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桂琳琳

桂琳琳(1933年1月3日—2015年2月27日),女,浙江慈溪人,中国物理化学家、结构化学家,中国石油催化界元老。北京大学教授。

生平 编辑

1933年1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慈谿县慈城镇(今属宁波市江北区[1][2]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父亲迁居上海,在上海上学。1950年,考入燕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燕京大学化学系并入北京大学。1952年,转入北大化学系就读。1953年,北大化学系毕业。[1]

毕业后,留校任教。1953年至1960年,任北大化学系助教。1979,晋升北大化学系副教授。1985年,晋升北大化学系教授。1986年,成为北大化学系博士生导师。[1]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冲击被批斗[3]

1986年至1994年间,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二届,第二十三届理事会理事。1994年及之后,当选中国晶体学会第一届、第二届理事会理事。[1]

2015年2月27日1时40分在北京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2岁。

家庭 编辑

丈夫丁石孙是中国数学家,曾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4]

学术研究 编辑

桂琳琳是中国著名女物理化学家。20世纪50年代,在北大化学系从事结晶化学的教学研究,师从唐有祺。1956年,在唐的指导下,发表论文“论无水亚硫酸钠的晶体结构”,是中国建国早期发表结晶化学代表论文之一。[1]

1963 年,中国国家科委(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委托桂琳琳作为主要筹备组成员之一,在北大负责筹建北京大学物质结构研究基地,1966年,基本建成。1966年春,中国国家科委下达“胰岛素晶体结构测定”研究课题,桂琳琳为主要项目负责人。[1]

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发起石油催化研究,桂琳琳作为北大主要负责人之一研究多相催化剂。20世纪80年代,曾提出用混胶法制备二氧化钛改性的三氧化二铝载体,并与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合作研制开发新型加氢精制催化剂,获得产业成功。[1]

1992年,受中国国家科委聘请,出任“功能体系分子工程学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1]

荣誉 编辑

  • 20世纪70年代末,获得中国石油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世纪80年代初,获得中国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5]
  • 20世纪80年代中,获得中国石油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代表著作 编辑

主要代表著作有[5]

  • 《X射线与紫外光电子能谱》(译著)
  • 《科学新领域—— 今后五年展望》(译著)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理学编》 化学卷 四
  2. ^ 潘一红. . 政协宁波市委员会. 2006-12-05 [2013年8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1月3日) (中文(简体)). 
  3. ^ 唐利. 我的北大文革记忆(二)反戈一击.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 [2013年8月10日]. (原始内容于2013年11月3日) (中文(简体)). 
  4. ^ 丁石孙. 丁石孙:我在北大当校长. 爱思想. 更新时间:2013-10-12 22:55:02 [2013年8月10日]. (原始内容于2013-10-16) (中文(简体)). 
  5. ^ 5.0 5.1 《二十世纪中国名人辞典·桂琳琳》

外部链接 编辑

桂琳琳, 1933年1月3日, 2015年2月27日, 浙江慈溪人, 中国物理化学家, 结构化学家, 中国石油催化界元老, 北京大学教授, 目录, 生平, 家庭, 学术研究, 荣誉, 代表著作,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生平, 编辑1933年1月3日, 出生于浙江省慈谿县慈城镇, 今属宁波市江北区, 抗日战争爆发后, 随父亲迁居上海, 在上海上学, 1950年, 考入燕京大学, 在化学系学习, 20世纪50年代初, 中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 燕京大学化学系并入北京大学, 1952年, 转入北大化学系就读, 1953年, . 桂琳琳 1933年1月3日 2015年2月27日 女 浙江慈溪人 中国物理化学家 结构化学家 中国石油催化界元老 北京大学教授 目录 1 生平 2 家庭 3 学术研究 4 荣誉 5 代表著作 6 参考资料 7 外部链接生平 编辑1933年1月3日 出生于浙江省慈谿县慈城镇 今属宁波市江北区 1 2 抗日战争爆发后 随父亲迁居上海 在上海上学 1950年 考入燕京大学 在化学系学习 20世纪50年代初 中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 燕京大学化学系并入北京大学 1952年 转入北大化学系就读 1953年 北大化学系毕业 1 毕业后 留校任教 1953年至1960年 任北大化学系助教 1979 晋升北大化学系副教授 1985年 晋升北大化学系教授 1986年 成为北大化学系博士生导师 1 文化大革命期间 受到冲击被批斗 3 1986年至1994年间 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二届 第二十三届理事会理事 1994年及之后 当选中国晶体学会第一届 第二届理事会理事 1 2015年2月27日1时40分在北京因病医治无效逝世 享年82岁 家庭 编辑丈夫丁石孙是中国数学家 曾任民盟中央主席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4 学术研究 编辑桂琳琳是中国著名女物理化学家 20世纪50年代 在北大化学系从事结晶化学的教学研究 师从唐有祺 1956年 在唐的指导下 发表论文 论无水亚硫酸钠的晶体结构 是中国建国早期发表结晶化学代表论文之一 1 1963 年 中国国家科委 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委托桂琳琳作为主要筹备组成员之一 在北大负责筹建北京大学物质结构研究基地 1966年 基本建成 1966年春 中国国家科委下达 胰岛素晶体结构测定 研究课题 桂琳琳为主要项目负责人 1 20世纪70年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发起石油催化研究 桂琳琳作为北大主要负责人之一研究多相催化剂 20世纪80年代 曾提出用混胶法制备二氧化钛改性的三氧化二铝载体 并与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合作研制开发新型加氢精制催化剂 获得产业成功 1 1992年 受中国国家科委聘请 出任 功能体系分子工程学研究 项目首席科学家 1 荣誉 编辑20世纪70年代末 获得中国石油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0世纪80年代初 获得中国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5 20世纪80年代中 获得中国石油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代表著作 编辑主要代表著作有 5 X射线与紫外光电子能谱 译著 科学新领域 今后五年展望 译著 参考资料 编辑 1 0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 理学编 化学卷 四 潘一红 学者气质长者风范 我和丁石孙的三次交往 政协宁波市委员会 2006 12 05 2013年8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1月3日 中文 简体 唐利 我的北大文革记忆 二 反戈一击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 2013年8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1月3日 中文 简体 丁石孙 丁石孙 我在北大当校长 爱思想 更新时间 2013 10 12 22 55 02 2013年8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10 16 中文 简体 请检查 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5 0 5 1 二十世纪中国名人辞典 桂琳琳 外部链接 编辑王选 回忆北大数学力学系的大学生活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桂琳琳 amp oldid 79477124,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