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釋福智

釋福智(1873年—1922年1月28日),俗名吳燦明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清濛鄉人,臺灣日治時期佛教禪師,聞名於艋舺龍山寺住持任內大幅整修寺院事蹟[1],世人稱其福智和尚福智禪師,獲尊稱為福智大師

釋福智
艋舺龍山寺福智大師紀念堂
本名吳燦明
法號福智
出生1873年
 大清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池店清濛鄉
圓寂1922年1月28日
日治臺灣臺北州臺北市艋舺龍山寺方丈室
国籍 大清
 大日本帝国
著名成就整修、改建艋舺龍山寺
宗派禪宗曹洞宗
呼號福智大師
駐錫於艋舺龍山寺
師承意來禪師

生平 编辑

同治十二年(1873年)吳燦明生於福建省晉江縣,幼年家境清苦。成年後隻身渡海來落腳艋舺。初於糕餅舖從事打雜,後漸累積蓄自營糕餅業,然未達一年即因經營不善而賣店償債,頓時窮途潦倒。迷失人生方向的吳燦明前往龍山寺投奔時任住持意來禪師獲得收留,遂於寺內充任伙伕等雜事,偶時參禪禮佛,深獲意來禪師賞識,自此披剃出家、皈依佛門,法號「福智」。於意來禪師圓寂後的明治36年(1903年)3月4日繼任為住持。初任住持期間曾有閒人誣傳其私養女眷,釋福智為自清,毅然決定去勢。其苦持修行以粗衣惡食,人稱「乞丐和尚」。[2][3]

大正6年(1917年)5月6日,釋福智率眾信徒重返福建泉州參香,拜謁艋舺龍山寺祖廟晉江龍山寺

大正8年(1919年)艋舺龍山寺年久失修,木構建築長年接觸潮濕氣候致使白蟻孳生,建物逐日被腐朽蛀蝕,全寺已然成為危樓,隨時皆有坍塌之危。福智禪師遂邀集臺北地方士紳參與籌措修復資金,並以身作則率先捐出多年積蓄7200日圓[4]該次募捐集資成果最終募得現款23萬7千餘元及時價27萬餘的建築材料。翌年元月正式動土重建。[5][6]

大正11年(1922年)1月28日,福智大師於龍山寺住持任上圓寂,世壽五十載。[7]鄉紳辜顯榮、吳昌才等負責重建事務的董事會要員親禮聘任覺力禪師繼之為住持。

福智大師法體荼毗後之靈骨納以瓷甕,原置於觀音山凌雲寺塔內。民國38年(1949年)5月12日,移寄古亭區寶藏巖附設之寶藏塔。[8]

身後紀念 编辑

艋舺龍山寺得以於福智大師身後的1924年3月23日順利整修落成。1995年寺方董事會以及眾信徒為感念福智大師畢生對於寺院的貢獻,特於寺院後殿華佗廳後側成立「福智大師紀念堂」[9],內奉有全彩福智大師全身塑像一座,高約140公分、雙手合十,以玻璃櫃罩之。後懸「佛心」墨寶,落款「戊寅年。福智大師:民國八年發心,捐其一生積蓄,興龍山寺於頹危;功德至深且鉅,足資後人楷模。緣會恭書。」字樣。[10]紀念堂用以陳列文物兼作禪房,並不向外界開放參觀。

參考文獻 编辑

  1. ^ 艋舺龍山寺觀音會和唸佛會之歷史與現況──兼論女性虔信者在寺廟組織中的角色. [2023-02-13]. (原始内容于2022-07-08). 
  2. ^ 艋舺龍山寺歷史典故. [2023-02-13]. (原始内容于2023-02-13). 
  3. ^ 台灣名人傳. [2023-02-13]. (原始内容于2023-02-13). 
  4. ^ 影響臺灣的100位名人風水實證 - Page 49. [2023-02-13]. (原始内容于2023-02-13). 
  5. ^ 圖說艋舺龍山寺 - 第 21 頁. [2023-02-14]. (原始内容于2023-02-14). 
  6. ^ 蓬萊米的故事 - Page 30. [2023-02-13]. (原始内容于2023-02-13). 
  7. ^ 臺北市志 - Volume 10. [2023-02-13]. (原始内容于2023-02-13). 
  8. ^ 劉克明,《龍山寺全志》,頁27。《臺灣日日新報》,大正11年1月26日〈福智師病篤〉。
  9. ^ 臺北艋舺龍山寺「民間佛教」性格之歷史考察 (PDF). [2023-02-13]. (原始内容 (PDF)于2023-04-27). 
  10. ^ 台灣佛教高僧的頂相造像◆ 陳清香 (PDF). [2023-02-13]. (原始内容 (PDF)于2023-02-13). 

外部連結 编辑

  • 艋舺龍山寺官網歷史典故——福智大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前任:
釋意來
艋舺龍山寺住持
西元1903年—1922年
繼任:
釋覺力

釋福智, 1873年, 1922年1月28日, 俗名吳燦明, 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清濛鄉人, 臺灣日治時期佛教禪師, 聞名於艋舺龍山寺住持任內大幅整修寺院事蹟, 世人稱其福智和尚, 福智禪師, 獲尊稱為福智大師, 艋舺龍山寺福智大師紀念堂本名吳燦明法號福智出生1873年, 大清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池店清濛鄉圓寂1922年1月28日日治臺灣臺北州臺北市艋舺龍山寺方丈室国籍, 大清, 大日本帝国著名成就整修, 改建艋舺龍山寺宗派禪宗曹洞宗呼號福智大師駐錫於艋舺龍山寺師承意來禪師, 目录, 生平, 身後紀念, 參考文獻, 外. 釋福智 1873年 1922年1月28日 俗名吳燦明 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清濛鄉人 臺灣日治時期佛教禪師 聞名於艋舺龍山寺住持任內大幅整修寺院事蹟 1 世人稱其福智和尚 福智禪師 獲尊稱為福智大師 釋福智艋舺龍山寺福智大師紀念堂本名吳燦明法號福智出生1873年 大清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池店清濛鄉圓寂1922年1月28日日治臺灣臺北州臺北市艋舺龍山寺方丈室国籍 大清 大日本帝国著名成就整修 改建艋舺龍山寺宗派禪宗曹洞宗呼號福智大師駐錫於艋舺龍山寺師承意來禪師 目录 1 生平 2 身後紀念 3 參考文獻 4 外部連結生平 编辑清同治十二年 1873年 吳燦明生於福建省晉江縣 幼年家境清苦 成年後隻身渡海來臺落腳艋舺 初於糕餅舖從事打雜 後漸累積蓄自營糕餅業 然未達一年即因經營不善而賣店償債 頓時窮途潦倒 迷失人生方向的吳燦明前往龍山寺投奔時任住持意來禪師獲得收留 遂於寺內充任伙伕等雜事 偶時參禪禮佛 深獲意來禪師賞識 自此披剃出家 皈依佛門 法號 福智 於意來禪師圓寂後的明治36年 1903年 3月4日繼任為住持 初任住持期間曾有閒人誣傳其私養女眷 釋福智為自清 毅然決定去勢 其苦持修行以粗衣惡食 人稱 乞丐和尚 2 3 大正6年 1917年 5月6日 釋福智率眾信徒重返福建泉州參香 拜謁艋舺龍山寺祖廟晉江龍山寺 大正8年 1919年 艋舺龍山寺年久失修 木構建築長年接觸潮濕氣候致使白蟻孳生 建物逐日被腐朽蛀蝕 全寺已然成為危樓 隨時皆有坍塌之危 福智禪師遂邀集臺北地方士紳參與籌措修復資金 並以身作則率先捐出多年積蓄7200日圓 4 該次募捐集資成果最終募得現款23萬7千餘元及時價27萬餘的建築材料 翌年元月正式動土重建 5 6 大正11年 1922年 1月28日 福智大師於龍山寺住持任上圓寂 世壽五十載 7 鄉紳辜顯榮 吳昌才等負責重建事務的董事會要員親禮聘任覺力禪師繼之為住持 福智大師法體荼毗後之靈骨納以瓷甕 原置於觀音山凌雲寺塔內 民國38年 1949年 5月12日 移寄古亭區寶藏巖附設之寶藏塔 8 身後紀念 编辑艋舺龍山寺得以於福智大師身後的1924年3月23日順利整修落成 1995年寺方董事會以及眾信徒為感念福智大師畢生對於寺院的貢獻 特於寺院後殿華佗廳後側成立 福智大師紀念堂 9 內奉有全彩福智大師全身塑像一座 高約140公分 雙手合十 以玻璃櫃罩之 後懸 佛心 墨寶 落款 戊寅年 福智大師 民國八年發心 捐其一生積蓄 興龍山寺於頹危 功德至深且鉅 足資後人楷模 緣會恭書 字樣 10 紀念堂用以陳列文物兼作禪房 並不向外界開放參觀 參考文獻 编辑 艋舺龍山寺觀音會和唸佛會之歷史與現況 兼論女性虔信者在寺廟組織中的角色 2023 02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7 08 艋舺龍山寺歷史典故 2023 02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 02 13 台灣名人傳 2023 02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 02 13 影響臺灣的100位名人風水實證 Page 49 2023 02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 02 13 圖說艋舺龍山寺 第 21 頁 2023 02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 02 14 蓬萊米的故事 Page 30 2023 02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 02 13 臺北市志 Volume 10 2023 02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 02 13 劉克明 龍山寺全志 頁27 臺灣日日新報 大正11年1月26日 福智師病篤 臺北艋舺龍山寺 民間佛教 性格之歷史考察 PDF 2023 02 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3 04 27 台灣佛教高僧的頂相造像 陳清香 PDF 2023 02 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3 02 13 外部連結 编辑艋舺龍山寺官網歷史典故 福智大師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前任 釋意來 艋舺龍山寺住持西元1903年 1922年 繼任 釋覺力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釋福智 amp oldid 79330779,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