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永乐城之战

永樂城之戰是一場北宋西夏的戰役。

永樂城之戰
北宋西夏戰役的一部分
日期1082年(即宋神宗元丰五年、西夏惠宗大安八年)
地点
陕西米脂西北、宁夏境内
结果 夏胜宋败,夏军对永乐城进行了屠城
参战方
北宋 西夏
指挥官与领导者
徐禧种谔 梁后、叶悖麻、咩讹埋、仁多零丁

背景 编辑

自从庆曆和议以后,双方维持了将近半个世纪和平。到了宋神宗时期,西夏外戚梁太后与其弟梁乙埋姐弟当权,国势衰落,政治腐败,西夏举国上下怨声载道,民不聊生。梁太后多次出兵攻,想提高国内政治威望,却都惨败而归。宋神宗认为西夏无理,下令攻灭西夏。宋军于元豐四年(1081年)11月在庆州(今甘肃庆阳)击溃夏军,占领西夏两千多里土地。神宗大喜,命给事中徐禧、鄜延道总管种谔于元豐五年(1082年)9月带兵攻夏,准备一举灭夏。

過程 编辑

 
1081年宋神宗李憲率領五路宋軍伐夏,西夏梁太后採取誘敵深入、斷其糧道,最後只讓北宋奪得蘭州
 
1082年年宋軍採取碉堡戰術,派徐禧興建永樂城,以步步逼近興慶府。西夏梁太后緊急率領30萬大軍突襲攻陷此城,北宋至此暫停伐夏,史稱永樂城之戰

徐禧等人率領二万五千禁军,景思宜有四千禁军,另有厢军四万人,总兵力约七万人[1],攻入西夏横山地区,直逼西夏首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为了消灭西夏,徐禧等人在永乐川筑永乐城(今宁夏境内),种谔認為永乐距银州故城不远,三面绝崖而无水泉,力谏说在永乐筑城必然失败。徐禧怒斥种谔,並上奏朝廷,弹劾种谔骄横。又把种谔调往延州,种谔由是怨懟。至九月初六,築成,徐禧令景思宜领四千人镇守,自行带中军,右虞侯军,右军八千余人返米脂。

不出十日,西夏梁氏遣统军叶悖麻、咩讹埋等,领六监军司兵三十万攻永乐城,曲珍忙报知徐禧。徐禧與李舜举、李稷等,统兵往援,令沈括留守米脂。部下高永亨建議夏军渡永定河時突袭敌军,徐禧以為“王师不鼓不成列。”予以拒絕,而以兵万人列阵城下。夏军渡永定河后,向宋军发动猛攻,宋军战败,退入城中。夏军兵围永乐城,截断流经城中的水源,永乐城中缺水,“掘井不及泉”,“士卒渴死者太半”。沈括以及宦官李宪等人的救兵受阻。鄜延道總管种谔因為怨恨徐禧,竟未予以援救。高永能劝徐禧尽出金帛招募敢死队血拼,徐禧不听。鄜延路副总管曲珍劝徐禧突围,徐禧亦不听。

二十日夜,天降大雨,新建城墙浸水后被夏军擂垮,宋军饥疲不能拒,夏军终攻破永乐城,徐禧、李舜举李稷高永能等人死难,《宋诗纪事本末》,卷四十,《西夏用兵》言宋军二十多万士卒役夫阵亡[2],只有曲珍、王湛、李浦、呂整裸跣逃脱,《邵氏聞見錄》稱“靈武之役,喪師覆將,塗炭百萬,帝中夜得報,起環榻行,徹旦不寐。”[3]次日神宗對輔臣痛哭失聲,永乐城之战。根据台湾学者方震华之分析[4],宋军在此役之中的损失约在二万到三万战斗部队以及留在城内的厢军和保甲等,二十万为后人政治目的而夸大。 永乐城之战后,宋神宗开始悔悟,而不再轻言开战。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宋史·徐禧传》记载:“禧登城西望,不见其际,宋军始惧。翌日,夏兵渐逼,禧乃以七万阵城下”;《长编》元丰五年八月壬戌条记载:“徐禧、李舜举及沈括等以丙辰发延州,蕃汉十余军所将凡八万”;《竦水记闻》记载:“转运使李谡将步骑四万及诸路役兵,始修永乐”。
  2. ^ 《宋史纪事本末》,卷四十,《西夏用兵》
  3. ^ 《宋史》列傳第一《后妃》上
  4. ^ 方震华《战争与政争的纠葛——北宋永乐城之役的纪事。
  • 方震華:〈戰爭與政爭的糾葛 ─北宋永樂城之役的紀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相关条目 编辑

永乐城之战, 永樂城之戰是一場北宋對西夏的戰役, 永樂城之戰北宋西夏戰役的一部分日期1082年, 即宋神宗元丰五年, 西夏惠宗大安八年, 地点今陕西米脂西北, 宁夏境内结果夏胜宋败, 夏军对永乐城进行了屠城参战方北宋西夏指挥官与领导者徐禧, 种谔等梁后, 叶悖麻, 咩讹埋, 仁多零丁等, 目录, 背景, 過程, 参考文献, 相关条目背景, 编辑宋夏自从庆曆和议以后, 双方维持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 到了宋神宗时期, 西夏外戚梁太后与其弟梁乙埋姐弟当权, 国势衰落, 政治腐败, 西夏举国上下怨声载道, 民不聊生, 梁. 永樂城之戰是一場北宋對西夏的戰役 永樂城之戰北宋西夏戰役的一部分日期1082年 即宋神宗元丰五年 西夏惠宗大安八年 地点今陕西米脂西北 宁夏境内结果夏胜宋败 夏军对永乐城进行了屠城参战方北宋西夏指挥官与领导者徐禧 种谔等梁后 叶悖麻 咩讹埋 仁多零丁等 目录 1 背景 2 過程 3 参考文献 4 相关条目背景 编辑宋夏自从庆曆和议以后 双方维持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 到了宋神宗时期 西夏外戚梁太后与其弟梁乙埋姐弟当权 国势衰落 政治腐败 西夏举国上下怨声载道 民不聊生 梁太后多次出兵攻宋 想提高国内政治威望 却都惨败而归 宋神宗认为西夏无理 下令攻灭西夏 宋军于元豐四年 1081年 11月在庆州 今甘肃庆阳 击溃夏军 占领西夏两千多里土地 神宗大喜 命给事中徐禧 鄜延道总管种谔于元豐五年 1082年 9月带兵攻夏 准备一举灭夏 過程 编辑 nbsp 1081年宋神宗命李憲率領五路宋軍伐夏 西夏梁太后採取誘敵深入 斷其糧道 最後只讓北宋奪得蘭州 nbsp 1082年年宋軍採取碉堡戰術 派徐禧興建永樂城 以步步逼近興慶府 西夏梁太后緊急率領30萬大軍突襲攻陷此城 北宋至此暫停伐夏 史稱永樂城之戰 徐禧等人率領二万五千禁军 景思宜有四千禁军 另有厢军四万人 总兵力约七万人 1 攻入西夏横山地区 直逼西夏首都兴庆府 今宁夏银川 为了消灭西夏 徐禧等人在永乐川筑永乐城 今宁夏境内 种谔認為永乐距银州故城不远 三面绝崖而无水泉 力谏说在永乐筑城必然失败 徐禧怒斥种谔 並上奏朝廷 弹劾种谔骄横 又把种谔调往延州 种谔由是怨懟 至九月初六 築成 徐禧令景思宜领四千人镇守 自行带中军 右虞侯军 右军八千余人返米脂 不出十日 西夏梁氏遣统军叶悖麻 咩讹埋等 领六监军司兵三十万攻永乐城 曲珍忙报知徐禧 徐禧與李舜举 李稷等 统兵往援 令沈括留守米脂 部下高永亨建議夏军渡永定河時突袭敌军 徐禧以為 王师不鼓不成列 予以拒絕 而以兵万人列阵城下 夏军渡永定河后 向宋军发动猛攻 宋军战败 退入城中 夏军兵围永乐城 截断流经城中的水源 永乐城中缺水 掘井不及泉 士卒渴死者太半 沈括以及宦官李宪等人的救兵受阻 鄜延道總管种谔因為怨恨徐禧 竟未予以援救 高永能劝徐禧尽出金帛招募敢死队血拼 徐禧不听 鄜延路副总管曲珍劝徐禧突围 徐禧亦不听 二十日夜 天降大雨 新建城墙浸水后被夏军擂垮 宋军饥疲不能拒 夏军终攻破永乐城 徐禧 李舜举 李稷 高永能等人死难 宋诗纪事本末 卷四十 西夏用兵 言宋军二十多万士卒役夫阵亡 2 只有曲珍 王湛 李浦 呂整裸跣逃脱 邵氏聞見錄 稱 靈武之役 喪師覆將 塗炭百萬 帝中夜得報 起環榻行 徹旦不寐 3 次日神宗對輔臣痛哭失聲 史称永乐城之战 根据台湾学者方震华之分析 4 宋军在此役之中的损失约在二万到三万战斗部队以及留在城内的厢军和保甲等 二十万为后人政治目的而夸大 永乐城之战后 宋神宗开始悔悟 而不再轻言开战 参考文献 编辑 宋史 徐禧传 记载 禧登城西望 不见其际 宋军始惧 翌日 夏兵渐逼 禧乃以七万阵城下 长编 元丰五年八月壬戌条记载 徐禧 李舜举及沈括等以丙辰发延州 蕃汉十余军所将凡八万 竦水记闻 记载 转运使李谡将步骑四万及诸路役兵 始修永乐 宋史纪事本末 卷四十 西夏用兵 宋史 列傳第一 后妃 上 方震华 战争与政争的纠葛 北宋永乐城之役的纪事 方震華 戰爭與政爭的糾葛 北宋永樂城之役的紀事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相关条目 编辑宋神宗 沈括 徐禧 宋夏战争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永乐城之战 amp oldid 70809547,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