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哲学概念,汉字“美”是由“羊”和“大”所组成的,由此而延伸出其它美的含义但是各个时代或者民族对于美的定义是不同的在甲骨文中,美写作戴羽毛头饰的妇女,与“每”同源,都表示漂亮、好看的意思。美可以描述為一種特徵,若有人感知到有此特徵的客體(可能是風景、日落、藝術品或是人),此人會因此而愉悅。美和藝術、品味一樣,都是美學主要探討的主題。美是「正面」的美學價值,和相對。美和「真」(真理)、「善」(價值觀)一樣,都是人類認知中的基本概念[1][2][3]

美引起愉悦的情感
頭戴牽牛花寧芙(Nymph)是西方美神的代表性畫像

要理解美,有一個困難之處:美既是客觀的,也是主觀的,美是一個客體所有的特質,但也會受到觀賞者情緒反應的影響。因為美有主觀的成份,因此英文諺語中有:「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情人眼裏出西施)[4]。有研究指出,感知及評斷美的能力(或稱為sense of taste)是可以被訓練的,而且長期來看,和專家的評斷是一致的。因此有關評斷美的標準,是共識主觀(intersubjective)的,也就是會依一群人的判斷而定,不是完全主觀或是完全客觀的[5]

美的概念(Conceptions of beauty)試圖要找到所有美的客體當中的關鍵特質。古典概念(Classical conceptions)定義美是美的事物其整體和各部份之間的關係:各部份應之間要維持適當的比例,因此可以形成一個和諧的整體[6]。享樂主義概念(Hedonist conceptions)認為美和愉悅之間有必要的關係,也就是一個客體的美是因為此一客體會帶來單純的愉悅,和興趣、利益等因素無關[7]。其他的概念包括以一客體的價值、對客體(或其功能)喜愛的程度來定義美。

一般認為美是和感官可以感知到的「具體物體」有關,人們多半認為事物的美随附在其感官特性上[8],不過也有論點認為抽象事物(例如故事或數學證明)也可以是美的[7]。美是藝術品的核心特質之一,但也有一些美是和藝術品無關的,特別是有關大自然的美[9][8]伊曼努尔·康德的理論區分了「從屬的美」(dependent beauty)和「自由的美」(free beauty)。從屬的美是指一事物的美是和對事物的認知和功能有關[8]。從屬的美的例子是一隻公牛以公牛的標準來看是美的,但是以馬的標準來看則不然了[6],或是一張照片主題是美麗的建築,但因為其拍攝品質不佳,因此就失去美感了[10]

美的歷史和歷史的定義

美人

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传统上是指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

中國各朝代的審美標準都不同,而當時女性地位低,往往要為了迎合男性的眼光去塑造體態,做出損害身體健康的事。

藝術

在中國,旧石器时代的粗石器,已能磨光、雕琢、钻孔,符合对称、均衡等形式美法则,初具节奏和线条的韵律美。

商代西周春秋时期以富有想象力和装饰性的青铜器作为这一时期美术成就的标志。中国目前已经发现最早的绘画长沙楚墓出土的帛画《龙凤仕女图》[11]以及战国时期的《御龙图》。[12]

清代延續晚明以來尊崇吳派的傳統,出現所謂四王,稱其畫風為「正統畫派」。然而民間出現一種嶄新的畫風,構圖大膽,別開生面,以前朝遺民八大山人石濤最為人所知。清代中葉江南地區富裕,揚州一帶出現以賣畫為生計的文人畫家,書畫均不落俗套,奇特新穎,後來學者將其中重要的八位稱之為揚州八怪

建築美

古希臘希臘人用很多石頭建造了一些美的神壇和建築。這些高的建築由石柱支撐。巴特農神殿就是很好的例子。[13]

西洋哲學

古希臘

古希臘名詞中,最適合翻譯成「美」的名詞是κάλλος(kallos),其形容詞是καλός, (kalos)。不過kalos也可以翻成「好」或是「品質優良」,其意思不只是物體或是材質上的美。kallos的用法也和英文不同,kallos一開始是用在人身上,也最常用在人身上,有些情色的意味[14]通用希臘語中的美是用ὡραῖος(hōraios)[15],這個形容詞是源自ὥρα(hōra),意思是時候。通用希臘語中的美也和「適當的時候」有關[16]。因此,成熟的果實是美的。而少女想要表現的更成熟,或是年長女性想要表現的年輕,在通用希臘語中就不算是美了。在阿提卡希臘語中,hōraios有很多的意思,包括「年輕」以及「成熟」[16]。另一個古典时代用來描述美的詞語是拉丁文的pulchrum[17]

對古代的思想家而言,美不但是存在於形式(物質世界)上,也存在於精神世界中[18]希腊神话曾提到神话中的海伦是最美的女性[19][20]古希臘建築的美學是以對稱和比例的基礎來考慮的。

中世紀

中世纪天主教哲學家英语Catholic philosopher(像托马斯·阿奎那)將美包括在存有超越性英语Transcendentals屬性中[21]。阿奎那在神学大全中有描述美的三個條件:完整、和諧(適當的比例)、清楚(使事物的形式可以在心中顯而易見)[22]

中世紀中期中世紀後期的哥德式建築中,光視為是神最美麗的啟示,因此也在建築設計中強調[23]。像是巴黎聖母院沙特尔主教座堂等哥德式主教座堂花窗玻璃就是例子[24]

希波的奥古斯丁曾這樣提到美:「美的確是神所賜的美好禮物,但好人不一定會認為這是件好事,神甚至會將美賜給惡人。」[25]

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重新發現古希腊哲学中對於美的定義,因此開始推崇「古典美」。若女性的外貌符合古希腊的美學標準,會稱為是古典美人,希臘和羅馬藝術家看待理想男性和女性的標準也影響西方社會的審美觀,例如《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哥德時期將古希腊的美學視為是罪惡的。而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思想家拒絕此觀點,視為美是理性秩序及和諧的產物。文艺复兴的藝術師和建築師(例如乔尔乔·瓦萨里在《藝苑名人傳》中所述的)批評哥德時期是不理性和野蠻的。對哥特式艺术的觀點持續到19世紀的浪漫時期。瓦萨里對美的概念和古典時期一致,認為美是由比例(以人來說,是頭身比例)和秩序所組成[26]

啟蒙時代

 
桑德罗·波提切利所繪的《維納斯的誕生》。維納斯是古典美的代表

啟蒙時代開始將美視為一個哲學主題來研究。例如蘇格蘭哲學家弗兰西斯·哈奇森認為美是「變化中的一致,也是一致中的變化」[27]。他認為美不是純主觀的,也不是純客觀的,他認為美「不能用客體本身有的某種特質來表示,若是這樣,某個客體可能本身就是美的,和感知它的心靈完全沒有關係。美就像其他可感知概念的名稱一樣,正確的說明了心靈的某一種感知... 不過我們常想像這是在客體中的某一種特質"[28]

伊曼努尔·康德認為:不存在「有關美的普遍標準」,美的經驗是主觀的,不過一個客體若表現其「符合其目的的特性時」,就會評斷為美的。也就是說感知到其中的一些特質是依某原則設計,而且符合其目的[29]康德將「自由的美」(free beauty)和「從屬的美」(dependent beauty)分開,他認為「前者沒有某客體應該是什麼的概念和前提,後者則有某客體應該是什麼的概念,並且依此概念來判斷完美程度。」[30]。依其定義,在海螺和純音樂中可以發現自由的美,在建築和人體上可以發現從屬的美[30]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的埃德蒙·伯克假定古典定義下的美和崇高(sublime)不同[31]。伯克和伊曼努尔·康德有定義崇高,就是在欣賞一些不符合古典美學理念的哥德藝術和建築時,會有的感受[32]

二十世紀及之後

二十世紀興起了一波反對藝術家和哲學家對美定義的思潮,形成了后现代主义的反美學(anti-aesthetics)[33]。不過美也是后现代主义中主要影響者弗里德里希·尼采的關注焦點之一,尼采認為權力意志就是美的意志[34]

在後現代主義反對美的思潮之後,有些思想家也重新認定美是重要的價值。美國分析哲學家伊·西爾塞洛英语Guy Sircello提出有關「美的新理論」(New Theory of Beauty),重新確立美是重要哲學概念的地位[35][36]。他反對康德的主觀主義,試圖找到客體中固有,使其美好的特質。他將生動、大膽、微妙等屬性稱為properties of qualitative degree(PQD),認為這是使客體美好的屬性[37]

Elaine Scarry英语Elaine Scarry認為美和正義有關[38]

實驗美學英语experimental aesthetics神经美学英语neuroesthetics的領域中,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也在研究美。心理學理論認為美是一種形式的愉快[39][40]。相關性分析也支持此一論點:越美麗的事物也越可以帶來愉快[41][42][43]。有些研究指出越多經歷到美,和眶额皮质的活動有關[44][45]。這種將美的處理限定在大腦特定區域的研究,受到了學界的批評[46]

哲學家和小說家翁贝托·埃科曾在2004年有著作《[On Beauty: A History of a Western Idea]]》[47],在2007年則發表了《醜的歷史[48]。在他的小說《玫瑰之名》中,敘述者追隨著阿奎那斯,提到「要產生美,要有三種事物:第一個是完整或是完美,因此我們會稱所有未完成的事物是醜陋的,再來是適當的比例或調和。最後則是清晰和明亮」[49][50]

中國哲學中的美學

中國哲學中沒有將有關美的哲學列為獨立的理論[51]孔子以善為美,認為有德性的人是最美的,《論語》中曾提到「里仁為美。」[52],若鄰居有,這樣的鄰居是最美的。[53]。孔子的學生曾子則認為:「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54],很少人能從不喜歡的事物中看出美的地方[53]

不過,其他的學派有不同的觀點:《莊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谓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55]。因此美不是絕對的。

近代的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都是著名的美学大师。

選美活動

選美活動(或選美比賽)是一种基于选手体态外貌的色相竞赛。較著名的,如环球小姐競選,就是一項世界性的選美活動。傳統上的選美活動的參加對象主要為女性,但近年各種以男性為參加者的選美活動也紛紛出現。

参考文献

  1. ^ Beauty and Ugliness. www.encyclopedia.com. [2021-02-09]. (原始内容于2021-12-24). 
  2. ^ Kriegel, Uriah. The Value of Consciousness. Analysis. 2019, 79 (3): 503–520 [2021-06-09]. doi:10.1093/analys/anz045. (原始内容于2022-01-11). 
  3. ^ Beauty in Aesthetics. www.encyclopedia.com. [2021-02-09]. (原始内容于2022-01-13). 
  4. ^ Gary Martin. 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The Phrase Finder. 2007 [2007-12-04]. (原始内容于2007-11-30). 
  5. ^ Aesthetics.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21-02-09]. (原始内容于2022-02-28) (英语). 
  6. ^ 6.0 6.1 Sartwell, Crispin. Beauty.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Metaphysics Research Lab, Stanford University. 2017. 
  7. ^ 7.0 7.1 De Clercq, Rafael. Aesthetic Pleasure Explained.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2019, 77 (2): 121–132 [2021-06-09]. doi:10.1111/jaac.12636 . (原始内容于2021-12-24). 
  8. ^ 8.0 8.1 8.2 Zangwill, Nick. Beauty. Oxford Handbook to Aesthe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2021-06-09]. (原始内容于2022-01-11). 
  9. ^ Gorodeisky, Keren. On Liking Aesthetic Value.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2019, 102 (2): 261–280 [2021-06-09]. ISSN 1933-1592. doi:10.1111/phpr.12641. (原始内容于2021-10-08) (英语). 
  10. ^ De Clercq, Rafael. Beauty.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Aesthetics. Routledge. 2013 [2021-06-09]. (原始内容于2022-01-13). 
  11. ^ . 大紀元文化網.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9). 
  12. ^ . 中國藝術網. [201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15). 
  13. ^ Exploring world history 1B, p.116, ISBN 962-608-608-4
  14. ^ Konstan, David. Beauty - The Fortunes of an Ancient Greek Ide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30–35. ISBN 978-0-19-992726-5. 
  15. ^ Matthew 23:27, Acts 3:10, Flavius Josephus, 12.65
  16. ^ 16.0 16.1 Euripides, Alcestis 515.
  17. ^ G Parsons. Aesthetics and Nature. A&C Black. 2008: 7 [2015-05-11]. ISBN 978-0826496768. (原始内容于2021-12-24). 
  18. ^ J. Harrell; C. Barrett; D. Petsch (编). History of Aesthetics. A&C Black. 2006: 102 [2015-05-11]. ISBN 0826488552. (原始内容于2021-12-24). 
  19. ^ P.T. Struck - The Trojan Wa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lassics Department of University of Penn [Retrieved 2015-05-12]( < 1250> )
  20. ^ R Highfield - Scientists calculate the exact date of the Trojan horse using eclipse in Hom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elegraph Media Group Limited 24 Jun 2008 [Retrieved 2015-05-12]
  21. ^ Eco, Umberto (1988). The Aesthetics of Thomas Aquina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 Press. p. 98. ISBN 0674006755.
  22. ^ McNamara, Denis Robert (2009). Catholic Church Architecture and the Spirit of the Liturgy. Hillenbrand Books. pp. 24–28. ISBN 1595250271.
  23. ^ Stegers, Rudolf (2008). Sacred Buildings: A Design Manual. Berlin: De Gruyter. p. 60. ISBN 3764382767.
  24. ^ Duiker, William J., and Spielvogel, Jackson J. (2019). World History. United States: Cengage Learning. p. 351. ISBN 1337401048
  25. ^ NPNF1-02. St. Augustine's City of God and Christian Doctrine - Christian Classics Ethereal Library. www.ccel.org. [2018-05-01]. (原始内容于2017-07-01). 
  26. ^ L Cheney. Giorgio Vasari's Teachers: Sacred & Profane Art. Peter Lang. 2007: 118 [2015-05-11]. ISBN 978-0820488134. (原始内容于2021-12-24). 
  27. ^ Francis Hutcheson. An Inquiry Into the Original of Our Ideas of Beauty and Virtue: In Two Treatises. J. Darby. 1726 [2021-06-12]. ISBN 9780598982698. (原始内容于2021-12-24). 
  28. ^ Kennick, William Elmer (1979). Art and Philosophy: Readings in Aesthetics; 2nd ed.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p. 421. ISBN 0312053916.
  29. ^ Kennick, William Elmer (1979). Art and Philosophy: Readings in Aesthetics; 2nd ed.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pp. 482–483. ISBN 0312053916.
  30. ^ 30.0 30.1 Kennick, William Elmer (1979). Art and Philosophy: Readings in Aesthetics; 2nd ed.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p. 517. ISBN 0312053916.
  31. ^ Doran, Robert (2017). The Theory of the Sublime from Longinus to Ka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144. ISBN 1107499151.
  32. ^ Monk, Samuel Holt (1960). The Sublime: A Study of Critical Theories in XVIII-century England.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pp. 6–9, 141. OCLC 943884.
  33. ^ Hal Foster. The Anti-aesthetic: Essays on Postmodern Culture. New Press. 1998. ISBN 978-1-56584-462-9. 
  34. ^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The Will To Power. Random House. 1967 [2021-06-13]. ISBN 978-0-394-70437-1. (原始内容于2021-12-24). 
  35. ^ A New Theory of Beauty. Princeton Essays on the Arts, 1.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5.
  36. ^ Love and Beaut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9.
  37. ^ Kennick, William Elmer (1979). Art and Philosophy: Readings in Aesthetics; 2nd ed.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pp. 535–537. ISBN 0312053916.
  38. ^ Elaine Scarry. On Beauty and Being Jus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11-04. ISBN 0-691-08959-0. 
  39. ^ Reber, Rolf; Schwarz, Norbert; Winkielman, Piotr. Processing fluency and aesthetic pleasure: is beauty in the perceiver's processing experienc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2004, 8 (4): 364–382. ISSN 1088-8683. PMID 15582859. S2CID 1868463. doi:10.1207/s15327957pspr0804_3. hdl:1956/594 . 
  40. ^ Armstrong, Thomas; Detweiler-Bedell, Brian. Beauty as an emotion: The exhilarating prospect of mastering a challenging world..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December 2008, 12 (4): 305–329. CiteSeerX 10.1.1.406.1825 . ISSN 1939-1552. S2CID 8375375. doi:10.1037/a0012558 (英语). 
  41. ^ Vartanian, Oshin; Navarrete, Gorka; Chatterjee, Anjan; Fich, Lars Brorson; Leder, Helmut; Modroño, Cristián; Nadal, Marcos; Rostrup, Nicolai; Skov, Martin. Impact of contour on aesthetic judgments and approach-avoidance decisions in architectur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3-06-18, 110 (Supplement 2): 10446–10453. ISSN 0027-8424. PMC 3690611 . PMID 23754408. doi:10.1073/pnas.1301227110 (英语). 
  42. ^ Marin, Manuela M.; Lampatz, Allegra; Wandl, Michaela; Leder, Helmut. Berlyne Revisited: Evidence for the Multifaceted Nature of Hedonic Tone in the Appreciation of Paintings and Music.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2016-11-04, 10: 536. ISSN 1662-5161. PMC 5095118 . PMID 27867350. doi:10.3389/fnhum.2016.00536. 
  43. ^ Brielmann, Aenne A.; Pelli, Denis G. Beauty Requires Thought. Current Biology. 2017-05-22, 27 (10): 1506–1513.e3. ISSN 0960-9822. PMC 6778408 . PMID 28502660. doi:10.1016/j.cub.2017.04.018 (英语). 
  44. ^ Kawabata, Hideaki; Zeki, Semir. Neural correlates of beauty. 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 April 2004, 91 (4): 1699–1705. ISSN 0022-3077. PMID 15010496. doi:10.1152/jn.00696.2003. 
  45. ^ Ishizu, Tomohiro; Zeki, Semir. Toward A Brain-Based Theory of Beauty. PLOS ONE. 2011-07-06, 6 (7): e21852. Bibcode:2011PLoSO...621852I. ISSN 1932-6203. PMC 3130765 . PMID 21755004. doi:10.1371/journal.pone.0021852. 
  46. ^ Conway, Bevil R.; Rehding, Alexander. Neuroaesthetics and the Trouble with Beauty. PLOS Biology. 2013-03-19, 11 (3): e1001504. ISSN 1545-7885. PMC 3601993 . PMID 23526878. doi:10.1371/journal.pbio.1001504. 
  47. ^ Eco, Umberto. On Beauty: A historyof a western idea. London: Secker & Warburg. 2004. ISBN 978-0436205170. 
  48. ^ Eco, Umberto. On Ugliness. London: Harvill Secker. 2007. ISBN 9781846551222. 
  49. ^ Eco, Umberto. The Name of the Rose. London: Vintage. 1980: 65. ISBN 9780099466031. 
  50. ^ Fasolini, Diego (2006). "The Intrusion of Laughter into the Abbey of Umberto Eco's The Name of the Rose: The Christian Paradox of Joy Mingling with Sorrow". Romance Notes 46 (2): 119–129.
  51. ^ The Chinese Text: Studies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1986). Cocos (Keeling) Islands: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p. 119. ISBN 962201318X.
  52. ^ 論語》里仁第四
  53. ^ 53.0 53.1 Chang, Chi-yun (2013). Confucianism: A Modern Interpretation (2012 Edition).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p. 213. ISBN 9814439894
  54. ^ 禮記》大學
  55. ^ 莊子. 齊物論.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互聯網. [2021-06-09]. (原始内容于2020-10-18) (中文(繁體)). 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 

研究書目

  • 笠原仲二 著,楊若薇 譯:《古代中國人的美意識》(北京:三聯書店,1988)。

參見

关于与, 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条目, 請見, 消歧義,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2021年2月19日,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 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 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 也不要翻译不可靠, 低品质内容, 依版权协议, 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 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 href,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html, title,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t. 关于与 美 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条目 請見 美 消歧義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2021年2月19日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 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 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 也不要翻译不可靠 低品质内容 依版权协议 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 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 a href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html title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Translated page a 标签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西洋美學 中國美學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21年6月10日 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条目 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见討論頁 另見其他需要西洋美學專家關注的頁面 美 哲学概念 汉字 美 是由 羊 和 大 所组成的 由此而延伸出其它美的含义但是各个时代或者民族对于美的定义是不同的在甲骨文中 美写作戴羽毛头饰的妇女 与 每 同源 都表示漂亮 好看的意思 美可以描述為一種特徵 若有人感知到有此特徵的客體 可能是風景 日落 藝術品或是人 此人會因此而愉悅 美和藝術 品味一樣 都是美學主要探討的主題 美是 正面 的美學價值 和醜相對 美和 真 真理 善 價值觀 一樣 都是人類認知中的基本概念 1 2 3 美引起愉悦的情感 頭戴牽牛花的寧芙 Nymph 是西方美神的代表性畫像 要理解美 有一個困難之處 美既是客觀的 也是主觀的 美是一個客體所有的特質 但也會受到觀賞者情緒反應的影響 因為美有主觀的成份 因此英文諺語中有 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情人眼裏出西施 4 有研究指出 感知及評斷美的能力 或稱為sense of taste 是可以被訓練的 而且長期來看 和專家的評斷是一致的 因此有關評斷美的標準 是共識主觀 intersubjective 的 也就是會依一群人的判斷而定 不是完全主觀或是完全客觀的 5 美的概念 Conceptions of beauty 試圖要找到所有美的客體當中的關鍵特質 古典概念 Classical conceptions 定義美是美的事物其整體和各部份之間的關係 各部份應之間要維持適當的比例 因此可以形成一個和諧的整體 6 享樂主義概念 Hedonist conceptions 認為美和愉悅之間有必要的關係 也就是一個客體的美是因為此一客體會帶來單純的愉悅 和興趣 利益等因素無關 7 其他的概念包括以一客體的價值 對客體 或其功能 喜愛的程度來定義美 一般認為美是和感官可以感知到的 具體物體 有關 人們多半認為事物的美随附在其感官特性上 8 不過也有論點認為抽象事物 例如故事或數學證明 也可以是美的 7 美是藝術品的核心特質之一 但也有一些美是和藝術品無關的 特別是有關大自然的美 9 8 伊曼努尔 康德的理論區分了 從屬的美 dependent beauty 和 自由的美 free beauty 從屬的美是指一事物的美是和對事物的認知和功能有關 8 從屬的美的例子是一隻公牛以公牛的標準來看是美的 但是以馬的標準來看則不然了 6 或是一張照片主題是美麗的建築 但因為其拍攝品質不佳 因此就失去美感了 10 目录 1 美的歷史和歷史的定義 1 1 美人 1 2 藝術 1 3 建築美 2 西洋哲學 2 1 古希臘 2 2 中世紀 2 3 文藝復興 2 4 啟蒙時代 2 5 浪漫主义 2 6 二十世紀及之後 3 中國哲學中的美學 4 選美活動 5 参考文献 6 研究書目 7 參見美的歷史和歷史的定義 编辑美人 编辑 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传统上是指西施 王昭君 貂蝉 杨贵妃 中國各朝代的審美標準都不同 而當時女性地位低 往往要為了迎合男性的眼光去塑造體態 做出損害身體健康的事 藝術 编辑 主条目 中国美术史 在中國 旧石器时代的粗石器 已能磨光 雕琢 钻孔 符合对称 均衡等形式美法则 初具节奏和线条的韵律美 商代 西周和春秋时期以富有想象力和装饰性的青铜器作为这一时期美术成就的标志 中国目前已经发现最早的绘画为长沙楚墓出土的帛画 龙凤仕女图 11 以及战国时期的 御龙图 12 清代延續晚明以來尊崇吳派的傳統 出現所謂四王 稱其畫風為 正統畫派 然而民間出現一種嶄新的畫風 構圖大膽 別開生面 以前朝遺民八大山人及石濤最為人所知 清代中葉江南地區富裕 揚州一帶出現以賣畫為生計的文人畫家 書畫均不落俗套 奇特新穎 後來學者將其中重要的八位稱之為揚州八怪 建築美 编辑 在古希臘 希臘人用很多石頭建造了一些美的神壇和建築 這些高的建築由石柱支撐 巴特農神殿就是很好的例子 13 西洋哲學 编辑古希臘 编辑 古希臘名詞中 最適合翻譯成 美 的名詞是kallos kallos 其形容詞是kalos kalos 不過kalos也可以翻成 好 或是 品質優良 其意思不只是物體或是材質上的美 kallos的用法也和英文不同 kallos一開始是用在人身上 也最常用在人身上 有些情色的意味 14 通用希臘語中的美是用ὡraῖos hōraios 15 這個形容詞是源自ὥra hōra 意思是時候 通用希臘語中的美也和 適當的時候 有關 16 因此 成熟的果實是美的 而少女想要表現的更成熟 或是年長女性想要表現的年輕 在通用希臘語中就不算是美了 在阿提卡希臘語中 hōraios有很多的意思 包括 年輕 以及 成熟 16 另一個古典时代用來描述美的詞語是拉丁文的pulchrum 17 對古代的思想家而言 美不但是存在於形式 物質世界 上 也存在於精神世界中 18 希腊神话曾提到神话中的海伦是最美的女性 19 20 古希臘建築的美學是以對稱和比例的基礎來考慮的 中世紀 编辑 中世纪的天主教哲學家 英语 Catholic philosopher 像托马斯 阿奎那 將美包括在存有的超越性 英语 Transcendentals 屬性中 21 阿奎那在神学大全中有描述美的三個條件 完整 和諧 適當的比例 清楚 使事物的形式可以在心中顯而易見 22 在中世紀中期和中世紀後期的哥德式建築中 光視為是神最美麗的啟示 因此也在建築設計中強調 23 像是巴黎聖母院和沙特尔主教座堂等哥德式主教座堂的花窗玻璃就是例子 24 希波的奥古斯丁曾這樣提到美 美的確是神所賜的美好禮物 但好人不一定會認為這是件好事 神甚至會將美賜給惡人 25 文藝復興 编辑 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 重新發現古希腊哲学中對於美的定義 因此開始推崇 古典美 若女性的外貌符合古希腊的美學標準 會稱為是古典美人 希臘和羅馬藝術家看待理想男性和女性的標準也影響西方社會的審美觀 例如 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 哥德時期將古希腊的美學視為是罪惡的 而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的思想家拒絕此觀點 視為美是理性秩序及和諧的產物 文艺复兴的藝術師和建築師 例如乔尔乔 瓦萨里在 藝苑名人傳 中所述的 批評哥德時期是不理性和野蠻的 對哥特式艺术的觀點持續到19世紀的浪漫時期 瓦萨里對美的概念和古典時期一致 認為美是由比例 以人來說 是頭身比例 和秩序所組成 26 啟蒙時代 编辑 桑德罗 波提切利所繪的 維納斯的誕生 維納斯是古典美的代表 啟蒙時代開始將美視為一個哲學主題來研究 例如蘇格蘭哲學家弗兰西斯 哈奇森認為美是 變化中的一致 也是一致中的變化 27 他認為美不是純主觀的 也不是純客觀的 他認為美 不能用客體本身有的某種特質來表示 若是這樣 某個客體可能本身就是美的 和感知它的心靈完全沒有關係 美就像其他可感知概念的名稱一樣 正確的說明了心靈的某一種感知 不過我們常想像這是在客體中的某一種特質 28 伊曼努尔 康德認為 不存在 有關美的普遍標準 美的經驗是主觀的 不過一個客體若表現其 符合其目的的特性時 就會評斷為美的 也就是說感知到其中的一些特質是依某原則設計 而且符合其目的 29 康德將 自由的美 free beauty 和 從屬的美 dependent beauty 分開 他認為 前者沒有某客體應該是什麼的概念和前提 後者則有某客體應該是什麼的概念 並且依此概念來判斷完美程度 30 依其定義 在海螺和純音樂中可以發現自由的美 在建築和人體上可以發現從屬的美 30 浪漫主义 编辑 浪漫主义的埃德蒙 伯克假定古典定義下的美和崇高 sublime 不同 31 伯克和伊曼努尔 康德有定義崇高 就是在欣賞一些不符合古典美學理念的哥德藝術和建築時 會有的感受 32 二十世紀及之後 编辑 二十世紀興起了一波反對藝術家和哲學家對美定義的思潮 形成了后现代主义的反美學 anti aesthetics 33 不過美也是后现代主义中主要影響者弗里德里希 尼采的關注焦點之一 尼采認為權力意志就是美的意志 34 在後現代主義反對美的思潮之後 有些思想家也重新認定美是重要的價值 美國分析哲學家伊 西爾塞洛 英语 Guy Sircello 提出有關 美的新理論 New Theory of Beauty 重新確立美是重要哲學概念的地位 35 36 他反對康德的主觀主義 試圖找到客體中固有 使其美好的特質 他將生動 大膽 微妙等屬性稱為properties of qualitative degree PQD 認為這是使客體美好的屬性 37 Elaine Scarry 英语 Elaine Scarry 認為美和正義有關 38 在實驗美學 英语 experimental aesthetics 和神经美学 英语 neuroesthetics 的領域中 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也在研究美 心理學理論認為美是一種形式的愉快 39 40 相關性分析也支持此一論點 越美麗的事物也越可以帶來愉快 41 42 43 有些研究指出越多經歷到美 和眶额皮质的活動有關 44 45 這種將美的處理限定在大腦特定區域的研究 受到了學界的批評 46 哲學家和小說家翁贝托 埃科曾在2004年有著作 On Beauty A History of a Western Idea 47 在2007年則發表了 醜的歷史 48 在他的小說 玫瑰之名 中 敘述者追隨著阿奎那斯 提到 要產生美 要有三種事物 第一個是完整或是完美 因此我們會稱所有未完成的事物是醜陋的 再來是適當的比例或調和 最後則是清晰和明亮 49 50 中國哲學中的美學 编辑中國哲學中沒有將有關美的哲學列為獨立的理論 51 孔子以善為美 認為有德性的人是最美的 論語 中曾提到 里仁為美 52 若鄰居有仁 這樣的鄰居是最美的 53 孔子的學生曾子則認為 惡而知其美者 天下鮮矣 54 很少人能從不喜歡的事物中看出美的地方 53 不過 其他的學派有不同的觀點 莊子 齐物论 毛嫱丽姬 人谓美也 鱼见之深入 鸟见之高飞 55 因此美不是絕對的 近代的王国维 蔡元培 朱光潜都是著名的美学大师 選美活動 编辑主条目 選美活動 選美活動 或選美比賽 是一种基于选手体态外貌的色相竞赛 較著名的 如环球小姐競選 就是一項世界性的選美活動 傳統上的選美活動的參加對象主要為女性 但近年各種以男性為參加者的選美活動也紛紛出現 参考文献 编辑 Beauty and Ugliness www encyclopedia com 2021 02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12 24 Kriegel Uriah The Value of Consciousness Analysis 2019 79 3 503 520 2021 06 09 doi 10 1093 analys anz04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1 11 Beauty in Aesthetics www encyclopedia com 2021 02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1 13 Gary Martin 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The Phrase Finder 2007 2007 12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1 30 Aesthetics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21 02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2 28 英语 6 0 6 1 Sartwell Crispin Beauty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Metaphysics Research Lab Stanford University 2017 7 0 7 1 De Clercq Rafael Aesthetic Pleasure Explained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2019 77 2 121 132 2021 06 09 doi 10 1111 jaac 1263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12 24 8 0 8 1 8 2 Zangwill Nick Beauty Oxford Handbook to Aesthe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2021 06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1 11 Gorodeisky Keren On Liking Aesthetic Value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2019 102 2 261 280 2021 06 09 ISSN 1933 1592 doi 10 1111 phpr 1264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10 08 英语 De Clercq Rafael Beauty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Aesthetics Routledge 2013 2021 06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1 13 龙凤仕女图 大紀元文化網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3 19 帛画 人物御龙图 中國藝術網 2013 04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4 15 Exploring world history 1B p 116 ISBN 962 608 608 4 Konstan David Beauty The Fortunes of an Ancient Greek Ide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30 35 ISBN 978 0 19 992726 5 Matthew 23 27 Acts 3 10 Flavius Josephus 12 65 16 0 16 1 Euripides Alcestis 515 G Parsons Aesthetics and Nature A amp C Black 2008 7 2015 05 11 ISBN 978 082649676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12 24 J Harrell C Barrett D Petsch 编 History of Aesthetics A amp C Black 2006 102 2015 05 11 ISBN 082648855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12 24 P T Struck The Trojan War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lassics Department of University of Penn Retrieved 2015 05 12 lt 1250 gt R Highfield Scientists calculate the exact date of the Trojan horse using eclipse in Homer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elegraph Media Group Limited 24 Jun 2008 Retrieved 2015 05 12 Eco Umberto 1988 The Aesthetics of Thomas Aquina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 Press p 98 ISBN 0674006755 McNamara Denis Robert 2009 Catholic Church Architecture and the Spirit of the Liturgy Hillenbrand Books pp 24 28 ISBN 1595250271 Stegers Rudolf 2008 Sacred Buildings A Design Manual Berlin De Gruyter p 60 ISBN 3764382767 Duiker William J and Spielvogel Jackson J 2019 World History United States Cengage Learning p 351 ISBN 1337401048 NPNF1 02 St Augustine s City of God and Christian Doctrine Christian Classics Ethereal Library www ccel org 2018 05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7 01 L Cheney Giorgio Vasari s Teachers Sacred amp Profane Art Peter Lang 2007 118 2015 05 11 ISBN 978 082048813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12 24 Francis Hutcheson An Inquiry Into the Original of Our Ideas of Beauty and Virtue In Two Treatises J Darby 1726 2021 06 12 ISBN 978059898269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12 24 Kennick William Elmer 1979 Art and Philosophy Readings in Aesthetics 2nd ed New York St Martin s Press p 421 ISBN 0312053916 Kennick William Elmer 1979 Art and Philosophy Readings in Aesthetics 2nd ed New York St Martin s Press pp 482 483 ISBN 0312053916 30 0 30 1 Kennick William Elmer 1979 Art and Philosophy Readings in Aesthetics 2nd ed New York St Martin s Press p 517 ISBN 0312053916 Doran Robert 2017 The Theory of the Sublime from Longinus to Ka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144 ISBN 1107499151 Monk Samuel Holt 1960 The Sublime A Study of Critical Theories in XVIII century England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pp 6 9 141 OCLC 943884 Hal Foster The Anti aesthetic Essays on Postmodern Culture New Press 1998 ISBN 978 1 56584 462 9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The Will To Power Random House 1967 2021 06 13 ISBN 978 0 394 70437 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12 24 A New Theory of Beauty Princeton Essays on the Arts 1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5 Love and Beaut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9 Kennick William Elmer 1979 Art and Philosophy Readings in Aesthetics 2nd ed New York St Martin s Press pp 535 537 ISBN 0312053916 Elaine Scarry On Beauty and Being Jus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 11 04 ISBN 0 691 08959 0 Reber Rolf Schwarz Norbert Winkielman Piotr Processing fluency and aesthetic pleasure is beauty in the perceiver s processing experienc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2004 8 4 364 382 ISSN 1088 8683 PMID 15582859 S2CID 1868463 doi 10 1207 s15327957pspr0804 3 hdl 1956 594 Armstrong Thomas Detweiler Bedell Brian Beauty as an emotion The exhilarating prospect of mastering a challenging world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December 2008 12 4 305 329 CiteSeerX 10 1 1 406 1825 ISSN 1939 1552 S2CID 8375375 doi 10 1037 a0012558 英语 Vartanian Oshin Navarrete Gorka Chatterjee Anjan Fich Lars Brorson Leder Helmut Modrono Cristian Nadal Marcos Rostrup Nicolai Skov Martin Impact of contour on aesthetic judgments and approach avoidance decisions in architectur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3 06 18 110 Supplement 2 10446 10453 ISSN 0027 8424 PMC 3690611 PMID 23754408 doi 10 1073 pnas 1301227110 英语 Marin Manuela M Lampatz Allegra Wandl Michaela Leder Helmut Berlyne Revisited Evidence for the Multifaceted Nature of Hedonic Tone in the Appreciation of Paintings and Music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2016 11 04 10 536 ISSN 1662 5161 PMC 5095118 PMID 27867350 doi 10 3389 fnhum 2016 00536 Brielmann Aenne A Pelli Denis G Beauty Requires Thought Current Biology 2017 05 22 27 10 1506 1513 e3 ISSN 0960 9822 PMC 6778408 PMID 28502660 doi 10 1016 j cub 2017 04 018 英语 Kawabata Hideaki Zeki Semir Neural correlates of beauty 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 April 2004 91 4 1699 1705 ISSN 0022 3077 PMID 15010496 doi 10 1152 jn 00696 2003 Ishizu Tomohiro Zeki Semir Toward A Brain Based Theory of Beauty PLOS ONE 2011 07 06 6 7 e21852 Bibcode 2011PLoSO 621852I ISSN 1932 6203 PMC 3130765 PMID 21755004 doi 10 1371 journal pone 0021852 Conway Bevil R Rehding Alexander Neuroaesthetics and the Trouble with Beauty PLOS Biology 2013 03 19 11 3 e1001504 ISSN 1545 7885 PMC 3601993 PMID 23526878 doi 10 1371 journal pbio 1001504 Eco Umberto On Beauty A historyof a western idea London Secker amp Warburg 2004 ISBN 978 0436205170 Eco Umberto On Ugliness London Harvill Secker 2007 ISBN 9781846551222 Eco Umberto The Name of the Rose London Vintage 1980 65 ISBN 9780099466031 Fasolini Diego 2006 The Intrusion of Laughter into the Abbey of Umberto Eco s The Name of the Rose The Christian Paradox of Joy Mingling with Sorrow Romance Notes 46 2 119 129 The Chinese Text Studies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1986 Cocos Keeling Islands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p 119 ISBN 962201318X 論語 里仁第四 53 0 53 1 Chang Chi yun 2013 Confucianism A Modern Interpretation 2012 Edition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p 213 ISBN 9814439894 禮記 大學 莊子 齊物論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互聯網 2021 06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0 18 中文 繁體 毛嬙 麗姬 人之所美也 魚見之深入 研究書目 编辑笠原仲二 著 楊若薇 譯 古代中國人的美意識 北京 三聯書店 1988 參見 编辑 哲学主题 艺术主题 裝飾 英语 Adornment 美学 美男 美女 體態吸引力 英语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身體改造 英语 Body modification Glamour 英语 Glamour presentation 數學之美 外貌魅力偏见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美 amp oldid 76286534,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