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無車運動

無車運動是一個影響範圍廣、非官方、且近期發展出來的團體,民眾以個人或團體身分參與這項活動,都市設計專家及社會運動家也有參與,以實行他們的共同理念:反對車輛在現代都市當中過於猖獗的現象。此運動的目標為創造一個理想的環境,其訴求是大幅減少或禁止車輛,將道路及停車場轉變為其他的用途以供民眾使用,規劃及重建土地使用方式,以方便民眾能夠藉由大眾交通運輸、步行、及單車前往都市的每個角落。

加拿大街头的无车运动

背景 编辑

二十世紀以前,城市的配置通常比較緊湊,人們在擁擠的狹窄街道上進行活動。在二十世紀時,汽車則讓許多住民習慣了擁有更寬的馬路,更多的空間則方便人們停車,並使得人口密度降低,其中有60%的城市表面積是規劃給汽車使用的。低人口密度則促使了城市的擴張,使得城市產生結構上的轉變,包括兩個地方間的距離擴大,以及交通壅塞,但由於這些原因,車子以外的交通工具變得更不受歡迎和不實用,並導致交通路線繼續增加及擴張。民眾喜歡汽車,不喜歡步行、騎單車、搭公車或搭火車。[1]這個過程給城市的結構和人的生活型態帶來了改變,也幾乎使汽車成為每個人的必需品。[2]

有些政府為了因應這股趨勢,制定了法律和規定來制止汽車的過度使用,這些法規包括了增加城市密度、鼓勵騎單車、走路、搭大眾交通工具、減少私人汽車的停車空間、以及支持改善單車、步行、及大眾交通工具[3] 除了傳統的交通工具以外,汽車租借也成了一個重要的元素,人們可以不必擁有屬於自己的汽車,而是能去租一輛來使用數個小時。[4]

城市規劃 编辑

無車運動的倡導者強調兩個重要的元素,一是合理使用的交通系統,二則是改善城市的規劃,包括了土地利用分區、學區位置劃分、都市農業的提倡、通信設備改良、以及住宅的改進,而住宅改進則能夠改善以往人們必須通勤的缺點。

新都市主義為美國1980年代前期的城市設計運動,其目標為改革地產開發商及城市計劃,範圍則涵括了城市改造及郊區土地利用。社區經由設計後,有多種住宅類型、工作種類也變多了,道路也以行人所要求來設計,不以汽車所需為主。[5]

在倫敦有一項世界廣場計劃,旨在清除所有主要廣場上的交通,廣場包括了特拉法加廣場及國會廣場。[6]

徒步區則為城市鄉鎮裡,嚴禁或嚴格限制汽車的地區。[7]

生活街道則同時因應了車輛和人類活動的需求,但是以人為優先而設計出來的,街道上除了路人可以行走外,小孩也可以在此玩耍,道路也供單車及低速摩托車使用。[8]

社區腳踏車計劃的出現,則提供人們短期的腳踏車租借服務,以讓人能在城市內使用,在1960年代的阿姆斯特丹第一次實施此計畫,效果卓越,並風行到許多其它的城市,像是2007年法國巴黎的Vélib'計劃,便引進了20000台腳踏車供民眾使用。[9]

支持團體 编辑

環境交通協會於1990年成立,旨在提醒人類交通對環境產生的影響,並於1993年創辦了綠色交通週,並在1997年把無車日加入該活動裡。

改善交通運動(先前稱之為交通2000)在倫敦於1972年成立,以反對當時英國鐵路縮減預算的計劃,在此之後,大眾也由此運動表明需求,並提倡了許多解決方案。英國的反轎車網站則鼓勵人們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新行動議程為一項國際性的新方案,形成於1988年,旨為反對城市裡汽車獨大的現象。[10]

行動團體 编辑

反道路抗爭在1990年代早期受人關注,因其抗爭當時的一項大型道路興建計劃,該計劃範圍涵蓋了城市社區以及鄉村地區。[11]

收復街道聯盟於1991年在倫敦成立,其成員癱瘓了一些主要道路、快速道路、及高速公路,並在這些地方舉辦派對和活動,也許有人會質疑該聯盟的所作所為,認為其影響到那些平常使用這些道路的車主和公車司機,並阻斷了交通,但該聯盟便強調他們的理念,認為:「真正阻斷交通的,不應該是我們這些行人,而是你們這些車輛。」他們亦相信他們癱瘓這些空間的理念,是要為人拓展出公共的空間。[12]

單車臨界量活動在1992年於舊金山開始出現,當時該地的一些單車騎士集體佔住了交通,喊出「我們就是交通」的口號,活動理念則為喚醒大眾,反應城市對單車騎士不友善的道路設計。

裸体自行车游行组织則誕生於2001年的西班牙,發行首次的裸體自行車遊行,後來在2004年便以縮寫WNBR之名,其理念迅速的傳播至整個世界,到各個不同的行動團體及個人當中,他們提倡單車、再生能源、休閒、步行社區、以及將環保永續的概念,帶入21世紀的生活風格當中。[13]

停車日起始於2005年,由一群創作者、設計師、以及 積極分子一起合作組成,他們以舊金山為據點,將一座停車場變成了一座小型公園,公園內有草皮、椅子、及遮陽的地方[14],而到了2007年,這個活動已經在27個國家當中,創造了180座公園了。[15]

官方活動 编辑

世界無車日是官方所舉辦的活動。在這日子中,車子不得出現在城市的街道上,維期數小時至一天不等。這活動旨在讓民眾了解:少了車子,城市景觀會有什麼变化与改善。第一屆世界無車日在1995年舉辦,由下列幾個城市發起:冰島首都雷克雅維克英國貝斯法國拉羅謝爾[16]

此外,歐盟也發起了一個活動,叫做:所居之處無我車(In town without my car)。這活動舉辦於秋天,為期一天,要求民眾多使用大眾運輸而不要用車子。2004年,包含歐盟在內,有四十個國家共襄盛舉。世界都市化之日,於1949年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發起,每年十一月八日,四大洲超過三十個國家共同舉行。[17]

世界無車城市聯盟(World Carfree Network)每年舉辦「向無車城市邁進」討論會(Towards Carfree Cities),現存的多種無車運動,能在「向無車城市邁進」這討論會中一覽無車運動的精華。2008年,討論會首次舉辦於北美俄勒冈城,同時也在波蘭出現。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堡,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德國首都柏林,捷克首都布拉格,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以及法國里昂,也都曾舉辦過「向無車城市邁進」討論會。

通勤族競速比賽(Transportation Alternative's Annual Commuter Race)則是讓通勤族靠交通工具一決高下,比賽誰能快到達目的地。地鐵通勤族,計程車通勤族,還有腳踏車通勤族,要從皇后特區跑到曼哈頓特區。第五屆競速比賽於2009年5月舉辦,一名腳踏車通勤族瑞秋‧米爾(Rachel Myers)擊敗公車通勤族丹‧漢德列克(Dan Hendrick)以及計程車通勤族威力‧湯普森(Willie Thompson),在第五屆比賽中勝出。米爾花了二十分鐘又十五秒,從皇后特區陽光人行道,跑到曼哈頓哥倫布廣場。漢德列克晚了十五分鐘才從地鐵站跑出來,再過半小時,湯普森才搭計程車姍姍來遲。舉辦競速比賽的團體,希望藉由該比賽,讓紐約人優先選擇環保、安靜而且方便的交通工具,儘量減少使用轎車的頻率,但並不是提倡禁止使用私人轎車。該團體希望以環保為本,找尋合適的交通工具,這樣的通勤方式對於社會和其他人也有益處。為了達成這項目標,交通競速比賽提倡五種概念:多騎腳踏車,走路,減少停車位,保持行人安全,找尋合適的交通工具。2009年紐約政府禁止車子進入時代廣場,國內媒體爭相報導,過一會兒,交通競速比賽就跟著舉辦,可見該團體善於利用時機。

無車定義 编辑

定義與類別 编辑

世界上還有許多地區是沒有道路的,所以居民也沒有車子,但他們仍過得下去。就算是在已開發國家,也是有這種情況,像是:歷史古蹟地址,周邊小島。顯而為眾所知的例子就是義大利的威尼斯城。「無車發展」暗示了一項具體改變:某些發展地區必須靠建設工程改變,才能達到這目標。

瑪莉等人(Melia et al)為“無車”下了幾個定義,如下所示:住宅區或工商住宅混合區有下列幾點特徵,就可稱為無車環境:

  • 周邊不能有汽車走動
  • 住宅區不能有停車位置,就算有,也要限制數量,而且要遠離住宅區。
  • 以無車居民為本而設計的住宅區。

西北歐國家率先提倡這個運動,後來相關經驗為人援引,創立出這些定義。這定義與「限制汽車數量之發展」有所不同。依照此定義,無車發展可分為下列三個情況:

  • 福本模式
  • 限制入口模式
  • 行人為主模式

福本模式 编辑

德國福本( Vauban, Freiburg, German)為歐洲最大的無車發展城市,居民超過五千。該市居民習慣用德文「stellplatzfrei」(沒有停車位)來稱呼這都市的交通管理系統,所以有人也在爭論這跟「無車」的概念是否相同。車輛可以進入福本市接送居民,但不得停車,然而常常卻有人不管規定,照停不誤。福本市居民每年都要簽署一道文件,表明他們有沒有汽車。如果有,車主就必須在停車大樓購買一個車位。這個停車大樓由市議會來管理,一個車位要價一萬七千五百歐元,每個月還要付管理費。這個管理法可以當作買車的不利因素,勸阻民眾不要買車。

限制入口模式 编辑

想創造一個「無車」環境,較常用的就是設置實體障礙物。這些障礙物能阻擋車子進入某一地區內部。瑪莉等人(Melia et al)稱這種方式為:「限制入口模式」。德國科隆市瑟洛維克斯(Setllwerks) 60區,就有一個活動障礙物設置系統,由當地居民所組成的組織來控管。阿姆斯特丹的水區(Waterwijk)只讓車子從城鎮外圍進入。

步行區模式 编辑

前面兩種模式只能套用在新建立的城鎮上,如果有已發展都市想建立「無車」居住地,那就只能靠「步行區」模式了,歩行區裡,有大量居民,他們都沒有車子。通常在某個區域變成「步行區」時,當地居民早就有了自己的房子。實行該政策的都市「格羅寧格」,為該模式的最佳例子,這城市的行人區有一萬六千五百人。[18]

無車發展的優劣 编辑

許多人研究歐洲的無車發展過程。2000年,楊蕭何(Jan Scheurer)所做的研究幾乎含括歐洲各地[19] ,至於其他研究則只特別專注在一些區域,像是維也納芙洛希斯村(Florisdorf)的無車發展過程。[20]

無車發展區域的特點 编辑

  • 很少用到車子,周邊道路通暢
  • 大多人都騎腳踏車或走路。
  • 兒童會在街上玩樂,不需家長或成人陪同。
  • 停車位或行車道路很少,大部分土地可以拿來種植物,或當作公共設施的建築用地

停車位管理,是無車發展區域中的軟肋。如果沒有適當管理,往往會有人因停車占用行人道,引起糾紛。

其他例子 编辑

  • 哥本哈根:哥本哈根是丹麥首都,其人口稠密度可列於歐洲前幾名了。該都市裡面,常有車子占據街道,停車格也很多,但四十年前開始,政府便著手進行改革,禁止車子進入人行道,還把停車格轉成公眾廣場,效果良好。
  • 法國巴黎:2004年,政府下令車輛不准經由右岸(Right bank)的喬治彭皮(Georges Pompidou)高速道路進入沙岸(Paris-Plages)。此命令只於夏季某個月份有效。政府將巴黎沙岸轉成步行區,還為沙岸設了許多活動項目,像是:攀岩,舞蹈,遊樂,和游泳,還添了一些東西:像是海灘椅,咖啡廳,噴泉,以及棕梠樹。[21]
  • 海峽群島的薩克島(Sark)[22]
  • 美國加利福尼亞戴維斯的鄉村鎮(Village Homes in Davis, California):鄉村鎮本是以「無車發展」作為建鎮綱領,鎮上人行道綿密,可以直通各公有地,像是:風景觀光地、公園、遊樂設施、還有雕像擺放處。大部分的房子都緊依且面向這些公有地,而非沿街設置。鎮上的街道又窄又蜿蜒。還有一些道路沒有出口,頗似鄉村小路。車子進入這些道路時,都不太會開快車,而是減速行走。[23]

參見 编辑

参考文獻 编辑

  1. ^ John Urry. The ‘System’ of Automobility (PDF). University of Lancacaster. [2008-01-12]. (原始内容 (PDF)于2020-04-04). 
  2. ^ (PDF). RAC Foundation. 2004-02-01 [2008-01-1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11-18). 
  3. ^ Sustainable travel. UK Department for Transport. [2008-01-13]. (原始内容于2020-04-04). 
  4. ^ Car Clubs / Car Sharing Research Project - Motorists' Forum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UK Commission for integrated transport. [2008-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2-08-11). 
  5. ^ . New Urbanism.org. [2008-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6). 
  6. ^ . The Mayor of London. [2008-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08). 
  7. ^ Charles Bremner. Paris bans cars to make way for central pedestrian zone. The Times (London). 2005-03-15 [2008-01-13]. (原始内容于2020-04-04). 
  8. ^ (PDF).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the Urban Environment. 2005 [2008-01-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10-11). 
  9. ^ Bennhold, Katrin. A New French Revolution’s Creed: Let Them Ride Bikes. New York Times. 2007-07-16 [2008-01-13]. (原始内容于2021-02-12). 
  10. ^ The Campaign to save the Railway Network. Single or Return - the official history of the Transport Salaried Staffs' Association. The Transport Salaried Staffs’ Association (TSSA). [2011-12-10]. (原始内容于2011-05-14). 
  11. ^ 1993: Activists lose battle over chestnut tree. BBC. 1993-12-07 [2008-01-13]. (原始内容于2020-08-17). 
  12. ^ The group reclaiming the headlines. BBC News. 1999-12-01 [2008-01-13]. (原始内容于2006-12-23). 
  13. ^ A history of unabashed free wheelers!. worldnakedbikeride.org. [2008-01-13]. (原始内容于2021-04-10). 
  14. ^ . parkingday.org. [2008-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08). 
  15. ^ Park(ing) Day 2007. [2008-01-13]. (原始内容于2019-05-16). 
  16. ^ . ecoplan. [2008-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13). 
  17. ^ . UK Department for Transport. [2008-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20). 
  18. ^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emeente Groningen, (2008) Statistisch Jaarboek.]
  19. ^ Scheurer, J. (2001) Urban Ecology, Innovations in Housing Policy and the Future of Cities: Towards Sustainability in Neighbourhood CommunitiesThesis (PhD), Murdoch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Sustainable Transport.
  20. ^ Ornetzeder, M., Hertwich, E.G., Hubacek, K., Korytarova, K. and Haas, W. (2008) The environmental effect of car-free housing: A case in Vienna. Ecological Economics 65 (3), 516-530.
  21. ^ . Project for Public Places. [2008-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05). 
  22. ^ Car Magazine, Issue 577 (August 2010)
  23. ^ . Village Homes. [2008-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0). 

延伸閱讀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

無車運動, 是一個影響範圍廣, 非官方, 且近期發展出來的團體, 民眾以個人或團體身分參與這項活動, 都市設計專家及社會運動家也有參與, 以實行他們的共同理念, 反對車輛在現代都市當中過於猖獗的現象, 此運動的目標為創造一個理想的環境, 其訴求是大幅減少或禁止車輛, 將道路及停車場轉變為其他的用途以供民眾使用, 規劃及重建土地使用方式, 以方便民眾能夠藉由大眾交通運輸, 步行, 及單車前往都市的每個角落, 加拿大街头的无车运动, 目录, 背景, 城市規劃, 支持團體, 行動團體, 官方活動, 無車定義, 定義與類別. 無車運動是一個影響範圍廣 非官方 且近期發展出來的團體 民眾以個人或團體身分參與這項活動 都市設計專家及社會運動家也有參與 以實行他們的共同理念 反對車輛在現代都市當中過於猖獗的現象 此運動的目標為創造一個理想的環境 其訴求是大幅減少或禁止車輛 將道路及停車場轉變為其他的用途以供民眾使用 規劃及重建土地使用方式 以方便民眾能夠藉由大眾交通運輸 步行 及單車前往都市的每個角落 加拿大街头的无车运动 目录 1 背景 2 城市規劃 3 支持團體 4 行動團體 5 官方活動 6 無車定義 6 1 定義與類別 6 2 福本模式 6 3 限制入口模式 6 4 步行區模式 6 5 無車發展的優劣 6 6 無車發展區域的特點 7 其他例子 8 參見 9 参考文獻 10 延伸閱讀 11 外部連結背景 编辑二十世紀以前 城市的配置通常比較緊湊 人們在擁擠的狹窄街道上進行活動 在二十世紀時 汽車則讓許多住民習慣了擁有更寬的馬路 更多的空間則方便人們停車 並使得人口密度降低 其中有60 的城市表面積是規劃給汽車使用的 低人口密度則促使了城市的擴張 使得城市產生結構上的轉變 包括兩個地方間的距離擴大 以及交通壅塞 但由於這些原因 車子以外的交通工具變得更不受歡迎和不實用 並導致交通路線繼續增加及擴張 民眾喜歡汽車 不喜歡步行 騎單車 搭公車或搭火車 1 這個過程給城市的結構和人的生活型態帶來了改變 也幾乎使汽車成為每個人的必需品 2 有些政府為了因應這股趨勢 制定了法律和規定來制止汽車的過度使用 這些法規包括了增加城市密度 鼓勵騎單車 走路 搭大眾交通工具 減少私人汽車的停車空間 以及支持改善單車 步行 及大眾交通工具 3 除了傳統的交通工具以外 汽車租借也成了一個重要的元素 人們可以不必擁有屬於自己的汽車 而是能去租一輛來使用數個小時 4 城市規劃 编辑無車運動的倡導者強調兩個重要的元素 一是合理使用的交通系統 二則是改善城市的規劃 包括了土地利用分區 學區位置劃分 都市農業的提倡 通信設備改良 以及住宅的改進 而住宅改進則能夠改善以往人們必須通勤的缺點 新都市主義為美國1980年代前期的城市設計運動 其目標為改革地產開發商及城市計劃 範圍則涵括了城市改造及郊區土地利用 社區經由設計後 有多種住宅類型 工作種類也變多了 道路也以行人所要求來設計 不以汽車所需為主 5 在倫敦有一項世界廣場計劃 旨在清除所有主要廣場上的交通 廣場包括了特拉法加廣場及國會廣場 6 徒步區則為城市鄉鎮裡 嚴禁或嚴格限制汽車的地區 7 生活街道則同時因應了車輛和人類活動的需求 但是以人為優先而設計出來的 街道上除了路人可以行走外 小孩也可以在此玩耍 道路也供單車及低速摩托車使用 8 社區腳踏車計劃的出現 則提供人們短期的腳踏車租借服務 以讓人能在城市內使用 在1960年代的阿姆斯特丹第一次實施此計畫 效果卓越 並風行到許多其它的城市 像是2007年法國巴黎的Velib 計劃 便引進了20000台腳踏車供民眾使用 9 支持團體 编辑環境交通協會於1990年成立 旨在提醒人類交通對環境產生的影響 並於1993年創辦了綠色交通週 並在1997年把無車日加入該活動裡 改善交通運動 先前稱之為交通2000 在倫敦於1972年成立 以反對當時英國鐵路縮減預算的計劃 在此之後 大眾也由此運動表明需求 並提倡了許多解決方案 英國的反轎車網站則鼓勵人們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 新行動議程為一項國際性的新方案 形成於1988年 旨為反對城市裡汽車獨大的現象 10 行動團體 编辑反道路抗爭在1990年代早期受人關注 因其抗爭當時的一項大型道路興建計劃 該計劃範圍涵蓋了城市社區以及鄉村地區 11 收復街道聯盟於1991年在倫敦成立 其成員癱瘓了一些主要道路 快速道路 及高速公路 並在這些地方舉辦派對和活動 也許有人會質疑該聯盟的所作所為 認為其影響到那些平常使用這些道路的車主和公車司機 並阻斷了交通 但該聯盟便強調他們的理念 認為 真正阻斷交通的 不應該是我們這些行人 而是你們這些車輛 他們亦相信他們癱瘓這些空間的理念 是要為人拓展出公共的空間 12 單車臨界量活動在1992年於舊金山開始出現 當時該地的一些單車騎士集體佔住了交通 喊出 我們就是交通 的口號 活動理念則為喚醒大眾 反應城市對單車騎士不友善的道路設計 裸体自行车游行组织則誕生於2001年的西班牙 發行首次的裸體自行車遊行 後來在2004年便以縮寫WNBR之名 其理念迅速的傳播至整個世界 到各個不同的行動團體及個人當中 他們提倡單車 再生能源 休閒 步行社區 以及將環保永續的概念 帶入21世紀的生活風格當中 13 停車日起始於2005年 由一群創作者 設計師 以及 積極分子一起合作組成 他們以舊金山為據點 將一座停車場變成了一座小型公園 公園內有草皮 椅子 及遮陽的地方 14 而到了2007年 這個活動已經在27個國家當中 創造了180座公園了 15 官方活動 编辑世界無車日是官方所舉辦的活動 在這日子中 車子不得出現在城市的街道上 維期數小時至一天不等 這活動旨在讓民眾了解 少了車子 城市景觀會有什麼变化与改善 第一屆世界無車日在1995年舉辦 由下列幾個城市發起 冰島首都雷克雅維克 英國貝斯 法國拉羅謝爾 16 此外 歐盟也發起了一個活動 叫做 所居之處無我車 In town without my car 這活動舉辦於秋天 為期一天 要求民眾多使用大眾運輸而不要用車子 2004年 包含歐盟在內 有四十個國家共襄盛舉 世界都市化之日 於1949年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發起 每年十一月八日 四大洲超過三十個國家共同舉行 17 世界無車城市聯盟 World Carfree Network 每年舉辦 向無車城市邁進 討論會 Towards Carfree Cities 現存的多種無車運動 能在 向無車城市邁進 這討論會中一覽無車運動的精華 2008年 討論會首次舉辦於北美俄勒冈城 同時也在波蘭出現 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堡 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 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 德國首都柏林 捷克首都布拉格 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 以及法國里昂 也都曾舉辦過 向無車城市邁進 討論會 通勤族競速比賽 Transportation Alternative s Annual Commuter Race 則是讓通勤族靠交通工具一決高下 比賽誰能快到達目的地 地鐵通勤族 計程車通勤族 還有腳踏車通勤族 要從皇后特區跑到曼哈頓特區 第五屆競速比賽於2009年5月舉辦 一名腳踏車通勤族瑞秋 米爾 Rachel Myers 擊敗公車通勤族丹 漢德列克 Dan Hendrick 以及計程車通勤族威力 湯普森 Willie Thompson 在第五屆比賽中勝出 米爾花了二十分鐘又十五秒 從皇后特區陽光人行道 跑到曼哈頓哥倫布廣場 漢德列克晚了十五分鐘才從地鐵站跑出來 再過半小時 湯普森才搭計程車姍姍來遲 舉辦競速比賽的團體 希望藉由該比賽 讓紐約人優先選擇環保 安靜而且方便的交通工具 儘量減少使用轎車的頻率 但並不是提倡禁止使用私人轎車 該團體希望以環保為本 找尋合適的交通工具 這樣的通勤方式對於社會和其他人也有益處 為了達成這項目標 交通競速比賽提倡五種概念 多騎腳踏車 走路 減少停車位 保持行人安全 找尋合適的交通工具 2009年紐約政府禁止車子進入時代廣場 國內媒體爭相報導 過一會兒 交通競速比賽就跟著舉辦 可見該團體善於利用時機 無車定義 编辑定義與類別 编辑 世界上還有許多地區是沒有道路的 所以居民也沒有車子 但他們仍過得下去 就算是在已開發國家 也是有這種情況 像是 歷史古蹟地址 周邊小島 顯而為眾所知的例子就是義大利的威尼斯城 無車發展 暗示了一項具體改變 某些發展地區必須靠建設工程改變 才能達到這目標 瑪莉等人 Melia et al 為 無車 下了幾個定義 如下所示 住宅區或工商住宅混合區有下列幾點特徵 就可稱為無車環境 周邊不能有汽車走動 住宅區不能有停車位置 就算有 也要限制數量 而且要遠離住宅區 以無車居民為本而設計的住宅區 西北歐國家率先提倡這個運動 後來相關經驗為人援引 創立出這些定義 這定義與 限制汽車數量之發展 有所不同 依照此定義 無車發展可分為下列三個情況 福本模式 限制入口模式 行人為主模式福本模式 编辑 德國福本 Vauban Freiburg German 為歐洲最大的無車發展城市 居民超過五千 該市居民習慣用德文 stellplatzfrei 沒有停車位 來稱呼這都市的交通管理系統 所以有人也在爭論這跟 無車 的概念是否相同 車輛可以進入福本市接送居民 但不得停車 然而常常卻有人不管規定 照停不誤 福本市居民每年都要簽署一道文件 表明他們有沒有汽車 如果有 車主就必須在停車大樓購買一個車位 這個停車大樓由市議會來管理 一個車位要價一萬七千五百歐元 每個月還要付管理費 這個管理法可以當作買車的不利因素 勸阻民眾不要買車 限制入口模式 编辑 想創造一個 無車 環境 較常用的就是設置實體障礙物 這些障礙物能阻擋車子進入某一地區內部 瑪莉等人 Melia et al 稱這種方式為 限制入口模式 德國科隆市瑟洛維克斯 Setllwerks 60區 就有一個活動障礙物設置系統 由當地居民所組成的組織來控管 阿姆斯特丹的水區 Waterwijk 只讓車子從城鎮外圍進入 步行區模式 编辑 前面兩種模式只能套用在新建立的城鎮上 如果有已發展都市想建立 無車 居住地 那就只能靠 步行區 模式了 歩行區裡 有大量居民 他們都沒有車子 通常在某個區域變成 步行區 時 當地居民早就有了自己的房子 實行該政策的都市 格羅寧格 為該模式的最佳例子 這城市的行人區有一萬六千五百人 18 無車發展的優劣 编辑 許多人研究歐洲的無車發展過程 2000年 楊蕭何 Jan Scheurer 所做的研究幾乎含括歐洲各地 19 至於其他研究則只特別專注在一些區域 像是維也納芙洛希斯村 Florisdorf 的無車發展過程 20 無車發展區域的特點 编辑 很少用到車子 周邊道路通暢 大多人都騎腳踏車或走路 兒童會在街上玩樂 不需家長或成人陪同 停車位或行車道路很少 大部分土地可以拿來種植物 或當作公共設施的建築用地停車位管理 是無車發展區域中的軟肋 如果沒有適當管理 往往會有人因停車占用行人道 引起糾紛 其他例子 编辑哥本哈根 哥本哈根是丹麥首都 其人口稠密度可列於歐洲前幾名了 該都市裡面 常有車子占據街道 停車格也很多 但四十年前開始 政府便著手進行改革 禁止車子進入人行道 還把停車格轉成公眾廣場 效果良好 法國巴黎 2004年 政府下令車輛不准經由右岸 Right bank 的喬治彭皮 Georges Pompidou 高速道路進入沙岸 Paris Plages 此命令只於夏季某個月份有效 政府將巴黎沙岸轉成步行區 還為沙岸設了許多活動項目 像是 攀岩 舞蹈 遊樂 和游泳 還添了一些東西 像是海灘椅 咖啡廳 噴泉 以及棕梠樹 21 海峽群島的薩克島 Sark 22 美國加利福尼亞戴維斯的鄉村鎮 Village Homes in Davis California 鄉村鎮本是以 無車發展 作為建鎮綱領 鎮上人行道綿密 可以直通各公有地 像是 風景觀光地 公園 遊樂設施 還有雕像擺放處 大部分的房子都緊依且面向這些公有地 而非沿街設置 鎮上的街道又窄又蜿蜒 還有一些道路沒有出口 頗似鄉村小路 車子進入這些道路時 都不太會開快車 而是減速行走 23 參見 编辑汽車替代方案 汽車依賴現象 無車日 無車城市 汽車對社會的影響 無車地點清單 綠色交通 智慧城市主義原則 世界無車網路参考文獻 编辑 John Urry The System of Automobility PDF University of Lancacaster 2008 01 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0 04 04 Transport and Social Exclusion a survey of the G7 nations FIA Foundation and RAC Foundation PDF RAC Foundation 2004 02 01 2008 01 12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8 11 18 Sustainable travel UK Department for Transport 2008 01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4 04 Car Clubs Car Sharing Research Project Motorists Forum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UK Commission for integrated transport 2008 01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2 08 11 New Urbanism New Urbanism org 2008 01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4 06 World Squares for All The Mayor of London 2008 01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8 08 Charles Bremner Paris bans cars to make way for central pedestrian zone The Times London 2005 03 15 2008 01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4 04 Concept Development Woonerf PDF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the Urban Environment 2005 2008 01 13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7 10 11 Bennhold Katrin A New French Revolution s Creed Let Them Ride Bikes New York Times 2007 07 16 2008 01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12 The Campaign to save the Railway Network Single or Return the official history of the Transport Salaried Staffs Association The Transport Salaried Staffs Association TSSA 2011 12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5 14 1993 Activists lose battle over chestnut tree BBC 1993 12 07 2008 01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8 17 The group reclaiming the headlines BBC News 1999 12 01 2008 01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12 23 A history of unabashed free wheelers worldnakedbikeride org 2008 01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4 10 Parking day background parkingday org 2008 01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8 08 Park ing Day 2007 2008 01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5 16 World Car Free Days Timeline 1961 2007 ecoplan 2008 01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1 13 What is In Town Without My Car UK Department for Transport 2008 01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1 20 1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emeente Groningen 2008 Statistisch Jaarboek Scheurer J 2001 Urban Ecology Innovations in Housing Policy and the Future of Cities Towards Sustainability in Neighbourhood CommunitiesThesis PhD Murdoch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Sustainable Transport Ornetzeder M Hertwich E G Hubacek K Korytarova K and Haas W 2008 The environmental effect of car free housing A case in Vienna Ecological Economics 65 3 516 530 Great Public Places Paris Plage Project for Public Places 2008 01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1 05 Car Magazine Issue 577 August 2010 Village Homes Design philosophy Village Homes 2008 01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2 20 延伸閱讀 编辑Katie Alvord Divorce Your Car Ending the Love Affair with the Automobile New Society Publishers 2000 ISBN 0 86571 408 8 Crawford J H Carfree Citie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ternational Books 2000 ISBN 978 9057270376 Crawford J H Carfree Design Manual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9 ISBN 978 9057270604 Zack Furness One Less Car Bicycling and the Politics of Automobility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2010 ISBN 978 1592136131 Elisabeth Rosenthal In German Suburb Life Goes on Without Car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ew York Times May 11 2009 Lynn Sloman Car Sick Solutions for Our Car addicted Culture Green Books 2006 ISBN 978 1903998762 Martin Wagner The Little Driver Pinter amp Martin 2003 ISBN 978 0 9530964 5 9外部連結 编辑Carfree com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ar Free Walks UK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orld Carfree Network Towards Carfree Cities Conference Serie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stitute for Sensible Transport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orld Car free Days Collaborative CarFree City USA Carfree UK 永久失效連結 Carfree Franc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ar free org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adio story Car less in Cleveland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無車運動 amp oldid 7894870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