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柳下惠

柳下惠(前720年—前621年),姓,氏,名表字、一字,中国春秋时期鲁国人,鲁孝公之子公子展的后代。为古代大盗盗跖之兄,“柳下”是他的食邑,“惠”则是他的谥号,所以后人称他“柳下惠”。因他又字“季”,所以有时也称“柳下季[1]。柳下惠做过鲁国大夫,后来隐遁,成为“逸民”[2]。柳下惠被认为是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他“坐怀不乱”的故事中国历代广为传颂。《孟子》中说“柳下惠,圣之和者也”,所以他也有“和圣”之称。柳下惠还是中国柳姓的得姓始祖。

柳下惠
清人所绘柳下惠像
君主
出生前720年
逝世前621年
政权鲁国春秋时期

莊子南華經》中,率領九千盜匪,橫行於各諸侯國的大盜盜跖,即柳下惠之弟。

事迹与评价

柳下惠虽然被孟子称为圣人,但是史书关于他的生平的记载很少。这些记载散见于《左传》、《国语》、《论语》和《孟子》等先秦古籍,部分记载有明确的时间,部分记载则更接近一种对他的评价。

在主要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中,柳下惠被认为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论语》记载中孔子说:“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为柳下惠没有得到任用鸣不平。后来柳下惠做了“士师”(掌管监狱的官),但是三次上台三次遭到罢免,人们劝他离开,他却说:“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意指“若用正道侍奉君主,到哪裡不會被罷黜呢?若用旁門左道侍奉君主,又何必投奔祖國以外的國家呢?”

柳下惠的直道事人,在史书中有几处明确的记载。《国语·鲁语上》中记载道:鲁僖公二十六年(前631年)夏,齐孝公出兵讨伐鲁国,臧文仲问柳下惠如何措辞,才可以使齐国退兵。柳下惠说,听说大国如果做好小国的榜样,小国如果好好侍奉大国,这样才能防止祸乱;现在鲁国作为小国却狂妄自大,触怒大国,无异自取其祸,怎么措辞都是没有用的。柳下惠这样说,相当于对臧氏在鲁国的执政行为直言不讳地表示了批评。

《国语》还记载了柳下惠批评臧文仲祭祀海鸟的故事。一只名为“爰居”的海鸟停留在了鲁国都城东门外好几天了,臧文仲让都城的人都去祭祀它。柳下惠却说,臧氏治国简直就是乱来,祭祀是国家的重要制度,而制度是治国能够成功的基础,所以要谨慎地制定关于祭祀的典章制度,而且这些制度要依据圣王的祭祀原则。圣王只祭祀对人民和国家有功劳的人和事物,所以后土黄帝颛顼帝喾……直到周文王周武王这些人,才能受到后人的祭祀;此外土地、五谷和山川的神,先哲和有美德的人,天上的日月和星辰,地上的五行,九州的名山、江河和沼泽,也应该加以祭祀。而海鸟“爰居”飞到鲁国,还不知道它为什么飞来,也不见得它对人民有什么功德,这样就决定祭祀它,实在不是仁德和明智的举措。柳下惠猜测海鸟是为躲避灾难而来,而事实证明了他的猜测是对的。这件事不但说明了柳下惠为官的正直,也表现出他对圣王礼制的熟悉,这也是他受儒家思想重视的原因。

柳下惠选择坚持“直道而事人”,最后只能去官隐遁,成为“逸民”。《论语》记载孔子对柳下惠的评价是:“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意思是,相比伯夷叔齐的宁肯饿死也不食周粟,柳下惠肯降低自己的理想,虽然屈辱了身份,但是能做到言行举止合乎道德和理智。《左传》中孔子也把臧文仲让柳下惠下台,列为臧氏执政的“三不仁”之一,表示谴责。

孟子对柳下惠非常推崇,《孟子》一书曾把柳下惠和伯夷、伊尹、孔子并称四位大圣人,认为他不因为君主不圣明而感到羞耻,不因官职卑微而辞官不做;身居高位时不忘推举贤能的人,被遗忘在民间时也没有怨气;贫穷困顿时不忧愁,与乡下百姓相处,也会觉得很愉快;他认为自己和任何人相处,都能保持不受不良影响。因此,听说了柳下惠为人处世的气度,原来心胸狭隘的人会变得宽容大度,原来刻薄的人会变得老实厚道。孟子认为像柳下惠这样的圣人,是可以成为“百世之师”的。

“坐怀不乱”

“坐怀不乱”的故事在中国历代广为人知,柳下惠也因此被认为是遵守传统道德的典范。现在,人们还用“柳下惠”或“坐怀不乱”来形容男子在两性问题上的作风正派。

魯人有獨處室者,鄰之釐婦,亦獨處一室。夜暴風雨至,釐婦室壞,趨而託焉,魯人閉戶而不納,釐婦自牖與之言:「何不仁而不納我乎?」魯人曰:「吾聞男女不六十不同居,今子幼吾亦幼,是以不敢納爾也。」婦人曰:「子何不如柳下惠?然嫗不逮門之女,國人不稱其亂。」魯人曰:「柳下惠則可,吾固不可。吾將以吾之不可,學柳下惠之可。」孔子聞之曰:「善哉!欲學柳下惠者,未有似於此者,期於至善而不襲其為,可謂智乎!」
— 《孔子家语

翻译:鲁国有一个独处一室的男子,邻居是一位独处一室的寡妇。一天夜里暴风雨大作,寡妇的房子被摧毁,妇人来到男子这里请求庇护。男子不让妇人进门。妇人从窗户裡对他说:“你为何不让我进来呢?”男子说:“我听说男女不到六十岁不能同居。现在我还年轻,你也一样,所以不能让你进来。”妇人说:“你为何不像柳下惠那样,能够用身体温暖来不及入门避寒的女子,而别人也不认为他有非礼行为。”男子说:“柳下惠可以开门,我不能开门。所以我要以我的‘不开门’,来向柳下惠的‘开门’学习。”孔子听到后说:「好啊!想要向柳下惠学习的人,没有能像他学得这么像的,既期望能够达到至善的境界,却不会盲从他的行迹,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有智慧的人啊!」

到了元朝,胡炳文的《纯正蒙求》进一步丰富了“坐怀不乱”的细节:鲁国人柳下惠,姓展名禽,一次出远门的晚上住在都城门外。当时天气严寒,忽然有一位女子来投宿,柳下惠恐怕她冻死,就让她坐在他怀中,用衣服盖住她,一直到第二天天亮也没有发生越礼的事。后世流传关于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与这个版本就大致相同了。

柳姓始祖

据唐朝的《元和姓纂》记载:“周公鲁孝公子展,展孙无骇以王父之字为展氏,至展禽食采于柳下,遂姓柳氏。鲁灭仕併天下,柳氏遂迁于河东,河东解,秦末有柳案,下惠裔孙也。”意思是,周公旦的后人鲁孝公有个儿子“展”,公子展的孙子无骇用祖父的字作为姓氏,因此有了“展”姓;后来展禽以柳下为食邑,于是展禽的后人开始以“柳”为姓氏。柳氏在秦国兼併诸侯国之后则迁居到河东(今山西永济),然后从河东分散到其他地方。

《元和姓纂》是根据当时存在的私家姓氏谱谍编撰而成的,可见在唐朝时柳姓族人就认为柳下惠是他们的得姓始祖。后来河东成为柳姓的郡望,唐朝文学家柳宗元是河东人,因此人称“柳河东”。

参见

外部链接

  • 柳哲网络公祭柳下惠博客。
  • 网络公祭柳下惠诞辰2725周年网站。

参考文献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1. 《论语·微子》
  2. 《论语·卫灵公》
  3. 《孟子·万章下》
  4. 《孟子·尽心下》
  5. 《国语·鲁语上》
  6. 《左传·僖公》
  7. 《左传·文公》
  8. 《孔子家语》 卷二

注释

  1. ^ 《国语·鲁语上》:“文仲闻柳下季之言,曰:‘信吾过也,季子之言不可不法也。’”
  2. ^ 《论语·微子》:“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

柳下惠, 前720年, 前621年, 姬姓, 展氏, 名获, 表字禽, 一字季, 中国春秋时期鲁国人, 鲁孝公之子公子展的后代, 为古代大盗盗跖之兄, 柳下, 是他的食邑, 则是他的谥号, 所以后人称他, 因他又字, 所以有时也称, 柳下季, 做过鲁国大夫, 后来隐遁, 成为, 逸民, 被认为是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 坐怀不乱, 的故事中国历代广为传颂, 孟子, 中说, 圣之和者也, 所以他也有, 和圣, 之称, 还是中国柳姓的得姓始祖, 清人所绘像君主出生前720年逝世前621年谥号惠政权鲁国, 春秋时期, 莊. 柳下惠 前720年 前621年 姬姓 展氏 名获 表字禽 一字季 中国春秋时期鲁国人 鲁孝公之子公子展的后代 为古代大盗盗跖之兄 柳下 是他的食邑 惠 则是他的谥号 所以后人称他 柳下惠 因他又字 季 所以有时也称 柳下季 1 柳下惠做过鲁国大夫 后来隐遁 成为 逸民 2 柳下惠被认为是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 他 坐怀不乱 的故事中国历代广为传颂 孟子 中说 柳下惠 圣之和者也 所以他也有 和圣 之称 柳下惠还是中国柳姓的得姓始祖 柳下惠清人所绘柳下惠像君主出生前720年逝世前621年谥号惠政权鲁国 春秋时期 莊子 南華經 中 率領九千盜匪 橫行於各諸侯國的大盜盜跖 即柳下惠之弟 目录 1 事迹与评价 2 坐怀不乱 3 柳姓始祖 4 参见 5 外部链接 6 参考文献 7 注释事迹与评价 编辑柳下惠虽然被孟子称为圣人 但是史书关于他的生平的记载很少 这些记载散见于 左传 国语 论语 和 孟子 等先秦古籍 部分记载有明确的时间 部分记载则更接近一种对他的评价 在主要记载孔子言行的 论语 中 柳下惠被认为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论语 记载中孔子说 臧文仲其窃位者与 知柳下惠之贤 而不与立也 为柳下惠没有得到任用鸣不平 后来柳下惠做了 士师 掌管监狱的官 但是三次上台三次遭到罢免 人们劝他离开 他却说 直道而事人 焉往而不三黜 枉道而事人 何必去父母之邦 意指 若用正道侍奉君主 到哪裡不會被罷黜呢 若用旁門左道侍奉君主 又何必投奔祖國以外的國家呢 柳下惠的直道事人 在史书中有几处明确的记载 国语 鲁语上 中记载道 鲁僖公二十六年 前631年 夏 齐孝公出兵讨伐鲁国 臧文仲问柳下惠如何措辞 才可以使齐国退兵 柳下惠说 听说大国如果做好小国的榜样 小国如果好好侍奉大国 这样才能防止祸乱 现在鲁国作为小国却狂妄自大 触怒大国 无异自取其祸 怎么措辞都是没有用的 柳下惠这样说 相当于对臧氏在鲁国的执政行为直言不讳地表示了批评 国语 还记载了柳下惠批评臧文仲祭祀海鸟的故事 一只名为 爰居 的海鸟停留在了鲁国都城东门外好几天了 臧文仲让都城的人都去祭祀它 柳下惠却说 臧氏治国简直就是乱来 祭祀是国家的重要制度 而制度是治国能够成功的基础 所以要谨慎地制定关于祭祀的典章制度 而且这些制度要依据圣王的祭祀原则 圣王只祭祀对人民和国家有功劳的人和事物 所以柱 后土 黄帝 颛顼 帝喾 尧 舜 鲧 禹 直到周文王 周武王这些人 才能受到后人的祭祀 此外土地 五谷和山川的神 先哲和有美德的人 天上的日月和星辰 地上的五行 九州的名山 江河和沼泽 也应该加以祭祀 而海鸟 爰居 飞到鲁国 还不知道它为什么飞来 也不见得它对人民有什么功德 这样就决定祭祀它 实在不是仁德和明智的举措 柳下惠猜测海鸟是为躲避灾难而来 而事实证明了他的猜测是对的 这件事不但说明了柳下惠为官的正直 也表现出他对圣王礼制的熟悉 这也是他受儒家思想重视的原因 柳下惠选择坚持 直道而事人 最后只能去官隐遁 成为 逸民 论语 记载孔子对柳下惠的评价是 降志辱身矣 言中伦 行中虑 其斯而已矣 意思是 相比伯夷 叔齐的宁肯饿死也不食周粟 柳下惠肯降低自己的理想 虽然屈辱了身份 但是能做到言行举止合乎道德和理智 左传 中孔子也把臧文仲让柳下惠下台 列为臧氏执政的 三不仁 之一 表示谴责 孟子对柳下惠非常推崇 孟子 一书曾把柳下惠和伯夷 伊尹 孔子并称四位大圣人 认为他不因为君主不圣明而感到羞耻 不因官职卑微而辞官不做 身居高位时不忘推举贤能的人 被遗忘在民间时也没有怨气 贫穷困顿时不忧愁 与乡下百姓相处 也会觉得很愉快 他认为自己和任何人相处 都能保持不受不良影响 因此 听说了柳下惠为人处世的气度 原来心胸狭隘的人会变得宽容大度 原来刻薄的人会变得老实厚道 孟子认为像柳下惠这样的圣人 是可以成为 百世之师 的 坐怀不乱 编辑 坐怀不乱 的故事在中国历代广为人知 柳下惠也因此被认为是遵守传统道德的典范 现在 人们还用 柳下惠 或 坐怀不乱 来形容男子在两性问题上的作风正派 魯人有獨處室者 鄰之釐婦 亦獨處一室 夜暴風雨至 釐婦室壞 趨而託焉 魯人閉戶而不納 釐婦自牖與之言 何不仁而不納我乎 魯人曰 吾聞男女不六十不同居 今子幼吾亦幼 是以不敢納爾也 婦人曰 子何不如柳下惠 然嫗不逮門之女 國人不稱其亂 魯人曰 柳下惠則可 吾固不可 吾將以吾之不可 學柳下惠之可 孔子聞之曰 善哉 欲學柳下惠者 未有似於此者 期於至善而不襲其為 可謂智乎 孔子家语 翻译 鲁国有一个独处一室的男子 邻居是一位独处一室的寡妇 一天夜里暴风雨大作 寡妇的房子被摧毁 妇人来到男子这里请求庇护 男子不让妇人进门 妇人从窗户裡对他说 你为何不让我进来呢 男子说 我听说男女不到六十岁不能同居 现在我还年轻 你也一样 所以不能让你进来 妇人说 你为何不像柳下惠那样 能够用身体温暖来不及入门避寒的女子 而别人也不认为他有非礼行为 男子说 柳下惠可以开门 我不能开门 所以我要以我的 不开门 来向柳下惠的 开门 学习 孔子听到后说 好啊 想要向柳下惠学习的人 没有能像他学得这么像的 既期望能够达到至善的境界 却不会盲从他的行迹 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有智慧的人啊 到了元朝 胡炳文的 纯正蒙求 进一步丰富了 坐怀不乱 的细节 鲁国人柳下惠 姓展名禽 一次出远门的晚上住在都城门外 当时天气严寒 忽然有一位女子来投宿 柳下惠恐怕她冻死 就让她坐在他怀中 用衣服盖住她 一直到第二天天亮也没有发生越礼的事 后世流传关于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 与这个版本就大致相同了 柳姓始祖 编辑据唐朝的 元和姓纂 记载 周公孙鲁孝公子展 展孙无骇以王父之字为展氏 至展禽食采于柳下 遂姓柳氏 鲁灭仕楚 秦併天下 柳氏遂迁于河东 河东解 秦末有柳案 下惠裔孙也 意思是 周公旦的后人鲁孝公有个儿子 展 公子展的孙子无骇用祖父的字作为姓氏 因此有了 展 姓 后来展禽以柳下为食邑 于是展禽的后人开始以 柳 为姓氏 柳氏在秦国兼併诸侯国之后则迁居到河东 今山西永济 然后从河东分散到其他地方 元和姓纂 是根据当时存在的私家姓氏谱谍编撰而成的 可见在唐朝时柳姓族人就认为柳下惠是他们的得姓始祖 后来河东成为柳姓的郡望 唐朝文学家柳宗元是河东人 因此人称 柳河东 参见 编辑展姓 盗跖 柳姓 柳宗元外部链接 编辑 中华和平第一圣人 和圣 柳下惠诞辰2725周年纪念活动的倡议书 柳哲网络公祭柳下惠博客 网络公祭柳下惠诞辰2725周年网站 参考文献 编辑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论语 微子 论语 卫灵公 孟子 万章下 孟子 尽心下 国语 鲁语上 左传 僖公 左传 文公 孔子家语 卷二注释 编辑 国语 鲁语上 文仲闻柳下季之言 曰 信吾过也 季子之言不可不法也 论语 微子 逸民 伯夷 叔齐 虞仲 夷逸 朱张 柳下惠 少连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柳下惠 amp oldid 71921235,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