郡併入上庸郡 後又省上庸郡 正始元年 240年 義陽郡併入南陽郡 甘露四年 259年 分新城郡復置上庸郡 至此 荊州領七郡 南陽郡 襄陽郡 南鄉郡 江夏郡 江北 新城郡 魏興郡 上庸郡 孫吳初 荊州領七郡 南郡 宜都郡 江夏郡 江南 武陵郡 長沙郡 零陵郡 桂陽郡 黃武五年 226年 分廣州蒼梧郡置臨賀郡 屬荊州 太平二年 257年 分長沙郡置湘東郡 衡陽郡 永安三年 260年 分宜都郡置建平郡 永安六年 263年 分武陵郡置天門郡 甘露元年 265年 分零陵郡置始安郡 分桂陽郡置始興郡 寶鼎元年 266年 分零陵郡置昭陵郡 至此 荊州領十五郡 南郡 宜都郡 建平郡 江夏郡 江南 武陵郡 天門郡 長沙郡 湘東郡 衡陽郡 零陵郡 昭陵郡 始安郡 桂陽郡 始興郡 臨賀郡 5 晉朝 编辑 西晉泰始元年 265年 分南陽郡復置義陽國 太康元年 280年 平吳後 得其荊州十五郡 分南郡置南平郡 改昭陵郡為邵陵郡 改江夏郡 江南 為武昌郡 併梁州建平郡入吳之建平郡 割始興 臨賀 始安三郡屬廣州 割揚州安成郡屬荊州 至此 荊州治南郡江陵縣 領二十郡二國 南郡 江夏郡 襄陽郡 南陽國 南鄉郡 義陽國 新城郡 魏興郡 上庸郡 建平郡 宜都郡 南平郡 武陵郡 天門郡 長沙郡 衡陽郡 桂陽郡 零陵郡 湘東郡 邵陵郡 武昌郡 安成郡 太康九年 288年 分義陽國置隋國 太康十年 289年 改南鄉郡為順陽國 元康元年 291年 割桂陽 武昌 安成三郡屬江州 元康六年 296年 割新城 魏興 上庸三郡屬梁州 元康九年 299年 分江夏郡置竟陵郡 分長沙郡置建昌郡 永寧二年 302年 分義陽郡置新野國 永嘉元年 307年 割長沙 衡陽 湘東 邵陵 零陵 建昌六郡屬湘州 至此 荊州領五郡九國 南郡 江夏國 竟陵國 襄陽國 南陽國 新野國 順陽國 義陽郡 隋國 建平郡 宜都國 南平郡 武陵國 天門郡 東晉初 僑置新興郡 咸和四年 329年 廢湘州 其所領長沙 衡陽 湘東 邵陵 零陵 建昌 桂陽七郡改屬荊州 廣州始興 臨賀 始安三郡還屬荊州 咸康元年 335年 建昌郡併入長沙郡 咸康三年 337年 僑置河東郡 後分零陵郡置營陽郡 永和三年 347年 割益州巴東郡屬荊州 隆安五年 401年 分南郡置武寧郡 義熙八年 412年 分荊州長沙 衡陽 桂陽 零陵 營陽 湘東 邵陵 始興 臨賀 始安十郡復置湘州 義熙十二年 416年 湘州十郡併入荊州 又僑置南義陽 北義陽 長寧三郡 至此 荊州領三十郡一國 南郡 江夏郡 竟陵郡 襄陽郡 南陽郡 新野郡 順陽郡 義陽郡 隋郡 建平郡 武寧郡 宜都郡 巴東郡 南平郡 武陵國 天門郡 長沙郡 衡陽郡 桂陽郡 零陵郡 營陽郡 湘東郡 邵陵郡 始興郡 臨賀郡 始安郡 新興郡 河東郡 南義陽郡 北義陽郡 長寧郡 5 南朝 编辑 南朝宋永初三年 422年 分荊州十郡復置湘州 元嘉八年 431年 湘州十郡併入荊州 元嘉十一年 434年 梁州汶陽郡改屬荊州 元嘉十六年 439年 分荊州十郡復置湘州 元嘉二十六年 449年 割襄陽 南陽 新野 順陽四郡屬僑置的雍州 雍州遂成為實土州 元嘉二十九年 452年 湘州長沙 衡陽 桂陽 零陵 營陽 湘東 邵陵 始興 臨賀 始安 巴陵十一郡併入荊州 元嘉三十年 453年 分荊州十一郡復置湘州 孝建元年 454年 割江夏 竟陵 隋 武陵 天門五郡屬郢州 大明三年 459年 割義陽郡屬南豫州 泰始中 改長寧郡為永寧郡 泰始三年 467年 天門郡還屬荊州 至此 荊州領十二郡 南郡 南平郡 天門郡 宜都郡 巴東郡 汶陽郡 建平郡 武寧郡 新興郡 河東郡 南義陽郡 永寧郡 南朝齊建元二年 480年 割巴東 建平二郡屬巴州 永明元年 483年 廢巴州 巴東 建平二郡還屬荊州 南朝梁時 割巴東 建平二郡屬益州 割宜都郡置宜州 承聖三年 554年 荊州陷於西魏 西魏以武寧 永寧二郡置鄀州 後梁大定元年 555年 得西魏所賜荊州南郡 天門 新興 河東 義陽五郡 後置監利郡 大定五年 559年 佔領王琳所據南平郡 大定六年 560年 南平 天門 義陽三郡陷於南陳 屬武州 天保六年 567年 河東郡陷於南陳 屬南荊州 至此 荊州領三郡 南郡 新興郡 監利郡 南朝陳光大二年 568年 分南荊州南平 河東二郡 武州天門 義陽二郡復置荊州 治南平郡公安縣 今湖北省公安縣西北 5 十六國北朝 编辑 参见 荊州 胡漢 荊州 成漢 和荊州 夏 後趙太和元年 328年 佔領東晉荊州之南陽郡 仍置荊州 治南陽郡宛縣 今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 太和二年 329年 佔領前趙豫州之順陽郡 屬荊州 建平元年 330年 佔領東晉新野郡 建平三年 332年 新野郡陷於東晉 建武元年 335年 割司州上洛郡屬荊州 建武四年 338年 南陽 順陽二郡陷於東晉 荊州徙治上洛郡上洛縣 今陝西省商洛市商州區 冉魏永興二年 351年 上洛郡陷於東晉 前燕建熙六年 365年 佔領東晉荊州南陽郡魯陽縣 仍置荊州 治魯陽 今河南省魯山縣 建熙七年 366年 佔領南陽郡全境 荊州徙治宛縣 建熙八年 367年 上年所佔諸縣失陷 荊州還治魯陽 前秦皇始三年 353年 佔領東晉上洛郡 仍置荊州 治上洛郡豐陽縣 今陝西省山陽縣 建元十二年 376年 佔領東晉順陽郡南鄉縣 建元十四年 378年 佔領東晉南陽郡 建元十五年 379年 佔領東晉襄陽 順陽 新野 魏興 上庸 新城六郡 荊州徙治襄陽郡襄陽縣 今湖北省襄陽市襄城區 建元十六年 380年 割上洛郡屬洛州 至此 荊州領七郡 襄陽郡 南陽郡 順陽郡 新野郡 魏興郡 上庸郡 新城郡 建元二十年 384年 荊州陷於東晉 後秦弘始五年 403年 佔領東晉荊州之南鄉郡 南陽郡 順陽郡 新野郡 仍置荊州 弘始七年 405年 歸還荊州諸郡 北魏太延五年 439年 佔領南朝宋梁州之上洛郡 仍置荊州 治上洛 分上洛郡置魏興郡 皇興四年 470年 分上洛郡置東上洛郡 至此 荊州領三郡 上洛郡 魏興郡 東上洛郡 太和十八年 494年 改荊州為洛州 魯陽鎮為荊州 治南陽郡魯陽縣 今河南省魯山縣 太和二十二年 498年 荊州徙治新野郡穰縣 今河南省鄧州市 至北魏末 荊州領八郡 南陽郡 順陽郡 新野郡 東恆農郡 漢廣郡 襄城郡 北淯郡 恆農郡 西魏時 分荊州北淯郡置蒙州 省恆農郡 改東恆農郡為武關郡 改漢廣郡為黃岡郡 北周時 併黃岡郡入新野郡 至此 荊州領四郡 南陽郡 順陽郡 新野郡 武關郡 6 隋朝 编辑 隋代行政区划变遷区划 開皇元年州 荊州 南荊州 平州 鄀州郡 南郡 新興郡 監利郡 南平郡 河東郡 宜都郡 漳川郡 遠安郡 永寧郡 武寧郡县 江陵县枝江县 广牧县安興县定襄县 紫陵县雲泽县 公安县孱陵县永安县 松滋县聞喜县譙县 宜昌县宜都县归化县受陵县佷山县 当陽县安居县 長寧县 長林县区划 大業3年郡 南郡县 江陵县 枝江县 安興县 紫陵县 公安县 松滋县 宜都县 長楊县 当陽县 長林县隋朝開皇三年 583年 廢郡 荊州四郡領縣直屬於州 至此 荊州領八縣 穰 新野 南陽 課陽 新城 冠軍 菊潭 順陽 開皇七年 587年 廢除藩國後梁後廢郡 荊州三郡領縣直屬於州 故監利郡所領監利縣改屬復州 改本土荊州為鄧州 至此 荊州治江陵 領七縣 江陵 枝江 廣牧 安興 定襄 紫陵 雲澤 開皇九年 589年 滅陳後廢郡 以其荊州南平郡公安縣 孱陵 永安二縣併入 河東郡松滋縣 聞喜 譙二縣併入 併入本土荊州 廢玉州 以其所領當陽 安居二縣屬荊州 至此 荊州領十一縣 江陵 枝江 廣牧 安興 定襄 紫陵 雲澤 公安 松滋 當陽 安居 開皇十一年 591年 安興縣併入廣牧縣 松州宜昌縣改屬荊州 開皇十七年 597年 廢睦州 以其所領長楊縣屬荊州 開皇十八年 598年 改安居縣為昭丘縣 仁壽元年 601年 改廣牧縣為安興縣 大業二年 606年 定襄縣併入安興縣 雲澤縣併入紫陵縣 改昭丘縣為荊臺縣 不久又併入當陽縣 廢鄀州 以其所領長林縣屬荊州 至此 荊州領十縣 江陵 枝江 安興 紫陵 公安 松滋 當陽 宜昌 長楊 長林 大業三年 607年 改荊州為南郡 7 後梁鳴鳳二年 618年 改南郡為荊州 唐朝 编辑 唐朝武德二年 619年 佔領荊州宜昌 長楊二縣 改屬江州 武德四年 621年 佔領荊州 分巴州華容縣置石首縣 屬荊州 割長林縣屬基州 當陽縣屬平州 併紫陵縣入江陵縣 武德七年 624年 廢基州 長林縣還屬荊州 武德八年 625年 廢玉州 當陽縣還屬荊州 貞觀元年 627年 廢郢州 其所領章山縣改屬荊州 貞觀八年 634年 章山縣併入長林縣 貞觀十七年 643年 安興縣併入江陵縣 至此 荊州領七縣 江陵 枝江 公安 松滋 當陽 長林 石首 天寶元年 742年 改荊州為江陵郡 乾元元年 758年 復江陵郡為荊州 上元元年 760年 升荊州為江陵府 8 長官 编辑東漢荊州刺史 170年代 190年 徐璆 9 王叡 186年 190年 劉表 190年 192年 東漢荊州牧 192年 221年 劉表 192年 208年 10 劉備 208年 221年 11 孫權 219年 220年 12 東漢荊州刺史 208年 220年 劉琦 208年 11 李立 208年 13 傅群 14 胡脩 219年 15 曹魏荊州刺史 220年 222年 夏侯尚 220年 222年 16 曹魏荊州牧 220年 225年 孫權 220年 222年 12 夏侯尚 222年 225年 16 孫吳荊州牧 222年 280年 陸遜 222年 245年 17 諸葛恪 252年 253年 18 孫綝 258年 19 陸凱 264年 266年 20 陸抗 273年 274年 17 陶濬 279年 280年 21 曹魏荊州刺史 225年 265年 裴潛 225年 22 毌丘儉 235年 23 胡質 237年前 241年後 24 25 孫禮 正始中 26 夏侯威 16 李勝 未就任 248年 249年 16 王基 249年 255年 25 魯芝 255年 258年 27 郭統 28 胡烈 264年 265年 21 晉朝荊州刺史 265年 322年 胡烈 265年 269年 楊肇 269年 272年 29 王戎 30 宗廷 277年見任 31 孫旂 290年 32 石崇 291年 33 劉彪 34 宋岱 303年 35 張奕 303年 劉弘 303年 306年 36 王澄 306年 312年 30 周顗 312年 313年 37 陶侃 313年 315年 36 王廙 315年 318年 38 第五猗 317年 39 王敦 318年 322年 40 晉朝荊州牧 322年 甘卓 322年 41 晉朝荊州刺史 322年 420年 王廙 322年 王含 322年 323年 王舒 323年 325年 40 陶侃 325年 334年 36 庾亮 334年 340年 庾翼 340年 345年 庾爰之 行 345年 42 桓溫 345年 365年 桓豁 365年 377年 43 桓沖 377年 384年 桓石民 384年 389年 王忱 389年 392年 殷仲堪 392年 399年 44 桓玄 399年 402年 45 桓謙 402年 46 桓偉 402年 403年 桓石康 403年 404年 45 王綏 404年 47 桓振 404年 405年 46 司馬休之 404年 405年 48 魏詠之 405年 49 劉道規 406年 412年 50 劉毅 412年 司馬休之 412年 415年 劉裕 415年 51 劉道鄰 415年 418年 50 劉義隆 418年 420年 劉宋荊州刺史 420年 479年 劉義隆 420年 424年 謝晦 424年 426年 劉義康 426年 429年 劉義恭 429年 432年 劉義慶 432年 439年 劉義季 439年 444年 劉義宣 444年 453年 劉濬 未就任 453年 52 劉誕 453年 劉義宣 453年 454年 朱脩之 454年 462年 劉子頊 462年 466年 53 劉休祐 466年 469年 劉休若 469年 471年 劉景素 471年 472年 蔡興宗 472年 54 沈攸之 472年 478年 55 劉贊 477年 479年 蕭嶷 479年 56 南齊荊州刺史 479年 500年 蕭嶷 479年 蕭映 479年 蕭嶷 479年 480年 蕭映 480年 483年 57 蕭子卿 483年 487年 蕭子敬 487年 489年 蕭子響 489年 490年 蕭子隆 490年 494年 58 蕭昭秀 494年 59 蕭昭粲 494年 60 蕭遙欣 494年 499年 61 蕭寶融 499年 500年 南齊荊州牧 500年 501年 蕭寶融 500年 501年 南齊荊州刺史 501年 502年 蕭寶攸 501年 蕭穎冑 行 501年 62 蕭寶寅 未就任 501年 63 蕭憺 501年 502年 南梁荊州刺史 502年 554年 蕭憺 502年 508年 蕭秀 508年 512年 蕭恢 512年 514年 蕭綱 514年 515年 蕭憺 515年 519年 蕭恢 519年 526年 64 蕭繹 526年 539年 蕭續 539年 547年 蕭繹 547年 550年 65 蕭恪 550年 551年 66 後梁荊州刺史 555年 587年 蔡大寶 王操 575年 蕭巖 蕭瓛 587年 67 陳朝荊州刺史 568年 589年 沈恪 未就任 568年 68 陸子隆 568年 570年 69 孫瑒 572年 577年 70 樊猛 577年 581年 71 樊毅 581年 585年 72 陳慧紀 585年 589年 73 隋朝荊州刺史 581年 607年 姚太 583年 元壽 史雲 荊州總管兼任 李威 荊州總管兼任 楊紀 荊州總管兼任 602年 603年 張壽 李獎 孫闥 李顯 74 唐朝荊州刺史 621年 742年 758年 760年 李靖 檢校 621年 李孝恭 荊州大總管兼任 622年 624年 李瓌 荊州大都督兼任 624年 劉瞻 荊州都督兼任 628年 631年 武士彠 荊州都督兼任 631年 635年 李元景 荊州都督兼任 636年 宋绍 贞观年间 李慎 荊州都督兼任 651年 653年 李慎 荊州都督兼任 660年 沈缉 唐高宗前期 独孤卿云 662年 杜君綽 荊州都督兼任 纪及 唐高宗时 陈弘 唐高宗时 卢大道 唐高宗时 李慎 荊州大都督兼任 682年 张雄 武周初年 沈成业 武周时 李業 荊州大都督兼任 遙領 約711年 714年 薛玉 713年 刘知柔 713年 任昭理 716年 宋之逊 开元前期 李璘 荊州大都督兼任 遙領 727年 75 唐朝荊州大都督府长史 实际负责州务 621年 742年 758年 760年 杜隆 贞观年间 裴怀节 贞观年间 权文诞 贞观年间 李纬 贞观年间 王俨 贞观末年 薛大鼎 653年 654年 独孤腾云 唐高宗前期 李安期 667年 杜行敏 唐高宗时 马吴陁 唐高宗时 夏侯处信 唐高宗时 苏良嗣 682年 李晦 684年 杜慎行 垂拱年间 阳俭 武周初年 崔神福 武周时 杨元琰 圣历年间 张柬之 圣历年间 700年 司徒亨 武周时 孙俊 武周末年 未任 薛季昶 705年 706年 姚崇 景龙年间 元暕 景龙年间 崔日知 711年 崔日用 712年 713年 阳峤 713年 714年 张说 717年 718年 卢逸 720年 李元综 开元前期 韦虚心 725年 726年 杜暹 729年 陆象先 730年 桓臣范 开元年间 韩朝宗 734年 736年 宋鼎 736年 737年 张九龄 737年 740年 江陵郡太守 季广琛 758年 张惟一 758年 张镐 758年 759年 杜鸿渐 759年 魏仲犀 759年 吕諲 760年 762年 75 參考文獻 编辑 晉書 地理志 宋书 州郡志 旧唐书 地理志 晋书 地理志下 于是南郡 零陵 武陵以西为蜀 江夏 桂阳 长沙三郡为吴 南阳 襄阳 南乡三郡为魏 5 0 5 1 5 2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 三國兩晉南朝卷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 十六國北朝卷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 隋代卷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 唐代卷 後漢書 卷四十八 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第三十八 璆少博學 辟公府 舉高第 稍遷荊州刺史 時董太后姊子張忠為南陽太守 因埶放濫 臧罪數億 璆臨當之部 太后遣中常侍以忠屬璆 璆對曰 臣身為國 不敢聞命 太后怒 遽徵忠為司隸校尉 以相威臨 璆到州 舉奏忠臧餘一億 使冠軍縣上簿詣大司農 以彰暴其事 又奏五郡太守及屬縣有臧汙者 悉徵案罪 威風大行 三國志 卷六 魏書六 董二袁劉傳第六 11 0 11 1 三國志 卷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 12 0 12 1 三國志 卷四十七 吳書二 吳主傳第二 三國志 卷六 魏書六 董二袁劉傳第六 裴註引 搜神記 三國志 卷四十 蜀書十 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第十 晉書 卷一 帝紀第一 16 0 16 1 16 2 16 3 三國志 卷九 魏書九 諸夏侯曹傳第九 17 0 17 1 三國志 卷五十八 吳書十三 陸遜傳第十三 三國志 卷六十四 吳書十九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 三國志 卷四十八 吳書三 三嗣主傳第三 三國志 卷六十一 吳書十六 潘濬陸凱傳第十六 21 0 21 1 晉書 卷五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三國志 卷二十三 魏書二十三 和常楊杜趙裴傳第二十三 三國志 卷二十八 魏書二十八 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 三國志 卷三 魏書三 明帝紀第三 25 0 25 1 三國志 卷二十七 魏書二十七 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 三國志 卷二十四 魏書二十四 韓崔高孫王傳第二十四 晉書 卷九十 列傳第六十 三國志 卷二十六 魏書二十六 滿田牽郭傳第二十六 晉書 卷三 帝紀第三 30 0 30 1 晉書 卷四十三 列傳第十三 華陽國志 卷八 大同志 晉書 卷六十 列傳第三十 晉書 卷三十三 列傳第三 晉書 卷四十六 列傳第十六 晉書 卷四 帝紀第四 36 0 36 1 36 2 晉書 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 晉書 卷六十九 列傳第三十九 晉書 卷七十六 列傳第四十六 晉書 卷六 帝紀第六 40 0 40 1 晉書 卷九十八 列傳第六十八 晉書 卷七十 列傳第四十 晉書 卷七十三 列傳第四十三 晉書 卷八 帝紀第八 晉書 卷九 帝紀第九 45 0 45 1 晉書 卷九十九 列傳第六十九 46 0 46 1 晉書 卷七十四 列傳第四十四 宋書 卷一 本紀第一 晉書 卷三十七 列傳第七 晉書 卷八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 50 0 50 1 宋書 卷五十一 列傳第十一 宋書 卷二 本紀第二 宋書 卷五 本紀第五 宋書 卷六 本紀第六 宋書 卷八 本紀第八 宋書 卷九 本紀第九 宋書 卷十 本紀第十 南齊書 卷二 本紀第二 南齊書 卷三 本紀第三 南齊書 卷四 本紀第四 南齊書 卷五 本紀第五 南齊書 卷六 本紀第六 南齊書 卷八 本紀第八 南齊書 卷七 本紀第七 梁書 卷二 本紀第二 梁書 卷三 本紀第三 梁書 卷五 本紀第五 周書 卷四十八 列傳第四十 陳書 卷十二 列傳第六 陳書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六 陳書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九 陳書 卷三十一 列傳第二十五 陳書 卷五 本紀第五 陳書 卷十五 列傳第九 倪廣龍 隋代刺史研究 75 0 75 1 郁賢皓 唐刺史考全編 延伸阅读 编辑 编 晉書 卷015 出自房玄齡 晉書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荆州 古代 amp oldid 76624021,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